首页 优秀范文 人员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人员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4 15:12: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员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员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第1篇

1.1 企业统计工作的意义企业统计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具体来说,企业统计的统计信息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数量性。就是通过数字揭示事物的面貌和发展规律,数据客观形象,是决策者制定企业发展计划的主要依据。二是确定性。企业统计的具体数量关系是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客观反映,统计的量不是抽象的量,是真实的企业经营或市场数据。并以此对企业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如果任意更改,用一些不可靠的数据,就像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很难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三是综合性。企业的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原材料进入工厂、生产加工过程及销售等各个方面,以及其他相关的方面和环节。因此,企业统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决策的正确与否。

1.2 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 企业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是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部活动之中,在整个企业信息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一套完善的统计体制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监督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

2 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2.1 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 企业内部存在管理者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的问题,认为统计数据只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对企业发展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作为不能直接增加企业利润的统计工作,在开展时还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力、财力。而且在统计工作的前期,基本上都是资源的投入,看不见其实质的作用。企业一些领导,可能会出于对企业成本的考虑,会尽可能的压缩统计工作的开支。

2.2 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 企业统计工作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统计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不一致。在数据分析中,数据缺乏可比性、参考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数据源头的失真使企业统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造成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影响统计工作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的制订出现失误。没有有效合理的统计制度,企业的统计工作就不会有效执行。

2.3 企业统计技术手段落后当前很多企业统计工作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使用的方法还停留在手工统计阶段,方法落后,技术陈旧,制约着企业的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链条分析系统正在日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数据统计中,但是当前一些企业尚未认识到这种新型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固守比较滞后的数据统计模式。

2.4 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 企业统计人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业务水平较低,这就造成了统计数据的缺失、工作效率的低下。特别是很多外聘统计人员所做的统计数据往往缺乏长期性,统计出来的数据误差较大,更无法开展统计工作的创新。

3 提升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3.1 重视企业统计工作 企业的管理者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统计工作,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消除部分领导只重视财务数据不重视统计数据,把统计从大量繁杂的统计报表中解脱出来,立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统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信息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而信息资源源于企业的数据统计,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数据,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等都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企业要立足长远,提高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3.2 完善企业统计的运行模式 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中相应统计责任。通过对企业统计部门职责的明确规划,加强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可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信息汇总职能,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在配置专职统计人员时,必须选择高素质人才,以便更好地实施企业的统计工作。

3.3 完善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原有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不断地调整企业统计的发展模式,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使企业统计的指标更加规范,保证具体指标与当今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及时把握先机,取得主动。

3.4 改进企业统计的信息网络 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企业统计信息网络,实行企业联网直报,做到统计信息系统规范、统一,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总之,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做到基础数据采集、报表生成自动化,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应用和反馈速度。

3.5 提升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 提高统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统计人员培养成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核心资源,统计工作精细繁杂,对工作者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很高,这就需要企业大力培养和开发企业的统计人才,使其胜任现有的统计工作,做好数据的分类、整理、统计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直接客观准确地数据分析报告,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第2篇

一、充分认识开展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体系,做好公共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是促进全区公共机构加强能源使用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各单位、各部门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全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扎实有效推进我区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顺利实施。

二、能耗统计责任分工

(一)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负责组织我区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汇总、上报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负责制定我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

(二)区属各公共机构负责本单位、本系统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

1.在区政府机关大楼办公的各单位能耗数据由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统一采集、汇总,各单位将本单位公用车用油数据汇总报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2.在区政府中街子办公楼办公的各单位能耗数据由大楼物业管理公司配合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统一采集、汇总,各单位将本单位公用车用油数据汇总报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3.各街道和教育、卫生、文化、农林等有二级所属机构的部门汇总其下属单位自行填写的基本表后,汇总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报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4.所有单独办公没有所属机构的一级部门填写基础表后直接报送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三、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帐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没有所属机构的一级部门填写基础表后直接报送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有二级所属机构的部门汇总其下属单位自行填写的基本表后,汇总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报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帐》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必须逐月填写。

(二)综合表

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有二级所属单位的公共机构使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区属各公共机构使用,汇总本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

四、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会同统计、编办等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我区公共机构的数量,各公共机构在填报统计数据时须如实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他信息。其中,用能人数指单位全部用能人员。如:学校用能人数含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学校临时工;医院含医院医生、护士、行政人员、住院病人数以及医院临时工。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公安、民政等有二级所属机构的部门一定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代码》(GB/T4754-2002)要求,将所属单位全部列入“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系统”,不得不报、漏报下属单位。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各公共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能源资源统计台帐,严格实行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管理提供服务。分户是指按用能单位计量;分量是指按用能种类计量;分项是指按能耗用途计量。

1.电耗数据

电耗数据采集由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

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或逐户采取调查各用户和公用水耗,然后累计获得整个单位的水耗。应优先选用易获取数据的方式。

3.煤耗数据

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然后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

一是对天然气和集中管道供应的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或采取诸户调查各用户能耗,应优先选用易获取数据的方式;二是对分户购买的灌装气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集中供热耗热量数据

已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通过对计量表读数获取数据,未安装的不需填写。

6.公共用油数据

逐车调查单车油消耗量,累加获得油耗总量。

7.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

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表。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五、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人(统计员)负责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公共机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式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确定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对各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本制度规定。

六、数据分析

各公共机构应每半年(每季度)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会同统计部门应定期对我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公车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教科文卫体等同类公共机构比较分析,以及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七、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一)各公共机构每月须填写基础表和台帐,每季度向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报送季报表。区直机关事务管理科每半年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同数据分析报告于同年6月30日前报送市政府办公厅,下半年统计汇总数据、全年汇总数据和全年数据分析报告于次年1月30日前报送市政府办公厅。

(二)各公共机构要严格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代码》()要求将其所有公共机构列入“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系统”中,不得漏报、少报。有所属二级机构的应汇总填报。如:教育系统除包括局机关外,还包括各街道范围内所有的中小学、村小学以及公立幼儿园等;卫生系统除外包括局机关外,还包括区属医院、防疫中心、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第3篇

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负责,市直各单位、部门和各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一)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市直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市直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部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年6月2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三)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各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区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年6月2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四)省驻单位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省驻单位及其所属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不纳入本市各级统计范围,其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汇总、分析报告抄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备案。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公共机构填写、上报。县、区所属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各公共机构汇总后逐级上报至本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再由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市本级公共机构统计数据由市直各单位、部门汇总后,报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公共机构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

(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市本级公共机构汇总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有二级机构的由主管部门填写后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供县(区)汇总本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填写,汇总本行政区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经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汇总市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及各县(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后,报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三、统计数据采集方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和市本级各公共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全面统计、整理本行政区域、本级公共机构的数量,依据《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填写本行政区域所有公共机构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于年6月20日前完成;各公共机构在填报统计数据时自行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它信息。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各公共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能源资源统计台账,严格实行能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管理服务。分户是指按用能单位计量;分类是指按用能种类计量;分项是指按能耗用途计量。

1、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

2、水耗数据采集分两部分:一是自来水,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自备井水,按照自备井实际水消耗情况获得水耗的数据。然后将两部分相加获得总水耗数据。

3、煤耗数据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煤消耗量,然后累加获得煤耗总量。

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能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对集中管道供应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对分户购买的,采取逐户调查各用户能耗,然后累加获得消耗总量。

5、集中供热耗热量数据通过热量计量装置读数获取。未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不需填写。

6、公车用油数据按照逐车调查单车油消耗量的方式获取,累加获得油耗总量。

7、公共机构合署办公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按下列方式获取:

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单位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

四、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门能耗统计人员(以下简称统计员),负责本单位、部门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并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公共机构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本部门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认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法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且数据无误后,才能加盖单位公章并按程序报送。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应当对本区域各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市直各公共机构也应当对本单位、本部门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有关规定。

实施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网络报送时也应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核。

五、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一)市直部门公共机构

1、市直单位、部门(不含中央、省垂直管理单位)按季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市直单位、部门存档备查。

2、市直单位、部门的下属公共机构按季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报本机构主管单位、部门。报送时限由本机构主管单位和部门自行确定。

3、市直各单位、部门按季度、半年度、全年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季度汇总情况于次季度的前10日内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上半年汇总情况及上半年统计分析报告于同年6月2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下半年及全年度汇总情况及全年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年度1月1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二)县(区)公共机构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按季度、年度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季度汇总情况于次季度的前10日内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上半年汇总情况及上半年统计分析报告于同年6月2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下半年及全年度汇总情况及全年统计分析报告于次年度1月10日前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

各县(区)及乡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周期和报送时限,由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在符合市上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自行确定。

市直各部门,各县(区)报送市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办公室的汇总报表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均需纸质原件(一式两份)和电子版。

六、数据分析

市直各公共机构应结合本单位、部门、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每季度或每月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在报送统计数据时同步报送。

各县(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在报送统计数据时同步报送。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公车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教科文卫体等同类公共机构比较分析以及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 基层卫生统计 信息技术 统计分析

当前,基层卫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地方越来越广泛,要想让医院管理科学化、服务系统化,医院统计工作就必须进行变革。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为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只有坚持不懈地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其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才能适应现代统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模式下卫生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统计数据失真

验证统计数据的方法太少,这造成医院统计数据严重失真。保证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是统计工作必须要做到的,而医疗数据的不准确,会使医院管理决策不具有科学性。各部门每天定期报送数据,统计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仔细认真的汇总、整理产生统计报表,这是传统模式的统计流程。由于时间跨度大、数据来源多,数据准确性的校验往往存在很大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统计数据失真,使统计数据失去可信度,不具备参考价值,或是引起管理决策失误,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二)统计软件落后

统计软件落后,数据很难得到利用,时效性不强是传统模式下卫生统计工作的突出不足。很多医院还在沿用很多年前的统计软件、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无法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研究,无法准确的反应医院的运行状态,更不能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再加上统计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兼职统计工作的人比较多,对于统计工作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法规并不是很熟悉,甚至有时都不能按时的完成统计最基本的工作,那就更无法对统计信息进行更深度的研究和分析。这样不利于医院统计向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更无法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

(三)统计信息管理观念不强

为医院管理、政策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是医院统计工作的目的。但当前,部分医院没有认识到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医院领导在潜意识里对医院统计信息管理不重视,认为医院的统计工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辅工作。领导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也就使统计人员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工作人员比较低下,在人力物力方面不得到足够的支持,致使其工作热情不高,更难以在工作中进行创新。同时,这也导致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无法得到保证,不能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不能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这样的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

二、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革新统计观念,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领导要对医院的管理以及医院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充分地了解,创建一套与医院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疗指标体系,使统计工作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医院更好地迈向现代化,实现更稳定的发展。医院要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使其将专业知识要熟记于心,并且有着高尚的职业素养,有明确的自我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态度,这样才可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适应信息化的需求,统计人员还要熟练掌握几种统计软件和数据库查询语言,还要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一定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宽广,还要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最后,统计人员一定要在工作中得到培养主动服务意识,并且切实增强这种意识,善于从大量数据中寻找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也需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变旧观念,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信息时代统计工作的需求。

(二)发挥信息优势,确保数据真实

医院统计工作不可以只停留在医疗数据统计上,统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关于统计数据、资料,对医院中出现的意外状况以及医院发展的新动态进行合理的研究与分析,并且要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增强统计信息的时效性,有规律的利用网络医疗数据写出高质量的、内容更加丰富的、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报告,不定期的对医院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对比、分析,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与原因,让领导决策者有意见可听。统计工作人员也应该摒弃原有旧的工作模式,围绕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模式,让自己的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增强服务和效益意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高效管理,确保数据真实。

(三)加强综合监管,做好统计服务

严格把守环节数据质量,加强综合监管,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做好统计服务。医院的管理服务与统计数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国家统计局政法司颁布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该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同级监督职权,统计人员不仅要收集数据,还必须实行统计监督职权,切实负责,不能敷衍,出现错误一定查明原因,实事求是。其次,统计人员可通过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录入质量预警与防范系统,完善数据审核功能和错误提示功能,将错误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医院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院的各项医疗工作逐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新时期,网络环境让医院管理迈向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阶段。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基层卫生的统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基层卫生的统计人员要努力完善自身,不断学习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强分析能力,让统计工作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育德.办好杂志,促进卫生统计学科与卫生统计事业的新发展─―纪念《中国卫生统计[J].中国卫生统计,2014(05).

[2]田凤调,接令仪,胡琳,李福田,陈科,薛禾生,徐勇勇,金水高.建国以来我国卫生统计事业发展过程的回顾[J].中国卫生统计,2014(05).

[3]祝闻华.实施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中国卫生统计,2012(01).

[4]刘明山.如何保证现成卫生统计资料的可靠性[J].中国卫生统计,2013(03).

第5篇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统计工作;机遇;挑战

2012年12月,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第一次正式解读了“大数据时代”,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对统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和世界竞争机制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大数据时代不仅给企业统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需要每一个统计人员认真思考和应对。

一、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竞争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对于企业内部流程来讲,企业可利用相关数据分析结论对各个运营环境进行优化,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将业务流程和决策过程中的潜在价值挖掘出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对于企业外部营销来讲,企业可全面地、精准地分析大量的客户数据,或者利用第三方数据分析平台,了解客户消费心理和行为,科学预测销售,实现互动营销和精准营销,进而提高营销的水平。现阶段,各行各业中均产生了以数据分析为竞争优势的企业,不仅有百年品牌(如宝洁),也有网络新秀(如谷歌),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与他们灵活运用数据分析不无关系。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其一,统计工作变为企业管理的基础,系统、科学、量化的管理即将变为现实,企业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其二,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数据竞争,统计工作如何促进组织的优化、企业如何合理利用数据资源便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面对大数据,谁挖掘多,谁使用的准,谁的效率就高,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其三,数据安全成为统计工作的重点。统计工作要注重数据安全的管理,一方面,商业机密的泄露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客户资料的外流会引起各种法律道德风险。其四,统计管理思维的转变尤为必要。拒绝新技术新思维、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管理理念必然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其五,构建信息体系和培养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十分紧迫。

二、企业统计工作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策略

1.明确统计工作的重点

分析现阶段形势而言,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获得最大化利益依然是其最终目标。企业需要积极面对市场,基于市场需求开展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还应该实时掌握市场动向,根据市场变化优化调整企业财、物、产、供、销等活动。在这一发展需求下,科学调整服务方向,确定统计工作重点。

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企业统计工作内容、统计预测、统计分析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切实发挥统计的作用与优势,为企业制定准确的发展战略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进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其二,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必须逐步从传统的报表型统计方式向综合信息型转变,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好地信息服务。其三,根据市场经济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企业统计工作应尽快从专业型统计向综合信息型统计转变,从生产型统计向生产经营型统计转变,促使统计工作完全参与到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各种有效数据信息,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

2.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制,企业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健全统计机构。企业应基于宏观和微观经济分析报告,企业合理分析和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科学设置统计机构。其二,规范数据采集。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应高度重视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应借助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构建生产、储存、物流、交易为一体的标准化数据采集体系,使企业各部门能够交叉验证统计数据,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其三,构建大数据管理制度。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统计工作不再是单纯地数据样本抽取处理,而是广泛收集、重点处理分析与有效管理。所以,企业应尽快构建大数据管理制度,制定相对应的数据统计规范标准机制,确定科学的统计方法,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

3.完善数据体系

首先,企业必须尽早构建起适应大数据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的统计数据体系,对传统统计工作中重复、繁琐、失去效用的指标予以清理,构建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的指标体系。其次,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企业还应综合运用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专项调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更好地弥补定期、全面统计工作的缺陷。再次,基于企业统计岗位设置、工作职责、信息传递、统计报告等与统计工作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规范性,构建起功能齐全、可操作、准确、迅速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的统计报表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与真实性。第四,企业对数据形式进行完善,确保统计数据始终处于共享、流动、公开的状态,更好地满足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要求和社会大众需求。最后,企业要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在合理使用数据的基础上,保护各种数据的存储安全,确保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4.加强信息化建设与队伍建设

首先,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购买和引进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施,并在各部门间构建局域网,便于你能够迅速、及时地传递、反馈和交换统计数据信息,从而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其次,企业应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构建一支熟悉掌握统计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统计分析能力、科学预测能力的复合型统计人才队伍,从而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工作的要求。

三、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工作具体案例――以某航运公司为例

大数据时代下,某航运公司积极挖掘和思考“大数据”的应用,并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为“大数据”的应用寻找契合点和突破点――构建了客服管理系统,并设立了独立的大客户服务部门。某航运公司的收入2015年突破了10亿美元,超过了同行业其他企业。

该公司客服管理系统由客户需求-客户服务-服务评估-创造需求等环节构成。各流程环节中均利用到了数据统计分析,为其客户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前端客户需求根据潜在客户进行有效管理,主动参与市场投标,对潜在客户进行全面跟踪调查,并调取客户信用情况,对合格客户分析其需求与企业运输网络匹配状况,分析潜在用户转化率指标来评价客服前期效果。客户运输服务过程中根据大数据搜集逻辑,广泛收集和整理客户和客户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数据,科学整合信息流、货物流和资金流,基于客户市场地位、地区差异进行针对性、差异性、个性化管理,构建起全面的客户服务资料库,根据客户出运量指标和利润贡献指标对其实施分层管理,全面评价服务。以客户服务资料库为指导,增强对实时客户问题的响应效率和处理水平。后期,根据客户资料库分析客户,并结合企业将来运力规模运输网络发展战略,向客户提供几种合理的运输方案,对客户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增强客户忠诚度。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促使数据“发声”,促进企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而企业统计工作,作为企业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第一线”,应牢固握住数据脉搏,主动改革,迎接大数据的挑战,这也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陈哲.大数据背景下的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J].厦门科技,2015,06:40―42.

第6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运行;采集;处理;应用;电子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前言

统计数据作为一个企业运行的必要元素,发挥着其不可动摇的主体作用,故而对统计数据的管理必然存在着的极高要求。石化企业有别于其他计件企业,它因物料的流动性、数量的相对性不同于计件物品的固定性、数目的确定性,存在着物料的挥发、管道运输的损耗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对统计数据的严谨性等一系列要求也相对应的更加高。而规范的现代化的统计数据的运作模式所带来的数据统计的高标准、严要求、统计结果的最优化,也为石化企业良好的生产运行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

石化企业中统计数据作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决策理论依据之一,从数据的采集、处理到分析应用都有着其独特的运行模式,而数据的统计过程又同样的以规范的形式,严格的按照相关的统计规章制度进行运作。

二、数据的采集、检查

石化企业对统计数据的采集要求比较严谨,要求严格按照计量检测记录、原始操作记录等进行数据的收集,数据的采集要以规范的程序,对数据定时定点进行有效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对、仔细检查,并定期对原始记录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规范性以及计量数据的准确性等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并穿插不定期的抽查,两者相结合,从而确保所收集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

作为数据采集的主体,储罐作为石化企业最典型的储存形式,由于气温、计量方式等多方面的因数,计量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要定期对储罐进行相对应的标定,确保储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而储罐的检测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按时的检测,以便及时监测到物料的实时储存状况,将记录好的检测数据定期进行检查收集。另外,车、船运输等数据的采集也同样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结合,从原料的购进到产品的销售,每一车、每一船的收发的数据都必须以操作记录纸的形式进行认真登记,将物料收发数据进行记录,便于统计人员每天参照操作记录进行原料购进、产品销售数据的检查收集。

三、数据的汇总、处理

须将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完整的归纳,精心的统计、准确的计算以统计报表的形式进行汇总处理,以规范的日报、月报、年报等多种样式呈现。及时将报表上报给相关职能部门及有关领导,全面的将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数据化的呈现。

统计报表的书写必须以规范的模式进行填写,要求必须一目了然,可以以将经过处理的数据以数据和图表等形式多样呈现。报表的计算必须准确,报表的形式必须规范,严格以对应的统计指标按标准执行。做好报表的同时还需记录好统计台账,统计台账登记需及时,台账的设置还要兼具安全。定期安排相关部门对统计报表、统计台账进行审核,进行统计检查,以保障报表所出数据的可靠性。

报表的处理形式必须以制定的规格呈现,及时准确的以规定的格式上报。而数据统计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统计规章制度执行,保证所出数据的权威性。

四、数据的分析、应用

数据作为一个企业效益的灵魂,从原料的购进,到装置物料的进出,再到产品的销售,要做到每一步数据的统计都非常的精确,就必须对每一个数据进行有效的审核,将审核后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对所得数据汇同相关部门进行对应的数据分析,可以多种形式作出分析报告,将所得结果作为有效的企业运行最优化的重要依据。

原料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必须及时进行相关数量的统计。对原料数量的统计必须以不损害企业的利益为准则,对每一车、每一船的数据都必须进行及时的跟踪,确保第一时间计算器损耗,统计分析出相关因数,作为相关部门实行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参考。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还为装置收率的最大化作充分的参考。根据全面的、精确的对装置所用物料的加工量、产量的统计,计算出物料的收率,根据收率的高低,在集合相关数据生产部门从中可以得出装置的运行情况,分析出原因,为物料利用的最优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另外,还可以根据对所有物料销售数据的统计,针对每一个产品进行销售数据的跟踪,制作销售图表,进行分析运用,为销售部门作产品的市场行情的分析起着很好的参考作用,并同时为领导部门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全面的产品结构调整打好基础。

五、现代化企业统计数据的电子化、数字化

而作为现代化的企业,数据的统计也从原始的手工填写,到现代化的电子文档的建立,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以最快捷、最规范的方式及时将企业的运行情况呈现到相关人员面前,并有效的避免了手工操作填写计算容易发生的计算不当、书写模糊、传递误差等许多不可忽略的因数,将企业良好的运行做了最及时的呈现。

通过科技的手段,现代化的统计数据的处理方式还解决了许多人工书写所不能达到的标准,数据的图表化,远程传输的及时性等诸多便利因素更是将统计数据的信息得以及时、有效、全面的应用。

六、结语

统计数据在现代化的石化企业中充分发挥着其独特的主体作用,全面、及时、准确、系统的统计数据,对企业领导部门进行正确的决策、及时的调控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领着企业朝良好的方向前进。统计数据从采集检查到汇总处理应用一系列的运行过程,通过规范的统计数据运作,现代化的及时的数据传送,有效的数据应用,最规范的数据管理,将统计数据的作用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为石化企业的正常良好运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打下最夯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第7篇

1.对劳动工资统计的重要性没有全面的认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对劳动工资统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的领导认为劳动工资统计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对劳动工资统计不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统计部门,统计部门的人员往往是兼职进行统计工作的,而且由于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在统计人员工作过程一旦出现困难,企业领导也不能积极帮助解决。对于统计人员来说,在进行劳动工资统计的过程中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统计工作,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现象经常发生,使得劳动工资统计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数据采集模式和信息有局限性。在当前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过程中,采用的信息采集模式大部分还是采用手工模式,在数据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往往是层层上报和汇总的模式,这样难免会出现信息数据错误的情况,而且层层上报导致数据信息的时效性降低,企业的领导不能及时获取信息,也就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另外,在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中,很多时候统计人员往往统计的只是劳动力和工资数据信息,不重视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在统计报表中往往没有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使得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信息的实用性不高。

3.统计人员素质有问题。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是一项细致的统计工作,要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中统计人员的素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些企业中统计人员要兼任的职位很多,统计工作只是自己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统计工作并没有得到他们的重视。而且由于统计人员长期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对统计业务了解不是很好,虽然在做了多年的统计工作,但是对一些业务不熟悉,导致统计结果不能很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4.统计制度不健全,数据质量难保证。统计制度是保证企业劳动工资统计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在一些企业中,统计制度不健全,对原始记录等的保管没有详细的规定,对统计账目的制作没有制定科学的程序,一些企业中统计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等都不规范,导致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出现严重失误。另外,在劳动工资统计对象的范围比较广,在统计中难度较大,导致统计数据质量很难保证。

新时期如何完善企业劳动工资统计

1.提高对劳动工资统计的认识。在新时期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面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要提高劳动工资统计的效率,首先必须转变相关人员的素质,加强他们对劳动工资统计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在企业中设置统计部门,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积极支持、其次,统计人员要对统计工作全面认识,在进行统计工作的时候要有责任心,积极投身到统计工作中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根本上来说是要为全社会的服务的,必须保证劳动工资统计结果的真实性,而统计指标是保证统计结果的一个最主要的条件,所以在劳动工资统计中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出企业的劳资状况。首先,要保证统计指标体系的简易和直观,既方便统计人员填写,也方便信息使用者使用。其次,对统计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原来的“技术津贴”、“通讯补贴”、“交通补贴”以及“岗位津贴”等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一律设置成“工资性津贴与补贴”这一劳动工资统计指标,添加一些新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例如“人员构成分组”,按照不同级别的人员进行统计。最后,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增设一些特殊性的指标,例如“未纳入养老保险人员”指标,从而实现对企业养老保险履行缴款的全面统计和反映。

3.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工作。扎实的基础工作是保证劳动工资统计顺利进行的前提,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工资统计的台账,保证企业劳动工资的各种原始集料和凭证的完整。其次,要加强对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素质训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统计方法,同时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再次,企业要提高统计人员的地位,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实现个人价值。最后,健全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对统计范围、统计方法的进行规定,约束统计人员的行为,保证他们在进行统计工作的时候能按照正确的途径进行。

4.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统计工作。在信息时代,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的使用都是比较普遍的,在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中也要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收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工资数据,并且建立完善的检索系统,可以适时对企业劳动工资情况进行查询。另外在企业劳动工资统计系统中还应该设置数据分析模块,这样计算机能自动对劳动工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出具相应的分析报告,方便信息使用者进行参考。

5.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一方面统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统计知识,根据当前的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新的统计知识进行统计工作,还需要学习先进的统计技能,能在信息化环境中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工作,另外一方面统计人员要重视道德建设,重视本职工作,在统计中有热情和责任心,为提高统计工作质量服务。

第8篇

运输统计机构是实施运输统计工作的职能单位,是运输统计工作的承担组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统计工作量非常巨大,发挥统计职能的专职人员很少,基层统计人员基本是兼职,统计力量的薄弱与工作量的繁重产生很大矛盾。因此参照美国和欧盟的运输统计经验,在各级运输管理机关建立专职的运输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才能完成繁重的运输统计工作。

1.1国外运输统计机构的现状

美国运输统计局(BureauofTransportationStatistics,BTS)的职责,是努力获取数据并客观地分析解释数据,这些数据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运输的深入理解,将用来帮助政府决策和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BTS致力于3项中心活动:创造、管理和共享运输统计知识[5]。(1)创造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设计和管理运输调查,收集、解释来自于私人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的运输数据。(2)管理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提取和编辑的数据来自于许多资料源,以提供专业、最新的运输信息。(3)共享运输统计知识。每个年度出版运输统计报告和有关分析报告,使得BTS的合作者以及私人和政府组织能够共享这些运输统计知识。欧盟统计局(Eurostat)是欧洲联盟的一个统计机构,它的任务是提供给欧盟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它收集和分析来自欧盟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并且在欧盟内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更为明确地实施和分析欧盟的政策。欧盟统计局主要统计的内容为:常规和地区统计;经济与财政金融;人口和社会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农业和渔业;对外贸易;交通运输;环境和能源;科学和技术。欧盟统计局的框架为:法律;欧洲统计系统(ESS);统计委员会;在线共享数据系统(RSS)。欧盟统计局将交通运输统计和环境报告统计编撰在一个年度统计报告中。而且利用RSS系统及时更新每个成员国的运输统计信息。同时也不断出版新的有关运输统计数据分析,运输统计方法探索的出版物。

1.2我国运输统计职能部门的现状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下设统计处。运输统计机构的级别较低,人员配备极少,难以应付全国繁重复杂的运输统计任务。主要是从各司局那里直接获取数据信息,加工整理的力量薄弱。各司局则从各省厅的对口部门内获得数据信息。基层的运输统计人员力量就更为薄弱。省级运输管理局综合规划处其中的一项职责是负责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报表及抽样调查报表的下达、汇报及上报,统计工作很多是单人负责,最多配备一个帮手。各地市(县)的运输管理处(所)中的运输统计人员基本就是单人,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更换频繁。基层单位统计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基层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总之,承担公路运输统计具体工作的运输管理部门,从人员配置上很难满足运输统计工作的要求。

1.3建立各级公路运输统计机构

要建立运输统计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对现有的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应整合综合规划司统计处的职责范围,将水运局的统计职能纳入统计处。建议在统计处内部成立道路运输统计中心、水路运输统计中心,分别负责全国道路、城市道路和城市公共运输以及内河、港口、远洋运输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省、市两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口成立运输统计处、统计科,分别负责本省、地市的道路、水路、港口运输统计工作,进行运输统计数据的逐级收集、处理、管理、上报工作。根据目前基层运输管理现状,县级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协助统计工作,而运输统计主要由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地市负责完成,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建议将交通运输部统计处的工作职责定为:①负责调大运输统计项目。如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6]。②运输统计信息的收集。收集交通运输部各职能司局的运输业务数据;开展与交通运输部之外统计机构的合作,获得相关统计数据。③运输调查的组织。将涉及行业外的运输调查项目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不亲自调查,而主要负责检查、监督调查工作,回收、处理、分析数据,调查结果。省级运输统计处和地市级运输统计科的工作职责是配合部里的运输统计工作,完成本省、市的重大运输统计项目;收集省运输管理局、地市运输管理处职能处室的业务数据;监督检查本省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的统计项目。这种统计管理模式除了尽可能保证运输统计工作的成效外,也可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因工作经验、兼职繁忙、工作调动等因素造成的基层统计工作薄弱的问题。

2完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运输统计指标分布于各统计报表制度中,随着社会和运输业的发展,指标体系需要完善和整合。发达国家运输统计指标完整而成熟,其中一些指标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每年出版年度运输统计报告,统计指标和图表完整,数据挖掘分析充分,统计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国内运输统计机关也应借鉴国外经验,出版中国的运输统计报告,真正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

2.1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BTS每年出版的年度《国家交通运输统计》,依照该交通运输统计报告,获得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列出几级指标层。第一章交通运输系统:①交通基础设施;②汽车、飞机、船舶数量清单;③交通运输设施使用状况;④出行和货物运输;E.交通运输运行管理状况。第二章交通运输安全:①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状况;②航空运输安全;③高速公路运输安全;④货物转运安全;⑤铁路运输安全;⑥水路运输安全;⑦管道运输安全。第三章交通运输与经济:①交通运输与宏观经济;②交通运输与消费者支出;③交通运输业的营业收入、就业和生产率;④政府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财政收入。第四章交通运输、能源与环境;①美国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②不同运输方式的能源消耗;③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强度和使用效率;④空气污染;⑤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7]。

2.2欧盟能源与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欧盟运输统计局每年出版年度《欧盟能源与运输的统计数字》,这里也只列出几级指标层,总体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的运输统计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点只是分类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第一部分:常规统计数据。①常规统计数据;②GDP;③就业\失业率;④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⑤人口数;⑥欧盟成员国对外贸易:进口\出口;⑦欧盟与世界其他国家统计数据的比较。第二部分:能源。①总体信息;②能源概括性信息和供应安全;③能源产品税收;④电力;⑤能源产品价格;⑥成员国能源统计;⑦候补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能源统计;⑧世界能源消费统计。第三部分:交通运输。①总体信息;②货物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③旅客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④货物和旅客运输(非周转量统计方式:航空、水路);⑤交通基础设施;⑥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数量;⑦运输安全[8]。

2.3我国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

截止2004年,经原交通部审批正式生效的公路交通统计调查项目一共10项,都是以报表制度的形式,由综合规划司等4个司局负责填报。现行的交通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同报表的一些统计指标有重叠,容易出现数据“打架”现象;第二,部分指标内容陈旧,需要更新;第三,统计报表只有表,没有图,缺乏直观性;第四,不同统计报表数据的信息是分割的,没有一个平台将报表数据放在一起,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数据的利用率低。发达国家运输统计主要集中在运输生产指标、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输安全、运输与能源环境保护等若干方面。根据国情和数据可得性,借鉴性国外经验,完善丰富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应从5个方面建立。我国运输指标体系涵盖以上5大类统计指标。通过这些基本指标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扩展指标。建议对现行的10项公路统计报表进行整合,将报表制度中的指标归类到5大类指标中,同时更新指标和添加部分新指标,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指标体系由综合规划司统计处负责统计数据的分析、挖掘。定期月(季)度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分析报告,年度交通运输统计报告,难度高的报告可委托行业专家撰写。

3落实运输统计信息联系制度

运输统计所需要的数据涉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单靠运输统计部门实地采集数据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内外都建立了运输信息联系制度。发达国家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完善的法律规章,保证了制度的实施。我国的运输统计报表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与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所以,落实运输信息联系制度是实施运输统计的保障。

3.1美国的运输统计信息联系

美国运输统计局通常数据收集的类型包括:需要调整的数据资料的收集,与行政部门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调查[9]。美国运输统计局已经与美国国家普查局、能源部、环保署、劳工部、商务部、联邦公路局、国土安全部等都建立了信息交换和联系制度。另外美国典型的运输信息报告制度如:国家运输数据库(NTD),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等。这些系统都是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收集运输数据和信息。

3.2加拿大运输数据库

加拿大运输部所属的运输数据处负责数据收集、维护和传播与运输系统相关的数据。为了有效地履行收集这些数据的职责,开发了数据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运输数据处选定实施的数据库项目包括:航空运输数据电子收集系统(E-CATS),运输项目字典(TOD),国家路边调查(NRS)[10]。其中连接重要航空公司和机场的ECATS系统的数据已经作为国家管理航空运输和安全的重要参考,NRS的数据是加拿大货物运输量和货物流向的主要数据来源。

3.3我国运输统计信息联系报表制度

首先,应建立重点运输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公路运输统计如果掌握了重点企业的运输情况,就等于获得运输市场的概括情况[11]。2009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交通运输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公布了交通运输部部级重点联系运输企业名录。但是,部级重点联系公路运输企业有152家,样本数量远远不够推断全国的公路运输情况。因此,借鉴国家综合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增加面向基层运输统计机关的重点联系运输企业,通过建立连接各级基层运输管理机关的企业网上直报系统,集成报表的下发、数据审核、报表上报等功能。其次,应建立与政府部门的信息联系制度。运输行业涉及面广,单靠运输管理部门一家无法获得更为广泛全面的信息。所以,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进行信息交换。可以通过政府内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电子数据交换,也可签立合作协议,定期交换纸质文件。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统一数据口径,提高数据信度,节约时间和成本。技术上建议使用专用网络信息平台,能够降低数据报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运输统计信息联系传送路线如图2所示。基层重点联系运输企业、政府信息合作部门通过专用信息平台将数据传送到市级运输统计科,统计科对数据汇总、审核将地市数据呈送到省级运输统计处,统计处再经过整理、汇总、审核将省级数据呈送到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统计处。最后,报表的设计应尽量考虑企业能够直接使用现成业务数据,这样可以降低企业填写报表的难度和提高报表的填写质量。企业需要专人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上报工作,将数据报送质量和企业年审挂钩,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4试行运输统计项目外包

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的运输统计项目,由于统计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国外开展这类项目主要外包给专业统计机构。我国运输统计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为了满足社会对运输统计的要求,应积极探索与社会统计机构合作,试点开展社会运输调查。4.1美国运输统计项目的外包美国运输统计局根据运输统计项目的特点,对一些涉及社会、家庭、个人的运输统计项目进行了外包。由于这些调查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质,而且调查工作量大,需

要人员多,后期

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美国官方的统计机构将这些调查项目外包给知名的社会调查机构或公司,例如:美国的GENESYS公司、M.Davis公司、MDAC公司、Westat公司、Morpace公司等。这些调查机构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先进的调查技术进行社会调查。政府统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调查数据的质量。总体上,这些社会调查支持与运输相关的广泛的主题信息的收集。

4.2我国运输统计项目应面向社会

从美国一些涉及全社会的运输统计项目看出,这些项目能够广泛收集社会公众的出行状态信息,获得居民的出行数据,以及公众对交通运输的意见和满意度。对合理规划运输发展、规范运输市场管理、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获得民意信息恰是我国运输行业急需重视的方面。因此,我们也应开展有关交通运输的社会调查,获取全社会的意见信息和数据。交通运输部负责试点开展交通运输社会调查项目,例如:公务出行调查、家庭出行调查、交通运输安全调查、运输与能源环境调查等。政府对这些调查项目主要提出指导原则和方针,具体的实施、调查程序的细节,数据采集方法等,可以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完成。政府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对社会调查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调查的质量。政府部门同时也应该为机构顺利完成调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综合运用多种调查统计技术

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先进的统计技术,提高了统计效率,降低了统计成本,保证了统计质量。我国的运输统计工作主要是人工操作,辅助以计算机处理。随着我国运输管理部门经济条件的改善,应逐渐采用先进技术,根据调查项目的特点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

5.1美国的运输统计调查技术

国外数据采集技术非常发达且方法多样。根据调查需要和成本约束,可以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甚至一个调查项目同时使用多种调查方法,以达到高效、低成本、减少非抽样误差的目的。信件调查技术: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进行调查,信件内容包含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调查表、填写说明、回执信封等。信件调查一般用在行业内针对商业机构具有强制性的调查项目中,而且调查已经在行业内较为成熟,被调查者很容易接受调查并按照要求填写和回寄调查表[12]。例如:美国商品流动调查(CFS)、运输者财务和运营信息调查等。电话访谈调查技术:电话调查目前在美国使用的是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技术。在社会调查中,常利用该方法进行个人、家庭的民意调查,在美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样本利用电话号码清单或者计算机随机拨号技术进行抽样调查获得[13]。例如:美国家庭出行调查(NHTS)、运输统计的综合调查(OmnibusSurvey)调查主要利用CATI技术[14]。电脑自填式数据库调查技术:美国国家运输数据库(NTD)由660个运输服务提供者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报告系统给NTD提供数据报告。美国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将警方交通事故报告的信息按照规定的标准编码,录入FARS系统的专用软件中。计算机统计软件:在运输调查中还使用了先进的计算技术,在样本分层、样本抽样、样本权重的调整、数据误差的计算和控制、数据的汇总等,都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准确性。运输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技术:专用软件GeoMiler,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多式联运网络数据库来计算运输英里数。它集成了解决运输路线问题的地图可视化功能,以处理多种运输方式综合运输的选择问题。该工具的运算法则建立在美国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络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优路径”选择上。该软件技术已应用CFS中,自动规划商品流动需要的最优路径,形成可视化的商品运输流量和流向图。

5.2根据国情借鉴国外调查统计技术

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技术总体落后且方法单一,主要采用现场人工调查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运输统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不完善、不成熟。致使我国运输统计调查成本高、效率低。受制于调查技术的落后,导致很多调查项目无法开展。信件调查在我国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中应用较少。采用邮寄信件调查的方法,必须事前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宣传,甚至培训;被调查对象能够理解调查和接受调查,这样的调查一般在行业内进行,被调查者熟悉调查内容,能够很快掌握调查表的填写方法。例如:运输行业的财务运营调查。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调查技术在我国市场调查中已有应用,但在交通运输统计调查领域还没有先例。交通运输社会调查项目,适宜采用电话访谈调查技术。社会调查机构可采用这种方式,在一定区域内做有益的尝试,积累经验。电脑自填式技术在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已有广泛应用,许多部门的数据都是通过专门的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运输统计中,可以通过开发专门的信息平台软件,由专职的统计员或信息收集员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提交,上级运输统计管理部门对提交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审核和管理、。上文所述落实交通运输统计报表制度的技术手段就是应用专门的网络信息平台,技术原理。信息发送方主要包括:重点联系运输企业,运输统计项目有关的政府合作部门,运输管理机关内的职能部门,下级运输统计部门。信息接收方指(上级)运输管理机关的统计部门。使用专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使用标准报文,满足不同统计项目数据的交换和使用。基于因特网可以连接更多的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扩大信息联系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