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4 15:13: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体育教师个人研修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教研;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47-03
体育课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取决于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目标与内容不同则方法各异。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长期不断地积累和实践。本文以此抛砖引玉,从教师教研的视角探讨体育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素养培训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
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培训途径较多,有自我研修、学历进修、集中培训、骨干培育等,其中教师素养培训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
1.全员培训,提高参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体育教师培训任务不轻,教师每学期参加16学时教师素养提升培训活动,每5年参加一次90学时培训。我区的教师素养提升培训采取“专家引领,理论浸润;教学实践,议课研讨;挂职锻炼,自我反思”的形式,将任务落实到各合作小组上。目标明确,任务到人,各团队要完成策划、磨课、组织、宣传和活动日志撰写,在活动中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新教师培训要求站稳讲台,为人师而不误人子弟,为正确运用体育教学方法提供保障;中、初级教师培训要求提升课程理念解读的能力,做到即教书又育人,为体育教师提升教学方法运用能力提供帮助;骨干教师培训则为教师创造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其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最后使之成“样子”,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提升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技巧与能力。
2.校本研训,促进区域体育教师互动交流
区教师发展中心规定各校体育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研训活动。各教研组从教师和学校的需要出发,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逐步形成校本培训机制。同时在校本研训的基础上着力推行联片教研形式。联片教研就是几个相邻或相关的学校联合组织的教研活动,是校本研训的深化,也是一线教师的教研需求。因此,活动更有主动性,更加突出主题。相关学校开展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等合作方式。活动由一所学校的体育组负责组织和策划,明确活动目标和主题,突出对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开展有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培养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促进教师互动与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中针对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着重研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改进。让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形成互补性,活动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能力。
3.网络研讨,提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开展主题网络研讨,有效利用体育教师企业云盘、QQ群、博客、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图1),学习信息,共享教育教学资源。鼓励教师随时随地参与浙江教育资源网及天天公开课进行研讨活动,真正进入“互联网+”的时代,有效运用现代网络提升研修效果。在网络研讨中实现互动交流并进一步借鉴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二、教学研讨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关键
自新课程以来,体育学科出现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有趣有效,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分层教学法,基于学生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游戏竞赛法,能激发学生好胜的心理,以赛促学,提高运动强度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合作练习法,有效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考虑育人的教学效果;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锻炼;三维融合法,即“技术、体能与运用”三维度融合,将学习体育运动技术、锻炼学生体能、运用所学技术进行体育运动三个维度有效地融合,促进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1.尝试“三字经”教学,有效融入教学方法
在多年的体育教研工作中,我发现部分老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方式和教学策略单一。基于此,笔者将“师之道,生为本;新时代,体育人;知学情,懂策略;评价好,促发展;教得好,为不教”五个方面编成“三字经”供老师参考学习(表1)。
2.开展学科团队赛课,合力创新教学方法
以往的体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都是以教学设计评比为先,筛选部分优秀的教学设计者参加说课,再进入最后一轮上课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往往都是单打独斗,整个比赛下来既很辛苦,收获也不大。自2012年开始,我区体育学科开展团队赛课的新尝试,逐步形成研、训、赛一体化的比赛模式。
团队赛课是一种创新的课堂教学评比模式(图2),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与比赛,各项比赛都凝聚集体的智慧,比赛结果既体现个人魅力也体现集体的荣誉。
F队赛课比赛体现了校本研训的一个完整过程,各团队将赛前的研训、研讨、研磨过程再次呈现给大家,有助于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其中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贯穿于团队赛课的整个过程中。团队赛课改变以往个人参赛单打独斗的局面,鼓励人人参与、团结协作,在合作交流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促进校本研训的开展和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发展。
3.开展“议课”研讨活动,积极锤炼教学方法
在各种体育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是简单易行的听评课,但其活动方法单一、形式传统。其程序是先由授课老师作课后说课,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课;或事先指定几位老师进行评课;或现场点名进行评课。这种模式常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有的教师应付了事――“这节课很成功,好的地方盖过不足之处”;有的老师“卖弄才华”――滔滔不绝地讲一大堆建议;还有的老师闭口不言、心不在焉,等等。总之,常规评课的效果不太好,评课的气氛总是很沉闷。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效果,改变教研活动模式,我们进行了“以议代评”的新尝试,即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都成为学习者,首先,议课老师的语言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我觉得……”变为“我发现……”“我觉得”是议课者的主观判断,而“我发现”则是课堂的事实存在;其次,议课的对象从原来的人到课堂中发生的事,是对课堂中所呈现的事件的审视与追问,议课高度聚焦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探讨”上;第三,议课时心平气和,对事不对人,是一种平等、互动、面向实践的对话,有助于从大家的议论中改变教学设计,积极锤炼教学方法。
三、教学反思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核心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他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公式:成功=经验+反思。基于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有深度的反思过程,还能帮助教师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基于首次备课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改进,运用更有效的方法让教师专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立足教学方法,养成撰写课后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让教师养成课后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区教师发展中心规定在教案中必须撰写课后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其实就是研究自己教学方法运用的效果,从教学反思中总结自身的动作技术讲解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纠正错误动作能力、队伍调动能力、组织游戏与竞赛能力等,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反思的内容力求精准,以便能有效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先“三个教”即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达成”三个方面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再从“四个W”思考教学过程:What这节课教什么,反思教材内容的选择问题;How怎么教,反思教学方法运用的合理性;Where教得怎么样?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Why“为什么这样教?除了这样教以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下次再教同踊蛲类的内容,将会作如何的调整?”多一些问号,多一些思考,就会有更多进步。
2.开展挂职锻炼,导师跟班提升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发展
挂职锻炼是我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自2012年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在90学时培训中安排一周时间的“赴杭挂职锻炼”任务。期间聘请了杭州市江干区优秀教师进行结对跟班指导,每4~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派到一个学校,并由正副两位导师进行指导。
自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来,挂职锻炼过程中导师指导体育教师需要着手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备课要体现“技术、体能与运用”的教学理念;其次,学员上课,导师和其他学员议课,帮助授课老师进行磨课,磨课中要突出“教材三个一”和“复习成环形”的设计要求;第三,授课教师在课后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根据导师和同伴的议课情况反思教学得失,总结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效果与策略。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教研实践探索,我区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模式。其核心在于每次培训活动中落实以体育教学方法研讨为重点的培训内容;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突出体育教学方法的研讨;在自我反思中追问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在沙龙式、论坛式、主题式的团队活动中发现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中的问题;利用集体的智慧合作解决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掌握其技巧与策略,共同进步,逐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本教研;专业进步
一、小学体育校本教研现状
1.体育学科认识因素
社会与学校对体育学科的认识误区,体育学科的教师逐步被边缘化,又因为意识上的误区使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学习、研究、实践较少,对教研没有深入的学习与实践,导致了体育学科教研的“低效”。
2.体育学科组织因素
校内现有将7个科任学科划分为一个教研组,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学科教研功能的发挥。
3.体育师资专业性不足
在教研时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学习、研究、实践、探讨,效果不太明显。校内教研多是教师个体说课、上课、评课,或教师从自我角度出发,三言两语的发言没有对教学、教研问题和困惑聚焦。
4.教研缺乏区域引领
区域教研员作为本学科指导者和引领者,应参与到学校的校本教研中,指导教研主题的确定、教研内容的安排、教研方法的确定、教研效果的呈现等,但由于区域特点,一个区体育学科仅有一名体育教研员,而全区公办小学和体育教师人数众多,一个学科教研员面对的是区域所有学校和一个学科所有的体育教师,教研员工作覆盖面宽。
5.校本教研形式单调
由于区域内个类别学校众多,学校对教研经费和支持力度不一,有些学校没有订阅与教育研究相关的杂志,没有提供国内、国外教研情报信息、咨询服务、研究成果与经验。
二、小学体育校本教研对策研究
1.教研组的整体发展
在全区域内各小学推行的由教研员、学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建立起来的对教学、教研专业管理机制,由教研员、学科组长、学科教师建立起来的学科教学、教研、学业测评的专业指导机制,从三级(区、校、组)两线(专业管理、专业指导)的“三级教研联动”中,形成学校学科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同伴互助,合作成长,团队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这样的小学体育校本教研为体育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思考。
2.教研组长能力提升
让教研组长更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主人翁意,让教导处更有左右臂得力助手之感,对学科的指导更具有专业引领作用。教研组长不同于以前,只是对事务工作的传达,通过有效校本教研的开展,从专业管理上教研组长在管理能力上得以提升,从专业指导上教研组长在业务能力上更得以提升。
3.学科教师专业进步
让体育教师回顾课堂教学:备课、教学设计、上课、评课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让教师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明确了学科的最新动向,多角度拓展了教研的思路,促进了课堂的研讨,增进了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关注,知道了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学校学科教学的研讨深度,让教学变得规范和有效。
前所未有地增强了教师教研的责任心,并落实了每级的任务,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以常规促规范,开展教务常规督查;以活动促特色,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以科研促提升,形成小团队微型研究课题。
对促进体育教师对组织教学过程的深入钻研,提高了教师上课、评课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形成体育校本教研组织体系,让教研有保障
“三级、两线、三主题”的体育校本教研系统性更强,强调系统中“三级”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要破除传统教研中区域促进、学校促进、教师自我促进中各自为政的格局,通过专业管理和专业指导保障的方式达到校本教研系统的整体发展,最终作用于教师,促进专业发展。对课程性质而言,由“补偿型教育”向“提高、参c型教育”转变。对学校教师而言,由“被动性进修”向“主动性、参与性进修”转变。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使教师得到可持续发展,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对课程培训的方式而言,由“单一性、封闭性”向“多样性、开放性”转变。面授、研讨、实践研究、主题研究、专业会议、示范教学、问题解答、自修阅读等等。对培训机构而言,由“学校权威型”向“共同协作型”转变。
(2)形成体育校本教研活动体系,让教研有根基
区级活动六大系统:集中培训、集体视导、质量检测、现场研讨、学科教研、蹲点视导。校级活动四大系统:大组教研、小组教研、联线教研、联片教研。建立“1+X”模式的。体育校本教研的研修团队以“项目+团队、分工+轮换”的创新格局打破了传统研修模式的弊端,将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进行有效整合,有效构建了一个个研究型、学习型“同研联盟”共同体团队。建立“实施共同体”,营造“专业研修场”,衍生“个人情怀”与“团队情感链”。
把“开展自己的教研,解决自己的问题,亲历自己的成长,促进自己的提高”作为教研目的。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确实受益匪浅。校本教研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关于开展有效教研的认识,通过区校级十大活动系列性研究,在符合区情、校情、师情的实际环境中,真实开展体育校本教研,确实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深度发展。
(3)形成体育校本教研实施体系,让教研更有实效
通过“有效教研、有效教学、有效测评”的三大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将教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三大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有效教研是有效测评的前提,有效教学是有效测评的基础,有效测评能促进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才能去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让教研有效,并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真正发展。
2.建议
虽然小学体育校本教研搭建了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培训体系、活动体系、实施体系、支持体系、评价体系,但要从区域整体推进还需形成教研共同体且均衡发展,否则仍然各校各自为政,资源不能最大化利用和整合。
(1)建立教研共同体
在全区域内各小学推行的由教研员、学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建立起来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对学校学科教学、教研、测评的研究,形成学校学科教研的共同体,促进教师同伴互助,合作成长,团队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建立教研共同体。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学科教研组校本有效教研即“以体育学科为本的教学研究”,着眼于在真实的体育组教学研究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学测评有效性,从而推动体育学科教学的顺利实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3)区域整体均衡发展
区域推进即从全区整体发展出发,发挥“整体优势”,推进学校、学科、教师的发展,促进教研共同体形成,起到区域整体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4)研究校本教研模式
以解决学校体育组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将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团队精神和同伴互助,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成长提供有效平台,努力研究和构建“协同工作、共享智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体育校本教研模式。
希望达成:在有效体育校本教研研究中发挥“整体优势”,推进学校、学科、教师的发展,促进教研共同体的形成,起到区域整体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成学校体育学科教研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同伴互助,合作成长,团队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主题教研;体育教学;蹲踞式跳远;教研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54-03
主题教研活动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关注的是教师自主教研意识的确立,个人能力诸如教与学问题的诊断、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完善,以及由此而来的理念更新等系统的超越,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主题教研活动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我的工作”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日常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经验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自身运动技能示范的准确性等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引导教师关注高效教学,笔者多次策划、组织以教材研究、技能巩固、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策划、组织主题教研活动需做到的三步曲是:方案的制定;组织与实施;提升与迁移。
一、方案的制定是前提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策划、组织一次活动必须先制定计划,计划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保证。主题教研活动的策划首先得确定教研目标、教研主题、教研主体;其次是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再次是确定教研形式、时间、地点等。制定了科学完整的计划好比有了高效能的引擎,使教研员能通过目标引领和任务驱动让骨干教师们发挥出自身的长处,从而推动区域学科教研工作的开展。本主题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结合,活动方案于开学前放在浙江省师训平台上,面向县初中段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自愿报名。蹲踞式跳远课例研修方案:
(1)主题教研活动目标:通过蹲踞式跳远的课例研修活动,“以点带面”使参与者能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律、特点,运用科学理论思考、剖析解决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开发教具器材,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巩固参与者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能、增强参与者对动作技能是体育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使参与者的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2)主题教研活动对象与时间:浙江省象山县初中段体育教师,共40人。两天时间。
(3)主题教研活动形式、内容及时数安排(表1)。
二、组织与实施是关键
完整的教研计划离不开教研员和区域骨干教师严密的组织与实施,如何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研室有想法但没人手,所以只能提供“葫芦”;学校教研组有人手但教师的工作精力与能力有限,怎样“依葫芦画瓢”有落差,现在我们通过严密的组织与实施方案凝聚起教研团队,增强了教研的实用性,提高了教研效率。
1.实践课的预先准备
由于活动是主题式单元教研活动,根据单元教学的特点,安排的课时计划应是呈相互递进关系的,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的策略是建立在前一次课的基础上。教研活动的授课对象是笔者的日常教学对象,学校初一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主题教研活动前笔者按照活动的要求给不同的班级提前完成部分教学内容,如承担第2次课的班级先完成第1次课的教学内容,承担第3次课的班级完成前2次课的内容,依此类推,为活动中实践课的顺利开展作好准备,呈现单元教学递进状态。
2.课例理论专题讲座
确定蹲踞式跳远主题后,先由笔者给参与者进行《初中体育“蹲踞式跳远”课例分析》的专题讲座,内容包括:①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原理分析;②跳远的场地规格及比赛规则;③跳远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④跳远技术中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讲座详细阐述了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原理、基本知识及基本动作结构,回顾跳远的场地规格与裁判法,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讲座使参与者在了解教材、熟悉教材后,能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在头脑中形成跳远最基本的结构形态。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总结,讲解教学的方法及一些出现的问题,使参与者明确基本的教学思路,在备课中能扬长避短,提高备课的质量。加深了对场地器材规格的要求及裁判知识,提高参与者的业务水平。
3.增加相关技能实训
以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为核心,延伸其他跳远姿势,辐射各项有关素质。经过练习,提高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准确性,也加强了速度、力量、协调等基本素质。技能训练时,先由指导教师统一讲解、指导,再分组练习,参与者相互观察,相互纠错,最后进行技能评定。参与者们在练习过程中兴致高涨,异常努力。练习后参与者感觉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后给学生做动作示范有了更足的底气。
4.完善各项教学实践
(1)小组集体备课
本次活动参与者40人共分四组,每组承担一课时教学内容,各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并推选一名教师上课。蹲踞式跳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根据其技术结构特点共分4次课。第一次课,学习助跑与起跳并在空中有明显的蹲踞姿势。第二次课,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并腾空有高度。第三次课,学习腾空步。第四次课,练习完整动作,要求步点准确。
在小组集体备课过程中,参与者畅所欲言,共谋计策,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更新观念,拓宽思路。经过激烈的讨论,都觉得方法手段多了,课不是那么难上了。如蹲踞式跳远第一次课中教学目标“空中有蹲踞姿势”,需要有一定的腾空高度来完成动作。为此,组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建议在踏跳板前设置橡皮筋;有些建议头上挂一球,让他用头顶球的方法来腾高;有些建议用过障碍物的方法使学生向上跳;有些建议站在高处向上跳等等,最终我们采用了助跑踏上障碍物的方法增加腾空的高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会空中的蹲踞姿势。
(2)观摩课堂教学
观摩课堂教学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活动,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直接检验。听课者一要关注上课教师怎样教;二要关注课堂上学生如何学,要做到听、看、想、记等工作。而年轻老师们往往由于经验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全方位地听、记。与其在表面看热闹,还不如抓住一点深入观察。在蹲踞式跳远观摩课中,我们根据听课的要求,把听课老师分为四组。第一组观察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效,思路是否清晰,组织调动是否合理;第二组监测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是否合理;第三组观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示范能力、讲解是否清楚;第四组则观察学生的学,学生有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是否出现错误动作,教师是如何纠错的。这样,听课者人人有任务,在听课过程中会更专心观察,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听课的水平也逐渐得以提高。
5.评课交流研讨
评课是对体育教育目标、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各方面做出价值判断,是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通过评课可以使体育教师之间互相切磋教艺,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听完课后,我们要求人人议,人人评,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管对错,多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分享、讨论。例:在蹲踞式跳远评课中,就第一课时,教师示范完整动作时学生的站位、观察面怎样更清楚,更方便队伍调动展开了讨论。有些说队伍站在器材的中间学生会观察得仔细;有些则认为这样的组织不方便下一次队伍的调动,四路纵队站在器材前面学生同样能观察得到等等。经过评课,许多教师明显感觉思路宽阔了,教学手段方法多了,有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可以避免了。
6.撰写作业体会
(1)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反思这一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分析,诊断出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根据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活动中我们要求上课老师有两次反思,即时反思与写反思总结。上完课后,执教者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体会更深。在上课过程中哪方面需要调整改进,哪方面问题需注意,课堂中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进行即时反思。当观摩者评完课后,执教者再一次根据评课建议,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深刻的、全方位的反思,并形成反思稿。通过这两层的反思,执教者觉得反思有成效,而且深刻不会被遗忘,今后如出现同样的问题可以避免,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2)评课稿
评课结束后,观摩者要根据评课活动中其他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整理成评课稿。评课稿不仅蕴含着集体的智慧,更有自己点点滴滴深刻的体会。经常撰写,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更可以提高科研理论水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累积经验。
三、提升与迁移是目的
主题教研活动能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的愿景,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实现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参与者的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是主题教研活动的目的,但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迁移,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以蹲踞式跳远教材为主题,以教材研究、技能巩固、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思路的教研活动,参与者普遍反映在以下诸多方面得到提升:夯实理论基础,比较透彻地理解动作技术原理,动作技能从只有一些肤浅的认识提升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利用身体练习的要素和特征去判断学生蹲踞式跳远动作的质量和效果;熟悉跳远的场地规格及比赛规则及如何在课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渗透。技能实训时,同行相互观察、相互指导,自身蹲踞式跳远动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得到同行的纠正。各小组集体备课时,大家相互探讨,打开大家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日常单兵作战的备课相比,考虑的问题更加周全:有关新课标理念贯彻、知识点的落实、兴趣点的设计、讲解语言的精炼、队伍调动的合理、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等等。执教过程中,不但关注教学环节与教学行为,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的组织更流畅,调控能力明显加强,讲解示范的准确性与时机的掌握也有了提高。听课时能根据观察视角认真地听、看、想、记;评课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知道如何撰写反思与评课稿。从本次主题教研作业情况反应来看,提高了参与者的教研意识,无论面对哪个教材,能把在本主题教研活动中学到的教学理念、方法、技巧等迁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都能自主地去钻研教材、巩固技能;了解备课、上课要注意哪些事项;掌握听课、评课的要点与技巧,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四、建议
主题教研活动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主题教研最忌的是形式化,一旦作为形式来搞,主题教研的作用就会消失殆尽。主题教研到现在还是一个新面孔,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建议:
(1)在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中要发挥本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长的作用。
(2)要将主题教研同常规教学结合,避免加重教师负担。
(3)要注意引领。主题教研一开始,有些教师不理解,甚至会出现排斥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要注意加强思想工作,主题教研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孤立的教研行为,需要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统一思想,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要有强有力的思想工作跟进,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导致主题教研草草收兵,无果而终。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在主题教研中与教师共同成长——吉林省大安市基地教研工作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6).
[2]李元昌.主题教研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探索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 (11).
关键词:体育高考;训练;济北中学
前言:在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的大趋势下,体育高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体育高考是进入大学的必经途径之一,体育高考生的水平代表着当地教育训练水平。由于较多的学生选择体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顺利进入大学,他们的基础不一,成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如考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教练员的训练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总结济北中学历年体育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为体育高考训练指导老师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一、组建师资队伍,选好体育苗子
教师是体育高考训练的直接组织和管理者,他们承担着学生训练的主要任务,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实现学生通过体育进入大学的梦想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学生体育训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①为此,济北中学建立了完善了师资改进措施。首先,济北中学建立了师资规划的相关意见,坚持标准,按需补充的原则,每年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逐步完善了济北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专项分布,当前济北中学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师资配备。其次,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学校每年拨付专项经费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如2011年选派刘士新等数名教师参加2011年山东省高中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各个学员在培训中,认真听课,对相关的培训进行总结,部分教师被评委山东省2011年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工作先进个人。再次,建立一对一辅助成长;由于学校每年都会引进年轻的体育教师,为了让体育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建立了老教师辅导新教师的一对一的成长计划。
符·阿拉宾认为:"本经常考虑选材问题.训练工作将是徒劳无益的。"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运动选材在高中体育高考中的地位十分明确。高中体育高考的运动选材不同于竞技运动的选材。高考体育学生顺利进入大学不仅要依靠超强的运动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高中体育高考的运动选材除了基本的运动技能之外,还要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因此,将文化成绩纳入选材的指标之一,是成功选材和训练的基础之一。
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训练计划是对于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应对于训练工作的进行或行为所做的思考及具体安排。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多数在高二为了能顺利进入大学而进行相关的体育训练,参加体育训练的期限多为一年时间,并且训练主要目的是顺利通过体育高考,训练的时间和目标单一。据此,我们对体育高考训练计划的制定,主要采取了单周期的年度训练计划。教练员根据学生的优势和弱点区分身体训练计划的重点方面,如一名学生在力量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弱点,这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克服,加强练习,弥补不足。②根据山东省体育高考的项目设置分数比例和考试规定,学生首先要进行完全部的体育测试项目,首先要通过专项的考试所以,教师在制定训练初,强化了专项的训练以确保学生完成全部项目的测试。根据近五年的考试基本情况来看,我校体育考生专项通过率达到98%以上,体育成绩上线率达到94%。
三、做好辅助工作,增设提高途径
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训练,训练的辅助工作对体育成绩的提高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和实践经验发现训练的辅助工作主要有:训练后的放松、学生的营养、文化课的学习和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③首先,体育训练是大强度的运动,运动后的放松有助于血液的回流,伸展拉伸将休息状态的肌肉组织拉长,减轻运动后乳酸堆积造成的肌肉酸痛感和僵硬,同时能加速代谢废物的消除,加快体力恢复。我们在制定训练内容的同时将放松训练作为训练的主要之一,适当安排静力拉伸放松、按摩放松、意念放松、沐浴放松、药物放松、睡眠放松等等。并由教练员提醒学生,强调放松的重要性,以引起考生重视。其次,在放松的基础上,补给大量营养元素更有利于身体恢复。有效的营养可以保持能量和限制肌组织的衰退,特别是大运动量和高强度训练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达到膳食平衡,为运动训练提供营养保障。再次,体育面临体育统考和高考双重考验,才能迈进理想的大学。为了我校在体育高考生从选材就关注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训练过程中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告诫学生不能因为体育训练而影响了文化课学习,要时刻调整状态,端正态度,把体育训练看作是学习之余的课外活动,抓紧每分每秒,提高学习和训练的效率。并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做相应的沟通双方协调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四、做好模拟、考中辅导,考出理想成绩
模拟考试是按照高考体育统考的要求,选择与考试相似的环境,使用考试的专用器材,考生需要充分重视和准备,进行类似考试的测试。为此,我校借助离山东师大交通便利的优势,每年在考前一个月的时间内,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下特别在训练条件差的地方,如:在雨天场地器械湿、滑的情况下进行测验和模拟比赛,使考生在较困难条件下完成训练,以适应紧张体育高考的需要。这不仅仅能检测考生的训练水平,检测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短时间内寻求弥补的方法与措施,争取在体育统考中完美发挥。做好考中服务。充足的睡眠能保证考生良好的身体状态,有助于考生发挥出好成绩。由于考试与训练的环境有所不同,部分考生在新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失眠和水土不服等现象,因此为了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以及饮食安全,我校根据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提前1-2天的时间带领学生入住考场,让学生尽快的适应考试场所的生活环境。在考中同意安排考试的食宿问题,以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饮食安全。针对部分考生因为担心考试而引起焦虑心理,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睡眠质量的下降的现象,随队教师及时的与学生沟通为学生减轻焦虑,以求安然入睡;适当的药物治疗,保证睡眠。
五、做好志愿指导,进入理想院校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正确填报高考志愿,将会如鱼得水,从而上个理想的大学。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腾讯网教育频道,对364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多达61.5%的人认为在高考志愿的填报中,大部分学生对高校和专业不太了解,其中15.3%的人表示很不了解,仅3.6%的人表示非常了解。可见教师在学生填报志愿中的重要意义。④为此我校在体育生填报志愿时,教师在综合分析当年考生综合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收集相关院校的具体招生政策:首先,参考山东省教育考试院所编发的招生计划书上的院校信息;其次,登陆校园网来了解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根据考生分数所在区间和名次以及各高校在省内的招生计划,参考前几年各院校的投档名次,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所能入取的学校。在专业选择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各个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学习中的具体要求,结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的了解,给学生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让学生再综合评价自己最后做出志愿选择。
参考文献:
[1]崔海富. 怎样带好高考体育训练队[J] 教书育人2005(02)
[2]苗爱芹. 对山东省体育高考几个问题的思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2)74-75
[3]朱殿杭. 体育高考训练七要素[J] 体育师友2006(03)
一、赋予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
校长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教师。教师都有被别人认可的需求,校长要懂得欣赏教师的优点,学会慷慨地在小事情上去赞美教师;要尊重教师。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优秀的。同时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聆听、感悟、讲述发生在你身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演讲比赛活动,让教师去寻找、发现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并用心记录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一位教师都去用放大镜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弱化别人身上的缺点,从而建成和谐幸福校园。通过讲述他们的感人琐事,来激励全体教职员工、感染全体教职员工,而校长也以教师为榜样,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鞭策自己。
坚持抓好、促进教师素质提升的“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主要是针对刚走上教坛不久的青年教师,培养重点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在每学期,我们都要指导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做好“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培养形式是,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选配有经验、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担当师傅,建立“师徒协作”共同体,师傅帮助徒弟制定工作计划,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即用“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方式,带动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一听课一评课一总结等环节,促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获得整体提升。培养目标为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与基本方法,引导青年教师养成学习、反思、总结、积累的良好习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并融入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名师”是指教龄在几年以上,获得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教师。“名师工程”的培养重点是独立的研究能力,形成自己教学特色和风格,在本学科中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开拓创新大胆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形式为学校聘请名师、名家为导师,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年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努力提高专业研究水平。采用名家讲座、强化听课、案例剖析、教研沙龙、同伴互助、外出学习、公开展示等形式,切实提升各层面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成熟程度。培养目标是,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实现自我超越。各学科涌现出一批成熟型教师,积极向区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靠拢,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广阔的舞台。
采取多种措施,大面积地提升全校教师水平。坚持以校本研训为基础,开展每周例会――“走近新课改”,即五分钟演讲活动;派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聘请专家到校做专题培训。比如,组织教师到商丘兴华学校、山东莘县实验小学、杜郎口中学、郑州、泰安、济南去学习考察;邀请《中国教师报》的专家和菏泽市教研室领导等到校做讲座。外派学习培训人员回校之后,要做执教汇报课,学习汇报演讲或撰写学习心得等,并挂到学校QQ群或学校博客,供其他教师学习、借鉴,从而达到“以培促研”的目标。再就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研讨交流和网络研修。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交流;参加国家、省、市的远程研修。经常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有针对性的研讨活动。“磨课”和“赛课”、“师徒同课异构”和“师徒同构异上”,以及“专题研讨”等培训交流活动的举办,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三字”、“一画”、“一话”的训练与考核,强化教师的基本功。
二、奠基学生幸福的人生
坚持以“争当小绅士、小淑女”为切入点,深化养成教育。落实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展“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八个自觉”为内容的文明习惯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关爱他人,规范自己言行,让男孩彬彬有礼、女孩温文尔雅。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首先召开全体师生会,讲解相关知识,并对教师进行礼仪培训:其次利用宣传栏介绍具体的内容,以及在国旗下呼吁同学们争当“小绅士、小淑女”;再次利用各班的班会主题课深入开展学习,建章立制,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选出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孩子,作为班级的榜样,从而由“他律”逐步过渡到“自律”,并公布每周评比结果。把班级“小绅士、小淑女”张贴到教室外的小黑板,校级“小绅士、小淑女”张贴在校园宣传栏。
坚持以“读好书、写好字”活动为抓手,养成学习习惯。每个班都有班级图书角、流动图书车,学校把图书馆里的图书搬进每个教室,让图书和学生零距离接触,学生每天都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每天早晨开展二十分钟的经典诵读及读书展示活动,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还注重抓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根据不同的学段,要求中高年级学生练写一页钢笔字,低年级学生练写一页铅笔字。把每天练字二十分钟落实到课程表。在每次练字课上,学生随着“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一拳、一尺、一寸”写字歌的旋律,开始每天的练字活动,现在“写好字”已成为学校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坚持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提升各种习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充满阳光、让校园充满活力,学生在活动中激感,深化认识,强化各种习惯。首先是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开展韵律操、队形队列演练、拔河、踢毽子、跳绳和冬、春季体育运动会等体育单项和综合项目活动。每天充满活力的阳光体育一小时,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拍,做着由学校音乐教师谱曲、语文教师填词、体育教师量身定做,节奏欢快、活力四射的韵律操,韵律操做完之后,各班进行富有本班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韵律操表演已成为前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与参观学习的老师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其次是丰富多彩的师生联欢。让整个校园充满歌声、掌声与笑声;书画展、手工制作展、艺术节等,都让学生感受到美、享受到艺术的熏陶。再次是独具特色的比赛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礼仪知识竞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我的读书卡”评比等活动,有力地推进各种习惯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开辟课程改革“主阵地”
改革备课方式。教改的亮点之一就是改革备课方式,用教案本写教案已退出历史舞台,代替它的是导学案集体备课簿。在使用集体备课簿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改进,现在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为分配任务一个人主备一集体研讨一个性修改一形成定案(资源共享)一教后反思。在集体备课、互帮互带的影响下,教师业务素质明显提升,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改革课堂教学。采用导学案进行“学为中心、自主互助”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当今在教育界存在“三大”教学法,即“尝试教学法”、“成功教学法”、“和谐教学法”。无论是哪种教改方法,改变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不要培养“书橱”,不要做知识的“搬运工”,所以在吸取各家所长及学习课改成功学校的经验之后,提出以体现学生自学、小组互助探究为特征的课改模式,即“先模仿后超越”,力求让“教室变成学室,让学问变成问学,让教学变成学教”,归根结底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用思想引领成长
高中,尤其是农村高中,高考升学率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如果一年考不上几个重点大学,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怎么向家长交待?又怎么维持自己的生源?即使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不少学校仍在“避轻就重”,考查科目只是一个幌子,敷衍一下就可以了,老师、学生、课堂紧盯的仍然是高考科目。
所以,当隆回一中校长陈惟凡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就不能死盯着高考科目,就要把考查科目开好时,一些老师们很是不解。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的区别,根据高考的要求,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思想政治,共九科,另外还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十一个科目是不参加高考的考查科目(音乐、美术、体育是艺体生的高考考试科目)。考查科目由于不能为高考加分,在很多学校被边缘化了,少开甚至不开是常有的事。
开好考查科目,首先要过的就是教师关,老师们如果不理解,不支持,这项工作是推不动的。陈惟凡心里很明白。他的工作做得细致、扎实,也做得很艰难。他没有过多地讲空洞的大道理,他知道,大道理老师们都懂。他有自己的说法:“只是一味地抓高考科目,就一定会有好的高考成绩吗?不一定吧。成天把高考压在学生头上,学生的学习生活压抑、沉闷,他们不一定学得好。相反,如果我们给他们愉快、充实的校园生活,让他们身心放松,学习效果可能更好。”
在隆回一中校园里,有一块非常醒目的石碑,碑上刻着“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十个大字。这是隆回一中坚持了多年的办学思想。在教师会上,陈惟凡说:“‘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我们不能只挂在嘴上,要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我们的教学,如果不能给学生有生命力的课堂,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他们的活力,展示他们的思想,我们的课堂就是失败的,我们的理念也就是一个口号而已。要知道,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转折点,学生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更有鲜明的个性,我们要让他们的中学生活在他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变得青翠欲滴,变得生动鲜活,而不能是一潭激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
陈惟凡2007年担任隆回一中校长,也正是这一年,我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了课程改革阶段。面对新的课程方案,陈惟凡感受到了课程资源不足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他也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次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在来一中前,陈惟凡曾在隆回八中、隆回二中工作多年,当过教师,担任过校长。他一直认为,普通高中不能仅仅为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要面向全体学生,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虑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为他们今后的长远发展与幸福生活奠好基。对待课程科目,他的观点是,学校要重视课程方案中的每一门课程,要看到每一门课程的价值,不要以为只有高考科目才有用,非高考科目、考查科目同样重要,同样要创造条件开足、开好,要从课程层面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动发展、主动发展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思想的引领在师生中产生了极大反响。全校上下从领导班子到全体师生,对课程有了统一认识,首先是制度保障,学校对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没有厚此薄彼,教师工作绩效评定、评优评先与职称评聘,同等对待;其次是在工作中有意突出考查科目的地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各种场合都强调考查科目的重要意义,尽可能地为考查科目课程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让考查科目的任课教师同样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并由此产生对课程的自信。
有人担心家长不支持,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反对学校的做法。陈惟凡说,开始我也有点不放心,但事实上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家长们并没有激烈的反对意见。现在我们的学风好,教风好,校风好,教学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一年比一年好,赢得了社会上一片叫好声。其实,家长的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有家长就这么对我说过,并不是说孩子一定要考个名牌大学,现在高考压力太大了,再说考了好大学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就一定能过好日子吗,不见得。孩子只要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最重要的。在学校里,能锻炼他的综合能力,能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真本事。你看,我们的家长多好,多开明。也正是因为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才更加坚定信念。
用理念指导教学
“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多年的实践中,隆回一中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突出特长”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在这一办学理念体系的指导下,学校为考查科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考查科目的实施有条不紊,不做表面文章,扎实开展,追求实效。
首先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考查科目教师队伍。课程开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素质高低有着紧密联系,隆回一中按要求配置考查科目教师,目前学校有音乐教师4人,美术教师4人,体育教师12人,信息技术教师8人,通用技术教师3人,物、化、生实验教师9人,研究性学习课程专职教师3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2人,确保了各门考查课程均由专职教师执教。学校建立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教研组(备课组),坚持每周定期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务实的校本研修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还定期邀请专家作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分期、分批组织行政人员、教研(备课)组长和科任教师赴课改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开展集体备课,引领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反思,为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分享经验搭建了有效平台。学校各项常规工作从严要求,定期对考查科目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比,积极开展教学竞赛,引导每位教师负责任地工作。
其次是确保考查科目教学课时。学校注重理化生实验教学,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始终坚持在理化生课程教学过程中落实好实验环节;各年级每周2课时的体育与健康课毫不动摇,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在高一、高二年级按要求开出音乐、美术、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同时,高一、高二期间,充分利用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活动。
再次是完善考查科目教学设施设备。近年来,隆回一中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了多功能体艺馆和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体艺馆内有篮球馆、乒乓球室、健身房、跳高训练室,并设音乐室4间、美术室2间、舞蹈排练厅2个。音体美学科教学器材设备配备均达到I类标准,能很好地满足音乐、体育、美术教学的需要。装备了2间通用技术教室和6间电脑教室,拥有学生用电脑350台,可满足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有理化生实验室8间,仪器设备配备达到I类标准,能够开出全部实验,可满足理化生实验教学的需要。2011年又投资70余万元将实验楼增加一层,用于新装配实验室,以更好地满足理化生实验教学的需要。
最重要的是,学校严格抓好考查科目的教学管理。学校有四条管理的硬措施。一是严格要求教师做好教学计划制定、备课、上课、辅导、考试和教学总结等常规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满意度测评。二是认真做好学分认定,学校学分认定工作委员会依据《新课程学分评定方案》,积极发挥监督和指导学分认定的职能作用,学分认定程序规范,考查科目的学分由学业水平考试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学分结果纳入毕业评价,作为学生评优推荐的依据。三是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学期末都组织考查科目的考查,并将学期末考查成绩、模块考试成绩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内容。四是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工作,确保考查科目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既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一个难点。隆回一中为开好这门课程,将学校相关的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与方法,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有价值的指导;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培计划培训,参加国家、省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赛,培养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骨干;精心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学期初,各班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研究课题,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学校每期组织学生分班级、年级、校级三个层次召开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现场会和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为出多少成果,而是通过这些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全校40%以上的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工作,共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1106个,100%的学生参加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教研组被评为邵阳市优秀教研组。
用文化经营校园
校园文化也是一门课程,陈惟凡一直这么认为。他说,文化是有形的课程,也是无形的课程,它像一条血脉贯穿于学校的办学历史中,贯穿于各门学科之中。
“我赞成这样的说法——好中学的标志,不仅是学生学习成绩好,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东西,所以好中学都有自己生动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学校师生都是文化人,文化人讲究有‘文化’的生活,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凭着他们的情感和智慧,使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经营校园要特别重视文化手段。我们强调校园文化,就因为那是学校的精神所在,是能够养成学生气质的东西。现在人们都喜欢谈解放前的几所著名中学,如南开中学、白马湖春晖中学。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南开朴实沉毅的校风,春晖中学师生平等、学生自治、教学自主的开放式教学。学校的个性和风格对于中学生趣味、精神、气质的形成,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说起校园文化,陈惟凡滔滔不绝。
是的,中学时代是青少年人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觉醒、叛逆、独立思考、自我选择,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可以说,这是人一生中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旺盛,情绪最不稳定,最容易出问题,因而也就最需要指引与关爱。可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真是有点“惨不忍睹”——校园生活太单调了。
在隆回一中,陈惟凡对学生提出了“四立”的目标——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他说,这是我对全体学生的期望,也许我们离南开中学、春晖中学有不小的距离,但他们的做法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多年来,隆回一中致力于创造“有道德的教育生活”。“要做好一件事,先做好一个人”,这是隆回一中师生的共识。正如陈惟凡所说,教育不仅仅是一张张录取通知书,更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活生生的人;教育不只是升学率,还是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只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还是师生共度生命的历程,共创人生的幸福。
近年来,隆回一中着力于创建“书香校园”,开展全校性主题阅读活动,每年围绕读书活动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获得最有价值的营养。
回顾近几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带领广大教师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个新的跨越。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科研课题的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科研课题的总结1本次教研活动我们体育组全体教师干劲足、热情高、教研氛围十分浓厚。这些优势为我们组顺利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研活动是老师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教学信息、集思广益的好途径。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老师们在每次活动中才能有所收获,我们青年教师才会快速成长起来,教研组才会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会时时刻刻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
12月2日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课堂教学大赛,本次教研以有序有效为主题,实事求是的进行了操作,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体育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赛课后的评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通过本次活动都能有所得,通过本次活动能真正学到东西。
_的《立卧撑》能够抓住课堂时机,引领学生练习,师生之间互动轻松愉快,做到了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_的《往返跑》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运用试刹车和加速试车直线开车加速漂移降低重心赛车比赛完整的故事情景为线索引导学生,把学生学习兴趣引向课堂内容。整节课完整统一,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的效果都很不错。_x的《往返跑》教学形式多样,由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突出了重难点,整个课堂练习有很强的实效性,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过程,处理突发事件,处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_x的《队列队形》语言激情,针对重难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了课堂行为艺术魅力,教学个性较突出。_的《仰卧起坐》引导和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五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以往由依靠高嗓门威逼学生转向依靠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由单纯的讲解示范转向新颖、丰富多彩的学练活动设计;由直接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体验过程、感悟方法。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不仅看到了紧张的工作,也感受了上下和谐的氛围,也让我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能做到“大合理小不合理”,能够做到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想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科研课题的总结2回顾本学期学校教科研方面做的工作,本人能踏实工作,根据学校教科室制定的教科研,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促进提升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用敏锐的眼光审视自身教学。
任何伟大的研究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很多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这是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很多人往往缺少的是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家庭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应当用明锐的眼光审视自我的教学,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
2、个人专题研究,个案分析,撰写教学论文。
平时,我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身边的教育教学实际入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在进行专题研究时,充分发挥自我的特长和爱好,加强学生本事的培养,本学期,个人的专题研究《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必须的进展。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进行教学反思,进取撰写教学论文,从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本学期撰写两篇论文。
3、扎实开展学科组活动;
指导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听课、评课活动。
本人能深化教学理论的学习,进取参加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扎实开展一周一次的学科组活动;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能把自我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传给年轻教师,指导其日常教学工作,他们虽然踏上工作岗位仅有几个年头,但在我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分别参加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并纷纷获奖;本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共听、评学校年轻教师的课20多节,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科研课题的总结3本学期,我园教科研工作在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在“以老带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究的工作方式中,优化了幼儿园常态下的一日活动质量。在扎实“园本教研”,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以及游戏区域的创设、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等研究活动中,提高了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及游戏”的整体水平。在“综合课程”与“特色课程”的互融互补研究中,提升了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1、抓实常规管理,提高一日活动质量
本学期进一步加强了各类规范学习。教师一日、周、月规范性操作流程、备课要求等,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要求明确于心。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细化到月考核中,使各项规范的执行过程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常态一日活动质量的监控力度。通过不定期的教研课活动、常规调研、推门听课等活动,对出现问题的班级进行管理跟踪指导,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保教能力,优化一日活动质量。开展了教研组计划的交流活动与班级环境创设、晨操、晨锻器材、教育随笔、教职工讲故事等评比活动,增强了保教工作的有序性、实效性、创造性。
2、扎实园本研训,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对于新教师的培养,首先我们有意识地安排思想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与新教师搭班,让她们在潜移默化中进步。同时,幼儿园为她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方案。另外,我们还多创造机会让她们外出听课,学习优秀经验。在对新教师的培养中,“师徒结对”是较为有效的措施。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开展师徒双向选择,并推出了师傅上示范课,徒弟上模仿课活动,让师徒在同课同台竞技中,感受同一个活动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交流反思中成长。
骨干教师是幼儿园的精英,他们已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本学期,我们一方面,继续给她们创造外出研修、培训的机会,提升她们的引领能力,鼓励她们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另一方面,让他们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做到立足于课堂、成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如带头上好各类公开课,对幼儿园教师外出的公开课进行听课、评课,给新教师、青年成长教师做好有效教学讲座,带头搞好幼儿园课题研究等,让骨干教师在园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辅导其他教师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发展。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在培训前,首先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培训计划,使教师能在培训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
3、存在问题与不足
园本教研工作还太粗线条,在注重形式、内容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关注儿童成长、教师需求,切实提高园本研训的有效性。虽然对各年级组进行了组本教研活动的培训工作,但是对年级组活动质量的督查、考核力度还不够,需进一步通过指导、参与、评比、展示等形式丰富年级组教科研活动形式,提高年级组教研活动质量,规范年级组资料整理、归档等管理工作。对于参与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新教师需要帮助她们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能力。
4、以后主要工作思路
继续扎实开展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在丰富多样、优质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加强层级培训、层级管理,提高督查力度,对各项考核与检查结果加强公示,发挥各级人员的最大优势。加强课程建设,有效实施园本提升发展规划。做好绘本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工作。
科研课题的总结4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提升,以人为本,关爱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始终是我的梦想与追求。由于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与默默无闻的耕耘,在读书——思考——研究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点滴成绩,不但促进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02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教师,08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校长。
一、以学习为乐持之以恒
我认为教师要想提高业务,就要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关注细节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务求实效,于是常年以读书为乐,坚持记笔记写反思。近年来自己先后学习了《素质教育理论纲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走进学生思考的世界》,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思想,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论等。自己开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坚持书写所思所感所悟。在读书中学有收获,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几年下来,自己养成了做事踏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不仅提高了业务理论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与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分析解决问题。招准问题的切入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一般老师工作就停留在了问题解决的层面上,而没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这就是庸师和优秀教师的区别。
我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20_年本人撰写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在《山东教育科研》上发表,《我们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认识与做法》在济南市组织的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小学中年级语文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在“新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20_年撰写的《实践人本思想注重名师培养》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
20_年撰写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以爱育人为师之本》在济南市教育局组织的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_年撰写的《运用电教手段促进教学创新创新》在济南市组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寻找生活中的美》在济南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
20_年撰写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轻松愉快学数学》在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_年撰写的《小学作文教学指导初探》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_年撰写的《班主任要善养“三气”》在内蒙古教育上发表,本人承担的章丘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结题。
三、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每位教师都成功
教科研是教师成长、自我发展的支撑。因此,作为校长我同班子成员一道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教师60余人。从整体上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教科研意识比较淡薄。针对实际学校确定了“专家引领、科研先行;点上突破、面上辐射;整合强化、凸显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们邀请了市教科所的郭道胜所长来我校为全体老师作了精彩的教科研报告。使老师们明晰了教科研的意义、步骤与方法,打破了对老师们来说教科研高深莫测的神话,使全校老师走向了问题型教研课题研究。
学校在教科研上实施政策激励、全力支持。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我校的小学作文走向生活的研究、小学数学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章丘市级两个课题于去年四月份立项开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历时一年半的刻苦公关于今年八月份终于通过市教科所的鉴定顺利结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课题的结题,使老师们找到了自信,激发了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课题引领润无声,校园兴起教研风”已经成为中心小学教学教研的真实写照。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章丘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有:(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提前读写实验》(2)《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4)《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研究》(5)《小学生合唱教学指导》(6)《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探究》。
从以上课题可以看出,教育科研在我校各项工作中已经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教师不自觉地投入到实践研究当中,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培养自身科研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增强科研意识,逐步落实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回顾近几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带领广大教师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个新的跨越。
科研课题的总结5随着20_年的来临,本学期的工作也基本结束。本学期的时间较短,必须做的工作又多,因此工作的连接性特别强。在教科研的工作方面,我们更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教科研水平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根据本学期的教科研活动安排,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定期的课题研究与探讨、课程内容探讨、业务培训、教学经验交流、集体说、讲、评课等活动,还面对家长开展了孩子们的才艺展示、公开课、教学成果汇报展演等家园性的活动。多方面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技能。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总结一下。
一、本学期工作思路
1、根据我园办园规模扩大,年轻老师大增,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制定符合实际工作的教科研计划,切实促进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
2、通过系列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开展有效活动,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
3、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对实验课题要根据实验计划认真实施,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成果展示等活动,要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积极建设科研骨干队伍。
做好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工作。做好教师论文的征集、上送工作,提高参赛率,提升获奖率。用省级课题研究的氛围带动老师们的小课题研究,使小课题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作。
二、园本教研方面:
延续上学期的安排,每周五的下午,我们定为固定的教研时间。期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科研工作,根据我们预设的教研活动目标,我们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课堂教学,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本学期新来的老师比较多,为了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发挥老教师的带领作用,通过活动观摩、小组研讨、经验交流、互相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本学期,教研组长要思考怎样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所有教师一起更好地互动、成长。确定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具体的安排,提前通知教师,让各位教师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促进保教活动开展,并使活动有实际成效。
在每人一堂课的活动中,我们在本学期安排的是语言和数学活动,因此我们不但认真探讨语言、计算的教学方法,还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分享交流;各年龄段针对教研重点组织教师人人参与教育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提高教师教育技能和课研能力,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二)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基本功的训练:针对现有教师队伍情况,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基本功的培训。
一是电脑的操作培训,让老师们对于课件的制作、word版面的运用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和掌握。而是进行钢琴弹奏的基本功训练。我们以测评考试的方式督促老师进行训练,从根本上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三是专业技能方面,特别是说课与讲课的培训,使年轻教师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
2、重视省编教材的研究和教学。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研讨、分析教材。每个主题活动实施前一周,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本主题活动课程进行了讨论、分析与调整,进行及时研讨,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整合各科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幼儿的习惯养成方面的培养和研究,扎实开展教研工作,促进保教质量的提升。
我们把常规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日常的教研中,让老师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在研究的氛围上加以格外重视。经过本学期末的幼儿调查、测试,看得出效果非常好,家长们也很满意。我们让老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在保育工作上更上一层楼,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和满意。
三、课题研究方面:
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工作,无论是园级小课题研究还是省级课题研究,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我园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通过学习,让教师们明确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要求,激励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很多,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山东省“十二五”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在全园铺开进行研究,几乎每位教师都参与了该课题的实验,并取得了很好地研究成果。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工作:
1、我们把该课题的三个子课题---《幼儿园一日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赏识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家园赏识教育中的沟通问题以及对策的研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每个子课题都由年级教研组长带领进行系统而又细致的研究。根据课题组的安排,做好资料的留存和整理。
2、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各课题的实验阶段报告,也初步形成了若干个个案研究报告,有几位老师已经形成了有关方面的论文成果。
3、老师们还写了不少赏识教育的教育随笔。
4、实验班级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了赏识教育的实验和研究。
和老师一样,也对孩子做了相关的教育随笔。作为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已经留存。
5、获奖情况:
刘甜老师的论文《赏识教育之我见》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一等奖,孙林霞老师的《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二等奖。王丽娜老师的《浅谈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三等奖。李冬晶老师的《赏识自信成功——幼儿园赏识教育浅析》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李瑛老师的《浅谈幼儿园赏识教育》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韩冰老师的《如何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获山东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园级小课题的研究工作
老师们对小课题的研究已经比较熟练,对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具体和实在,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立项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效。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加深入细致,我们从上学年开始,把每学期一个小课题的研究更改为每学年一个,但在课题结题时我们要求也更加规范化,增加了中期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等。教研室对中期研究报告的写法以及结题报告的写法进行了专题的会议讨论。老师们已经越来越了解并能较为正确的进行书写。根据前段时间的检查来看,老师们的课题研究已经比较正规化,对小课题的重视程度和研究逐步增强。园级小课题在本学期已经形成了结题研究报告,绝大部分符合结题的要求。
四、反思
1、收获: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细致而繁琐,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
总体来说,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课题组成员付出了很多心血,在课题研究方面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使人感到欣慰。
2、不足:教科室的引领作用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同时,对于每周的教科研活动安排需要更加规范化,使课题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科研博客的运行方面,我们存在很明显的不足之处,需要教研组成员和老师们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我园的教科研博客发挥其更大的研究价值。最终使老师们不但要业务能力出色,而且研究能力也同样出色,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教科研的工作中日益完善自己。
五、下学期主要工作:
1、园级小课题立项与研究。
2、省级课题《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研究进展与出现的问题探讨活动以及结题汇报活动。
3、新生幼儿的常规教育与研究。
4、新课程研讨活动。
5、艺术(音乐)课与健康(体育)的说、讲、听、评课等系列活动。
6、各种幼儿才艺展示、家园交流性活动的研究与探讨。
7、新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
8、全体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及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