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15:00: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镇工作经验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分级建设标准
我市将美丽乡村建设分初。中、高三个版本。“清沟、扫地、摆整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初级版,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拆旧、拓新、整漂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中级版,应做到“污水成网、有效运行;垃圾分类、减量利用;规范建房、小区示范;更新改造、风貌提升;规整漂亮、生态宜居”,用5年时间建成一大批最美乡村。“穿衣、戴帽、扮靓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高级版,有条件的村庄应通过对存量农房“穿衣、戴帽、扮靓丽”,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坡屋顶和外墙装饰,系统进行景观绿化美化,全面提升村庄人居和人文环境,力争通过10-20年的努力,把福清农村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乡村。
二、提前启动建设项目。
在我市原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我市提前启动19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018年10月,我市组织美丽乡村“百日冲刺”行动,对列入19和20年的新建设村提前下拨20万元资金用于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全市扣除列入城市建设范围的村庄外的375个村庄(包含19年和20年新建设118村)全面开展“清沟、扫地、摆整齐”工作。
三、引入第三方专家机制
(一)实施双重技术指导:我市聘请工程学院、省村镇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组成美丽乡村建设顾问专家团队,分4个片区定期指导,每季度每村指导不少于1次。建立专家团指导微信工作群, 加强顾问专家团与镇村、规划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根据美丽乡村办的文件的指导意见,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及时指导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二)委托第三方机构考评:我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95建设村进行第一季度考评,新建村和再提升村考评结果分别分为4个等次,作为兑现季度考评奖依据,体现公平公正、等次分明。其中,有补助的省级美丽乡村季度考评排名未列一、二等次的建设村取消季度奖。
四、宣传发动
(一)编制简报
每月通过编制简报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集中宣传全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广大农民的崭新风貌,全面反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并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达到分析、归纳、提升、深化的目的,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扎实推进。
(二)公众号推广
创建公众号,实时更新美丽乡村建设最新动态,展示各村的亮点与特色,互相借鉴,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五、资金保障
(一)加大资金奖补力度
我市财政对新建设的美丽乡村按1:2.5配套级奖补资金;对再提升的往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平均按1:4配套级奖补资金。同时也督促乡镇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村,将专项资金用于村庄美丽乡村建设,避免资金滞留影响建设,并且根据乡镇每月报表随机抽查资金使用情况。
(二)合理分配奖励资金
一是设立季度考评奖。通过每季度的考评,按个镇街开展的工作效果划分4个方阵,给予每个方阵不同的奖励,干得快、干得好的可以获得更多奖励,激励各镇街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二是设立配套奖。为鼓励有能力的镇村积极筹备资金,我市专门设立了美丽乡村自筹资金“配套奖”,奖金最高限额为新建美丽乡村每村20万元、再提升村每村50万元、重点打造特色村每村100万元。镇村自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最高限额内按1:1配比给予拨付“配套奖”。三是设立示范奖。被选为召开现场会示范点的行政村也给予相应奖励,所得奖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关键词:集团公司 委派财务负责人 管理 作用 定位 素养 技巧 建议
一、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能够加强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沟通和联系,协同一致,提高集团公司财务委派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集团公司不必要的财务和资金的损失;从另一方面来看,高素质的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能够在提高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集团公司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作,进一步能够提高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集团公司财务委派负责人的自身定位
由于集团公司的委派财务负责人是由集团的母公司委派到子公司的,所以集团公司财务委派负责人从工作内容来看具有双重身份,既要实现委派管理目的又要与业务单位的良好沟通,确保财务垂直管理顺畅、高效;及时反应重大问题并有提供可行性建议;与业务和上级财务之间实现同步良好沟通目标。一方面集团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受母公司的管理,站在集团的层面受集团公司的委派监督指导子公司的业务、财管管理,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不是高高在上,深入子公司业务一线,为子公司的业务服务,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集团公司委派负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要想在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体来说,作为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对企业长远的规划的高瞻远瞩、对会计法和税法有系统的认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情商、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只有专业知识较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才能顺利的应对现阶段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给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进而实现其应发挥的作用。
四、现阶段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工作中的技巧
随着现阶段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在给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相关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的同时也给财务委派负责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集团公司财务委派负责人只有在充分的掌握了工作技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财务委派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促进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工作技巧。
(一)增强委派财务负责人的业务能力
增强委派财务负责人的业务能力是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工作效率的根本技巧,这就要求委派财务负责人加强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学习,对新事物新观点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实战经验,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去磨练、在磨练中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
(二)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自身的财务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有一个有效的技巧就是提高自身的财务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包括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一是能够准确的传达母公司的财务指示,为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二是对子公司的重点项目、重要事项等进行独立的研判分析,形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项目调研、财务测算、资金筹措、税收筹划等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财务规划能力
规划能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委派财务负责人掌握与运用正确的计划方法,可有效提高计划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委派财务负责人是财务预算的牵头人和组织者,根据集团相关的战略目标,结合集团发展的实际能对派驻单位的战略目标、经营规划、经营目标,财务能力、等从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等进行全面预算,加强与集团公司各个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这是提高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工作能力的又一重要技巧和方法。
五、对委派财务负责人开展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综合素质是强化财务委派负责人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
提高委派负责人的综合素质是提高集团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提高委派委派负责人的综合素质能够从根本上减少、逆向选择等风险的发生,在提高委派负责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加强委派负责人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就要求不断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鼓励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其责任意识,这样能够在实现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价值的基础上提高集团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不忘初衷是委派财务负责人开展管理工作的本质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委派财务负责人应有的作用,促进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本质工作就是不能忘记委派制本身的初衷,在工作中相关的财务委派负责人不是纯粹去监管、汇报,而是需要考虑委派的目的,切实的考虑到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有自己的想法和规范,在工作中要与集团公司好子公司协同一致,切实的为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服务,以实现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原则。
(三)与时俱进,加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是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素养、技能的重要手段,从而强化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所以与时俱进是委派财务负责人必须努力的方向,不断锻炼内功,既要专注专业领域,又要创新思维,加强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技能的学习、接受新思想、新观点,学习,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掌握现代知识、方法,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在顺利的应对现代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下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四)柔性管理是强化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
众所周知,相关的制度规范是刚性的,委派财务负责人在开展管理过程中药坚持原则,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以及其他相关制度,但是为了切实的强化财务委派负责人管理工作就需要将相关的工作柔性的开展和运行,讲究方式方法,有效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公司要换位思考,为员工提供自主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相关的绩效评估体系,开展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的提高财务委派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为委派财务负责人财务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加强沟通是强化财务委派负责人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
委派财务负责人是集团公司委派委财务负责人管理得以正确贯彻、落实、开展的关键,是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开展业务良性互动的桥梁,因此通过委派财务负责人加强子公司和母公司的沟通,在管理过程中要换位思考,站在双方的角度,从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角度出发,实现集团与子公司的协同一致;既要讲究沟通技巧,加快财务信息的交流,促进集团领导财务评价和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同时要充分的利用多种、现代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沟通和联系,在提高集团子公司和母公司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减少集团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工作中的损失和风险,进一步有利于促进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现阶段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发现,近年来,集团公司实施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的过程中,委派财务负责人自生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本文就委派财务负责人对委派制目的、作用的认识、自身的定位、自生的职业、专业素养、实际工作开展中的技巧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现代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发展和运行对如何开展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实际操作建议,使得委派财务负责人在整个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制度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确保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邱金春.推行集团企业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的探析[J].企业研究,2014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年初,教育局召开了象山县教育系统2009年度工作会议,会议把安全工作作为全系统的重点工作作了强调;2月27日又专题召开了2009年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了2008年安全工作的先进经验,深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2009年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同时,给9所幼儿园颁发了“平安校园”奖牌,并表彰了2008年度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合格学校;会上3所学校介绍了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同时,我们还要求机关干部每到一所学校,都要将安全作为必查内容,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紧紧抓住安全工作不放松。
教育局和全县所有学校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要求和责任,从源头上确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各学校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相应与学校各处室、班主任及每个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使学校教师确立起“学校安全,人人有责”的思想。
二、建章立制,加强教育,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中小学安全工作制度,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是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一季度中:
1、着重加强了对学生外出春游及其他集体活动的管理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学生春游等集体活动安全工作的通知》(象教普[2009]8号文件),严格实行了报批制度,要求学校组织春游及其他外出活动时必须制定详细、周全的应急预案,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工作,提前一周向教育局提出申请,并同时上报制定的应急预案及与相关单位签订的协议。
2、进一步规范安全领导小组职责分工和学校安全联络员队伍建设。随着人动,各科科室长和学校安全联络员队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安全工作的有关分工和常规工作落实情况的了解也有了一些变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安全工作管理到位,我们调整了象山教育局安全领导小组人员构成,同时,对各科室的安全管理职能作了明确的界分。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联络员队伍,对联络员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二季度中:
1、大规模地开展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一是及时下发文件和通知,二是积极开展校内外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3月18日,我们下发了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工作通知,基本掌握了目前学校(幼儿园)存在的各种隐患。3月26日我们印发了《象山县教育局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年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作了部署,并在校长会议、学校安全联络员会议,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等会议上,分析了当前学校安全形势,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校内外的隐患排查及整治任务。经第一季度的隐患排查整治,84个学校单位共查出隐患292个,整改102个。同时,根据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有关规定,我们要求学校根据文件精神对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彻底排摸,分类统计,逐条整治。根据学校汇总,第二季度学校共排摸各类安全隐患累计416个,整改306个。6月份,教育局共派出七个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小组,在对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展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的同时,详细了解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和“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针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问题,各考核小组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督查意见。
2、大规模开展全县百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和象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及时下达通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学校扎实开展“一日一小练,每学期一大练”的应急避险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同时,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5月12日我们在西周中学举行了“象山县百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全县各中小学安全分管领导、安全联络员等60余人出席了仪式,还邀请了县政府应急办,民政局和西周镇相关领导和镇消防队、卫生院等部门全程参与活动。为加强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和谐校园,我县各校在安全宣传周里积极组织了“七个一”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应急管理能力,总结上半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经验,6月3日,教育局专门召开了学校应急管理培训暨学校安全联络员会议,在培训会上,县委党校专业教师仔细讲解了学校应急管理的定义、基本原则、应急管理的基本步骤等相关知识,并结合案例提供了详尽的应对方法。通过培训和经验总结,提高了全体学校安全分管领导预防及应对学校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安全、和谐校园将产生积极作用。
3、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了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夏季来临,学生在没有家长陪同下到江河、水库游泳的情况频发,教育部通报各地已连续发生了几起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我县因此将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初夏时期的重点内容,连续下发了多个防溺水预警通知对学校防溺水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对外来民工子弟较多的几个学校进行督查,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同时要求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家访、学生集会、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等形式,告知防溺水安全等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家长的监护人责任意识。
三、加强检查,落实整改,防患于未然
第一季度,我们利用开学巡视的机会,一是对全县学校进行了一次安全方面的大摸底;二是进行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要求学校加大已建校舍消防基础设施投入,抓紧配置、更换消防器材,及时更换老化的供电线路;对学校消防合格证持证情况进行全面排摸,分类整理;加强重点防火场所的管理,严格用火用电制度,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道,消除了一些较明显的消防安全隐患。
第二季度,我们自3月底到6月初开展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隐患排查开始前我们先下发了《象山县教育局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象教普[2009]10号文件),明确本次教育系统隐患排查和整治的重点是:校舍设施检查、消防检查、食品安全检查、门卫和技防设施情况检查、学校锅炉房、电房的安全设施和操作人员的上岗证情况,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师生安全教育情况等。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象山县教育局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也把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了工作班子,校长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
这次全市粮食“两晚”增产技术培训会议,是在全市“三秋”大忙即将到来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政府推广粮食增产技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加大力度,把“玉米晚收、小麦晚播”节水增产技术切实落到实处,推动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刚才,两位专家作了专题技术讲座,下面我就落实工作,强调三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抓好粮食“两晚”增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市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夏玉米收获偏早。生产中,玉米未完全成熟农民就急于收获,一般比适宜收获期提前5-7天,有的地方甚至早收10天以上,造成光热资源浪费,玉米产量不能充分发挥;二是冬小麦播种偏早。随着玉米收获期的提前,给小麦早播创造了条件,小麦播种偏早,冬前容易形成旺长,病虫草害、冻害发生的几率相对增加,冬前壮苗很难培育,给小麦春季管理带来困难,小麦不仅达不到高产,小麦节水技术也难以落实。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习惯问题。一是过去秋收种麦农耗时间长达1个月左右,生产中为保证种上“适时麦”,无论玉米是否成熟,9月中旬都必须收获;二是过去玉米播种以麦田套种为主,玉米生产时间长,到9月10日左右玉米接近成熟,收获对产量影响较小。因此,就形成了9月中旬收获玉米的习惯。但是,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好多地方麦垄厚,群体大,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不易串种,因此,好多地方的夏玉米麦垄套种被农机免耕贴茬直播代替,农机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小麦播种农耗时间显著缩短。这些变化,要求农民必须改变传统农作习惯,对玉米收获及小麦播种时期进行适当调整。
推广“两晚”增产技术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粮食生产上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的科学途径,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节约水资源,进一步挖掘小麦、玉米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的有效措施,对提高我市粮食生产水平至关重要。据调查试验,如果玉米晚收7天,籽粒灌浆期可延长到48天以上,亩增产可达35公斤以上,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亩增收50多元,完全能把机收款收回来。我市400多万亩夏玉米将收获期推迟到9月25日以后,全市可增产玉米1.4亿公斤,按当前玉米市场价格每斤0.8元算,可增收2亿元以上。因此,根据专家建议,东部县大田玉米收获的最适宜时间为9月25日至10月1日,小麦最适宜的播种期是10月5日至15日。适当晚播的小麦,在墒情充足的情况下,可免浇冻水,少浇一次春水,亩可节约30元,全市至少可节水2亿立方米,还可达到小麦增产的目的。因此,“两晚”增产技术既不增加投资,又不增加劳动强度,还可达到节本增收的目的,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的非常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这样一个既利国利民、农民又增收的好事、实事,我们为什么不去推广呢?从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看,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市小麦冬前的有效积温有了一定的增加,给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提供了充分的光热条件;另一方面,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农业机械在小麦玉米各生产环节上的全面应用、小麦早熟高产新品种的普遍种植等为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增产技术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推广“两晚”增产技术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广泛发动,强化培训,确保粮食“两晚”增产技术宣传到位
为切实抓好今年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广粮食增产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引导,强化宣传培训,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培训,将“两晚”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群众将粮食增产技术的运用变成自觉的行动,使全市“两晚”技术尽快在全市全面普及,努力实现全市粮食生产的新突破。
(一)强化宣传培训。推广“两晚”技术,改变农民多年来形成的种植习惯,加强宣传、引导、培训十分关键。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宣传培训方式,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层层召开培训会。市局今天召开的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人员及重点村的种粮大户的培训,作为全市“两晚”增产技术的师资和骨干力量,由此全面启动全市粮食“两晚”增产技术培训活动(由粮油处、技术站负责)。这次全市培训会后,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采取县培训乡、乡培训村的方式,层层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尽快将“两晚”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为技术的全面推广打好基础。二是印发宣传资料。市局将印制“两晚”增产技术明白纸1万份,小麦、玉米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宣传册5000册,并在《*农讯》上开辟“两晚”增产技术专版,发行专刊5000份,下发到各重点示范县的乡、村、户。各县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印制“两晚”增产技术明白纸,层层下发,做到村村都有明白纸、户户都有明白人(由技术站负责)。二是开展电视讲座。市局将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在市电视台农村栏目开展专题技术讲座。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利用农技电波入户工程,在县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开辟专栏进行宣讲,同时,要将专家讲座内容制成光盘,分发到科技进村服务站,利用服务站影像系统,在秋收前关键期进行播放宣传,为“两晚”增产技术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由信息中心、技术站负责)。四是网络宣传。充分利用我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资源,在农业信息网上将“两晚”增产技术制成专门的主题网页,加大技术信息含量,定期更新内容,全面系统介绍“两晚”增产技术知识,并及时总结阶段工作经验及典型,指导“两晚”增产技术顺利开展。各县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要及时登陆查看有关信息,整理下载有关信息及关键技术,通过喇叭、村民大会、明白纸等形式,宣传到户(由信息中心负责)。
(二)强化优质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推广“两晚”增产技术作为当前“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的主题,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市局计划抽调全局农业技术人员,分赴各县(市)区实行联系点目标责任制,指导、督促各县(市)区抓好落实。首先,“两晚”增产技术推广活动实行市局领导成员包县,市局各业务处室站、县局局领导成员包乡,县局各业务股站包村责任制,努力做到层层有人抓、村村有人管。其次,以技术人员座诊服务为载体,把宣传“两晚”增产技术推广作为9-10月份座诊服务重点内容,围绕小麦、玉米关键增产增效技术,组织大批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第三,要充分发挥乡镇区域中心服务站和科技进村服务站的作用,全面搞好技术、农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在推广“两晚”增产技术上遇到的难题。第四,农机部门要积极搞好玉米联合收割机及秸秆还田机等机具的引进、示范、销售、组织协调等项工作,并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组织农民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缩短收获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促进“两晚”增产技术的顺利落实。
(三)强化典型示范。市局计划在永年、*县、临漳各抓1-2个“两晚”增产技术示范样板田,抽调技术骨干,分赴示范田,全面抓好技术落实工作,以此作为全市“两晚”增产技术的样板田,引导、带动全市工作的开展。并拟在9月下旬,举行“两晚”增产技术现场观摩会,组织市、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及部分种粮大户,参观技术成果,对示范样板田进行单打单收,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也要层层抓好示范方,做到市有示范县、县有示范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通过抓典型,树样板,多措并举迅速把“两晚”增产技术落实到农户,带动全市“两晚”增产技术的快速推广,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强化领导,整体推进,确保粮食“两晚”增产技术落到实处
全市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始,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市适宜范围内,全面普及推广“两晚”增产技术。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推广“两晚”增产技术作为当前粮食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玉米晚收,力争秋粮稳定增产,统筹抓好小麦晚播,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管理;农村学校;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7;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32-02
教学管理是根据长期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育规律与特点,通过一定的监督与管理策略,面向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从没有停止过探究与尝试变革的脚步,使学校教学取得可喜的变化。目前,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鞭策着学校教学管理者与时俱进,转变管理思想、接纳管理新理念、更新管理方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培养合格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对教学变革的认识与意义
教学是学校生命线,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教学改革:第一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主要特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第二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主要特征是先学后教、以评促教;第三阶段即21世纪以来,主要特征是变教为学、以学为主。变革体现了由重教轻学转向为学而教,由培养精英转向面向全体,由偏重知识教学转向以能力为重,由单一教法转向与信息技术融合四种形态。变革从“低级”向“高级”递进,学习与成长并存,成为发展主题。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若不紧跟时代教改步伐,学校必定缺少生机活力,失去发展良机。
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管理,教师是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86% 的被调查教师有轻微的工作倦怠,58.5% 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中度工作倦怠,有29%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从这一调查结果可知,身心受到极大“损伤”的教师,对工作不容易热情高涨。对此,学校更应抓紧抓实教学管理工作,督促教师安心、规范、深入做好教学工作。
二、部分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 部分上级管理乏力,使一些学校教学管理力度弱化
近十年来,国家为了提升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提出与实施了一些有效举措。广东省掀起了三次教育运动,先是“教育创强”,接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在是创建现代化教育。不可否认,这些运动提高了学校办学硬件水平。不过,三次运动,没有一次是以教学、教学管理为主。在这种大背景下,部分教育管理部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运动中,学校教学与管理成了偏门。其二,部分县市级教育管理部门倘若没有上级的硬性任务,亦不容易创造性开展喜闻乐见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与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活动,即使是几十年来老生常谈的研讨课、教学质量抽测等常规活动也不能形成常态化。有的学校得到抛砖引“砖”的提示,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变成无教研、教学管理随意化的学校。一些农村学校虽然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有的只是紧跟形势写于本子而难以落实在管理过程中:有过程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有教师教研意识薄弱的原因,有教师所学专业与所讲课程不一致的情况。若管理形同虚设,将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2. 部分教师素养偏低,使学校教学管理力度大打折扣
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向城市、市中心学校进军现象已经持续几十年,那些拼命“跳龙门”的老师一般是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年轻有为者。无法“跳龙门”的农村年轻老师现在是少之又少,有的农村学校老师甚至是年老有病的“民转公”者居多,其偏低的专业素养,以及有限的专业化成长,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一些农村教师存在课前没认真备课,而是重复照搬旧教案,甚至上课无教案的现象;一些教师依旧是上世纪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随意评定课堂标准、教师角色定位缺失、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主动性难以发挥;作业的布置脱离学生课堂实际情况,不能体现因材施教,作业内容单一缺乏延展性,作业批改一成不变缺乏创新性;在教研方面,教师听课走形式,评课只讲好处却只字不提缺陷而缺乏深度反馈;一些农村学校不懂什么是教研,也不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有的学校教研缺乏内容及主题,甚至校本教研未能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
3. 部分家长因素导致学校教学管理受到影响
城乡学位紧缺,是多年来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究其原因之一,是部分农村家长带着孩子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乡镇谋生所致。城区学位爆满后,跟父母进城的农村孩子不得不挤进城市的农村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读书。这样,部分农村学校挤满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村学生,个别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平时忙于谋生,无法较好地配合学校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工作,使学校教学管理增加难度。同时,一些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教师也变得越来越少。只有三五个老师的农村学校,连课程都无法妥善安排,教研活动的开展基本无计可施。
三、当前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农村学校教学与管理现状,要切实加强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多管齐下进行调控,才能改变有教无研的尴尬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日常抓学校教学工作的体会与感悟,可以尝试以下几方面做法,以改变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
1. 明确管理分工责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村学校配备的教师一般不会多,甚至会奇缺,但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务必从校长到教师各人都要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校长要把握好教学工作全局,明确当前教学动态,才能掌控好指挥棒。有的学校只配一名校长(有些学校称校区主任),要当“爹”亦当“娘”,不能紧抓指挥棒而事事亲为,否则教研工作必然难以开展;学校若配有副校长,则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还要监督、引导教师,才能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环环相扣和落实;有的农村学校只配备一名主任,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必然落在主任身上;普通教师虽然不是学校领导,但要把其当成管理者使用。根据教师特长与兴趣,让其负责相关工作。全体教师都调动起来,才能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活跃校园文化。
2. 完善教学管理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规则是为了防止严重的错误行为而制定的,一旦规则被打破,就必须进行严厉的惩罚”;当然,能依规做好工作,就必须奖励。要根据学校教学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奖罚分明的规则,使学校教学管理有依有据,又符合教师自身发展需要。这种人性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在一定程度能避免教师出现倦怠思想、鞭策教师自主学习、鼓励教师自主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畅通教学管理渠道保驾护航。比如,要按照国家规定制订和执行教学工作计划,对教学各个环节提出量化要求,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各个环节提出质量标准,等等。另外,要根据日常教学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的情况,以及上级出台的管理新要求,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使制度更趋科学性。
3. 抓教学常规关键点
(1)集体备课。备课是教学首要环节。一些农村教师根本不明确备课的精髓,只是凭着感觉、依赖“搬来主义”自主备课,这显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好学校集体备课活动,“麻雀学校”可以组织全校教师集体备课,达到各抒己见、精益求精、共同提高的效果。还可以聘请名家名师讲清讲透备课如何吃透教材,如何分析课程内容确定教学基本主题、内容、重难点等要点;让教师明确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有所不同的;让教师谨记通过集体力量解决遇到的教学难题才是高效的,还能启迪智慧、提高专业水平。
(2)上课研讨。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课堂质量成为教师工作的最核心内容,各种形式的研讨课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上课研讨,既能检查课前集体备课质量的高低,还能发现执教者短板,提高参与者教研水平。应当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学能手和“生手”,开设公开课、研讨课、交流课、比赛课,并组织科组教师甚至全体教师,还可以聘请校外名师、教育局教研员、教育专家一起研讨:反思课堂设计、交流执教者教学流程得失、商讨课堂设计的调整和修改、与名师课堂对比寻求设计亮点等等。在研讨活动中集思广益,见仁见智,能实现在学习中研讨、在研讨中学习的目的。以研讨活动为契机,鼓励老师针对教学优缺点、研讨感悟、课堂某个镜头等进行反思,利用思辨的逻辑思维对教学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探索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反思形成文字,可以参加各级教学论文评比,可以投向刊物发表,还能进一步加深研讨印象和展示学校教学管理成果。
(3)常规检查。对教师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各种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等常规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能检测老师工作质量、督促老师做好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质量的保证。检查人员可以是学校领导,也可以是老师,让老师明确:坚持不懈抓常规检查,是管理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4. 以科研提升教学与管理质量
以科研为手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趋势。首先,要更新教师教育理念。要想更新教育理念,可以聘请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把脉教学、指导教学,也可以带领教师走出校门求经探宝,还可以鼓励教师关注和学习专业杂志及专业书籍,汲取教改前沿地区和个人的先进理念。第二,探索新团队合作。“没有什么力量比团队的力量大。个人再完美,也只是一滴水,而一个高效的团队就是大海。只有融入你的团队中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而你本人也会得到相应的报酬。”麻雀学校一般只有三个至七个老师,教研力量显然是单薄的。因此,可以几所农村学校结成教研联盟,还可以与教研力量雄厚的城区学校结成联盟共同攻克教育难题。这是破解农村学校教研难题的好方法,学校、老师、学生都会获得教研带来的甜头。第三,实施科研兴教策略。科研能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增强教师教研意识。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名师、骨干教师带头,利用农村有限的教育条件和特殊环境,围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开展校本研究,也可以结合个人才干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通过教研,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教学的新方法和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的新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教而不研的旧貌。
四、结束语
当前,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部分上级管理乏力使一些学校教学管理力度弱化、部分教师素养偏低使学校教学管理力度大打折扣、部分家长因素导致学校教学管理受到影响等问题。因此,学校教学管理者要与时俱进,转变管理思想、接纳管理新理念、更新管理方式,明确管理分工责任,完善教学管理规则,抓教学常规关键点,以科研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振宇.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03).
[2]吴恒山.教学改革如何深化升级[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3]赵士兵,杨宏林.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增强教师幸福感[J].教书育人,2016(0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应对措施
0 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牵涉到工程发包、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工程验收、物业管理等多个方面,这多方面的管理法规都还有许多处于完善的阶段或试行推广的阶段,而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必须堵塞多方面的漏洞,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所显效。本文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目的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指由建设工程中各参加主体和管理主体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的组织实施方式,也就是建筑市场中,政府主管部门、业主、承包商、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咨询单位、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各自的控制职能和作用。这种组织实施方式是由构成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制度所决定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有控制,保证达到预定目标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2.1招投标的监督管理问题。
有的业主为了达到把工程发包给某个施工单位的目的,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双方私下作出交易。有的承包商与业主串通,找几个陪衬单位参与竞标,工程到手后本身不具备相应资质就找个公司挂靠。其后果一是给腐败分子提供了机会,二是给监督管理带来许多麻烦,互相扯皮和经济纠纷增多。
2.2 设计质量问题。
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错、漏、碰是设计上的通病,有的甚至危及结构安全。这类问题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发现。所以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从设计阶段就应开始实行监理,监理公司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进行全面检查。对一般的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工程师要特别重视施工图设计交底,在详细阅读图纸的基础上,针对涉及公众安全、防火、隔音、节能、环保等内容进行审查,必要时对工程结构的力学计算进行复核。对检查出的问题提交业主和设计单位,由他们研究解决。
2.3 施工阶段的问题。
目前的建筑队伍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农村,他们设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技术基础知识非常有限,缺乏责任心,不按规范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工程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的。有的施工单位出于自身的利益或者外部压力所迫,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顾施工质量。有的建筑队伍自身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装备,质保体系不完善,组织措施不落实,必要的技术质量人员和等级工数量达不到要求,挂靠某个建筑公司承包工程建设,公司对其管理不到位,工程质量没有保障。
2.4 材料、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问题。
材料(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 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其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工艺和方案,是进行科学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施工工艺和方案,包含建筑施工整个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验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这些方面的问题往往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必须慎重监督。
3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措施
3.1 完善监督检验机构。
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出台,目前关于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已基本健全。依据法律法规对业主的建设程序是否规范、各方主体资格与所有承担工程是否相适应、主体各方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的建立是否完善、工程建设资料是否真实和完整、各方主体的职能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到位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受控。完善检验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方法鉴定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结构构件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情况。通过检验,试配合理地使用原材料,推广新技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检验基础薄弱,检验机构不全,检验人员数量质量都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检验仪器不足,有些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根本没有检测手段,无法对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在施工企业中,有部分企业没有试验等,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为了有效地检测工程质量,近几年,各地、州、市建设局都建立了检测机构,正式开展工作与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检测和质监相互配合,开展监督检验工作。
3.2 严格重视材料监督管理。
各种材料在施工前必须经过检验,材料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后才能使用。各施工单位对原材料必须先检验后使用,违者后果自负。由于建筑行业比较混乱,伪劣建材不时地流向市场,给我们的检测工作带来不少麻烦。然而我们必须连同施工企业,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测控制,使用前检测,用后放心,打击伪劣建材产品的出现,一经发现通知施工企业和有关部门,对不合格伪劣建材产品进行销毁,保证材料合格,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不受损害。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主要是:进行市场调研、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进行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防止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3 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因此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才能达到确保施工质量的目的。
4 结语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要重视某个“点”或“几个点”的管理,更要注意“面”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量不仅是静态管理,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管理是通过人来掌握的,如忽视了对工程质量和信誉切切相关的以人为本的技术质量创新——即企业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必然造成企业缺乏发展动力。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的技术质量创新,提高人的工作质量,通过管理创新,使建设工程企业具有动力、凝聚力。形成强大潜力的内在机制,为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劲松.浅析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与监管措施[J].魅力中国,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