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8 02:47: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元理论 教育元理论 教育之爱 教育之真 教育之美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65-02
一、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元理论含义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元教育理论”(Meta-theory of education)一词正式出现是20世纪70年代初。“元教育理论”、“元教育学”、“元教理学(Meta-educoeogy)”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教育家尔夫冈•布雷津卡(W. Brezinka)在其论著《从教育学到教育科学:元教育理论导论》(1971年)中提出。元(Meta),意即“位于……之后”、“超越”,它与某一学科的名称相连所构成的名词,意味着更好记的逻辑形式。这种新的更高一级的逻辑形式,讲义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原来学科的性质、结构及其他种种表现。也就是说,元研究就是对原有学科所作的逻辑――语言层面的分析,它不宜对原有学科现象领域即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对原有学科的陈述体系进行形式分析,对某类研究活动存在的问题(元问题)进行的研究。
2.教育学元理论(元教育学)
教育学元研究的结果是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系统化的教育学元理论就形成了元教育学,她是对教育学进行元研究的学科,是以教育学及其研究状态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的元理论。它从逻辑和方法论的角度审视教育学理论,对概念和范畴进行严格的规定并力求取得一定的表述,为教育学的反思提供了理性的武器,为检验与整合教育知识提供了标准、规范与规则,促使教育学的完善。而且,对于教育研究来说,元教育学有助于为其提供一种元教育观,即给研究者提供一个适合的视界,进而调整安久的方向与思路,提高研究的质量。
3.大学教学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许多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往往由于自控力较差而学业成绩下滑;课程设置缺乏自由度,条条框框较多,很难形成以求知与满足兴趣为先导的学习风气;大学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考试作弊,作业下载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易形成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里师生关系淡漠,高校教师责任心普遍较差,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肩负一定量的科研任务,缺少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与精力等。
二、教育元理论三元素在教育实践中的处方性研究
教育元理论是:“相对于教育理论并不是更高一级的知识形式,它本身只是参照而不是判定某一理论存在合理性与有效性的‘元’知识。”因此,本人依据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解之上,给出了以下三个参照物,并将其作为教育元理论中的三个基本元素:
1.教育之爱
从古至今的大教育家们的传世箴言中都闪耀着教育之爱的光芒,如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德国精神科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诺尔指出,“教育的基础是成熟之人与成长中之人之间的情感型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为了儿童的自身的目的,即走向他的生活和形式。”对于诺尔来说,这种以爱、信任和尊重为特征的教育关系,是教育工作的自身基础,因为不是所教,而是这种关系本身才是教育最为深沉的内容和最终的条件。他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秘密就是正确的教育关系,就是把教育者和儿童联系起来的创造性地关系。”而来自经验教育学的代表布雷钦卡的批判指出,“教育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职业关系。”职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不只属于同一生活共同体的关系,而是基于一种契约关系:教育(特别是教学)是为了获得工资。而在批判教育学者看来,精神科学教育学过于重视教育者的意向,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意向,这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控制关系。所以莫伦豪尔指出,教育科学的认识兴趣是对解放的兴趣,也就是“主体从限制其理性以及与理性相关的社会行动的条件中解放出来”。在高等教育中,教育的科学化和教育关系的过度职业化导致了一种建立在对象化基础上的认识论的过度膨胀,导致了教育过多的技术倾向和因果倾向,把对待人的“我――你”关系转变为对待物的“我――它”关系。在高等教育神圣的知识殿堂内,教师要“捧”的是理解的心灵,为此做出任何高度的评价都不为过。在“我――你”关系的建立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实现最优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纠正过多的技术倾向,打破建立在对象化基础上的认识论的因果模式,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要积极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欣赏学生个性中的亮点。
2.教育之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之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中体现的是一种求真务实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书以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所进行的双向互动,其根本矛盾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应然目的与实然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把一个实然的人按一个应然目的来改变,改变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教师身上,教师在改变过程中进行着知识传递和价值引导。所谓“价值引导”,即指教育是投射、蕴涵着教育者主观意志与价值观念的引导活动。教师作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者,具有暂时的文化优势,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引导学生进行价值上的选择。在价值引导过程中,因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工具理性,价值引导必然体现阶级的意志、教育的性质和教育者的人生追求。而在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然目的应遵从实然的人的真实需求和水平来设定,而脱离了真实的教育,应然目的指向的教育活动必定是受到批判且失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对人性、对心理学及对教育的一些观念、态度和主张。在教育上人文主义者,不主张客观地判定教师应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是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其代表人物罗杰斯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且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他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提到:“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目的者才会产生学习;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自评学习结果可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知识外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变动的社会。”所以,尊重客观事实,崇尚科学真理是教育之真的核心价值所在。
3.教育之美
教育之美其本质即揭示了教育艺术的本质。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的关系。“度与和谐”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中所追寻的一种境界,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们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创造出与人的目的相一致的、凝结着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引起主体愉悦感的感性形式。“度与和谐”作为人们的一种主观的体验和感受,是客体的某些方面达到了与主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使主体感受到满足与愉悦。因而,人们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追求和创造美的境界,即运用内在的尺度,改造客体,使之达到和谐之美的过程。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教育者的主动精神作用教育对象的协调控制活动,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和谐,体现教育活动的美的价值,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首先,师生之间应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的内在美表现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外在表现是言语行为之美。教师的人格是高品位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满足学生的由单纯的认知需求上升为情感需求。只有具备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实施爱的教育,“爱中有严,严中有度”构建互相尊重信任、互相合作、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应探究和谐美好的教学过程。教学是一种艺术化的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融入了施教者的人生历练、情感创造,是机械技巧的超越和升华。高等教学活动作为青年人生活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必然有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和谐的美,融入和谐的美的意念。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受教育者自主创新学习,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由选择的能力。总之,在教学活动中,由和谐效应带来愉悦性,使学生成为教学世界中的发现者、创造者,使学习过程转化为一种丰富的精神享受,达到真正的和谐之美。
再次,创造和谐优美的活动环境。要按和谐的规律来建立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优美的活动环境会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激发出创造的热情,提高活动的效率,环境美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适合于社会活动的需要。教育活动中应坚持“环境育人”原则。学校力求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优美的校园风景,布局合理的校园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能使校园融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于一身,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小 结
人们是根据需要来选择区别、联系还是区别加联系的,包括二元、三元、多元,都是根据需要去选择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具体任务或技术方面的训练,而是唤醒对人类生活的可能前景的认识,引发或者培养青年人的人性意识。有的人生来就具有这种意识,他们的潜力就自然得到发挥。但是大多数人需要唤醒他们这种意识。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冲突,需要包容和不冲突或减少冲突时,我们选择爱、真和美,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出发,结合人的感性和理性,选择和谐和统一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大学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对教育寄予中心地位的重视,而且也在总体上打下全面教育的基础,目的是全面发展个性和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同史(第十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3 彭正梅.重回教育之爱:德国精神科学教育学视野中教育关系论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5)
4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 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一、科研的认识
科研的本质——创造,“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曹日昌主……
二、科研的选题
科研首位的是选题。题目选错了,不是达不到目的,如没有研究的条件;就是达到目的而无价值,如别人已经研究过了。科学高度分化与高度结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当代,因题目选择不当,付出巨大的劳动、甚或耗费终生的精力而一事无成的人,不乏其例。选题一般应考虑:
第一、社会价值,即实践、理论意义。
第二、研究的条件。如资料的积累、前期的成果、实验的设备等。
第三、个体的知识结构(或群体的特色)。作为研究个体,他的知识是个积累过程,研究则是个系统工程。作为研究群体(如学校),要考虑自己的历史、特色、持续发展和名牌效应。
三、成果的表述
科研的质量以成果(包括理论、实物)为标准,成果(指理论)的质量以表述为依据。成果的表述(结题报告或论文)大致分为两类:实验、研究。
实验的表述:科学来源于实验,没有实验就没有真正的科学。所以,实验报告要求比较严格、比较规范。它的正文一般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的性质、意义、目的等。其中对研究使用的概念要界定,和课题有关的既定成果要评述,理论假设的推理、分析要清晰。
第二、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的对象、材料、程序等。研究的对象要具体,变量要清楚,尤其自变量的处理。教育教学一般都是一果多因,所以,对刺激变量的分析、实验变量的确定、无关变量的控制等要十分明确。
第三、结果与讨论:结果是指实验的原始材料,如事实、数据等;讨论是对材料的分析、说明。这一部分是实验的重点,是结论赖以产生的依据。
第四、研究的结论:是结果、讨论的延续,是实验的结晶。概括出规律或规律性的东西。文字要简洁、准确。
研究的表述:研究的内容、形式具有多样性、多元性,所以,它的表述也没有严格的格式。但,不论内容、形式如何,一般都可以参考实验表述的基本精神,都应是观点明确,依据充分,思路清晰,有一定的有效信息量——理论增值。有效信息量≠科学信息量,“科学而无效”的论文是当前文章的一大通病。
四、创造的水平
参考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格洛佛、布卢宁关于创造水平的划分方法和创造水平“参照系学说”,从我们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和有益于教育科研的发展出发,笔者认为,成果(创造)的层面可以尽量宽一些、层次可以尽量多一些。
最高层次——创造——“新的,第一次……”。严格的讲,创造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但创造水平有不同,它可以分许多层面、层次。
第一、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规律具有客观性、重复性、预测性,而规律加个“性”,层次就低了,它既带有规律性的属性、有迁移性,又含有一定的主观(认识)因素,是通过思辩对实践的一种抽象,将无序有序化、混乱规范化、复杂简单化。这是当前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较普遍的一种科研形式、科研成果。
第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如上海的“成功教育”,武汉粮道街中学的“希望教育”、育才小学的“和谐教育”,“成功”、“希望”、“和谐”都有约定俗成的界定,但研究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解释,认为“成功是成功之母”,“希望的核心是希望心理”,“和谐是一个协调、和悦、和美的教育系统”,赋予了它们新的、鲜活的哲理,使“成功”、“希望”、“和谐”成了特定概念,内涵更充实、公允、有生命力。
第三、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由实践理论是飞跃、创造,由理论实践也是飞跃、创造。心理学称后者为第二级飞跃,而且认为是更难、更高层次的飞跃。所以,应用性(理论实践)研究≠没有创造性,据统计我国大部分研究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就是忽视了由理论实践的研究、创造。如武钢“中小学和企业分离的研究”,解决如何分离问题(“分离”理论是既定成果),武汉鄱阳街小学“小班教学策略研究”,解决小班教学的谋划、策略问题(“小班化教学”是既定成果)等,都是理论实践的研究、创造。
第四、对已知概念(理论)进行组合、再组合。创造想象以再造想象为基础,从这个角度讲,创造什么也没有创造,而是对已知的概念加以新异的组合、再组合。如,古人将“食物”和“火”组合,发明了“火的应用”;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将植物形状的“相同”和“相异”组合,创造了“植物分类”;18世纪达尔文将“生物进化”和“生物环境”组合,构建了“达尔文进化论”……。创造就是组合,科研进化史就是组合、再组合史。武汉情智学校的“情智教育”就是将“情感”和“智慧”加以组合,黄陂路小学的“现代问题教学”就是将“问题教学”和“多媒体”加以组合。
第五、改变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改变角度是一种智慧,它是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用新观点、新方法看既定的、旧的问题,或将两个、多个既定结论联系起来进行同步思考。如医生的偏分、军事的“偏师”等,就是调换视角,从侧面解决问题;把“中华民族聪明”和“中国人才奇缺”,两个既定结论联系起来同步思考,就会从旧问题中产生新认识。
第六、对既定问题的修改、完善、美化。创造是“第一次”、“开始”,它本身就意味着是有缺陷、不完美,需要一个补充、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往往不是它的开始,而是经过一个再创造(也是创造)的过程之后。武汉铭新街小学“小学讨论式教学研究”,讨论式教学是个老问题,而如何进行讨论,尤其在小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是一个再认识、再设计,也是对讨论式教学的丰富、充实、活化。
第七、进行选择。选择是智慧。人的智慧主要不是速度、灵巧,计算机、许多动物的速度、灵巧比人强的多,而进行推理、判断、比较,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从多种答案中选择最佳的答案,则是它们所望尘莫及的,是人智慧的主要特征。教学理论的研究认为,教学是个创造,也可以说是个选择——每堂课都是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一种选择,教学进入高层次、个性化之后,教课成了教师的一种体验(课被软化)、境界,不具有重复性,此刻所用的模式是一种高层次的选择——集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为一维,创造(选择)的“我的模式”。
第八、对既定结论的否定(否定的否定)。否定既定结论中孕育着新的结论。如,传统的教育学理论强调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科学性原则——实质是指教学内容的科学),研究者表示质疑,认为有些教学内容“不科学”(不能用科学、不科学去判断),如神话、童话、寓言等人文学科;科学内容科学、教学效果不一定好,如给小学生讲辩证法,给大学生讲1+1=2,内容是科学的,效果是不好的。在否定既定结论中就萌生着新的结论——教学的效果取决于什么——有效教学理论问世。
第九、对未来的预测。预测是一门科学,不是算命巫师的瞎猜。预测可以激发思考,预测中蕴含着新的认识。如有的学者预测,美国的霸权地位大约还有20年;五年后一般大学的一般专业生源将出现危机,“独木桥”现象将告结束;五年后夸氏(夸美纽斯)教学模式将成为历史,如果我国不加速教学改革,国外将作为历史教学的鉴证,像到中国参观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车一样,到我国来考察夸氏教学。五、科研的障碍
建国50余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师、大家很少,世界一流科学家也很少,这和一个被世界公认、多次智力测验证实的世界聪明民族,一个拥有12亿人的大国是不相称的。科研——出高层次成果——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
第一、心理品质的障碍。认为,发展是指各个人的全面地、充分地、最随意地发展,它的真谛是人个性的解放。创造(发展——智慧)是个性解放的结果。由此反证,高层次的成果少是个性没有解放使然。
创造即“第一次”。“第一次”就是对以往、现实中“神圣事物”的亵渎、叛逆、否定、超越,是对既定结论、权威人士的挑战,“想别人不敢想的事,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发明、创造常常是从“荒诞不经”、“离经叛道”开始,没有异想天开的野性,不以身心极大的解放为依托,是不可想象的。把科学的入口处比作地狱的入口处,不无深邃哲理。恩格斯论述的“塞尔维特事件”就是一例。1553年10月27日下午,日内瓦郊外广场竖起一根柱子,40岁的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被绑在柱子上,脚下堆满了干柴。因否定上帝创造一切被活活烧死。据记载,中世纪欧洲各地因其遭迫害者达500万人之多,只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在1843~1898的55年中,就有11万人受火刑,10万人受迫害。实然,没有科学态度,没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发明、创造是一句空话。
在此我们反思一下,传统教育追求的什么?“分数+听话”——教学就是提高“分数”,教育就是培养“听话”,天长日久,人的灵性熄灭了、棱角磨平了、千差万别的人变成了一个模样——顺从、驯服、按指示办事,活生生的个性、创造性没有了,相反,形成了一种“平庸优势”,聚造了大大小小的“平庸圈”。
第二、思维定势的障碍。定势(或称顽固)人人都有,它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从创造进行思考,主要则是消极作用。就此而言,创造就是打破定势。影响创造较普遍的定势:
1、二值思维模式。二值即非此皆彼、非A皆B。它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种低层的、原始的思维方式,只适用于某些学科、某些问题,把它作为唯一的判断方式,就会局限思考、影响创造。有些事物是非此非彼、亦此亦彼,如神话、童话、寓言等,既不是科学,也不是伪科学。还有一些事物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过渡、无序、中间、可塑的状态,处于一种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如世界上不是绝对的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善与恶两种品质、敌与我两种力量、公与母两种属性,事物多质、多义,是复杂的、变化的。认识、判断应打破二值思维模式的束缚,要有边界意识,从实际出发,是什么就是什么,求是才是创造思维的生命。
2、因果思维模式。传统思考强调因果必然、结构严谨、循序渐进,这是一种正常的思路,创造则是“不正常”,是改变正常思维的向度,它往往不是从事物完整的因果、结构、递进中产生,而是从因果不全、无序混乱、跳跃躐进开始,即由因找果(有因无果)或由果找因(有果无因)、从混乱找有序,从躐进找递进。如,哥白尼观察觉得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不协调、不美,创立“日心说”,达尔文看到植物随太阳转动、提出是含有某种物质,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
3、从众思维模式。从众是中国人传统的文化惯性思维习惯(定势)。其一、求同。①随大流(多数)。创造往往是支流、少数。②追求和别人一样。学生从考场出来首先找别人对答案,看是否一样。“不一样”才是创造。发达国家从小就培养孩子如何同别人不一样。其二、相信他人胜过自我。认识问题,尤其是认识自我,总是以他人褒贬为准,不尊重自我体验,如“旁观者清”、“口碑不错”。实际上,旁观者不一定清,口碑不错也不一定好。以他人评价为转移,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就是弱化自信、强化自卑。自信属于理念、信念的范畴,它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行为的主动性、坚定性和一贯性。自信是成功的潜意识心理暗示,相反,自卑是失败的潜意识心理暗示。综观历史上一代天骄,都是非常自信的人,伟人、名人没有一个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自负的人,有的给人以谦虚的假像,其实没有一个是谦虚的。如果认为自己一定失败,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功,那么他永远是个失败者。自卑是创造的大敌,自卑意味自毁。
4、“经典”思维模式。“经典”一般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智慧的结晶,但它不是不变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经过、消亡的过程,世上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科学既有稳定性又有发展性,后者是科学的本质。“经典”认识主要应吸取其观点、方法,伟人、名人的一些言论都有针对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如群众所言,马克思没有看过电视,没有见过电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的灵魂。
第三、缺乏批判性思维。批判思维又叫逆向、反证思维。批判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是个性充分发展的显示,是自主意识、进攻品质、科学精神的表现,是认识深化、全面、创造的象征。
“批判是科学的生命”,也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知识经济——经济依赖于知识,知识的创造、应用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当今,知识分子的本质是创造知识,而创造力渊源批判力,故此,发达国家把“知识分子”界定为“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人”或“具有个性(批判)和真知灼见(创造)的人”。不乏哲理。
科学精神不是维护、证实既定的真理,而是挑剔、发现既定真理的错误、创造真理。它强调怀疑、批判。
任何事物经不起反证而不能成真理。有许多既定的“真理”(含经典)经不起反证,或者说科学不能承认。
“干了坏事想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可能……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一定,可能相反……
“不破不立”。——不破也可以立……
“比较才能鉴别”。——不比较也能鉴别……
“教育券”(也称“学券”)是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家长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学校,促进学校之间(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20世纪90年代,为缓解公立学校管理不善、教育质量低下、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打破垄断,刺激学校积极改善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等,美国有些地区实行了学券制,即政府按照所投入的生均教育经费发给每个孩子等额的学券,他们可以持学券择校就读,学校则通过向政府兑现学券来获得相应经费资助。美国学界对此有过争论:支持者认为,这让人们有了选择学校的权利;反对者认为学券制是用公共经费资助私立学校,损害了公共利益,贫困的家庭仍然无法凭借这种有限的资助来送子女进真正优秀的私立学校。反对者中,多是公立学校和教师工会,因为这种改革直接威胁着他们的既得利益。实际上,美国的学券经验在多个国家得以推行,成为引进竞争机制、转变政府教育管理方式的有效工具。
2001年,浙江省长兴县在国内率先实施“教育券”计划,引起高度关注。观察者大都认为,教育券制度在浙江长兴等地方的成功实施证明了它在中国有可行性,而且教育券制度具有保障教育公平、保证教育经费、创新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等益处。
反对者则害怕变革带来的市场洗牌和利益瓦解。他们认为,教育不宜市场化,或者以经费不足为理由,其实质是担心教育券的推行,使学生拥有了选择学校的权利。一旦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所谓“体制内外”、“公办民办”的篱藩必被打破,单向度的计划性教育将向多元化的市场性选择转变,必定能够激起教育市场的活力。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本森曾指出,判断一个国家教育财政体系主要有三个标准: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否充足、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有效率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就教育服务的充足性而言,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4%的目标已经实现,这个比例还会加大。就效率和公平而言,教育券一旦推行,将能够较好地实现。
那么,“教育券”可以怎样推行?目前,教育支出一般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教育券计划”可以考虑按“分税制”的比例各自分担。甚至可以不印制学券,而参考法国的方式,直接发放现金,只要提交了入学证明,就能获得“新学年补贴”约300欧元。发放的方式,可以由居委会按照当地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适龄儿童人数发放。为了防止横生枝节,发放经手的部门越少越好,更不能通过学校发放。在条件成熟时,可以直接通过银行打入家长账户,杜绝层层腐败的可能性。
1.1教育统计的含义
统计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逐步形成的一套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管理行为。统计一词原指对大量事物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总括起来计算的意思。教育统计是统计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进行定量教育管理与教育定量研究的主要手段。教育统计做为一种研究方法,是以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解释的工作。教育统计的对象是数据。因而它和调查法、实验法的数据结果的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1.2教育统计的特点
教育统计方法与其他科研方法相比,其特殊性是很明显的。(1)数学性。统计并非文字描述,它要认识的是事物的数量特征,包括现象的数量,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现象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以及量的发展规律性等,统计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使用的是数字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和数学图表等数学语言,反映的是事物的数量特征和规律性。(2)统一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之分。统计方法是从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事物数量的,但它绝不是认识抽象的数量关系,作纯数学的研究,而是密切联系事物质的规定性来认识事物具体的数量关系。只有对事物质的规定性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研究它的数量表现。否则,统计指标的界定、统计分组的进行以及统计资料的分析都是无法进行。(3)总体性。统计必须从整体出发,研究大量事物或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统计不是去研究个别事物、个别现象而是对大量事物总体的定量认识,从而把握事物总体的特征和规律性。只有以大量事实为基础,才能消除或削弱个别的、偶然因素的影响。(4)归纳性。统计主要是应用归纳法的原理和方法。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推断时,人们对事物的研究要受到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研究总体内为数众多的个体逐一观察与测量。只能依据科学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一部分(即样本)进行观察与测量,通过归纳和概括,获得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和关系,统计法的主要功能就是从现实的部分资料归纳、概括出一般特征和规律,并加以推理,应用于较大的范围。(5)或然性。教育统计是以不完全归纳法为基础的,推断的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由样本推导总体的统计推断不是绝对肯定的。它是根据一定理论分布的数学模型、借助于概率,对推断的不确定性进行较为精确的测定,使所得结论在一定置信程度内保证其正确性,统计推理不仅要对假设做出肯定或否定的明确结论,而且要报告这一结论可靠程度的大小。统计的特点表明它是定量研究的主要手段,和定性研究中的分析有着根本的不同。虽然统计分析也可适用于定性究中的部分数据分析,但它不是定性研究中分析的主要部分。
2教育统计的基本步骤
一个完善的教育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和统计资料的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密切联系的,每一阶段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和方法。
2.1教育统计方案的设计
这个阶段是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在进行充分论证和精心安排后制订出统计方案,以引导统计的进行,从而产生具体的研究活动并获得成功的结果,因此良好的统计方案的设计是统计成功的前提。统计方案的设计主要涉及选择研究对象、控制差异以及数据搜集的准备等活动。(1)研究对象的选择。在教育科研中,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总体研究往往不容易做到,而是较多的采用抽样研究。抽样的方法包括随机抽样(概率抽样)和非随机抽样(有目的抽样),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抽样的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是至关重要的,这在统计分析时必须注意这一点。随机抽样的样本是有代表性的,而有目的的抽样样本的代表性则不能在概率的基础上讨论,必须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讨论。(2)控制差异。在事物数量关系的研究中,要将个体的差异量化,并且尽可能把按照各种理由或原因将差异区分开来。控制差异意味着能够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至少能够指向较为肯定的结论的解释。只有通过控制差异,才能达到定量研究的结构化和规范性,才能使研究者对大量数据组成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作出有效的解释。
2.2教育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这个阶段要根据统计方案进行具体、客观的调查或实验以获取各种原始数据资料,并对它进行加工整理,使它条理化、系统化。搜集统计资料,特别是数据资料时,既要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又要考虑统计的要求,做到详实、准确、全面和完整。统计资料的搜集是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的实施中完成的。用各种方法搜集的数据资料多是零散的,只能反映个别现象的个别特征。只有系统化的数据,才能计算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数据的整理一般可以分为数据检查、数据登记和编制登记表等步骤。(1)数据检查。主要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统计资料完整性的检查是根据调查项目检查是否填写齐全,避免遗漏,删去重复。正确性检查是检查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特别是统计数字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2)数据的分类和登记。指原始数据的集中归类登记或进而录入计算机数据库软件中,以备统计整理和分析。
2.3教育统计资料的分析
这个阶段是要对被登记的统计资料作出符合规律的判断和评价,提出科学的预测并提出实施的建议,用于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种。数据的描述统计是把数据群体的状态特征描述出来以揭示数据分布的规律和特征。原始数据登记表或数据库是统计描述的依据,但本身并不表现事物的特征及规律。对数据群体分布特征的描述有两种方式:(1)以次数分布表或分布图直观地呈现数据的次数分布形态;(2)根据数据的分布特征,概括性的统计量数抽象地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描述统计只能局限于说明实际获得的原始数据自身的特点,在现实的教育研究中,限于物力人力,总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从样本统计量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与样本统计量相对应的总体描述性数量,我们统称为推断统计。
3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
3.1教育统计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它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促进了教育活动本身的发展古代的教育研究几乎可以说是哲学的活动,随着近现代教育实验和教育测验的发展,使得教育统计与教育科学研究密切地结合起来。许多现代的新的教育理论的提出,许多教育实验的设计与进行,都需要借助于精确的统计方法。统计法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如皮亚杰、布鲁纳、赞可夫等人的教育理论都非常重视运用统计方法来进行总结。
3.2教育统计可以帮助决策人员探明教育现象的性质以及各种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一切事物无不具有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辨证统一的;我们在研究事物时,首先是了解事物的属性,探明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确定事物的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事物和现象的数量。因此,在我们教育工作中,要从数量中探明教育现象的性质,就必须对数量进行统汁整理,计算出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并用这些统计量说明教育现象的性质。在事物、现象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事物的变化常引起另一事物发生变化,或者许多事物某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发生某种变化。各种教育现象之间都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各种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去探明两种或几种以上的教育现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
按别林斯基的说法,美和德是亲姐妹。按康德说法,美则包含道德的深刻内涵,“美是道德的象征”。他关于美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中介的观点,成为后来我们论及美和道德的重要话题。又有一种说法是:审美教育是劳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但无论是何种说法,基本点却是一致的:美和德,或者说是德和美是密不可分的。
“美德”这个由“美”和“德”组成的词,实际上就已经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德的作用是感化,它是作用于人的感情的。人们常说“动之以情”,也就是德的实施。无论是对那些困惑的老师还是对那些迷失的孩子,仅凭理性十足的思想和政治的说教,也许是无济于事的。我们也应该相信德的力量,它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施德过程中,其方式是极具审美的:润物细无声。一个有德之人总能成功。
而德是以情的方式而实施的。情的作用就是感化。感化又是怎样发生的呢?那是因为受德之人感到了那样一种情感的圣洁、高尚——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一种道德,只有当它能够感动人时,才是有意义的,而让人感动的道德一定是美德。就像施行美德会使施行美德的主体有一种愉悦一样,接受美德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善即美。美使善得以实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道:“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鲁迅在谈到美术时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还有人说道:“只要这个民族还在爱美,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净化、升华,既是道德的力量也是美的力量。
再说美育与智育。
没有知识,美其实是不存在的。没有知识,对美的欣赏是不可能进行的。马克思在谈到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穷人和没有知识的商人是无法欣赏美时,有过非常经典的描述:“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这段话再度体现了所具有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希望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具有欣赏美的能力的社会诞生,从而使所有的走过这个世界的生命都能具有很高的质量。在看来,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合理的、理想的。审美关乎人类的素质、生存的质量。而审美力却与知识教育有关。美与由知识形成的智力,是同构的。
美感产生之后,又反作用于知识,从而使知识也成为审美的对象。那些一流的科学家们日后在谈起他们的科学研究时,都富有诗意地谈到他们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是极具美感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共同的:如果是科学的,就一定同时是美的;造物主创造的大千世界,其结构是无比完美的。
一、具有创意
当我看了《彼岸的教育》中,对美国学校开学第一天的描述后,我感到惊讶极了。对于学生来说,开学总是令人兴奋的,但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开学第一天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怎样让大家尽快相识,怎样一开始就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怎样鼓舞学生的士气......在这方面,美国有经验的教师有不少很好的创意:1、是对还是错。2、他是谁。3、猜猜猜。4、思想家。5、目标、目标。海外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的创意添加。有些创意的着眼点很微小,但却大大加强了教育与生活的融合,使得教师和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深了解,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氛围。在加入小创意后,那些我们日常教学中很看重的有一定意义的日子,如开学的第一天、新学期的第一课,乃至一学年最后一天,都通过孩子们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为学弟学妹们送出寄语来进行教学承接,在轻松的氛围中迎送学生进入新的环境。
创意作为点睛之笔,使学生领悟到教与学的乐趣,而要完成树人的重任,还要依靠教师的内功和对学生个性的把握,使那些不喜欢上学的孩子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是教育的大创意!
二、为了孩子
本书第三辑的主题是:为了孩子怒放的生命,在这一辑中,我体会到教育者首先要把让孩子获得完美人生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如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能够使得自己的生活保持平衡,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帮助自己的人格在多方面得到发展,让自己的生命如鲜花般绽放,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是英国威灵顿公学的校长所说的话。他说:“我们对学术课程过于重视,丢失了更加重要的东西”。因而在威灵顿公学,每周上一节幸福课,幸福课旨在增进学生获得完美人生的可能性。
我觉得孩子到学校上学,不仅带着他们的脑,还带着他们的心,他们的热情,他们的体验,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梦想,以及他们的畏惧。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也对孩子的这些情感问题加以重视,提高认识,我想会让更多的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彼岸的教育》就像是一张活生生的事实地图,让我捕捉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线索和主题,它带领着我,静静地走进西方的学校,亲近他们的环境,走进他们的课堂,聆听他们的教育者的声音。
三、关爱教师
[关键词]语文 教育 爱
一、寓爱于教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大多数身体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长癞疮,或是衣衫褴褛,满身是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于伪善和欺骗;另一些儿童为不幸所折磨,变成猜疑、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面对这些孤儿、弃儿、病儿、弱儿,裴斯泰洛齐和他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他们生病时,我在他们身边;他们健康时,我也在他们身边;他们睡觉时,我还在他们身边。我最后一个睡觉,第一个起床,在寝室里,我们一起祈祷……直到他们熟睡为止。”被孩子们称为“慈父”的裴斯泰洛齐说,我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力量,在孩子们中间唤醒他们的兄弟般的情谊,使他们成为热情的公正的亲切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爱的教育”的人类奇迹,他是我心目中的“爱心之父”。从他身上,从苏霍姆林斯基身上,从陶行知身上,我得到一个启迪:作为教师,爱心比什么都重要!
语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新课标》所蕴涵的情感就是爱。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语文教师成功的根本保证,家长把寄予希望的孩子送到学校,教师就拥有了许多不同特点的鲜活生命。而我们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就必须在真挚的没有偏爱的情感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以全面的滋养和提升。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继续家长的爱,但又要区别于那种血缘关系的爱,更要以教育者的眼神,拥抱你面前所有的孩子,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在这个眼神里包含着对孩子、社会发展的使命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以孩子的成长和变化的价值为前提的,是超越其他诸如友情、爱情等其它情感的爱,教师希望孩子能够赶快成长超越自己。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相互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新大纲或新课程标准都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选择”。前者是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后者是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关注。实际上,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她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让他变得更有教养,更富情趣,更具亲和力,更懂得生命的无奈和崇高,更能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更能悲悯、宽容和善待自然、人、事,也包括自己,一句话,语文教育就是努力让人变得更像人。她为人做任何事情,提供一个人文、心理和情感的背景,她让你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哪怕是一声叹息,都自然流露出一种文化的底气和精神的意蕴。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确立生命意识,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力。
二、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1.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于一名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入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粗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转贴于
2.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工艺品制作、书籍装帧、海报设计和贺卡制作等内容都是合适的教学内容。在日历上有很多感恩的节日,如感激师恩的教师节、感激母爱的母亲节、感激父爱的父亲节等。美术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些感恩卡片,把感激之情抒发在卡片上,强化感恩教育。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举办过母亲节贺卡设计比赛,学生运用平时所学的美术知识认真制作了各式各样感谢亲恩的小贺卡,有的画妈妈,有的画礼物,有的写上感谢的话语,十分感人。而最令人动容的是,许多学生制作出精美的贺卡后却放弃了参赛获奖的机会,把贺卡留在母亲节那天送给自己的妈妈。
二、“欣赏•评述”领域
学生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家的成功作品,从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前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每一件优秀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心血。但在学生的人生阅历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这些优秀作品背后的故事。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强化这一系列的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文化之恩。在讲授岭南版美术第十册第一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蒋兆和先生名作《流民图》,学生看到了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难民或站或卧、或行或走,甚至有的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力气。瘦弱的小手、悲凉的眼神、分别的痛苦,都深深地逼近学生的内心。笔者适时讲述了《流民图》问世后如何遭敌人抵制,如何在上海展出后遭变相没收、损坏的经历。当学生知道画家在第一次展览前为防不测洗印了50套作品的全卷照片,这才使作品得以流传下来时,都钦佩画家的机警。同时,学生获得了不同于影视作品所带来的视觉感受,表示将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三、“综合•探索”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