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15:00: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页设计制作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
笔者所在的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页设计与制作”主要是面向初等教育学院的学生开设。他们将来的工作岗位是小学教师,掌握好这门课程,有助于其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所以在实践教学中,选用项目案例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而采取的一系列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项目案例有关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应用项目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分析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在初等教育学院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大专第三、四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内容有:了解设计和制作网站的一般流程;了解WWW、HTTP、HTML、CSS的定义、概念和作用;理解W页、网站、网址、浏览器等基本概念;掌握添加和编辑各类对象如文字、图像、表格、表单、音频和视频的基本方法;掌握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掌握表格、层、框架的使用方法;掌握表单、行为的使用方法。
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师需要寻找既与实际工作情境密切相关、又能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项目案例教学法非常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需求,经过近年来备课组的实践与探索,发现这一教学法能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保障性支持。
三、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项目案例设计
项目案例的设计是保证顺利开展项目案例教学的基本
1.项目案例的设计要立足于实际工作情境。“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能够胜任实际工作任务的人才,所以案例的设计要从实际工作任务出发。学生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熟悉了相关的工作岗位流程,今后从事类似工作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2.项目案例的设计要将知识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项目案例的选取既要考虑到具体知识点,又要根据实际需求将知识点融合入案例中。“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知识点多且散,比如网页对象的应用中包含文字对象、图片对象、音频和视频对象等知识点,所以在设计案例时要考虑到所有知识点。
3.项目案例的设计要生活化、社会化。在设计教学项目案例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也要面向全社会的相关岗位,所设计的项目案例既要来源于学生自身专业,又要做到生活化、社会化。
根据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实施方案,课题组设计出了8个综合项目案例,综合项目案例设计流程见表1。
四、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项目案例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展示效果。教师创设具体的工作情境,展示项目案例的完成效果,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确接下来要完成的项目任务。
2.分组讨论、分解任务。各组长引领组员讨论项目案例中的目标要求并分析涉及的知识点,分解任务后根据组员的特点将任务布置给小组成员。
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此阶段为关键阶段,每个小组任务后,由组长负责将所有组员完成的部分进行整合。
4.交流讨论、三方评价。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并对作品进行三方评价,分别为个人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从评价中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和薄弱部分。
5.归纳总结、扩展提升。根据评价结果,学生归纳总结在完成本次项目案例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并在今后的项目案例学习中加以改进。
五、出现的问题
1.优质学习资源欠缺。项目案例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项目案例的设计和组织。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尚没有建立项目案例资源库,优质学习资源欠缺。所以,建立一个内容丰富、可共享的项目案例资源库势在必行。
2.加强教师业务进修。项目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在应用项目案例教学法时还需加强教师的专业进修。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环节 职业技能培训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47-01
1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化建设的原则
1.1 坚持学校发展与社会支持相结合
学校要深入企业、认真调研,并与企业进行分析、研究与磋商,将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锻炼与企业结合起来,走校企合作之路。
1.2 坚持开辟新路与遵循规律相结合
校企合作为职校办学开辟了新路,在注重教的同时,渗入了产业的因子。在实施校企合作的同时,强调遵循教学规律,遵循认识规律。
1.3 坚持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实施校企合作要灵活调度教学与生产的安排,既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又使学生和教师得到锻炼。
1.4 坚持学校管理与企业规范相结合
实施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实习,决定了学生的双重生份,要求对学生实施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措施,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成长。
1.5 坚持合作互利
学校有一批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他们是“双师型”或“多师型”人才,可以发挥他们的专业长处,为企业提供支持服务。
2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化建设的教学改革
2.1 计算机平面专业毕业生要求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独立地解决问题,具备实践中的操作动手能力
综合素质表现为政治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开拓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开拓进取,勤奋求实,成为本行业、本单位的骨干力量,就业前景乐观,可以从事计算机平面设计等工作。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宗旨;“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办学理念,构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需要的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授课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2 推广以项目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根据技术部门、企业具体实际,让学生自己去规划行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找资料、去思考和设计方案,回到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分析。
2.3 丰富实践性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育是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作为理论教学的延续,通过对学校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基础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学生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环节。
2.4 课程体系建设
改变已有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体系,制定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教学体系”、“电子教案”及“课程考核体系”。
3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室建设方案
中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突出实践实训环节,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能否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实验室建设是关键之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较熟练掌握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实训内容广而新并符合科技发展的最新要求是现代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室建设应体现出一个“仿真―生产”一体化理念,在功能方面应要贴近社会的需求,做到真正的与社会需求接轨,所以,增建图形图像处理“理-实”一体实训室,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生产、技术服务、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可以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图形图像处理“理―实一体实训室”建设方案图形图像实训室的功能。
学校的“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动画、计算机平面设计”等相关调和提供实验、上机场地。
可完成的实验项目:扫描仪图形图像输入实验、扫描仪图形图像输出实验、语音输入输出实验、数据压缩、解压缩实验、光盘刻录实验、3Dmax应用实验、Photoshop应用实验、AutoCAD应用实验、Flash应用实验、Corel draw应用实验、illustrator应用实验、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制作实验。
教学软件:Windows 7、Photoshop cs5、3Ds max2012、coreldraw简体中文版、dream-weaver cs5、Flash 8、illustrator cs5、会声会影x12、office 2007,添加高亮投影机或大屏幕液晶电视机。
4 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与平面设计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除了能完成校内学习、实训等任务外,还能与合作企业取得密切合作,从企业中得到一定的平面设计任务,为他们完成一定的项目,实现“产学结合”的理念,这样既帮助了企业,同时让学生在项目制作和完成过程中体会到了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使他们明白今后该学些什么,如何去学。因为他们有了为什么而学的目标,还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学习动力。通过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会充分发挥它潜在的作用,正向发展下去,可以跟合作企业的平面设计公司相联合建立下属分公司,专门承揽一些平面设计和制作任务。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专业“理-实”一体化建设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和平面设计和制作水平,使中职学生更能把握目前市场动态和前沿的设计思路,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能为“工作即能用”的企业用人思想接轨,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对口率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Z].
关键词:精品课程;非线性编辑技术;建设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4-02
精品课程建设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建设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建设模式也在实践过程中被探讨和归纳。总结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非线性编辑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出“点、线、平台”结构的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点”就是首先找准有专业特色、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先进建设目标,从而确立课程建设的核心点;“线”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做主线,按顺序贯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环节,从可操作性的由易到难进行建设;“平台”就是教学环境平台化,把学校的传媒教育大环境作为特色教育背景,组合校内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物化资源,形成课程的教学平台。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点是确立先进的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一步是制定本课程的建设目标,而目标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对课程建设成败有决定意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先进性体现在:贯彻“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新成果”的战略思想[1],课程建设要能够体现专业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为正处于改革发展攻坚阶段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贡献。
专业建设带动精品课程建设。“非线性编辑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目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这一项目的申报以“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为基础。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曾经邀请电视台制作部、技术部的高工、视频技术公司和软件公司经理、学生代表和家长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原来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对实习生、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做出评价和反馈,并且通过研讨形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的培养方案,然后在新的培养方案的框架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面向传媒业界和数字创意产业培养人才,而业界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向性:电视台既需要懂得电视技术和艺术,又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了解软件开发的人才;视频技术公司的管理层则强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要能够看懂工程图,了解项目管理知识,能依照客户的项目需求设计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系统;软件技术公司希望学生用C或JAVA程序设计语言或VRML进行创作(动画、游戏、虚拟场景制作的编程),成为掌握编程技术又懂得视频合成、在线包装的复合人才。所以课程建设目标还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把先进的建设目标融入课程大纲,实现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整体优化是课题组首先把握的核心点。同时,精品课程建设还对教师进修和教改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作为主线贯穿各个建设环节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做主线,从可操作性的由易到难进行建设,贯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各个环节。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门课程都是艰巨任务。2012年教育部下达的全国教育工作要点第24条要求“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探索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还提出了“科研创新、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创新、项目创新”的要求[2]。这是对我国多年来创新教育经验的总结。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贯穿各个建设环节和过程,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自编并出版非线性编辑技术教材,教材中讲述国产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创业过程和创新设计,学生通过实践对知识综合运用,培养创新能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和教师“走出校门寻找课题和项目”,贴近现实更好地参与创新。
学习资料的数字化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培养学生开发能力的重要手段。教材、教学参考书、实验设计、实习实践指导,加上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逐年积累。本课程的数字化建设以非线性编辑技术网络课程为中心展开,自行设计的网络课程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多媒体课件大赛并获奖。
三、组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搭建起特色的立体化的教学平台
教学环境平台化,把学校的传媒教育大环境作为特色背景,组合校内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物化资源,形成课程的教学平台。
作为传媒院校,各专业构成的传媒教育环境是精品课程的背景和平台。传媒院校设置的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媒介管理、播音主持、电视新闻、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都开设非线性编辑课程。各专业的非线性编辑课程有共性,也有个性。教务部组织了非线性编辑平台课,平台课教师研讨和共享教育资源。校园内有大量的相关课程可供学生自主选学。
非线性编辑技术实验教学环境的构建坚持综合性、开放性、兼用性。课程实验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类,其中创新实验包括电视台内制播业务网站与网页设计制作、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设计、DV原创短片创作、动画与游戏编程、电视形象包装、课程资源开发等。与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相关的实验、实践条件组合成实践平台。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条件还包括电视演播馆、虚拟技术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综合实验室、网络原理实验室。可以开设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相关的综合类课程设计、数字影视项目设计以及毕业设计。项目设计类型主要有电视台业务运行网站设计类、媒资系统类、虚拟现实技术类、游戏开发与设计类、电视形象包装类等。
结合社会资源搭建教学平台,联系电视台、影视传媒公司、动画游戏软件企业、计算机软件培训机构,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在校外校内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作品“《One-piece》海贼王”获得过亚太动漫协会最佳造型奖(AYACC),在新华网报道、在优酷网展演的实习作品“农民工”等电视片;在工信部、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和就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院系组织学生科研立项、建立创新学分制度,使课程由单纯教学变为应用、开发。对、原创作品、获得专利、培训证书、参赛获奖给予创新学分;以学生为主体开办校园电台、电视台;成立学科竞赛指导组、组织学生工作室。这些活动都是非线性编辑技术实践机会,是课堂之外的课堂和考场。
总之,精品课程的建设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十年来,高等院校各门类、各专业的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逐步形成。2012年教育部仍然把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举措之一。因此,继续探讨更好的建设模式,建设更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才能更快地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EB/OL].(2011-01-25).
http:///ldhd/2011-01/25/content_1792264.htm.
[2]教育部.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EB/OL].(2012-01-20).
http:///20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