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15:00: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制度管理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劳动法》的普遍实施、国务院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病人选择医院、医药分开、全新的医保政策,都将医院推入了市场竞争。目前城镇医院的就医患者仍以公费医疗为主,且私立医院的不断扩张,已使医疗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能否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将决定医院的生死存亡,每位医院管理者都应有清醒的认识。
1 当前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之间的关系
旧的公费医疗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前是卖方市场,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医院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患者与医院间的关系是“求医”与“被求”的关系,医院始终有种衣食无忧的感觉。随着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医保政策,并且新的《社会保险法》亦在制定之中,随着法制的完善,医患间的关系亦随之改变,患者作为消费者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并且中间多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对医院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转变立场,重新定论,加强自身管理以适应市场。加强医院管理,主要在于管理好人才、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3个方面,培养和吸引高级人才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前提,也是决定医院能否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的保障,而物美价廉则是吸引客户的不败策略。绝大多数的医院提供的是普通医疗服务,同样是阑尾炎,很难区分出不同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在此时价格则成为病人的首选。在降低成本方面,以前医院做的远不如企业,这也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而随着医改的普遍推行就迫使医院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医院应当在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吸引病人的基础上,还应该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服务。根据国务院的精神,各省纷纷出台了不同的医保政策和实施细则。在城市享受医保政策的职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这就成了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谁能把这块大蛋糕的主体弄到手,谁在医疗市场上就占有了主导地位。于是医保定点就诊医院的确定及适宜于医保政策的管理模式就成了各医院的竞争与改革的方向。
2 医疗保险对医院管理体系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高校财务管理 体系构建
国库集中管理是我国财政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做为社会职能的承担部门,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进,它对我国高校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强化财务信息化建设,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产生的影响,在高校构建国库集中支付体制,对高校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库集中支付的内容及在高校内的运行机制
(一)国库集中支付的内容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预算指标进行控制与考核,并且由财政资金统一账户进行管理,由单位在进行支出时提出申请,经过财政集中支付审核后,将资金集中支付到专项账户付款的一种制度,该制度解决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带来的问题,降低了资金运行成本,增加了资金使用透明度。
(二)高校内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
高校实行集中支付后,内部财务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它是一种集权化的拨款模式,不论高校财政资金是预算内还是预算外,都统一直接纳入统一账户中,对资金分配、支付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其次,高校财政支出是决策权的分离,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得到的是一个可用资金指标,并不是账户的资金,账户通过申请直接支付款项。最后,国库集中支付运行后实现了事前、事中监督。
二、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运行的成效及意义
(一)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运行的成效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利于有效的监管高校资金,并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部门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准确定位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自律性;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后,高校编制专项资金用款计划,计划授权后直接从账户支出,提高了拨付效率;实现了资金运行信息的及时反馈,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及准确度;另外,国库集中支付后,高校经济使用更加具有主观性,有效的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了高校财务风险,使高校财务管理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运行的意义
高校在国库集中支付运行中,明确了出资人的所有者角色,避免了账户资金滞留、挤占情况,解决了财政资金分散等问题的发生,减少资金了支付环节、在途时间及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间运行,消除了由于规模扩张而不能及时偿还债务,使政府成为清偿者的可能性,扭转了预算执行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支出情况,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因此,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运行的意义重点在于: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及管理水平、提高了预算编制及执行能力、利于高校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加快了高校财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三、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的财务管理变化及影响
(一)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的财务管理变化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对资金的拨付产生变化:高校通过计划申报、批复,由银行对款项进行支付;资金管理变化:需要对预算内、外资金,非政府与政府采购等区分类型进行核算;资金支付方式变化:每笔资金使用需要通过集中支付系统,支付到收款单位,校内拨付被禁止;财务信息管理变化:除自行财务系统中核算,还需要在财政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
(二)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实行的财务管理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预算管理产生的影响:财政拨款不在资金实拨,而是通过高校的审核额度及预算计划,利用零余额账户进行支付,当前高校还没有相应的机制,因此实际管理过程中很难操作;高校筹措资金产生影响,改革后账户中存款为零,减少了高校贷款质押保障,给高校贷款带来了很多的制约,丧失了一个筹资渠道,降低了自主获取资金的能力;资金管理产生影响,改革后高校由单一账户进行资金支付,防止了资金挪用现象,但是财政支出需要按预算安排资金,不同类别项目间不可以进行账务调整,给高校会计核算增加了难度。
四、高校集中支付制度下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一)制定与高校相适应的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管理制度
1、制定与高校相适应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随着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需要对现行法规进行修正,以保障两者相互融合,因此,必须规范高校财务行为及规章制度,加大内部预算监督,严格授权防止财政资金挪用、挤占,保证高校财务活动可以健康发展,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内部预算管理、项目经费管理、会计核算制度、资金结算制度及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等规范工作。
2、制定相关操作规范及业务流程
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重新设计高校财务规范业务流程,明确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使高校国库集中支付从申请、审核、计划到最终支付,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针对改革过程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与完善,建立内部控制及审计制度,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订可操作规范及业务流程,制定可行制度并明确工作指导原则、职责分工等,使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执行过程有章可循。
(二)优化高校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管理机构
对高校财务管理机构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设置,合理设置财务管理机构,使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机构相互衔接,达到财务机构再造,以顺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针对性的对绩效评价设置管理科目,重新定义高校预算管理,根据拨入资金改变预算计划;完善高校采购、付款及招标过程,对该过程的财务会计程序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在高校内部可以设置监督部门,对相关部门实行:统一领导、提供更好的服务、精简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财务管理机制有效建立。
(三)建立高校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统
国库集中支付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网络信息化,财政部门应该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努力提升支付系统的财管功能,使其功能更加完善,成为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管理工作中最迅捷、有效的支付平台。高校应在强大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与国库集中支付财务信息相结合,建立综合管理系统,确保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高校可以顺畅实行。
(四)建立与高校相适应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建立与高校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系,改变并创新观念,树立筹资与理财观念,将高校的财务管理重心转向预算管理,侧重于经费使用的效益性,突出预算执行结果的严肃性,细化预算的编制工作,将预算与高校财务相结合,使其更加透明;考虑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建立有预算有支出,没有预算不支出的格局;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适应,重新建立两级预算体系,严格审批权限、确保预算在计划数额内使用;
(五)建立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体系
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财务核算体系,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接,结合财务管理机制,设置专门岗位负责相关工作,增设零余额账户,对现金、公务卡单独进行核算,创新财务二级预算管理;规范高校合同管理、服务内容及业务往来关系;严格遵守采购规定,整合高校后勤,相关支出统一由零余额账户支付,创新高校用款计划及对外支付结算办法;
五、结束语
我国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推广,它给我国高校财务体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也使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体现出了严复不足,总体来说缺少系统性的构建,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中实施意义的研究,阐述了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运行机制,以高校国库集中支付给财务管理制度带来的变化为出发点,系统的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创新财务管理理念,适应、构建高校财务管理新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校 论文 制度体系
一、全面目标计划体系
学校的核心功能是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学校根据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需求、学生发展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国家教育方针与法令法规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它包括办学宗旨、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管理机制等部分。这些办学理念如何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行为,远期发展规划如何转化为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关键要建立科学的目标计划体系。全面目标计划体系将学校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据此学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直到具体岗位与个人。各层面的目标具体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工作计划分层制定,分层审批,分层管理。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全面目标计划体系与传统的计划管理相比,其创新表现:
(1)多维测定,使目标更具客观性、可操作性。学校各项目标是建立在对上一学年质量、团队素质、综合效益的比较,部门之间质量、效益的比较,与同业之间的比较,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数据和情况认真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
(2)学校内各级各类人员都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学校总目标和上一级的目标确定本岗目标。
(3)从总目标到分目标全面而具体,目标涉及学校各方面的主要工作,如:在校生巩固率指标,学生家长满意率指标,中考指标,高考指标,德育指标,各年级素质教育指标,学生安全指标,教职工队伍建设指标,后勤服务工作指标、成本控制指标等。
(4)目标时时处于受控状态。一是对目标的制定进行评审,确保总目标的可操作性并能有效分解到部门和个人;二是对目标的实施进行监控,把握各部门及个人目标达成的趋势,及时调整措施,确保目标的达成;三是对目标的达成进行验收。学校所有人员都要参与管理并以目标来指导行为。学校各项工作、各部门、各岗位、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过程,都处于目标计划的指导之下。 转贴于
二、质量管理体系
目标计划体系建立之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组织精细、严谨、扎实的管理活动,引导教职工将目标落到实处,落到管理的全过程,而不是将目标束之高阁或秋后算账。为此,学校需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英文首个字母的缩写,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一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总称。我国在1992年正式采用了ISO9000族标准,大量应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
ISO9000的本质是:建立一个保证及提高质量的系统的管理体系,明确保证质量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一个组织的各个管理环节的有效控制,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以扎实有效的过程管理,确保目标的达成。
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应用ISO9000尚无先例的情况下,我们借鉴其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结合教育行业和学校管理的特点,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建立起了适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重大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教育思想观念。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1)建立起“教育是服务”的管理机制。教育被视为一种服务,传统的受教育者学生及其家长、社会成为“消费者”,学校的教职工成为内部“消费者”。学校对内部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及其和谐成为满足外部消费者需求的保证。在这样的视点下,学校关注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与需求成为必须,学校对消费者是一种服务关系成为必然。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成为学校的核心功能得到了确立。学生是学校的第一类消费者,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信誉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多元需求成为学校工作的聚焦点,受到全面的关注。这一管理体制的确立规范了学校、教师的教育服务行为。在教育教学、后勤等各项管理中,对如何确保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基本要求,建立了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机制,把学生、家长满意度作为衡量学校管理业绩和各级各类人员业绩的关键指标。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全面的强调。
在加强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中,新的现代开放性信息服务的管理实施,使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项目增加,服务的时间延长,服务的领域拓宽,服务的管理增大,这就需要图书馆在管理上应有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公共图书馆必须尽快创建一套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目前,通过实施图书馆舍改造工程和自动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步伐,已经实现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计算机化管理,正在全面推行“藏、借、阅、咨询一体化服务”新的开放性管理机制。在新的现代开放管理模式的实施中,我们急需要有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来加以保证。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系模式的构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在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转变过渡的阶段,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面临着新的主要问题是:
(一)公共图书馆传统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与突破问题
在传统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化公共图书馆过渡中,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如何更好地适应由传统公共图书馆向现代公共图书馆转变的过程,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研究,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从中找出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补充、修改与完善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建设研究,使传统的图书馆规章制度部分更加完善,发挥其作用。
(二)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管理体系的制度创新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现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管理制度的创建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如:现代公共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库建设与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和电子出版物的收集与订购、分类与编目、利用与管理等制度。只有结合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情况,制定新的现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才能适应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三)公共图书馆传统管理制度与现代化管理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公共图书馆传统与现代化管理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研究,不断优化与创新,使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制度资源与现代化制度资源优化互补,形成特色,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公共图书馆制度资源建设。
三、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一)公共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原则
从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研究的整体上看,构建原则主要有:科学原则、系统原则、完整原则和实用原则。科学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主要原则,是实现公共图书馆制度创新,优化配置公共图书馆制度资源,营造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管理环境,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新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关键。为此,要坚持科学原则,认真总结公共图书馆改革与发展中的新经验,新问题,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现代图书馆制度资源的建设。系统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重要原则。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模式的构建时,我们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前提,自觉地坚持系统原则,体现系统性的新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使新制定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更加全面与系统,形成体系。完整原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原则之一。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研究制定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要结合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完整原则的研究,建立制定、补充和完善图书馆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科学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适应公共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管理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实用原则也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构建的重要原则。新制定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要体现实用原则。是否实用?我们认为,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通过实践检验新制定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来源于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因此,我们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模式时,一定要坚持实用原则。
(二)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
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研究在要以科学性、创新性、目的性、连续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为核心,努力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制度创新。加强和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科学性是说公共图书馆现代管理必须要有一系列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指南与工作实施的准则,是公共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目的性是在制定新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中,我们要有明确的目的,紧紧围绕着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总目标,规划与建立公共图书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对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确保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逐步实现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连续性是要注意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在总结原有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利与弊,改进不足的方面。通过进一步地修改与增补,使新制定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更趋于完善与合理。可行性是指制定新的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要符合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客观规律,适应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要有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具有可操作性。
(三)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架构
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公共图书馆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公共图书馆文献管理制度体系及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管理制度体系。
(四)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实践
在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中,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公共图书馆应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业务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职员,规定考核办法,保证贯彻执行”的精神,采取措施.保证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实施。
四、结论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金融化
1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它有效地维持了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稳定运行并且为低收入家庭就改善住房条件提供了资金支持。然而据《中国经济报》数据显示,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中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公积金机构比较脆弱;其次,受益人不合理;最后,管理中存在政策性问题。
1.1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监管
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是由委员会、管理中心、银行及财政部门四部分组成。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缴纳者和管理者间的债务债权关系不甚了解。此外,公积金的管理中心一直被认作是非盈利性事业单位,然而,在公积金运营过程中却担任金融机构的角色。而公积金的委员会会受到审计、财政和建设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会使得绝大多数的公积金会实行区域管理。在这种错误认知和实际情况影响下住房公积金因为缺乏相关金融监管或者监管力度不够而导致出现“行政化”倾向,即会受到行政等部门的干预,甚至储存资金会作为“准政府资金”。此外,制定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与金融代沟相差较大,政策与金融间的不匹配已经成为我国住房管理体系的一大障碍。
1.2社会分配扭曲,不公平程度加深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各类在职员工可享受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优惠,而相对于收入不稳定和存在风险隐患的个体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尽管他们也属于制度覆盖范围,但由于收入问题会导致这类低收入人群无法享受其合法权益。因为在公积金贷款资格审核过程中,低收入人群无法保证定期还款甚至是有偿还款能力者也很难通过资格审核;相对而言高收入者就轻而易举。在这种苛刻的条件限制下,低收入或者收入不稳定人群就很难依法享受低息住房贷款政策,只能储存在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银行中,实际而言这就造成低收入者为高收入家庭贷款提供补贴的不公平局面。此外,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各职位的收入也是天壤之别,而不公平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又再次造成二次分配不公平的局面。
1.3属性认识不清,忽视了金融属性
兼具政策和金融两大属性的住房公积金是由政府依托自己信用而强制建立和推行的一种合租房金融活动。在政府的参与下其政策属性不言而喻,但潜在的金融属性而未被发现。我国住房体制的实质是政府参与市场住房资源的调控,即通过引导居民愿意买房、买得起房而使其成为住房消费市场的消费主力军这一手段在市场中合理配置住房资源。在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后随之消失的是居民是否愿意购房,居民的购买力下降势必会导致政府出台相应金融上的政策支持。而住房公积金的存在就是通过设立住房基金来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来解决居民买房问题。
1.4管理机构职能虚设,运行脱节
依据我国住房体制管理机制秉行原则,住房公积金是由居委会决策和管理中心合力运作的。我国居民尚且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及功能了解不清楚、缺乏足够的认识、定位模糊。我国公积金是管理中心和城乡建设部共同管理,但由于管理中心地域和管理封闭等原因造成了公积金的运作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此外,管理中心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铭文规定其金融职能,导致政策与金融相脱节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待解决。
2对公积金管理制度的政策和金融特性的认识
住房公积金是依托政府信用强制推行的一套住房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政策性;而金融属性又融合在公积金的整个资金流转过程。不难看出,住房公积金问题是政策问题和金融问题的集合体,这两大属性也成为了公积金的本质属性。而住房公积金体系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清楚认识到这两大属性的关系。
2.1两大属性的内在关系
政策和金融两大属性是住房公积金的本质属性,前者是前提、后者是表现形式。这种政策性金融就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金融特点。住房公积金中确定的管理模式和体制都要符合金融市场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管理原则。若是不能很好地认识金融属性或者看不到该特性,那么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的管理和运作就会问道于盲,无法根除“行政化”问题。若是不能正确把握政策属性,就不能在市场体制下建立新住房体制,也不能完成提高职员购买住房积极性的历史使命。
2.2双重特性下的管理模式
委托模式是我国住房公积金中最为常见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下虽然可以利用银行的网点资源,但是作为事业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却在银行中担任资信评估和放贷等金融职能。而实际上的金融机构不仅有标准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而且也有大量储备资金,这就与管理中心的本质自相矛盾。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是一个靠自我约束化管理而不接受金融机构管控的事业单位。
3加快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金融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3.1扩大公积金的覆盖面
历史经验中不难发现,解决住房公积金金融化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有效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扩大覆盖面就可以保证住房公积金金融化问题的解决以及带动房地产产业的消费。其一,坚持各类工作共同推进的原则。对于已是住房公积金的纳入群体,如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等应该发挥其带头作用,全面覆盖其住房公积金补贴。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非公企业单位,站在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职工工作积极性和社会福利影响力等方面鼓励企业完善经营模式及运行体制。充分调动非公企业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维权意识,让职工从自身提高维权意识,认识到单位有为其提供住房公积金的义务,以及员工自身依法享有这些合法权利,切实让员工认识和了解到自身利益,通过这种从员工自身出发提高维权意识可有效扩大建制范围。比如借助发放宣传手册、多媒体宣传等手段可让职工清楚了解这些合法权利及义务。其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宣传和引导非公企业,对其公积金制度建立过程中可适当降低门槛再在经济恢复后调整到位。在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时切勿一口一个胖子,而是要站在非公企业的角度考虑实际问题。比如,非公企业在为职工缴纳公积金的过程中是有一定排斥心理,外加非公企业的经济状况也不是一直风调雨顺,因此为缓解心理障碍及财政压力可适当降低非公企业公积金的缴纳比例和缴纳基数,待非公企业克服心理障碍和经济好转后再调回国家规定的标准上。
3.2提高贷款实际利用率
住房公积金体制是兼顾政策和金融两大特性属性,因此可将金融创新工具充分运用到住房公积金管理过程中。解决广大低收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问题,合理优化管控公积金的贷款限额、贷款条件和贷款过程。提升贷款的实际利用率,为的是带动住房公积金朝着金融化方向发展、增强社会效益。首先,提高贷款限额。各地区的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中心要考量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区域内住房的实际情况及贷款人信用等方面。在坚持政策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市场调控方针执行政府的决定。在坚持政策性住房金融特点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政府对房地产的市场调控方针;在达到居民实际需求和居民群体切身利益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限额。基于此,提高贷款限额不仅为各类职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也为缴存住房公积金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还极大提高了社会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其次,放宽贷款条件。存在部分有住房需求的居民因贷款限制条件过多而无法申请导致贷款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情况。管理中心可参照各大银行的贷款条件适度调整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政策。比如,对不同收入群体实行差异化管理,降低贷款利率使之低于银行利率,这种优于银行的贷款自然能吸引到大量市民自然也就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的利益效率。再者,为低收入职工开辟绿色通道即适当增加贷款额度、降低利率等优惠,可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从而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社会幸福感。最后,简化贷款过程。住房公积金的资格审核环节就阻碍了大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公积金申请。简化贷款过程,不再让社会居民跑冤枉路,可有效提高住房公积金体制运作的效率;简化贷款过程,就是要将住房公积金的申请环节变得简单,不再让低收入家庭望而却步。
3.3完善住房公积金的监管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机制的有效措施。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建高度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使住房公积金信息透明、公开,可以更好地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同时保证政府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所以要建立长久有效的管理机制来规避资金运营风险,集中精力管理审核住房公积金的质量,加大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国家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力度,促进住房公积金事业科学健康发展。此外进一步加强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制度。加大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和增加公积金的管理透明度,严控管理中心内部人员的行为规范及权力使用等方面。财政部门制定的收支、预算审核制度,管理中心需严格执行。建立除个人公积金贷款以外的基金共管、财政专户等制度。对管理中心加强监管而不让人民出现定位模糊、认识不清等现象,可妥善解决公积金管理金融化问题、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进步。
3.4拓宽住房公积金融通渠道
从归集到使用再到回收增值这一整套资金流转过程究其根本归属于金融活动。住房公积金的不间断发展是由住房公积金的金融属性所决定。公积金的金融化问题可持续性发展对管理中心有较高要求,即创新资金融通手段和转变经营方式。住房公积金属于一种低流动性而不会保值增值的资金,而证券市场中的资金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在保证资金安全和创新发展的前提下,管理中心可将公积金转换为证券市场中的证券,这种转换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可增强资金的流动性以及保值增值公积金。金融化管理就必然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住房金融化管理体系。住房公积金体系并非是弃旧从新,而是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寻找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来完善现有制度,以达到从源头处解决我国住房的金融化问题的目的。
4结语
我国住房公积金设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解决人民基本住房的问题,满足人民对住房的基本需求。为了解决我国住房公积金金融化问题,就必须了解公积金的政策和金融双重属性、确定金融发展方向。在确定顺应市场发展的前提下确定金融化发展方向,建立一套适合现代化住房制度的金融体系可方便完善住房管理制度的科学化管理。解决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金融化问题可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稳步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组织管理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79-02
第二课堂教育是组织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的有效互补实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独立学院作为介于公办学院和民办学院的新生事物,更加应该将第二课堂教育真正纳入专业学分培养方案中,形成自己区别与母体的独有模式,为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一、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独立学院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第二课堂教育没有引入将学分制
目前,团中央、教育部和全国学联联合推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虽然素质拓展证书对第二课堂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个素质拓展证书它只是作为证明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本身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没有任何约束力。要想真正推动第二课堂教育发展,就必须对第二课堂的课程都要作出学分的要求,将其真正纳入独立学院本科学生课程教育体系当中去。因此,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对于第二课堂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没有建立第二课堂课程教育的学分体系。
(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缺乏专业老师指导
第一,独立学院的第二课堂教育组织管理目前主要还是由辅导员来负责的,但是由于辅导员行政事务过于繁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对第二课堂进行过程管理,导致第二课堂教育效果不理想。第二,由于普通老师专业领域限制,所以学生在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老师来进行指导;第三,指导老师由于缺乏考核或是奖励机制,因此很难保证第二课堂得到长期有效地指导。
(三)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缺乏职能部门进行组织管理
就目前来看,独立学院在第二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基本上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在涉及暑期社会实践和学生课外活动时,主要是有团委负责的;在涉及科研课题的申报时,主要是由科研部门来管理的;在涉及学科竞赛时,是由教务部门管理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课堂教育就很难体系化、规范化,而且也会给组织和管理带来难度。
(四)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没有专项经费
在独立学院,第二课堂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活动经费,而学生活动经费多时还是用在第二课堂教育以外的一些活动。因此,有时候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活动开展受到了一些限制,也影响也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第二课堂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探索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自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以来,一直在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组织管理体系的有益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形成适合学院实情的制度体系,为学院第二课堂教育运行提供了较好地制度保障。
(一)在第二课堂教育中创新性引入学分制
学院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方案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设计了两个第二课堂教育学分管理制度,分别是《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生创新与奖励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学分管理办法》。前一个制度对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比赛获得的成绩以创新学分的形式予以认定,同时对学生在国家和省级统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奖励学分的形式予以认定,这个制度设计主要是要推动学生参加学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分认定或奖励学分的形式为学科竞赛提供制度保障。后一个制度是针对整个学院全体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予以学分认定的管理办法,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是真正将学分制引入到第二课堂教育中,让所有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都能够通过具体的学分予以认定。表面上看这两制度似乎是重合的,但其实这两个制度设计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前者只是将第二课堂教育追重要的部分单独予以学分奖励,与后者并不冲突,学生参加学术。创新活动不仅能够完成后者制度的第二课堂学分,而且可能获得额外的奖励学分,一举两得,这样也就体现了第二课堂活动中学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性,突出了重点。
(二)设计了具有可操作性地制度实施方案
学院在制度设计当初,就考虑要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认定、创新与奖励学分认定和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三者有机结合,使得这些制度能够高效有序地实施,而这个关键就在于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操作程序的设计。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操作过程中首先将学生参与的每一项第二课堂活动登记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中,然后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定的活动,结合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由专门的部门予以认定,最后学生将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中符合创新学分和奖励学分的项目提出认定申请。这样的操作程序设计主要是基于这个三个制度在第二课堂活动范围上是由大到小,所以在操作程序上也有一个先后顺序,这样也就使得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更加全面,并减少了认定的过程的环节,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三)由专门的部门负责第二课堂组织管理
学院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工作由学生工作部的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统一负责,组织与承办第二课堂活动的相关部门负责日常活动情况的记录与确认工作。同时,学院实行了二级化管理,由各分院负责根据相关规定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审核,并进行学分认定。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承办部门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认真负责地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确认,提供学生第二课堂学分审核与认定的依据。这样有统一的部门对第二课堂教育进行管理,使得学分认定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也促使学院能够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
三、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第二课堂教育的初显成效
(一)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主抓手,学生课外学术科研素质的逐步提高
学院举办“名人名家讲坛”、“独立学院、二级学院院长讲座”、“日出东方”学生家长系列访谈活动及各类学术讲座百余场,由于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的推动,使得讲座的到场率较之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促使学生通过听讲座完善知识结构。学术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学院构建了一个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多级竞赛体系'促进创新成果竞争交流,培养创新人才。共有3支团队分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浙江省三等奖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浙江省三等奖,此外,有20支团队获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支助。
(二)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
自实施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以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并且在活动创意、队伍组织、实施实践过程中力求内容丰富、主旨新颖,紧密联系社会热
点,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思想。近年来,学院共获得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基地3个、先进团队6支、先进个人5人、优秀实践方案1项、调研奖一、二等奖各1项。市级社会实践组织工作奖3个、优秀团队7支、先进个人11人、优秀调研报告3篇。同时,学院组织开展了“体验Do都城,教育小市民”、“挥洒青春,服务动漫”、“感恩回馈,把爱说出来”、“天气我来报’'等志愿者品牌活动,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院还选拔志愿者参加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2008奥运志愿向前行等服务工作。
(三)深化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逐步提升
学院对于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在第二课堂教育学分认定管理办法里就对创业实践类活动单独作为一大类予以规定,这样就在制度上保障了创业实践类活动得开展。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作取得的不错的成绩。
1.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创业创新教育服务体系。2008年,自实施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办法之初,学院就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园,由学院学工部直属管辖。2009年学院在杭州市率先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依托指导站建设,学院积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服务体系,着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锻炼其创业能力,积累其创业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学院还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工作中传统品牌活动和拓展创新活动的有效结合,“创意文化街”、营销策划大赛、淘园区等活动,专门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辟的绿色通道,强化学生的创业思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各类创业大赛在校园中也如火如茶地开展,学院取得“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百强2项,另在“创业有道”青年网商创业大赛、吴山商城杭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绿盛渔荣杯”杭州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等创业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近年来,学院学生创业成果喜人。张铃等十余名同学为代表的十家企业成功入驻创业基地,其中2008届毕业生张铃成立杭州锐策广告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演出及经纪业务,已成功吸收学院多名学生就业,以实际行动做到了创业动就业;2009届毕业生陈升升对得“挑战杯”省赛项目进行孵化,成立杭州狮古山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其立足家乡、服务三农的事迹还得到了省领导茅临生的鼓励:2008级在校学生许鑫瀚通过融资,承包田地种植中药“三叶青”,成功创业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2010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的学生代表。
关键词:安全管控;质量管理;费控管理
新生产设施的工程建造,从设计阶段、建造阶段、机械完工到试生产阶段是一个综合而涵盖多种风险作业的施工过程。本文基于业主方介入后的实际管理经验,综合分析总结了新项目建造过程中现场采取的一系列有助于质效提升的优化措施,最大程度保证过程施工质量和后续生产运行的可靠性。
1以业主方为主导的安全管控
业主方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为生产设施机械完工后到油气田试生产之间的作业安全管理,它包括单机调试、联合调试和试生产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是所有施工作业的前提,其重点工作是作业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针对一些高风险作业,一定要划纲划线,严格落实公司管理体系与作业程序。项目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立体交叉作业和大型吊装作业,作业时间和空间维度相对集中,再加上施工承包商人员多、流动性大,都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人员动态管理:建立了人员动态管理制度和苛刻的“门禁”管理制度[2],确保作业人员信息清晰而有条理。作业人员包括业主方、工程建设、设备厂家及钻修井人员等。计划性控制管理:现场工程参建方联合办公,针对当天施工问题、明日计划工作进行交流切磋,统筹协调各方人员有计划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跟踪、有反馈,有效提升了调试阶段的过程质量和作业效率。联合作业管理:现场工程参建方进行严格的属地划分、作业风险管控,周期性执行现场作业联合检查和联合应急演习,整个开发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实现了可记录安全事故天数为零的优秀成绩。
2过程控制
2.1以质量风险识别预防为主的质控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管理要以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风险识别和预防为基础。应考虑质量管理活动中有关的主要风险因素,例如法律法规风险、行业规范风险,方案审批风险,承包商/分包商资质风险,人员资质风险,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符合性风险,过程执行风险,验收风险以及文件归档风险等。质控管理过程中,引入了风险矩阵,对质量风险分级分责,落实到岗,层层落实,做到了从质量风险点的预防性发现到整改后的措施处理,建立起良性的质控管理环路。另外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建立动态质量风险数据库,为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2现场问题跟踪与反馈管理制度
工作联系函的运用:针对新生产设施的设计与现场建造施工,灵活应用工作联络函,与多方参建单位有效沟通,实现了业主方、工建中心及设备厂家等多方的互赢局面。现场问题跟踪反馈制度:对现场施工作业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级分类,梳理出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层层落实推进,逐级汇报反馈,建立了持续性的问题跟踪与反馈管理制度,避免了设备设施“带病”运维问题。
3实施多元化的人员管理模式
3.1全员取证上岗,确保团队工作资质
参照工作人员的取证矩阵,建立人员培训取证跟踪制度,协调好各方时间,将培训取证统一安排,确保全员百分百出勤,全部取得相关岗位证书,保证工作人员良好的上岗资质。
3.2多元化的人员培训机制
现场工作人员结构较年轻,实战经验不足,队伍建设方面需加强引领。虽然生产设施经过国产化升级,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但很多设备设施借鉴了较成熟的生产模式,这就为实际人员培训管理提供了参考。将员工培训纳入系统管理范畴,以绩效考核为激励手段,建立周期性以内部培训为主,提升培训为辅的多元化培训机制。同时周期性组织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进行培训效果检验。另外,不定期组织设备厂家、施工方、建造方和业主方等多方参建单位联合培训和资料共享,从设计源头了解设施建造,从生产厂家熟悉设备细节,不断将优秀经验融入人员培训管理中。在建立清爽的工作人际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轮的培训和学习方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得以持续有效地敦促作业团队软实力的不断加强与提升。
4推动新生产设施建档立制
4.1健全基础文档体系
新生产设施的投建,在文件准备、建档立制方面是一块白板,业主方的介入不仅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文件资料、备查资料等文档体系,更为新生产设施项目监造、试生产阶段提供了调试程序,操作程序,预防性程序和验收标准等指导性文件体系,为整个新项目的机械完工和试生产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在整个项目期间,业主方对设备和流程图纸、施工图纸等设计性指导资料,进行严格审核,从设计、建造和后期运维等不同角度进行不符合性问题、安全隐患梳理总结,不断修正升级,防患于未然。
4.2库存物料管理
物料工具管理是库存物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新生产设施的物料多,工具杂,管理难度大。以正式库房的管理经验为借鉴,从物料入库,上架管理,到出库使用登记,建立了动态的备件管理档案和备件管理卡片,为实现最佳的储备方式创造条件。同时,建立了精细化的物料信息管理制度。基于主数据库,不断完善数据库系统材料号信息。对待扩展物料进行编码扩展和申请,以满足现场管理和使用需求。这样既能避免额外库存的发生,又能保证物料管理细致到位。
5费控管理
安全施工和安全生产是最有效的费控管理措施。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实施和正向反馈,是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场作业中,业主方不断促进各岗位间的专业优势互补,加大队伍间协作力度和深度,剔除了多项公司级安全隐患,将安全工作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工程项目期间,业主方充分发挥了油田一体化优势,建立资源共享和分摊机制,合理规划船舶调度,合理利用各设施工作甲板面积,统筹控制直升机通航,实现了高效机动的工程物料、作业人员调配管理模式,为多方向的作业项目同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业主方还建立健全了计划性的预防性维护和自检自修制度,完善了以新生产设施为中心的海陆信息共享与沟通合作机制,确保了联合应对大型设备故障抢维修和抢险应急处理的优良战备能力和资源,主动有效的控制了额外生产费用的发生。
6结语
通过业主方对新项目的多点介入管理,包括安全管控、过程控制、人员管理、文件体系管理和费控管理,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新生产设施顺利机械完工,试生产时间点比预期提前一个多月。纵观全程,多点介入的管理模式对推动工程建设质效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这也为油田后续滚动开发项目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喜然.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656(08):3-4.
一、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1.受传统体制制约下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目前处在传统管理体制与新型管理体制交替的阶段,由于新型管理体制是由传统制度演变而来,因此现代金融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传统的金融管理制度是受政府间接或直接干预和影响的,但政府不会直接承受或不承受任何金融经济带来的风险。因此,银行的信贷活动是受市场经济影响的,从而导致各大小企业是否能够通过银行的贷款要靠政府来决定,所以增大了我国金融企业管理的风险。而随着经济体系的变革,我国金融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有了改变,并加上私人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成立,促使金融行业产权多元化趋势的形成。但目前我国金融管理体系依然受到国家的影响,也制约了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变革。
2.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需求不足
我国金融体制的变迁是受国家影响的,而金融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而银行在改革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些成本的补充需要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提供。而当政府能够对银行的金融损失或风险提供部分承担时,金融风险的管理制度还是缺乏一定的建立原因。只有在国家提供大量成本支持的情况下,金融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够有足够的后背力量而推动其进行改革。因此,在没有市场经济需求的情况下,金融风险管理制度是很难进行改革和建立的。
3.国内金融资源匮乏
国家金融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产权制度供给不足。由于金融产权制度的不规范,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信贷关系的混乱,加上企业效率的收效低,导致其占用银行大量资金不还,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贷款记录,从而也加大了金融经济的风险。
(2)信用制度供给不足。对于存款,银行必须在到期之日将另一方的本金和利息一并支付还清;而对于贷款,在到期之日存在另一方无法偿还的风险。因此,导致了银行存贷款制度的不均衡,造成了银行和企业都不承担责任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国家金融经济的安全。
(3)货币制度供给不足。银行利率制度的不均衡,银行考虑企业的利率承受能力并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将利率水平放低,从而造成了企业大量借钱、花钱而不还钱的情况发生,导致银行大量的呆账出现[1]。
(4)金融监管制度供给不足。金融监管制度还延续着传统的结算手段,而随着日益更新的电子、信息化技术,导致金融监管内部制度的不均衡,而其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便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从而导致金融经济的不安全。
(5)金融组织制度供给不足。金融组织制度供给不足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混乱,而且会导致市场交易的失调,从而影响投机资金的存活。
4.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于市场的发展
由于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和变革,各种金融创新业务层出不穷,而且产生了很多金融衍生工具[2]。而又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一直落后于金融市场的变革,加上金融风险与市场的不确定性、资金损失、量化工具的缺乏和风险评估工作的落后等,导致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加大。
二、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对策分析
1.优化金融制度环境
在金融组织制度上加强银行所有制的多样化,并将一些国外成熟的金融管理制度和理念运用进来;并加强货币市场的规范性,将其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统一;并不断的加强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改进信贷政策与利率的使用情况;并不断完善金融的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及体系,促进其从机构性向功能性的过渡;并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制度法规的建立,创建并开放一些金融危机处理的措施;而且加强人们自由兑换外币的使用率,从而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使用率。
2.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及各种创新制度的出现,更增加了金融活动的不稳定性。又由于20世界90年代一些金融危机的出现,更加强了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要加强风险、评估部门的工作责任心,完善其管理制度,并要求管理人员合理的安排银行的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等运营情况;其次是加强信贷的风险管理制度,创建客户经理、加强信贷的责任制,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管理制度;第三是加强并完善金融管理的经营规章管理制度,促进工作人员的纪律性与风险防范的操作;最后是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规划工作,创造并研究银行新的盈利空间的,提高银行的市场风险防范能力[3]。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创新
为了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使其遇到风险时能够及时、准确的衡量并进行监测和控制,因此,要在风险管理体制上、交易工具的制度上及金融监管的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