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15:01: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驾校培训心得体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83-01
人们常说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我想我们老师也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怎样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呢?大抵有三种方式:读书、读人和思考。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一次品读名师的机会,我身感荣幸。于3月30日至3月31日参加了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精品展示会(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培训会)。这次培训会共有7位名师为我们做了报告并展示了精彩的课堂,下面我做一下简要汇报: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听了6节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示范课、一个专题知识讲座和两位分别来自商州、石泉县教研员的评课。其中,黑龙江的赵昭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匆匆》一课,他用他那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深厚的语文功底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匆匆流失的过程,领悟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他总是极力的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用一幅自己制作的动画,让学生面对面的,眼睁睁的感受“60”秒的流失,同时再配上他那赋予深情的朗读,这就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了,真可谓是教学无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情绪饱满,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如此读中生趣。
江苏的刘广祥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他面对初次见面的小朋友,毫不吝啬,入场就献上一首《故乡的云》给同学们,几分钟后,刘老师以他那优美动听的歌声很快赢得了所有小朋友的掌声、呐喊声,甚至还有部分小女生的热情拥抱。就这样,刚才还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经过几分钟时间后竟成了打成一片的朋友。他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做批注,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之高,并通过句子比较,感受作者的不同写作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让“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并写话表达对姥姥的怀念之情。由始至终,用 “神”和“拴”两个字来贯穿全文,让学生反复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高,祖孙情深。这节课,充分展示了教师个人的魅力,他用他那轻松幽默的语言及优美动听的歌声不时引发会场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
听完几位老师的精彩讲授,我们不仅看到了声情并茂的朗读,而且发现教师引导也相当巧妙,学生也朗读得沉醉,想想这些课堂无不体现出了教师要具有多功能的教学功底。以前我们经常提倡学生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如今我认为如果老师不具备多功能的教学功底,又如何能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呢?怎样提高课堂的高效益呢?通过此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今后,我努力把学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应用到我的教学中,从而服务学生,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备课上下功夫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上课前要做到课前四问,我打算让学生学到啥?用多长时间去学?怎样去学?学生学到了没有?把这四个问题搞清楚了,准备就更加充分,思路就更加明确,教学逻辑清晰可见,学习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又是高新课堂的最大着力点。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根据学习规律,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20分钟,因此,我们在40分钟的时间安排上,要重点突出,把重难点内容尽量安排在前15分钟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最好。剩下的时间里,可以安排讨论、练习、拓展思维等等,当堂检测,当堂反馈。要想使高新课堂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备受劳而无功的煎熬,究其原因,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敢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一名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1.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2.提升个人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2013年7月29日——8月4日,我参加了黔东南州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培训地点在凯里学院,时间一共七天。开设的课程有《教师职业道德与礼仪修养》、《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的撰写》、《观课议课新理念》、《小学语文阅读习作的实践与思考》、《课改十年话小语》等等。授课教师有学院教授、凯里地区几所小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州教科所的语文教研老师、在县城任教的省级教学名师等,培训形式基本是讲座,偶尔有经验交流。
几天的培训下来,我有不少感触。一是培训的收获方面,二是培训的不足方面。总体来讲,这次的培训不是很满意,这样长的时间,感觉有用的讲授不够多,大多是培训老师在上面自顾空谈理论,有的抽象不结合实际,有的发散漫无边际,有的空洞言而无物。希望以后组织机构在组织这样大型的培训时考虑更细致、安排更合理、形式更多样、参与面更广,调动参训教师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动口,这样来参加培训的老师将会有更多收获。
下面,谈谈这次培训中讲得好、有收获的方面。首先,说一说姚源和老师的培训。
8月2日上午,我们在31205教室听了三穗一小姚源和老师的《小学语文阅读习作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姚老师的讲座比想象中好,实在、具体、清晰、易懂,内容丰富而有条理,结合和贴近我们的教学工作实际,就好像是针对我们工作中的难题而专门进行的指导一样,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姚老师所讲的都是他在自己平时做课题时总结整理出来的经验和案例,是他自己工作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得,内容真实具体,讲解过程思路清晰,事例丰富,表达有序,理论与案例结合很好,语言顿挫得当,让我们听来清楚明白,深受触动。
姚老师跟我们一样本来是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在他讲来他读书时语文并不好,是几科中最不好的一科,但是工作后却因为机缘一直教语文,到后来的现在做出这样的成绩,达到这样的效果和高度,是因为他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付出比我们多得多的辛劳与汗水,甚至达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姚老师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内容详实,比较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课题的完整框架,到他结束讲座大家还意犹未尽,有的老师说还想听他再讲讲别的案例。我从他的讲座大致了解了一个课题的框架结构,可惜时间短,他讲座的前两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解读》和《目前阅读与习作教学模式》没有讲解,相信如果经过他的解读,也会给我们以启迪。他讲座的第三个方面《阅读习作教学模式的探究》给了我们不少思考。
他这个教学模式应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课题形式了,在此之前问题的提出是因为他在自己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遇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看似顺水推舟地做了几个课题,然后一步步积累经验,走上熟途。他研究这个课题的策略就有十四种之多:大声读给孩子听;给家长的一封信;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和发表;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展示的舞台;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片段描写,提高写作能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仿说仿写训练;同文阅读;读写结合;办小报。方式方法之多之全,无不体现了一个老师的有心和用心。其实,这些方法我们也可以用,甚至其实有的方法我们也在用,只是远没有姚老师用得那么好那么系统,我们也懒得动脑动手去思考那些联系、整理那些那些资料,我们过的是得过且过、任其自然的日子,所以看到别人能够这样做出成就,真的是内心里很佩服。
姚源和老师对这个教学模式的解读用了几个典型的案例来向我们展示。如《一张照片》这个看图作文的案例。这个作文相信我们大多数老师都上过,它确实不好上,就那么一张图片,怎么引导怎么讲解都显得空泛抽象,学生也难以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更难以写出真实深刻的感受。而姚老师的方法独特有效之处就在于他善于使用阅读材料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类作文的写法,并能通过他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学生把这种写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当然这除了授课者本身要有扎实的功底之外,还要很有心,愿意为这个事情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准备别的图片,寻找合适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情况想好授课策略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对于那么用心有心的人来说,似乎又是顺理成章手到拈来的,这种境界让我们自叹弗如。
又如姚老师的《写活动场景——拔河》这个案例的展示。我们教过高年级的老师知道,写活动场景是学生习作的又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抓不住场景的重点,也写不出场景的热烈,表达上也经常是没有好的条理,这其实是跟我们的指导方法欠佳有关的。姚老师依然是运用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抓典型、品细节,引导学生了解“通过一个点的精彩来感受全场的精彩”这种方法,然后在“情景再现、观察图片”时,指导学生抓住三类人物的特点和表现来体现整个拔河场景的热烈,之后指导学生写提纲、写片段,然后在全班评议习作,最后总结全课。这样的习作指导,不光是框架结构独特完整,细节引导也很到位,在这样的精心指导之下,相信听课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写出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长期的这种指导和熏陶,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姚老师的一个讲座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拨动了我们的那根懒惰之弦,当然是因为他的讲座如此贴合实际,让我们听得如沐甘露又时时反省。每个人的能力和所长不一样也有限,也许我们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跟上姚老师的步伐,做出他那样的成绩,但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真的可以再勤奋一点、再努力一点,遇到问题多动脑子去想对策、想方法,本着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忘掉对得失利益的计较,对教育事业多一份执着与热爱,相信我们也能够解决一些习作教学以及其他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从而在工作中少一点困惑,多一点成就。这是与大家共勉。
另外,在这次的培训中,凯里四小的周琴校长的讲座也是力度铿锵,头头是道,每一条理论跟一个事例结合,讲来语重心长,言意恳切。
周琴校长是凯里四小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凯里四小的教学名师大多出自她的的殷切指导,她应该是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看问题高度很高、精力充沛智慧过人的老师。她的讲座是《小学课堂教学艺术》,这样的标题会有很多现成的理论,似乎我们也听过看过一些,没有新意。但是周琴校长的解读却让我们觉得值得一听,而且听得进去,心中暗暗赞同,点头称道。周琴校长的讲解分五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课堂形象艺术,这个方面以前是不大听人提及的。她说教师的课堂形象要大方、得体、儒雅、庄重,但也要有色彩,不死板、不老化。她说的这些我很认同,也从其他礼仪书上看到过这些说法,我觉得自己多年来也是这样的着装风格。作为老师,有一定的职业形象,那么着装就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大方得体、庄重优雅,讲究色彩搭配但不花哨招摇,装饰品不能繁杂过多,头发要整洁利落,体态要自然大方、讲究形体美,目光表情自然柔和,有亲和力而不失威信。
其次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好的课堂导入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有激励性、趣味性,要简练、新奇,也要具有灵活性。确实课堂导入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等,只有导入结合课题,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性,再新颖有趣简练灵活才能达到导入的作用。
想当初,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时候是干劲十足,勇于实践。也乐衷于将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什么博客、论坛都是自己经常光顾的地方。在工作上也大有将自己一切都奉献在讲台上的风范,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当课余时间还不够的时候还常抽出自己的午休时间来辅导那些分批进行排练的同学们。那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累,好像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一样。那时的热情,那样的心态,曾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出去学习的机会也自然多了起来。
然而,另人遗憾的是,出去学习机会次数的渐多并未为我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改善。相反,常常是把别人的胜利经验实践在自己的课堂上时,结果变得一塌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挫伤了自己的一次次信心。
去学习别人的优秀教学经验,本是一件好事,为何用在我身上却适得其反呢?是我不适合别人的经验还是其它原因导致了这种结局?
新课标的实施在东莞最初阶段,还是一个懵懂的阶段,大家都在追求、探索,课堂越来越复杂,内容越来越丰富、甚至五花八门、样样齐全,然而大家都在作秀。大家每每听完课,心里感觉太做作,但心照不说,评课的时候评的都是表面上的颜色多鲜艳,或者说如何更鲜艳。而没有提供一些真正意义上有指导意义的思路给大家。实际上也无法从一堂作秀课中提炼出有价值帮助的思路出来。而自己,依然在困惑中彷徨。
当自己的脚步停歇不前时,别人的脚步没有停下来。尤其硬件条件比较好学校,新课标的头绪已渐露锋芒。
而我们,却在学校的“杂工”当中表现异常突出。在学校里,“课件制作能手”的称号让我极度厌恶与反感,这代表着我更多的是做着与自己的学科无关的东西
失去了钻研的空间和时间,加上气氛又不够,虽有频繁的教学交流,却被疲惫的教学心态否决了一切上进之心。岁月一直这样流逝着……
当某一些思路顿悟时,发现我们错过了很多时间。
教师也形同医生为病人开处方,只是医生是为了恢复原貌,教师是为了革新面貌,但发现,自己老了。很多东西我们做不出来了。
16岁之前,我过得很懵懂。爷爷奶奶不仅年迈,还没受过教育,对我的学习帮不上忙,只能保证我吃好喝好穿好。我父母每年春节回家一趟,每月打个电话给我。在这种无人监督、引导的情况下,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初二时喜欢上同班一个女孩,还跟社会青年有了来往。
16岁那年,因为跟社会青年参与一起影响恶劣的打架事件,我被学校开除了。这年夏天,在父母的张罗下,我到了东莞一家塑胶厂,成了一名普工。
这段日子,我切身体会了父母在外打工赚钱的不易。塑胶厂每天正常上班8小时、平均加班4小时,每周休息一天。车间里充满了刺鼻的塑胶气味,耳边不停传来塑胶机此起彼伏的、轰隆轰隆的开闭模声。即使这样,一个月辛苦下来,工资只有1000多块钱。
也是这段日子,从小在村镇范围内活动的我,充分领略了都市的精彩与无奈。沿着塑胶厂所在工业区走出来,不远处是一条步行街。街边林立着服装店、电器城、酒店等消费场所,街上行走着许多打扮靓丽、表情自信的男女。捏着口袋里不多的钱,瞅着路边玻璃镜里寒酸的自己,我常会生出一种极度自卑的感觉。
现在再想起来,我发自内心地感激一个名叫邓刚的工友,是他激起了我不服输的心理。
他跟我同在一个车间,比我大两岁。他的处境和我差不多,学历低,工作经验和技术有限。他比我先进厂半年,进厂不久便报读了一家培训班的电子课程。课程结业后,他跳槽去了一家电子厂,成了一名月薪2000多的技修工。
他辞工去电子厂报到的那一天,我将他送到塑胶厂门口。望着他毫无留恋的背影,我告诉自己:我要向他学习――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种下勤奋与努力,就能收获喜悦与成绩!
这年冬天,我拿出手中所有积蓄,在一家驾校报了驾驶课。每个星期天,经过连续六天的工作,哪怕再累再想休息,我也去驾校聚精会神学习一上午的驾驶课。
我打小对车有好感。我这时的想法是――拿到驾驶证后,要不去开出租车,要不去当私人司机。
2007年夏天,经过长达半年的驾驶课和车考后,我如愿拿到了驾驶证。经过多方打听,我才知道,自己离开出租车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开出租车要交一笔数额巨大的押金,之后每个月要交一笔管理费给出租车公司。我父母告诉我,他们能给我的钱,仅仅是那笔押金的1/2。另外1/2成了一条银河,将我和我的出租车隔成了牛郎织女。
利用业余时间,我开始在人力市场寻找私人司机的工作。经过不懈寻找,我找到了几次面试机会。沮丧的是,几次面试下来,面试方都嫌我太年轻,实际驾龄又为零,实在不敢对我冒险网开一面。我的司机梦彻底破灭了。
这次冲动的驾驶经历后,我 明白了一个道理:付出勤奋与努力也要讲方法,使用不当只会白费力气。
2008年春天,在手上又有了一定积蓄的情况下,我辞掉了塑胶厂的工作,租了间房,买了台电脑,开了个股票账户,专门跟一个“股神”老乡学起了炒股。
2008年是个“股神”频出的年份。因为经济形势好及证券市场规范化等原因,这年的大盘指数从3000点左右飚升至了6500多点。塑胶厂里的许多员工都在炒股,就连打扫卫生的阿姨也买了300手股票。我那个老乡在2007年年初投资了5万元,年尾变成了20万元,被大家公认为“股神”。在他的“洗脑”下,我决定告别生产车间,投身股海,成为一名标准的股民。
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平均每天赚100块钱。
我的本钱不多,不到1万块钱。为了实现目标,平时远离阅读的我,在“股神”老乡的指点下,买回来一堆书。每天平均花2个小时,埋首在这些书本中。每天8点起床,看一个半小时的财经新闻;9:30―11:30,13:00―15:00,这两个股市交易的时间段,我的眼睛几乎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脑上的K线图;我还买了一个日记本,每天猛盯K线图之余,盯出了任何心得体会,赶紧如获至宝记下来。
2008年上半年,我确实实现了目标,平均每个月赚了3000块钱左右。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赚钱了并不代表我的炒股技术有多牛,只代表当时的股市的确是牛市,就连我这种虾兵蟹将,也能混水摸到鱼。
2008年下半年来得很快,那场由雷曼兄弟引发的金融危机来得更快,只用了一个多月,不仅我之前赚的钱消失得无影无踪,就是我的1万元本钱,也给节节败退的指数折腾得只剩4000多元。
2008年底,我的“股神”老乡几乎以咬牙切齿的姿态,正式向我宣布了他“金盆洗手”的消息。
他“退出股坛”的第二个星期,我也卖出了所有股票,将股票变成现金,然后捧着我那个由一辆自行车变成的车轱辘,默默地删除了电脑里的股票软件,退了单房,找了一份工作。
这段为期一年半的炒股经历,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确实有无数条路,每条路上确实行走着无数人,可不是每条路都适合你行走的,找到你适合行走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之后,我又行走了许多路:摆过地摊――我进了一批手机挂件,利用工余时间,在天桥上摆摊卖给过往行人,一个多月下来,我的人瘦了一圈,进的唯一一批挂件还没卖完;做过房产中介――每天不是在带客户看房,就是奔波在带客户看房的路上,结果三个来月下来,我没有卖出去一套房,反而领略了不少房产中介黑幕……
2011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了个只需用5000元就能盘下一家麻辣烫小店的机会。我没有犹豫,在前店主手下“实习”一个星期,感觉自己烫出来的麻辣烫“色香味俱佳”后,便接过前店主的店,当起了小店老板。
初当小店老板的日子,我手忙脚乱。每天中午和傍晚时分,是店里的两个小高峰。我舍不得多请人,只请了一个湖南籍的女孩小梅。两个小高峰成了我和小梅的“噩梦”:我们常常不是多给顾客食物,就是少给食物;不是多收钱,就是少收钱;不是忘放调料,就是没将食物烫熟……
小半个月后,我的麻辣烫手艺越来越具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资本了――地球人都知道,要想麻辣烫好吃,要紧的是汤料,对此我狠下了一番工夫研究,至于研究成果,涉及“商业机密”,恕不相告,呵呵;我的小店管理方式也越来越具有“有条不紊”的风范――尽管只有两个人,我还是分了工,我负责进菜、洗菜、烫菜、收钱,小梅负责串菜、端菜、招呼客人、打扫卫生……
2011年12月底,我算了一笔账:小半年时间,不仅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顾客越来越多,5000元盘店费用早早赚来,我还赚了近1万元――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这,是我赚了小梅这个女朋友。不要问我与小梅是怎么开始的,这个,涉及我和小梅的情感隐私,我得征得她同意再说!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YY一下:我的店成了麻辣烫界的“俏江南”,我成了麻辣烫版汪小菲,小梅则成了麻辣烫版大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