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个人自评报告

大学生个人自评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1: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个人自评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个人自评报告

第1篇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现阶段的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遇事容易冲动,而且没有了老师家长的束缚,在应对各种状况时容易产生偏激情绪。[1]由此出现许多的问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许多的困扰。不禁让人们深思: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如何给大学生正确定位,他们又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又是怎样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本研究致力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三所学校的本科学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717份,其中男生238,女生477,2人未报告性别。其中实际回收吉林大学197份,东北师范大学177份,吉林农业大学343份。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通过九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做一个调查。

(三)主要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71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②文献查阅法:通过书籍、网络查阅了相关文献。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Scl-90总分方面,总分大于160占39.0%;最少有一项因子分大于等于3的占24.0%,其中每个因子分所占的比例如下:躯体化2.9%、强迫症状15.4%、人际关系敏感12.3%、抑郁7.7%、焦虑7.3%、敌对8.1%、恐怖5.0%、偏执8.9%、精神病性5.1%和其他6.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

F检验显示,男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如表1所示: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下同。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

(四)在学校上,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的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

农大较吉大东师而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更加突出一些。如表3所示: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

低年级在躯体化、抑郁两个维度的平均水平低于高年级,如表4所示:

三、讨论

(一)性别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差异显著,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症状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明显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可能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男生在社会中要面临更多的压力,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女生更加复杂。可能会更容易去猜忌,不轻易相信别人。[2]

(二)是否独生子女

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在此三个维度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以看出非独生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她)们需要得到学校社会更多的关注。

(三)学校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大学之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个维度上面存在显著差异。今年北京小学开始实施“快乐教育”[3]可以说是中国的教育改革迈出了一大步,或许以后可以在全国的中小学中拓展开来。但是作为大学,应该本着为国家培育顶尖人才的目的,因此大学教育制度应该更加的严谨。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应该更加的严格,如果以后“快乐教育”在全国开展,中小学生的负担变得轻了,上大学以后,还是继续轻松的话,恐怕中国的教育和西方国家相比只会越走越远,而不是赶超。因此大学应该严谨办学,为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尽一份力。

(四)年级差异

研究显示高年级尤其是大四的学生在躯体化和抑郁两个维度较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加的显著。大四要面临择业问题、考研问题、婚姻问题等,因此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焦虑。而低年级的学生则相反,还处在步入大学的欢乐中,因此没有太多的困扰。在这里希望学校和社会多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性格上的成熟。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帮助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以免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四、结论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个性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明确地指出:“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1]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生管理队伍、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起以培养学生主体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主的个性教育运行机制,根据个性教育目标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改革课程、教材、教法,优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进程,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良好个性的人才。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途径入手。

1.建立有利于高职学生个性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宽松的环境是个性形成的重要外因。有了宽松的环境,高职学生才会自主学习,才会形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讲,宽松的环境应建立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之上,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行的大多是过程管理,各个环节管理过死,学生不能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这不利于学生优良个性的形成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实行目标管理,关键是建立科学的目标机制和评价机制,确立“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特殊发展,有特长学科(指文化学科),有特别兴趣(指音体美等方面),有特殊成果,[2]在充分尊重学生不同个性的基础上达到发展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目的。

2.构建适应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必修课一统天下,它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优良个性的形成。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个性教育,必须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完成国家规定的统一课程、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建立和完善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举为内容的课程体系,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力求有创意、有特色,使整个课程计划与内容具有均衡性、创造性、灵活性与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优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3.建立适合高职学生个性形成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的活动机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适合于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学生。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人们对个性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也随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考试制度越来越和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相悖。现代教育评价机制应该重视其教育,不再把评价对象看做是被动接受检查的客体,而看成参与评价的主体,把学生当做具有完整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和评估标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促进学生独特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发展。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让评价对象积极参与评价过程,重视评价的主观能动性,把评价过程看做是评价对象的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提高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评价和反思能力,[3]从而使评价能促进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个性形成的评价体系,也是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努力的方向。

4.以校园环境建设为依托,重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我们要在重视硬环境的同时,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硬环境指的是办学物质条件,软环境指的是学校的精神风貌,即办学理念、宗旨、传统、管理、学风、教风、校风等,而这些与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分不开的。

校园文化是育人的特殊环境,大学校园以特有的精神和文化氛围,对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实现着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产生强烈的影响,对人才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而且要根据时展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要求,将德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文化活动中,应尽量体现当代校园文化的特点。同时,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不仅要注重宏观文化群体建设,即校园校风建设,还要注重学生、微观主体文化群体建设,如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社团文化,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根据平等、理解、信任、互爱和互助等原则,建立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4]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中能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建立展示各自才能的平台。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提供学生创新的园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功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第3篇

这些实验的开展不仅要借助专业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还要到野外爬山涉水、接触化学试剂实验测定,因此实验的开展也存在不少的安全风险。如在野外考察中实习区域出现的有毒植物、动物的生物灾害;突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雷电等的自然灾害;机械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对人产生的伤害等;在实验室中用到水、电和某些有毒、有强腐蚀性、易燃烧的化学药品的使用不当造成的意外事故。此外还有因大学生的个人安全意识不强而出现的出行交通事故、贵重财务遗失、实验仪器损坏、登山失足造成身体伤害等问题。地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的损失,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还会导致大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实验,影响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安全第一,以生为本。”地理实验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还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但是许多高校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经费、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对地理实验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常常只能保证计划实验项目的开展,忽略了相关安全知识和理念的教育,或将更多的实验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导致大学生接受的实验安全教育非常有限,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教学存在安全隐忧。加强大学生实验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种地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地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保证参与实验的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加强地理专业大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

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规章制度是地理实验顺利开展的秩序保障。高校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实验开出的时间、地点,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数量等制定适合学科专业的实验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教师安全教育制度、实验人员安全责任制度、大学生实验安全守则、实验仪器规范操作程序、实验安全规范流程、野外实验安全守则等制度。此外还应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对于违反实验安全的人员应尽快处罚,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只有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大学生在实验时严格遵守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正确掌握实验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明白实验的内容、操作程序和药品的性质及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达到地理教学效果。

开展系统的实验安全教育。人为事故是由大学生的失误而致,预防事故的重点在于强化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事故发生。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运用多种教育平台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地理实验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实验安全知识。安全教育和实验教学应融为一体,将实验安全教育内容规定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授课,并将安全实验的相关制度和资料发给大学生学习,授课以形象教育方式为主,用实物演示、规范演示、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教育方式来提高教育效果,同时通过专题讲座、课后活动演练、教学公共场所海报、图片展示实验安全教育知识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对安全实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全面,包括安全实验相关制度、实验安全规范操作规范、实验化学药品的使用规范、化学中毒、烧伤等事故的处理及防火常识的学习,内容应涉及大学生的身心安全、财产安全、出行安全等内容,以确保大学生对实验安全及防护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安全教育让大学生明白遵守安全守则,规范开展实验是保障自己和他人安全的重要基础。

实施实验安全教育考核机制。大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实验安全知识后,对相关的实验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大学生个体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一,对实验的机理、内容和安全知识的完全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高校实施实验安全教育考核机制,是指在大学生开展实验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考试,考核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安排知识问答、场景模拟、应急处理等方式考核,并把通过安全考试做为准予实验的必要条件,实行安全教育结合实验的准入制度。对于缺考或考试不合格的大学生,应安排重修和考试,直至合格后才准进入实验室。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考核机制的实施,让大学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让每名实施实验的大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安全知识,确实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保障实验安全教育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安全事故。

建立高效的实验安全保障机制。安全事故发生有其规律性,通过对安全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建立高效的实验安全保障机制,将事故的发生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首先高校要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建设安全的实验场所。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建设合格的实验室,配制先进的软、硬件物质基础设施,如实验防火、防电、防爆、防毒设备,在实验室门口张贴危险提示标志,明示实验禁止行为(如吸烟、带入磁性物体等),为大学生备置合格的实验服、口罩、手套等防护仪器。其次选择安全的野外实验场所、实验时间安排科学,对实验使用的含安全隐患的实验仪器定期安全检测,提高野外实验的装备水平,配齐各项实验安全防护设备。再次对实验用的高危仪器和药品要认真登记和安排专人保管、使用,在摆放位置做好警示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该危险药品的性质和预防、安全操作、应急处理措施,不断提醒实验的大学生要时刻规范操作,当危害不能避免时能采取正当的防护措施,将危害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后要加强实验教师的安全业务培训,并将实验安全情况列入实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范围,落实实验教学和管理教师的安全责任。

第4篇

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一级学科艺术学确定为一个新的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这不仅是对我国艺术学科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紧密地呼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的困难与矛盾。一是理工类开设艺术类专业的侧重点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2]:一类是着眼于办专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兼顾学校的素质教育;另一类则相反,着眼于学校素质教育,同时兼顾办学的社会责任;再有一类则着眼于学校的创收,兼顾办学的社会责任和学校的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在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搭建、学生管理等方面各有侧重,人才培养参差不齐。比如第一种类型的,其定位于专业办学,就会把艺术设计类专业和其他理工类专业等同对待,容易办出特色,其他就未必了。二是自身专业特点突出。艺术类专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专业门类,这一门类的学生个性特征突出,而理工类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其特点更为明显,问题也更为棘手,特别是学生的学风建设方面。在经过一阶段的升温后,理工类高校里面的艺术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办学定位、专业设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方面陷入一定的发展困境,各高校开始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招生,压缩规模,“艺考热”有所回落。

二、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及学风建设困境

理工类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其专业情况较为特殊,生源背景复杂,他们具有更多的不同于一般专业的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彰显专业特色的标志,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着大学学习和良好学风的形成,学风建设不容乐观。

(一)重视专业技能,缺乏人文素养

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接触专业比较早,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结,艺术情结浓厚,专业学习得心应手。相反的,受传统的“重理轻文”思想的负面影响,艺术教育被视为边缘学科,具备较高艺术天赋的且文化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更不愿意报考艺术类别的专业,报考学习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基础都比较薄弱。另外,我国高考对艺术类学生的选拔对文化基础要求也较低,无形之中加剧了艺术类大学生对文化素质课不感兴趣、文化知识缺乏等现象,自然而然的文化素养也不高。再者,“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影响[3]。这样在学习生活中极易导致两种极端的现象,一边是专业课的学习氛围良好,另一边则对专业课外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消极对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二)重视自我意识,缺乏集体观念

艺术类专业学生在人才培养上有别于其他专业,比较注重个人的自我设计与发展,上课方式灵活多样,以小班为主。这一方面为艺术生进行艺术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激发创作激情与灵感,培养了学生独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这种过于追求自我、崇尚自我的学习方式和环境,也慢慢滋生了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比如习惯于独来独往、不喜欢集体生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个人主义意识浓于集体、大局意识,崇尚自我,缺乏团队合作协同精神。在学习生活中,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非常渴望展现自我,希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对于师长的教育引导缺乏耐心,听不进去;对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比较反感,甚至有抵触心理和叛逆行为,在教育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三)重视个性自由,缺乏组织纪律

艺术类专业学生以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浓厚的创新能力见长,个性越强,往往越具有艺术创造能力。长期的艺术专业学习和独特的行为处事风格,使得这类学生的情感细腻、思想奔放,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艺术类专业学生注重个人追求,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欢张扬个性,热衷于追求潮流和新事物,常常以时尚的引领者自居,奇特的服饰、造型往往深受他们青睐。同时,由于艺术类专业的授课方式比较多样,有很多的户外采风实践,他们的学习生活相对自由宽松,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缺乏纪律意识、纪律观念淡薄、生活学习松弛懒散、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或逆反等现象。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就是染有迟到、旷课、早退等不良习惯,无视校规校纪,纪律意识较为薄弱。

(四)重视功利主义,缺乏吃苦精神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和自私思想。且艺术类专业学习成本要远高于其他专业,学习艺术类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优越,宽绰的生活习惯易滋生功利思想。从社会环境看,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给艺术带来了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负面效应[4]:一是学校考虑经济效益,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而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二是教师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投入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做兼职、搞创收,学生在无形当中受到了影响;三是学生禁不住诱惑,热衷于兼职,低年级时便纷纷外出兼职挣钱。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让艺术类的学生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使他们注重追求个人实惠、名利,爱慕虚荣,不善于吃苦,学习上怕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怕穷,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浅尝辄止。

三、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学风改进对策

随着理工类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科学把握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探索一套适合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5],因材施教地开展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上述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具特点及存在的学风问题,学校应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狠抓学风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德育教育为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课在学生“三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宣传教育,参照国内一些高校做法,在校园网开辟“学风建设专题”栏目,开展舆论宣传与引导。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提升理工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开展符合艺术类学生发展规律的形势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美化、完善艺术类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6]。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培育与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走精品化路线;规范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的组织开展,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二)注重典型示范教育,提升学生集体意识

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习产出,做实综合测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向先进模范学习;做好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及优秀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交流会、报告会等方式,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开展有效的帮扶引导工作。通过充分发挥优秀干部、优秀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结合各类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他们的全局观念,进一步强化艺术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严肃学校校规校纪,弘扬优良校风学风

缘于人情及各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对个别学生违规现象处理的模糊不清,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纵容了学生藐视制度约束性。对于这一群体,要加强制度建设,并把制度落到实处。要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考风建设与道德、诚信教育相结合,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自律意识。特别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纪现象的处理力度,对于考试作弊及无故旷课现象,要简化处理环节,提高处理速度,从思想源头上断绝学生的侥幸念头,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四)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5篇

关键词: 职业指导 特征胜任 生涯规划

一、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案例分析

(一)一般资料

王某,男,19岁,某高职院校三年制三年级化工专业学生,身材中等,健硕有力,衣着整洁。成绩中等偏上,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沉稳寡言,在同宿舍男生中有一定的威信,但不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职业指导过程

1.初次指导。

(1)主动寻求指导。自大二下学期开始,王某就一直很忧虑,尤其是在本班级中有8名同学首批被某企业选中编入校企合作班后,提出了问题:我能找到工作吗?企业会选择我吗?我能找到好工作吗?我会工作愉快吗?我会有所成就吗?

来访者自述,自己其实很内向,害怕人际交往,希望人与人之间能简单些,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偏上,父母都有一份较稳定的工作,父亲还有不错的技术,有一个姐姐已经工作,没有经济负担,所以对自己的要求是能有一份稳定的、不需出太多力气的工作。

大三上学期,参与了两次企业招聘,非常紧张,怕企业嫌自己学历和技能不够好,有一定的心理负担,结果是求职没有成功。

(2)诊断及实施指导。来访者就业求职心理消极、自卑,急需进行求职心理调适指导。

高职学生产生求职自卑心理,一方面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高职高专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工作也要求本科生才可以应聘。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高专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往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也是普遍存在的,表现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地退缩,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

心理调适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①客观、准确地自我认识。来访者的主观评价偏低于社会客观评价,信心不足,犹豫不决,要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剖析,使自我评价逐步接近客观实际。可以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客观地与同学比较来认识自己,不仅仅比考试分数,更注重比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比较,可以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清自己在相比较的人群中所处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并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取得较大的成就。

②培养自信心。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能在求职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二要积累自信的资本,具备了真才实学,自然能胜任企业交付的工作。

③在求职中提高承受挫折能力。求职受挫后,产生紧张状态、焦虑情绪等是正常的现象,应该理智对待,视挫折为鞭策,以积极进取心态认真总结,吸取经验与教训,调整期望值,不断努力,反复尝试,改变行为,要大胆地表现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④面试技巧辅导。修改简历,完善自我介绍,并对着装、仪态等细节提出一定的建议。

(3)调适效果。在第三次面试中,成功被无锡某化工企业录用,并提前上岗实习。

2.再次迷茫。

(1)主动倾诉。来访者倾诉,进入企业三个月,工作完全不是他想象的状况,在自动化强度极高的厂房内,8至12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只有他一个人监控着一台计算机,只需定时定点抄录一些数据。所学的那么多专业知识似乎一点也没用上,学这么多年有什么用?一个人处在那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压抑,最终选择离职再次返回学校。

(2)诊断及实施指导。来访者就业与择业观念发生了冲突,无法正确进行职业定位,产生了困惑。征得来访者意见,进行职业素质综合测试,并形成测试报告。

①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最想做的三种工作,依序是军人、医生、化学类生产者。职业倾向总分按高低顺序依次是SECRIA,建议职业类型为S(社会型),对应职业为学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公共保健护士等。

②职业气质测评:抑郁质得分为-5,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栏目得分为8、15、11,初步测评为多血质与粘液质二种气质混合型。“气质与职业匹配”对照中反映“不适合的职业”为长期安坐的细致工作。

③职业性格:通过MBTI测试掌握性格类型为INFP,此类人是沉静的观察者、理想主义者,具有调适的弹性与包容性,希望了解人们及实现人类潜能的方式,较适合艺术工作者、编辑、社会工作者等职业。

④GATB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采用五级评分法自评等级为G2、V2、N3、S4、P3、Q4、K3、F2、M2,适合职业为系统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员、产品设计和内部装饰者、商业经营管理。

⑤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这是一项创造力练习,测试反映测试者好奇心及挑战性的个性特质水平较高,具有追根问底的精神,肯深入思索事物的奥妙,能够从杂乱中理出秩序,愿意探究复杂的问题或主意。

综合以上结果,给予择业建议:化工类专业生产研发工作,即工作岗位建议锁定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研究所或高校实验室。

(3)诊断反馈。来访者欣然接受诊断测试结果,并有茅塞顿开的体会:个人对知识的储备是必要的,但更希望能运用去探究更为复杂的问题。长期安坐的细致工作即化工操作工作确实不适应其职业气质,具备挑战性的研发工作是潜在需求与现有知识积累的最佳结合点。

(4)后期观察。来访者在取得科学的择业建议后,确定了择业方向,一方面关注校园招聘活动,另一方面在网络上寻找相应的岗位,参加了某高校的实验员招聘,最终确定在丹阳一家生物工程公司研发部,工作愉快,反映有压力但动力十足。

(三)案例分析

大学生职业指导不仅仅是求职技巧的训练、求职心理的调适,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指导应围绕大学生就业素质展开研究与创新,应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就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更含有人格、态度、情感、价值观、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多层次结构。

大学生显性智力因素与职业的匹配可通过教学、实践达到初步的适配,而隐性的非智力因素适配,则不易完成,且困扰真实存在,操作上难度大、标准高,科学化程度高。大学生就业理论模型即基于心理学的职业综合能力结构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相结合的核心就是胜任特征模型。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在大学生择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研究丰富了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引用的现代最新的科研成果合理地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具有科学性、战略性和实效性。

二、胜任特征模型及构建意义

(一)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因素

1.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是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基础。

2.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知识是掌握技能的基础,知识的多少决定着技能掌握的快慢和深浅,技能的掌握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和发展。

3.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4.自我认知。包括个人能力、兴趣特长、优缺点的客观分析。

5.特质。个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使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

6.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

(二)构建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在毕业生择业工作中的意义

1.重视对学生胜任特征的培养,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按照传统的选拔方法评估,发现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平平,表层的知识和技能在一个人身上比较容易表现、易测量,并易于提升。而学生的核心动机和特质则是难以把握、不易测量、难以评估和培养的。常被人忽视的深层胜任特征应该成为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中考虑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大学生动机、特质等因素更有利于大学生科学的就业。

2.加强对岗位的深层探索,更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真正的职业指导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二是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社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是对完全不了解的职业、行业、岗位进行相对浮浅、表面和短暂的探索,缺少对职场的前瞻,80%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一年跳槽正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倾向的领域,不了解根据自己的特质去选择匹配的发展空间。如果不具备该岗位所需要的深层次的胜任特征,要想改变自己的深层特征则不是简单的培训可以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在入职后重新选择其它的行业或职业很可能意味着放弃现有积累的一些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和人际关系,增加就业成本,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和损失。

三、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在毕业生择业中的运用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研究的最大特点是把知彼中不易量化的东西量化,帮助大学生真正科学地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择业与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要将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与大学生择业、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择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有利工具。采用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综合评价的胜任特征分析法,不仅仅能满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构建起某种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对于大学生担任某种工作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及其组合结构有明确的说明,还能成为从外显到内隐特征,进行大学生素质测评的重要尺度和依据,从而为实现人职匹配提供科学的前提。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在大学生择业运用中的主导思想是:第一要分析具有哪些素质的人才能够适应此岗位,第二需分析能够适应此岗位的人才需要具有哪些素质。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在大学生择业运用中应重点注意解决的问题:

1.个性化的入职模式。

“就业或创业”的命题选择。一部分大学生看到别人创业成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效仿,殊不知创业与就业相比对人的深层胜任特征要求更高,创业者需具备以下三点创业心理特质,职业价值取向上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性格坚韧、广建人脉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具备创业心理特质的人是无法成功创业的。

2.不同行业的个性化胜任特征。

大学生要对职位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对岗位有一个正确的职业定位。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人才。如专业技术人员,除应具有其行业的专业技术和社会实践经验以外,还应具有学习能力,善于沟通合作、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的能力;销售人员要有强烈的内在动力,要有和客户沟通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锤炼和磨练形成但无法教会,因此大学生对自己进行胜任特征的探索可以认识自我发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平台。

3.不同岗位的个性化胜任特征。

一般组织的岗位大体上分为管理类、技术类、市场类、专业类等类型。就技术能力而言,这种能力是管理地位越高要求越低;就思维能力而言,是管理地位越高要求越高。作为教育者,我们一直在思考与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大学生进行择业、职业生涯规划,寻求高校职业指导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联系的新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让人才对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更加匹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自杀意念;大学生;影响因素;现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1-0806-06

自杀现象由自杀死亡、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组成。对自杀意念的研究在方法学的某些方面较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的研究更有优势,例如它在人群中的发生比例较高,克服了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这样低概率事件在方法学上的局限性[1-2]。而且,自杀意念本身与个体的精神病理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缺陷、危害健康的行为[3-4],以及自杀死亡[5]都有显著的关联,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对自杀意念的研究和干预可以为促进精神健康和预防自杀提供一条途径。

自杀一直是大学生死亡的重要死因。对自杀风险进行筛查,并为筛查阳性的个体及时转诊和提供干预是西方国家青少年自杀预防的重要措施[6]。在大学生中对自杀意念的筛查是自杀风险筛查的一部分,而通过对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提示风险人群的其他特征,为制定进一步的筛查和随访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在我国,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筛查研究报告相对较多,多从对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和人格特质的调查数据中得出,例如SCL-90或UPI中的“想轻生”条目,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有过不如死了为好的想法”条目,调查自杀意念出现的时限则根据调查问卷的时限从“一周”到“终生”不等。这样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从1.36%~35.3% [7-12],而由此得出的“自杀意念”群体的代表性则很不确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分析可比性和推广适用性不强。另外,根据费立鹏等提出的自杀成因的多因素作用模式,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和亚群体特点在自杀成因中的作用[13]。虽然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方面比较接近,但不同校园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研究结果的推广适用性应该进一步考察。尽管如此,周忠琴等[14]2007年针对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进行的综述中还是发现自杀意念较为一致的影响因素集中在个体精神病理倾向、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点突出和烟、酒、暴力等危险行为方面。而高宏生等[15]的研究则进一步提示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疾病倾向是自杀意念的直接危险因素,而生活事件通过个体的心理疾病倾向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作用。以上研究为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依据。

另外,西方国家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自杀问题有恶化的趋势,而自杀死亡的学生仅有少数曾在校心理咨询中心求诊[16-17]。我国一些大学和省份的调查报告也提示自杀死亡在大学生死因中所占比例几十年来有明显增加[18-19],但对大学生中自杀个体的求助情况尚无相关研究。一项全国性的自杀心理解剖研究发现自杀个体死前精神障碍患病率为63%,而曾就诊者仅占8.6%[20],提示我国有自杀性的个体很少有精神卫生方面的求助行为。所以在我国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自杀风险的筛查和求助行为的调查和促进很有必要。

综合考虑以上既往研究的发现和不足,结合北京某综合大学学生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本研究选取了该大学刚刚结束了一年级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过去一学年里和最近一周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试图进一步了解这部分风险人群的特征,同时了解整个学生群体及自杀意念群体的求助行为特点,为制定下一步随访及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为来自北京某综合大学9个文理科院系的全体刚刚完成一年级学习的学生,共2105人,收回有效问卷2055份。其中男性1143人,女性904人,未填写性别者8人;平均年龄20岁±1岁;文科系548人,理科系885人,医科602人,无法辨别院系者20人;填写姓名者1391人,填写联系电话者1978人,填写电子邮箱地址者1977人。

调查在第二学年开始前的军训阶段进行。以系为单位,由专门的调查员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调查开始前先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对学生进行集体知情同意,鼓励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填写学号、姓名、联系电话或电子邮箱地址作为联系方式,同时强调保密原则。回收问卷时调查员现场检查Beck抑郁问卷第9条自杀意念的填写情况,如发现有选择“3=只要有机会我就自杀”者原则上立即约其进行深入访谈和进行必要的干预与转诊。所有回收问卷中仅有1份选择了“3=只要有机会我就自杀”,因该问卷未填写能辨别个人身份的信息,未能追踪到个人。

1.2工具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姓名、学号、性别、年龄、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本人及父母的躯体和精神疾病病史。本次调查中学生们被鼓励通过填写姓名、学号、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来作为与调查员保持联络的信息。另外,问卷中还重点询问了学生上一个学年里因心理健康问题寻求帮助的情况,包括当面求助,如到学校咨询中心求诊,到综合医院心理科求诊,到专科医院求诊,到私人心理诊所求诊;远程求助,如打热线电话咨询,上网咨询,上网搜寻帮助信息。

1.2.2 Beck抑郁问卷[21] 共21个条目,0-3级评分。本研究使用该问卷评价被试最近一周内的抑郁症状,问卷得分≥14分被判定为一周内存在较明显的抑郁情绪;根据问卷第9条判断被试一周内是否存在自杀意念,得分≥1分者被判定为一周内存在自杀意念。在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联性分析中剔除了问卷中的第9条,所得分数作为抑郁症状得分,并以≥14分为界判定是否存在明显抑郁情绪。

1.2.3 Beck焦虑问卷[22] 共21个条目,1-4级评分。本研究使用该问卷评价被试最近一周内的焦虑症状,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45分被判定为一周内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情绪。

1.2.4 Beck无望问卷[23] 共20个条目,采用1-0(正误型)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绝望程度越高。

1.2.5青年健康危害行为问卷 参照美国CDC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监测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中饮酒、使用违禁药品、抑郁情绪、自杀意念和行为条目,用来评定一学年内的情况。并将问卷中“过去12个月”改为“过去一学年”,把报告“过去一学年里曾严肃考虑过自杀”者判定为一学年内存在自杀意念;把报告“过去一学年里曾有过持续两周以上感到如此悲伤,以至于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者判定为一学年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把报告“最近30天内使用过违禁药物或每周5次以上饮酒超过1杯”者判断为存在物质滥用问题。

1.2.6人格障碍诊断问卷-4(PDQ-4)[24] 是一项根据DSM-Ⅳ轴II 人格障碍分类编制的自评工具,共85个条目,分为10个因子:分裂样、分裂型、偏执型、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和型。采用1-0(正误型)评分。我国黄悦勤等对中文版在成人样本中进行了修订和测试,发现其总分从12分到42分的灵敏度变化为从100%到41.3%,特异度为从10.3%到100%[25],为高灵敏度和中度特异度的筛查工具,适用于人群人格偏离样本的筛查。

1.3统计方法

采用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 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及焦虑、抑郁、物质滥用检出率

一学年内存在自杀意念的学生有166人,占8.1%,男女差异无显著性。一周内存在自杀意念的学生有114人,占5.5%,女性多于男性,但差异统计学意义(6.5%/4.8%,χ2=2.82,P=0.057)。两个时间段里报告的自杀意念出现情况呈弱相关(r=0.31,P

2.2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分别把一学年内的自杀意念和一周内的自杀意念作为因变量,纳入变量包括性别,年龄,专业(文、理、医),阳性精神障碍家族史,最近一周的抑郁,一学年内的抑郁,最近一周的焦虑、无望,物质滥用,分裂样、分裂型、依赖型、边缘型、偏执型、回避型、强迫型、表演型、自恋型、型人格因子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1 显示,大学生一学年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共筛选出7个变量,其中6个显示为一学年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为有物质滥用、一学年内有过明显抑郁情绪、一周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利用远程方式求助、边缘人格因子分、分裂样人格因子分;1个显示为一学年内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为文科类专业。

表2显示,大学生一周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共筛选出6个变量,均为一周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为一周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阳性精神障碍家族史、一学年内有过明显的抑郁情绪、女性、边缘人格因子分高、分裂型人格因子分高。

2.3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求助行为

在过去一学年里大一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寻求过精神卫生服务的有255人,占所有新生的12.5%,其中当面求助的有73人(3.6%),远程求助的有201(9.8 %)人。在使用当面求助方式上男女生有差异,女性多于男性(4.8% /2.9%,χ2=4.42,P=0.035)。

有自杀意念者(报告近一周内有自杀意念或过去一学年里曾严肃考虑过自杀者)过去一学年里各种方式的求助比例均明显高于未报告有自杀意念者(见表3)。

3讨论

3.1自杀意念的检出率

对自杀意念的筛点在于要把真正存在自杀意念的对象筛查出来并为研究目的服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即时的自杀风险,所以把调查自杀意念的时间框架分别定为“过去一学年”和“最近一周”;为了减少歧义和减少假阳性率,研究选用的调查条目均直接出现“自杀”这个词,在询问“过去一学年”里的自杀意念时采用了美国YRBS中询问自杀意念的问题-强调“严肃考虑”自杀。结果显示过去一学年大一学生的自杀意念出现率8.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胡利人等[9]使用同一研究工具对大学生过去一年里自杀意念的调查得出的结果相当接近(7.85%,无性别差异);过去一周的自杀意念出现率为5.5%,女性多于男性(6.5% / 4.8%),这里显现出的性别间的差异可能与两个时间段调查自杀意念的问题不同有关,前者强调了“严肃考虑自杀”,后者则只是“有过自杀念头”,其中包括了一过性自杀念头。结合多因素分析中“女性为一周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提示女性出现一过性自杀念头者多见,这类自杀意念可能在冲动性人格特点并存的情况下造成威胁。

3.2精神病理因素与自杀意念的关联

3.2.1情绪障碍

本研究以临床上专门用于评价抑郁、焦虑和无望感的问卷对情绪障碍进行评估,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是自杀意念的独立风险因素,而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焦虑和无望感都未能进入回归方程。提示焦虑和无望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是间接的、不确定的,这与Emma E等对国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26]。另外,本研究中不同时间段报告的自杀意念与对应时间段报告的抑郁关联性最高,说明了抑郁与自杀意念的伴随特点,提示对存在抑郁情绪的学生及时进行自杀意念的检查是必要的。

3.2.2物质滥用

国外研究物质滥用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联性结果亦不一致,因对酒药使用的阳性判定标准各不相同,难以分析比较[26]。我国仅有一项研究在单因素分析发现违禁药物的使用增加了自杀意念的风险,但在多因素分析中这一关联性消失[9]。本研究把酒药使用合并起来作为一个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发现酒药使用是一学年内自杀意念的独立影响因素。由于对物质使用问题的界定标准不一致,国内这两项研究的可比性也不强。但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今后应重视对物质滥用的筛查,而物质使用问题应提到大学生健康维护的议事日程上来。

3.2.3人格障碍

我国很多大学生自杀意念危险因素研究中也发现人格特点与自杀意念相关,但使用的调查工具多为艾森克人格测查、16PF等以人格特质为维度的工具。本研究首次使用PDQ-4作为工具对被试的人格特点进行分类测查,以使结果与精神疾病分类诊断系统接轨。结果发现边缘人格特点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边缘人格以情绪行为的冲动性为特点,自伤自杀行为多见,而已有研究发现冲动性在我国自杀者中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27],本研究的发现与上述研究结果吻合。

3.2.4精神障碍阳性家族史

本研究使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询问被试父母有关的精神疾病诊断,结果的精确性很难判断,主要存在低估的可能性。但多因素分析仍然发现阳性家族史是一周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提示应重视阳性家族史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尤其在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时应注意询问相关信息,重视追踪随访这部分服务对象。

3.3求助行为分析

对自杀的成功干预有赖于使有自杀风险的个体及时寻求帮助和得到有效的帮助。本研究对调查对象在大学一年级的求助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自杀意念者(包括过去一周和一学年里有自杀意念)的各种求助行为均明显多于未报告有自杀意念者;而利用远程方式求助是‘过去一学年里有过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提示这部分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倾向于使用间接方式求助。对全体调查对象在一年级时求助行为模式的比较也发现学生更多采用远程求助的模式寻求帮助,而采用当面求助模式者中男性明显少于女性。鼓励求助行为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校园网络和信息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健全网络精神卫生服务,帮助有需求的学生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卫生服务;另一方面要重视自杀风险的筛查,采取主动方式对存在自杀风险者进行干预;另外,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去除耻感,鼓励求助行为也是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应该积极努力的方向之一。

3.4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多采用国外常用的问卷,但Beck无望问卷和PDQ-4在国内样本中的测试有限,尚无统一的界限值,而无望问卷的效度也存在争议,可能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本研究把这两个问卷的得分作为连续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研究未发现无望感与自杀意念的关联性,这与国外多数研究结果不一致,而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更完善的测试工具来验证。另外本研究针对的主要是被试的素质因素(个人和父母的精神病理因素、人格因素、性别)进行自杀风险的调查分析,没有涉及外因,如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虽然有自杀模型认为外因通过个体的素质因素起作用,但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外因的影响将作为本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Baldessarini RJ,Finklestein S, Arana GW. Predictive power of diagnostic tests[M].∥Flach E. eds. Psychobiology and psychopharmacology. New York: Norton,1988:175-189.

[2]O'Carroll PW, Berman AL, MarisRW,et al. Beyond the tower of Babel: A nomenclature for suicidology[J]. Suicide Life-Threaten Behav,1996,26: 237-252.

[3]FitzpatrickKK,Euton SJ,Jones JN,et al. Gender role,sexual orientation,and suicide risk[J]. J Affect Disord,2004,87: 35-42.

[4]McAuliffe C,Corcoran P,Keely HS,et al. Risk of suicide ideation associated with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attitudes toward suicidal behavior in university students[J]. Crisis,2003,24: 160-167.

[5]Brown GK,Beck AT,Steer RA,et al.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A 20-year prospective study[J]. J Consult Clini Psychol,2000,68: 371-377.

[6]Gould MS,Greenberg T,Velting DM,et al. Youth suicide risk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3,42 (4): 386-405.

[7]钟向阳,曾璇,杨利江,等.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 中国校医,2003,17 (3) : 216-218.

[8]张克让,罗锦绣,韩向明,等.大学生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 (3) : 144-145.

[9]胡利人,丁元林. 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与相关危险行为的研究[J]. 疾病控制杂志,2005,9 (1) : 18-20.

[10]于情,王礼桂,黄艳,等.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 (3) : 205-206.

[11]徐慧兰,肖水源,冯姗姗,等. 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 (4) : 288-291.

[12]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 (9) : 765-768.

[13]费立鹏. 自杀现象与预防[J]. 科技潮,1999,7: 86-88.

[14]周忠琴,姜潮. 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研究概况[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5): 397-400.

[15]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 通径分析在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2003,20 (1) : 20-22.

[16]Benton SA,Robertson JM,Tseng WC,et al. changes in counseling center client problems across 13 years[J]. Profess Psychol Res Pract,2003,34:66-72.

[17]Gallagher RP. National survey of counseling directors 2000[M]. Alexandria,V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unseling Centers,Inc. 2003.

[18]周成宜,容秀瑞,吴淑华.中山医科大学大学生死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J]. 新医学,1997,28(增刊): 69.

[19]彭国超,许小频,聂少萍. 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因病休退学及死亡原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02,28(1):27-30.

[20]Phillips MR,Yang Gh,Zhang YP,et al.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J]. Lancet,2002,360: 1728-1736.

[21]张雨新,王燕,钱铭怡. Beck 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164-168.

[22]郑健荣,黄炽荣,黄洁晶,等. 贝克焦虑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常模分数及因子结构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4-6.

[23]孔媛媛,张杰,贾树华,等. Beck绝望量表中文版在青少年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 ,10:686-689.

[24]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 4th ed. Washington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 : 629-674.

[25]黄悦勤,刘宝花,刘肇瑞,等. 北京市高中一年级学生人格偏离的现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5): 338-340.

[26]Emma E,Keith H,Karen 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icidal phenomena in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J]. Clin Psychol Rev,2004,24: 957-979.

第7篇

一、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据研究分析显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有自控力差、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躯体化、自卑、焦虑等,还有少部分学生患有抑郁症、恐惧症等神经障碍。除了上述心理特征外,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

1.不认同高职引发的悲观心理

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以及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社会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加之,人们对高职院校了解的太少,不少家长和学生将选择高职视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有家长和学生抱着“学习不好,不成器,上高职混几年,打发时光”的想法。这种由于认识上的偏见而导致的悲观心理,尤其在刚入高职院校的新生中较为普遍。当前,还有一种“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部分人从金钱利益的角度去否定读书的价值,这些偏激的观念和思潮极容易导致高职大学生产生更加负面的消极心理。

2.不熟悉专业导致的迷惘心理

受年龄、阅历所限,大多高职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都很盲目。基于肤浅的认识或所谓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时看似很慎重,可到校后真正了解专业后又觉得不是自己的理想,由此心里感到很迷惘。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探索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一直受传统学科知识教育“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的影响,高职新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心理调适的周期。

3.目标不明确产生的惰性心理

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明确的航向;没有航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有的学生认为离毕业找工作的时间还早,可以“喘口气”“歇一歇”,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目标在哪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自己需要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特长是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宏观上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实施?正处年龄转型的高职大学生往往缺少理想和追求,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自我约束力较差,由此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惰性心理。

4.家庭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

据麦可思调查,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参见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较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贫困生所占比例更高。由于从小家庭贫困而导致不少高职大学生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这是一个既需要经济资助更需要心理援助的群体。

5.自控能力差引起的厌学心理

由于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只要老师稍放松管理和引导,就容易沉迷于玩游戏、玩手机、谈恋爱等各种玩乐中,甚至于酗酒、抽烟,打架斗殴,无心思学习。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反正我家里有钱,以后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有些学生的家长自己就是开公司搞企业的,因此认为毕业后在父母的企业安排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觉得读书无用而且辛苦,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

6.盲目乐观造成的受挫心理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自我,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样样都行,在校时竞争干部却屡战屡败,不免“很受伤”。更大的打击,是不少学生在求职时,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招聘一场接一场,却连连吃闭门羹。由此一蹶不振,产生受挫心理,甚至感到前途无望,心灰意冷。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以上所分析的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较为突出,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多方压力的激增,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及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8年前就敏锐地认识到开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体制到机制、从课程到活动、从方法到技术、从教育到疏导,构建了一套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的体系,并针对高职大学生各阶段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表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1.建立心理普查档案和跟踪档案

每年为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普查一般选用的是UPI问卷与“核心技能自评”。以2013级新生为例,参加此次普查的学生共3098人,施测率97.98%。有效问卷共3098份,有效率为100%。普查结果总体情况:

第一类:想轻生者(第25题做肯定回答者)。

学院通过这项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特征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约谈和开展团体辅导工作;对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结合测试结果进行个案辅导,提前进行危机干预,并建立起跟踪档案。

2.注重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针对大一新生入学初普遍存在的悲观、迷惘心理,心理康健教育与咨询中心及早介入,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根据系部、专业不同的需求,推出十几个主题的入学教育菜单(心理篇)供学生们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每年的军训期间分别组织书签、“阳光彩页”进宿舍、进军营,以及手语、话剧表演等慰问活动,将健康的心理知识、阳光的大学心情传递给每一位新入校的大学生,通过举办自信心训练和专业教育,尽快让新生增强对高职的认同以及对专业的熟悉和热爱。针对大二学生普遍存在的惰性、厌学等问题,心理、思政、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方法、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之严格的日常管理, 有力地扭转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上出现的认识偏差,从而也有促于解决学风不优的问题。对毕业班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让他们从容应对求职中遇到的心理落差。此外,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辅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5·25”心理健康月活动,让每一名学子都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阳光雨露。

3.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共性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重心从个体的障碍性咨询和危机干预逐步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上。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设,还开设有相关的团队合作能力训练、自信训练与情绪管理、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等选修课程,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交互交流中认识到自身的心理、性格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自觉进行调整。

4.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构建了“宿舍—班级—系—心理健康辅导员—院”五级心理预防预警工作体系。借助校园网资源,创造性地构建了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心雨桥,利用留言板、QQ、邮箱以及在线心理辅导,建立和学生心灵的联系,可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心理测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特别注重对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引导,通过“自强之星”评选表彰、组织观看励志电影、高年级及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5.创造设施先进、师资充足的教学和咨询条件

教学工作场所面积达120多平米,设有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测量室、沙盘室以及宣泄室; 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录音笔、相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心理测量软件,放松椅,沙盘等专业设备;购买了300多套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书籍。专兼职50余人参加了全国全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10余人专兼职国家级咨询师常年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咨询。为心情不好的学生提供发泄室、聊天室等场所,有效舒展情绪。

6.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相结合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相互统一,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借鉴,在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这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课程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实施,努力用心理学中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同学们树立职业理想与目标,消除同学们迷茫受挫的心理。

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同时期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从业者们必须始终抱着高度的责任感,用爱心去融化学子心灵,用策略去应对心理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张 荻.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

[2] 孙氏灵.高职学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性观念; 性健康教育; 环境因素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sexual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a case study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GONG Yaqiong, XU Lisha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nxi Linfen 0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attitudes among the students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and explore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m. Methods: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anonymously investigate on 179 students in 19 academies of the university who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Result: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s that their sexual knowledge is deficient, and the sexual attitudes are not open. Conclusion: The implica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attitudes;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性观念是目前大学生思想观念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并发生较大变化的部分,再加上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时期,以及性教育的普遍缺失,导致大学生性观念混乱,婚前发生率逐年上升[1],以至出现众多大学生流产、染上性病被媒体曝光的现象,对自己及学校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解本校学生性观念现状与特点,笔者从大学生本身的视角而不是教育者的立场开展此次调研,并针对师大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引导其树立科学的性观念,故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问卷

本文采用潘绥铭对性观念的定义:“性观念是由性科学知识和性价值观共同构成:性科学知识即人对人类整体的客观性活动的科学认识,性价值观是指人对自身和他人性活动的主观感受与评价”。所以,笔者查阅了所有的相关研究之后,设计出一份共计27个问题,包括基本情况、性知识状况以及性道德观几方面的问卷,来了解山西师范大学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与特点。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先按专业、性别把总体分成38层,然后再在各层按照约29个人中抽取1人的等比例原则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调查对象[2]。受条件所限,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为89.5%。最后总计女生135人(75.4%),男生44人(24.6%);文史类70人(39.1%),理工类82人(45.8%),艺体类27人(15.0%)。

1.3调查方法

本文重点在于对问卷结果的分析与思考,并以对性观念方面材料的整理为辅。问卷采取匿名方式作答。由三名学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学生宿舍,向学生解读指导语,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同时要求其尽可能如实作答并保证问卷的保密性。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与卡方检验分析。

2研究结果

2.1 性知识及需求状况

2.1.1大学生各变量间性知识状况差异不大,但其来源受到生源地的影响 调查中,分别有11.7%和37.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性知识非常贫乏和比较少,只有5.1%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性知识自评为丰富,各变量间差异不显著(P>0.05)。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分别为家庭教育(5.1%),同学朋友(35.4%),学校教育(10.7%),大众媒体(40.4%),其他(8.4%)。而在性知识主要来自家庭教育的学生中,山西本省的学生均来自城镇,外省来自城镇的学生比例则为66.7%(表1),与家庭教育无显著差异(P>0.05)。

2.1.2 男生对性的认识更为开放 而对性的认识中,高达70.8%的大学生认为性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只有6.2%和1.7%的学生分别认为性在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和性是肮脏丑陋的,其中男女生差异最为显著(P

2.1.3大学生对性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倾向同质性较强 在师大学生对最想了解的性教育内容的选择中,42.7%的学生选择性生理知识,33.1%的学生选择性心理知识,16.9%的学生选择社会性文化,2.2%的学生选择避孕,5.1%的学生则表示“都很想了解”。

在学校性教育方式上,师大学生最能接受的是性教育专题讲座(30.9%),其次是开设性教育课程(29.8%),提供性教育读物(24.7%),组织观看性教育的录像或图片展(9.0%),新生大型报告(1.1%),其它(4.5%)。这两项中各个变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性意识的觉醒

2.2.1男生对性话题、性描写的接触程度高于女生 调查中发现约有71.3%的大学生在寝室谈论过性话题,说明在大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性有关的问题是很常见的,其中男女大学生有显著差异(P

2.2.2性别、生源地对大学生性意识的自我感知及解决方式影响较大 在性意识的自我感知中,男女生以及本省与外省学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表2),男生能够明确地感觉到性需要的有38.1%,女生只有5.1%;本省学生能明确地感觉到性需要的有5.8%,外省则有32.8%。而在处理性冲动的方式上,男女生共有83.7%选择转移注意力,只有7.3%选择;而在男生中的比例为23.8%,女生只有5.1%(P0.05)。

2.3恋爱的现状及认识

2.3.1生源地对大学生恋爱经历有重要影响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9.2%的大学生至今没有过恋爱经历,只有22.3%的学生在大学之前和之后都有过恋爱经历,恋爱经历与生源地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度(P

2.3.2男生对大学恋爱关系的认识较女生开放 在对大学恋爱关系的认识上,60.7%的大学生认为不需要有性,36.0%认为有没有性无所谓,只有3%左右的大学生认为必须要有性,男女大学生在这项中存在显著差异(表3),其他变量差异不显著(P>0.05)。

2.4性道德观

2.4.1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同质性较强,同时受到生源地的影响 在对性道德观的调查中,我们选取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大学生对同性恋、未婚先孕、第三者以及同居试婚的接受程度(表4)。其中,师大学生完全不接受第三者的比例是61.8%,其次是未婚先孕(41.0%),而对同居、试婚较为宽容,最为宽容的是对同性恋的态度,有34.3%的学生可以接受。

在对同性恋的态度上,生源地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P0.05)。

2.4.2性别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对第一次的认识影响较大 60%的学生认为第一次的对象一定要是自己将来结婚的对象,34.8%的学生认为是相爱的对象就可以;并且65.2%的学生认为第一次的性经历发生的时间应为结婚后,26.4%的学生则认为应发生在觉得两人能够结婚的时候。其中性别的差异最为显著(P

2.5对师大性观念文化的认识

有13.4%的大学生认为师大的性观念文化很传统,认为介于传统和保守之间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45.8%,认为比较开放的只有11.7%,其中专业性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显著性(P

2.6本校学生自报率偏低

在调查中,4%的大学生自报有过性经历,低于1989到1990年间由刘达临主持实施的“中国性文明调查”的结果(9.8%),也低于潘绥铭教授于1991年在北京的大学生中所做的一次挂号邮寄问卷调查的结果[3](7.9%)与郑涛2005年针对山西某大学进行的调查结果(17.1%)[4]。该情况的出现不排除本次调查的样本数量以及抽样误差的影响,但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校学生发生率是低于北京等大多数大城市大学生的发生率的,所以师大学生的性观念还是偏向传统的。自报有过性经历的大学生在第一次经历的目的的选项上,有71.4%选择了增进双方感情,各变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3.1本校大学生的性科学知识普遍缺乏

本次调查中发现师大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性知识较为贫乏,并且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性教育,倾向于从大众传媒中寻求答案;大部分女生对自己性意识的感知较差,而在如何解决性冲动的方式中,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选择压抑或转移注意力,验证了潘绥铭教授(1994)关于超过半数的男女生都处于性压抑的状态的结论,并且个体的性科学知识受到性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大学生成长经历中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的缺位。家庭与学校本来应该是性教育的重地,但是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家庭性教育普遍没有得到重视[5],很多家长不仅不愿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甚至有意识地避免和孩子谈论到相关话题。学校所谓的生理教育则更多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解答学生疑惑的作用。这种情况在中西部以及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于是在性成熟的过程中,更多的学生会转向在大众传媒中寻找答案,如电影、书籍、网络等等,或是与朋友相互讨论得出结果。而在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缺位下以及在盲目寻求传媒中的性知识过程中,学生们极易被不良传媒单方面误导,难以形成科学的性知识系统与性观念。

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危害都不是来自各种本身,而是出于对这些行为的恐惧、曲解、负罪感和强行压制[3]。因此,对高校来说开展性健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个人、学校本身都有极大的益处,甚至由于师范学生特殊的职业倾向,该教育的实施对社会以及城市文化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3.2本校大学生的性价值观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西方文化的渗透,并由于大学生自身接受新事物较快的特点,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在由传统性观念向现代性观念转变,逐渐对传统观念中的贞洁观等持摈弃的态度,强调感情成为其性观念的显著特点[6]。本次调查也体现了这一观点:如大学生对性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性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对同性恋的态度也较为宽容,大部分学生恋爱及都以爱情为前提等;并且男生转变的程度较女生来说更深一些。同时调查显示有六成左右的大学生认为第一次须发生于婚后,说明本校大学生的性观念偏向传统,并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来自于家长受教育水平低的家庭、乡村及山西省的大学生性观念的相对保守。

由于个体性观念的形成存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7],个体在该过程中会不断地学习并同化自己所在社会为其在性方面设置的基本定轨,最终被自己所在的社会接纳,所以性观念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个体身边环境的影响,而生源地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最初性观念的形成影响较大。山西省所处中部地区及乡村地区本身具有相对闭塞与落后的特点,人们的观念受外界影响较小,且个体受教育水平与其性观念开放程度呈正相关[8],而山西师范大学有87.6%的学生来自山西,50%左右的学生来自乡村,只有17.4%的学生家长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师大所处临汾市作为山西的一个地级市,城市较小,且只有一个本科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信息相对闭塞。综上使得本校的学生的性观念尤其是性价值观偏向传统,在调查过程中经常出现谈性色变的现象,愿意与笔者理性地谈论性的学生只有5%左右。另外,师大女生较多(超过50%),而女生的性观念相对较传统,也是本校学生性观念偏传统的一个原因。

所以,考虑到本校学生性观念偏传统以及女生较多的特点,笔者建议学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工作。同时,施教者在施教过程中应从科学的角度,客观理性地给予大学生指导,让大学生自己来做出选择,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具有更强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张玉堂,哈玉红,海存福.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状况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性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J].中国性科学,2008,(9):26-29.

2 王怀伟,等.统计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潘绥铭.北京高校学生的性观念与[J].青年研究,1994,(5):35-40.

4 郑涛.大学生性观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3):206-209.

5 李浩初,余冰.大学生性知识性教育途径调查[J].青年研究,2003,(10):39-44.

6 古晓.学校性教育与素质教育[J].中国性科学,2000,9(2):15-18.

7 潘绥铭.个体在性方面的社会化[Z].2008-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