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安全问题总结

大学生安全问题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1: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安全问题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安全问题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问题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大学生是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人身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是高校以及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为此,诸高校各显其能,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关于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技能和有效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

一、高校校园安全主要问题

1. 消防安全问题。诱发原因较多:乱扔烟头,使用蜡烛等明火,焚烧杂物,乱拉电线和保险丝,电线老化、过载发热等。

2. 治安安全问题。社会人员大量进入、周边环境复杂、学生安全知识和意识不足等都是治安安全问题频发的影响因素,校园内主要表现为盗窃、诈骗、滋扰和同学间的矛盾斗殴甚至人身伤害等。

3. 设施安全隐患。因高校扩招,学生宿舍和教学设施满负荷运行,不能安排系统整修,设施老化甚至损坏,设施维护的人员、经费不到位等,造成设施隐患。

4. 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自我意识太强,抗挫能力不足,往往会引发抑郁自闭或浮躁焦虑的心理状态,不经引导很有可能发生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件。

5. 其他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亦日益凸显。

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队伍建设不足。高校落实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只有保卫干部和辅导员,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甚至这支队伍人数也不足。

2. 安全教育内容僵化、手段单一。教育内容以零散的突发事件为主,手段以说教为主,停留在做报告、图片展示、广播宣传等形式,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3. 安全教育零散、随机,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往往只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突击进行安全教育,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预防原则。

4. 安全教育结果没有评价,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没有改进教育结果的参考,学生也缺乏学习的动力。

三、河北工业大学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实践

1. 思想重视,齐抓共管

1)在组织架构上,形成校领导牵头,校党办、学生处、保卫部门负责,团委、教务处、公寓管理部门等部门积极配合的结构,各部明确职责,互相协作。2)在队伍建设上,形成安保人员和辅导员为主体,社会资源如医院医师、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等共同参与,充分依托法律学、心理学教师等资源,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职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3)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对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检查现有设施,添加安全设备,尽力消除安全隐患。4)制度建设,编制各项工作条例,尽力避免安全问题发生;编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2. 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1)编制《河北工业大学安全知识手册》,介绍防火防盗、防传销诈骗、安全用电、灾害自救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并附常用求助电话。

2)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宣传橱窗等媒介,采取主题班会、专家讲座、安全宣传周、系列安全活动、知识竞赛、播放纪录片、图片展示、广告宣传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进行消防演习、突发险情时自救互救技能训练等,切实增强学生安全自救的能力。

3)将安全教育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中。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培训《学生管理规定》等校规校纪和需知安全、法律知识,并用安全知识问卷检测培训结果。在安全事故多发时期,如开学、放假、平常节假日、外出实习、社会实践与兼职、毕业前夕、学校集中施工期等,宣传注意事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学生学习和思考,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安全恐慌和扭曲、夸大突发事件的现象,同时以此为警示,深化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与辅导

1)坚持心理委员和辅导员进宿舍制度,及时关注学生心态变化。2)与心理咨询中心配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指导或治疗。3)设立心理健康课程,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4)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安排优秀同学给予辅导。

4. 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

河北工业大学不断完善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举办专家论坛、知识竞赛、采风沙龙等校园精神文化活动,设计安全教育课程,正在通过不断的努力,希望形成自己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环境。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内部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大林.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09(22):355-356.

[2]刘磊.高校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处理对策[J]. Intelligence(才智),2011(29):315-316.

第2篇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渐渐显示出绝对的优势和生命力。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不可忽视的网上购物消费群体。而既然选择了网上购物,大学生必然会面临着一些网上购物的安全问题,比如产品是否可靠,付款环节有无漏洞,购物网站是否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而当遇到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学生有何种保护权益的意识和行为。为此,我们选择了网上电子问卷以及在学校里面进行纸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进行网上购物情况以及他们对网上购物安全的看法的调查。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关键词:网上购物大学生消费群体安全问题电子问卷调查问卷

正文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渐渐显示出绝对的优势和生命力,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而在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中国网民购物比例也在明显上升个大网络购物站正在打造简单易行的购物平台,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网上购物变成了当今最适合上班族,年轻族群购物口味的一种购物方式。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这个购物群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购物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而既然选择了网上购物,大学生必然会面临着一些网络购物的安全问题,比如产品是否可靠,付款环节有无漏洞,购物网站是否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而当遇到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学生的有何种保护权益的意识和行为。

作为大学生,自己未来更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做了调查。通过讨论,我们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内容,方式,以及网上购物安全意识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针对被调查者结构特点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性别,是否有网上购物经历,使用网上购物网站类型,对网上购物信任程度等等基本指标。分析了大学生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构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想法和建议。

这次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上购物的消费态度,正确指导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以及未来对网上购物发展潜力的期望。

一、网上购物的总体情况

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我们以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首先确定受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从调查的结果看出,男女生的比例将近1:1,女生相对于男生多一点点,如图1、因为我们的调查问卷的对象分布是随机的,不存在较大的偏差,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调查。

从第二题中,我们得到被调查的大学生,91、25%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从图2可以看出。从网上购物一事上可以网络影响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因此,关注网上购物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比较正规、比较权威的网站里,对于一些网络安全问题才会有比较好的保障。因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网上购物常去的购物网站。有以下一些比较常见的网站,如:淘宝,卓越亚马逊,凡客诚品,易趣,京东商场,当当网,团购网等购物网站。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了淘宝,将近一半的人选择了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场,极少数的人选择其他网站,图3很清晰地呈现这一结果。由此可见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还是趋于选择比较大型正规的网站。

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每月一到两次的网上购物行为所占的比例为34、34%,每两三个月一次的为35、69%,其余的依次排列为一年一至两次,每周一次及以上,图4可以得到结果。按照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而言,这样的数据可以表明他们网上购物行为还是相对稳定的。可以侧面地反应出大学生对网上购物的信任程度不错以及网上购物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第五题中,我们发现更多大学生对购物网站信任,当然也有将近35%的被调查的大学生不信任购物网站,见图5、第六题的调查结果说明了这些网上购物的大学生跟倾向于在网上购买衣物类还有书籍类,但是相对于这两者来说极少购买其他商品。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来看,这样的调查结果也让人不例外。而且也能体现了大学生对购物网站的信任程度不一般。再从12题来看,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常见的保护密码方法,由此可以体现他们对网上购物这一行为还是极为信任的。

二、网上购物的安全性状况

网上购物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而壮大发展,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兴起和发展都比较晚,使得现今网上购物在零售业占的比重还比较小,经常网上购物的网民中,大多以小金额交易为主,大学生更是如此。网上购物的安全性则是影响网上交易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网上购物

以一种和以往面对面交易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最先考虑到的必然是这个新兴事物的安全性。一旦安全性让他们觉得有了保障,消费者便会很快的接受这种方式。但实际的情况是,据调查,在有别于传统购物形式的网上购物中,消费者往往只能通过图片文字等虚拟手段感知产品,这种方式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感不够强烈,无法使消费者产生牢靠的感觉和购买的决心。而且,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对上网上购物物产生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交易安全等方面的疑虑,除了和传统购物观念相冲突从而导致信任上的缺乏之外消费者往往还会觉得上网上购物物的欺诈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上购物的发展。针对日益火热的网上购物的安全问题,各大购物网站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这里,针对国内现在最具代表性的两家c2c(consumertoconsumer)网上购物平台ebay易趣和淘宝的安全性因素作了调查研究见表1、

三、总结

第3篇

论文摘要:安全问题是目前发生在我国高校的常见重要问题,实施安全教育对于在校学生尤其重要。国内研究者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从安全教育的定义、内容、存在的问题、对策四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总结,探寻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高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安全教育定义的研究 

一般说来,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有着统一规范的定义,所以关于安全教育的定义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认为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律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步入社会面临的安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已涉及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为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这一点黄维平、韦帮得也是认同的。而王能武认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总的说来,高校安全教育定义研究侧重点不同,但这些研究主要认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为了确保在校大学生生活环境、心理环境等的安全而运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实行的教育措施。 

二、关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 

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将安全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三点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四点 

张玉华、袁成龙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相比狭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已拓宽了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把国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另外,孙光辉也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分为四点:“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交通事业的进步,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交通安全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五点 

姬学民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教育即有关安全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法规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打击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学生学法、知法、懂得依法办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法纪法规学习,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应该包含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六点 

李晓明认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有学生违反了这些 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规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杨绪霞,薛刚认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防范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划分的更细更全面。 

三、关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袁健认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且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内容不够全面且教育形式单一,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张玉华、袁成龙也认为,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只是走过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完整。谭汝媚认为当前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大学生减灾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宋江浩认为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化发展趋势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园外来人口增多,校园住宿条件等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外人员参观、访问等也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问题;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问题,在校生人数众多,层次多样,使得校园也更加复杂,安全教育的问题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响校园安全问题。王能武对上述观点也是认同的。 

研究者罗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目前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是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对安全教育有了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会问题而引发的一些新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袁健认为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认为提高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三进”工作即安全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校园网络。 

谭汝媚认为高校党政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大安全投入,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课程教学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网络知识安全教育。宋江浩认为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完全教育;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强对高校学生防盗窃、防诈骗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王能武认为:动员各方面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编写安全教育教材,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姬学民认为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以案说法,有针对地教育;突出重点,有区别地教育。陶娟提出:首先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其次,精编教材,规范教学。精编安全教育教材,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再次,突出重点,提高实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如专业保卫队伍,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转好重点学生、重点时期和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接着,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关注心理,爱护学生;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李晓明认为: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平安氛围;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安排学时,开设课程;明确内容,选编教材;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辅导。 

研究者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议主要针对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体可行性意见却不够。以后的研究可能会针对时展所出现的安全教育的新问题,进行非安全教育定义,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视其实用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安全意识;大学生;影响因素;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吴玥(1992-),女,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本科生;荆珊珊(1990-),女,江苏丹阳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本科生。(江苏 镇江 2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37-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使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高校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随之而来,高校各种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有关青少年学生意外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现状进行的调查表明,发生在城市的总的伤害报告率为46.9%,[1]而农村所占的比例则高达72.32%。[2]教育部在2007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机制,切实做好校园保卫工作,努力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校园,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3]由此可见,安全意识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探索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对策,我们以“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为课题申报了江苏大学大学生百项创新计划项目,并通过评审立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与教育的现状调查

1.研究目的

本项目组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的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提供依据并提出一些对策,促进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完满发展。

2.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江苏省10所大学,分别为:江苏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三江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其中综合类大学2所、普通本科类大学3所、独立学院5所,调查对象包括文科类、理工科类、艺体类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见表1)。

(2)研究工具。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设计问卷,问卷的抽样框包括高校的各层次、各类专业和全部四个年级等(见表1)。问卷内容设计包括交友安全意识、学习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宿舍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意识、金融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体育安全意识、生活安全意识共九大类问题,采用封闭方式选项回答。

(3)研究方法。一是访谈法:我们针对江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学专业、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大三学生的宿舍安全、交通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访谈,他们纷纷都提出了对宿舍楼栋安全隐患的看法以及防火、防盗安全问题等。二是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通过与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教授以及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的教授进行座谈,前者认为大学生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意识、体育安全意识以及学习安全意识,而后者又补充了金融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等,根据这些观点,总结设置出九大类安全意识。三是文献法: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源渠道,本项目成员分工查阅搜集了国内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背景以及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有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类整理,作为本项目实施的理论依据。四是问卷调查法:对1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文科类、理工科类、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四个年级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34份。

3.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接受的安全教育分析。被调查的大学生大部分接受过一些安全教育,但是仍有28.9%的学生未接受过,说明当前我国安全教育的普及性还不够;而在这之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比例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高出10%,反映了乡村学校在安全教育上的关注还比较少,城乡差距较大。同时,接受过安全教育的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比文科类的学生要少了19.7%。

(2)宿舍安全意识类。宿舍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点,每年全国各高校由于学生不注意安全隐患导致的灾难多之又多,大学生会在宿舍使用一些安全系数较低的产品,调查显示,有20.11%的学生在宿舍用过违章电器,有21.74%的学生用过蚊香、蜡烛等易燃物品,约有25%的学生不知道放假回家时切断宿舍电源,而这些行为极有可能会危及到自身以及宿舍集体安全;调查显示,了解宿舍和教学楼安全通道的学生和不了解的学生的百分比持平。大学生在离开宿舍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记得关上门的,但也有17.63%的学生忘记随手关上门窗,这对于宿舍防盗很不利。

第5篇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高校学生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为了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除了提高校园安全保卫质量,采取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之外,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对确保大学生安全、顺利完成学业,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一)社会形势和高校发展的客观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改革呈现互动互促、密切配合的态势,高校由封闭式教学转型为开放式教学,我国高校发展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众所周知,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治安形势仍十分严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仍呈上升势头,高校作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消费场所,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二)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最能解决社会安全问题的方法就是依法办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理论在高校建设、事务管理和事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管理学校各项事务的重要举措。 

(三)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意识培养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不但要培养大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教他们用敏锐的视觉观察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协调好智力、精神、素质之间的全面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安全需求,在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校内安全管理规定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育者的关注,但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起步比较晚,致使安全教育远远落后于高校高速发展的步伐。部分学校教育管理者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学校实际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比较表面、形式。据调查,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忽视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现象,如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运行不完善、没有制定规范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对大学安全教育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宣传力度也不够。其次是缺乏系统的教育,一提到安全教育大多是学工部门或保卫处针对某一突发事件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 

(二)安全教育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时效性 

目前,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理念相对滞后,未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培养计划教学体系中,大多只停留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导致包括非传统安全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全程性。一方面,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基本属于传统安全教育范畴,偶尔会根据出现的新问题作一些补充和改进,并没有实质性的进行创新,对于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理论构建也基本处于模糊阶段。另一方面,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国家安全、人身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安全教育方面,而很少涉及心理健康、社交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导致内容相对陈旧、枯燥,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和安全防范技能的提高。 

(三)安全教育形式与方法缺乏多样性和新颖性 

当前,部分高校对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新颖性。一方面,安全教育形式与方法以说教灌输为主,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学校只在新生入学时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或通过保卫处下发的通知来告知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导致安全教育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安全教育形式与方法以集体授课为主对整体学生进行教育,很少根据现在“90”后大学生的不同特性和心理需求进行教育,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90”后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多样化需求。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大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缺乏针对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困惑方面的个体辅导,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对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时,课堂上案例分析、视频运用的较少,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下也未能较好地运用多媒体、微信、QQ 等新媒体手段,形式乏味,效果欠佳。 

(四)安全教育管理组织机制缺乏系统性,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 

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主要由保卫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等的相关人员兼职担,使得安全教育在理论创新、内容拓展、方式改进方面速度缓慢,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缺乏常规化和制度化管理,各种相关者的职责定位不合理,使得安全教育常常成为一种不得不处于搁置管理的一种状态,在实际管理中,各管理相关部门大多将自己的精力和资源局限于自己部门的表面责任领域里,容易导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长期处于一种零散状态里,因而有些安全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组织与开展。另一方面,学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没有安全教育的专业教师,安全教育大多由学工部管理人员、保卫处人员或辅导员进行简单的入学教育,缺乏知识性、系统性的学习。

    (五)新媒体时代给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带来了挑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运用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方式,它已经覆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就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有关网络安全教育的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以一个章节的篇幅陈述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建设,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性等问题。 

三、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因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体制和机构设置较为模糊,使得问题频出。 

首先,体现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的各個方面也会逐渐走向法治化,由于我国社会进程中的特殊原因,法制建设的时间较短,法治化程度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在高校校园安全教育管理问题上则是高校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在高校安全管理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这对于一个法治国家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高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任何一项系统工作都需要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配合实施,它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关系着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最终实施的效果。高校的规章制度对教师而言是对其教学与科研的有序要求,对学生而言是校规校纪和公正、公平的奖惩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无不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 

(二)社会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外各种政治矛盾和社会矛盾交错,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不愿看到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各种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对我国进行不同形式的和平演变和其他方式的渗透。这必然会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的稳定性产生冲击,对高校的安全稳定产生一定影响。首先,复杂的网络环境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校园网络的推广,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的负面信息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其次,巨大的就业压力阻碍着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前景令人担忧,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准定位,往往在就业选择上高不成低不就,他们感觉就业越来越难,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心中难免堆积不满情绪,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三)个人因素分析 

随着21世纪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校园已经开放化、社会化,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与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使很多大学生为之沉醉,随着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的心理发展却远远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首先,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且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对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而且缺乏必要的防御、自救知识,当大的灾害和事故发生时不能采取有效、及时的措施来进行自救或他救。 

其次,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许多大学生的思想还停留在中学时期的依赖状态中,中学时期养成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没有改变,学习的重心只放在文化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了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大学生对安全教育已经进入了“被学习”状态。 

再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易引发安全问题。在这特殊的成长阶段,心理状况在期望值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和冲突困扰着他们,如考试(学业)、人际交往与情感、就业择业问题等。 

四、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安全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研究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有助于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对高校安全教育管理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排解大学生在现实校园环境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有助于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卫国.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5). 

[2]梁茜茜,陈志波.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显性培育与隐性塑造[J].高等农业教育,2012(12). 

第6篇

关键词: 校园安全 平安校园建设 创新举措

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国家的安全紧密相连,创建平安校园环境是我国目前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一个特定的、意义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和发展期,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转换、改变与震荡,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社会的动荡。

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这对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的硬件和软件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而且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新兴经济产业相继出现,高校校园安全面临着种种新情况、新问题。诸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盗窃和诈骗、社会交往、网络安全及大学生自杀等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认真分析、总结和归纳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也关系到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高校安全的现状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收费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感到学习、生活压力加大,心理成熟滞后,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加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能及时发现、缓解和排除,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2.大学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作网络会议上指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已经到了非整不行的阶段。大学校园周边,歌舞厅、游戏厅、KTV、网吧等大量存在,一些学生出入这些场所,引发事端,影响到校园秩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网吧,很多自制力差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层出不穷。

3.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有待加强。

高校保卫队伍建设和改革滞后,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强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然而高校保卫工作却没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名为“保卫处”,却不具有执法权,缺乏打击力度和权限,起不到相应的震慑力。由于种种原因,保卫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不具备新形势下的思维模式,工作方法落后,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准备不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方法方式欠妥。另外,部分高校领导对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安全保卫方面的硬件投入不够。

4.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多为20岁,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和老师的关心下成长,从学校到学校,对于社会的复杂还不能完全预知。一旦父母和老师不在身边,自己独立面对社会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埋下种种安全隐患,一旦产生问题,处置不当,使得危害加重。

二、如何开展平安校园建设

1.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校园安全法规。

校领导应该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校园管理、公寓管理、公共设施管理、实验室及危险品安全管理、学生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校园的日常安全管理,使行政管理程序化。学生管理、教学、后勤等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辅导员队伍、物业管理队伍应直接面对学生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真正使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安全管理死角,建立高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2.在校园内加强安全及普法宣传,使人人树立安全意识。

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如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开设安全讲座,播放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警示影片,宣传安全法律法规。要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学习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学习一些国家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日常生活安全急救措施,并学会运用它们来帮助别人和保护自己。

3.大力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护能力。

大学生面临一个新的环境,社会阅历较浅,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较差。这些客观的现实,以及少数大学生被非法侵害和参与违法犯罪的教训,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并做好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通过上法律课、安全课和入学安全教育等各种形式,向全体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传输安全知识,提升全体学生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全体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其关心校园治安,积极参加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为改善校园治安环境和治安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4.增加投入,落实必要的物防、技防措施。

保障高校安全,要有一定的投入,所谓花钱买平安,是必要的。在现阶段,一些传统的安全措施,如高校围墙、公寓低层的防护窗;道路交通中的标志、减速装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等投入都是必要的,还要逐步加大如监控等的技防投入力度。这些都是保障高校安全的物质基础。

5.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从高校的现实情况看,所发生的一些非正常死亡事件,甚至一些恶性案件,有相当一部分与学生心理疾病有关①。因此,要十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对通过测试已经了解到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群,要给予特别关注。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分析心理障碍存在的根源,适时做好心理调试,以走出心理误区,减轻心灵的重负,帮助学生“减压”并消除心理挫折,真正达到心态的和谐。

6.加大宣传力度,共同创造安全健康的外部社会环境。

剖析诸多校园伤害事故案例,会发现其中的校园安全暴力、非法出版物、伪劣用品等因素都是一些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解决学生安全问题,应该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建立社会各界联动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学生安全防御体系。比如,公安、交通、工商、卫生防疫与教育部门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卫生安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环境。

三、创新举措,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1.逐步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高校应该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建立党政领导负总责,各部门、各学院各负其责,辅导员直接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形成合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从而确保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体系。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理想信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和影响,维护校园稳定,优化校园环境,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我们应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前提。

注释:

①倪阳.高校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7.

参考文献:

[1]李跃林.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8.

[2]倪阳.高校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7.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安全风险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体系

虽然目前高校安全得到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但在学生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的漏洞,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安全管理问题需要长期关注和不懈努力,完全杜绝安全事件发生不太现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风险管理和控制,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一、高校学生面临的安全风险

1.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

进入大学后,全新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环境带来的适应问题,之后又面临经济的、学习的甚至预期的就业等种种压力,这样一部分同学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就产生了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如果自身不能很好调适,又得不到学校、老师等外部关怀,就有可能发展成精神疾病,甚至发生自杀或攻击他人的安全事件。

2.网络引发的安全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日益网络化、数字化,网络对高校学生安全的影响日益加剧,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使大量不良的黄色、暴力等信息充斥集中,部分大学生沉溺网络,严重伤害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自残或者犯罪道路,另一方面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开展各种犯罪活动,如网络诈骗、盗窃等造成大学生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3.消防安全问题

由于高校规模扩大,高校学生和设施密度不断增大,特别是部分高校老旧建筑物多,电气线路老化,消防和防火设施也不完善。再加上高校消防制度宣传贯不力,管理不到位,师生消防意识不强,部分学生宿舍内违规用电,私拉乱接电源,乱丢烟头等导致近年来我国高校火灾事故频发,更有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火灾4名女生被迫跳楼身亡的惨剧。校园里学生公寓和礼堂、会场、食堂、超市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4.食品安全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高校食堂由社会力量承包,社会餐饮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食品品质、安全和卫生状况有所下降,高校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1](高校食堂卫生安全隐患及其消除)。另外当前高校周边有许多大排档、小饭馆、街边烧烤、小食摊点,这些摊点、饭馆规模较小,经营不正规,甚至没有正规执照,没有为了降低成本,以劣充优,卫生条件差,食品安全隐患重重。

5.交通安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招,高校校园面积一般都比较大,校内各种车辆均有通行,许多高校门口就是主干道,车流量大,特别是一些郊区的高校,周围交通状况更为复杂,学生为采购物品、休闲或其它消费,常常出入校门时要穿越交通要道,若安全意识不强或管理设施不到位,也常常酿成严重交通事故甚至人员伤亡。

6.治安安全

校园治安问题可区分为校园内治安问题和校园周边治安问题。大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道德水准、性格差异等,常发生矛盾引起冲突甚至打架斗殴。还有个别学生素质不高,物品失窃现象也会时有发生。另外校外人员入内盗窃、行凶抢劫以及诈骗等刑事案件亦时有发生。现在的大学校园,尤其是新校区,大都是城乡结合部,治安状况比较复杂。同时校园周边还形成了不少私营网吧、小饭店、个体的出租房等,这些地方往往也是与学生相关的安全事件常发生的地方。

7、政治安全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也就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得主要拉拢腐蚀的对象[2]。西方思潮、价值观和宗教的渗透使得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动摇、价值观扭曲,甚至成为敌对势力的帮手,开展非法集会、间谍等破坏活动,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

8、因学校自身管理因素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自我意识较强,也有不够成熟的地方,理解和处理问题易片面冲动。学校在实施管理和服务的诸多方面都可能产生或引发安全问题,如公寓管理、水电供应安全、食品安全、餐饮供应的质量和价格等,各类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执行等,这些都可能引发校方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摩擦,如处理不当,亦可能产生安全问题,甚至酿成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

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高校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不少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伤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少,高校没有足够的防范措施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从而暴漏当前高校学生安全管理体制的问题,高校缺乏一个有效的对学生安全风险预警和防控、指挥与协调的平台-安全风险管理体系[3]。如何建立高校学生安全管理体系,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梳理现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建立起切实有效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制定好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制度体系[3]。应在对当前学生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认真梳理高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便于执行的安全制度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学校校园安全保卫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值班制度、消防制度、请销假制度、师生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和情况报告制度等安全、卫生制度,制定和完善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使安全安全首先有制度保证。

2.明确划分安全责任

高校内部的每个部门、岗位都要有安全责任并承担相应的义务,编织严密的安全责任网络,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签订《学生安全工作责任书》,包括与学生安全没有直接关系的部门和人员,设立科学的安全评估和奖惩机制,并加大、宣传和考核力度,约束不安全行为和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营造全员安全观念,以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3.加强安全基本建设,提供可靠硬件保障

一要加大安全投入,要按照国家和教育部对高校校园安全事故防范的要求和相关文件规定,加快改善校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加大校园监控探头、监控摄像机等各项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确保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符合高校校园安全防范规定;二要加强安全保卫部门的机构建设、职责完善、人员与设备的配备,积极协调当地公安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确保人防、物防、技防的顺利建设,从而从硬件上保证学校的安全。

4.构建安全文化体系

高校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力量,做到宣传舆论到位,通过文化的渗透和制度的制定、执行以及考核,加强师生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了解和认知。同时高校保卫部门要经常对师生进行安全管理业务上的指导,引导师生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具有文化专长的教师发动起来,参加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如担任社团指导,开设讲座等,不断提高师生的业务素质和组织能力,提高安全意识与防范技能,调动大家重视安全的积极性,让“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并贯彻到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中,创建安全的校园环境。

5.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素质。

从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一要建立一支高效的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包括安保队伍、辅导员等学生管理队伍、心理咨询和辅导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使他们懂安全、熟知识、掌技能;二要完善安全教育内容,建立以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为核心的内容体系,包括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广大师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了解和掌握诸如起居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以及避灾、逃生等最基本的安全文化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引导大学生学会心理调适,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安全事件。三要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教育的手段,包括日常教育、文化活动、舆论宣传、讲座等,特别是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中,编制安全教育教材,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强化安全教育等。还要做好学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队伍;四要积极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方法和途径,真正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

6.建立校园维稳机制,维护校园政治稳定

一要通过高校辅导员、党员等学生骨干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境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以及“”等活动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网络上的动向,防止学生相信或者通过网络传谣、进行敌对活动等网络政治安全事件的发生;三要搭建维稳平台,制定维稳工作预案,确保“”敏感期等的校园政治稳定和学校无群体闹事事件。

7.加强学生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制定科学应急响应预案

7.1完善安全信息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危险源

7.1.1学生报到后应立即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新生心理普查、入校体检等手段对全体新生进行摸底排查,初步确定家庭困难、家庭变故(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等),少数民族、心理可能存在缺陷、身体缺陷或者患有疾病的学生名单,初步建立起特殊学生信息档案[4]。之后,通过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骨干的观察、了解,对特殊学生名单和信息档案进行补充,争取建立比较完善的特殊学生信息档案暨学生风险档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7.1.2建立学生安全形势报告制度

建立学生安全信息基层日报、二级学院周报的制度,学校的安全保卫或者学生工作部门设立专门的会议和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各类影响学生安全的信息,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解决。

7.1.3建立师生员工思想动态调查和汇报机制

学校各级组织围绕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走访、调查问卷、意见信箱或电子邮件等各种形式定期进行思想动态分析,主要包括思想倾向和影响师生员工稳定的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好总结归纳、形成书面分析报告,逐层报告,及时发现影响学生安全的问题。

7.1.4在经过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培训之后,专职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和学生骨干,根据各自所处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不安全因素等,按照危害类别填写危险源清单上报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也可以组织专家、教师和学生骨干依据设计好的安全检查表定期对校园区域和部门进行逐一检查,辨识出可能危害学生安全的各类问题,形成安全检查表。

7.2建立学生安全形势分析研讨机制

由高校学校领导牵头,学生安全保卫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建立包括学校领导,安全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学生工作领导、专家、教师、心里辅导老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组成的学生安全形势分析小组,定期召开学生安全形势分析会,分析从各方面汇总的学生安全信息,找出危害学生安全的隐患和危险源,评估其危害,商讨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包括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新的措施的提出、安全警示的等等。定期召开安全形势研讨会,分析研究学生面临的新的安全形势,提出解决措施。

7.3风险控制机制

7.3.1学生管理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将学生安全形势分析会、学生安全形势研讨会等学生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校领导和院系及基层学生安全管理工作者,保证改正和控制措施得以及时有效的实施,并跟踪措施的实施及问题的解决效果。

7.3.2根据不同时期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安全警示,包括夏季游泳安全警示、假期出游安全警示、政治敏感时期的维稳警示等等。

7.3.3根据学生安全形势分析会、学生安全形势研讨会等学生安全形势评估结果,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学生安全制度体系、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案等进行修正,并跟踪新制度、新方案、新方法的实施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再予以纠正。

7.3.4制定科学的应急响应预案,做好应急演练

高校应在全面评价学生面临的潜在的安全事故风险和应急响应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科学制定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要简明实用,便于操作,针对性强,切忌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同时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测试预案的效果,不断修正,并让广大师生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危害。

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着迫切的必要性。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安全管理体系将帮助高校有效地预防、规避和控制学生安全风险,对高校的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关德军.高校食堂卫生安全隐患及其消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0-71.

[2]孔德瑞. 当代大学生信仰体系教育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2011.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驾校;安全问题

引言:随着社会上学车“热”的不断“升温”,开车的大学生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大学生也成为驾校学习的一个群体。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驾校也开设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暑期班,目的是让大学生利用暑期这个相对闲暇的时间顺利拿到驾照。随着“驾校热”这一现象的出现,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

1、大学生报考驾校的现状

1.1驾校针对大学生的开设现状分析

针对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10家驾校的调查发现,10家驾校全部在暑假期间开设了针对大学生的驾校班,该班级的学员组成百分之九十即为大学生,该暑假班的的特点教学周期短,科目考试预约快,通过率高,可谓是“速成班”。暑假班是有针对的性的一个班,之所以说它是速成班,不仅是因为它用时短,而且跟驾校对大学生群体的重视程度和大学生学习能力强这些因素有关。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针对上海,南京及河南部分地区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小组成员也去驾校进行了学习,同时小组成员也深入驾校参加驾校学习和考试进行了体验。发现暑假期间科目考试的预约比平时快一倍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周之内成功通过科目一的理论考试,在科目二小路考学习效果不错的情况下,第二周即可联系驾校申请科目二的考试。而在之前的了解中的情况发现,科目与科目之间的间隔最短需要两周,科目与科目之间间隔时间的缩短对大学生速成也是一个有力的条件。在学车中跟教练的沟通,教练也明确的说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高于社会群体,从而也缩短了学习周期,种种原因导致了暑期“速成班”的出现。

1.2大学生报考驾校现状

(1)大学生报考驾校必要性调查结果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报考驾校必要性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发现,73%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报考驾校是很有必要的,23%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报考驾校。

(2)大学生驾校学习时间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图2 大学生驾校学习时间调查结果

同时我们也针对即将报考驾校的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了统计,发现74%的学生更愿意在寒暑假期间去驾校学习,54%的学生愿意在周末去学习,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在上课期间学习。

(3)上海和南京地区大学生驾校报考情况对比:(以上海南汇大学城和南京江宁大学城为例,两个个大学城各选取25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如图3、图4、图5所示:

图3 大学生报考驾校必要性调研

图4 大学生报考驾校人数调研 图5 大学生在驾校学习时间调研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南京江宁大学城报考驾校的人数明显多于上海南汇大学城,但是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总结发现,不管在哪个地区的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认为报考驾照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去驾校进行了考试和学习,另外大多数学生愿意在寒暑假期间去驾校学习。

2、大学生报考驾校原因分析

通过对所有调查数据的整理发现,已经报考驾校的大学生占到了总体的46%,而剩下的54%的大学生未报考驾校。但是7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报考驾校还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报考驾校主要如下几点原因:

2.1就业压力

现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校大学生为了就业,也纷纷加入学车的团队,现在的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就业,部分用人单位会选择拿到驾照的学生来 减少单位用人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校期间考驾照,来增加自己日后就业的筹码。

2.2充时间

相对于学生的高中初中阶段,大学是一个空闲时间比较多并且相对自由独立的阶段,大学生除了日常的学习考取与学习有关的证件之外,更多的人选择利用寒暑假及闲暇时间学习获得更多的技能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

2.3从众心理

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周围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去驾校学习拿到驾照之后开车出行,不考虑自己学车的必要性和自身的条件,盲目跟风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去驾校学习。

2.4其他

通过调研了解到,大学生报考驾校的除上述因素外,还有诸如父母要求或日常出行需要等原因。

3、大量大学生报考驾校现象涌现的问题

3.1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