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15:02: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报表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标准财务比率的作用.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如果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与本企业的历史资料比较,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无法知道在激烈竞争中企业所处的地位;与同行业或其行业的个别企业进行比较,只能看出与对方的区别,而对方并不一定最好,与之不同也未必不好.有了标准财务比率,可以作为评价一个企业财务比率优势的参照物.以标准财务比率作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发现企业的异常情况,以便于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
2.标准财务比率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统计方法,即以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为标准.这种方法是假设大多数是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是反映标准状态的,脱离了平均水平,就是脱离了正常的状态.二是采用工业程序法,即以实际观察和科学计算为基础,推算出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假设各变量之间有其内在的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目前,标准财务比率的建立主要采用统计方法,工业程序法处于次要地位.
3.标准财务比率的资料收集.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府机构定期公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为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提供帮助,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正式刊物.在各种统计年鉴上可以找到一些财务指标,但行业划分较粗,且是新会计制度实施前的指标口径,不适合当前的报表口径.因此,可用《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定期据供的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包括一些行业的平均数据,作为企业标准财务比率参考数据.对于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在使用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行业平均指标是根据部分企业抽样调查来的,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二是计算平均数的每个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不一定相同,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加在一起平均.
(一)理想资产负债表
理想资产负债表的百分比结构来自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进行必要的推理分析和调整.表1是一张以百分比表示的简化理想资产负债表.
1.确定负债百分率.以资产总计为100%,根据资产负债率,确定负债百分类和所有者权益百分类.通常认为负债应小于自有资本,这样的企业在经济环境恶化时能保持稳定.但是,过小的负债率会使企业失去经济繁荣时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即反映出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策略比较保守.一般而言,自有资本占60%,负债占40%,是比较理想的,当然这个比率会因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和行业而异.
2.确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率.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数额应小于自有资本,占自有资本的2/3为好,这种比例关系,可使企业自有资本中有1/3用于流动资产,不至于靠拍卖固定资产来偿债.在固定资产占40%的情况下,当然流动资产要占60%.
3.确定流动负债的百分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以200%为宜,那么流动资产占60%的情况下,流动负债是其一半即占30%.既然总负债40%左右,流动负债又占30%,长期负债占10%.
4.确定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其基本要求是实收资本应小于各项积累,以积累为投入资本的两倍相宜.这种比例可以减少分红的压力,使企业有可能重视长远发展,每股净资产达到3元左右,可在股市上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因此,实收资本为所有者权益(60%)的1/3,即20%,公积金和未来分配利润为所有者权益的2/3,即40%.至于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之间的比例,并非十分重要,因为未分配利润数字经常变化.公积金与未分配利润结构应为3∶1,即公积金占总资产的30%,未分配利润占总资产的10%.
5.确定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由于速动比率以100%为最佳,因此,速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与流动负债相同,即30%.余额的盘存资产(主要是存货)占总资产的30%,这符合存货占流动资产的一半的一般情况.
在确定了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资产负债后,可以根据具体企业的资产总额建立绝对数的理想资产负债表.然后再将企业报告期的实际资料与之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
(二)理想损益表
理想损益表的百分率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一般来讲,毛利率因行业而异.周转快的企业奉行薄利多销方针,毛利率低;周转慢的企业毛利率定得比较高.实际上每行业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毛利率水平.表2是一张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损益表.
表2所示理想损益表是假设某公司所在行业的毛利率为25%,则销售成本为75%.在毛利当中可用于期间费用的约占一半,也可以稍多一点,即按13%,余下的12%为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一般不大,并且通常支出大于收入,即按1%处理.虽然所得税率为33%,但由于纳税调整等因素的实际税负在一半左右,即按税前利润(11%)的一半多一点6%来处理,这样,余下的税后利润则为5%.
在确定了以百分比表示的理想损益表之后,就可以根据企业某期间的销售收入数额来设计绝对数额表示的理想损益表,然后再与企业的实际损益表进行比较,以判断其优劣.
指将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所得出的个别结果,运用一个简洁的综合系统予以判断、融合、平衡、分析并作出概括性的结论,借以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各方面活动的综合绩效,判断其财务状况的优劣.
一)理想损益表
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企业财务状况作为企业财务实力的综合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很难予以定量揭示,这就给综合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进行定量分析,其结论往往主观性较强,说服力不够,进行定量分析,又会使分析结论不切合实际,很难具有理想的实标价值.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有待于财务分析技术方法的改进和补充;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财务状况理论的突破性进展.
(二)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方法
会计报表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手段,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目前会计造假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掌握科学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是当前财务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一、会计报表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作用与利害关系
(一)会计报表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
首先,会计报表分析评价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了经营活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方便了经营管理的改善。其次,检查预算完成情况,考察管理人员的业绩,为经营机制的完善管理提供帮助。再次,会计报表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最后,会计报表分析评价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本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二)会计报表的局限性
会计报表的数据是财务分析资料的主要来源,但也有不少局限性。一是财务报表没有考虑外在经济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技术水平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其数据隐含着资产升值或贬值的风险。二是由于我们预计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这就可能会夸大会计费用而少计收益和资产,不能反映利润的真实水平。三是通常按年度分期进行会计报告,因而不能充分反映长期投资的决策信息。四是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尚未对人力资源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三)会计报表分析假设前提存在的缺陷
财务分析中会计报表分析假设前提存在着缺陷,比如在比率分析法中的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其主要指标都是以企业清算为前提,着眼于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忽视了企业融资能力。另外,速动比率法中假设企业的偿债能力比存活的偿债能力强,但有时实际并非如此,而且有些指标本身也缺乏可比性。
二、我国现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与局限性
从国内外的现状来看,国内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比较落后,而且分类不明晰。现存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不够完善,很容易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被虚假的会计信息所蒙骗,尤其是广大投资者常因财务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只有懂得如何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我国现有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分类
我国现有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分类。
一种分类方法是: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趋势百分率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横向分析的前提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并增设“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各会计项目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变化和百分率变化的情况。纵向分析是同一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其前提是必须采用“百分率”或“可比性”形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从而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趋势百分率分析是将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某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同基年的相应数据百分率比较。财务比率分析,是指通过将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而得到各种财务比率来揭示同一张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要素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的方法。
另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不同指标之间的对比来揭示其中的差异。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比率,来揭示其中相对数差异。因素分析法则是通过逐个替换因素,计算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二)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特点
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且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方法体系。企业一般可先用比较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总体分析;进而运用比率分析法具体分析财务状况的结构、经营成果是否合理;最后运用因素分析法将在具体分析中找出的重点因素进行分析。
(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由于受到分析资料来源的局限性,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准确。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报表分析的主要资料――“财务报表”编制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会计假设等会造成会计报表信息的混淆误导。如果方法不当或者过多的掺杂了各种人为因素,那么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就缺乏必要的可靠性。二是会计报表数据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对财务分析结果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旦某些因素发生变动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予以考虑,则必然对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三是不同的分析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因此各自分析的角度与方法也不同,分析的最终结果往往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四是会计报表通常只能说明企业的理财结果、经营效果,而不能详尽说明企业理财的过程及经济效益的实现。
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构建的设想
笔者认为,目前应以统计学理论为基础对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和整理,应取消以比率作为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比率分析法,转而丰富多种会计报表分析法。建议采用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应有八种,且其中比较分析法的含义与以往的含义有了较明显的变化。下面介绍这八种分析方法的含义、特点、作用以及其典型指标。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作静态对比,从而揭示不同空间、同一时间、同类指标间的数量差异。其作用是反映同类指标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展的差异程度。其典型指标有,甲公司流动比率为行业水平的倍数、甲公司成本费用利润率与乙公司相比的百分比、甲公司净资产利润率为乙公司的百分比等等。
此种分析方法与现行比较分析法迥然不同。现行比较分析法将指标的横向比、纵向比、结构比、实际与计划比等通通视为比较分析法的内容,个别的将结构比视为比率分析法,显得杂乱无章。本文提出的比较分析法用统计学分析理论加以规范,仅限于事务间的静态对比分析。
比较相对数=甲(地区、部门、单位)某一指标数值/乙(地区、部门、单位)同类指标数值×100%。
(二)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将同一总体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用以反映某一指标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可以是期末与期初比、报告期同上年同期比等,以从不同角度说明某一财务指标的发展速度,从而据以测定和推测该类指标的变动程度和发展趋势。其典型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速度、净资产收益率发展速度、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降低率等等。
常用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中单独设立了动态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提升了动态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的地位。本文的常用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将动态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独立出来,丰富了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
动态相对数=报告期某一指标数值/基期同一指标数值×100%
(三)强度分析法
强度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进行对比,用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和利用程度,用以判断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经济实力的强弱、经济效益的高低、偿债能力的大小等。其典型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负债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其特点是将有联系的但性质不同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用来反映一个单位经济实力的大小、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强弱等。其判断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的强弱十分贴切,较比率分析法含义明确。
强度相对数=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四)长期趋势分析法
长期趋势分析法,是将若干年的会计报表或有关财务指标排列成时间数列,并对其进行定基对比或逐年环比,求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可了解到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基本趋势,分析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据此做出预测和规划。其典型指标有:总资产平均发展速度、每股收益年平均增长速度、利润总额年平均增长率、所有者权益环比发展速度、净资产收益率年均增长率等。
动态分析只需要有报告期资料和与之对比的基期水平即可进行计算分析,而长期趋势分析,必须具备连续多年的会计资料,才能剔除偶然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发展变动的影响,使数列固有的发展趋势显现出来,以做出准确预测。动态分析主要是揭示两个不同时期某一财务指标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而长期趋势分析法主要是揭示某一财务指标的长期走势,为财务预测、决策服务。
(五)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分为不同性质的部分,用指标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来反映总体结构特征和总体内部某一部分的普遍程度。其典型指标有:流动资产比重、流动负债比重、存货比重、所有者权益比重、固定资产成新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
结构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六)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以受多因素影响的综合性经济指标为对象,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七)横向分析法
横向分析法,就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即将企业连续两年的会计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并增设“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编制出比较财务报表,以揭示各会计项目在这段时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变化和百分率变化的情况。
(八)纵向分析
纵向分析,是同一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其前提是必须采用“百分率”或“可比性”形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然后将会计报表中的其余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做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可以在两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
四、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意义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局限性;经济效益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的就是以财务报表及其他一些资料为起点和依据,对企业现在和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对目前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衡量,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这是其主要目的。整理、分析、加工、比较各种财务报表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决策信息,评价和解释企业的具体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这是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期。财务报表分析最初主要是分析银行的信用问题,提供银行的整体财务情况和盈利能力的具体信息,以满足相关投资者的需求。而当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满足相关利益集团和企业外部的相关决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财务报表及相关的资料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关系,为相关经济活动和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测和评价提供帮助,提供相关且直接的信息,为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且具体的帮助,对于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财务报表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促进企业的财务工作不再局限于核算记帐,而是真正地与企业管理融合。
二、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客观因素的影响
1.分析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
一般都是由报表的分析人员来完成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评价和分析工作。但是,对于财务报表的判断能力、认识程度、解读能力、分析方法和理论的掌握广度和深度等各个方面,不同的财务分析工作人员也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对财务分析的计算指标结果方面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分析人员如果只看计算结果,对于各项相关指标的关系和计算过程并没有全面的了解,那么对各项指标所表达的经济含义就无法全面把握。
2.报表可靠性的影响
基于各种目的,很多时候企业都需要向外界展示自身的良好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如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那么企业对于会计报表或采用一些手段来进行粉饰,或是选择一些对于利润有提高作用的核算方法。如果进行人为的操纵,那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使用者所得到的信息则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会对信息的使用者造成误导,同时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财务报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1.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由于财务报表的编制是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因此有很多数据并不代表变现价值或是现行的成本。有些数据在通货膨胀的时期会因物价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假设币值不变,简单地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相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情况将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对报表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难以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
2.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数据并不是非常的精确,有些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人员的经验通过估计计量的,如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及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
3.信息资源反映的不完全性
在财务报表中所列入的信息只是能够以货币进行计量、可以进行利用的,并不是企业的全部信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的惯例或是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有很多的经济资源在报表中并没有得以体现。例如,在报表中,有很多帐外资产无法反映,因此企业的经济资源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信息资源中的一部分。
4.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
由于会计处理和会计政策具有多种选择,这就导致了同类型的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的计价方法等,都是能够进行不同选择的。即使是两个在实际经营方面完全相同的企业,在财务分析的结论方面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5.对于长期的信息反映缺乏相应数据
由于财务报表是按照年度的分期报告,对于长期的潜力信息无法进行具体反映,只能对短期信息进行报告。
四、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相关改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分析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无论财务报表的具体分析方法采用哪一种,对于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来说,相关人员的判断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析人员对报表指标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分析人员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市场影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起正确的理念,对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做到能够熟练的掌握,逐步提高和培养分析人员收集和运用综合数据的能力及在分析问题时的判断能力,进一步为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
2.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有机结合
可以说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业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动态分析是必须要注意的。不仅要弄清楚过去的情况,同时要对当前情况进行恰当地分析,这对企业未来的预测也有一定的帮助。
3.加强附注信息的具体运用
对财务报表自身难以或根本无法进行充分表达的项目和内容所进行的详细解释和补充说明,就是所谓的财务报表的附注信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过程中,对于财务报表和相应的附注信息应该进行充分利用并联系各种相关信息。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各种信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
4.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现在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很难对这些外部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但是这些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报表的情况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出定性判断,以定性判断为基础,进行定量判断与分析,将量的精密计算和人的经验作用充分结合,达到最优化报表分析的目的。
五、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总体反映的报表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其主要内容包括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三个方面。在编制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讨论,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要从非流动和流动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时点企业的全部负债、资产及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其表明了在某一特定的时点权益所控制或是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对净资产所有者的要求权和所承担的义务。资产负债表将符合会计原则的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利用会计的平衡原则分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资产两大块,在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转账、试算、分录、调整、分类账等)后,以企业特定时间点内的静态情况为基础,生成一张报表,也就是资产负债表。其主要功能是反应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同时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阅读者了解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
六、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影响
对某一阶段企业的资金运转问题进行总体反映的会计报表就是现金流量表。通俗一点说,它就是对企业的资金具体是在哪些地方所使用的进行直接的反映,如在企业经营活动上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在投资中所产生的效益。这就清晰地将企业各项资金的具体用处以报表的形式呈现在了使用者的面前,让报表的使用者对每一笔资金的具体流向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为分析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对于判断资金的投入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七、利润表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盈利情况,是利润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是利润表的主要项目。企业的具体业绩由营业收入综合体现,对企业当前和之前的发展做出对比,对企业在每一阶段是否有进步进行了总结;利润总额对营业利润进行了综合反映,将税费等开支减去,剩下的营业利润就是利润总额,既简洁又充分地对企业的纯收益进行了反映,为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的可靠依据;营业收入去掉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的净收益,最终所得到的就是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越高也就证明企业的效益越好。
八、附注、附表对企业的影响
帮助会计工作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对报表所反映的具体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这是附注和附表的主要作用。有很多人会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阅读,这其中不仅仅包括财务人员,还包括了企业的股东、投资者、企业领导和其他性质的一些阅读者。这其中很少有人拥有会计知识,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与他们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财务报表的内容他们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并对报表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做好附注和附表,对财务报表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性内容或是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进行批注。这样企业的所有相关人员就都能够很好地了解报表的具体内容并对财务报表进行综合性分析,促使企业财务报表真正地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这对于企业正确制定下一个政治决策或是经济决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细致认真,从自己的岗位做起,做出属于自己工作岗位的贡献。此外,做好财务报表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对于国家的和谐安定及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琳.论财务预警方法及其原则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04).
关键词:财务分析 基本面分析 实地调查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交往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将越来越多地依据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但是某些企业编制虚假会计报表,已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健康发展的公害。因此为了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遭受惨重的损失,市场参与者们必须掌握基本的会计报表分析过程及方法。
一、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过程及方法概述
企业会计报表的基本分析过程如下:阅读会计报表的审计报告;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进行财务数据和指标的静态分析、趋势分析和同业比较;进行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根据上述分析发现的重要线索,准备实地调查提纲;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判断公司是否编制虚假会计报表。财务分析顺序与会计师编制公司会计报表的顺序相反,在财务分析中,根据会计报表附注,我们可以从会计报表分解出会计分类账,从会计分类账分解出会计科目账,从会计科目账查询会计凭证,从而详细分析公司会计报表,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真实程度。
二、企业会计报表分析过程及方法的具体探讨
(一)阅读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有五种类型:(1)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5)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表明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表明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表明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做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或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表明财务报表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表明审计范围受到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的限制,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二)企业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
一是分析公司基本情况,关注公司的历史和主营业务。只有深入了解了公司的历史和主营业务,才能对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对公司的盈利前景做出客观的判断。二是分析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会计处理方法通常包括收入确认方法、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由此可见,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关注公司采用哪些会计处理方法及前后各期是否一致、对净利润造成什么影响。三是分析子公司对总利润的影响程度。分析公司下属各子公司的基本情况,对总利润影响程度大的子公司无疑是调查分析重点。四是分析会计报表主要项目的阐述资料,这些阐述资料是判断公司是否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重要线索。五是关注公司其他重要事项的说明。
(三)企业会计报表财务数据分析:静态分析、趋势分析和同业比较
1.财务数据的静态分析。财务数据的静态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主要项目的静态分析及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包括流动性指标、效率指标、财务杠杆指标和盈利指标)。
(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主要项目。“货币资金”项目分析,必须结合现金流量表分析,“短期投资”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投资收益”项目有关系,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是资产负债表的三个主要项目,这三个项目与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项目,以及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关系。“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投资收益”项目,以及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关系。固定资产项目与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关系。“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财务费用”和现金流量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系。运用静态分析方法,分析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主要项目时,应该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详细分析这些主要项目的明细资料。分析现金流量表时,我们应该关注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结构,从而对企业现金收支的情况、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等有更清晰的了解。
(2)流动性指标的静态分析。流动性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营运资金、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现金负债比率。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合理的流动比率水平取决于两点:一是流动性资产的周转速度,流动性资产的周转速度较快,合理的流动比率水平可以较低。二是流动性资产的质量和结构。速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因为速动比率中的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等变现速度较慢或者根本无法变现的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因此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直接地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现金负债比率较速动比率而言更苛刻地反映了企业立即偿债的能力和水平,但如果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大又会对资产的综合利用不利,因此这两个指标一般仅在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使用。净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净营运资金越多,企业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但净营运资金是个绝对数,更适合同一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3)效率指标的静态分析。包括存货周转率、存货销售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期、经营性循环周期、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衡量企业的存货管理能力。存货销售期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短期偿债能力。应收账款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应收账款回收期越短,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经营性循环周期越长,企业需要的营运资金越多。资产周转率测量资产利用的效率。
(4)财务杠杆指标的静态分析。包括资本充足率、债务资本比率和债务资产比率。资本充足率越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若债务资本比率或者债务资产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负担过重。
(5)盈利指标的静态分析。包括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2.财务数据的动态分析: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对一家公司不同时期或时点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如果公司的经营活动处于持续健康发展的状态,那么其主要财务数据或指标应该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否则意味着公司的某些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异动是判断公司是否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重要线索。
例:某农产品A公司2009-2012年会计报表部分财务数据及其增长率,见下表。我们可以做如下趋势分析:第一,A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逐年下降,到2012年均小于1,这说明A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补充固定资产投资占用资金的能力越来越弱,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越来越弱。第二,A公司2009-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固定资产逐年同步上升,其中,固定资产增长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逐年下降。说明A公司的“钱货两清”交易越来越多,赊销越来越少。第三,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几乎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速度同步,说明A公司将绝大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变为固定资产。根据趋势分析发现的线索,我们可以将现金收入和固定资产支出作为实地调查的重点。
(四)财务数据的同业比较
同业比较是为了寻找出严重偏离同业平均水平的财务数据或指标,从而寻找出调查分析重点。划分公司所处行业越细致,同业比较结果越准确。
(五)企业基本面分析
企业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公司在本行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和策略、公司的组织架构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等。基本面分析与财务分析息息相关。如果公司的会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与基本面分析结果背道而驰,那么,这一矛盾之处,应该是调查分析重点。
(六)实地调查,据实分析
通常情况下,我们仅依据财务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做出投资决策,但这两种分析方法仅能提供判断公司是否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线索,而不能作为判断公司会计报表真实性及确定投资对象的依据。实地调查结果才是判断财务报告真实程度以及确定投资对象的依据。实地调查的程序包括:首先,根据财务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寻找的调查分析重点,准备实地调查提纲;其次,到被调查单位实地察看,与单位或部门的管理人员沟通交流;最后,提交现场调查报告。如果事先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财务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准备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实地调查提纲,只是到公司参加股东大会、听董事长或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情况、或者到公司随便看看,这种实地调查毫无用处。实地调查时,我们应该亲自到公司的生产车间或厂区调查公司的生产情况、设备利用情况、原材料和成品存货情况,以及企业管理情况,向公司管理人员询问尽可能详细和广泛的问题,全面细致地观察公司各方面情况。
市场参与者们掌握了以上基本的会计报表分析过程及方法后,既可避免因虚假会计报表导致决策失误而遭受惨重的损失,又可有效地遏制公司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有意义。Z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S].2006.
关键词:会计报表 编制原则 适应性分析
Abstract: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the core accounting reports, reflecting the corporate operating result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cash flow and othe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decision to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e rational prepar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epar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process, need to adhere to a going concern, stated at fair value, accrual,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and other nine principles of consistency, the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reports. 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reflec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analysis, depending on the circumstances, to take comparative law, ratio analysis, factor substitution method.
Keywords: accounting statements Adaptability Analysis Principles
中途分类号:F231.5文献标识码:A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结构情况、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的实现及分配情况和某一特定时期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净增加情况的书面文件。它是会计人员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归集、加工、汇总而形成的,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会计报表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个方面以及其他相关的机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会计报表是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外部单位和个人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据以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次,它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信息源。除此之外,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内部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因而,探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分析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会计报表编制原则
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目的是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资料,而这些信息资料是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阅读会计报表则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有关各方取得企业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情况信息的主要途径。因而,企业必须保证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持续经营原则
该原则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会计报表不合理的,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会计报表,并需在附注中披露这一事实。
公允价值列报原则
企业在列报会计报表时,应严格遵循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如实反映企业的交易与其他经济事项,真实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企业不应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
权责发生制原则
该原则下,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即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即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已经实现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它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的问题。
企业列报的会计报表中的主表和附表,除现金流量表外,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进行编制。
信息列报的一致性原则
会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除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或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外,不得随意变更。
重要性原则
企业会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予以判断。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抵消原则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和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信息列报的可比性原则
企业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是指企业在做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法采用某项规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财务报表表首列报要求原则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人民币金额单位以及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报告期间原则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二、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
会计报表的分析主要是以会计报表为对象依据,展开对报表反应的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管理成果进行综合的评价、科学的预测与细化分析的丰富业务手段。会计报表分析属于事后总结分析。
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是利用其资产和负债情况与利润情况报表对企业的各项经营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在应用会计报表时有着不同的目标,但他们都希望能够从中获取到对其决策有帮助的各项信息。因此,在报表分析阶段我们应依据企业上级主管单位、有关国家经营管理部门、企业投资方、债权人以及其内部的不同部门的管理需求充分考量,使得分析内容事项丰富广泛,体现分析行为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总结、评价帮助,同时为其展开的企业经济预测与决策管理行为提供可靠、全面的参考依据。科学的会计报表分析内容应涵盖广泛,充分包括对企业资产的分析、负债分布及构成动态变化情况总结、对于负债情况偿还能力的评价、对企业制定计划完成情况与盈利情况的变动分析与预测评价、对企业现金流量动态增减的原因分析、对企业现金流变化情况的评价以及付现能力的综合分析、对企业保全资金及其增值、财务状况的分析等。
会计报表的适应性分析
基于会计报表的项目构成情况,我们应科学依据企业的经营指标,选择合理的分析方式,对会计报表中包含的数字变动情况与潜在的数量关系进行细化分析,常用的分析方式包括比较法、比率分析法、因素替换法等。
1.比较法
如果要揭示会计报表中各项数据存在的差异情况,寻找企业的整改潜力与前进方向路线,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各项企业经济指标中不同数量的比较。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比较法的合理补充,当某些条件下一些经济指标不可比较时,通过比率分析法可将其数值变为相对数从而计算出各类不同比率,最终使之变为可以进行比较的指标,便于各项会计报表比对分析的顺利进行。
3.因素替换法
【关键词】会计报表;统计报表;相同点;不同点
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研究对象以及基础理论都是有着不同的则重点的,在研究对象上,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和一些经济组织,而统计的主要服务对象则是国家机构;在特点上,会计类似于对历史和数据的记载,而统计则显得比较全面、严谨,准确和及时。
一、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简单比较
1、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和一些经济组织,它的编制主要是针对企业和经济组织部门的日常运作的会计核算,从而发映出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现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会计工作最终都是需要通过会计报表体现出来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报表必须包含以下几个项目:一是资产负债表、二是现金流量表、三是利润表、四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五是附注。这五点都是缺一不可的。国家规定,会计报表应该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定期提供有关部门的基本统计数据的调查方式,需要有统一的格式、指定的项目以及明确的报送时间。按照报送单位为对象来划分,统计报表可以划分为基层表和综合表两个部分,其中基层报表是交由企业来填写。
2、从形式来看,会计报表属于一种封闭式的报表,而统计报表则上下封闭但左右敞开的报表;从计量单位来看,会计报表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而统计报表主要是以“千元”为计量单位的,除了这些货币单位之外,统计报表的计量单位还有实物单位,例如企业人数和公司面积等等;从数据源上来看,会计报表的主要数据来源都是从企业的一些日常账单、账簿和凭证上得来的,它是采取由下到上的编制方式,数据最早来源于企业业务诞生的时候,随着业务的发展慢慢演变成会计报表。而统计报表的数据主要是来源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运作的每一个方面,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是从上到下的。有少部分的统计报表会追级上一级,最后形成一个总体的报表;从编制的时间来看,会计报表有中期会计报表和年度会计报表两个部分。其中,中期会计报表还可以具体分为月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和半年度会计报表三个部分。年度会计报表显示的数据情况会比中期会计报表的比较全面,但是中期会计报表显示的数据会更加的详细和具体。统计报表主要分为年度报表和定期报表两个部分。其中,定期报表还可以具体分为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和半年报表三个部分,虽然统计的指标和范围都比较小,但是优点却是数据比较详细和具体,分类的时间很快。年度报表统计的范围相比就比较全面、分类的目录也更加细,统计的指标也多一些,数据的准确度也更高。
二、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相同点
1、数据的来源都是一致的。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资产负债,这些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相应单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二是利润和分配,这些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相应单位部门的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三是其他部分,这些数据的主要来源主要是相应单位部门的会计账户核算资料。
2、两者的指标的名称相似。除了一些比较少见的指标名称之外,统计报表其他大部分的指标名称都是和会计报表的一致的。
3、部分审核关系存在相同的情况。在统计报表中,有比较大部分的审核关系都是和会计报表的审核公式是相同的。例如:统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和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统计报表的“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会计报表的营业利润公式之间相类似,前者只是后者的变形。虽然两者不是完全的相同,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
三、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不同点
在会计的核算里,我们始终都要坚持严谨、务实、不做假和准确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都体现在会计报表里面。而统计报表则是遵循国家宏观调控的准则来确定的,所以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1、报表的设置不同。关于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它们之间的价值量计量单位设置和订报报告期别的设置也是存在着区别的。因为会计和统计两者都是为不同的对象服务的,它们的工作目的都不相同,所以价值量计量单位的设置也是存在差别的。一般来说,统计报表的价值量计量单位都是以“千元”来计算的,而会计报表的价值量计量单位却是以“元”来计算的;除此之外,我国的会计法规定,会计的订报报告期别主要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这四个部分,它们的订报报告期别都是按照公历日期来确定的。而统计报表虽然和会计报表都有着同样的报告期,但是它们的订报报告期别的设置却是存在着区别的:统计报表的订报报告期别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月份到2月份、1月份到5月份、1月份到8月份以及1月份到11月份。
2、两者的审核关系存在差别。在资产负债部分中,会计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审核关系都是相等关系的,而统计报表里面的审核关系却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关系;在利润和分配部分中,会计的利润及分配表都是经过对利润和分配的计算推算出来的,它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存在一定的审核关系,但是在统计报表里,营业外收入是不包含在利润总额里面的,所以它的营业利润以及利润总额之间是没有存在审核关系的。
四、提高编制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思考和建议
作为统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统计同时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难点。所以,掌握好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它们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无论是对统计工作还是会计工作的质量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本文对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提出一些思考以及建议:
1、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相关员工的培训。在本文以上介绍到的内容里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之间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的,这些区别对两者都是存在着极大的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一定要对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特别是有关基层人员加强培训,要让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深切地了解到一个共同的道理:会计和统计完全是属于两种不同的专业。只有明确这一个观念,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从而提高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精确度和质量。
2、加强对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两者的制度建设。目前,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几乎都有制度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义务,有很多大型企业每年都需要定期向国家上报相关的财务报表。上报的统计数据都是需要有绝对的真实性的,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很多基层单位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很多基层单位由于对会计和财务统计两者的认识都比较陌生,他们在对数据的处理上也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对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制度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加强了制度的建设,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提高他们对会计和财务统计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够使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做到减少出错,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开展财务统计分析相关工作。想要更好地分析和使用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就一定要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知识。为此,我们要迫切开展财务统计分析相关的工作,把财务统计分析的知识传播到需要的人员手中。例如开展讨论会、专家见面会以及编写相关的会计类课程教材,这些工作一定能够为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制定提供更好的帮助的。
以上就是对会计报表以及统计报表所作的一些了解和建议,通过深切了解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为此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我相信,这些知识对于一个从事会计和统计工作的人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会计知识和统计知识会为他们的日后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也为会计和统计工作的进步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苏珍爱.浅谈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之间的比较与联系[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年第4期.
在财务报表体系中,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迎合的时展,符合会计制度改革要求,尤其在我国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簇拥下,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深化提高了创新力,增强了事业单位管理和竞争等能力,从原有的不利因素到顺应时展。本文探析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体制对比,进而提出了财务报表等一系列问题,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创新与长远发展能力。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报表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综合体制的不断强化,其改革力度也不断提高与完善,其中会计制度在迎合市场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优化,这也有效的提高了会计管理能力与发展需求,进一步解决了就会计制度中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在新会计制度下无论是资金管理,还是资金有效使用都进一步提到,促进了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内部创新,在事业单位中,也通过新会计制度改革准确的、真实的、反映了有利于发展的数据,对于完善会计财务报表体系有着促进作用。下面具体分析:
1.在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新会计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在事业单位中,会计制度的发展也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变化,也必须要循序发展的规律,在我国事业单位中,会计制度一直都是财务会计领域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分析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迎合了时展的规律和基本实际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新会计制度必然会得以出现。首先,在事业单位执行并推进新的会计制度能够更好的推动公共财政发展,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提升了财政管理的透明度的同时,也通过财政管理工作有效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与最大化利用,使政府预算等等一系列资金投入变得更加科学,这样是传统会计制度无法比拟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状况等问题,进而有效的提升公共财政发展能力。
2.从财务报表分析角度对新旧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分析
2.1从资产与负债的构成角度对比不管是旧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的会计制度,其财务报表中都涉及到了资产与负债结构等方面内容,对于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如下:首先是各项资产的构成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同时在其使用过程中是否合法。在这方面,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注重强调资产计量等方面的合理性,这些问题都是在资产真实性下产生的,也是进一步提升了真实性问题。其次,在货币资金的持有上有所不同,旧制度下,资金往来主要通过政府拨款,新制度下,资金投入与使用是多渠道的,并且设置更加合理高效。再次,对于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方面存在差异,新制度下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做好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同时也要跟踪负债来源,提高并明确成分分析。
2.2基于收支和预算的角度分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收入与支出方面大下功夫,不但要求各的单位要结合实际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而且要求必须明确与编制收支表,进而有效掌握其运转情况。其中在这张表里面主要不同就是,新制度标准下详细对财务补助收入和事业单位收入的界限进行划分,并且特别进行强调,要区别其他方面收支部分。同时在关于支出用途标准上明确给予控制,以区别与事业单位中有关经营收入部分。二是,在关于支出方面变化则是以用途标准的需要按照事业单位资金的用途进行划分,对跨科目支出范围进行分别填表,同时也控制了经常性的支出使用情况。另外在预算方面,预算执行可以反映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科学性,也将其作为一项重要衡量指标纳入其中。通过有效数据以及实际情况合理对财务报表体系分析,进而科学的总结出预算执行情况。这也是旧会计制度中不常见的。新的会计制度在预算方面注意到了执行的必要,如何使用预算,并提前做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这样不但直观的分析财务活动有效性,也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资金运作是否健康与稳定。从另一方面讲也是管理效率是否能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相匹配的重要参照。
3.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具体途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需要进一步对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分析,这也是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落实和普及的必要条件,在进行学习和创新过程,为了能够顺利的实施和普及新会计制度,进而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以及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所提升,必须从明确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不同等方面入手,通过这个切入点提升新会计制度的普及速度。
3.1完善资产负债表旧会计制度下资产负债表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资金的反映不及时,也达不到准确标准,在资产与负债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真实性对照,造成了部分不合理现象发生与发展。在此过程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会计制度负债表统计能力,结合现有实际情况,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提高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控能力。此外,事业单位中也可以借鉴合理的相关制度,可以把收支情况从资产负债表中提取出来,从而简单明了的反映资产和负债关系,在负债表中增加详细说明,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事业单位财务运转情况,资金管理是否合理等情况。这样达到会计信息的对等,为日后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发展提供长效保证,积极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提高。
3.2完善资金有关的报表核算方法的提高不但可以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统计,也可以对于资产的价值进行真实反映,从科学合理角度看,是保证新会计制度有效发展的必要措施。在事业单位中,通过执行有效的核算,不但创新了体制改革,也从另一方面强化了事业单位企业化进程,所以在进行核算上,必须符合实际财务报表要求,积极通过建立科学的核算标准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尤其在一些不能直接反映出财务活动的工作中,更要提高核算基础工作水平。通过严格的、统一的标准执行,进行有效设置。
3.3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在完善确保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企业化管理转型的同时,必须要提高其收支等管理能力,尤其做好财务管理报表工作,其中经营收入、事业收入、财政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如何通过对应的措施提高收入能力与管控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也要进行积极的提升与服务。通过准确有效的收入计算方式,进一步合理化发展事业单位财会管理机制。在我们所了解的范围,保证事业单位企业化过程支出合理化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业型支出、经营支出等等都是主要的支出形式,对于支出要明确支出界限,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合理支出,避免造成成本过高等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事业单位监管力度,对于日常工作中,财会人员的工作管理与对应的财会业务水平进行评估,不足之处马上进行培训学习,积极改正。加大执法力度也是有效管控办法,在新会计制度基础上进行学习,并指定符合要求的执行标准,保证工作开展的顺利进行与规范化执行。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违规等行为,提高转型进程。
4.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中,会计制度的改革迎合了经济发展要求,也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通过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体系的进一步探析,从而找出其发展建设过程的有利条件,进而通过进一步执行与完善,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合理布局与完善,加上有效的分析财务报表工作,进一步发展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为民服务工作积极性,有效保证事业单位服务能力健康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菲.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体系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
[2]王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王哲.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体系的分析[J].时代金融,2015,03.
关键词:资本运作 不良资产界定 局限性 会计信息失真
一、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相关问题探讨
(一)现阶段实际的合并会计报表时比较常见的问题分析
在实际企业财务负责人编制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完成对企业的各个全资子公司或具有控股权的法人公司的财务资料整理。由于这个过程涉及部门、单位十分复杂,财务会计资料也比较零散琐碎,往往容易产生下面一些问题。
1、经常会产生延期交表现象
比如在实际的施工企业中,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是每个月实际结束后的十五日内交报表,同时,需要在之后的三到四日内递送合并报表。这个时间安排尤其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比较紧凑的,不少施工企业为了完成对报表的汇总、抵消和合并等过程,往往需要拖延几日。这种现象不仅耽误了投资者对及时合并报表的使用,也给企业整体财报的编制带来麻烦,导致编制的会计资料不完整,也容易给投资者造成信息失真的印象。
2、不少企业编制标准及格式不统一、不规范
虽然说标准格式的问题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不注意会给合并会计报表的整体结构带来不少麻烦,容易导致栏目出现偏差,不合理不正确的删减添加都会产生不必要的错误。现实的情况是,不少中小企业的相关财务负责人对此不够重视,本可以细心就能避免的错误,却会出现很多不准确、不规范的现象。
3、经常会出现软盘数字和报表数字的偏差
很多企业出现这种问题时,总会发现软盘数字是滞后于报表数字,这种情况应该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随时修改了报表数字,而忽略了对软盘数字的及时更改。
(二)关于一般企业在合并会计报表时的局限性探讨
较难真实反映子公司的差异情况。作为整体的财务报告在编制时合并了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会计资料,集团整体的财报是对整体企业集团运营状况、财务能力的反映。而具体到某个子公司,子公司的某个细分行业,则合并后的会计报表难以真实反映。
囿于合并会计报表后反映的主体法人资格消失这一事实,这样的财务资料不能较准确的解释公司整体的各项财务指标,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这种形式的财务报表对企业债权人来说,几乎没有实质性意义。
不能较好的反映细分行业的企业利润与其经营风险。处于不同行业的集团子公司、控股公司,其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均不相同,缺乏可以参照的内部控制标准。对于个别特殊行业其适用的财务指标也不相同,整体的财务报表缺乏对细分行业的深入渗透。如果银行类企业和公用事业类企业在集团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一些服务类或制造业公司所占比重较少,这样合并后的报表也不能较好的反映细分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投资人来说,没有实质意义。
二、针对合并会计报表的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完善措施
(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减少认为因素导致的不规范
现阶段的初级会计财务岗位,一般是经验不足的毕业生所担任。在其真正上岗前,要加大对新人的培训力度,按照会计行业的职业规范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做好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程序,明确财务内部的权利责任义务划分,责任落实的个人,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工作失误。
(二)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力度,健全内控机制
要使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加大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是必要的手段。企业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定期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发现不合理现象。切实提高对会计资料的审核,加强同子公司之间的沟通协商,对可以公开的内部财务资料要分类检查,避免会计报表的遗漏。对公司内部合并会计报表的数据逐一进行审核验证,检查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否符合要求。通过内控机制的二次监督审核,不断提升合并会计报表资料的代表性,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通过编制分部财务报表实现对不同子公司、控股企业的财务反映
对于一些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更看重企业详细的分部财务报表,细分子公司和控股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可以通过分部的财务报表反映。投资者在投资企业之前,需要对企业的详细财务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在企业集团内部选择那些经济效益高、成长空间大、财务指标稳健的行业龙头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对于企业的债权人,更看重企业的近期、中期偿债能力,通过对企业分部财务报表的分析,找出能够反映子公司、控股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加以判断分析,确定合理的借款额度、还款期限。分部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较为全面,企业的核心利润,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关键财务要素均可以在分部财报里面有所反映,企业通过编制分部财务报表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细分行业不同子公司财务的深入反映。
(四)企业要根据财务信息的披露原则,披露可以公开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信息
通过在合并报表的备注信息中说明合并报表时没有体现的关联交易,企业的投资人可以通过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备注信息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关联方及其关联交易对企业的实际影响程度。
三、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水平是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体现。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合并会计报表的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效果,为企业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提供优质的财务资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