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厨房发言稿

厨房发言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2: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厨房发言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厨房发言稿

第1篇

关键词:高通量筛选;除草活性;种子处理;抗真菌剂

中图分类号:S4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119-03

Study on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Herbicide

ZHANG Zhi-gang,YANG Zi-wen,WANG Kai-mei,ZHANG Ya-ni,ZHANG Zun-xia

(Hubei Biopesticid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The Branch Center of Biopesticide,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herbicid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owth of grass in testing plat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ey factors were the loss of water and fungal infection. So a screening model was advanced to break the series of limiting factors. The loss of water had been controll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testing plates and addition of water by the atomizer; by the application of selective fungicide and seeds treatment, the problem of fungal infection had been solved and the period of testing had been lengthened. The screening method had been tested and verified with three standards and about 1280 sampl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a s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creening of herbicide activity of sampl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Key words: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herbicidal activity; seeds treatment; fungicide.

直接应用目标杂草进行除草剂筛选具有针对性强、活性反应真实、直观等优点,在新药发现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对于来源多样、理化性质复杂及数量巨大的样品,直接使用目标杂草进行筛选存在着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活性重现性差、可观察时间短等诸多瓶颈。本试验以狗牙根种子为筛选起点,使用琼脂为载体对除草剂室内高通量筛选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探索[1],同时选择3个标准样品和一些不同来源的样品进行了筛选,旨在找到高效、稳定的除草剂室内高通量筛选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种子 狗牙根种子发芽率大于70%,保藏温度为17~20 ℃。

1.1.2 培养基原料 琼脂粉(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型号DH010-4)、PDB培养基原料(Becton,Dickinson & CO.)。

1.1.3 试剂及标准样品 试剂丙酮、乙醇、二甲基亚砜、吐温-80均为市售分析纯,抗菌剂特比萘芬、放线菌酮、嘧菌酯、咪鲜胺为市售分析纯,除草剂标准样品乙草胺、草甘膦、硝磺酮为市售原药。

1.1.4 供筛选试验样品 化学合成物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化学研究室提供,真菌和放线菌发酵提取物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工程研究室提供,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及植物提取物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先导化合物分析室提供。

1.1.5 主要仪器、设备 B100-1F蠕动泵、KQ-25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医用雾化器、BIOHIT eLINE(MCE8k)电子移液器、High Tech Lab DV8-200移液器、人工气候室(光、温、湿可调)、经过灭菌处理的96孔组织培养板和深孔组织培养板、JN.GL 100 W LED植物生长灯(0.4 m距离光照度为3 500~4000 lx)、生物安全柜。

1.2 试验方法

1.2.1 狗牙根生长试验 试验设4个处理组:第一组为载体对照组,把0.7%的琼脂加入96孔组织培养板,每孔加入量为0.2 mL;第二组为种子对照组,在作为载体的琼脂表面接入未经处理的狗牙根种子,接入量约为20粒/孔;第三组为种子杀菌处理组,在琼脂表面接入经过杀菌处理的种子,接入量约为20粒/孔;第四组为加入营养成分的载体对照组,把真菌培养基(已加入抗细菌剂重铬酸钾,终浓度为0.020 mg/mL)加入96孔组织培养板。组织培养板移入70 cm × 40 cm × 15 cm的无盖白色食品盆中,盆口以透明塑料薄膜覆盖。所有培养盆均在人工气候室中培养(30 ℃、相对湿度70%~80%、光照14 h/d,光源100 W LED植物生长灯距植物20~25 cm)。每个处理组使用3个组织培养板,每组设2个重复。每天称取培养板重量,并计算各组水分流失的平均值。同时观测4、7、14 d时植物生长状况及真菌污染情况。

1.2.2 培养板中真菌的分离及抑菌试验 从1.2.1生长试验中培养14 d后的组织培养板中分离真菌,并进行纯化培养[2],使用管碟法半定量测定特比萘芬、放线菌酮、嘧菌酯、咪鲜胺对分离获得的3个真菌纯培养的抑菌效果[3],根据抑菌圈的大小进行抑菌活性分级。各抗真菌剂使用3个浓度梯度(0.020、0.010、0.002 mg/mL)进行试验。

1.2.3 抗菌剂及种子处理的应用效果试验 根据1.2.2的结果,选择抑菌活性最强和最弱的抗菌剂。试验中使用的狗牙根种子分为2组,一组为未处理的普通种子,另一组以温汤法进行杀菌处理[4]。

1.2.4 稳定性试验

1)活性评价指标。根据活性反应的不同,使用2项指标标记除草活性。一是以株高为指标进行标记,按0、3、5、7、9分级。0表示无活性,指标为株高与阴性对照组株高一致; 9表示活性为100%,指标为种子未萌发。在0与9之间设置3个级别,对于植株株高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的样品标记为“S”。二是以植株黄化程度为指标进行标记,按0、3Y、5Y、7Y、9Y分级,0表示无活性,指标为植株黄化程度与阴性对照组一致,所有植株均发生黄化标记为“9Y”,在0与9Y之间设置3个级别。

2)标准样品稳定性筛选试验。作为植物生长载体的琼脂(0.7%)中加入嘧菌酯,终浓度为0.002 mg/mL。种子经过灭菌处理。3个标准样品母液浓度为1.00 mg/mL,以无菌水稀释成12个浓度。96孔组织培养板中琼脂表面涂布样品溶液量为0.01 mL/孔,每个浓度设2个重复。试验重复5次。培养条件为温度30 ℃、相对湿度70%~80%,光照时间10 h/d,光源为100 W LED植物生长灯距植物25~30 cm。

3)不同来源样品的筛选试验。随机选择不同来源的样品1 280个,其中包括化学合成物64个、微生物发酵提取物1056个、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64个及植物提取物96个。将以无菌水稀释后的样品溶液涂布到琼脂表面,样品浓度为1.00 mg/mL,涂布量为0.01 mL/孔,然后接入狗牙根种子[5]。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琼脂、种子灭菌处理及培养条件同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在琼脂上的生长试验

2.1.1 培养板水分流失试验 培养板水分流失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试验的可观察时间,而且会引起样品浓度的变化。在培养9 d后,水分流失50%左右;接入了种子的培养板较未接入种子的培养板中水分流失更多。

2.1.2 真菌污染试验 以目测法对琼脂表面真菌生长情况及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1)显示,引起培养板中真菌污染的真菌来源于种子和培养环境;并且种子为真菌生长的营养来源;真菌菌丝的密集生长引起培养孔中的植株发生黄化,即造成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率与真菌感染率正相关。

2.2 真菌的分离及抑菌试验

从1.2.1试验中培养14 d的组织培养板中分离得到3种真菌纯培养物,初步鉴定为根霉、曲霉和蠕孢霉。应用管碟法测定抑菌效果的结果(表2)显示,嘧菌酯对3种真菌抑制效果最好,咪鲜胺效果最差,其他2种抗菌剂抑菌活性居中。

2.3 抗真菌剂及种子处理的应用效果试验

抑菌试验结果见表3,种子杀菌处理和抗真菌剂对控制真菌污染都有明显的作用;嘧菌酯表现出良好的抑菌能力,而咪鲜胺的抑菌效果差,该结果与管碟法所测定的抑菌活性结果一致。

2.4 稳定性试验

2.4.1 标准样品稳定性试验 对3个不同类型的标准样品进行稳定性试验,培养7 d后按目测分级法,根据株高及植株黄化程度进行分级。从表4可以看出,标准样品稳定性试验中5次重复的变异系数(CV)均在30%以下。作为以快速定性为目标的除草剂室内高通量筛选方法,这一指标已经达到要求。

2.4.2 不同来源样品的筛选试验结果 筛选试验中所有培养板中均无真菌浸染,各重复活性反应一致;1 056个微生物发酵提取物中检出活性样品9个;64个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中检出活性样品1个;64个化学合成物和96个植物提取物中均无活性样品检出。

3 讨论

与滤纸平皿法、盆栽法等筛选方法比较,使用琼脂平板作为载体的筛选方法具有可自动化程度高、可观察时间长、样品消耗少、筛选通量大等优点。在水分流失和真菌污染对靶标的影响得到控制后,筛选结果稳定。本试验中选用的狗牙根种子较小,其生物量增长慢,仅通过提高水分总量(如使用深孔板或孔径较大的培养板等)就可以达到延长可观察时间的目的。对于子粒较大的种子,因其生物量增长速度快,水分消耗速度也较快,则需要补水。在除草剂筛选过程中,作为筛选靶标的植物种子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因此真菌在培养板中生长迅速;而且在高湿、弱光照的小环境中,快速滋生的真菌会严重影响种子的正常萌发和植株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筛选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抗菌剂的使用成为必要。随着现代农用抗菌剂的发展,可供选择的抗真菌剂越来越多,抗菌剂对除草剂活性存在的协同或颉颃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逄 森,袁会珠,李保同,等.利用96孔板建立除草剂微量活体筛选方法初探[J].农药学学报,2005,7(4):334-338.

[2] 梁 晨,吕国忠. 土壤真菌分离和计数方法的探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 515-518.

[3] 李 凡,朱志华,姜凤丽,等. 管碟法测定生物效价影响因素的探讨及改进[J]. 中国兽药杂志,2008(1):45-48.

第2篇

关键词:10kV高压室;10kV开关柜;除湿;降温;电力设备;环境测控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099-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049

10kV高压室室内设备(主要是10kV开关柜)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高温、潮湿、凝露等原因,设备电气性能下降明显,严重者甚至造成事故。由于当前电气设备的除湿降温的手段主要采用局部除湿的方法,并不能解决除湿空间内所有设备的生锈、老化和绝缘下降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课题探讨研究了10kV高压室室内运行环境的整体除湿降温方法,为10kV高压室室内除湿提供了有效方法。

1 存在问题

目前变电站设备维护最大的瓶颈是一、二次元件受到潮气(凝霜)和高温的损害,导致设备缺陷,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引起运行设备锈蚀

金属锈蚀有一定的相对湿度临界值,例如:钢为70%、铜为60%、铝为76%、铁为63%、锌为60%。在临界湿度出现前腐蚀速度很小或几乎不腐蚀,一旦进入临界湿度后,腐蚀性由化学腐蚀变成电化学腐蚀,锈蚀进程发生质变,腐蚀速度大大增加。进入临界湿度后,温度的影响会起很大的作用,此时温度每升高10℃,锈蚀速度则提高约2倍。锈蚀对开关柜内设备主要存在以下

影响:

1.1.1 开关柜内主回路导体多为铜排或铝排,锈蚀将直接影响导体搭接面的接触电阻,这是导致设备发热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

1.1.2 对开关柜内操动机构而言,金属零部件的锈蚀是导致机械转动部分卡涩的主要原因,同时加剧了设备零部件的老化,导致设备整体性能的下降,影响设备寿命。

1.1.3 潮湿会引起开关柜内的辅助开关等二次元器件的插接件氧化,导致接触不良或焊接性变差,引起二次设备的故障。

1.1.4 开关柜壳体锈蚀影响设备美观,对设备的密封性造成影响。

1.2 湿度高影响设备绝缘性能

1.2.1 空气湿度较高甚至发生凝露时,引起柜内二次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如柜内平时不带电的继电器线圈,长期工作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水分会渗入线圈绝缘部分,使线圈受潮,绝缘性能下降;继电器的常开节点也可能由于受潮导致短路,引起设备误动。

1.2.2 10kV开关柜集成度高,柜内一次设备的绝缘裕度相对较小,当空气湿度增大时,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大幅度下降,如果在设备绝缘表面或内部形成结露,将大大增加电气设备的绝缘闪络故障的概率。

1.3 湿度过低影响自动化设备的正常工作

低湿度会产生静电,这将干扰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损坏电子元件。

2 原因分析

针对提出的以上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分析了产生凝露的原因以及当前设备主要的除湿方法,并分析其可行性。

2.1 凝露原因分析

2.1.1 变电站均设置有门、窗、通风风机,部分位置密封不严,无法做到严格意义上的密封。站内温湿度会随着室外环境呈周期性变化。

2.1.2 空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温度,对室内湿度控制效果不明显,特别是低温高湿的气候下,空调根本不起作用。雨季或外界环境湿度较高时,墙壁透气栅和门窗缝隙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直接相通,当室内湿度控制措施不足以调节进入的水分时,高湿空气就容易沿柜体缝隙进入开关柜。

2.1.3 柜内湿度较高、温差较大时,会使柜体内的环境空气的不饱和水蒸气瞬间饱和,在柜内元件上形成凝露。

2.2 电力设备当前主要除湿方法及其局限性

2.2.1 柜内加装电加热器,对设备内部进行加热,通过提高柜内温度,降低柜内相对湿度。该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1)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凝露,原因在于这种方法只是增加空气中水蒸气的不饱和程度,并没有将柜内的水汽排出。由于设备内部加热,翻倍增加锈蚀速度,大大缩短设备的寿命;(2)开关柜体数量众多,每个柜体都需要安装,导致前期安装费用高、后期维护困难,除湿器众多导致除湿设备出现故障点的概率提高;(3)内部柜体比较狭窄,里面设备安装比较紧凑,没有预留出空间专门用于安装除湿器,导致取电及安装存在难题。

2.2.2 柜内加装驱潮剂,在柜体内悬挂硅胶袋或者是其他的吸水材料,吸收柜内湿气。该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因为吸水剂吸水容量有限,且吸收的水分很难排出,所以效果往往并不明显,且更换工作量大。

2.2.3 柜内加装半导体除湿器,通过局部制冷凝露将水排出,降低柜内相对湿度。局限性:用半导体除湿,需要占用柜体内一定的空间,排水直接到线缆沟影响线缆寿命,需要要架设专门的出水管路,某些柜体内取电也是比较困难,并且除湿设备出现问题后不易维修更换。

2.3 结论

上述各方法在预防凝露的同时都带有难以克服的问题。

3 解决问题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提出对整个房间10kV高压室室内进行整体除湿,从根本上解决电力设备内部的潮湿问题,大大延缓电力设备锈蚀进程,增加设备可靠性,延长整个环境中电力设备运行寿命。

3.1 开关柜湿度控制的标准

变电站的主控室、计算机室、继电器室通信机房及其他工艺设备要求的房间宜设置空调。空调房间的室内温度、湿度应满足工艺要求,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夏季设计温度为26℃~28℃,冬季设计温度为18℃~20℃,相对湿度不宜高于70%;计算机室应保证室内相对湿度在45%~70%范围内,任何情况下不允许有结露;厂家对中压柜的运行维护要求中规定的最大相对湿度为70%。由于开关柜内含一次、二次设备,综合以上标准,开关柜的运行环境的湿度控制在45%~70%为合适。

3.2 设计整体除湿系统

3.2.1 系统原理。达到高压开关室内整体除湿,防止开关柜内凝露、锈蚀的目的,必须进行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防凝露裕量设计;二是锈蚀湿度临界值控制防止凝露需要计算一天温降最大温差。根据当地的温度,对应时刻的相对湿度,计算出对应时刻的绝对湿度。根据记录的数据,算法计算出一天中最大的绝对湿度(应该在室外开始结露的时刻)。通过绝对湿度与温降,可以算出最高、最低露点温度。参考最低露点温度进行除湿,从而达到预防凝露的目的。变电站室内与柜体内部湿度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通常情况下可认为变电站室内湿度任意时刻都等于柜体内部湿度。但是柜体内外气体交换是有一定时间的,所以在计算柜体内部凝露时要考虑到湿度交换时间。

3.2.2 环境湿度控制系统(装置)。环境湿度控制系统是根据电气柜内久聚潮湿空气的除湿治理而研制,并按稳定可靠、效率高、便于安装的设计原则进行模块化结构设计。原理是通过对整体环境的闭环算法控制凝露条件,降低柜内的相对湿度。本装置电源直接采用变电站内交流供电,可确保装置在较低环境温度下正常

工作。

安装原则是安全绝缘距离内,室内外气体交换处,电源及电源敷设方便。

除湿原理为:控制整体室内的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以下,经过连续时间的平衡,使得柜体内部湿度与变电站室内的湿度保持一致,这样在湿度剧增或温度剧降时,同时保证变电站室内和柜体内部不结露、不生锈。

原理概况图如图1所示:

环境控制防凝露系统用于室内相对密闭空间内部环境的整体自动除潮湿、防凝露的场合。环境控制防凝露装置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切换除湿,并具有主动定时采样功能,控制装置自动除湿,根据环境外部温湿度、环境温湿度、柜体温湿度及它们变化曲线进行预测除湿,控制露点,不仅预防凝露并且使整个设备运行在金属临界锈蚀以下,预防设备生锈。本系统通过对百叶窗、风机控制等通风设置的控制,可迅速除湿并节能。而且本系统具有故障告警显示功能,对于因内部原因引起的内部故障可进行指示,也可通过故障输出继电器输出报警。

环境控制防凝露装置由智能控制系统、主机除湿系统、风机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组成,当外部环境湿度增加温度降低趋势低于闭环预防阀值后,启动主机除湿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环境露点,如果外部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一定阀值时,能使用风机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实现内部湿度降低,同时节能减排,改变整个室内设备运行环境,防生锈,防老化,增加整体设备运行寿命。

4 结果与分析

4.1 除湿试验过程及分析

4.1.1 实验环境:

第一,选择阴雨天气对整体除湿实验房室内环境模拟。

第二,柜体模拟:选择机柜柜体,放置到实验房内部。

第三,模拟高压开关室环境监测:在围绕柜体的四周放置2个温湿度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控制实验房的温湿度。

第四,柜体内监测:在柜体内部上面和下面放置两个温湿度监测装置,进行实时记录。

第五,实验环境:(1)实验室面积:10m*18m,高度为4.5m;(2)实验室密封性:无特殊处理;(3)柜体密封性:防尘防水等级为IP44。

第六,实验设备参数:(1)除湿主机功率(共1台):0.8kW;(2)温湿度记录仪:8台(两台柜内,四台室内,两台室外);(3)除湿系统主机:1台。

4.1.2 实验方法及数据:

第一,增湿实验:(1)实验房和柜体内湿度均为50%H;(2)对柜体进行严格密封;(3)对实验房进行连续增湿;(4)每小时采集一次数据进行对比;(5)柜内和房内湿度一致时停止实验。

增湿数据对比表如表1所示:

第二,除湿实验:(1)实验房和柜体内湿度均为90%H;(2)对柜体进行严格密封;(3)启动整体除湿系统进行除湿;(4)每小时采集一次数据进行对比;(5)柜内和房内湿度一致时停止实验。

除湿数据对比表如表2所示:

通过以上数据和曲线图,可以得出以下分析:

室内湿度上升时,柜体内湿度同时上升且上升速度滞后,需经过20多个小时柜体内外湿度才能达到平衡,由这种现象可知,当检修或人员出入时,短时间内不影响柜内湿度变化。

室内湿度下降时,柜体内湿度同时下降,可见通过室内整体除湿能达到控制柜内湿度的目的。

除湿系统启动后,室内湿度迅速下降,2小时内室内外湿度动态平衡,在现场操作时,除湿系统联动百叶窗、风机、空调。除湿时关闭所有通风,可更加迅速除湿或阻止湿度侵入。

室外湿度90%H以上时,室内湿度可控制在60%以下。室内外湿度差在30%以上,可保证室内所有设备处于低湿工作状态下。在保持室内湿度长期稳定在设置阀值以下,柜体内部湿度与室内湿度保持一致,也稳定在设置值以下,所以通过对整个环境长期的湿度控制,可以达到柜体内外除湿、防锈,延长整个室内设备寿命的目的。通过室内湿度分布图可以看出,在除湿主机1500立方米/小时的内部循环风量下,布置在室内四角落的4个湿度记录仪数据一致性非常高,将一定除湿范围内的空气充分循环流动起来,不存在湿度梯度的现象。

4.2 结论

经过上述试验和分析,环境湿度控制系统整体环境除湿效果如下:

4.2.1 整体除湿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凝露,这种方法直接减少整体环境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从而减小水蒸气的不饱和程度,并将其汇集排出。由于不会对设备加热,增加锈蚀速度,延长设备的寿命。

4.2.2 整体除湿直接对众多开关柜体所在的室内整体除湿,相当于同时对每个柜体除湿。

4.2.3 整体除湿安装在柜体外部,空间富裕,不用专门预留出空间专门用于安装除湿器,导致取电及安装存在困难。前期安装简单,无需断电,后期维护方便。

4.2.4 整体除湿可控制所有设备完全处于《220~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规定》,ABB厂家对中压柜的运行维护要求满足规定中的设备所处的温度及湿度范围。

此方法可以取代并克服柜内安装加热器、驱潮剂、半导体除湿器的方法,并完全克服它们的缺点。此外,整体环境除湿比使用加热器除湿方式产生的节能效益。同时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好坏直接决定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效益更佳,无论哪种设备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发展成故障,导致设备损坏、人身事故、电网停电事故,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对设备进行有效的防凝露和防锈蚀,可使设备维修费大大减少,设备寿命增加,事故率降低,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5 结语

本课题有效解决了10kV高压室室内设备受高温和潮气影响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了智能、综合的效果。同时本课题也在进一步的改进:由于目前10kV高压柜内部温度的监测只是在达到报警值的情况下设备才会通过在设备外部亮灯等显示报警,如果变电站值班人员巡视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高温亮灯,则不能及时有效处理设备高温故障,然而我们将在线温度监测一起融入到综合智能的湿度温度控制系统,实时记录、分析并输出10kV开关柜的温度,在后台可以及时了解温度高低,及时有效地处理10kV开关柜的高温故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护理质量;方法对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69-01

1.前言

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作为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护理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21世纪,由于近代护理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以及家属期望值增高,使得基础护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以病人为中心,抓好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或避免“重治疗方案,轻视基础护理”的现象,是许多护理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2.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方法

基础护理是指为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从生理学角度出发,由护士运用护理技术来完成的一项工作,它也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夯实基础护理,为病人提供满意服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提升护理执行力

“执行力”一词是企业管理学的概念,“执行”即“做”,“执行力”即“将计划落实到实处的能力”,执行力在职业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目标,因此,医院应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来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执行力、提高护理质量。

将能胜任护理工作的人员恰当安排在护理工作岗位上,这是提升护理执行力的关键,人员是完成基础护理最重要的资源,医院应让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将基础护理工作做到位。在市场经济时代,医院想要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目标,需要护理队伍“执行型团队”作为支撑,并任用能力高的护士长作为强有力的领导支持,由她带领护理团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护士长在团队中要以身作则,参与制定并遵守统一、规范的护理标准和制度,是保证科室护理质量提高、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现阶段,许多医院由护士长带领团队,提出“打造护理品牌”奋斗目标,各级医疗机构为打造护理质量品牌,先后提出“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等具体工作目标。

2.2 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者为病人进行基础护理时,沟通是很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是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的保障,它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及对医院的信任。一些研究表明,护士的服务态度欠佳或沟通技巧不当是基础护理被投诉的重要原因,并且会增加护理差错发生率,严重阻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士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相当重要。

一是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基础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礼貌语言。礼貌语言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方式和桥梁,也是满意沟通的前提。护士在进行护理时,语言表达应清晰、通俗易懂、准确、温和,注重语言表现力、感染力以及科学性,才能便于患者理解,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被关心。在护理过程中,患者若是感到焦虑和不理解,护士应耐心仔细倾听,才能保证基础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基础护理人员要培养沟通能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医疗体制改革带来了患者价值、护理科学技术价值、道德价值及经济价值间的诸多冲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具备较高的沟通技巧、增强为患者主动服务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护患纠纷。例如,有的医院让沟通能力较好的高年资护士对年轻护士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学习交流技巧,帮助他们从“以疾病为中心”的被动护理服务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主动服务,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

2.3 加强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本环节,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想要稳步提升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必须要强化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既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任务,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1]。

一是要合理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护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医院应适时开展护理部大检查,对护理管理、急救器材、药品、护理文件书写、差错事故分析等相关环节进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才能将护理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二是健全、完善各项有关护理的规章制度。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医院应制定关于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各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等规章制度,使各级各类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三是对护士队伍加强培训,使基础护理工作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如对护士加强“三基”培训[1],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护理人才。由于各科室患者在基础护理方面各有所异,护理人才应一专多能,提高综合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基础护理工作的特点。另外,有的医院还通过广泛开展评选“护理标兵”“岗位能手”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调动了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的积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护理尤为重要,医院可从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加强护患沟通以及做好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几个方面做起,抓好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第4篇

关键词:烟青虫;初孵幼虫;快速收集法

中图分类号:S436.4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20-0083-04

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又称烟草夜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烟青虫在田间主要为害烟草和辣椒,为害辣椒时,以幼虫蛀食辣椒的叶片和花果,常年蛀果率为20%~30%,严重为害时,蛀果率高达30%~50%[1,2],经济损失严重;幼虫可钻入果内,啃食果皮、胎座,并在果内缀丝,排留大量粪便,致使果实不能食用,降低商品价值。

为了降低田间烟青虫为害,为高效防控烟青虫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指导,实验室内需要开展针对烟青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对化学药剂的敏感度及其变异测定及毒理学参数等试验,因此需要室内继代饲养和繁育烟青虫试虫种群,而抗药性研究中还需要长期保存敏感和抗性或亚致死处理种群

等[3]。目前采用人工饲料进行烟青虫室内大规模繁育和继代保种技术已经成功实现,并进一步改进[4],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在烟青虫的种群扩繁过程中,其成虫通常在纱布上产卵,当卵孵化后,需要用细小毛笔将初孵幼虫非常小心地从纱布上挑取到人工饲料上饲养,这个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人工挑虫要特别小心,且耗时较长;二是即使非常小心,用毛笔挑取也很容易伤害或者致死初孵幼虫,降低后代饲养数量;三是如果卵在夜晚孵化,则无法及时挑取初孵幼虫到人工饲料上,而幼虫孵化后6 h内接触不到饲料即饿死。因此,如何自动无伤害地收集初孵幼虫一直是烟青虫乃至其他鳞翅目昆虫种群扩繁的制约因子之一。

在实验室饲养烟青虫时,常将装有卵布的塑料袋放置在实验台上,发现孵化后的幼虫清晨全部集聚在朝向窗户一侧,由此推测烟青虫初孵幼虫的趋光性较强。基于此,拟设置黑暗的卵孵化环境,正常环境的装有人工饲料的塑料盒作为幼虫收集盒,二者之间采用玻璃管相通,从收集时间、幼虫存活率和烟青虫蛹质量3个指标研究比较了该方法与常规人工收集方法的不同、优势以及是否适合用于烟青虫初孵化幼虫的收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及人工饲料制作

试验用虫为采集自烟草田的烟青虫幼虫,室内在人工饲料上饲养超过3代。人工饲料的配方参照董钧锋等[4]的方法,具体成分及用量见表1。

其中,大豆粉在用前经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30 min,蒸熟后自然晾干,用粉碎机再次粉碎备用。麦胚粉制作方法:将小麦粒洗干净,铺于玻璃槽内薄薄一层,每隔12 h洒水1次,保持小麦潮湿,当小麦根长超过种子长度时,再次洗净后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最后加工成粉末备用。

人工饲料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按表1所示份量,分别称取各组分。先将琼脂粉倒入不锈钢锅中,然后加入500 mL蒸馏水并在电磁炉上加热,同时不断搅拌,以确保琼脂粉充分溶解。琼脂粉煮沸3次后倒入九阳料理机中,加入称量过的麦胚粉、辣椒粉、麦麸、酵母粉、熟大豆粉及亚油酸,搅拌1 min。搅拌均匀后放在超净工作台内吹风辅助降温,待温度降到50~60℃时,加入山梨酸、尼泊金、抗坏血酸等再次搅拌1 min,最后将搅匀的饲料倒入直径

18 cm的灭菌玻璃培养皿中,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冷却凝固,然后放入4℃冰箱中备用。

1.2 烟青虫饲养过程

试虫在养虫室内不接触药剂的情况下一直饲养在人工饲料上。养虫室室内温度(27±2)°C,湿度(60±10)%,光暗周期比为L/D=16 h/8 h。具体饲养过程如下。

①带卵纱布消毒 将带卵纱布放入500 mL烧杯中,加入4%甲醛溶液浸泡10~12 min,清水漂洗2~3次,置于超净工作台内微风吹干表面水分后放入保鲜袋中,然后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等待孵化。

②幼虫饲养 初孵幼虫群体饲养,卵孵化4 h内,用软毛笔将初孵幼虫小心接入灭菌的装有足够人工饲料的指形管(平底)内,每管接5头。用灭菌的脱脂棉塞住指形管,幼虫进入3龄后分管饲养,直至幼虫在试管中化蛹,饲料视情况更换。

③蛹 老熟幼虫化蛹后第3 天,将健康蛹从指形管内取出来,并将雌、雄蛹分别放入标记过的塑料培养皿中(直径90 mm)。随后,放进500 mL烧杯中,加入4%甲醛溶液浸泡10~12 min,用自来水冲洗并晾干后,按照雌雄分别放入羽化笼内。

④成虫 成虫羽化后转移到笼中,并放入浸蘸10%蜂蜜水的脱脂棉供其补充营养。成虫开始在纱布上产卵后,每天更换卵布。

1.3 烟青虫初孵幼虫收集

①常规人工收集法 带卵纱布上出现初孵幼虫后,在卵孵化4 h内,用软毛笔将初孵幼虫人工接入养虫盒内,养虫盒内加入足够的人工饲料,每盒接100头进行群体饲养。该部分由2位测试者(一位是在实验室工作超过2 a的熟练工人,另一位是在实验室工作不超过半年的非熟练工人)分别采用毛笔人工收集幼虫,再转移到人工饲料上。每个测试处理重复3次。

②快速收集法 用1个四周包上黑布的黑色塑料盒子作孵化盒,将消毒后的带卵纱布放入孵化盒中;设置第二个装有人工饲料的幼虫收集盒,孵化盒和幼虫收集盒分别在接近底部的侧面部位开1个圆孔,2个盒子之间用一根棕色玻璃管连接,初孵幼虫白天基于趋光性从玻璃管中间自行爬到幼虫收集盒的人工饲料上去取食;夜间在幼虫收集盒旁边放置一盏打开的LED台灯,借助灯光诱导夜间孵化幼虫爬行到幼虫收集盒中,每个收集盒中初孵幼虫数量达到100头左右时及时更换另外一个新的幼虫收集盒。该处理重复3次。

③幼虫存活率和蛹重 将2种方法收集的烟青虫初孵幼虫分别饲养在人工饲料上,饲养8 d后(3龄幼虫阶段),计算存活率,存活率(%)=(初孵幼虫数量-生长至3龄幼虫的数量)/初孵幼虫数量×100%。将存活幼虫转至指形管内单头饲养至化蛹,化蛹3 d后称取蛹质量;每个处理测定雌、雄蛹质量各20头,设3次重复。

1.4 数据处理

用Sigmaplot 12.0作图、SPSS 19.0软件分析差异显著性(p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收集方法耗费时间比较

3种处理耗时差异很大。非熟练工人采用毛笔挑取100头初孵幼虫到饲料上需52.67 min,熟练工人挑取100头初孵幼虫到饲料上需31.33 min,而采用快速收集法更换幼虫收集盒(约计100头/盒)1次,100头幼虫从孵化盒中爬行到幼虫收集盒中耗时13.43 min(图1)。结果表明,对于收集同样数量的幼虫而言,快速收集法将幼虫转移到人工饲料上所需时间显著少于人工挑虫法,可节约大量人力。

2.2 不同收集方法的幼虫存活率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熟练工人挑虫的存活率平均为83.67%,个别超过85%,非熟练工人挑虫成活率低于50%,平均为46.00%,二者之间差异显著;而人工快速收集方法的初孵幼虫存活率达96.33%,远高于非熟练人工挑虫处理的,但与熟练工人挑虫的存活率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该快速收集法能大大提高初孵幼虫的存活率。

2.3 不同收集方法的蛹质量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快速收集法的雌雄蛹质量均略高于人工挑虫处理,但不同收集方法的雌性蛹质量之间、雄性蛹质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从标准差数据来看,快速收集法不同蛹质量之间的差异较小,而人工挑虫法蛹质量之间差异较大,说明快速收集法得到的烟青虫蛹更加整齐。

3 小结与讨论

烟青虫成虫趋光性强,很早就有报道[5],田间也常利用该特点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有效诱杀烟青虫成虫,降低成虫落卵率,抑制烟青虫的繁殖[6,7];而关于幼虫趋光性的报道较少,张汉鹄[8]报道,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幼虫具有喜光性,常在灌木、矮树等上聚集为害,但未明确不同龄期幼虫间喜光性是否存在差异;另有研究发现,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幼虫的趋光性强,但不同龄期幼虫对光的敏感度差异及光源强度的高低尚需要进一步研究[9]。

基于前期实验室内的多次观察,确定烟青虫初孵幼虫具有朝向光源的特性,由此设计光源通道,让初孵幼虫自行爬向具有人工饲料的幼虫饲养盒内,大大降低了人工挑虫耗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伤害。同时,由该方法得到的初孵幼虫存活率高,后期发育的蛹整齐度高;另外,该法可实现初孵幼虫的优胜劣汰,淘汰不能成功爬行至收集盒内的弱小幼虫;而夜间开启的LED灯还可诱导夜间孵化的幼虫及时爬行到人工饲料上取食,保障了实验种群的大量优质扩繁。该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具有相同特性的鳞翅目昆虫的室内种群饲养及扩繁工作中。

本研究表明,烟青虫低龄幼虫的趋光性强,且证实了初孵幼虫高效快速收集方法的可行性。田间观察也发现,1~2龄烟青虫幼虫通常在叶片和花果向阳的一侧取食,3龄后为害辣椒时则多蛀食果实。生产上可利用此特点,抓住3龄幼虫前这一关键时期,喷施无内吸性的病毒制剂、白僵菌和微孢子虫等生防制剂,或者释放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10]、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g)等防治烟青虫,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魏林,梁志怀,张屹,等.辣椒烟青虫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J].长江蔬菜,2015(21):51-52.

[2] 伍龙秋.辣椒烟青虫的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79.

[3] 王凯.溴氰虫酰胺对烟青虫的亚致死效应[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5.

[4] 董钧锋,许晓利,牛东升,等.烟青虫人工饲料的改进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1):261-267.

[5] 丁岩钦.夜蛾趋光特性的研究:烟青虫成虫对双色光与光强度的反应[J].昆虫学,1978,21(1):1-6.

[6] 李跃辉.频振式杀虫灯与性诱剂诱杀烟青虫效果比较[J].中国农技推广,2005(5):42-43.

[7] 韩学俭.棉铃虫烟青虫对辣椒的危害及其防治[J].辣椒杂志,2005(3):34-36.

[8] 张汉鹄.大袋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1,18(1):1-7.

第5篇

【关键词】出入库策略;成品库;流程;散盘

福建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烟,下同)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36家重点卷烟企业之一。公司经过2000年和2008年两次技改,现拥有两个成品立体高架库,其中一区成品库共有3个巷道6排货架(单伸位),每排8层68列,共3264个货位,二区成品库共有3个巷道6排货架(双伸位),每排9层47列,共5076个货位。

这两个高架库承担着龙烟所有的发货业务,由于卷烟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季节性强,在销售旺季到来时,生产设备24小时处于满负荷运转,此时一旦出入库效率太低将給成品发货、入库、卷包生产等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停产,因此对成品高架库的出人库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龙烟公司经过两次技改之后,在自动化物流软件系统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改造经验,在保证不对任务物流设备、流程任何变动,改造成本最低化的情况下,自主在软件上大胆对物流成品出入库策略进行改造,提高成品的出人库效率。

1.入库流程优化

优化前的入库流程如下:

该流程存在以下问题:

(1)当巷道入库均分率不均衡时,系统只考虑低均分率的巷道,造成托盘往某一巷道不断存放而其它堆垛机总处于空闲状态的现象。

(2)在堆垛机故障情况下,系统还会自动往该堆垛机分配任务,这样容易堵塞物流通道,常常导致其它正常任务也无法入库。

优化后的策略是,采用品牌巷道均分原则,保证每个巷道存放每个品牌的数量基本一致,同时兼顾堆垛机实时状态,避免堆垛机故障时还分配入库任务,新流程任务申请如下图:

新流程带来的优点有:

(1)不往故障堆垛机分配任务,尽可能保证每一托盘成品都能顺利入库。

(2)保证当前每次都往数量最少的巷道入库,为品牌巷道均分出库提供基础。

2.出库流程优化

优化前的出库流程如下:

该流程存在以下问题:

(1)“先进先出”的原则不合理。由于成品入库时造成的巷道品牌数量不均,在出库时,该原则会导致堆垛机单一巷道不停出库,另外,出库时系统也没有判断堆垛机运行状态,造成的任务分配但又执行不了的情况。

(2)成品下架分拣算法不合理。对多个散盘(一个托盘标准存放24件,小于24件称为散盘)没有采取组合匹配的方法进行择优出库,使得原本不需要分拣的任务却要分拣,造成堆垛机、电机设备很多空跑状态以及库存货位利用率不高等现象。

采用的优化方法有:

(1)出库先考虑总能力均分原则,在尽量保证三个巷道的出入库任务总数相等的基础上,再保证先进先出原则,同时也满足不往故障堆垛机分配任务。如下图:

(2)成品出库散盘匹配原则优化。当下架总数能被24整除时,下架24件整盘;若下架总数不是24的整数倍时,取其尾数作为散盘匹配下架。通过散盘匹配策略之后,减少散盘成品的出入库频率,大大减少了下架分拣次数,减少堆垛机和物流设备的运行次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出库时间。

3.影响成品出入库效率的其它因素

3.1货架布局

二区成品高架库货架采用双伸位形式,比一区单伸位在出入库策略上存在很大的区别。由于双伸货位在入库时每次总是先入库深度为2的货位,但在出库时如果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务必导致在出库目标货位时,如果深度1的货位处于载货装货状态,堆垛机必须先执行强制移库任务,把深度1的货位移动到其它空闲货位上,这样将导致出库效率大大降低。

目前二区成品高架库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了折中处理,即,如果深度1的货位物料也符合出库需求,就直接出库,否则就先强制移库深度1货位再出库深度2。但这种处理方式会导致一些极端情况,比如某些货位的物料长时间无法自动出库,导致质量事故。

3.2检验放行

由于成品出库之前必须先检验放行,只有合格的物料才能销售出库。但质检人员在检验时如果只是局部放行货位,如单一巷道货位,就会造成在出库时各巷道任务分配不均现象,影响出库效率。

3.3任务处理机制

出库订单一旦确认出库,高架库货位就会被锁定,WMS就会产生所有的出库任务,WCS逐一下发任务給堆垛机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堆垛机设备发生故障时,就会导致大批量成品无法出库。此时,通过任务回收、任务重新生成等功能可以将故障任务重新分配到其它正常的堆垛机上,确保正常出库。

同理,托盘在入库时,WMS第一次先预分配一个目标货位,当托盘运送到堆垛机接货站台之前,WCS再次判断此时堆垛机的状态,当堆垛机故障时,WMS第二次分配一个新的目标地址,该托盘重新往新的目的地堆垛机接货站台前运送,直至成功入库到高架库上。

3.4拣选区

通过在成品暂存区设置拣选区区域,用来堆放订单出库分拣托盘剩余的成品,当下个订单出库拣选区已含有所需出库的成品时,可直接从拣选区直接发货,高架库只需补充不足的数量,这样可以避免分拣托盘重新入库又出库的过程,提高发货效率。

第6篇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教师逐句翻译,讲得辛苦;学生逐字记录,学得厌烦。因此,如何能将“少教多学”应用于文言文的教学之中,就成为了亟待思考的问题。就此,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采用多种策略,促进提前预习

课前预习能够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和需要攻克的新知识区分开来,上课听讲时便能有的放矢。因此,我采取了以下两点做法促进预习。

1、以解释文言加点字帮助学生梳理新旧知识。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其解释文中的实词、虚词,并要求按照会与不会进行分类标注。如此操作,可帮助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进行预习的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将原本不易检查的预习有形化,能促使其养成预习的习惯,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以课本剧、讲故事、配插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不会预习的学生确实存在,而不愿预习的学生却占了更大部分。直接要求预习,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但如果变换形式,让其根据课文内容演课本剧、故事接龙、给文段配图,他们往往兴趣盎然。要完成这些活动,前提就是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这种再创作也有利于体悟作者的感情。

具体来说,演课本剧适合篇幅较短的记叙文,较为简单的场景、情节和人物关系,既不至于给学生带来额外的排练负担,也比较适合当堂呈现,如《烛之武退秦师》;故事接龙则适合篇幅较长的记叙文,如《苏武传》;给文段配图适合写景类散文,如《赤壁赋》。

二、抓住新奇之处,提高学习兴趣

德国戏剧家、美学家莱辛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也会更有动力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但文言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如何挖掘兴趣点?我的经验是,要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新奇之处。

1、让学生自己查找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并当堂介绍。“少教多学”的理论认为“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新课标则提出“要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等,就是学生能通过查资料学习的知识。全由教师讲授,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况且,这类内容往往有着极强的故事性,读来易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2、巧借课文细节,补充课外知识。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地补充课外知识对于增长学生的见闻、激发学习的兴趣、调整课堂的节奏,都是有利的。如《荆轲刺秦王》文中“则虽欲长侍足下”一句里有“足下”一词,上课时不应仅限于告诉学生它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而应适当拓展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又如《苏武传》“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一句,可简单讲解其医理的奇妙之处。

三、学生讲解课文,教师纠错强调

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通过听讲,两周之后学生学到的内容只能留下5%;通过阅读,可以保留10%;通过声音、图片等方式,可以达到20%;通过示范,可以记住30%;通过小组讨沦,可以记住50%;通过在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因此,在课前已进行过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会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文中的部分疑难问题,然后让其进行展示讲解。而我负责纠错、补充和强调。

四、译读诵读品读,读出文言韵味

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个弊端,容易把文章作为古代汉语的材料,着力于讲解文言词汇。钱梦龙先生曾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什么?一言蔽之,有‘言’而无‘文”’。如此授课,不仅枯燥乏味,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割裂了语文教学的“语文昧”;更重要的是,一节课下来仅仅完成了三维目标中的第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收获单一扁平,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完成了译读之后,诵读和品读,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有的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或处世之道,如《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等。这类文章适合细细品读,品味语言、评价人物、总结道理。这样的深层次教学,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五、课后及时整理,举一反三

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在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及时地复习与巩固,又为日后读懂同类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第7篇

关键词:演示实验;可见度;初中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做好科学的演示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是影响演示实验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演示实验不但要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同时也要有比较高的可见度。可见度高的演示实验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看得清楚,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下面说说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实物投影仪可以提高可见度

在初中科学演示实验中,一些体积小、不易看清楚的物体或者实验现象,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放大演示。投影仪可以将观察对象放大显示,还能通过转动投影仪来改变观察的角度,这样学生就可以看的更清楚。例如:观察昆虫的结构和运动的演示实验,我们就可以用投影仪放大显示;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通过投影仪就能让全班同学看到产生的气泡。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大演示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能够与实际的实验同步进行。缺点是实验操作的位置有限制,不能离投影仪太远;现在大多数的学校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实物投影仪,用起来比较方便,有些边远的山区学校可能会缺少仪器,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就会解决。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可见度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记录设备记录影音再进行播放,例如:细菌的形态结构、分裂繁殖等,我们肉眼无法看到,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清楚,一般的学校没有这样的实验条件,不过我们可以得到科学家的帮助,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下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再放给学生看,既能看得清楚,又能够重复看,缺点就是缺少实时性。另一类则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象的模拟。例如: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可以用动画来模拟演示。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动画进行模拟演示,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动画模拟的缺点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偏差。

三、选择尺寸比较大的演示仪器可以提高可见度

有些尺寸比较小实验仪器,坐在班级后面的同学可能看不清楚,为了让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全班学生都看得清楚,演示实验的仪器就要大一些,有条件可以选用演示实验专用的实验仪器。例如:在做涉及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实验的时候,选用演示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这样即使坐在最后边的同学也能看清楚指针和刻度了。

四、提高对比度可以提高可见度

有些需要观察的部位和周围环境对比不明显,不容易区分,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方法突出主要研究对象,排除次要因素,使需要研究的部分突出,提高观察主体和其他部分的对比度。如在仪器的重要部件上涂上醒目的颜色,就能使观察对象更醒目。在做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可以用红墨水把要观察的水柱染成红色,这样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在遇到演示材料的颜色浅时,可在此材料背后加上黑色的衬幕;实验材料颜色深时,可在背后加上白色的衬幕,这样就能提高对比度,能使学生清楚观察到实验产生的现象。

五、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提高可见度

有些演示实验还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来提高对比度。我们应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动手去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是在原有的实验基础稍加改动,也可以是自己动手制作全新的一套教具。这样不但提高了可见度,还能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转换观察对象放大法可以提高可见度

转换观察对象放大法就是将一些不易观察的细微现象转换成容易观察的对象。例如:在做证明发声的音箱在振动的演示实验时,振动的现象非常微小,学生只能听到声音,而看不清到底有没有振动。为了让学生看清楚音箱在振动,我们可以在音箱上放一些小纸片,当音箱发出声音的时候,可以看到小纸片随着旋律翩翩起舞,一旦音箱停止发声,小纸片也静止不动,这样也就证明了音箱是在振动的。

七、利用“位置转移法”可以提高可见度

所谓的位置转移,就是改变学生与实验器材的位置,以达到增强实验可见度的目的。位置转移包括:学生的位置转移、实验器材的位置转移、学生和实验器材的位置同时转移等。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实验器材非常笨重不便移动则可以转移学生的位置,将学生叫到演示仪器的旁边,拉近学生与“实验”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地增强可见度;如果实验器材非常轻便很容易移动且学生必须近距离观察才能看清,这时教师可以移动实验器材,将实验器材拿到学生面前让学生逐个观察;如果仪器的位置不方便观察,我们可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来转换位置等。

总之,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可见度高的演示实验,才能触动学生视觉,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与求知欲密切相关。作为演示实验,要有比较大的可见度,要使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演示实验应尽可能多的刺激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避免感官疲劳,学习效率降低。我们应该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第8篇

[关键词]水工艺设备基础 教学改革 施教方法 专业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100-03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处理工艺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水处理设施中成套专用设备和检测、控制仪器仪表等所占投资比例的逐渐提高,水工艺设备的低效率与水处理工程的高要求之间的差距显露无遗。与此同时,人们对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改善的呼声越来越高,陈旧和落后的水处理设备已无法满足高效、低耗净化水体的目的。水工艺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作为提高水处理效率、保证处理水质、节省运行费用、减轻劳动强度的关键,其装备水平也因此成为水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水工艺设备的制造、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此大背景下,《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新的专业基础课,是为了适应当前给水排水专业发展而增设的。[1]

作为全国最早开设该课程的大专院校之一,武汉理工大学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2000级开始开设该课程,并将其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及其改革探索,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相关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二、教学过程中的施教方法

(一)课前准备

《水工艺设备基础》涉及材料科学、力学、传热学、机械原理、机械加工与制造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等多个学科领域,[2]属于一门交叉学科。由于该课程内容庞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内容也较多,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涉猎各种相关学科知识,系统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综合。

1.相关规范手册的查阅

作为工科专业,相关规范手册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有些教师往往在讲授完整门课程后,学生还不清楚国家相关部门对本课程中涉及的有关知识有过哪些限定、规范或要求,甚至直到毕业参加工作后出现问题了才发现。因此,教师在备课中需及时查阅一些工作手册和规范,补充一些理论性、规范性和操作适用性技能方面的知识。

2.信息更新

作为指定教材,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会定期对教材进行更新,但其周期毕竟较长,而给水排水专业相关新工艺、新设备的出现却是随着国家和人民群众重视程度的提高而日新月异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得最新的水工艺设备方面的信息,依据需要合理选择与采用一些新型水处理设备范例在课堂上介绍。同时关注水工艺设备的前沿动态,及时补充最新设备制造理论与技术,借此缩小教材与工程实践的差距,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

现在绝大多数开设《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的学校均已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各种水处理设备有直观的认识,但大都为将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换成了电子版的PowerPoint幻灯片,文字成堆。[3]其实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并非简单的替代黑板板书,有许多现场板书无法实现的,诸如动画、录像、照片等的展示,这些对于工科课程的学习是不无裨益的。

(二)教学方式

坚持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设备图片展示、设备实物运行录像放映、设备内部运行Flas播放、现场实习为辅的教学模式。

1.课堂讲授

《水工艺设备基础》是建立在几门不同的基础课与专业课基础之上的,它涉及如水质工程学、材料学、机械加工与制造、机械传动、热工学、力学和材料腐蚀与防护等多方面的知识。[4]因此,在讲授《水工艺设备基础》时,可将其作为应用课来讲,把其他课程中的相关章节与本课程融合起来,增强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客观地讲,理工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想讲好并不容易,一则是授课内容较为枯燥,再则是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很难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宜针对某个具体工程,如某个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对其进行水工艺设备的分解,分步讲解不同的设备,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设备图片展示

根据《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的特点,仅仅只依靠文字的描述,无法使学生对水处理设备有直观的认识。在通过对各种水处理设备文字介绍的同时,辅以设备图片展示,既可使学生直观认识设备,又可引导他们更多地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水处理工程中各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设备实物运行录像放映

教师可事先到相关水工业企业对水处理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设备实物的运行情况。通过设备实物的运行录像,不仅使学生知道了该种设备长什么样、叫什么名、起什么用,更能使其直观的了解到该种设备的操作方式、运行状况及使用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程后基本上可进行相关设备的运行操作工作。

4.设备内部运行Flas播放

由于水处理设备的特殊性,很多设备往往都是密闭的,无法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的运行状况。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制作、购买或网络下载一些水处理设备内部运行的Flas文件或模拟操作演示文档,通过动画模拟水处理设备内部运行状况。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设备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了其内部运行方法,也为其下一步进行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打下基础。

5.现场实习

本课程中应设置一定课时的实践性环节。该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可以包括现场参观、实习及模型操作。对于设备的现场参观实习,可与第二学期的认识实习相结合,也可在本课程中途或结束时通过参观某些具体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或自来水厂进行,再或者与第七学期的生产实习联系到一起,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现场实习;而对于设备的模型操作,可根据现有的资源,在本校的水处理实验室增设水处理模型或在相关水工业企业中进行。

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教材的合理使用

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近几年采用了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水工艺设备基础》教材后,我们发现,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对该教材课程内容的完全掌握还存在一个过程。该教材涉及材料科学、力学、传热学、机械原理、机械加工与制造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高等院校给水排水专业的教师虽然对水工艺设备及其处理工艺较熟悉,但对于材料、机械方面的内容较陌生。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对水处理设备的认识、运行操作方式的掌握与设备的维护方法,而对其材料、机械原理、机械加工与制造却不感兴趣。因此,宜在课堂实践中穿插《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关于设备的相关内容,并推荐相关的水处理设备手册和设备说明书供学生课外阅读,力求做到以推荐教材为纲,但不拘泥于该教材,辅以设计手册、设备手册,甚至是某些水处理设备厂家提供的设备广告宣传册,让学生能全方位地接触到给水排水专业常用的大部分专用设备。

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弱化了材料科学、力学、传热学、机械原理、机械加工与制造等方面的内容,对此方面的内容仅作简单介绍,让学生“知其然”,而着重让学生掌握水处理设备的外形、工况、运行方式、操作方式及维护管理的知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力求使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至少知道主要水工艺设备是什么、叫什么、该怎么用、如何用好、如何管理和维护。

(二)重视实践性环节

实践性环节是工科专业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将本科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的必经之路。《水处理设备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还无法全面地了解各种水处理工艺,有些甚至对给水排水工程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概念。因此在进行本课程教学之前或中途,应进行相应的认知实习,让学生对水处理工艺、水处理工程及水处理设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本课程的后半段或课程结束时,再进行相应的课程实习,带领学生对刚刚学到的各种水处理设备进行实地观察,有条件的可现场操作。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建立实际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概念。

(三)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的运用

《水处理设备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如仅仅只是照本宣科,按教材章节一页页讲下来,学生的收获甚少,甚至会产生厌学或抵触情绪。只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由于本课程涉及多个不同的知识面,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具备更为丰富的不同专业的背景,需要从不同专业中获取更多方面的支持,并且需要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各种新型水处理设备有所了解,并将其通过多种方式介绍给学生。

2.综合运用包括设备图片展示、设备实物运行录像放映、设备内部运行Flas播放、现场实习在内的教学模式,包括引导学生随时观察身边的一些水处理设备,使学生的视野不要仅仅停留在课本上。

3.设置设计性作业,鼓励学生利用本课程中学习到的材料科学、力学、传热学、机械原理、机械加工与制造以及材料腐蚀与防护等知识,进行新型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或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工科专业理论基础课的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我们应紧紧围绕着“以培养合格工程师”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工程思维,而非仅仅停留在教材、课本上。

[ 参 考 文 献 ]

[1] 熊家晴,黄廷林,任瑛.给水排水专业水工艺设备基础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增刊),2005(6):1-4.

[2] 黄廷林.水工艺设备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