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少年宫工作计划

乡村少年宫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13 15:24: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少年宫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村少年宫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2016年保靖县课题 常规管理现状 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采用学校自查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于3月23、30日对水田中学、毛沟中小学、葫芦小学、清水坪学校进行了课题常规视导。

水田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没有进入学校计划,没有针对教改难点热点及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没有进行课题项目培训,教科室有计划,但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专项研究经费支持,研究档案管理比较薄弱,学校有两个县级微型课题,关于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的课题资料丰富,研究有序,但资料收集整理不够规范,龙蓉芳的数学课题题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开题论证更改课题名称,课题推广没有进入教科室计划,研究成果不十分突出。

毛沟小学对课题研究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有针对性的重点课题,但课题研究工作尚未列入学校计划,有专兼职课题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工作已列入教研计划,但工作内容不太具体,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学校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课题专项奖励制度。研究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省规划课题没有年度计划和总结,研究资料零散,没有归类整理,2015年资料还没有理出头绪。微型课题研究在有序推进,《精心设计班会提高农村少先队员的素质研究》课题资料非常丰富,活动开展有特色,但应该紧扣课题内容,即如何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并收集相关材料,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课题研究课活动,《湘西农村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有初期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汇总表,但无相关资料统计。

葫芦小学采用自查的方式进行。葫芦小学有课题专项经费,对石爱霞主持的微型课题《苗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方法研究》进行有效管理,学校对课题进行很好地整理,对课题进展作说明,从自查情况看尚不清楚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学校没有进行课题培训,没有课题管理制度,学校不重视课题推广。

二、主要亮点

1.学校均安排了专职或兼职课题管理员。

2.毛沟小学有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活动融入乡村少年宫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重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将学校少年宫建成传承土家民族文化的基地。

3.葫芦小学安排课题活动经费的做法值得倡导。

三、存在问题

学校重视不够;过程管理不细;课题成果不多;教学科研脱节;成果推广滞后。

四、对策建议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是教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健全完善各项教育科研究制度,如《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细则》、《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汇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尤其是制定和落实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激励老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加强培训。有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课题研究的,但是没有掌握相关的方法,不熟悉研究过程,不擅长资料整理,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培训力度。一是对学校课题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建议每年举行两次课题管理人员的培训,让课题管理人员对规划课题管理的流程了然于心,较系统地掌握规划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管理、课题结题等过程;二是加强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可以将集中培训和流动培训结合起来,流动培训是县课题管理人员流动到校现场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目的在于让省规划课题能顺利开展,保证省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三是对课题爱好者培训,一般可以在学校进行,实现课题研究的草根化;四是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召集县内研究实力比较强的老师组成国家级课题申报专家小组,对他们进行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组建一支多层次的教育科科研队伍。

3.精细管理。一是积极组织课题申报。选题立项是科研的关键。各学校要根据省州下发的“规划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的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精心指导教师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及时上报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二是经常开展常规检查。学校要根据《保靖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规管理细则》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常规自查。三是十分重视档案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离不开档案建设。课题的档案建设实现了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主持人要及时把相关材料整理、分类、归档上传到州网络管理平台,以实现研究成果网络共享,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档案的作用,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对各课题的档案管理采取网上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做好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成员的微型课题研究档案整理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其次课题管理人员要按月做好成果目录和获奖目录的分类整理工作。

第2篇

学校注重以德育为先,而德育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校长任德育领导小组组长,形成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处、班级三级管理和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体系,行政人员与各年级结成一对一帮扶制度,为我校德育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上的保证。积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建设,学校面向全体德育工作者定期培训,定期做讲座,定期进行强化教育,增强他们的横向交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班主任工作以周为单位,分部别分年级进行考核;进一步加强学生会干部的建设,坚持每周的例会制度,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定期召开家长会,实现家校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2以家文化为中心,创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我校着力打造以“温情校园、梦想家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建寝室之家、班级之家、留守儿童之家、教职工之家,既教育了学生,也感染了教师。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凝聚、激励功能,使校园环境建设成为文化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美育管理、生活管理、环境管理。校园内建起诗词长廊,将三字经、弟子规刻于校园内石碑上,让学生低头、抬头都能读到经典。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每个班级有班级风貌展示牌,做到教室的整洁、干净,室内都张贴有名言警句,励志标语。有班务公示栏,班级量化考评表,学生的作品展示等,每周一次的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对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班集体的热情。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要求学生寝室做到布置美观、制度上墙、床位卡上床、地上无污迹,卫生打扫实行承包责任制,环境卫生做到常态化。宿舍文化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健康成长的“家”,我们每间寝室都有一个别具匠心的名字,一个健康向上的口号,一个努力奋斗的目标。使得全寝室成员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向上的寝室之家而共同努力。宿舍实行星级评比,将宿舍的公物管理、内务整理、环境卫生、午睡晚睡纪律等纳入“星级文明寝室”评比,评比结果与班主任考核挂钩。“星级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在学生当中引起了极大的积极性,唤起了学生营建文明、洁净、卫生的“五星级寝室”的热情,成为我校“和谐家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以习惯教育为主线,注重良好习惯养成,实现“习惯育人”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育触及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为此,我校努力从细微处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把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卫生、饮食、语言、作息、交往等习惯,学校卫生必须是全天保洁,学生能够无意识地拾起地上的纸屑,能够自觉地排队进出校门,能够安静地在食堂用餐,能够用心地在校园书吧看书、记笔记......争做学校的纪律监督员,环保小卫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勤动脑、动手,学生学会了学习,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4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活动育人”

育人先育德,活动是育人的载体,我校德育处根据本校的实际,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每月确定一个德育主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提高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学校开展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学生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的热情;“校园之声广播”是用他们自己的故事感化着学生的心灵;主题班会、文明班级评比、星级寝室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积极进取的精神;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师生的心灵都受到洗礼;运动会的举办有利于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各种专题知识讲座及演练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学校每年面向初一新生开展的军训活动,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作风。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善良、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每个学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到学校附近的“猕猴桃基地”和“蓝莓基地”开展义务劳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体验劳动的艰辛,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5以学校学生八项礼仪规范和九条形象要求为抓手,实现“制度育人”

第3篇

关键词:教学均衡;区域教育;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5-0014-04

伴随着如皋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腾飞,如皋教育正由全面教育现代化向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顺利迈进。与之相应,如皋教育均衡发展也正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内涵式教育均衡之“内涵”,无论是学者所主张的“高级均衡”[1],还是专家所倡导的“微观公平”[2],都聚焦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使每一个学生能从教育中实现其生命的价值”[3]。这一目标“是一个站在教育学立场上提出的教育问题”[4],“需要通过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课程和教学来实现”[5]。因此,我们认为,推进内涵式教育均衡,实际上就是指向教学均衡。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如皋实际,我们在着力教学均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依托教学模式创新,提升贯彻教学均衡要求的执行力

提到教学均衡,推进教学改革,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从转变理念入手。其实,教育改革从来就不缺乏理念,缺乏的是对先进理念踏踏实实、义无反顾的践履。“说一套,做一套”、“穿新鞋,走老路”等知行脱节现象在以往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屡见不鲜。诚如朱小蔓所言:“在教学改革中希望通过口头传递来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改革必须确立一套可以操作的原则,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让理念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教学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当科学的教学模式,即课改的理念和原则都为每一位老师所接纳,所践行之时,也就是真正实现区域教学均衡之际。同时,“模,法也。”“式,法也。”[6]教师基于科学模式,又超越模式,教学生态就会呈现出多样的健康性,从而达到高位均衡的理想境地。如皋区域整体推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目的正是着眼于此。

1.抓住重点推均衡

课改能不能推下去,一校之长认识的高度是根本,实践的深度是关键。为此,我们把均衡、提升校长的教学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求校长率先学习新模式,实践新模式,扎根课堂,示范教学。先后多次组织“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校长比武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全员参赛,获得一等奖的校长面向全市进行教学展示,形成了全市校长人人都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领路人的生动局面。

与此同时,我们更把提升教师的教学力作为区域推进新模式的重中之重。全市构建了“教研员――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的业务培训网络,实现了研训工作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全体教研员率先垂范,正常为全市教师开示范课,做讲座。我们把每年11月份的第一周定为教研活动周,全体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持续蹲点,为教师开展“零距离”培训服务。我们将全市分成八个片,每学期都进行分片展示,每轮均有超过160节经过反复打磨的示范课呈现给一线教师,参加观摩培训的教师逾12000人次。组织全市全体教师参加“活动单”制作和“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达标过关活动,开展“活动单导学”合格镇(校)达标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此外,我们还利用局属教育媒体以及各类网络研训平台,广泛宣传发动、专题辅导,示范引领,进一步拓宽了培训覆盖面。

2.提供支点助均衡

如皋市教育局组织全市骨干老师编写《活动单导学实用手册》、《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活动单导・学・练》,为广大老师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引与可资借鉴的范式。成立了全国首家活动教学研究中心,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负责业务指导,聘请小威廉・多尔、钟启泉、张华等国内外顶尖课程与教学专家担任顾问,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思想、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范式,为广大教师教学实践提供了源头活水。市教育局教科室牵头成立了十个微型课题项目中心,进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专题研究和集中攻关,有效解决了“活动单导学”教学中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引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创新与超越,把全市教师教学实践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3.突破难点抓均衡

区域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之初,针对部分教师不会设计“活动单”的问题,我们着力引导,提供基本课型模式,发放集体研发的“活动单”,让他们在“临帖”得法的基础上再自主设计个性化模式。同时,借助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活动,务求人人达标,个个过关。针对村小推进不快的问题,召开专题座谈会统一思想,出台《村小推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技术要求》,下发范式活动单,组建中心小学与村小共同体,加强课堂辅导、教研交流。每次市级教研活动,优先安排村小教师参加,有效促进了村小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小学低年级、幼儿园推进相对滞后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研讨活动,开设观摩课,对“活动单”呈现方式、小组人数、小组评价、教师导学等关键问题进行辅导,以此为突破,顺利实现了全市从幼儿园到高中(含职业高中)“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全覆盖。

4.超越基点促均衡

在老师们人人对模式的核心理念精确把握、在操作上应用自如后,鼓励他们进一步超越模式,从“有形”走向“无形”,从“入格”走向“出格”,从“立模”走向“超模”,不断寻求突破,形成自己的风格,努力构建全市各校课堂教学高位均衡的良好态势。

二、依托教学管理创新,提升贯彻教学均衡要求的领导力

1.教学管理网络化

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一大批懂教学、会管理的教师提拔到教学管理岗位,使原有的教学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全市建立起了局长挂帅,分管局长分片包干,各科室人员挂钩蹲点,教科研部门具体抓,学区共同体,各镇中心初中(各市直学校)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等齐抓共管,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立体化、多层次的教育管理网络。依托这一健全的教学管理网络,向下既可以及时将教学的最新理念、最新要求、最新态势传达到学校的每一个教师,向上又可以及时反馈教学过程的实际状况与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调控、整改,确保了全市各学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使教学工作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

2.教学管理创新化

打破教学管理各校为政的传统格局,按照“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原则,依据学校地域分布、办学基础等因素,在全市组建了七大学区共同体,着力探索学区化管理和运行新机制。以学区化管理为平台,市教育局明确专人牵头学区管理,会同学区内各校共同制定学区教学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学区内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学区内教育资源,做到了统一管理、统一师资、统一备课、研、统一考评,并对学区学校的薄弱科目进行课堂教学跟踪调研,帮助老师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推动这些老师迎头赶上。市教育局定期不定期组织牵头各学区的负责同志召开碰头会、交流会、分析会,及时掌握各学区教学情况,统筹各学区教学工作,对相对落后的学区开展专项整治,限期整改提高,有力推动了各学区教学工作的均衡开展。

3.教学管理制度化

如皋市教育局出台了《如皋市初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准则》、《如皋市初中小学集体备课指导意见》、《活动单二次备课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把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运行轨道。进一步健全领导巡课督查制度,建立巡课督查台账,具体记录每天巡课过程中发现的正反典型及后续措施,包括课堂定性评价、交流要点、跟进措施、回访落实等。正常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和专项视导,对推进滞后的单位、老师提出整改要求,一个月后跟踪回访。几年来,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及教研员们坚持随机听课,足迹遍及全市每一所学校。各校还积极推行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蹲点挂钩到班制度,将联系班级推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情况、教学效果等与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抓紧、抓细、抓具体,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以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攀升。

三、依托教学评价创新,提升贯彻教学均衡要求的内驱力

我们成立了县级“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建了全市教育质量监测队伍,着力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点,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达成国家规定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质量监测,动态了解各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现实状况,为调整教育管理措施、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建议。

1.加强课堂教学监测

强化听课调研、教师备课监控,倡导课堂观察,了解、剖析常态机制下的课堂教学现状,以及教师备课状况,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实施跟踪调研,完善课堂教学满意度测评制度,依据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意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量化评价。建立优质教师、潜力教师、落后教师数据库,对教学滞后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个别会诊,帮助查找不足,加快发展。力求以评促教,以优教推动优学。

2.加强学习过程监测

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的学业偏差往往只能亡羊补牢,结果不仅费时耗力,而且常常收效甚微。要革除这一流弊,我们认为必须加强过程监测,“禁于未发”,以过程高效实现结果优质。我们采用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评价结果一般以量化得分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让每一个学生依据监测意见,在体验个人进步的同时,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促进整体学习水平的均衡。

3.加强学习达标监测

依托与高校、上级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合作,采用科学的监测工具,使用集中抽样测试和随机抽样测试两种方式,分类或分层开展学习达标监测,检查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遵循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开展了体育、语文教学质量监测工作试验的基础上,相继启动覆盖全体学生、全部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测。依照监测数据,及时对教学资源、人员配备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较好达成了以监测促均衡的目的。

四、依托特色建设创新,提升贯彻教学均衡要求的发展力

“均衡”之“均”,并非整齐划一,更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平均分。庄子在《寓言篇》中有这样的阐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在庄子看来,自然界的均衡,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是同一模样,而恰恰是由于“不同形”。同样,教学之“均”,除了指给予学生个体、学校群体同等关注之外,更应指向学生的“不同形”,也就是对学生给予有侧重点的关注,满足其特色发展的要求,使教学均衡呈现出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和谐统一。

1.着力校本课程建设

市教育局成立了区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组织各镇(校)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大力开发校本教材,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定期组织全市校本课程建设指导、交流、评比活动,推动全市各镇(市直校)校本课程建设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一批涵盖各学科、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像地方教材《创业教育》、《如皋地方文化简史》、《如皋的三张名片》,以及如皋师范附小的《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诵读经典 奠基人生》、袁桥镇何庄小学的《乒乓文化》、林梓奚斜小学的《空竹》、雪岸镇雪北小学《健身小长拳》、搬经中学《化学与环境》、丁堰镇初级中学《“诚・实”教育》等均在市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省市组织的评比中获奖,其中很多优秀教材已正式出版发行。在强化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确保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组织、课程评价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依托特色校本课程,如皋形成了人人有特长、校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搭建多元活动平台

通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书画大赛、“三独”比赛、戏剧评比、工艺美术展示、大课间体育活动、跑操、阳光体育运动会、课余运动训练网络学校和课余艺术训练网络学校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爱好,发展特长,使学生获得主动、和谐、愉悦的发展。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建设,为社团配置专(兼)职教师、安排专门活动时间,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至少能参与一个社团,给学生搭建起张扬个性、施展特长的舞台。鼓励各校充分发掘社会、社区教育资源,切实加强乡村少年宫、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和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个性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均衡是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更是均衡教育的本质诉求。我们深知:均衡发展的教育,“应该是适应21世纪国家和民族发展需要的教育,是面向人人、有教无类的教育,是为每一个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7],我们将时刻怀着这一信念,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开创基础教育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3][5]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6).

[2][4]吕星宇.论“教育内涵式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2010(5).

[6]许慎.说文解字[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 120,100.

[7]刘延东.优化资源,促进公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12-1(1).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Regional Teaching Equilibrium:

A Case Study

JIN Hai-qing

(Rugao Bureau of Education, Rugao 2265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