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15:03: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航天科技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英文名称:Aerospace Materials &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2330
国内刊号:11-1824/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河北省廊坊市 航天战略 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重要实质性成果,尤其表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我国各项产业正面临着严峻考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和贸易出口额获得了进一步增加,这一结果主要还是以高额资源消费为代价。世界各国都更加关注高新科学技术和构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结构和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向和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2012年,我国出台关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更加明确我国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由于航天产业从自身建设和功能性外延等特征,更加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支撑石。2011年,河北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区域地方和航天产业系统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共同促进河北省社会经济和航天产协同发展,主要包括:运载火箭制造及实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五个主要内容。而廊坊市在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廊坊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对于我国航天工业可持续发展、京津航天产业的拓展和延伸、地方传统产业调整和产业结构全面系统升级都有着关键性的实践性理论意义。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相互融合,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河北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突出新兴战略产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导向性政策措施,而这些实践性政策性策略,对于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长足进步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河北省产业调整和战略产业培育过程中,受到理论和经验等多维度影响,以及实际客观条件局部限制,产生很多新问题。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航天产业发展将会直接带动一系列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学科技术的融合式发展,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航天工业的探索和建设,已经构建出我国航天产业体系结构,并且航天产业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
航天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性。航天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建设和发展,是我国众多行业中具有高新科学技术应用产业之一,同时对于我国企业产业发展,起到战略导向性作用。①航天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推进性作用效果,在提升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方面,更加强调其战略性影响意义,一方面代表着我国在国际航天发展领域地位,另一方面也能够表示我国核心国防实力。例如美国航天协会关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相关说明,②即该技术是否领先于世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各个方面战略性安危,发展航空航天技术是现在乃至未来长期投入和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可见,航天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军事中占据核心地位,河北省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将会直接关系到我国航天产业整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航天产业的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航天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现代性作用,主要体现在航天产业技术的构成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展性,一是技术多样性,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和生产是一项高精端、多学科技术融合而成,从某种程度上讲,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水平能够直接代表我国先进科学生产力的基础建设情况。由于航天产品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要求,制造生产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完成,涉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协调配合,例如要求航空航天材料具有高可靠性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这也能够进一步说明航天产业在我国各产业领域前瞻性地位。同时技术多样性还体现在,生产航天产品需要小批量和多零件构成,这也要求在加工工艺选择和技术上,呈现出明显柔性生产力。二是链条可扩性,据有关部门相关数据统计,③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我国80%的新材料研发,促进多产业链条企业之间融合式发展,技术能够直接提升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加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未来10年,一个航天项目与产业效益的比值为1:180,推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值为 0.714%。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在航天性战略产业培育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发展优势。一是区域位置属于京津经济的三角区域,符合产业延伸和资源互相渗透互补的要求,河北省航天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区域多元新兴产业发展,并且能够具有影响和被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二是河北省的产业优势,2012年底,河北省物流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同比2011年增加23.4%,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河北省现代服务性的优势性产业,这也为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全国协同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性保障,同时河北省在推动我国“十二五”新兴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成果,尤其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高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是河北省航天产业政策性优势,主要体现在“十二五”纲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促进和实现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这也为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上层政策性保证。由于河北省航天产业建设过程中基本无样本参照,属于探索性发展模式,目前,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两个重要问题。
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模式偏低。从国家统计据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④河北省是我国一个重要经济型大省,但是从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分布情况看,不属于一个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经济强省。主要体现在河北省的基础性还是以粗放式、高资源消耗为主的,例如钢铁等传统产业,企业规模虽有所增加,但是系统化归类集成程度不明显,低水平生产现象还很明显,这也是河北省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基础性问题。河北省航天产业有其自身特有发展模式,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从布局上,充分考虑集中性,并通过相应产业集群模式,进行统筹式发展,构建出航天产业企业之间协调、多赢和技术互补促进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并积极带动与之相关辅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以廊坊市为主的新兴航天产业集群,而对比河北省其他产业来说,还是属于较小规模产业集群,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框架上的组织协调发展,形成航天战略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大产业链条下的规模性循环经济,从而形成以河北廊坊为中心的航天产业集群基地。
缺失高新核心支持性技术。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新一轮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新时期,我国航空航天产业虽然在一些关键性技术领域,例如载人和火箭技术,已经达到国际航空航天的世界领先技术,但是从整个航天产业发展上,却具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航天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性,尤其是一些关键性核心支撑技术,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例如民用和军用飞机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我国大型航空工业,还承接一些国外外包业务,严重影响航空科技技术创新资源。同时航天产业相关技术研发过多关注于数量而不是质量,2012年航天制造产业的申请专利数达到908件,但是具有整个行业高新技术比例不足2%,美国申请8654项,核心技术占26%,这一数据显示,我国航天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和驱动力存在着较为严重问题,这也是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二是创新体制上存在着一定问题,尤其是在航天产业高新技术研发和市场结合方面的问题,河北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具有战略性协同发展关系,在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感觉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态,企业之间管理上还存在行政领导关系,各个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受到了重要限制,这也是导致原始创新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中航集团强调科研是主要,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市场性技术转化,导致与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和技术搁置情况,这也是河北省以及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抑制性问题。
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是一项多技术、多企业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模式,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配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的廊坊市其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有较好的航天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已建成的固安航天科技城正在成为对接北京、借势发展的契合点,预计在未来几年,固安航天科技城将形成航天技术研发、应用、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此外,廊坊市还拥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平台,“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和“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均设在廊坊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这将为我省航天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推动下,廊坊市航天产业必然会成为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在促进河北省及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廊坊市航天产业发展为着眼点,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航天产业链条发展支持性渠道,运用多维度协同共进机制和手段,加大培养和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体建议及对策如下:
促进廊坊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和产业链条协同创新。航天产业自身特点是一个大型复杂、多技术、多产业组合,要实现国家航天战略创新导向目标,不断创造和提升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增长点,就要更加关注和强调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合理化构建和产业链条中各个相互企业之间协同创新能力。廊坊市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产业系统良好外界政策性环境和产业链条中各个企业创新,两者直接相互协调,直接影响航天产业发展实质性效率,也制约着航天产业价值链条各企业均衡性发展。因此,河北省及廊坊市航天新兴产业发展,就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航天产业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即给予政策性的引导和税收支持,构建出符合产业发展航天产业链条各个企业协同创新和共生平台,加大对于产业关键性核心共性产业技术研发突破,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技术导向和配套支持,从而更好服务于河北省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实现廊坊特色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充分和依靠自身,地理、科研和政策性优势,强调和突出以廊坊市为产业中心,支持和培养企业核心技术发展。核心技术企业发展是航天产业链条中心脏组成部门,直接代表着航天产业专业化和高信息技术性,这也直接需要政府政策性导向和引入社会资本进行长期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例如,国际上航天产业的一些核心技术都是由寡头企业垄断,由于利益驱使,其更加注重核心技术保护,使得其他国家难以获取。而我国在掌握航天产业关键技术中,具有较好产业发展优势,核心技术研究就是要依靠企业原创性,要耐得住长期投入和风险,建议河北省构建出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保障平台,增加航天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抗风险能力,关注国外航天同类技术反向工程求解、结合我国本土技术,进行核心技术再创新。在实现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代表的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确两个支持问题:一是结合国内外航天产业发展新形势,解决关键性技术核心问题,以点盖面,充分把握住航天产业发展必要性和特殊性,建立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合理化机制,形成一种产业优势发展稳定环境。二是以中央国企混合制改革为背景,不断整合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链条,推进航天产业军用和民用相结合模式,更好地实现航天产业研发性向服务性模式转化,促进河北省及廊坊市区域社会经济航天新兴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
结语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航天产业具有先天的战略导向性和航天产业的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战略导向性是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而产业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是航天产业推进自身和促进其他产业建设的着眼点,可见构建我国大战略背景下的航天产业航母,促进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现实客观需求。河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兴战略产业上,具有更加突出的京津翼黄金三角区地域优势、更加完备的产业配套服务保障体系和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导向优势。
近几年,河北省航天战略性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不足和问题,主要是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模式偏低和缺失高新核心支持性技术,而产业集群模式是航天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条协同发展的保障性措施,高新核心技术支持是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也是推进河北省其他产业模式创新发展推动力。对于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文中建设性提出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和产业链条的协同创新,及河北省具有特色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河北省航天战略产业发展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多维度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航天产业发展之路。我国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是一项理论和实践反复结合的工作,需要更多机构和学者,进行系统性和关键问题研究,希望笔者文章关于河北省廊坊市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探究,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更加有利于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本文系2013年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加速廊坊战略性新兴高端产业发展,助推绿色崛起”阶段性成果并受“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编号:KY―2013―24)
【注释】
①傅培瑜:《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9页。
②张春玲:“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13年第3期,第30页。
③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策略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8期,第155~157页。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45-02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1930年,拥有12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5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3年,研究生1年。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1年、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MIT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A和B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6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I、II、III、IV,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A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B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I、试验项目II、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I、空间系统进展II。
(三)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MIT飞行动力学课程,总学分12分,构成包括课堂3分、实验1分、预习和复习8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5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4选3。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2.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如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4类,分别是核心课(core)108、专业领域课(professio-
nal area)48、实验和综合应用(experiment and Capstone)30、非限制性选修课(unrestrictived elective)48,总学分大于234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差异很悬殊,如密歇根128学分、MIT大于234学分、宾州州立132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90%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36门课。
3.学时要求。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192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至少144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6个学时)、技术选修(12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45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教授授课。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正雨,李桦.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本科生课程体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
[2]MIT航空航天系战略计划[Z].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译.1991.
该同志长期从事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以及光电探测技术的研究。“九五”以来,先后承担了总装备部、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局和863等领域多个重大项目的攻关工作和型号论证工作,为多个型号的国家立项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研发了光电探测敏感器、惯性测量组合、空间执行机构等多款弹、箭、星领域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大部分产品已成功实现型号应用。
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荣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先进个人”、“航天人才培养先进个人”和“航天贡献奖”等荣誉。
本刊记者凌翔(以下简称记者):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是我国红外精确制导技术和便携式防空导弹核心产品研发的专业研究所和重要基地。
您作为所长和精确制导控制技术专家,请首先介绍一下所里的科研情况。
刘付成(以下简称刘所长):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谈谈我的认识。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五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红外制导技术和便携式防空导弹核心产品的研发,及时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紧跟国际技术路线,自主研发了四代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齐全的产品体系,是我国在这个领域的领头羊,为部队和军贸提供了大量装备,实战性能优良。
精确制导防空导弹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到第四代了,成为防空武器系统一种极为重要的作战武器,在国土、要地防空防御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巧轻便、灵活机动、价廉物美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作为末端防御武器,主要承担防御低空、超低空威胁,如喷气战斗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
这些装备在各国防空导弹装备中占有65%以上数量份额,并在20世纪历次局部战争中,尤其在近期中东的几次局部战争和反恐战争中,国际上几种典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均取得了良好的战绩。
记者:请结合精确制导技术,谈谈便携式防空导弹在战争中的作用。 便携式防空导弹结构示意图
刘所长:现代实战数据表明,精确制导武器因击毁敌方80%以上的目标而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主要杀伤工具。其中红外精确制导武器在各国装备的各种战术导弹中占60%以上。在近几年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占被击落飞机的90%以上,在实战中取得了辉煌成果,因而引起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随着红外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而装备的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将在未来灵活多变的局部战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精确制导技术目前分为光学制导、射频制导和复合制导三大类,光学制导又分为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可见光制导。其中光学制导技术,尤其是红外制导技术由于具有制导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小型低成本等特点,而成为便携式防空导弹的首选方案,并带动这类导弹从上世纪60年代的第一代,发展到目前的第四代。在役和在研装备中以红外制导的便携式导弹为主,它具有精度高、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全天时作战能力。
记者:请谈谈红外制导技术与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关系。
刘所长:红外探测由早期的点源、线列发展到目前的面阵成像,由单一波段发展到双波段、多光谱,灵敏度逐步提高,信息处理智能化,从而使武器装备的作战距离越来越远,抗诱饵干扰能力越来越强。
可以说是以红外制导为主的光电制导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红外制导技术向高灵敏大面阵成像、高光谱成像、偏振成像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支持便携式导弹远距离高精度作战、全天时作战、复杂战场环境下作战。
记者:国外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发展状况如何?
刘所长:国外便携式导弹装备的导引头主要有可见光导引头、激光驾束、激光半主动和红外导引头,其中以红外导引头为主,所以后续重点谈谈红外制导导弹。
红外精确制导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欧美、俄罗斯、日本以及我国等均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大量装备和使用,加速了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进程。
记者:请介绍一下红外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局部实战中发挥的作用?
刘所长:在历次局部战争中,红外精确制导武器的战绩卓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红外制导的发展历经了点、线、面探测体制,光谱覆盖近红外、短红外、中红外和长红外等几个大气窗口。如今已经发展到成像制导技术为主,实现了全天时工作,可实现多波段、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帧频,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的场景信息,有利于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发现和识别目标,提高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发展总历程按照技术特色和作战能力可分为以下几代。
第一代,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红眼睛”,俄罗斯“箭”2,法国“吹管”,我国“红缨”5。典型特点是采用短波点源非制冷硫化铅探测器+单元调制盘式体制,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差,只能尾追攻击第一代战机。 中国“飞鹰”6防空导弹属于第二代便携式防空导弹,具有优秀的被动红外寻的能力,制导精度高
第二代比较著名的有美国“毒刺”,俄罗斯“箭”3、“针”1,英国“标枪”,我国的“飞鹰”6。典型特点是采用短波/中波点源制冷硫化铅或锑化铟探测器+圆锥扫描体制,灵敏度和抗背景干扰能力有一定提高,攻击范围扩大,具备后半球攻击第二代战机能力。
第三代比较著名的有美国“毒刺”,俄罗斯“针”S,法国“西北风”,英国“星爆”、“星光”,我国的“飞鹰”16。典型特点是采用点源或线列高灵敏度探测器+多元双色扫描体制,具备探测距离远、抗人工红外诱饵干扰能力强、跟踪速度大和一定的自动搜索与截获能力,具备全向攻击第三代战机能力,具备一定的拦截巡航弹、反舰导弹的能力。
第四代比较著名的有美国“毒刺”BLOCKII和“长钉”SPIKE,日本“凯科”91式,国内正在研制过程中。典型特点是采用中/长焦平面探测器成像或线列机扫成像体制,具备高灵敏度、强抗干扰能力和自动搜索与截获能力,真正具备全向攻击和拦截第四代战机能力,具备拦截巡航弹、无人机、空地导弹、反舰导弹等弱小目标能力。
国外主要军事强国目前的主战装备以第三代为主,第四代少量装备,在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多次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俄罗斯“针”S防空导弹属于第三代便携式防空导弹
便携式地空导弹主要打击对象是低空、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以及巡航导弹。
记者:我国光学精确制导技术及其武器装备近几年取得很大进步,请问这个领域国内的发展跟先进国家同步吗?现状如何?
刘所长: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光学精确制导技术应该说基本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所有技术途径和导引头产品种类都有所涉及,装备的导弹种类齐全,各代的战技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基本相同,并在实战中得到验证。
我国的“飞鹰”6便携式防空导弹与美国的“毒刺”性能相当,均属于第二代技术特色便携式防空导弹。“飞鹰”16均属于第三代技术特色便携式防空导弹。技术水平高,使用效果好,受到广泛好评。正在研制中的其它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采用多种探测体制,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旗鼓相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国光学精确制导技术及其武器装备整体上和国外先进水平不相上下,不少技术还领先国际水平。但是我国在红外、可见光和激光探测器的发展上,和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先进国家还存在差距。这些,我国科技人员正全力攻关,力求迎头赶上。 美国“毒刺”防空导弹(FIM-92)。作为第二代便携式防空导弹,“毒刺”使用了一个更灵敏的导引头,拥有了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增加迎头交战能力和一个综合“敌我识别”(IFF)系统
记者:未来光学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带动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向什么方向发展,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会发生什么变化?
刘所长:当今高科技的发展同样会带动光学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从分析国内外的技术发展途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在导引头体制上,由单一制导体制和单波段制导向多波段多维多谱、多模复合成像制导技术方向发展,以提高武器装备的目标识别和抗干扰能力。
第二,在灵敏度上,采取大面阵高灵敏高帧频智能化探测器、先进光学系统、弱小目标识别信息处理技术等,以提高反巡航弹或无人机或制导炸弹等弱小目标探测能力。
第三,在低成本上,采用低成本非制冷成像技术、捷联位标器技术、SOC技术以及制导控制一体化技术等,以提高武器装备的性价比。
英国的中国创新能力报告指出,“山寨”已成为中国独特的增值方式和竞争力。同时,每天相当于5亿美元的科研投入使中国在“吸收发展期”快速壮大。
说起“山寨”,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然而,随着中国“山寨”模式的不断发展壮大,全球已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日渐成熟的增值方式。
不久前,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大卫・维莱茨在访华期间正式了《中国的吸收发展期:中国创新与研究,英中合作展望》(以下简称报告)。这份由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简称Nesta)独立撰写的报告称,凭借着惊人的速度和质量,“山寨”已成为中国独特的增值方式和重要竞争力。
独特的渐进性再创新
虽然很多时候欧美国家对待“山寨”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认为这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但该报告的作者之一、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教授詹姆斯・威尔逊指出,世界应当承认这些技术、产品和产业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渐进性再创新。
面对全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中国成熟的制造业网络已经擅于快速地吸收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制造出样品并完成市场调研。
“中国的科学发展虽然历史较短,但学习能力很强。如果没有这种渐进式的改进,凭空创新是不可能的。这是中间的一步,但不是最终的一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韩荣典感叹道。
报告称,“山寨”这种制造方式以往只是被当作低端模仿,但“山寨”公司研发的产品已作为一种独特的增值方式引起全球关注,尤其在尖端制造业、数字产业和创意领域。
“有特色的中国创新之路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无论是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佳想法,还是通过‘再创新’来重铸和重组这些想法。”Nesta执行总监杰夫・马尔根表示,“一些想法是传统研发的结果,但更多的是我们所说的‘隐形创新’,即生产和服务中的设计、流程和组织机构模型的创新,而非传统研发所衡量的创新。”
中国仍处于“吸收发展期”
中国会成为全球下一个科学领跑者吗?
早在2007年,威尔逊等人就合写了《中国,下一个科学超级大国?》。时隔6年,他的第二份报告仍将中国定位于“吸收发展期”――“快速的跟随者”。
他们认为,“吸收”仍是中国目前科研创新的主线,企业强大的快速吸收和再创造能力让中国得以在全球知识和网络中获益。
“中国可以迅速地消化吸收全球最好的想法和技术,迅速地进行实验并改善自己的研究质量和科研产品。这种快速的吸收再创造是中国目前的一大特色。”Nesta国际创新主任克里斯丁・邦德希望,欧盟政策制定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成功之道。
Nesta数据显示,与10年前相比,中国占全球的科研产出比例由5%升至13%。而在全球研发力量方面,中国已占到了25%。
报告称,英国和中国在基础科研方面的投入相当,但后者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投入相当于英国的6倍。中国不仅每天在科研上投入相当于5亿美元的支出,而且更注重提升科研质量、评估、效率以及软性指标。
去年,中科院率先以水生生物所、长春光机所等下属四家研究机构为试点,建立了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制度,引入产业界、社会界高水平专家和国际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今年,这一评价体系的试点研究所将继续扩大至15个左右。
因此,有些专家学者也将这种“吸收发展期”看作是厚积薄发的储备期。
“这应该说是我国科研大发展的准备时期。我认为20年后,中国会成为继欧美之后的第三个全球科技中心。”韩荣典预测道。
中国是一种机会
很多国外政党都在强调中国吸收发展期的“阴暗面”。不过,报告指出,这种盲目的“中国”导致创新型企业对于中国提供的机会视而不见。
大卫・维莱茨也赞同报告中的观点,认为中国是一种机会而非威胁。
他表示,中国将是英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先合作伙伴,英方愿与中国分享其在创意产业、信息数据、合成生物学、航天科技等领域的创新经验。
该报告特别指出,2011年,英国在联合发表科研论文方面已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合作伙伴,目前中英联合资助的科研项目总价值已达4700万英镑。
关键字:科技;旅游;绵阳
科技旅游是将科学技术融入休闲度假的一种体验式的旅游,以高新科学技术作为旅游卖点,再结合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规划设计,将科学、游览、参与、娱乐融为一体。有助于增加相关产业的工作机会、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对经济产业结构有优化的作用、有利于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在推进我国旅游现代化发展模式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1 绵阳发展科技旅游的SWOT分析
1.1 绵阳发展科技旅游的天然优势
首先,绵阳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无论GDP总量还是人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均排在四川省第二位。有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才能更好的发展科技旅游。其次,绵阳作为“科技城”,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独立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全国唯一研究生产核武器和核科技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并拥有亚洲最大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除此之外,绵阳还有一大批民营科技实体、国家骨干企业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这些高新科技资源、骨干企业和人才优势是绵阳发展科技旅游最具优势的资源。绵阳作为四川省旅游业相对发达地区,根据自身城市特色、文化内涵,已经形成了“走进两弹一星,体验原始山水,探源李白文化,休闲神奇绵阳”的特色旅游。基本实现从以前过境观光旅游转向旅游目的地旅游,已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一条龙服务,并且已初具规模。这些旅游资源是绵阳能够发展科技旅游的重要原因和天然的优势。
1.2 绵阳发展科技旅游的劣势
第一、对科技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尽管科技旅游受到绵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宣传上也采用强势媒体广告,在一定程度使绵阳科技旅游的知名度有所上升。但据最新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外地游客知道绵阳在哪个省,但对绵阳的印象仅仅停留在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而对绵阳的科技旅游知之甚少。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旅游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第二、不够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构成了旅游配套设施。然而绵阳市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还不太完善,尤其是依托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防三线援建企业开发的旅游景区,由于地处较为偏远的山区,交通条件、建筑布局等都较差,可进入性不强。此外,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缺乏与景区配套的导游解说服务、路标指示不清晰、无专门的停车场;景区的高星级酒店、娱乐场所、生活购物场所等服务设施不够健全,无法吸引游客过夜停留。第三、缺少科技旅游商品。科技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与其它旅游商品相比明显滞后许多。目前在景区景点定点销售专门的科技旅游商品几乎没有,许多游客除了门票和与标志性景点合影留念外,基本选购不到有特色的科技旅游商品。科技旅游商品滞后的设计生产与科技旅游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
1.3 绵阳发展科技旅游的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假期出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个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科技旅游也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又可以开阔眼界,接受新的知识,感受科技魅力。主打科技旅游的绵阳恰逢国内旅游业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旅游方式由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发展,由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向深度参与式旅游转变,由印象旅游向深度旅游推进。根据我市2008年的旅游局公布的旅游发展情况汇报可以知道,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了促进我市旅游产业结构能更好更快的向多元复合型过渡,各旅游相关部门积极制定了相关发展政策,为我市科技旅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1.4 绵阳发展科技旅游面临的威胁
第一、周边城市对我市发展科技旅游的冲击。绵阳地处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与成都、西昌等旅游城市邻近。然而,这些城市同样具有科技旅游资源,并已发展成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特色旅游景点。在成都,参观大熊猫繁育基地的生物科技旅游已成规模,旅游特色鲜明,在产业结构、资源整合等方面经验丰富。在西昌,有火箭卫星发射基地,其发展航天科技旅游的优势明显,且已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如何使绵阳科技旅游从中脱颖而出并且有自己的特色,成为制约我市科技旅游发展的一大难题。
第二、科技本身的更新换代快。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科技成果日渐产业化,新旧科技更替速度将越来越快。而以科技资源为主要载体的科技旅游也必然受到科技快速发展的影响,一些科技成果可能才刚投入生产就被更新的科技成果所替代了。如何高效利用快速发展的科技以满足游客对于前沿科技的追求,使旅游项目始终保持高度的吸引力,对我市科技旅游发展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2 如何发展绵阳科技旅游
2.1 加强对科技旅游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对科技旅游进行科学规划上,我们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以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产品、旅游者和经济效益为轴心,对科技旅游进行统一的指导规划,要将科技旅游规划从传统的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解放出来,要对科技旅游资源进行多重(科技、经济和社会)并重的规划,使科技旅游的规划不断趋于合理化。要更新科技旅游的管理理念,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实现旅游资源的良性配置,对传统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将旅游资源的效益发挥至最大化。
2.2 加大科技旅游宣传力度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加大对科技旅游的宣传力度,建立绵阳科技旅游的专题网站、创立绵阳科技旅游专题互动微博,通过电视宣传记录片的方式,把绵阳科技城蓬勃发展的美好形象推向国内外。还可以举办高质量的(高新)科技交易博览会等各种招商引资的活动,以科技推介会的方式带动旅游、扩大宣传,充分展示绵阳的科技风采,提高绵阳科技城的知名度,扩大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
2.3 加强科技旅游产品的开发
首先,应着力抓好科技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围绕绵阳科技文化、城市景观、景区特色等主题,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科技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其次,对旅游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在发展科技旅游商品时,一定要重视科技旅游产品品牌的塑造。重点突出科技旅游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在选择品牌标志图案上,应选用生动简明、主题明确的品牌标识物形象为品牌宣传载体;用高覆盖率的媒体宣传手段来“轰炸”目标市场,以达到扩大品牌推广的目的。有效地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绵阳精品科技旅游产品。
2.4 加强绵阳市科技旅游资源的整合
绵阳市科技旅游的开发应由一个科技旅游景点带动周边人文、自然旅游景点,形成一套完整的旅游区,增加科技旅游的吸引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高效科技旅游资源配置。同时要开发形式多样的科技旅游,快速推进科技旅游市场化,丰富科技旅游的内涵,完善科技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建立一个以军工技术和核技术为特色的科技交易市场,为举办商务科技旅游创造有利的市场条件。把科技资源融入传统的观光旅游,将科技与山水风光、人文情怀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以增强我市科技旅游的吸引力,体现我市科技旅游的新颖性,有利于我市科技旅游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士敏.中国旅游消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2] 胡蓉蓉.南京科技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 刘艳.科技旅游的理论与实践阐释[D].东北哈尔滨: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李廷勇.论科技旅游[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5] 金艳春,王慧,崔媛.辽宁科技旅游开发方式创新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6] 王素萍.对山西发展科技旅游的思考Ⅲ.经济问题,2005(4).
[7] 黄志斌,陈坤.大学生为何钟情科技馆[N].科技日报,2002(8).
[8] 李维长.国际生态旅游发展概况[J].世界林业研究,2002(4).
[9] 杨建华.我国科技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关键词:系统容错;负载平衡;数据集成服务;数据传输;数据仓库;数据采集、
1. 数据集成服务系统
1.1数据集成服务系统(DTS)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DTS 是英文Data Totalization Service 的缩写,意思是数据集成服务。DTS集成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仓库等多项技术,使用了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石油勘探开发进行了有机的结合。DTS 数据集成起源于1999 年中海技服承担的国家863 钻井液技术集成项目,经过不断地开发,最后形成了功能强大的集成化数据服务。
目前DTS服务已经成功地推广到渤海五号的QHD作业区、渤海十号的SZ作业区及南海四号的W作业区,并成功地将数据实时地显示到中海石油有限公司的各个地区公司。
1.2 DTS的系统结构
DTS对作业现场的数据集成后实时地传输到下设在陆地的数据库服务器,然后由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分析处理的结果则及时地反馈给作业现场,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分发给网上的各远程终端。
DTS系统结构如图1.1
图1.1 DTS系统结构图
(注1:在此进行动态平衡处理整个系统的作业任务,使系统负载处于优化状态。)
由图1.1可以看出:DTS的油田远程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服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现场采集装置;传输装置;各种地质、工程资料装置。
该系统集成了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完井、油藏测试等各个阶段的现场数据,形成了完善的钻完井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集成服务,不仅有助于后方基地的决策,而且可以实现作业过程的远程监控及现场数据资源的二次开发。其成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对安全、优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DTS系统把各种现场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卫星与总部数据库与其它各种终端进行传输,在这个庞大的传输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分布式系统几乎全部要遇到的瓶颈问题―――即整个系统的负载平衡、系统容错问题。
2. 系统容错和负载平衡技术概述
2.1 概念
系统的容错和平衡负载是大型分布式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分布式系统中,相对客户端无需知道中间层应用服务器的确切位置,所以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出错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致命的。但是,如果多个执行相同任务的服务器同时工作,系统在某个服务器发生故障后能将当前服务器中的任务切换到另一台正常工作的服务器,这将实现系统的自动容错功能。同样,如果能将大量的任务平均分配到多个执行相同服务的服务器, 这将平衡服务器的负载,减少系统等待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2.2 特点
(1)当某台应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原先连接到该应用服务器的相对终端可以立刻连接到其它提供相同服务的应用服务器,并继续相互进行作业,这就是所谓的容错能力。
(2)断点续传功能: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传输或保存的冗余重复。
(3)能够根据系统的不同负荷,动态分配数据传输链路连接,不至于有的相对终端负载过重,有的相对终端负载相对过轻,使所有的相对终端的负载达到一个平衡。这就是所谓的负载平衡能力。
3. 系统容错和负载平衡技术的实现
Delphi提供了一个TSimpleObjectBroker组件,该组件提供了基本的容错能力和负载平衡能力,通过对此组件编程来实现系统的平衡负载和自动容错功能。
3.1容错能力的实现
TSimpleObjectBroker组件能维护一个能够执行应用服务器的机器列表,并且提供其中的机器名给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作为连接的远程机器的名称。当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连接的主机出 现故障时,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可以从TSimpleObjectBroker取得一个新的能够执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远程机器名称,然后再连接到这台新机器以取得应用程序服务器的的服务。
3.2暂存数据的实现
TClientDataSet组件提供了两个方法SavetoFile和LoadFromFile。当所有的应用程序服务器都发生了故障,或是数据库服务器发生了故障,调用SaveToFile方法把ClientDataSet中所有的数据包括在相对客户端更新的数据保存到一个文件中,然后在应用程序服务器或是数据库服务器恢复正常后再执行相对客户端应用程序,调用LoadFromFile方法加载先前存储的数据到ClientDataSet中,再调用ApplyUpdates方法把相对客户端更新的数据更新回数据库中。
3.3 负载平衡能力的实现
要让分布式多层结构提供负载平衡能力,只需TSimpleObjectBroker的LoadBalanced属性设为True就可以提供简单的负载平衡能力。
3.4 断点续传的实现
现场数据集成系统将采集并经过处理的数据按照某种协议进行分割打包成一个个经过编码的数据元,在以经过编码的数据元为单位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如发生中断,系统的断点续传功能将自动记载先前进行数据传输IP地址、主机号及数据传输发生中断时断点数据元的编码,当恢复数据传输后系统从数据传输发生中断时的断点开始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就避免因数据重复传输而造成的数据冗余。
4. 结束语
远程数据集成系统不能只是现场数据的简单再现。未来的数据集成系统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发展:
(1)、围绕需求在充分利用井场信息,收集整理井场其它资料以充实数据来源,在此基础上完成多种资料的数字化、规范远程传输的数据格式和内容。
(2)、编制适合不同需要、丰富高效的客户端软件。
(3)、要充分利用实时数据资料,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加快开发急需的事故诊断、专业分析、工程评价等应用软件,不断提高生产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永强.油田数据集成服务系统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技术服务公司(2001.3)
[2].姜洪.张希等.数据库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3]. 李标.Internet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中国海洋石油出版社
[4].罗昌隆.油田远程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服务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
[5]. 陈彦林 王晓宁. 开发安全稳固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 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第十一研究所计算中心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教学过程第二课堂创业大赛
2001年5月,武汉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和创业教育)理念,并将“三创教育”作为长期的办学指导思想。2001年9月,武汉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被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武汉大学已探索并建立了立体交叉多元型的创业教育体系。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作为武汉大学的创业试点单位,在贯彻“三创教育”指导思想的同时,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经过几年地努力,我们形成了一套确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模式:
1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教学过程对于创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敢于张扬个性、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与人合作等,这些通常是创业成功者所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理工专业学生重要的教学环节。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只偏重通过实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认识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而未重视学生个性、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1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在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是让学生分为若干组,学生自行设计,拿出方案后经小组讨论,各组从学生各自的方案中优化出最佳方案,在小组之间比较哪种方案设计得最好。我院还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推出部分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作为学生综合性、设计性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种实验教育的内容和模式既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可以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既学到了专业技能,又提高了综合素质,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业是非常有益的。
1.2在教学实习中,寻找创业切入点
几年来,我院老师带领学生到当地各种体现专业知识的基地去参观并现场教学,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新的知识。例如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工程》的学习过程中,任课老师带着学生去参观武汉市污水处理厂,对于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方案、污水处理流程以及成本方面做了深入的学习。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这样的现场学习可以更直接的结合实际,使他们的头脑中对污水处理厂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后来,该专业又在《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学习中去了武汉市砖厂,对于如何利用废弃物制造建筑材料有了全面的了解,不少同学表示,这是一个不错的领域,可以减轻环境负担、防止污染物的继续扩散和为国家创造效益。经过实践教学后,通过这样的专业实践,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本专业与生产生活的结合方式、涉及本专业的产业现状和前景、相关企业的管理方式、产品的销售等创业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
另外,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我院实践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将生产任务、科技开发项目作为实习内容,让学生利用集中的实践教学时间去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三创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2年学生利用实习完成了中国地图出版社委托的中国大地图部分图幅横向项目武当山旅游规划地图。2003年,完成深圳市宝安区发展地图集、深圳市龙岗区资源环境图集的生产和研究工作。2在第二课堂中加强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等,主要包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参与社团组织等等。
我院很早就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家座谈,参观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其发展和运作进行调查分析,结合专业背景对该企业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既为许多地方和单位解决了不少生产问题,又使学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院曾组成四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别赴陕西、襄樊、天门、郧西等地。以赴襄樊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例:该小分队参观了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通过与其负责人的座谈,了解到这个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所的基本运作模式,包括企业内部模拟股份制改造、岗位股份与分配股份的实现形式、中俄合作交流情况、资金筹措方式、管理机制等等。通过学习交流,了解了模拟股份制改造的具体做法和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经验。同时我们也对其实行统一管理为主、以个人独资或者与投资方合资的形式为辅助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学生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来渗透创业思想,培养提高创业素质是实行创业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学院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改革管理模式,给“学生社团组织”提出了“自我管理、自我引导、自我服务”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各级“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会、学生分会、班委会、团总支、各种社团等)来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越强,管理水平越高,说明学生受到学校教育影响力越大,成才的氛围越浓。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门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构建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并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我院的“学生社团组织”先后开展了“俘特拉糖果派送活动”、“环境日徐东平价广场宣传活动”、与湖北电视台“幸运地球村”栏目合办节目的活动、“新点子”大赛活动、“校园歌手大赛”活动等等,每年以一个主题活动为载体,再分出若干子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既创造了学生成才的环境,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今后创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创业教育的一个实践形式。
3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
创业计划是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创业计划大赛是以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业素质为目的的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即通过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地思考和动手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
我校从1999年开始在学生中举办了创业计划活动。我院学生均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加上学院的支持和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我院环境工程专业李智勇同学,在刚刚结束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能源化工类)一等奖。通过这次组织参与全国“挑战杯”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的经历,使我院同学受到了鼓舞,同时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这些势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我院创业教育更好地开展。
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成立创业团队,申请业余项目。2003年,我院有16项本科教学成果获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本科生还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大赛和学科竞赛。今年申报科研立项45项,较去年申报的人次有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