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志愿者管理论文

志愿者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3: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志愿者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志愿者管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知识经济;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18-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重视科技、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1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从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要求来看,人才应具备四方面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这四个方面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德育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难以大有作为。高职生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成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公民。

文化素质在人才的诸素质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知识面要宽一点儿,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识。

业务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更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交与表达能力,适应和应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良好的身心素质应具有自信、豁达、乐观、坚强、果断、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和人格气质,有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能经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适应社会。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适应艰苦环境,具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2 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素质教育的思路

面对未来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求,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高职教育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育观念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适应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职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学校在全校树立“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观念,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2.1 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等,使教育思想真正从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变接受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变学生的适应型学习为创新型学习。学校近年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广泛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好评。

1)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根据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以社会为市场,提出培养具备“三观”“四能”(坚定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审美能力)、基础扎实、专业面宽、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纠正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的“过窄、过专、过深”的弊端,使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培养的教育模式,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思想。

①逐步完善学分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成为改革的大趋势。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减少必修课,增加综合知识类选修课,拓展专业口径,向真正的学分制过渡;试行高职生导师制,加大学生的选课自由度,扩大选修课范围,允许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改革考试方法,实行重修制。

②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化教育;推行主辅修制,允许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学校鼓励学生在本专业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辅修专业,成绩合格发给辅修证书。

③优化课程结构。每个专业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都形成宽基础、多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使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专业理论比较扎实、专业知识宽而新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指导原则,由教务处统一组织,每学期开出30多门供全校学生选修的各类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文、理、工及其交叉的综合课程。除此之外,还要求每个专业、每学期必须开设供全校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的素质教育类讲座,全校每个学期开设此类讲座近百场。

2.2 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以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把毕业生的质量以及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构建适应21世纪的新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

1)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学校认真贯彻落实《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按照拓宽基础口径、淡化专业意识、有利于加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全面修订教学计划。

①加强实验教学。加大对教学实验设施的投入和对实验室的更新改造,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为进一步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减少课内学时,加强实践教学,对实验课进行整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加强综合训练和社会实践。

②注意综合素质教育。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在强化学生的业务素质的同时,增加了“语言表达艺术”“大学语文”“中外文化”“社交礼仪”“中外名著欣赏”“影视欣赏”等素质教育课程。

2)深化教学改革。知识经济条件下,遵循人才市场的需要,确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通过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保障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①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在教学内容上要删减过细的繁琐内容,增加实践教育的分量,更新教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面,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②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创新。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习惯。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努力使教学过程带有研究性质。

③改变考评方法。把面向学生的对所学知识记忆和解题方法熟练程度的考核,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考核的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动态性。对知识的考核采取应试的方法,对创造能力的考核可以通过实验、设计或调研等方式做出综合评价。

2.3 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2]。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为前提,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为基础,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修养教育。加强教师思想政治修养和先进教育理论学习,增强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坚持开展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乐于奉献为核心的师德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3]。加强教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学校大力倡导广大教职员工发扬“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宽阔的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经常性开展教师英语、计算机、教学法的培训,通过进修、培训等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教师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教法、学法和考法研究。近两年,开展各类教研课题100多项,发表教研论文80多篇。

3 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3.1 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道德建设的方向。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和开拓创新的良好风尚,是应该完成的目标。

1)积极拓展思想道德教育新渠道。

①充分发挥“两课”(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主渠道作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学校把“两课”的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同时搞好形势与政策教育[4]。通过法律辅修、法律选修课程及法律专题讲座等法律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培养出一定的法律意识。

②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基地体验生活、参观学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引导或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科技宣传、文化服务和智力扶贫等活动;积极引导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

2)营造浓厚的道德教育氛围。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建设,配齐配强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抓好日常思想教育和“三义”“三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无神论教育,大力提倡科学精神。以团小组或团支部为单位建立“理论学习小组”,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学习活动,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有效扩大了理论学习的覆盖面。围绕“学会做人”,做一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所要求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人,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如制定《基础文明公约》,开展“基础文明建设月”活动等。

3.2 文化素质教育是切入点

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于2003年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要求、途径、评价方式等,将“第一课堂”的教学和“第二课堂”的活动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第一课堂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计划课程模块中设立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并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全校已开出10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规定各专业学生必须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中至少修读12学分,其中文科与理科、工科之间交叉学科的学分必须达到8学分以上。同时要求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2)第二课堂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实行“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素质培养资信证书”制,既建立起一种新的素质评价体系,又对文化素质进行了引导。举办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和沙龙等,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邀请知名学者、专家、作者、艺术家来校演讲,如“经贸论坛”“现代管理论坛”等已有50多位专家、教授登上论坛。引导学生阅读文化名著,提高自身的人文涵养和文化品位。学校精选了百余部文化名著作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阅读书目,推荐给全校学生,举办了“人人读好书”“五月读书节”等多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健身、娱乐文体活动,活跃学生校园生活。全校共有各类学生社团50多个,每年定期举办学生科技文化节暨文化素质教育月活动,以及各类学术节和专题学生活动近40个,如“社团文化节”“校园拒绝”“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接力”等大型活动。举办运动会、足球赛、辩论赛、演讲赛、英语活动月、英语演讲竞赛、电脑节、读书会、影评等,尤其是注重结合重大政治活动和节庆日,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将爱心洒向社会。开展了“保护母亲河”“环保世纪行”“乡村采风”等社会实践活动。

3.3 创新教育是重点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性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培养创新教育机制。学校建立学生创新教育的合理机制,从专业教育和人才教育模式的选择确立,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素质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相应地进行全方位、根本性的调整,给有专长的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和发展空间,形成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学校加大投入,优化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条件,建立学生创新基地。

①设立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在制定《高职生科技工作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成立了校、系两级学生科技领导小组,使科研活动有了组织和制度保障;设立学生科研基金,学校每年拨一定专款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经费,使学生科研活动有了资金保障。在系学生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选拔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织课题小组,由系里为其配备骨干指导教师,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学生科研活动的深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②建立创新教育激励机制。学校改变以往主要以“理论考试”分优劣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创新教育激励机制”的正面引导作用,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生科研活动评奖评优制度。学校建设各种科研奖励基金,表彰科研活动“先进个人”和“先进组织”,保护和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显著成绩的可获得创新学分。

2)多方培育科研实践基地。学校多方培育科研实践基地,如通过加强管理,开放现有实验室的办法,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通过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培养其科研能力;利用各类课程实习、设计等机会,进行课题研究等。开设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课、实习课和大作业;把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纳入某项课题的研究之中。

3)开展科技活动。开展好课余科技学术活动,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为载体,成立科技活动中心、科技兴趣小组、科普活动中心等组织。每年定期举办学生科技文化节、科技活动周,在此期间举办科技作品评审会、论文交流会,开展设计(制作)大赛和科普知识竞赛,宣传发动学生参加国家(省、部)级科技竞赛活动等,藉此来营造科研氛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京文.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