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通信工作经验总结

通信工作经验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3: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通信工作经验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通信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PLC;控制;程序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99-01

在电气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的工作状态,迫使生产停止或生产设备损坏,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而好多故障都是由于PLC配置不当或故障处理不及时造成的,通过大量的维修事例分析,对比工作实际总结发现,若想减少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必须精心选择合适的PLC,及时处理PLC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公司正常生产。以下是经过大量的工作实践,对选择与应用PLC时一些常见问题的归纳总结。

在选择PLC机型方面,一定要满足控制需要,确保性能可靠,并且便于设备维护,选型合适而且合格,经济实用。主要坚持以下几点。

1)选择PLC,首先考虑结构形式,整体式PLC的I/O点的价格要比模块式的便宜,经济并且还小不占空间,所以在一些单体设备的小型控制系统中,经常选用;而模块式PLC的便于进行功能扩展,设备选择余地较大。在维修时只要更换故障模块即可,方便修复故障。因此对于较复杂系统和环境差(维修量大)的场合,一般选用模块式PLC。

2)在选择安装PLC的方式时,考虑到集中式系统反应迅速、投入低,主要用在简易控制场合;大型系统比较复杂,控制设备多,一般采用远程式,因为这些设备分布区域很广,可以分开安装,连线比集中式要短。由多台设备组合成一个系统,既要单独控制,又要相互配合,这种情况可使用分布式系统,使用小型PLC,通过通信装置来实现相互联系。

3)小型PLC本身具备运算定时等控制功能,对于开关顺序控制的电气功能都可实现。对于控制较复杂,要求按照工艺参数严格配合,数据互传等场合,可根据工艺复杂程度,设备情况,选用较高级PLC。

4)尽可能配置相同机型的PLC,这样程序编写方法相同,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职工业务水平的提高有益。其功能模块的备品备件,可互为备用。其配置电气元件相同,有利于资源共享,配机后易于形成一个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

比如某公司选用的是西门子公司S7系列PLC,进行生产现场控制及数据采集。控制主机通过以太网与集控室监控系统相互交换信息。在集控室内通过工业计算机完成对公司化工生产系统的控制。控制网采用了GENIUS网,将完成对所有公司设备运行情况、工艺参数等的数据处理以及设备控制和调节过程;监控网采用以太网和PLC控制主机相连接,实现对工艺生产的运行监控功能,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日常使用维护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PLC要求环境温度满足要求,安装时不能放在经常发热的设备下面,四周空间应足够大,便于通风,热量散发,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之间要有足够间隔,开关室内要装有空调,调节适宜温度。

②为了保证PLC的对地绝缘要求,空气要保持相对干燥,不能有水凝结现象。

③在PLC工作现场不能有较大的振动源,在一些频繁或连续振动的使用场合,必须采取减振材料,保证PLC的正常运行。

④在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气体的工作场合,要做好气体隔绝工作,在空气中煤灰及粉尘比较多的环境,要将控制室做好密封处理。

⑤PLC供电电源一般为交流电,对于电磁干扰,PLC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是该公司的生产可靠性要求很高,而且配电室内电磁干扰特别严重,重新配置了隔离变,以减少电磁波对PLC的干扰。

对于软件故障,有存储卡及卡槽的PLC修复程序就容易操作,将卡上的程序复制到主机后一些故障都能消除;没有存储卡的用户就要利用编程器的联机功能将备份的程序输送到PLC上。有时简单的程序复制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在重新复制程序前必需先清理一下用户程序。

比如,某公司的磨煤机油站PLC,送电后无法运行。开始在检查后认为程序错了,将存储卡插入PLC中,删除后输入程序,故障没有消除,逐条把卡上的程序读出,核对完全一样,认为是PLC硬件故障。打开原始程序,与卡上的程序进行比较,完全相同,但程序定位发生了变化,把原始程序发送到PLC后油站运行正常。

对于PLC的硬件故障较为直观,更换故障模块即可。

1)工作正常的电源模块,绿灯长亮,如果闪烁或不亮就表示电源有问题。如后备电源指示灯“BATT”通过变换不同颜色,来指示工作状态,绿色正常,黄色电量低,红色故障。亮黄灯时就应该更换电池,当红灯亮时表示设备故障,需要更换后备电源模块。

2)输入模块主要是光电耦合电路;输出模块有继电器、晶体管、光电输出等方式。各控制回路对应都有信号指示。有输入信号但该路不亮或确定有输出但输出灯不亮,说明I/O模块有故障。

3)对于S7型PLC的主机模块上一般包括有通信接口、插槽等,故障比较隐蔽,所以对它的故障分析、判断要尤为仔细。

检修某公司除尘器PLC时,发现无法将PLC置运行工作状态,停电再送,故障没有消除,更换CPU模块后,除尘器运行正常。在CPU模块维修时,发现CPU没问题,换通信板,恢复正常。

据统计,在PLC控制系统中出现的故障率为:CPU及存储器进占5%,绝大部分故障出现在线路。

就像某公司压滤机控制回路故障,测量I2.4点无信号,导致Q4.0输出为零,压滤机无法开启。检查后发现行程开关损坏,接线端子腐蚀,修复后开启正常。不过这类故障就比较隐蔽,排除时要借助测量表计、工作原理图和工艺程序逻辑进行排除。

PLC控制系统作为比较成熟的控制设备,本身工作稳定可靠,易于操作,但如果PLC故障就会造成工艺系统停车,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因而当处理这种故障时,除维修损坏的PLC外,还应认真检查PLC的运行参数,既要考虑极端数值的影响,又要使PLC控制满足系统的运行稳定要求。任何PLC在投入运行前应认真检查测试,选择合适而可靠的PLC,只有这样,精确的控制才能保证,生产才能稳定,而公司的事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创新;实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拓进,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客观的技术保证[1],项目管理自身也得到不断发展。项目管理自诞生以来在诸多实践中得到发展,理论研究也逐渐深入。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项目管理理论进展、项目管理模型开发、项目管理案例研究等,少有研究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企业项目管理方式创新。因此,本文从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发展的特点出发,透彻分析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企业项目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与实践,以期为新形势下企业项目管理研究添砖加瓦。

1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最初诞生于美国,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崛起,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逐渐丰富。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项目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其特点也被打上了诸多互联网时代的印迹。

(1)企业项目管理对象逐渐“虚”化知识经济带来企业资产的知识化,企业隐性知识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以前适用的实体管理逐渐“虚”化。传统的项目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适用范围是实体的项目环节与内容对象,但是随着虚拟操作对象的日益普及,对这种项目管理的过程及方法上必须要进行改革。另外,企业内部项目不再以实体经济项目为主,更多的虚拟经济相关项目和内容被添加进来,对项目科学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2)企业项目管理内容多元化企业项目管理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出现多元化的特点,首先诸多新兴业态的项目需要实现项目管理思想指导下的运作,这些新兴业态项目管理的内容对传统项目管理内容来说是不一样的,是需要持续探索的。其次,现有运用项目管理的项目在互联网发展时代面临诸多新增内容,很多传统企业正逐渐实现互联网化,加入互联网的快速通道,在快速发展中占得先机,因而企业项目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包括业务网络化、电商业务项目管理等内容。最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更加紧密,企业项目管理不同部分的联系要纳入项目管理思维之中,这部分的优化也使企业项目管理内容出现多元化的特点。

(3)多项目管理成为主流互联网发展将重创现有的发展模式,企业在内、外部压力作用下,不断使企业业务实现多样化,乘着互联网飞翔的翅膀,诸多传统业务也实现了实体与网络共同发展。在此背景下,原有的单项目管理已经越来越没有时效性,因而多项目管理成为现在企业经营的主要趋势。多项目管理的趋势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管理团队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多项目管理不仅是单个项目管理的总加,更是管理内容的复杂化,如何做到多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将会是未来理论与实践中重点关注的话题。

(4)消费端的影响改变项目管理的主体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的完成,竞争日趋激烈,个性化逐渐成为各企业追逐的发展方向。从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来看,顾客消费习惯改变剧烈,更多信息被顾客掌握,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就会因时因势进行调整,但与此同时部分业务被淘汰,部分新兴业务被添加,从而改变企业项目管理的主体。另外,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来看,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转变为平台与个人的关系,员工要有更多的产品与服务体验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员工的体验在此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2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团队与项目文化建设缺乏[2]项目团队建设是企业项目管理的前提,项目团队分为项目业务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均是项目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项目业务团队来看,目前的项目团队建设往往还是业务导向,不是需求导向,业务导向是目前业务导向,而没有实现预测业务导向。需求导向的业务团队建设是需要预测顾客需求的,根据顾客需求建设项目业务团队。从项目管理团队来看,项目管理团队不仅要负责项目日常管理,更要肩负培育项目文化建设的重担。但是目前诸多项目管理团队都是临时成立的,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单方面要求下面的员工完成业务就好,而忽略了员工心理感受与项目文化的培育。

(2)多项目管理理论尚未成型与应用正如前文所言,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企业项目管理逐渐出现多项目管理的趋势。但是纵观已有研究与实践,多项目管理的思想尚未成熟,更未被推广。多项目管理不仅关注到单个项目的内容管理,还强调不同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与协调问题,关注项目与项目之间的配合,实现企业项目管理与运营的利益最大化。虽然目前诸多企业出现了多项目实践,但是关于多项目管理的理论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已有的多项目管理经验也未得到总结与应用。所以多项目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会走诸多弯路。

(3)信息化建设步伐过慢企业的项目管理体系庞大,有些企业还涉及多项目管理的内容,参与的项目团队和人员众多,部分涉外业务的企业还有国内外事业部之分。因而在沟通交流过程中,需要交换的信息量庞大,包括:项目图纸、未来发展规划、效益评估报告、合同、进度报告、采购订单等诸多内容。但是目前项目管理仍停留在原始的纸质时代,较多内容的沟通交流还是采用纸质载体,在全公司范围内易于信息交流的平台尚未建立。信息化程度是衡量互联网发展时代的重要标杆,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应该是每个企业思考的重点。

(4)实时监控顾客需求以及信息沟通仍需加强在这个顾客需求巨变的时代,要实时监控顾客的需求变化,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顾客需求的监控能把握发展潮流,从而引领发展趋势,但是目前企业项目管理仍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产品供应商,尚未实现新需求出现的立即调整。另外,企业内部有些部门会提前监控到顾客需求的变化,但项目内部、项目组之间的沟通较差,以致诸多可以抓住的机会被丧失,往往因为信息传递的不及时而导致机会的稍纵即逝。此外,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智囊团建设较少,诸多项目组成未完成任务的工具,而忽略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总结与更改的步骤。

3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创新举措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深入,企业项目管理暴露出诸多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引入创新思维,本文主要提出建设合适的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加强项目团队和项目文化建设、多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加强对消费需求的预测试点创新举措,以期推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创新的发展,也旨在丰富企业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实践作出更有意义的指导。

(1)建设合适的企业项目管理系统[3]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对复杂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诸多企业尚未意识到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应用的必要性,多头管理不仅浪费企业的资源,也使项目完成效率大打折扣。企业通过引进合适的企业项目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进行监控,实现项目推进节奏的保障。那么如何判定是否合适呢?合适的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覆盖该企业项目管理的所有环节,能让所有企业项目管理的细节都被监控到;二是企业项目管理内容周期性更新与进步,主要体现在能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三是项目运行过程中能及时调整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最终保障项目能因时因势而灵活变动。

(2)加强项目团队和项目文化建设加强项目团队与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可以在每个项目组内成立相应的项目文化办公室,主管项目文化的推进,该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宣传工作,包括挖掘典型代表上报与组织学习等手段。第二,遴选适合的人进入项目团队,在项目团队内设置竞争机制,永葆项目团队的活力。第三,经常组织团建活动,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参与和分享岗位上的工作经验与感受,进一步让每一个员工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并逐层上报领导,实现解决。第四,还应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时时刻刻提及项目团队文化,推进项目团队文化认同感的普及。

(3)多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多项目管理对诸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而必须经常对多项目管理进行经验总结。一方面,在本企业内部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风气,将一些在多个项目内工作过的员工调出,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协商、沟通和探讨的良好风气。不同职位与级别的员工感知不一样,要从多职位、不同视角看待多项目管理的经验总结,形成本企业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要开展与竞争公司、国外经验丰富企业的交流活动,通过参与业内会议等形式,获取其他公司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拿到本公司进行去粗取精的应用,最终实现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4)加强对消费需求的预测企业想要长期屹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对消费需求的预测是互联网时代永恒的课题。加强对消费需求的预测就要做好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经验的总结、同业的关注、消费者动向的监测多个方面。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现有产品和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找出下滑与上升的部分,并进一步寻找其中的原因,就能深挖消费需求的微小变化。对经验的总结则体现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失误,以后更应当引以为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同业的关注就能保证紧跟市场潮流,并发现本企业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对消费者动向的检测则是关注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在合理范围之内要尽量开发与满足。

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 资金预算目标 执行力 经验总结

资金预算能够对企业预算期限内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综合的反映与预测。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其本质是一种即内部控制机制,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开展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能够对企业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十余年,在提高资金预算目标的执行力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将这十余年的工作经验成果总结如下。

一、健全预算管理机构,为预算目标执行提供保障

预算目标的执行离不开制度保障,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健全预算管理机构是关键。预算管理机构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领导小组、预算责任网络。健全预算管理机构,首先,要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可由公司的董事长、总裁、财务负责人、各分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担任,其职能是拟定预算草案。其次,在预算管理人员会的下面建立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其组长可以由总会计师兼任,以处理各个日常预算事务。再次,建立预算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负责人可以由各个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的总经理担任,次要负责人可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预算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责任是执行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各项预算决策,并将执行效果及时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同时要制定本分公司的预算。最后,要建立预算责任网络,预算责任网络实质上是各个分公司与子公司在各个部门设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其成员可以由部门负责人担任,其职能是负责完成本部门的预算编制、预算实施、预算控制、预算监督、预算分析、预算总结、预算考核等工作。

二、完善预算内容

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最关键的是预算目标的设定要科学,公司要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适当的追加或者追减,以保证预算目标的科学性。

(一)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不是完全颠覆原有的预算,而是在原有预算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月度预算额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总公司的负责人要召开预算调整会议,对预算调整部门、调整时间、调整项目、调整额度进行开会讨论。在预算调整之后,要将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要编制调整后预算表,标明时间、调整次数、制定时间、调整说明等内容。如果各个分公司要调整预算,首先要征求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的批准,向公司的总会计师呈交预算调整申请,对调整理由、调整项目、调整额度、调整时间和弥补措施进行详细的说明。

(二)预算追加或者调减

预算追加或者追减是指对公司的年度预算总额进行改变。公司以经营发展需要为依据,可以对销售、利润、资本、采购等重大项目的预算进行追加或者追减。除此之外,各部门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如果新的经济业务的实际金额超出预算,就需要申请追加或追减。对于预算追加或者追减,要有公司的总经理召开预算调整会议,对于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研究,在对市场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追加额度,形成书面决议,由预算管理办公室完成追加预算的编制。如果是追加或者追减部门预算,要由部门负责人向所属的财务部门提出申请,对追加或者追减理由进行详细说明,填写“预算追加申请单”,逐级审批。在完成追加或者追减之后,要编制追加或者追减预算表,对时间、次数、执行时间和追加(减)说明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全面落实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

预算管理的落实就是预算目标的执行过程,对预算目标的执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完善预算内容之后,要促使预算内容得到有效的落实,需要从四个方面来完成,分别是:预算控制要将成本控制作为基础,将现金流量控制作为核心,严格执行现金收支分别管理的模式,保证内部财务的结算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促使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有效的提高;将预算控制与目标成本管理结合在一起,从经营的实际出发,通过成本管理、费用控制、先进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利润目标;以落实企业预算,完善管理制度,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与控制为核心,遵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制度,使预算执行情况能够得以充分的反映,以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将预算目标的实现与企业员工的利益相结合,通过满足员工需求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提升预算目标的执行力。

四、实行预算考核,对预算目标执行效果进行检测

预算考核就是对预算目标的执行结果进行检测,其预算考核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预算目标的执行效果。对预算管理系统的评价与考核是对各公司业绩的综合评定,在考核的过程中要以各项预算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为依据,考评指标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别是:销售收入、回款率、毛利率、费用完成率、库存周转率、付款率和实际利润等。考核指标的确定要以各部门的实际预算执行内容为准。

五、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首先要健全预算管理机构,为预算目标的执行提供保障;其次要完善预算内容;再次要全面落实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目标的执行力;最后要强化预算考核,对预算目标执行效果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吴杨春.提高通信企业资金预算执行率――以中国联通地市分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1,(12):99-100

第4篇

关键词 编辑工作;媒体素养;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52-01

新媒体是继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以及广电媒体之后的最新传媒形式,主要应用的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卫星技术来向使用者的电子终端来传送信息数据。同传统媒体相比较来看,新媒体无论是在选题范围和设计元素上,还是在交流互动与热点追踪上都具有着绝对性的优势,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与依赖。在此种形势背景中,传统媒体如果仍然想要为自己争得一席之位,就必须要从根本上对编辑队伍的信息媒体素养进行全面提升,确保其能够更加熟练的操作各类新媒体软件技术,从而可以更好的迎接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环境。

1.1 满足于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面对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与文化体制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媒体行业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建立起一支高素质水平的编辑队伍,通过他们敏锐的洞察能力与丰富的工作经验来牵引着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编辑团队的素养水平较低,那么不仅会与受众群体之间产生越来越大的沟通障碍,同时还会对媒体品牌的行业形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编辑并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工作个体,而是一个由各色类型人物所组成的团队。在新媒体背景下,学习型编辑团队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奉献精神与工作责任感,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毫无保留的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与经验,营造出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养水平。基于此,只有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提升编辑的媒体素养,才能够让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编辑工作中,继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编辑团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里,个人竞争力所指的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在行业中的创造能力与学习能力。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编辑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去不断的充实自我与完善自我,同时还要勇于挣脱传统束缚,通过一次次的自我突破来取得更大的成功。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新媒体背景下,媒体行业最需要的就是高素养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能够让自己不会被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所淘汰,编辑只有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来不断的扩大生存空间。

在新旧媒体的重要交接点,文化素养成为了媒体编辑的一项必备素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让信息的种类与传播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而编辑文化素养的高低与否则直接关乎到受众群体与媒体企业之间的黏性程度。

媒体编辑的业务水准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编辑的知识内涵,掌握丰富的知识信息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拓宽编辑的思路与眼光,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准确的把握住事件与新闻信息的重点,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为受众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解读。在编辑工作的各项流程中,无论是文案撰写、稿件批阅,还是题目筛选与作者交流,都需要编辑人员拥有超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来作为支持。编辑工作者要在日后的工作中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对自身的业务知识展开深入的研究,多与一些资深的同行前辈进行沟通交流,虚心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以此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媒体编辑所应具备的文字功底主要包括文章撰写与作品审读这2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媒体编辑通过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能够更加准确无误的传播思想内涵、抒发个人情感;另一方面则可以对热点事件的舆论导向展开科学正确的引导;其次,媒体编辑的作品审读能力则可以帮助其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为大众带来更多高质量且正能量满满的优秀作品。

2.2 进一步提高编辑对新媒体工具的使用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中,媒体编辑的素养水平提升离不开新媒体工具的支持,编辑的媒体综合能力主要表现于对媒体技术与媒体工具的熟练应用,其中包括信息数据的提取、文章撰写以及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等。目前比较热门的互联网新媒体包括门户网站、官方主页、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网络广播以及手机新闻客户端等等。如今,绝大多数的报纸与期刊等传统纸质媒体都开始利用网络平台来新闻信息,并且运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来实施推广,不仅提高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频率,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媒体编辑的工作难度。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发挥出新媒体所具备的各项优势,媒体编辑人员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媒体技术水平,不仅要熟练操作各类编辑软件,同时还要对当下的社会热点与流行元素进行实时掌握,确保自己的作品能够完美的贴合于大众的审美口味。

信息时代中的编辑新媒体素养提高需要建立在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之上,一位真正称得上优秀的媒体编辑必须要具备能够向大众传递正确价值观念的能力。首先,媒体编辑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世界观念与价值观念;其次,在面对因新旧媒体不断碰撞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时,媒体编辑需要勇于挣脱传统束缚,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优秀的创新意识来促进新旧媒体之间的完美融合;最后,为了能够凸显出信息时代中新媒体产品的现实价值,媒体行业也需要为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让他们可以获得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与进步空间。

信息时代中的新媒体编辑工作应针对信息的科学原理与科学应用方法给予更高的重视,媒体编辑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信息素质,从而在针对新闻信息进行加工与传播的过程中,保证信息内容的优质性与精准性不会受到影响。例如在搜狐与腾讯等信息网站中每天都会想用户推送大量的热点新闻,编辑就需要针对不同用户的浏览习惯与喜好来进行个性化的推荐定制,通过此种方式来提升媒体品牌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崔金贵,盛杰,谭郭鹏,等.编辑的新媒体素养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70-974.

第5篇

1 “互联网+”思维对县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据笔者工作经验总结,“互联网+”思维对县图书馆的服务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馆内互动服务更加便捷多样化。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用户对信息的取得和开辟了更多的渠道。正如图书馆服务受众获取文献资讯的方式,也不再仅限于传统查阅形式,而是通过图书馆开设移动终端在线网络搜索引擎或是官方网站,便可及时了解馆藏讯息、前沿学术信息和文献摘录等,极大缩短了图书馆与服务受众之间的距离。又或是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推送功能,随时随地馆藏图书资讯、图书情报发展动态等,不仅满足了不同用户主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交流,还有显著提高了信息取得的时效性。此外,在互联网技术与图书馆功能有效衔接的外力作用下,大量高品质的馆藏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海量的网络共享资源被纳入馆藏,使得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图书阅览服务。

(二)服务对象拥有了更多精神体验。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仅拘泥于图书馆信息资源、馆舍建设和空间方面,互联网时代更注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因而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县图书馆将愈发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以用户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细化服务细节,促使用户获得更佳的体验效果,而且能够更好地将服务模式及服务理念转移到用户身上,牢固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以用户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试金石”,着力增进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友谊”。

2 互联网+”思维推动下县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县图书馆信息查阅与传播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馆管理的维护成本,有益于馆内资源配置最优化目标的实现。综合当前发展形势,笔者认为县图书馆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将逐步呈现如下发展:

馆藏信息多样化。“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已不是一个单独的藏书机构,而是互联网的一个关键节点。随着网络电子资源的获取和数字化馆藏的运用,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更多形式丰富、内容多元的信息服务。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也可通过联机、光盘检索或者网络浏览,随时查阅文献资讯和图书情报,彻底破除了时空的局限。其次,还能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检索网络文献,在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网络文献共享的同时,将进一步带动图书馆馆藏信息多样化发展。

信息载体数字化。“互联网+”时代,愈来愈多的图书馆运用前沿的信息存储技术将各类媒体信息加工整合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此形成电子文献,有效避免了以往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由于年久而造成的破损问题。同时,也将有更多图书馆展开对现有馆藏文献进行压缩、光学识别、扫描、音视频捕捉等技术转化,使之成为电子化、数字化的网络资源或光盘文献,尤其是用户阅读量较多、馆藏价值较高的,如地方年鉴、人物志、家谱等,以及本馆特色的纸质图书,藉此提高图书馆文献综合利用率,为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和超文本数据库打下扎实基础,推进图书馆信息载体整体数字化的进程。

(三)服务模式个性化。近年来,各县图书馆服务模式已先后实施了各项改革措施,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层次化的服务模式,并根据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体及不同个人的特点,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正积极地向着“以读者为中心”、“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为服务”的宗旨努力。而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的综合作用下,图书馆将能够更准确地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来提供有针对性地服务,促使地区图书情报服务平台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

3 新时期县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思路

创新管理模式,丰富服务渠道。激烈的行业竞争不仅对县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提出挑战,对馆员的职业行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技能是图书馆馆员从事业务工作的主要条件,内化的思想素养和健全的知识素养构成了图书馆馆员综合性职业素养。因此,县图书馆馆员不断学习、培养创造式的思维方式,善于提出新想法、并勇于实践,在反复摸索中拓宽图书情报服务思路;同时,还要善于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文献服务与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增强创新能力。此外,为进一步打造高品质的图书资源服务,县图书馆还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彻底解决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地理位置与服务用户之间的冲突,比如,可尝试建设覆盖一定区域、集合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RFID技术于一体的“24小时自助式图书馆”;又或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开发移动终端软件,依托县图书馆庞大的文献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免费的有声读物、报纸文献等电子资源,以满足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需求。

加强与其他公共组织机构的协作。县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员,应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间的合作,以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比如,可联系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等组织机构,在资源建设、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通力合作,定期围绕某个特定主题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在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的同时,实现文化服务能力的提高。又如,可联系当地出版社、大型书店等文化产业组织合作供书,以提高图书采购效率,降低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提升馆藏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此外,还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图书馆的合作交流,展开广泛共建合作,促进馆际资源共享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充分利用身的图书资源及外部资源丰富库存,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或是通过数据库商购买自身不具备却又必须的相关数据来补充和完善信息化资源。但要注意在资源收集过程中必须进行准确的分类,确保资源库的有序化,以便于数字资源的优越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第6篇

1 馆网结构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规模不同的档案馆之间应该遵循互补的原则,比如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档案馆就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综合档案馆应该成为各类档案检索中心,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向数字化档案馆发展,而专业档案馆能够在这一方面成为综合档案馆的帮手,在突出专业优势的同时,帮助综合档案馆更好的发挥优势。虽然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性的档案馆两者之间一定会存在着管理范围的交叉,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资源共享制度,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从而促进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档案馆融合互补,共同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其次,馆网布局应该突出重点,为了能够得到最佳的布局效果,相关部门可以直接将某一部分区域看作是中心馆,将重点的档案文件等交由该馆管理,与此同时调整馆藏结构,为该馆成为重点馆、中心馆做准备;而在一般区域内,只要设置普通档案馆即可,只要具有基本的档案管理功能即可;最后,设置终极性档案馆,因为有些企业具有管理档案的职责,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具有档案管理的职责,尤其是学生在校期间,因为在设置终极性档案馆时,可以考虑将企业以及高校作为试点。终极性档案馆所具有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管理档案的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开放,也就是说也具有公共档案馆的职能,这样既可以分担公共档案馆的责任,也加快了整体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脚步。

2 中间性档案机构的社会化发展

中间性档案机构可以将其看作是新型文件中心,它具有中介服务的性质,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多位一体”。笔者将从新型文件中心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两个角度来对其进行介绍。

2.1 新型文化中心

中间性档案机构之所以能够将其看作是新型文化中心,主要因为其履行的职能比较多,总结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方面,针对现行公开文件开展与之相关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具有某些机关档案室的功能。新型文化中心要想成为现实,不仅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还需要做到与其他政务档案部门以及相关网站的接轨,这样中间性档案机构才有可能成为新型文化中心,不断地向社会化发展。

2.2 中介服务结构

市场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各种形式的中中介服务机构,而中间性档案机构实际上可以被当作档案中介服务结构,因为该机构具有文件与档案托管、咨询等职能,但是在档案中介服务结构运行时,应该明确几种关系,笔者总结如下:

首先,脱钩与监管之间的关系,档案中介服务结构毕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因此相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做好监管工作,严格审批,并且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此类型的机构财务上独立,与其他档案机构没有任何的经济往来,该机构的负责人员需要自负盈亏,否则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之后成为当地政府的负担;其次,服务于有偿的关系。此类中介机构既应实行有偿服务,又不宜以盈利为目的。收费标准要合理,要努力办成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收支相抵后略有盈余因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必要和可能时,当地档案部门可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给予资助。“公益事业”是其基本性质,“企业化管理”则是在现实条件下较为可行的管理办法。总之,赚钱不应成为此类机构的终极目标,而只是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手段;最后,咨询与劳务的关系。此类机构的业务范围可以划分为咨询与劳务两个方面。图书馆咨询方面包括工作方案策划、规章制度待拟、疑难问题解答、工作经验总结等,也可以是培训,甚至推荐、待聘工作人员。劳务则主要是指对档案本身的管理,如整理、编目、编研等,甚至可以全过程代管委托单位的档案。总体上看,此类机构应是两类业务并重。具体地讲,则应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有所侧重。

3 新来源观与档案管理的再现历史联系原则

3.1 传统来源原则和全宗理论面临的挑战

来源原则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后经各国档案工作者的灵活运用于发展,逐步得到了完善与丰富。传统来源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按照文件的形成机关来源整理馆藏档案,强调同一来源档案的不可分散性和不同来源档案的不可混淆性。一个多世纪以来,来源原则一致指导者档案实体的整理。作为档案学的特色理论,它对世界各国的档案学理论与时间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构件近现代档案学和指导近现代档案工作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2 来源原则面临的质疑

具有浓厚技术特性的电子文件的出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人们可以并开始打破机构、地域间界限共享和形成数据信息,“根本不存在档案工作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文件实体,而只是一系列反应不同职能活动的动态信息几何,文件与其形成者不再是一对一关系,而是一对多或多对一关系,很难判断全宗。”

出现了以科技档案为代表的新的档案种类。它们具有不同于政务档案的形成过程与规律。例如,由不同单位共同完成的同一向科研课题、工程项目的科技档案具有成套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若继续采用按同一形成机构来源管理档案,必然会割裂这些活动及其档案之间固有的历史联系。由此,按机构来源整理档案的做法不再一统天下,同一机关不再是档案历史联系的代名词。传统的来源原则、全宗理论在解释和指导现代社会的档案实践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面临着尖锐质疑。

第7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低压配电线路;配电设计

人们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与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有密切的相关性。科学的配电线路能够保障人们用电的安全性与合理性,能够有效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因此,电力企业需要重视配电线路的设计。

一、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原则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主要原则为:①在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中,为了确保高压与低压线路之间的档距要求,尽量将低压线路与高压线路分别架设,避免出现安全事件;②在配电过程中,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低压设备与高压设备之间需要加装相应的保护设备;③在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低压线路周围没有通信设备,避免出现意外事故;④由于低压线路进线导线的类型为硬芯绝缘管,因此在施工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进线断裂[2]。

二、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策略

1.配电线路的勘测与定位

为了确保低压配电线路路径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需要选择出科学的起点与重点,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并选择出最合理的配线路径;此外,在选择配电线路路径的过程中,需要保障线路远离交通主干线、开采区以及城市绿化带等区域,避免配电线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后需要科学评估配电线路支架杆的位置,并根据供电范围进行评估,从而确定电线杆的具置[3]。

2.确定导线型号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配电线路的导线类型,导线关系着运输电能的稳定性。基于这一问题,在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思考配电线路导线型号及具体规格,尽量减少由于导线材质引起的安全问题。首先需要根据配电线路半径区域内的气候状况选择相应的线路材质,避免由于天气引起的问题;其次,为了减少配电线路在输送电力过程中的损耗,因此导线的截面一定要符合低压配电线路的要求;最后,导线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且需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4]。同时,导线绝缘体也需要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避免由于电流传输产生热量而烧损,保障电力运输的安全性。

3.导线弧垂以及排列方式的确定

为了确保低压配电线路的稳定性,需要确定好导线弧垂。导线弧垂是指配电线路导线任意一点与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这一参数是低压配电线路导线安装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参数若未达到一定的标准,则很可能导致导线及电线杆负荷的增加,很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若这一数值超出了标准值,会导致导线与地面的距离缩短,从而容易引发短路问题,对电路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5]。在同时,还需要确定好配电线路导线的排列方式,目前常用的排列方式主要有水平、垂直、三角形排列等,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4.金具及绝缘子的选择

为了确保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转,需要选择好配电线路的金具及绝缘子,才能够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作。为了保障金具的使用性能,需要根据低压线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金具。同时为了保障配电线路安装工人的生命安全,需要选择合适的绝缘子,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6]。

5.配电线路拉线的选择

拉线主要是为了避免电线杆倾斜或倒下,是保障周围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通常情况下,低压配电线路拉线主要使用的是镀锌钢线,这种拉线的截面积超过25mm,能够有效保障电线杆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确定好拉线的位置,从而满足实际稳定电线杆的需求,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6.安全保护方式的选择

为了确保配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做好避雷措施。总而言之,就是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加装一套能够避免雷电的安全设施,这种措施能够拦截雷电并将其导入大地,从而避免雷电对配电设备的影响,从而提高配电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截止到今天,我国避雷技术相对比较滞后,当雷雨天气出现时,容易出现配电设备损坏的现象。这对这一问题,需要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多添加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从而保障配电线路的稳定性以及人民用电的安全。

7.加强各设备的检修

定期检查低压配电线路的工作性能以及部件的完整性,及时更换损毁零部件,在机器不运作的时候清除堆积的灰尘和杂质,能够保障机器的使用性能。配电线路故障主要是由于配电设备故障、线路短路等问题造成的,可以通过故障排除来恢复电力供应这一问题;配电设备检修也需要定期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因此需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养护或更换。定期检查各部件的运转情况,定期检修,对于磨损严重的导线需要及时更换,保证电力系统运转的稳定性。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设备的运行状况。经常检查变压器的工作情况,定期检修配电线路,若出现破损严重的部件需要立即更换。长时间的使用很可能引起原件磨损严重引起的开裂、撕裂造成的,因此需要立即更换零件,避免配电故障等问题的出现。对于磨损严重的导线,需要立即更换,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工作人员在检查配电线路故障的时候,必须全面了解该系统的构造,包括配电线路的结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第一r间发现各个零件的故障所在。

结束语

为了确保人们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配电线路设计,从而保障配电线路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低压配电线路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供电企业需要重视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配电环境以及条件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配电方案,满足现代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洪富.试论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与规划[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23):1584-1584.

[2]杨海霞,武瑞芳.电力系统中高低压配电设备的运行及维护研究[J].大科技,2016,32(17):66-67.

[3]郭涛,邢德绪,杨尊轩等.低压配电设备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24):179-180.

[4]谭启祥.几种常见低压配电柜的特点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24(2):96-97.

第8篇

关键词:四不两直;电力系统;安全检查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一、“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的理念

电力企业“四不两直”监察安全生产,简化安全监察工作流程,通过暗访性突击检查,使被检查单位(现场)呈现的是最原始、最直接、最真实的安全生产管理状态,杜绝“表面光”,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环节和各类违章行为,并且通过后续的整改跟踪,做到安全生产检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对被检查单位(现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形成一种突击检查随时可见的紧迫安全氛围,切实提升安全监察质量,加强和改进安全监察工作效率。

二、“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的工作范围和目标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四不两直”安全监察,检查范围涵盖输电、变电、配电、通信、计量等各个专业,生产工程、基建工程、客户工程、检修维护等各类现场,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展开。

“四不两直”的最终目的,一是要本着对企业负责、对职工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二是要严打安全检查中的“假检查”、“老好人”,揪出安全检查中存在的“好假象”坚决杜绝安全检查中存在的一切虚假行为。

三、“四不两直”的管理工作流程

“四不两直”安全监察是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提升安全监察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措施,对于加强和改进安全监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四不两直”工作管理流程是公司领导层、职能管理部门、基层单位及班组之间在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深化整改、总结提升过程中责任分工以及工作内容的关系。

(一)准备阶段

1.成立“四不两直”领导办公室,公司总经理担任主任,各主管副总经理任副主任,安全监察质量部为“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小组,协调监督检查、整改督办、经验汇总等工作,各生产单位为安全监察对象。同时,安全监察质量部按照领导分片包干、职能部门专业性质等分别组织领导“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职能部门“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和违章稽查“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安全监察质量部制定《沈阳供电公司“四不两直”安全监察标准》,包括检查范围、内容、职责、权限等,报公司领导审核;公司领导小组负责对《沈阳供电公司“四不两直”安全监察标准》进行审核,并注重此项标准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安全监察质量部根据最终标准编制《沈阳供电公司“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实施方案》;职能部门根据《方案》组织本专业基层单位开展员工思想动员,使基层单位领导及员工真正认识“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的必要性,打消抵触情绪;

2)基层单位组织各班组宣贯培训《方案》,重点强调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实处,不浮于表面、不形式主义,扎实开展工作;各班组利用班前、后会和班组安全活动等组织学习安全规程、标准化作业、安规补充规定、违章奖惩规定等,力争作业现场标准化,杜绝习惯性违章,把安全管理变为常态工作;

3)安全监察质量部组织成立“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公司领导按照分片包干,成立“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公司副总经理、相关副总师任组员。重点检查基层单位领导的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隐患等;安全监察质量部抽调基层单位业务精干的安全管理人员,成立违章稽查“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重点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布置、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等;各职能部门(生产、基建、安监、营销等)组织成立专业“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重点检查相关专业生产、基建、客户工程等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二)实施阶段

1)各“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根据各单位安全管理形式、作业量、人员结构调整等因素开展“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分析形式、查阅作业计划利用作业现场管理系统等形式确定检查单位、班组和现场,并注意保密工作;各“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依据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的原则直奔现场、直插基层开展安全监察;

2)各基层单位接收“四不两直”安全监察,不编造、不隐瞒,实事求是反馈真实安全管理情况;各班组或作业现场接收“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各“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对基层单位和生产班组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各监察组对基层单位和班组作业现场发现问题,立即下发问题督办单和违章处罚通知.约谈存在问题的单位或班组相关责任人、负责人,并督促落实整改;

(三)整改阶段

各基层单位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真抓实干严落实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各班组重新组织学习相关规制,对违章行为深刻认识,并制定改正计划,积极落实;各“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对各单位或班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要严打假检查、严查假台账、严惩老好人、不留余地抓整改;各“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对整改情况进行审核;

(四)总结阶段

各基层单位按照检查结果和整改落实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各班组监察发现的问题,处罚情况、奖励情况进行总结,以此警戒和激励班组成员;“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办公室对监察的基层单位和班组管理亮点、星级现场进行表扬奖励;安全监察质量部针对监察组检查和复查情况,按月或按季定期形成安全情况通报;由安全监察质量部进行经验总结,并提炼典型经验,达到安全管理提升目标;

四、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一)组织机构

“四不两直”安全监察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成立“四不两直”安全监察领导小组,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下设安全监察质量部为“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办公室。二是“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三是各基层单位和班组。

(二)岗位设置及要求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工作的领导和审批,组织“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小组,协调监督检查、整改督办、经验汇总等工作。

各“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组负责利用突击检查方式,实施安全监察,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违章处罚单,汇总先进典型等。

各生产单位为安全监察对象,主要负责宣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作业现场标准化,杜绝作业现场违章行为。

五、评估与改进

(一)专业管理评估

1.以往的安全监察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一是提前通知,基层忙着准备迎接检查、应付检查,要么连夜加班补台账,要么按照标准拆东墙补西墙。这样,在检查之时基层往往早已经是“表面光”了,似乎也查不出什么问题,而检查组走了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态,甚至忽略了作业现场,遗留安全隐患;二是提前通知就把检查组带到安全管理的样板班组和现场接受检查;三是检查前检查组人员先听一大篇汇报,查一大堆台账,检查中走马观花,检查后接受招待等等。这样的检查结果,被检查单位出于应付心理,尤其是少数企业负责人碍于面子,怕问题和隐患被曝光,麻子搽粉,做表面文章。检查人员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思想,安全问题和隐患查不出,即使查出了也难查到位,安全盲区照样存在。这样的检查,不但查不出安全的“软肋”,对基层起不到监督作用,往往还会使基层干部职工滋生“检查来了紧一紧,检查过后散惰松”的思想,安全检查变得毫无意义。

2.“四不两直”安全监察是有效落实责任、改变作风、提升效率的先进手段。

(1)“四不两直”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措施。目前,有些单位存在员工有章不循,管理人员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缺失、安全管理混乱情况,对于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风险视而不见,对事故抱有严重的侥幸心理。“四不两直”创新了安全检查方式和安全监管手段,进一步促进了各级领导的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2)“四不两直”成为转变安全监察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安全检查部署不严密、工作不细致、查处不严格、作风不扎实,不仅使得安全监察的效果大打折扣,也浪费了行政资源,助长了歪风邪气。“四不两直”通过改革检查方式,对安全监察人员的专业素质、政治纪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能够极大地促进安全监察工作作风的转变。

(3)“四不两直”确保安全监察取得实效,就是要严查安全检查中存在的“假台账”,严打安全检查中存在的“假检查”,严惩安全检查中存在的“老好人”,揪出安全检查中存在的“好假象”,脚踏实地查排隐患,不留余地抓整改,真抓实干强落实,才能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计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个别单位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有效组织宣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生产现场众多,“四不两直”安全监察不会到自己的班组和现场,因此作业时“图省事,怕麻烦”的违章行为依然存在。再有个别员工思想认识不深,对“四不两直”安全监察方式有“措手不及”的感觉,造成员工反感;

2.在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往往需要业务精干、敢说敢管、敢于暴露问题的成员,公司领导、职能部门、稽查队成员鉴于日常工作繁忙,不能随时脱身参与安全监察工作,使该项工作不能形成长效机制,不能真正的制度化,给基层单位造成“搞活动”的错觉;

3. 在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作业特点基本集中在春季和秋季两个时段,作业集中时,由于地域范围较大,作业专业类型较多,作业地点分散,点多面广、安全监察的密度和频率不够,同时鉴于交通压力,安全监察组很难在短时间直插作业现场,大大地降低了监察覆盖率;

4.在改进方面存在的问题

公司目前农网设备老旧、资金不足,以及多年形成安全管理模式,造成安全监察组提出问题和隐患后,往往因人、财、物的条件不具备制约整改措施的落实,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三)今后的改进方向

1.周密计划、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组织做好培训宣贯工作,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环节,提高各级领导、员工对安全监察工作的思想认识,正视“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工作,克服抵触情绪,消除任何地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严格落实公司安全保障体系的职责,要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安全工作“一票否决”,清醒意识到安全监察工作是对安全管理的帮助和提升,不是一味的处罚和通报,要“思想正视、行动重视”。

2.强化执行、建立机制、自觉运用

依据以往“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工作取得单位成果和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公司各级领导、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都应把“四不两直”当成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方式,做到提高认识,自觉运用。坚持长期组织开展“四不两直”安全监察。

3.加强评估、引用科技、提高效率

“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往往陷入作业现场不容易寻找的困扰,因此,需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手段,利用输、变电设备经纬定位点,在地理原图事先设定形成定位系统,结合作业计划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全网作业计划、作业内容、作业风险、到岗到位情况,并根据作业计划情况开展重点作业现场“四不两直”安全监察,将能够极大的提高“四不两直”安全监察的覆盖率,从而提升安全监察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