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森林草原防火技术

森林草原防火技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02 23:58: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森林草原防火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森林草原防火技术

第1篇

焚烧秸杆、上坟烧纸是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重要因素,已成为野外火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各县区要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当前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环节,逐级落实责任,实行县、乡、村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保证每个村、每块地都有禁烧管理责任人。要加强群众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具体的管理措施。要堵疏结合抓好秸杆禁烧工作,一方面要严格禁止秸杆焚烧,对焚烧秸杆、燎地边等野外违法用火行为严打,另一方面要结合推广玉米秸杆揉丝微贮技术,搞好秸杆综合利用。要全面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突出“四个重点”重点部位、重点时期、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适时森林防火令,划定区,规定期,增加护林员、检查站、巡逻队,强化日常巡查、瞭望等监管措施,全面加强野外用火管理。当前,农历“十一”即,各县区要切实采取盯坟头、提桶上坟等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因焚烧秸秆、上坟烧纸等引发森林火灾。

二、加大宣传力度,依靠群众做好防火工作。

当前正值野外农事用火频发时期,各县区要集中开展一次防火“宣传周”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传单等途径,集中宣传违规用火的危害、火源管理的规定、平安用火基本常识,把宣传工作做到村、做到户,确保家喻户晓。同时,要对违规用火引发火灾的反面典型和具体案例处置情况进行公开曝光,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增强全民防火意识,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投身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当中,发动群众对进入林区道路两旁的枯枝、杂草、落叶等可燃物进行全面清理,消除潜在隐患。

第2篇

一、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防范。在处置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二)预防为主,健全体系。建立健全森林火灾防范体系、信息报送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建立健全精简、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强化应急回应的机制,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三)警钟长鸣、常备不懈。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特别是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二、预防火灾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

建立防灭火领导小组,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政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政务大厅各窗口工作人员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晓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防火日常工作。并划分责任区,建立防火值班制度,切实贯彻领导带班,责任到人的预防方针。

(二)、广泛宣传

利用会议、标语、led滚动播放、帮扶村宣讲等形式大力宣传《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严禁一切野外非法用火,并不断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三、强化监管,落实责任

按照县级相关文件的规定,要严格落实防灭火措施,主要为两大类:一是政务中心的用电安全;二是联系乡镇、村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一)政务中心用电安全。政务大厅电脑、电炉等较多,电线较乱,日常工作中应当做好用电防护,安排中心保洁人员每天下班前都要对政务大厅所有用电设备进行检查,中心主任每周一、五对政务中心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消防器材使用方法进行培训,争取每个干部职工都能安全使用,设置消防安全通道,在紧急情况下做好疏散工作。

(二)联系乡镇、村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每月4次到帮扶村开展森林防火安全大检查以及防火知识宣讲,督查值班值守点、值班台账、应急处置办法、机构组建情况、责任到位情况,同时为应急队员准备必要的扑火物资;强调安全用火、禁止野外用火,加大巡山护林和检查督促力度,切实整改火险隐患;加强林区野外火源和可燃物管理,清楚重点防范区域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严禁在林区乱扔烟头、野炊用火、小孩玩火等。若有紧急情况,由局班子安排干部职工下沉乡、村,开展相关工作,由联系乡镇党委政府统一指挥实施扑救处理。

四、火警信息的传述

凡工作人员从各方面获悉火情后,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领导或者办公室。

五、彻底清理,不留隐患

针对火场清理的三项要求:一是要动态清理,不留盲区;二是要巡查指导,不留空档;三是要死看硬守,不留缺口

第3篇

关键词 护林防火;现状;做法;王洼林场;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7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05-01

王洼林场位于彭阳县北部,距县域46 km,西与原州区河川乡毗邻,东、南、北分别与孟塬乡、白阳镇、罗洼乡接壤,隶属彭阳县林业局管辖,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残塬沟壑区过渡地带,境内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属于半干旱草原区。境内主要有野鸡、野兔、呱拉鸡、半鸡、黄鼠狼等野生动物。

1 王洼林场基本现状

林场经营总面积3 579.9 hm2,其中有林地3 552.7 hm2,苗圃地9.9 hm2。林场主要承担境内3 552.7 hm2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补植等工作,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王洼、草庙、交岔、罗洼4个乡(镇),林地分布点多、线长、面广,管护任务繁重。辖区现有专职护林防火队伍一支55人,其中正式干部职工15名、专职护林员40人。

近年来,林场把护林防火工作始终摆在保证“生态安全”的重要位置,坚持“防管结合、预防为主”,做到有人员、有队伍、有设备、有责任、有制度、有奖惩,有效保护了林草建设成果,取得了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的好成绩,连续2年受到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表彰奖励。

2 主要做法

2.1 广泛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火意识

护林防火,预防为主,林场把每年的护林防火宣传教育作为防火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火意识[1-2]。在每年的春、冬季防火期前都出动30多个车次,深入到各管理区、护林点散发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单3 000余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将护林防火变成全民自觉行动。扩大宣传广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用各种宣传手段,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大力开展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灭火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3-4]。明确宣传教育重点,把吸烟人员、外来人员等特殊群体,作为护林防火宣传教育的重点,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宣传教育,不断消除盲区死角。向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广泛深入地宣传护林防火的重要意义,宣传防火、扑火常识和《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政策性法规,宣传森林草原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先后刷写森林防火固定标语40多条,制作宣传专栏2块,在林区主要路口及显眼处架设宣传牌6块,统一印制森林防火手册3 000多份。

2.2 加强队伍管理,明确防火工作责任

王洼林场管护森林资源面积点多、线长,且95%以上林地集中在山区,人员活动频繁,护林防火的难度大。全场把护林防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与场圃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强化护林队伍管理,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通过人员选拔,专业培训,实地锤炼,打造了一支叫得响、过得硬的护林扑火队伍。林场与各护林点每年签订护林防火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层层有队伍、点点有护林员、人人有责任”的防火格局;制定了操作性强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火势蔓延,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在每年的护林防火工作会上,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表彰奖励在护林防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

2.3 健全体系建设,增强预防扑救能力

人们把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作为增强预防扑救能力的关键,进一步夯实基础,完善“三个体系”,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一是健全防火装备体系。先后配备了森林防火车辆、GPS定位仪、摄像机等设备,保证了防火必需装备。为进一步增强火灾扑救能力,通过争取防火项目,配置了风力灭火机、望远镜等设备,新建森林防火了望台1座,维修护林防火站13个,新建护林防火观测站2个,初步健全了森林防火观测、通讯和检查网络。二是健全森林阻隔体系。结合造林整地及树种布局,新建生物防火隔离带40 km,其中退耕地林草间作型防火林带16 km,荒山荒坡沙棘锁边型防火林带24 km,既起到了生物防火隔离带的作用,也为扑救火灾提供了便利,有效控制和阻隔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同时,在村庄、林缘、农林交界处,采取乔灌结合措施,栽植耐火树种,既发挥了林带阻隔作用,又稳定了森林权属。2012年,重点新建防火林带2.5 km,营造阔叶林、混交林逾26.67 hm2。三是健全防火责任体系。为增强森林防火责任书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在与各护林员签订的责任书中明确规定: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次以上或森林火警2次以上,都要按150元/hm2责任违约金进行处罚,并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开除或辞退处理。

2.4 严格火源管理,防止森林火灾发生

一是严格火源管理[5]。积极推行野外生产用火许可、哨卡值勤、流动巡查和进山登记等制度,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从源头上预防火灾隐患。在重点林区、坟墓集中区等高火险地段和路口,设置森林防火哨卡,组织流动巡查小分队,强制收缴进山火种。二是狠抓重点预防。把林场森林防火重点区列为火灾隐患重点部位,由第一责任人定期不定期地深入检查森林防火工作。各护林点确定区域内的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和火灾隐患重点部位,由林场领导亲自进行督查。通过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点、护林员包山头的三级责任网络,进一步加强了重点部位的预防工作[6]。同时,各重点区域还对辖区内的重点人群实行造册登记,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人,加强对呆傻、弱智人员的重点监护,严控野外玩火,坚决消除火灾隐患[7-8]。

3 参考文献

[1] 罗胜强.沿海防护林防火体系建设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1(6):101-102.

[2] 张洪斌,范辉,韩国金.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应性测试技术总结[J].山东林业科技,2005(4):40-41.

[3] 关于加强平原地区护林防火安全管理的意见[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3(11):15-16.

[4] 李琦琛,高本坤.淮北平原地区森林防火浅析[J].安徽林业科技,1999(101):30-31.

[5] 张姬利,齐向伟.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240.

[6] 王琳.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5):6-7.

第4篇

【关键词】造林绿化野生动物保护

近年来,兴凯湖农场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采取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签订《承诺书》、《告渔民书》,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课题研究,先后有俄罗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联合国鹤类基金会、日本野鸟协会等国外团体和专家来到兴凯湖考察研究,并给农场保护工作提出建议。与此同时农场设置保护区检查站,配备专兼职人员20多名,并与驻场部队联合行动,坚决打击违法捕猎行为。如今,每年迁徙到兴凯湖的候鸟过往量达数百万只,在中俄科研人员的调查中发现震旦鸦雀、中华攀雀、黄胸鹨、牛背鹭等八种鸟类为兴凯湖没有记录的珍稀鸟类。鱼类资源连续2年成倍增长。

以上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归功于兴凯湖农场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等一系列的造林绿化,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改变了生态环境。

一、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植树造林,不但能够增加林草植被、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构筑绿色屏障,有效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改善我们的生存发展条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还能够减少各类生态灾害,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植树造林,还能搞好城镇和村庄绿化,建设绿色家园,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提高造林绿化成活率的五项坚持

1、坚持造林设计高标准。

有造林任务的单位要搞好实地调查,根据立地条件,确定树种、初植密度、整地方式、造林时间、造林方式等,造林地块设计率要达到100%。

2、坚持选苗用苗高标准。

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苗木选购、检疫、起运、调剂工作,选用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适宜本地造林的乡土树种。

3、坚持整地高标准。

按照树种、林种、造林规程整地,道路绿化整地要按标准修好植树台,挖好护林边沟,达到台平、台直,为高标准造林绿化打好基础。

4、坚持植苗高标准。

造林绿化植苗时,一律采取定点拉线,株行距一致,绿化大苗植苗时要采取坐水栽植,坚持挖大坑、埋当中、扶正踩实不悬空,确保不窝根、不漏根、不透风,提高造林绿化标准质量。当年新植幼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5、坚持管护高标准。

有造林任务的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做到落实责任、专人管护,明晰产权、联合管护,发挥作用、依法管护,定期检查、监督管护,实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

三、提高造林绿化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农场、各管理区要成立造林绿化领导小组,实施目标考核,按考核目标兑现奖惩,严格制度,奖优罚劣,完不成任务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并进行经济处罚。场长与绿化单位主管要签订绿化责任状,建立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各单位主管领导为造林绿化第一责任人,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逐级签订责任状,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指标量化,实行领导负责制、项目责任制、责任到人、包栽、包管、包活。

2、产业化示范带动,促进多元化发展。

着力打造以浆果、食用菌和特禽养殖等基地,示范带动家庭林场、民营苗圃由以营林为主向产业化方向转变,促进食用菌产业、北药产业、特禽养殖产业及生态旅游业多元化发展。

3、精心组织、抢前抓早、保障造林资金到位。

植树造林工作搞好规划落实,提前整地,提前准备好造林绿化苗木。为加快推进“绿在我身边,共创森林垦区”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必须加大投入,确保造林绿化及绿色大通道绿化任务顺利完成。

4、加强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

把森林防火列入议事日程,对森林防火工作精心部署;及时制定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成立领导工作机构;逐级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形成防火工作逐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强化林区野外火源监管。为了做到野外火源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疏而不漏,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掌握火情动态,保证防火信息畅通无阻,一旦发生火情,能及时发现,及早扑救,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更新森林防火设施设备,全面提高现代化水平。抓好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并经过严格训练和实战演练,力争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第5篇

因此,内蒙古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区明显好转的目标,构筑以草原和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非常重要又迫切的战略任务。

一、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

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等工程,拉开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大幕。“十五”期间,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年均达8219万亩,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加4575万亩。“十一五”期间,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草原退化沙化及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态势仍然在延续,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此,《意见》中提出,要有效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全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中继续把内蒙古作为重点。自2003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通过休牧育草、划区轮牧、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等措施,保护与建设草原,恢复草原植被。如“十五”期间,退牧还草工程在内蒙古的建设总规模为11000万亩,其中禁牧面积4000万亩,休牧面积6600万亩,划区轮牧面积400万亩。目前中央批示,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延长实施年限,适当提高补贴标准。这对草原生态的恢复、改善有重要的意义。

《意见》中强调,要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休牧轮牧制度,对严重退化、沙化草原实行禁牧。2010年10月,国务院决定2011年起,在全国8个主要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34亿元用于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助和牧户生产性补助等。按照国务院的安排,我区共有10.2亿亩草场被纳入补奖范围,每年投入40.4亿元,连续投入5年。2011年6月16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自治区正式启动,按照禁牧每标准亩6元、草畜平衡每标准亩1.5元等给予补助奖励。这一广大牧民和干部期待已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施后,必定会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这是对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新工程,其启动实施必将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的改良、草原文化的传承、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意见》中明确应探索并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研究制定草原征用占用补偿标准,依法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还要推进草原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设施畜牧业和人工草场,稳妥实施生态移民,大力培育后续产业,进一步提高草原防灾减灾能力,加大草原防火和病虫鼠害防治力度。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草原生态监测监理体系的建设,加大草原管护力度。到2015年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3%;到2020年草原植被覆盖度进一步提高,草原牧区总体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二、强化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

通过坚持不懈的森林生态建设,目前内蒙古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2010年,全区完成营造林面积65.7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3.02万公顷、飞播造林7.9万公顷、封山育林34.86万公顷;到2010年末,全区森林面积为236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但是,我区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

为此《意见》中提出,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支持人工造林和森林改造培育。1998年,内蒙古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通过全面禁止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和大力调整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等,来解决天然林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自治区黄河中上游工程区7个盟(市)35个旗(县、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重点国有林区及岭南八局木材产量已于2003年如期调减到位,由工程实施前的432.3万立方米调减到现在的200万立方米左右;全区共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000万亩左右,有效增加了灌木后备森林资源储备。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建设涉及全区12个盟市,96个旗县,830个乡镇苏木,8731个行政村,149万农户;仅2007年,国家就在自治区投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22亿多元,退耕人口人均412元。“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内蒙古一直是建设的重点。继续开展这些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设,坚持人工造林和森林培育,进一步巩固及放大生态效益,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保障。

《意见》中提出,在林区逐步实施“代木能源”工程,实施森林草原固碳增汇技术示范工程,是新的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意见》中强调,要继续实施森林管护中央财政补助政策,将自治区符合规定的国家级公益林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意见》中要求,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还要加大重点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严禁湿地开垦等破坏性活动,逐步扭转湿地萎缩趋势。加强林地管理,严禁毁林开荒,提高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加强大兴安岭寒带生物基因库保护和建设。到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1.5%;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内蒙古新局面。

三、加大矿产开发的生态治理,加强土地复垦,加强开发过程中管理

矿产开发主要环境问题为地表沉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水位变化、引发供水与下游生态用水矛盾、引发风沙。矿产开发应重点解决好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植被恢复等问题,加强废矿石、煤矸石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目前,重点需要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察,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责任机制,规范开发建设活动,保护生态。

矿山的管理急需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类管理机制、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机制。为此,应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程;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土地复垦准入管理,严格落实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制度,严格实施土地复垦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土地面积、降低破坏程度,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努力实现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加强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监管,防止环境污染。

国家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内蒙古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等产业,支持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鄂尔多斯等重点煤电基地建设。对富铝煤、富锗煤、焦煤和无烟煤等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

要求自治区强化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力度,严格矿业权审批权限,建立健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优化兴安、赤峰、锡林郭勒等地区的水煤资源配置,有序发展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全面推进采空区、沉陷区治理、植被恢复和尾矿库安全闭库,支持矿区棚户区改造和转产转业人员安置,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四、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近年来,自治区荒漠化及沙化加剧的势头稍有缓减,水土流失治理也开始受到重视。据监测,2004年我区荒漠化土地比1999年减少了2400万亩,2004年至2009年自治区沙化土地减少了1253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2万平方公里,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保持土壤11万吨左右。但是,相对于自治区庞大的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面积,以往的治理成效可谓杯水车薪,进一步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刻不容缓。

为此《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沙地沙漠综合治理,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中继续把内蒙古作为重点。2000年国家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该工程在内蒙古涉及4个盟市36个旗县,以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为主,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围栏封育、飞播牧草和人工草地、青贮窖的建设,以及禁牧舍饲料粮的补充,提高了项目区饲草料的保障程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建设力度,对内蒙古沙地沙漠综合治理的意义重大。

《意见》中专门安排了新的沙地沙漠治理工程,如启动重点地区防沙治沙专项治理工程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推广实用技术和模式,鼓励发展沙产业;实施阿拉善生态绿洲保护与治理工程。《意见》中强调要加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力度,启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实施黄河沿岸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加强江河源头地区水土保持和嫩江、辽河流域黑土区及中小河流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水土流失监测能力。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减轻生态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内蒙古位于京、津的上风、上游区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地表水源头区,是抑制大气污染和风沙的天然屏障,是缓解酸雨的重要廊带,是黄河中上游水侵强烈区与调汛区,是重要的生态碳汇地,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维系着北方的生态安全。主要受水份条件的影响,内蒙古从东至西形成森林、草原、荒漠分布带。养护水源是内蒙古的发展主题,保护好现有的河流湖库水质安全,保证生态用水得到落实,实行“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战略,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保育,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才可作为保证内蒙古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意见》中要求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屏障的生态保护战略。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9-2020年),针对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实施“减轻压力、休养生息”的方针,建立水源涵养型、防风固沙型、水土保持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型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推动地方落实生态功能区划,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发挥生态功能区划对资源开发和建设活动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内蒙古草原历史悠久,但经过多年自然与人为因素的扰动,草原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降低,生产力下降,物种减少;土壤结构简单,养分降低,水土流失加重;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抗干扰能力降低。

《意见》中要求逐步建立与区域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降低对生态环境压力,要求以草定畜,加强饲草料供给能力,实现农牧业结构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的转变,实行阶段性禁牧休牧制度,缓减草原压力,把生态建设与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意见》中也要求深化农牧林业改革,稳定农村土地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引导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稳妥推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深化农垦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管理制度,将国有农牧场纳入强农惠农政策范围,逐步实现垦区与地方的资源共享,支持垦区企业集团和国有农牧场发展。以上措施对保护好草场资源,走持续发展的道路,保障社会的进步极其重要。

内蒙古拥有多样的生态环境,包括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针叶林生态区、大兴安岭中南部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生态区、内蒙古高原中东部草原生态区、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生态区、内蒙古高原中部草原化荒漠生态区、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山北荒漠生态区、黄土高原生态区、东北平原农业生态区。生物多样性及环境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阴山山地、西鄂尔多斯――东阿拉善区、贺兰山山地、额济纳绿洲以及乌梁素海等较大湖泊湿地、森林、中部、西部和南部草原区。目前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60%的高等植物群落,30%的天然林,40%的河流、湖泊、沼泽湿地,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和珍贵树木的主要分布地都已得到有效保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的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内蒙古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仍亟待加强。

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因此应继续加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与机制,强化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意见》中提出对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科尔沁草原、阴山北麓草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建设。

《意见》中提出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发利用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实施森林草原固碳增汇技术示范工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利用市场经济有效地减轻生态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既反映了生态系统保护的价值,也为保护与示范指明了方向。

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在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环保工作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内蒙古以污染减排为中心,着力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污染防治。目前,全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重点流域治理扎实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大幅提升。

流经内蒙古的黄河、松花江、西辽河与海滦河河段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扎实推进,断面考核全部达标;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全区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内蒙古国土面积广阔,开发建设用地不足国土面积的2%,在现有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下,绝大多数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都优于一级水平,基本保持在清洁的背景水平内。农村牧区、自然保护区和传输出界的空气质量基本优于一级水平,区域环境重点是在城市、工矿区及规划建设的工业基地。

内蒙古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且多位于大江大河的上游。区域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多年来,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而水环境容量则东北区域有优势。目前流域的水环境问题主要是支流的污染,饮用水的安全及湖泊碱化、富营养化问题。

《意见》中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大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进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同时强化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乌梁素海是世界范围内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具有很高生态效益的多功能湖泊,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不仅是河套灌区的惟一受纳水体和排水通道,也是黄河枯水期主要水源补给库,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乌梁素海生态安全问题曾得到国务院总理的批示,要求研究解决乌梁素海的生态安全问题,近年来,由于黄河水调蓄水量的不断减少,水质开始不断恶化,大部分湖区的水质处于劣五类水平,而且2007年湖面出现大面积的黄苔,形成了严重的生态灾害。《意见》中提出开展乌梁素海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用水保障程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关键要保证在黄河汛期的调水量,增大乌梁素海的泄洪量,提高湖泊的水文更换能力。应多部门协同努力,加大春汛、秋汛期的补给水量,严格控制污染源,清污分流。

多年来,城市的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为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控制城市污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建设文明洁净的城市,《意见》要求积极推进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支持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除尘脱硫脱硝,发展集中供热,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鼓励城市发展背压机组实现集中采暖,允许符合条件的地级城市发展大型热电联产。

七、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22%以上,达到了国家要求。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水平分别为139.41万吨和27.51万吨,比2005年下降4.25%和7.47%,全面完成国务院对自治区下达的3.8%和6.7%减排目标。

内蒙古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之一,要保证工业及城市持续发展,就应增大污染治理的力度,通过电厂的除尘、脱硫脱硝,通过炉窑的治理,继续节能减排,为今后的发展提供空间,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贡献力量。《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支持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和重大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低碳技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意见》中强调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这将有效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八、以环境容量为依据,加强区域性环境管理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土质为钙质壤性,大气中气溶胶偏碱性。随风输送的大气干沉降物及降水沉降物均呈偏碱性,这对平衡华北地区降水中的酸性物质有利,对保证生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的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境内从未发生过酸水,这与这种典型环境地质特征有关。内蒙古目前的发展水平,环境空气质量除局部略差外,大部区域基本上保持在安全清洁的水平。

为保证内蒙古地区的正常发展,应给予合理的排放量指标;要实现内蒙古更好更快地发展,就需要在合理布置生产力的条件下,充分规划利用环境容量,为工业文明的发展提供条件。《意见》中指出,可以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环境容量,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供应等因素,合理确定内蒙古节能减排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这种因地制宜的政策,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经过科学测算,内蒙古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为:二氧化硫266.4万吨,氮氧化物452.7万吨,是目前排放量的2倍左右。内蒙古全流域环境安全承载力下化学需氧量允许排放量为94万吨/年、氨氮为4.25万吨/年。而这些环境容量主要集中在东北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内蒙古的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大约为27.4万吨。因此,只要合理划分控制单元,强化科学管理,合理布局生产力,进行区域联防与流域整体保护,落后的地区环境容量有空间,可以合理增加排放指标。

排放权也是环境权益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一种发展权,调查内蒙古各盟市的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可以发现,地区的GDP与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基本是成正比的。要想内蒙古更好更快地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也应根据环境容量给予增加,尤其是对那些工业水平较低的盟市。

九、相关对策措施

(一)要按照优先保护、积极治理的原则,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步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特别要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果。在国家各大生态工程的建设中,内蒙古既要执行国家的一般要求,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也要积极探索与当地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具体的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及其实施办法和措施,使得国家生态建设项目与当地的实际相融合,大大提高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的效果。

(二)草原牧区,要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办法,有效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奖励补助政策,对少数重度退化沙化的草原要实行封育、休草、禁牧的办法,对大多数草原要实行轻度利用、草畜平衡的办法,从而有效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提高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工矿区域,可能因开矿、建厂引起原生植被的破坏,应选择抗逆性强的草种及树种,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力开展以育草为中心的植被营造与恢复活动,争取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植被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提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区以及农田、铁路、公路等的周围,要大力开展乔、灌、草相结合,带、片、网相协调的绿色植被防护体系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生境恶化的势头。

(三)要确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理念,真正建立起矿产开发、资源税、工业碳置换交易生态补偿资金。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投资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努力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多元化投资体制,弥补各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项投资的不足。

(四)要确认自然资源及环境的价值,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储备,提高环境资源承载力和价值。

(五)建立和完善农田、森林、矿产和水源等的生态补偿机制。特别要落实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定科学合理的补偿办法及补偿标准,对草原牧民给予经济补偿,从而理顺草原生态功能维护者与草原生态效益享受者以及政府等相互之间利益关系。

第6篇

关键词:国有林场;营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91-02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组成中的重要部分,是国家为了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而设立的林业事业单位,其主要的任务是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林地的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1]。我国大部分的国有林场于20世纪50~60年代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11年,全国国有林场的总数超过4 500个,分布在全国的多个省、市、自治区,总的经营面积及林木蓄积量分别为6 133.33万hm2、22亿m3,在全国总林业面积、林木总蓄积量中占比分别达到18%、17%。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国有林场有多种划分方式,如以经营对象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防护林林场、经济林林场、风景林林场等;以预算的体制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商品经营型及生态公益型;以管理体制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省属林场、地属林场、县属林场等。在我国的林区,国有林场是林业系统中的基本组织,承担着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等多方面的任务,在林业的发展中起着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包括基础设施缺乏、发展后劲不足、林地资源严重流失、管理混乱、整体水平不高等,亟需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新的营林技术措施,以与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促进国有林场的健康、持续发展[2-3]。本文以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场为例,对国有林场营林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如下。

1 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场简介

燕格柏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的燕格柏乡,地理位置为东经117.21°,北纬42.3°,境内海拔的最高点、最低点分别为1 750m、800m,东西、南北的距离分别为13km、30km,于1958年建场。林场内森林资源丰富,总覆盖率超过70%,属于综合型林场,主要的经营类型是人工林,包括落叶松等;在天然林中,乔木树种主要为桦树,此外还有油松、云杉、山杨等。燕格柏林场的总面积为1.82万hm2,其中有林地的面积为1.13万hm2,占总面积的62.78%;有林地中,人工林为4 266.67hm2,在总面积、有林地面积中占比分别为23.4%、37.76%。

2 燕格柏林场营林存在的问题

2.1 种苗发展滞后,良种基地建设水平不高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相比,燕格柏林场苗木生产及圃地管理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仍跟不上。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及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市场上苗木资源已经成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之一,但目前其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培育出来的苗木种类较少,缺乏多样性,加上管理跟不上、母树林不能及时更替等,阻碍了苗木的发展[4]。

2.2 营林前缺乏市场调查,树种结构失调 在营造人工林时由于缺乏长期的计划,造林前未对市场上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最终可能会导致供求和需求的严重不平衡而影响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国有林场来年营林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另外,在对辖区内的低次林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投入的苗木总量过大,与原先设计的量不符合,最终因过高的苗木成本而影响了更新造林的总投入计划;此外,还存在各树种配置的不合理等现象,与适地适树的要求不相符合。

2.3 管理体制不合理,认识不足 我国的国有林场是一种资源经营性的单位,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长期以来存在政企不分等问题,积累了很多弊端,对企业的执行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加上一些国有林场的职工并不能充分地认识林地的重要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其往往只注重短期或者眼前的利益,认为只有树木才有价值,因此将保护林木作为其重要职责,而忽视一些在林区开荒种地等毁坏林地的现象,这些职工认识的不足阻碍了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2.4 资金及扶持政策缺乏 随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国有林场旧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加上木材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家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而采取的限额采伐制度、可采伐资源的减少等,其收入大幅度降低;国家在林业方面的扶持政策不能够及时地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即使能够取得一些项目的支持,但金融部门对林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不大,导致发展与资金之间的矛盾突出。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育苗质量 育苗可采取散播、穴播等方式。(1)散播:该育苗方式较为简单,优点是在育苗前不需要进行整地,只需要均匀地将种子播下即可,缺点是播下的种子容易被冲走、吹走,甚至被林间动物等吃掉,一般在交通条件不好、人员缺乏的地区经常采取此育苗方式。(2)穴播:该育苗方式要先整地、挖好穴,再按照事先设计的规格进行播种,然后在种子的表面覆上土层;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出苗率高。

3.2 科学造林 国有林场传统的造林方式较为落后,造成幼苗的长势差、质量次,加上造林时未提前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影响了林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先制定出科学的造林方案后再造林。燕格柏林场为了做好2015年的营林工作,事先设计好造林方案,在开始造林前先仔细地核实该方案,要求在造林过程中实行全流域经营,不可分散进行造林,做到整沟、整坡逐渐推进;建立奖惩机制,明确造林的任务;树种选择上认真结合林场的具体立地条件进行选择;优选树干挺拔、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造林;对施工人员就造林方面进行培训,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3.3 加强抚育管理 造林后要加强管护,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在造林后的前3a,每年都需要进行林间抚育,包括除草、松土等作业,有条件的林场还可以施肥1次,以促进幼苗生长。若发现有缺株现象,要及时在造林当年或者来年补种;尽量将林间的易燃物等清理干净,以避免火灾的发生;此外还要做好林间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2013年春季,燕格柏林场为在造林后及时架设围栏,标桩设置的标准为5m设置1个,大大提高了当年的成活率。2014年为了保护当年的造林成果,燕格柏林场以2013年开展的有害生物调查情况为基础,确定了需要重点进行有害生物防治的林地;要求施工人员施工时的操作要符合规程,以防人为对苗木造成损伤;加派人手进行巡逻,禁止人、牲畜等进入。2015年,燕格柏林场在“央补”工作中,保留的目标树要求无病虫害发生、枝干挺拔、树冠饱满,为了给这些目标树提供充足的养分和空间,疏去林地中无生长潜力、干扰目标树生长的苗木;对于一些低产林,若立地条件较好,积极采取抚育措施,以尽快完成对其的改造,提高经济效益。

3.4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生物防火带是防止森林火灾的一个基本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防火扑火的成本,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其一般由含水量较高的树种组成,防火效果最佳的为多种防火树种(包括阔叶、乔木树种等)组成的混交林。防火带能够有效地在火灾发生时起到阻隔的作用,避免林火的蔓延,降低损失;此外,在火灾高发时节,通过明白纸、宣传车、广播、电视、短信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干部群众提高防火的意识。2014年,为了应对秋冬季节的防火形势、保护森林资源,燕格柏林场的领导极为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要求全场提高防火的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在林区宣传《森林法》、《森林草原防火条例》等;对于野外用火的行为严格禁止,并清理林间道路两边的灌木、草丛等,在林间的主要入口处设置检查岗,尽量避免火源被带入林间;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出《燕格柏林场森林防火管理办法》和《燕格柏林场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并建立24h值班制度,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

参考文献

[1]程朝阳.国有林场营林技术措施的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1(S1):10-12.

[2]汪永景.国有林场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4):183-184.

第7篇

 

一、编制实施应急管理领域“十四五”规划,统筹引领“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开篇布局

一是编制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加强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围绕落实《纲要》的各项部署,细化完善具体工作举措;做好部门及地方意见征询、专家咨询论证等工作,按程序报请国务院审批,明确“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二是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制定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部门和部内分工,督促地方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推动将应急管理纳入政府投资和财政预算重点保障范围,将有关指标纳入2021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三是统筹指导应急管理领域规划的和实施。按照“1+2+N”规划体系,指导做好应急管理领域其他国家级专项规划和地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做到与总体规划同步研究、同步编制、同步实施,促进形成规划合力。

二、以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为抓手,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拓宽应急管理领域投资渠道。推动在“十四五”时期优化保留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森林和草原防火、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中央投资专项,协同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相关管理办法的研究修订,争取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的投入。二是推动“九项重点工程”实施见成效。协调加快国家应急指挥总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西南等6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快获批,并下达年度投资启动项目建设。三是健全重大项目滚动发展机制。推动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矿山、金属冶炼等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前期立项;有序开展“十四五”规划中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应急物资保障建设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四是加强年度投资项目管理。落实好2021年度中央投资,按程序组织开展权限内项目初步设计评估、审查、批复;会同有关司局督促指导有关单位依法依规开展项目建设,发挥好政府投资效益。

三、强化预算资金使用管理,全面提升灾害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应急管理部预算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预算编制、执行管理。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提升绩效管理质量。严格落实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预算执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及时预警、重点约谈、专项检查、考核奖惩等机制,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同时坚决制止年底突击花钱的行为。二是加强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各地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和启动响应情况,及时协调财政部下拨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救援救灾工作。协调财政部及时下达2021年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经费,支持地方开展普查工作。协调财政部制定出台中央补助地方森林草原航空消防租机经费管理、安全生产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经费管理等规定。三是开展财务预算调研指导服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将2021年作为财务工作“调研服务年”,深入部分预算单位开展财务预算管理调研,深入部分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专项资金管理调研,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基层单位加强资金管理、严格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四是进一步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的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依规办事,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大力精简会议,严控差旅、培训、调研、论坛、庆典等公务活动。进一步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坚决取消无实质内容的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等活动;加强车辆使用管理,严控车辆报废更新,切实降低公务用车运行成本。

四、健全完善经济政策制度和审计监督机制,全面提升对应急管理事业的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经济政策研究工作。修订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做好调研、征求意见、座谈论证等工作,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委,推动新修订办法的出台。二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及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的实施。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安责险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和标准,指导各地建设,上线运行部安责险信息管理系统,并逐步实现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统的对接。三是配合审计署重点工作。积极配合审计署做好对我部的年度预算执行审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审计调查等工作。四是严格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审计工作有关要求和部党委工作部署。做好我部的内部审计工作,重点组织实施好经济责任审计,做到逢离必审。五是落实审计与其他内部监督协同配合工作机制。配合驻部纪检监察组、部巡视办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审计支持;协调落实巡视发现的财务方面问题的整改工作。

第8篇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带(Ecotone),生态学上将其定义为从一种生态景观向另一种生态景观过渡的界面区域,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地带。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的空间域,即称为生态环境脆弱带[5]。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弱、恢复能力差、时空波动性强、边缘效应显著等特点,易发生森林向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逆向演替[6]。国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开展较早,1905年生态学即引入生态交错带这一概念[7]。从1980年开始,国外学者开始关注生态交错带理论、脆弱生态环境的概念、生态脆弱环境分区制图的研究[8-9]。进入21世纪,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研究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开展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变化等方面的工作,发现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区的降雨、植被、水土流失、冻土解冻等有着重要的影响[9-11]。随着“3S”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各国学者纷纷借用“3S”手段研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并建立全球陆地观测系统进行生态脆弱区水分、土壤、植被、动物的监测。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研究起步较晚,1989年申元村等[12]对生态脆弱性的概念做出了界定。1989年,牛文元[5]首先运用生态数学语言在国内开展了生态脆弱带空间表达的类型判定;朱震达[13]于1991年划分了我国脆弱区的类型、分区,并研究了我国脆弱环境的影响因子;赵跃龙等[14]、蔡运龙[15]、傅伯杰等[16]分别对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度、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森林的脆弱性、中国农业及工业的脆弱性、陕甘宁老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

生态脆弱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沙漠化蔓延沙漠化指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現象。简单地说,土地沙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因此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土地沙漠化势头。据专家分析,我国土地沙化的成因主要是干旱、少雨、大风等自然因素,但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是导致沙化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2005年我国风蚀沙漠化面积174.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2%,且多年有约3436km2的土地继续变成荒沙,分布于30个省(市区),841个县(市镇)。沙漠、四大沙地是我国主要沙源地,全国沙化面积相当于10个广东省的面积[17-18],其中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西部风蚀沙漠化面积占96.3%。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指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土壤和水分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的现象。中国水土流失正呈现出以下3大特点:①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②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③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4%。西部12省(区、市)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集中分布区。其中西南地区一些地方因严重水土流失,现已形成“石化”面积5.94万km2,潜在“石化”面积1.43万km2[17,19]。黄土高原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16亿t,其中4亿t淤积在河床,导致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10cm,使黄河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吞噬农田,降低土壤肥力。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中国是自然灾害频次较多的国家之一,生态脆弱区每年因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有3000多亿元人民币,自然灾害损失率年均递增9%,普遍高于生态脆弱区GDP增长率。在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覆盖面最大的就是干旱,干旱在我国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且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潜在危害大[20]。西部地区由于降水不均,同时干旱频发,又因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区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这在陕北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该区现有的灌溉方式主要是自流漫灌,渠系渗漏、蒸发严重,造成水资源浪费。

吴起县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区域概况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处于黄河中游、无定河和北洛河上游,是毛乌素沙漠向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的过渡地带,地形主体结构可概括为“八川二涧两大山区”。该县地跨东经107°38'57″~108°32'49″,北纬36°33'33″~37°24'27″,总面积3791.5km2;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全县多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478.3mm[21],而7~9月份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2.4%,且多为大雨或暴雨,≥10℃积温2883℃;处于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过渡地带,由于采樵、砍伐及放牧过渡等人类活动影响,使自然植被遭到破坏。近些年经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境内的林草覆盖率达65%,形成以落叶阔叶及灌木草丛为主的次生植被类型。土壤侵蚀主要有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2种,水力侵蚀区主要发生在南部各乡镇,风力侵蚀区主要发生在北部的长城、周湾2乡镇。周湾镇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典型的农牧交错过渡地带,退耕还林(草)前农田、低矮山丘、草地的表土质地松散,覆沙厚度多达十几厘米,受沙化危害比较严重[22-23]。

(1)长期以来,吴起县耕地资源数量少且质量较差,土地生产率低;降水少且变率大,水资源严重不足。祖祖辈辈的吴起人沿袭着“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老习惯,“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瓢粮”是旧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每逢冬春季节,西北风一起,风沙弥漫;而夏秋季节,“下一场大雨退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这使吴起生态付出了惨重代价,除了“灶口”和“人口”(过度的樵采和开垦),还有“牲口”(过度的放牧)。杂沓的羊蹄过去之后,梁峁上留下的是蜘蛛网般的羊道[4]。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危害着该县农业经济的发展。1987年发生大旱,年降雨量176.1mm,最大的次降雨量仅14.9mm。由于长时间大面积干旱,加上干热风影响,土壤水份大量蒸发,35cm的深土层含水量仅5.8%。川台地2~3尺不见湿土,大部分沟溪干涸断流。全县夏田减产80.8%,秋田缺苗,死苗严重,减产92.19%。(2)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在经济发展上,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石油工业一枝独秀,经济增长方式单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慢,比重小;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粗放的农业结构明显,市场化程度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工业化滞后,难以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在发展环境上,支持创业、开放的政策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全民创业意识差,勤劳持家、科技致富能力不强;农民教育滞后,干扰阻挠、无理索赔问题突出,影响全县建设发展和对外形象。(3)人口压力大,农村人口高度集中。据国际经验,干旱地区每1km2只能养活7人,半干旱地区每1km2可养活20人。2011年,吴起县常住人口总数为145061人,人口密度达38人/km2,人口压力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力。吴起县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县所处的生态经济系统是“脆弱-贫困”恶性循环,其根源在于生态经济失调,导致生态经济系统总体结构不合理,生态经济平衡被破坏。#p#分页标题#e#

吴起县生态经济发展的实践吴起县以水土资源保持和生态环境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为前提,以摆脱“脆弱-贫困”恶性循环、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政府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度条件为先导,走超常规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追求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取得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按照“大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大载体推动跨越发展、大创业实现安居乐业、大和谐促进平安稳定”的要求,把一产作为基础温饱产业、二产作为强县富民产业、三产作为幸福和谐产业,大力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棚栽业和林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不断壮大以石油、天然气和再生能源为主的工业经济(实行“两轮驱动”,在加快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作为后续能源和替代产业大力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心打造以红色游、生态游、民俗游为主的旅游经济,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形成城乡大交通、大信息、大教育、大文化、大医疗、大社保、大产业新格局,努力缩小城乡人民群众之间的空间差、收入差、待遇差和观念差,使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全县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石油生产、社会管理服务、三产经营的比例达到1∶1∶1∶7,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宜居宜业的新吴起。依据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效益”原理,优化系统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元化超常规的生态工业化;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如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培育生态经济体系,打破“脆弱-贫困-脆弱”恶性循环,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促使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相互促进、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相统一的综合效益,使生态经济系统功能最大化。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退耕还林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与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对该流域的山水田林路草全面规划,实行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以及山坡沟滩综合治理,形成多层次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种养加结合的立体开发体系,以便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4]。吴起县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按照“山顶草灌防护林,山腰坡地经济林,山底沟洼丰产林,荒山荒地防护林,道路村庄美化林,沟坟锁边灌木林”的治理思路,建立较为完善的径流调控体系,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采用立体开发型方式,在治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部位土地实行立体开发,按照立地条件合理安排各种作物的时空分布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土、水、光、热资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以基本农田为主体,生物措施为核心,工程措施为保障,实施全方位立体开发,塬面布设条田、道路、林网;坡面布设梯田、果园、防护林带;沟坡建设用材林;沟底建设谷坊群。吴起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较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平均减水效益为32%,减沙效益为53.6%,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吴起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大兴草木。

积极开展草原围栏、补播、飞播、人工种草等草原建设项目;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全国重点林业建设工程项目;加速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实行草、灌、乔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大面积综合治理。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西部科技人员对沙漠化地区的自然、经济及沙漠化发展趋势、防治利用技术进行了综合、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沙漠化防治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同沙漠化类型、程度、区域、立地条件下配套的综合防治技术和方法。随着退耕还林(草)等工程的开展,吴起县的坡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土壤侵蚀强度逐步下降。1999年,吴起县全面组织实施以“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经济林果、舍饲养畜、农田水利、移民搬迁”六大工程为主体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效果显著。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图3)。林地面积占全县植被总面积的比例从6.17%上升至35.19%。森林植被的增加,促进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草地面积占土地面积达51.61%,全县的生态逐步恢复,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全面优化。经过10多年的努力,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16.21万hm2,近年又实施了百平方公里森林公园十里绿色长廊、森林公园会展中心和“一阁七亭”等建设,全县林草覆盖率、县域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65%、38.7%和42.5%,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图片上,能清楚地看到绿色的吴起行政区域轮廓。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前1997年的1.53万t/(km2•a)下降到2009年的0.5万t/(km2•a),减少了1.03万t/(km2•a)。据气象资料,2001~2003年吴起县温度逐渐升高,尤其是1~3月升温较明显,平均升温0.59℃,下半年温度逐渐降低,其中7~9月降温较明显,平均降温0.57℃;空气相对湿度逐渐升高,特别是7~9月,盛夏林草生长旺季,增加较为明显,平均提高4.1%。1998~2003年,吴起县退耕后降水量增加,霜冻、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减少。6年退耕还林(草)改善小气候总价值为3532.2万元[25]。

吴起县在实施退耕后,及时调整种植业比例,大力发展以马铃薯、玉米、名优杂豆为主的高效农业和以棚栽为主的设施农业,稳定了经济,再加上退耕后多项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促使全县人民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相应提高。目前该县已有90%以上的农民支持退耕还林(草)工程[26]。“三分造,七分管”,后期管理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成败,关系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能否全面实施。基于管护的异常重要性,随着吴起县退耕规模的扩大,相应增加了森林管理资金的投入,扩大基层林业机构的规模和数量,建立了一个以法律保护为基础,物质利益驱动为动力,有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以及林农个人参与的森林管护网络。把“三禁三防”(禁牧、禁伐、禁复垦,防火、防兔、防病虫)作为管护的主要内容,夯实了各级的管护责任,封禁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稳定了专职护林队伍,充实兼职人员。1998年以来,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水利部、财政部等部委确定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全国造林先进县”、“全国十百千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县”、“全国林业建设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和“全国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试点县”。#p#分页标题#e#

优先发展教育,依靠科学技术,实施生态农林牧产业化战略。吴起县自从免费教育这一工程实施以来,教育产业和人民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7~2010年,吴起县高考本科上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3.5%、17.6%、49.7%和84.4%;同时,学前幼儿入学率也从2006年的68.5%上升到了2009年的98.16%。城乡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了均衡发展。据统计,吴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为7567元,较2006年的2298元净增5269元,增长2.29倍,其中工资性收入占34.1%,经营性收入占33.0%,财产性收入占3.3%,转移性收入占29.6%。此外,在实行免费教育后,由于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到乡镇小学或县城学校就读,大量学生和家长流入城镇,使吴起县的城镇人口由2005年的3万人增加到目前的6.9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3.6%提高到2010年的51.4%。抓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优先发展教育,是把现在的石油资源转移到今后的人力资源上。届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将是吴起最大的资本。在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中,吴起始终把退耕还林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沼气能源合理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用适水种植、集雨节灌的模式,推广地膜粮食种植等旱作农业适用技术,建立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在节水灌溉的同时,结合施肥施药,实现水肥一体化,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单产水平,将过去的广种薄收变为少种高产多收。粮食作物产量从1998年的1870kg/hm2提高到目前的3700kg/hm2。

建设薪炭林,发展农村沼气,推广节柴炉灶,全县已经建成沼气池1.3万口,涵盖了54%的农户。解决了农户燃料问题,实现清洁能源推广利用。吴起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羊为主的草畜业和以杏为主的林果业产业开发战略,大力发展农畜牧业。该县改变千百年来承袭不变的放牧为舍饲产业,淘汰经济效益较差的山羊,选用优良品种,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了舍饲养畜技术服务体系和生产管理机制[27],面向市场将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把养殖和草业结合起来,实行草畜配套联动机制,通过立草为业支持养殖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养殖业带动草业种植的规模化循环经营方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的同时发展经济。按照草畜配套的原则,大力发展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和柠条等优良饲用灌木,加快荒山、荒坡、草灌的改良步伐,积极建立优质牧草、草种和草产品加工基地,带动草业的商品化发展。在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加快经济林果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吴起县加快以杏产业为重点的生态经济林建设,在荒地和陡坡地上大面积营造沙棘、山杏混交林、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做到“粮下川、林上山、羊进圈、人转业”,农民经济得到了显著提高,吴起县2000~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表4),其中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15元,是1999年的3.16倍,年均增长率达12.05%。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工业化,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全县80%的农民从过去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脱离农业,走出农村,走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结合吴起自然资源,依托科学技术,促进工业、第三产业发展。建立多元化超常规的生态工业化战略。注重油气等优势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发展高水准的石化,为吴起石油工业乃至全市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吴起成为一个集石油勘探开发、集输净化、储存销售为一体的石油生产基地。2009年,吴起采油厂生产原油195万t,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税金5.4亿元、规费10.5亿元。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6.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0.74亿元。在加快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作为后续能源和替代产业大力开发,实现多元化超常规的生态工业化。生态工业化主要包括企业和工业园区2个层次。生态企业通过内部建立循环系统,实施清洁生态和环境管理,形成无废、少废的工艺,使上游产品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形成工业生态经济有机体,在吴起县建立高效的化工集团公司。

生态工业园区具有改善和保护环境质量及明显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的特征。在吴起县建立以电厂、炼油厂、石膏厂和制药厂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卖给对方作为需求原料,形成循环的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形成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包括商贸业、生态型服务业、绿色消费业等生态型第三产业体系。按照“基础先行、景点打造、文化提升、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和“游旧址、瞻伟人、观古迹、赏生态、体民俗”的功能要求,建设形成以中央胜利纪念园为主的红色游、以退耕还林为主题的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游和以古城堡遗址为主的民俗游旅游线路和景区布局,辐射带动交通、餐饮、商贸、服务等其他三产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会有精力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人文融合,增强生态旅游的文化魅力,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生态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