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老年人健康档案

老年人健康档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3: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老年人健康档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老年人健康档案

第1篇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教育;糖尿病;卫生需求

老年人慢性病加强管理,社区慢性病开展综合防治,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工作内容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慢性病,是指病因复杂、起病隐匿、难以治愈的、病程长且病情反复一类疾病,导致伤残甚至死亡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是其危害。年龄随著增长,呈退行性改变人体组织细胞,逐渐减退机体功能,降低抵抗力,成为慢性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且多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患病率高。随着患病情进展和病数的增加,老年人的日常下降活动能力,其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可见提供支持和关爱非常重要对老年慢性患者,相应对策提出是为了解社区老年人影响因素及其健康状况,全社会关注以引起,老年性疾病的死亡率及发病率降低,社区居民提高了健康素质,我中心完成本次调查于2010年至2011年。结果报告现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对南台、北台两个社区170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于2010年~2011年,其中女90人,男80人,最低年龄59岁,最高年龄92岁平均年龄68岁左右。

1.2 方法 被调查者170人(大干等于59岁)调查内容包括 ①患病情况(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肿瘤、糖尿病)(2) 生活习惯及居住(行为、家庭、住房)。③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等。采用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

1.3 资料来源 来源于两方面数据,通过实际测量(血糖),是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是另一方面。

1.4 调查问卷 饮食习惯、一般情况、家族史、锻炼活动情况、吸烟史、遗传史、高血压史、饮酒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等。经专门培训调查人员后上岗。

1.5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统计学分析,查阅原始资料进行改正不一致者。估计各种血糖状态的分布情况采用分层加权法。

2 慢性病状况调查及卫生需求

2.1 建立健康档案 免费的健康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对本社区59岁以上老年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的目的,可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和新患者通过健康体检。本社区老年慢性患者可以及时了解情况通过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后续工作有针对性的。

2.2 加强宣传活动 开展义诊可在小区内针对行动不方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免费提供常见健康问题的咨询以及测量血糖、血压为老年人。血糖、血压及时发现控制不佳的患者,及时督促其就医。同时使老年患者及时了解慢性病知识通过发放慢性病的小区的宣传栏、黑板报和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教育可以通过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对于文化偏低的老年人。

2.3 开展卫生入户活动 必要的进行行为指导和卫生知识培训,使其成为保健员在家庭中。(如卫生传单、小册子、卫生报刊、张贴画等)将健康教育材料发到每一户,逐步实现由家庭、个人、邻里到社区的改变使卫生状况。

3 结果

男性小于女性患患者数本次调查显示。患病的重要因素对于老年人是性别,一般来说,较高的男性死亡率,但显示出更高的患病率的则是女性,对于身体状况可能女性比较敏感,更易感到身体不适比男性,虽然有生存优势女性,但健康优势并无。再者就是女性较男性忙碌、操劳,易积劳成疾负担重对于日常生活。因此应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对于老年人慢性病防治中。患病率达73.8%老年人慢性病。这与老年人器官功能的障碍、协调功能的丧失、组织结构的老化、活动能力的下降以及身体抵抗力的减弱有关。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5种疾病中发病率达39.2%高血压是慢性病的顺位提示,它已经成为无声杀手危害老年人健康。

4 讨论

在老年人中占很大的比例肥胖在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国内普遍偏低对于老年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知晓率,可能高于本调查结果实际上的慢性病患病。对170例对象进行餐后与空腹血糖检测通过实测的方式,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占9.3%研究对象中血糖状态,占21.6%糖尿病前期,接近可能的实际水平。已刻不容缓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慢性病开展干预危险因素,老年人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必须改善,慢性病的死亡、发病和致残率可有效地控制与预防。

第2篇

北京一位叫李文发的退休干部每月都会定期接到社区医院的电话,询问他最近的饮食情况和户外运动安排。在询问的同时,医生还会给李文发一些健康方面的建议和指导。患有高血压的李文发最近两年血压控制得很好,他将此归功于社区医生的电话健康指导。

以上两个事例发生在一南一北,看似毫无联系,但其实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匡先生和李文发老先生都做好了自己的“健康管理”,所以他们才得以战胜病魔,保持健康。看到这,你或许要问:健康管理是什么?

I健康管理三步曲I

说得简单一点,健康管理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它是一个健康评估、计划、行动的过程,健康状况的日益改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健康界有条“一零定律”:我们的健康是“1”,其他方面的成功都是后面的“0”,如果1没了,后面有再多的0都没意义。而这个“1”的存在与否,决定权就抓在我们自己手中。美国健康专家认为在人们获取健康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要对自己的健康进行所谓的“健康管理”。具体来讲,健康管理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就是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只有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健康。健康评估首先要建立健康档案,在建立该档案的基础上,再定期进行正规、专业的体检。

第二步:健康计划

健康计划也就是要管理你的健康,再提出自己健康改善的目标。健康计划最好由医生等专业人士来制定。

第三步:健康行动

健康行动的目的就是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通过参加健康维护课程以及健康随访等措施来达到健康改善的效果。

I老人如何进行个人健康管理I

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做好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在西方国家,个人健康档案已极为普遍,而在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的普及工作仍在逐步推进中。2013年12月31日,全国老龄办等24个部门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曾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要优先为辖区内65周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

其实早在2009年,卫生部就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在城市常住老人中开展疾病的防控知识教育,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1次体检、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对发现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管理,对体检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的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

可即便建立了官方的健康档案,自我记录也是应当提倡的一种行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得越多,就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做好诊疗工作。所以,无论自身身体状况如何,老年人都应养成连续测量、记录自己身体指标的习惯。

那么每个人的健康档案要记录些什么内容呢?一方面是个人的基本健康信息,比如经常联系的医生的姓名和电话,过敏体质的人还要注明过敏源,是否有既往病史,是否有常服用的药物;另一方面,应定期更新、补充信息,如血压、血脂、血糖各项指标的变化,体重、腰围变化,运动、饮食状况等。

健康档案中的所有内容都应保证准确,手写记录、电子记录均可,表格形式最适宜查阅。在一个时间段内,还可对某一健康指标做一个抛物线图,从而更直观地观察自己身体健康的走势,督促自己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

对于老年人来说,养成记录健康档案的习惯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它可以记录身体变化的点滴,可以给医生诊断疾病提供重要参考,甚至可以及时挽救病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给自己建立健康档案,这有赖于人们的健康常识和危机意识,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说,“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

一旦发现自己的健康状况下降,就要及时揪出自己的健康漏洞。很多健康“杀手”都跟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尽早纠正陋习是健康管理的有力保障。另外,老年人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要培养起健康的危机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就医,而不能讳疾忌医。

I身边人如何帮老人做好健康管理I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做过一项万人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固定时间内,如果调查对象的朋友变胖,那么他本人变胖的几率会增加57%;如果调查对象的亲人变胖,他变胖的几率将增加40%;如果他有一个极其亲密的胖子朋友,他变胖的几率会增大3倍。从这一试验不难看出,生活圈子对于一个人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所以,老年人除了自己要注重健康管理之外,还要尽量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成为您的健康管理师,让他们充当如下角色:

1.爱人:家庭管理员

在大多数家庭里,女人都承担着照料全家人生活的责任。她们可以烹制健康均衡的饮食,提醒家人远离恶习。将爱人培养成“家庭管理员”,是“居家健康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比如您最近的血压有点高,爱人作为您健康的家庭管理员,会在烹饪时注意到油和盐的用量调节。他(她)还会督促您做好每天的血压监测,以及用药的提醒,他(她)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2.朋友:心理咨询师

很多时候,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到健康状况,所以当遇到困难或压力时,您可以向朋友倾诉,发发牢骚,有助于宣泄情绪、排解郁闷。这时,朋友充当的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3.邻居:运动督促者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与邻居一起锻炼更有乐趣,大家可以相互监督,还能看到榜样的力量,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跳广场舞、健身操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4.医生:健康方案制定者

第3篇

1.1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并统一填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姓名、性别及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免费体检情况及健康咨询指导情况等。

1.2统计分析用

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共发出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93份,有效回收率为98.3%。男性201人,占51.1%,平均年龄为(73.5±6.1)岁;女性192人,占48.9%,平均年龄为(75.0±6.7)岁。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构成见表1。

2.2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在393名被调查者中,74.6%表示已经建档,考核排名为好、中和差的建档率分别为93.5%、75.9%和54.1%(χ2=55.107,P=0.000)。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以及不同职业人群的建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免费体检情况70.2%的调查对象每年会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不同考核排名间以及不同年龄组间体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以及不同职业间免费体检开展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健康指导提供情况调查对象中接受过健康指导者仅占45.3%,考核排名为好、中和差的地区分别有62.3%、38.8%和33.8%的人表示得到医生的健康指导(χ2=25.515,P=0.000),随着年龄的升高得到健康指导者所占比例逐渐下降(χ2=15.328,P=0.004)。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以及不同职业间健康指导提供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4.6%,高于李星明[3]等对北京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调查得出的35.0%的建档率。考核排名为好的地区建档率为93.5%,而差的地区仅为54.1%,随着考核排名的降低,建档率迅速下降。提示徐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建档工作开展的很不均衡,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较差地区的技术指导和督导,同时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该项工作的了解,促使居民主动建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4]中要求每年为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一次免费体检。调查显示,70.2%的调查对象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低于何莎莎等[5]调查得出的全国农村老年人77.7%的健康体检率。体检率的偏低,一方面可能是卫生院工作人员不足,资金补助不到位;另一方面可能是少数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负责人认为老年人体检利润低,忽略了该项目的公益性质,积极性不高。徐州市农村地区免费体检情况随着考核排名的下降而降低;随着年龄的升高,体检人群的比例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农村老年人“有病才治”的思想根深蒂固,缺乏维护自身健康的积极性,主动保健意识不高,年龄越大者表现得越明显。针对此种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的认识,不能以盈利多少来衡量,逐步增加医务人员的数量;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来转变老年人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参与程度。

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还包括对老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调查结果显示,45.3%的调查对象表示医生在反馈体检结果时会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即使考核排名为好的地区也仅有62.3%的调查对象得到健康指导。这可能是因为乡村医生相对缺乏,工作量大,疲于应付;同时,乡村医生业务水平有限,对老年医学的专业知识较为缺乏,从而导致对老年人提供的针对性健康指导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健康指导提供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可能与低龄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相对更加关注,在得到体检结果时会主动询问医生有关。

第4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保健成为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研究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开展社区服务中的老年保健是很有必要的。

老年人在生理上与其他年龄群体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各个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如消化系统的消化腺和消化道平滑肌萎缩,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肠蠕动减慢,易发生消化、吸收不良,腹胀便秘等;呼吸系统由于长期吸入粉尘烟雾,肺组织纤维化,肺泡弹性差,易出现肺气肿,气管平滑肌萎缩,使之排异物和分泌物能力下降,易引起异物滞留,致呼吸道感染;循环系统的心脏储备能力不足,血管弹性差,易患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神经系统由于脑细胞的减少,易出现听力、视力障碍;骨骼系统由于骨质疏松出现骨折,因骨骼肌的萎缩,关节面骨质增生活动受限,使劳动能力下降。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一般表现为孤独、多疑感、自卑感、抑郁感以及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老年人“最麻烦”的是为适应老化在感情上进行调整的问题。他们难以接受个人能力和控制力的丧失,并且认识到现在已经不能如过去一样思维敏捷,记忆力越来越差,他们的自我形象随着体格改变而受损。老年人还常常不能面对现实和接受死亡。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能力下降。

上述老年人的身心的特点,致使老年人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因此需要特殊的服务,尤其是卫生保健服务。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决定了老年人的卫生保健在医院的不可行性,只有医务工作者转变观念,扭转“坐等上门求医”、“患者看医生”的局面,从健康需要出发,走出医院,面向社会,把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解决在社区和家庭。

因为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针对生理心理的特点向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根据服务社区的老年人居住的条件和健康状况,采取家庭走访和集中宣传的方式,讲解老年人身心变化的特点,让老年人客观的认识自己生理上的特殊性,认识自己的身体现状,进行积极有效预防锻炼。同时有针对性地予以健康指导,如老年人行为指导、饮食调节指导、心理卫生指导,以及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指导等。使其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科学的自我保健,防止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在做好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深入社区和家庭,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对于现存的一般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家庭处理,严重者进行医院治疗。对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使老年人卫生保健真正落实到实处,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确保健康长寿。

第5篇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工作指标

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3.健康档案使用率=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100%

指标值

该指标有望逐步淡化。目前全国各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都以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作为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75%;健康档案使用率≥60%。

注:建档指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岁儿童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其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上。

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与患者的医疗记录相关联和(或)有符合对应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二、健康教育

工作指标

1.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2.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3.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指标值

1.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3.每个机构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咨询活动。

4.每个机构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注:由于地区差异导致疾病流行、重点健康问题不一样,各地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形式以及侧重点不同,对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播放音像资料的内容、种类没有作统一要求,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对于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作具体要求。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早孕建册率=辖区内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2.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妇出院后28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指标值

早孕建册率≥85%,产后访视率≥85%

四、儿童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2.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指标值

新生儿访视率≥85%,儿童健康管理率≥85%

五、预防接种

工作指标

1.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已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

2.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应接种人数×100%

指标值

1.建证率达到100%

2.某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0%

注: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来源于免疫规划工作年报中应建证儿童数量,已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来源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某种疫苗接种率一般指的是在金苗助手中查看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二剂次接种情况。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指标值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9%

注:接受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健康体检表填写完整。

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依据评价县市区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年鉴》等官方印制刊物确定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数。

七、慢病患者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2.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3.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4.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指标值

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0%;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0%

2.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45%;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35%

注:最近一次随访血压指的是按照规范要求最近一次随访的血压,若失访则判断为未达标,血压控制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65岁及以上患者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即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达标。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工作指标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

指标值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80%。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人口数量×4‰

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老年人中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含疑似患者)推介转诊率=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到的双向转诊单数/年度体检老年人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含疑似患者)×100%

2.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介转诊率=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到的双向转诊单数/糖尿病患者筛查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00%

3.肺结核患者管理率=已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辖区同期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00%

4.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按照要求规则服药的肺结核患者人数/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00%

5.在整个疗程中,患者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实际服药次数占应服药次数的90%以上

指标值

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90%,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90%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2.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指标值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45%;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45%

注: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记录表填写完整。

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工作指标

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2.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指标值

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到100%,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达到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时报告率达到100%

十二、卫生监督协管

工作指标

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100%

2.协助开展的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计划生育实地巡查次数。

第6篇

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1机体储备能力减少:老年人由于全身器官与生理功能的衰退,机体储备能力减少,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时,器官功能易发生障碍。

1.2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机体的衰老;内环境的平衡失调,老年人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机体健康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1.3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和内分泌功能的减退,抗病能力明显下降,易患各种疾病。

1.4自理能力减退,由于机体的衰老,疾病的困扰,老年人逐步丧失自理能力,从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2.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疏导

2.1失落感,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或家庭角色的改变,心理上常产生一种失落感,对于老年病人,医护人员首先应尊重他们,主动和他们交流,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2.2孤独感,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或是疾病的影响,心理上常产生隔绝感和孤独感,因此在接触和照顾老年人时,在尊重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需要,鼓励家属陪伴和探视,使他们充分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使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和失落。

2.3恐惧感,老年人由于机体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担心加重儿女们的负担,心理上常产生忧虑和恐惧。从而可表现出冷漠或易怒,医护人员应关怀和体贴老人,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对于他们的过激行为给予宽容和理解,和家属沟通,并寻求社会卫生保健系统(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的支持,保证老年人享受最基本的保健服务。

3,老年人患病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多种疫病并存;易发生合并症;病程长,康复慢

4.老年人的健康指导

4.1生活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使老年人每日的生活既充实又舒适。

4.2饮食合理,三餐有节,食不过饱,老年人更应重视饮食的质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粗细搭配,清淡少盐,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鱼、肉、蛋搭配合理,保证营养和能量的充分摄入。

4.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和协助老年人搞好个人卫生,注意皮肤和口腔的护理。

4.4充足的睡眠与休息,老年人需要较多的休息时间,而且要分散与一天的活动中,勿过劳累,老年人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保证夜间睡眠6小时左右,中午短暂午睡,睡眠时间也可因人而异,要特别注重睡眠的质量。

4.5保持排泄通畅,老年人的排泄功能的正常与否与其生理、心理状态及生活状况密切相关,指导和帮助老年人保持排泄通畅。

4.6适当的运动与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老年人也是至关重要的,老年人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既能平衡热量,又能处进血液循环,还可增进心肺功能,指导老年人坚持适当的运动和锻炼,还能延缓衰老的过程。可做一些不太激烈的运动,如:散步、游泳、健康跑、太极拳等,帮助老年人保持活力和健康。。

4.7注意安全,重视老年人现有的和潜在的安全问题,如跌倒,应注意预防和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4.8健康体检,定期健康体检,重点检查心脑、肺、肾等器官,尤其注重肿瘤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总结: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是人类健康的保护者、教育者、指导者,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社区医务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实现健康老龄化。

第7篇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社区护理干预;优越性;效益成本

当前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而如何为老年人慢性病提供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减轻老年人的病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了医疗事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经过不断的实践证明,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是综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笔者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以及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 我国老龄化现状以及老年人慢性病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寿命增长,当60岁以上人口占国家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将该国定义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我国早在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老年人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0.09%,随着科技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已大大加深。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在老年人中,能够保证自身仍处于健康状态,重要脏器无严重疾病的老年人仅占总体老年人的1/5~1/4左右,老年人普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类型的疾病,疾病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对自身及儿女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2 当前我国对于老年人慢性病的护理干预

2.1建立患者相关资料档案 对老年人患者进行护理,首先要掌握患者的具体信息,如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并对患者的患病时间、患病严重程度等天蝎入患者病历档案,使得社区护理医院对患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方便情况,决定定期对患者进行上门访问或要求患者定期来我院进行病情检查。

2.1提供基本的护理 由于社区医院医疗水平并不是很高,因此,主要对老年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注射治疗以及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等治疗,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出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就该疾病对患者自身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危害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式

2.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应对患者进行老年人慢性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使得老年人患者对于自身的疾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够更科学的避免疾病恶化,保证自身的恢复质量。

相对于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后再进行治疗,更应对老年人进行慢性病的相关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能够对该疾病进行预防,这是从根本上控制老年人慢性病出现的方法。主要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口头宣教、定期在社区内举办老年人慢性病相关的讲座,向老年人讲述慢性病的危害、如何会患有慢性病以及如何加强自身体质,提高自身的疾病预防能力等内容,帮助老年人制定出相对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预防疾病。

2.3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家庭回访 近年来我国医学领域响应国家号召,采用人性化的医疗与护理模式,针对老年人患者可能行动不方便等现状,我院制定了护理人员定期回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方针,这能够提高老年人患者于我院之间的和谐关系,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老年人的病情恢复情况并及时作出下一步的医疗判断,减少了老年人出现健康危险行为的几率。经过不断的实践,我院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定期回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医院口碑提高,老年人患者治疗效果较以往显著提高。

3 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所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1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 一般对于专业人才来说,社区医院与大型医院之间大型医院有更大的升值空间,因此,大部分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在就业时均选择大型医院,导致了社区医院在人才上出现不足,因此,社区医院应注重对于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对于专业人才的待遇,以此吸引人才就业。

3.2吸收借鉴新兴的护理理念与模式 我国社区护理尚不属于成熟阶段,因此,应广泛吸收外国以及大型医院的护理方式与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吸引广大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来我院就医,注重新型护理方式与护理理念的创新,提高社区医院的知名度。

4 讨论

当前在我国广大的老年人群体中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不在少数,而慢性病并不需要长期在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大型医院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对许多家庭会造成较为沉重的负担;相较于大型医院来说,社区医院消费较低且十分方便,适合老年人就近治疗。

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海丽,张桂珍,崔玉凤.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家庭与社区护理干预分析[B].社区医学杂志,1672-4208(2008)23-0053-02.

[2] 刘霞,张新娟,王海燕.社区护理干顶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1004一7484(2013)一O1一0234一02.

[3] 陈绪新,罗红.社区老年慢性病及其家庭护理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 2009, 23(7): 1869 -1871.

[4] 苏艳美,陈秀霞.社区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5):88-89.

[5] 张莹莹,张新宇.老年患者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119-121.

[6] 刘小芬,陈轶君,卢兴优.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J].现代医院,2007,4(5):12.

第8篇

【关键词】 敬老院老人 社区护理 经验 体会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2006年6月我院被定为济困医院试点单位,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济困医院成立后,我们收住了很多来自农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这些老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村敬老院的卫生保健条件不尽人意,照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就是吃、住,很难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健康照护,缺乏保健和康复等专业性照护,一些疾病不能及时预防,老年人一旦疾病缠身,或者重病重伤不能治好,就很容易瘫痪,甚至是离世[1]。

为实现WHO提出的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有效地节约国家卫生资源,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本市的10所乡镇敬老院的老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我们对农村敬老院老人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制定计划和措施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和护理措施:成立社区服务小组,小组由医生、护士、检验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服务时间一年(2007.10-2008.10。护理对象是本市10所敬老院的老人。小组定期轮流到这10所乡敬老院进行下乡服务。

2 护理方法及内容

2.1 健康状况调查摸底

为全面掌握敬老院老人的健康状况,我们对10所敬老院的258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病史、患病治疗情况等,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档案,这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在258位老人中65岁以上的有229人,男性占45%,女性占55%。

2.2 护理内容。

2.2.1 饮食保健指导 包括饮食卫生、饮食习惯、饮食分类(如预防性饮食、适合基本健康老年人代谢特征的饮食、针对老年疾病的饮食[2]。

2.2.2 睡眠保健 如睡眠有规律,睡前泡热水脚等。

2.2.3 优化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居室明亮、通风、清洁,居室环境的安全,防意外措施。

2.2.4 老年人运动保健 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时间,防运动时意外。

2.2.5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寂寞仍是老年人挥之不去的心病[1]。指导敬老院工作人员创造条件,积极努力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锻炼等各种活动,缓解老年人的悲观情绪,减轻老年人被社会边缘化和排斥的感觉,使生活充满乐趣。

2.2.6 培训敬老院的照护人员,使他们掌握老年人的一般保健知识及老年照护技术,指导他们为老人提供服务。

3 护理效果

为了解对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一年来的效果,我们设计了《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及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有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前后健康状况;患病情况;病后治疗情况;医疗费用的支付情况;对实施社区护理此项卫生保健满意度共6个项目内容,并就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比较。

从调查表发现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大有改善,患病次数减少,特别一些老年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复发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也比上一年降低25.8%。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经验与体会

4.1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地节约了国家卫生资源。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老年慢性病,慢性病是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3],慢性病常常持续或反复发作数年,难以治愈,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严重限制,而吸烟、饮酒、缺乏锻炼、高盐饮食是老年慢性病危险因素[4]。通过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鼓励体育锻炼以及定期健康检查等社区护理措施,提高了老年人预防保健知识,使敬老院的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了老年慢性病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照顾,而不是单纯的治疗,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开展此种服务方式既可以满足敬老院老人的健康保健的需要,又通过减少就医率和住院率降低了卫生资源耗费。

4.2老人的健康观念需要提高。我国80%的老年人处在身心健康的临界点或已处于亚健康状康[5],经济状况造成一部分孤寡老人就医难,而健康观念又使一部分老人不愿就医。没有平时保健、预防疾病的措施,小病积成重病或大病的情况经常性发生。如何提高老人的保健观念和健康水平是我们这次敬老院老人护理服务的工作内容之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3农村敬老院的照护水平有待提高。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多是在农村临时雇用的,人文化程度偏低,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照护老年人的技能,在老人保健、常见病和慢性病预防等工作方面缺乏基本的经验和常识。所以,要提高敬老院老人的健康水平,敬老院工作的照护水平是关键,在敬老院护理中,我们现场给这10所敬老院的照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他们的照护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能。

参 考 文 献

[1]杨团,李振刚,石远成.未来20年农村老人照护的政策建议. 中国改革网,2008chinareform.net/newsInfo_53_60_619.aspx.

[2]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83.

[3]宋朝辉,罗惠芳,童苏宁,等.我国老年患者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展望.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2(2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