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3: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安全技术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

第1篇

1.1液态转变管理

液态转变管理是液化天然气的安全技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快速相态转变的特性主要是指当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相差悬殊的两种液体进行接触时,如果热的液体其温度相比冷的液体沸点温度高出一百倍时,冷液体自神的温度上升速度会非常惊人,例如表面层温度超过自发成核温度或者当液体中出现气泡时就会出现这种特性。除此之外,在液态转变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通过复杂的链式反应机理以爆炸速度产生大量蒸气,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一现象的本质是类似水落在一块烧红的钢板上发生的状况,即当LNG泄漏流进水中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对流传热,从而使其在一定的面积内蒸发速度保持不变。另外,液态转变管理通常还体现在随着LNG流动,其泄漏面积往往会逐渐扩大,并且直到气体蒸发量等于漏出液体所能产生的气体量,对其进行分析并且有效防止事故出现才能够促进液化天然气的安全技术管理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1.2储运方式优化

储运方式优化对于液化天然气的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天然气的液化往往能够为其运输提供了足够的物料,这在实际上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天然气自身的的运输效率。除此之外,储运方式优化主要还体现在了液化天然气的运输工作往往是实现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必要手段之一,即通过采用LNG运输往往可以使远洋天然气的贸易工作成为可能,这与此同时也是解决海洋地区和荒漠地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有效方法。另外,在储运方式优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针对专用油轮进行LNG跨洋运输的特性来对安全管理技术进行及时有效的应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液化天然气的安全技术管理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1.3管道运输管理

管道运输管理是液化天然气的安全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来说管道运输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天然气运输方式。众所周知在陆地上的运输过程中,由于会受到管道低温输送技术和经济以及气源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还没有长距离LNG管线的实例。但根据现在的理论可以得知,随着低温材料和设备技术的广泛运用,,建设长距离管道液化天然气技术是可行的,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液化天然气储运安全技术管理的液化天然气储存和运输,其安全性是极其关键的,应该舱布局、蒸汽控制、储罐和管道压力的惰化和钝化,层次化存储坦克和油轮消除和预冷却链接得到控制,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结构并加以健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液化天然气的安全技术管理可靠性和精确性的持续进步。

2结语

第2篇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生产管理方式有了很大变化,逐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迈进。目前,井站实时数据采集、电子巡井、危害预警、智能诊断油井机泵工况、生产指挥的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在油田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1.1井口数字化建设是油田数字化建设的最底层、范围最广、最关键的现场部分,实现了对现场井口、站点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基于物联网的油田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系统,已经能够覆盖油田各个节点。

1.2在实时监控方面,通过广为分布的监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了远程采集油井的示功图、电流图、功率图、三相电参数,远程控制抽油机启停、注水井配注、自动投球、电子巡井、增压点变频连续输油、输油泵自动启停,及时自动报表生成、智能预警,人员闯入井场预警。

1.3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抽油机示功图对油井工况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工况分析制定油井管理措施,通过电量数据掌握油井耗电情况和采取节能措施。

1.4在生产信息方面,设置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实现油田生产信息在油田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2.对油田安全环保管理的几点建议

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有流程监控、功图分析、生产曲线、报表生成、操作日志和报警等功能,有信息完整、实时高效、科学决策、准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快速诊断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在节约资源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监控平台,拥有了实时监控环保风险源点的能力,为控制安全环保的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管理水平的目标,还要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加强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2.1秉承“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由被动执行任务逐渐变为主动担负任务。必须明确在油田数字化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认真、仔细的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环保管理,防止在管理操作中出现失误。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标准,加强日常生产中的监控力度,王伟长城钻探压裂公司辽宁盘锦124010积极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坚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2.2为了提高调度室的调度指挥效率,特别是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合理、动态地调配人员参与抢险,将油田的报警系统与通信平台告知系统对接,短信平台告知系统预先把人员的姓名、手机号、所在辖区、专业等信息编配好预置方案,在接到险情出现的信息后,把险情简介内容输入系统,系统自动给出的抢险预案中抢险人员资料,并按预案以手机短信方式通知各专业的抢险人员及时处理险情。系统可根据短信回复情况得知抢险人员是否获知通知,还可调配别的区域的人员加以支援。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监控中心能够通过对报警的类型与级别的判断将报警信息用短信的形式告知相关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在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为设备故障的排除和安全事故的处理赢得尽可能多的时间,

2.3应从建立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建立快速反应应急体系入手,进一步整合、优化、完善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各项功能,创新应急抢险运行模式,加快油田数字化建设新技术、新成果在应急指挥工作方面的转化应用,充分发挥数字化在提高管理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革命性作用,把油田安全环保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生产管理实时监控、安全隐患及时预警、事故处置数字指挥”的先进、实用的数字化应急指挥系统。

2.3.1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设定指挥流程并框图化展示,然后根据框图流程下达抢险指令,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时间,最后形成综合抢险记录。这样可以加快调度速度,避免遗漏抢险环节,避免在抢险过程中出现主次颠倒的情况发生。

2.3.2在通知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环节上,为避免接收信息人未及时查看手机短信,同时要进行一次自动拨号动作,提醒收信人有紧急短信。

2.3.3应急物资协调,根据应急预案提前制订不同的抢险物资预案,出险后系统根据出险类别和级别,结合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自动向指挥人员提供应准备的抢险物资种类、数量和物资所属应急库,当所属应急库物资不足时,自动提供其它应急库位置、距离和物资清单等信息,以供调度。

2.3.4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利用事故点附近视频监控系统或者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事故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让应急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出险现场周边的各种情况,并由数字化大平台提供现场关键设备参数实时变化情况。

2.3.5要注重与资质单位的合作,以市场化运作来开展数字化设备的检定检验工作,重视数字化设备的日常检验与管理,保障数字化设备的正常性能与正常运转,提高其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完善管理标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数字化条件下的油田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3.结语

第3篇

1.1计算机自身的网络安全问题所谓的网络安全,就是指计算机在进行通信网络构建的基础之上,通过一些安全技术手段来保护计算机中的硬件设施、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免受相关的破坏或者是盗窃。对这些信息资源的保护就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安全保护。能够对计算机自身网络安全进行干预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首先是主观因素。因为计算机的网络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程度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的标准,因此对计算机自身的网络安全管理没有产生足够程度上的重视,同时其自身对计算机的信息保护技术掌握也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的标准。其次是客观因素。在这里也包括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是网络资源共享产生的局限性。因为网络,地球正在从以前的广阔无垠的大星球逐步缩小为一个地球村,互联网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提供给我们极大便利,但是同时也会使得大量的空当机会被提供给对系统进行破坏的黑客们。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导致网络安全信息管理的难度呈现指数形式的上涨。第三点就是网络系统自身设计的缺陷。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方面,比如网络设备的选择失误,比如网络协议自身的不合理,或者是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对整个计算机网络造成难以想象的隐患。最后一点就是人为的恶意攻击。黑客往往会抓住网络系统中的某几个薄弱环节进行攻击,而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恶意攻击则是最难以防范的,对于网络的安全威胁是最大的。

1.2计算机信息的泄密情况计算机的信息保密问题从计算机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就一直环绕在人们的身边。尽管计算机的技术一直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也呈现指数形式的上升,但是计算机信息保密的问题却一直都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计算机的技术进步是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密破解技术齐头并进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双方在计算机领域的攻防战从未停止。同时,随着计算机设备的不断提高,人们目前对相应计算机安全技术的知识储备却呈现出越来越不够用的状态。计算机的硬件和功能不断提升,但是人们对于泄密方面的知识却还停留在原地,这就直接导致了计算机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淡薄。同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不断更新也使得计算机所对应的安全信息保密系统越来越复杂,漏洞越多,因此其媒体信息保护功能也出现了十分不完善的情况。

2信息管理环节上我们提高安全策略的思路探讨

2.1非网络构架下的解决问题思路构建首先就是我们应该从系统的基础看起,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评估,并针对性的进行防护。其次,我们尽量不要针对原有的内部网络进行大规模的修补,要对原有网络自身固有特点进行保持。只有这样才可以尽量减少由于再修复所产生的二次漏洞。第三,系统应该便于操作和维护,同时自动化管理的思路也要保持住。这样可以大量降低人工操作消耗的精力成本。另外多余的附加动作也要尽可能的减少,避免“做多错多”的情况发生,降低误操作几率。第四,在使用系统的时候要选用安全性能比较高的系统实施操作,避免由于基础选择失误导致的漏洞入侵。

2.2网络安全自身的安全策略构建首先是对计算机的网络管理要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如果想要保护计算机的信息不受外部力量进行盗窃和损毁,就要从网络管理的最开头进行行动,对计算机上的访问者身份进行核实,对计算机的管理者身份进行确定,同时对计算机相关的网络制度进行明确的完善。在上网之前进行身份的确认,在上网结束之后,对使用信息进行检查和核实,对可能存在网络危害的信息也要进行删除。对于那些已经确定对网络安全造成损害的信息就要进行及时的上报,管理人员则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其次是对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和完善,对计算机信息自身的防卫意识进行增强。首先要对相应的文件保密等级进行确定,计算机的使用人员不能把机密文件传送到互联网上进行传递或者转存,在自身保护好信息安全的前提之下要养成良好的信息保护思路。在进行机密信息使用的情况下要首先检查当前网络的安全情况,确保当前没有木马和漏洞的情况下进行机密文件的使用。在对这些信息的操作过程当中,要对操作的环境进行保护和净化,对和操作无关的网络窗口或者软件进行关闭处理,并启用安全可靠的杀毒软件进行处理。在信息传送处理完毕之后,要针对病毒进行一次彻底的查杀。在确定环境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密储存处理了。第三点,要对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各类杀毒辅助措施什么的都是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措施,真正的源头还是要在于制度的严密。要想对计算机信息的安全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就要保证管理制度的建立严密化和体制化,对计算机的安全防范系统进行完善和规范处理,防止非许可用户对系统的非法操作和进入,同时要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问题是,计算机的外部输入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线输出输入的部分要进行保护,对计算机的整体运行环境状态和计算机运行的条件进行定期的整理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进行有效的解决,确保计算机的数据库安全问题及时处理。计算机的电磁泄露的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内部信息的安全防护问题,对网络信息进行高等级的加密技术实践,对资料也要进行高端的保密处理思路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计算机信息高效运行的同时对网络安全管理进行提升。第四点,要对计算机运行系统进行合理和安全的设计。计算机的高效安全性的具象化表现就是一个安全的系统。如果对计算机的运行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善,确保计算机自身的科学性和保密性,通过非单一分段的处理方式进行信息的高效处理,同时通过物理分段和逻辑分段的方式进行局域网的控制和安全防范。对计算机的防火墙建设进行增强,权限控制的方面也要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整体的安全。

3结论

第4篇

1.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为了能更好地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针对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国家相应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条例,严格规范了科学合理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但是,在当前的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些条例都没有落实到位。一些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够,这样就很难按照相应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导致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给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留下极大的隐患。

1.2煤矿所采购的设备标准化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管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采购和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都无法有效地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定,这样就会造成现实生活中的机电设备重要信息不全面,并且这种机电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完成也不到位。

1.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素质有待提升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有些煤矿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意识,或者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所以即便安排了相应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也只是流于形式,很难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而且有很多人都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机电知识和专业的技能素质,使得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系统的学习和丰富的经验。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出现困难,这是诱发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机电技术管理人员在培养制度方面还处于空置的阶段,并且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所培训的内容往往都是与技术人员所学的知识没有太大联系,缺乏针对性,这样就使员工难以有效地学习,更难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2.1切实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项目投资

当前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煤矿技术管理投入力度不足,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机电技术管理是以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并能够切实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应的资金投入,这是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并能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实际效益。不断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力度,从而可以安排专项的科研经费,才能更好地运用在改善煤矿安全生产中,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而且,各级煤炭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必须要不断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完善煤炭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加大煤炭生产队伍的建设,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更好地加强对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

2.2构建科学合理的供电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地煤矿机电结构体系,就必须要确保机电安全运行的前提,对于整体的煤矿机电设备系统而言,必须要确保电网的精干高效,从而实现电源供应的可靠。尤其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双电源和双回路进行供电,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各项设备系统稳定性。

2.3对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

在对煤矿机电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各项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同时,还要对电网的具体安全参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不断提升其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例如,在一些煤矿资源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煤层的厚度不一致,这样就难以实现煤炭的规模化生产。但是,煤矿企业所推广的各种节能设备,可以安装煤炭安全监督管控系统,并实现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煤矿生产的质量和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经济利润的稳步增长。而且,安全监控系统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不仅是可以对作业进行实时监控,还能够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煤矿的生产情况,切实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必须要引起煤矿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2.4切实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制度的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这就必须从制度上着手,制定相对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对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而对于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必须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切实提升各个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而且需制定出科学有效地对策,切实加强煤矿生产的工作,不断落实通风区的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资质培训,定期对煤矿开采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充实煤矿生产的专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大安全绩效考核力度和安全事故的问责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从而为煤矿企业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气氛,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结束语

第5篇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作为“职业教育、兴国之道”的主力军,其和谐发展在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构建和平安校园,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常抓不懈。

2.校园安全现状

2.1新校区建设施工安全威胁

我院处于新校区建设施工和教学同时进行的交叉时期,施工作业的危险性、施工人员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新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艰苦的任务。

2.2交通安全威胁

新校区地处吉林市永吉经济开发区,学校与生活服务区隔201国道相望,在学校与生活服务区之间学生流动量较大、时间比较集中,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此外,因为新校区距离市区偏远,开车上下班已经成为学院教职工的主要交通方式。校园内车流量猛增使得校园的交通安全和管理问题变得非常的突出,比如车辆停放的问题、车流车速的问题、车辆安全的问题、道路交通配套实施问题等,都急需解决。

2.3周边管理空白区

此外,学校地处远离市区,在学校周边开设了很多食摊点、网吧、出租屋、台球厅等消费场所,每天还有很多社会车辆围绕在校园周围搭载拉客,这些校园外部的管理空白区给校园安全带来了威胁。

2.4消防火灾威胁

随着近年来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楼增多,学生室内吸烟、违章用电等行为容易带来火灾事故。

2.5学生身心健康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考试违纪、恋爱、就业等导致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日益凸显,此外因为身体健康问题产生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

3.加强大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

校园安全管理应是全方位、系统的和科学的管理。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又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要重视硬件环境的建设,又要重视软件环境的改善;要加强资金投入的力度,又要加强思想教育的力度。因此,我们要从思想观念、工作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单纯依靠学校“关起门来抓管理”,或者一味的依赖社会力量的外在保护,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内外并举、防打结合、群防群治、众志成城,才能有效的构建校园安全的钢铁长城。

3.1校园安全管理的新思路

3.1.1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高校应该根据学校发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或趋势不断制定、修订、补充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得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构建校园安全提供制度保障。我院在重点防控区域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并在校门口车流量较大的学生上下课重点时段,在教学楼与宿舍楼通道晚自习上下课期间实行站岗与巡防制度,并定期对校园进行全院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

3.1.2建立以保卫处为轴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情报工作网络

我院以保卫处为轴心,联合多个部门,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情报工作网络。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抓,保卫处具体负责,以保卫处为轴心,联合多个部门,通过学工处、团委——系党总支——辅导员与班主任——学生干部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控学生中的意识、言行异常情况或趋势;通过发展学生信息员及少数民族学生信息员等方式,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反映的情况。保卫处汇总各个信息渠道反馈的问题,及时掌握校园政治稳定相关动向。

3.1.3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

我院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了人防网络,设置值班、门卫、巡查等岗位,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能够机动、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对校内重点部位和事故易发处采取定期的检查;重视专项经费的投入,配齐安全工作所需要的照相机、摄象机、对讲机等基本械具和计算机、传真机、车辆、通讯等办公设备,在重点部位和内部复杂场所安装使用先进的防盗报警、防火报警、可视监控等技防设施,有效预防罪犯和灾害事故的发生。

3.2校园安全管理新机制

3.2.1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责任机制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将责任和职责下放到个人,明确每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将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基层,从每一个工作环节、细节进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奖惩制度与个人工资、职务晋升、职称晋升相挂钩,进一步促进专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治安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职责,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良好风气和工作局面。为此,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并对各项任务、各相关责任部门进行了明确的任务分工。每年年初,学院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责任的原则与二级办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签订《治安综合管理安全责任书》,将治安综合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

3.2.2建立政校共管的联动机制

为了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排除各种潜在威胁,学院与辖区所在地永吉县派出所、工商管理局、税务管理局、消防、检疫、城管、交通等执法部门联合,针对学院周边的食摊点、餐馆、网吧、旅店、台球厅、运输车辆等进行安全检查与排查,为保障校园安全提供保障。

3.2.3建立密切配合、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

学院与医院、交警、刑警、消防建立了有效的合作预案,一旦校园出现安全突发事件,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问题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之内。学院还建立了大学生心理辅导室,针对学生思想上的不稳定情况积极帮助学生疏导学习、就业、恋爱、经济等因素导致的各种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减少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

3.3校园安全管理新方式

3.3.1利用网络进行安全教育

网络有助于创新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摸清、摸准大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大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安全教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3.3.2发挥宣传媒体的导向作用

了解校园安全状况、公开安全信息和必要的安全知识以及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措施的工作运行机制,有助于师生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有效加强自身防卫,积极参与校园安全建设,也有助于校园安全管理部门有效实施安全管理、及时获得师生帮助、降低安全管理成本、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进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制止和打击各类危害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目前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获取信息渠道不畅、缺乏必要的安全防卫常识,安全管理部门工作的透明度不高等现状是当前校园内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此,我院积极借助校园广播、知识手册、宣传板报、安全警示标志、校园网等校园媒体的作用,向师生宣传安全知识与典型案例,发挥媒体的宣传导向和教育作用。

3.3.3选聘学生担任安全保卫工作人员

第6篇

学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来自各个企业的优秀青年,都具有工作经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较好,对一些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理解较深,能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入学前从事工作不同,工作时间不同,学生年龄和知识结构差距较大,普遍的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同时,许多学生年龄较大,受工作和家庭等较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1)年龄结构以我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2011级学生为例,入学平均年龄为23.2岁,最小为16岁,最大为40岁,相差达24岁。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年龄相比,成人高校的学生平均年龄偏大,年龄分布不均,差距更大,如年龄较小的18岁以下的学生占19%,年龄较大的29岁以上的学生占12%,而真正处于大学年龄阶段的19至23岁的学生比例还不到50%。(2)学习工作经历成人高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的年龄偏大、年龄差距大、知识结构差距大和学习工作经历差距大是他们的典型特点。另外,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已婚学生,家庭原因对其学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同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学生普遍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差,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对学习影响较大。

2.成人高校安全技术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不完全相符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实用型现场安全管理的技能人才,其培养过程需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但往往对该专业进行安全人才培养时,没有真正按照企业需求、学员需要来设计教学方案,有时出现内容、方式、课程与企业总目标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使该教学仅仅流于形式,对安全人才培养效果事倍功半。

(2)针对性不强一是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为主,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特定岗位进行的特定教学内容缺少专业性,针对性差;二是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普遍存在,课程缺少操作技能的现场演示和学生演练,案例剖析和师生互动教学不足;三是缺乏大量的专业实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差。

3.安全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建议

(1)建立安全培训教师资源库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和培训项目策划、实施与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现有的骨干教师贴近企业,服务企业,到生产一线去学习、锻炼和提高,协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了解企业的安全培训需求,促使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行业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中选聘专职或兼职安全培训教师,逐步建立结构优化、业务精通、富有活力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2)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各位教师应在具体教学方面备课充分,授课认真。讲课摒弃“老一套”、“吃老本”,不断补充新知识、新内容,增加新信息、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联系工作实际,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力争通过有限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回答问题,而是还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学员对关心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是以互动式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例如请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分类授课,小班教学,找准研究课题,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等。尤其讨论式的教育方法,最能发现各种各样问题,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某些问题,畅所欲言讨论某些事故的处理与分析。讨论能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积极理解所学的东西。讨论能让大家说出各自的经验和想法,并能产生许多有创造性的想法。另外,教师应经过细致的授课准备,运用多媒体电化教育手段,将大量的授课内容和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如在授课中当讲到某个安全事故案例,同时在电脑中调出此案例的画面、录像、音响和文字,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似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振奋,因此印象特别深,效果尤其显著。通过实验室的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深刻理解。

(3)加大适用教材的建设力度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建设是我校安全生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规范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应加大教材建设的工作力度,目标是能使教材建设适应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的需求。教材内容除了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教学大纲和考核要求外,不断更新企业安全管理技能知识,做到科学、实用,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专业教材体系。选择和编排教材避免教材老化、陈旧、重复的内容,遵循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做到步步分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成系统,主要注重联系生产实际。

(4)科学设置教学环节在安全管理中,不同岗位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教学内容要因岗设置,除设置安全生产基础课程外,还应设置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为安全培训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内容根据岗位特点设置,分别编排进行教学。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注重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等教学内容;对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人员要注重安全技术规程、岗位安全技能和防范措施等教学内容;对一般操作人员要注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岗位技术规范和劳动纪律等内容,并根据该特定内容制定实训计划,完善实习环节,让学生把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结语

第7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前言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与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更要不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并将安全生产,安全责任的意识从上至下贯彻下去,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从企业整体层面上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与能力,进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完成。下面主要从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建筑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等方面来介绍。

1、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

1.1施工环境问题

建筑施工大多露天工作,并且工作地点不固定;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高,工作的范围也参差不齐;工程施工为体力劳动,多需工人手工操作,条件恶劣;施工设备容易发生故障,需要人员定期修理;工人素质相差大,来自全国各地;施工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遇到暴雨、冰雪天气无法工作;特别是高层建筑施工,如果不做好防范措施,坠落事件时有发生,在井下作业时,也面临着瓦斯中毒的危险。

1.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是建筑施工的直接操作者、管理者,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建筑施工中,危害最大、最为常见的安全事故就是施工人员因自身的大意、失误而从高处坠落;部分施工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到安全防护用具的重要性,为图一时的方便而在未佩戴防护用具的情况下违规作业,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发生;一些施工人员未经过专门培训就直接上岗进行特种作业,对于细节操作既不了解也不关注,就会诱发安全事故。

1.3施工现场管理缺陷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人员管理、机械管理等,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就会造成施工秩序混乱,施工缺乏规范性,从而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建筑施工现场会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物品,但经常有施工人员违规进行材料的搬运、保管,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机械设备使用中,乱搭、乱绑电线的问题十分常见,对重大危险源无管理台帐,这些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1.4漠视安全规章

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规章大多以应付检查了事,没有具体可行的办法指导工人施工。项目责任人也存在安全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小,无需过度管理。建筑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是一些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合约规定的竣工期过短,施工单位为了压缩工期不得不要求工人加班作业,过度劳累为工人安全带来隐患。在紧张的施工中,并不方便施工的管理,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2、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防范策略

2.1全方位了解工程信息

要实现工程信息的全方位了解,就要建立整个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将信息化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也将发挥极大的作用。由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事故发生时间、事故严重程度都是不可预测的因素,为了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就必须保障工程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确保各种风险及事故信息能够被及时、有效的传达,从而为实施相应的风险防控活动提供支持。

2.2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

科学的施工方法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讲,即在施工前事先编制详尽的施工计划和安排,明确目标工期、工程质量、劳动力组织、设备及材料配备、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环境保护措施、安全防范措施、成本控制措施等,为此,就需要在施工前对工程特性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施工中的各项影响因素要考周全、到位,强调施工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同时对各道建筑工序进行合理穿插安排,从而为建筑施工的安全、高效、有序运转提供保障。

2.3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建筑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包括施工中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压力容器、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电器设备漏电、电气焊火灾等。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就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制度,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加强危险源的检查和排除,例如,对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项目,要进行专家论证;对施工用电进行严格管理,定期检查电器、电线防护情况,防止发生短路问题;对于电线敷设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电线接近金属脚手架,确保用电标准严格满足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对于电气焊使用的氧气、乙炔以及其他易燃易爆品要禁止漏天放置;对于机械设备加强维护管理,防止机械失稳导致的人员砸伤事故;一些施工中的重大设备必须在四方检测后才能投入使用。

2.4对安全事故要提前做足防患准备

安全管理重在防患于未然,要时刻对安全事故保持较高的警惕状态,从人员、机械、材料、工艺等角度出发,动态分析、辨识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整改策略,对相应的风险事故做好充足准备,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要做好事故原因的分析和调查,对于安全措施的薄弱环节进行弥补、强化,确保同类事故不会再次发生。

3、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是指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突发事故第一时间予以响应、处置,并进行后续跟进处理的过程。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管理法规,施工组织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措施,以便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获取和分析事故信息,积极组织救援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具体如下。

1)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对事故原因、影响有一个具体了解,并查清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初步总结事故情况。

2)管理人员赶赴现场之后,首先要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在对事故具体情况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之后,还要组织施工人员实施自救、抢救工作。

3)在弄清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以后,再结合事故实际情况,尽快将事故汇总报告给上级部门,并根据上级部门指示来组织后期的补救工作。

4)如果事故状况比较严重,难以开展自救工作,或者有伤情比较严重的伤员,要立即请求当地救援部门参与支援,保障受害人员的生命安全。

5)做好和上级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对事故前因后果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并按规定提供事故现场的重要样品和原材料,针对性的制定处理措施,防止事态继续恶化。

结束语

我国建筑也的迅猛发展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丰富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筑行业危险程度较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应该为施工单位敲响警钟。由于建筑行业露天作业,特别是高层建筑作业,工人施工要更加仔细小心。虽然在国家严格监管下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有所减少,但生命无价,施工单位绝不能马虎。本人通过引起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参考。施工安全是建筑行业长久的话题,无论是施工企业还是工人,都应该时刻牢记安全,平平安安上班,高高兴兴回家。

参考文献

[1]孙波.探究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其调配[J].江西建材,2014(13).

第8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个性化管理;基本做法

引言

在矿井开采中,随着矿井不断的开采,矿井的开采的越深,水平的提升能力、接力生产的能力就越大,供电线路不断的加长、负荷增加,相对的网络设备需要维修的亮度也就越大。为了能够针对当前机电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本文将对个性化管理的措施及基本做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1、专业管理个性化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煤矿机电管理中,采用“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的核心,无论是安全生产还是物业三产,各单位在学习和创新力上不断的竞争的和较量。并迅速的将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在起跑线上赢得主动权和领先权。因此,传统的优势和优良的做法不能够被抛下,要继续的发扬和继承,不断的推进和创建学习的机电专业活动。而专业管理个性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分别是认定学习内容,明确方向;规划学习措施,严格的执行考核制度;张体服务承诺,注重惬意与自我的形象建设[1]。

⑴认定学习内容,明确方向。煤矿机电人员在学习时一定要以企业下发的《机电运输管理规定》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这是由于它是在各类煤矿安全管理规程、制度、标准为依据,且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与多年的管理经验制定出来的,并以《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以及《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学习对象,对下发的安全生产文件以及会议精神进行结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⑵规划学习措施,严格的执行考核制度。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机电每个月会组织一次考试评比,而考试一般是分层次进行评比,总共有两层,第一层是对机电副总进行考核,在考核前要先由机电科长组织进行授课,授课的对象主要是机电区队相关的管理人员。第二层次是机电科的考核,有各个机电区队的技术人员在每一个星期的星期四定期组织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讲座。同时要实行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制度,做到每天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为了保证职工学习的效果,在每一周会在现场向相关人员进行提问,并采用薪资奖罚的制度。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和端正职工学习的态度,改变职工对待课程散漫的态度,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职工对待操作的意识以及能力。

⑶张贴服务成若,注重企业以及自身的形象建设。为了能够让职工在学习的时候注意自身以及企业的形象,在组织强化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机电的工作人员照一张无存的彩照,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的情况,写一句服务承诺,悬挂在每天上班必经之路,提醒每一位专业人员在上班的时候能够提醒自己每天的工作目标,在下本的时候提醒自己是否有按照所标注的服务承诺很好的完成工作目标。长期下来,职工自然而然的会去改变并提升自身的形象素质,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端正自我和企业的形象。

2、现场管理个性化

煤矿机电个性化管理中的第二就是现场管理个性化,凡事光靠理论管理是不行的,还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场进行管理,而在现场管理的个性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2]。

⑴首先是要在责任上对现场采用精细管理的办法,在煤矿机电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确认上要明确,一般机电矿长就是煤矿机电安全第一责任人,机电矿长是对整个矿区的机电安全工作负责的。接下来是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主要是对煤矿机电技术的负责,在对整个矿井的机电安全技术方面是负技术管理的责任,并对其下属部门和下属单位的技术人员履行检察和考核的责任。在对整个矿井工区的安全管理负责任的则是副区长,副区长对所管辖的范围的安全负主要的管理责任,而相关的技术人员则是对其技术安全工作负有管理责任。

并在内容上实行罚款交现金的制度,在创建具有一定要的求的精品工程上,就必须要精益求精,不断的深入和打造精品样板工程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采掘单位人品以及精品意识的提高,并促进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的积极性。

⑵从时间精细管理,并对管理人员采用“一井二餐三会”的制度,其意思就是相关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区队管理人员在每天上班的时候,下到矿井里面进行巡查,并努力掌握各采掘单位机电设施以及精品工程的管理,起到到双管齐下的作用,将会影响到矿井安全或是专业安全的各类隐患尽早的消除。“二餐”就是要求在煤矿机电的工作人员每天中午和下午必须在餐厅就餐,严禁饮酒,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专业的管理以及采掘设备的精品工程的建设中。“三会”则是将煤矿机电的工作人员在每天的早中晚进行集合开会,及时的对上级的下达的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了解,并在中午会议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关的解决办法,在下午的时候对工作进行总结,并要时刻对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不做空想的决定。

在机电工作过程中要贯穿“三勤三先一到位”的工作方法,三勤就是眼勤,要多看,把各设备设施都检查到,手勤多动手,把看到的小问题及时解决好,腿勤,就是哪有设备到那去工作保证工作全覆盖。三先就是先听后行动,先看后操作,先决策后实施,保证机电设备与人的安全高效。一到位就是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按标准把工作干好,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3、安全管理个性化

煤矿机电的安全管理个性化可从两方面进行管理,⑴首先是从技术措施方面入手,对每一分技术措施都必须的明确由一名专业的主观技术人员和一名工区的技术人员负责,在编制完成之后,再由机电副总工程师进行组织并汇审,旨在提高编制质量;⑵是需要严格的落实岗位责任制,抓好事故隐患排查的工作[3]。并对煤矿机电的工作人员实行“风险激励、层层联保”的制度,对矿井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实行划片承包的制度,并明确每一位员工的职责范围,且每一位员工必须缴纳100元的风险抵押金,一旦在该负责区域出现了问题,100元抵押金将不予退还,反之,则给予双倍的奖励。这种薪资奖惩制度,可以为矿井的专业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以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机电的管理制度为例,从专业管理、现场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上实行个性化管理,并达到了喜人的效果,这就证明了将个性化管理应用在煤矿机电行业中,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文俊.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A].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