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支农资金论文

支农资金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4: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支农资金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支农资金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资金,支农财政投入,农村金融,农民收入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海拔高低相差极大,地貌类型多样,气候类型复杂,比起国内的其他省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欠发达。同时又由于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农业的投入少,农村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要发展农村经济,就要先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变投资结构,使投入主体、投入渠道以及投入形式更加多元化,不断完善农村产业投资体系。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投资构成

云南省涉农产业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金融机构、社会投资等。其中支农财政投入,政府担负着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职责,故应重点投资于那些风险较大、收益期长,对农业发展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的大中型项目;银行等金融机构起到的是调节社会余额资金的作用,因而对农业的贷款主要应用于生产经营用的暂时周转资金;而社会投资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多方面的原因,投资额还比较小。

目前,云南省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主要有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支农资金、基本建设资金、专项扶贫资金以及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农业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拿出来的,主要用于投资农田的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维持农业发展外围环境的作用。2007、2008两年全省的财政支出总额为1135.22亿和1470.24亿元,而财政支农支出分别为 127.60亿和177.77亿[1],农业支出所占财政支出比例分别是11.24%和12.09%,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略加快。

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是农业投资中另一个较大的来源。2007和2008两年,我省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分别是444.6亿元和747.2亿元[1]1,这主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对农业投资的主体论文格式范文。

农业投资中社会投资目前规模不大、影响范围较小。农户投资仅限于种籽、化肥、农机具等方面,由于资本积累额的限制,他们往往没有能力开办第二、三产业,故农户投资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所起作用不大[2]。因而要通过投资结构的变动来影响农村产业结构,主要还要依靠财政支出和银行农村信贷。

二、云南省农业产业资金来源:

(一)财政投入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对农业发展提供的资金支持,既包括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的直接用于农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如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也包括政府通过其他渠道安排的间接支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如各种用于农业的财政补贴支出、农业税收减免等[3]。财政投入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财政对农业的有效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历年省委省政府都将农业作为重点,采取各种投资方式,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趋势,从1998年的34.66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77.77亿元,上涨了约5.13倍,其中涨幅最大的为2007年,该年的财政支农资金较上年增长了52.16%。涨幅最小的为2005年,该年的财政支农资金仅比上一年增长了2.23%。从农业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看,财政农业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不断上升,1998年为10.57%,2000年为9.47%,到2003年这一比例降到了8.34%,2004年出现恢复性增长,为10.83%支农财政投入,到2008年为12.09%。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农业作为我省的支柱产业,每年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均小于20%,由此可见,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依旧较小,不能够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

表1云南省历年财政总支出与农业支出对比情况

 

年份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支出(亿元)

农业支出

(亿元)

农业支出增长

比重(%)

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1998

328.00

34.66

2.48

10.57

1999

378.05

36.59

5.57

9.68

2000

414.11

39.20

7.13

9.47

2001

496.43

45.26

15.46

9.12

2002

526.89

46.35

2.41

8.80

2003

587.35

48.99

5.70

8.34

2004

663.64

71.90

46.76

10.83

2005

766.31

73.50

2.23

9.59

2006

893.58

83.86

14.10

9.38

2007

1135.22

127.60

52.16

11.24

2008

1470.24

177.77

第2篇

论文摘要: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中国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目标与农户理性经济行为不兼容,财政支农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影响财政支农政策效果。为改善财政支农效果,必须优化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结构,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环境。

一、问题提出: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反思

财政对农业投资在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独特的地位、作用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政策目标主要包括稳定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等。财政支农政策目标体系内部各项目标之间关系较为复杂,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矛盾性。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协调财政政策目标,对于提高财政支农绩效,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和城乡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财政对农业的投人总量也逐年增长,但其占财政支出总量的比重却在降低。从绝对量来看,财政对农业投人从1978年的150. 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 97亿元,增长了20. 1倍,而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则从1978年的13. 43%下降到7. 85 % 。与此同时,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主要粮食产量和农民纯收人增加的各项目标和各项目标协调程度来看,效果均还有较大改善空间。

已有的关于财政支农绩效的实证研究都是检验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农业产值、农民收入和主要粮食产量的影响。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就业领域扩大和农民收人来源的多元化,应该用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的产业结构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和主要粮食产量等的影响来衡量。为此,利用1978一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和结构数据以及农民收人产业结构等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和主要粮食产量作实证分析,以真实反应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揭示财政支农支出中的问题,尤其是通过分析财政支农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微观主体行为模式对财政支农绩效的影响,为提高财政支农绩效提供理论支撑。

从影响农民第一产业收人的财政支出来看,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亿元,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增加0. 61亿元;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占总收人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民第一产业收入减少2615. 75亿元。主要粮食产量和财政收人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有显著影响,但主要粮食产量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的弹性系数很小为0. 035,即主要粮食产量增加1亿公斤,农民第一产业收人仅增加0. 035亿元。财政支农支出对滞后一期农民第一产业收人的弹性系数为0. 75,即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亿元,农民下一年第一产业收人增加0. 75亿元。农民收人结构对农民第一产业收人没有显著性影响。

从影响主要粮食产量的财政支出因素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绝对额对主要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农民第一产业收人比重提高对主要粮食产量有显著负面影响,即农民第一产业收人比重提高导致主要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从以上实证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农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第一产业收人,但对增加主要粮食产量的效果并不明显,农产品产量增加对农民第一产业收入增长的作用非常有限。财政支农效果有待改善,支农政策目标系统内容各子目标兼容性较差,主要体现在农民第一产业收人增加和主要粮食产量增加之间的关系不密切。

二、财政支农微观基础和政策传导机制

农户是农村的生产经营主体,是财政支农政策的微观基础和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对财政支农政策的反应模式直接影响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的效果。研究我国特殊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的农户行为目标、约束和模式是深人理解财政支农政策绩效的重要突破口。

从财政支农政策目标看,宏观上包括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距,保护生态环境等。财政支农政策应该为农户经济行为提供稳定的、目标明确的、预期稳定的导向,要尽量减少政策目标间的冲突,增强协调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是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财政支农政策落实的主体,其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农政策的反应方式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效果。

农户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受要素察赋结构等因素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主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商品意识逐渐增强,家庭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户的非农化经营不断发展,甚至成为家庭的主要收人来源。但是,传统农业内部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分散经营仍然是我国农村家庭经济的主要特征,所以,农户经营行为必然包含着传统农业中农户经济行为与整体经济市场化的矛盾,以致影响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的效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理性经济行为模式表现为在制度和要素约束下追求家庭收人最大化。在行为目标上,农户追求家庭收入最大化为主的效用最大化。家庭效用函数包括收人、稳定、尊重等,由于收人以外变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是收人的函数,追求收入增加成为农户的主要经济行为目标。在约束条件上,包括外在于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社会保障、要素流动、产权保护等制度和家庭可支配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等实体要素。行为模式是在服从市场经济逻辑的条件下,适应、利用外部条件,合理配置家庭资源,实现家庭效用(主要是经济收人)最大化。

作为传统农户经济行为最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具体表现为,城乡二元的公共品和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和机制,包括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农村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用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这直接约束了农户的经济行为,导致独特的经济行为模式,影响财政支农政策的效果,具体体现在:

第一,财政支农的宏观目标与农户经济行为的微观目标不兼容,是财政支农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从农户家庭效用函数与财政支农目标的关系来看,农户收人最大化目标与财政支农目标是兼容的,即财政支农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能够通过农户追求家庭收人增加目标的行为得到实现。但农民增收目标与农产品供给增加目标存在不协调。受政府农业投人等政策影响,我国农业内部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以传统手段为主,这导致农业、工商业和农业内部不同生产领域较大的比较经济效益差别,导致农业生产行为的扭曲。在农户经济活动中,农业、非农业构成其经济活动集。增加粮食产量是增加农户收人途径之一,但从事工商业活动的要素收益率远远超过传统农业,且风险较低,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在内的传统农业内部,传统种植业收益率最低,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在内的种植业中,传统粮食作物经济效益又最低。因此,从追求经济效益目标出发,传统农业中的农户在要素约束允许的条件下将偏离增加农产品供给的目标,这导致农户增加收人目标与增加粮食产量的财政支农政策目标不兼容和冲突。

第二,增加收人和农产品供给增加目标的经济执行主体错位。农户要素察赋与其经济行为的产业、行业选择密切相关,不同经济领域对主体要素数量和质量要求不同,理性的农户都根据家庭要素察赋选择综合收益率高的经济领域。一般地,资金充足,文化水平高,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农户选择要素收益率高的工商业为其主要经济活动;资金实力弱,文化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能力差的农户被迫选择收益率低、经营风险较小的传统农业,尤其是传统粮食种植业。前者有利于收人增加,不利于农产品供给增加;后者有利于农产品供给增加,但不利于收人增加。因此,财政支农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人的目标实现主体分离,影响目标的实现。

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财政支农目标和农户经济目标冲突的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采取新的、高效率生产方式,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收人需求弹性的农产品,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高,能够实现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和谐统一,即既有利于财政支农目标达到,也有利于农户收人增加和家庭效用增加,使财政政策有坚实的微观主体基础,政策传导机制顺畅。

第三,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现代化要求错位,不利于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要求劳动者知识技能、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方式等诸要素整体协调和层次的提升,任何一个方面的落后都将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农业生产的要素构成来看,劳动力、土地、劳动工具、农产品品种、基础设施、技术等要素的有机协调,才能有利于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以及其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农户从农产品产出增加到收人增加之间还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即完成从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到销售,或者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事实上,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传统农业经济内部,传统种植技术不能适应农产品新品种的要求,气候等自然条件受控性差,农业自然风险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制度不完善,农业经营市场风险大等制约着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产品产量增加和农民收人增加的统一,财政必须有所作为,如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整治土地,改良土壤,改变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被动服从局面,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科研投人,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强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研究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制度,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等等。以上措施的综合配套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农业走出传统农业困境的重要前提。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不仅影响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人的增加,也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福利的改善。

由此可见,一定规模的财政农业投资和投资结构的合理化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化,缩小农业与现代工商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构建和谐经济社会关系的基础。

三、提高财政对农业投入效益的对策

理论上,要提高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绩效必须使财政投人方式与农户理性经济行为相协调,财政支农目标与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相兼容,促使农户增加对农业的投人,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事实上,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与农户经济投入的互补性较差,不能产生协同效应,这是财政农业投人绩效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提高财政支农绩效必须改变不合理的财政支农投人规模、结构和机制,使财政支农投人能够适应、引导农户经济行为,促使农民收人增加、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生态改善。

第一,增加财政支农的资金投人力度。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投人增加是结构优化的前提,只有在投人总量增加的前提下,投人结构才能得到有效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农业投资比较率这一指标值应该接近1。可是,我国的这一指标值还不到0. 2。当前,我国已经开始进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应该通过完善财政支农制度,强化财政支农政策执行,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速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逐步提高财政投资比较率和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改变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短缺的局面。这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前提。

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变迁

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基本由国家包办,通过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组织体制进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分配。但国家预算安排制度内提供仅限于公社本级一部分公共产品,公社级的大部分公共产品和生产队、生产大队的全部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制度外自我提供,农村文化投入始终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使得农村的文化产品短缺单一,但相对比较均等。

1.2 改革开放后至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早在”六五”规划时期,国家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但从未达到。相当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观念认识差距、市场经济冲击和财政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处在一个相对滞缓的发展状态,甚至不少地方的建设急剧下滑,已有的设施或破损严重、或转为他用,人员队伍严重流失。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更多地要由基层政府负担,与地方财力直接挂钩。而乡镇本身财源有限,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难以为续。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1.3 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步伐的加快以及非税收入的取消,县乡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凸显出来,这使得整个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比税费改革前面临更大的资金缺口,更遑论文化产品的供给了。由于文化事业费总量偏少,加之城市发展日益成为关注的中心,因此有限的投入往往集中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日益被边缘化。

2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变化不大,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很落后,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的现象不容忽视,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

2.1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匮乏

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乡镇则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乏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造成以政府供给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短缺,农民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2.2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意愿失实,过剩与不足并存。我国现实生活中,文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即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偏好,由“上级”决定提供公共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而没有建立起村民文化需求的表露机制,这使得农民、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意愿得不到真实反映。

2.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失调,使用效率低下

政府在供给农村文化产品中,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往往从功利原则和个人意愿出发,致使供给随意性很大,不仅在总量上短缺,而且在结构上也失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关系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二是关系农民基本人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品供给短缺,三是关系政治利益的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实际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无人问津。

2.4 基层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贫乏,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农村基层政府或村级组织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数量少,而且极少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即使是政府举办的少量文化活动,也主要限于节庆等特定场合,或者是为了满足政府经济活动的需要,或仅仅放几场电影,而非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一些乡镇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3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的剖析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供需失衡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的现实情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3.1 “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总量的增长

所谓二元经济,简单地说,就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经济。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财政资源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造成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文化娱乐等公共产品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城市居民通过缴纳税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文化产品,其供给进入公共财政体制。但农民通过税收等形式向国家缴纳资金后,享受的各种公共产品却仍要进行成本分摊,而不是由政府统一从财政支出中进行安排,其文化产品供给是一种制度外供给的方式,从数量、质量上都远远劣于低于城市文化产品。

3.2 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我国财政体制自1980年起沿着财政分权思路不断推进,并于1994年在中央和省之间建立了分税制,初步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和事权范围。在分税制的具体运行过程中,财力逐级集中,事权层层下放。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尤其是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失衡加剧,乡村债务继续增加,乡、村组织正常运转难度加大。上级政府虽然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弥补地方财力,但因其支付有限,加之基层政府其财源多来自本地经济总量,增长小且零星分散难以征收,凭借其本身财力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要么少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要么把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推给农民。

3.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缺乏科学性,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随意低效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决策权在县乡政府,农民被排斥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运作和监督之外,缺乏对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的表述,不具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实际权利,无法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体现自己的意志。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3.4 监督不足造成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我国制度内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支农资金,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总量仍然有限,加上财政对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财政分散且自支自管,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财政支农经费在各级各地被挪用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开支,或挪作他用,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极其低下。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4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是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单治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经济学分析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5)

[2]刘颖,杨彦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

[3]史玲.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第4篇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 通远镇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010-02

通远镇地处高陵县西北部,交通便利,地势优越。全镇辖10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5万亩,人口2.8万人,属于人口密集型的传统农业乡镇。2001年以前,是比较典型的“高产穷镇”的代表。近年来,通远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行了“为民服务制”、“民情报告单”制度和“双诺、双示、双评”制度,以实际行动建设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制约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通远镇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通远镇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根本性问题越来越明显

通远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通远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支农贷款不足。近年来,由于金融机构体制、机制的因素,在具体的支农、助农工作中还存在着群众贷款难问题。目前信用社支农贷款额度为3000-6000元,由于物价上涨,贷款金额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发展需要,阻碍了群众的发展。

2.政府惠农补助资金不多。近年来,政府支农惠农的资金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补助资金缺口数量较大,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但由于资金缺口大,造成了多数新打机井不能正常使用,影响了群众的生产。

3.农产品产--供--销脱节。近年来,随着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的不断扩大,但在市场经济中,由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因素,市场销售体系网络不健全,合作社在农业产供销中的作用甚微。

4.缺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二轮承包后,由于农村人口增多,新迁入、出生的人口一直没有土地,但是由于村上发展公益事业的需要,村组往往已经将5%机动地承包出去,且5%机动地也远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致使缺地农民不断增多,这也成为了目前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农资价格上涨,农民增收创收压力还比较大

一方面随着通货膨胀形势的不断严峻,国家虽然在调控物价方面采取了措施,如规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加大农资补贴力度,但是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大超过了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影响到农民的创收。另一方面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形式依然严峻。尽量运用科技手段、产业结构调整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是产品增长的空间相对较小,如小麦和玉米提高100公斤是相当困难的。

(三)培育新农民步子还比较缓慢

农村劳动力受专业培训程度低,从而阻碍了接收新事物,学习新科技的能力。由于小农思想的束缚、出门打工者较多等原因,农民学习科技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只看到眼见能赚多少钱,对科技培训积极性不高。

(四)农村生活居住环境还不尽人意

农村建房缺乏规划,分布无序,杂乱无章,生活污水自然排放,生活垃圾随便堆放,进行“一池四改”(沼气池、改厕、改水、改厨、改圈)的农村住户不到30%,进展缓慢,农村生活环境呈现出脏、乱、差的局面,居住环境不尽人意。

二、加快通远镇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多种举措促进农民创收增收

1.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贷款渠道上,制定农行、农发行等专业农业金融机构支农惠农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商业银行支农惠农贷款的力度。在贷款方式上,进一步完善“五户联保”的贷款方式,同时开展以建立农户资产抵押的贷款方式,用农户的房屋或生产性的大棚、果树财产等进行评估贷款,减少贷款手续环节。

2.改革政府支农投资分配与管理体制。改革财政支农预算分配管理方式,统一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科学划分财政支农预算科目。建议实行5:3:2的配套资金分配办法,即:群众拿5,配套资金3,工作经费2。

3.建立完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要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专业市场网络,提高集散速度。例如,2010年我镇已经与深圳科健投资公司签订了2000亩蔬菜种植购销协议,公司提供种植品种、种植技术、农资等,而且蔬菜的收购价格高于市场10%左右,保障了农民群众增收创收。

4.确保缺地农民的利益。镇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开拓就业市场,支持和引导农民走进第二、三产业;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保证被征地农民在失去了土地这个劳动对象和最基本的资料后,有一个基本的生活来源。

(二)以特色产业为引擎推动通远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以建设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远镇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区由设施蔬菜栽培基地、蔬菜育苗中心、蔬菜交易市场三大建设内容组成。规划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总面积26000亩,其中设施栽培25770亩,新蔬菜育苗中心80亩,新建设蔬菜交易市场150亩。

2.以农业合作社为龙头,树立品牌意思。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以农业合作社为龙头,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知名品牌。现在通远镇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多达十几家之多,数量呈逐渐上升态势,而且规模不断壮大。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3.以全民创业为动力,发挥自身优势,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积极推动全民创业,鼓励农民发挥自身优势搞规模种养殖,把回乡农民工创业纳入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资金上、项目上、创业环境上给以大力支持。

(三)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档次

重点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综合性培训,扎实推进“一池四改”,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同时以统筹城乡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名村。

(四)下大力气改善民生,确保农民过上幸福日子

镇政府一是民政救济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合疗和养老保险工作发挥明显作用。三是村级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为群众看病提供了更多方便。四是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加大。五是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了县上下达的各项人口控制指标,计划生育率达到了100%,保持了人口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良好态势。六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七是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八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通远镇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在这种发展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如何全面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们不断的思考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库占福.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法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1):103.

[2] 刘军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3):102.

第5篇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本文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的相应措施。

从1996 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至今,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改革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完善信用社治理结构必须要有竞争的市场,实现有效监管也必须要有竞争的市场,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同样需要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去满足。因此,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多元化成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2005年人民银行主导小额贷款公司试点,2006年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2007年银监会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1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后,目前我国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已初步建立,即以合作性金融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证券市场和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农村金融组织民营化程度加大,乡村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试点扩大了各类资本合作的参与路径,并促进农村金融竞争机制初步形成,使得财政资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和非营利资本角逐农村市场的竞争机制初步建立起来,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金融主体呈扩大化趋势,逐步形成了由各级政府、具备国有、集体、外资、港澳台、私人等各种资本背景的企业、农户和其他私人投资者构成的多元化金融主体格局。

2 我国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但据统计资料显示,建国以后至2005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2.2 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单一化

虽然经过多年改革,但是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单一化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而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其他银行机构很少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大都把资金转到城市。同时,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流回城市,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实际上也成为农村资金流出的重要渠道。现实中,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

2.3 农村金融产品单调,业务单一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业处于无竞争状态,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大多缺乏金融服务意识,经营方式粗放,不注意金融产品的需求创新,满足于坐等顾客上门;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金融机构没有适时根据农民需求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就是在一些传统业务上,也缺乏创新。

2.4 民间金融组织活跃但缺乏有效监管

正规金融机构缺乏活力,在客观上为各种民间金融活动提供了发展空间, 很多地方民间借贷甚至成为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据调查,民间借贷占整个农村资金市场总量的30%到70%不等,且越是落后的地区民间金融组织越为活跃。虽然民间金融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紧张的压力,但是,民间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不规范、风险高、纠纷多、盲目性大等弊端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很可能会加重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3 完善农村金融的措施

3.1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要进一步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拓展支农金融业务,针对“三农”的特点, 在进行农村金融体系设计时,必须加大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性金融投入, 应建立以农业政策性金融为主线, 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和农村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商业性金融是金融体系的主要力量,能够围绕农村经济和生活的发展,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供给, 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这也成为政府支农手段多元化的重要政策选择。另外,我国还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其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现有正规金融的主体,所以必须坚持农信社“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的终极定位,只有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 才有能力支持广大农户发展经济, 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

3.2 完善准入、退出制度

垄断不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必须要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要在综合评估各地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条件以及当地风俗的基础上,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真正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同时,要抓紧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这也是强化外部约束、保障农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条件。

3.3 规范引导民间金融

尽管民间金融组织不够规范而且存在许多弊端,但对于现阶段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活动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承认和正确对待民间金融,鼓励其合法发展,使其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要通过正确的形式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而非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以达到让其填补目前国家在农村金融方面的空白,推动现阶段农村农业正常发展,保证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梓舟. 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视角看农村金融的改革[J]. 南方农业,2008(1)。

[2] 马君实. 完善农村金融支持战略的几点思考[J]. 中国金融, 2008 (1)。

第6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 新农村建设 创新

1 建瓯市及石狮村镇银行概况

建瓯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疆域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总人口53.89万,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4.12亿元。全市农业总产值33.66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50.05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49.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7元。

建瓯是农业大县,农产品极为丰富,农产品流通十分活跃,但由于农产品季节性很强,上市时间集中,资金需求量大,从事流通的农户们常因一时周转资金缺乏而发愁。

为着力于解决建瓯金融服务不足现状以及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建瓯市石狮村镇银行于2008年4月份开始筹建,6月28日获得银监部门的《金融许可证》和开业批复,其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及办理国内结算等。该行的经营目标是办成涉农领域具有特色的精品银行,成为我市农村金融的有益补充。

福建建瓯石狮村镇银行作为新生的农村金融机构,从2008年挂牌成立至今将迈入第六个年头,从开业之初,该行便明确了市场定位:重点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社区、城乡居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己任,在努力实现自身发展与支持农村金融薄弱领域实现互利共赢。截至2012年5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4179.61万元,市场份额不断攀升,稳居福建省村镇银行前列。其中支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90%以上,50万以下客户占客户总数的75.00%,有效兑现“小额分散”的服务承诺,逐步建立健全授权授信、风险防控制度,规范信贷业务操作,至今各项贷款收息率达100%,无一笔不良贷款发生。村镇银行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瓯石狮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取得成效

2.1 支农有特色,创新有作为 根据市场定位,该行采取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模式,创新开展了十个信贷产品(包括股权质押、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有效突破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备、农户手中可供抵押、担保的财产不多的困局,其中最具特色的农机具贷款为当地人民银行大为推广,为有效争取“三农”客户提供重要砝码。

2.2 以服务、效率吸引客户,形成集聚效应 坚持“小额分散”原则,有效扩宽支农资金受众面,确保该行涉农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切实做到“关注三农,服务三农”。通过简化业务审批流程,公开承诺办事效率,落实支农贷款利率优惠等举措,以“高校、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发展生产,有效缓解本地农户融资难的问题。由于授信业务岗位职责清晰,办理实效明确,坚持简洁的流程管理,高效的信贷办理程序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支农业务支持发展。截至目前为止该行共有贷款户641户,户均贷款37.76万元。贷款涉及农业发展各个环节,为建瓯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自己助力,有效兑现了村镇银行“小而分散”的办行宗旨,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3 以业务经营为中心,突出重点,全方位推进业务快速发展

2.3.1 大力拓展重点客户,狠抓资金组织。针对村镇银行社会认可度较低、机构服务范围小、竞争优势较少、筹措和吸收公众存款资金的难度较大的不利因素,深入开展关联营销、换位营销,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向其提供立体化、深层次、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对客户进行清分,有信贷业务的客户和存款余额较大的客户维护由其对口客户经理落实维护工作,对小额客户由柜面通过优质服务进行维护,形成双向多层次的服务网络,做到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有效提升客户归属感。加强客户经理上门走访维护工作力度,实地了解客户困难,并提供相应金融支持。强化“全员营销”理念,促进各项业务继续增长。

2.3.2 力促优势业务营销发展。保管箱业务是该行率先在当地银行系统推出,成为建瓯市惟一一家办理的优势业务。保管箱业务为该行吸引发展优质客户提供了重要渠道,也为日渐富裕的农民和建瓯市提供一个存放贵重物品的场所,让农民和建瓯市民享受到更为优质、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2.3.3 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该行不断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开展步伐,在原有银联借记卡以及ATM功能上,该行通过福建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间接接入,开办了网上银行、短信银行等现代支付工具。为该行进一步提升“三农”服务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2.4 优质服务,推进支农工作向前发展

2.4.1 强化形势分析,紧跟市场动向。为扎实做好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服务“三农”发展大局工作,该行将重点锁定县域农村经济主导行业,审慎开展小微企业联保贷款、合理调整利率定价,为切实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增强该行行业竞争力提供有力保证。

2.4.2 深入基层调研,搭建信息平台。积极稳妥地做好支小金融服务工作,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力度,有效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手段,深入了解小微企业多层次多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效加深了银企互信,为进一步的深入合作打开广阔的发展新局面。

3 建瓯石狮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存在不足

3.1 政策金融投入严重不足 村镇银行成立不久,能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大,项目政策性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的发展存在资金缺口。

3.2 信贷产品期限短,难以满足长期的金融需求 当前村镇银行缺乏对需求度日益提高的3-5年的中长期信贷品种的开发与使用,诸如大牲畜养殖、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农用运输车、创办涉农相关企业投资、助学贷款投资等。

3.3 支农信贷服务产品缺乏创新变通 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但村镇银行很少有针对农民不同生产、生活需求量身定做的贷款产品,在信贷期限上存在诸多发展瓶颈,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信贷需求。

3.4 金融服务网点辐射不到偏远山区 有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数量极其有限,且服务网点的分布也不太合理,大多数服务网点分布于人口较多的乡镇,有些乡镇甚至没有服务网点,造成农村办理结算业务的不便,偏远山区的人民的很多金融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3.5 农民贷款瓶颈——抵押担保措施较为单一 银行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往往要求贷款者提供抵押担保。农民作为贷款者,想要进入担保抵押范围实在艰难;贷款难的现状比较严峻。

3.6 服务宣传不到位,交流沟通渠道不够畅通。

4 建瓯石狮村镇银行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建议

4.1 增强政策支农力度 政府应该将支持服务“三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增加支农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建立水利、小型农村道路、农桥等专项资金。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村社保投入,提供农民生活保障和就医保障。

4.2 推出中长期信贷产品 为满足农村全方面的金融贷款需求,村镇银行必须创新信贷产品,适时推出中长期信贷产品。当然,这必然影响银行的金融灵活性,在短期内可能会造成资金通转不灵,但是这也督促广大银行更致力于资金的引入,在金融大环境下,经过几个存贷循环,银行存贷业务依然会正常化,而在这循环下,农村经济已得到显著改善。

4.3 创新支农金融产品 必须推进金融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资金源泉。只有推进创新,银行才能开辟更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业务,有条件地、慎重地开展创业投资服务,扶持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把它们做大做强,使它们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银行的战略性优质客户群。

4.4 切实解决抵押担保难问题 为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必须进行金融创新。有效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除了金融机构要在制度和产品方面加强创新外,还要有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多方的参与。

4.5 加强宣传,畅通交流沟通渠道,增加服务网点 针对农村网点覆盖面少的问题,金融机构应尽可能地多设服务点,并以点带点,促进点与点间信息的沟通;再者,合理布局服务网点,优化网点布局效果,在网点有限的局限下,保证网点服务的优质性、辐射性。只有这样,才能使金融思想深入农村,促进新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方.村镇银行——打造新农村建设的金融超市[J].时代金融,2011(18):105.

[2]杨志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对策探索[N].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91-93.

[3]李长健,卞晓伟,张磊.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的双重视角[N].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01.

第7篇

农业:早稻2.98万亩,晚稻6.71万亩,蔬菜1.56万亩,蔺草4900亩,西瓜5600亩,花卉苗木8500亩,葡萄2800亩,梨8200亩。

渔业:渔业总产量1126吨,产值563万元,其中淡水渔业70吨,产值35万元,海洋捕捞1056吨,产值528万元。

畜牧业:猪存栏36800头,出栏28000头;家禽存栏79.85万羽,出栏77.12万羽,禽蛋生产1527吨;奶牛存栏610头,牛奶830吨。

林特产业:“慈城”牌荸荠种系列杨梅、“洪塘”牌蜜梨均入选宁波十大名果。种植银杏、栾树、桂花、红叶石楠等树木20余个品种、10余万株;完成山地造林面积100亩,启动迹地更新200亩;完成道路绿化10公里,河湖库区绿化60亩,江河沿岸绿化5公里;创建绿化示范村建设6个、园林式村庄完善提高3个;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5公里。

“双夏”情况:于月中旬日开镰,27日收割完毕,月底晚稻基本插种完毕。早稻每亩单产437公斤,比去年增加25公斤。安排收割机400多台,拖拉机1180台,预备库容为1万吨的仓库,配备烘谷机8台;农资市场稳定,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平稳、品种齐全、数量充足,用电、用水基本得到保障,柴油供应正常。今年50亩以上的生产大户有183户,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为49户,比去年增加11户。

二、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财政投入和政策保障并重,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大惠农支农财政投入力度。根据区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贯彻落实“630”行动计划,争取到区财政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30个惠农支农项目,比去年增加2000余万元,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年上半年投入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启动3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二是做好政策配套保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重就30个惠农支农项目(农水局部分)制定了操作性强的6个配套文件,做到从政策上扶持、从资金上倾斜,带动各个项目又好又快的发展。三是积极推行“领导联村、部门帮村、企业援村”模式。已经落实30位区领导与30个行政村结对;53个区级机关部门或文明单位与53个行政村结对,投入帮扶资金187余万元,建成标准化村落文化宫23个,村级小公园78个,做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所有区级机关部门;有139家骨干企业与110个行政村结对,实现了村村有结对企业的目标,共落实到位帮扶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改善农村饮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已建造标准厂房10100平方米,为发展集体经济打下良好基础。

(二)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重,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我区已完成34个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占全区总村数的30.91%,年预计可完成10个村的股份制改革。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涉及茶叶、杨梅、小水果、蔬菜、家禽、农机等。三是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承包权证管理,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四是减轻农民负担。加强涉及农民负担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公开、审核和监督。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五是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强化督导审计,做到“三统一两规范”,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决策、审核制度,规范村级会计委托制,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发展权、收益权。

(三)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和防汛抗旱工作并重,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农村水利生产条件实现新提高。

一是认真做好三防各项工作。组织抢险队伍13支365人,配备冲锋舟6艘、救生衣200件,防汛编织袋2万只等救灾物资。完善防汛预案,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水库的巡查工作,加密巡查次数,严格水库控制运用,加强汛期水量调度,及时做好预泄工作。二是抓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抓好姚江防洪堤防工程建设、慈江灵山段整治项目、英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扫尾工作、慈江中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和荪湖水库保安工程前期工程。河道疏浚计划数为79.47公里,列入区政府实事工程为50公里,目前已完成51条,在建2条,累计完成长度55.036公里。列入“630行动计划”的河道砌石10公里,实际指标为17.25公里,目前已完成11条,在建3条,累计完成长度10.157公里。新建维修渠道11.435公里,小斗门维修6只,修建排水沟11.3公里,修建机耕路8.57公里,修建机埠16只。

(四)发展精品农业和优化产业结构并重,大力推广“农民信箱”,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有新成绩。

开发慈城塔牌、义茂年糕专用稻米生产试点基地1000亩,全面提升外漕蔬菜、苏冯甲鱼、裘市葡萄,西江、横山蜜梨、三勤白茶、毛岙红豆杉等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今年三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计划投资1904万元用于技改项目;扶持农产品品牌建设,组织“佳佳牌鱿鱼丝”、“义茂年糕”等8个企业产品分别参加省、市两级名牌产品申报;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换证、认证工作。农业标准化工作全新起步,南方蜜梨标准化示范区已经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验收,三勤白茶产地正在申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宁波乳业集团、双顶山养猪场正在申报市级标准化示范区;农业信息化工作多点推开,农民信箱工程逐步完善。

(五)动植物防疫和安全监管并重,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取得新进展。

一是防疫工作成效显现。坚持不懈抓免疫、抓监测、抓消毒、抓无害化处理,防疫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实验室监测发挥积极作用,今年上半年检测样本996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对生猪“瘦肉精”抽查,重点抽查了庄桥、洪塘、慈城的养猪户,共抽检猪尿样品21批次,共计226份样品,未发现使用“瘦肉精”;对奶牛场、5000羽以上禽场的疫苗、抗体抽查,共检疫奶牛650头,抽取鸡、鸭、鹌鹑400羽份,实施禽流感抗体测定。对我区一家供沪生猪养殖场进行重点检测,确保生猪出栏无违法违禁现象发生。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制订《区农林水利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和渔业安全工作;重视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全区共检测样本1649只。强化质量意识,强化科技意识,以举办“农民田间流动学校”、各类培训班26期,参加人数884人次。三是开展农资市场执法专项行动。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种子、肥料、杀鼠剂市场秩序和农药、卫生杀虫剂市场秩序为重点,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为中心的“绿剑”春季、夏季集中执法专项行动。据统计,在上半年的“绿剑”系列行动中,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4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68家次,抽样检测样品农药15个,种子3个,肥料2个,合格率达100%。

(六)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并重,以科技兴林为增长点,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迈出新步伐。

一是做好生态建设。完成植树10余万株,做好道路、河湖库区、江河沿岸绿化工作,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实行补偿资金的“一户一卡”制;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做好林业行政许可和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认真开展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调查排摸工作。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共清理病死松树2600余吨,投入人工8600工次。二是做好森林防火。通过森林防火四条防线的构建,严防森林火灾,全区无一起森林火灾的发生。三是发展林特产业。今年新发展改造茶园100亩,其中三勤50亩(龙井43)、金沙50亩(乌牛早)。今年春茶总产量144吨,产值758.4万元,比去年增加136.2万元。其中名茶4.5吨,产值312万元,比去年增加产值136.2万元。笋产量5280吨,产值935万元(其中毛竹笋3750吨,产值710万元),分别比去年增加880吨和350万元。葡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杨梅生产形势喜人,产量1550吨,产值1860万元。

(七)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百名干部下基层,积极开展便农惠农服务。全区“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以后,该局党委迅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决定开展“真情5+1——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和“农民田间流动学校”服务。“真情5+1”即每名机关干部结交5名农民朋友、帮扶1户困难户。通过这项活动,切实教育干部从思想上加深为农服务的认识,从感情上密切为农服务的联系,从行动上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由40余名干部组成的“农民田间流动学校”,采取在田间地头现场讲解、手把手传授的方式,让农民在种植养殖地提问题,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并于今年6月获“区十佳党员志愿者(团队)”荣誉称号。二是群策群力谋发展,大兴学习调研之风。通过开展理论调研文章评选活动和在农经网上开设“我心中的新农村”献计献策活动专栏,征集干部和社会公众对新农村建设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百余条,不仅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机关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本领,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三是创建评比转作风,提升同农民群众的感情。结合业务工作,开展了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暨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机关效能示范岗活动、服务明星评比活动,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了一次撰写“情系三农”感想文章和演讲比赛,引导和激励干部立足岗位比技能、比服务、比贡献。

三、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新农村建设方面。

贯彻落实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抓紧落实“630”行动计划,做好“新农村推进月”各项工作。继续推进“百千”工程,抓好3个省市级示范村创建、6个村庄整治;做好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

(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管理工作,指导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土地承包管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和农家乐;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积极开展村级服务,通过提供仓储、运销、信息中介等有偿服务,实现服务增收。

(三)防汛抗旱工作和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方面。

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思想,继续抓好主汛期防汛防台抗旱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加大巡查力度。继续做好慈江整治灵山段项目、城防工程和慈江中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做好河道疏浚、砌石,以及荪湖水库保安工程。

(四)林业方面。

全面推进区级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年计划完成5.3万亩,实行“一户一卡”制。做好林业执法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构建森林防火“四条防线”,严防森林火灾。

(五)农业执法方面。

继续做好对农资市场的整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推进和完善农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法制监督,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进一步加强夏秋季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和“瘦肉精”、“毒鼠强”等违禁药品的监管。

(六)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方面。

做好秋季防疫工作,完善防疫通报工作,加强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和抗体监测工作。发放新的《动物防疫登记卡》、《区养殖场动物防疫手册》。

(七)科研工作方面。

重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按时、保质、高水平地完成各个科研项目,做好科研经费预算、科研人员分工和项目的督查与审核。争取4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争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篇以上。做好“甬选56号”杨梅单株良种认定、良种葡萄苗繁殖基地、红凉伞商品盆花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3-0109-0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农业的健康发展都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证。特别是对于中国,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的健康发展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政策的推行以及农业本身的特性,我国农业自身的资金积累和外部的资金投入都十分匮乏,“三农”发展长期处于严重的资金短缺状态,出现了包括农业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等在内的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农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通过产业关联的传导与放大危害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并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加大了对“三农”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我国农业已经形成了由政府、金融、农户、农村集体和企业以及外资共同构成的多元资金投入新格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现阶段我国农业领域的资金投入还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尚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健全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还未形成。

本文依托于从辽宁农村所获得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多角度分析了现阶段资金投入“三农”所面临的困境和严峻现实及其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农业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建议,笔者期望本文对于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以及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会有所助益。

一、 辽宁“三农”状况的基本评估

辽宁地处环黄渤海的中心区域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三省中惟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中国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拥有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等重要港口,是东北经济区的门户。与东北的其他省份相比,辽宁省区位优势突出,城市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科教优势明显。然而,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的经济结构也表现为工业比重大、农业资源少、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大工业,小农业”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较大,发展极不协调,“三农”领域投资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投资增长较慢,比重偏低;二是农村投资与城镇投资差距较大。以2000―2005年间的数据为例,辽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5.82%下降到2005年的13.25%,与此同时,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增速也均低于同期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

投资不足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辽宁的城乡差距。目前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在最受关注的居民收入方面,1978年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倍,到了1995年为2.1倍,2000年扩大到2.3倍,2005年进一步扩大到2.47倍[1];此外,在农村居民得到的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以及水电、通讯等公用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城市居民存在巨大差别。城乡差距的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的外流,“三农”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

二、农业资金投入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三农”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以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农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1980年的133亿元增加到2005年13 678.5亿元,25年间共增长了103倍[2]。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业投入水平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水平相比,各个层次的投入水平都还比较低,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状况

农业是需要政府支持和保护的产业,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轨时期,“三农”领域有着巨额的资金需求,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推广、农业生态环境改造等等,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然而,长期以来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并没有得到根本的保证,与其对城市的投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对城市投入的1/10;对农村卫生、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也与城市相差甚远;特别是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远不及城市。以辽宁省为例,虽然政府农业投入的绝对规模逐年增加,但相对规模,即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等却呈下降态势。

如图1所示,1980年以来,除个别年份略有波动性上升外,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总体上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1980年的14%左右下降到2005年的7.7%。且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均低于同期全省农业GDP占总GDP的比重,这表明,与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水平较低。此外,财政农业投入的资金到位率也不理想。尽管各省农业投资条例明确规定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应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但是财政农业投入资金被挪用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财政困难的县级财政甚至将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弥补办公经费不足,财政支农资金在经过若干管理层之后变得越来越少,加之“非农化”倾向日益严重,致使真正投到农业的财政资金严重不足[3]。

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也存在问题。首先,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有70%―80%左右用于支援农业生产和事业费的支出,而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科研等方面的投入不足30%。有学者曾以1980―2001年为研究区间,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中各项支出对农业增长的产出弹性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农业科技三项费、农业救济费、支援农业生产和事业费支出的产出弹性,由大到小分别为0.43、0.09、0.0046和-0.11[4],可见,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对于农业GDP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农业科技投入,而支援农业生产和事业费支出似乎并不能带来农业GDP的增加,这可能与“两项费用”中的事业费比重过大有关;其次,在财政农业投入中,地方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约为80%左右,而中央政府仅承担了约20%[5]。英国学者巴斯特布尔(C.F.Bastable)曾经提出财政支出的“利益原则”,认为凡属事关国家范围内的整体利益的支出,应划归中央,而与地方利益有直接关系的支出则应划归地方政府[6]。我们知道,农业生产虽具区域性,但多数与行政区划不重合,地方政府对农业投资存在不同程度外部效应,而农业本身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地方政府受现实利益的驱动,对农业这种基础性产业的投资缺乏经济动力和意愿[7]。因此,与上级政府相比,下一级政府进行农业项目投资缺乏动力。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现行的财政农业投入主体结构不能有效保证财政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可能会造成财政农业投入总量和增长后劲的不足。

(二)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投入状况

我国的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金融的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合作性金融的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共计四类。其中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是涉农的金融机构,然而除了农信社外,其他金融机构的农村业务都在不断萎缩。总体上,金融支农呈现出信贷资金投放减少、农业资金“非农化”加剧的趋势。

从1990年至今,辽宁省金融机构的年人民币存款和贷款的绝对规模逐年上升,而其中农业贷款的绝对规模却在1994―1996年出现了下降。农业贷款的相对规模,即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截止到2004年底,呈现波动性下降的态势,从1990年的5.25%下降到2004年的3.63%。而到2005年,由于受到国家对“三农”支持政策的影响,农业贷款有大幅增加,绝对规模增加了将近一倍,其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也由2004年的3.63%上升到2005年的6.45%[8]。

但无论是1990―2004年间的逐年降低,还是2005年的大幅上升,辽宁农业贷款的相对规模,即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与农业对GDP的贡献相比,还是显得过低了。用农业贷款相对规模最高的2005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6.45%,而当年辽宁农业GDP占总GDP的比例为11%[8]。显然,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足。

第一,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萎缩。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粮食购销主体的多元化,农发行政策性收购贷款业务大幅下降,政策性支农作用弱化。与此同时,急需政府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因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而成了阻碍“三农”发展的绊脚石。

第二,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减弱。出于对成本、收益和防范风险等多方面的考虑,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收益低、风险高的“三农”领域,将战略重心转向大城市和高端客户。2005年,辽宁省涉农贷款1 006亿元中,粮食收购贷款(494亿元)和农业贷款(512亿元)各占1/2,其中,农业银行投放农业贷款81亿元,占农行全部贷款余额的30%左右,而在1980年以前农行却有98%以上的贷款投向农业领域。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更是微乎其微,而新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愿在县域设立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严重萎缩,保留的机构主要是吸收存款和清收不良贷款,成为帮助农村资金外流的“抽水机”。

第三,合作性金融支农实力不强。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惟一直接面对“三农”的机构,在农业信贷资金投入方面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据统计,辽宁全省2005年农信社农业贷款的数量为429亿元,占全省农业贷款总额512亿元的84%,而全国农业新增贷款中也有85%以上来自于农村信用社。然而,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比率高、经营机制和绩效差,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其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弱。尽管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农信社经营效益略有好转,但其实力还不足以真正承担起完全满足农村资金市场需求的重任。据统计,辽宁的农村信用社以其占全部金融机构8%左右的储蓄余额支撑着84%的农业贷款。全国的平均水平是:农村信用社以其占全部金融机构12%左右的储蓄余额支撑着60%―70%的农业贷款和70%―75%的乡镇企业贷款[9]。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几乎成为农村地区惟一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承担了与其实力极不相称的支农重任。

第四,农村邮政储蓄资金“农转非”。据测算,邮政储蓄机构,作为我国的第五大吸储大户,在农村地区吸收的存款大约占其全部存款余额的40%,但由于其在农村地区只存不贷,大量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转存外流。尽管从2007年3月1日起,辽宁省邮政公司启动了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结束了邮政储蓄20多年“只存不贷”经营模式,然而现阶段该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邮政储蓄农业信贷资金的投放规模,与其“农转非”的资金规模相比,仍是杯水车薪。

农村金融体制的弊端使得农业农村资金大量流失,据估计,农村每年流出资金在6 000亿元左右[10]。而占总人口70%的农民从我国国家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份额还不足全国信贷总额的7%,据专家推算, 包括农业和乡镇企业贷款在内的全部农村贷款额,仅占国家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0%左右,而农业、乡镇企业创造的产值占整个GDP 的比例却超过48%。

(三)农户对农业的投入状况

实行以后,随着由财政、金融、农村集体和农户等共同组成的多元资金投入格局的形成,农户的资金投入主体地位愈发突出,其资金投入量占农业资金投入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40%―60%[11]。辽宁省的农户投资在农村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在80年代也出现了大幅增加,最高曾达到66.34%,然而到了90年代初,随着土地制度改革能量的释放完毕,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变得非常缓慢,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大大降低,从1991年的66.4%下降到了2005年的11.83%,并且中间个别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在农村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7.08%下降到2005年的23.68%。近年来,除了投资增速和所占比例大大降低以外,辽宁农户投资还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农户投资以第一产业为主,1980年至今,全省农户人均家庭经营费用中用于第一产业的支出都占到90%以上,但其中纯农业支出所占的比例不太稳定,最高是1990年的61%,最低的是1980年的15.6%,而2005年为45.4%[12]。

第二,农户投资的短期性和非农化特征明显。在辽宁省农户家庭生产投入现金中,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占有绝大比例,为90%左右,而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仅仅占10%左右,1995年甚至还不到5%。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全省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占农户家庭生产费用现金支出的比例就降至10%以下,并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1年才有所回升,这说明全省农户生产性投资以短期投资为主,即主要用于当年诸如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物质消耗的生产费用支出,仅仅是一种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性投资。根据对辽宁省5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发现,农民在资金的运用意向上主要是选择结婚、生子、上学等一些消费性项目,而愿意作生产性用途的人和资金比例都较少,农户投资的非农化倾向十分明显本次调查在2006年底,本课题组分别选择辽宁省不同地区的500个农户,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62份,涉及农户462个,总人口1 988个,户均人口4.3人,劳动力共1 294人,户均劳动力2.8人。。1985―2000年,全省农村个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之比的平均数为1∶8.52。农户的生产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作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缺乏对农业长期发展投资的足够热情。

第三,农户具有住宅投资偏好。1997年以前,全省农户住宅投资占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部在50%以上,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比值甚至高达9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我国农村的建房投资一直处于高温,1994―1996年间,农户住宅投资的年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直到1997年,持续的高速住宅投资增长才出现新的变化,开始增幅减缓,特别是近几年,全省年农户住宅投资量占农户总投资的比重已下降至50%以下。从总体上讲,在辽宁省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户住宅投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仍然较大(见图2所示)。

(四)农村集体、企业对农业的投入状况

――生产队体制期间,农业资金投入约有1/2左右来自农村集体,然而的实行使得农村集体的经济职能迅速弱化,许多由农村集体承担的项目改由农户承担,农村集体的积累水平快速下降,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不断减少。

乡镇企业一度曾是农业资金投入的主力,然而,1994年以来的分化重组削弱了乡镇企业的投资实力,乡镇企业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骤降。2000年以后,随着农业产业新增长点的形成,投资农业的效益增加,企业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一些龙头企业通过预付定金、生产补贴、利润返回等形式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支农服务,但由于目前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较低,这些资金投入尚不足以缓解农业资金短缺的局面。

(五)外资对农业的投入状况

外资进入 “三农”领域,不仅有利于缓解农业资金的不足、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经营,还能推动农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是:规模较小、效率偏低、区域不平衡。1998―2005年间,外资对辽宁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数量分别为11.21、5.46、3.93、2.11、6.36、9.20、10.39、6.85亿元,大约占同期农村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左右[8],从趋势上看,1998年以来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全国的水平是外资占全部农业资金投入总额的3%左右,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约占20%的比重相差甚远。

三、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农业的弱质性

一方面,农产品差异性小,进入壁垒低,生产者众多且比较分散,供给弹性较大,而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却较小,两方面同时作用,使得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很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的不利局面,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市场风险较高。另一方面,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生产者面临着极高的自然风险。因而,在资源配置以效率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受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约束的高风险与低积累率的弱质性产业,农业自然无法得到资本的偏爱。从这个角度上说,农业投资不足问题的产生有其先天原因。

(二)农业的正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导致外部其他人受益或受损,受益即正外部性,受损即负外部性。众所周知,农业生产除了带来经济效益之外,还会产生特殊的生态和社会效应等,因此,理论界通常认为农业是有限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具有外部效益的混合性产业。农业领域的投资稀缺与其具有的正外部性有极大的关系,由于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存在,农业领域很容易出现“搭便车”的问题,生产者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且投资的成本与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也不十分明显,导致对投资主体的激励不足,其投资积极性偏低。因此,农业的正外部性是造成“三农”领域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二。

(三)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城市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曾长期实行的剥夺农业剩余以发展工业的二元政策。据统计,1952―1990年,在我国,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获取的资金为8 707亿元,通过税收渠道获得1 527.8亿元,通过储蓄从农业获得1 404.8亿元,扣除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农业为我国工业化提供积累资金1万亿元。这种发展战略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所提供的巨额积累已经远超出其自身承受能力,大量资金的流出严重削弱了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导致我国农业落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素质不高、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能力低下、农村市场狭小等问题,而这些又加剧了农业资金的外流。因此,城乡二元结构既是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导致“三农”问题的死结所在,更是农业资金短缺的根本诱因。

(四)土地产权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合理有效的土地制度能够推动“三农”发展,反之,则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瓶颈。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内核是: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户拥有承包权和使用权以及一定收益权。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它曾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然而它仍是一种不彻底的改革,现阶段,它的缺陷所带来的掠夺式经营、规模不经济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户农业投资的数量与方式。

第一,土地产权不明晰以及承包权的不稳定,降低了农民对土地收益的预期和信心,削弱了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也缺乏培育和保护土地的内在动因,最终导致了农民的短期投资行为。

第二,目前的土地家庭承包制,使单个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狭小,加之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健全,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难以实现。规模不经济使得农业领域的生产成本偏高、利润率和积累都较低,因而削弱了资本进入的动力,最终导致其外部投资稀缺和内部资金外流的现状。

第三,农民土地产权的残缺,使土地不能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一方面,农户不能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抑制了其追加投资的热情。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市场中其他要素进入农业部门的可能性,使农业处于一种封闭运行的状态,更加不利于吸引场外投资。此外,在现行制度下,农民也缺乏抵押土地使用权以获得大额贷款的权利,降低了农民借土地筹集资金增加农业投入的可能性。

四、建立健全农业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政策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健康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整体进程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投资则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引擎”,因此,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战略调整、政策修订、制度改革,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农业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是农业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关键。其基本思路为: 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应当朝着投入主体多元化、资金渠道多样化以及资金运作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逐步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信贷投入为支撑、以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以社会资金为补充、以倾斜政策为保护的多层次农业资金投入保障新机制。

(一)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建立稳定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

鉴于我国“三农”发展的现状,短期内靠农民、金融机构或其他社会主体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不现实的,现阶段,财政资金仍然是农业投入增量的主要来源,发挥着主导作用。(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确保政府农业投入稳定增加。改变国家的产业投资政策,由过去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逐渐转变为倾斜农业,从宏观角度调整工农业的利益分配格局。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真正将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并坚持财政支农“三个高于”的原则,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2)合理界定财政农业投入的事权和财权关系, 明确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责任和界限。一般来讲, 中央政府农业投入应限定在地方政府难以完成、企业不能做或不愿做、项目受益对象广、跨行政区域、投资规模大且期限长的领域, 地方政府的投入范围则是除协助中央外, 主要负责本区域内的公益性项目,以及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等[13]。(3)健全财政农业支持补贴制度。要继续巩固完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形成目标清晰、收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补贴制度。明确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比例,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4)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要求,集中各层次的财政支农资金,突出重点,形成生产性、积累性和服务性投入的最佳组合与投向比例。

(二)规范政府职能,明确财政农业投入的方向和重点

加大财政投入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直接增加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弥补农业领域的市场失灵,改善了农业投资环境,提高农业领域的投资利润率,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政府应对市场无法或难以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领域进行投资,而不能投资于盈利性、竞争性项目,不能排挤社会投资。结合现实情况,现阶段我国财政在“三农”领域的投入重点主要包括:

第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水利设施、小城镇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这些领域的投资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业资金的整体利润率,增加社会主体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第二,农业科教及技术推广体系。现代农业不仅受制于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约束,而且对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以及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然而我国农业科教支出水平并不高,仅占农业GDP的0.3%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0.5%的水平。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农业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潜力不大,因此,增加科技投入、走集约式增长道路才是农业发展的可行之选。而科研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外部效应,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单靠农民以及农业单位的投资是很难满足需求的,政府应成为农业基础研究、农业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农业基础教育等领域的投资主体。

第三,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依靠供求关系引导投资的流向,必须有发达的市场体系作支撑,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农业走向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营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不规范,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的要求,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市场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促进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

第四,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随着WTO的加入以及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政府必须把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作为农业投入的重要取向,重点扶持优质专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培育相对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三)创新财政农业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各级政府应改变过去的单一、直接、无偿的资金投入方式,根据项目性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加间接投资的范围,在吸引更多的其他类型的资金进入农业领域的同时,也最大化财政资金的效率和效益。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对于公益性项目,仍主要以政府无偿拨款投入为主。(2)对于各种经营类项目, 政府可以根据其经济效益的高低,进行不同形式的资投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准公共产品项目, 既可采用资本金、股份制等形式, 也可采用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经济效益较高的纯经营类项目, 如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可采用以银行信贷资金和企业自筹为主, 政府贴息的方式建设。(3)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等风险较大的项目, 可采用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周转金等形式支持其发展。(4)对于一次性投资需要量较大、固定经营成本高、有较高预期收益的项目, 政府可以通过经营权出让, 采用BOT 方式吸引国外资本或社会资金建设经营[14]。

(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严重缺失,农业信贷资金投放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的原因:农业的弱质性和外部性、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农村金融保险体系的不完善,因此,建议构建有利于克服因信息不对称和规模不经济而导致的较高交易成本劣势的多元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体地说,应加快农村金融整体改革的步伐,努力形成以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以国有商业金融为辅助、以小型商业金融和贷款组织为补充、相互竞争又各具特色、具有内在互补功能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比例,引导邮政储蓄等资金返还农村。此外,应在农村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风险分散保障体系,以增强基层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构建为农户贷款担保的信用担保体系,创新农业信贷方式,通过小额信贷、农户联保信贷等方式, 拓宽直接面向农户的贷款渠道,促进供需的有效结合。

(五)完善各种支农配套政策,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应着重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制定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多种手段,给予农户及其他投资者优惠,缓解资金投入农业后不能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利润的现实,确保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其次,稳定和完善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稳定承包关系,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农地使用权,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 建立并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让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在土地经营者之间进行合理流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维护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最后,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解决农业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增加农业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政协九届十六次会议资料汇编,2006.

[2] 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张乐柱.新农村建设资金统筹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2006,(9).

[4] 侯石安.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2.

[5] 中国财政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6.

[6] 孙长清.基于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最优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 丛树海.财政支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9] 翟照艳.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5).

[10] 樊平.要重视农村的六个流失[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2).

[11] 杨明洪.农业增长方式转换机制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2]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3] 罗建朝.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长方式与监督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