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3: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银行风险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银行风险论文

第1篇

(一)金融监管不到位。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虽然已经初步形成和发挥作用,但在部分细节仍然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特别是缺乏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的监督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导致这种缺失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对商业银行的社会职能缺乏明确定位。商业银行是以投资人及债权人的切身利益为重还是作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工具,监管部门尚未做出明确规定;二是除银监会以外,央行和国家财政部都对商业银行具有监督管理权,多部门共同领导的机制,造成商业银行发展思路的混乱;三是金融监督管理机制仍不够完善,对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不足,未能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的建立和相应管理机制的完善。

(二)风险管理文化缺失,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企业行为准则和经营思路的综合体现。作为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风险管理文化根本决定了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水平。因此,风险管理文化是除风险管理体制和政策缺失以外的关键因素,关系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发展水平和完善程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健全,但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导致相关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未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无形中限制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导致其经营风险的扩大。银行风险管理属于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范畴,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业务技能。合格的风险管理人员,除必须具备数理统计、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外,还要拥有扎实的逻辑分析能力,针对风险管理的专门训练更是必不可少。但是,从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来看,风险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理论欠缺、风险分析技术不足的问题,合格的、优秀的风险管理专员相对紧缺。与西方发达的银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比较落后,无法对市场风险实施有效防范和应对。因此,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刻不容缓。

(三)风险管理方法单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滞后。国际金融业发展到现在,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日趋完善,相关金融衍生工具也比较丰富且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量化工具、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发达国家成熟银行业的优势体现,也是其金融创新水平的有效保障。此外,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风险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对风险管理机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依然停留在简单、粗放的初级阶段,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滞后,风险量化工具欠缺,也未形成统一、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严重阻碍了其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滞后的信息系统,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难以进行风险管理的另一个绊脚石。其表现主要集中在收集信息滞后,手头数据不足,资料陈旧更新缓慢等等,而且商业银行的相关经营状况无法呈现,对市场变化不能实时掌握,这些都是风险管理无法进行的基础问题,建立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之上的高层管理,既无法掌握有效数据,也没有能力进行综合研究、分类考察等等风险分析活动,即便做出一个结果,也会由于基础信息的不全面,导致结果的不真实,并且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国际公认的有效管理模式,由于不同于国内的市场经济模式而不能使用,这也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始终无法与国际接轨的原因。由此可见,滞后的信息系统,是造成风险管理无处执行的根源,直接打击了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积极性,影响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四)商业银行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我国境内的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在缺乏风险预警、风险发生管理等等各项条例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机制也很难实现强化和完备。随着时代脚步的迈进,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注重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独立的管理部门和指导方针,很多银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导致了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很难调动起积极性的原因。国际社会早已经建立了独立且联合的风险甄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等等环节,而且有着宏观的全程监测,这样的管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弱点,也是在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宏观角度来看,不健全的风险管理的具体表现主要是缺乏整体管理机制:一、缺乏完备的会议制度定期分析与汇报各类风险管理的操作情况;二、针对不同风险的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定期目标架构;三、没有做到全面监管银行的内部审计、真实数据统计和熟练的业务操作,很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只有在审批重大贷款项目的时候,才会进行粗略的分析,并没有将宏观管理机构纳入到监管者行列。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外部监管,提高风险监管水平。有效监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风险来临之前有预警行为,在风险侵袭银行体系之前实行有效的规避措施。外部监管的主要单位———银监会需要进行监管策略的改变,在风险来临之前实施有效手段,帮助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规避,而不是在风险发生之后,来进行事后监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是正确有效的管理手段。银监会要时刻敦促商业银行管理层制定和出台有关的规章条文来约束日常活动,既有提前预警,又有事后控制,这种双保险的管理方式才是提高银行正常的抗对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意识形态,要以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观念来看待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用法律来约束个人行为,不断强化对各项新出台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培养管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同时也要认识到,追求最大利益固然是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制定合理合法的规避风险方案。第二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于个人归属部门,除了熟悉相应的业务工作之外,还要有能力统筹全局,认清个体部门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有了全局意识才能够针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进行行业的发展调整,能够及时规避潜在风险,制定合理的产品定位方案。第三点还要说是从业人员的责任心,要在培训和实际操作中赋予其合理的权力,让从业人员能够自主掌握业内工作,实现手段可以分为三方面:一、赋予工作人员相关权利,鼓励主动积极的工作方式;二、促进集体意识,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依托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三、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实现工作人员的权责分配和制约的合理性,遏制体制内部的潜在风险。

(三)网络化、过程化的管理模式。通过网络去管理内部控制活动,运用记录过程的形式来总结需要使用的方法,最终实现全面、系统以及动态的内部控制体系。要实现这种在内部控制中可以保持的全面性,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日常内部控制的时候,范围可以覆盖到银行内部业务的所有角落,比如经营中的负债资产以及其中间业务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还有商业银行内部活动平稳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以及其他的支撑保障业务。而系统性的实现前提,就是有一个逻辑结构缜密,条分缕析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衡量、规划、综合分析整个银行内部的业务活动。最后,要实现动态性,指的就是要根据实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新的政策,来调控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保证紧跟时代的有效性及其业务水平的与时俱进。

第2篇

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处于一种相对简单和落后的状态,与国内外成熟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风险意识淡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整体来说风险管理意识相当淡薄,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文化氛围,从而积累了较多的风险资产。(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普遍风险管理机构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往往都是以信贷管理为主,对法律、市场、操作风险等其它种类的风险不够重视。(三)风险管理手段落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与处理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定量和定性技术,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及技术都较落后,一般只是简单的定量分析,如缺口管理、指标分析等,不能准确的对各类风险进行量化度量,也不具备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对资产风险组合分析的能力。(四)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直偏低,而不良贷款率偏高。往往基于速度、规模情结,缺少资本约束及观念,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和账面利润,不惜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导致资产虽增长很快,但盈利却有限,经营风险的不断积累和不良资产的高居不下。与此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注资渠道,所以长期以来资本充足率偏低。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及其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银行界普遍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系统(Enterprise-wideRiskManagement,简称ERM),ERM的中心理念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目的不仅仅是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某一种风险,而是将银行的各种风险全部综合在一起,考虑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风险的相关性,并且采用组合管理等方法,对银行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定价与处理、内部控制、风险信息处理和报告、事后评价和持续改进八个相互联系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和方式,并作为衡量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标准,与其他管理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几大因素相互独立、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有机系统。可见,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与传统风险管理相比有着诸多的优势,更符合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要求。

三、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一)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首先,中小商业银行应该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来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一种严密的程序分析总风险在交易、资产组合和各种经营活动范围内是如何分布的,以及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怎样进行合理控制致力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并且消化由此带来的成本,从而确立适合中小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二)通过综合改革提高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的资本充足率的高低代表着商业银行应付风险能力的强弱,是现代银行的生命线,关系到其国际信用评级、未来市场份额、融资成本等问题。应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立资本补充的自我实现机制,实现风险资本优化配置,这不仅是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小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物质基础。

(三)建立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的一体化分析模型中小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绩效评估即RAROC系统,实现风险组合管理。RAROC全面风险管理方法体现了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内在统一,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反映的相对错位的问题,实现了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股东利益与经营者行为的统一,使银行更理性的扩张,真正敢于理性的承担风险。

第3篇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影子银行规模约为27万亿元,占银行业全部资产比例为19%。因此,影子银行的影响力不可低估。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冲击金融体系稳定性,诱发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改变了传统的资金供应和需求模式,使金融体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使我国的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进而使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大。二是高期限错配引发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吸收短期资金,再将其用于长期投资,短期负债和长期资产造成高期限错配,一旦资金出现问题,长期资产不能立即变现,就会导致流动性风险。三是高杠杆性增大市场风险。影子银行的高杠杆率虽然可以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利润,但是也会多倍地增大金融体系的市场风险。当经济下滑时,高收益的高杠杆产品就会放大可能产生的风险。四是高关联性蕴含传导风险。影子银行和传统的商业银行存在密切联系。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运营模式和业务关联性很强,这种高关联性会导致影子银行的风险向传统的商业银行渗透、传导和扩散。五是隐蔽性弱化国家宏观调控效力。影子银行由于缺乏监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当政府部门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对一些行业实施严格的管控,这些行业很难从商业银行得到融资,于是会向影子银行寻求资金,弱化了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的效果。另外,影子银行具有不透明性,影子银行的规模难以精确的统计,央行掌握的信息有限,给货币政策的传导带来很多挑战。六是监管缺位威胁金融市场安全。影子银行大多缺乏监管,虽然对于一些理财产品有法律层面的规定,但总体上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存在漏洞和空白。影子银行利用监管漏洞进行监管套利,容易产生风险,威胁金融市场的安全。

二、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

1.分业监管导致监管真空目前中国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模式,监管机构各司其职,无法干预其他监管部门的活动。影子银行涉及多种业务的综合交叉,具有跨地域跨行业的交易特点,如果仅由单一部门监管,就会出现监管套利,如果由不同部门共同监管,则会导致监管冲突。另外,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监管真空和多头监管,使监管出现漏洞。实际上,我国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监管体系,从而无法准确地确定影子银行体系的总体规模,也无法对影子银行的风险及时地监控和管理。

2.缺乏完备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我国的监管法律和监管机制不健全,例如,缺乏对金融产品交易环节的法律规定,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缺少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对于网络借贷缺少法律监管,缺乏有效的纠纷处理机制。此外,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监管不足。影子银行涉及的业务产品非常复杂,交叉领域的产品信息披露不足,透明度低,投资者和监管者不能充分地了解信息,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3.行政化监管不利于金融创新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水平较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交叉综合业务越来越多。如银信合作产品和银证合作产品的出现,这些金融创新业务可以规避金融监管来获得利润,监管部门应对其进行监管以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影子银行带来的金融创新对于增加投资产品的数量、增大市场流动性、提高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行政化的干预约束了金融创新,不利于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

1.加强监管部门的协作,逐步实现统一监管模式我国的影子银行具有明显的跨机构、跨行业的特点,加强各监管部门间的协作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特点要求我国改善现有的监管体制,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整合金融市场的信息,最终实现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在完善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功能监管的理念,由目前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对金融体系实施动态的全方位监管。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的影子银行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首先,应加强金融立法工作,以填补相关法律空白,尽快出台对新兴的金融业务、存款保险制度、民间借贷、金融机构破产等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对原有的法律进行修订,定期调整金融法规。再次,应完善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影子银行的透明度,让投资者和监管者详细了解金融产品的真实状态,从而判断风险。

第4篇

为了规范内审人员对组织控制中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审查评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本准则对风险管理的审计方法、评价标准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范,有助于内审人员提高风险管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并能够帮助组织建立并实施适当、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在风险环节分析活动中,各级人民银行的工作目标、战略部署、计划安排要合理地反映外部环境、可使用资源,要考虑到存在的主要风险。内审部门需要对中央银行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控制人员逐步减少,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各大系统的成功上线和职能部门的应用系统上线运行,虽然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但也给管理者和监督部门制造了更多的风险隐患,内审人员要分析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才能进一步考虑组织机构的风险的变化和控制是否与形势变化相符,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管理层的审计报告中供行领导决策时参考。

2.风险环节识别和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风险识别就是能辨别出有可能发生的、影响单位实现其目标的重要事项(情况),即所有的风险。然后对风险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和影响(损失)程度,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风险环节识别活动中,识别新型的风险环节和风险点是摆在中央银行内审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中央银行的管理层要识别内外部环境中所有的风险环节,不论大小都不能遗漏,保证风险轮廓勾勒的完整性。除了做个别风险分析,还要考虑同时发生某些风险的情况。内审人员可以采用通用的风险分析法,识别单位本身的风险和重要合作者带来的风险。内审人员还可以运用“情景模拟”等方法,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判断管理层是否完全识别了单位的所有风险,若有遗漏的风险要及时提醒管理层加以考虑。比如,上级主管可以出于整体考虑,认为某部门经营风险较高,二该部门负责人则认为风险在控制范围之内,内审人员由于特有的独立地位,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风险的假设条件、计算方法来评价风险,提供专业意见。

3.风险反应和控制中的作用

了解了风险的重要程度后,中央银行的各级管理层应迅速做出“反应”,决定是否接受风险、避免风险,还是减轻风险。对于中央银行完全不能接受的风险,比如违法违规经营的风险,一般是避免这种风险,即放弃带来这个风险的工作计划或行动安排,因为任何风险控制的措施都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某些风险在中央银行各业务部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单位可以接受,不必再采取额外的措施。其他的风险有相对的风险回报,单位可以考虑接受,但要采取减轻风险的措施,才能将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获得预先希望的回报。减轻风险的措施包括减少风险、转移风险或分担风险。内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评价风险回报的合理性、减少风险的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接受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的另一方的风险。如果另一方不能接受该风险,则这种风险控制的措施是无效的。一般说来,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过程中,都要测试这些控制程序的有效性,也是内审工作的重要环节。

4.控制活动和风险信息沟通

控制是指管理层设计的一系列工作控制程序和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日常工作中的风险以及意外事件带来的风险。控制贯穿于人民银行各职能部门的各业务系统及各项工作。主要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人民银行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等。例如各大系统的操作规程、内部控制制度、国库等部门的授权、审批等等。这些控制程序和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质量得到保证,各项降低风险的措施得以贯彻实施。另外,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内审人员要及时将风险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相关人员。虽然在风险识别、评估、反应和控制行动过程中,相关人员已了解了初步的风险信息,但由于风险信息的复杂和微妙,单位要确定恰当的形式传递风险信息,并及时在工作人员、管理层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使各层面的人员能及时了解情况,履行相应的控制职责,内审人员可以通过OA系统及时将风险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管理层和相关人员,以便及时改进控制措施5.监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人民银行还要建立对风险管理系统的监控。与前面的控制某一具体环节的控制程序不同,这是对人民银行整个单位风险管理是否有效进行监控,包括对内部控制系统运行情况的持续监控。内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环境和风险变化,检查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更新,是否能控制新的风险,还可以通过后续审计,检查管理层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意外事件的处理情况,检查新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将分析结果和建议提供给管理层以便改进控制措施,提高人民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5篇

纵观村镇银行近7年来的发展过程,对村镇银行的发展所存在和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是可以从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和其他特殊风险来入手。

1.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农村地区借贷人的贷款偿还不及时,银行客户多为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户和中小微企业,这些特征使得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较为严峻。具体来看,村镇银行信用风险较为严峻的影响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是村镇银行政策导向的因素。村镇银行的本质特性,决定了银行放款的客户主要是农户或中小微企业,其流动资金无法与大型企业进行比较。同时,银行需承担自负盈亏,也就决定了银行的运营须以盈利为目标,而银行为了谋求更多的客户则可能出现信用不良的客户。二是客户诚信的因素。村镇银行的客户大多难从大中型银行取得贷款,因此缺乏信用观念,加上社会征信系统的不健全,则使客户信用难以受到约束。三是客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村镇银行的客户,其抵押品主要为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农业生产用具等其他,而小微企业的机器设备为了节约成本未索取发票,或从二手市场购买没有发票,这些抵押产品均难以被估价,且难以被金融机构认同,这就使得依靠信用成为银行放贷的主要形式。

2.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第一,信贷资金来源不足。在乡镇等农村地区发展村镇银行,需要同邮政储蓄银行等其他商业性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竞争,由于这些金融机构设立早,发展时间长,大部分客户倾向于向他们进行存款,这就对村镇银行开展存款吸收工作没有明显的优势,从而造成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仅依靠政策性支持,难以获得较大发展空间。第二,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决定了银行流动性资金也存在季节性。春季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繁忙季节,大部分客户都需要从银行提取资金或向银行进行借贷,这就使得银行在该季节出现流动性资金不足的问题。

3.村镇银行的操作风险。村镇银行的操作风险发生主要是由业务流程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及能力不足所引起的。村镇银行发生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村镇银行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没有一批具有村镇银行工作的相关经验,大部分业务员都是来自于传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对村镇银行的特殊性认识不到位,在操作管理意识上也就会存在放松,从而导致管理上的偏差与失误。二是村镇银行的信用评级依靠的是其他部门所提供的信用评估,比如依靠房贷信用进行评估,这难免使得村镇银行的业务人员因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差异导致操作性风险的发生。

4.村镇银行的其他特殊风险。村镇银行之所以存在和面临其他特殊风险,是由该银行的市场是面向“三农”问题决定的,难免会受到弱质性的牵连。第一,客户特质性风险。村镇银行的客户特质性风险,是指银行客户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存在季节性和分散性特质,从而使得银行存款规模小、放款需求大,贷款成本高于工商企业,在相同利率水平条件下,村镇银行要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第二,信息不对称。村镇银行所拥有的客户信息远无法全面反映客户的真实情况,比如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是银行第一位的不可知信息。

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村镇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风险防范和规避工作。本文认为可以从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等其他方面展开。

1.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确保银行资产质量。村镇银行的特质所决定,其所投放的贷款均为小额信贷。首先,应建立健全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岗位,并完善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其次,应建立与当地经济所适应的具有独立性和实用性的授信管理体系,开展授信尽职评价。探索和制订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群体的授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授信后管理的标准化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内容、责任主体及职责,建立授信后尽职评价细则,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完善内控机制。再次,定期开展贷款风险排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2.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保证银行流动性。对村镇银行而言,最重要的流动性风险管控目标是加强资金头寸管理;其次是合理制订流动性风险管理过渡期规划,村镇银行应抓住政策规定的“开业五年内逐步达到75%”有利因素,在量力可行的范围内,先保规模再攻存款,先保吃饭再图市场影响力;第三是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和加强对流动性指标的识别、分析、监测和控制,建立应急预案和定期实施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当流动性指标未能达标或出现剧烈波动时应提出预警,并实施应急预案积极防范流动性风险。

3.注重操作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控意识。巴林银行倒闭案例表明操作风险也能使一个银行破产倒闭。村镇银行要积极开展检查,认真排查、梳理风险点和风险源,并深入分析各个风险点形成的原因,系统地提出相应的弥补措施和纠正建议。要按照“流程设置风险点排查管控措施流程完善”路径,不断完善制度、完善操作规程。同时建立重要岗位包括客户经理定期交流制度,对在同一岗位工作三年以上的都要实行岗位交流(轮岗)。

4.完善法人治理,提升董事会风险管控能力。村镇银行完善法人治理,提升董事会风险管控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完善:一是健全董事会运作架构。董事会应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并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及人员组成。二是要明确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的职责与职权。三是经营管理层实行相互监督。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池;SPV;银行风险管理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背景

银行风险控制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利用金融创新来进行风险控制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共识。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由于它具有改善银行资产负债比率、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在许多国家获得迅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其作用已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正式获准进行信贷资产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工作。2005年12月15日,建行、国开行同日发行了首只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其中,建行发行总额约30亿元,国开行发行总额为41亿余元。因此,加强对贷款证券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信贷资产证券化(LBS:Loan-backedSecuritization),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其未来现金流可预测的银行信贷资产进行重组建立资产池(AssetSpool),以资产池内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偿付基础,通过风险隔离、资产重组和信用增级,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结构性融资行为。其核心在于对贷款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对于单个贷款,其现金流是不确定的,但对于一组贷款而言,尽管整个组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合中每一贷款现金流的特性,但由于大数定律的作用,整个组合的现金流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美国是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受国际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即资本充足率)规定等因数的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存量普遍下降,国际资本供求严重失衡。不少拥有风险权数较大的信贷资产的银行将贷款出售给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信贷资产风险权数较小的银行,以减少贷款风险、规避法律管制。与此同时,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涉足证券投资业务,希望通过将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来盘活资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贷款证券化日渐兴旺起来。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最早的国家,在美国,贷款证券化发展十分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开始到现在不仅证券化资产的范围大大扩展(包括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机器设备贷款、消费贷款等),而且证券化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到2005年底,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已达到7.1万亿美元,为该国同期国债市场规模的2倍。亚洲证券化市场也呈现快速发展势头,1998年,亚洲资产证券化市场仅80亿美元规模,2004年迅速上升到680亿美元,短短六年时间扩张了7.5倍,其中,香港是整个亚洲证券化市场的中心。

四、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过程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与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在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不同的新型融资方法,与传统的证券融资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

1.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表外融资

从发起人的角度看,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不属于负债融资也不属于股权融资,其实质上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这是因为,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进行的融资不会增加发行人的负债,也不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2.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收入导向型融资

传统融资方式是凭借资金需求者本身的资信能力来融资。外部的资金投入者在决定是否对资金需求者投资或者提供贷款时,主要依据的是资金需求者作为一个整体的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情况。在对资金需求者发放资产抵押贷款时,投资者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抵押资产的情况,并且关注的也只是资产本身的控制和处置问题,资产抵押本质上是对资金需求者资信能力的一种补充。

3.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和融资成本较低

虽然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需支付诸如担保费、评级费、托管费、服务费、承销费等众多费用,但其总的融资成本低于其他融资方式。这是因为:第一,资产以真实出售方式进行交易,实现了破产隔离,一旦发起人发生破产清算,资产也不列入清算范围,所发行资产证券的安全性得到保证,降低了风险补偿收益的期望值;第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增级手段,改善了证券的发行条件,使发行的证券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不必用折价销售或提高利率等手段来吸引投资者;第三,证券化支出费用的项目虽多,但各费用与交易总额的比率却很低。资料表明,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中介体系中收取的总费用比其他融资方式的费用率至少低50个基本点。

4.信贷资产证券化适用范围广泛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将发起人目前已有的资产进行证券化融资,还款来源是该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但所获资金可作其他用途,即可用于其他项目贷款或投资,而不受被证券化的资产项目限制,此外凡是有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收入的金融资产经过适当的结构性重组,均可进行证券化,这更为证券化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创造了条件。

五、我国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信贷资产证券化(LBS:Loan-backedSecuritization)是指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通资金的市场创新业务。其程序一般是首先由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予以组合,形成若干资产池(AssetSpool)并出售给特设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简称SPV),然后由特设机构向投资者发行以该贷款组合为担保的证券,这种证券通常称为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简称ABS),发行证券所收回的资金则可作为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再用于发放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一般包括构造证券化资产、创设特设机构并真实出售(TrueSale)资产、设计交易结构并进行信用增级(CreditEnhancement)、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实施资产管理等基本步骤。其交易结构严密,而且法律关系复杂。

六、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有利于盘活金融资产,化解初始贷款人的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业务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大大增强

商业银行的负债以中短期存款为主;而资产,尤其是贷款资产则出现长期化倾向。对此,我国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普通贷款项目也出现长期化的趋势。这使得商业银行本金回流期限被长期合约所框定。这就使得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现,则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各种贷款业务;同时,针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管理需要,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转化为证券,并销售出去,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因此,资产证券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过程。

2.资产证券化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收益来源,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间业务已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50%,有的甚至超过7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目前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大约只有6%~17%,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仍严重依赖利差收入。

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来源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人,另外,还可以通过为其他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等而获得收入。通过该项业务,银行的赢利能力大大提升,由此对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能迅速提高。

3.资产证券化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管理约束,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商业银行为促使其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全面增强信贷业务管理约束,建立健全较好的产品定价和信贷管理基本机制,将信贷资产标准化、规范化,锁定风险、简化信息含量,增强证券化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SPV为基础资产信用增级所花费的成本,同时增强投资者对证券真实价值的认可程度,进而降低商业银行融资代价、提高基础资产的销售价格。

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促使其主动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的过程。

4.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

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如某一揽子贷款或部分应收款,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同时,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于是,商业银行可以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负债结构随之得到改善,资产负债的期限也趋合理。

同时,贷款的风险权重常常高于债券的风险权重,因此,善于管理的银行可以通过对其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其资本充足率的大小。这对我国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的商业银行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有利于增加消费热点、分散银行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信贷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具体措施有发展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耐用品消费信贷等多种消费信贷办法。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各种贷款科目进行组合和分散,有利于银行风险控制。

证券化还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途径。中小企业由于信誉和资金的约束,往往难以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同样,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也很少将之作为主要的贷款对象。通过进行资产证券化,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使之间接地进入证券市场,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然后将这些分散的小额的贷款组合打包,并据之发行证券,从而发挥了纽带作用,提供了让若干企业共同融资的途径。

6.贷款证券化与不良资产的化解

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问题,并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碍。商业银行存在较高的不良资产,会直接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降低和清偿债务能力下降,影响银行的赢利能力和水平,同时侵蚀资本充足率,进而阻碍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程。中国于1999年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s),开始大规模处置近1.4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截至2005年5月底,中国已累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7008亿元(不包含政策性债转股),其中近70亿美元(约600亿元)的不良资产为国际投资者所购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总额达1.8万亿元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需要在未来几年里处置。而且据专家估计,未来三年中国还有约1320~3520亿元新增的银行不良资产将逐渐显现出来。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如果没有规范的可延续性的方式来化解,将会给中国银行业留下巨大隐患。

各国的经验与教训表明,不良资产证券化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在美国对于储贷机构不良资产,美国清产信托公司采取直接证券化的方式来处理;在日本也有把坏账贷款销售给合作银行信贷购买公司的做法。1998年7月日本设立过渡银行以化解高达100万亿日元的不良贷款,因此对于贷款证券化的研究或许会给我们以启示。

7.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已经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为此,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工行、中行、建行已经成功在A股或H股上市。笔者认为,上市只能说是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市场表现,而银行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才应是商业银行改革的目的之所在。资产证券化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改善银行的治理结构,控制信贷风险。

从以上几方面看,资产证券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收益水平,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应对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后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和全球性的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并已有初步尝试。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都还十分欠缺,在社会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国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加以注意。

1.评级成本问题

我国国内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评级并不高,而较低的信用评级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成本,同时,为评级而聘请国际专家所需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从商业角度考虑,我国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不适宜广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施。但随着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走出国门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应加快信用体系及相关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及其资产信用等级,并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应对全球化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

2.会计、税收、法律问题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是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方面涉及证券资产的合法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与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到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结果。因此,我国应加快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有关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尽快出台相关规定,以规范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应用。

3.风险问题

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我国在积极研究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其中有关潜在风险的化解对策研究,以求得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当然,上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应加快相关问题的研究,积极完善各方面条件,边摸索边实践,正确引导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跨国收购的法律背景,.

[2]李志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第7篇

摘要: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单边升值的趋势,截至目前已升值10%。基于此,对国有商业银行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外汇资本面临贬值,资产与负债的汇率风险敞口,人民币汇率浮动频率和区间加大,结售汇等中间业务的汇率风险加大等一些汇率风险进行了探讨。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l美元兑8.1l元人民币。截至2007年l1月2日,l美元对人民币7.4624元,人民币呈单边升值的趋势(见下图)。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如何应对升值风险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升值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商业银行外汇资本金面临贬值风险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资本金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在境外股票市场,通过公开发行上市募集的外汇资金,比如建行、中行、工行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筹资以外汇计价部分资本金,由于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募集的外汇资金相对于人民币贬值,此为第一类风险;二是由境外战略投资者认购的一部分股权形成的外汇资本金,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改上市之前均引进了国外战略投资者,国外战略投资者参股时大部分股份都以美元计算的,如中国建设银行引进美洲银行25亿美元、新加坡淡马锡公司l4.66亿美元,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过程中,特别是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较大,这些外汇资本金会相对贬值,此为第二类风险;三是由国家通过外汇储备注资方式形成的外汇资本金。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银行的外汇资本金折算成人民币资本数额也会发生变动,此为第三类风险。

二、资产与负债的汇率风险敞口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将会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外汇资产的头寸匹配和不同币种搭配,从而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对外汇资金需求不断上升,然而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并没有显著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过去两年中,国内银行体系的外币业务贷存比一度高达90%12)上,反映出银行外汇资金供应相当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外汇信贷业务的需要,多家银行向主管部门申请了以人民币资金购买外汇,并向客户发放外汇贷款。这样做虽然解决了外汇资金来源问题,但是也造成了银行外汇资产与人民币负债之间的币种不匹配。当人民币出现升值时,必然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汇率损失。

三、结售汇等中间业务的汇率风险

由于人民币汇率浮动频率和区问不断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结售汇等中问业务的汇率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按照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天的波动幅度在千分之三以内。①目前,国内银行人民币兑美元的牌价一般按照前一天人民银行公布的中间价确定,同时对前一天各分支机构结售汇的轧差头寸在市场中平盘。如果出现市场平盘价低于对客户的结算价,银行就要承担其中的汇率损失。

四、人民币汇改后,汇率波动幅度扩大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新的安排后,意味着汇率的波动幅度比过去扩大,变动频率加快,如上图所示,人民币在汇改之后,一直处于单边上升通道。因此会导致国内企业的外汇风险上升,会增加银行受损的可能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汇率水平的调整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敞口头寸,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出口类企业),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带来影响。汇率波动的频率提高后,银行客户面临的外汇风险会增加,直接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会因汇率波动而导致盈亏起伏,这也就影响到银行盈利水平。

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过去长期在固定的汇率环境下经营,外汇风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有待建立,外汇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相关的外汇风险管理的制度、技术、人员、体系等尚未经历过弹性汇率的检验。同时,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目前,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离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很多出台制度和政策还只是停留在纸上,但在实际中实施不力,甚至根本无人执行。如交行在业绩公告中就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措施公布实施后,由于缺乏市场化的避险工具,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所采取的措施有限,汇率风险将对本集团盈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第8篇

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风险的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比较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揭示风险和控制风险上明显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风险并存,风险管理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融资信贷规模得到大幅度增长,银行在资本管理上的难度逐渐增大。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采取宽松的政策形式,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内需,这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迅猛增长,资本管理的难度达到空前难度,企业不愿意偿付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偿还银行贷款,银行面临着严峻的信用风险。其次,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日益险峻。我国目前开始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对金融市场的资金筹集和运用,这使银行面临着资金流动和资金支付困难的可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管理,但是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发展不完善,商业银行很可能面临资金流动性危机。最后,我国金融市场中利率、汇率和其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风险逐渐增加。我国近年来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央银行也通过利率调控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利率变化的频率和幅度正在进一步增加,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在逐渐增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和外汇业务规模逐渐增大,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涉入使其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2.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缺乏有力的组织结构作为保证,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缺失,相对来说比较分散,部分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中依然存在着靠经验、靠领导的工作方式,在信贷前不审查、信贷中不检查、信贷后也不复查的弊端。

3.风险管理理念与文化的缺乏。我国商业银行缺少风险管理的文化理念,风险管理缺少专业人士指导。企业文化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灵魂和生命,企业文化中能否有效的融入风险管理意识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成功与否。风险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复杂性,对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否则对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本质很难有精确的把握,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很有必要。

二、增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谨慎的监管制度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对金融机构流动性、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进行严格的管理,按照相关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另外金融监管部门要审时度势地确定金融监管的重点,考虑到经济周期运行的特点和货币政策的要求等,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正常的运作下去。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世界,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要点,美国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金融和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但是却使得我们意识到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发展的教训,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单个行业或者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更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加大审慎政策的力度。

2.加强杠杆率监管。《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不得低于4%,这使得商业银行资本套利的机会大大减少,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存在的缺陷可以用杠杆率监管来弥补,使得金融体系中的资本规模保持在一定的、合理的水平上。另外,杠杆率监管可以避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度扩张,避免商业银行承担过度的风险,控制银行体系杠杆化水平的非理性增长和系统性风险的持续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