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4: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体制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2.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3.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再出发:方向与措施
4.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
5.“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
6.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建议
7.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
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9.论我国后师范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制度重建
10.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
11.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考察:1897-1949
12.免费师范教育硕士培养的困境前瞻与预防——基于综合实验区的探索
13.学前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发展机制、加强宏观调控
14.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15.嬗越与创新:中国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及其现代意蕴——基于江苏百年师范发展史的思考
16.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
17.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18.试论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
19.师范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荷兰的案例
20.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
21.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 构建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
22.师范教育研究30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23.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
24.试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25.俄罗斯师范教育政策调整的动因、策略与措施——基于《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俄罗斯竞争力的基础》报告解读
26.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
27.从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看未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
2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29.新世纪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
30.国外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变革及其启示
31.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
32.毕生探索为师之道——管窥张敷荣先生关于师范教育的思考
33.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目标及制度设计
35.后师范教育时代下我国师范生培养路径的构建
36.师范教育与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与对策
37.部分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述析——兼谈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8.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研究
39.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
40.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
41.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2.师范教育体制的变化与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存废
43.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44.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
45.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
46.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思考——从话语转变到制度转变
47.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教师待遇问题初探
48.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49.师范教育的人文性与专业-教育学双重性
50.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
51.台湾师范教育转型探析——以“师资培育法”的颁定为界点
52.师范教育的市场危机与国家的有限干预
53.教师角色转换及其对师范教育的影响
54.我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省思——20世纪前半叶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研究
55.关于合并后的综合性大学中师范教育模式的思考
56.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57.英国大学与师范教育
58.高等师范教育应突出实践取向——“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启示
59.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回溯与现实观照
60.我国师范教育收费历史与思考
61.西方国家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路径、成效及动因
62.高等师范教育付费主体变更的政策诉求及逻辑
63.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办学特色辨析
64.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65.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66.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
67.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
68.俄罗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69.新世纪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转型
70.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71.公费师范教育:兴邦强国的重要建议和国家设计
72.近现代我国师范教育的学费制度研究
73.从“三个学制”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74.美国重视师范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75.重新审视师范教育 实现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兼论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76.百年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
77.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78.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79.日本教习与清末师范教育的创始
80.试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
8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82.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83.重视职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英国DfEE1998(4)号文件及其对提高我国师范教育质量的启示
84.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85.试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
86.近代我国师范教育学费制度嬗变的内在逻辑及特征探析
87.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源起
88.简论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师范教育
89.论师范教育的特性
90.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
91.民国时期免费师范教育的衍变
92.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研究
93.日本的师范教育与小学教师的培养
94.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95.论我国师范教育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96.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述论
9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及未来挑战
98.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教师信念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生涯规划实际上是落实全人教育的一个关键性的主题,它可使人了解本身的问题。从了解自己、关心自己到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双胜双赢、利人利我的人我关系。是一个人尽其所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在考虑个人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调整、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各得其所[①]。涵盖人生生涯的生命、生活、职业生涯三个部分,涉及人生必须面对的一些问题,如自我了解、对生命及死亡的认识、个人理财、信仰、人际关系的处理、时间管理、职业规划等等。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加深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培养一种快乐、自信的生活心态,并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使大学生能快快乐乐学习、快快乐乐生活、快快乐乐工作[②]。
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门包罗万象、内容广泛的学科。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美国等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逐趋成熟。然而,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内才刚刚开始,目前基本上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即便诸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内的少数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应当说也只是实验性的有益尝试。直至目前,全国只有极少数高校试点性的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我国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要开展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我国高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尝试中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来经过在部分高校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我们在使学生明确就业目标、促进人与职的匹配、帮助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现状也不容乐观。当前我们所实验性开展的所谓的“生涯规划教育”尚不能满足大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在尝试中也已经显现出一系列问题,如在教育内容的选取上的功利化脱离使人教育思想、与该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育方式仍显单调、专业化的师资力量稀缺、本土化有待加强等,这些都需要学者们更多的去研究和探索。然而,我们认为在这上系列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人教育思想尚未深入人心
从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发展指挥棒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功课学习之外的德、体、美等其它因素仍处于次要地位,且在实施过程中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于形式。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教师需求量猛增,总体来说当前我们的高校师资队伍中全面均衡发展的教师也不多论文怎么写。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真实目的还停留在学习一门专业,毕业找个饭碗层面上,“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而大部分学生家长则把教育的重任几乎全部推给了学校,甚少过问。这就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提倡的全面教育不全面。全人教育不深入人心,生涯规划教育自然就缺乏根植的土壤。
2.生涯规划教育管理归口的纠结
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包括理论教学、体验与实践、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就业指导与服务等环节。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理论教学归口于教务部门,体验与实践归口于团委,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归口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就业指导与服务又归口于就业部门,这样就导致了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归口问题纠结混乱。有归口教务部门,开展理论教学、开设讲座的;有归口于就业部门,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库,开展理论教学、组织讲座的;有干脆另外设立生涯规划体验中心(部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组织体验活动的;也有仅设一名或几名行政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兼职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协调与团委、就业等部门合作的。不是深感“独木难支大厦”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工作很难开展得有条不紊。
3. 生涯体验项目零散,流于形式
生涯体验是当前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体验项目包括政府机构体验、亲情体验、非营利组织体验、学生社团体验、跨文化体验、营利组织体验、拓展训练体验等。以使大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外在环境的挑战中去,在现实的环境中,亲自处理和解决问题,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认识自我,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培养良好的生活心态,同时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可喜的是试点的几所高校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注意到了生涯体验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社会、政府、家庭的广泛支持,一些项目往往无法实施,即使是亲情体验和学生社团体验等比较容易实现的项目也由于缺乏专业、专职的指导教师而流于形式。
由于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在尝试过程中并不仅只是这些问题,但却是几所高校尝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的几个问题,也说明了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正处于开始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这也正是真正落实全人教育,使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走上正轨的最大障碍所在。要改变现状,归根到底还是要建立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二、构建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既然构建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解决当前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必然途径,那么,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呢?很明显,照搬西方无异“缘木求鱼”,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对象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只能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而定。具体来说,科学完整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构建好高校内部的教育体系与外围的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等支持体系。科学、健全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必备条件。而高校内部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和外围的政府、社会、企业和家庭等支持体系这两大体系又是缺一不可。
1.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
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通过全人教育,学习者身、心、灵将得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如果说全人教育是我们的愿景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那么生涯规划就是我们的使命。生涯规划是落实全人教育的工具,可使人了解本身问题,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从而清楚并准确地判断,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生涯规划先从“了解生命”开始,做到了解自己的身体与生理,其次“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心理等”,做到正确地评估自己,关心自已;再次“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双胜双赢”的人我关系;而对工作各方面各领域的了解,对时间、压力、个人理财等周围环境的了解与掌握,都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忙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从而有所成就,更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完整的人”,而这正是全人教育的目的所在。如果“全人教育”仍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那么高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也无疑是无法真正到位。
2.构建高校内部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高校内部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可以按照如图表1所示来进行构建。首先,因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有力措施,因此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由校长亲自牵头、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的副书记共同负责来构建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无疑是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其次,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主要由教务处(部)、团委和就业工作处(服务中心)三个职能部门共同承担。教务处下设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心和生涯规划咨询室,分别承担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个体生涯咨询工作。团委下设生涯体验中心,在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心的协助和指导下开展工作;成立大学生生涯发展协会,除了作为共同学习探讨生涯规划的一种学生团体外,还可参与生涯规划教学辅助工作、生涯体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和就业处的相关事务性工作。就业工作处(服务中心)下设日常事务部、市场服务部和信息技术部,分别为学生提供各类相关就业服务工作论文怎么写。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相对科学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内部体系,共同为大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和服务。
图表1 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服务体系
3.构建和谐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
显然,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仅靠高校也是难以担此大任的,还必须要有外围强大的支持体系,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得以科学有效的实施。如图表2所示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必须要以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由全社会包括高校、企业和学生家庭共同支持,并以学生为中心。
图表2 政府、企业、家庭与高校共同组成生涯规划教育支持体系
在政府层面上,应高度重视全人教育,以法制来强制有关学校(可以高校为先导,继而在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中全面铺开)把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实施全人教育的重要工具,并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另外,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以鼓励企业积极支持各级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改革国家用人选拔制度,制造正面积极的舆论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身、心、灵全面均衡发展的“完人”。家庭层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孩子出世至成人阶段一直陪伴其成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较大影响力,原本应该是实施全人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但是,由于不少中国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以及“教育学校为主”的思维定势等原因,不少的中国家长往往只起到“养育”之“养”的责任,而把教育的重任推给了学校,造成了许多家庭“养育”之“育”的缺失。尤其是当孩子处于大学阶段时,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缺失更加明显。所以,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发出“家校合作,共建育人平台”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是我国“优生优育”基本国策下的必然趋势。企业层面。当代西方正兴起的企业哲学伦理学认为,企业要承担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财富》、《福布斯》等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时也增加了社会责任标准,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使企业增强可持续竞争力、吸引优质的投资者、建立可持续和更加公平的增长机制[③]。从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落实全人教育的角度来讲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企业可承担的社会责任可以包括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职业体验岗位和相关培训,以及适量的生涯规划教育基金等。高校层面,主要是在政府、家庭、企业三个层面的支持下,按照上述图表1所示的结构构建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深入贯彻全人教育十大原则,落实全人教育,具体实施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总之,科学完整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必须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全人教育思想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在政府、家庭、企业和高校共同配合支持下,构建科学健全的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结构体系,科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I]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首届教师科研项目,JSKY09015
[①]洪凤仪著,《生涯规划自己来》,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48.
[②]黄天中著,《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9.
[③] baike.baidu.com/view/1628879.htm.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特点;建议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在其教学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主要还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增强其体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将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同时促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当然,还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为特征
和文化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同时学生还要进行懈动。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三)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的身心都处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而且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条件等的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四)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的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律的品质。运动要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中,体育教学显示了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其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体育教学充分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特色。同时,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要把学生课余自我锻炼的习惯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例如,结合目前我国承办的奥运会的准备工作,通过介绍奥运知识、特别是中国、台湾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来阐明综合国力的强盛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集体主义教育。教师可通过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接力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证明自己的力量。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再如民主和法律意识。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比赛法,并结合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民主评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教育。同时进行自觉遵守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中的法律,即比赛规则教育,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克服胆怯心理、自卑意识、保守观念、封闭思想、社交恐怖症等不健康心理。
(五)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优化课堂教学
(一)体育教育中的德育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德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的应用型人才。体育教育除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以外,还包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广泛地存在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之中。因而,学校要利用这一体育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即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基本方式。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它关系到高职体育教育中德育成效甚至成败的问题。认为体育教育中的德育要让其实现,应该“让她”成为学生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又人人离不开”时景即体育教育中德育基本方式具体是为学生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时机。
二、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从教师开始———提升教师形象、感召学生。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体育教师要提升自己,树立形象,必须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演者,尤其是体育教学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身体演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和感召着学生,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大学生首次体育课就要教会学生应遵守的体育课堂常规,其准则是遵守道德原则;其次,平时要严于律己,上课不迟到早退,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让学生看到教师个性的力量,以此感染和启迪着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学生从教师身上领悟和产生道德意识,从中乐于接受和效法,并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要在学生中树立形象,提升自我价值,感召学生,其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行和形象。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影响作用,才能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潜移默化让学生信服。
(二)从教材出发———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质量。体育教材内容繁多,有的教材本身内容思想性很强,有的则不明显,这就要求教师除钻研教材外,还要透过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内涵,找出其思想教育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整个体育教学中去。如在体育理论教学时,既传授基本知识,又要紧密结合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体育精神,从中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为国、为民、为全面提高素质而锻炼身体的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能;至于那些思想性教育不太明显的教材,教师要在准备课堂设计时就要列出思想品德的具体任务,使思想品德教育从理论抽象的教学中走向实践,在运动练习过程中得到磨炼,也在运动中培养品质,从而产生质的变化。
(三)从点滴入手———注重细节,共同成长。经在教学实践中多方观察,有时候,一些活动似乎有片面追求规模、追求时尚设备、追求宣传效应倾向,收获的效果实在不乐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必要的活动载体及应有的声势,但要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的德育活动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并且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根据“德育生活化”的原则和“润物细无声”的要求,认为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平时、注重细节、注重小事,让教师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可以倾诉、倾吐所有喜怒哀乐的对象,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好友,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成长。
(四)从个体入手———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德育的民主化原则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民主化强调的学生是主人,要让学生明白德育的目的是干什么,只有明白是理,他们才能接受,才能自我管理,才能自我约束,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有部分文化课学习上的“差生”,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有一定的技术、素质也较全面运动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若教师能积极正面引导教育,针对其心理特点,加强启发并发挥其自身优势,及时表扬,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方法恰当,认为可以以其独特的内容方式,完成教育工作者难以完成的任务,达到一般德育方法难以达到的目标,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收到健身与养德双赢的效果。
(五)从制度入手———将德育行为规范化。体育教学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范和制度,要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并将规范和制度公开化、透明化。通过组织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公开的教学规范,考查学生的行为,用制度去评判学生的行为,当学生的行为是正确的就要给予表扬,当学生的行为是错误是就要给予批评,从而提高学生对规范的尊重,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纪律意识,使学生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课堂考勤规范,体育课堂加强考勤报道制,无故请假扣分,迟到早退扣分。其次,体育教学还应该做好反馈和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公平、客观、及时、准确,通过体育教师和学生们的反馈,当发现学生们的优秀表现时,要多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满足感,坚定其继续向上努力的决心。当发现学生的缺点和问题时,要陪学生共同面对困难或者纠正其错误,培养其养好良好的自我反省的习惯。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注意事项
(一)因人施教,倡导个性化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应该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道德教育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喜欢、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因人而异的采取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体育教师对待所有同学应该一视同仁,对体育成绩优秀的同学,应该提醒其不要骄傲,多帮助落后的同学,向更高台阶迈进。对体育成绩落后的同学,应该看到其优点,多给他们一些信心和帮助。体育教师还可以让体育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同学相互搭配,建立不同的小组,使同学的帮助更有针对性,通过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实现体育教学的德育效果。
(二)树立标杆,做好德育示范。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应该与学生干部密切合作,让学生干部参与到体育教学德育工作中来。选择思想品德高尚的学生干部作为班级同学学习的榜样,可以使同学们感到亲切、可信,提高群体争相学习榜样的热情。此外,还可以借助学生干部做好指示的上传下达,更好地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辅助教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三)协作管理,多方联动配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还应该加强与院校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与班级辅导员、主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等及时交流,互相提供和交流一些关于学生的思想动态情况等,努力协同学校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四、小结
一、职业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和高中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以及大量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这是21世纪相当长时期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关键环节,它的发展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
(一)21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必将对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就是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初中级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我们国家目前并在相当长时期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面临着加快实现工业化和迎接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从经济发展形态来说,目前全国实质上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处在萌芽状态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状态并存的状况。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很不相同,对人才的层次、规格、类型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研究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依据。最近,我们组织了8个包括农业、电子、电力、冶金、建筑、铁道、商业、金融等不同的行业领导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研究分析各个系统人才的整体结构,并且注意他们合理的配比关系。结果表明,科学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能进入世界高新技术前沿攻坚和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的科技带头人以及高级管理人才,在行业和企业发展中起统帅、引导作用,这类人才在人才总量中虽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乃至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不足,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研究我国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生产的发展和提高,还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在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在当前仍然还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薄弱部分,它使我国大量先进技术只能停留于样品、展品而无法转化为产品。同时,任何时期也不能忽视劳动者也即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人们可以从外国买到科研成果,但买不到生产的质量,这是靠生产者的技术、知识和正确的劳动态度创造来的。在这方面,本文拟多用一点篇幅。以农业生产为例,全国种植业生产的人力结构,目前仍以两亿农户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当然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户家庭也发生很大变化,根据调查,按农户的经营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1)企业型农民。这些农户从事的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程度较高,他们所受的文化与专业教育的程度也较高,大部分是中专和大专生。这是未来农业劳动者发展的方向,但是现在为数还很少,仅占10%左右。(2)技术经营型农民。这些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较高,产品有较大的专业性和商品性,接受新技术能力强,是农村采用新技术和进行专业生产联合体的骨干。这类农民的素质,一般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操作及经营能力。1998年这类农民的数量约占20.2%。(3)初级技术农民。他们具有当地农业生产的一般知识和掌握一般的生产技术,能在上述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较快地采用新技术、新成果。这类农民应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并经过一定的农业推广培训和应用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此类农民在相当一段时期仍是多数。(4)普通农民。是指较多地使用传统生产经验和知识技术的生产劳动者,目前一般是小学毕业或文盲。其数量将逐年减少,到2010年都应达到初级技术农民水平。1999年,我国农业劳动者中,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9.5%(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半文盲占46.75%)。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日本,农民中受过高中阶段和高中后教育的已达80%以上。在提高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方面,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二)从我国各行业现有人力结构学历水平来看,初中及以下阶段学历层次从业人员还占较大比重,对发展高中阶段和高中后职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全国6.79亿从业人口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73%左右,同时还存在10%左右的文盲率。这两者所占比例高达83%。以铁路运输系统为例,到1997年底,受过大专、中专、技工等专业技术系统训练的仅占26.5%;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仍高达42.3%以上。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从当今世界情况看,根据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28个国家和亚太经合组织11个国家共39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初中后分流(即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两种)的国家和地区有29个,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挪威、葡萄牙、波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等等;高中后分流的国家有4个,包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小学后分流的国家有5个,包括爱尔兰、墨西哥、菲律宾、智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其中智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小学教育的学制为八年)。这些都说明,当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需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如果忽视或者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大力发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是当前和相当长时期我国教育结构体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
(一)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以及我国正处于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学龄人口的高峰,发展高中阶段和高中后各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显得更为紧迫。
去年初中在校生已达到5811万。根据1999年当年的统计资料,全国有1589万初中毕业生,尽管当年普通高中招生增长10.23%,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共招生779万,其中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83万,将近1/2。特别是高等学校当年招生年增长率高达47%。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还有810万初中毕业生(占初中毕业生总数50%以上)和174.5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和高等学校,需要在就业前进行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发展高中阶段和高中后职业教育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和繁重的。
(二)在业人员和非在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任务将十分繁重。
前面已经谈到全国6.98亿从业人口文化程度总体上较低的状况。另外,据1995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尚有近两亿16岁以上不在业的劳动力人口,约有1500万人有寻找工作的要求。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以及他们不同的志趣、爱好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生存、发展和提高,而且对促进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首先要转变对人才的观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但究竟什么是人才?则有不同的人才观。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5月编制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这些不同类别的职业活动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相互关联、相互服务、不可缺少的社会活动,并都具有相当长时期的稳定性、规范性和群体性。这些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同志最近强调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对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是有深刻意义的。对所有的儿童、青少年和社会成员来说,只要对社会对人民有强烈的责任心,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无论在哪一行,都会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都会对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成为人们尊敬的人才。有位教育家总结数十年教育工作的经验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我认为是说的很有道理的。树立新的人才观,首先是我们教育部门的任务。当今世界,在教育观上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或者革命。教育的空间已由学校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工作场所,教育的时限已由在学校学习,延续为每个人的一生。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育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如此。
(二)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习的终身化,职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当进行改革。这里我想突出强调两个问题。
(1)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办出特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择业观的教育,使学生有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做有觉悟、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和各类技术、管理、服务人员的志向和意识;要大力加强和企业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紧密联系和结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技术能力特别是新技术能力的培训。
(2)根据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化比较大的特点,要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进行重大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工作接收继续培训和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和衔接,努力构建和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成员对学习多样化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从初中阶段开始,就把职业指导作为学生的必修课。1991年6月美国劳工部发表了《2000年的美国,要求学校做什么样的工作》的报告。该委员会对所有学校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无论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还是计划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学生都应获取五种基本能力(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和三部分基础(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对这八项都制订了详细明确的标准。这份报告反映了美国用人部门对包括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要求。不少国家的初别是普通高中都相当普遍地开设各种职业选修课,以满足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的需要。同时,在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经过中间教育机构的文化补习,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也有通过一定的教育机构的培训进入社会就业的机会。逐步缩小中等教育阶段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差距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是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对我们来说则是十分紧迫的。
(四)积极发展非正规(非学历)职业教育。
我国当前初中和高中后教育结构存在某些混乱,同社会需求存在某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之一是教育结构中过于学历化的倾向,加之教育管理又常常以学历教育规范各类教育,这就促使许多本应由非学历教育承担的教育培训采取了学历教育的形式,造成了教育结构的混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大量事实表明:在社会从业人员中,需要在初中或高中毕业文化基础上通过正规学历教育就业的只是一部分,相当数量的则只需要通过非学历教育培训。我国江苏阳光集团、三毛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的毛纺集团之一,企业的装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年销售额连续几年都在一亿元以上,从人员构成来说,三毛集团职工6000人,其中生产第一线工人有5000人,据这个企业的总经理说,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对工人在操作上的要求比较简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初中毕业生经过三个月培训,就可以上岗。这个总经理诙谐地说,如果招大学毕业生做这个工作,不仅对这些学生是大才小用,而且这个企业也会因生产者没有积极性而倒闭。同时,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广泛和多样,单一的学历教育不可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社会教育需求。在普及基本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各种非学历非正规教育,是适应社会对教育多样化和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趋势,应该确立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五)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发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并为构建和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社会化、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
澳大利亚培训框架体系(AustralianNationalTrainingFramework,简称“ANTF”)主要内容包括:(1)以澳大利亚资格证书框(AustralianQualificationFramework)为中心;(2)以培训包(TrainingPackage)为主要内容;(3)以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AustralianQualificationTrainingFrame-work)为保障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
1.澳大利亚资格证书框架(AustralianQualificationFrame-work,简称“AQF”)
澳大利亚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不断完善得益于国家统一主导的资格证书框架。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体系下的培训不仅包括职业教育证书和文凭的培训,而且包括普通教育证书和文凭的培训,是一种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有效衔接与沟通的教育培训体系。这一资格证书框架的特点重点在:它允许学生在获得某一种文凭或者证书之后,在不同的教育系统间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或者转学,并且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未来的职业生涯领域得以拓宽。在就业市场的规范过程中,澳大利亚政府机关最先规范、管理了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标准,明确规定就业者须凭职业证书或相关文凭方能就业。就好比一个电工,要想就业就必须具备电力行业资格证书,或者是拥有相关的文凭。就算你是一名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也需经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方能就业,这使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地位得以提高,发展道路也得到了延伸拓宽。这跟澳大利亚政府机关提倡“以能力为本位”这个理念标准有着直接关系。“以能力为本位”理念下的就业体系,不仅明确说明了各行各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其相关应用,还对各行业之间差异性的能力要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为其提供了一套贯穿于整个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测试标准。正是“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使职业教育跟培训教育明显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只有在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在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中,一共包括十五种资格证书,与教育相关的有八种:证书(I半技术人员)、证书I(I高级操作员或服务性工人)、证书II(I技术工人)、证书IV(高级技术工人或监工)、普通文凭(专业辅助人员或技术员)、高级文凭(专业辅助人员或管理人员)、第一学位(专业人员或经理)、高级学位(高级专业人员或经理),以上证书是以能力为划分依据进行分类的,同时结合了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行业的发展需求之间也是相符的。
2.关于培训包(TrainingPackage,TP)的内涵
所谓培训包其实是对就业人员技能的认证及评估,须参照一定的标准,最终目标在于:针对就业者的工作岗位培训其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培训包的开发费用由澳大利亚国家培训署(AustralianNationalTrainingAu-thority,简称ANTA)进行提供;其内容的制定、颁布,乃至实施者均为澳大利亚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AustralianNationallyIndustrySkillsCouncils);至于各行业的相关课程,被称之为“授权课程”(AccreditedCourses),统一由各州行业培训局(StateIndustryTrainingBoards)开发。公司或企业专门为员工所开发定制的培训课程,被称为“客户化培训”(全称“CustomizedTraining”)。此外,一些注册培训机构也会为当地的行业、社区定制授权课程。1998年开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在本国内大力推广其开发的“培训包(TP)”。“培训包”内容,经过了接近二十年不断的实践与创新,已逐渐成为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框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开发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1)以“能力本位”为标准的认证问题;(2)以“评价指南”为标准的认证问题;(3)以“资格证书”为条件的认证问题。此外,它还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科技信息得以快速发展的今天,“培训包”为了适应各行业的发展,在每经历三年之后都会进行更新,它是以动态形式发展的一个过程。
3.关于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AustralianQualifica-tionTrainingFramework)
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简称AQTF)于2001年6月开发后并实施,其主要内容是开发了一整套标准,通过这些标准对注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监管。使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的机构能够严格按照培训框架的要求来办学,并获得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作为培训框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有必要对学习者进行先前学习认定(RecognitionofPriorLearn-ing)。所谓先前学习认定,其实是将学习者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考核通过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学分。无论是国外学习获得的成绩,还是通过企业获得的工作经验,都可在通过审核之后换算成学分或者学习时间,使后续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学习的成本,为学习者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关于澳大利亚教育培训的主要实施机构———TAFE学院
所谓TAFE学院,其实是指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其英文全称为“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它是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最重要的实施机构,是澳大利亚教育体系下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机构包括:私立教育机构、公司或企业教育机构和一些公立大学等。从规模和影响力来看,TAFE学院最大,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独立学院,在澳大利亚本国内设立了很多独立的TAFE学院;(2)在本科院校或职业院校内设的学院。TAFE的办学理念强调,应明确学生(客户)的核心地位,在充分考虑企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切实提高就业者的工作技能,并为从业者的就业转岗提供必要的支持。经过二十多年的动态调整发展过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形成了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下推动产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TAFE学院遵循的教育理念是:“即满足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用人标准的需求”。
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启示
1.加强政府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的作用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职业培训以及培训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邦政府在许多州建立了公立的TAFE学院,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投资逐步加大,为其创造了宽松、安定的学习环境,充分给予实施技术和继续教育的自由选择权,有效地保证了各类型学校实施教学活动。且还加强了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估认证体系,从多方面去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澳大利亚,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的从业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不仅需要提供文凭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及行业证书,对从业者的工作经验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至少三年的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即便是成了一名合格的职业教师之后,也需深入企业实践过程,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确保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到最新的行业技能。同样的,对兼职老师的聘用也是相当严格的,兼职老师一般都是从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挑选的。他们完全有能力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改革等理念,快速而准确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在这样一种严格选拨和管理制度下,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才可以和企业技术发展一致。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行业信息技术,以便于在就业时能学以致用。在国内,高职院校的准入门槛设置太低,师资培养模式也与高等院校的相差无几。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即直接到高职院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没有任何的企业工作经验,专业性能力差,在技术实践教学中明显不足,以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从企业聘请了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但因为准入程序的不规范,在质量上也是参差不齐,教学水平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从中可以看出,许多高职院校在聘用、考核专任或兼职教师的时候,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就当下而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一条有效的路径,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都能有所提高;(2)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让教师主动深入各行各业进行实践学习;(3)利用一种有效的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项目;(4)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真正培育出“双师型”的教师。
3.学习澳大利亚灵活的教学模式
在中职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包含着许多集体体育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在这些体育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且构建了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是很重要的。只有具有了团队意识,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2、道德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途径与方法
2.1、提高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
在中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老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体育老师是学生直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要充分利用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如果体育老师自身的品德行为一般,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将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水平和道德教育成果。因此,要想很好的完成中职体育教学的高水平道德教育,体育老师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培养浓厚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从而实现道德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由于中职体育教学本身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体育老师不仅要将基本的体育技能教授学生,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好爱,学会情景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2.2、提炼体育教材中的道德内容
在中职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的渗透要参照体育教材,遵循中职教学的客观规律进行。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心里特征,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在选择教材时,体育老师要结合学期的教学任务,挖掘并提炼体育教学中的道德部分,真正的在教学中体现道德教学。我国的体育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的奋斗史,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体育史上的感人事件,将体育奋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力。
2.3、注重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体育老师的个人习惯,如果体育老师每堂课都按时或者提前几分钟来到上课地点,那么学生就基本上都会按时上课并逐渐养成“守时”的观念;如果老师上课时对体育课堂抱有认真负责的态度,那么学生也会提高对体育课堂的认识程度,这样有助于学生接受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体育教师要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提供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增进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友谊,进而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2.4、善于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是中职体育教学道德教育的对象,因此,在中职体育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突出了创新性和个性的特点,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在心理上难免会存在低人一等的感觉,中职学生在学习上也缺乏自信心。针对以上现象,中职体育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善于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要经常性的给出积极评价,让学生充满信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进而将道德教育很好的融于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3、结语
一、热爱之情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最大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有了这种爱,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可见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乌申斯基说得好:“如果你厌恶学生,那么,教育工作刚刚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教师的教育只有溶解在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需要,引起学生积极反应。
二、期待之情
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学生最信赖老师的判断力,对自己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看法,这样教师的期待之情对学生便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支持,学生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学生心中往往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本有能力完成的动作丧失信心,自认为做不下来,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大有实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若教师首先失去信心,流露出无望、厌烦的感觉,学生得到老师这样的情感信号,自然彻底绝望,认为自己果真不行,而放弃对动作的继续尝试。可见教师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饱含期待之情,学生不能没有教师的支持、鼓励和期望,他们常常是按照老师给设定的模式来认识自己、要求自己的。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三、愉悦之情
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要持之以恒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再优秀的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也会经常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冲击和干扰,时常出现忧愁、烦恼、悲伤、激动等情绪。若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博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进课堂之前迅速排遣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来面对学生。
教师在愉悦情感的支配下进行教学工作,思维敏捷,语言丰富有情感,动作优美自如,面部表情自然丰富。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由于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之体育教学本身特点,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较多,如学生在投掷教学中不注意安全,违纪现象屡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愉悦的心境会使之平静理智地来处理问题,使突发事件转化为新的契机,不至于因发怒而影响原有的良好的教学气氛。反之,教师本来心情烦燥、压抑,遇到这种情况便怒火中烧,失去理智,向学生发泄出来。结果往往是,说话走火,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整个教学情境随之变得沉闷、压抑起来。这样,会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稳定的愉悦情感品质,要带着欢笑走进课堂,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