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4: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据库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逐步细化
软件工程中逐步求精的思想是指现实问题通过抽象(细化)处理,最后解析出相对明析简单的算法描述和算法实现。将面对的问题按功能进行层次分解,每个层次再继续不断的细化为简单且易实现的模块,其核心本质是“细化”。在VFP数据库中将自顶向下分解后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逐步细化的过程就是对整个教学内容中的关键性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描述的过程。通过细化构建起严谨的知识系统,精确的表述出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在VFP数据库中是在分解框架下对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内容按知识关联程度细化分为六大个部分,分别是:数据基础、数据构建、数据维护、数据查询、编码、交互界面。对每个部分再按知识关联程度进一步细化,数据基础模块细化为基础概念、数据类型、数据运算;数据构建模块细化为项目管理、数据库、数据表、数据表间关联;数据维护模块细化为数据库与表的修改、添加、删除,记录的相关操作;数据查询模块细化为索引与排序、查询、视图、标准语言SQL;编码模块细化为过程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交互界面模块细化为表单、菜单、报表与标签。每一个小的细化模块再进一步细化为一个个的知识点。
1.2模块化
软件工程思想中的模块化方法是指在解决相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时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把问题系统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功能,模块内高内聚,模块间低耦合,所有模块按照一定组织方式组成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后可以实现系统的所有功能要求。其本质核心是“复用”。具有代表性的模块化的教育模式有“MES”和“CBE”两种。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它以岗位任务为根据来确定模块,以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流程作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是以知行能力为根据确定模块,以实际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这两种模块教育模式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在《VFP数据库》中,我们将教学内容的次序按软件工程思想以“MES”模块重新进行组织。按软件工程原理实现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完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调试、测试、、维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一体化案例,将这些软件工程流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需求分析对应细化过的数据基础模块;概要设计对应数据构建模块,详细设计对应数据维护与数据查询模块,编码对应编码和交互界面模块。调试与测试则贯穿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模块任务案例在完成过程中随时都需要调试与测试,最后将所有模块的任务案例组成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小整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基于软件工程原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的过程。在每个软件工程的流程中,将“CBE”模式灵活应用于其中,比如数据构建模块中按学生所学的专业,要求学生建立一个与专业相关的项目,项目中至少包含一个数据库,库中至少包含三个具有关联的数据表。例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创建“旅游线路管理”项目,项目中有“报名管理”数据库,数据库中分别有“旅游线路”、“报名情况”、“交费管理”三个表。通过模块化培养学生解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
2结束语
【论文摘要】介绍了全国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门户网站建设的意义,给出了其服务功能与组织模型。分析了门户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开发技术。给出了系统实现的部分关键要点,包括教学资源信息库组织模型的设计技术,ASP. NET2. 0技术的运用方法,门户结构优化与再组织技术。目前,该门户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当前互联网上各类教学资源迅速增长,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但是国内尚无一个适合于我国高校机械类教学人员信息需求的具有权威性的教学资源服务门户网站,为教学人员提供权威和可靠的机械学科信息指导。全国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门户网站,是在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的指导下建设的一个专门提供机械类课程教学指导的服务平台,旨在整合机械学科网上信息资源,建立覆盖机械科学核心领域的资源规范导航系统。通过建立可靠的信息资源选择政策、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先进的系统运行成效测评机制和门户结构的优化方法,构造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机械科学网上信息导航系统。全国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门户网站,能够为国内各院校的机械类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支持与教学资源服务,推动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发展,促进机械类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门户系统的功能与组织模型
1. 1对外提供的教学服务
该门户系统对外提供的教学服务主要包括教育新闻、教学动态、学术活动信息、全国机械类精品课程展示、教学改革动态、教研成果介绍、教学论文下载、常用软件介绍、教学论坛、权威教材推荐、教学习题库、动画库、图片库、优秀课件展示、电子教案、教学视频等。
1. 2门户系统的组织模型
该系统的体系比较庞大,若要保证其平稳、高效地运行,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该平台的组织模型如图1所示,下面主要介绍其中3个环节。
①信息资源的采集与筛选。为确保信息收录的权威性,一方面要对信息源进行选择,应主要侧重一些著名、权威的专业机构,另一方面需要对资源内容的质量进行综合考察与评价,依次进行准确性、权威性、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考察,只有通过考察的才可以存人信息资源库。
②平台系统安全。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防护。涉及到硬件设备安全、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灾难应急措施、访问权限控制、重要信息的加密与攻击防护等。
③运行成效测评。定期对系统的运行成效进行测评,有利于及时发现系统资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其测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客观测评是指一方面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用户检索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找出大家关注的热点;另一方面,运用Web日志挖掘技术,分析用户访问该门户网站的模式,以更好地调整系统的资源结构;并对系统中各类资源的用户点击率和资源下载率进行自动统计,利用这些统计数字,对各资源的被利用率进行排序,以便采取措施来改进设计,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主观测评主要是通过用户调查、意见反馈等形式从用户处获得评价信息。从中可以获得用户对网站的满意度、用户需求、意见建议等。
2门户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组成
该门户系统由用户界面显示程序和数据信息管理程序两子系统构成。这两个子系统都是基于B/S模式的Web应用程序,主要的程序逻辑和管理功能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其优点是对客户端的要求很简单,只需安装浏览器即可;另一方面,也便于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维护和扩展,具备良好的“零客户端维护”和跨平台特性。其开发体系采用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即表示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表示服务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用户界面,利用ActiveX控件、动态HTML等技术,将用户方的信息传递给业务逻辑层去处理,然后将Web Server传回来的HTML页面呈现给用户;业务逻辑层从表示服务层接收信息,和数据服务层相互配合以完成各种管理操作,并将处理过的结果返回给表示服务层;数据服务层是整个系统的支撑和基础,主要功能是对数据检索、存储和维护。该层包括SQL数据库、OLE数据源和XML文件库等,均通过ADO. NET组件实现访问。其内部信息处理原理如图2所示。
3系统实现
3. 1系统概述
全国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教学门户网站基于
Windows Server 2003 +IIS6.0平台,运用ASP. NET 2. 0技术开发,采用目前流行的C#作为开发语言。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总体结构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门户界面、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学资源库,示例界面如图3、图4所示。
3. 2教学资源信息库的设计
由于该门户网站包含的教学资源具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如资源包括:教材、论文、试题、软件等,而教学论文多为PDF或CAJ格式;演示动画多为AVI或RM格式;而教学改革资料多为PPT或DOC格式。所以,不方便将这些资源都放入数据库中。需要单独建立教学资源库。而在数据库中仅存放各类资源在资源库中的属性信息、分类编码信息和索引信息。为保证各类资源存放有序,采用了分类存储体系。教学资源库的组织模型如图5所示。
3. 3 ASP. NET2. 0技术的运用
ASP. NET2. 0与前版本1.x相比,增加了大量方便、实用的新特性,这些新特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在该门户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这些优越性体现得十分明显:①数据源控件的使用。运用新增加的SqlDataSource, ObjectDataSource及XmlDataSource控件,可以快速方便地完成对各种数据源的操作,还可以通过使用架构的方法,来实现跨层数据绑定;②成员管理功能的运用。ASP. NET2. 0中新增加了一套完备的认证管理系统,以及基于此系统的用户安全和身份验证机制。运用该机制可以快速方便地完成分角色用户信息管理,以建立一个安全性较高的门户系统。该功能主要是通过Membership,MembershipUser及Roles类实现的;③ MasterPage,Theme及Skin的使用。这些属于设计方面的新特性。通过Master Page可以使整个门户网站遵循同一个架构,Theme和Skin使页面保持统一外观并使页面风格统一化;同时,该项技术体现了“内容与形式分离”的思想,使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不必过多考虑内容的展现形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此外,还有使用Web. Sitemap与Menu来构建动态导航系统,使用新缓存特性以提高访问性能等新技术。
3. 4门户结构的优化与再组织
通过对Web Logs信息的分析挖掘,运用GTPFWLP和CBP算法并编写相应的程序,确定了回溯点和目标页,进而对门户资源结构实现优化与再组织。
首先,从Web Logs中提取WLP < Web LogPath)o Web Logs中一般包括以下数据:访问者的IP和域名;访问的日期;访问的页面名称;请求是否成功等。由于信息量很大,所以必须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Global. asax的Session Start()和Session End ()函数中分别确定此WLP的起点和终点,并将日志信息中无关的字段记录过滤掉。在筛选后的日志信息表中加人StoreTime字段以确定目标页。运用GTPFWLP算法和CBP算法从TP中提取回溯点。然后,在Global. asax的Application_Start()和Application_End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
一、建设意义
教学资源库是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化和集成,涵盖了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知识点,适合教师因材施教,与学生交流互动,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保障。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便的网络平台,适合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1.建设目标
面向自动化专业,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把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汇集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的、开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并在全校同类专业中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2.建设思路
①制订资源建设标准。根据学校专家制订的应用基础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该专业的基本要求,规定好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总结并创新建设该课程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的修正、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总结、教学论文的发表、教材选择或修订等。
②核心资源建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资源库的核心资源是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直接应用的资料。核心资源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试题库、习题库、实验教学视频等。核心资源的建设应紧扣课程大纲要求,契合专业建设思路,保证资源建设的准确性和先进性。
③辅助资源建设。学生普遍反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较难学,它的基本概念多而杂,基本原理抽象不好理解,基本分析计算方法需注重“工程性”和“系统性”。为了使教师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建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辅助学习资源,其内容包括重点知识点的动画演示、重点电路的虚拟仿真、电子技术应用案例、元器件资料库等。
④特色资源建设。结合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EDA技术等相关课程及其实训课程,项目组可开发虚拟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电子电路分析制作调试虚拟实训室等实验系统。可通过组织电子技术实验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电子爱好者协会等活动,让学生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三、建设内容与成果
1.建设内容
首先确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然后再确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最后确定各个知识点的素材应采用的媒体表现形式,包括动画、网页、录像、文字、图形图像、仿真文件等。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各章节知识点分析如下:
①半导体分立元器件包括:半导体基础、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三极管。
②基本放大电路包括: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射极输出器、负反馈、多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③集成运算放大器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线性应用、非线性应用。
④正弦波振荡电路包括:自激振荡、RC振荡、LC振荡、晶体振荡器。
⑤直流稳压电源包括:整流、滤波、稳压。
2.建设成果
①教学文件库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指导书、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论文、教材等。
②教学素材库包括:动态抽象的知识点做出的动画素材、重点且典型的知识点做出的微课视频素材、课程相关图像图形素材、案例素材及课程相关材料。
③试题习题库:结合历年来教学经验,参考各种教学资料,首先编写不同题目类型的习题库,按照章节将习题分开,再按题目类型(选择、填空、计算)分类输入网站数据库。学生可从网上做题并提交,老师批阅回复。
④教学课件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时、不同层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开发不同深度的教学课件,组成教学课件库,供教师教学使用,学生也可参考自学。
⑤实践教学资料库:注重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原则,建设实践教学库,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应用案例、实验仪器介绍、实验电路仿真、实验教学课件等。
⑥制作网站,并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在网站上开发各种虚拟电子实验室,利于学生自主做实验。组织各种电子技术相关活动和比赛,提高资源库的利用率。
四、推广与更新
在资源库的集中建设完成后,立即开展资源库的应用推广。推广范围可从大学到社会,推广对象可从学校一线教师到广大学生,利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逐步扩大影响,提高利用率。为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教师和学生开发的课程新资源可随时加入资源库。
五、规划与建议
用户使用百度搜索引擎的时候,都会留意到搜索引擎能够提供一种称为“相似搜索”建议的服务。当用户因输入的关键词不够准确而无法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料时,相似搜索服务会给出建议的关键词,引导用户进行有效检索。相似搜索服务建议的关键词都是包含用户关键词的一系列扩展短语。很多时候,用户缺乏背景知识,对搜索意图(关键词)无法准确描述,相似搜索无法给出用户想要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将开展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研究,通过统计大量用户的搜索行为数据,挖掘关键词中存在的关联,并对用户输入的关键词给出关联建议,引导用户进行有效检索。
1关联规则挖掘
关联规则挖掘[1]采用关联算法查找数据集中的不同属性之间的相关性。设I是项的集合,关联规则是形如 的蕴涵式,其中 , , ,拥有支持度support和置信度confidence,即:
,
(1)
在此定义,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的规则即可称为强规则。关联规则的规范表示为:
其中,R是取值范围;x是变量,在R上取值;Pm (m=1,2,…,i)和Qn (n=1,2,…,j)是谓词变量,作为任务相关数据的一部分说明的相关属性或维;uv (v=1,2,…,r)和tw (w=1,2,…,l)是对象变量,在关于x的谓词上取值;s是规则的支持度,c是规则的置信度,均取百分比值。例如,一个典型的关联规则如(3)式所示:
该规则表示,同时购买计算机游戏和影碟的人占顾客总数的40%;在购买计算机游戏的顾客中又购买影碟的概率是66%。为简化表示,将(3)式简化表示为“计算机游戏 影碟 [40%,66%]”。
2关联检索建议
与百度搜索引擎提供的“相似搜索建议”服务不同,本文提出的是“关联检索建议”服务。“关联检索建议”预先通过计算大量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度,当用户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时,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查找与其存在强关联的关键词(不一定语意相近),作为检索建议,由此引导用户进行有效检索。尤其用户缺乏背景知识,对搜索意图(关键词)无法准确描述时,“关联检索建议”模型可利用其它用户的搜索知识,给用户提供与当前关键词存在一定关联的其它内容方面的检索建议。
3模型设计
3.1模型总体架构
模型总体架构[2]如图1所示。系统收集用户检索时产生的关键词,并经过数据清洗操作,产生干净的符合要求的数据,把该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存放在数据库中。关联规则挖掘器使用关联挖掘算法,从数据库中读取关键词数据,进而提取一系列的关键词关联规则。导航器则根据关联规则为用户提出检索建议,引导用户进行更有效和针对性的检索。
图1 模型总体架构
Fig.1 General framework model
3.2挖掘模型设计
研究将用户每一次的检索过程看作是一个事务记录。每个事务记录包含若干个用户检索产生的关键词组;而同一个事务记录里的关键词之间则不分先后次序。具体来说,关键词数据是以事务记录为单位,且存储在数据库中。关联规则即挖掘模型从数据库中读取经过清洗的干净数据。数据的格式如表1所示,表中各行代表一个事务记录。
表1 事务数据
Tab.1 Transaction data
TID 关键词数据
1 关联规则挖掘,防火墙联动
2 SQL Server,VB,信息管理
3 女性,综合素质,就业,伟人
4 余世伟,MBA
... ...
关联规则挖掘分两步进行:
(1)找出所有频繁项集
(2)由频繁项集产生强关联规则 每个关键词,可将其称作“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构成“项集”。关联规则挖掘的第一步,即找出在所有事务中出现次数达到某一数值的项集,而将这些项集称为频繁项集,并将该数值称为最小支持度计数。产生频繁项集的一个高效快速的算法是FP-增长算法,目前已有人在FP-增长算法基础上提出可以实现增量更新的算法[3]。进一步地,当前研究也已表明:相对来说,由频繁项集产生强关联规则是较为简单的。
4模型应用
4.1关联规则解释
关联规则挖掘器将挖掘得到一系列的关联规则,部分关联规则如表2所示。对于规则1,有0.35%的低支持度,说明很少人检索该方面内容;但却有100%的置信度,说明该类用户每次检索关联规则挖掘资料时,将必然检索防火墙联动方面的资料。又如规则3,有7.80%的高支持度,说明较多用户都在检索有关女性、综合素质以及就业问题;另有70.25%的较高置信度则说明用户在检索女性和综合素质方面资料的同时,较多人也会进一步检索并了解有关女性综合素质对就业、伟人等影响的文献资料。
表2 部分关联规则
Tab.2 Association rules
序号 关联规则 支持度 置信度
1 关联规则挖掘 防火墙联动 0.35% 100.00%
2 SQL Server,VB 信息管理 1.74% 90.00%
3 女性,综合素质 就业,伟人 7.80% 70.25%
4 MBA 余世伟
1.39% 67.41%
挖掘器挖掘出来的关联规则存放到数据库中,供导航器参考使用。当用户进入检索页面输入关键词检索资料时,导航器实时将依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在关联规则库中查找和匹配,找出所有包含有用户关键词的关联规则,相应地给出检索建议。例如,当用户要检索有关“MBA”资料时,系统查找到规则4满足要求,并给出“余世伟”的检索建议。当然不是所有规则都有价值,只有强关联规则才是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系统管理员可以设定最小支持度阈值和最小置信度阈值,以筛选获取用户所需的强规则。
4.2业务应用
(1) 用户检索兴趣分析。关联检索建议模型首先收集大量用户检索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反映用户检索的兴趣和需求。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有助于理解当前用户的需求,以便搜索引擎提供更有针对性、及实用性的的搜索服务。
(2)提供关联检索建议。关联检索建议模型提供的是一种关联搜索建议服务,只要关键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模型就会给出与关键词关联的搜索建议,引导用户进行更为有效的规范化科学检索。
(3) 图书采购决策支持[4-5]。图书采购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图书馆馆藏书目的质量和阅读可能性。将关联规则挖掘应用到 图书检索系统上即可统计出当前大部分读者检索的内容,并且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哪些内容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因此,关联规则挖掘可以作为图书采购人员的决策支持的现实应用范例,从而更准确、合理地采购到读者真正需要的图书。
5结束语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本文讨论了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统计分析用户检索的关键词,计算关键词间的关联度,最后给出关联检索建议,引导用户进行更有效检索。关联规则挖掘分析用户检索兴趣,可以为后续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用户行为挖掘[6]。
参考文献
[1] 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1:227-242.
[2] 钱智勇.基于数据挖掘的重点学科专题知识库开发[J].图书馆,2004(3):50-53.
[3] 朱玉全,孙志挥,季小俊.基于频繁模式树的关联规则增量式更新算法[J].计算机学报, 2003(1): 91-96.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中学计算机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而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一)对计算机教育的认知不足
虽然计算机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但由于我国未把计算机教育归入/普九0课程体系,它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部分学校领导对计算机课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计算机课程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时都难以得到保证。甚至有些学校把计算机课作为一种“摆样子”的课程,随时都受到其他“大课”(如数学、语文、英语)的排挤,其重视程度仍然是“外热内冷“。在对宜宾兴文二中信息技术课的“援教”活动中,除了我任课的初中升高中的四个预科班外,只在高中安排了信息技术课,授课的内容是QB、数据库。并且,预科班的计算机课每周在周五和周六安排两节(包括实验)电脑课,而其他中学有的只上一节,有的索性不开课,在同一地区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
在接触计算机的学生中,从学校中学习和通过自学或其它途径获得计算机知识的各占
66%和34%,值得注意的是这34%的学生中,有部分具有某些专长,如排版设计,图片处理,网页制作等等。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接触过计算机,并能意识到其重要性,而面对纷至沓来的计算机发展的新信息,大部分学生对其中的图像处理和INTERNET等信息颇为关注,而对教材必备的DOS命令不感兴趣。
(三)师资力量薄弱,设备条件不完善
目前,多数中学的计算机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行过来的,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而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部分教师所具有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另一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来源是一些大专院校的专业毕业生,计算机知识基础较扎实,但教龄较短,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还有一部分是从校外借调或临时代课的,另外,由于职称、待遇和地位问题以及市场经济的诱惑,很多中学还存在部分专业计算机教师的流失问题,因此,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师资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一定的匮乏。
二.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新方向
(一)课程结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近年来,我校先后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由劳动技术课程逐步发展成为基础文化课程。在教学中加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渗透,重视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教材编排上注意遵循由浅入深,年级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做到知识趣味性强和科学性严谨,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同时,我们也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写作文、做实验或进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等,效果较好。
(二)教学内容设置合理、新颖
教学内容设置应当适合计算机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根据各个中学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材,做到从实际出发,而且教学内容还应当随着科技的进步进行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不但要更宽广,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动手的.教学内容改革应当适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自编或选用多种教材,体现/一纲多本0/多纲多本0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
(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
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
(四)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的素质是支撑计算机素质教育的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决定作用的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对完成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计算机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并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教学教研活动,撰写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性的教学论文,自觉把学科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在教师教学评价方面,学校要注重教师教学实绩,鼓励教师积极撰写和发表教学论文,参与课题教改实验,对成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作用,提高计算机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设置单独的计算机职称系列,培养优秀的计算机教师,为全面实施中学计算机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XX中学电化教育先进事迹材料
山西省XX中学是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示范高中。多年来以教育教学质量高,各项工作领先而享誉三晋。新世纪历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当今教育会产生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认为现 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势在必行。因而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加大软硬件投资力度,以课题科研为指导,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工作,取得优异的成果。作为电教先进典型,山西省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现场会2004年在我校召开。
一、硬件建设
从2001年校园网一期工程至今,学校共投资近千万元用于信息技术硬软件设施的配套。目前,学校拥有三层交换的千兆校园网,连通了各处室、各教室、教师办公室及家属住宅楼;网络中心配备了服务器、WEB服务器、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一卡通”数据库服务器、图书管理服务器及4台教学资源服务器,为校园网资源配置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为每个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装配微格教室、多功能报告厅、4个学生机房、校园电视台。实现“班班多媒体、室室有电脑、家家通网络”。为信息技术在我校的应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资源建设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校园网软件资源建设,投资几十万建成包含大型教学资源库、在线资源、校园网应用软件系统等较完善的校园网资源系统,总量达4T。目前配备有《清华同方资源库》、《北京四中资源库》、《中央电教馆资源库》、《同方电子期刊库》、《智能出卷系统》、《电子图书系统》、《101网校》等大型资源库;建成了集内外网于一体的大型资源集成系统——XX中学网站;学校还组织人手自行编制了《校园信息系统》、《教师交流园地》、《学生研究性学习平台》等用于学校办公,教师交流,学生辅助学习的平台系统。
三、以课题研究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03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十五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中学校园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已顺利结题并双双被评为优秀课题;承担的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研究》、《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教育研究》,省13150课题《中学校园电子校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正在研究中。
我们本着课题研究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学校相继出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案》、《整合评比方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及工作方案,并采取每年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每学期进行优秀课例、优秀设计方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评比等活动,强化和推动整合工作的开展。学校还采取了开办月刊《信息技术导航、整合研究动态》,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举行日常培训和假期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培训,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很大改变,对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生的学习
我校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同时,还着重研究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实行资源大开放,校园网所有教学资源和英特网上与教学有关的资源对学生开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学校开发了英特网资源导航、研究性平台和学习讨论区,建立了教研组及教师个人主页,这些软件都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非典期间,我校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开展了形式多样远程教学活动。我校电视台演播大厅开办了《空中课堂》电视直播,播出高一高二高三各科课程150余节。同时还在网上开辟了学习资料下载和各科学习讨论区,学生从网上下载资料进行学习,做到了休息不停课。
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开展,强烈冲击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悄然发生着变革,学生的学习态度朝积极主动方向转变。
1、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卫艺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的体卫艺教育工作中去。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切实推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2、继续借助大力发展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的契机,想方设法加强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要按照省新的体育卫生与艺术器材配备标准配足器材,不能以“经费不足”为借口削减体卫艺专项经费的开支,以确保学校体卫艺教学的正常开展。
3、制定和完善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4、认真贯彻落实《茂名市中小学校大型文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茂名市中小学校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工作预案》,增强体卫艺专业人员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学校中健康快乐成长。
二、切实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施行工作,积极开展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监测数据库。继续做好我市中学生运动员注册工作,重点做好省、市传统项目学生运动员的注册工作,完善运动员档案的管理。
三、认真抓好各级体育、艺术竞赛,促进体育、艺术教育的发展。
1、举办茂名市中学第十七届、小学第十五届“协作杯”运动会;组织好茂名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2、认真组队参加省级传统项目学校及省中学生其他单项的比赛。
3、抓好各县(市、区)中小学生运动会或体艺节,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中小学生运动会(体艺节)的做法,以竞赛促发展,以竞赛促提高。指导各县(市、区)、各学校开展好艺术展演活动,推荐优秀文艺节目参加省汇演。
4、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和充实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内容。
四、认真抓好学校体卫艺的安全工作
1、继续加强学校学生食堂(课间餐)的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的管理,重点抓好食堂(课间餐)硬件建设,食品加工的操作流程必须要符合卫生要求,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生食堂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改,适当时候组织一次全市性体卫艺安全工作专项检查。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加强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严防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3、制定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五、认真落实健康教育课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认真抓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学校卫生从业人员和食品卫生从业人员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保健专业知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六、积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抓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2、开展市级优秀课例评比,拟举行一次全市性的“新课标”体育教学课例观摩评比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3、做好年度体育卫生教育教学论文的收集、评选工作。
七、抓好几件常规工作
1、协助做好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工作。
2、做好每年一次的中小学生常规体检工作。
3、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主要抓好中小学爱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拟举办一期全市性预防传染性疾病卫生专业人员培训班。
4、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施行,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努力提高达标率,按时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统计上报工作。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学校教学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性保障。为适应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建立以促进各年段和各教研组间形成竞争机制为核心的新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校长负责、年段主管”的教育教学内部管理体制。增大各年段管理自,分解全校性教学管理的压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年级组的老师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年段之间的竞争机制,发挥集体协作的效能。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管理机制适应了新课程对高中教学管理的要求。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两个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年段和教研组的管理。建立年段和教研组的竞争机制,必须加强年段和教研组的管理。我们的做法是对年段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明确其工作职责。同时进一步明确教研组及组长工作职责,把课程开发、研究、建设的任务及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部分权利下放到年段和教研组,使年段和教研组逐步成为责、权、利统一的研究实体,并能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教学全过程的民主管理。课程改革打破旧的教学体制。使教学教研方式在本质上发生很大的改变,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教学管理模式也要随之而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体制的发展。课改的推进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实验期间,教学科研部门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经常性深入一线,认真调研,掌握实情,跟踪指导,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好课改中的困难,变“领导”为“服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领导与教师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教研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师与领导一道,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
创新课程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
多年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说明,我国传统的高中课程迫使不同特长、个性,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学习统一的课程,造成学校课程管理单一。这种现状对学生学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破除了传统的课程管理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新的课程管理制度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课改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创新性尝试。一是尝试建立分层次课程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考改革的情况,开足开好一切国家规定的课程。在这一前提下,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同时每学年开设多种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选修,以适应和培养学生不同的潜质、特长。二是尝试建立“与实践结合,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起“问题――反思”的学习模式,教师本人建立“引导学生亲历实践、发现,探索解决,反思深化”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必须探究“研究性学习”路径,每人每学年至少开一节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公开课。并注意将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创新校本教研制度
新课程标准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研究者。这就要求学校应为新课程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学习和研究成为整个学校的基本状态和行为准则,成为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建立“立体科研”的教研模式,形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成为保证课改质量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库和数据库,创建起教学研究的信息平台,满足了教师教学研究的需要;我们组织开展多层次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课前备课组必须进行集体备课,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大力提倡个性化教学;教师在课后要撰写教学笔记、教学反思,每学期要撰写教学总结、教学论文;每学年要有一个实验研究课题;每次测试都要层层进行质量分析,提出具体的整改提高措施。我们特别注重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教改、教研、科研都应围绕课程和教学过程进行。这些校本教研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适应课改、参与课改的能力。
创新教学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