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4: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不仅关系到国泰民安,而且还是整个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更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则是我们做为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的一直要思考的课题。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在分析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和我国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作出全面深入分析。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1 图纸审核不严格
图纸审核不严或根本不审核。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由于和设计公司长期合作,对设计公司过于信任,对于其设计的图纸不审核或者在审核过程中达不到事事严谨,从而造成设计与实际施工和合同工产生矛盾。
1.2 缺乏比较彻底的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不够彻底,对于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施工中有一定的准备,不耽误工程进度,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1.3 材料设备管理不科学
部分施工进度缓慢,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等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在进行设备和材料管理时候,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土建施工中的分工责任不明确,导致很多人员干重复的工作,而一些工作却没人做,并且责任不明确,出现事故后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材料管理的不严格,不仅仅使得建筑施工的成本增加,也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加强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施工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完善的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的有序正常的进行的保障,最重要是有效的阻止错误的产生,避免工程的延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2 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工程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企业的信誉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促进技术力量和技术资源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造价,也可以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3.3 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良好的技术管理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约资源,保障施工安全了,更可以在激烈是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承受所有挑战,因而,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对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分析
4.1 施工组织科学设计
作为指导施工准备和引领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要视工程的结构、性质、施工复杂程度、规模、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异。能够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并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的设计才是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其编制对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比如技术、质量、施工、安全、机械、材料等
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对其斟酌,优中选优,最关键的是必须做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组织实施。
4.2 严格做好技术的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不仅包含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规范要求、安全措施、质量标准、操作规程等也在其列,还要详细地交待清楚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项目中的有关特殊要求。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向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就施工方案进行交底,其次,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需要向施工负责人、安全员、质量检查员、有关职能人员、班组长进行施工方法、施工方案、质量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交底。最后是技术交底的关键环节,单位工程负责人员再向参与施工的班组长和操作工人进行交底。技术交底是技术管理的重要一环,书面交底只是其一部分。检查、督促是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要反复检查,施工监督要加强,严格中间验收,最终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4.3严格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
图纸是建筑工程的灵魂,而如果图纸出现错误且没有被发现,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不可言喻的后果。所以在工程中标之后,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就要组织人力对图纸进行细致的审查,在不影响其设计理念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检查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是否在某些地方不符合合同要求,若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现象要进行积极的修改,并且在审查之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还必须认真的熟悉整个图纸,了解设计者的理念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对特殊的项目更要尤为加以注意。
4.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土建材料的管理是技术控制的关键。
首先,要结合施工方案,对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规格,种类,型号,数量等做出严格的统计,并选择优质的供货商。并选派专业的采购人员,加强对采购单的审核识别,保证材料的供应不会耽误工期。
其次,要严格材料的堆放,对材料进场的顺序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可以实施抽样检测,确保所有的建筑工程材料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并加强规范管理。
最后,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材料领用制度。登记到达施工现场的材料,按照施工进度,结合材料出库单进行发放,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避免浪费,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材料下料。
5.结柬语
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建筑工程完善工程管理系统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合理安排工序,做好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加强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对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施工标准都可以得到落实。如此,既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有助于提升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朝阳.建筑程施工技术管理探析[期刊论文]《中华民居》一2012年3期
[2]孙光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期刊论文]《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一2012年1期
[3]王卫.加强港口码头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一2012年8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特点
1.1 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
涉及质量的各个影响因素有很多,诸如工程地质地貌情况、施工场地气候变化、勘察设计水平、施工材料供应、机械设备条件、施工工艺及方法、工期要求和投资限制、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等等。
1.2 容易产生质量波动
虽然建筑工程的施工有国家标准和规范,但是由于建筑产品的生产没有固定的生产线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影响施工质量的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又很多,从而导致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不稳定,产品质量容易产生波动,例如材料性能、设备运转、施工环境等的变化以及机械故障、违规操作、计算错误、施工方法不当等等都会引起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1.3 质量具有隐蔽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造成在生产过程中上工序的生产结果为下一工序所掩盖,产生隐蔽工程,若不及时检查,事后再看表面,容易将不合格产品认定为合格产品,从而造成质量隐患。
1.4 质量检查具有特殊性
建设项目工程实体形成后,其质量检查不可能采取通过像某些工业产品拆除或解体来检查其内在质量,所以当出现质量问题后,其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应该及时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并加强工序的质量管理,不能在事后凭经验直觉判断。
2 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即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
2.1 人的因素
主要是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能力和工艺水平,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管理能力。
2.2 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仪器仪表、生产设备等,是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也是工程项目实体的组成部分。监理工程师应严格进行材料的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2.3 机械因素
施工机械是实施工程项目施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施工必不可少的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是否适用、先进和合理,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所以监理工程师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布置、结构型式、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机械型式和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以及施工机械的使用操作,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2.4 方法因素
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先进性;方法因素的控制。
所采取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特别是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和正确,不仅影响到施工质量,还对施工的进度和费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参与和审定施工方案,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方法先进,操作简便,既能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
3 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监理单位的质量监控系统,配备相应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配备所需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及有关的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监理大纲和拟定监理细则;进行人员的培训,做好质量监控的各项准备工作。审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和施工队伍的技术资质是否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经审查认可后才能上岗,对于不合格的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撤换。对于特殊工种(如电焊工、检验工、化验工等)和作业(如潜水作业、高空作业、高电压作业等)及关键的施工工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操作等,还应对其技能进行考核和评审,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在资质的审查中,一般应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资质,质量管理的能力、水平和经验。
(2)对工程中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和器材的质量控制。
(3)审查施工单位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要求,重点应审查施工机械设备型式、性能参数和数量是否符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并适合施工现场条件。
(4)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技术文件通常分为施工组织总体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两类,前者是针对工程项目总体施工的组织设计,后者是针对单位工程施工的局部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词]建筑施工与管理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118-03
建筑施工与管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庞杂、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涉及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等学科知识;实践性强,该课程涉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应用性强,该课程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工程项目,根据我院统计的数据表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约70%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于与工程施工相关的企业,建筑施工与管理课程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就业。此外,施工技术发展迅猛,教学中必须及时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更新教材内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选教学内容,运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优化建筑施工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建筑施工与管理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两大部分,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包括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该课程共64学时,2周课程设计。
由于课程知识点多、内容庞杂,授课学时紧,在精选教学内容时应注意:
1.紧密结合当前工程实际,删减、淘汰落后工艺,增加建设部推广应用技术、建筑业十大新技术等内容。例如:增加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高强钢筋与新型钢筋连接节材技术、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技术、新型模板与脚手架施工技术等。另一方面,及时淘汰落后施工工艺及设备,如脚手架工程中的扣件式钢管井架、扣件式钢管悬挑卸料平台、大模板悬挂脚手架等内容。
2.结合相关课程,进一步整合建筑施工与管理教学内容。教材中关于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以及水泥、砂、砌筑砂浆等建筑材料内容由于已经在工程材料课程中涉及,因此将这部分内容放在课下自学,不再占用课堂讲授时间。
此外,对于与该课程联系密切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等课程,要求学生课下予以系统复习、深化,做到课程间的融会贯通,将此环节纳入第二课堂。
3.教学中密切结合施工规范,关注新颁布标准。施工规范和规程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是工程技术人员最常用的工具书。建筑施工课程中涉及的常用施工规范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在学习各工种工程施工工艺时引入规范的质量控制要求,结合规范的主要条文,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环节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主要结合以下方法:
1.采用构建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此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探索、发现法去学习,引导学生“迁移”式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体系的整合,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错误。
2.引入探究式教学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列出一些研究课题及参考文献,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课题并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体现,论文及答辩成绩作为本门课程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引入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剖析。通过典型案例的引入,减小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差距,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引入施工组织设计案例,从工程策划、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等方面对施工组织的每个过程及环节进行实例解读,使学生完整地、规范地、系统地理解施工组织的细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按照学生边学边练,边理论边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达到应用型人才的标准。
4.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直观性认识。由于组织现场教学受学生人数、工程进度形象、教学进度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当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当地还没有普及或受季节性限制无法进行现场教学时,多媒体教学就是保证实践教学的一种先进教学手段。例如:通过多媒体学习中直大型企业带有专利技术的新型模板支设工艺,使学生印象深刻,感性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建立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由于该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单靠课上时间的教学无法满足日后就业的需要,因此,利用第二课堂作为强有力的支持。所谓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升华。第二课堂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相关知识予以提炼,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施工知识予以提升。二是结合就业岗位需要,强化施工及相关知识的应用性。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单元教学法为主线,结合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施工技术资料整理、常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平法图集等内容分单元进行学习。第二课堂主要内容如下:
单元一:工程材料检测。掌握常见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砂浆、混凝土、砖、砌块、钢材、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等材料的检验项目、取样要求、合格判定标准。
单元二:施工测量。掌握多层建筑物施工过程定位放线、各层高程控制、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需配合的测量放线工作。
单元三:平法识读。以《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为重点,掌握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单元四: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掌握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以及收集与整理要点。
单元五:相关规范、标准学习。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已经学习了常见施工规范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规范的主要内容。在第二课堂中,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系统地学习。两阶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侧重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在第二课堂阶段,注重对规范的总体把握与应用。如:在第二课堂阶段,需系统掌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系列标准的组成,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内容与作用,该标准对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批的划分、验收合格规定、验收的程序及组织等给出了详细的规定,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除此之外,尚需积极、及时引导学生学习新颁布标准,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等,以弥补教材滞后性的缺陷。
四、加强生产实习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效果
生产实习组织方式可采用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办法。
1.规范分散实习的批准程序。首先发给学生实纲和生产实习审批表, 生产实习审批表主要包括学生申请实习内容、实习单位同意接受证明、指导教师审批意见、学院审批意见等内容。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工地,实习单位同意接受签署意见后交指导教师审批,指导教师审批同意后,根据学生实习的具体内容下发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由于学生实习的工程建设规模、进度形象、施工工艺、组织管理千变万化,各有不同,但同类型工程又有其相似之处,因此,在学生实习之初,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工程的结构类型、进度形象、施工方法等给出按工程类型分类编制的指导书,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再根据具体实习内容予以补充、完善,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习。
通过分散实习方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集中安排实习工地难的矛盾。
2.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必须指出的是,分散实习并非放任自流,整个实习过程仍是在指导教师控制下进行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工地的巡视检查与指导,分期递交实习日记,检查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在组织实习答辩和认真审阅学生实习报告的基础上给予评定成绩。
在实习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积极安排学生施工顶岗实习工作。根据实习工地的具体情况,指导教师积极协调学生顶岗跟班实习, 上下班时间严格按照工地现场作息时间要求进行, 亲自参与施工测量、放线和各工种施工操作, 收集、整理施工资料, 承担施工日志和隐蔽工程的记录, 核对施工预算和监督各项工程是否与图纸相符, 以及部分工种工程的验收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实习效果。
五、设置个性化教育环节,给予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的空间,与就业接轨
个性化教育环节我校安排在第七学期,共六周时间,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个性培养,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此阶段,对于有意向在施工方向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学生,采取师生互商的方式确定培养方案。选题不限,但结合施工方向,均离不开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阶段接触工程实际,结合某一选题向纵、横方向进一步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六、加强实践能力的层次性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层次性培养的原则,所谓层次性原则,是指从较低层次目标要求逐步达到较高层次目标的要求。将面向施工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个性化教育等环节的实施,实现实践能力由点面体的全方位提升。具体思路如下:
1.第一层次:夯实基础,重视施工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加深理解,学细学透。例如:在学习钢筋连接内容中,钢筋的连接有绑扎连接、焊接连接、机械连接,绑扎连接主要掌握梁、柱、墙等构件同一截面钢筋的搭接百分率、搭接长度等要求;焊接连接需熟悉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弧焊、电阻电焊等焊接工艺、适用范围、接头质量检查要求等;机械连接需掌握螺纹套筒连接、挤压套筒连接的施工工艺、接头质量要求等。并结合多媒体教学、现场参观、规范条文要求掌握。
2.第二层次: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注重相关知识体系的总体掌握。例如:在课程设计环节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中,需要结合流水施工知识、施工技术知识、工期确定、劳动力等各种资源需求情况系统考虑。在生产实习环节,结合实习内容,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如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屋面工程、防水工程等进行整合。课程设计是一种综合训练和实践应用形式,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等起到重要作用。
3.第三层次:个性化教育阶段,实践能力立体化整体提升。在此阶段,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就业方向与指导教师互商选题,如选题可侧重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在项目部顶岗见习(技术员、资料员、项目经理助理等岗位)、某一专题研究、设计(如大模板设计施工、脚手架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编制等)、某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如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编制)等。
[ 参 考 文 献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直至施工现场的操作工人。加之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质量管理的难度很大。甲方要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有效运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工程设计阶段甲方的管理
1、根据工程项目的计划,优化选择( 或招标选择) 设计单位
好的设计单位能提供优秀的设计,设计成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效果和工程造价,选择设计单位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性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设计基本资料, 及时详细地了解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和设计思想,提出甲方对功能的使用要求和意见,避免和减少在施工中固甲方原因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组织好设计图纸和概算的审查工作;按有关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申报上作;办理前期工作手续。
2 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优选施工队伍
选择业绩优,素质好,社会效益及社会信誉高的施工队伍是目前社会的大趋势,国家建设部及省市建设主管部门有明文规定,全面推行工程招标制,凡超过1 0 0 0㎡的工程均执行招标制,我们在总结了过去几年工程施工经验的同时,为使今后工程质量年年达到优良, 实行了招投标制;1 0 0 0 ㎡以内的工程采取邀请招投标制,选择3 ~4 个比较了解的工程队伍进行招标;1000㎡ 以上的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对中标的施工队伍,我们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要强化技术培训,对甲方技术人员做开工前的专门技术学习,对乙方的项目经理、施工队伍、技术员、安全员、工长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学习新的规范、规程,总结以前的建筑施工经验,指出新开工的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处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强化防范为主的质量意识。二是同中标单位签订合同时要提出强化质量的有效措施,加强合同建设效益,提出工程队伍文明施工的要求,开展进度质量的劳动竞赛,定期组织校区范围的工程队伍联合检查,以打分的形式评出先进的队伍。
3 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甲方工程技术人员要以身作则,按图纸内容,拿出甲方的施工组织设计,将工程线路、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及预算报上级领导。更主要的是做好中标企业开工前的技术工作,要求中标单位在半月内依据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作出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向甲方人员提交材料计划及预算,以便于甲方控制投资。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甲方主管工程师要在半个月内认真审查阅读,批准施工方案。施工期间要根据该方案,严要求、严管理,积极配合施工单位落实施工计划。
三、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四大因素
四大因素即人、材料、机械和方法。
1、人的控制
(一)要选配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及其领导班子成员。这种“选配”可通过招投标、亲自考察等方式,尤其要考察近几年的业绩,并广泛听取有关人员的反映。
(二)要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对象包括企业整体素质、领导班子素质以及职工队伍个人素质,尤其要认真核查技术负责人的综合素质。
(三)技术工人要持证上岗。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和相关证件要真实有效,有必要时应认真查验原件。
(四)到自上而下层层抓紧。
(五)贯彻执行奖罚制度。适当的奖励比一味地罚款更具有积极作用。
2、材料控制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
(一)首先要把好材料采购关。通过招投标或其他形式,优选材料供应厂家。最好组织有关人员去厂家实地考察,检查是否名列国家批准的名录以内。另外,对企业规模、资质、厂家的检测手段等项目都要认真考察。
(二)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要求承包单位对主要原材料复试,并对复试结果妥善保管。对于材料的试验和检验单位也要认真考察。
(三)对新材料新产品要核查、鉴定其证明和确认的文件。
(四)加强材料进场后的管理。要合理堆放,要有明显标志;要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要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或安装。
3、机械设备的控制
(一)对于主要施工设备应审查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设备进场并调试合格后,上报审核,需要定期检查的设备,应有鉴定证明。
(二)对于工程项目的设备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检查验收,设备的安装质量以及调试和试车运转。要认真审查供货厂家的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材料和设备商检证明,并要求承包单位按规定进行复试。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安装过程中控制好土建和设备安装的交叉作业。设备调试要按照设计要求和程序进行,要求试车运转正常。
4、施工方法的控制
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季节性的施工方案、冬季施工方案、雨季施工方案等。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二)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的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注意其可操作性,工期和质量目标切实可行。
(三)对主要项目、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如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跨度、高大结构等部位,做好处理质量问题的预案。
四、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1、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3.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结论
作为建设单位甲方是“主人”。应主动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对待参建各方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心。协调各方齐心协力把工程干好。作为施工单位要做到急甲方之所急,想甲方之所想。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标准,履行施工合同,把工程建设好。
【参考文献】
[1] 马凤起 甲方代表如何抓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期刊论文] -管理观察2011(33)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建筑工地大多数的施工都是在现场完成的。我国有关于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足以应付层出不穷的施工问题,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更加用心。施工现场涉及到工程的造价、质量问题,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必须要着重落实相关规定,做到小处不随便,现场施工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一、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文件审核、技术交底、技术变更、工程测量、选用施工技术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性文件,以及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内容。通过分析土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内容,不难发现搞好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协调质量、安全、进度之间的关系,规范施工现场各项施工工作,使其得以稳定、安全运行,进而提升施工单位综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二、土木工程管理涉及的范围
土木工程由于自身的要求决定了它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和复杂,它管理不仅仅是工程的进程,还有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问题,它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体系和现场的相结合,对于土木工程现场的管理,一定要循循渐进,有着它内部的秩序,虽然现场可能很“乱”,但是它还是有着一定的秩序,并不是杂乱无章,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整个工程,并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1、安全的管理
土木工程相对于其它领域而言更加需要安全的管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现场,这是毋庸置疑的。安全意识对于一个工程来说十分重要,应该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当中,一定要引起上至领导下至实施者的绝对重视,真正贯彻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从人性的角度考虑,没有什么是可以与人的生命可比拟的。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完全合乎国家和企业对于质量和施工步骤上的严格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是在保证施工者的人生安全;施工现场一定要有急救措施和与最近的医院做好沟通以免出现安全事故,能够及时的对其实施救治,而不会因时间的原因导致生命的流逝;安全措施也应该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工程现场一定要严格规定每一个人必须带好安全防护设备。
2、质量的管理
质量是一个工程实现最终目的的关键,质量也是一个工程的生命和根本,在一个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往往是安全第一质量就是第二。由此可以看出质量对于一个工程的重要性,关于质量的现场管理,管理者一定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和企业的要求,从某种角度来说,质量的好坏是从根本上体现了企业竞争的力度和安全的保证,只有一个安全的住所才能给客户一个宾至如归的“家”。
三、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1、质量管理措施
(1)施工设计需要严格审查
施工设计图作为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相关人员必须认真、细致,确保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全面会审建筑工程建施、结施等施工图,会同设计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工作。
(2)工程材料审核要首重质量
由于建筑行业存在投机倒把等不良现象,导致伪劣材料众多。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购进原材料时必须严把质检关。不仅要现场检查原材料合格证书及其他证件,更应利用科学手段对其进行技术验证,确保原材料具有符合标准的使用性能。
(3)施工组织设计
土建工程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技术性文件,施工前施工的单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科学设计施工组织,规划好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规范施工技术管理内容,避免因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4)时刻监测工程现场施工操作
针对建筑安全质量,国家施工技术有相关监测政策,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加大对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监管力度,确保在工期之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程的施工建设。
2、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技术交底等,具体内容如下。
(1)工程施工数据材料的妥善储藏
及时收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技术资料是工程项目制定技术方案的基础,而工程项目中的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真实反应。因而,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收集与整理施工项目的技术资料对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安全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第二,确保技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工程项目的技术资料不仅可以真实反映工程的质量,更是工程结算的依据。因此,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认真、仔细收集整理技术资料,严禁出现造假等不良情况。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才能有因可查、有责可咎。
(2)技术交底工作
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技术交底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前,工程项目投资方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则需要将技术文件内容交代给各个分包商,并要求分包商严格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和准则进行施工。同时,针对土建工程中存在的隐蔽工程,技术交底时应特殊强调一下,并对其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着重说明,避免出现技术交底不清楚等情况。通过技术交底可以使施工人员、技术人员更加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要求,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3)工程技术设计的合理化应用
技术设计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相关人员必须科学选用技术,确保技术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避免因施工技术问题而造成企业经济利益遭受损失。比如,选择从来没有应用过的新技术时应进行事前试验,检验技术是否可以被应用和应用效果。一旦发现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做出调整,保证技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免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的设计变更问题,拖延施工进度。
3、工期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是施工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土木工程是否能够按照进度计划完成至关重要。为了防止拖延工程进度,应从施工条件、技术设计、施工组织等角度进行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勘测数据反复核查
土建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勘测与收集相关数据。由于勘查设计中标注的工程地质条件经常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导致施工组织设计失去科学性,最终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为此,施工单位必须派遣专业水平高的人员勘测施工现场,并反复进行核查,尽可能保证两者的一致性。
(2)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降低工程施工的失误
由于土建工程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技术变更等情况。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严格会审施工设计图纸,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
结束语
土木工程的现场管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和按部就班,它是有着自身的计划,并且计划的制定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考虑到市场的因素、法律的因素、任务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和现场的因素等,现场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是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并且不能够轻易的改动,但是并不是死板教条,但是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确认有理有据,针对市场上的变动也应该做个适当的调节,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忠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动态管理 管理体系 存在问题 改善方法 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许多地方大兴土木,开展城市建设。建筑工程在近些年得到较大发展。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施工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工程管理中,造价管理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由于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工期长,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为了提高造价管理的准确度,需要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花费的各项费用,包括从建筑工程筹建到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费用,由建筑工程建设需要所产生的安装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用、建筑工程建设费用、材料费用、其他建设费用及预备费用及税金等组成。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来说,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能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建设造价费用,同时能用最少的花费,取得最大程度的工程建设质量,正可谓一举多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费用的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较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概预算超估算、预算超概预算、决算超预算等超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危险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建造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类动态因素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手段,实现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因素主要是指影响工程造价变动的因素。对于基础建设工程来说,造价变动因素包括量变因素、价变因素及定额取费的变动因素。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就是对造成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和预测管理的方法。
从1994年开始,我国建筑业开始学习外国先进建筑经验,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在建筑工程中实行招投标承包。竞争机制的引进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分配的居面,成为我国当前建设石材中确定工程建设任务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确定及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工程建设实施阶段,通过实行公开招投标,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竞争能力,同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造价管理将合同承包价作为控制目标,结合工程合同中所约定的工作内容,处理好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造成造价三者的关系,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保质保量的施工材料,有效的施工全过程的造价实行动态管理。
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的形成缺乏市场机制。
我国建筑行业的招投标制度虽然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是建立在计划价格的基础之上的,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报价自主性,因此目前的市场价格机制不算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价格机制。在许多地区,由于政府部门未转变职能,存在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加上在招投标过程中信息不充分等因素,导致建筑市场的透明度较差,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缺乏真正的公平竞争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形成的合理性。
(2)价格体系和建筑工程行业资源分配脱节。
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供给能力总量一直大于投资总额对市场的需求,行业指导价格呈下调趋势。实际上建筑产品的价格中,历史欠账较多,机械费、人工费等远远低于消耗,导致在价格形成后,经常出现上调的局面。我国工程价格机制都是通过定额配价,将工程价格长期固化在定额之中。工程价格的管理机制无法达到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目标。定额水平较高,虽然保护了部分国有大中型施工单位,但由于在工程价格中存在较大获利空间,加上新供给不断扩大,最终加剧了建筑市场的膨胀,形成了无序竞争。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运作发展而发展的,也就意味着建筑工程价格会脱离现行体制模式下政府的定价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系统、全面的科学有效管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改革现有的计价方式,根据工程施工分阶段对造成进行控制,从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1)主动控制价格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为工程项目事先很少主动控制,而在事后的被动控制较多。在实际管理中,重视竣工结算,忽略了施工图预算。对施工图的预算缺乏科学的审定方案和相关报批程序,无法发挥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主要表现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预算有失科学性,有相关指标,但是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编制初步设计时对总概算所需要的概算定额及相关指标虽然有相关规定,但来源不畅通;工程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健全,无法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缺失民用建筑概算指标的地方指导规定。
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相关措施。
1.提高设计阶段的投资动态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投资的控制目标一般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作为设计估算的控制目标。此阶段动态控制时要处理好计算和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要将价值工程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设计思路中,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将施工技术和经济相结合,根据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来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分析施工方案的经济指标,从中选择最佳经济效果的设计方案。
2.提高工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包括工期要素、质量要素和造价要素。此阶段中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主要任务是要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控制。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材料具有多渠道、多品种。市面上鱼龙混杂,价格差异较多,造价管理中要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材料信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项目的内容变更和工程变更。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因素较多,如出现工程地质变化、业主原因或设计变更等,都容易造成工程造价发生变化。造价的动态管理,也需要对工程变更进行追溯管理,对因工程变更而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工程中,要做好隐蔽工程和现场签证的管理,避免造成结算时误差较多,影响工程造价控制。
五.结束语:
动态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要保证工程造价符合预算要求,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涉及内容较广,影响因素较多,管理过程中需要系统全面的进行分析,列出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通过有效实施控制,才能达到对工程投资控制和造价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晓东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21期
[2]马忠苗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的几点研究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10期
[3]陆跃峰 钱云艳 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 -2013年4期
[4]方娜妮 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之我见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所谓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技术培训、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四新”技术开发应用等。我们一般可从内业和外业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内业包括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岗位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档案管理外业包括施工前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技术实施以及施工技术的更新。施工技术管理实施原则要讲究从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正确贯彻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技术政策、规范和规程:要实行按科学规律和实事求是办事。对“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要坚持经过试验鉴定的原则;所有施工技术工作都要全面考虑其经济效益状况,合理择优选取;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和生产实践过程紧密结合。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落实,分工协作力求最大程度为工程施工提供服务。当前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
二、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 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2、深基坑围护施工
围护结构构成,工程人员规划围护结构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地下连续挡土墙:考虑到工程基坑深度及周边建筑实例,采用c30混凝土做成地下连续挡土墙结构,长33m、厚1m;(2)钢筋混凝土圈梁、围檩及支撑:c30混凝土,共三道。将第1道支撑标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根据地下室及挖土机械特点,确定支撑标高,支撑设计要满足围护结构的稳定需要,南北向采用混凝土对撑,周围采用混凝土边桁架和角撑;(3)立柱:材料选择工程钢管桩,为省时省工,尽量使用原工程桩进行支撑平面布置。
施工技术措施分析。(1)土体加固:因土抗剪能力小,成槽前,用a700mm水泥土搅拌桩对槽壁两侧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成槽的质量;采用劈裂注浆技术对坑内被动土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剪能力;(2)降水:利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法降水2周;采用20m长的喷射井点,对深层土体进行降水,使土体固结,从而使土体抗剪能力得到响应提高,开挖时,地下水降至基坑以下约1m时,施工效果最好;(3)利用支撑作栈桥:利用第1道支撑南北向的对撑,设计2个施工栈桥,宽12m左右,和公用道路连通,使问题得到解决。未解决基坑出土困难问题,在栈桥完工后,2道栈桥靠近南侧各设置1台qtg260起重机,最后出土量达4000m3/d;(4)分层开挖:先适量挖建筑四周土体,是土体应力得到一个缓慢的释放,避免因突然卸载使地下连续墙受力猛增而变形。挖土时,同时卸载立柱桩四周土体,以确保立柱桩周边土压力的平衡。
三、施工阶段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所做的技术准备工作是为了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从而保证施工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任务是了解和分析建设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成本。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组织工作,对参加编写的人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最后汇总,修改定稿;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编写格式、基本内容应有统一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作为项目部,为了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目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四、低碳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低碳建筑”低碳建筑采用结构体系、地能热泵系统、智能布线配电系统、太阳能综合利用、节能门窗、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及其他低碳使用技术。低碳建筑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同时可使建筑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低碳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形式,外墙节能技术:墙体的复合技术有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我国采用夹心保温作法的较多;在欧洲各国,大多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作法,在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门窗节能技术: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
五、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有更多优良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筑技术被运用到现代建筑施工工程当中。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实现更好的建筑技术开发,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还有更加注重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低碳建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崛起,并逐步渗入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中来,不仅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不仅密切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连接在一起,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否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是所有建筑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思考探索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正处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依旧有着许多缺陷需要理性面对。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要点
1.抓好施工方案的设计,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量极大而且施工工艺整体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整个工程进行施工前,必须对工程进行整体、客观、实用的进行设计。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规划,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标准和建筑图纸设计标准的要求,主要是由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组成:一是从基础部分;二是从主体部分;三是从装饰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在整体施工规划中,完善的设计可以对工程施]:加强技术指导,并对其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控制,科学有效的处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分的联接。
2.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技术创新,善于争取行业制高点,努力摆脱落后、传统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技术改进的负面影响,不断创新思路、理念和策略,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投入力度,储备丰厚的技术力量,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要适时地“走出去”,不断与国内外优秀同行施工企业加以交流、学习经验,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进行深度技术交流,结成技术联盟,优势互补,共同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层次和绩效。
3.施工程序管理控制要点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较为繁杂,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为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施工程序进行。首先,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这里指的施工准备主要就是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的具体特点、进度以及相关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来确定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如人力、物力等,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后续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起铺垫作用;其次,应做好施工组织工作。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工程施工建造材料质量难以达到标准
在进行施工准备时候的材料物资质量管理问题。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物资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质量管理的成败,目前,我国很多单位在采集物料时候,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是不符合设计施工的标准,或者是材料的保管不当,发生挥发磨损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使我国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2.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首先,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才能。其次。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受到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较少,缺乏高端技术施工人才,使得在进行机械设备操作时候不熟悉,或者是误操作造成质量影响。同时,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偏低,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推广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都会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造成消极影响。
3.施工过程缺乏强有力的监管
在我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是整个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的监理部门或者是监理人员,在多数情况下,刚刚受到施工建设单位的监理委托,便会立刻安排监理工作人员去进行监理,对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缺乏实际的了解,仅仅限于对施工一般工艺标准和施工工序流程进行监理,忽视了对整个工程全过程的开展监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和或限于监理水平,面对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忽视施工阶段个部分的质量标准,面对问题,难以及时迅速的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监理的真正职能。因此,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忽视施工规范,忽视工序的科学性,忽视施工工序的质量标准等多种现象,这些都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
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筑施工中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由建筑的好坏所决定的,而好与坏的体现,不仅要依靠管理人员的配备,同时还要依靠工程中材料的选择。
1.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
第一要想有科学的管理,就应该有良好的集体建设,因为一个项目工程的建设风气能够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自身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素质,自觉的遵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安全意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本条件;第二,处理好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管理人员不仅仅要看着施工技术和期限,更要加强和施工人员的沟通,团结协作,减少矛盾。第三、要明确施工的目标,任施工过程中,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加强整体的协作,为建筑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建筑材料上进行严格的控制
凡是在建筑工程上应用到的材料、配件、设备等等,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标准进行,在采购、检查、运输和使用等方面都要严格的把握质量,确保在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都是经得起考验的。第一,要注重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在人员选用过程中必须选择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对事业有责任心的人员来进行此项工作;第二,在信息掌握方面,必须选择国家认证以及有着一定技术和资金的厂家进行合作。
3.监理部门实施全过程的施工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必须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对施工流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严格实时监控,对施工单位施工标准作出监督考察,对不合理施工,违章施工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规范化。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监理。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监理是建筑工程监理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监理单位必须全程参与到材料的采购,运输,入库,保管,领用等各个环节,确保原材料质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原材的选用符合工程的特点。比如在外墙渗漏施工中,现有的建筑材料多以混凝土为主,选用这种材料,质量难以保证,使用时间较长就会发生变形,导致了建筑物之间接触不牢,从而发生外渗现象。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具有复杂性,因此,其管理控制必须得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的通力配合,在提升整体人员素质的基础上从施工规范,施工材料等方面全面控制监督,做到全过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盛锋坡 候俊 试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工作要点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6期
[2] 金小祥 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要点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 ISTIC -2010年21期
[3] 吴岩峰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关键探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期
[4] 钮红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要点分析 [期刊论文] 《科技与企业》 -2012年9期
[5] 宋国良 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几点思考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1年5期
[6] 方兴华 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要点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