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4: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士心理健康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上世纪末广泛推行于欧美;20世纪70 年代在港台开始逐渐兴起,90年代中后期引入大陆,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补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至2009年,全国已有超过60%的高校建立朋辈辅导员制度。经过全国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多年积极地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朋辈心理辅导的价值。
通过CNKI查询,2002年以来,国内有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论文越来越多, 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赵霞等[1]在2014年采用16PF人格问卷对23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护士心理健康问题较医生更为突出。张斌[2]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年轻的护士心理健康比年资高的护士差。针对此问题,国内学者在论文中提出了各种护理心理的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年轻大学生上的成功实践,同样可以在临床低年资护士心理干预上起到重大作用。
1 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朋辈心理辅导符合低年资护士的心理需要
据李美艳[3]调查研究表明82%的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或思想困惑时找朋友倾诉。而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临床低年资护士的心理需求。
1.2 朋辈心理辅导可以相互鼓励,共同提升心理素质
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心理互助中,不仅仅帮助他人缓解职业压力,解除心理困扰,给予情感的支持;同时可以认识他人,反省深化认识自己,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1.3 朋辈心理辅导是医院专业的心理干预的重要补充
临床的低年资护士长期轮流值夜班,工作强度大,临床技能考试和培训繁多,很难抽出时间参加护理的心理辅导。即使低年资护士参加有限的护理的心理辅导,而辅导教师由于角色、地位、年龄、经历、价值观等方面与护士存在差异,很难真正走进低年资护士心里,从而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而朋辈心理辅导员为低年资护士同事,有共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排班,心理沟通随时随地进行,干预效果显著。
1.4 朋辈心理辅导可以配合科室护士长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
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同伴,及时了解同伴的心理动态,发现个别护士的严重心理问题(如离职倾向、工作委屈等),及时向护理长反应,积极地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事件。
2 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切实提高实效
2.1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
朋辈心理辅导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培训和朋辈辅导的效果。朋辈心理辅导员必须经过“自愿报名、面试筛选、认真培训,合格上岗”的流程,把好选拨、培训和考核关。报名中必须保证公开和自愿的原则,选拔心理健康、乐于助人、业务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的护士,有计划的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设计并模拟丰富的心理辅导案例,不断改进科学简单的考核的内容和办法。
2.2 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途径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主要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如个别会谈、网络平台等。
1)个别会谈:与专业咨询相比,朋辈心理辅导不受时间、场地等因素影响,及时的给予有心理问题的护士同志相应的帮助。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朋辈心理辅导员运用所培训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咨询技巧潜移默化的排除同事心理困扰。
2)网络平台。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使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进一步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更好的及时的解决护士的心理问题,使得朋辈咨询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2.3 朋辈心理辅导的管理
医院首先要建立医院-护士长-朋辈心理辅导员三级管理机制,健全朋辈心理辅导的规章制度,成员接受护理部的定期管理。管理部门对其表现,及时反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3 朋辈心理辅导需要注意的问题
朋辈心理辅导虽在高校取得巨大成功,但在临床低年资护士心理辅导上还处于摸索阶段, 在实践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员的自身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很重要。管理部门要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业务指导和道德培训。
2)心理过程中,注意遵守保密原则。遇到困难情况及时经过当事人同意进行小范围的转介,不能随意拿当事人的问题和他人探讨。
论文摘要:综述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工具以及护士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普遍性,护士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不同性别、学历、护龄、性格特质、医院性质、科室以及所处的应激状态者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提出应重视护士心理健康,采取切实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度,以促进护士心理健康。
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是帮助患者维护生命,促进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国内外有关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表明,护士正体验较高的职业压力,而且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持续高水平的压力能使机体内用以适应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近年来,国内有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报道越来越多,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综述相关文献,旨在引起研究者的进一步关注和探讨,以期更好地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共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测量工具
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者多采用临床心理问题诊断技术常用的评定工具,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如常用9O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抑郁症自评量表(CES·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T)、MARKS恐惧/强迫量表、人体评定量表(GAS)、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情感平衡量表等,也有采用自制经过严格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相关量表和问卷。
2国内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2.1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身体健康,而有15呈非健康、70呈亚健康状态。医务人员尤其在护士中,其亚健康发生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护士存在超重和慢性疲劳为主要状态的亚健康比重占75以上。很多研究表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刮,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在护士中普遍存在,如运用SCL一90量表评定,护士普遍表现异常的因子多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有的因子得分甚至显着高于常模。但也有研究证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高于般人群,这可能与护士接受的教育背景有关,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知识,如了解心理学、人际沟通学等,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
2.2不同年龄、工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护士的健康水平及其表现方式不同,自我肯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在心理健康方面,工作年限长、职称较高的护士自我肯定程度更低,年龄大的护士有更多的工作压力,年轻的护士心理更健康。工龄在10~20年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工龄段的护士差,工龄较长的护士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抑郁;工龄较短的护士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怖。也有研究显示,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其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模,可能与她们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少,专业技术操作欠熟练,理论与实践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动手能力不强,又担心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繁忙,护理文件书写要求严格等因素影响以致心理压力较大。而30~39岁年龄段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可能与年长护士技术娴熟,精力充沛,受重视及处事较安详机警、独立性强,较自信有关。
2.3地方护士与军队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士个性人格有关,有研究发现,军队护士与地方合同护士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军队护士由于长期受军事化管理,其纪律性较强,情绪稳定而成熟,独立性、自律性较高,富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而地方合同护士在其成长过程中,较少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因此其性格轻松活泼、热情,且做事尽职,有恒负责。由于军队护理人员担负着军人和护士的双重职业特点,有双重责任与工作应激,军队特殊的环境和要求、护理人员普遍的压力源等造成了其某些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军队护士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我国常模,且抑郁状态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军队护士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人群特征是:25~35岁、6~15年护龄、情绪不稳定、A型行为者口。。也有研究表明,军事应激条件下军队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好,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2.4不同科别及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关于特殊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较多,尤其是精神科、急诊科、ICU、院前急诊门诊和小儿急诊科及手术室等特殊部门的护理人员,多数表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及其他综合科护理人员,可能与其特殊职业环境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的偏见有关。也有报道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科室人员,可能与其接受较多的心理知识有关。另外,手术室护士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员,且其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外科病房护士;而急诊、院前急诊门诊和小儿急诊科的护士较一般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护士更容易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等。ICU护士具有更多的应激源,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低于普通内科护士,分析原因其相关性较大的不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而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护理专业价值体现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的问题_2。而艾滋病病区护士抑郁和焦虑评分均值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造成艾滋病病区护士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对艾滋病预后不良和传染性的恐惧,担心职业暴露,护理难度大,家庭和社会支持理解不够。不同性质医院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张丽对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整群抽样的调查显示,综合医院护士较肿瘤医院护士心理问题更为突出,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肿瘤医院护士表现为强迫和恐怖。其原因可能为综合医院较肿瘤医院患者病情复杂,病程变化快、危重患者相对较多、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心理压力大;而肿瘤医院患者病情相对单一,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死亡有心理准备,相对缓解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5应激状态下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现代认知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身健康的中介变量影响着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发生异常。在突发SARS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士SCL一90各因子得分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及常模,其中躯体化、精神病性、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焦虑、强迫等均有显着差异,可能与SARS疾病的特殊性、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角色冲突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其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使得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魏丽丽等研究发现护患纠纷事件中,护士SCL一90的9个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显着高于常模,其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低;其中护士SCL一90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呈显着正相关,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个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着负相关,除偏执、精神病性外,均与社会支持量表(SSRS)的4个因子呈显着负相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除了与心理应激源的大小有关以外,还受个体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会加重应激反应,采用此应对方式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成熟型应对方式者低。
2.6不同人格特质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格是一个人持久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倾向,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应对时依其性格特征以习惯化的方式来面对出现的问题。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环境应激中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护士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护士对压力的感受,焦虑程度高的护士感受的压力更大,A型人格作为压力作用于人的重要中介变量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A型人格的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低,心理健康水平差。邹志方等研究发现,A型性格护士SCL一90总均分和其余9个因子均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和全国常模,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54.8,主要分布在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偏执、焦虑;且A型性格护士的不良心理作用超过了专业训练对心理的调适作用,其可能起到紧张“增敏”作用,故对紧张较敏感,在紧张源作用下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A型人格的人恰好可以成为促进各项事业积极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帮助护士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做到扬长避短非常重要。
2.7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性别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高护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主流力量,其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势必会影响护士角色适应过程,从而影响护理质量甚至护理事业发展的稳定。有研究显示,高护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体现出一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如合群性差,聪慧性低,情绪不稳定,缺乏恒心,世故,保守,紧张激动,好强固执,多疑,忧虑,自持等,在应激事件面前常倾向于采取不成熟防御方式和过多的进行掩饰,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在1份有关不同学历层次临床护生的调查中显示_l3,大专与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本科护生学制5年,毕业时年龄较大,相对于整体工作年龄较小的护士群体来说其自我调节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反而较大专生差,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心理矛盾。此外,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校男护生和临床男护士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护士,这可能与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和社会差异有关。
【关键词】 NICU; 护士; 心理状况; 压力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41
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是集高危新生儿及精密仪器设备于一体,具有高护理风险、高责任的护理单元。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独有的护理工作性质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很大影响。本次分析是针对NICU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问卷调查者为德州三家三级医院NICU护士75名(调查组)和普通病房护士75名(对照组)。两组被试者均为女性,近期均无特殊家庭事件影响。NICU护士年龄20~45岁,平均33.45岁;护龄1~28(12.5±7.6)年;从事NICU工作(5.75±2.18)年。学历:中专24.3%,大专46.3%,本科及以上29.4%。职称: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39名、初级职称32名。对照组护士75名,其中内科护士21名、外科护士23名、妇产科护士26名、五官科护士5名。两组年龄、学历、职称、护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1],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者与各科室护士长取得联系,由各科护士长将调查表发放到护士手中,3 d后由调查者收回。为确保测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测试前向被测试者讲解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合作和支持。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合格问卷150份,合格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调查组SCL-90症状各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见表1。
2.2 调查组SCL-90症状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NICU护士压力与压力源分析 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护理工作中有关压力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Selye的一般压力理论[2],认为压力是一种综合表现状态,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的紧张反应状态[3]。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压力反应,干扰人体恒定状态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NICU护士的压力源来源于多方面,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而持续高水平的压力则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
3.1.1 职业环境因素 职业环境造成的高度紧张、高危险度、高责任感是导致NICU护士心身疲惫的主要原因[4]。NICU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科室,也是危重患儿密集的场所,患儿病情重,又不允许家属陪护,使护理工作量加大。患儿病情复杂、变化快,不确定因素多,可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导致护士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易产生焦虑情绪。护士日夜守护在患儿身边,长期承担着各种生活护理、各种导管护理、呼吸机护理等,极易出现疲劳、消极、悲观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
3.1.2 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N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求专业理论强、经验丰富又要求护理技术水平高还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要求的同时护士的社会地位却没有提高,在我国护士的社会地位仍较低[5]。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的观点,认为护士的工作仅限于打针、输液、发药,无任何技术含量,在出院时往往会感谢医生,却很少关注护士,护士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超负荷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使护士感受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不良的身心疲劳状态,严重地影响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心理健康。
3.1.3 生理性因素 (1)护士的工作是日夜倒班制,体力工作繁重,生活无规律,用餐时间错位。有时连续抢救、护理患儿数小时,脑力、体力过度支出,再加上频繁的昼夜轮班,造成生物节律紊乱。长期的超负荷工作,造成护理人员机体抵抗力下降。(2)NICU内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测与治疗仪器设备。持续心电监护和床旁摄片,无疑增加了护理人员接受辐射的机会,长期接受辐射,会引起人体生物学改变,机器的噪音常导致护士的身体和心理机能下降,出现躯体化症状,如头痛、睡眠障碍等。(3)护士与外界交流少,NICU护士比普通病房护士更多的面对死亡、抢救等极端痛苦场面,易致护士产生悲哀、无助等挫折感,长此以往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易产生抑郁心态。本分析显示NICU护士的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病房护士(P
3.1.4 NICU护士人际关系的压力 (1)护患关系紧张:入住NICU的患儿医疗费用高,家长对收费不理解。患者欠费后护士无法取药及实施必要的治疗,患者用不上药就直接找护士,对护士产生不满,甚至经常表现出过激言行,把护士当成出气筒,家长看不到护士的付出,护士无成就感。(2)医护关系不和谐:NICU工作要求护士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学习国内外新的业务和技术充实自己,不断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紧张的抢救工作要求护士反应迅速,医护之间配合默契。有些医生对护士的不满和挑剔均使护士心理压力增加[6]。
3.1.5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的压力 目前NICU普遍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达不到相应的床护比,NICU床护比例标准为1:2.5~3.0,人员短缺,护理工作量过多,护士超负荷工作,造成职业倦怠。
3.1.6 职称晋升和继续教育方面的压力 由于社会进步和知识更新造成激烈的社会竞争,职称晋升注重学历、科研文章、技术水平等项目,护理人员基础学历较低,为了职称晋升,护士在工作之余还要参加继续教育,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使护士有巨大压力,更易发生灰心、无力等一系列心理紊乱综合征。
3.2 对策
3.2.1 提高心理素质 NICU护士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性,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情绪,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提高自我放松意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转移注意力,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在被不理解的情况下,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及适应力,掌握不良情绪的合理宣泄,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有效调节情绪,乐观地面对生活。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值,客观地对待学习、晋升、职务,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最佳的工作心态。
3.2.2 强化技术训练,提高抢救应急能力 能力的提升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7]。开展抢救应急训练,不断加强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能。对常见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等,制定规范周密的抢救流程,开展模拟急救训练,制定系统的理论培训计划,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严格按抢救程序有条不紊的工作,有利于缓解抢救危重患儿时的心理压力。
3.2.3 领导重视 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对NICU护士的工作应给予足够重视及肯定,应关注N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减压计划,定期对NICU护士进行减压训练,使护士学会运用正确、积极的减压措施,以缓解心理压力。在排班上应考虑NICU护士的感受,征求她们的建议,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做到合理、弹性排班。在继续教育和职称晋升上,医院领导要重视对NICU护士的分层次培养,多给予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在职称晋升时给予加分及优先聘用等政策倾斜。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注重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NICU护士工作积极性。
3.2.4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取得社会、单位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充分利用报刊、媒体等,加强对护士的正面宣传,使公众理解NICU护士、尊重NICU护士的劳动,提高NICU护士的社会支持度。医院管理者应引导医院各部门重新认识护士应得到的社会地位,提高全院人员对护士的尊重,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家庭成员更应爱护支持护士的工作,体谅护士的辛苦,减少护士对家庭事物的分担,解决后顾之忧,在情感上理解、支持护士的工作,使护士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因此,在NICU护士工作中要尽量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她们的心理状态,保证她们的心理健康,同时,NICU护士们也应该积极学习,努力调节自身状况,学会自我减压的技巧,保证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齐艳.国内临床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2,8(2):114-115.
[2] 顾乃平.护理专业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95.
[3] 刘玉馥,周莉.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3.
[4] 戴琴,王开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护理杂志,2002,19(3):14.
[5] 程然,宋桂荣.大连市护士压力源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6,4(20):965-967.
[6] 黄爱松,范景敏.护理工作应激原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7,17(5):54-55.
【论文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临床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妇抑郁之间的精神疾患。
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笔者就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作初步探讨,现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88例产妇均系2003年1月-2007年1月住院分娩的产妇,年龄21~38岁,孕周36~42周,新生儿体质量~4300g。陪伴分娩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无陪伴分娩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2组产妇既往均无精神病史,年龄、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陪伴分娩的做法
1.2.1设置陪伴待产室:设单人病房,布置整洁优雅,配百叶窗帘、床柜、沙发、茶几、电视机、音响等。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后即送入陪伴待产室,助产士按常规观察产程,关心护理产妇,产妇的亲人亦陪伴在产妇身边。
1.2.2开设陪伴分娩培训课程:自编教材,内容包括分娩的生理过程、陪伴分娩的方法和技巧等,孕妇产检期间,陪伴者按预约日期分批集中听课,同时提供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
1.2.3陪伴分娩技巧:陪伴者全过程持续给予产妇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适时给产妇精神鼓励,表扬产妇所取得的进展;鼓励产妇进食、进水,保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给产妇以舒适抚摸,按顺时针方向连续地轻揉产妇的下腹部;或抓捏产妇以转移痛点,分散注意力,按摩阿氏穴减轻产妇腰骶的疼痛;产后在产房观察2h,陪伴者与产妇一同转入爱婴区。
1.3调查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简称SDS),产后周内(未出院前)将SDS问卷发给产妇,说明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涵义后,让产妇进行自我评定,表格收集后由专人评定分值。
1.4筛查标准根据中国常模SDS标准分为(41.88±分,分界值标准为53分,将SDS>53分者定为阳性(即抑郁症状存在)。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产妇SDS分值观察产妇SDS分值为(41.30±分,对照组产妇SDS分值为(46.52±9.9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产妇SDS阳性率观察组产妇SDS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3.1陪伴分娩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和抑郁水平从本研究可看出,陪伴分娩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与有关文献报道的国外3.5%~33%、国内5.36%~16.7%相近[3],而无陪伴分娩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高达26.0%,远高于国内已有的报道,且陪伴分娩组产妇的SDS分值显著低于无陪伴分娩组产妇。原因可能是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一种伴随不安的期待体验,尤其我国初产妇较多,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和身心疲惫导致的焦虑紧张情绪成为产后抑郁症的诱因。
陪伴分娩改善了产妇的周围环境,分娩过程中有亲人陪伴在左右,得到了亲人给予的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如喂水、喂饭、擦汗等),产妇不会感到环境陌生、孤独和无助,有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陪伴分娩的产妇心态相对稳定,分娩时紧张恐惧心理较无陪伴分娩产妇明显弱化,产时疼痛程度明显改善,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产时情绪愉快,从而对产妇产后情绪的调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2临床护理措施
3.2.1加强围产期保健:护士不仅要重视围产期母婴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还应十分关注孕产妇的个性特征、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期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
3.2.2大力开展陪伴分娩:陪伴分娩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分娩方式,临床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使现代以医护人员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转变为以产妇身心健康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遏制现代产科干预性治疗日渐上升的趋势,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此,要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陪伴分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保护了母婴的身心健康。
3.2.3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整体护理水平:产妇在怀孕分娩期间的部分压力,来源于医护人员的态度。因此,医护人员在与产妇的接触中,应格外地注意自己的言行,用友善、亲切、温柔的语言,表达出更多的关爱,使孕产妇具有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安全度过分娩、产褥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3.3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3.3.1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需求:由于医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较少,自然会有许多不一定合乎情理的思考、疑问,患者有要求医务人员理解、尊重、接纳自己的需求心理。医务人员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经济状况的患者,均要同等对待,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我院已实行的整体护理、三级医师查房、医疗工作小组均能部分解决患者的这方面的心理需求。我院完善医疗小组,各级医护人员分工协调,做好患者在诊治过程的医疗、护理、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医疗工作小组负责人着重负责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转归方面的解释工作,及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住院医师主要负责治疗方案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患者诊治过程中疾病变换和心理变化。专业护士着重向患者介绍病区,相关环境及分管床位的医师、护士。禁止以床号直呼患者,根据不同年龄、职业给予尊称,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专业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按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实施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并满足患者被理解、被尊重、初接纳的需求,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3.2获得信息需求:知情权是患者应有的权利,凡是与疾病诊治有关的内容均包括在内。如医院的环境(门诊、住院患者相关科室的科室配置等)、医院的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相应情况介绍,关于疾病的诊断及其依据,需要进行各项检查的目的及必要性。
3.3.3获得安全感:在诊治过程中,患者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焦虑不安,对手术产生恐惧,因此,具有强烈的获得安全感的心理需求。这些要求包括对各项检查是否安全,是否产生痛苦或危害,治疗、服药的不良反应及不良后果是否出现,希望早日康复痊愈,不再复发等。为了满足患者这一心理需求,就需要医务人员充分理解、同情、体贴、关心患者,耐心仔细的做解释工作,每做1项检查或化验,每做1项侵袭性操作,每使用1种药物均应向患者讲明,给患者最大的安慰,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3.4适当安排的需要:对于思念家人、情绪波动大的患者应适当增加一点活动,满足患者娱乐活动的需要,减轻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
3.3.5其他:护士人员的心理健康是护士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燕杰,钟友彬.产后抑郁症[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1):13.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3:25-41.
3陈燕杰.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探讨[J].现代康复,1993,3(10):1184.
4莫绍伶,向阳,潘文芬.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提高服务技巧[J].中国医疗纠纷与对策,2003,12(4):337-338.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
1.1压力的概念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Selye强调生理学的变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综合征,适当应激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不适当应激则会导致机体发生多种损伤。Lazarus认为,压力是个体应对需求的能力感觉不平衡所致,它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超出人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就会威胁到身心平衡。而Hopkin2son[5]则认为,应激是指一种能使机体生理或心理的某些因素失去稳态,而使机体产生疲劳的力量。护理工作中有关压力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Selye的一般压力理论,认为压力是一种综合表现状态,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一系列的紧张反应状态。
1.2压力源的概念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压力反应,干扰人体恒定状态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护理职称晋升中的压力源既可来自工作人员本身,也可来自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本身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的性格、个人家庭的矛盾或个体的适应而引起。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而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据国外学者统计,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088/10万。
二、研究护士压力源的常用工具
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对临床护士压力源的研究量表多采用李小妹等参照国外最常用的两个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美国护理心理学家GreyToftt与Anerson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英国护理学家Wheeler和Riding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并结合中国的国情重新设计,然后请美国、泰国及中国的护理专家修订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该量表由35项调查内容组成,分为5个条目: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患者护理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该量表信度较高,已被广泛使用,能较好地调查临床护士的压力源。此外,较多采用职业压力测量问卷、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价职业压力源及其强烈程度采用职业压力测量问卷,包括物理环境量表、工作中的冲突量表、心理负荷量表、工作危险量表、工作负荷量表与责任量表、工作前景量表、提升与参与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8个子量表,各量表项目得分总和越高,相应压力越大。该量表在国内使用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他较为常用的问卷有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研究者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等自行设计的压力源调查的压力自评量表等。
三、国内护士职称晋升压力源分析
3.1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在中国,护士的社会地位仍然较低。国外护理学专家认为,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患者出院后往往会对主治医师表示感谢,而对护士的工作及贡献认可较少。同时,媒体对护士的正面宣传不足也是影响护士社会地位的原因之一。在医院里,管理者往往认为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提供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绝大部分都给了医生,医生面对医院出台的各项措施、制度具有绝对的优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使得护士不能自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主观上形成不良的身心疲劳状态。
3.2学历层次偏低护理是一种高责任、高风险的职业,护士面对各种复杂的疾病,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护理差错、护理事故。现今在护士严重缺编的情况下,有时即便非常小心,也难以避免护理纠纷。而护士学历层次偏低,职称晋升很受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继续教育,通过自考和成人高考来获得相应学历。
3.3生理性因素护士的工作是8h倒班制,人员少,频繁上夜班,体力工作繁重。而生活无规律,有时连续抢救、护理患者或手术配合数小时,大量的医嘱实施、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都是由护士来执行。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的生物钟,长期超负荷工作,脑力、体力并用,同时过度支出。赵华等调查60%以上的护士出现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等。多数护士为女性,在家庭中担负着较重的家庭责任,在职称晋升面前承受的压力更大。
3.4科研文章技术水平低职称晋升注重晋职对象资历、论文专著、科技成果、工作表现、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内容,尤其侧重学历、科研文章、技术水平等项目。由于社会进步和知识更新造成激烈的社会竞争,护士现有的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为了职称晋升,还要写出代表先进业务水平的高质量的论文,使护士有巨大的压力,更易发生内疚、灰心或无力等一系列心理紊乱综合征。
3.5职称外语考试我国现行的职称晋升条件之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通过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才能申报职称晋升。
护理人员无论是学历、学识,还是整体素质都与医师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差别,也就造成了不易通过职称外语考试,这对护士职称晋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6护理管理因素护理管理不当也会成为护士工作压力应激源。当护士因职称晋升的名额引起自身情绪多变、易怒、难以控制而与管理者大发牢骚时,若管理者对护士采取严厉的批评教育,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会对护士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四、减少护士职称晋升压力源的对策
4.1提高护士的社会支持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护士的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士的理解和认同。医院管理者应引导全院医、护、药、技、后勤各类工作人员重新认识和界定护理的功能和护士应得到的社会地位,提高全院人员对护士的尊重。管理者的支持也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
4.2逐步改善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结构根据护士的需求,医院和各大医学院校联合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逐步改善护士的学历层次结构,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3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改善护士编制,缓解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合理排班以解决后顾之忧。鼓励护士多参加文体活动,舒缓身心,改善睡眠,定期体检,合理调节心态,加强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保证工作和学习顺利进行。
4.4加强技能培训能力的提升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且护士职能范围大大扩展,护士需要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更积极地应对人事、医疗制度改革等带来的挑战。作为管理者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护士进行专科技能方面的培训,支持、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并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适当增加护士晋升和进修深造的机会。
4.5顺利通过外语考试鼓励护士加强外语学习,注重日常外语知识的积累,平时注意多看、多听,不断提高外语水平。
作为护理管理者,也要经常组织护士进行外语学习,可以成立外语学习班或将外语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促进护士提高外语水平。
4.6合理管理当护士因为职称晋升产生情绪时,管理者必须了解其情绪产生的原因,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而不是将批评惩罚放在首位。管理者应对护士多一些关怀,少一些训斥,帮助护士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曹锦燕。影响护理人员职称晋升的因素及对策[J].医药产业咨询,2006,3(10):113-114.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同事支持小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成立同事支持小组,运行1年后评价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各因素除同事和交际外其他各项均低于常模,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或P<0.01);同事支持不管是在总体水平上还是职业发展、者、奖励、工作本身及交际方面均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存在促进作用;同事支持在薪酬、福利和工作规程方面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无相关性。结论建立同事支持小组可以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完善同事支持小组的构建、实施合理干预,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近年来,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医院管理者关注。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态度。同事支持是指通过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信息支持而建立起的一种组织中的人际交往关系。2008年3月我院护理部组织建立了同事支持小组,为护士提供支持,帮助有一般或严重压力事件的护士提高压力应对能力,对护士群体中缓解职业压力、提高职业满意度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结果
2.1护士工作满意度常模比较情况(见表1)
[1]
2.2建立同事支持小组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与普通人群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低于普通人群,其中,在薪酬、职业发展、者、福利、奖励、工作规程、工作本身7个方面的工作满意度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或P<0.01)。得分较低的是薪酬和职业发展,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护士工作性质及医疗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和制度改革给护士带来的压力有关。护理工作承担着高风险和高责任,但是护理的价值却得不到承认,在目前“重医轻护”的大下,护士普遍体会不到同工同酬和社会地位的平等,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于是在职业认同上产生迷茫,面临生存压力,护士也同样面I临学习、工作、晋升、下岗等个人、家庭和社会压力,这些因素更加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3.2同事支持小组的建立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表2结果显示,建立同事支持系统后,护士在总的工作满意度及除薪酬、福利、工作规程外的各维度均有明显提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薪酬、福利和工作规程是由医院制订的政策所决定,相对护士而言,同事支持是建立在具备相应心及健康知识的护士群体上的支持网络,通过情感、信息和工具支持来互相解决潜在或实际存在的健康问题。王菊香和叶志弘的研究也认为同事支持系统的建立,增加了护士关注心理健康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护士自身应对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投人工作。本研究结果发现,护士对交际、同事的满意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护士足一个需要有团队精神的群体,任何护理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团队里每个成员的配合。因此,容易培养起互相支持与信赖的关系。相关文献报道,同事支持对护士群体中缓解职业压力,提高职业满意度水平有重要意义。工作单位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构建护士群体同事支持系统,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论文关键词】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工作满意度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太大,尤其是基层医院,护士缺编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之工作时间相对不固定、心理支持不足,这些因素长期存在使护士成为工作倦怠的易发群体,直接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本次调查分析以帮助护士针对不同的心理压力源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对其进行减压,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3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所获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及作表,所有数据均采用j±S表示,各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各方面压力源进行PearsonS相关处理以及方差分析和£。
2结果
2.2临床护士主要压力源见表1。
由表1可见,临床护士最大的心理压力源是:工作量太大、担心工作中出差错,其次是随时面临解聘以及患者和家属的误解或不礼貌、担心自己会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暴力伤害,再有就是晋升职称难等排在靠前。
2.3不同工龄组护士压力源比较见表2。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继续与职业需求方面对各组的护理人员造成的压力程度差异无学意义(P>0.05)。在工作强度与工作性质、家庭、人际关系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结果显示,来源于家庭方面的压力源高年龄组的明显高于低年龄组,而来源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源低年龄组的明显高于高年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工作强度与工作性质方面医疗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一项精细的,充满了挑战,而护士的缺编是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基层医院尤为明显)。护士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必然造成服务不到位,易导致护患纠纷。同时临床护士每天直接面对饱受伤病折磨、痛苦不堪的患者,会时刻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担心工作中出差错,贻误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工作中经常接触濒死和危重的患者,也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垂死和死亡现象刺激护理人员产生紧张的心理状态,易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这是造成护士对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3.2与职业需求方面一方面随着模式的转变,高、新、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迫使护士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造成知识需求压力增加,另一方面基层医院条件有限,对护理专业不够重视,护士继续深造和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了许多护士对本职工作不满意,认为护理工作没有发展前途,从而使继续深造机会少和职称晋升困难成为临床护士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之一。
3.3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护士的劳动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患者对护理工作业绩也很少给予肯定,使护理人员工作没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护士接触患者的机会多,有时患者对其他人员或事件的不满也转嫁给护士。加之媒体经常报道医务人员受到暴力伤害的事件,有的护士还亲眼目睹了周围务人员被打的现象,特别是儿科护士,经常受到患儿家长的责怪或漫骂,这些因素都是造成社会压力源的主要原因。也使护士产生了心理疲劳和对本质工作的不满意。
今天,背靠日益崛起的中国,新一代华人正在续写新南洋故事。在华夏文明发祥地――山西,一代年轻的学子,为了心中的梦想再下南洋,这次下南洋没有前辈的悲壮凄美,他们以高等学历,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吃苦耐劳,勤勉敬业赢得新加坡人的赞赏与尊重,成为新加坡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对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山西的窗口。
值“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我们转载了新加坡联合早报“山西少男少女在狮城当护士”一文,让我们一起体验他们的“南洋生活”。
这些山西籍护士,大多19岁就来到新加坡,求学多年后留在本地当护士,目前已有300多名,成为本地护理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这项计划始于1997年,新加坡卫生部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推行一项向新加坡输送护理人才的计划,凡是考取汾阳医学院护理专业又符合招生资格的学生,在入学时就有机会报名参加这个计划。最终通过考试的报名者将得到新加坡健保集团(SHG)或国立健保集团(NHG)提供的奖学金来本地学习,毕业后为本地医疗机构服务6年。每个来到这里的学生都是经历几轮淘汰后才争取到机会。10年来,从山西汾阳医学院来新加坡的护士已达300人之多,她们在南洋理工学院和义安理工学院学习,毕业后到各大医院工作。
初生牛犊
“我原先是不知道在医院不可以吃包子的。”张文珍讲述她身边的故事,一个来自中国的实习生早餐时在医院吃了一个包子,当天她工作的病房有个病人去世了,后来听当地的实习生说,病人在医院去世后,护士会给死者换衣服并送去停尸房,这个过程在院内被称为“打包”,因为这原因,在院内吃包子被看成不吉利的预兆。“后来她很内疚,而我也不敢在医院吃包子了。”
23岁的张文珍来自山西洪洞,同学王艺锦来自山西古城平遥。3年的学习对她们来说,充满新奇和挑战。
王艺锦最大的困惑是方言和马来话,由于经常照顾老年病人,不懂方言给她的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有一个马来族老人,他气管不舒服,每次他用马来话一喊,我就过去帮他拍拍胸口。后来同事说,他喊的是鬼呀,你怎么就过去了。” 王艺锦腼腆地笑笑说:“类似的事情碰过很多次,都是语言不通闹的笑话。”文化的差异给她们带来诸多的不便,但也让她们感受到克服问题的快乐。
在急救中心第一次参与抢救的经历,更是让张文珍终生难忘。“当时医生为病人开气管帮助呼吸,病人肺部出血,我过去帮助清理,突然血喷了出来,我的脸和衣服上都溅满了血。”经历一个小时急救,病人最终还是回天乏术。她正在为死者难过时,医院却告知她说该病人患有肺结核。张文珍说:“我不害怕,医护工作是有风险的,从一开始选择这个行业我就知道了。”
落地生根
徐倩和李纽娟是护士中较年长的,她来新加坡整整11年了。当年才20岁的她和弟弟同时考上大学,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而选择远走他乡,单纯的动机让她在400个报名者中坚持到最后。她带着对新加坡的一无所知而来,在这里一待就是11年,毕业后在中央医院手术室的麻醉科一做就是7年多,尽管合约已完成,她还是打算一直做下去。
李纽娟说:“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很不适应,语言、食物和气候都是问题,可是现在回到中国却无法习惯了。”连口音都夹杂着本地腔调,在这里生活工作都已稳定,她刚刚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希望成为真正的新加坡人,在这里落地生根。
徐倩现服务于国大医院的癌症专科,也是刚注册成立不久的新移民社团山西会的兼职秘书。她来新已6年,她说:“我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在工作之余也继续学习提高自己,以后也应该会留下来。”
徐倩所在部门,工作性质不同于其他护士,很多癌症病患是医院的常客,与医患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她说:“看到病人去世很心痛,像失去朋友一样,有时候会去他们家里悼念。” 经常看到生命的花开花落,她说:“会觉得生命很脆弱,有些病人很年轻就走了。不过,积极地看,生命又不可荒废,要好好地过每一天。特别是看到一些病人得知患癌症后,依然淡然勇敢地面对,我非常钦佩。能看淡生死也是一种境界。”
实现自我
张玉洁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让她对护理工作有更深刻的体会。“报考汾阳医学院是因为听说有这样一个来新加坡服务的计划。”
她聊起两国教育和医疗制度的不同:“我喜欢这里的教育制度,比较轻松。做论文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在中国就有很多背诵和记忆,没有太多的主观能动性。我想我更适应这里吧。”
张玉洁是义安理工学院护士课程招收的第一批中国学生之一。在国大医院外科的重症监护病房才工作半年,可她已是一副工作游刃有余的模样。 “其实母亲不支持我当护士,觉得这工作又脏又累。”可是张玉洁还是选择了和母亲一样的职业。“当护士是我的愿望。” 来到新加坡之后,我的护士工作被赋予了全新概念。她说:“我觉得新加坡的护士工作更加关注人文的关怀,而不是机械地提供医疗服务。我们会更好地和病人沟通交流,从而帮助自己思考,怎样最大限度减轻病患的痛苦。” 在医院工作的每个清晨,张玉洁第一件事情是和病患问早安,美好的一天就从这声问候开始。
凤毛麟角的男护士
22岁的范满满是山西籍护士中的“凤毛麟角”,他是这个女性为主的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之一。而且他的家乡观念更为浓厚,他经常向别人介绍:“山西是个好地方。”
“说到男女生在工作上的区别,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只能照顾男病人,特别是体型大身体重的病人。但如果说我们没有女生细心,我不同意,我觉得我还挺细心的。”范满满说他擅长与病患沟通,即使是脾气暴躁的患者,在他的照顾下都变得温和了。
他被安排到心理健康学院实习及工作,他说:“面对有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别的护理技巧,身为护士更要灵活应对,我觉得自己比较灵活,不会死守着一种方法。”他经常陪患者做游戏,尝试和他们交朋友,减少他们的敌意。
今年初他踏上工作岗位,成为心理健康学院的正式护士。他说:“我会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合约期满了,如果认为自己在工作上已驾轻就熟,没有太大提升空间的话,我想会选择尝试其他行业。”
培训专业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