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4: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前音乐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忽视人文教育,音乐课程定位不明确
人文教学能帮助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达到和谐状态,从而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但部分学校存在功利性办学思想,这导致部分教师在进行学前音乐教学时只强调演唱、发声等技巧的训练,忽视人文教育。幼儿只学到了暂时性的音乐技巧,但有技巧不等于有素质,课程文化内涵的缺少,就导致学前音乐教学的定位有所偏颇。表面上虽然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实际上却没有教学意义,音乐技巧的扩展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母语文化基础薄弱,音乐教学内容不完善
近年来,学前教育目标过于多元化,同时兼顾道德教化、审美教育、文化传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等多项任务。这种多元化的目标定位使学前音乐教学无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集中在母语文化的核心要素上,导致幼儿难以掌握母语文化基础知识,缺少对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髓文化和理论思想的进一步理解。这样一来,导致学前音乐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完善,幼儿即使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技巧,也无法理解音乐中的思想情感。
二、学前教学音乐课程的多维内涵构建
多维内涵学前音乐课程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充分将音乐与文化融合为一体。要想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不仅要关注音乐本身的价值,还要关注非本体价值的重大意义,明确我国的学前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培养高尚品格的人。因此,应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拘泥、不盲从,构建学前教学音乐课程的多维内涵,充分融合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效融合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完美融合后现代和信息化,这样才能真正现实我国学前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融合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的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每一首民族歌谣都有其独特之处,正是由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构成了我国灿烂辉煌的民族艺术。因此,在学前音乐教学课程内容中应充分融合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依据各个年龄层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从活动设计、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各个民族中的特色歌谣,以民族音乐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课改。目的是让幼儿在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广泛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以促进幼儿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并学会尊重他人与他文化。民族音乐文化能让幼儿获得以和谐为中心的审美思想,坚韧强固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这也正是融合民族音乐文化的综合艺术教育能够不断发展的价值所在。
(二)有效融合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载体,对于进一步传承世界多元文化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启发人类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反思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积极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接轨。一方面从自身的母语文化出发,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吸纳、有效融合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并从以下步骤出发:世界多元音乐概念的学习;有引导的听赏;综合学习;教材的合理选择。经试验证明,只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在课堂中帮助幼儿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正确引导,幼儿是完全能够用接受和欢迎的。然而,在实际的学前音乐教学中,必须打破受前苏联及欧洲音乐中心论影响,树立起平等多元的音乐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带领幼儿去感受更多的世界文化。
(三)完美融合后现代和信息化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合后现代是强调艺术作品与观赏者及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借鉴、整合、吸收各家理论的合理之处,更好地指导艺术欣赏教育活动,有助于幼儿形成多元的艺术欣赏教育视角。而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合信息化是运用学校的网络平台,有利于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在实际的学前音乐教学中,完美融合后现代和信息化,打破传统面对面的音乐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对音乐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得到进一步的认识,真正实现高效学前音乐教学。
三、结语
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由音乐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构成。在音乐技能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歌唱、器乐、舞蹈、欣赏等方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使他们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心理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获得的音乐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真实,也是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培养的价值所在。
音乐审美感知是一切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们把感觉到的美通过知觉反映、评价做出的情感判断。音乐审美想象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由感知到的事物(声音、图像等)通过高级神经活动对以往知识、经验的重新排列组合而产生的联想和创造。如果说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现,想象则是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来设计音乐语言。丰富的音乐审美想象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大大激发人的审美感受力。学生在努力探求和挖掘自身亮点的同时,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接受了德育、美育教育,所以“感知与想象”这两个心理要素应作为教学的基础阶段,使学前幼师教育培养目标得到初步体现。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不仅进行认识,还会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和体验。音乐审美理解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用某种感性形式对审美活动意蕴进行直接的整体把握和领会。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是在聆听、体验、观察、欣赏某种事物产生情感之后才去活动的,审美情感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活动、组织活动。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的理性因素,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整个过程中。学前专业音乐教师在音乐技能教学中,应运用以情感为主线的感染教学法,通过挖掘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行为、语言等要素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对音乐某种审美情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材施教,使学生向个体素质多元化的理性高度发展。所以,“情感与理解”这两个心理要素能够健全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格品格,通过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开发自身的智育功能,具备适应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和需要的职业技能,从而成为优秀的幼儿教育者,这是培养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作用所在。
二、德育功能——学会做人是前提
学前幼师教育是一个集综合性、实用性、职业性为一体的专业教育,学生除了要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外,学会怎样做人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挖掘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德育功能,通过倾听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音乐作品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视的音乐审美心理的教化作用。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就强调了音乐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人深也。”意思就是通过音乐学习完善审美心理培养品德,道德情操最终得到升华,这是沟通人类情感的桥梁,也是培养幼教人才的前提。
近几年,我国适龄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随之带来的是一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现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一些学生的入学水平,大致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等教育的学生入学水平。一些学生素质差,也是导致职业技能教育起点低、培养难等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些学生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孤儿、有的认识问题容易偏激、有的人际关系差、有的人格发展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认识。音乐技能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点。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综合课教学,改善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取向问题,使学生的音乐技能素质和心理素养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挖掘德育功能之学会做人的前提所在。
三、美育功能——学会学习是条件
美育功能具有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是音乐技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手段。学前专业的音乐技能教育以声乐、钢琴、舞蹈等常用技能学习为主,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感受力和创造力,这对培养未来高素质、高技能的幼师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用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美育功能来评价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有前瞻性眼光和科学意义的。
在几年的音乐技能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正是由于教师对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引导教育认识不够,才使得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例如,对钢琴小乐曲中旋律形象和风格的想象力,对声乐演唱中音乐旋律线条的运用力,对儿歌即兴伴奏弹唱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对舞蹈中肢体语言的表达力等,这些音乐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开发音乐审美心理的美育功能教育才能实现。那么针对学前专业学生多、技能基础薄的实际特点,应对音乐技能学科采取综合性训练和集体性教学,比如,在教学形式上各种技能相互渗透,在教学内容上开设风格各异的欣赏课、电子钢琴集体课、合唱课、指挥课、创编课等,把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审美经验在“时间上贯穿、空间上拓展、课程中渗透”,启迪学生的智慧,张扬学生的个性特色,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不会学到会学习”。所以,挖掘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美育功能是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音乐技能快速而有效提高的必要条件。
四、智育功能——学会实践是准备
音乐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学前专业音乐技能课从教法上在全国的很多学校都强调“专业性和技术性”,对“师范性、基础性、多元性”和学前特色“认识不透,突出不够”,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智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也很难适应当前幼师职业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以规划职业生涯为目标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课和实训基地,以音乐审美心理引导为核心进行知识结构的提取、分析、整合、运用,使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在理论学习阶段得到加强和巩固。
创新能力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学前专业音乐技能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音乐教师要特别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利用审美心理引导教育手段、方法的艺术性,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音乐技能学科(演唱、演奏、舞蹈、和声伴奏)的学习中,使学生运用丰富的感知力、想象力来表达即兴伴奏、歌曲弹唱、舞蹈的表现风格;运用情感力、理解力来进行儿歌、舞蹈、音乐活动的创编;运用音乐教育手段开启幼儿智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等,而学前专业音乐技能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多变的教学导入方式,重视简单节奏、童谣曲调以及给歌曲填词的简单创作教学;通过创设钢琴、声乐、音乐综合技能比赛、综合性的文艺汇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运用多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方法组织学前儿童参与各种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是集艺术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生要在表演、塑造、鉴赏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音乐技能知识,通过接受艺术熏陶创设更多有价值的实践机会来完成人格品格的塑造,全面培养自身的音乐素质,使音乐技能得到综合运用。同时,音乐技能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育形式,将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引入到音乐技能教育中发展学生的德育、美育、智育,这将对学前幼师教育的培养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但菲.关于学前教育本科生艺术教育改革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1(4).
[3]钟武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现状与培训策略[J].继续教育,2006(9).
[4]胡松.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及实现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6(7).
【关键词】阅读教学;误读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体验活动,它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误读”便是学生在与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对话交流中产生的理解结果,因此“误读”产生的原因与这四者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学生“误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教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媒介和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引起“误读”现象的重要原因恰恰就是语文教师。
一、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偏弱
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自身己有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然后借助于资料的分析,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仔细体会,通过判断、取舍、整合,最后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将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学生。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决定语文课堂精神价值的关键因素,正如特级教师孙建锋在点评一位教师执教《七步诗》时所言:教学这一首诗,只知道诗的字面意义是“下境”;体会这首诗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是“中境”;让学生玩味曹植在进退之间,运用了如此贴切、朴素的语言,把他当时的处境如此艺术地表现出来才是教学这一首诗的“上境”。而要达到“上境”,无疑,教师自身不但要达到“上境”,甚至要达到“化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抵达“上境”。
二、教师教学引导失当
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引导会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教师的引导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生的阅读背景有较大的脱节,就难免引起学生不合理的误读。课堂上教师点拨时“切入点”、“突破点”比精准,也容易引起学生不合理的误读。引导不当还表现在课文内容的拓展上。如笔者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中引入了被欺凌的中国人的资料,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的回答多集中在“要崛起,要富强,进而欺凌外国人”这一有悖课文主旨的回答上,这正是因为笔者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引导所引起的。
三、教师教学评价不准确
许多教师为了贯彻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倡导、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反而走入误区:允许学生任意体验,即便学生在理解走偏的情形下,也一味地认同,失去了引导的价值。《小学语文研究》上曾经以《一株紫丁香》为案例,报道学生将文中的“你”误读成“您”后,教师表扬其个性化的解读,同时渗透了尊师教育,结果全班一起将文中的9处“你”改读成为“您”,并称之为一道课堂生成的亮丽的风景。但实际上,这恰恰就是教师评价不当所引起的“误读”。很明显,教师一味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以至对学生的错误体验作出错误的“赏识”评判。
四、建议与对策
1.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
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已经不再只能有一杯水,而应该是一桶水。因此,作为文本的阅读者、解读者、传播者,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科学的语文教学理念。
2.“动静结合”解读文本
(1)解读“静态”文本。教师首先作为一名读者,与作者、与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人、事、景、物对话,进而作为教学者站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解读语言、思想、成文法则的复杂过程,最后作为引导者构思教学设计,遴选正确,有价值的文本学习内容的复杂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先披文以入情,作为普通读者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和精神价值,这是“入”;接着再作为教学者和引导者根据课标的精神,将文本的语言价值和精神价值进行有效分析与整合,这是“出”,就在这一“入”一“出”中完成对于“静态”文本的解读。
(2)解读“动态”文本。当教师正确有效地解读了“静态”文本后,必然面对更困难的“动态”文本的解读,即在教学过程文本的动态变化形态。
①要把握分寸。把握分寸的内涵是教师对学生的误读要宽容但不纵容。宽容,就是允许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发生的错误;不纵容,就是对阅读中的错误不能姑息,更不能无原则的鼓励,错就是错,要及时让学生明白错在哪儿。在指导纠正过程中,阅读要根据文本的表达去感悟、理解,而不能离开文本去自由发挥。
②要合理引导。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方式,教师引导的着眼点是“学生个性化阅读”,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引导”。学生不自主读,教师的“引”是空中楼阁;教师不引,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只能停留于原地。
③运用阅读策略匡正曲解性误读。在阅读教学中如果遇到曲解性误读,教师应及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唤醒学生沉睡的知识背景和情感因子,使学生能够拥有自由开放,光明正确的大道。如:反思法,谬问法,矛盾法,类比法等等教学策略。
方智范先生曾对文本解读语重心长地说:“语文教师要练好内功,尽可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努力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这是一道‘铁门槛’。”这很好地诠释了在新时期面对“误读”现象时,教师应该遵循的教学成长道路。只有当解读规范、技能技巧自然地融入到教师的阅读意识中,成为教师的内在的阅读品质,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成为教师解读文本的有力武器,对学生做出多元的反映,教师有一份耐心的期待,对学生出现的“误读”善于灵动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启迪和诱导,那么课堂将更有效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自由对话,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和阅读的创造,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合理的“现象”滋扰我们纯洁而神圣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J].人民教育,2004(21)
[2]荀以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及对策[J].教学管理,2011(6)
[3]王瑞芬.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误区及“读”的落实[J].内蒙古大学学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