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4: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交语言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走进社会,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围绕我园的社会体验主题课程,我们在每一个主题都进行着社会体验活动。我们以幼儿身边的新鲜事物等为切入点,设定了幼儿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活动。和我们每天打交道的就是热闹的马路,孩子们到马路上亲自观察马路上的标志、人、车,认识了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斑马线、红绿灯、交警叔叔、清洁工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发现了社会中的许多秘密,在探寻中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多方面的知识经验。
二、经验共享,碰撞幼儿的思维火花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有了每一次的社会体验的基础,孩子们说话的积极性越发高涨,越想去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那一份喜悦。在主题《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幼儿去公园、去郊区观察春天的变化,将他们观察到的、看到的记录表带来幼儿园,讲述着“我发现了小草,小草是绿色的,摸上去尖尖的,小河的水融化了,垂柳发芽了桃花是粉色的,有五个花瓣,天气暖和了蚂蚁也出来寻找食物了”……孩子们还把他们的照片带来和小朋友展示:“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去摘草莓,草莓红红的,大大的,可好吃了,我们采摘了好多呢。”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经验基础,孩子们才有了经验共享,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才会让大家的思维得以碰撞,让经验得到更好的融合。
三、挖掘体验课程,拓展幼儿的思维
经验我们围绕主题活动进行着《春雨的色彩》《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故事》,而在春天中又发现了土壤中的秘密,进行了生成活动《土壤》,我们带领幼儿用小铲子挖土,观察土壤的颜色特征,亲自感受土壤的秘密,孩子们发现了土壤里的虫子。土壤能让植物更好地生长,在科学区让孩子用土壤种植红豆、绿豆等,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主题活动《夏天在哪里》中,孩子们发现了水果的秘密,我们进行了生成活动《水果大变身》,让孩子们用水果做成水果沙拉、水果罐头、水果汁等,在操作中、品尝中,幼儿探究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就这样我们以自然资源为基点,通过预设主题网络和生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各领域横或向纵向发生联系,并利用适宜的现成的教材或自己创编的一些教材构建了园本课程。
四、引进资源,发展幼儿的创作欲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语言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而教师提问语言是否准确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文本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一教学流程中,有时一个过于深奥的问题抛出以后学生没有任何反应,只在我单方面给出预设答案后,学生的脸上才会有一些反应,就这样,学生的陪衬显示了我提问的“高明”。有时一个问题又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表面气氛热烈,其实学生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反而容易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例如在教授《土地的誓言》时,有这样两个教学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看课题《土地的誓言》,结合预习情况想想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还是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生:是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师:谁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生:端木蕻良。
师:你们知道端木蕻良吗?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
生: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师(补充):他是东北作家。那么他对哪儿的土地发出了誓言呢?
生(齐答):对关东原野发出了誓言。
以上教学流程很顺畅,教师在提问时教学语言用得很准确,因而学生都能积极有效回答问题,准确理解题目含义。
但是如果教师的提问不够准确,教学效果就不太理想。
教学片段(二)
师:本文是抒情散文,同学们想想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泛滥着一种热情。
生2:爱国热情。
生3:炽痛的热爱。
生4:很强烈的爱国感情。
生5:爱故乡。
师(归纳):刚才有同学回答了“炽痛的热爱”,从课文第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话:“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作者的确是怀着这样的感情来写的。
师:如何理解“炽痛”?
生:热烈而深切。
师:为什么要怀着热烈而深切的感情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文写于什么时候?
生:“九・一八”十周年。
师:同学们知道“九・一八”具体事件吗?
生(激动地答):是。
(下面学生一片哗然。)
师(适时纠正):“九・一八”和东北有关系,不太了解的同学们看一片段就知道了。
(适时用课件展示跟本文有关的“九・一八”的视频介绍,学生有了形象的感知。)
师:“九・一八”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于是作者怀着难以遏止的感情写了这篇文章。
(适时展示有关图片给学生看,学生看了神情严肃。)
安排这一教学环节,本意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感情,教师抛出了问题:“同学们,想想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答案是想让学生能准确找出文中的“炽热的热爱”,这样教师就可以据此为感情的契机引导学生一步步去理解课文内容,可是学生大都不是这样回答的,究其原因,是教师提问时问得不够准确,范围太大了,学生无法捕捉到文中正确的信息,所以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提问语言不是有效的。
可见“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教师的提问语言对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提问语言精准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理解文本,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要想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教师必须先正确理解文本。王富仁老师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三个主体性》中这样说:语文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在于语文教师有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来解读文本和独立的组织语文教学的权利。语文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文本,并且理应是一个对课文有着更丰富的体验和更细致的感受的读者。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才能起到将这个文本的文字激活,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语言肌体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是最需要自由的活动。最真实的语言,最美的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语言,都是在自由的心境中从人的真实的感觉、感受和理解中流露出来的。
二、紧扣住文本,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当学生真正有了阅读障碍,需要帮助时,教师的点拨式提问方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认为,阅读仍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他将阅读看成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其间包括了感知和理解两个部分的相互作用。在阅读上,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对文章某些内容或词句难以感知和理解,因此,了解学生,根据其认知水平巧妙设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向课外知识迁移、拓展。而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起不到如此效果。
三、提问语言要规范、简洁、科学,有鼓励性和审美性。
1.规范、简洁。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其次,教师在遣词造句方面要讲究语法,要符合语法规律,在叙述事例方面要符合逻辑,不出或少出错误。最后,教师的语言要注意简洁。
2.科学性。教师提问的语言要符合文体特点,做到因文而异,正确、完整、周密。
3.鼓励性。教师提问的对象是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自尊心强,也很敏感,所以在提问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带有鼓励性。
一、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引出主题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选了一些同学的作品,(3个文件),鼠标指向桌面。想看吗?你能把它打开吗?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知识屋:1.双击文件图标可以打开文件,2.右击文件图标单击打开命令,也能打开文件。设计意图:让学生融入特定的学习情境,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本课的学习。2.师生合作,突破难点任务一:从画图软件中打开文件说一说:比较这两个窗口,你觉得哪些地方不一样啊?提示牌:你们的方法,只能看到文件,却不能给作品编辑,要想给作品编辑,就要从画图软件中打开。任务二:“填充”工具、“颜料盒”工具。想一想:我们给作品涂色的时候可能会用到什么工具呢?练一练: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生不管说什么工具,都让他到教师机操作,引出“填充”工具。师生观察并总结:单击“填充”工具,它的颜色变深了,说明已经选中填充工具了,在颜料盒中选择我们想涂的颜色,如果我们想给长方形涂上红色,先单击红色,再单击长方形,它就变成红色了;如果我们想把长方形外涂成蓝色,先单击蓝色,再单击长方形,它的颜色就变成蓝色了。看!颜色涂好了。练一练:用刚刚学到的知识为它涂上颜色。议一议:你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哪些疑惑?为什么里面的图形不能涂上其它颜色呢?提示牌:“填充”这个工具很顽皮,它只能给封闭的图形涂上颜色。试一试:用直线把它的缺口连起来,再来涂色。设计意图: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学生不管说出什么答案,都让他到老师的电脑上来演示,意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时候用喷枪工具,什么时候用刷子•••从而找出最合适的方法。通过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三:自主操作,探究学习实践园::迅速打开作品1,为作品1涂色。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操作,探究学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试探操作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让学生学会用多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任务四:如果涂错了大片区域,有什么好方法?讨论坊:老师在看同学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师演示图),他想改变大海的颜色,是这样处理的(师演示用橡皮擦),有的同学笑了,你觉得这样处理合适吗?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小组交流,引出“撤销”。试一试:你知道撤销在哪儿吗?你到老师的电脑上来试一试吗?生边操作边说过程。说一说: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单击撤销和重复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设计意图:好奇心让学生更加兴奋,急切的想要了解,撤销的方法。故意演示错误操作,加深了学生记忆。任务五:“喷雾罐”工具白云也想来看这么美丽的大海,你们愿意邀请它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1页,第3节看看怎样才能邀请到白云。师生共同归纳方法:单击“喷雾罐”工具-选择喷点形状-喷出朵朵白云。你学会了什么?设计意图:选择学生作品向全班展示,介绍给大家,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实现方法,请其他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教师鼓励、点评。
二、强化练习并拓展
尝试练习:还记得我们刚刚看到的其它海景吗?动动我们的小手,让它们也变得五颜六色吧!师生互动:这位同学的想法真有创意,真了不起,他为大海又请来了……你们还能为大海请来谁呢?欣赏作品。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在本课重点与难点的地方,不停的重复加深学生印象,并要求学生为作品添加其它图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成果篮:学会了运用画图软件中的“填充”、“颜料盒”、“喷雾罐”等工具,今后能运用画图软件画出更多更美更有创意的作品!
作者:易媛媛 单位:盐城市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内容提要:荷兰的社区矫正与恢复性司法实践活动,类型多样,效果显著。而社区矫正与恢复性司法的结合,对保障社会安全很有助益,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社区矫正的法律框架
“社区矫正”是指处以具有非拘禁性质的处罚措施,在英美法系国家,包括缓刑令、社区服务令、附条件不以及附条件不执行监禁刑判决。犯罪人留在社会上,受一定期限的监督,并有义务遵守判决所附条件。判处犯罪人遵守一定条件,往往是为了治疗和矫正犯罪人的缺陷,如药物或酒精成瘾、无家可归、没有工作等。在荷兰刑事司法制度中,社区矫正既可对成年人判处,也可对未成年人判处。
(一)对成年人的社区矫正
2001年以来,对成年人可以判处的社区矫正有两种类型:为社区提供无偿劳动与教育刑。“为社区提供无偿劳动”,即社区服务令;教育刑始用于未成年人,后出现主要为成年人设计的教育刑项目,如“酒后驾驶课程”。但对成年人判处的社区矫正类型主要还是社区服务令。
为社区提供无偿劳动的项目由缓刑局管理和组织,但不得与正常社会工作发生竞争。犯罪人所做工作必须有用、有必要且有意义,服务于公益目的,只是这些工作因故一直未做,如修缮公园和街道陈设、疏浚排水沟渠、修剪林木、翻新社区中心和儿童看护中心等。社区矫正可由法官判决,也可由公共检察官裁处。
法官可判处的社区服务令,最长时限为240小时,教育刑最长也为240小时。对于所有犯罪,凡可处拘禁刑、可处罚金刑的犯罪人,均可处以社区矫正。社区服务令与教育令可并处,但两者相加,最长不得超过480小时。
未执行社区矫正的,易科拘禁刑,每2小时社区矫正折抵易科拘禁刑1日。若公共检察官认为犯罪人未执行社区矫正,便有权命令执行易科拘禁刑,但应向犯罪人发出易科拘禁刑执行通知令:犯罪人如有异议,可将之提交法官审查酌定。若公共检察官认为犯罪人因自身责任以外的原因而无法或不能执行判决的,也可为犯罪人选择另外的工作项目。但公共检察官无权变更法官判处的工作时数。
为使犯罪人免于受到,公共检察官可与犯罪人达成“结案交易”,但仅限于法定最高刑为6年监禁刑的犯罪。以结案交易处理的案件,检察官可裁处社区矫正,最长时限为120小时。
(二)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
荷兰的社区矫正,始自未成年刑事司法。1981年,针对鹿特丹市青少年到处乱涂乱画与流浪不归,启动了“替代”项目,要求青少年作案者修复被损害的物品。这一项目很快在全国推广,适用于12岁至18岁的犯罪人。未成年人参加“替代”项目是自愿的,若已完成应做工作,便可不被。①至2005年12月,全国每年适用“替代”项目的案件总数为13,000例,在数量上已成为适用于未成年人的最主要的社区矫正类型。
社区服务令与教育令也适用于未成年人,判处方式与成年人相同,但时数最高分别为200小时,若社区服务令与教育令并处,则最多不得超过240小时。针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可以是修复因犯罪而造成的损害。这比为社区提供无偿劳动更具体、更有侧重。
法官判处的100小时以下的社区矫正,必须在6个月之内完成;100小时以上的,则应在1年之内完成。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完成社区矫正的期限,也可由公共检察官予以延长。公共检察官也可对未成年人裁处社区矫正,作为不的条件,但检察官裁处的社区矫正最长不得超过40小时,并应在裁决下达后3个月内执行。
(三)统计数据
2004年被处社区矫正的成年人总数为52,530人,其中,检察官裁处的为14,290人,法官判处的为38,240人。这占当年荷兰所有法官与检察官所处刑事处罚总数(460,573人)的十分之一强。
2004年有11,274宗未成年人案件使用了“替代”制裁;由公共检察官裁处社区矫正作为不条件的未成年人案件有12,391宗,由法官判处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案件有8,052宗,②上合计31,717宗,占2004年所有未成年人犯总数的三分之二强。而2004年,法官对未成年人判处的非社区矫正刑罚仅有2,909宗,公共检察官裁处的金钱性制裁(monetarysanctions)仅有2,479宗。
(四)组织与监督
公共检察官负责所有社区矫正的执行,但已有社区服务项目与教育课程的管理则由其他组织负责。对于成年犯,荷兰现有三大缓刑机构即缓刑局、救世军③与成瘾犯罪人缓刑机构,负责提供工作与培训场所,并对犯罪人是否参加并完成社区矫正的情况予以监控。针对未成年人的“替代”制裁,由警察提出,公共检察官监督,国家“替代”制裁协作官执行。未成年犯的其他社区矫正则由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及其“青少年缓刑”官筹备、组织与监督。
被判处的社区矫正执行完毕以后,上述机构向公共检察官提交完成通知书;若犯罪人不参加或未完成被判处的社区矫正,上述机构将向公共检察官提交不参加或不完成通知书,并在随后对未参加者与未完成者执行易科拘禁刑。
二、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效果
近来一项研究④对成年犯社区服务令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调取了以下三组犯罪人群的数据:从未参加任何项目的人、接受了面试但从未完成社区服务令的人、已完成社区服务令的人。2002年以来,在这三类人中,已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数量最多,在2003年和2004年均有近75%的社区服务令得以完成。当社区服务令作为结案交易方式被犯罪人接受后,其完成率比法官判处社区服务令的案件还高。犯罪人接受社区服务令作为结案条件、社区服务令的执行比较迅捷、犯罪人群易置于工作项目中等,都是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在社区服务令的成败因素、犯罪人的特性等方面,研究的结论是:(1)被判处社区服务令的犯罪人,84%为男性,16%为女性,尽管男性占绝大多数,但女犯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高于男性;(2)能够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不能完成社区服务令的人,平均年龄略高;(3)有工作、有家庭或伴侣因而具有社会责任的犯罪人比独身、无业者,更有可能完成社区服务令;(4)酒精成瘾不影响社区服务令的完成,但硬性⑤成瘾可使不能完成社区服务令的风险提高50%;(5)身体疾病与精神疾病使不能完成社区服务令的风险提高;(6)重犯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低于初犯;(7)酒后驾车犯罪人与简易审犯罪人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最高,其中酒后驾车犯罪人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达86%;简易审犯罪人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则高达90%;(8)小额盗窃犯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较低,约为62%;(9)此前被处社区服务令并已完成的犯罪人,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高于此前被处社区服务令但未完成的犯罪人;(10)与此前未受拘禁刑的犯罪人相比,此前多次被判处拘禁刑的犯罪人,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的情况要差一些。而从社区服务令内容来看,社区服务时数越多、必须完成社区服务的期限越长,则不能完成社区服务令的风险越高。
犯罪人能成功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最重要因素是参与劳动力市场;使社区服务令不能完成的最重要因素是硬性成瘾:“最易完成社区服务令的犯罪人群是那些未曾遭遇到与法律相冲突的麻烦、有稳定工作或正在求学的人群,以及作为结案交易的条件而裁处的社区服务令”。⑥这类人群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高达96%。但是,即使是那些没有工作、硬性成瘾、有重新犯罪史而社区服务令的完成比例最低的犯罪人群,其完成社区服务令的比例亦达41%。可见,社区矫正项目监督者的作用很重要,如果他们能经常性地激励犯罪人努力工作,犯罪人就能够完成社区服务令。
三、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令
自1981年启动“替代制裁”以来取得的成功,激发了人们继续拓展社区服务令的热情。1989年,荷兰刑法典规定了社区服务令。至今,用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社区服务项目已无本质区别,差异仅体现为最长期限不同。在未成年刑事司法领域,最值得研究的是教育令。针对未成年犯的教育令的判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
教育令是指判处犯罪人必须参加一项教育项目,对未成年犯判处的时数最长为200小时,但绝大多数教育项目都远少于200小时,且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必须与未成年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性质或致罪因素具有本质关联;(2)必须对所实施之罪给予明确关注;(3)激励犯罪人提高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其在未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4)使犯罪人的行为发生改变,帮助未成年人有积极的社会表现。教育令应针对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原因对犯罪人施加个别化影响。目前荷兰已有的教育项目种类丰富,既有全国性的项目,也有地方性的项目;有的侧重教育与认知技能的培养,有的侧重社会交往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譬如对如何在应聘面试中举止得当进行培训。另有重返学校项目,方便改变职业之需。与犯罪性质及致罪原因有明确而密切关联的教育项目有:(1)性教育课程。通过性教育与培训强化未成年犯与异性进行正常交往的能力。(2)聚焦被害人项目。目的在于提高青少年犯的被害人意识,帮助他们避免在未来成为犯罪的被害人。(3)“使用与犯罪”项目,针对因使用成瘾物质如酒精和其他非法而实施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犯罪人。在鹿特丹,有两种“使用与犯罪”项目,一种专门针对酒后实施暴力的犯罪人,课程时长为28小时;另一种针对轻罪犯罪人,时长为20小时。(4)为辍学者与无业犯罪人提供日间活动的项目。该项目种类繁多,可为犯罪人创造一个激励环境,使他们重拾教育、习惯工作与休闲的标准生活节奏,强化社会交往技能与实践技能。
近三年在阿姆斯特丹,社区服务令的判处数量十倍于教育令,为2000比200。但教育令在减少累犯方面比社区服务令更为有效,被判处社区服务令的犯罪人群重犯率为25%,而被判教育令的犯罪人群重犯率仅为15%。⑦
四、刑事司法中的犯罪人、被害人与社会
违规范的犯罪人会与社会形成紧张关系,这一紧张关系依犯罪的性质以及被其违反的规范的重要程度而轻重有别。犯了罪的人是否仍信守社会共同体希望维系的社会规范?从规范的视角,犯罪人已与社会拉开距离,甚至因实施他不允许别人实施的行为而凌驾于社会之上。但犯罪人仍与社会保持多种联系:仍为社会的成员,拥有家庭、恋人、同事,或为某学校的学生等。因此,犯罪被发觉后,犯罪人重新融入社会的问题主要是一个规范性问题,即在何等情况下会认为犯罪人又成为可受平等信赖、享有平等机遇的“我们中的一员”;为了弥补他已犯下的罪错,他应当做什么,他本应做什么。
传统刑事司法认为,犯罪人应受刑罚之苦;待其服刑以后,再重新接纳他,恢复其平等权利,令其成为受到同样尊重的公民。这正是报应主义的要求,即要求犯罪人承担应尽义务,对其施加刑罚,判处监禁刑。然而,犯罪人在监狱中服刑期限越长,释放后就越难重新融入社会,也越难重新适应自由社会中的生活。信赖问题,是释囚在社会交往中面对的最突出问题。他们很难找到工作,很难形成新的稳定的社会关系。
传统刑事司法无法在犯罪人与社会之间重构规范性信任,在犯罪人重新融入社会方面效果不好。而社会活动者之间的规范性信任正是所有具有融合性、富有成效、可成功构筑的社会关系的基石,因为每个人的社会意愿都由“诚信”(goodfaith)主导着。被动接受刑事诉讼与惩罚的犯罪人想尽一切办法减轻责任、减轻刑罚,这不利于信赖关系的重建;但即使犯罪人承担所有责任,并因之被判长期监禁,当他获释后,信赖与诚信问题仍会对其社会交往产生困扰。长期监禁刑的副面影响很大。
刑事诉讼程序为犯罪被害人提供了“边际角色”(marginalrole)。刑罚并不能满足被害人,也不能令他有安全感,他可能始终不明白为何犯罪人对他下了手。除非被害人从犯罪人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否则,被害人将一直处于焦虑状态,甚至形成精神创伤。了解犯罪背景,尤其是从犯罪人的角度了解之,会对刑事被害经验的“结束”有很好效果。犯罪人还可通过各种形式补偿因其犯罪所造成的痛苦与损失,对犯罪后果予以补救。被害人无以言表的焦虑与恐惧,会使被害人与“他们的”(their)犯罪人长期尖锐对立,而实际上双方本有可能和好。
五、恢复性司法
“恢复性”的含义就是指刑事犯罪实施以后赔偿损失、恢复良好社会关系;对已致损害积极进行弥补与赔偿则是实现“司法正义”的核心。就结果而言,“恢复性司法是指通过修复犯罪已致损害、以实现司法正义为目的而发起的每一项活动”。⑧修复犯罪造成的损失、对犯罪造成的恶害以向善的方式进行处理,便是恢复性司法追求的结果。而就过程而言,“恢复性司法是因一具体犯罪而关涉到的各方当事人如何处理犯罪善后及其对未来的意义而提出解决对策的过程”。⑨
(一)主要程序
修复损害、补救恶害的目的在于令已知犯罪人承担受道德谴责的义务。当然,在犯罪尚未查清、犯罪人未知的情况下,赔偿被害人、弥补其因犯罪而致损害的义务自然落在国家机构肩上,这些机构必须履行其对被害人的支持与关切。
(二)被害人——犯罪人和解
“被害人——犯罪人和解”(VOM)或称“被害人——犯罪人和好”(VORP)项目,是恢复性司法的主要实践活动,它将被害人与犯罪人带到一起,由独立调解者主持解决犯罪善后问题,补救与赔偿犯罪所致损害,修复各方关系。
在荷兰,未成年犯必须参加和解项目。但其参与是自愿的,而且,恢复性调解会仅对那些承认犯罪基本事实、愿意直面犯罪、补偿恶害、修复损害、承担责任的犯罪人开放。被害人有权拒绝参加。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和解结果可以是口头协议,但一般采用书面协议,载明犯罪人承担的责任如补偿犯罪所致损失、修复损害、赔偿被害人无法修复的损失等。这些协议常被带人传统刑事司法程序中,由法官对协议予以允准。
(三)被害人、犯罪人与社区会议
“与犯罪相关的各方当事人”并不仅仅指被害人与犯罪人。对如何处理犯罪感兴趣的还有社区。犯罪对社区亦造成损害,社区代表也需要参加到恢复性司法程序中来。“家庭或社区团组会议”(familyorcommunitygroupconferences)是恢复性司法的另一主要实践活动,使社区代表有机会参加到恢复性司法程序之中。
在社区矫正的背景下,恢复性司法实践活动吸纳社区代表参加,将更为广泛的人员涵括进来,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家庭团组会议除被害人与犯罪人参加以外,双方的家庭成员以及愿意参加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如亲朋故友等都受邀参加,共同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帮助被害人与犯罪人妥善解决犯罪善后问题等发表意见,展开讨论。第二,社区团组会议不仅对家庭成员开放,还使重要社区成员如教师、体育教练、牧师等参加进来。只要是被害人或犯罪人的熟人,对犯罪背景以及犯罪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害有所了解的,均可参加。社区团组会议人数可以很多,但会议主持者的作用保持不变,只是若参会的人数越多,主持者的任务便越复杂,对调解者的要求也越高。第三,召开家庭或社区团组会议的目的在于就犯罪善后达成具有共识性的解决方案,这与仅在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一对一”调解相比,所达成的协议更具综合性,可能包含犯罪人以外的他人的义务,譬如在未成年案件中,调解协议可能包含其父母的义务。
(四)正式与非正式的社区代表
社区成员并不只是指“非正式”代表,即在国家机构或组织中没有正式地位的参加者。在荷兰,针对未成年犯的“家庭团组会商”的法律制度规定参加者中需要有一名警官、一名青少年权益保护者和一名社会工作者。他们每人均具有正式的身份,代表不同机构、组织或社会的利益,参与会商讨论。社区正式代表的参与,可以建设性地使用机构资源,使机构可以处理冲突、认识犯罪背景、掌握致罪原因类型。
(五)通过恢复性会议而提升社区矫正
荷兰的研究表明,在由未成年人实施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中,社区服务令、强度大的教育课程、监督严格的缓刑,均属于较具有效性⑩的制裁类型。(11)而当对犯罪人个人具体问题给予更加个别化的关注时,效果更佳。总之,有助于提高效能的因素主要有:(1)否定性处罚与肯定性处罚相结合,对好行为给予肯定与鼓励;(2)犯罪与制裁之间具有清晰的联系;(3)视犯罪人为有能力做出合理反应、可以给予教导的正常人;(4)重视并阐明处罚理由和处罚意义;(5)在处罚者与被处罚者之间建立有影响的关系。
在荷兰刑事司法框架中,具有积极性意义的社区矫正仍置于“刑罚”名义之下。但社区矫正属于崭新的制裁措施,它不因施加痛苦而判处,其目的在于社会建设性,以推定犯罪人同意自愿受此制裁作为基本条件。这一推定完全不同于传统刑罚,因为传统刑罚无需犯罪人的同意,而以机构的意志强制性地判处。
在荷兰,人们对运用恢复性司法实践使被害人与犯罪人达成恢复性协议(restorativeagreement)的兴趣愈益浓厚。但以和解与会商为代表的恢复性司法实践与社区矫正有何关系?适用社区矫正时,对犯罪人的自由给予一定限制,但犯罪人仍留在社区,该社区的正式或非正式代表对社区矫正的执行予以协助。这就可以避免拘禁刑所产生的隔离与疏远感。在对未成年犯社区服务令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近一半未成年犯与其曾经服务过的组织一直保持联系,其中以非正式方式进行联系的,占34.6%;13.7%的未成年犯继续留在那里作义工。为未成年犯提供工作场所并接纳他们留下工作的人中有85%报告这些当事人有令人肯定的表现;12%的人认为他们对犯罪人的印象更好了。(12)这表明社区矫正具有拘禁刑在结构上所缺少的融合性潜质。
在社区矫正中,被害人的地位并不重要,但针对青少年的“替代制裁”是一个例外。在过去,替代制裁官也很少组织被害人与犯罪人和解,主要还是以警官为主导;自恢复性司法活动开展以来,替代制裁官在和解与会商方面都受到培训。因此,尽管“替代制裁”在本质上仅具有部分恢复性,并不召开被害人——犯罪人和解会议,目的就是修复犯罪所致损害,然而,“替代制裁”项目的发展趋向将更加具有恢复性特征。对未成年人使用“替代制裁”,即意味着父母的知晓和参与,并同意使用替代制裁。
将恢复性司法与社区矫正联系在一起,可将重要的社区成员、父母、朋友、教师、社会工作者、青少年权益保护者等吸纳进来,对犯罪所致损害以及如何弥补恶害进行充分讨论。而被害人获得参加整个过程的机会,可以讲述其感受。参加恢复性司法活动的正式代表可向其他参加者告悉现有社区矫正的各种类型,可以帮助犯罪人选择与犯罪性质、犯罪的个人背景与社会背景以及犯罪对被害人和社会所致后果最为适合的项目。若犯罪人经济条件不好,无法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则可选择有偿劳动,通过一定时间的劳动以劳动报酬赔偿被害人。
令社区代表参加到设计或选择具有高度个别化的社区矫正类型,不论对于正式社区代表还是非正式代表,都暗含会商模式(conferencingmodel)。当然,在某些案件中,仅有被害人与犯罪人参加和解会议可能更为妥当,更加可行,所达成的协议中可以包括社区矫正。
首先,发动那些可予犯罪人以积极性、规范性、有效性影响的家人与亲朋好友来影响犯罪人。家庭成员与亲朋好友对儿子、女儿、友人实施的犯罪亦感震惊,也受伤害,如果将这种痛苦与犯罪人面对面表达出来,其所传达的对犯罪人的道德谴责十分强大,远大于法官判决所承载的道德谴责。如有被害人参加,他们可以更加生动而直观地描述犯罪对他造成的恶害,这比检察官在法庭审理阶段所做陈述更令人信服。这种面对面本身就已属于制裁犯罪人的一种方式,而且通过更多地了解犯罪人的背景和历史,有助于选择最为恰当的犯罪反应方式。恢复性协议的设计可以用来满足被害人、社区与犯罪人的特定要求和利益。恢复性协议含有损害赔偿、为社区劳动和接受教育的内容。因此,将犯罪人的亲友纳入恢复性司法活动中,不仅含有道德伦理意味,还有功能性与工具性之需。正如最著名的恢复性司法倡导者博瑞斯威特所言:“与刑事司法制度相比,故交至亲能以更加强烈、更加敏锐、更具推动力的方式促使犯罪人自觉自愿不再重新犯罪”。(13)围绕犯罪人周围的“关爱社区”(communityofcare)可以帮助犯罪人执行恢复性协议条款,帮助他成功履行协议所规定的义务。
通过与围绕犯罪人周围的“关爱社区”共同承担社会“控制功能”,可以避免将犯罪人转人另外一个世界,即犯罪人成为被调查的对象,受到法律专业人士的控制。此时,对犯罪人最“重要的他人”变成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社会工作者等,传递给犯罪人的“自我形象”便是具有“犯罪人身份”(criminalidentity)。“犯罪人身份”意味着人们认为这个人会一直犯罪。其风险是:犯罪人改变其原有生活的权利被剥夺,他只能与法律专业人员相周旋,逃避自己的责任。(14)
和解与会商可以激发犯罪人承担责任,激活其亲社会倾向,犯罪人可从罪错中汲取教训,可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并可在社会中重新赢得尊重。总之,使社区矫正比其他制裁方式更加有效的上述诸特征可通过会商模式得以强化。
(六)恢复性司法与富有建设性的处罚
恢复性司法的首要目的不是惩罚犯罪人,而是弥补犯罪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若犯罪人不愿承担责任,则将由法官审判之,以判决强制犯罪人履行赔偿损失的义务。恢复性司法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对犯罪人的影响,而在于损害可在何等程度上得以赔偿。犯罪造成的损害既有道德上的,也有其他符号意义上的,还包括对犯罪人本人的损害,因此,最好的恢复性程序就是促使犯罪人积极参与的程序。当然,即使犯罪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很多案件中,仍可达致恢复性结果。
恢复性司法诉诸于那些与犯罪及其后果直接相关的人员,邀请他们共同进行对话,对犯罪进行评说。可以说,当恢复性司法使犯罪人认识到犯罪事实并为犯罪后果承担责任时,恢复性司法便在构筑着处罚,表达着对犯罪行为的申斥。
正因为恢复性司法秉具参与性、对话性或叙事性特征,因此,恢复性司法程序将改变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这些概念将影响犯罪人在未来选择其他行为方式的可能性。这些概念是:自我、问题、他人、关系。
恢复性司法的前提是犯罪人自愿参与程序性调查,使其“自我”与“他人”相连。恢复性司法要求人们创造条件,使犯罪人真心实意的参与成为可能;同时需要犯罪人做出决定,将公众的合法利益融入到他的判断与决定中,这时,人们也表达了恢复被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的需要。
与刑罚所秉具的排除理念不同,恢复性司法秉具的是团结理念。将个人纳入到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以便组织并维系对犯罪行为的规范性反应,是恢复性司法的恒久追求。至于团结的方式,可在会议进程中予以设计,而未来的团结性和谐关系的构筑,将从恢复性计划的执行开始。令犯罪人自觉参与,实践证明,是一枚解决重犯痼疾的金钥匙。
(七)社区矫正、恢复性司法与社会安全
“身处人身与财产不受伤害、亦无意伤害他人人身与财产之地,并以此感到正当合理,则此地便有公共安全”。(15)安全社区的创建,仰赖于社会团结性关系“自然存在的维护者”(naturallyoccurredguardians)的工作。“自然存在的维护者”包括朋友、妻子、孩子、雇主、缓刑官等。美国明尼苏达州矫正局局长凯·普兰尼斯说:“欲创建安全社区,公民们必须积极参与,重新参与到决定共同遵循的规范、信守这些规范、并对违反规范者以何等不致增加社区安全风险的最佳方式予以处理的过程之中”。(16)若社区矫正欲更有助于公共安全,则它与恢复性司法在文化上、程序上的结合乃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可见,“替代”项目自诞生之日起,便兼具恢复性与转处性特征。
②Blom,M.,VanderLaan,A.M.,Huijbregts,G.L.A.M.(2005).MonitorJeugdterecht.WODCCahier2005-17.DenHaag.pp.32,34,35.
③救世军,是一种基督教组织,着军装,有军衔,行简易宗教仪式,以救助穷人而著称于世——译者注。
④Lünnemann,K.,Beijers,G.,Wentink,M.(2005).Werkstraffen:succesverzekerd?SuccesenFaalfactorenbijwerkstraffenvanmeerderjarigen.HildeVerweij-JonkersInstituut.Utrecht.
⑤《荷兰法》(OpiumAct)对硬性(harddrug)与软性(softdrug)进行了区分:硬性如海洛因、可卡因与“灵魂出窍”迷患药(以安非他明为基本成分的强效合成兴奋药),对人体健康具有巨大的、无法接受的危害;软性如大麻,对人体的危害比硬性轻得多。——译者注。
⑥Lünnemann,K.,Beijers,G.,Wentink,M.(2005).Werkstraffen:succesverzekerd?Succes-enFaalfactorenbijwerkstraffenvanmeerderjarigen.HildeVerweij-JonkersInstituut.Utrecht.P147。
⑦Binnenlandsbestuur.nl:18November2005.
⑧Walgrave,L.(2000)Methetoogopherstel:bakensvooreenconstructiefjeugdsanctierecht.UniversitairePersLeuven.
(9)Marshall,T.(1996).''''CriminalmediationininGreatBritain1980-1996''''.EuropeanJournalonCriminalPolicyandResearch4(4):37。
(10)有效性是指,与其他处罚类型相比,累犯率较低,判处并完成社区制裁以后再次犯罪的时间延后,重新实施的犯罪较轻等等。
(11)VanderLaan,P.(2001).''''Politileenjustitileinterventiesbijgewelddadigeenernstigdelinquentejongeren''''.In:Loeber,R.,SlotW.andSergeant,J.(Ed.).Emstigerngewlelddadigejeugddelinquentie:omvang,oorzakeneninterventies.BohnStafleuVanLoghum.Houten:319-344.
(12)Bol,M.W.,Overwater,J.J.(1984).Dienstverlening.Eindrapportvanhetonderzoeknaardevervangingvandevrijheidstrafinhetstrafrechtvoorvolwassenen.WODC.Staatsuitgeverij.DenHaag.
(13)Braithwaite,J.(1999).‘RestorativeJustice:assessingOptimisticandPessimisticAccounts’.In:M.Tonry(Ed.)CrimeandJustice,AReviewofResearch.UniversityofChicagoPress.Chicago:25:P68.
(14)Little,M.(1990).YoungMeninPrison,Thecriminalidentityexploredthroughtherulesofbehaviour.DartmouthPublishingCompany.Aldershot.
【论文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重视不够、重复建设、没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等问题。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要探究素描的形式语言,首先要从形式语言基本要素入手,只有在了解形式语言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的使用这些元素构筑复杂的画面,下面我们就形式语言基本要素做一些了解。
1.在数学上,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和方向,但在造型上,点不仅具有大小还有形状,圆形的点只有大小和位置,没有方向,其他形状的点,不仅有大小,位置而且还具有方向。越小的点,点的感觉越强,越大的点,面的感觉会越强。线有直线、有曲线,有整齐的几何线、也有徒手画成的自由线,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感受,水平线具有平静、亲切、开阔、舒展的视觉感受,垂直线有生机、对抗、永恒的视觉感受。倾斜线具有动感、紧张、刺激的视觉感受。曲线给人流畅,轻柔的感觉。粗的线条给人以强壮,结实,力量、稳定、朴实、憨厚的感觉,细线给人轻快、锐利、阴柔、优雅、灵活、瘦弱等感觉,粗线有前进感,细线有后退感。以上描述只是线的普遍属性,不同人画的线条,不同的线条组合会产生各种各样新的感受。比如线条的方圆、疏密、长短等变化,毛糙、光滑、流畅,涩滞、轻重等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探索各种线条的个性特征和可能性。面有几何形的面、有机形的面、不规则形的面以及偶然形的面,其中方形、圆形、三角形称为三原形,其他一切形状都是由三原形衍化派生出来的,方形具有端庄大方之感,圆形给人亲切、活泼之感,三角形给人锐利、冲动、对抗之感。
2.画面黑白灰的布置安排。处理画面黑白灰关系,首先考虑的是画面大的调性,是高调的,中调的还是低调的画面,然后考虑画面是采用长调还是短调,在大的调性明确的基础上,考虑黑白灰的面积对比关系和位置安放。面积关系避免平均分布,缺乏对比关系而使画面平淡,位置关系主要考虑形的高低,前后以及平衡关系。
3.肌理的应用可以丰富画面的效果,不同画面肌理会给人带来不同视觉感受,因此,我们在素描过程中,要尽量挖掘新的肌理的制作办法,尽可能制作出全新的,能和画面表达诉求契合的肌理效果,那么,我们如何实现丰富变化的肌理效果呢?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如何使用工具材料上做文章,不同的工具材料加上不同的制作手法,能够制作出丰富多彩的视觉肌理效果,我们通过涂绘、刮擦、压印、拓印、喷洒、熏烤等手法,通过肌理的制造和使用表达物象的质感。如光滑与粗糙,柔软与坚硬,温暖与寒冷等等。
二、在我们对设计素描的基本元素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应用基本元素组织画面呢?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形式结构的原则,形式结构的原则有变化统一的原则、对称与均衡的原则、比例与尺度的原则、节奏与韵律的原则、条理与反复的原则、整体与局部的原则、对比与调和的原则、条理与反复的原则、空间分割的原则、图底关系的原则等等。
1.统一与变化是构成画面的基本法则,其他法则都在统一与变化的统辖之下。统一起主导作用,变化起从属作用,统一强化画面的整体感,变化起到活跃气氛,避免单调死板的作用,统一和变化在一个画面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变化的统一画面会死气沉沉,没有统一的变化画面会杂乱无章。在一个画面中,要形成统一的形式基调,才能使画面和谐,就线条来说,是以直线为主,还是以曲线为主,以水平线为主还是以垂直线为主;就形状来说,是以方形为主还是以圆形为主,以规则形为主还是以不规则形为主;就肌理方面来说,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以喷洒形成的肌理为主还是刮擦形成的肌理为主等等。一个画面中,光有统一的因素还是不够的,这样会使画面显得单调,沉闷,所以在大统一的前提下还需要变化的因素,比如以方形为主的画面中加入圆形或者三角形,以形成变化活跃的因素。
2.尺度与比例是构筑画面的重要法则,恰当的比例关系能够形成具有美感的协调的画面,希腊人自古以来就在研究比例,其中黄金比尤其有名,雅典帕特农神殿屋顶的高度与屋梁的长度就是黄金比,米罗的维纳斯雕像的重要尺寸都含有黄金比,近代的绘画作品大多用到黄金比,黄金比为我们设计画面提供一种选择,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除了黄金比还有其他的比例与尺度,如根号矩形和各种数列等等。
3.对称与均衡,对称给人端庄、稳定的感觉,示人理性、秩序的美感。自然界当中随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对称性构造,体现了协调匀称的美感。均衡体现了力学的原则,以同量(心理感受的量)不同形的组合方式形成稳定而平衡的状态。对称和均衡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对称端庄静穆、安定均匀,但因为过分均等而显得死板单调,均衡有生动活泼、险绝运动的感觉,但会因为变化太大而失去平衡。
4.整体与局部,整体和局部是一种主从关系,局部服从整体的关系,整体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局部,一个画面点线面安排,黑白灰的布局都要服从整体的需要使画面各构成要素间形成恰当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协调,互相依存,而不是各自为政。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也就是说,各个局部的相加不等于整体。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在《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中指出:“知觉形式的本质特征是在知觉中每一单独的因素只有处在与所有其他因素的关系中才具有意义;一切大小尺寸、一切光影、一切色彩等等,都只有相对的价值。每样东西都取决于相互的关系,每样东西都影响到别的东西的价值。因此,当我们说到总体印象时,我们指的是直觉形式中所有因素的相互协作产生的效果”。
5.节奏和韵律是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形式,构成节奏与韵律有两个主要的关系:一是时间的关系,主要指运动过程中形状排列所形成的起伏变化与断续停顿的“节拍”;二是力的关系,指抑扬顿挫交替产生的强弱变化关系。节奏指的是节律运动中强弱高低的有规律的变化,而韵律指的是在节奏基础上形成的富有情感起伏的律动。音乐中依靠节拍体现节奏,而绘画是通过形状、线条色彩等体现节奏。
6.对比与调和,对比形成变化,调和趋于统一,对比和调和相反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对比没有调和的画面会过分生硬、刺激,而只有调和没有对比的画面则会单调、乏味。在艺术实践中能够灵活应用对比与调和的手法形成既富有变化而又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从许多方面应用对比手法:如虚实对比、疏密对比、曲直对比、长短对比、大小对比、粗细对比、枯润对比、刚柔对比等。调和,一方面使画面中占绝对优势的某种元素统辖全局,对比的元素居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是在相互对立的元素中寻求共同的点,使二者冲突得以缓和,从而实现新的平衡。
7.条理与反复,在构成画面时将繁乱的元素梳理成有序的状态,称为条理。将相同和相近的形状重复出现在画面上的状态,称为反复。反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同形反复,一种是相似形反复。
8.空间的分割,如何去分割空间,是决定画面大的格局的关键。空间的分割有等形分割、等量分割、渐变分割、相似形分割、黄金分割、自由分割等,无论我们采用哪种分割方式构筑画面,对空间的分割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57
[文章编号] 1671- 5918( 2017) 14- 0153-03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国内的英语教学领域,教学理论纷呈,目前已进入各种教学法并存的后教学法时代,也有一线教师认为教无定法,而推崇集多种教学方式为一体的多模式教法。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已达成共识,即语言是一种工具和人际交流的媒介,学习语言必须在使用语言中达成。在二语或者外语教学领域,课堂互动是不可避免的研究主题。国外对课堂互动研究较早,国内教学界研究成果较少,近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发表多篇有关课堂互动教学的论文,包括互动策略培训实践研究、小组互动中的同伴支架作用等。教?W实践方面,近十年来高校英语教师被校级领导听课检查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开展课堂互动;但是根据作者从教多年的经历和观察发现,一线教师虽然有互动意识,但是何种互动形式有效,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互动,以及课堂互动在多大程度上有益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知之甚少。
本文从课堂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石之一――社会文化视角人手,首先介绍社会文化理论,接着分析该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领域(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的研究状况,探讨交际互动中的外语学习,分析互动教学的理论渊源、互动教学的研究发展,尤其是国外研究成果对中国国内英语教学界的启示,在回顾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思考课堂互动研究可进一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v,SCT)内容丰富,本文关注的是与学习相关之领域。社会文化理论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Vygotsky)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即文化历史心理学(cultural - historical psychology)。社会文化理论并非如字面所表述之研究社会文化,而是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功能发展的影响。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学基础是关乎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交际观。根据该观点,语言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产物,人不能只学习静态的语言。社会交际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是动态语言,它在人的心智功能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语言学习要在交际活动中开展。社会文化理论关心社会的、交际的问题,认为习得语言的必要途径是与其他人进行社会互动或者交流。秦丽莉认为社会文化理论既涵盖社会视角的研究,也涉及心理语言学视角,所以社会文化理论应该归属第三代心理语言学研究范畴。同时,该理论源起于社会学,所以可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参考。
最近发展区(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DP)是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两种,一种是实际水平,另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前者儿童自身能力可以达到,后者指儿童经他人的协助将来可以达到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学习者从实际水平跨域到潜在发展水平,需要借助他人的协助,在交互活动中他人的协助被称为“支架作用”。这一理念被应用于语言学习中,倡导课堂上教师为学生积极创设语言使用场景,和语言使用机会,鼓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输入和支架作用。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剖析了学习、教学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教育学科领域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和实践,帮助二语习得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但在国内起步稍晚,直到80年代中期才起步,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与语言学、认知科学和社会文化理论密切相关,共同发展。
作为新兴的理论框架,社会文化理论为传统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引领人们对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过程产生全新的认识。社会文化视角与认知视域一起构成二语习得两大对立流派。认知派发展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文化派发展于80年代。该派别对二语习得的认识伴随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发展起来,代表人物包括Rod El-lis, Diane Larsen
- Freeman, Jim Lantoff, Elaine Tarone等。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关注,到90年代被用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该理论被更多学者用以研究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研究二语习得,强调学习者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关注互动对人的语言构建、思维和认知的影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James Lantolf与Steven Thorne共同撰写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是社会文化二语习得研究二十年来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社会文化派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所持有的观点是,语言是人走向社会化的媒介或工具,人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即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派研究二语习得,侧重于学习者对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情况,侧重于互动研究。该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依旧是认知机制的事实;另外一个研究不足之处,是理论上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方面,但没有具体探讨社会因素影响习得的方式和过程。社会文化理论用于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在国外成果颇丰,但在中国国内研究数量少,仅有的研究多是理论文献的推介,缺少大量的实证实验研究,研究成果质量低。
三、外语课堂互动研究
课堂互动的理论来源之一是Long( 1985,1996)的交互假设理论( interaction hypothesis),交互假设是对Krashen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的修正和?l展。课堂互动的第二种理论来源是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Allwright指出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互动过程才能进行。课堂互动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程度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互动中师生问答、意义协商和反馈提高了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了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两种基本形式,在第二语言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主要模式是发起一回答一反馈,简称IRF( iriitiation resporise - feedback)模式。外语课堂互动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主要从以下层面开展,运用话语分析方法,分析教师课堂话语质量,教师和学生之间话务量,以及会话的话论次数,IRF,课堂提问,课堂支架作用,教师问题类型对学生学习空间的创造,学生互动合作方式,同伴互助等等。在国内,作为外语型的英语教学环境,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缺少真实的社会语境,和大量目的语的输入,学生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学习,通过课堂互动接触活生生的语言,因此,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最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课堂互动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并呈现从综述、述评或介绍性质研究向实证性研究转变。需要有所区分的是,虽然西方教学界对课堂互动研究的成果非常丰硕,但是国外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对象大多基于二语学习者,而中国是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急需一条适合中国外语课堂互动话语研究的“本土化”研究路径。
[关键词] 高校 本科 毕业设计 教学现状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开启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第一扇大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评定学生获取毕业资格、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1]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概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开题报告、收集资料、构思论文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论文答辩等几个阶段。指导期间,导师和与学生要进行频繁的交流,按期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基础性训练,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学术研究的素养,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离校前对所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的全面检验,对于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2]。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指导不到位
在毕业设计中,教师指导不到位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致使“一带多”的现象,师生比例失调,难免顾此失彼。部分教师对学生降低要求,提供的题目太小,致使毕业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也有个别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 ,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2.题目设计不合理
一些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陈旧,内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跟不上新科技应用的节拍;也有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从热门领域中寻找设计题目,严重偏离了自己的专业和科研内容,使指导工作留于表面或导致文不对题的结果。
3.毕业设计指导过程把关不当
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遵守作息时间,对未能按期完成设计任务的学生降低要求,从而使毕业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毕业设计把关不严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足, 因而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
在实际毕业设计中,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即便听了老师的辅导也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消极等待指导教师的帮助。部分指导教师过分具体指导,越俎代庖,把指路变为带路,学生从期待指导到依赖指导,从主动变被动,仅为解决问题而学习[3]。
2.过分依赖指导
有一部分同学依赖情结很严重,似乎没有教师的指导就无法开展设计。他们畏苦怕难,不愿动脑筋,不愿走弯路,怕自己的设想或方案被推倒重来。问题严重的学生发展到没有老师点头,就不敢往下做。
3.受就业、考研影响,精力投入不足
毕业设计期间请假面试是屡见不鲜的事,毕业设计时间受挤压冲击,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面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竞争压力,许多本科生已把考研看作二次择业,备考和复试大量占用了有效的设计时间,致使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提高毕业设计的对策
(一) 针对教师的问题对策
1.倡导敬业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和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素质水平,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和锻炼,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同时,指导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相关技术,了解毕业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熟悉各种教育研究方法。
2.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题目
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其动态前沿,在设计题目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科毕业生的题目,要确保毕业设计的可行性条件。
3.优化毕业设计指导方案
针对学生差异,分层实施个别化指导。对于自主性强的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对态度消极的,既要严格又要有耐心。尤其是在理解题目和大纲构思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否则,不是离题就是偏题。
(二) 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策
1.积极引导,端正态度
要明确告知学生毕业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严肃提出毕业设计的要求,使其开始就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2.因材选题,发挥特长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题,这样不但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能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因为动力源于兴趣。
3.以任务为驱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毕业设计中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前期课程中已学习和掌握,现在所需的是如何应用到毕业设计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巩固和提高,在应用中升华和创新[4]。
4.加强人文关怀,增进情感交流
指导教师应耐心地从学习上多指导、多帮助、多辅导学生,更要从思想和心理上多关心 、多激励 、多尊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个性需求 ,调动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人文关怀。
结 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门必修课,是学生进入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因此重视和加强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5],更是对前期学习效果的一个实践检验,为了孩子,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参考文献:
[1]延安大学教务处.延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z].延安大学出版社,2010.
[2]段琼瑾,刘金香.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3]李同英.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3):82-85.
[4]姚锡远.关于创新教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