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5: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文化建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保障了农村各项事业的稳定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和本领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更为农民提供了高雅的文化服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1.2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举足轻重
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农民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文化生长环境,有利于农民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承载着优秀文化精髓的文艺活动熏陶了民众,使他们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勤俭持家;纯化了乡风,使乡风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1.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新型的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能经营等条件,这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样,培养新型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培养新型的农民旨在培养农民用双手去创造美和幸福,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顺利创造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的高素质农民,相应地,新型的农民为打造新农村文化风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2.1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且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它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制约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精髓烙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使农民将这种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处于滞后并止步不前的境地,农民只能在村中原有的文化风俗中重复着古板的形式,没有接受新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下乡为农村陈旧的文化内涵诸如新鲜的血液,但单纯的文化下乡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中愚昧、低俗的文化现象,这还要求农村的文化部门针对本村文化的特征,对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式的改进,引进新鲜的文化信息与文化生活方式,让文化留乡。文化下乡移风易俗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留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针对文化留乡举办一定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中来,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先进文化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2.2促进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下乡的推动,加强农村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化下乡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宣传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精神,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逐一展露,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反映农民的愿望,并积极化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批判农村中的歪风邪气,对纯正乡风、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村文学体裁内容的转换和控制,多多提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多创作反映农村开拓进取、发展繁荣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反映的主题来看,要多创作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等真善美俱全的作品,“三农”主题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推动农村环境文学创作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2.3注重民族风俗与文化多元化相结合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对吸纳和转移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可知,我国的耕地面积已迫近18亿亩的红线,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13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3%。尽管农业人口在逐年下降,但人多地少的现实仍然存在,这使得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城镇化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使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并且,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便弥补了这一旺盛的需求,这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了共赢。城镇化通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推移,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要素需求范围,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某些产业不断向农村周边地区转移,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城镇化程度越高,打破固有的农业传统格局的速度就越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越快,这就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不仅如此,城镇化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多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对转变农村生活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农民可以分享城市的文明,感受文化的多元,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补充
党的十八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规划未来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指导思想,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补充,更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如何用稀缺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且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需要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大机械生产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就又使得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了本就过剩的农业人口,也就加快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然而大、中城市的承载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所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向城镇转移,这也就催促了城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由“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必要补充。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发挥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产品,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其次,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据测算,到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劳动力比例将达到50%。并且,农村留守人员也呈上升态势。这些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他们往往都或主动或被动地留在农村,尤其是一些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故土难离的情结使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的热土。如何让这些农民和留守人员过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村生活,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最后,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农业耕作缺乏充足劳动力,导致许多耕地撂荒、农村住宅废弃、田园荒芜。如何改善农村荒芜、废弃的景象,也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建设,更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只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理想。
三、总结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城镇信息化是多年以来农业信息化投资的重点,而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使得基层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约有40%(全国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和联网率仅为15%—20%,农村许多地区计算机拥有率68%。
2.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
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全市13个县(市,区)农委中,仅有4个县(市,区)设置信息中心,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兼职等现象,技术人才严重缺失,影响了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资源时效性差、可利用率低,农业,信息化推进的综合能力不足。
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目前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培育等发展较缓,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4.信息进村入户难
农民文化基础知识差,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另外网络成本较高,很多农民不具备购买能力,有购买能力的也多数认为对农业生产和收入的增加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过渡的战略目标。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不断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势必会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进一步加强网络标准化建设,具有信息采集、存储、预测、传输、以及查询检索功能的农业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以及农业实时信息机制的平台,实现农业基础信息网络的全覆盖,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和信息安全。
2.开发农业信息化服务业市场,需要政府、社会、劳动者多方参与,引入市场供给机制,使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进入到农业信息化领域,建立分梯度、多层次信息市场。
3.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与政府联合搭建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与政府联合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提业指导、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校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城市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83-03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一直将城市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开展的不错,但因其过于侧重新农村建设自身的需要,而没有放眼长远,没有与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城市化的开展相融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文化建设显得狭隘,缺乏张力、生命力及功效,也就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和更大作用的发挥。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拓宽视野,不仅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开展,且要从推进城市化的视角积极推进,从而使文化建设更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一、城市化中遇到“文化”难题
1.文化缺失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遇到困难。城市化通常用城市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情况做衡量,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越大,表明城市化程度越高,而这取决于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地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向城市转移取决于农民离开农村居住城市的能力,即农村居民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现实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严重缺乏。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前基本上未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大多农民在进城以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导致收入水平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在进城以后无法在学习观念上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他们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知识结构根本无法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产业结构一发生变化,他们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一旦丧失劳动机会,他们就只能回农村,从而丧失向城市转移的机会。
2.文化缺失使农民的城市生活遭遇困难。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当农民从自由散漫的乡村进入到讲求法治规则、文明卫生习惯的城市,从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时,会产生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非常明显的。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调查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占78.40%,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分别占73.19%、66.96%和60.77%。从调查看尽管有近7成农民工能适应城市生活,但却还有30%之多的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1]而且对农民工这项适应性调查是建立在农民工这个“临时市民”的基础上的,他们的“适应”感受也是作为过客而得出的,而如果成为城市化后的永久市民则不适应问题推想只会更严重,不适应比例会更大。对于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可能会随着城市生活的时间的变长而逐渐习惯,最终适应;而对于那些上年纪、文化水平低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是痛苦的,毕竟几十年的习惯要改变是困难的,但如果不能尽快转变,那么就有可能使进入到城市的这部分农民因适应问题而放弃城市重归农村,而这种不适应的扩展效应可能会使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农民惧怕城市化、抵制城市化,使城市化人为受阻。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培养农民的文明卫生习惯、法制规则观念等城市生活必需的文明习惯十分重要。
3.文化缺失使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出现问题,给城市化推进造成困难。城市化除了城市人口增加外,城市规模的扩大也是其标志之一。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原有城市周围的农村融入城市是必然。在这个融入过程中一些地区的乡村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与灭绝的危险。而这些文化遗产都可能具有塑造城市文化和打造城市品牌的价值,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使原有的乡村文化遗产遭受巨大损失本身就非城市化本意,更会增加城市化不必要的文化、社会成本,所以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降低城市化的代价,使城市化更顺利推进,就要合理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农民自身的保护意识至为重要。[3]因为只有当地农民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只有当地农民才更有便利条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现实是文化缺失使农民很难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更缺乏自觉保护意识。因此,从保护文化遗产角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必要选项。
二、城市化中“文化”难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治政策的后果。自1958年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后,城市和农村就存在着待遇上的巨大差距,不仅在物资供应、参军就业上,而且在获得的教育资源上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城市的学校硬件要远远好于农村,城市的学校师资等软件同样好于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教育水平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明显落后于城市,第一代农民工正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文化上的欠缺就是那个时代城乡分治后果的体现。尽管改革开放后,城乡分治的制度正在消除,但也不容否认,其历史影响依然存在,今天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农村还是要远远落后于城市。这种现实下,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城乡分治还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各类文化设施在数量上农村明显少于城市,先进性上明显落后于城市。
2.功利性教育观使然。功利性教育观就是把教育当做能够获得即时利益的工具来看待的作法。对政府来说,就是把教育发展当做政府、教育部门政绩来做。这种观念指导教育的结果就是不重视教育质量只重视数量。很多地方出现的教育普及特别是义务教育做得比较好,但是教育的师资、硬件却多不足,教育质量上不去;义务教育做得较好但真正有利于农民就业的职业教育明显不足。这就导致了教育与农民现实需要脱离。许多农民不愿意送子女上学,其原因就在于学习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实际经济利益,花钱费时,不如及早退学外出打工实在。这些现象或后果都是我国功利性教育所导致,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极大。
3.激进城市化的必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超前的、过度的甚至过于激进的城市化却是有害的。近年各地的跑马圈地式的城市扩张屡见不鲜,而这种为扩张城市而城市化的模式,显然难以顾及城市本身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没能注意城市新市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一些新市区的文化设施明显的不足,文化服务功能极度缺失,甚至有学者说这样的城市化是“城市的农村化”。另一方面,这种激进城市化也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超速扩张,而这种为经济利益的扩张往往考虑的只是得到农村的土地,而不会顾及农村的文化遗产与失地农民就业素质的提升。而农民也因自身文化素质的及经济上的需要,往往只关注土地房屋的补偿数额而没有过多关心这样的城市化下农村的文化遗产的损失。
三、从推进城市化视角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1.降低受教育成本,扩大受教育面,全面提升农村居民基本文化素质。自2006年起,我国在西部地区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全部学杂费,2008年起政府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降低了农民受教育成本,使农村孩童更容易轻松接受教育,从而增加农村儿童入学率;同时,中央财政还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使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而各地的农村支教活动的开展也对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提高有极大帮助。入学率的提高及教育的普及、教育质量提高不仅会使后起的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而且会发挥“后喻文化的作用”,因为“儿童学习新文化要快一些,他们往往会成为父母和祖父母的文化解释者”。[4]这种“后喻”作用在农村盲和半文盲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有非常意义:儿童作为新文化的解释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能够有效地逐渐转变成人的一些陈旧观念和态度,促进观念转变与更新,从而减少观念原因对城市化的消极影响。
2.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为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创造良好条件。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对于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意义极为重大。而要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前农村地区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提升,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三个层次着手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对待县一级文化设施要建设好,如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文娱中心等,要把它们打造成当地文化中心,成为城市、农村居民能够共享的文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民能够得到较全面的知识文化、技能的帮助。二是对待乡镇级文化站,要打造它们成为中间层次的文化支持中心,既承接上一级——县级文化建设使命,又担负指导下一级——村级文化建设的职责。三是对待村级文化设施,要全面完善其基本文化学习功能。建设一批能满足农民兴趣需要的村民文化中心和健身体育场所,并使这些场所真正活起来、用起来,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和服务农民的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提升。
3.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力度,为其在城市就业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农民能否在城市生存下去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而在城市生存的前提是要能够就业,要就业就必须有相应的技能作为前提,因此,着眼于城市化的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头戏应该放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上,培训一些急需的、实用性强的、应用面宽的生产技能,而且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村劳动力都能确实掌握1-3门基本实用技术,使其科技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能够满足城市就业之需。
4.加强卫生观念、道德观念及法规观念培养,为城市生活做铺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中有一条就是要使农村“乡风文明”,而乡风文明主要应体现在文明习惯、法制观念、思想道德上,这些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品位提高、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具体做法上,最主要的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应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禁赌、反组织及等贴近农民生活生产需要的基础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其次,配合法制教育要狠抓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符合各村实际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此外,还应有针对性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农民的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5.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保护好农村传统文化,降低城市化成本。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多数正处在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工作稳定、生活有保障)的阶段,他们缺少更高层次的“归属感”需求,即本地乡土文化遗产的认同需求,因此,也就缺乏对乡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自觉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当前一些农村地区逐渐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如乡村庙会、耍狮子、扭秧歌、唱地方戏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政府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遗产起着更大作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农村居民需要做的是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必然,而政府要做的是如何为农民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容易适应这种必然,促进这种必然的顺利推进。显然新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于推进城市化的实现,还是对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以城市化为着眼点的农村文化建设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N].人民日报,2008-02-21.
[2]姜燕.农民安置型社区文化冲突成因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12,(1).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污染环境优化对策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农村城镇化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载体,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导向、拉动作用是农村所不可比的,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城镇化建设,现代化社会亦把城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鉴于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政府就逐步加大了当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使得过去一度发展停滞的小城镇建设日趋活跃,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不可否认。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以惊人的速度摆到了国人的面前。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重,影响了农村城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不予以足够重视,就会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为此必须在借鉴世界各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新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方法。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加强环保意识
人是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镇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镇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当今许多城镇问题都是由于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的,因此必须从普及和提高意识着手。目前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与自然对抗,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警示,不能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和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生物圈和技术圈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制定城镇环境建设规划,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城镇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环境功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对城镇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局限于眼前利益的行为,是造成城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因此必须掌握城镇环境和生态的特点及规律,搞好近期和长远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特别应做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防治城镇水源污染。严禁在城镇市区建设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改变城镇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对城镇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使其资源化加以利用。只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践城镇环境的优化。
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财力保障机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小城镇是以上缴财政收入为主,自身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法把必要的正当的环境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中实施。加上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除了各项财政支出外,难于支持一般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要,所以,小城镇应当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加强对环境项目的财政倾斜和信贷投资,创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用足用好按规定筹集的环保费用,根据“污染者负责、开发者保护”的原则解决环境优化问题。政府着力加强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四、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环境保护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中来,各级政府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城镇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落实环境质量领导负责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具体措施是:(1)提高环境保护司法的能力,改变目前环境保护制度在农村执行率低下的局面;(2)改排污浓度限定为总量限定,以实现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以及生产末端治理到生产过程治理的转变;(3)提高排污收费的标准,促进企业治理污染;(4)形成可再生资源利用补偿费,促进企业节约利用资源,并利用资源补偿费扶持可再生资源的培育;(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统计和检测体系,为农村环境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6)在科研资源配置上向研究、开发和推行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应用技术上倾斜;(7)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环保企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扶持。
五、协调农村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关系,实现城镇环境优化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产量目标,二是收入目标,三是环境目标。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所以维持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推进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上述三个目标是对立统一关系,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就有可能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农村城镇化推进也有可能对农村环境造成损伤。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任何目标之间的冲突应该依照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以处理。比如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对环境目标不利时,则前两个目标应服从于环境目标。当然服从环境目标并不绝对意味着缩减生产和减少收入,服从于环境目标的实质在于通过调整生产技术模式,发展生态技术,使其增加生产和收入,推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融合在一起。
六、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
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反馈方式的经济增长过程,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减量排放,有利于农村城镇的环境保护。一是大力推行环境无害化技术,比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二是调整乡镇企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围绕主导产业,聚集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共生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高效型、生产环保型的生态工业园区。这种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区域工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企业,配置一些能利用该企业排放物的其他企业,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企业共生组合。三是加快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和加工的专业化协作、企业化经营。农业为工业可提供原料,工业企业产生的废物经过加工处理返回到农业,从而形成工农业相互促进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徐秀英沈月琴: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1998(5):12
1.1基本配备
农村电网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信息化网络已经初步建成,参照某个县级的供电企业,全部能够连入网络的站所有28个,且它们之间可以利用光纤传输和以太网交换机技术,成为速度达到百兆甚至千兆的站点。此外,它们还拥有自愈的强大功能。
1.2相关建设
在这个县级的供电企业中,工作人员多年的努力积累了很多的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操作的经验。在生产系统方面,已经完成了省、地、县三级的应用,图形系统的上线率达到了100%,数据的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在营销系统方面,一部分的用户已经可以直接使用银电联网来缴纳电费,坐席系统也逐步完成了省、地、县三级的应用。并且,营销业务系统也已经能够实现省、地、县三级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该供电企业仍然有一套可以与之并行的自行部署的系统,保证信息网络正常运行。同时,该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上也能够实现省、地、县的三级应用。
2农村电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应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发应用软件的单位十分众多,导致在电力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中,会出现信息乱码、技术不标准不规范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采用规范标准的信息编码,信息和数据在交换和共享时会变得十分麻烦。当资源共享成为一个难题,信息网络的建设会变得难上加难。
2.2数据共享会遇到的问题
专业的工作人员很注重数据的系统性,因为倘若不遵循当地电力企业已具特点的数据规划和编排规律,不同业务的应用和不同产品的使用都不具有针对性,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所以,一般来说,要依靠一个单独的接口来完成系统间数据的交换。此外,积累实施的标准或者系统设计比较隐晦复杂,则必须进行二次开发。如果开发过度,“补丁”太多,会造成系统不稳定、系统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此外,有一些系统并不具有源代码和全面记录数据的技术档案,系统维护工作充满困难。
3解决办法
3.1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应用系统内部很多无规范、不统一的信息系统需要管理和整合。虽然近年来农村电网信息化建设发展得十分迅速且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电力行业的内部管理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各个子系统大多采用多种平台进行管理,需要加以整合,使系统内部更加稳定、规律、统一,提高各系统间工作的配合程度,优化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从根本上理清各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相互关系,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整合与统一。
3.2企业信息标准的建设
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是促进信息实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基础,电网系统必然要走集团化运作的方向。总部和网省二级都要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走集约化的发展路线,建立起各级都有的数据中心。此外,公司总部、网省的公司、地市县的公司所构成的三层结构,每一层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整体性发展。
3.3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
电力企业在应用系统建设上的投资有时是重复的,在县级企业与总部发生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应当暂缓企业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把投资用到更加需要的方面,实现利益最大化。等到经过研究意见一致时再按计划开展系统建设,当然其间要经过更为精细的研究。
3.4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电力网络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电力企业不应忽视的。各级电力企业应当制定各种对策保证电力网络的安全,保证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充分保障客户的权益。同时,应用系统的管理也必须更加注重保密性,做好备份管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结语
关键词:政策保障;载体保障;资金保障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70-01
一、政策保障
1992年5月27日,文化部印发《文化站管理方法》的通知。通知规定,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文化站建设要发挥当地政府、集体经济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持续、稳定地发展。文化站经费要列入当地财政支出预算,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年递增,其经费下达渠道按现行财政体制的划分进行管理。文化站作为综合性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和文化科学宣传教育阵地,需要设一定规模的设施,其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由当地政府根据经济条件和需要确定其规模标准,一般有多功能活动厅、书报阅览室、游艺室、辅导培训室以及影剧场、体育场、篮球场等。为保证文化站工作的开展,应有计划地购置、更新、充实文娱、体育、宣传等所需设备,逐步增加必要的现代化活动器材。
1996年9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分别由中央和省级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设。为促进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增强调控能力、保证重点需要、规范资金管理,中央和省级要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制度。专项资金是财政资金,要按照有关财政法规的要求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保证专项专用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监督检查。
二、载体保障
(一)文化站
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载体,文化站、农家书屋等等都是这种载体的重要形式。文化站是国家专门设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创作、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阵地。乡镇(街道办)综合文化站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服务网络中起着承上启下、直接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作用。
(二)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因此,要严格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家书屋设立后,为保证出版物的及时更新和书屋长期生存,政府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管理人员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
三、资金保障
(一)对农村群众文化设施的投入
农村群众文化各种各样的资金投入是衡量和反映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资金基本来自各级、各类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文化投入模式上依然是比较单一的政府行政性投入为主,只是存在投入方式和机构差异而己。从近六年来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各项收入情况来看,2001-2006年,总收入基本上增长了一倍。2001-2004年,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每年的收入增长幅度达到3亿元,2004-2005年增长近亿元,而2006年则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了5亿多元。在这些总收入中,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都有不同的增长,但财政补助的增幅最大,而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则增幅不大,尤其是经营收入甚至还出现了逐年减少的现象。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年度支出情况几乎和年度收入情况成正比,基本保持平衡,都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
(二)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投入
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能够构造起群众文化发展的平台,对软件设施的投入则是直接对群众文化发展作贡献。增加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文化活动合作、竞赛,不仅可以达到经验、场地、设施保障等文化资源共享,还可以有效地以文化强势村带动弱势村,从而达到相对增加投入的目的。坚持社会力量办文化,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事业的投资,通过国家、集体、合资等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这一问题具有强烈的全局性。中央作出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最近几年,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如火如荼,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各地对于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都积极地进行组织开展,将新农村文化市场进行培育,且效果都较为明显。笔者对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究。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全新涵义
广大群众通过歌舞表演等形式将自身精神层面的需求进行持续的满足,就是群众文化,其与社会文化具有较为本质的差别。民间是群众文化最为主要的来源,我国较为广袤的农村地区所形成的群众文化,具有民间特色浓厚的特点。群众文化在建构群众精神层面的同时,也是农村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构成的历史文化体系。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群众文化当中的歌舞表演改变了以往较为被动的局面。而当前歌舞表演可以被广大群众进行有效利用,将个人精神层面的情感进行主动和积极的表达。群众在参与歌舞表演的过程当中,在对群众文化进行享受的同?r,其自身的文化情趣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升。
三、群众文化歌舞表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乡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帮助作用
在建设新农村工作的进程当中,最不能够忽视的就是农村地区的乡风建设工作。乡土气息浓厚和文化特征极强的地方性是我国农村地区独有的文化特点。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地区的风俗习惯也极为明显。但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在部分乡风较为原始的群众文化当中,还有赌博、和封建等恶劣因素存在,给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群众文化应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平台,将歌舞表演作为其载体,将和谐美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在我国农村中进行构建,对我国乡村和谐文化氛围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高效地开展歌舞表演活动,将正能量带到广大群众当中,避免传统的愚昧思想给农民带来不良影响,切实地保证农民对于歌舞表演以及群众文化的体验,使得新农村建设的特征可以被农民较为深刻地理解和感悟。
(二)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过程当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也可以带动农村地区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国农村地区相关文化部门要科学、合理且有效地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在此过程当中,还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将我国农村地区旅游、教育和群众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把握新农村建设与群众文化歌舞表演之间的联系。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当地的文化产业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构建,群众文化歌舞表演在满足农民自身对于娱乐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将农村地区的公共利益进行切实提升。但是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当中,离不开相应的市场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将社会的导向作用进行高效发挥。要想将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有所发展,就必须要持续完善和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审美能力。我国农村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也可以被社会大众进行广泛的认识和认可,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参与人数也就得到提升,对于农村地区的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对我国农村地区文化资源的继承和保护都有着切实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