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情境教育论文

情境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5: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情境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情境教育论文

第1篇

1掌握学生心理,创建切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堂情景

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思想和认识都处于活跃的发展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切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思想认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2吸引学生入境,教师要通过引读给学生创建情景

在教学当中,语文教师要学会通过引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快速的入境。对于中学生来说,具体形象的实体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挖掘与捕捉美的实体,给学生创建美的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到,并由情绪上的感染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习的兴趣与探究心理,让中学生能够与作者在心理上产生强烈共鸣,做到以境引情。

由于中学生处于成长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生活阅历和人生的体验,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热情,因此,教师一定要将教材当中能够反映日常生活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内容,通过情境的创设沟通起来,强化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加强对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这篇文章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这与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是不同的,经历过农村水乡生活的学生在阅读时就是在描述自己的生活体验,而没有过这种经历的同学则会感觉较为枯燥。此刻,就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教师可给学生讲述自己童年的一些趣事,再给学生讲述江浙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的趣事等等。这时,学生则会听得津津有味,在阅读时也会提起兴趣,使思维转向江南的迷人水乡,品味和文章中的孩子一起煮豆的乐趣。通过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起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结合先进科技,创建内容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情景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的掌握各种可以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先进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便将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利用时下的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动感的、形象的、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创建生动的课堂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课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中,为大家描绘了春风荡漾、阳光明媚、绿意盎然的春色。如果按照原有讲授的方式,缺乏立体感,学生很难在思想中构建出这种景色。但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后则完全不同。教师可先播放关于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像《田园春色》、《春之声圆舞曲》等,教师可在音乐播时为学生朗读文章,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品味文中的意境。

4密切联系生活,创建与学生生活真实相关的课堂情景

生活往往是做好的教育者,可以起到最真实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学语文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将课程内容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创建各种形式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看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领悟到语文是同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全面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想和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两个内容截然相反的生活短片来进行教学,一个短片讲诉的是“光想不做”,另一个短片讲诉的是“想好就做”,给学生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让学生通过短片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把握“想和做”。

二、总结

第2篇

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5480.03亿元,比上年的4637.66亿元增长18.1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3491.40亿元,比上年的3057.01亿元增长14.21%。

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3114.24亿元,比上年的2582.38亿元增长20.60%。同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8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6%,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5.24个百分点。

2.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

2002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是:

(1)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813.13元,比上年的645.28元增长26.01%,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708.39元,比上年的550.96元增长28.57%。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湖南省(50.48%)。

(2)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960.51元,比上年的817.02元增长17.56%,其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795.84元,比上年的656.18元增长21.28%。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湖南省(37.28%)。

(3)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565.25元,比上年的1471.12元增长6.40%。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自治区(25.66%)。

(4)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664.06元,比上年的1547.32元增长7.54%。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吉林省(27.97%)。

(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6177.96元,比上年的6816.23元下降9.36%。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50.69%)。3.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

2002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和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是:

(1)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60.21元,比上年的45.18元增长33.27%,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42.73元,比上年的28.12元增长51.96%。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青海省(161.38%)。

(2)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04.21元,比上年的83.40元增长24.95%,其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66.58元,比上年的44.95元增长48.12%。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143.44%)。

(3)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31.79元,比上年的237.98元下降2.60%。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青海省(45.90%)。

(4)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20.36元,比上年的220.39元下降0.01%。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上海市(31.90%)。

(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453.47元,比上年的2613.56元下降6.13%。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78.04%)。

三、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情况

按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口径计算,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2053亿元(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比例为14.76%,比上年14.31%增加了0.45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3篇

语境词汇教学,就是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一定的语境。语境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歧义、明确词义,有利于学生直观辨析词汇在语言应用上的主要区别。语境给学生提供词义的具体用法和搭配,使学生在语境分析后对句子或文章的意思一目了然。以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一些语境词汇教学的具体应用。

1.句子语境分析英语句段具有语法性和组织性,将词汇放在不同的句子中,通过创设不用的句子语境让学生辨别同一词汇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提高学生对句意的理解,把握语感。以“well”一词多义为例:①Themangetthewaterfromawell(.水井)②MyEnglishisverywell(.好,不错)③Heiswellenoughtotravel(.身体好的,健康的)“Well”一词在不同句子不同语境中呈现不同的词义。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同一个单词有不同意思,学生要根据对句子的语境分析,判断推理词汇的意思,语境决定词义。

2.词汇语境分析词汇语境主要是指词汇间存在的固定搭配。词汇语境是最常用的词汇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要注重强调一个单词与不同单词之间的搭配,多义词通过与不同单词的搭配形成不同的词汇语境,明显体现具体的义项。词组搭配不同,词义也会有所差异。以“come”为例:①comeabou(t发生);②comeacross(遇见);③comein(进来);④comebetween(介于……之间);⑤comeoff(从……掉落);⑥comethrough(经过);由以上几个短语,我们分析得出“come”与不同词汇的搭配就有不一样的意思。很多英语短语是以固定搭配的形式出现,教师应多次提醒学生重视这些词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词汇语境分析短语的意思。当然教师还要让学生注意固定搭配中的近义词不可互相替代。如果只将近义词互换,就会产生词汇运用上的错误。

3.情景语境分析在英语词汇教授过程中,如果适当加入相关的情景,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词汇,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interview”一词时,可以邀请两位学生到台上分别扮演面试官和求职者,在模拟面试过程的同时,教师引出“inter-view”有“面试,采访”的意思,并且可以让学生延伸学习到“面试官interviewer”“求职者applicant”等其他单词。教师通过情景的创设进行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同时能让学生在有趣的场景中记忆词义和用法,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4.上下文语境分析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生词,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上下文语境来培养他们的猜词能力,使学生根据常识或文中的对比关系、词汇构词、熟词新义等推测词义。例如:(1)根据前缀构词猜测词义。学生了解“un-”为否定前缀后,可以依据“comfortable”“舒服”的意思推断出“uncomfort-able”是“不舒服”的意思。(2)根据常识和上下文相关信息来推断词义。如:Tomisverypopularinschool,wealllikehimverymuch.根据上下文相关信息和学生对“like”是“喜欢”的意思的认识,可以推断出“popular”意为“受欢迎的”。

5.非语言语境分析非语言语境主要指的是文化语境。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往往呈现完全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语言文化在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出现不同词义。词汇教学应跳出词汇范畴,应结合文化语境使词汇教学活跃起来。教师在遇到被赋予文化意义的词汇时,要具体解释其文化语境和使用场合。例如:Heismarried,andhasalionessathome.根据字面意思,学生容易理解成“他家有只母狮子”,这里的“母狮子”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母老虎”。Eastwind在中国象征温暖之意,而在英国却象征着寒冷。由此看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天文地理进行学习。

二、结语

第4篇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适合各年龄段的学生。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一旦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他们就能自觉地去专研去探索,才能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创设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呢?

一、运用导语创设情境

导语即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导入语言,好的导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起着联系“新”、“旧”知识桥梁作用;好的导语,对学生起着思维定向的作用,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因此要使之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导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悬念式,通过导语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见过小壁虎吗?它有尾巴吗?既然有那他为什么还要借呢?借到了吗?学生听到这么一连串的新奇问题,急于想知道怎么回事,迫不及待的想要读书了解,这样的情景创设既生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种是切入式:这类课文一般课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词,根据课题直接设置问题,导入新课。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借”字是全文的文眼所在,从“借”导入新课: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么借?借箭说明了什么?学生因这些未知问题,急切的想要了解课文内容。

第三种是竞争式,结合课文内容,设置有关问题,让学生引起争论。如教学《骆驼和羊》一文,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咱们班的学生有个子高的也有个子矮的,大家说说长得高好呢?还是长得矮好呢?同学们听了后产生争论,各抒己见。老师扭转话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听听骆驼和羊是怎么说的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很自然的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文中。

二、借助电教平台创设情境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代化的电教手段逐渐走入了课堂,充分利用电教化教学手段来创设美的情境,这样学生学生就会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体验,去领会,去把握,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比如:

在教学《秋天》一文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将《秋日私语》等美妙的音乐和五彩缤纷的的秋景图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配以教师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然后请学生用语言描绘出诗的画面,进而深刻地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在《鲸》的教学中,运用VCD光盘,让学生在形象、科学的讲解中,理解了鲸的进化、种类、生活习性等,认识了鲸,知道了鲸的分类以及鲸生长所需要的条件等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掌握到了正确的关于鲸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了:“为什么有的鲸吃小鱼的,有的吃大鱼?”“为什么有的鲸出现集体自杀现象?”“为什么人们要大量的捕杀鲸?”等问题,让我们的活动生成了一系列的分支,形成一个网,产生了一个新的主题网络活动,并超出了原来的活动范围,说明学生的思维随着音像的仿真效果得到了发展,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插图创设情境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多数课文都图文并茂,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插图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比如:

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中,有两幅表情想反得插图,当教师问及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那一天吗?”从插图中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张大的嘴巴,可以想象的到孩子们一口同声的回答:“知道”时的喜悦心情,与此相反当老师问道:“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这时,从第二幅图中孩子们目瞪口呆张口结舌的表情,想象到这就是难得可贵的沉默。因为孩子们的沉默已经承认自己错了。通过直观的画面展开想象,突破了课文为什么说孩子的沉默是可贵的这一难点。

《小小的船》是一首儿童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读来令人如浴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赏心悦目。在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在导读时,首先出示插图,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象:弯弯的的月儿像什么呢?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美丽的童话故事)会吹支什么样的曲子?(弯弯的月儿)。坐在小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呢?(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体验孩子想象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童年生活是幸福快乐的,从而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用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四、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第5篇

1.通过设立问题来创造数学教学情境

一般情况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会通过设立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是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且知识过于抽象的学科,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设立有效且合理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指引学生进入思考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设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利用实物来创造数学教学情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教学资源逐渐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课本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将教学内容中的实物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得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来解剖数学问题.这种数学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活动的不足,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利用竞赛的方式来创造数学教学情境

竞赛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好胜心的实际心理.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该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而勇于参与竞赛活动,在竞赛过程中汲取别人的长处而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还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积极影响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体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例如,在讲“空间位置关系”时,数学教师可以提问:平面与空中的平面存在多少种位置关系?当学生对该章节的数学教材知识进行了解后,在数学教师的提问环境背景下积极联想到身边的事物,有些学生联想到教室内的墙壁与墙壁的平面呈现出直角位置关系,有些学生联想到教室的门在打开的情况下与教室的墙壁呈现出相交位置关系,随后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而给予合理的评价或者指正,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教材内容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以后遇到同样或类似的情况时,能够使其积极应用该方法来处理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和进步.

2.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且知识内容过于抽象的学科,如果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热情.因此,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内容.例如,在讲“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时,数学教师借助乒乓球与一个单位盖章,要求学生通过笔与纸将上述两种物体的三视图绘画出来,而学生会通过仔细观察与想象,相继完成任务,然后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合理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由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教学应用

情境教学法注重形象生动的场景教学环境,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引入有趣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自新课标改革后,情境教学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教师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机制,通过还原真实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其独有的时代教学特征,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创新应用举措[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利用情境教学法,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大力推广与引荐。

一、引入形象情境,彰显教学效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目标受众主要是小学生群体(性格差异较大、表现特征较为突出),教师可结合小学生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可偏向于趣味性教学内容的灌输,创设具有生动形象特点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更便捷地理解课程内容。以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冬天是个魔术师》教学设计为例,明确本章节重难点内容――识记生字、通读课文、了解冬天,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具等辅助条件。上课伊始,教师通过课件播放相关影视视频、图片,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开展“听录音、画图画”活动及其他小游戏,让学生就录音内容勾画自己联想中的冬天场景,并鼓励学生上台演讲作图内涵(也可通过手势勾画的形式来完成演讲),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冬天的变化特点。在完成画图活动后,引入图片教学情景,向学生传授文章中的生字、词语等知识点,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掌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问题情境,完善教学体系

问题情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教学流程,让学生快速明确教学难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2]。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麻雀》课堂教学为例,在备课准备过程中,标注课文知识点内容(生词、文章阐述概念),准备课时环节、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谈话活动为基本依据,提出问题情景:麻雀作为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既没有漂亮的外衣,又没有动听的歌喉,受欢迎程度偏向一般化;通过朗读课文内容,了解到它身上具有一种令人敬佩、感动执著的精神,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精神,你们认为麻雀的这种精神是否具有可取之处?你们是如何看待这种精神的?(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检查预习、开展自学活动,并结合自我感悟达到理清文章层次的目的,也可让学生自主创新文章末尾内容,自我编制新的应对结局,促进学生的空间联想、实践操作效益,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社会实践,明确教学目标

社会实践注重课本内容与课外教学的整合、统一,在明确教学内容及实时目标的基础上,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满足学生集体生活的实际需求。在某次教学公开课中,以《我要的是葫芦》课文为教学重点内容,教师结合文章所阐述的系统知识点,布置课外实践探索活动,安排两至三人为一组,调查葫芦真正的结果周期、防护措施,并简单记录实践活动的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形成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记录心得。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形成统一战略联盟,秉着认真、负责的探究原则,明确葫芦及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施肥灭虫等具体应对举措,联合课外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果,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次如果按照正确的杀毒、灭菌、施肥等操作步骤,那么是否还会像第一年那样颗粒无收?或者通过小话剧演示情境,分工、协作文章角色,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保障。

四、激发空间想象,改进教学机制

针对小学生群体的猎奇心理特征,利用探究式教学活动,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第三册第一单元《秋天》课堂教学中,以“秋天到”、“山行”、“火红的枫叶”、“植物妈妈有办法”等课文为单元重点内容,教师结合学生对秋天季节的感官体验(掌握秋天的特点),利用秋天的对应词语(如:“寒秋”、“萧瑟”、“秋高气爽”),收集有关于秋天变化特点的资料,编写一段有关秋天的个人语句(字数不限、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充分发展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便于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也可结合考试讲解情况,自主设计教学课件模板(选择合适的图片,插入合理的词语、段落),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效益。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形象情境、问题情景、社会实践内容、空间联想条件,创建符合小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境机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龙启.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84-85.

第7篇

笔者曾听过本县很多的英语课,有常规性教学课、观摩示范课、公开课、教育教学课堂竞赛课,其中70%的英语教师都是用汉语组织教学,课堂上用汉语解释英语,讲解知识点。课后和他们进行交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高频率使用汉语的原因,回答都是担心学生理解上的问题,怕学生听不懂。但是这样的做法阻碍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前进的脚步。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只有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才能掌握和体会,但由于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汉语式的思维严重地负迁移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影响了他们学习效能的提高。所以英语老师要在教学中营造一个讲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氛围,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英语化。如七年级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学生问好:Hello,boysandgirls!用英语作自我介绍:MynameisDiaoJing.YoucancallmeMissDiao.然后问:What''''syourname?如果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可用汉语板书展示。从学生踏入英语课堂开始,教师就要坚持用英语来上课,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学生刚开始学的都是简单的单词和句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如教授Listentome.时,教师可以反复指指耳朵,配以适当的表情,反复几次学生就心领神会了。又如,当学生在课堂上随便说话时,教师可以把手指放在嘴上“嘘”一声,然后对学生说:Bequiet,please.学生看着教师的动作、表情,很快就明白了句子的意思。当学生回答得好时,教师应用鼓励的话语:Verygood!Welldone!Cleverboy/girl.等等。所谓习惯成自然,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的英语气氛,又可以增加学生听英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听力,还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学习英语,减少母语的干扰作用。

二、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创设情景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英语语言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为了激起学生对教材所选用材料的兴趣,每个教学内容,教师都要认真钻研,精心谋划,创设一个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导入。例如:人教版英浯七年级下册Unit10SectionA“I’dlikesomenoodles.”在准备这个部分的内容时,我把这个单元的内容都认真地梳理了一遍,找出教学目标、重点以及难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的分配。这个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一些食物名称和就餐的对话,而SectionA的中心就是食物名称和围绕wouldlike的句型:“Whatwouldyoulike?”“Whatkindofnoodleswouldyoulike?”“Wouldyoulikealargebowl?”……那么,什么样的导入能吸引住学生,让学生聚焦到教学内容上来呢?我想了一个和生活实际联系的情景导入,到了本地很有名的超市,把超市和教材中所涉及的食物都拍下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问:“Doyoulikeshopping?”然后把照片展示给学生“Whereisit?”“It''''sLemeijaSupermaket.”学生们都大声答,兴趣盎然。接下来出示食物照片:beef,chicken,cabbage,mutton,potatoesandsoon,边展示边说英语,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跟着读了。接下来问:“Whatwouldyoulike?…”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会让他们很有兴趣,因为他们的很多知识经验来源于生活,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生活相关的导入是一个goodidea,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呆板的内容变得灵动起来。

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情景创设

英语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情景因素,尤其是每个Unit中都有大量的对话,只要认真分析、钻研,挖掘出其中情景因素,就可以用来为情景教学服务,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教材内容中的情景,pairworkandgroupwork,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练习还可以进行替换。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体验运用英语达到交际目的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近一步增强了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自信心。

四、利用多种辅助手段,进行情景创设

第8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各方面的竞争都很激烈,现在的学生今后将面对更多的考验,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勇立潮头不被淘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高21世纪素质教育的层次,提高当代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学生在学校时,就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总结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拥有自主学习动力和一定方法技巧的学生往往成绩很好,比起被动性地听老师讲课和学习知识要强得多,而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而且为国家培养了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对学生、对学校、对国家都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取得一举多赢的结果。

二、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

(一)提问在情境教学中的作用设立问题是情境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这种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等不同特征,在情境教学中注入课本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心中带着疑问,就能更加自主地深入了解课文情节以及文章的内义。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人格、视野、价值观等等,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加,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比方说,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之前,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例如:“你们是在哪儿度过自己的童年的?”“童年里发生的什么事让你们难以忘记?”“你们想知道鲁迅先生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在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开始上课了,引导学生一起去学习课文,了解鲁迅的童年生活。

(二)互动在情境教学中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在当今的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是人们获得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新课改对于语文教学的一项要求就是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能力。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善于发现并学习他人的长处,在欣赏他人的同时提升自己,这样的学习生活自然会更加快乐,更加有效。例如,在《范进中举》这篇课文中,学生可以扮演文中的角色,在愉快的表演中,体会主人翁的心理和人性的善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对人生进行深入思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促使学生学会了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三)多媒体设备在情境教学中的作用初中生的知识量和生活阅历有限,因此难以完全认知课文中的一些人物和事物,这就会对他们深入理解和学习课文产生阻碍。如果能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相关的图像或视频,就会有利于学生认识了解课文的情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根据课文内容,寻找一些有相关图片或其他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创建一种情境教学方法,将图像或视频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知识。这种情境教学法,肯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如果要学习国外的作品,例如,《项链》《欧也妮.葛朗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就可以放相关的录像,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神态动作,从而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心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