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计算机专业论文

大学计算机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5: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计算机专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计算机专业论文

第1篇

1.计算机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与教学的改革

2.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讨

3.研究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研究

4.机械类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初探 

6.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7.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人工智能教育

8.对跨专业报考计算机研究生现象的分析 

9.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10.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11.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

12.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统考与自主命题“双轨制”政策的实效分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13.计算机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14.计算机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16.国内外计算机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17.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

18.浅谈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19.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培养

20.计算机专业毕业研究生在京就业情况及启示——以辽宁科技大学毕业研究生为例

21.MIT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

22.研究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与实践

23.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24.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25.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26.计算机研究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7.我国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管理的探讨

28.面向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

29.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30.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课程设置探讨

31.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

32.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33.浅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5.研究生阶段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教改初探

36.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国内外高校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38.计算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探讨

39.学术型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研究

40.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41.美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分析——基于22所美国著名大学统计数据的分析

42.教师领导力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43.美国知名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探索

44.韩国KAIST大学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结构分析

45.对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的探讨

46.研究生体育与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机支持系统的研究 

4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48.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9.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50.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信息计算机管理的探讨  

51.研究生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教材分析

52.医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现状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53.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发展与网络课程改革——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系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54.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55.地方高校计算机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6.探索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57.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效果评价 

58.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  

59.研究生能力培养——《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教学的启示 

60.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61.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62.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 

63.依托学科建设咨询专家组 科学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64.天津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初探——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65.从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看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

66.工程化实训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e-Boyer-CIPP”创新应用体系研究 

67.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68.浅谈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及实践

69.中医药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医药信息学相关课程教学探索

70.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与实践——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 

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72.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3.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研究协作组举行成立会 

74.计算机学科工程研究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75.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76.计算机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77.研究生计算机文献检索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创新——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图书馆为例

78.面向研究生的计算机动画教学

79.研究生计算机教学问题探讨——面向研究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

80.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81.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82.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项目驱动为核心

83.研究生课表的计算机自动编排

8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 

85.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保障、计算机、审计

86.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8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与实践 

88.提高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89.对研究生开设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的构想与实践

90.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构建

91.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教学的多样化模式探索

92.创新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9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研究

94.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95.财经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96.用于研究生教育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概况

97.一个基于计算机辅助实施的研究生中期筛选系统方案

98.硕士研究生招生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99.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尝试

100.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101.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102.基于计算思维的高校研究生计算机公共课程设置

103.我校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口语测试及其反拨作用

104.数学专业报考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之个案调查

105.计算机辅助仿真模拟器对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106.计算机管理是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07.学科建设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根本途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培养侧记

108.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109.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按一级学科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探索

111.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12.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13.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处理就业信息的探讨

114.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发展迅速

115.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计算机管理

116.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

117.协同创新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18.采用计算机参与管理 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水平

119.面向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20.计算机互联网与中医研究生计算机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121.医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

1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之我见

123.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思考

124.医学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125.面向财经类高校研究生计算机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讨

126.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教育部“1+X”培养要求,许多本科院校都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关于计算机系统的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的介绍、Office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常用的工具软件、数据库系统的简介、简单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等方面。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帮助他们把以往的基本知识结合成完善的知识网,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问题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容乐观。作为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其授课对象包含文、理、艺术类等多学科学生,难免知识体系与思维习惯有所不同。同时,随着当前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不够均衡,许多来自城市的学生在中小学时就已开设过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因此入学时就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来自农村的一些学生,特别是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入学时才刚刚接触计算机。针对这样的现象,开展课程的分级教学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策。

二、分级教学法的改革实施1充分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就是指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课程开展之前就需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技能掌握情况。然后可根据他们的能力进行合理地分班,为分级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2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

由于近年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兴起,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只是为了取得证书而学习,没有明确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的和意义,在理论课堂上一味地进行考试相关知识点的灌输,实践操作时也只注重考点的训练,而教师对于考试大纲之外的知识点只是随意带过或根本不讲。这难免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教学效果差。而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分级教学就能够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也就是要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细化计算机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才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关键。具体来说,比如,针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班级,在讲解Office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时,可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如在“word软件的使用”这个知识点上,可以安排一个学“毕业论文的排版”小项目,给出学生一个未排版的论文以及排版要求,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字体、字号设置,文章的分段、分节,页码设置、目录生成、项目编号等相关知识点的应用,让他们体会到知识运用的乐趣和项目完成的成就感。而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班级,在对同样的知识点“word软件的使用”讲解上,就应采用实例教学法,在详细介绍其中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时,就应当及时举出相应的实例进行演示,从而使学生更为直观具体地体会到所授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为了保证分级教学的顺利实现,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适时进行更为深入地进修,在生活中也应时常注重应用实例的搜集,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要多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创新,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改变呆板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分级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做到因材施教,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16-02

引言:

近几年,计算机课程教育领域关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基础课程的建设开展了积极的讨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与时俱进且宝贵的指导意见,提出以计算思维作为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自此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翻起了新的篇章。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计算思维教学改革宣言[1]中指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识境界,并以此提高整个社会对于现代技术的认知和理解。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自教指委要求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以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采用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这种纯粹讲知识、教操作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计算机,仅仅掌握了操作能力,不具备计算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达到社会和各领域对信息人才的要求。同时,随着计算机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意识已在众多中小学阶段提前开展,因此,大学生在入学前基本已掌握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在大学计算基础课程中,如果还是按部就班、一如既往地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的教学和考核方法,很显然已经跟不上大学素质和能力教育的步伐,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2006年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是目前国际计算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周以真教授将计算思维[2]定义为: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计算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遇到复杂的问题能否通过约简、转化、分解等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问题来求解;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如何对其进行建模,使其更容易实现;计算思维还可以是按照预防、保护、冗余、容错、纠错的方式,来进行系统恢复;在不确定情况下,利用规划、学习和调度,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因此,计算思维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导的综合性思维能力。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龚沛曾教授等将计算思维培养细分为计算思维意识、方法和能力3个维度[3]。

三、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法

2010年7月,“九校联盟会议”在“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中明确表示:引入计算机思维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对计算思维进行详细解读,深入研究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契合点,分析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方法与具体应用,成为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关键。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计算思维教学改革宣言中指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识境界,并以此提高整个社会对于现代技术的认知和理解。

1.教学内容的组织。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授课前应了解该专业和计算机结合的相关技术和领域,为学生简单介绍计算机在其领域的相关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一新生基本的入学前已掌握一部分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因此教学内容和不能再一成不变,需要有机调整。

(1)教学授课环节。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计算机网络基础及信息安全等、Windows操作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10。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应提高深度和广度,不能纯粹地讲知识。以计算思维为导向,通过图灵机模型引入计算的本质,计算工具的演变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引入计算思维有关的系统设计和算法设计概念时,恰当地加入相关的案例分析,比如,通过猜数字的游戏,引入二分查找法;通过城市交通铺路的问题,引入图论中的最小路径算法等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体会计算思维的理念,以提高运用计算机知识描述问题、抽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交互式使用计算机为切入点,引入操作系统中信息资源管理和交互方式使用操作系统。以及程序方式使用计算机,引入算法的概念,进一步讲解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语言和软件工程等与算法有关的概念。整个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符合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大纲要求。

(2)实践操作环节。实践操作环节中应淡化操作细节的讲解,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软件的能力。过去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老师们都会很详细地介绍每个菜单甚至每个按钮的含义及使用方法,这种烦琐的满堂灌的方式,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且在上机操作时,部分功能和操作步骤又忘记了,还要再次强调,效果不佳。

基于Windows开的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10中的成员,其窗口界面、菜单组成等具有统一的风格,而且按功能组成了一个个选项卡,给学生介绍选项卡的功能含义即可,不必过多停留在细节操作上,个别需要注意步骤顺序的操作,比如Excel 2010中的高级筛选、分类汇总等需要进行讲解和演示。

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带领学生一起来完成,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共同完成。比如,Word2010讲解中,让学生首先明白word2010软件主要功能是基本文档的编辑和排版、表格的制作以及图文混排。然后,以求职简历的制作(或毕业论文的制作)为主线,将常用的功能融合进去,简单操作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这种参与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效率,遇到有难度的操作,可以结合问题导向的方法引导学生,然后再演示。通过布置上机操作作业,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方法的改进。采用多案例多项目驱动方法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课程内容[4]中由于加入了关于计算本质、自动化计算、计算机系统设计思想、算法设计及程序实现等内容,采用多案例辅助讲解,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计算机科学中一些基本的思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和方法。比如在介绍由机械计算工具向自动计算工具探索过程中,可以以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算工具为实例,通过介绍它们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计算的本质以及人类对计算工具实现自动化不懈的追求,进而感受的自动计算的力量所在。比如在介绍常用算法时,以“百元买百鸡”、“鸡兔同笼”案例,介绍穷举算法。

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内容讲解时,设计具体的任务为驱动,并配合问题导向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比如,讲解Excel2010的图表建立与编辑时,以某服装公司的某些类型的服装销售量为数据清单,布置其任务是以此数据清单为基础建立图表,应该如何建立?步骤应该是什么?那么,图表是由数据生成的,所以图表制作的第一步一般是选择数据区域;然后需要使用建立图表的功能按钮或菜单项;最后确定图表的数值轴标题和分类轴标题等图表元素即可。

3.测评方法。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主动性,也缺乏利用计算机的良好特性或者计算思维方法去解决某些生活或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方面,以主张激发学习主动思考、以计算思维的角度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目的,采取多种考核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如课堂主动参与任务驱动环节的积极性、学生提交有关计算思维的体会总结报告、项目作业展示、上机操作的内容测试、学生共评、自评及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考核,力求客观、公平和公正。

四、结束语

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的分析,提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提出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最终实现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思维教学改革宣言[J].中国大学教学,2013,(7):8-10,17.

[2]周以真.计算思维.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83-85.

第4篇

关键词:文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困惑;举措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3-0020-04

1 引言

计算机课程,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然而,在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或者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时候,却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理工科院校或专业来说,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比较顺畅,较为成熟,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比较密切,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强,计算机课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有条理性,课程内容较为充实;而文科院校或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改革却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开课随意,有的开课过于分化,有的又过于职业化或肤浅化,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又没有先修课程作铺垫,所以在对计算机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困惑,甚至不知所措。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困惑

2.1 课程性质定位的困惑

我院是一所典型的文科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语言文学类、国际关系类、国际战略类、军事外交类以及其他一些文科专业。计算机课程,在这些专业中,究竟是属于一种工具课,还是它们的专业基础课,还是属于公共基础课;是属于必修课,还是属于选修课等,这些涉及到课程的性质定位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困扰着我们,导致了学院的教务部门在课程设置时存在随意性,这也让我们授课的老师感到无所适从。

2.2 课程内容设置的困惑

学生的来源复杂,有发达地区的,也有贫困农村的,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也非常不平衡。在发达城市,中小学已经开设了一些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甚至还有一些编程语言;而从欠发达地区来的学生可能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使用计算机了。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对课程以及相关内容进行设置时就出现了困惑。开设的课程,内容太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没兴趣;开设的课程内容太深,对于没有摸过计算机的同学,又没有基础,学起来又会非常吃力,这样又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和信心。而对于学生的行政编班,并不是按计算机的基础来进行的,而是按专业编制的,所以,这些问题给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和困惑,也对学生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2.3 课程开设时机的困惑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性质定位不确定,给课程的开设时机把握上带来了困难。有的人强调,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基础课,应在大学阶段的一年级就开课;有人则认为,计算机课程是工具课,应该在上完基础课后,在大三时间段开设。作为专业课的一种辅助工具,过早地开设不利于应用,特别是不利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正是基于后者考虑,我院在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时候,往往是放在大三才开课。然而,根据“高等院校教学评价”要求,这种开设的时机并非最理想,并且由于课程内容简单,往往出现学生学习没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等情况。

2.4 课程目标定位的困惑

课程目标的定位准确与否,往往与课程的性质定位一样严重地影响着课程设置的其他问题。我们开设课程的目标应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我们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应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信息时展的需求和自身发展要求。然而,在真正设置课程的时候,并不是按照这样的构想去设计的。

2.5 教学手段运用的困惑

教学手段的运用往往体现时代特点。早期手段是粉笔+黑板,通过板书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既体现了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也体现了老师的授课艺术和表演才能;后来又出现了幻灯、挂图的形式,将一些繁琐的教学内容,在课下就完成,这样节省了学生大量的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益,也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随着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出现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这种教学手段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使用,许多院校每年都要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竞赛,或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优质课的教学评比活动。然而,给大学生授课,用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信息量并不太大,而且用语言能够表述清楚的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授课时,教学手段的运用往往也是困扰老师的一件事情。

3 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

如何提高文科院校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文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我们一边正视困惑,一边也在苦苦地思索,找出这些困惑的症结所在,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进一步吃透高教司《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实质

1997年高教司颁布的155号文件,提出了高等院校在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的三个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步入了一个规范的、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过近10年的教学积累,这些课程已趋于成熟。在文科为主体的院校,则把“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首选的计算机课程。随着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以“计算机概论+Office操作+网络基础知识”为核心内容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在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中有所体现,文科的计算机课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2004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对原来的文件进行了修订,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几点意见》。该《意见》对指导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文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非常有指导意义,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明确指出大学本科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相结合的专业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或一组必修的基础课,其内容不针对某一领域,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意见》强调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指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选的计算机课程的构成可以是:“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计算机专业类型课程+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课程”。根据《意见》的要求,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核心课程有6门:“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与应用”。这个意见对文科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2 结合教学评价,准确定位计算机课程的性质,重新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我院是参加高等院校教学评价的单位,根据我院文科学校的性质,教学评价对我院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有明确的要求,即计算机课程的性质是公共基础课,在本科阶段是一门必修课,而且是参加教学评价的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院本科生计算机的共同课程,通过这门课,使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内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网络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了解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和多媒体等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理解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熟悉重要领域的典型案例和典型应用,进而理解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技术、概念和软件开发过程,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相比,其内容更宽泛,对计算机方面的要求更高,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方面的素质更科学,影响也更深远。

3.3 结合不同对象实施分层次教学

虽然我院参加教学评价的计算机课程只有“大学计算机基础”一门,但就从社会对计算机的需求以及学生渴求现代知识的角度而言,学生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知识,所以我们所担负的计算机课程也不应仅仅就这一门课。我们在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同时,结合其他院校开设的情况,以及社会上的需求情况,开设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一级B教程”、“计算机二级VB教程”以及“计算机二级VFP教程”等。这样,在进行正常计算机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要求,又满足了他们对考级以及知识的渴求。

3.4 针对研究生的需求为他们开设实用的计算机课程

本科生和研究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情况明显不同,就我院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他们在完成正常的研究生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很多时间主要用于毕业论文的资料准备和写论文状态,此时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知识呢?根据我们的了解和调查,他们大都在本院图书馆、南京市内的一些大学的图书馆或部队的相关单位查找所需资料,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还有的在作论文答辩的准备,在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研究生的二年级开始时给他们开设了“文献资料检索方法与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等课程,并为他们开设“如何用因特网搜索情报资料”等专题讲座,很受研究生们的欢迎和青睐,他们受益匪浅。

3.5 结合我院专业发展需要,在相应学生中开设计算机专业课或选修课

总体来说,我院是一所文科院校,但随着学院专业的拓展以及社会的需求,我院也有部分理工科的学生以及地方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要远比文科学生要求高和深。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调查了地方大学理工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情况,他们所设置的课程,基本符合国家高教司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几点意见》所建议开设的课程,这里,我们也基本上开设《建议》中所说的6门核心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与应用”,并分别在这些理工科学生的大一到大三阶段实施。

3.6 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加大网络课程的开发,拓展学生计算机的知识面

教师的资源是按照学院的教学规模和需要编制的,而计算机课程的课时数在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也是明确固定的,如何满足学生以及社会的计算机需求,光靠课堂上的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我们想到了校园网、想到了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准备加大网络课程建设,除了正常课堂上的课程外,还将开发其他的一些计算机课程。当然,网络课程的开发需要时间和过程,对于这些我们有自己的构思,首先确定开发哪些计算机课程,然后确定每门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系统总体设计与课程原型实现,脚本以及素材准备,最后进行网络课程开发。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行为,做到在网络环境中操作的效果上信息可见、过程可控、资源可重用,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4 结论

虽然文科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远没有理工科那样成熟、那样有条理性,但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有高等学校教学评价机制的激励,有兄弟院校的有益经验的借鉴,我相信文科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定能取得成功,并且为今后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非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类是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即计算机基础教育。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的是占大学90%以上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它的目标是在各个专业领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成为计算机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1改革课程体系

从我校的教学实践看,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始终应该从基本理论和知识、基本开发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由感性的、功能的认识深入到内涵的、机理的认识,能在高层次上使用计算机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来提高专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在这三个层面的教学过程中,

设置科学合理的、适合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使学生直接受益的前提。

1.1基础知识阶段课程改革

第一个层面: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培养阶段,在大学第一个学期实施。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能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在该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针对全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相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着一些弊端。

首先,各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需求及今后的应用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比如, 经管类学生应该多掌握些报表制作、数据统计及数据库管理方面的操作,文史哲法类的学生对于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有着更大的需求,艺术类学生对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及网站设计等方面显现出特别兴趣等等。如果都强求他们与理工类的同学一样去掌握那些枯燥无味的计算机原理知识的话,只会起到反作用,显然也很不合理。

其次,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采用一周内2节理论课加上2节配套上机操作课的授课方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QN07015)和“面向能力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ZB07017)。

作者简介:金蓉(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

式。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将像Windows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及IE、OE的使用等操作类的知识采用在教室以理论讲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生再等到隔几天上机的时候,很多知识已经遗忘,老师需要在上机过程中重复理论课的相关知识点,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为此,我校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教学改革。

首先,将该课程分为2门独立课号的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概论”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其中,“计算机基础概论”课程,每周2学时,共8周,主要是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信息与网络以及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而“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每周3学时、共11周,着重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其次,为了区分专业教学,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不同需求,我校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分为理工、经管、文史哲法以及艺术4个大的门类,对每个不同门类的学生执行不同的“计算机基础概论”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教学大纲,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计算机技术。当然这种区别教学的方式,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它的特殊性,各专业还是有一些基础的、通用的计算机知识需要学习,我们只是强调学习的要求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的授课过程中,Windows基本操作、IE/OE、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以及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的基本使用是各个类别的学生都要求掌握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侧重点及掌握程度会有所不同。对于理工类的学生,增加了一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介绍,为学生在后一阶段进行程序设计的开发打下基础并激发其后续学习的兴趣;对于经管类的学生,增加了Excel的高级应用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了Excel常用的数据管理的功能和财会类函数;对于文史哲法类学生,增加了Word高级应用的介绍,向学生更多的展示了Word除了字处理外在文档排版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对于艺术类学生,增加了多媒体技术课的介绍,向学生介绍了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的应用,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对于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文史哲法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其基本操作,包括表和查询及表间关系的建立,而理工类和经管类的学生还要求掌握Access中创建简单表单进行输入的过程、并了解在Access中报表的创建和使用。由于学时有限,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模块不可能讲解的非常细致,只是通过一些精彩示例的演示,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在后续学期中,通过各类公选课的开设,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环境和平台。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后续开设的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公选课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改革效果明显。

1.2开发技术阶段课程改革

第二个层面:基本开发技术的培养阶段,在大学第二个学期实施。该层次的课程根据专业需求进行选择,可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我校为不同专业需求的学生开设多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如针对理工类学生开设了“VB程序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必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专业需要任选其中一门课程进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而针对经管类学生开设了“Visual Foxpro”课程,文科类部分专业开设了“Web程序设计”课程。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又满足了专业发展的需要。

1.3应用技术阶段课程改革

第三个层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阶段,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至三年级实施。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并为其开拓视野、了解计算机相关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开设。我校为学生提供了先进、丰富的计算机应用及介绍性课程供学生选择,包括: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Flas制作、Maya、网页设计与制作、算法艺术、多媒体制作技术、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各专业根据自身的应用需要进行选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需求。

2改革教学方法

2.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不同于计算机专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计算机为工具来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实现角色转变,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从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和研究式的自主学习,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即从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主动思考并设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不同于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先介绍基本的语法、语句结构和使用规则,再进行控件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的学习,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将控件与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的介绍相结合进行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把自己作为一个发现者,探索知识的来源,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创性,并就此引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深入学习,与老师一起完成案例的设计与完善,然后再由老师进行相关知识的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

现代教育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勒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设想、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3]。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现,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灌输接受转变为主动的积极参与,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2.2团队协作学习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以“V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除了平时基础与验证性实验和设计与开发型实验外,我校还在课程的中后期给学生特别布置了研究与创新型实验(占该课程总成绩的10%),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要求学生综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知识,采取团队协作学习的形式,即把学生分成小组形式,通过组内的合作讨论,互相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要求学生以2~3人为一个小组自由组成团队,每个小组选一位同学做组长,负责本组相关工作的分配和协调、汇报进展情况及后期的答辩演讲等。每个团队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要有详细的设计说明,包括组员分工情况,软件的使用说明情况,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完成本实验的感想等。并要求组长定期(2周左右)汇报本组的进展情况及项目完成的可行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验给出合理化建议,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考虑到学生初始阶段在选题上及完成形式上可能遇到的困难,我校将历届学生优秀作品做成可执行程序放在网上供学生观摩借鉴。

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这种团队协作完成自主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实验完成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小组都通过网上查找资料、组内讨论或直接与老师沟通的方式设计出了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各类作品。有学习类的,如小学生算术练习软件、小学生趣味英语学习软件等;有功能实用类的,如自制手机、个人小助手(包括用户登录、通讯录、浏览小说、显示当前时间、闹钟设置、添加及修改联系人等功能)、新型秒表计时器、网上充值系统等;有益智游戏类的,如打地鼠、贪吃蛇、五子棋、猜数、趣味打字、俄罗斯方块、扫雷、拼图等。并且各个软件都配上了软件使用说明书,与学生在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各类软件产品颇为类似,学生的成就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在课程结束前,学校安排2个学时左右的时间,从各类作业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由小组组长上台演示并介绍本小组作品的主要功能,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最终的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分享各自的经验。

采用团队协作完成的这种研究与创新型实验,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也使得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得到了有效地巩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测和监控教学质量、评价和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活动的方向与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因此,为了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我校采取了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终结性评价。

以“计算机基础概论”课程为例,因其涉及到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较多,我们采用了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占10%,包括课堂考勤和平时课堂及课后作业等;期末上机理论考试成绩占30%,题型以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客观题为主,题目采用的是从题库随机抽题,全面覆盖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范围,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论文报告占60%,主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其是否能学以致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该论文报告在课程中期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前上交并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论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交流。考虑到学生对于论文报告形式和内容的不了解,我们给出了一个已经设计好的Word模板供学生参考,其中包含了论文报告的题目、摘要、关键词等基本组成及各个内容所应使用的样式。论文题目是关于几个高级主题研究方向,如高性能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与教育、计算机

与交通、电子服务等供同学选择。学生对于这种不用通过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而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探讨研究的考核方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对于“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考虑到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我校的考核项目有: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考勤(10%)、平时作业和测试(10%)、主题作业(20%)等,其中主题作业要求学生从学习过的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中任选一个,自定主题、查找资料,完成一个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并进一步扩展知识;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占60%,使用的是从试题库随机抽题,闭卷考试、机器自动阅卷的形式,考试内容涉及到Windows基本操作、文件操作、Internet Explorer和Outlook Express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基本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网页制作、Access数据库管理等,全部是以操作实践题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相关软件使用的掌握程度。

考核只是推进教学的手段而非终极目的,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积累、应用和提高,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结束语

信息技术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社会的一切事物。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加强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加与各学科各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教学,加强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惠香.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22):6-7.

第6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公共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6-0050-02

1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特征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相继涌现,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地级中心城市。由于历史背景、基础条件、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新建本科院校知名度普遍不高,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尤为艰巨。本文以德州学院为个案,以从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师资状况作为基础数据,对师资特征加以分析。

国家通过“合、并、共、转”等方式调整了高校的管理层次和布局结构,德州学院于2000年通过“合、并”等形式升格为以理工、文、经管等学科为主的本科院校。

目前中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面临着以下问题:师资总量不足;生师比偏高;高学历与高职称的师资结构偏低;教学与科研的总体水平不理想;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严重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引进难,稳定难。德州学院也不例外,2005年之前全院每年3000多人的计算机公共课由计算机系教师担任,当时计算机系师资只有30多人,除了担任本系的专业课之外,还要承担全院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教学质量难以保证。2005年通过合并,教师资源整合,有18人并入计算机系,再加上引进的研究生,计算机系的师资数量达到60多人。计算机系于2005年成立了公共课教研室,有8人专职从事公共课教学。由于教学工作量大,每学期系里还从其他教研室指派几位老师担任公共课教学。近两年从事公共课教学人员师资状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从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师资特征如下:

年龄结构呈年轻化状态

高职称及高学历人数偏低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建设现状

2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

德州学院在校学生总数1万六千多人,专业分布在理、工、文、管、艺术等各个学科门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志趣、能力和学习目标差异非常大,所以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专业的性质、将来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学团队建立了教学改革问题定期研讨机制和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促进了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

2.1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全国范围如此之广,东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各校各专业之间无论从师资还是实验设备差别又相当大,不可能全国都采用统一的模式,甚至同一个大纲、同一本教材、同一张试卷。应当提倡在统一的原则指导下,各校各专业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适用的方案。

我们从事公共课教学的教师有固定的专任教师,也有临时从其他教研室借调的教师,有利于我们对公共课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改革

我院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山东省教育厅统编教材《大学IT》、《大学IT实验教程》,每周4学时,其中理论两学时,实验两学时。大学IT涉及到信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网络与通信、多媒体、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语言、数据管理、网络信息安全、信息经济与应用、IT新应用展望等内容。每一章在计算机专业课中都是一门专业课或是一个研究方向。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把计算机专业一学期开设的内容讲授给学生,使学生既能理解所学内容,又能了解前沿的知识,对任课教师是很大的挑战。从事公共课教学的教师不可能对计算机专业的这些内容全部吃透,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教学团队采取集体备课形式,由讲授这一章的教师来制定本章的教学任务、目的,大家再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共同探讨,以确定本章最后教学内容,做成电子教案群发给任课教师。此举既考虑到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大学IT实验教程”主要涉及到Office办公软件、信息查询、信息安全、媒体播放、电子邮件的收发等知识。在实验教学环节中,我们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于每次实验所练习的内容,由指定教师按照任务由小到大、逐步组合的理念组织好实验内容,放入公共邮箱,学生下载后按照要求练习。任务驱动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很快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中。比如学会了毕业论文的排版,利用Excel完成班级学生成绩统计,制作竞选演讲稿,制作个人网站等。

(2) 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我院除了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外,还在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开设了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我们教学团队自行编写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教材,并在2006年第二学期首次使用,教学中的许多实例皆为老师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编写,学生对任课教师增加了一份崇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考虑到文、理差别,我们教学团队经过探讨,确定了3个教学小组,分别是文科组、理工组、音体美组。每个小组选择优秀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教学环节的任务、目的要求和措施,以保证教学质量。学期末考试我们采用3套试卷,缩减了因文理差别带来的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提高了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2.2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从表1可看出我院和其他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一样存在着以下问题:青年教师过多,骨干教师少,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偏少,教学任务繁重。伴随着学校的发展,青年教师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解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已迫在眉睫。

新教师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课堂上的主力军,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经验亟待提高。我系新教师一般前几年先从事公共课教学,待教学经验丰富后再从事专业课教学,老教师还承载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

(1) 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些青年教师抱着远大的理想步入高校,他们急于写文章、搞科研,急于出成果,根本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法和教改。一些青年教师不愿意上基础课,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难以发挥,自身的业务发展受到限制。还有部分青年教师是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高校的扩招,新教师往往一上岗就匆匆走向讲台。他们尚未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就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从而使得他们无法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2)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等方法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在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由老教师就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手段的科学利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课堂师生互动、课程教案的编写、上课时间的控制、上课的技巧问题等各个方面对青年教师们进行现场指导。老教师每学期指定听3~5人青年教师的课,课后与青年教师及时交流,对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听课中发现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具体点评,例如讲课的目的性要明确,课堂气氛要活跃,课堂语言表达要清晰,语速要适中,仪表要大方、得体等。青年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通过反复听课、反复实践、反复调整和品悟,在短期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了实际的课堂教学能力,使自己迅速地走向成熟,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刘宝存. 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 中国高等教育,2007,(5).

第7篇

关键词:LTSC;多维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78-06

中图分类号:G642

1 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计算机学科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但人才需求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认为创新人才短缺;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最大的专业,可是学生在就业时却找不到合适的职位。例如,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几乎是100%,但在社会高端企业就业的比例却很少。2009年以前,腾讯、华为等一流企业都不在华南师范大学设专场招收毕业生,因为学校的培养方式无法满足社会对中高端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点。

1)培养方案虽有综合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重要的实践环节,但学生人数多,每个环节时间有限。而且各个环节中又有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不同的教学要求,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教学效果差异大,无法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2)服务(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唯一路径,但是受师生比例和科研环境条件的影响,学生无法融入研究环境中学习。教学上也缺少实效、常态的创新服务(实践)环节,包括稳定的时间段、挑战问题环境、合作团队、持续指导,以及硬件环境和经费支撑。

3)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但学校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却停留在概念上,依赖的仍是学生的兴趣,只是针对个别而不是更多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稳定的支撑环境和条件,且与常规的课堂和实验教学不同,它无章可循,操作随意性大。创新实践教育的规模难以保质保量地扩大和开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已有的教学培养体系基础上,融合构建一个实效的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协调可操作方法,帮助更多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提高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 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总体设计

2.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和思路形成

总书记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由此,计算机学院提出将LTSC创新教学理念用于指导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指的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艺术等领域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思想、理论、方法和发明的能力。LTSC指出“L(Learn)学习(Think)思考S(Service)服务C(Create)创造”的教育理念是一个螺旋循环过程。LTSC教育循环理念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学生进入新专业领域的时候,通过课堂、基础实验进行学习L和思考T,实现知识接受和理解;然后进入服务(实践)S环节,在研究和应用环境中,学生主动发现所学知识的不足,回头再学习L,并不断深化思考S与理解;从现有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最终走向创造和创新C。大学教育的服务(实践)S环节是实现创造或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经之路,而目前大部分教育基本只停留在L、T初级阶段,即只有课堂学习、考试以及基本的实践教育,缺乏实效、高质量的服务(实践)S环节,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率低。

创造性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必要、也是可能的,但这种潜能需要激发。创新能力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包括创新精神、思维、知识、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等内容,需要经过问题选择、思考形成思想、解决问题、成果与应用等复杂过程,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需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如图2所示,引导学生投入到服务(实践)或科研中,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图1、2中可以发现,现有的教育培养方案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来设计的。传统4年本科学习理论与实践如图3所示。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修改,构建一种实效、可操作的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协调方法。

作为系统工程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我们需要一系列配套条件和环境支撑,而不仅仅是培养方案的设计或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构成因素如图4所示,创新能力培养除需要核心的创新服务实践环境外,还涉及创新项目、创新团队、创新氛围、经费支持、硬件环境支撑、制度规范、高质量指导等。

2.2多维一体化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总体设计

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将多维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多形式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组成一个完整的一体化创新教学体系,创建一种制度化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最终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其设计思想是:学生在4年的大学本科学习中,除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习与实践内容外,在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课学习后,鼓励学生(要对其进行引导,给予经费支持等)以双向选择的方式加入创新团队中,由创新基地给予前期的理论培育和技术培训。在大学三、四年级,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研究、应用开发或参加竞赛,进行实践活动,在导师与团队的帮助下(S),去创造(C)新的成果,从而发展自我的创新能力,同时将原有的综合设计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完整地放入到创新过程中,添加创新学分、责任签约、导师制、创业教育等方式,最终形成完整的多维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结构,如图5所示。

其中“多维”是指创新教学体系的多种模式、多个学习过程(如科技创新、竞赛、实习、毕业论文)、多种角色、多种依托基础(包括科研团队、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创新实验室)、多种教学管理形式(导师制、学分制、实习、毕业论文);“一体化”是指“多维”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教学单元体,而是有机紧密结合的一体,是一个完整过程和结果,是以科研团队、校企合作创新基地、大型项目、创新实验室、创业学院为载体,以本科创新导师团队为主要指导力量,有机地将学生的科技创新、专业竞赛、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学习、创新环节贯穿在一起,与学分体系相结合,形成多种形式融合一体化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系统化地完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维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关系如图6所示。目前创新教学培养体系的典型模式有:

1)研究型模式:依托导师科研团队的基础研究项目,进行独立研究活动及。

2)应用开发型模式:依托科研团队的开发项目或创新基地的实际项目,进行以项目开发为主的实践。

3)竞赛型模式:依托大学创新计划、学生科研立项、ACM程序设计大赛、软件设计竞赛等活动,进行以竞赛为目的的研发活动。

计算机多维一体化创新培养体系较好地改变了传统的分阶段、零碎、单独实施实习、毕业论文以及自发兴趣的科技创新模式。在一个较长时间段,我们以创新团队为基础,在稳定问题环境、持续教师指导、硬软件环境的支撑下,在良好的创新氛围中,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实施从培训、入门到研发工作开展和抽象思考总结的完整过程,以提高创新教学质量,加速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3 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经过3年的一体化创新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在创新培养目标、创新思维模式、创新价值取向、创新氛围缔造、创新能力实现机制与创新能力评价标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

3.1创新能力文化氛围建设和导向

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引导对学生的创新起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体化创新培养体系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倡学术自由、独立思考;发现、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鼓励提问,鼓励有创见的主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创新团队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平等对话、互相切磋,从而创造出平等、和谐的课内外学术研究和探讨环境,使学生树立了自强自立的独立意识,促进了创新潜力的发挥。

3.2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养成

计算机一体化创新培养体系提出了将基于项目、问题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集成的一体化主动学习方法。在课程学习、实验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组的指导下针对理论与工程项目提出科学或技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学习的关键科学概念或工程知识有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以这些问题为探究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项目实践归纳出规律、结论,形成知识与技术;反过来又促进学生主动应用这些知识或技术去完成项目,解决遇到的问题。一体化主动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而且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实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3.3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配套规范和实施细则

目前,计算机学院已有部分项目按照该培养体系的模式完成探索,且从探索的结果来看,成绩喜人。其中,工程类项目的高要求和时效性对参与开发的学生要求比较高,有的学生会因适应不了这种高要求而选择退出。这种行为对工程项目的开发会造成很大的困扰,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以及项目负责人的声誉。通过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创新培养规范与实施细则,可以让学生专注于其中,无形中会对学生有一种鞭策的作用,激励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去解决问题,也使得项目的顺利完成有了保障。另外,学院也鼓励通过指导教师的项目驱动,把项目、实习和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和创新意识。

4 项目实施的成效

4.1创新团队人才质量评价

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计算机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学院的实践中获得了重大进展,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从而证明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1)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是计算机学院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必需能力之一,是学生学会运用与学习工程技术的基础。创新培养体系实施后,学院加强了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训练和技术培训、考察。在各学期的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中,学院加入了课程项目、课程实作或实训等必修课目和学分,加大考察力度,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根据教师的反馈,与以前相比,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普遍地更加扎实了。

2)学生工程能力显著提高。

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工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学院坚持以创新为导向的培养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开发能力,鼓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交叉与合作,重视学生多学科背景的培养和国际视野的拓展,建立了院级多学科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计算机学院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后,对参加创新项目的2009级和2010级的56名学生进行了效果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创新项目的实施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支持和欢迎。学生不仅深化了学科知识,综合能力也明显提高。可见,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的实施是合理可行的,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在各类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优秀成绩。

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工程项目开发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学院经常组织各类科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学院还大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考察,为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竞赛创造各种条件,如学院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ACM程序设计竞赛基础”课程,这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且近年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4.2教师评价

教师作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主要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针对创新培养体系教学改革的调查中,计算机学院对参加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22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一体化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与项目完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一体化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前后学生能力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5 现存问题及下一步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会有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浮现,并成为构建整个创新培养体系的毛刺。这些问题包括:

1)学生动手能力偏弱。有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差,接触编程类的创新项目后,有畏惧心理,经过培训后,仍然摆脱不了阴影,反而产生了抵触情绪。

2)学生开展科技竞赛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偏弱;而有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水平的技能后,便谋求在外面的公司实习,对参加竞赛类的兴趣不大。

第8篇

摘要:本文在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划分知识点,设计很多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录制案例教学视频,供学生线上观看,在视频后再次设计各种课后练习案例,供学生线下操作练习。后期为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设计若干个不同的综合案例,每一个综合案例贴近学生专业,作为一个完整连贯的项目,涵盖《大学计算机基础》绝大多数课程知识点,这样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这个连贯的项目中,切实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本文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实践,推进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改善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SPOC;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89-03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的目标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使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胜任工作岗位的有利工具。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教学方式落伍、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等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少,课程内容繁、多、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单向理论灌输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丰富有趣的案例提出具体任务,由教师录制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将知识点、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具体的案例视频之中,最后得出案例中演绎的结论。

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操作性强的性质,旨在研究基于SPOC模式下探讨一种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各种贴近现实的案例,先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将案例的讲授融合到知识点的讲授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能将实际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实践,有助于推进该课程教学改革。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一)主要实施内容

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老师或多或少的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课堂上还是以讲授为主,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因此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抽象、难以理解。在上机操作上,老师通常讲完一个题型,就让学生模仿练习,约束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共性问题,如题目稍加改动,就不会做。这也正反映出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而是浮于表面,对于知识的应用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教师应安排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2.分解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过程讲解以及课后练习案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概论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10办公系列软件、数据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点众多且具关联性不大,需要将众多知识点进行分解,以便设计各种不同情境的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和课后练习案例。同一模块的知识点设计多个案例,一部分案例用于录制教学视频,一部分案例用于编写实验指导书中的教学过程讲解,还有一部分案例作为课后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后期还有若干个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案例,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综合案例中,切实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教W案例的应用。根据分解的知识点设计一定情景下的教学案例,并将教学案例涉及到的术语、概念、命令格式和实际操作录制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学生在教学案例中的问题驱动下,主动性地观看教学视频,或者查看实验指导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相关知识点,还知道知识点应该如何应用。在此基础上,提供事先设计好的贴近生活的课后练习案例,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习题案例。后期设计的多个综合案例具有专业特色,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综合案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

4.教学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书和课后练习中案例的学习和制作,学生掌握知识点后,可以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比如为学生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制作同学聚会请柬、统计分析班级成绩表,撰写分析课程论文、排版毕业论文、制作答辩PPT等。如此,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并学以致用,受用终身。

(二)取得的进展及成效

本文采用新型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SPOC教学模式,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为着力点,以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在线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以及实用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信息的相关知识,根据教学大纲,划分为五篇,共计16讲内容,划分后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表1所示:

十六讲内容中,每一讲都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了不同的案例,共计设计了51个视频案例录制成了教学视频、72个教学案例编写成了实验指导书和198个课后案例和综合案例作为习题。以第二篇word2010中的第五讲word2010表格处理为例,将word2010表格制作划分为5.1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创建、5.2表格的编辑、5.3表格样式设计及5.4表格内数据操作4个小节,对其中的每一节相应的知识点设计视频案例、教学案例、课后习题案例,如后面图1和图2所示,设计视频案例4个,录制视频片段4段,设计教学案例7个,课后习题案例8个。

在第五讲的四个小节中,每一节都制作了课件,在各小节中,同一知识点分别设计了视频案例和教学案例,视频案例录制成为不同长度的视频片段,教学案例用作编写实验指导书的详细操作步骤,同时在每讲的最后,设计了综合案例,供学生操作练习,加强实践。其中,设计的课后习题案例如简历、课程表、成绩表等包含了表格绘制、编辑、样式设计和简单数据计算和排序等知识点。这些习题案例都是以学生生活、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设计的,贴近学生日常活动,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word2010表格处理的知识点实际应用到生活中,切实加强实践能力。

其他15讲案例的设计采用第5讲的方法,设计了多个视频案例、教学案例、课后体系案例和综合案例。

2016年本课程顺利开展两轮教学工作,对全大学各学院五千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非常满意,94%学生认为这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及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可以接受。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从2015年的25.65%提高到2016年的51.34%,表明改革效果显著。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在分析教学需求与问题的基础上,为相同的知识模块设计多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线上教学案例和线下教学案例以及具有各专业特色的综合案例,其中线上教学案例录制为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一部分线下案例用于编写实验指导书中的教学过程讲解,还有一部分线下案例作为课后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后期设计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多个综合案例,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综合案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教学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并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也大大提高了,本文方法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肖婧,卫张亮.大学计算机基础SPOC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

[2]李志明.基于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2.

[3]崔阳华.基于THOEL网络教学平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4]鲁红英,肖思河.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