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5: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科技产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科技产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新科技产业;聚集优势;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产业聚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知识、信息和技术等要素在新的科技革命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加大。高科技企业之间通过高科技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性、范围经济、关联效应及制度效应实现聚集空间的竞争优势。

我国的高科技产业聚集趋势正在从国家延伸至省、市、县等区域。从最早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创办至今,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在促进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在这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很多地区的高新区在发展速度和效率方面并不理想,聚集优势不明显。因此,本文通过30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全国主要地区的高科技产业聚集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聚集、利用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实证分析

1. 研究设计与方法。影响我国高科技产业聚集的因素虽然复杂,但是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一地区的经济对外开发程度、当地GDP经济发展状况和支撑高科技产发展的基础条件。考虑到需要更为精确的测度高科技产业在区域中的聚集影响因素,笔者在进行相关实证研究时引入上述指标作为检验模型的自变量,为此我们将高科技产业聚集的影响因素与其聚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式子(1)来表示:

AGGLOit=?茁0+?茁1NEit+?茁2NIit+?茁3RDPit+?茁4IERDit+?茁5IINRDit+?茁6IEXRDit+?茁7PAit+?茁8NPUCit+?茁9OPENit+?茁10GDPit+?茁11INFit+?着it(1)

其中,AGGLOit、NEit、NIit、RDPit、IERDit、IINRDit、IEXRDit、PAit、NPUCit、OPENit、GDPit、INFit分别表示各省份各年度的该省高科技产业园区聚集度(以赫芬达尔指数(HHI)作为各地区高科技产业聚集指标)、园区内企业数、学校数量、R&D人员合计、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研究机构数(个)、专利申请数、高科技产业投资额和当地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其他字母分别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上式(1)中的t(t=1,2,…,30)为我国的省级地理单元,i(i=2009,2010,…,2014)为年度。在这里我们选择了2008年~2014年间中国主要的30个省份(其中包括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数据。

我们采用广义矩估计(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即GMM)估计式子(1),同时还将GMM估计及其与随机效应(RE)估计或固定效应(FE)估计进行比较,最后选取最优估计方法的估计结果。

2. 变量选取和指标说明。

(1)地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产业聚集度测算。鉴于高科技产业的特性,并综合考虑到研究样本的地区数量和当地高科技产业规模,笔者根据上式(1)将赫芬达尔指数测算出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作为因变量。赫芬达尔指数(HHI)方法计算简单易懂,也能更好地反映高科技产业在某一区域的聚集程度。

某一地区高科技产业的赫芬达尔指数 (HHI)其计算公式为:

HHIi=?撞Ni,n=1(Ain/A)2(2)

式子(2)中的A代表我国30个省市的高科技产业总规模,下标i、n分别表示研究样本中i省市中的第n个高新区,Ain则表示为i地区中的第n个高新区的高科技总产值;N是研究样本的地区数量,HHIi表示i地区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赫芬达尔指数(HHI)的计算方法是每一个研究区域均赋予一个由市场份额代替的权重,HHI取值越大则表示该地区的高科技产业的地理聚集程度越高。

根据赫芬达尔指数(HHI)测算各省份高新产业园聚集度结果如下:2008年高科技产业聚集度最高的省份依次为北京(0.470 2),江苏(0.435 7),广东(0.400 4),上海(0.304 4)等经济发达地区,而靠后的均为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如贵州、海南、青海,宁夏等。经济较为落后的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在整个产业中始终与发达地区虽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各地掀起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热潮,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很多支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差距逐渐缩小。从研究期间各地区高科技产业聚集度整个走势来看,2014年排名靠前的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等省区较于前几年总体聚集度有所回落,但仍领先其他地区,如北京2008年~2009年聚集度在研究期间中达到最高值0.470 2后降低到2014年的0.3146;江苏也由2009年的最高值0.409 3回落到2014年的0.187 1;上海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的波动呈现“U”形变化趋势,在2013年达到低谷后,2014年的聚集度提到较大幅度提升;广东省则在2010年开始从最高峰的0.417 5降至2014年最低点0.233 7。总体而言,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在东、中西部地区体现出的规律为:东部省份聚集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聚集度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落后于东中部地区。

(2)其他变量的设定和说明。根据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选取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变量作为下文实证分析的自变量,具体如下:

各地的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能够较好的反映当地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这里的指标专利申请数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假设1:各地的专利申请数量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各地的科技机构和人员投入。当地学校数量、R&D机构数和R&D人员数投入对产业创新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学校数量及相关科研机构、投入的科技人员数量越多,能力越强,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越高。

假设2:各地的科技机构和人员投入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各地的科技经费投入。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直接给予资金政策支持企业进行创新,来自政府的各种资源投入有着社会资本难以替代的杠杆作用。因此政府在科技方面经费投入和财力支持也是影响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假设3:各地的科技经费投入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各地的高科技产业累计投资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初期,政府的资金支持通常超出投资本身的意义。各国经验均表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如果得到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将更具备更大的发展动力,特别在中国,政府对产业的投资力度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直接拉动作用。

假设4:各地的高科技产业累计投资额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各地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数量。企业的聚集是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高新区企业的地理聚集可以获得传统产业聚集所具有的节约交易成本好处,特别是园区内部强调企业之间的信赖和信任关系是高科技企业聚集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假设5:各地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数量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为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障,教育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

假设6: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经济开放程度。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高新区的企业可更好与外部环境建立互动,在知识、技术、人才的传播和共享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根据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平,采用当地进出口额与当地GDP之比作为衡量经济开放度指标。

假设7:经济开放程度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各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往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基础设施越健全和完善。本文采用该区域的道路面积总公里数作为衡量当地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指标。

假设8:各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以上相关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8年~2014年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nd金融数据库。

3. 计量结果及分析。对比表1中GMM估计及其与随机效应(RE)估计或固定效应(FE)估计结果后发现,GMM的估计结果更优良,拟合度更好。因此以下分析以GMM估计结果作为分析的基础:

(1)当地的高科技企业聚集数量对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假说4得到了证实。当高科技企业数量提高1%时,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将提升0.667,这表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可以借助高科技企业在数量上的聚集提高自身的产业聚集度,实现跨产业再升级。通过聚集众多的高科技企业打造优势产业聚集群,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2)当地高等院校数量对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假说2未得到了证实。当地高等院校数量提高1%时,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将降低0.231。此外,当地的研究机构数量也对当地高科技产业聚集度造成不显著的负向关系。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与其院校数量之间存在负向效应的可能原因在于高校的产学研成效未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3)科技人力和资金资源投入。R&D人员数量投入对高科技产业聚集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假说3得到了证实。而R&D经费内、外部支出对中国各省份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产业聚集的影响均为正面影响,但前者没有通过显性检验,只有R&D经费外部支出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当R&D经费外部支出提高1%时,各省份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将显著提高0.061,假说3得到了证实,与之前我们预期科技经费投入对产业创新有正的影响假设相符。

(4)专利申请数(PAit)对中国各省份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产业聚集的影响为负,但无显著效应,假说1未得到证实。当专利申数提高1%时,各省份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将下降0.059,这表明当地的专利申请数提高并没有对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可能原因在于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专利质量仍有差距。

(5)假设4中的各地的高科技产业累计投资额与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度呈正向相关关系未在最终实证结果中得到证实,这也表明中国目前单纯依靠投资的方式来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成效不明显。近年来各地掀起了高新区的建设热潮,而不顾实际条件和经济效益创建高新区容易出现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规划不合理、同质性严重等问题,因此对高科技产业的累计投资额的增加未必都能对该地区的高科技产业聚集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6)当地经济开放程度对区域高科技产业聚集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假说7得到证实。当地经济开放程度提高1%时,各省份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均显著提高0.161。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能够通过外资的带动和示范性扩散作用,学习和吸收外资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当地的中资企业也可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积极转变其生产方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对当地的高科技产业聚集有直接的拉动效应。

(7)当地GDP对区域高科技产业聚集显现出正面的影响,假说6得到证实。表明只有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高科技产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但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区域高科技产业聚集没有显现出正面的影响,假说8未得到证实。笔者认为可能原因在于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来看,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当前高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机场、港口和道路基础设施载w,从而导致了当地基础设施没有对高科技产业聚集产生积极影响。

三、 研究结论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聚集了众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是推动高科技产业化、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急先锋”,也是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地方经济增长最快、投资回报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发展基地,在带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但根据上文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区域高科技产业聚集度与所在区域的高等院校数量、R&D机构数、专利申请数、高科技产业投资额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负向相关关系,其中高等院校数量、高科技产业投资额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我国高科技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率低下、产学研机制体制发展滞后、科技成果转换和基础设施规划不完善是无法体现区域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的主要因素。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影响聚集度的因素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无形之手”,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笔者建议未来有必要将高科技产业聚集度的影响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进行聚集经济、高科技产业园与中国高科技产业创新统筹规划,这对于探究中国产业创新的驱动力,充分发挥聚集优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新豹.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6):72-76+103.

[2] 张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2.

[3] 于永达,王智辉.基于集聚优势视角的资源诅咒现象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55-60.

[4] 于永达,荣飞.经济赶超条件下集聚优势的政策与效果[J].改革,2009,(12):21-2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6BJY156)。

第2篇

潍坊滨海是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既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规划的“四区三园”中占据“一区一园”,又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集约发展区。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潍坊市制定了《潍坊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潍坊市委也做出了《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施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出,举全市之力突破滨海。滨海经济开发区也提出了“一城四园”的规划结构。这为滨海新区的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中突出要建设滨海水城和七大特色海洋产业园区,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融资困难无疑是在新区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融资策略进行研究为进驻滨海新区的企业找出适合自己的融资策略,解决多数企业的融资困境,从而为产业园区建设献计献策,为突破滨海,拓展融资渠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投资融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意义

1.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滨海新区的“一城四园”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企业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直接导致银行业负担过重,增加不良资产和坏账比例,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本论文旨在研究在园区建设中能够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多种融资策略,为企业搭建更为广泛的融资平台,通过构建更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来为滨海特色海洋产业园区的建设保驾护航。

2.提高经济效益,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通过对发展特色海洋产业园区的融资策略的研究,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企业可以根据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

滨海特色海洋产业园区建设以海洋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为主。海洋高科技产业是充满风险的产业,因此依靠银行来支持海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多种多样的融资渠道来满足海洋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海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4.选择合理的融资策略,实现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园区内各企业自身的特点不尽相同,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策略,使企业能够在控制融资成本的同时,保证企业资金的充足。滨海特色海洋产业园区建设还应该以大局为重,不仅是要解决现在产业面临的问题,更应该以未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三、滨海建设特色海洋产业园区的融资策略研究

1.内源型融资策略

内源型融资策略是园区内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原始资本的积累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实现的融资策略。该策略来源于下列几种情况:(1)个人存款。个人存款主要是指企业负责人、管理层和内部员工自己的储蓄。该融资方式由于是企业内部融资,因此具有融资成本低、资金使用方便的优势。(2)亲戚朋友借款。即企业负责人、管理层和内部职工从亲戚朋友处筹借款项。该融资方式一般需要通过合同的方式来界定合同双方相应的权力和义务。(3)私人投资者。园区内成长性比较好的中小型企业会吸引一些正在寻找合适投资途径的投资者,他们投资于该企业对双方都是双赢的。

2.债务型融资策略

该策略通过第三方的担保或企业的信用来取得资金供给方的资金使用权,并以一定的利息作为对资金供给方的回报。该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是海洋产业园区内企业常用的融资策略。该策略适合园区中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难以贷到。(2)发行债券融资。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私募发行和公募发行。(3)商业票据融资。该模式要求票据发行人具有很高的信用级别,因此该模式适合大型企业,不适合信用级别低的中小企业。

3.股权型融资策略

股权型融资策略是企业面向全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常用融资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方式来实现。(1)直接上市融资。符合发行条件的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国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来上市,也可以通过香港市场上市,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海外上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选择创业板市场来上市筹集资金。(2)间接上市融资。特色海洋产业园区内多数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且多数不符合直接上市的条件,可以通过借壳的方式来间接上市募集资金。企业通过购买某上市公司部分股权来获得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通过优化资产配置使上市公司的利润获得高速增长,从而达到再融资的条件。对产业园区内中小科技企业来说,间接融资是比直接融资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

4.吸引风险投资策略

滨海特色海洋产业园区主要以新型海洋高科技企业为主,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适合该策略。风险投资主体主要有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两种。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源

一、台湾产业结构升级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阶段,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口扩张时期。在这一阶段,台湾依靠“美援”,决定发展进口替代工业,采取了以农业养工业、以工业促农业的政策。该阶段台湾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体,工业相对薄弱,服务业相对稳定。60年代日本重点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原有的轻纺工业、组装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海外转移,台湾利用这一时机,开始发展日本梯度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960年,台湾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8.5%、26.9%、44.6%,就业比重分别为50.2%、20.5%、29.3%,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工业产品出口值占总出口值比重分别为67.7%与32.3%,这标志着这一阶段台湾还属于工业化前的资本积累阶段。60年代进口替代效果显现,1963年工业生产净值首次超过农业,表明台湾工业逐渐取代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O年代中期,重化工业进口替代战略和劳动密集型出口替代战略并重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台湾利用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基础和经验以及国际上的有利条件,积极引进侨资、外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工业,走上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及新兴市场崛起的背景下,日本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把资源耗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部分移至台湾,台湾进入重化工业进口替代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高级的进口替展战略和高级的出口扩张发展战略并重发展时期。1974年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对台湾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迫使台湾将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调整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转向第二次进口替代,即高级形式的进口替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从轻纺工业转向重化工业。继1974年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超过轻工业后,1978年,重化工业再次突破半数,此后重化工业的比重一直超过轻工业。80年代初期国际经济的大动荡,再次使台湾陷入萧条局面,为了加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台湾制定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发展方针,即高级的出口扩张发展战略,提出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把原有技术层次低、附加值小、耗能多的产业逐步转变为技术层次高、附加值大、耗能少的产业。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目前,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他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经济的崛起,使台湾的出口商品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台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很难占明显优势。因此,台湾继续把产业升级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到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工业上来。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通讯、信息、电子等新兴产业获得长足进步。从总量看,2004年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产值达5.6兆元(新台币),占台湾整体制造业生产总值的54.2%;从变量看,台湾高科技产业产值增长迅速,1990年至2000年,高科技产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4.4%,2004年达到16.8%。从出口看,2000年至2004年,高科技产品出口值占台湾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6.3%,逐年提高到55.8%。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专门技术人员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百分比也由5%增加到11.1%。

二、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相对应,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阶段。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经济发展方针是“以农业培养工业,以T业促进农业”。当时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轻纺工业为主。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主要是一些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有关轻纺工业的技术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确定为“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当时职业学校类型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医事、海事、家事6类,共22科,多为高级与初级合设。其中,农业职业教育在整个台湾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50年代初,台湾农业职校在校生人数约占全部职校生的1/3。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工商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时期。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的产业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外向型工业企业随着出口导向型T业发展模式的成熟不断增加。同时,为工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获得快速发展。为满足经济发展对工业和商业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台湾开始重视发展工业和商业类型的职业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的总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和商业职业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农业职业学校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比例上都呈下降趋势。工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数由1960年占全部职业学校学生数的15.4%上升到1970年的35.9%,商业职业学校则由31.9%上升到43.6%。1975年农业职校学生仅为全部职校学生的5.5%,学校数量由1965年的42所减少到1975年的6所。

同时,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格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到1970年底,台湾将所有公私立职业学校的初级部均予停办,将40所省辖县市立职业学校改为省立职业学校,将部分改制为省立高中兼办职业科,将发展专科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这一时期的重点。调整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比例,提出从1969年起5年内将普通高中与高级职业学校在学人数的比例由6:4调整为5:5,到1980学年度调整到3:7。1975年,职业学校数量达177所,毕业生人数为75428人,普通高中数量为195所,毕业生人数为53608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数已超过普通高中。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调整和水准全面提高阶段。20世纪70年代,台湾提出“工业升级”政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又一新课题。同时,由于20世纪60年代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已呈现不适应现象。一是60年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为当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的,不能很好地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二是过分注重数量发展,使得职业学校尤其是私立职业学校质量普遍偏低,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台湾认为,在今后的时期,要更积极地改进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工业升级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素质。

针对经济发展需要,台湾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层次作为这一阶段发展的重点。1974年,台湾成立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标志着台湾由技术职业教育、专科技术职业教育和技术学院组成的完整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经形成。1979年底,台湾规划分期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1983年公布了“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草案,规定凡不满18周岁未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均应接受部分时间职业进修教育。为了配合产业迅速转型和升级的需要,1983年对工职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推行“群集课程”,即将相同或相类似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及技能水准的职业归为一种“群集”,每群再依其现有职业领域及台湾工业发展政策,制定各群集应有的科组,这种课程标准对学生就业和转业具有灵活性。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和水平阶段。由于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台湾经济结构进入转型期,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到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上来。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大大增加,高职程度的技术人员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促进科技教育水平的提高,台湾宣布实施“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研究制定了《改进技术及职业教育方案》,对职业学校及专科以上技术学院提出改革要求。从1985年起重新开放私立专科以上学校。1987年公布了《专科学校法》,明确专科教育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培养适用专业人才的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方面,台湾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扩充本科层次的职教招生规模,把办学绩优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二是把部分技术学院改为科技大学。三是在普通教育体系方面,台湾于1996年出台政策,让普通大学附设二技,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通过改革,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已经逐渐高移,规模也逐年扩大。据统计,1995~1996至2002~2003学年度,台湾科技大学由0所增为15所,技术学院由7所增至56所,大学附设二技院系(二年制本科)由2所增为37所,专科学校则由74所减为l5所。1997~1998至2001~2002学年度,高等职教各层次在校生变化情况是:博士生从378人增长为854人,硕土生从2166人增长为8768人,大学部二技生由3万人增长为15.6万人,四技生由1.4万人增长为11.8万人,而专科生则由43.4万人减为40.7万人,基本保持不变。

三、职业技术教育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战后台湾经济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转变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职业技术教育是推动其迅速转化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产业结构由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主的渐次升级过程,职业技术教育也实现了由初级职业教育向高级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培养产业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等多层次技术人才为宗旨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不断发展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首先,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动态吻合,保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台湾根据产业升级的阶段适时地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处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阶段,台湾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方针确定为“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农业职业教育成为发展的重点。60和70年代,台湾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工商业专科职业教育获得迅速发展。从8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科技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台湾的职业教育开始向高层次发展,技术学院、科技大学迅速发展,相应的新兴学科不断地被充实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科设置中,源源不断地为产业结构升级输送需要的技术人才。

其次,建教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合适的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建教合作是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起始于1951年。建教合作是指教育机构、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建教合作通过轮调式、阶梯式、进修式、委托式、实习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使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围绕企业的技术需要展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吻合;同时也将产业界的人才需求锁定在职业院校,使产业与职业院校密切配合,达到教育与建设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服务的效能。

第4篇

一、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目前,上海有近30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由于历史的变迁,目前本市高校比较集中于上海的东北角(杨浦区)和西南角(徐汇区),在高校周边还积聚了不少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研究与发展氛围。从1999年开始,市政府在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新一轮政策聚焦,与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手一方面吸引国外知名企业人驻,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园区的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进人园区发展,加速了技术创新源泉建设。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近几年先后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人风险投资等等。高校科技产业在近3年内发展很快,已从产品经营提升到资本经营阶段,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具有大、新、活的特点:

大:即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如交大南洋、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昂立等。其中交大昂立在1998年通过组合社会资本,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年营业额2亿元跃升到8亿元以上,保持了在保健品行业中l0年不倒的纪录。

新:即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新办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规模大、体制机制均有创新的科技企业,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如复旦网络、交大盈河、海鼎实业等。

活:许多已毕业的学子和留学生在母校周边,依托母校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年轻人才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高校周边科技产业旺盛的发展势头,如复旦金仕达、携程旅游网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是带着与高校周边地区结合的强烈愿望,在形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一般来说,高校的科技人员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工商企业的注册、管理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了解不多,对企业在市场中如何运作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而这正是地区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基于这一点,高校周边出现了许多区、校合办的科技园,专门扶持科技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目前全国有36座大学科技园,上海有4座,并在蕴酿新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事实表明,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具有先导作用、积聚作用,辐射作用、整合作用和示范作用。

先导作用。高校要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必须时刻跟踪国际科技先进水平,不断调整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这必然会对地区科技产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上海交大的数字技术、复旦的基因技术、华东理工大学的纳米技术都是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集聚作用。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地区内的资源,包括人才、成果、技术、资金、信息、设备等,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聚,并在集聚本地区资源的同时,吸纳周边地区的资源。这种积聚、吸纳的范围和数量将伴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扩大而扩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活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群落。

辐射作用。高校科技产业作为知识资源的荟萃之地,通过知识的扩散与应用,逐步向传统产业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目前,上海有l0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半数在徐汇区、杨浦区和张江开发区内,已积聚了5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必然会优胜劣汰,向周边地区辐射,并有可能向全市乃至全国辐射。

整合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从学校分离出来的科技企业中的科技创新最为活跃。依托高校的优势,通过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示范作用。由于高校在催生民营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产业,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科技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可以为地区内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借鉴。像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的校办科技企业在l0年不到的时间里已实现了两次管理理念上的飞跃,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科技企业表现出相当大的信心和决心,这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行资产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其他社会力量创办新型企业提供了范例。

二、促进区、校间紧密合作创造“互动双赢"新模式

高校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相对较浓,科技人才的相对密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上有地缘优势,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先行一步,尽快形成一个科技产业的高地,不仅对于本地区的发展,而且对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都是有利的。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关注高校周边地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尽量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和扶持,使之发展得更为迅速、健康,真正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转变观念,拆除围墙,营造区、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认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条块分割”的围墙。实践证明,区、校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区、校之间的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克服狭隘的“门户”观念。要切实增强“科教兴区、科教强区”的观念,充分认识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识到利用科技力量参与地区经济建设,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世纪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要让企业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组合技术创新要素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拆除围墙,实现优势互补,使区、校合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2.构筑舞台。用好载体,进一步拓展区、校合作的发展空间。

——积极开展高校与地区的长期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所进发出来的科技需求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舞台。这几年,徐汇区、杨浦区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全面、长期的多边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产业上的引导服务上的配套,造就了一批像复兴高科技集团、交大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建立联合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校合作可把联合研究、开发和建立生产基地作为载体,如已建立的上海交大慧谷创业中心、杨浦高科技孵化基地等。这些联合基地把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竞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增强企业和地区开发能力的一条效途径,也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创办好高校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践证明,学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由地区政府投资参一股的复旦高科技园、上海交大高科技等,直接依托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使技术密集的科技攻关成果较快地实现产业化,在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的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经济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开展多形式和深层次的区、校合作。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要大力发展以高校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业,如政府可提供土地资源,帮助高校在校园外兴建教师和学生公寓,并在生活区内参与物业管理,引进商业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拓展文化和生活服务业。而高校也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源、信息网络、体育场馆等,有条件地向地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利用高校的综合优势,参与地区工业企业的改革。大学的科研成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工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企业可以运用“技术+资金”的模式,对地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资产重组,可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闲置厂房与现有设备,以产业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资金为后盾,实现传统工业企业的第二次创业,这既可以拓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又可以为地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3.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为区、校合作营造完美的创业环境。

——要突出产业导向,对高校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实行“政策聚焦”。地方政府要立足长远,着眼于全局,鼓励创办各种创业中心和科技型企业,努力为高校科技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要根据市政府的“科技成果转化十八条”的政策精神,创造性地与地方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税收、金融、外贸、物价、土地等各种政策服务,让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初期以凝聚人才、吸引资本和快速积累为主,积蓄力量,使其尽快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荟萃的优势,完善人才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以优惠的人才政策,把高校中大批有胆有识、有真才实学的科技精英吸引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舞台上来。要海纳百川,积极吸纳国内外、校内外的优秀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柔性”人才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发展成为地区中的科技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制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由于高科技产业本身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其发展既要有国家投资的“输血”机制,更要有运用政府扶植来营造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于目前高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瓶颈制约的问题,可采取地方政府“投”一点,高校自己“出”一点,科技企业“筹”一点的方式,组成“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企业投资基金”,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金介入。此外,还可以鼓励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结合,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风险投资以及创业板挂牌上市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

4.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在区、校合作中的先导作用。

——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提倡高校科技人员进入区属企业。通过双方的接触,激发科技人员的灵感,拆除企业与科技人员之间的“围墙”。实际上,企业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成果,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经营理念,而这些单靠科技人员在科研院所是研究不出来的。

——改革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激活科技创新源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必须从分配机制人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人员,落实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权益,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入股与分配,对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知识经济的分配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行按才能与股份,并按业绩得报酬的分配方式。知识经济的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其分配制度必须体现知识、信息、技术的价值。超级秘书网

——鼓励科技成果持有者兴办企业。这一方面可以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企业与成果所有者相互之间的扯皮,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为此,要制订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奖励带头创业、敢于创业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

第5篇

在当前国内科技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园区建设方向没有明确的思路,地域文化的特征没有显现,科学技术服务的主体并不突出,科技园区的建设出现泛工厂化,另外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不合理的规划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在政策的制定上家没有根据不同的类型对不同科技型园区用地及使用规模作相应的规定指标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与之相应的是政府在科技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起到指导性及建设性的作用,使科技园区的建设更合理,对于所在城市的经济与文化有更好的提升与促进的作用。

国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民创新”的号召下,对于创业具有重要平台作用和载体的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掀起了建设的热潮。现在,全球约有1200个左右的科技园区分布在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各国或地区政治制度、管理体制、技术创新水平、发展战略、文化背景的差异,因而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互不相同。科技园区的发展极不平衡,既有历经艰难尔后成功的典范,也不乏付出极大投入,却以失败而告终的案例。即使在美国, 大约有50%左右的科技园区运作并不成功。在我国90年代初相继建设了53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建造有战略意义的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空间。北京的中关村是其中科技园区的重要代表,为高科技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即使是在中关村,也存在着大量的组装、营销,而核心技术多是从国外引进,很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更没有领导世界科技新潮流的高端产业。在当代高技术及产业化业已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都迅速的建立了大量不同类型的科技园区,无论是在已有60、70年发展历史的欧美,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科技园区的建设已成为强劲的趋势。

在目前科技园区的发展建设中存在着盲目性,无计划性,缺少针对性等诸多问题,作为保定市大学科技园第一批入驻企业,我们深知科技园区这个平台对于企业的意义与作用,同时对于当前国内科技园区大量的建设应该避免其盲目性。

第一,改变现阶段科技园区建设的“粗框型”建设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首先,产业园应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便于政府的管理和调配合理的建设及发展制度。对政府的决策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在政府着手审批科技园区建设之初应该对本地域的产业规模,科技型劳动的发展规模及后续发展潜力应该做出相应的评估,以正确的根据地域化的经济规模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措施。

建立科技园区形式的多样性并规范化,如:产业中心、技术园区、研究园区、技术工厂等。这样做的好处是:现有的科技园区一方面有的存在着土地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有一部分园区规划不合理后期发展空间小制约企业的发展。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进行不同园区用地的合理规划,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多相对用地面积紧张的情况系显得尤为重要。园区规划要一次到位,分批次实行。比如研究园区注重绿化率,生态系统;技术工厂注重规划的容积率,交通的便捷性等等。

其次,科技园区的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互融合,影响深远。科技园区的规划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以及城市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在进行土地审批的过程中应该依据城市空间的职能划分出不同类型的科技园区,例如周围易于居住劳动力充沛的生产型园区;周围技术工厂密集的高科技型园区;周围环境优美的创新型研发园区;交通便利运输方便的物流园区等等。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注意不同园区用地指标不同的问题,从而避免在建设中大量的土地浪费。通过科技园区不同类型的合理划分达到合理的规划布局,从规划、建筑到后期的运营都体现出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二、要提高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关键的是要从我国科技园区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这一实际出发,通过制度环境的建设来提高创新资源的丰裕度和集成度,刺激创新主体间采取集成运作的方式,使创新资源与创新主体间高度集成于技术创新,以此来提高我国科技园区的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

第三、对于不同类型的科技园区,地方政府应给与在不同类型的政策支持。或免除征地费用,适当减免企业的相应税收,或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努力从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为科技园区的企业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与运营环境条件。

第四、给予企业配套周期性的扶持。在后期企业进驻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现有的国家扶持政策外更多地要加强与金融部门,银行的合作,争取低息贷款。可以依据不同的建设及公司的类型进行风险评估营造良好的金融与企业发展的氛围。

第五、加强调控下的管理调控组织建设,提升集群服务能力。基于集群化政策要求政府将重心放在促进企业发展上,企业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的合作上,并为这些合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条件,高度重视市场机制下的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服务业的发展。

第六、科技园区与地方城市经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城市的发展建设是科技园区的强大支撑,两者相互融合,关系到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它们的融合需要建立基础的平台和运行机制。科技园区应从实际出发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建设适应地域文化的运行机制,通过合理化的策略使政府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与文化的氛围,使本地的优秀企业能留得住,外地的企业能引得来,促进经济、文化的繁荣,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6篇

【关键词】产业同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创新

河北省主要囊括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区域经济的核心在于互动和联合,河北省的腾飞主要是依靠产业腾飞来带动。尽管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已多年,但结果一直不尽人意。产业结构能否实现有效调整并高级化,是河北省能否快速发展和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加快河北省产业之间合作和互补,合理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区域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河北省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助于河北省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河北省的快速腾飞。

一、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模式、广度、深度、构成等都发生着新的变化,不仅呈现出产业链整体化、层次高端化、企业组团化的特点,而且产业转移的重点从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转移,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资本密集型的汽车、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河北省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历史机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承接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首先,要尽力发展区域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对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有所选择,逐步减少或取消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和待遇,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引进。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科研教育人才的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中的“高”、“精”、“尖”技术产业。抛弃“大而多”的思想,加大地区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实现接、放结合的双向转移。

二、尽快融入环渤海产业结构统一协调战略

应将环渤海地区看作一个统一的经济体,要将自己置于环渤海地区整体框架之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强环渤海地区合作开发和整体开放,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现代化和高层次化。一是把环渤海地区有效联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区内共同优势。对于各个地区来说,应该加强各个港口之间以及港口与腹地之间联系,取消各自为战状态。第二就是发挥骨干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以此带动兄弟城市的合作共赢发展,要加强环渤海地区城市的经济联系和有效合作避免无效竞争。三是沿海港口为龙头、通过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明确各地的分工关系,使得河北省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四是实施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比较优势,各省市之间要进行横向联合以形成合力发展经济,联合扩大煤炭出口、联合开发创汇农业、联合开发国际旅游业等战略,推动环渤海地区的整体开放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构筑京津唐高科技产业带,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京津唐高科技产业带由高速公路以及沿线的开发区为主组成的点轴系统,产业带内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报税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产业带资源,实现“点”到“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让产业带的品牌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把滨海新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协调合作作为京津唐产业带协同发展的先导,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打破体制制约,形成体制、机制、规模的一体化和统筹化发展格局。利用产业带各开发区实力和规模的梯度,充分发挥产业带内的扩散功能。将天津产业加工制造优势和北京的科研开发优势以及河北的低成本承接优势结合起来,共同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势能。各开发区间互相借鉴学习,进一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整个产业带的一体化。

四、实施区域开发重点,激活区内经济龙头和培养核心增长极

一是以京津冀的合作开发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逐步形成“一个核心,两个翅膀”的区域开发重点格局。形成一个既有龙头带动又有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组织结构,无论从中心城市到,还是从局部到整体区域发展联合都是对经济产生促进作用。二是以京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为主导,优化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三是强化中心城市龙头作用,通过大型中心城市在金融与人才科技等方面的辐射作用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网络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五、逐步建立统一有效的权威性区域协调机构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协调机制。可以首先由民间、地方等较低层次的合作逐步开始实行,经过慢慢发展发展,最后形成高层次的环渤海区域性协调机构。这个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在区域协调以及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在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力布局等方面,要奔着协调公正解决区域联合的重大事项的态度,制定河北省发展的政策,以保证本地区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

六、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是环渤海区域一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对于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要做好规划,仔细研究,以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要成立专门机构来保证经济圈内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区域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的规划时,要保证地区的资源共享与合理分工以实现环渤海区域市场、资源、环境和消费结构的相互协调发展。三是进行环保方面的合作,实施生态及绿色经济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周立群,谢思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67-172.

[2]王永锋.环渤海地区产业同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2008.

[3]林仲豪,陈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的统计数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9:11.

[4]黄烈亚,翟印礼,梁霁.产业结构变动与林业经济增长:贡献与差异[J].林业经济,2010.

第7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物农业,生物医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地形复杂,物种丰富,是一个珍贵的基因宝库,生物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许多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但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非常弱小的产业,产业化现状不容乐观,生物产品产值较发达国家相差悬殊,产品科技含量、附加价值低,大部分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如我国高新生物医药产品中90%为仿制品,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不及美国的1/15,出口额不到美国的1%。因此,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产业加以鼓励发展,如何让其迅速发展壮大,扩大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值得思考的课题。

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目前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世界各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报告和趋势预测。(二)国外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经验(主要指政府政策)评述及启示。论文大全。(三)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差距的对比,指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四)试图构建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

2.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1微观基础状况

从生物技术企业增长速度来看,随着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将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一批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创业。近几年来,我国生物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中国大陆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约274个,生物技术企业36家,1998年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有315个,生物技术企业超过261家,到2005年涉及生物产业的开发区、科技园区、基地等园区有168个,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或直接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数量近3000家,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约3000人。如上海2003年新增研发型企业56家,年增幅80%以上,以上海开拓者药业为代表的专门从事委托研究(CRO)的企业,由于与跨国企业联系紧密,发展速度非常快。又如天津从事生物医药,诊断试剂,生化药物,干细胞研发、生产活动的公司超过60家,其中多数是近年来新成立的。

从生物技术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所属领域来看,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医药、农业方面。根据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年对1035家生物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72.14%的企业集中在这两个领域。另外,虽然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生物园区,鼓励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但初具规模的产业化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其中上海、北京两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总数的41%。

2.2规模及增长态势

农业方面,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的研发与生产上。生物农药是近几年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我国生物农药的主体是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其产业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昆虫病源真菌制剂、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拮抗细菌生防制剂等方面。我国目前大约有2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生物饲料产品是包括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前沿技术开发和应用于各种饲料工业的生物产品。我国生物饲料产品主要集中在饲料添加剂上,包括饲料用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产品等,目前我国饲料用酶制剂年产量5000吨,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目前临床诊断试剂以生化试剂和免疫诊断为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临床诊断试剂和基因芯片的研制,可以快速地做出诊断。国家科技部、科学院、自然科学基因委均列项支持,企业更是抢先进入。我国自1997年开始生物芯片的研究以来,已研制出有一定实用意义的基因芯片及检测仪样机。目前我国的生产生物芯片的生产企业约30余家,但大部分还处于研发阶段,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开始将产品投放市场。

3.我国生物技术存在的优势和不利条件

3.1存在的优势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优势首先体现在有利的需求条件。中国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把握国内市场机遇等方面要比国外企业容易,也比国外市场容易;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的成长和规模扩大,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引进和创新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如果本国市场规模小、成长慢,会使本国企业形成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和保护主义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们对生活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为生物医药创造了机会。

其次是我国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成果。论文大全。国家自然基金、政府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以及各省市的创新基金,这些政府基金对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目前我国在生物领域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3以上,由此促使我国生物技术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例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的发展和应用、蛋白质组学、克隆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生物芯片等领域的科研工作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3.2存在不利条件

熟练劳动力紧缺。论文大全。熟练劳动力本身所含有的人力资本,需经过大量的投资才能得以形成,是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改革开放后,我国向海外派遣的留学人员中有近60%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却缺乏优秀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技术兼经营型的产业化人才更显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知识引进与创新能力较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通过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和引进管理经验,提高了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效率。生物技术产业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对高新生物技术知识积极地进行引进和吸收,可以缩小技术差距,节约研究经费,获得跨越式发展。

认清我国国情,看清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们对生物技术可更好的做出了解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德亮,王爱君.有效市场竞争环境建设的理性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0(3):21-23.

[2]田杰棠.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1):90-93.

[4]欧新黔.努力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22(12):1-3.

[5]王舜,李蒙.生物技术与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122-123.

[6]陈文晖.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04,32(3):26-28.

[7]韩孟.大力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11):34-37.

[8]谭双顺,李斌.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1):119-123.

第8篇

20世编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群原理对一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学术界、高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

产业集群是指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业务上横向相关或纵向相关的、交易机制上遵循市场法则的多个企业集聚体。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一个区域同类企业的总和不是产业集群;多个关联度低的企业在一个地理区位上的集聚不是产业集群;一个企业内部沿产业链向上下延伸或横向发展,形成的多个分厂,也不是产业集群。因为形成产业集群很重要的因素是有上下游的需求关系,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

二、产业集群对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工业园竞争力决定于其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而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决定于高科技产业集群。我国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珠三角、长三角、闽南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群。这些区域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上也在全国首屈一指,不少产业集群产品的产销量都在全国排名前茅。

(二)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经济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东莞、江苏的苏州、浙江的绍兴等产业集群集中的地方,工业园区的经济增长大都以30%左右的速度迅猛发展。

(三)产业集群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的源泉。2003年数据显示:产业集群发展最好的20个城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全国前20位。这些产业集群发达的城市,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高于中西部地区全省的财政收入,一个镇的财政收入高于中西部一个地级市的财政收入。

(四)产业集群是新型工业化和结构升级重要动力。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工业园区工业化,有利于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五)产业集群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重要动力。产业集群和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是互动的关系,通过对比显示,产业集群发达工业园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推进得最快的地方。

(六)产业集群是节约能源、集中治理污染的有效方式。相对而言,产业集群发展,一方面可以实现能源的充分或循环利益,同时可以集中治理污染,通过规模发展降低经济成本。

(七)产业集群有利于构建工业园区创新系统,促进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既促进了交流,也强化了竞争,因而为创新创造了条件,也创造了需求。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推动了一定范围内的技术进步。

三、工业园区走向产业集群的思路

(一)制定产业集群的政策

针对各地工业园区存在的区内企业互不相关和缺乏联系的状况,各地要制定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政策,政府要切实作好战略规划,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政策措施,避免“形象工程”。要切实培育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战略的实施,将产业集群政策上升为区域经济战略政策的中心,加强区域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的研究,制定完整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和科学的系统的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体系。制定以促进产业集群为重心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积极发展针对集群的专项发展基金,成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建立以产业集群为重要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业集群的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集群发展的政府和社会成本,切实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减少各种摊派和乱收费行为,加强治安环境和无欺诈的诚信体制的建设,招揽集群发展的各类人才。制定以产业环境配套为主体的引资政策体系,注重对本地企业与外资对接的培育,包括产业上下游的关联、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关系,国外市场开拓与本地市场培育之间的关系等。制定以促进关联主要内容的集群政策体系,增强企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扶持支持产业的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规范和指导企业的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环境,维护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声誉。

(二)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首先,对于新建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于新进园区的企业之区位决策也应该明确是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对于工业园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之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针对现在工业园区内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可以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尤其是要积极为进入工业园区的跨国企业提品配套与相关服务,以增加这些企业的当地植根性,促使其能够在当地发展下去。这种以产业环节分解为契机的模式既可以大量地增加工业园区的新增企业数,更将加强企业的植根性和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各工业园区应该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现在已有的产业特色与优势,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不应该不顾实际情况都采取相同的发展战略,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趋同。

建立一个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在工业园区内必须大力培育和规范各种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市场调查公司、技术咨询公司、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为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支撑。此外,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功能,尤其是在工业园区内要加强专业孵化器的建设。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风险投资的聚集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在硅谷就有大约1/3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汇聚于此。我国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亦需要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区内。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国外风险投资资本,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国内资金来源成立更多的由多元投资主体构成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

(三)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机制

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更多的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同当地大学、科研机构之相关的实验室建立定向联系。企业人员可以通过不定期地访问这些定向联系的实验室向研究人员就他们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并了解到这些机构所从事的研究可能给他们公司带来的机遇与帮助。而大学和科研机构则应鼓励他们的员工及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去考察以熟悉企业的情况并了解那里的机会,也可以允许他们到当地的工业园区内去兼职或担当技术顾问。此外,大学、科研机构还可以与当地的高新技术企业组建联合实验室或开展合作研究计划。

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为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设立进修接受继续教育的课程计划,并允许这些学生可以写出论述与其企业兴趣有关的论文来获得学历或学位。为了增加这种课程计划的有效性,应该聘请当地企业中有实力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我国的大学、科研机构目前仍旧主要依靠国家或地方财政来支撑其运作,这种经费上的依靠所衍生出的规章制度有一些是妨碍产学研互动模式之建立的,如科技成果归属之界定、不允许员工到外面去兼职和创业等。显然,成功的产学研互动模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校、科研机构制度上更进一步的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改变大学或科研机构之传统定位,改变它们单一来源的经费模式,放宽研究人员兼职和创业的限制,尊重知识产权、鼓励研究成果的尽快转移与扩散,以形成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活动互动、互补和利益共亨。

(四)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由于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投资。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来说,邻近的大学、科研机构不仅对邻近企业的发展具有外部效应,而且,当产业集群围绕着大学或科研机构之集中地时,集群的发展最有效率。因此,政府在集群建设方面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加大对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与集群发展有关的专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造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