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先锋工程论文

先锋工程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6: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先锋工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先锋工程论文

第1篇

跟踪审计是审计部门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交通工程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结(决)算部分阶段或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跟踪审计分阶段性跟踪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当阶段性跟踪审计延伸至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时即为全过程跟踪审计。通常所说的跟踪审计即是指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2跟踪审计的特点与优势

2.1跟踪审计在管理模式的创新

以往的工程建设管理都是由交通建设单位实施,交通建设单位既是项目建设的组织者,又是项目建设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这在管理体制上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容易造成监管的漏洞和腐败的滋生。而跟踪审计通过审计部门及其引入的社会化工程审计力量,以独立第三人身份参与到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中,克服了单纯由交通建设单位这样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弊端,充分体现了交通工程管理的公平、公正原则。

2.2跟踪审计具有更全面专业人员管理的优势

以往交通建设单位实施的工程管理尤其在投资管理上,由于交通建设单位预算专业人员数量有限,可能只是在土建或某一方面的预算人员力量比较强,而在其他比如空调、消防等专业方面的预算力量相对薄弱,就有可能存在这些方面造价控制的局限性。而跟踪审计因为是聘请专业的社会化工程审计力量,各方面的专业人员配备更加精细和齐备,因此跟踪审计具有更全面的专业人员管理的优势。

2.3跟踪审计参与全过程审计控制的优势

以往的工程建设管理主要是交通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对工程决算的审核审计,在投资控制管理上属于一种静态的、事后的、被动的工程管理方式,由于是事后审核,隐蔽工程不可能复原和再现,现场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和真实情况难以核实和考证,很难真正实现对管理目标、投资效益的有效控制。而跟踪审计是从可行性研究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各环节的控制与管理,它可以将事后的审核延伸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重点部位重点控制,管理和控制覆盖到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因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项目目标的管理。

2.4跟踪审计可以及时全面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

跟踪审计人员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进驻工地,通过深入工地现场、参加现场监理例会、项目检查验收以及现场施工组织计划、进度计划、技术措施方案等全面了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情况,为交通建设单位提供合理化建议;掌握洽商变更的内容、产生原因、现场状况、影像等第一手资料等,对变更工程量进行及时的计算与核对,以免日后可能的纠纷。对施工中材料变更等提供预算审核,为交通建设单位及时掌握因变更给造价带来的影响提供及时的参考。为工程管理目标实现和工程造价的确定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必要性

3.1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工程交通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交通建设单位未纳入政府招投标管理平台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选定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监理单位,从而无法提供招投标书、中标通知书等资料,给交通工程管理带来资料不完整和程序不到位的潜在风险。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工程交通工程的立项、规划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进度、完工验收和和竣工决算审计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交通工程全面质量控制。

3.2依法审计的根本需要

目前政府财政资金投资开展的工程交通工程参照《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相关法规依据,在工程项目建设审计中,国家审计除按《审计法》的规定进行审计外,还须参照相关其他法律的要求进行依法审计。开展项目跟踪审计,把相关法律法规有机衔接起来,减少竣工审定价与合同签订的价格之间的不同,更能保证工程交通工程实施的规范性,防止损失浪费行为的发生。

3.3基建审计的自身需要

国家审计部门进行的投资基建审计方式仍以事后监督为主,完全不能起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的作用,尽管传统上的工程价款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一定程度上也能核减部分工程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财政资金支出,但由于审计时间介入滞后、信息不完全对称和潜在的审计风险等原因,使得投资基建审计监督还缺乏相应力度和深度。

4跟踪审计风险的成因

4.1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

①工程管理不到位,结算资料不完整,在工程联系单的签证上,交通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送的联系单未经复核,上报多少就签多少,签证发生变更的原因表述也不明确,签证不及时,多数都集中在工程完工后一次签证的形式。②对工程资料初审工作不够重视,管理混乱,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相关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直接影响工程完工后的价款结算。③工程款超额支付。部分工程付款单后面未附结算依据,有些工程预算与结算都由一个人编制,缺少监督。

4.2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

部分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工作疏忽,还有少数专业水平不过关,经验和能力欠缺,单独完成审计业务就有困难,更有对投资基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未进行深入或扩大范围的审查,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4.3社会审计机构引起的审计风险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规模的扩大,审计机关委托协审机构的外聘业务逐年增长,同时社会审计机构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审计人员快速增加,人员构成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甚至部分机构为了拿到审计业务,盲目降低投标报价,致使不合理低价中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审计质量就难以保障。

5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与强化

5.1运行模式的选择

在运行模式上,交通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选择,除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外,还需结合审计的有效资源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据相关资料表明,交通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有70%以上。交通工程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与多次计价过程的关系。项目建设中越靠前的阶段对工程造价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在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跟踪造价审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时,应尽量优先选择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模式,如因审计问题或审计职责权限等方面的因素而采用的阶段跟踪审计模式,也应当力求将跟踪审计所介入的阶段能尽量提前,从而充分保证审计监控的力度,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5.2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强化

5.2.1高素质的造价审计人员

在对审计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方面,交通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要求较高,要求造价审计人员既能够具备解决审核项目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能够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关系和各专业间的联系,并熟悉施工流程和施工规范,具有较强的市场观念,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的准确、客观与公正。为此,应采用高素质的造价人员对交通工程项目进行科学严谨、正公平的跟踪审核。

5.2.2推行复审制度

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应采用复核制度,可以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交通工程造价的审计风险。即通过工程造价人员审核后,再由项目负责人复核,并最终由技术负责人终审的方式,以最大限度降低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中的风险,确保审计结论的真实、可靠和有效。

5.2.3采用适宜的审计方法

第2篇

地下工程具有以下特性:施工场地有限,作业环境恶劣,其穿越的地下土层经过其他市政工程施工的多次破坏,其现有的力学性能与理论上的土力学基本原则相差较大,其状态是变化的。另外,地铁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周围地表沉降、噪声污染、灰尘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对周边环境影响比较大。城市轨道交通更具有几大显著特点:沿线建(构)筑物密集、地下管线设施复杂繁多,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施工工法种类多,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较短等。这些特点都集中体现了地铁施工的高风险性。地铁通过位置地理环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

1)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下管线设施复杂繁多,涉及到的产权单位比较多。主要有市政污水、雨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国防光缆、通信电缆、高压电缆等,容易造成管线破损断裂、电缆设施损坏等事故,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业的生产、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2)地铁施工沿线建(构)筑物密集,包括各种市政道路、居民小区、商业场所、文物古迹、市政立交桥梁等设施,容易造成各建(构)筑物开裂。

3)暗挖属于浅埋结构,暗挖大部分城市内杂填土层较厚,土层自稳能力差,易造成塌方。

4)地铁施工开挖较深,很多时候都会遇见地下水,但是其周围建(构)筑物密集,降水井的布置比较困难,不可能大量布置降水井,施工中一般需要带水作业,带水作业的危险系数比较大。

5)明挖车站基坑深,离既有建筑物太近,施工难度大;暗挖车站、人防、联络线段跨度大,净距小,施工过程中存在硐室效应,要合理安排施工先后顺序;二衬施工时,需要进行体系转换,如何保证拆除过程中结构安全是施工控制的难点,施工技术复杂。

6)地铁属于市政工程,接口多,质量要求较高,施工做到不渗不漏,既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风险控制的难点。为了控制复杂的技术性的地铁工程设计中的工期、经济和质量方面的影响,必须掌握地铁工程的特难点,提高地铁工程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地铁工程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1)做好设计前期的地勘与周围环境的调查,风险辨识,做到应对风险有针对性措施。地勘与周围环境调查是工程建设前期重要的阶段,不同设计阶段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调查。调查的范围由设计单位给定,一般为影响线路或站位设置以及环境安全等级较高的建(构)筑物和管线。环境调查的方法以资料调阅和实地量测为主。环境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房屋建筑应调查结构的老化情况,结构的裂缝情况,对于有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房屋建筑宜调查基坑支护结构及降水井的施工属性,搜集调查对象相关设计、施工资料等。b.管线一般应在初查的基础上调查管线的权属单位、管理单位、控制闸位置、修建时间、其与拟建工程的位置关系。c.桥涵应调查桥涵的养护情况、外观(新旧)、桥面破损、结构裂缝、沉降变形情况等,应调查桥涵限载、限速等使用属性,还应调查其工作状态,收集竣工资料及相关维修、维护资料。d.地表水体应调查水底淤泥厚度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等;对于河流、湖泊、水库等还应调查堤岸的防洪水位、标高、通航要求、历史最高水位、建成年代、工作状态等,通过现场观测和试验确定其与地下水的联系,搜集水工建筑的设计、竣工资料。e.地下结构物应调查结构形式、基础埋深、使用现状、出入口的准确位置、充水情况等。f.文物古迹应收集相关图纸和沉降观测资料,必要时进行结构鉴定。通过对线路周边环境的详细调查,充分了解其地质、结构特点后,根据以往类似施工经验,并逐个进行方案的研讨、论证。对于超高风险的,应在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有效的规避;对于较高风险的,如果由于线路需要无法规避的,应在设计阶段采取专项设计,专项设计审查的方式论证,从设计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风险预控。

2)进一步做好施工调查,严格审查,层层把关,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a.工程实施前,做好详细的施工调查报告,施工调查的内容包括该项目的设计概况、工程概况、水文气象资料、地质情况、砂石等地材情况、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交通通讯、用地与拆迁情况、环保要求等。通过期间的现场勘查、走访等多种途径,完成施工调查,在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后,结合施工任务计划、工期要求、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和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形成此份施工调查报告。然后根据各种风险特点对工法、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论证,根据专项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明确具体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b.在专项设计的基础上,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坚持工程项目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严格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是从源头进行安全控制的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包括了安全风险措施以及制订措施的内容是否符合各专业工种、各施工部位的安全要求,尤其是应检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完善,从第一责任人到其他责任人再到各班组的安全责任制是否分解落实,有没有一个安全管理监督网络。检查建筑施工的安全器材劳动保护是否完善齐备,对悬崖陡坡、深基坑的可能塌方或滑坡进行检查,并经常性的开展防火安全、季节性的雨季防洪、冬施防冻、炎热防暑等检查。c.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增强施工人员的风险知识、安全技能教育培训等措施,加强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障施工生产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加强风险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地铁工程地下管线密布,周边建筑物复杂,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加强风险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实行信息化施工。例如在施工区域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人工监控信息网,在地铁施工期间对地铁结构工程及施工沿线周围重要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地面道路的变形实施监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来判定围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为业主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地铁结构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基坑变形、应力应变、地表沉降及位移,管线变形、拱顶下沉、净空收敛、钢筋内力变化、土压力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桥基础位移、盖梁不均匀沉降等。

4)实行风险分级管理、预警预报制度。地铁工程周边环境和地质情况较为复杂,风险评估的方法较多,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有故障树法、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地铁施工大多采用风险综合评估,即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将危险源的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对于风险等级较高,危险较大的工程,根据监控量测的数值,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当监控量测结果在允许值的70%范围内,可以进行正常施工;当监控量测结果在允许极限值的70%~80%之间时,就应该加强监控量测的频率,每日上报监理、业主,现场可自行采取措施处理;当监测值超过85%时,现场必须停止作业,上报监理、业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完成后根据专家意见采取加固和支护措施。

5)加强风险管控,确保安全措施费用合理规范。安全措施费用,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国家和业主方的规定,用于改善企业安全与施工环境的资金。主要体现在购买安全防护用具及设备、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安全风险管控科研的投入。施工单位必须确保专款专用,在成本中单独列支。加强风险管控,确保施工安全投入到位。

6)加强科技攻关,提升科技管理成果。昆明地铁是首次在滇池流域地层中修建地铁,地铁下穿地裂缝、淤泥质粘土、盾构穿越泥炭质软土等,施工包含许多国内外领先技术、施工中的众多难点都是新的课题,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正确指导施工是摆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为此施工单位要加大科研技术投入,与专业型院校、设计研究机构以及各参建施工单位共同科研立项,开发推广新工法、新技术。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有效管理,最终实现既定的安全目标。

3目前地铁施工风险管理的几点体会

随着城市地铁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项目数量的增加,事故发生影响面不断增大,社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广大设计专家与学者开始密切关注地下工程风险管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应该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由于国内地铁建设起步较晚,我国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标准存在很大的缺口,亟待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方面的标准。当前应结合国内外地下工程风险管控的研究现状,有步骤的、合理、科学地推进我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标准化工作。

2)加强设计与施工方的沟通。地铁工程的风险因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施工的进展,每个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大不相同。提倡工程设计与管理者对施工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期最大可能的规避风险。目前设计工作繁重,现场变化情况较多,不可避免会出现前期设计与施工不相符,或设计疏漏现象等。做好设计和施工的结合,优化设计,完善施工方案既能节约投资又能加快施工进度。通过已完工程表明,施工中加强与设计的沟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优化施工方案是很有必要的,其结果不仅是保证现场的安全,而且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合理设定中标价位,避免低价中标。在工程预算中,充分考虑该项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全部费用,以不低于成本价为底限进行投标,避免由于行业恶性竞争,一些单位投标由公司经营人员负责,施工由各项目部负责,投标时个别单位为了中标,对现场的复杂因素没有充分考虑以接近成本价中标。由于中标价接近施工成本,一些施工单位就会尽可能减少投入,压缩安全管控经费。安全管控经费的减少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第3篇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沈阳某公司承建的太阳广场,由于对项目的融资风险估计不足,投入工程款2800万元,因甲方(香港某公司)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使乙方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特别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2.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进口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

3.2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FIDIC红皮书关于工程索赔的条款已由第三版的1个分条款增加为5个分条款,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3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

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3.4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3.5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在投标报价前,分析业主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业主的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在订立合同阶段,对于过分刻苛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要求,以减少合同风险.

除进行工程、设备、人身事故等保险外,还应通过保险机制减轻风险损失;通过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转移风险;合理控制风险费.

第4篇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外来人口不断的涌进城市,造成城市的空间容量出现不足,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负荷,为了解决这一由人口问题带来的问题,许多一线城市都相继投资修建地铁。地铁的建设过程多在地下进行,而地下施工情况相对于地面施工来说比较复杂和隐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十分不利于施工的进行,同时地铁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发展进度比较快,然而施工技术与工程建设管理力量很难满足地铁建设的发展进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1地铁工程建设的主要特征

1.1工程环境条件复杂

车站通常采取浅埋暗挖法、盖挖法或者明挖法来修建,有很多都是位于十字路口,工程施工对于交通有一定的干扰。由于地下管网比较密集,紧邻建筑物,工程环境非常复杂;其中隧道采取浅埋暗挖法或者盾构法建设,在城市的干道下穿、侧穿建筑物来修建,同时还可能会穿越河流、铁路以及各种形式的地下管道,在施工当中具备很大的安全风险。所以,为了确保地面不会发生坍塌,地下管线、铁路、道路、地铁、建筑物以及河流等的安全都非常重要。

1.2施工风险大

地铁工程建设大多是城市中心地下线,工程的构成非常繁琐,施工风险也比较大,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施工方法多,但是不可预见的因素也多。如果地下管线改移难度比较大,加上交通改线等因素,不得不由盖挖法更改为浅埋暗挖法来建设,这也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因为地铁修建需要经过很多的建筑物,工程本身的风险以及环境风险都会相应的增加。

1.3工程前期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

新建的铁路工程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地下线的加固、修改以及交通改线等协调工作量巨大,加上时间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地铁建设工程的难度。

2我国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地铁风险管理缺乏整体策划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562-2011)中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中的重点风险进行了梳理,其中,规划阶段风险管理重点是重大风险源的辨识;可行性研究主要是涉及可行性方案的主要风险因素及方案可行性风险。受地铁建设目的与施工场地的因素的影响,地铁项目建设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因地铁建设规模巨大,使得地铁的建设线路较长、标段多与项目参与方众多,造成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协助,又相互矛盾。地铁项目建设在参与各方之间(承建单位,供货商,工程图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建设个阶段之间(规划、设计、招投标及施工)以及各工种之间产生了大量界面,是地铁工程施工现场风险管理工作更为复杂。

2.2地铁风险管理队伍缺乏专业人才

相对于国外的地铁建设而言,我国的地铁事业刚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储备量不足,尤其是缺乏一些具备专业技能素质高、综合实践经验丰富以及能够科学分析预测施工风险并制定风险防范的高精尖人才。根据事故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由人员因素引起的地铁施工事故原因主要有:工程项目设计由新人进行接手,严重缺乏图纸设计经验,使得在项目图纸设计过程中出现错误,然后审核人员工作不认真,将这些不合格的设计方案审核通过;一线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监理单位对地铁建设的质量检测力度不够、相关数据评估不科学,使一些地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格,在投入使用之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见图2)。

2.3安全风险责任机制不合理,缺少先进的管理经验

我国的工程建设系统当中主要包含施工方、监理方与业主三个方面。在现如今的工程建设管理当中,安全风险责任的最主要承担者是施工方,监理与业主监理比较小的一部分责任。但是在实际的地铁工程建设的事故中,安全风险是由多个方面引发的,而不是单纯的施工方的责任,同时,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过去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地铁工程建设的需要。

2.4地质、水文和周边环境等诸多环境因素影响

地铁施工地质有好有坏、含水量有大有小、结构物复杂、管线繁多等实际情况,基坑或区间隧道开挖方法一般为明挖、暗挖、盾构法等工法,施工容易引起坍塌、冒顶、涌砂、涌水、透水、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坍塌等事故。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围护方案才能够确保施工阶段土体稳定、地下管线安全,避免出现地面坍塌、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等事故。

3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建议

3.1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全程策划

为了使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在地铁项目立项之后,开始实现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对地铁的全程施工进行研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突发事故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预测和管理体制。对于地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方式,可以根据地铁公司自身的实力而定,如果地铁公司有能力与时间完成,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可以由公司自己完成,在公司没有能力或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地铁公司可以委托有能力的单位进行制定。地铁施工之前要有明确的项目总体目标、工程实施目标、阶段目标和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方针。对于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等(详情见图3)。

3.2加强监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对于监理人员来说,需要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对于可能用到的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经济类知识与管理方法等都要有所了解。还要注重经验积累,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遇到问题要学会独立解决,也可以请教有经验的人,切不能随意为之。而作为监理单位,要提高人员素质与能力,就需要有完整的培训体系,还有强化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监理情况。

3.3促进监理制度的完善

工程监理应该强化法制建设,贯彻执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方针,有效规范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行为,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积极引导监理工作公正的开展。监理企业与从业人员要奉行“公平、公正”的准则,要实事求是。以法律为准则,以合同为条件,以技术为方法,将法律、法规、合同等视为建设市场管理的核心,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作为监理的重点,才能保证达到建设项目预定的目标。

3.4建立适合地铁工程建设发展现状的安全风险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地铁项目施工需要有国家和各省市地方标准的支撑,并且这些标准也是地铁工程施工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最主要依据之一。但是我国在风险管理技术控制及风险管理技术规范方面还不够全面,所以相关部门需要从地铁施工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全面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法律法规,拟定风险阀值以及数据库系统,提升施工安全性。以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方式明确各个施工部门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在项目立项之前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不合格的工程可以一票否决,结合问卷调查论证等方式对项目进行整改。将规定的安全投入转换为专项提取,结合审计监督的方式提升工作质量。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可以因为任何外界情况造成挤压占用,也可以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落实各项方案,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体现动态施工以及动态管理的实效性。

3.5严格控制地铁勘察,探明地铁修建的地质情况

在地铁修建的过程中,对地铁修建的地方进行勘查是一个必经的步骤。在地铁修建的设计阶段应当对地址的稳定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地铁修建的地方不能包含不良地质。针对错综复杂的管线,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地铁的位置。分析底层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在地铁施工中还应注意进行技术交流,以便各个单位能够对地铁的修建掌握详细的资料。

4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在进行地铁建设施工之前,提前制定完善的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有利于对后期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进行控制,有效地保障了地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铁建设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地铁建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寇宏 单位:四川中铁建地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国莫,曹萍娟,刘维宁,等.地铁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J].城市快轨交通,2014(25):39~40.

第5篇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模式为业主和总承包商之间签订工程的总承包合同,这样就将建设工程项目发包给了总承包单位,再由总承包单位来进行该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以及施工工作,并承担起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工期和造价等等方面的责任,最后提供给业主一个能够符合所签合同规定、满足所要求的功能,具备使用的条件且竣工后经验收符合标准的建设工程。这种模式可以给业主提供较为出色的一种综合服务,这是近几年被采用较多的项目建设模式。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公司的财务结构存在不合理,出现融资不当,可能导致公司的偿债能力有所下降,从而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财务风险在总承包项目中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也是企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EPC总承包模式和项目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具备的项目的管理能力、对资金的管控能力以及成本造价控制能力等等因素都会对项目的获利程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采取措施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以提高项目获利,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财务风险

1.项目招标阶段的财务风险

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投招标阶段,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造成的影响,财务人员几乎不会参与到该项目预算编制以及报价的工作中,但项目的投标人员为了达到中标目的,会将报价压低,忽略材料的价格、市场利率以及融资成本等都有所上升这一事实,或是由于对上述的几个影响因素考虑不够充分等。EPC总承包项目所签订的合同通常都是固定总价的合同,若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现象,项目利润就会被压缩,甚至导致项目的亏损。

2.项目签约阶段的财务风险

在总承包项目的签约阶段,虽然进行合同签订的双当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然而在实际进行操作时,双方并不具有对等的地位,一般来说,业主会处于较强势的地位之上,对项目付款的进度、合同价格的调整、付款方式以及违约的赔偿方式等等方面都会从较偏向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这就要求总承包单位具有较高的资金实力以及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在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中,较易出现总承包商对项目资金垫付、增加了机会成本等风险,甚至一些总承包单位在业主对实物工作量不满意时,直接增加该项目的成本,导致项目利润减少。

3.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在总承包商的施工分包招投标这一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对分包商的财务情况以及生产能力等进行评估,且在这一评定活动中,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参与到其中,使得评标工作止于形式,这将导致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分包商资金短缺以及生产能力达不到要求、项目工作不能按照计划进行等,这将影响到总承包商对该项目的履约能力,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巨额资金的赔偿和支出。另外,由于EPC总承包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建设周期也是较长的,在其施工过程中,若出现了设计漏项、较大设计变更以及工程质量和安全、工程款遭到拖欠等等现象,将会严重影响工期,导致违约风险。

4.项目竣工决算验收阶段的财务风险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在完工之后,业主应当按照签订合同所制定的总额的百分之九十来支付工程款,至工程竣工后,方可支付剩余的百分之五的工程款。剩余的百分之五的工程款是被当作质量保证金来压在业主处,保证工程质量,质保期结束之后就能进行支付。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各类原因会经常导致项目完工后却不能及时竣工验收以及工程的质保期太长等等现象,对于总承包商来说,就较难进行工程尾款的收取,导致总承包商的资金难以回笼。甚至有些项目较长时间不进行竣工验收,业主名称发生变更或是业主主体直接撤销,而该继承者有可能否认之前的债务,总承包商站在与业主维持良好关系的角度出发,放弃债务追索,从而导致总承包商的利润减少。

三、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的管孔

1.项目招投标以及合约签订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规避

财务人员应当主动地、及时地对项目的早期筹备工作进行干预。财务人员应当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开始介入,才能对招投标以及合约的签订工作实行事前控制,这样的措施,不仅能够在财务方面保证招投标具备规范性,也更能对项目进程实行全面掌控。财务和项目经理、造价、合约部门以及分包商之间应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在投标文件、报价以及合同的谈判等工作中发挥参谋效用,更能够为自身争取一种更为有利的结算方式,这将对项目的资金安排以及成本的管理带来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与分包商、业主以及税务部门等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项目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管控

重视工程项目的财务预算,并加强预算执行。财务预算的管理可以将所有资源置于可控且搞笑的运营环境中。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财务预算,不仅要层次分明,分项目进行预算,也应该按照年度、季度以及月度来进行预算。此外,还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才能确保项目具有最多的获利。若预算需要进行变更,应当按照程序,报告相关领导批准后才可进行修改。另外,进行风险转移是有效的办法。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不可避免,而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对于施工安全的责任险等采取强制措施,所以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手段来降低风险。还可以充分的利用合同条款以及规定的索赔条款以减少资金损失。对所签订的合同条款及当地法律法规条款等进行充分地研究,若有符合相关索赔条款的情况出现,应当及时的将有关证据收集,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索赔的申请来追补损失。

3.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财务风险的管控

最后应当及时进行工程竣工及结算,尽早对保质金进行回收。项目完工后,应当及时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决算,否则可能导致项目财务的结算滞后,就难以及时的追回尾款,就会加重项目资金的负担。由于一般来说,EPC项目中的质保金被作为是项目收获的利润,因此一般是采用向业主提供保留金保函的形式,来提前获得质保金,能有效减少资金占用,并实现资金提前回收。

四、结语

第6篇

1.建筑工程公司的市场风险较大

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会受到国家的大的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等,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一个建筑项目是否盈利一般都会受到我国社会形式的影响。虽然我国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通货膨胀情况比较严重,这都使建筑工程公司的成本大大增加,对建筑企业实现项目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有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由于一部分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建筑工程公司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同时又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在财务支出与收入的数目较大,所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一些细节不是很重视,所以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账目并没有认真的处理以至于建筑工程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大大增加。

二、我国建筑工程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通过对以上我国建筑工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从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1.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建筑工程公司在对日常财务活动要谨慎的对待,首先就要建筑工程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这样在日常工作中处处具有财务风险意识,为公司其他的基础员工做好示范,从而不断提高公司内部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例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对一个大的建筑项目进行分析时,要对项目的主要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公司的财务风险这一块。同时,我们还有注意的对财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公司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从而不断的减少公司的风险。

2.不断规范公司的风险评估机制

为了不断减少建筑工程公司的风险,建筑工程公司应该不断规范公司的风险评估机制。在建筑工程公司取得招标后,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正确的理解,同时随这一工程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预测这一工程所需要的资金、所需的人员与工期等等,认真制定合同,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的风险意识,从而不断减小建筑工程公司的财务风险。

3.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风险

一个建筑工程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的成本的大小,因此,我们要严格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从而不断减小建筑工程公司的成本风险。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应用进行严格的管理。首先,我们要对建筑材料的来源进行严格的把关,要有准确的采购信息;其次,我们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找到适合本工程的建筑材料;最后,要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不恰当的使用。对于成本购买的详细的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做好建筑工程的成本风险。

4.建立合理的工程预算机制

为了公司更好的对资金进行应用,减小公司的财务风险。相关建筑工程企业可以建立合理的工程预算机制。在预算中,要积极考虑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要考虑工程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

三、总结

第7篇

1.1风险识别的方法

1.1.1逐步分析法。这是一种经过对生产、制作等技术的程序,从最开始到最后,从进入到出,对每一项开展解析,同时对全部步骤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开展解析,找到或许存在影响生产、制作的潜伏要素,同时对这些要素开展危险状况解析的办法,对程序的清楚进行着重解析,受本身生产或者制造技术作用较大的状况下运用的辨别模式。

1.1.2专家分析法。这是一种清单列表的解析模式。经过对单位、企业或者工程中或许会留存抑或面对的各式风险要素排列出来,并且,把风险要素清单交给清单中所涉及到的科目专家对风险要素一一标示风险损害水平,经过专家具备的专业水平解析,使管理人员清楚所存在或者会面对的风险,方便管理人员开展后续的风险管理,拟定相关的方法。

1.1.3调查分析法。这是在时间比较宽裕时使用的风险辨别方式。要经过很多的有目的性的调研,综合整理,对或许具有的风险开展检验的方式。要使用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使用的资源多,所以,适宜大企业大规模工程,并且对时间要求不严时运用。

1.2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风险识别

1.2.1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环境风险。针对公路项目监理名目的区域的社会条件以及投资条件要开展一定程度的实地调查。针对本地的社会治安条件如何,是不是经常出现治安事故,这些肯定会对监理单位职员的安全带来威胁,对投标报价的制定出现风险。

1.2.2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市场风险。因为每个区域,在职员薪酬、社会成本的水准上存在差异,肯定会影响各个区域的公路项目监理名目的花费不同,不清楚本地建立监理市场价格,就会对报价存在影响。

1.2.3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技术风险。针对每个监理单位,都具备自己的技术长处,不会每一样都能够做到完美,这样,就不可能会对公路监理项目所指定的标准全部都能够符合,要培育出具有这种技能的职员抑或聘请拥有这种措施的工程师,肯定会对报价存在或多或少的作用。

1.2.4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生产风险。公路工程项目因为是一种国家根本装置的民生项目,这样,公路项目不仅要根据已经制定的规划开展建筑外,还经常会因为国家的投资状况和策略改变公路项目的建筑进度,不能够根据规划建筑,大多会让提前竣工,势必会增多费用,对投标报价产生影响。

1.2.5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财务风险。针对有的公路项目监理名目,因为投资资金不到位,但是已经开始建筑了,在投标报价中,就要想到垫付资金的状况。

1.2.6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人事风险。公路项目建筑,因为建筑是有先后程序的,所以监理的措施以及方式也要有先后程序,这就需要在职员的部署上要科学,符合建筑监理需求,准确部署职员工作,这样对职员的成本制定更科学。

1.3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风险控制

1.3.1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环境风险控制。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环境风险控制,可以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联合当地监理企业一起参与投标,有熟悉当地环境的企业参与,又可以将风险大家共担。在编制报价时,可按联合体情况编制。

1.3.2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市场风险控制。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市场风险控制,可以采用风险回避的方式,去当地考察和了解当地建设交易市场的行情,掌握当地的费率取费标准和习惯,作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3.3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技术风险控制。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技术风险控制,可以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将部分技术不精通部分分包出去(在建设单位同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个该技术精通的企业进行监理;或重新临时招聘熟悉该技术的工程师,从而解决该技术风险。

1.3.4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生产风险控制。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生产风险控制,可以采用风险回避的方式,按照实际的施工进度,安排监理人员,合理调整资金计划,具有预见性,增加人员,编制报价。

1.3.5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财务风险控制。对于公路工程监理投标报价的财务风险控制,可采用风险保留的方式,利用承包的其他监理工程获取的利润垫付。同时还可以考虑增加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这样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其预先采取各种风险控制措施,实际发生的风险费用就可能大大低于这个比例,从而减少企业损失。

2公路工程监理项目投标报价策略分析

2.1高价赢利策略这是一种以获取较大利润空间为投标目标的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是当投标人方具有强有力的优势而招标人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用的。(1)现场施工条件和操作面环境差、监理难度比较大的工程,对于投标人是可能无人承揽的工程,对于投标人是要投入更多资源的工程,需要提高报价;(2)对技术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程,而投标人在这方面有精通、擅长,有时就投标人一家可以承揽,对于投标人来说,很有独占性优势,可以提高报价;(3)投标竞争对手少的工程,说明不是工程太小,就是工程复杂或者工程施工的环境差,无人问津,需要提高报价,以高利润为招标人解决难题。

2.2低价薄利策略这种策略一般是招标方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使用的。(1)针对建筑商来讲,项目的建筑条件好,监理工作就会较为容易,全部拥有最低能力的单位都能够监理;这样只会扩大能够投标的范围,挑战剧烈;监理费多的项目,这些针对招标者拥有优势,能够在众多的投标者中随意选取;(2)针对投标者来讲,现在急于开辟出某一市场区域的项目成绩,抑或是投标者在周围区域已有在建立的项目而此项目能够运用这个项目监理的装备、人力或者别的条件来实现;这时,投标者的报价就会略低,只要能够保证最根本的利益就可以。

2.3低价亏损策略这种策略一般是投标方很不具优势的情况下使用的。(1)监理单位在很久的时间中没有承包到建筑项目,并且单位平时的运行中出现入不敷出了,再不承接到项目监理单位就无法正常的运转下去;不过,只要能够获取一定的收入,单位就可以正常的继续下去,可以想方设法先撑过去困难,公司就可以正常的进行下去,所以,尽管工程获取不到更多的利润,不过监理单位必须要取得。(2)还有的是由于针对工程规模大不过是分期进行的工程,监理单位大多想用较低的价格取得第一期的监理项目,之后在第一期的工程中得到优异成果,获取投资方的认同。为获取之后的项目争创挑战优势,同时在之后的工程监理中获取前期项目的利益亏损。

3结束语

第8篇

1.1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审计是指对招投标阶段及其各个环节中各项管理工作及其效果的审查和评价,以往的设计人员往往在投标工作完成后进行事后审计,但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思路应该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设计应该在招投标开标时就介入审计。审计人员的工程招投标的审计它包含招标报告、招标文件、标底、开标过程等方面的审计,它要求审计建设单位招标项目是否办理审批手续,资金来源、招标方式等等一系列工作。

1.2工程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施的重要阶段,由于施工阶段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群体何相关单位,因此,它也是最难以控制和暴露问题最多的阶段,一旦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投资也面临风险,因此,要顺利实现项目目标,就需要对施工阶段进行审计工作,对施工阶段的审计需要处理好细节问题。施工阶段的审计主要包括对施工单位资质准入审计、工程变更、工程签证、工程进度款审计、索赔费用审计、工程成本分析及审计等内容。

1.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审计是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它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关,包括审查工程项目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概(预)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及其原因,结算资料的有效性和竣工结算的合法性。通过对竣工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更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风险导向审计的注意事项

2.1塑造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文化要想有效的在企业内实施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企业领导需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由于风险导向的理念可以渗透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组织结构、风险评估系统,这就需要领导学习最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在全企业内倡导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文化,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对企业内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将组织内部交流会作为一种制度稳定下来,从制度、理念、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全面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才能促使企业内部更好的履行职责,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和结果。

2.2组建能适应风险导向审计的人才队伍人员素质是制约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瓶颈问题,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审计部门所面临的风险,找到审计中的风险控制点。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想顺利的推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就需要组建能够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企业应该健全内部培训机制,制定远期和近期培训计划,每年定期组织培训和企业内部交流会议,安排审计人员到业务部门轮岗学习,以应对业务快速发展变化。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审计人员从业道德风险。

2.3提高风险评估标准化程度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审计人员对风险的理解各有不同,对期望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还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是审计操作上的失误,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可信性。因此,企业在建立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思路时,需要这些企业今早建立起风险评估信息数据库,加大调研力度,列出影响风险的因素,编制风险原因分析字典,对控制风险的水平进行量化,及时确定风险评估标准,在实践中给审计人员必要的业务指导,同时,在每一次项目完成后可以加强总结,对现有方法和规范体系进行审后评价,以进一步完善现有流程和标准,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