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6: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哲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学位论文封面
2,英文题目与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3,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
4,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5,目录;
6,正文;
7,参考文献.
二,学位论文规范格式
1,学位论文统一以A4纸页面排版装订.
2,学位论文封面请用学校规定的格式,纸张用120克白色铜版纸.
3,标题用粗黑体字: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小三号;三级标题四号.
4,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体,1.5倍行间距.
5,标题序号标号:
一级标号:1 2 3……
二级标号:1.1 1.2 1.3……
三级标号:1.1.1 1.1.2 1.1.3……
6,图表标号:
图1.1 图1.2 图2.1 图2.2……(标在图下方)
表1.1 图1.2 表2.1 表2.2……(标在表上方)
7,论文页面上应有页眉和页脚.页眉的左上角为"浙江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右上角为学位论文题目;页脚为居中以阿拉伯数字标示的页码.页码自正文第一页起至参考文献目录结束止.
8,引用的参考文献统一列示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的排序可按作者姓名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排列,正文应以小括号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献发表时间.
参考文献列示格式:
书籍格式:[编号]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格式:[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198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该竞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宗旨,自创办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连续举办了13届。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参赛。
竞赛章程规定,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挑战杯”一座。
大赛影响
2013年10月13日至17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苏州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并列以总分480分获得本届“挑战杯”。决赛期间,内地及港澳地区45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代表参赛参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新闻媒体代表和当地中小学生观摩了作品展。近百家企业与所关注的参赛作品作者进行了投资意向洽谈,有的还现场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书。
我1989年上大学,当时大学生还比较值钱,算赶上了“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尾巴。1993年毕业时,学校第一次实行 “双向选择”,也就是毕业生可以自己找工作,如果找不到,学校帮你找工作。从前大学生是学校包分配,毕业生没多少选择自由。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兴起的大学教育产业化运动,各大学急剧扩招,上大学的人数急剧膨胀,然后学校把毕业学生推向市场,给学生强加上自由,不再负责。教育产业化的好处是基本普及了大学教育,给想学习的人更多的机会,坏处则是大学生的教育水平严重缩水,越来越和市场需求脱节,而且学费越来越贵。现在的研究生平均水平,我觉得还不如我上大学时的本科生。我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是教授和副教授给我们授课,现在硕士、博士都难得见到自己的导师一面,经常是硕士教本科,博士教硕士,讲师教博士,教授教“大款”。学生的研究水平就别提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教授曾和我说,他在看博士论文的时候,如果发现某一段落行文比较流畅,那极有可能是抄来的。我导师也曾和我说,现在很多硕士论文,连基本的内在逻辑结构都是混乱的,怎么就毕业了呢?如此差的教育质量,收费却是火箭一般地攀升。现在读个四年的本科得十几万人民币吧?学不到什么知识,毕业还找不到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孩子送到外国去,青春不能白白浪费啊,起码能学门外语吧。
被入学考试逼的?
尽管高校扩招,名校的门槛和学费却越来越高,现在进外国名牌大学读书,好像比进中国名牌大学还容易一些。我身边不少朋友,在国内考不上名牌大学,“只能”去外国读名牌大学。我的一位远方亲戚,没考上清华大学,于是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我两次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均铩羽而归。现在英国华威大学读硕士,华威大学在英国排名前5,在全球怎么也是100名之内吧,据说要进前50。而清华大学的全球的排名,可能是200左右。中国进大学要考好几门课程,外国大学一般就要个外语考试,然后是写申请材料,整体感觉外国大学更容易进。中国的学生,从中学考试就考政治,本科考,硕士和博士也考。中国的入学考试制度,尤其是文科和社会科学,容易把真正有研究能力或者思维活跃的学生挡在门外。另外英语考试也很奇怪。听说留洋回国的学生,参加北京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英语通常不及格,实在是匪夷所思。我认识北京大学一位研究中国哲学的研究生,在博士英语考试上折了好几次。他的研究素材,基本上都是繁体中文,当然,学术论文偶尔有洋文,那也是讨论中国哲学的。中国哲学大师中,精通多门语言的很多,比如冯友兰,汤用彤等。但是以英文水平为强制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科的学生,毕竟太生硬了一些。况且英语试题组的出题老师还曾私下说,入学考试的英文题,就是让别人不会做。别的专家出的题,我只能得70分,那么我出的题,别的专家也只能得70分,否则怎么显示出我的水平高?相反,外国的语言考试,非常规范,以实用为第一要务,强调最重要的语言使用能力,听读写说一起来,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中真正用上英语。如果要在美国读研究生,一律要考GRE,少数学科要考GMAT或者LAST,这些考试不是语言考试,而是智商考试、逻辑、数学、类比、反义,统统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而非单纯的语言能力。我参加GRE考试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一些逻辑思维能力。在将来的学术研究中,大家都遵循一个思维习惯,学术交流就方便多了。
就业给逼的?
现在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只能去接着读硕士,读博士。国人也容易崇洋,把留学回国的人叫“海归”,谐音为“海龟”,相对就把国内的毕业生叫“土鳖”。想在中国进外企,没个海外学位还真不容易。想在名牌大学当老师,一定需要外国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评职称就是考英语。崇洋也有道理,谁让你把中国学生的素质弄这么低?英语考试这么难,也没见几个能熟练使用英语的,让用人单位对国内的毕业生没信心。
被身边的人给逼的?
关键词: 大学体育观 十年研究 主要特性
1.引言
大学体育观是体育发展、提高、进步的向导、动力和支柱,是大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理论依据,它们贯穿于大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影响着体育目的、任务的确立和实现。长期以来,大学体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的主要途径,而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坚持“健康第一”,自此,关于学校指导思想及观念的研究便成为热点研究,大学体育的研究也不例外。至今,该方面的研究也历经十年,其取得的成果值得回顾与反思。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新大学体育观十年研究主要特征。
调查对象: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通过关键词“体育观”,关于大学体育观研究方面的文献共计186篇。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电子文献检索,重点查阅了1999―2009年大学体育观研究的文献,对其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对井冈山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关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启发与研究基础。
2.2.2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统计每篇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来源、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4个变量进行归类并分析。
2.2.3逻辑分析法:对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的方法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十年研究的主要特征分析
3.1.1研究结果趋向量的扩增与质的深入。从表1可看出,近十年来对体育观的研究:研究人员上,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的趋势明显,并逐渐出现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时间上,2005年以后的研究论文占到被检索文章的75.27%。根据基金项目的由来和基金项目的内容,检索出18个省部级以上的研究,由18个省部级以上研究大学体育观所生成的53篇研究论文,占据检索文章的28.49%,标志着对大学体育观研究团队的形成和开始注重对大学体育观研究的系统与深入。总体上看,我国大学体育观十年研究数量急剧扩增,研究质量逐渐提高的特征明显,但运用文献资料法的静态研究占据检索文献的主导地位;而运用问卷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动态研究少之又少;由于研究方法的单一,使研究内容的表层化且不深入;现阶段的研究多,但研究人员的局限现,使研究范围不够全面。
3.1.2研究方法单一,欠系统与完善。新大学体育观研究的传统方法仍占据十年研究的主导地位,从表1可看出:就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献资料研究占被检索文献的52.7%,说明现在研究的内容很多都是借用别人研究的数据,而缺少实际研究的具体情况。但伴随着研究数量的增加,研究人员也加强了对相关文献的逻辑分析,对现今的研究具体数据有所提高,但还是有限。而专家访谈法,只占检索文献的2.7%,说明研究的内容没有赶上实际具体情况,很多也许已经过时很久了。相对研究大学体育观,应该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是最好的数据,但问卷调查只占据检索文献的8.1%,说明研究人员没有很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哲学思辨法占据检索文献的30.1%,说明大部分的文献都是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研究、调查研究、哲学思辨研究历来就是我国教育研究传统的经验型方法,这一传统优势得到了保持。但文献资料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难以保障,缺乏有关新现象、新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哲学思辨研究则大部分存在方法上的经验主义倾向,缺少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深层的理论透视。以上足以证明,十年来,大学体育观研究方法的欠缺,有待进一步深入与完善。
3.1.3大学体育观研究者的局限性。从表2、3、4分析结果可看出,对大学体育观的研究人员都是出自学校这个环境,虽然环境对大学生的了解比社会环境更接近大学生研究的主题,但缺少社会环境的影响,把社会因素给忽略掉了,造成了研究的不够全面。从研究人员里面,助教占据检索文件的13.5%,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多数都是文献资料收集法,对大学生本身的观点缺少进一步的认识。由于检索文献里的专家访谈只占据检索文献的2.7%,说明学士写的观点可能又不太深刻,缺乏专业人士的意见。其次研究最多的还是讲师和硕士,分别占据检索文献的53.2%和62.3%。从研究者的性别分析,男性研究者的文献占检索文献的70.7%,而女性研究者的文献占检索文献的29.3%,充分说明大学体育观研究的人员,男性研究人员占更多的主导地位。而体育观是大学生男生和女生共同的观点,说明对大学体育观方面研究者的思维观点,大多数都是男性的观点,女性的观点则很少。以上说明大学体育观的研究,又局限于男性研究者。
3.2对大学体育观十年研究进行反思
大学体育观是一种复杂的观点,因为某种观点的形成都是因人而异的,随着每个人的见解,随着经历的事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主体还是大学生,但大学体育观的研究恰恰忽略了对实施主体的关注,表现出研究的方面都只做到了表面,造成研究方法的简约和混乱。从检索的文献可以得出,部分文献采用文献资料法,而文献资料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难以保障,缺乏有关新现象、新问题的第一手资料。研究人员大多数都是讲师,而作为最具有自己见解的大学生,他们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虽然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加,但缺少主体自己的见解,最有表达主体的观点。如何改进、完善乃至建构合适这种新的研究对象观的研究方法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4.结论与建议
4.1大学体育观是一种复杂的观点,因为某种观点的形成都是因人而异的,随着每个人的见解、经历的事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观点不同。
4.2大学体育观十年研究的整体状况不佳,文献研究主要方法呈单一性,文献资料法占据主导地位,让实际数据难以更好地、最有效地表现出来。
4.3研究内容表层化,应该更好地体现出大学生对大学体育的观点。
4.4研究人员的局限性使研究的范围降低,对大学这个大的环境有所限制,应该倡导更多的大学生进入该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学强,陈平平.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研究[J].体育科研论坛,2005,4(37-38):54-55.
[2]林彦芸.大学体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J].教学探索,2009,17(9):74-75.
[3]余飞海.试论终身体育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192.
[4]米方明.大学体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1):94-96.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总结性实践学习环节。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间的矛盾现状,提出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合理安排回校时间、通过现代媒介与学生交流及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接轨等几条措施,以合理解决毕业论文质量提高与就业间的矛盾。
关键词:地方院校;毕业论文;就业;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25-02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总结性实践学习环节,其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总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不少地方高校为了增加就业率,提前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毕业实习。致使大部分高校的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与就业或实习时间相重合。由于学生花大部分时间在找工作或实习上,而留给毕业论文准备时间不够充分,导致了毕业论文质量下滑。因此解决好毕业论文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等诸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毕业论文与就业率均是衡量高等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会计学中毕业论文与就业间矛盾现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以期为同行参考。
一、论文(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1.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来财务会计就业岗位需求下降,会计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地方院校在经济、地理位置上与一线城市有一定的差距,部分用人单位不愿前往招聘,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机会。而大学生为了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辗转不同城市,增加劳动时间投入。二是,当前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选择大城市就业造成其人才供过于求,而中小城市人才急缺。同时受“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其自身能力估计过高,遇到有意向招聘单位而放弃签订就业协议,导致就业机会丧失。三是,在当前的买方市场下,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到岗就能胜任工作,往往签订就业协议就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考察其实践能力[1]。
2.大学生毕业论文现状。毕业论文写作是比较漫长的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可以考查学生四年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也可以体现学生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绝大多数毕业生比较重视毕业论文环节,希望能认真做好。然而本科毕业论文现实状况并非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社会“轻论文重就业”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普遍对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将绝大多数时间与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二是,高校扩招,很多高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有些教师带一二十名毕业生,指导时间精力不够,直接导致毕业论文质量整体下滑[2];三是,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注重毕业论文,让学生觉得毕业论文只是顺利拿到毕业证的一个条件,与就业无关。
3.毕业论文与就业的矛盾关系。部分院校一般将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从大四第一学期末开始,直至第二年六月份答辩前。在这期间,也是各地用人单位向学校招聘应届大学生的黄金时期。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应届大学生大多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如通过校园招聘得不到合适的岗位,再去人才市场与其他有经验的应聘者竞争,为增加就业机会,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于找工作,而对毕业论文写作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请人等恶劣现象[3]。二是为了单位经济效益,用人单位往往要求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提前报到上岗,并且往往要求在单位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而校外缺乏相应的文献资源及规范的管理,从而影响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三是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学校为增加就业率,也不得不睁只眼闭只眼,成为目前各高校出现的共同现象。四是部分教师体谅学生就业难,对毕业论文采取宽容迁就的态度,使得毕业生放松了对毕业论文质量要求。
二、解决毕业论文与就业之间矛盾应对措施
1.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与就业的主要矛盾在于时间冲突,针对这一矛盾学校可以适当将毕业论文时间提前至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和大学四年级上学期。由各系部组织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会,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课题内容,并拟定部分题目供学生参考,减少其在选题过程中的盲目性。通过“师生互选,院系调控”的方法,突出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3]。另外,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部分选修课程考核方式以论文的形式,甚至学校可以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通过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在大四毕业论文写作中较快地保质、保量地完成[4]。
2.合理安排回校时间。初次接触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论文写作口语化严重,格式、论文框架不符合专业论文写作要求。因此,学生需要腾出一整段时间静下心来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目前我院规定毕业生需在4月10日前返校,指导教师加强与学生联系,落实学生返校情况,争取于4月12日前与学生见面,同时检查学生毕业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在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上给定成绩等级并签字后返回给学生,并尽快布置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笔者作为指导教师认为,在签订就业协议签前,学校就业处或学生需与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提前沟通,保证学生的毕业论文准备时间,学生才能安心踏实地准备毕业论文。
3.利用现代媒介与学生交流。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笔者遇到部分学生在单位实习时,用人单位往往拒绝毕业生请长时间的假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面临毕业论文与工作机会两难的选择。学生面对费力找到的工作不愿轻易放弃,只得将困难向指导教师求助。指导教师既要保障学生的工作岗位,又要保证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那么通过现代媒介进行远程论文指导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通过现代媒介的方式,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题报告、论文大纲、论文方法等的写作,并指出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根据指导意见进行修改。
4.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接轨。毕业实习是由指导老师推荐或学生自己联系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等,寻找会计相关工作的实习机会。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真实企业工作环境下的生产经营过程,以企业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来源,或者在指导教师安排下收集相关的经济数据以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案例分析;另一方面,学生在“准就业”的状态下积极投身实际工作,表现突出者将被用人单位留用,从而解决了部分学生就业[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一直是目前学校、教师、学生需解决的问题,而大学生普遍重视就业而忽视毕业论文导致毕业论文质量整体下滑。我们提出采取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合理安排回校时间、通过现代媒介与学生交流及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接轨等措施,协调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对于保障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增强学校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继峰.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之分析及解决――以本科生法学专业为基础[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3):185
[2]黄静,柳斌.毕业论文教学安排与择业的矛盾及解决办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76-178.
[3]张良苗,岳宝华.本科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35-36.
论文当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做明确的标记,来确定文中引用内容的的具置,而且要在实际中可以查阅的到,有的文献提供的链接地址是无效的,页面显示也是不存在或者删除,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道德缺失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网络道德缺失论文参考文献:
[1]黄深.趋向web3.0:网络营销的变革及可能[D].浙江大学,2009:9.
[2]罗汉洋.B2C电子商务模式分析与策略建议[J].情报杂志,2004,23(2):1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2年2月.
[4]艾瑞网.http://ec.iresearch.cn/17/20120112/161325.shtml.
[5]马佳琳.淘宝开店与营销圣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
[6]艾瑞网.2010-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2年1月.
[7]达.网络零售—定价策略与渠道策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5.
[8]韩英.中国的网络营销:现状、问题与前景[J].中州学刊,2006(2):66-68.
[9]天猫.http://tmall.com/go/chn/mall/investment-promotion.php.
[10]严立浩,李建强.网络零售中介研究—以淘宝网为例[J].中国市场,2010(49):83一85.
网络道德缺失论文参考文献:
[1]安利平,陈增强,袁著祉.基于粗集理论的多属性决策分析[J].控制与决策,2005,20(3):294-298.
[2]李永敏,朱善君,陈湘晖,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挖掘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111-114.
[3]刘清,黄兆华,刘少辉,等.带Rough算子的决策规则及数据挖掘中的软计算[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36(7):33-37.
[4]张文宇,薛惠锋,张洪才,等.粗糙集在数据挖掘分类规则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20(3):430-434.
[5]陶多秀,吕跃进,邓春燕.基于粗糙集的多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9,29(5):1405-1408.
[6]苗夺谦,李道国.粗糙集理论、算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胡清华,于达仁,谢宗霞.基于邻域粒化和粗糙逼近的数值属性约简[J].软件学报,2008,19(3):640-649.
网络道德缺失论文参考文献:
[1]肖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与成因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0).
[2]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J].学术界,2000(3).
[3]魏雷东.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4]王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3).
[5]谢桂山.网络化的道德意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6]李忠新.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8]詹姆斯・麦克莱伦.教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34.
[9]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1.
[10]赵士林.美学十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8.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新媒体时代引领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新媒体时代深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探析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路径研究 微信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治理 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 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的风险与应对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影响研究 论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下的校园教育环境建设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性分析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特征及教育对策 我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及探究 刍议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3]朱源源,聂立清.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媒体作用机制[J].河南高教,2015(9).
[4]张震环.“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境遇及路径探索.当代继续教育,2015(10).
[5]郭志钦.网络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学术交流,2013(11).
[6]王玲.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7]王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创新[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8]张一,罗理章.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术探索,2012(12).
[9]曾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
[10]姚望.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选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科学社会版),2015(2).
[11]张标.微博新媒体视阈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问题与策略[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4(6).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接受度;体会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从基本理论角度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使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然而,由于这门课程学理性强,学生理解很困难。特别是部分学生受实用主义影响,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没有用,因此不够重视,甚至抵触,这必然形成他们学习的障碍。要消除这种障碍,关键在课程伊始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原理”课的接受度。
一、认识学科意义明确学习目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人文底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文社会知识越深厚,越有助于提高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激发出创新火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渠道,而“原理”课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最基础、学理性最强的科目,特别是哲学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工作者总是要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是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支配,还是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一个没有哲学素养的科学工作者是不可能有所突破的。
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关乎人生发展的方向。世界观、人生观又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人的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贡献与索取、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是困扰大学生并引发其思考的现实问题。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思维主要是指辩证思维,是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工作方法的确定还是学习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思维方法的理论指导和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良好的思维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无法开拓新的领域。学习哲学,就是使我们获取科学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
二、了解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激发求知欲
了解一门学科现状,展望学科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方向。
学生对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比较多,已没有理论新鲜感。他们更关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和社会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就在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和政客弹冠相庆,宣布彻底失败之时,马克思及其学说却比以往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崇敬。世纪之交,在西方媒体举办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名列榜首,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回归马克思”的热潮,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学术流派风起云涌,纪念马克思活动异常高涨。同时西方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吉登斯等纷纷为马克思辩护,认为马克思学说仍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走向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也未能超越马克思理论的分析框架。最近这场始自美国经由西方而波及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再次引发有识之士反思资本主义制度,西方的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破坏作用深感不安,同时苦于找不到良方来挽救这个社会,他们又开始向马克思寻求答案。通过介绍西方学者对理论的研究、认同和借鉴,让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拓展了他们的理论视野,激发了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传授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黑格尔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灵魂”,教师从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提高其学习能力才能在未来不断获取知识、更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