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6: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等教育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作,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更需要大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专业文化素养,善于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决策、管理和运作的各类专门人才,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技成果的输入和高智力的有力支持,而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更是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因而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技文化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将左右我国新历史使命的实现。目前我国的高教事业则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无论是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种类、规格等方面,还是在科技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方面,都还无法满足需要,高教事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就要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作保证,尤其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的投入。但现实情况是高教经费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均由政府兴办,但政府实际上只能负担一半左右的办学经费,所以目前高教经费不仅无法提供发展的需要,连维持现有教育活动都难以为继,高教经费已成为高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教经费由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体制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同时由政府一元化投资的体制,包括学生的培养费在内所有高教经费全由政府包下来也不合理,因此,改变政府一元化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势在必行。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也具备与其他社会部门进行劳动交换的法人地位,高校为国家、社会提供人才、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也就是提供了劳动,接受其劳动的部门以及个人会因此而增加收入和得到其他利益。它们之间可用社会必要劳动的确定为准绳进行等价交换,学校通过提供各种劳动成果与社会不同的部门、单位以及人员进行交换获取经费,这就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教育投资体制,这个新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当然也是可行的。
二、“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投资体制的性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主与多”的性质与内涵
各个渠道的性质和它们的职、权、利是不同的,具体说来:
(1)政府拨款为主--主渠道。“为主”的含意,应该是指政府的拨款投资在整个国家高教经费的投入中所占的份额是主要部份。它反映在办学体制上则体现为高校是公办为主,非分办为辅;反映在公办大学的经费投入中,应该是国家政府的拨款投入为主,当然在这个为主的投资中除政府直接拨款外也应包括国家政府通过行政的、政策的以及法律的手段支持高教的间接性投入(如免税等)的部分。
由于政府拨款为主渠道,因此政府不仅通过政策的手段而且以投资的主体地位来调控影响高等教育的行为以保证办学方向、教育方针贯彻等的实现,最终就是确保教育的行为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主渠道之外,辅之以其他多种渠道,它们是:
(2)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在明确主渠道--国家担负一定的培养费用的条件下,可以实行“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进行收费,这是因为受教育者--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增加了知识,获得了本领,提高了能力,从而可以使自己增值,他将在未来的工作劳动实践中可获得高的报酬,因而他在学校中消耗的教育培养劳动不能无偿占有,应给予一定的补偿,所以就应缴纳相应的费用。由于学生交了费,相应学生应具有有关的自,如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自,毕业后选择职业、工作岗位的自等;另外也可由用人单位以设立奖学金,或直接支付培养费等形式来支持所培养的学生,用人部门有权要求他们首先到该单位服务工作。
关于收费标准,原则上应根据学校为学生所创造的“经济性价值”的部分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但具体操作上则应随着社会承受能力的提高逐步到位,目前只能按照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当前社会实际承受能力来决定,当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其收费标准可以不同。
(3)社会服务的收入。社会服务的收入主要指,在学校和地方、企业之间进行不同功能的优势互补的经济活动中的收入,主要包括:为地方或地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培训所需的各类专业、各种层次的人才和支援地方、企业办学;承担地方、企业科技研究项目;合办联营生产企业,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地方高新技术开发以及参与地方、企业的咨询决策等。这些活动是以学校一方为服务主体与以地方、企业一方为投资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他们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双向选择各自所追求的最优发展的目标作为合作基础。在过去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服务一般是无偿的服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有偿服务。学校以服务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由此学校可以获取相应的经费收入。当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目标下,本着“服务”与“依靠”的精神,应该是相待以诚,相处以信,公平对等,互惠互利,决不能损害联系对方的利益。
(4)承接国家、地方政府或部门的科研课题任务的收入。这就是学校承接纵向课题所得的经费,这方面的课题任务一般都是国家政府部门有关国计民生较为重要的项目,对社会主义建设影响重大的任务。这里的经费投入,其投资主体是国家政府部门,当然这些课题任务的得到,是依靠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成就,通过竞争而争取到的。但这里的利益分配,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虽然课题经费要考虑成果的价值,但更多的是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成本消耗的需要来考虑经费的拨款,这不仅因为在主渠道拨款中有拨给学校的科研事业经费,更因为这是国家任务,它将影响国家的全局利益,学校也有义务承担这方面的任务。
(5)校办产业的收入。从直观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投资主体是校办产业,校办产业作为教育经费投资者,它所要的权则是要求学校给予有关学校的资产的租赁权,要求学校给予学校的科技成果的转让权和校办产业的自主经营权。而最终利益的分配,实质上将按股份制的原则,学校作为校产、技术等入股的股额分取利润和国家给予校办产业的免税等优惠政策所得的经费收入。校办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则与社会上一般企业一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从本质上看,校办产业渠道的经费收入是学校的自我投资。
(6)国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和量力的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及国外的资助和捐赠。
这一渠道的投资主体,当然就是捐资或集资的单位和个人。从现实来说,学校将无偿地接受他们的投入,他们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选择权,或用于校园建设,或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发展基金,或捐赠设备等。他们这么做或是出于慈善的愿望,要扩大他们的影响“扬其名”;或则出于对母校报答养育之恩;或则是因为学校为他们作了贡献给予进一步的报答和鼓励等等。但这方面的经费收入,对学校来说是随机的,很不稳定的,是无法预计的,所以是一种机遇性收入,当然它与学校的历史声望影响有很大关系。
(7)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资金,开办教育储蓄和贷学金来支持教育经费。这是国家政府给予教育的一种优惠政策,教育系统可举办金融机构,以融通资金。对学校来说,可以举办校内银行,开展集资、贷款等金融活动为教学、科研、基建、产业等融通资金。这将有助于教育资金的筹措。该渠道的经费来源可以理解为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政策性投入。
从以上对筹措教育经费的各个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就是投资主体的变革和改变对投资客体--学校的无偿为有偿,即从由国家政府--元化投资主体改变为多元化投资主体,它包括政府(含地方政府)、受教育者(受益者学生及其家长)、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包括海外人士)以及学校自身。不同的投资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通过不同渠道,对投资客体--学校进行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他们的投入力度是很不一样的。
2.各个投资渠道之间的关系
在各个投资主体之间有主有从,在主渠道之外其他各个投资渠道之间,他们的投入也不是一样的,但应该有个合适的比例,而目前的情况则尚无较为规范性的界定。以我校1993年度经费收入为例,全年收入经费共14922.3万元,其中国家政府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科研事业费、基建费)4671.03万元,占总经费的31%,学生收费835万元,占总经费的6%,社会服务收入2396万元,占总经费的16%,纵向课题费收入4236万元,占总经费的28%,校办产业经费收入580万元,占总经费的4%,捐资收入180万元,占总经费的1.3%,信贷收入413万元,占总经费的2.8%。由上述统计分析可知,主渠道只占了31%,而纵向课题费和社会服务费收入所占比重较高,达44%;其次是学生收费、校办产业收入、信贷收入及捐赠,但他们的比重都较低。这表明目前政府拨款并不占主要份额,其它各渠道的比例较悬殊,而1993年我校累计财政赤字达5000万。为此,作为国家政府主渠道的投入要有较大增加才能真正成为“为主”的地位,其他有关渠道的经费投入也需要提高比例,适当调整关系,才能弥补学校财政赤字。而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的经费收入情况如何呢?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1989-1990年获得联邦、州及地方政府的资助占其总经费的69.3%,英国牛津大学1989-1990年度获政府资助占其总经费的50%以上,而公立大学一般获政府资助平均在40%以上;学费的收入有高有低,如伯克利大学学费收入占总经费的11.7%,耶鲁大学学费收入占总经费的24%;服务收入一般占总经费的22%;校产收入占总经费的3%-10%;捐赠收入占公立学校经常性收入的7%。上述国外学校经费收入的比例与我国情况相差甚远,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盲目类比,但可参考。
三、关键在于落实到位
新的高教投资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反映了我国高教事业发展的规律,它为增加高教经费的投入,保证高教经费有着稳定可靠的来源,带来了希望,开辟了良好的前景,令人鼓舞。但环顾目前的现实情况则仍然令人忧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而实际上只是处于“略战”地位的境地,只顾上经济项目,建楼堂馆所,搞开发区等,却舍不得投资教育,甚至出现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状况,而学校教育经费由于物价上涨,实际办学经费连续几年负增长;教师待遇偏低长期未获解决,近年来教师流失量不断增加,师资队伍不稳;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和老化及实践环节经费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办学难以为继;某些政策性措施出台,事实上限制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投资水平不仅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甚而也难以满足现有教育事业的基本需要,如此等等的现实情况和问题仍然困扰着高等教育。因此,现在的问题在于真正贯彻落实新的高教投资体制,使其切实到位、兑现。为此,针对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加速新投资体制的实现。
1.首先要思想到位,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必须从思想深层次上解决重物质资源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应充分认识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是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将取决于国民素质和大批高水平专门人才,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则是一种高度智力密集和高度科技密集型的事业,其成就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这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教育投资已为世界各国历史所证明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才能真正落实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一重要指示。
2.切实保证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当前就是要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时,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中,尤其在国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必须确保教育经费按不变价格计算有必要的、稳定的和不断增长的来源,从而落实《纲要》规定的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和“八五”期间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全国平均不低于15%的目标。
学籍管理复杂烦琐,工作量巨大,很多高校在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基本是配备三个人,有些甚至只有一个人,当然这跟在校生的规模也有关系。学籍管理工作量大,具有重复性,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直接导致工作过于集中,准确率降低。成人高等教育在学籍信息化管理投入明显少于普通教育,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及服务器都是一笔不少的经费投入。高校在经费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肯定会优先考虑普通教育方面的投入。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也是高校学籍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学籍管理干部队伍中大部分是对学籍管理业务很熟悉,但是用计算机来处理相关的学籍信息,就不那么熟门熟路了。工作人员没经过专业培训,不懂数据库转换、导入导出、数据录入、核对等基本操作,导致工作过程不顺畅,卡在某个点上,一念之下,最终又恢复到传统手工模式。在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情况下,传统模式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更加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管理不规范,过程不严谨
学籍管理的不规范最明显体现在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管理人员有意无意地在工作中参入个人意愿;分工不明确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相互“踢球”,缺少监督,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参入个人意愿就会导致学籍信息出现误差,同样的情况,处理结果却不一样。管理不规范还体现在技术方面,没有建立固定而全面的数据库格式,数据内容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达方式。这样直接管理数据混乱,资料不完整,时间一久,原先的工作人员离岗,新接手的人员根据原先的数据开展工作,最终就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管理人员,面对千千万万条学籍数据信息,错一个字,漏一行数据,都不会影响数据全局,可以说成出错率控制在0.05%(举例数,不作为实际参考,下同)之内,但是这0.05%对学生本人来却是100%。错误的学籍信息会包含到学生的个人档案里面,这个错误的信息对学生的工作及生活都会带来无法估计的影响。由此可见,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本人。
3、成教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对策
3.1改变观念,从实际出发,独立管理。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还得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随着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广东地区,成人教育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高校基本都已经成立成人高等教育处或继续教育学院等独立行政部门,独立管理成人教育在校生。但是一些在校生规模小的高校,还是会把成教生和普教生放在一起管理。很多高校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首先是适应性不强,亦可以说是在开发系统前并没有做充分的需求分析。从而导致开发出来的系统功能不完善,不能适用到学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且系统本身已有功能之间缺乏有机的连接。其次是数据接口性较差,不能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学籍管理部门数据与学校其他部门的相关数据不能在内部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在学校的管理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独立的管理系统。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基于教育部属下的学信网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平台和各高校自身在运行的学籍管理系统两个平台,两个管理系统平台下的学籍维护工作具有很多的重复性。高校应该着力开发出既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又能让两个平台相互对接的管理系统,使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本校可以通过系统接口方便快捷地将本校学籍管理系统下的学籍维护信息更新到学信网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中。由于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基于两个平台,高校学籍管理部门每学年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学籍数据时,从本校学籍管理系统中导出的数据格式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标准格式并不能完美结合,总是需要再加工。高校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要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平台的数据管理为出发点,按平台的要求进行管理对接,高校学籍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可直接用于学信网的导入导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3.2补充人员配备,提高人员整体水平,保证管理质量。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群体是该项工作的主体,是学籍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运转是否畅顺和教学质量好坏。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学籍信息化管理队伍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熟知并准确把握学籍相关的政策规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摸索研究适合本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做到基本能解决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传统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学习软件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让系统软件开发人员学习学籍管理知识,让学籍管理工作与软件开发充分的结合起来。要完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培养、引进,开发特别通道,构建专业、认真、负责的工作团队,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用人方式,适当增加学籍管理人员年底全校评优教师比例,吸引更多其他的专业人员加入学籍管理部门,补充和丰富学籍信息化管理人员资源。
3.3建立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要建立在校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在校生学籍电子注册是对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通过学信网管理平台的在校生管理模块,对经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在校生完成升、留(降)级,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保留学籍、退学、开除学籍等学籍异动和操作处理。建立学历证书电子数据网上注册制度,杜绝学历造假情况。建立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促进制度,以学信网为基础,促进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和改革,让高校的学籍管理更加规范。建立网络安全制度,严格管理规范,保障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有一定规模的高校,学籍管理数据库已拥有数十万条学籍信息,并且数据量在逐年增加,涉及庞大的人才信息、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重要信息。学籍管理平台系统受到攻击及数据库受到窜改的情况时有发生。数据信息时时受到威胁,加强数据库安全建设刻不容缓。要培养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保密意识,严格设置各个级别管理人员的操作权限,提高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维护的技术水平。
4、结束语
关键词:问题教学;开放教育;高等数学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这样一来,在教学中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就成为我们知识处理和转换的强有力依据。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来处理转换新知识呢?我想“问题”是最好的帮手。
二、“问题式”教学法的特征
民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是“问题式”教学的几个基本特征。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惯例,要求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发展。“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它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望,是问题式教学的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图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又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成为教师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求解问题,衡量我们学习数学的成效也主要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来评价。因此,在数学活动中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学习的数学是由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公理、定理等组成的知识系统,数学知识体系展开的基本形式是不断地提出数学问题,并在相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和精心组织起来的。教师可以逆向地超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说明在以往条件下事件发生的状况和特点,揭示认识主体的意图、目的、思想与抉择等进程的信息,同时与学生共同探求数学对象的特性、关系结构和规律。学生是在主动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数学的。
数学对象来源于实践,但又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而是对它们从量的侧面某些本质特征进行抽象化、形式化、模式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它们进行研究。这一过程本身促使个体的思维水平经由直观动作思维阶段、直观表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阶段向辩证思维阶段发展。数学问题应适当增加来自现实生活的实例,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价值的认识,进而认识到数学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激励学习的内部动力。
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学习高等数学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记忆力差、水平参差不齐,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与普通高校学生相距甚远,这无疑为高等数学这样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谨的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大多有一定的生活、工作经验,善于观察,重视学以致用。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扬长避短,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自终贯彻这样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数学源于生活,其认识过程是沿着“从简单到复杂,由有限到无限,从宏观到微观,由感知到感悟。”逐步形成其理论体系,并最终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四、高等数学课程“问题式”教学法案例
下面以“导数”知识为例来说明“问题式”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的总体设计
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组织形式、和学习结果用坐标
其中,实施步骤包括:1.提出问题2.探求问题3.解决问题4.拓展问题5.深化问题;相应的组织形式为:1.创设情景2.自主学习3.合作探究4.巩固应用5.反思小结。
导数知识学习过程可表示为:实例=>导数知识=>导数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导数知识是中心。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总体构思如下:首先,举出两个实例,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需要的已知知识和解决的思路;其次,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出导数的概念、基本公式、运算性质以及运算方法;第三,总结出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组织实施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实例1.对一个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来讲,有一个实验表明:吃一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35,吃两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60,吃三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75,吃四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80,吃五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75。由简单的观察和计算可知,从吃第一颗巧克力到吃第五颗巧克力,每多吃一颗巧克力它产生的效用增加量分别是25,15,5,-5,呈递减的趋势,换句话说,如果吃了四颗巧克力后,再吃第五颗、第六颗的话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也就是说不再会得到更多的满足了。那么请问,换了你你会吃几颗巧克力?
实例2.瞬时速率问题。已知物体的运动规律既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S=S(t),求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第二步,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1.解决问题所用的已有知识:平均速度、平均变化率、极限;2.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解决分母不能为0的问题;3.思路与方法是什么:先从一点扩充到一个区间,再让区间趋于一点。
第三步,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函数在一点导数的定义:略;2.导数的数量意义、几何意义、经济意义、物理意义:略;3.基本公式、运算法则:略。
第四步,反思小节深化问题:
1.利用导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2.导数计算的题型及方法;3.可以利用导数解决问题的常见案例及解决方法。
五、“问题式”教学法结果分析
通过问题式教学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问题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教师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法也能提高同学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法比较适用于数学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开放教育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数学的首要问题,只要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了,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参加课程的多种学习形式,一定可以达到学习目的,掌握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桂华.问题式教学方法及实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论文关键词:函授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对策
党的以来,我国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以其灵活性、开放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函授教育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函授学生大多分散在各个函授站学习;函授学生中在职从业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一般都存在工学矛盾……,函授教育这些特点使其教学管理工作比其他形式的教育(如全日制脱产、夜大学、周末班等)显得更为重要,管理的难度也更大。本文通过对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忽视成人函授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成人函授机构在举办成人函授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严重影响了成人函授教育的发展。一是函授办学机构办学目的商业化。从本质上讲,教育的功能是教书育人而不应该是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能完全的市场化。但目前事实恰恰相反,函授教育办学目的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甚至有的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定位在追求经济效益层面,承担函授教育的高校已成为创收的经济实体。很多高校对成人函授教育实行经济承包管理,给定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把成人函授教育给功利化了。二是办学的高校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普通高等教育上,而对成人函授教育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某些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的目的出现严重的偏差,他们把成人函授教育作为学校创收、改善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条件和提高学校教师待遇的途径。为了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些函授点盲目大规模招生,而对函授教育质量的管理和建设问题却被忽视了,许多拥有函授点的高校甚至没有把函授教育质量工作列人学校质量建设的日程表之中,对于函授点存在的问题也很少帮助解决。当学校资源相对短缺时,首先让路的就是成人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变成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附庸没有加以扶持。一些函授点教学条件简陋,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混乱,对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不重视,办学院校也很少对函授点进行检查与监督。在这些负面因素影响下,成人函授教育的水平自然是难以得到提高。
(二)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相对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
函授教育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大多是在职人员,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年龄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偏大,也有一部分人已婚并有子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而强烈。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给函授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函授教育的教师和管理队伍相对来说整体素质不高,相对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诸多拥有函授点的高校中,有专门从事函授教育的专职教师的学校并不多,他们大部分教师主要是靠本校内全日制师资的支持,任课老师都是从各院直接聘请。他们缺乏对成人函授教育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和研究,在教学方法上照抄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致使教学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学效果欠佳。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临时聘请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的流动性较强,缺乏稳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也难以从整体上保证教学质量。(2)许多高校对成人教育的管理队伍在任职条件上缺乏严格的准人制度,许多成人教学点成了闲置人员的安置处。教学点内部大部分管理人员学历不高,并且多数人缺乏相应的教育管理知识和对成人函授教育清晰的认识,而高校自身也很少花费力量对这些人员进行函授教育的管理培训。
(三)招生制度不完善,生源质量下滑
高等函授教育的人学考试是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具有严格的入学程序。其考试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而参加函授教育入学考试年龄较大的学员,他们虽说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实践能力,但对于成人函授教育的入学考试还是只懂对照考试大纲复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函授专科升本科又要考英语,对在职人员来说更是沉重的负担。从报考和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招生专业太集中和大批学生跨专业报考的现象。由于跨专业报考的学生缺少对口专业基础知识,当他们被录取后必然会对教学的组织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函授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根据近几年来函授生录取的情况,大部分函授生的年龄都较低,这些考生的成绩左右了录取分数的确定,使得一些年龄较大,又立志参加函授教育学习成才的人拒之门外。
(四)教学计划滞后,教材普教化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函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使得举办成人教育的学校各自为政,主观随意性大,课程设计和安排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因师而异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函授学校的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时数比例等方面科学性比较低,没有能体现函授教育的特点,学员毕业后普遍感到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过低,很难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次是教材内容陈旧,部分教学计划几年甚至若干年不变,不能及时向函授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实现函授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函授教育的过程中,学员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他们是业余时间,分散在各地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所以函授教育的教材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一直以来,函授教育所用的教材绝大部分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没有形成独立的函授教材体系,函授教材只是在普通高校教材基础上对内容做一些适当的删减或变更,且大多数教材本子厚,概念抽象,不易理解,与成人教育的要求及特点相差甚远。
(五)教学过程管理松懈,质量评估体系不规范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许多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比较松懈,对于远距离教学的函授教育的教学过程管理更是少之又少。主要表现在:(1)教学上针对性不强。忽视函授学员年龄大小不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有的学校过多强调专业要求,有的则降低标准甚至是敷衍了事。(2)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主动性没有发挥的机会。函授教育大多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注入式教学方法,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教师仅是照本宣科,学员仅是听、记、背、考;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做的也仅是将现成的书本知识原封不动地放入自己的大脑。(3)重专业理论,轻职业技能。普通高校函授教育基本上是以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很少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理论和实践脱节,学员普遍感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4)教学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敷衍情况严重。有些学校存在“一教就考”“一考就忘”的现象,短短几天,讲完一门考一门,学生考完就把这门课程的内容抛到脑后。(5)对于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的评估也一直是不规范的。函授教育是一种独立形态的教育形式,应该拥有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质量评价体系。但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检查与评估制定一套完整的体系,而函授教育的办学主体也缺乏科学评估检测体系,使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状况得不到及时评价,因而其教育质量很难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二、提高函授教育教学质置的对策
(一)国家应尽快立法,确保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
在提倡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终身教育一部分的成人教育愈显出它的重要性。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始终没有一部专门的成人教育法规,致使成人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迫切需要出台一部《成人教育法》,以保证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推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以法律来规范成人教育的办学全过程,由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和教学质量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保证。
(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是育人兴校的第一要素,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首先,把好教师聘任关,既要从普通高校聘请有经验的、了解成教生特点的优秀教师来给函授生上课,还要敢于从生产第一线聘请有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学校任教,函授生大多属于在职生,他们要掌握的是实用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的特点是学以致用,讲求知识的时效性,因此,专兼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注重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沟通,要有规律地举办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并对好的教学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再次,加强教师培训,鼓励函授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问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符合成人的个性特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个别性、实用性、即时性及综合性,要特别注重实践活动,重经验、重能力、重思维、重创造,把握好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便于学员自学。同时,为了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与个性化的发展,除了设置必修课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开设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教学内容的选编则应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既要符合成教生的个性特点,还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
当前,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导致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巨大变化,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成人高等教育要从人才所需的岗位知识与能力人手,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可视电话等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方便学生适时学习。师生通过网上教学,运用实时、非实时交互手段,实施远程教学和交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效率和能动性,从而根本改变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和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切实帮助学员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首先,合理构建学校成教管理机构,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宏观调控。这就要求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管理理念,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次,要建立学校成教督导机制,对成教的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指导,以确保教学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大力宣传考风、考纪,严把考试考核关,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学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对教师、学员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只有严格考试制度才能保证学员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先进的办学条件基础上的,国家应加大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资金投人,学校也要加大对成教的支持力度,教育部[20005]年1号文件规定,学校学费收人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得低于25%,鉴于我国成教几乎没有国家投入,建议此比例可以提高至30%一40%,只有加大投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有保障。另外也要提高成教教师的待遇,并将他们的教学课时、教学成绩纳入年底的考评考核,在工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保证与普通高校教师趋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为成教事业作出贡献。
(七)考试方式多样化
改变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成教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开卷、闭卷、实地调查、论文撰写等多种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以理解应用为主,强调记忆的知识为辅,科学、合理地编写考题;改变传统的教考合一的局面,实行“教、考、改”三方分离,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学与教以外的事情干扰教学过程,对学与教双方能够起到“无须扬鞭自奋蹄”的效果,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课程根式;教学模式
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构成了现代高校教学的两项最基本的认知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高职教学对知识传授的内容和模式的选择性。笔者认为,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中,在确保传授知识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研究有利于知识选择和转化的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现代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是包括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的过程,其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分享信息与知识,并运用知识改善自我或组织的行为绩效。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ilcit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能够反思和陈述的知识,指那些经过编撰的能够以正规化、系统化的语言明确表达的知识,其表示方式可以是书面、数字表达、列举、手册、报告等正式媒介;默会知识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的某个特定环境中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它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难以与他人共享。
现代知识管理,即对上述两种知识进行管理,其核心是两类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两类知识形成的下述四种转化模式。
(一)社会化: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
社会化是个体之间共同分享各自经历、经验、决窍和心智模式并创造新的默会知识的过程。默会知识传授的关键是经验的形成,没有个体之间经验的共享,一个人很难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默会知识。社会化产生的是一种“意会”的知识。
(二)外化:从默会知识到显性知识
外化是挖掘默会知识并把它发展为显性概念的过程, 是知识创新的关键。用语言或书面方式,对概念进行描述是外化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由于默会知识具有“情景性”特征即默会知识的获得总是与一定问题和任务“情景”相联系,是对这种特殊问题或任务的一种直觉综合的把握,因此,情景化教学等信息化模式,为默会知识的外化创建一个情景化环境,使学习者能够运用类比或假设,把歌会知识归纳为显性知识。外化产生的是概念化的知识。
(三)综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综合化是概念转化为系统知识的过程。综合的过程就是把不同的显性知识综合进行分类、加工、综合或重组,重新构建新的更加系统化的知识。综合化产生的是系统化的知识。
(四)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默会知识
内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默会知识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做而学习”的过程,个人经验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后,再内化为个人的默会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形成人的心智模式和技术,这时就形成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当这种成果为其他人分享时,默会知识也就社会化了,于是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过程。内化产生的是操作化的知识。
上述四种模式是相互连续、螺旋上升的,即知识的创新过程是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默会与显性知识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体现在不同知识转化模式的过程中。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知识管理问题研究
如果我们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不难发现:高职教学改革过程实质即是知识的创新过程:高职教学管理实质即是知识的管理;高职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特定性决定了其教学中取会知识的传授应占重要位置;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在保证高职特色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创新知识的良好教学环境。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来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应以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为中心展开,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默会知识比重偏低
伴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高职的课程日标由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职业生涯,使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多侧重于夯实基础、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上,勿庸致疑,这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强调高职的“职业性”有可能忽略高职教育内容中“针对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性、操作性、技艺性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性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更多的侧重于能反映高职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问题研究与实践。
如果从现代知识管理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要求来研究目前的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不难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占有重要的位置,高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重要特征之一既是其知识构成中经验和技艺性知识的比重较高,更接近于实践。
从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研究高职人才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从本质上反映高职的办学特色。实践表明,以往我们传统上单纯采用确定课程棋式或课时比例处理所谓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的作法,以及不加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教学模式的方法,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
(二)传统、单一的高职课程模式不能体现高职知识习得的要求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结构体系。通常,其受教育思想、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影响最为直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可简单表述为: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加职业性,即职业集群型和阶梯分段型的综合模式。它即立足于职业集群又实施分段教学,其教学计划通常是建立在职业群集基础上进行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阶段的教学。如前所述,职业性并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而三段式模式更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因此,该模式为侧重理论研究的普通高等院校或建立在职业群集和技术基础上的专业所采用较为适用,而将其作为应用型、操作型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模式,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根据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的转化包括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的全过程,每个转化模式在知识转化中具有特定的功能,缺乏或消弱任何一个模式都会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及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造成阻滞。传统的课程模式从理念上过分侧重知识的综合化和内化,使学生从入校所接触的就是从此教室到彼教室、从此课本到彼课本,即使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甚至普通高校均大力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受教育管理理念、办学水平等诸因素制约使其多停留在权衡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其实践内容的改革也多停留在简单、粗放的知识内化模式水平上。从重视实践能力的角度看,传统课程模式侧重“理论~实践”;而现代知识管理理论更强调把知识创新模式表述为“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不断循环过程。多年的高职改革经验也表明:忽视社会化模式产生的默会知识和外化模式产生的概念化知识的培养,不仅影响系统化和操作化知识的形成,最终导致我国高职培养日标难以实现。
(三)教学模式适用的盲目性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传统课程模式改革创新受多方制约因而难度较大,故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均不同程度地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去,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教学模式的创新盲目性很大,不加分析地引入讨论式、案例式、情景教学、模拟实训等教学模式,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不间知识的转化过程对应不同的转化模式,而不同的转化模式又通过不同的转化方法,以此形成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对应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
(一)课程模式应休现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过程的有机结合
各高职院校及各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如教育思想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模式不同等,按现代知识管理所揭示的规律,选择适当的高职课程模式 传统课程模式(见图1)
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过程,学生入学后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接受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从理论到理论,往往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大量的空洞概念,很难形成实践经验和技艺;而由于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又反过来使理论教学的成果在认识和毕业实习中难以得到实现,因此造成理论和实践知识难以有机结合,知识传授的效率和效益较低。
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表明: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有机结合构成知识的整体,二者不能偏废其一;并且知识形成是上述两种知识的不断转化过程:不能人为的割裂。因此,本文作者尝试提出体现知识管理理论的课程模式(见图2).
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平行进行。
将认识实习在学生刚入校与基础课教学同时进行,完成初步的知识社会化过程,并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今后知识的外化和综合化;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配合实训、实验等实践项日的训练,该过程应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学生综合化和外化知识的形成阶段;毕业实习应是专业教育的深化和教育成果的形成过程,是知识内化的重要阶段。
(二)遵循知识转化的规律,提高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适用性
长期以来,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适用性的研究和实践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
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表明: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和相互转化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同教学模式实现不同的知识转化过程,只有合理适用的教学模式才能起到良好效果。本文列举了常见的教学模式所对应的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及相应的转化方法供教学中参考。(见下表)
(三)适应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要求,提高高职教学管理水平
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职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高职教学改革的纲,其改革措施的启动和实施必然对到整个高职教学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学管理的改革是高职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其中不同专业的培养规格和途径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适用,因此,相关的教学管理应更贴近于专业建设第一线。笔者认为:传统的、高度集权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制约高职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瓶颈。
论文摘 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我国高校教育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人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怎样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理论及管理手段的改革
管理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1世纪的管理水平、理念、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根据高校的教育管理特点,分析教学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育管理理论多元化
1. 校本管理论。“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部门而言,回归学校本位,是管理学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校本管理理论设计到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
2. 以人为本管理论。学校管理的主客体都是人,对即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人进行管理,实现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3.权变领导论。综合以上管理理论,可以现代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人管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使人活的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二)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现在社会互联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融入我们到生活和生产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中的学校,在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与作为人主体的人的世界互相融合交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教育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与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相比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更突出“人文性”特征,功能是:公正、激励、创新、发展、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一)高校管理要体现高校现展要求。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秩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高校管理要处理好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公正性,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三、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未来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创新性人才必定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创新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已刻不容缓。
(一)找出现存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分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弱等。
(二)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提高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能力。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自学能力。要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时间,这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个条件。不仅在时间上留给学生自学时间,此外还应在物质上给予保障,例如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等。 3.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4.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所以,高校课程改革具体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人文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现代信息课程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后,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有效,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开发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其不利方面。在教学中应使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不利方面,保存正确合理成分,以此为基础,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是伴随着时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发展的,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启发式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摸清学生学习特点,不断改进、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要避免灌输式,采取指导启发式。启发式不是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的对象确定,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三)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高校教学中,还存在着拖延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情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提前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
总之,在当今的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各种改革方法及措施付诸实践,相信我国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管理;素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3-018-1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教学为中心,因而也就决定了教学管理在高校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样也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掌握高等教育管理基本理论、谙熟高等教育规律、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
1 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1 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具体琐碎的工作,日常事务相对繁忙,常常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加班加点来开展工作,散漫的工作作风、不能吃苦耐劳及缺少奉献精神都是不能胜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这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还包含着一种探索和改革的精神在里面,教学管理人员应重新认识,工作的忙碌性不等于工作的创造积极性。
1.2 现代化科学的基本知识
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基本了解,具有某一专业,学科的有关知识,探讨学科发展走势及方向,以便做好本职的教学管理工作。
1.3 具有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
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人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了解与熟悉教学各个环节及配合关系,教学工作规律,不断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总结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撰写教学管理论文,将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1.4 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
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悉与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办公自动化的应用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
2 教学管理人员培养的能力
2.1 调查研究能力
处理问题的基础是熟悉情况,了解事物本质和规律。调查研究是全面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前提,教学管理人员要具备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懂得如何了解,收集情况,并加以整理,能从本单位,本岗位工作需要出发,经常阅读并存储油罐文献资料,不断手机最新信息和动态,了解和掌握最新技术,管理知识的发展走势,准确认识本校各有关学科的成就和发展,从而使教学工作内涵不断升华。只有不断进行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工作能力,获取最新成果和信息,才能为上级提供正确决策方案,为本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培养组织协调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接触面较广,与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学生及校外兄弟单位来往接触较多,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多方面的协调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接触交际,发展纵横网络,增进互相了解,扩大于增强学校的影响和形象。教学管理人员也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处理能力,能准确,简明扼要抵用语言及文字表达方式,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单位教学工作,以争取更多地了解和支持,同时能把上级指示和领导意见即时传送到各有关。
2.3 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应养成动脑筋,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仅要能敏锐地发现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还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管理日常处理的事务一般都是程序化的,但在面临制度不曾规定的事务时,教学管理者应当具有机敏的应变能力,敢于打破陈规,有效处理事务,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教学管理人员要深人教学第一线,或承担部分教学工作,或经常进人课堂了解教学的状况,决不能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发展; 见解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07-0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创新发展问题,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或前沿问题。以张耀灿、郑永廷、陈秉公、黄蓉生、余仰涛等专家学者为先锋代表,陆续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展开了相当深入的学术探讨,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一些中青年学者包括博士生们近年来也发表了不少有学术见地的学术论文,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可喜局面。本文试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六个方面问题,发表一点个人浅显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学界前辈和同仁。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四化”争论问题
1995年4月,教育部原思想政治工作司在中南大学组织召开了“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编写暨学科建设会议”。会上,我作为中青年代表,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发展问题作了一个专题发言。在这个发言中,我侧重从规范化、学科化、科学化、现代化即所谓“四化”的角度,阐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和前景的看法。尽管当时的发言难免存在言辞不缜密甚或偏激的地方,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当时的主观动机是纯洁的,愿望是良好的。那次的发言在与会者中引起不小的震撼和争论,给会议注入了新的学科发展的理念,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造成了一种好的风气。迄今为止,我仍然认为,我们在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还要继续朝着“四化”的方向迈进。
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迅猛,欣欣向荣,在“四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十分坚实的步伐。正如张耀灿教授所描述的那样,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视关怀下,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专业刊物有近百种,出版的论著上千部,几万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心血投入于此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工作。[1]我也非常赞同郑永廷教授的结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快速的跨越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也同样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以来,经过10年,完成了由本科到硕士、由硕士到博士的发展历程,经过5年,实现了由博士点到国家重点学科的发展。这个学科的专业点、专业覆盖面、在校学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以及研究成果、社会作用等方面,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中,已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并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2]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与我国其他相对成熟的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难免带有较为明显的“”的人为痕迹。借用生物界的生长规律来比喻,我们在庆幸身体快速增高之时,仍需对身体结构和营养生理供给系统保持必要且清醒的头脑。就是说,我们在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还要异常理智地看到,这个学科的发展前景并非光明无限,道路平坦。从“四化”的角度看,学科规范化问题并非“学士――硕士――博士”这一表象,即便是全国所有的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校都有了博士点授权,也未必就表明该学科的学术建制达到了规范化要求。这个学科的发展在学术建制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如本学科独有的“概念群”、“范畴群”、“原理群”并没有真正的形成(在后面的相关阐述中,我将更详细地阐发自己的这一看法)或构筑起来。
解析已有的多种研究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四化”问题上的种种解题,几乎都只是涉及了学科化问题。客观公正地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化问题是解决了的,而且是解决得非常成功的。以往,这个学科不被人瞧得起、受歧视。如今,随着学科化问题的解决,这个事实已成为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和现代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一定意义上讲,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问题是学术建制中的深层次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许,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四化”问题的争论,还会持续下去,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学术风气将会更加健康宜人。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原创性”问题
我之所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化问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在于这个学科的原创性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也是我多年来苦心琢磨的问题。什么是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讲,规范就是一种限域,一种特殊范式,一个独立疆界。它是一个学科之所以成其为一个学科的基本支撑体。原创的意义在于原始,在于“独有”,在于与众不同。一个独立的学科之所以能够独立,就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范式而具有自身特有的限域。进一步讲,没有了自身特有的限域,也就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疆域内的学术性“自在物”还不是很多,移植的、借用的甚或预制的材料明显要多于自在的、本原的材料。当然,作为社会科学,一种学科借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材料来搭建自己的学科建筑,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移植的、预制的材料过多,学科的规范化就必然会弱化。从学科理路上讲,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独有的学术限域,也就还没有真正地从学科群中获得“独立”。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拥有相当丰富的原创性学术资源的。从概念层面上讲,诸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问题”、“宣传工作”、“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教育”、“形势教育”、“理论教育”、“精神资本”(也有学者使用“思想资本”)、“精神控制”、“精神管理”、“精神动力”、“精神优势”等,均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立意义,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疆域的自在的知识材料;从范畴层面上讲,诸如“思想与行为”、“教育与接受”、“灌输与疏导”、“言教与身教”、“教化与感化”、“自律与他律”等,几乎都能够作出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限域的解释;从原理层面上讲,诸如“思想教育、改造、转化原理”、“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原理”、“外化与内化互为因果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换原理”、“精神动力发生原理”、“思想关系互动原理”、“人格魅力发挥原理”、“精神优势构造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最大化原理”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限域内不可为其他学科所替代的原理事实。但在现有的研究结论中,虽然对于这些原理的诠释不乏精辟之处,但整体上的研究仍然还很薄弱(主要在于体系元素间的逻辑关联性不足以令人信服)。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原创性并非那种凭空生造的、随心所欲的杜撰,而是真实地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疆域内的活性资源,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体资源。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资源不仅日益活跃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疆域,而且也异常活跃于人们日常的思维和研究者的研究思维中,问题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学理性的阐释和学术性构建。
言论至此,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进行大量的、艰苦的原创性探究,除了从经验层面上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和从知识层面上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相关性外,还需要从智慧层面上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精华,绘制一幅具有鲜明的学术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图景。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属性”问题
前所论及的学术建制概念,其真实含义就是学科属性问题。换句话讲,亦即学术归属问题。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纳入更多研究者们的探究视野。因为在一些学者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归属问题已经不成问题,没有研讨的价值。其实不然,前所论及的一些相关问题事实上都与此有关。这个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问题。
目前学界的公认看法,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纳入理论一级学科领域的,属于学科现象(暂且这样界定)。但从严格意义的学科属性来讲,这种划分还是存在逻辑上的不周延的。我一直倾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看作是政治学与教育学交叉的学科。因此,它的学科属性理所当然地应该是交叉学科。然而在一些学者看来,它的政治学特征多一点,还是教育学特征多一点,似乎并不影响它实际归属于哪个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似乎是铁板钉钉子的事实。在我看来,这个事实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厚的学术文化。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它不仅涉及到一个知识起点问题,而且涉及到一个智慧落脚点问题。究竟把何种原始概念作为知识起点、把何种原理作为内生原理,其智慧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很显然,学科属性问题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个领导的管理水平问题或某个官方文件的提法问题。学科分类实际上是精密科学。这里暂且不论现在的事实分类,从科学性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简单公式应该是“政治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因此,它的基本功能实际上就是两个,即:政治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其他拓展性的功能都是源于这两个基本功能的)。无论这个学科发展的未来命运如何,只要这个学科还存在,这两个基本功能就是永恒的。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系统”问题
知识系统问题既与学科属性相关,也不完全相关。从学术理路上讲,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术问题。搭建学科体系的支撑体可以是为数不多的血缘性学科,但一个学科内的知识系统却可以是旁征博引型的、多质体兼容的。就是说,知识系统与学科体系并不完全一致。古代哲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实际上包容着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知识系统。即便在现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系统。政治心理学、政府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则是各有其核心知识要素的分支学科。
为什么要特别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系统问题呢?其因有二: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各知识系统的核心知识要素还没有成为“结构要素”,这些要素带有明显的人为规定性,相互之间缺乏内在的必然联系;二是现有的知识链条缺乏实际的“链的功能”。就是说,从某个知识点整体关照该知识系统的客观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迄今为止,人们除了可以使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来喻指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外,还没有找到更多的或更适合的概念做到这一点。
在我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系统除了传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所谓“原理”、“史论”、“方法”)外,实际上应该包括五个序列,即教育学系统、价值学系统、接受学系统、管理学系统、技术学系统。所谓教育学系统,主要是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独有概念群、范畴群和原理群等;所谓价值学系统,主要是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价值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价值、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等;所谓接受学系统,主要是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问题,包括接受机制、接受因素、接受场际等;所谓管理学系统,主要是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化问题,包括社会气质效应、文化环境效应、综合管理效应等;所谓技术学系统,主要是诠释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最大化问题,包括策划技术、决策技术、组织技术、领导技术等。
五、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看家本领”问题
任何一种知识的传承都不是一个单纯的记忆问题。就是说,不是为着记忆它们,把它们印记在思维的屏幕上。知识功能的发挥在于内化,即在于转化为学习者的本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以致用”。倘若一个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却不会使用知识,这仅仅表明他还只是一种记忆机械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存在价值,说到底就是要能够“学以致用”。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这个学科具有独有的看家本领。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看家本领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歧也将会持续很久。但是,学者间形成共识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我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也为此潜心探究多年,形成了一些看法。依我之见,所谓看家本领,实际上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职业本领或职业技能,这种看家本领是这种职业的绝活。我把这种职业本领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从事理论教育与教学;第二类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第三类是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和管理。在这三类职业本领中,每一类都有其特殊的技能要求。
在以往的研究和教学中,我们或许注重了对于知识的系统教育和思想品德的精心修炼,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职业技能的要求却缺乏现代技术学的规范。我们只是大致地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然而我们不仅缺乏系统的训练或锻炼,而且还缺乏必要的技术传授。对此,我曾在多种场合以驾船渡河为例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船只是过河的一种方法或手段,有了船未必就能过河,因为这还取决于其他许多因素。划船的技术就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会划船与不会划船,指的是懂划船技术和不懂划船技术,这在过河这个事实上的结果将是很清楚的。值得研究的现象则在于会划船但由于技术掌握不当而导致翻船,以至于最终不能过河。这就是说,要完成过河的任务,仅仅找到了船,但没有找到船夫;或者找到了船夫,而船夫的划船技术生疏了,势必要影响过河任务的完成。转换其义,解决了一般方法问题,但没有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或效率未必能够真正体现出来。所以,技术问题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才是真正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本领;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本领熟练了,才算真正拥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绝活。
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景问题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景,我一直是看好的,充满信心。首先,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只要政治还存在,只要教育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存在。按照的学说,政治是阶级斗争和国家的产物,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政治也会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从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趋势来看,经济与政治的高度融合,政治与文化一体化发展,事实上昭示着未来政治将日益以一种价值转换的态式继续存在下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有着深厚的人类文明基础;其次,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技术将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而不断得到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代化问题(即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不是一种历史的终结,而是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最新和最优状态。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永无止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代化理所当然地也永无止境。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永远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再次,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之路依然是综合性。随着综合性的日益加强,这个学科的知识兼容性或包容性也会越来越强。可以预言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将在大量吸收和消化其他相关和相近学科知识的条件下,变得越来越强盛、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科学。
注释
①具体参见:张耀灿.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②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