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6: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教育专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专业定位的特色。
专业定位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为宗旨,专业定位上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客观上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转型,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在具备有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整合于一体。从这一角度讲,小学教育具有双专业性———专业综合性以及职业导向性,与中等教育中针对某一学科的培养指向具有显著差异。这正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的特色所在。
2.培养目标的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特色建设的灵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深厚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首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资培养宗旨是为小学教育服务,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所培养师资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再次,小学教育对象是学龄期6~12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生活性和人文性。
3.培养模式的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落脚点。培养模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分为3种类型:分科培养模式“、综合+方向”模式、综合培养模式。分科培养模式,套用了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注重学科知识传授。此模式下的小学师资,学科知识基础夯实,但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综合+方向”模式,以中文、数学等核心课程为主,另辅以其他相关分科教学,强调文理兼通、学有专长。相比分科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弱化了学科界限,但对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培养有所忽视。综合培养模式,重视通识教育,强调广博的知识视野,但课程繁多,知识缺乏系统化。基于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思考,笔者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立足于教育学专业,采取综合培养模式,即将大学通识教育与学科综合教育相结合,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但同时应注意精简课程,避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
4.课程设置的特色。
课程体系设置是落实培养模式的基本路径。在综合培养模式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采取通识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多轨并行的课程模式。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文学类课程等。二是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理论课程。三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是指不同学科方向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法等。四是教育实践课,主要开设教育技能课和实践课,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口语、教育科研等。通过以上课程,使学生具有大学通识文化水平、学科的专业水平、教育理论水平以及实际教学水平。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面临的挑战
1.专业定位短期内难以落实。
上文中指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综合性专业,但实际发展状况却是实力相对雄厚的师范类大学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重心放在了本科以上的教育,真正从事小学教育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新合并升格的综合类大学在发展小学教育专业时,则在培养目标上陷入了重学术性或重技能性的两难境地,部分高校旨在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但所培养出的许多小学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科研结果不具有可操作性。在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小学教育专业在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招生和就业面临双重困难,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也难以承载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任务。
课程设置问题如前文所述,三种课程设置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弊端。一是将教育专业课程与某一学科课程简单相加,课程之间彼此独立,缺乏有机整合;二是重视学术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三是课程设置陈旧刻板,无法适应时展步伐,教育内容滞后于小学教育的实际发展。部分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新开设专业,学科之间逻辑顺序混乱,甚至出现断层。还有些院校课程设置过于繁冗,学生难以真正内化吸收,教学实践课程很多也流于形式,致使毕业生在学术性与技能型上都难以占据优势地位。
3.教学方法缺乏革新。
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许多院校在创新方面的培养情况都差强人意。很多大学教师在理论上积极主张个性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是沿用“注入式”教学模式讲授教育理论。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往往失去听课兴趣或者无法内化所学知识。另外一些教师的课堂则过于关注形式上的新颖性,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因此,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仍需进行切实有效的变革。
4.师资来源途径单一。
由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所以目前其师资力量大多来源于其他专业。专业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主要来源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而专业方向课的任课教师则来源于相应的中文专业、数学专业、英语专业等。这种背景之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另外,许多教师没有相应的小学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滞后,学生难以受到正规有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指引,专业特色建设也因此举步维艰。
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1.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格。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小学教师,这在客观上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生源提出了要求。但由于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与薪资待遇较低,因此在志愿填报率上历来低迷。生源的缺乏势必影响学生潜质以及学生对小学教育的专业情意,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在开展时阻力较大。针对此现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已通过相关政策倾斜吸引优秀生源,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提供基本保证。
2.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综合与专长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多轨并行的课程模式,构建具有综合性特色的课程知识体系。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要优化小学教师教育的显性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之间权重;另一方面,重视课外教育和隐性课程,努力使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协调发展、交融一致。再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专家型教师,具备相关理论的同时,还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与技能。
3.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及发展情况,在选择师资力量时既要注重学科学术背景,又要考虑基础教育实践背景。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敢于突破,实行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制度,建立与小学的长期合作关系。此外,在教师的选聘方面,不局限于学历和职称,大胆选聘人才。一方面,可以聘请其他高校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提高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还可聘请部分优秀的小学校长、引进具有“双思素质”的教师做兼职教师,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4.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特色文化。
教育要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由于教育对象与教育任务的特殊性,更应凸显人文性。通过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意识到本体价值,克服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思想,形成专业情意。学生在未来不仅成长为有专业知识的小学教师,同时还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
四、结语
1.以文学经典作品为载体,彰显充实学生人文素养的魅力
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中,学生主要学习中国文字和语法的运用,教师从字到词到句子再到文章的讲授,是以五千年中华民族生发史中所积累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样板”来学习和领悟的。学习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品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了解中华民族的古老的和时尚的语言文化中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认知和品赏能力。丰富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加强自身对于文字的运用,增加文学底蕴,增长知识。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增加自己的人文修养。
2.以文学理论研究和品赏架构教学模式
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本身特点以及一直以来及至现在的教育模式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依靠教材的组织和提供,课堂教学中有教师讲授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和分析文章,学生通过听课和记笔记做作业的形式来习得。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考评依赖于卷面考试所取得的成绩,考试时学生的准备也是背诵笔记,一死记硬背的形式来掌握老师讲授的东西,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只会理论知识,只会书本上讲解到的知识,离开书本就变得茫然,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往往是空读了文学理论,却自己难得能动手写出好的文章,这也是一些汉语文化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3.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以致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教育”,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更是迫切。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阻碍了人才的发展。由中文专业派生出来的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毕业就业方向鲜明,对比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似乎更失去了它的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造成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不熟悉或应用型写作不擅长都造成了学生工作时的困扰。中文专业就业的严峻性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向应用性专业的改革,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增加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另外再掌握一种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技能,无疑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改革是必要的。
4.结语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途径
随着近几年来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推进,作为教学改革实践者的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通过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一些研究表明,目前小学教师教育或发展存在着诸如教育方法单一、发展理论不科学和发展途径较为局限等问题。基于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国情,目前我们的小学语文师资队伍庞大,但是总体素质和教学力量却相对薄弱,师资培训力量不足,现有的教师发展途径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必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师自主发展指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实现教学与科研水平动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而教师寻求自主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发展的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自主实现专业发展提几点看法:
一、要不断培养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教学改革一直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教学人才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专家认为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目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欠佳,笔者认为,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较低有着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作为改革实践者的教师更应该在专业发展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因为对学生进行创新型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教师通识是教师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甚至是一些跨学科知识,尽量能够做到学科结构多样化,并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多更有效地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要实现教师自主
教师自主一般认为就是教师摆脱束缚的自由,它是教师自自主职业发展的一种能力。教师的自我发展提倡自我发展终身化,要求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不断发展自己,且教师本身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教师自主发展在外国受到高度重视,这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教师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教师作为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受训者或教学专家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从具体的教学经验中发现问题,通过批判性反思,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回归到教学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我们提倡教师可以通过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来实现教师自主发展,教师可根据所教授的课程成立教学和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集体反思教学,定期举办教学研讨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构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文化,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从而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
三、要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并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创造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传递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知识,同时,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教室都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知识的工作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科学研究团队的成员,教师本身不仅是外部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更应该是研究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难题。
第一,教学研究形式。研究形式多样化,包括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建立科研课题组,或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长成立教学科研团队等,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定期开展科研交流活动。
第二,教学研究内容。教师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也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鉴于教学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研究更应侧重教学实践研究而非纯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应该有别于其他理论研究,教师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应该是教学活动及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学生与学习,教师与教学,以及教师发展等,研究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由于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些教师具有天赋,可能不从事任何科研活动,却是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而另一方面,某些老师可能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价教师,不能一刀切。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能把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理论,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连续、持久并贯穿整个教学生涯的过程,也应是终身学习、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教师自主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大家加强对小学教师发展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各方面的教学改革,最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教育规模连年大幅扩展,报考热引发了高校办学热的状况,这种现象令人深思。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方法,希望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有所提高。
1.引言
谈到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很多英语老师不禁摇头:基础差,学习不用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太低……总之一句话:不愿意上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
经调查了解,目前艺术类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也有他们实际的困难,一部分学生在考入高职高专院校以前就读于艺术院校的附中,而这些附中培养学生的标准跟普通高中有些区别,也就是说,他们更重视学生具备扎实的艺术专业基础技能,这种培养上的偏向使学生不太重视英语学习,语言基础很差;一部分学生虽然就读的是普通高中甚至是重点高中,但由于文化成绩一直不好,在高二或高三时决定去考文化分相对较低的艺术类院校,因此英语成绩也不理想;第三部分学生(少数)考进来时英语成绩还可以,对英语也很有兴趣,可英语在高职高专中只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加上又没有学习的氛围,成绩下滑得很快。
在我所任教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已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2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被确认为“优秀院校”,现有教职工601人,52个专业,10个系部,9170名全日制在校生。艺术设计系是从2004年6月份才从电子机械工程系分出来成为一个最年轻系部,当时学生只有208名,学生所学的专业有3个;而到了2006年艺术设计系学生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150人,学生所学专业有7个。学院2007年计划艺术类招生人数是900人,面对如此剧增的艺术类学生人数,应该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也成了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为加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学院在2004年的《关于基础英语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若干规定》中规定:学生如果通过英语B级考试,即获得基础英语课程学分,其基础英语课程总评成绩按英语B级成绩×1.25计,超过100分的,则按100分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而在艺术类英语教学上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
2.要准备好比较完整的英语教学基本文件
在我们的教师上课的基本文件中,包括有教案、课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辅导教材、教学日志等。在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案和上课课件的准备。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教案和课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最初接触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艺术类专业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但一开始我就碰到了困难。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设计的教案和课件,上了一堂自己认为通俗易懂而又比较灵活的课,认为教学效果比较好。但后来听学生反映,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学生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学生以前从来未接触过。由此可知,我在上课前根本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06装饰设计班的学生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而06包装、产品造型班的同学比较沉静,学习积极性不高,中下层面的学生多,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有特色的教案和课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做好课件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做好课件的重要性,因此,每单元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做到比较满意为止。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认真做好每单元的课件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艺术类专业学生不太感兴趣并且学习感到困难的英语来说至关重要。准备完整充分的教学基本文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3.高职艺术类英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3.1了解所上课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从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去激发他们对英语的重视,如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会学到PHOTOSHOP图形图象处理,CORELDRAW绘图设计,3DMAX等课程。我就从以上课程的处理、设计都要用到计算机,而计算机操作中许多说明、操作步骤都是英文的,如果简单的英语都不看不懂,那专业课程的英语就更弄不明白了。
3.2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2.1培养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是一门外语,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主动学习,也无法学下去。针对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情况并结合我在艺术设计系教学的经验,我认为首要是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的特点正好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武器,也刚好契合了这一群想象力丰富、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动手能力强的艺术生的特点,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一些多媒体的应用技巧,使英语教学变得活泼起来,让英语教学不再乏味、枯燥,让学生由怕学变为爱学。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英语课上,为了让学生轻松地融入课堂氛围,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我设计了一个听英文歌的小环节。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word》歌曲的课件。上课时,我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一首英文歌曲”,英语课上学歌,学生马上来了兴趣,刚才还昏昏欲睡的个别学生眼睛也睁的大大的,我接着说:“下面,大家一起先欣赏一下,接着,我播放多媒体课件《word》,在课件中,穿插一些这个乐队的介绍和歌曲背景,这部分我是用powerpoint做的图片加文字的幻灯片,让学生边欣赏,边听歌曲,在视频设计上,背景是这首歌的现场版,屏幕下方则是不完全歌词的出现,即要求他们听完后填上空格的单词,最后就这首歌的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在利用这个课件进行教学后,我发现学生不但学会了这首歌,还训练了听力,掌握了歌词中的语言点还锻炼了口语。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发现,正是由于我体会艺术系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和学习心得,从他们的角度去设计课程,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人地位,而且找准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落实了教学目标的重点,学生才能在不断的语言训练中掌握了知识。
3.2.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双向沟通,提高教学效果。为了使英语教学形象生动,课堂不沉闷,我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希望英语IUnitFive“Food”的时候,我给学生播放了一些法国大餐和一些食品的的图片,同学们一开始就被它吸引住了,显得颇有积极性。在教授希望英语IUnit6.Travel课的主题是“Hawaii-夏威夷”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我先展示有关夏威夷的地理位置和风光的图片,展示相关的中文简介,这样学生就对课文先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并且学起来没有那麽枯燥。而在教授希望英语IIUnitTwo“Environment—环境”时我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了神奇美丽的无污染的九寨沟、天山等图片,然后播放了受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河流、天空等的图片和相关的数据,这种强烈鲜明的对比学习不仅唤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唤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对城乡清洁工程的认识和责任。
用实物进行英语教学。如让学生练习PostCards的写法,那天正好是圣诞节,我出示了以前同学写给我的明信片,然后说明明信片各项内容的写法,要求学生模仿例子完成写作部分的TASK1,给自己原来的同学或现在的本班同学相互写一张明信片赠送,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另外,在给艺术类学生上课时我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在班级中形成英语学习小组,在宿舍中形成英语互助小组,“大家提高才是真正的提高”。
3.2.3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学生学习英语影响也很大。英语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教师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外,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蔼可亲的笑容、整洁的服装、丰富多样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积极的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了。
3.2.4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提高;如在06装饰设计班第一次听写单词的时候,有一个男学生听写才写出了两个单词(每个单元我抽听写10个单词,5个词组),但是我依然给了他50分,但是在分数后面注明有部分分数是我先提前借给他的,希望他在下一次听写的时候把我这次听写所借给他的分数还给我,果然在以后的听写中这位男生的听写成绩都所有提高。针对小部分听写单词容易犯错误的学生,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在他们的听写本上写“如果能够再细心一点下次听写成绩会更好!”
3.3在课后辅导中应注意及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3.1英语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持在早读时对每个单元的ReadingA都亲自给学生领读一遍。每个班级选一个英语代表对学生进行英语早读的领读。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时要能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及时消化。
3.3.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英语活动月的各项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对于学生的英语技能比赛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如在英语话剧中为学生翻译剧本、在英语演讲中为他们准备相应的题材等,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正的关心和帮助。在第四届和第五届学院举办的英语话剧中,艺术设计系的学生连续两年夺冠。说句实话,他们的英语水平比其他系学生的英语水平都弱,但是他们能充分恰当地利用了艺术专业的优势,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开发了自身的潜能,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我看到了一个把自己的专业和英语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成功范例。
4.对上述问题的具体对策
4.1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创新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课程的英语环境中,使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培养素质统一起来;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与思想传给学生。创新,是艺术类学生努力的方向目标,也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特色。
4.2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4.2.1努力编写一些艺术类学生感兴趣的的教材或实训指导书,尤其有针对性的对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的教材,同时开设一些英语选修课,让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选学其中的内容,让英语学习真正实现三年不断线。
4.2.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现代教学观、学习观、尊重学生的人格,适应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探求和涉猎的积极性。全方位的解放学生的视界、思想、感情和心灵,让学生的攀登信念、超越意识、求异思维、创新品格逐步地发展起来。
4.2.3引导学生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学会持续的发展,探索思维规律、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学会-会学-乐学”的学习境界。
总之,在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还只是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去面对和适应。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让各种英语教学方法最优化,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变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图1-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关课程模式
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精深和广博,或者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的熟练,已经不符合面向未来的高等职业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架构,我们认为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九个方面来进行,即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营销模拟实验室建设、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
(一)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市场营销职业所需的技能,实现学院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此,东软信息学院实施了“1321”的教学模式,即每学年有三个学期,两个理论学期,一个实践学期,每学年的实践学期平均为80学时左右,实践学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大学一年级完成概念实习、大学二年级完成技能实习,大学三年级完成毕业设计。
图2-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学期三个阶段
实践学期的三个阶段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动脑又动手,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强调职业素质的培训。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可分为课内实验、阶段实训和毕业实践。
课内实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在校内实验室或计算机房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
阶段实训是一门或几门课程讲授完成后,为了将知识系统化所进行的训练,一般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由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主要目的在于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
毕业实践体现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由系部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任务。
(二)市场营销教学组织模式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体讲,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调查分析、市场预测、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并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积极推进市场营销教育创新。
图2-2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
(三)校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图2-3东软信息学院SOVO运营模式
东软信息学院设立了SOVO(StudentsOffice&Venture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把申请进驻中心的学生都按照“虚拟公司”(VirtualCompany)的形式来组织,公司中设有“董事会”、V-CEO来负责组织、管理“虚拟公司”的运营,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创业中心下的创业公司可以得到学院数字化教育研发中心的项目支持和东软创业投资公司、大连软件园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投资支持,是学生理论与实践达到无缝链接的基地。同时,东软信息学院拥有东软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高新园区华光新技术有限公司、大连新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个校外实训基地,与SUN、IBM、HP、松下电工等企业合作建立的企业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项目训练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相关课程设计
(一)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旨在基本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以致用,对市场营销实务操作进行专题培训,注重实用性和可实施性,紧密结合企业市场和营销岗位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能力。教学形式包括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学习法、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专题讲座、亲身实践等。教学方式鼓励勤于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发散性思维,养成写报告的习惯,摒弃完成作业的思想,以企业实际实施要求为考核标准,模拟企业环境,实施市场行为。教学效果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测试,演讲和发言踊跃性、创意和深度,论文、分析报告、企划书等文档写作水平,营销工具使用水平,营销实际业绩评价。
(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约束指导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促进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选题、教师指导、教师评阅、学生答辩等各环节中结合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培养,确定具体的管理程序与要求,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去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确保毕业设计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鼓励学生上网或是查阅相关书籍杂志,了解国际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理论来指导营销的实践操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推广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国际营销实务和案例进行分析,充实和巩固理论知识。就目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实践中的理论及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会或辩论会,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性教学借助simtrade实习平台,每个学生分别注册一个自己的公司,组建“模拟营销公司”,结合国际市场营销所学内容开展“虚拟营销”活动。通过考核学生的销售量和盈利情况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在轻松的“寓教于乐”环境中,了解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以及业务的处理程序以巩固理论知识。
(四)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的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这种模拟营销实践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培训质量,又避免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决策风险。市场营销模拟实验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教学,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其最大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在实际演练中,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涉及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生产安排、广告策略、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
(五)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营销,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近年来众多营销理念的进展、凝练和升华。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软件示范学院的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网络营销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验到网络营销的内容和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营销平台建设、网站营销策划和营销实践。营销平台建设包括网站功能策划、网站风格策划、网站技术选择等;网站营销策划包括营销模式的选择、营销费用的预算等;营销实践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企业作为实践基础,为企业策划并制作网络营销的网站,并且与实际的业绩要联系在一起,体现学生所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特色。
(六)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消费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需要“理论内容重深入浅出,实践教学重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重紧密衔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校内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从消费者个性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消费者群体等方面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让学生根据实际营销活动的销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中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以学生为消费者进行心理小测验;并共同分析讨论测验结果。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市场实地调查和了解消费者行为,亲身感受作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等。
(七)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教学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平台,在一个协同化、集成化的开放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通过电子化手段,完成信息、产品采购、产品交易等实践性电子商务初步应用的活动。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信息展示和电子商务两部分。信息展示主要建设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信息录入、查询、修改、预览、删除等功能,选择旅游行业信息或企业商务应用作为实验平台的基本建设内容。电子商务平台部分包括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网上企业动态、行业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产品和浏览等内容。
(八)会计电算化实践模式的研究
会计电算化课堂讲授以引导启发为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加强课堂讨论,使学生充分参与,以提高其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建立考察和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企业会计信息化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中,辅导教师在网上与学生交流。重视教学手段的建设与更新,建立并完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网络模拟实验室,自制多媒体实用型电子教案的互相交流,实行多种形式的专门辅导,巩固教学效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全方位进行教学媒体设计和教材编制。
(九)经济法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济法课程以案例教学、疑案抗辩、模拟法庭、旁听审判、设立“第二课堂”等实践性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法学素质教育的功效。模拟法庭通过学生模拟审理全过程,在检验理论掌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使学生在熟悉程序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掌握实体法的具体运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疑难案例采取控辩式、正反方辩论式等对抗方式进行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开展法制宣传、社会调查活动,检验理论知识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迈克·R.所罗门,爱诺拉·W.斯图加特.市场营销学(实践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海琼.市场营销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艺.市场营销实训指导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秦燕.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希平,刘安平.网络营销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学习型学校理论;知识共享;教师专业化
引言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把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学习来“提升”,成为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学习意识的确立、读书习惯的养成,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把学校这一育人的场所同时也变成教师学习进步、专业化提高的场所。
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共享平台
知识共享的关键是如何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共享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它可以促进教师的学习、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降低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本,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知识共享技术平台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和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对多种类型知识的事例,提供不同层次的技术平台支持与服务。目前,网络几乎已成为各种知识共享传输的主要手段。在学校组织中,我们也应以网络为基础并发挥网络技术一体化的优势,构建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来促进学校内部知识共享,这不仅能保存、积累、传播学校创造的知识,与外界分享学校组织学习的成果,更能为学校教师提供创造和管理学校组织知识的机会。学校内部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的主要方式:讨论区,聊天室,在线方案库等。
(一)讨论区
讨论区是一个虚拟的电子讨论室。在讨论区,教师可以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等待其他教师对此提出解决的意见或展开讨论,也可以就其他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自由的、平等的、不受时间限制的教师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的一种方式。
(二)聊天室
聊天室是一种同步交流的工具。在聊天室,教师可以通过文字、语音交谈同时向多位教师请教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期获得及时的帮助。由于同步性,它比讨论区这种方式的效果会更好。
(三)在线方案库
在线方案库是让个人的知识经验转化为组织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学校组织中,教师可以随时将平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好的经验、教学方法、教学心得放到在线方案库翟,从而使自己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学校组织的共同财富,以帮助和促进所有教师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当前,许多学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实际中,这种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在建立学校组织知识的共享平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校校园网中应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专用空间,如教师专业发展讨论区、聊天室等;其二,加强引导,形成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学校组织文化,即学习型文化,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并能积极参加各种讨论与交流,贡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得的经验与心得;其三,一方面,由于这种知识共享的平台是开放而且自由的,因此可能出现一些垃圾、无用的东西;另一方面,由于不断地补充新的东西,空间的有限,就需要及时删除那些陈旧的东西。因此,需要对这些技术平台进行维护,加强对知识的管理。
二、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前提和基础,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顺利进行,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这里主要包括经费与时间。
(一)经费
教师在组织学习与专业发展过程中,学习成本与效益己成为其发展的一个困境。同时,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人数众多,国家财政经济实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学校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学校用于教师学习与提高的经费更是严重紧缺。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途径有三方面。一是改变目前单一的教师学习经费来源,多渠道筹措教师学习的经费,如实行教师学习成本分担机制,建立教师学习的专项基金等办法,从量上予以保障。二是要重视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将有限的经费适当多用于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从质上来保证。三是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教师的职称评定、考核等与其学习、专业能力的发展直接挂钩,对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损失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补偿,让教师感受到这种学习活动是一种投资,有较大的回报,以解决教师的担心和后顾之忧。当然,经费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全社会的课题,它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时间
只有拥有了必要的学习时间,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而当前的教师群体中的“活动过度”现象剥夺了教师的大量而必要的学习时间。据调查,许多教师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感觉到时间与精力不足。因此,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对教师的学习时间迸行必要的安排。安排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时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时间。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学习周”,“学习日”、“学习时”等方式来确保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时间。二是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专业发展“腾出”时间。三是学校应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活动,少搞一些形式主义,让教师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设计和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在安排与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时间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与灵活性。所谓合理性是指教师学习的时间应是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之内并与其它正常的工作不冲突。而灵活性则是指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除此之外,学校对组织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要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和信息技术,给教师提供学习,尤其是共同学习的空间,给教师的共同学习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对于这些资源学校也应尽力提供与满足。
结语
本文结合学习型学校组织理论,围绕“学习发展”这个核心,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探究。期待能对教师的专业化的实现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专业素质 新要求
据目前小学生语文教程来说,新课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前进,所以我们要以新的理念去看待小学语文教程,老师也要抛弃旧观念、旧思想,要以新时代的观念去对小学生进行教课,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接受,培育出新时代的三好学生。由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求一些高等师范院校改变对师范生的教育模式,对师范生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这不但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能增加小学语文教育者的素质修养,加强师资力量,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模式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新要求的具体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要广泛、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在文学方面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新的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的教育观念是社会教育活动是否能被人们认知的关键,因为这不但能体现出社会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且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教学观念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变化,要把它当做自己教学观念革新的基石,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满足新课程的需要,这对教学教育模式的现代化非常的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学观念下要有以下两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内容。
(1)从宏观的认知角度来说
从宏观教育的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学生接受基础知识的初始,这决定这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景,关系到社会对教育的认可程度。所以,根据这样的观念,小学教师应该把儿童的智力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育儿童继承学习文化的方式,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儿童学习知识进行整体规划。
(2)从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来说
在语文教育认知这一方面上来说,“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中心思想,目前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是课程的革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是关系到一个学生能学好其他知识的根基,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素养提升的关键。”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把语文教育学的教学标准定为“教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和对文化底蕴的理解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师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构建方面讲,教师的知识构建是相对单一的,这是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师在任教当中只是固定于一门学科,这就对老师教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其内容十分的强大,若是教师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怎能对学生进行教课。例如,在课堂生学生提出了为何有民族文化这一说或是民族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关于语文的问题,实则又包含了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若教师的知识只局限于语文学科,那么教师就无法完好、准确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做到:第一,建立“全科型”教师教学结构,小学语文教师至少要拥有三门或三门以上的专业学科,熟练掌握其知识内容,从而为小学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教学语文教师对教学上要有综合化的知识结构,这一方面是教师自身教学的需求,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很多学科知识来满足对语文教学上的需要,例如,在一个教学课堂上讲到《麻雀》这一文章,有学生对文中这样一句话产生了疑惑,“使得它飞下来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而不是情亲的力量呢”这时教师若是掌握多元化知识,就能做出很好的回答,但若只是有单一的语文知识,那就无从解答。还有一方面是小学教师在学习其他学科后对其理解的角度,所涉及的范围,对其看待的思想方式上是否有深刻的探讨,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有利于对学生的教学,才能把其他学科与语文教学恰当的融合在一起,只有小学教师的知识广泛了,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小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小学教师的文学素养没有过多的要求,也没有太多的培育,但新课程的改革就要求了必须着重提高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专业素养,而在过去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把语文课本上的只是单一的读一遍给学生,没有准确的掌握语文内容的整体和实践,这样使学生丧失了审美观念和文化的熏陶,这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例如,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课文时,只是让学生听一听,把课文上的生字写一写,能说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若学生把这几项掌握了就算是掌握了知识,那就只能说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任何作用,还需要在思想品德、思维活动、不断创新、体现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培育。小学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历史悠久的定义,小学教师承担着很大的任务,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小学教师在新课改革后必须满足新课改革的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做到符合新课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为客观公正地开展评选活动,本届评选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评选委员会,采用双盲方式评选。现将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第十一届(2017年)评选活动将自2017年4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17年6月10日。第十一届评选活动结果拟于2017年6月30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研究生组
一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
段青如 《四种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基于
K-Means聚类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
臧蓓蕾 《3~5岁儿童心理数线的发展》
李庆霞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分享环节研究》
杨恩慧 《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研究》
康佳丽 《亲子班活动中亲师幼互动个案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朱萌萌 《学习故事评价方案在幼儿园的运用现状研究》
王孟怡 《幼儿分享行为与动机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马妮萝 《近十年英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政策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樊丰艺 《2014版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PK-2年级阶段的分析
及启示》
二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
钮亚磊 《大班幼儿认识和使用地图能力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李 娜 《幼儿园节日活动中幼儿社会教育的现状研究》
魏 聪 《我是一个行动者――幼儿园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构建研究》
方晨瑶 《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
翁楚倩 《自主表达语境下的学前儿童句法特征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李 放 《低结构活动促进4~6岁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王 娟 《儿童心理状态术语输入方式对其心理理论的影响》
焦欢欢 《教育戏剧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刘冬贵 《促进大班幼儿分享认知的教育实验研究》
于淑凤 《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的实践研究》
于帅琦 《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收入的调节作用》
张 沙 《北京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李 哲 《在幼儿园开展哑剧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王先妹 《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效研究――基于“关注为本采纳模
式”的分析》
冯 M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熟手――新手教师师幼互动特征的
比较研究》
冀轶骁 《区域活动分享环节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胡红花 《追求卓越:一名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杨 眉 《新西兰〈编席子:学前课程〉研究》
三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史九欠 《幼儿园中班师幼互动质量与大班幼儿词汇理解能力关
系的追踪研究》
李延方 《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4~5岁幼儿社会技能关系的追
踪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包 丽 《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家庭关系――基于家庭动力绘画测
验的结果分析》
步 宁 《串珠材料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程 程 《幼儿园种植园地活动的实施现状研究――以南京市四
所幼儿园为例》
南通大学
王 娜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亲子沟通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张丽莎 《3~6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特点及其对早期阅读的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
高竹青 《社会情绪教育对大班幼儿外化问题行为中影响的实证
研究》
殷菁彤 《社会情绪教育在中班幼儿内化问题行为中的干预研究》
李 娟 《图画书不同教学关注点及其效果的比较研究》
于 真 《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需求分析及社区指导方案建构
――以入户指导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
茹晨辉 《基于幼儿教师准入标准的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指标体系研究》
商 妮 《教育戏剧活动促进大班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教育现场
实验研究》
时康洁 《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结构和水平的研究》
王梓杨 《“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入学准备现状的研究》
吕冰霞 《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的特点及成因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马英连 《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师指导态度和行为的特点及一致性
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武 威 《美国〈2010年NAEYC初级和高级早期儿童教师专业
准备标准〉研究》
蒋 倩 《昆明市Y幼儿园蒙台梭利X混龄班幼儿助人行为的个
案研究》
孔礼美 《普惠性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个案研究――以丽江市
A园为例》
童 欢 《发展适宜性教育视角下贵州省K县农村幼儿园区域活
动研究》
谢 英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昆明市Y
幼儿园为例》
张春艳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幼儿园叙事教学的实践探索》
宋文婷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以C幼儿园
中一班为例》
唐东琴 《昆明市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状况的研究――
以中(六)班为例》
李俊丽 《5~6儿童“社会性发展”入学准备的家庭环境现状调查
研究――以玉溪市A幼儿园为例》
赵 丹 《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研究――以昆明市
石林彝族自治县为例》
本科生组
一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
潘炳如 《当前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实证研究――以广西幼儿园
园长为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薛长凤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江
苏省滨海县八滩镇东进村学前留守儿童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於金滟 《3~5岁幼儿延迟满足策略的研究》
张 婷 《某街道园的发展变化――基于对一位街道园园长教育生
活的研究》
张博楠 《幼儿家长对“起跑线”认识的研究》
陈 洁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班级地位的相关性研究》
南通大学
孙 琪 《学前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基于三
所幼儿园实验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宁波大学
全佳敏 《大班幼儿图画叙事的推理能力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
杨 爽 《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观察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杨梦倩 《结构质量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影响机制的研究》
吴镁云 《北京市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评价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陈莉莉 《中班幼儿家庭表露特征及其与社会退缩的关系》
冯廖宁 《亲子阅读中母亲在不同类型图画书上的语用研究》
郭 俊 《抚养者敏感性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 超 《自闭症儿童挑战的调查研究》
赵 蔚 《6~8周岁自闭症儿童回声式语言语意分析研究》
金t程 《幼儿手指数数发展的眼动研究》
高佳怡 《亲子关系与儿童情绪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研究》
胡 琦 《大班数学区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特点特点研究》
陆 露 《4~6岁儿童执行功能对算术策略的影响》
倪 莉 《幼儿对象形甲骨文、简体字和简笔画认知加工模式的
ERP比较研究》
张甜甜 《学习故事对一线幼儿园教师回应策略引领作用研究
――以X幼儿园新西兰学习故事园本教研班为例》
中华女子学院
顾颖欢 《自主阅读状态下4~5岁幼儿无字图画书叙事能力的发
展特点研究》
郑诗涵 《早期阅读对学前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研究》
二等奖
常熟理工学院
严晓艳 《幼儿园中班教师奖励行为的调查研究――以常熟市
Y幼儿园为例》
杭州师范大学
葛莎莎 《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对学前师范生指导现状的调查与
分析――以杭州某高校为例》
陈心怡 《围裙剧场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之探究――以绘本“蛀
牙虫家族大搬家”为例》
河南大学
马钰雯 《波兰融合幼儿园幼儿的交友研究》
湖州师范学院
胡回回 《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章佳琪 《父亲参与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孙梦婷 《基于角色游戏的同伴交往中幼儿语用倾向的发展研究》
王珊红 《幼儿园规则性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研究――以宁波市
某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乐萍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奚倩颖 《湖州市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
嘉兴学院
曹妍慧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积木搭建活动的调查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唐 宁 《学前教育大学生专业认同――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吕 佳 《死亡主题图画书阅读对5~6岁幼儿死亡态度的影响研究》
姜佳佳 《3~6岁儿童对“家”的认知研究》
李小文 《我从幼师学到了什么――职前教育在教师专业成长中
价值的个案研究》
杜佳坤 《学前本科生通识性知识调查研究――以N市为例》
南通大学
陈芳婷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亲子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徐 磊 《E市农村地区父亲参与家园共育的现状调查研究――以A
的相关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徐文静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家长被动合作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幼儿园为例》
宋 佳 《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现状研究――以南京市S
园为例》
黄冈师范学院
王元h 《幼儿园午睡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以H市A园中班
幼儿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朱晓雪 《幼儿成长档案评价研究》
刘珊雪霏《家园联系册及家园联合进行形成性评价调查研究》
胡迎节 《4~6岁幼儿对朋友理解的研究》
南通大学
程沭欢 《我喜欢的好老师――来自5~6岁儿童的图像语言》
蒋异秋 《美术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周 宁 《语言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毛碧琪 《民间艺术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岑茜燕 《幼儿参加兴趣班现象与对策研究》
王懿晴 《4~6岁儿童体质发展状况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白 娟 《幼儿玩电子游戏的调查研究――以某市为例》
石婧菲 《新建幼儿园幼儿性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以
B市K幼儿园为例》
张臣媛 《幼儿园表演区中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应用――以H市S
区蒙古族幼儿园为例》
赵媛媛 《内蒙古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
告――以N大学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为例》
孙笑然 《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H市
T幼儿园为例》
田立圆 《农村家庭早期教养资源现状调查――以T市K县为例》
宁波大学
林 洁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提问的调查研究――以宁
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大丙班为例》
刘佳佳 《座位安排对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影响研究》
王瑜银 《科学益智类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的探究――以
大数据理念为支撑的个案研究》
应青青 《中大班幼儿想象画作品特征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庞国秀 《幼儿园与早教机构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比较》
杨 璐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石家庄学院
梁晶晶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专业
能力情况的调查研究――以S高校为例》
首都师范大学
白 鸽 《北京市公办性质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对策分
析――以海淀区3所公办性质幼儿园为例》
杨 静 《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知与实施现状的个案研究》
陈媛媛 《幼儿园图书区创设与使用的个案研究》
乔雅迪 《北京市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调查研究》
刘t玮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研究》
叶新蕊 《专家型与新手型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比较研究――以数
学集体教育活动为例》
张美玲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
张晓飞 《陈鹤琴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研究――以江西省立幼
稚师范学校为例》
赵 悦 《不同同伴关系类型中班幼儿的告状策略研究》
赵晓婷 《4~5岁幼儿角度大小感知的干预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朱 锐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情意调查研究》
韩志辉 《园长眼中的卓越幼儿教师》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儿师范学院
郝哲含 《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自我发展的内容分析》
梁吉利 《幼儿园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态度研究――以杭州市
西湖区三所幼儿园为例》
石欣怡 《3~6岁幼儿对布绒玩具色彩偏好的调查研究》
朱艳艳 《基于情绪体验的交互式叙事儿童体感游戏设计研究》
曹荣静 《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人际交往领域的内容分析》
韩雨萨 《妹妹来了――二孩家庭的个案研究》
俞秋云 《小班同交往方式性别差异的观察研究》
张乃铭 《不同气质类型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叶常宇 《对幼儿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的调查研究》
周雅雯 《家庭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尹 枚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对策研
究――以胜利学院为例》
王红彬 《东营区幼儿数字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
聂 颖 《幼儿园初任男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研究》
程 思 《大班幼儿攻击及教育策略研究》
高 珊 《父亲参与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某
一级一类幼儿园为例》
田青云 《儿童探索馆中异龄同伴交往特点的研究》
乌哲丽坤《5~6岁幼儿助人行为的研究――以龙岗路幼儿园为例》
赵欣秀 《区域活动中3~4岁幼儿攻击行为与教师策略研究》
陈君玲 《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以上
海市公立幼儿园为例》
张F倩 《幼儿园过渡环节中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 歌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幼儿科学探究行为的研究――以老
牛儿童探索馆缤纷水世界探索区为例》
专科生组
一等奖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任 玲 《幼儿偏食行为的原因探究及解决对策――以通辽市××
幼儿园中班为例》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郭明婕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教育策略》
童 琳 《中班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曾雅君 《大班幼儿绘画中色彩情感表现的实践研究》
李 倩 《实习老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与研究策略》
陈虹灵 《儿童画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帮助》
顾舒婷 《小班幼儿家园进餐问题的比较研究及解决策略》
洪莉琦 《大班幼儿创造性游戏中同伴交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周思祺 《大班幼儿一日生活的个性化发挥和管理的研究》
林梅妹 《中班幼儿争抢玩具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 姗 《“窥视”童心读懂幼儿行为的背后》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丛伊美 《母爱似水―滋润心灵,温暖人生――从〈妈妈咪呀〉谈
家庭教育》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王 媛 《浅谈大班幼儿在自由情境中的自语现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 《幼儿恋物行为的个案研究》
张康帅 《农村幼儿教师的发展需求及对策研究》
姜妍妍 《浅谈3~6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和应对策略》
张 莹 《父亲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影响的相关研究》
宋淑珍 《论幼儿教育对儿童生活的背离与回归》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毛玮佳 《学前期幼儿参与课外兴趣班的调查研究》
朱靖奕 《上海市现代祖孙关系的调查研究》
二等奖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晓璐 《自由游戏中大班男童玩具选择的影响因素观察》
欧雪艳 《幼儿合作讨论的价值与引导策略研究》
潘友玲 《大班幼儿游戏活动指导的叙事研究 》
叶星莹 《中班幼儿自主游戏中不良行为的观察研究》
关江洪 《关于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林凯璇 《低结构材料在美工区中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林雨菲 《大班晨间谈话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影敏 《区域活动里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刘 玉 《幼儿园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王莉莉 《小班幼儿在集中活动中注意力分散问题的观察研究》
张玫瑶 《幼儿园实习教师工作压力调查研究》
陈小妹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黄建芳 《浅析数字化绘本对幼儿阅读时的几点建议》
林雅婷 《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何梦婷 《大班幼儿值日生活动中数学能力的表现观察研究》
张铃芳 《幼儿“游离”行为分析和指导方法》
赖碧珍 《中班幼儿攻击的个案研究》
林梦婷 《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问题及策略研究》
谭晨璐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谭文洁 《大班幼儿游戏中合作行为现状及策略》
陈美红 《幼儿攻击家庭成因分析及矫正对策研究》
何秋娇 《小班幼儿情绪调控类型与教育策略》
吕秋萍 《大班木工坊材料投放与使用的观察研究》
谢莉权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许 匆 《小班幼儿负面情绪的观察研究》
洪文文 《小班幼儿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黄云蔚 《中班幼儿值日生任务意识现状与策略研究》
赖艳春 《中班幼儿的进餐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晶翠 《用融合教育开启特殊儿童的心灵之窗――以两个案为例》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刘子成 《幼儿园区域活动常见问题浅析》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牛 莉 《幼儿教师对大班幼儿动手能力的指导研究――以幼儿
园科学教育活动为例》
王 蕊 《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表扬行为策略的研究》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钰茜 《3~6岁幼儿性教育的调查研究》
王兆锦 《教师应对3~6岁幼儿告状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
陈明倩 《情境教学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钱 雪 《农村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夏艳秋 《幼儿园班级物质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度的研究》
魏梦霞 《幼儿一日活动随机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颜 梦 《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仇祯杰 《幼儿“人来疯”现象的个案研究》
黄 葳 《家庭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三等奖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林 瑾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及培养策略》
黄艺 《父母婚姻质量对幼儿依恋关系和攻击行为的影响》
李麒阁 《中班幼儿与同伴的冲突行为及相应干预策略的研究》
林云艳 《大班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研究》
刘珍珍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废物利用的现状研究》
潘静虹 《大班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吴静凌 《部队特色渗透于园所环境创设的探索研究》
星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
詹 银 《大班幼儿歌唱兴趣缺乏的成因及其培养策略探讨》
郑婷婷 《幼儿音乐兴趣培养的生活化策略实践研究》
朱文凤 《小班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陈幼娇 《不同家庭背景下小班幼儿数学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研究》
刘煦芳 《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陆婷婷 《小班幼儿午休不良行为的解决策略研究》
吴昕容 《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叶舒妍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黄雨徽 《中班幼儿自然角中探索能力的观察研究》
林 洋 《初探大班幼儿角色扮演中的师幼互动》
沈 薇 《中班幼儿故事创编能力培养的叙事研究》
汤婷婷 《如何有效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许巧敏 《幼儿行为问题成因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陈悦琳 《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方 h 《培养幼儿美术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林尘钰 《关于提高幼儿舞蹈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分析》
陆倩宇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饶巧仙 《实习新教师组织中班歌唱活动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李梦婕 《浅谈大班幼儿绘本的选择及阅读指导》
马行东 《幼儿肢体动作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与提升策略》
沈丽娜 《中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及解决策略》
叶莉莉 《中班幼儿识谱能力诌议》
张 妍 《中班幼儿打击乐常规的现状与培养研究》
董玉婷 《大班幼儿生活日记绘画的观察与分析》
刘岚岚 《美术区域材料投放对幼儿的影响》
叶冰妃 《小班娃娃家区域游戏的趣味性创设策略》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 芸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探析》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孙 鑫 《新媒体介质条件下,幼师生学习区域理论效果的现状
分析和对策研究》
苏 瑶 《学前自闭症儿童课堂适应性的干预研究》
郭金平 《黑龙江省早期教育机构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
马 越 《〈最强大脑〉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孙美姗 《提高幼专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有效策略――以H专科
学校为例》
韩冬梅 《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选择适宜的动画片――以〈熊出
没〉谈动画片的等级制度》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蒯孝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媛媛 《中班幼儿歌唱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凉城县岱
海镇第二幼儿园为例》
成美娟 《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 珂 《在幼儿园开展花球啦啦操的实践研究》
吴晓凡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有效结合》
许正杰 《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指导的
实践研究》
蒋玲娟 《关于幼儿园体操教育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李楠馨 《幼儿游戏缺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李墨梓 《浅谈民间游戏在乡镇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
刘易帆 《幼儿园男教师生存状态的若干个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