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图书管理制度

图书管理制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08 00:19: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图书管理制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图书管理制度

第1篇

二.学校购进图书要注意知识性、趣味性,适合中学生特点,配合教学工作,禁止黄色书刊进馆。

三.做好书的分类,编目上架,做到一书一卡,分类科学、清楚。

四.学期末要清查图书,加强管理,如有丢失,负责追查,做好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蛀工作,保证书室整洁。

五.热心为师生服务,做到态度和蔼,耐心周到,有问必答。

六.假期间图书要封室入库。

第2篇

关键词:图书馆;规范化管理;管理员

引言:

图书馆的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以建馆80多年的天津图书馆为例,其存数量达到300万册,在1991年迁入新馆的,现在已经有各类开闭书库20多个,能够把这么巨大数量的藏书管理好,并且能够让每本书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是十分不容易的。尽管已经经过了20余年管理上的不断改进,现在还是存在着一些漏洞。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天津图书馆正是有了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才能让其运行地如此好。

1.图书馆责任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不论是什么方面的管理,想好做好管理,就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责任制度,并且能够很好地落实下去,做到每一个小细节,每一个小问题都有确切的人员来负责。如果出现因为责任制度扯皮的事情出现,就说明我们建立的责任制度不够完善。

在图书馆的管理上,各馆都深知问责制度的重要性,纷纷推出了目标化的管理制度,比如签订岗位的责任书,做到定岗、定编来保证定责。在定岗、定编过程中,必须要让每个组管理的书库将责任划分在具体的责任人身上,做到有文可查。在图书馆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好几个人共同管理的书库,这时就要对书库进行责任区的划分。这其中不免会遇见某个责任人请假缺勤的情况发生,需要在制度上说明清楚。可以看出,制度的制定上一定要考虑清楚所有可能发生的责任情况,避免漏洞的出现而耽误工作的进度。

在责任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管理制度规范的图书馆每每在我们走到一个书架的时候,都有一个人跟在身后,时刻准备为他管辖的书架出现的事情做相应的工作。这也反应出我们这些图书馆已经将图书馆的每本书都划分好了责任人,这才能让图书馆通过每个人的不懈努力管理地更好。

2.如何建立详细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规程

在对图书馆的每个书架划分了责任人之后,并不能够马上让我们的管理井然有序起来,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管理工作规程来规范我们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的行为,让我们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明确。

我们制定的管理工作规程需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统计数据。数据是图书馆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我们需要掌握馆存的每本书的实时动态都是从数据中获取的。每一个书库内的基本数据是书库的管理员首先要掌握的内容,比如书架数目、书库的面积、书架的单层总长度以及书库的最大的藏书量。这些基本数据能够帮管理员在管理中有一个很好的判断。

2)建立目录。繁杂的书籍管理需要通过目录来进行系统性的管理,所以建立数目是也是管理员必要的工作之一。一般我们的图书馆都要求管理员对每一套书架都有一套目录,方便查阅书目,也是借阅管理的必要工作之一。

3)排架的管理。一个书库的管理,在排架的放置上也是有讲究的,我们要根据各个书库的不同情况进行粗排架、细排架分制管理。在涉及到书标、书挡的管理上都要有确切的管理方案。书库的藏书排架放置规则一旦确定下来,就要绘制一套书库布局的平面图,一般我们都贴与每个书库入口的明显位置上,也可以交与每个书库管理员收藏起来。

4)流通管理。流通管理中主要的内容就是书籍借阅的管理,管理员需要不定时地查看借阅书籍的归还情况,对于未及时归还的书籍采取相关的措施。对于下架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借阅的书籍要定期进行整理和排查,以免发生管理事故。

5)保护文献。保护文献是每一个图书馆比较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之一,管理员在管理中往往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视文献的保护工作。保护文献主要就是对各个书库周围环境进行定期的清扫,同时还要在闲暇时间对文献进行修补、防潮防虫的工作。

6)安全工作。作为一个社会重要公共场合之一,安全工作也是每个图书管理员的职责。这里的安全工作包括防盗设施、防火设施的健全。管理员要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以保证图书馆没有安全隐患。

3.对图书馆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与评比

俗话说,做一件事容易,但是坚持下来是不容易的。为了能够调动我们每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综合管理人员就要定期对我们管理员的管理成果进行检查,或者通过达标竞赛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这样才能让我们管理员的心中都自觉去做好每天的工作。

通过对一些图书馆的走访调查发现,比较常用的检查方式有部门的定期自查以及建设委员会的抽查,还有在年底进行的统一竞赛活动。这些检查和活动很好地促进了书库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让规范化的图书馆管理更好地实施。

4.图书馆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好处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立是一个漫长的,不间断的过程,我们需要在管理中通过管理者以及读者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或者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让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对我们管理图书馆有着很多好处:

1)有规可依。我们规范化的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写在纸上的事实在在的文字性约束,能够约束我们的每一位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地去工作,去为我们管理图书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调动积极性。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下,每个管理人员为了保证自己辖区在管理中达标,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去做好每一项自己的任务。甚至包括清洁的工作,争先恐后地把管理工作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同时还能够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措施,譬如用牛皮纸做防尘罩等等。

3)细水长流。俗话说,细水才能长流,我们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也需要如此。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下,我们将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细化为每日的任务,相比于一些为了应付检查做突击性工作的图书馆来看,有着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图书馆无论从运行的流畅性、服务的质量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5.结语

总之,在图书馆的管理上,我们一定要明白,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建立才能让我们的图书馆变得更好。作为公共性的服务机构,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服务更上一层楼,吸引更多的人去读书,去图书馆寻找心灵的给养。(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彭光明,书库管理可行性措施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01):10-11

第3篇

第一条(目的)

为了加强对本市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图书馆,是指政府举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书刊资料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包括市图书馆、区(县)图书馆和街道(乡、镇)图书馆。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使用及其监督管理。

第四条(主管部门和协管部门)

**市文化局(以下简称市文化局)对全市公共图书馆实施统一管理。各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内公共图书馆的管理。

各级财政、规划、人事、物价、建设、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房产、土地和邮电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协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设置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本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对辖区内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实行统筹规划。

公共图书馆按照行政区域分级设置。有条件的地区,应当设置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无独立建制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地区,应当在公共图书馆内开设少年儿童图书室。

第六条(管理原则)

本市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设置

第七条(设计方案的审核)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图书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将设计方案报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一)市和区(县)图书馆的设计方案报市文化局备案;

(二)街道(乡、镇)图书馆的设计方案报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条(馆舍面积)

区(县)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应当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街道(乡、镇)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应当达到100平方米以上。

市图书馆建筑面积的要求,由市文化局另行规定。

第九条(阅览座位)

区(县)图书馆的阅览座位总数与本区(县)内街道(乡、镇)图书馆的阅览座位总数之和,应当达到本区(县)人口总数的2‰。

区(县)图书馆的阅览座位应当达到500席以上;街道(乡、镇)图书馆的阅览座位应当达到50席以上。

第十条(布局要求)

公共图书馆分为阅览用房、藏书库房、办公用房和其他用房。

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开设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阅览室。

第十一条(设置登记)

市和区(县)图书馆应当自设置之日起30日内,向市文化局办理设置登记手续;街道(乡、镇)图书馆应当自设置之日起30日内,向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置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改变公共图书馆使用性质的限制)

公共图书馆的阅览用房和藏书库房必须严格管理和保护,不得任意占用。确需占用公共图书馆的阅览用房或者藏书库房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一)市和区(县)图书馆向市文化局提出申请,市文化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二)街道(乡、镇)图书馆向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禁止在公共图书馆内设置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

第十三条(终止与变更)

公共图书馆合并、分立、撤销或者变更馆址、馆名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程序,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经批准合并、分立、撤销或者变更馆址、馆名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自发生上述情况之日起30日内,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合并、分立、撤销或者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章书刊资料的收藏

第十四条(收藏量)

区(县)图书馆书刊资料的收藏量应当达到50万册以上;街道(乡、镇)图书馆书刊资料的收藏量应当达到1万册以上。

市图书馆书刊资料收藏量的要求,由市文化局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收藏重点)

市图书馆重点收藏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本市的地方文献和国内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出版单位出版的报刊、丛书、多卷书以及国外主要出版物;

区(县)图书馆重点收藏本区(县)的地方文献和本市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出版单位的主要出版物。

第十六条(目录管理)

公共图书馆应当及时对入馆的书刊资料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并建立完善的书刊资料目录系统,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定期检查核对,保持书刊资料与目录相符。

书刊资料的分类、编目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进行。

市和区(县)图书馆应当建立书刊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计算机联网检索。

第十七条(投入借阅的时间要求)

公共图书馆的书刊资料投入借阅的时间要求是:

(一)报纸在收到的当天投入借阅;

(二)期刊自收到之日起2日内投入借阅;

(三)其他书刊资料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投入借阅。

第十八条(书刊资料的清理)

公共图书馆应当定期做好书刊资料的清理工作,并将清理结果报市文化局或者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出版物样本的送缴)

除特殊种类或者出版数量较少的出版物外,本市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出版单位应当自本单位出版书刊资料之日起30日内,将样本送缴市图书馆收藏,具体送缴办法由市文化局另行制定。

第四章工作人员、设备与经费

第二十条(馆长的条件)

公共图书馆设馆长1名、副馆长若干名。市图书馆馆长应当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区(县)图书馆馆长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第二十一条(工作人员的配备)

市和区(县)图书馆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体要求由市人事局会同市文化局另行规定。

街道(乡、镇)图书馆应当配备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十二条(培训与考核)

市文化局和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考核。

第二十三条(专用设备的配置)

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逐步配置电子计算机和视听、复印、缩微、传真等专用设备。

第二十四条(经费保证)

市和区(县)图书馆的经费,分别由市和区(县)财政拨付。

街道(乡、镇)图书馆的经费,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予以保证,区(县)人民政府给予适当的支持。

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资金可以多渠道筹集。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公共图书馆捐资、捐书。

第二十五条(书刊资料购置费使用的监督)

公共图书馆的书刊资料购置费必须专款专用。

公共图书馆书刊资料购置费的使用,受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的监督。

公共图书馆应当于每年1月,将上一年度书刊资料购置费的使用情况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章读者服务工作

第二十六条(开放时间)

各级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的时间应当达到下列标准:

(一)市图书馆为70小时以上;

(二)区(县)图书馆为63小时以上;

(三)街道(乡、镇)图书馆为49小时以上;

(四)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开设的少年儿童图书室为36小时以上。

市和区(县)图书馆应当每天(包括节假日)向读者开放。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开设的少年儿童图书室周六、周日和学生寒暑假期间每天的开放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第二十七条(借阅方式)

公共图书馆可以采用馆内借阅、外借阅读(包括邮寄、电话预约等)、流动借阅等多种服务方式。

第二十八条(借阅范围)

除国家规定对某些书刊资料停止公开借阅外,公共图书馆不得另立标准,限定书刊资料的公开借阅范围。

第二十九条(阅读指导)

公共图书馆应当采用图书展览、辅导讲座和组织群众性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向读者推荐优秀读物,指导读者阅读。

第三十条(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当为读者提供书刊资料信息,解答读者有关阅读方面的咨询,指导读者查找书刊资料。

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读者需求,为读者做好专题信息收集、参考资料编写和书刊资料的代查、代译等工作。

第三十一条(读者义务)

读者应当自觉遵守公共图书馆的借阅规则,馆内借阅时应当出具有效身份证件;需外借阅读的,应当办理外借证件。

读者应当爱护公共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和其他公共设施。损坏、遗失书刊资料的,应当予以赔偿,赔偿标准由市文化局另行规定。

第三十二条(收费规定)

公共图书馆对图书、报刊借阅实行免费服务。

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收集专题信息,编写参考资料,提供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借阅服务或者进行代查、代译、复印书刊资料等工作时,可以适当收取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市文化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另行规定。

第六章辅导与协作

第三十三条(业务辅导)

市和区(县)图书馆应当设立业务辅导机构,协助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对本地区基层图书馆的情况调查和业务辅导工作。

第三十四条(业务协作)

公共图书馆之间应当互相合作,并加强与其他系统图书馆的联系,在书刊资料采购、交换和借阅服务等方面进行协作,实现馆藏资源共享。

第七章奖惩

第三十五条(奖励)

对向公共图书馆捐资、捐书以及其他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文化局和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第三十六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处理)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文化局或者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补办有关手续或者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

(一)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图书馆未按规定将图书馆的设计方案报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

(二)未经批准占用公共图书馆阅览用房或者藏书库房的;

(三)未经批准合并、分立、撤销公共图书馆或者变更公共图书馆馆址、馆名的;

(四)将书刊资料购置费挪作他用的;

(五)未按时向读者开放公共图书馆的;

(六)任意限定书刊资料公开借阅范围的。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向读者收取服务费用或者超额收取服务费用的,由市文化局或者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返还违法收取的费用,向读者公开赔礼道歉;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里弄、村图书室的设置)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辖区内里弄图书室和村图书室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里弄和村设置图书室的具体办法由市文化局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应用解释部门)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文化局负责解释。

第4篇

关键词 读者 图书馆 服务质量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图书馆读者感知服务质量的相关概念

1.1读者感知服务质量定义

近年来,大多数图书馆都十分重视图书馆质量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大部分图书馆都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一些质量检查工作,将此作为员工的年度考核标准。实施这样的制度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规范员工服务管理质量,继而保障读者能够感受到图书馆优良的服务质量。根据上述表述可以将高校图书馆读者感知服务质量定义为:读者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预期与实际感知的对比,这是服务与读者主观感受融合产物。

1.2感知服务与客观质量

在图书馆服务管理中,服务质量是一种由读者主观认可的质量,其服务水平是由读者决定的,读者能够感知服务的实际水平。客观质量是服务管理中一个客观方面或者是一个事物特征。所以,前者更多蕴含主观特征,后者则较为概念化。

1.3图书馆读者感知服务质量的内容以及形式

图书馆读者感知服务质量与一般的服务也是一样的,具有内容以及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技术质量与功能质量。首先,技术质量主要说的是图书馆服务的结果以及最终产出的质量,不同服务结果是不一样的;其次功能质量说的是读者在接受图书馆服务时,感受到的一种利益与满足感,反映是读者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方式。

2读者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距

2.1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读者期望值认知的差距

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读者期望认知的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读者的期望服务质量认识不够充分,继而引发质量问题。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不够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管理人员仅凭自身的判断为读者服务;另外,一些管理人员对读者的需求尽管有一定的认知,但了解信息不够全面、不准确,因此,不能够对读者的期望进行准确判断,最终致使服务效果大打折扣。以上原因都会造成读者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的不满意。

2.2图书馆读者服务标准认知之间产生的距离

图书馆读者服务标准认知之间的距离,主要说的是图书馆制定的服务标准与管理人员对读者的要求认识不一样,最终导致服务质量出现偏差。这一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单方面的,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管理人员没有能够对质量期望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不能够将其准确传达给制定标准的人员;二是管理人员对图书馆服务标准没有正确的认识,使最终服务的落实情况达不到既定的标准要求;一些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将图书馆放在最重要位置,并没有考虑到读者、市场的需求,没有按照他们的标准来制定管理办法;另外,有些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发展资金,这也使读者的期望不能够得到落实。

2.3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过程行为产生的差距

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过程行为产生的差距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图书馆一些管理人员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时候与图书馆制定的服务标准并不一致;另外,图书馆在落实承诺读者的服务时两者之间产生的距离。

3读者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距的解决办法

3.1解决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读者期望值认知的差距的措施

想要有效解决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读者期望值认知之间的距离。首先,必须要进行深入读者群调查,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要求与希望;其次,必须要建立完全市场调查机制,理清楚内部服务之间的联系,明确相关责任人应该要承担的责任,图书馆决策信息一般情况下是由图书馆市场调查部门提供的数据制定执行的,因此就可以落实市场调查部门的责任;另外,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完善相应的信息传播渠道,保障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会丢失或者失去真实性。

3.2解决图书馆读者服务标准认知之间产生的距离的措施

首先,要完善质量管理计划,使管理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质量标准计划的制定中来,有效保障管理人员对读者的质量期望能够在质量标准中体现出来;其次,要广开门路,积极引入一些优良设备,优秀的教学人员;最后,图书馆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将读者意愿摆在首要位置,在执行读者质量服务标准的时候,应该将读者的需求摆在首要位置,努力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以图书馆自身为主的管理标准。

3.3解决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过程行为产生的差距的措施

首先,积极开展培训,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质量标准的内涵以及制定标准;其次,要保障质量标准资源能够有效为员工使用;最后,要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并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到图书馆中开展服务,使其能够拉动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另外,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督促他们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4结束语

总之,读者感知图书馆服务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图书馆一定要将读者作为导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继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5篇

一、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比较

读者在阅读个人的纸质图书时,读者可以立即把思考过程中的见解和注释添加在图书上,同时还能对书籍进行勾画、改错,此外读者还可以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个人见解写在纸质书籍的扉页上。对于在读书过程中喜欢思考和研究的读者朋友来说,他们会更加喜欢纸质图书。

电子图书的优势

首先,一些城市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阅读设备具有超大容量的存贮空间,电子图书以数字化的形式将阅读信息高度存储,大大节约了图书馆存贮空间,如一张可读光盘存储量为650MB,相当于1000册的传统书籍;其次,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可使用超新和中国知网等方式,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作者姓名,文章内容等信息,读者就可方便查询到需要的阅读内容文章。

二、图书馆读者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需求倾向的情况

1.图书馆读者对纸质图书需求情况

从年龄划分层次上来说,在如今我国的信息化社会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去图书馆进行资料查阅的主要方式就是查阅纸质图书,大部分年龄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读者不会使用电子图书替代他们过去所养成的纸质图书的阅读方式。对于年龄在50或者60岁以上的读者更加如此,因为在我国现阶段,这些年龄阶段以上的人群,不管男女,都不会使用打字或者电子阅读的方式,所以这些人在以后的阅读方式上,延续着排斥电子图书的阅读方式,仍然会坚持使在图书馆用纸质图书的阅读方式。

2.图书馆读者对电子图书需求情况

80后的年轻人的成长是与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的出现紧密联系的,80后早已经把电子图书作为其阅读方式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这一代人他们从小使用因特网,掌握一定的电脑使用方法和具备了阅读电子图书的主管和客观要素,80后人群在图书馆阅读使用阅读电子图书的方式,是因为他们利用电子图书中的音像等多媒体方式来获取书中的信息量,而这些信息由于生动立体,使得读者相对快速的理解和掌握书中所需要的信息量,节约时间和效率。

三、基于图书馆读者需求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合理利用的对策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充分的了解和学习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了解到目前我国社会中各个年龄阶段的阅读人群来图书馆阅读各种图书不同阅读类型的需求,要充分的发扬图书馆中纸质版图书和电子图书的最大化的优势互补的使用方式,以此满足图书馆各个种年龄阶段读者的阅读兴趣需求。

1.在图书馆融合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阅读优势

当下我国各地的图书馆均开设了读书的阅览室,大部分仍以提供读者阅读纸质图书为主打。建议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要优化读者的阅读服务质量,在其阅览室读者人数比较饱和的状态下,除了向读者提供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览外,应面向读者开发新的阅读资源和服务形式,可增设电子阅览室,免费为读者提供多备网络插口或无线网接入,这就方便了自带电脑读者前来图书馆进行阅读,从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进行电子阅读和纸质图书阅读的需求,并向读者有偿提供打印机、复印机等服务项目。

2.加强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对读者的宣传、引导

首先,图书馆的馆员要加强对图书馆的读者进行电子文献资料查询的检索、获取的方法培训,这就需要图书馆针对各个年龄段的读者的不同文化层次开设讲座,再开设网上咨询时时服务,使读者在资料查阅遇到困难时,能够随时获得馆员热情的帮助;其次,图书馆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其馆藏的纸质和电子图书向读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如利用图书馆网站、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和纸质小册子等宣传形式,让前来图书馆的读者明白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以及该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类型。

3.基于读者需求的纸质图书与电子的图书馆藏建设

根据上述当下社会图书馆读者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不同需求情况以及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各自优势来确定二者在图书馆中的互不利用的建设方案,如国内外的经典文学名著要多购买纸质图书,这样读者在图书馆中阅读起来才会感受到其中的文学韵味;社会备考人士和学生备考复习考试类的图书既要买直至图示,也要购买模拟电子试题试卷,因为纸质图书资料毕竟在图书馆数量有限,而使用电子图书可供多人在图书馆同时使用,如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都是读者前来图书馆,为了备考而进行查阅的阶段性的需求,故这类图书的相关资料应最好使用电子图书。

第6篇

在过去图书管理的基础上,优化现有图书管理的方法,提高其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促进小学图书管理的发展。

一、现阶段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图书室中的图书资源不断扩大,对小学的图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图书资源贫乏的小学图书室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难以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如今,大多数小学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室或图书馆,大量的图书资源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的管理。然而,一些学校由于对图书管理的认识不足,以及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和资金的短缺,不能对整个学校的图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管理效率低下,不能发挥图书资源的真正作用。

二、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的意义

小学图书管理是针对学校的图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以及科研活动中,合理分配图书,必要时采购一定量的图书,来支撑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另外,图书管理也包括向学生及教师提供借阅的服务,使学校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具体的课堂教学提供及时的图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其次,能激发学生阅读学习以及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图书管理中的宣传与相关阅读活动的开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效、高质量的图书管理能为学生及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激发教师科研与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能使大量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图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结合图书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对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以下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方法。

1.建立完善的图书分类系统

网络时代催生了快捷、便利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小学图书资源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图书如果仅仅靠人工分类,会严重影响整个图书管理的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图书分类系统,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将大量的图书资源录入专业的图书分类系统进行管理,能大大减少图书检索的时间,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①完善图书管理制度

过去图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建立的图书管理制度,在现阶段图书资源丰富的大环境下,已经不能更好约束图书管理的各项工作。因此,完善图书管理的制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图书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按照一定的图书管理特点以及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上,优化图书管理的制度,使其能更好地监督图书管理工作,促进小学图书管理的发展。

②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过去参与图书管理的人员一般是学校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缺乏一定的管理技巧,加之教师本身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因此,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要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与时俱进的图书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对一些原有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再深造,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图书管理工作。

③积极开展丰富的图书阅读活动

图书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内部管理,也包含与外界的有效交流,为师生提供图书的借阅服务。因此,图书管理效率的提升也应该包括对外界交流管理的优化。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图书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④组织学生参与图书管理

在小学图书管理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作用,能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小学生希望能帮助教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教师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给他们,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图书管理中,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提高其图书管理的效率。

结语

第7篇

1构建公平合理的分配与晋升机制

1.1确定图书馆资源分配的合理标准

组织资源分配制度与潜在标准是员工反生产行为强有力的塑造工具。图书馆在员工的岗位选拔、职位晋升、绩效激励以及学习培训机会等资源方面,所拥有的分配制度和潜在标准能直接作用于员工的行为,构成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重要原因。实现图书馆资源分配公平主要包括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以及互动公平三个方面。程序公平,就是要让员工拥有畅通表达自己意见及建议的渠道与机会,能参与到对分配结果产生过程的控制之中。如果与分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政策缺乏准确性、代表性、一致性或伦理性,一旦该政策执行,就会导致程序不公,从而引发日渐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员工反生产行为。分配公平,就是要让员工在将个人与社会、自己的现状与自己的过去,以及个人的现实与期望进行对比时,对资源分配的结果感到满意。一般情况下,员工认为结果不令人满意,就会认为分配不公平。如工资增长停滞或负增长、竞岗落选、职位晋升失败等。互动公平,就是图书馆及管理层在处理与员工利益相关的问题时,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应有的尊重、支持与认可。即使图书馆不给予明确认可,也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以示对员工的尊重,从而体现互动公平。

1.2建立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

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能促进组织资源配置优化,实现能力同职位的匹配,做到人岗相宜,为员工提供组织激励。图书馆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是调动馆内知识型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的必备条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利器。图书馆应该创造这样的制度环境,根据员工的能力水平、工作业绩以及行为本身的实际情况,为表现尤为突出的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的建立,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机会均等”“递进式与破格式晋升相结合”等原则。晋升机制的目的是树立榜样,应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说服力,防止带来负面效应。晋升机制应起到表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公平竞争,调动员工持久积极性的作用。晋升机制在决定员工晋升时,一要考察员工工作的表现是否合乎既定标准,二要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劳动投入、情感投入程度,三要结合员工的资历与能力进行考察。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能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组织绩效。同时,绩效考核体系是把“双刃剑”,也可能导致其他新的反生产行为(张永军,2012)。所以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消除员工工作场所反生产行为。

2.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

2.1.1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应符合SMART原则。①绩效考核体系要保证考核目标的具体化、计量化,具有现实性、目标相关性和时限性。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因其明显的挑战性,能有效激发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创新性;模糊且不切实际的考核目标,将挫伤甚至扼杀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甚至促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2.1.2实行结果与行为的双轨并行考核模式。考核实践中,多数考核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往往重视行为产出或结果,不注重行为本身与过程。以结果考量为导向的考核模式,存在着重产出、轻行为,行为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容易忽视或放任反生产行为;结果与行为双轨并行的考核模式,可以有效抑制反生产行为。所以,图书馆绩效考核必须实行结果考量与行为过程监控并行,确保达成该高绩效的行为过程符合组织规范。2.1.3施行多管齐下的考核方法。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各有长短,单一的目标考核办法会误导员工聚焦结果。同事考核可能会引发员工彼此合谋或相互拆台现象;领导考核可能导致溜须拍马、流言蜚语或拉帮结派等现象;强制分布法带来的后果是“轮流坐庄”现象。因此,图书馆在施行具体的考核方法时,必须弄清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多管齐下,扬长避短。2.1.4绩效考核应强调发展性目的。绩效考核的目的,不应该是“秋后算账”,而应该是“指点迷津”。“秋后算账”极易引发员工内部的互不合作、相互诋毁等恶性竞争行为,从而损害图书馆整体利益。“指点迷津”则强调发展性目标考核,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感,对员工个人发展、图书馆整体绩效都有帮助。绩效考核的目标主要强调图书馆员工人力资源开发及单位的进步,而不是把考核当成对员工的“拷”“吓”,违背图书馆管理的“初心”。2.1.5考核措施要有针对性。图书馆反生产行为表现形式多样,有主动型、被动型、公开型和隐蔽型。图书馆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开展绩效考核。对于员工个人基于工具理性考虑而实施的反生产行为,图书馆应该设定考核指标,以抑制私利行为,鼓励利他行为;对于公开或隐蔽的反生产行为,图书馆应该采用关键事件法①,对反生产行为进行分析、认定并作出绩效评估,从而加以控制。2.1.6绩效考核要注重公正、公平原则。研究表明,组织公平感知与员工反生产行为负向相关。图书馆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一要保证过程透明、标准一致,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二要确保考核结果实事求是,要真实反映员工的业绩水平和贡献;三要及时与员工互通考核有关信息,尊重、关心员工,全面提高员工的考核公平感、满意度、效用感知以及精确性感知等。

2.2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通俗来讲,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回报,如参与决策、个人成长机会等②。薪酬制度管理的具体目标是追求“效率与公平”“效率”对于组织绩效、员工绩效考核以及投入成本来讲,薪酬制度管理本质是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公平”对于员工绩效来讲,薪酬制度管理就是要实现分配上的自我公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因此,图书馆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2.2.1实现同工同酬。关注劳动的多样性、主观能动性,关注职位相对价值,实现同工同酬,保证相同的薪资带。2.2.2关注个人绩效,按绩分配。薪酬制度必须与绩效考核密切挂钩,在对结果进行奖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实现结果的过程进行考核。薪酬制度应区别对待相同职位上不同员工的有差别实际绩效,实现员工的薪酬与绩效相匹配。2.2.3强调薪酬制度的执行力。薪酬制度只有在获得高效执行的情况下,才不是“纸上谈兵”,才能以公正的执行程序保障公正的薪酬制度真正实现。图书馆薪酬制度建设至少应体现员工价值、激励作用、内部一致性等原则。2.2.4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与适度竞争性。缺乏公平感的薪酬制度很容易引发反生产行为,而过度竞争的薪酬管理也会导致人际冲突和攻击行为等。所以,图书馆可通过加强对基于结果的薪酬的监控、提高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来减少反生产行为。2.2.5合理确定个人绩效与团体绩效。在决定团体薪酬中的比重在一个充满比较的社会环境中,公平问题最能牵动员工的神经。为了减少反生产行为,在进行薪酬分配时,必须准确评估员工的贡献,保证薪酬分配客观公正,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

3充分发挥精神激励作用

精神激励是指通过非物质的手段以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从而激发人们良好行为的一种方式③。个人工作绩效与他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密切相关。善用精神激励应该成为图书馆管理层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管理手段。善用精神激励就是要做到对不同时间、地点、对象和事物使用不同的恰到好处的精神激励方法。

3.1蓝图激励。制定图书馆发展愿景,通过图书馆与员工发展蓝图来鼓舞员工士气,激励员工斗志。3.2成果激励。将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种成绩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体验自己参与的成就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进取心,以正激励的方式营造工作上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3.3榜样激励。图书馆要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加以正面强化,弘扬正能量,让其在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获得精神鼓励,从而一方面助推其更上层楼,另一方面通过树立典型,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3.4情感激励。图书馆知识型馆员拥有积极进取的劲头,但需要情感的沟通与感染。应分析个人情感的倾向性、可塑性,化解其思想上的疙瘩和工作中的矛盾纠纷,疏导因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等出现的不满情绪,充分把握他们的心理诉求,增进理解,发挥情感的感染、沟通作用。3.5信任激励。图书馆要善于采纳员工的创造性建议和意见,给予他们一贯的信任。在结合图书馆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员工“委以重任”,并实施控制,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只有在承认员工自主性的基础上,为他们从事创造性劳动和提升自我创造条件,才能增强员工信任感,激发员工活力,实现组织目标。

4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反生产行为管理制度,对提高图书馆的组织公平度,提升员工的公平感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十分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生产行为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规范员工行为,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反生产行为的发生,保证图书馆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兰.企业员工反生产行为的成因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5):209-210.

[2]林春联,肖慎华.知识型图书馆员的和谐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5):27-29,41.

[3]张永军.管理反生产行为: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J].企业活力,2012(1):61-66.

[4]张永军.基于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的反生产行为治理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93-104.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人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研究也指出,图书馆是学校文献学术情报中心。虽然高校领导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事业,然而在具体落实方面仍存在制度不明等现状,长期以往影响图书馆建设。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对推动图书馆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人性管理观念,完善人事管理

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核心立足点为以人为本管理,注重创造力、能力和知识。它时刻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观念,同时建立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明确表明,没有获得激励的员工在一天工作中只发挥了不到20%的能力,相反受到鼓励的员工其工作能力就高达80%以上且始终将热情贯穿全部工作。图书馆是由信息化技术和众多典藏资源组成的部门,缺少任何个体都无法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甚至还会影响图书馆运行。因此图书馆管理者应在坚持能力为本的原则上实施能力为上,庸者为下的用人机制,保证工作效率。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并从德、勤、能、绩几方面,全面科学地衡量业绩和成果,对创新、获奖、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任务者予以适当奖励。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成功地营造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质量。

二、构建合理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效果

顾名思义,激励措施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最大程度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并促使个体朝着预期设定目标不断努力的心理过程。可以说激励措施是刺激人的一种是方式,也可将其看作调动人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过程。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上都需要激励,激励效果好人就会表现出比往前更高的兴趣,完成效果也更优秀。由此可以看出,激励措施和人的心理行为呈现正比,尤其在正常工作激励措施是企业领导对员工实施有效管理的方式,有利于实现预期设定目标。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人员方面应注重物质激励,这也是员工十分关注的问题。只有薪酬分配得当,才能最大程度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还能有效节约高校人力资本,保证高校经济效益。还要设置目标制度激励,不管是在高校图书馆还是还是社会其他行业,当员工树立目标后,自身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会为了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目标制度激励指确定适当的目标,之后通过所设置的目标有效激发员工工作动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还应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激励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员个体差异情况,保证制度可行性。

三、改善硬件管理制度,创新服务方式

进入21世纪后,各个领域都开始引入网络化和数字化,由此一来在制定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硬件设施管理,也称为数字化建设。对于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主要以应用和处理数据为主,满足高校教师和学生访问图书馆馆藏资源需求,所以在选择相关图书馆数字化产品和应用技术时均会考虑先进性。制定高校图书馆硬件管理制度有利于创造良好且开放式的信息环境,因此硬件建设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建设高可用性、高性能的图书馆网络服务系统;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在建设校园局域网,采用千兆以太网配备1000M高速交换集成器和交换机,便于更好的满足未来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产生的容量。其次建设多媒体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的建设在于满足高校教师和学生多样化信息需求,要求高校立足于大规划、高起点等基础上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还可为读者提供拷贝、扫描、打印等系统配套服务,定期对学生开展文献检索课培训。第三建设书刊厅;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会不断增大馆内电子资源占馆藏资源比重,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此外高校图书馆还需制定服务管理制度,一般高校图书馆通过制作特色化主页将本高校信息提供给读者,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图书馆主页上运用超链接形式和其他高校图书馆以及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网络虚拟图书馆并开展联机目录搜素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四、结语

总之,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更应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人格、价值、个性,同时理解和信任图书馆馆员,从而能帮助图书馆和读者建立和谐互动关系,逐渐成为推广图书馆发展的参与者,也进一步调动馆员和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图书馆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陈登科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朱明.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有效性的概念及其关键维度识别——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探索性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3):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