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7: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夜班护士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护士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为合理分配薪酬、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岗位管理、层级管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士职业规划等方面为切入点建立护理绩效考核体系,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后,护士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护理管理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建立行之有效的护士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管理导向,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关键词 绩效考核;护士;实践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59
护理人员的绩效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1]。目前我国构建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2],对护士绩效考核多集中在基础护理工作量的统计。我院结合护士层级岗位管理、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士职业规划等对护士绩效考核进行实践研究,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护士绩效考核体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2年1~12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护士。纳入标准:在本院工作至少3个月以上的注册执业护士。排除标准:尚未被聘用的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生、护士长。共163名护士参与调查研究。工作年限:1年以下4名,1~2年32名,3~5年36名,6~10年37名,10年以上54名。文化程度:中专31名,大专103名,本科29名。职称:护士74名,护师66名,主管护师18名,副主任护师5名。
1.2方法
1.2.1科室间重新分配采用科室间互评的方法,将全院护理单元按工作量、工作风险、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分为A,B,C,D,E 5级护理单元,A级:儿科、内科、ICU,B级:手术室、产科、急诊科、神外科,C级:外科、骨科,D级:妇科、五官科,E级:体检中心、防保所。绩效权重系数分别为:1.0,0.95,0.85,0.75,0.5。
1.2.2科室内部分配岗位层级系数占30%,工作量占50%,工作质量占20%。
1.2.2.1岗位层级系数结合护士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工作年限,采取自评、互评、核心小组评定的方法按《广东省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将护士划分为以下6个层级,并予相应的个人层级系数:N3级1.2,N2-2级1.1,N2-1级0.95,N1-3级0.9,N1-2级0.85,N1-1级0.5。岗位系数:1年护士0.4,2年护士0.5,3~5年护士0.6,5年以上护士0.7,护师0.8,主管护师0.9,副主任护师1.0。
1.2.2.2工作量统计方法随着专科护理内涵的加深和专科护理领域的拓展,将专科护理纳入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护理管理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但目前的护理绩效评价的重点往往还放在基础护理的质控上,无法体现专科护理的内涵,成为阻碍专科护理发展的瓶颈[3]。因此本文采用完成各个护理岗位APN班的数量作为工作量,APN班系数由护士投票产生,A班:2.0,P班:2.5,N班:3.0,每月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绩效等于该护理人员所上APN班数乘以班次相对应的系数之数字相加之和。如某护士4月份上14个A班,4个P班,4个夜班,那么她的本月工作量绩效为:14×2.0+4×2.5+4×3.0=50。
1.2.3工作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护理服务、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教学培训、协作护理、岗位责任落实、特殊贡献7部分内容。不同层级护士之间均考察7部分内容,但层级越高要求越高。
1.2.4绩效工资计算方法护士个人绩效分值=岗位系数×层级系数+工作量绩效+工作质量绩效。护士个人绩效奖金=护士个人绩效分值/全科护士绩效分值之和×(科室总奖金-特殊奖励基金)+个人特殊贡献奖。
1.3评价方法参照刘继冬等对公立医院护士绩效考核满意度的调查研究[4]。163名护士在绩效考核实施前后对6个方面(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参与科室事务管理、协作护理、岗位责任落实及科研)进行考核评分,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163名护士绩效考核前后6个方面评分比较(表1)
2.2实施前后163名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表2)
3讨论
护士绩效考核是医院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在医院实行绩效管理,科学有效地评价护士绩效有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5],提高护士的工作技能、工作满意度、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等[6-8]。建立护理绩效考核体系的过程中,要让全院护士参与,充分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能使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公正合理,且绩效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抓住关键问题,否则不仅运作复杂,且会增加管理者工作负担。结果说明,同一岗位不同人承担,因个人层级不同,绩效工资不同;同一层级因承担不同岗位,风险和技术难度不同,绩效工资不同。在其他因素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工作数量、夜班数量多者奖金高。
3.1薪酬分配逐步合理薪酬满意度是薪酬绩效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是影响护士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9]。结果显示,护士认为实施绩效考核后的报酬能体现劳动价值,护士对所得薪酬满意。但仍有部分护士对薪酬分配不满意,主要原因是高年资护士要想获得较高薪酬需要参与倒夜班,其次对于防保所、口腔科、体检中心非夜班,且工作风险、难度较低的科室整体系数下降。
3.2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绩效考核体系将学历、职称、继续教育、科研论文等作为考核因子,从而激励了护士自我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素质。将护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管理激励了护士对工作的主动性,明确了其工作内容和责任,强化了安全意识。护士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更加注重工作流程和服务细节,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科室业务学习及培训。但受科研、论文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实施绩效考核前后科研数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今后应加强科研论文写作水平的培训。
3.3构建了有效的管理机制护理学科要发展,必须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10]。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横向、纵向地进行科室、个人之间的业绩评价,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医院总体绩效奖金向技术含量高、护理任务重、风险大的科室倾斜,必将提高ICU、儿科等岗位的吸引力。由于夜班岗位绩效积分高,改变了高年资护士不愿上夜班的现象,充实了夜班护理人力,今后我院将进一步改革各层级系数、岗位系数,使薪酬差距进一步增加,将会对护理管理工作有更大的触动。
3.4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士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细化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三级质控与岗位职责的相结合明确了护理工作的行为主体、责任主体,有利于护士绩效意识的增强和个人潜力的发挥。三级质控与护理绩效管理相结合利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护士自身关注工作效益和效率。
3.5为护士职业规划明确方向各层次护士的合理安排,有助于为年轻护士提供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年轻护士的培养和专业的稳定发展[11]。护士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护理管理者可动态地关注考核的状况,将绩效考核结果做不同护士间比较,也可做一位护士全年的纵向比较。通过对护士的评价,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分配、晋升、评先评优、年终考核、培训进修等挂钩,岗位管理、层级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使护理人员的个人职业规划与医院的发展战略一致。
参考文献
[1]任风荣,朱记芬,罗红蕊.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量化绩效考核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11-312.
[2]孙一勤.国外绩效评估发展对国内护理绩效评估研究的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9-11.
[3]许湘华,谌永毅,刘翔宇.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83-85.
[4]刘继冬,陈长蓉.公立医院护士绩效薪酬满意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C):790-791.
[5]何勤忠,赵红梅,黄利平.对聘用护士实施绩效评价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0):49-50.
[6]陈小英.护理绩效考核制度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9):835-836.
[7]孙瑞华.护士绩效考核的探索[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89.
[8]周冬梅,袁璟.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2):138-139.
[9]于海波,郑晓明.薪酬满意度的测量、影响因素和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1):2.
[10]石曼.护理职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7):377-378.
[11]柏兴华,张晓春,苏兰若.ICU护士职业满意度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148-150.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发展因素 临床应用 对策
1 中医护理发展的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卫生部和教育部规定:护理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体[1]。1983年恢复本科教育,但内容浅显,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差。所以整体上讲,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较差。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开始起步,而且大多是在原来中等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滞后,对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意识很淡薄等[2]。总之,促进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力量较弱,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1.1 学科定位不清,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由于传统医学中存在医护不分的现象,所以中医护理学不象中医学一样,存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轮廓。因此尽管医护在职责上分了家,可中医护理学的学科特色不显著,定位不准确,使得中医护理发展目标模糊,这大大影响了学科前进的脚步。由于定位不清,所以在高等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方案上,表现出对中医的信心缺乏:现代护理学内容占主体,中医护理学内容不断缩减,中医特色在削减,甚至很快要消失。
1.2 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促发展的意识及氛围
中医护理科研力量主要包括临床护理人员及中医院校的专任教师。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较低,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知识面较窄,缺乏多学科知识。另外,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妇女,护理工作平凡、琐碎,使护理工作人员难以超出自身的工作圈子去开展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1.3 中医护理高等人才的浪费
尽管中医本科护理从1999年才开始起步,全国各地的中医药院校仍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青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但是,较多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由于下临床后与其他护士一样打针、发药、轮晚夜班,中专毕业的护士与本科毕业的护士的实践范围没有明确的区分,使有限的高等护理人员不能人尽其才,甚至流失。
2 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
2.1 现有的中医护士数量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即使是在中医院,中医护士的数量也相对较少。以我院(二级甲等中医院)为例,中医护士只占所有护士数量的20%。
且大部分是中专学历,中医基础理论薄弱,缺乏足够的辩证施护能力,虽能进行简单的中医技术操作,但不能将中医的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她们较少阅读中医护理文献,缺乏中医护理科研的能力。与此同时,可供阅读的中医护理论文数量也较少。这与日益蓬勃发展的西医高护、璀璨满目的西医护理论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生存质量;工作压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60-02
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需随时抢救,各项治疗和护理任务繁重,这些都使ICU护士处在一个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对其生存质量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护士的生存质量与其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和医院发展息息相关[1]。近年来,ICU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有关其生存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ICU护士培训班的部分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初步分析其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09年4月至7月期间河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的六期学员,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1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1. 2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包括工作单位及类别、年龄、护龄、月平均夜班天数、用工性质、婚姻、学历、职称、职位和收入;②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2]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24个条目和2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 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领域得分按正向记分, 分值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好。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再乘4得到,结果与WHOQOL一100的得分具有可比性。③护士工作压力量表[3],由李小妹参照国外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根据中国国情重新设计而成,共35个条目5个方面, 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采用1~4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高。
1.3 调查方法 在培训课程休息期间,由研究者和统一培训的学员协助进行发放调查表,问卷有统一指导语和填表说明,被调查者按要求自己完成问卷的填写,当场收回。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为88.2%, 排除无效问卷得到合格问卷402份,有效率为89.3%。样本包括来自河南省18个市的各级医院的ICU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46( 28.56±4.85)岁;护龄1~26年, 平均(7.92±5.49) 年;正式护士228名,合同护士174名;护士355名,护士长47名;中专52名, 大专240名,本科110名;护士157、护师176名, 主管护师68名( 46.3%) , 副主任护师1名;未婚者157名,已婚者237名,其他8名。
2.2 ICU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见表1。
2.3 ICU护士生存质量得分较低的10项条目,见表2。
2.4 ICU护士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以生存质量总分为因变量,在a=0.05的水准上,对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自变量:年龄、护龄、月平均夜班天数、用工性质、婚姻、文化程度、职称、职务和月收入、工作压力总分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最终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见表3。
2.5 ICU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与工作压力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见表4。
3 讨论
3.1 ICU护士生存质量状况 不同科室护士如急诊科、精神科由于工作场所和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生存质量亦存在差异[4]。本次调查结果表明ICU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均低于常模,护士对生存质量的评价和健康满意方面均低于普通人群。高伟民[5]等研究显示,护士的生存质量在14个方面均低于常模。唐俐玲[6]等对陕西省10个辖市的社区护士调查研究表明,其生存质量低于常模。刘媛航[7]等对广西9所三甲医院的研究发现,护士在生理、心理等领域的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杨晓燕[8]研究显示,ICU护士生存质量低于病房护士。其中在26项条目中,“您有机会进行休闲活动吗?”得分最低。工作量过大,心理的高度紧张等压力使护士渴望进行必要的放松和休息,但是不规律的生活工作方式、频繁的夜班、繁重机械化的基础、生活护理工作,使ICU 护士无精力、体力主动参与更多的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机械、繁重的护理工作并没有使ICU 护士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及经济收益,长期处于高付出、低收入境地[9]。
3.2 ICU护士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本研究表明工作压力是ICU护士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作压力导致半数以上的合同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10]。ICU患者病情危重,基本都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而由于病情和封闭式的管理要求无亲属陪护。因此,ICU 护士不但要完成日常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还要进行大量的生活护理,同时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准确完整地记录监护数据。而国内ICU护士编制普遍不足,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已成为ICU护士面临的主要压力[11],压力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时,容易引起生理不适和心理不良情绪反应,使生存质量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的各领域均呈负相关,压力越大,生存质量越差。与生存质量相关性最大的因素是管理及人际关系。管理者的尊重、鼓励和肯定,可以激励护士,使其有归属感和自豪感。而同事之间的理解、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护士自身的应对能力,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可以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12],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另外,收入和文化程度也影响了ICU护士生存质量。收入高者其幸福感较高[13]。收入增加不仅可以改善衣食住行及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生活各方面的条件,还可以体现自身价值,提高其生存质量。文化程度高者生存质量较高,可能与她们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寻求支持、帮助和有效信息来应对、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有关。此外,覃健凤等[14]研究表明工作年限对护士生存质量领域中躯体健康影响差异有显著意义,周美玲等[15]研究显示ICU护士焦虑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而与生存质量总分呈负相关。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从工作压力源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有效缓解ICU护士的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总之,ICU护士是一支十分重要的专科护理队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常常要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在强调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同时,也应关注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和身心健康,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及时解决她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医护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互相支持、帮助,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护士也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技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自我减压,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提高自身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振海,谢晖,金莉.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0,17(7):36-38.
[2]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3]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 (11) :645 - 649.
[4] 周楠.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现状及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1):61- 62.
[5] 高伟民,陈俊国. 昆明市三级医院护士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昆明,第三军医大学,2009.
[6] 唐俐玲,李 贞,翟晓红.社区护士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西部医学,2010, 22(9): 1766-1768.
[7] 刘媛航,曾志励,文丽娜.广西 9 所三甲医院护士生存质量调查分析[J].中外医疗,2010(3):144-145.
[8] 杨晓燕. 不同工作部门与职称对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J].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 Reserved. http:// :232.
[9] 张玉美,吕凤英.ICU 护士工作倦怠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 ,23 (18):52-54.
[10] 陈妙虹,徐朝艳,成守珍,等. 职业压力对合同护士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09,8(10):6-9.
[11] Li J, Lambert V A. Workplace stressors, coping, demographics and job satisfac- tion in Chinese intensive care nurses [J].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2008, 13 (1):12-22.
[12] 赵承芳,任巧花,武建慧,等.同事支持系统在减轻ICU中年护师工作压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0b):2075 -2076.
[13] 徐振海,谢晖,金莉.某市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蚌埠, 蚌埠医学院, 2011.
论文摘要:分级护理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南,但分级护理实施中存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在目前医疗环境下,应依法施护,完善危重护理记录单,并将整体护理理念融入分级护理制度,使分级护理记录能满足举证倒置的要求。
卫生部在1982年制定的《医院工作制度》中明确规定,分级护理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该制度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南,也使分级护理制度成为我国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的内容之一。但护理级别的正确性一直受到护理人员的质疑,在举证责任倒置的今天,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着不少隐患。本文旨在分析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对策,希望与护理同行探讨。
1隐患问题分析
1.1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实施分级护理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但由于医生较少了解分级护理的内容,对其指征掌握不清,常根据患者病情潜在的危险性决定护理的级别,与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标的现代护理模式不相适应。如:对有些病情相对稳定而自理能力较差的偏瘫患者往往开具二级护理,导致护理级别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另外,年轻医生认为把患者病情说重一些,护理级别医嘱下得高一些,护士能更重视一些,或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将护理级别提高;而一些高年资医生“艺高胆大”,为了自己少记病程录,往往将护理级别降低,如昏迷患者(已气管切开)、晚期肿瘤(终末期)患者等给予二级护理。如果按护理级别落实护理措施,势必造成巡视不到位、观察不及时,延误患者的抢救,或者导致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2未及时更改护理级别理论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级别;但临床实际中,医生却往往不能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尤其是节假日、夜间,由于值班医生不是经管医生,只处理当时的变化而不调整护理级别。如:妇产科医生往往将妊娠分娩视为一个正常生理过程,顺产的产妇予以二级护理;但分娩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在产妇宫缩乏力予以静脉滴注催产素时应调整护理级别。又如:夜间,患者频发室性早搏时,值班医生予以利多卡因100mg静脉推注而未调整护理级别。如果按原来的护理级别巡视而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患方往往会指责医生、护士对患者病情未引起重视,缺乏预见性。
1.3分级护理中部分操作项目不明确
1.3.1每次巡视是否都必须观察生命体征一级护理规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30min巡视1次。但是否每次巡视都必须要观察生命体征?每30min测量1次生命体征对于植物状态的患者、晚期肿瘤(恶病质)患者有无必要?反之,如果在巡视患者时只询问患者的主诉,由于患者所能感受到的大多是疾病比较明显的刺激因素,都带有明显的主观因素,同时也受患者表达能力的限制;况且部分一级护理的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获得患者主诉。事实上,护士应动态、系统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于发现患者的潜在变化,不受患者自我感受的局限。此外,在目前护士严重缺编的情况下,尤其是夜班每30min巡视、测量1次生命体征并不现实,也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但在医疗纠纷中,若缺少相关记录,往往会受到患方的指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连生命体征都没有观察,你观察些什么?”
1.3.2每次巡视是否都应有记录如果护士巡视后无记录,那么在医疗纠纷或诉讼中,如何证明已经按分级护理的标准巡视患者?如果护士在平时工作中每次巡视都有记录,就目前护士与床位比例较低的情况下,护士难以完成如此大的记录工作,尤其是夜班护士。目前,临床上仍延续以往的习惯,有心电监护的患者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上每小时记录1次呼吸、血压、心率、意识等;无心电监护的患者,根据医嘱测血压并记录,但对于病情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评价在危重护理记录中少记、漏记或未记录的现象较普遍;下班前在一般护理记录单上书写交班内容,由于重复记录,很容易出现失误而造成自相矛盾。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不能满足举证的需要。因此,如何完善护理记录,使护理记录在医疗事故鉴定及医疗诉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证明护理活动的科学、合理、正确,一直困惑着临床护理工作者。
2对策
2.1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尽管刘贵真等[1]、霍丽杰[2]认为,由护士确定护理级别更符合其专业要求,是护理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在目前医疗环境下,在医事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没有明确规定由护士确定护理级别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依法行医,依法施护。首先,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将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在《质管专辑》、医院《质量管理专辑》上刊出,将其作为低年资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之一,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使护理级别更能符合病情及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在归档病历、现病历的检查中,将护理级别与病情的相符作为考核医嘱正确性的指标。
2.2完善危重护理记录内容护理记录分为一般护理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一般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因此,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以外再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已无必要,既可以使护理人员从繁琐的重复记录中解脱出来,又可以减少重复记录的失误。同时,完善危重护理的记录内容,增加翻身、口腔护理、专科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等内容,强调按护理等级巡视患者,并规定各种患者记录时间的最低频次,以便发生医疗纠纷时能满足举证要求。
2.3将整体护理理念融入分级护理中刘义兰[3]认为随着整体护理理念的引入,护理分级制度已经相对落后而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而应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分级护理与整体护理并不矛盾或对立,张绍兰[4]认为“护理记录”与整体护理病历内容一致,不管书写整体护理病历还是“护理记录”,都必须在现代护理观指导下完成。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整体护理的精髓,在分级护理中融入整体护理的理念,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求,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2.4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人员应适应新形势下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观察和判断能力,善于从患者的主诉和体征中捕捉到病情发展的趋势,及时发现隐匿的危险信号,明确疾病的观察重点。应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护理记录满足客观性、真实性、正确性、及时性的要求,适时记录疾病转归征性的指标和心理活动,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正确的护理。
2.5重视护理记录书写的法律属性护理管理者应严格质控管理,层层把关,重视环节质量的检查,并将检点放在护士能否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护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正确、具有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是否客观等质量内涵上。可以以个案形式,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的法律问题,教育护士从法律角度审视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减少纠纷隐患。
[参考文献]
[1]刘贵真,吴瑜.如何确定分级护理级别的讨论与设想[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1):37.
[2]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3,20(1):77-78.
【摘要】通过运用激励机制对护士进行激励,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管理水平、提升了护护、医护、护患关系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凝聚力,打造了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关键词】激励机制;护理质量;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
引言
国务院于2009年9月召开会议决定,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中将逐步实施绩效工资制度[1],其分配是以劳动者工作能力、数量、质量、效益和效率为依据[2]。做为试点,我科于2009年下半年设立护理量化绩效考核细则,通过实施与验证,证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个人潜能和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也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收入满意,体现在护理质量的稳步提高和护理人员离职率的降低,现将我们具体实施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汇报做以交流。
1 激励机制引导服务观念更新
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由于受编制所限,护理人员整体不足和护理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如何充分运用现有护士发挥最大效益,是护理管理者思考的重点,做为试点科室,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结合我科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收到了明显成效,首先就体现在服务观念上的更新,具体表现在①能自觉树立良好的形象。②能切实为患者考虑。③增强主动服务意识。④护士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
2 激励机制(护理量化绩效考核)实施前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职、责、权不明确,等、靠、要现象严重。
2.2 无法量化护理工作业绩,缺乏主动性。
2.3 奖金分配不能体现公平原则 过去科室护理奖金分配制度是以职称、年资为主的系数分配方案。无论工作量大与小、忙与闲、手术多与少、能力强与弱,年资职称高的护士奖金始终比低年资护士高,且不能将班次,工作量,技术因素,风险程度与报酬相联系。如:骨科夜间急危重病人多工作量大,而夜班护士多以低年资为主,这在奖金分配无法体现,使护理人员之间产生隔阂。
2.4 考核无细则标准,考评有失公允 护士长考核时无绩效测量依据,无量化记录。一般考核仅记录缺点,而未将其表现好的方面记录,甚至靠个人主观看法加以评价,使管理者公信度下降,难以实现管理目标。
3 激励机制(护理量化绩效考核)考评体系的设立与应用
3.1 工作量的奖励:参照《湖北省医疗物价收费标准》的各项护理服务收费项目,根据工作量大小,技术因素,操作所需时间,劳动强度,风险程度进行归类。
3.2 精神层面奖励:除物质奖励外,对于年轻护士或思想行为后进者在工作学习中的进步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并加以表扬,并将突出事例上报至医院予以全院表扬。
3.3 护理满意度奖励:病人点名表扬加1-3分。
3.4 杜绝护理差错、纠纷奖励:加5-10分。
3.5 科研论文奖励:中华论文加10分,核心期刊加5分,非核心期刊论文加3分。
3.6 实习带教奖励:教学评估优秀加1-3分,座谈会中学生对带教老师打分,最佳带教老师最高者加2分奖励。
4 考核方式
4.1 非正式考核和正式考核。非正式考核由护士长执行,以常规工作为主,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小缺陷疏忽优点随时记录。正式考核通过定期定项检查实施,采用标准表格逐项考核,表格有《骨科护士综合业务能力质量化考核表》、《量化考核内容日常记录表》、《平时业绩月考核备案表》、《量化绩效年度考核表》组成,每月综合考核一次,月底统计平均分数进行排序,将成绩作为月绩效工资奖惩的依据。年底将成绩优秀者结合民主评议分数,优先考虑评优及晋升培训及加薪。
4.2 量化绩效考核与奖惩相结合 每个月从科主任基金中提取500元基金。月考核总成绩与绩效工资相结合,年度总成绩与个人发展空间相联系,形成一个持久有效的激励机制。
4.3 通过每日晨会,每周一次护理质量反馈会,每月一次护理质量评价会及时将存在问题和表现突出事例通报,做到“日清日结”。
5 讨论
5.1 激励机制提升护理质量 激励机制(护理量化绩效考核)的实施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经过激励机制的实施,人人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有效解决了因护士人力不足所引起的常见护理质量问题,如褥疮发生,护理记录不规范化及手术病人的安全问题等。使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落实。
5.2 激励机制促使护理管理能力提高 科室实施激励机制,需要向上积极争取护理部及科主任的支持,向下要加强与护士的双向沟通,通过摸索实践,最终确立绩效考核的目的,操作方法和考核细则。通过实施最终要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功效,并能使长年积压的各种护理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实施这一机制,锻炼了科室护管人员,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5.3激励机制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服务满意度 激励机制源于企业管理[3]。激励机制实施后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转变,变过去被动工作为主动乐意工作,乐意是建立在她们对医院的信任感、归属感和忠诚度。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医院在强调获得患者满意的同时,也该关注员工的自身工作满意度[4]。因为只有通过她们积极主动的工作才能有效落实各项护理服务,从而增强患者满意度。
5.4 激励机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个人潜能 激励机制中的绩效考核与护士的评优评先、晋升培训、人事调整、升职和奖惩加薪等方面挂钩,并及时根据护士的考核成绩和个人能力予以重点培训,为护士设立工作学习近远期目标。通过绩效考核还能促使护士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警戒,激励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工作潜能以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三步实施.2009-09-02.
[2] 李海金.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在医疗单位的运行操作.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6):335.
[3] 季拜华.文化建设应纳入医院管理考评标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63-64.
【关键词】老年科护士;压力源;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30-02
1.压力的概念
“压力学之父”塞利认为压力是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3]护士由于其职业的特点、角色冲突、护患矛盾突出等因素均可加重护士的工作压力感,严重者可发生慢性疲劳综合症。据国外学者报道,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劳累和长时间心理紧张,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4]。该病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中发病率约为1088/10万[5]。
2.简述国外护士工作的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国外许多研究证明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源为所护理病人的病情危重, 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太高, 工作负担太重及上班的护士太少, 与同事、病人及家属的冲突等。[6-7]护理工作压力源越大,工作的疲乏感也越大。护士的排班制度,过多的照顾对象、人员的不足、设备的缺乏、工作环境缺乏干净整洁、低收入等都能增加工作疲溃感,从而反应出护士压力之大。护士若长期产生工作疲溃感,则会给身心带来巨大影响,不仅在工作中会逐渐失去同情心,而且还会对工作产生厌恶情绪。
应对措施:
例举国外护士的排班制度:欧美国家采用12小时轮班制,护士可自由选择固定的白班或夜班, 一般固定1-2年。并对上夜班的护士采取优惠措施,使许多护士自愿长期上夜班。日本实行两班工作制,夜班有2-4名护士值班,并配有早帮班, 晚帮班, 可以相互协商和求助, 避免了单独值班时护士决策的精神压力。国外护理学专家认为,物质及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简述老年科护士工作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3.1 工作因素
3.1.1 护士工作强度大
护理工作是一份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工作,我国多数医院95%以上的住院病人以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输液占用了护士每天50%以上的工作时间,护士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输液等治疗任务,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护理质量得不到保障。而老年人由于年龄大、长期输液、周围血管变细、变脆,从而更加重了护士静脉穿刺的难度。我院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整体护理,但临床上一线护士的数量明显不足,床护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在临床工作中,老年科患者由于听力下降,记忆力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不典型,病人主诉的不确切,这些都需要护士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已减退,行动变得迟缓,因此老年科护士随时要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及意外事件。这就造成了老年科护士的心理高度紧张。
3.1.2 护患矛盾的突出
随着社会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护患关系日趋紧张。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其家属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最急、最重、最需要得到护士的关心和照顾,而护士由于工作繁忙未作出及时反应,因而导致护患冲突。老年人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与其沟通要特别注意,有时候往往由于一些不经意之间流露肢体的话语而引起护患冲突。而护士对于护患冲突多多少少会产生恐惧,怕遭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投诉,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这也是导致护士产生压力的原因之一。
3.1.3高风险的工作
老年科护士每天直接面对病人,精神压力大,常常处于高紧张状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护士在工作中常会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如打错针、发错药等,一旦发生,则会给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导致病人死亡;而护士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轻则扣奖金,重则吊销护士执照,甚至产生刑事责任,这会让护士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3.2家庭因素
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士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逢过年过节护士总希望能与家人团聚,但护士往往在节假日上班,这也会加重护士的无力感。还有护士在工作中承担着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等角色,在家庭中需尽到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子女的义务,繁重的工作量、琐碎的事情以及过多的角色要求,都会使护士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
3.3社会因素
现今,医院多数领导认为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医生,在工作中尽管护士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医生的工资、待遇远远高于护士,这也引起护士很大的不满。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医生具有处方权,而护士则是执行者,因此每当老年科患者康复出院时多数患者会感谢医生的救治,从而忽略了护士在其住院期间所给予的照护,但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对于老年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往往由于患者没有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承认护士的价值,使护士在工作中体验不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再加上工资、待遇的悬殊,让护士感到职业前景黯淡,从而造成心理不平衡。
4.应对措施
4.1做好超前的心理准备
超前心理准备是预防不良心理反应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医疗护理机构的大量引进,给我国医疗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为了减少心理创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自身应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提高对专业环境和各种变化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以稳定的心态看问题。
4.2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实行人性化管理
目前由于护理人员的缺编,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配置,适当增加护士编制,尽量保障护士与床位的比例,减轻护士的压力。管理者还应做好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增加福利待遇,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为护士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晋升机会,加强护士管理与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训,改善临床工作环境。护士长应合理调配人员,实行人性化排班,注重新、老护士搭配,给予护士足够的休息时间。护士长多与护士进行沟通,了解工作难处,及时给予帮助,尽可能减少护士因工作原因而给家庭、生活所造成的困扰,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3 医院管理层要重视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士社会地位
医院可以积极培养护理骨干分子,给护士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对医护之间的经济分配应缩短差距,同时向社会宣传护理的重要性,倡导“重医尊护”的意识,也让社会更关注护士、尊重护士。
4.4运用激励措施,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护士长应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每一位护士的优点,护士长应根据科室内护士的能力授以权利,能够做到人尽其用、发挥专长,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管理者可以适当提高护士待遇,也可以定期对一些业务突出、成绩优秀的护士给予奖励,并且评选出“优秀护士、服务明星”等等,以此作为一种激励的方法。
5.小结
老年科护士工作的压力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上述老年科护士的压力源进行分析,建议护理人员可以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护理技能,以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社会、家庭和医院都应该给与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老年科护士缓解工作的压力,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水英,曾慧,张丽平.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21):76-78.
[2]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3]褚彦香.临床实习环境对护生实习压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5(1):1-170.
[4]侯继玲,李小英.护士易患慢性疲劳综合征[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7):301.
[5]JASON LA.Am J Nurs[J].1988,98(5):16B.
一、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持续改进。
1、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士长每周对科室工作质量检查并记录,对重点人员进行跟班检查。
2.加强病房管理,保持床单元的整洁,为病人创造整齐、安静、舒适、安全的休养环境。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
3、加强危重病人的管理,熟练掌握护理操作规程,掌握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急救药械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四定”、急救药械完好率达100%,
二、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1、深入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分级护理要求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促进病人舒适。
2、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根据各项评分,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做好病人的入院宣教、用药指导,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需求。开展微笑服务,以亲切的话语、关心的态度,实实在在地为病员排忧解难。
3、开展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的言传身教等,让病人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知识。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4、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满足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以便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改进,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将病人的安全放在首位。
1、完善护理风险预案,加强护士对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考核,采用情境化模拟法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及应对能力。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科室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安全小组活动,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优化护理流程。对高频发的不良事件重点关注,从系统上改进。
3、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操作规程、护理常规,并按规范化要求开展护理工作。强化护理操作中的告知义务,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4、识别风险所在,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避免科内护士年轻化而影响护理工作。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对新入院、重病人、特殊检查、手术、特殊心理变化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关注。加强重点人员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或技术水平低的护士,对她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对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了解实习计划完成情况,作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5、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护士,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加强护士对护理文书的学习。 护理文件书写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严格按照轮转、新进人员培训计划要求,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加强考核。注意培训实践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加强业务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参加院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科室每月四次业务学习,每月组织护士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每天利用晨会时间、交接班时间通过提问、示范的方式提高护士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3、加强专科理论、技能培训,每月科内典型案例查房,提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危重病人抢救时注意配合协作,提高抢救技巧。加强护理科研能力学习,发表省级论文三篇。
4、注意培养同事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使全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能够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五、加强科室经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1、培养全体护士的主人翁意识,为科室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杜绝漏收费、少收费现象。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对策
基层医院在医疗设备和医疗能力方面相对差于城市医院或更高级别的医院,在专业医疗人员和专业护理人员配备上也较差于二甲或三甲医院,在医院护理工作中也较为落后,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临床医疗进程和病人健康状况,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信誉的好坏。
病人是直接影响医院形象的重要因素,医院护理能力高了,服务态度好了,病人会在社会中相互传播和实现口头广告,给医院的信誉带来极大的好处,如果医院护理能力和服务态度很差的话,病人也会在社会中传播舆论,这样,会给医院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故此,医院护理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医院不断向前发展。
1 基层医院护理发展现状
现阶段基层医院医疗设备和医疗条件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以新时期医院发展要求来衡量,不少基层医院护理条件还处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就算改变也只是在一些表面条件上发生变化和改善,从本质上来看,现代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很大层度上没能从本质上发生变化,量变与质变不能同时协调发展。
受到我国新型农合医疗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人手呈现出严重不足的现状。这样,无形中加重了护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轮班和夜班等特殊职业状态加重了护士人员身心疲惫程度,极度严重的脑力、体力消耗,容易导致护士在工作中产生消极的心理,不利于正常的护理工作。护士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比医生差,且在晋升、调资、外出学习机会不多,得不到社会公平的认可。护士的期望值达不到,因而产生负性情绪。护患关系紧张。由于媒体过多医患关系负面宣传,患者对医护人员不理解与误解,许多矛盾指向护士,使得护士委屈。基层医院存在的这些护理现状,给医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编制方面不足
繁重的护理任务来自于护理编制方面的短缺,特别是基层医院,编制问题更加严重。我国医院病床与护士的比例是按照1∶0.4配备的,尽管如此,很多医院仍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容易导致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变得降低,从而降低医院护理服务水平。
2.2 基层医院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院在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处于劣势,护理人才培养方面问题重重。例如学历低问题的出现。由于基层医院大多数护理人员是中专毕业,这些年来,我们的大多护士虽参加自考来提高自身素质,但很多人由于工作太忙,精力有限,累考累败,打击了积极性。再如论文写作方面的要求,论文第一作者作为高级职称晋升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硬指标,基层医院条件差,写的文章质量不高,想在专业核心杂志上发表是可望而不可及。在科研成果方面,基层医院受经费、水平、能力、条件等多方面限制,护士开展科研很难。人才引进方面基层医院不等同于大城市的医院,介于工作条件的艰难性,护理高级人才的引进工作更是困难重重。
2.3 基层医院护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低学历的护理人员占据达到数比例,责任心不够清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现阶段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多为20~29岁之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责任心、同情心相对较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强。针对人性化护理措施,有些护理人员知道如何去做,怎样做,但不愿去做,存在懒惰情绪、缺乏敬业精神、人性化服务意识差。
3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方面的扶持与帮助
(1)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在待遇、职称晋升、护理岗位、指标等方面适当实现政策扶持与帮助。特别是长期在乡镇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人员,可提高护士护龄津贴标准,实现护理人员的政策激励帮助。
(2)提高护理项目收费标准,提高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财政、物价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医院护理人员工作项目中实现实际的劳动报酬的提升,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对护理人员尊严的充分维护。建立和完善护理法规,制定《护理法》,严格护士注册和护士执业证制度,没有注册和执业证护士不准上岗,护理人员编制要以法规形式强制要求配齐。通过健全法规维护护理职业的尊严,规范护理市场及护理活动的各项秩序。
3.2 以护理事业不断发展来实现护士工作地位的提升
改变医院护理人员与医生现有的从属关系,实现交流—协作—互补型医护关系新模式;护理不再是一项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而是并列、辅助型的医护关系,是一项与医生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这一深刻的变革给护理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变护士的工作和社会地位。
3.3 不断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
自身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社会为地位提高的重要手段。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应从自身工作能力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强有力的工作竞争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为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作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中攒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学要解决的对策较为宽广,文章初略阐释分析几点,以期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有所帮助。要实现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更需要社会、相关政策、医院、护理人员本身等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层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红.加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现代医药卫生.2007(07).
[2]秦慧玲,吴胜霞.加强急诊护士自身素质及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外医疗.2010(25).
[3]包春艳,房民,包春雨,师亮.新形势下护理纠纷的防范与对策[J]. 中国医院管理.2008(04).
[4]孙艳红,张德凤.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