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西方文学论文

西方文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7: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西方文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西方文学论文

第1篇

说起阿拉伯文学对欧洲骑士文学的影响,人们很容易想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这里有作家本人提供的证据:在小说的第九章里,塞万提斯承认他是以阿拉伯文的著作为蓝本的。虽然这部小说有“骑士文学”的殿军之称,但它显然不属于标准的“骑士文学”。我们这里所要论及的骑士文学仅限于所谓“韵文罗曼司阶段”的诗歌作品。这个阶段的骑士文学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12世纪)的作品主要是法国北方行吟诗人的“骑士叙事诗”;后期(13世纪)的作品则主要是法国南方行吟诗人的“骑士抒情诗”。值得注意的是,法国骑士文学这前后两个时期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引起这些变化的可能恰恰是阿拉伯文学产生影响的结果。然而,这个结论却缺乏直接的文献学证据。更坦白地说,事实上也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书面证据。因为当我们设想法国南方的普罗旺斯行吟诗人的作品由于受到阿拉伯抒情诗的影响而变得迥然不同于法国北方行吟诗人的作品时,也不能掩盖另一个事实,那就是普罗旺斯的行吟诗人实际上并不懂阿拉伯语,他们连阅读阿拉伯抒情诗译作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阿拉伯文抒情诗被译为欧洲文字的任何证据。所以,无可否认有关阿拉伯抒情诗对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影响问题还是有争议的。不过,争议归争议,不少学者还是认可上述结论的。他们认为,既然无法找到直接的证据,就不能完全排斥间接的证据。例如,当时普罗旺斯抒情诗表现出了以往拉丁世界文学作品中所没有的主题内容,亦即对“骑士之爱”(骑士对已婚贵妇人的爱情和崇拜)与“精神之爱”(超越感官的柏拉图式的爱)的讴歌。而这新的主题内容恰恰来自于阿拉伯人,这是没有多大争议的。按照著名历史学家希提的说法,这类文学主题“早就出现于西班牙,这说明阿拉伯诗歌的特殊贡献”。还有的学者认为,阿拉伯诗歌对欧洲诗坛更为突出的贡献是在形式上提供了以往拉丁诗歌所没有的韵律。众所周知,古希腊和拉丁文诗都是不押韵的。当然,这并非说古希腊诗歌或拉丁诗歌不讲究音乐化。荷马史诗就采用了所谓的“六音步格律”。只是这种“格律”的概念比较泛化,严格说,这不是中国或阿拉伯诗歌意义上的“格律”,而应称作为“音律”。所以,准确地说,拉丁诗歌有音律,但没有韵律(Latinversewasscannedbutnotrhymed)。因此,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有严谨的韵律这一点,也可以充当阿拉伯诗歌对欧洲诗坛产生影响的重要证据。不过,这里还存在一个疑问:普罗旺斯的行吟诗人既不懂阿拉伯语,又读不到阿拉伯语诗歌的翻译作品,他们又如何能够受到阿拉伯诗歌的影响呢?实际上,这也不难解释。只要考虑到当时的“外在环境”,就可以认识到中世纪的普罗旺斯地区与穆斯林之间的来往关系一向密切。而且,还应当特别注意到,这种两个地区的文化交流主要采取了“口头传播”的方式,而不是“书面翻译”。口头传播的中介人是懂得多种语言的犹太人和穆扎拉比人(Mozarabs,意为“依照阿拉伯人的方式行事之人”)。另外,对于法国南部的上层社会来说,还有一种中介人就是叫作“琦颜”(qiyan)的阿拉伯歌女,她们经常出现在基督教国家的皇室宫廷,演唱传统的阿拉伯抒情诗歌。据说,当时法国南部阿基坦的年轻的威廉九世(WillianⅨ)就是在这些阿拉伯诗歌声中成长起来的,后来就成为了欧洲语言的第一位抒情诗人。

二、阿拉伯抒情诗与十四行诗

阿拉伯抒情诗与欧洲十四行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争议更大的问题,因为十四行诗的起源至今还没有真正搞清楚。有可靠根据的,只能追溯到意大利。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更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安达卢西亚的“彩诗”和“俚谣”:它们首先对西班牙、法国南方及意大利北方的普罗旺斯游吟诗人产生了影响,然后是意大利诗人率先创作十四行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历史语言学证据。“十四行诗”的英文和法文名称,都写作sonnet(故旧译“商籁体”),源于意大利语sonétto,而后者又源于普罗旺斯语sonet。但问题是阿拉伯彩诗等对普罗旺斯诗歌的具体影响还不十分清楚,恐怕是出于对地理位置上的靠近以及彩诗等与十四行诗都是多韵诗体这类因素的考虑。另外,我国老辈学者、学贯中西的杨宪益先生曾在1983年发表过《十四行诗,波斯诗人莪默凯延的鲁拜体与唐诗》一文,提出了一种更为大胆的猜想:不但欧洲最早的十四行诗是从阿拉伯人方面传到意大利的,而且其来源还可远溯到中国。他一口气列举了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5首“十四行诗”,其中与十四行诗最相像的一首诗是《月下独酌》。这首诗开头是一个八行诗组,用的是一个韵;然后是一个间隔,下面是一个六行诗组,用的是另一尾韵。还有前面的八行诗组又可以分为两个四行诗组;第二个四行诗组是第一个四行诗组的延伸和发展。所以,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结构的具体安排上,这首诗完全符合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体的规律。这个猜想的证据链上显然有更多的“缺环”。从时间上来说,李白的诗最早,是在8世纪,欧洲出现十四行诗在13世纪,而阿拉伯的彩诗等恰好介于两者之间。所以,这里至少有两大“缺环”:一是阿拉伯把十四行诗传到意大利的证据,另一个是十四行诗从中国传到阿拉伯的证据,两者都是缺失的。因此,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还缺乏条件来进行“影响比较”研究。然而,这并不削弱杨先生猜想的研究价值。它至少向我们提供了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的一个方向。从这个平行的角度来看,中国、阿拉伯和欧洲似乎都有十四行诗。在这里不难找到弥补“阿拉伯缺环”的资料。有位西方学者认为,许多十四行诗很有可能是阿拉伯的“格宰勒”(ghazal),即情诗的变种。一首传统的情诗是由5个到15个对句构成的,典型的是7个对句。而7个对句(每个对句就是两行诗句)的情诗就有可能被认作为是一首十四行诗。笔者按此线索,查阅了仲跻昆教授编译的《阿拉伯古代诗选》,该诗选收了有波斯血统的诗人艾布•努瓦斯(AbūNuwās,762年~813年)的诗作34首,其中有4首情诗就颇像十四行诗。这里仍不免使人联想到欧洲的十四行诗,因为后者从内容上来看也确实大多是情诗,故又有“爱情十四行诗”(lovesonnet)之称。这难道又是巧合吗,而且,这类情诗的内容最初反映的恰恰是中世纪的“骑士之爱”。加之“十四行诗”的名称又源自于普罗旺斯语,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它与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有某种渊源关系。不过这已超出笔者的专业范围,还得有赖于治欧洲文学史的专家(特别是法国文学史的专家)去考证了。

三、问题难解的症结

第2篇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产生及内涵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 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二)表现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 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然而, 中国式的自我谦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这种谦虚, 在西方人看来, 不仅否定了自己, 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self) 相关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如“self-absorption (自我专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 、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养 ) ”等等 。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 (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 、不受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话语随处可见。

2、社会关系的差别

(1)称谓及称呼:英语中的称谓比汉语中要少得多。例如,cousin 一词,对应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中的称谓不多,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几个常用称谓,其它的几乎不用。在英美国家,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在美国,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子女一旦结婚, 就独立生活,父母不再资助子女。这种做法能培养年青人自力更生的能力, 但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家庭成员互相依赖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 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3、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来打招呼,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 nice day, isn’t it?”

在中国,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只讲究其营养的搭配和保护。中国人殷勤好客,敬酒让菜,西方人常觉得太过热情。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国人送客人时常说: “再见, 走好啊! ”“慢走”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See you later!”

4、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 Thank you”。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又如发表学术文献或论文,汉语文章的标题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浅谈…”、“试论…”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如“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 。

5、生存环境方面

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航海业发达,所以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有:“扛、挑、担、抬、驮”等。在英语中却只有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 ,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6、方面

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如“天公”、“阴阳”、“菩萨”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写照。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 、“道”等;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这样儒、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隋唐时期,大量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这样儒、 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英国,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该教于597 年传入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 、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侣 ) 等,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长) 等,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7、历史典故方面

典故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 "原来是个空城计啊 ! " 西方人则会讲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个守财奴) 。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以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前两个例子一个来自中国象棋,一个来自《三国演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揽球等。后两个英文例子便来自莎士比亚戏剧。

二、英语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还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从第一天起,就要随时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东西方的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应把这种识别和介绍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学生真正具备交际能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在学习、使用外语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意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蕴含。教师应适当拓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以解释这种差异的现象的由来。

(一)从英语词汇中探究文化涵义

英语词汇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防止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评价。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二)教师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材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如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综上所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方文惠. 英汉对比语言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第3篇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20min的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记忆能力的培养

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不记则思不起”,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我还提醒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记忆,如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实验有红色沉淀物(Cu2O)生成以帮助记忆这个反应。

总之,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反复强调“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的学习方法,并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记忆能力的培养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第4篇

关键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的要求,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自主独立解决学生中的具体问题,在预习中,首选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工具书及资料了解文章的作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初步熟悉文章内容,初读语文时,根据“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语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练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这样学生便产生了探究、查阅的动机,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课,学生提出:“如果没有那段‘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如果没有遇上那个‘神秘先生’父亲的人生道路将会怎样的呢?”有人认为“父亲一定在小农场里默默无闻地生活一辈子,有人认为,凭着父亲的执著和认真,他一定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你的看法如何?这时,学生们展开了讨论,自主探索,课堂效果较好。

二、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自学目标的确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营造学生自学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之想说、敢说、善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开放、民主、自主、喜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学生的学法精彩纷呈:擅长朗读的的分角色读得活灵活现;记忆力强是的同学复述课文;语感较强的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人物性格分析……这样,教师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调动起来了。

三、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在这个学习环节中对学生的期望较高,既需要他们能主动地进行分析、思考、归纳,又需要他们能结合实际进行质疑,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新的、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问、敢疑。如:教学《祝福》时,可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像:祥林嫂是怎样死去的,能否根据课文内容推测出她是饿死、冻死,还是病死?然后紧承前面问题,让学生想象,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写作目的何在?这样给同学们一个想象的空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才真正是从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最后归宿,教学就达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和谐统一。超级秘书网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

这个环节应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这是最能体现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环节,它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特点,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根据语文的思路和结构进行仿写,结合现实生活写评语等等。如学《林黛玉进贾俯》一文时,在看懂文章之后,学生定会对某个人物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深入思考,从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所处的典型环境等各个方面,依次说明,从而使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出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红楼梦》中有四百多个人物,每位同学写一段有关《红楼梦》人物赏析的文段,除了上课分析的三人之外,其他都可以写,上至主人,下至奴仆、丫环,都可以写,既使同一个人,我们写的也不一样,因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你自己喜欢的、植得写的人物”,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如果能较自由、深入地展示自己的见解的话,那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

语文自主学习方法的优点:较好地克服了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主观教,学生被动学,但针对性较差,效果不明显的弊端;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时报.

第5篇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第6篇

教材既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工具,也是高考试题命题人的依据,他们不可能超出教材的知识水平去编写谁都不会的习题。换一种讲法,即不论试题的情景如何新颖,但答题的“采分点”基本上都来源于教材。所以,一定要通读教材,认真思考,按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要求一点点落实,并尽量查找自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上的漏洞。回归教材也不是泛读,而是要“思前想后”,把与本章知识点相联系的知识尽可能地补充进来,使思维发散开去,重新构筑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要重点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你注意到发生反应时的结构特点了吗?你从化学键角度(即考虑反应中分子结构断键、合键的位置)去认识反应了吗?比如,在C-H处发生的反应:可以是卤代反应(如CH4+Cl2),可以是催化氧化反应(如在醇羟基的影响下的α-H),可以是消去反应(如在醇羟基的影响下的β-H),也可以是在羰基影响下的氧化反应(如-CHO的银镜反应),还可以是分解反应(如CH4的高温分解),C-H键在不同的反应环境中,发生了种种不同的反应。

信息题,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组织加工信息能力的题型。历年高考所编写的习题中的知识内容都是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但细细观察,你会发现:信息题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在题目中创设了新的情境,注重联系实际,注重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科学化,澄清人们的某些模糊认识。所以,解答信息迁移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充满自信,不要被看似高深的知识吓倒,而是仔细阅读题目,注意分子的结构特点,找准关键词语,看清数据间的关系,联系所学过的知识,从中就能寻找到解答题目所需要的信息和方法。解答这类习题所用知识是平时学过的,但又绝不是死记死背能奏效的。它要求我们平时关心社会热点,关注科技动态,全面提高我们的素质.

第7篇

一、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即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

1.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与创新性。(1)预期性。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既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又要在大量信息面前,具有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2)参与性。学生参与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相互协作、互相尊重,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3)创新性。学生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创造性地探索新的问题。

2.自主学习的步骤。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中小学生一般可按这样四个步骤来进行。第一,自学生疑。此步骤是整个自主学习训练的第一步。学生通过自学,发现自己能力范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质疑。第二,合作质疑。合作学习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小组合作交流;二是全班合作交流。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提出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立即解决,较重要和较难点的问题,经过认真筛选,让全班同学讨论。筛选问题的形式不仅是选择,还可以是完善、合并、修正说法等。第三,归纳释疑。创新学习提倡学生要对知识本身作深入探讨,了解来龙去脉,悟出它们之间深层的联系。除此之外,还应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改进,提出独特的见解。第四,巩固拓展。巩固是对学习知识的尝试记忆,尝试不仅有练习这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运用,在反思中调整,查漏、补缺,并能结合现实的情况,深化发展。

二、问题学习法。

问题学习,就是学生能带着问题学习,并不断寻找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对“问题”研究论述较多,但实际上,学生能真正使用“问题”学习的却不多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考试评价的影响。学生往往为了追求考试有好的成绩,觉得背诵记忆省时省力,于是提问就少了,久而久之,难以养成提问的习惯。杨振宁博士对中美教育进行比较时曾经谈到,中国学生有囿于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提问的缺点,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也有类似的评价。

1.问题学习的特征。

(1)问题心理倾向性。是指学生在心理上有想提问题的欲望。问题学习,需要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有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2)问题构成目的性。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总是从要解决什么样的事入手。(3)问题要素开放性。构成一个问题,要具有“三要素”,即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结论和条件到结论间的一定的思维距离问题。要素开放性,主要是指问题的条件或问题的结论开放。

2.问题学习的一般步骤。

(1)酝酿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就某些内容产生疑问,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可提出问题。(2)发现问题。从发现问题的过程看,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问题的过程不仅包含学生的知识素养,也依据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发现问题要有最近的学习空间距(认知“冲突”);从自然现象中或者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问题。(3)明确问题。学生明确“问题”,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界定问题的存在,自主地分析问题情景,自主地构建解题思路和策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监控。(4)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寻找和接受信息、回忆知识和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定向活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最终构建和完善解题方案直至解决问题。

三、开放学习法。

开放学习是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教学活动不局限在教室,可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场所,准备必要的图书资料、学习器材等。学生不分年级也不按能力分组,而是按各自的兴趣和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进度和内容。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一种学生喜爱的环境,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建议和帮助。根据需要,教室还可以临时分割为若干个适合于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的活动场所。

1.开放学习的特征。

(1)动态性。指学生在可变的学习场所,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如在旅游途中,可选择学习历史或地理知识,也可以搜集标本等。(2)多样性。一是学习手段的多样性,二是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手段不仅是书、笔、纸、实验器具,也有电脑等。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创造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反复使用,不断总结,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像爱因斯坦的“淘金式”读书法、卢梭的“三步”读书法、培根的“尝吞嚼”读书法、爱迪生的“目标”读书法等,都是他们反复探求的结果。(3)变通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思维的求同性和思维的欠灵活性。思维的发散可以避免这一类错误的出现,同时也是创新学习之必须。(4)探索性。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思考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若要请学生来谈读后感,就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创新学习需要学生打破思考问题只有惟一答案的习惯,学会对结果的探索。

2.开放学习的步骤。

(1)开放学习目标。开放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也许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也可能超过了预期目标。学习目标在学习中,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还可以修订目标。开放学习目标与达到预期目标,应该是统一的。(2)开放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或者一种学习材料,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践、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横向或纵向思考,并检索相关信息。(3)开放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个别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网上学习、图书馆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4)开放思维空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将更多地陪伴学生的学习。同时,只有当学生思维开放了,也才能创新学习。

四、案例学习法。

在我国现行教育中,中小学生基本上受的是“原理教育”。即通过各种定理公式语法的学习,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行动公式化。与之相对比,“案例学习”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同一个问题,100个人可能就有100个答案”。道理很简单:“案例”太具体了,对它的求解也必须拿出具体的对策才行。因此,运用案例学习法是培养中小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1.案例学习的特征。

案例学习法的显著特征为:(1)内容非定型化。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处理的结果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有“理”都是正确的。案例学习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中是比较有影响的,搞得最有声有色的是哈佛商学院。(2)思维非定势化。学生在进行案例学习时,没有定势思维的束缚,思维充分发散,以解决具体问题。(3)结果非惟一化。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案例学习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它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而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分析过程。

2.案例学习的步骤。

(1)找到学习的案例。应该说“案例”在我们的周围是很多的,有待我们去发现。同时我们在学习时,需要灵活选择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案例。重庆外语学校的学生从课本中找“案例”,他们把初一语文课文《羚羊木雕》改编成剧本,这样,每一个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刻画人物。尽管学生写作水平不高,但每一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去做。全班47人写出了47个《羚羊木雕》的剧本,很有创意。(2)找到学习的同伴。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人或事就不同,要能对同一案例进行学习,就需要有同样的兴趣,不然就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3)营造合作的环境。案例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讨论、争论的过程,这就需要营造合作的环境。重庆50中是一所薄弱学校,生源条件不好,但通过一个学期的案例学习,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发表的意见也很有见解。同时,教师听课,不是执教老师安排内容,而是由听课的教师确定内容,并由听课教师来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改变了有的公开课“作秀”的弊端。

五、课题学习法。

课题学习法是学生创新学习的一条良好途径。

1.课题学习法的特征。

课题学习的主要特征:(1)学习生活化。指学习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的综合或交叉的问题;也可能是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或是偏重于实践方面的问题。如重庆市沙区实验第一小学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学生不喜欢佩戴红领巾,针对这一现象,学生确立了“学生不喜欢佩戴红领巾的原因调查”的课题。他们所选择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分析结论等都是开放的。同时,由于学生个人的兴趣、经验、所处环境不同,学生选择的切入口、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表达成果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2)学习多维化。指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层意思是学习结论的多元性,不一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如重庆市高新开发区森林小学的学生为了了解自然水与纯净水的不同点,他们分别选取这两种水,泡同样的茶,养同样品种和相同尾数的金鱼,发同样品种的黄豆芽,种同样品种的蔬菜;分成小组进行观察并每天记录,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学生学习的探索性。(3)学习活动化。指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庆28中的几位学生对流经学校的一条河流“清水溪”进行考察,了解清水溪被污染的原因。学生们徒步逆流而上,发现有几家工厂直接向河水排污;有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清水溪,并有居民把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中。这些学生每到一个河段就取一瓶水样标本,然后拿到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不同河段水质情况并分析水污染的原因。这种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并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力。

2.课题学习的步骤。

第8篇

学习技巧既可以保证学员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同时,由于学习技巧会帮助学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效能感,强化自主学习的动机,因此,传授技巧对于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可以讲解学习技巧,例如,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单词学习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词典(如金山词霸、谷歌翻译等)进行单词的语音、语义等学习。同时,还要动员学员之间交流学习技巧,让学员之间把好的学习方法互相分享。

二、丰富网上学习资源

网上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不仅是网上学习是否有吸引力的重要指标,还是学员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学习“自由”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尽可能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是十分重要的。

(一)形式多样化

除了要尽可能为学员提供足够的、能满足各种基础学员的学习资源外,还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同时还要注意,尽管网上学习可以为学员很多自由,既有时间上的自由,也有空间上的自由,但是,这样的学习也要有个时间限度,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一般而言,学员的在线学习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因此,每一个学习任务的时间长度,包括在线自测的题量一般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了让学员轻松愉快的学习,要尽可能从形式多做些变化。例如,成人本科的公共英语《开放英语Ⅱ一1》,中央电大已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多设置一些栏目:课后跟踪辅导、听力训练、视频教学、PI课件、在线交流、自检自测、模拟考场,等等。

(二)注重过程监控

在成人教育课程中,一般都有25%左右的成绩是形成性考核成绩,这部分成绩主要包括学员的出勤考核情况、书面作业完成情况、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等等,把这些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就是形成性考核成绩。富有成效的形成性考核可以促进、监督学生,使之真正进入学习者角色,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还是以公共英语《开放英语Ⅱ一1》为例,为了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可以把形成性考核成绩规定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书面形式的形成性考核册,也就是学习档案;另一部分为自主学习的情况记录。自主学习的情况首先包括学生在网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其次包括学生在网上进行课程讨论情况,最后还应包括学生参加在线测试的情况。这几项综合起来作为考评结果,其比例是书面考核占40%,学生的网上讨论占30%,网上在线自测情况占30%。书面形式的考核册绝不是平时作业册,其更多的是侧重学生的学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