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舞狮艺术论文

舞狮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7: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舞狮艺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舞狮艺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国早期;仪式生活;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

参考文献: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张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觋资料》、《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版。

第2篇

一、舞蹈艺术发展的时间性

舞蹈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依附社会的发展,在生活中通过劳动而达到目的的,所以舞蹈艺术本身不可避免地留有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间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烂的舞蹈文化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沉积、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舞蹈,夏商时代才进入表演艺术领域,出现专业舞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生动而传神地记载了这一史实。尽管当时他们的身份是奴隶,但是他们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传,夏桀时期的舞蹈是“以炬为美,以众为观”。可见当时舞蹈的发展已具相当水平,否则是达不到这种审美要求的。至于商代,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神权盛极的时代,巫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能够用占卜来传达神旨的,都是一些巫师,巫师都是舞蹈家。《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巫咸是传说中的商代大知识分子,天文学家,他的名字也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条,举有十巫,能升降于天,这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巫师有特殊的步伐,即通过巫舞而步入天堂,又归到地上,所以学巫先需学舞。在巫人的祭祀中有“巫舞”和“傩舞”,同属巫舞,但由于傩舞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抗争精神,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流传至今,并影响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到了宋代以后,作为“傩舞”这个较有影响的艺术形式,受到了时间的考验。它被融入了当时的戏曲之中,发展成为“傩戏”。正因为这一发展,使这个极具生命力的戏引起了世界、特别是亚洲的极大关注。周代是我国舞蹈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汇集整理了从原始时代以来有代表性的乐舞。其中《大韶》、《大夏》、《大武》最具代表。当时还创出了雅乐体系,雅乐由于艺术感染力差,不具欣赏价值而逐渐衰落。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人们已不再关注它了,在雅乐衰退的同时,民间舞蹈蓬勃兴起。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长的朝代,同时也是我国舞蹈艺术的第二个集大成时代,“百戏”是当时最盛行的表演艺术形式。其中最著名的舞蹈名目有《盘鼓舞》、《巾舞》、《bǐng@①舞》、《拂舞》、《铎舞》。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巾舞》是今日《长婴》的源头。《bǐng@①舞》是一种鼓舞,如同今日的太平鼓。《拂舞》是执拂而舞,我们现在见到的戏曲中神仙、和尚、尼姑等角色常常拂尘舞蹈,也许与这种古老的传统有关。《铎舞》是执铃而舞,至今土家族还有《八宝铜玲鼓》,藏族“热巴”也有摇铃动作。汉族《巫舞》也有摇铃的痕迹。古今映证就会发现,我国许多种民间舞都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在这千百年的历史之中相互影响,不断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唐帝国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舞蹈艺术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可以说是我国舞蹈艺术的又一高峰阶段。它继承了周汉传统,发展了舞蹈艺术,其中最具影响的有《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等。此外还有《踏谣娘》等颇具戏剧因素的歌舞戏,在当时也很流行。沿着这种趋势,到了宋元以后,直到明清时代,戏曲兴起,而原来的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的舞蹈逐渐趋于衰落,但是被吸收、融合在戏曲中的舞蹈,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训练体系和表演方式及程式。作为戏曲主要表演手段的唱、念、做、打四功,其中的做与打都是舞蹈或舞蹈性极强的动作。

文化靠不断积累、艺术要不断发展、创作要不断革新,整个文化的发展是随时代进程而发展的。纵观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历史时期流行的舞蹈形式都不仅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还保留和发展了前代的舞蹈艺术,这就是舞蹈艺术发展的时间性,它不仅是某个时代的代名词,更是一个流动的时间概念的体现。在这个流动的历史过程中,舞蹈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不仅如此,舞蹈艺术的欣赏与创作也离不开舞蹈艺术的时间性的研究。如果不能把握好舞蹈艺术的时间性特征,就无法准确地去欣赏、创作和发展舞蹈艺术。

二、舞蹈艺术的空间特征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人类的舞蹈艺术正是从这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要想使舞蹈艺术的欣赏、创作、发展达到较高的境界,仅仅注意舞蹈艺术的时间性还不够,还要注意到舞蹈艺术发展的空间性。

舞蹈不但是艺术形式,它还反映生活,有历史背景。特别是民间舞蹈,它与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等紧密结合,这便是舞蹈的空间特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艺术。如汉族的《秧歌》、《狮舞》、《龙舞》,藏族的《锅庄》,蒙族的《安代》、《查玛》,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芦笙舞》,朝鲜族的《农乐舞》,壮族的《蟆拐舞》,满族的《太平鼓舞》,彝族的《跳左脚》等等。这些舞蹈形式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千百年来深深根植于社会生活中的各族民间歌舞,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传承发展。从各民族所居住的地域范围讲,这些舞蹈具有鲜明的空间性。恰恰是这些地方舞蹈的个性差异和相互兼容,才使得我国舞蹈艺术的百花园姹紫嫣红、长盛不衰。透视舞蹈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此类现象俯拾皆是,屡见不鲜。择其典型,当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舞蹈类型最具代表性。其时,国家分裂为两部分,乐舞也形成了南北两种鲜明特色:南朝继续保留着汉代的舞蹈传统,北方因为多是胡族统治地区,所以胡乐大盛。

南朝宋武帝时代,一直续承着汉族的乐舞传统。南朝统治者崇尚歌舞,因此把南朝盛行的《清乐》也带到了江南。《清商乐》原是汉魏时在汉族地区的传统歌舞形式,东晋之后传到了南北朝。清商乐者“南朝之旧乐也,永嘉之乱王都沦丧,遗声旧制,散落江左”。可见是晋代东迁才把这种歌舞形式带到南方。南方的歌舞具有温柔典雅的情调,因此大量的南方原有的民间歌舞形式,都被吸收到《清商乐》这一表演形式中,经过加工成了精致、优美的舞蹈。

在北朝的统治中,北方的少数民族乐舞大量涌入中原,城市内外“胡乐胡舞”普遍盛行。特别是到了公元六世纪中叶的北周时,更是盛极一时。当然,传入少数民族的乐舞不是从南北朝开始的,而是早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已带回西域乐舞资料,但是在那时还是少量和间接的,到了南北朝期间,丝绸之路已经畅通,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已经交流频繁,西域诸国来朝,于是龟兹、疏勒、安国、唐国之乐,大聚长安,著名的龟兹乐人苏祗婆,就是这一次随从突厥皇后阿史那氏来到中原的。自此形成了女爱胡装,伎务胡乐的风尚,促进了中原乐舞与外域乐舞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如《西凉乐舞》不是西凉的乐舞,而是龟兹乐与中国乐混合而成。

龟兹舞乐当是舞蹈地域空间交流的典型代表。龟兹舞乐是诞生于我国古代新疆地区的舞蹈和音乐,是以龟兹人为代表的我国新疆古代民族的伟大创作,也是西域史上著名的龟兹文化和西域舞乐的杰出代表。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所带来的东方艺术西渐,或西方艺术东渐,沟通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古代西域正是这一文化交流聚集融汇的地方。这便是舞蹈艺术发展的空间作。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龟兹舞乐得天独厚,受东西方艺术之熏染,汲取东西方艺术之精华,经过数百年的广采博取,融汇提炼,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或为西域舞乐史上一个辉煌的无可再现的高峰。丰腴多姿,舞彩缤纷的龟兹舞乐,充分体现了以龟兹人为代表的我国新疆古代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它遍及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东西方乐舞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

舞蹈艺术的完善与发展,包括创作都离不开艺术的时空关照。靠一种单一舞蹈艺术的发展,或仅靠几种不同形式舞蹈的交流都是无法达到舞蹈艺术发展的完美境界。只有既注意到舞蹈的时空性,又注意到舞蹈的空间性,舞蹈才能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在我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对外贸易发达,国家强盛,文艺有了很大发展,乐舞也呈现了一个鼎盛局面。

当时隋朝的乐舞,基本上是把南北朝留下来的乐舞和百戏集中起来加以发展,隋文帝开国初年制定出《七部乐》即《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龟兹伎》、《文康伎》、《高昌伎》,到了隋炀帝杨广时,又增加《康国伎》和《疏勒伎》成为《九部伎》。这些乐部,每部都包含舞蹈,来自不同地区与民族。

隋炀帝杨广,是个极会享乐的人,对于乐舞方面,感到周齐音乐都杂有胡歌胡音,便吸收民间乐歌加以改造。从大业二年开始集中乐工,收留在太常寺,还收了许多学徒,称为博士弟子,专门学习技艺,因此创作了许多新曲。隋炀帝大制艳篇,他对前代的乐舞有了改革。

此外,唐代很流行的《柘枝舞》的发展、完善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特性。

《柘枝舞》传入中原以后,在广泛、长期的流传中已逐渐发展变化。从保持原有民族风格的单人《柘枝舞》,到由二人表演的《双柘枝》,此外还有儿童舞蹈《屈柘枝》(或作《屈枝》),可能由于表演风格不同,《屈柘枝》不属“健舞”类,而属于“软舞类”。据《乐府诗集》引《乐苑》曰:“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biàn@②转有声,其来也于于二莲花中藏,花坼则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健舞”《柘枝》与“软舞”《屈柘枝》,一为羽调,一为商调。实际是舞蹈伴奏乐曲采用不同调式,其主旋律还是同出一源的。从舞蹈的内部关联讲,《屈柘枝》是从《柘枝》发展变化而来,舞蹈表演形式比较大。“健舞”《柘枝》是比较地道的西域民间舞,“软舞”《屈柘枝》则与汉族传统舞蹈相融合,表演时用两个女童,先藏莲花中,花瓣慢慢张开,女童从花中钻出来进行舞蹈,它的特点不是矫捷明快,婀娜多姿,而是“雅妙”。从舞蹈到布景装置都按中原人民的审美要求做了较高的艺术加工。

今天西安博物馆的唐兴福寺残碑中的汉族儿童和西域人像,两人舞姿相同,这就说明唐代的汉族人和西域人都在跳一样的舞蹈。这两个不同民族的人站在一起本身就创造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美,给人们创造了一种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敦煌莫高窟中的盛唐壁画中有两个站在莲花上跳舞的伎乐天,实际上这是一对被神化的舞人形象,正是它启发着我们去想象唐代《柘枝舞》的风貌。

唐代的《柘枝舞》的表演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经过各地不同风格的表演形式的交叉、交流、交融,《柘枝舞》成了当时既流行、又有相当品味的舞,没有较深的功底是表演不了的。不仅如此,《柘枝舞》还成了当时即流行又有相当品味的舞,没有较深的舞蹈功底是表演不了的。不仅如此,《柘枝舞》还成了当时极具生命力的舞蹈。经盛唐,直至晚唐,《柘枝舞》仍盛行不衰,生命力极强且流行甚广。当时京都长安以及同州、常州、杭州、潭州、四川等地均有人表演《柘枝舞》。这种舞蹈历经唐代、宋代,直到明清之际,还有伎人朗圆舞时穿《柘枝》服装的记载,可见影响之深远。

《柘枝舞》在中原的流传发展中形成的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极强的生命力以及创造的广阔的审美空间,都证实了艺术发展的一条规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舞蹈,传入另一个民族和地区时,必然会相互影响,无论是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都会按照流传地区人民的传统艺术形式及欣赏习惯发展变化,并加以创新,经长时间的融合、完善,进而达到完美阶段。

考察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有两条主线贯穿其中:其一就是发展(即舞蹈艺术的时间性);其二就是交融(即舞蹈艺术的空间性)。作为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华舞蹈艺术,在很大程度是得益于烂灿的中华文明的艺术底蕴,没有这个底蕴就谈不上舞蹈的发展,所以挖掘、继承、发展古代传统的舞蹈艺术是极其重要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的差异使舞蹈艺术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性,随着国家的统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历史的机遇。它必然会在不断交流中不改进、提高、创新,通过舞蹈艺术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相互关照,协调统一,使舞蹈艺术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收稿日期:2000-05-21

【参考文献】

[1][美]葛罗莉亚·斯坦能.内在革命[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陆思贤.对甲骨文中舞蹈的若干认识[J].舞蹈论丛.1983,(1).

[3]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5]旧唐书·音乐志.卷28·志第8[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字库未存字注释:

第3篇

一、注意巧妙启发

1.结合生活现象设计问题

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一种健康的、纯真的、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学生才能学以致用。生活中有不少现象,平时习以为常,一旦提到课堂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例如:“雨后彩虹为什么这么美丽?”(月全食后)月儿为什么这么红?”“旋转的伞上的雨水为什么能脱离雨伞而飞出去?”“为什么拔下电源插头时,带有电火花产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热情,使他们懂得物理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乐趣和无穷奥妙,有助于学生形成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入手来探索物理知识的好习惯。

2.结合旧课的复习设计问题,层层深入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是拙劣的提问。教学中,课前教师总习惯提问旧课内容,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视野日益开阔,知识日益丰富,吸引他们的不再是课文中现成答案的问题,而是通过分析、比较、推理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因此,复习提问切忌简单化,而应设计能启发思维的、富有智能训练价值的问题。例:“重力”导入新课的提问方法提问一: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提问二:踢足球,足球离开脚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向前的推力、重力和空气的阻力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三: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其速度越来越小,这主要是因为小球受到了空气的阻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抽查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重力”)“提问一”是为复习以前的力学知识;“提问二”制造了悬念,引导学生注意常犯的错误——受到向前的推力,为以后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定律的理解打下基础;“提问三”启发学生直觉思维,把注意力引导到“重力”上来。三个问题前后串联,搭配得当,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讲究因人施问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目光的学生,可能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

三、关注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性,引导学生的开放式思维方式

第4篇

(一)韵律美

舞蹈通常都是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在进行表演的时候,通过肢体的表情、造型、舞姿手势等,配合良好的韵律,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欣赏舞蹈的时候,能够从舞蹈的节奏感、协调性中体会舞蹈的韵律美,并且在和表演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的时候,能够增强生活的美好愿望,从而美化生活。韵律美主要是体现在舞蹈的气息和声韵进行了融合,通过舞蹈动作进行感情的依托,从而体现情感的强弱快慢、轻重缓急。韵律美贯穿在舞蹈整个过程中,对于人们的审美提高意义非凡。

(二)造型美

舞蹈具有很强的造型美。舞蹈主要是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和谐统一来表现舞蹈的形势。在本质上舞蹈通过优美的造型能够展现良好的造型美。例如在《珊瑚舞》《千手观音》的表演中,主要是由舞蹈者精美的造型展示舞蹈的形式。舞蹈通过美好的音乐和良好的肢体动作,能够展现音乐和动作的融合,从而将舞蹈良好的表演题材进行融合,展示出对生活的良好的愿望。舞蹈的造型美体现和谐美、对称美、简约美,能够帮助观众进行造型美的价值提升。

二、舞蹈艺术形式审美价值

(一)舞蹈是审美价值主体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和观众都是审美价值的主体,通过主体价值标准,来衡量舞蹈形式的好坏。舞蹈的这两种主体形式造成了舞蹈在表演过程中应该具有很强的对应性,能够让观众和表演者在心灵感悟方面达到统一。审美价值主体之间的思想认同、气氛渲染和情感交流,都是审美价值的进行方向。每一种艺术价值的评价标准都是审美价值的大小,所以要加强舞蹈艺术之间的审美行为,有行为的需求者和发生者。

(二)舞蹈是审美价值客体

舞蹈审美价值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应,在舞蹈审美价值客体中,主要是舞蹈艺术中原创出来的能够被观众接受的对象,这种主体和客体对应的关系,能够实现舞蹈本质上的情感交流,帮助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在审美价值体系中,客体的中介特征会受到审美主体的影响,通过一种形式传递为另一种形式,能够加强大众对舞蹈的认同和理解。审美主要是包括潜能性、内涵性和现实性,观众在进行欣赏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舞蹈形式的观看,掌握直观的体态符号,直接影响审美价值的体现。舞蹈的审美形势推动了精神文明和艺术形式的发展,舞蹈的编排者考虑表演者和观众双重作用,能够创造出更加贴近生活的审美价值。

三、总结

第5篇

(一)历史文化影响

秦汉与唐宋两个朝代的精华与理念把中国历史文化推向了顶峰,实际上汉文化于当时的发展并不拘于诗、书、乐、画,该时期更是民间舞蹈创造与进步的飞跃期。唐、宋两代,汉文化广泛吸收少数民族舞蹈精华,使汉族舞蹈艺术在历史上达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度,宫廷乐府与舞蹈的兴盛,使民间舞蹈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性。明代,文学崛起,“通俗文学”时代到来,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快速进步,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在元宵节以及各种庙会中得以展现与共享;与此同时,灿烂的传统文化也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得以继承与发扬。

(二)地域文化影响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不同的地理区域会给其范围内的民族奠定孕育出不同的文化。我国的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不同,长期自给自足的社会状态使我国民族文化内容相对稳定,在文化特点当中,凸显出只有适应并符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存活条件,该文化才能在其范围内得到巩固和发展的特点。因此我国汉族舞蹈文化形成较早,且带有较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我国古代文化在流传上是沿水域而行的,因此即便同一种舞蹈形式也会被覆以不同的地域特色。大体上,我国汉族呈现出四种文化类型:邹鲁文化、荆楚文化、三晋文化、燕齐文化。而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南方注重唱腔和体态,歌舞仪表相并重,风格秀美小家,多青睐于丝竹管弦等轻柔的乐器,表达作品的情感内容也相对细腻;相比之下,北方更注重舞姿和技巧,气势恢宏壮观,风格粗犷豪放,在情感表达上洒脱不羁,对鼓吹乐器十分注重。

(三)影响

汉族不论在经济或是艺术上都以农业为主,但其更是个注重理论、崇尚伦理结合的民族,这就致使了汉族在民间文化艺术当中纵贯融合着的元素。古代的中国,历代都拥有对神佛的信仰,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推崇神传文化,独具一格发展成神韵盎然的历史文化特色。人们以舞蹈内容表达祈求丰年的期盼和对神明的敬仰,而后逐渐发展为表达对生活、情感的抒发和对生命美好的无限向往。

在我国古代,佛、道两大家被人们称之为“正教”,历朝历代有人信仰,而民间舞蹈中一部分所要表达的,恰恰是人们最贴近现实的生活内容。因此,一些舞蹈作品表达的是宗教故事,例如“吕洞宾戏牡丹”“十八罗汉斗大鹏”等等。在一些宗教活动与祭祀节日当中,舞蹈也逐渐成为了弘扬教义和庆祝节日必不可少的文艺形式。

二、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一)汉语文化

同样为汉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汉族民间舞蹈艺术中,汉语恰到好处的应用突出显出画龙点睛的韵味。精辟而独具作用的短语多用于对舞蹈作品命名,例如“鲤鱼跃龙门”“开门大吉”“高粱红”等等,甚至包括一些谚语与俗语,该类词汇带有多彩的民间文化特点,从而使舞蹈更加传神而富有承传性。汉语与舞蹈在形式上的相融,不仅使汉语更加灵动,与此同时也赋予了民间舞蹈艺术更深的内涵。

(二)歌舞并重

充分融合着丰富汉文化的汉族民间舞蹈,其另一个艺术特色为———歌舞并重。至今广为流传的秧歌、花灯、大头娃娃舞、红绸舞、花鼓等等都是汉族“载歌载舞”舞蹈形式的完美演绎。汉族人在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中对道具的青睐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秧歌中的扇子手绢、高跷、旱船,狮子舞中的狮头、绣球,以及竹马、大头娃娃等等,灵活鲜明的道具都被融合在舞蹈当中,成为舞蹈内涵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汉族民间舞蹈吸取了多民族的文曲精华,服饰漂亮美观,道具生动形象,富有突出的表现力,具有丰富的表演性和艺术效果。

(/,!/三)托物情结

在汉族民间舞蹈中,通常借某种象征吉祥、美好的事物来寄托对生命、自然、生活的向往。这些事物可以是如意神兽———雄狮、龙、凤、麒麟,也可以是吉祥静物———牡丹、如意、翠璧等臻品。该类事物皆与汉族文化完美融合———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牡丹报春等等,饱含汉族人民对富贵和乐、生命绵长的渴求与期盼,这其中满载着汉族传统的审美观念,以及积极乐观、淳朴灵气在汉族民间舞蹈文化中不俗的展现。

第6篇

【关键词】赣剧,传承,发展,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18-03

一、赣剧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交流的增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全面性发展,另一方面,对中国现在的本土文化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冲击。传统艺术文化之一的戏剧正因此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全球化高速发展、科技的高速发展与随之而来的电视剧,电影和网络的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影视业,观赏性较为直接的艺术形式,而很少有人会去选择戏曲等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观赏,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古老的戏曲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使得越来越多像赣剧这样的传统文化形式逐渐被边缘化。赣剧受到的影响也离不开大环境,如果不是国家扶持,生存都日益艰难,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赣剧目前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受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少,而且观众大部分是老年人,好像无关于年轻人的事。年轻人从小接触的大部分都是电影、电视、网络,接触过赣剧等传统戏曲形式的微乎其微。观众少的艺术形式的生存空间当然就很小,所以当下戏曲文化市场的萎缩,缺少观众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对于赣剧的研究和宣传,加强对于赣剧的保护,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找到一条适合赣剧发展的良好道路,使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口述史在赣剧研究中的突出优势

口述史是一个舶来品,它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产生于西方史学界。早期西方史学界较为重视“史料”,所以在早期的史学发展中,“史料学”基于重要的位置。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录音录像技术的产生,由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来对历史进行口述,并且由学者录音、录像、整理、归档进而研究成为了可能。所以史学界也开始由只重视史料,发展到也重视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史。而口述史的概念也并非是统一和一成不变的,笔者较为赞同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对于“口述史”这个概念及方法的界定,他认为口述史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口传记忆”与“个人观点”。也就是说口述史不仅仅是大而全地记载历史亲历者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还要有个人对于那段记忆的观点。每个人的生长背景、生活经历、政治立场等的不同,使得每个人看待事物和问题的角度千差万别。口述历史就是要避免宏大叙事的历史,需要细节的、个人的历史,所以我们在做口述史时,还需要特别关注口述者对于那段历史的看法以及基于此种看法背后的东西,这也就是唐纳德所说的我们在做口述史时不仅仅要记录保存“口传记忆”,还要注重发掘“个人观点”。

然而,传统史学虽然重视史料,但也不仅仅是只用史料,它也用到一些口述材料。例如我国就有使用口述史料的传统,最为著名的如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就大量使用了口述史料。那么现代的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作为种方法的口述史和以前的口述史料有何区别呢?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口述史时伴随着科技的发达、录音录像技术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现代的口述史是以录像、录音的方式出现的。而且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视角的口述史,搜集史料不是它的仅有目的。利用系统的方法、理论对口述史料进行详细研究,并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全新视角才是正解。在口述史作用于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上也是如此,我们不仅仅要把其看做一种史料,更要将其当做一门学科、一种方法、一类视角。

由此可见,口述史作用于赣剧研究是必要的,它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赣剧的视角,而且为研究赣剧提出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口述史在赣剧研究中的突出优势亦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凸显:

(一)“视角”的更新

上世纪80年代的“集成”是政府主导下的中国近现代最大规模的一次民间音乐调查与搜集整理工作。涉及者众,包括:音乐学家、戏曲学家、高校教研人员、各地文化局文化馆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等约十万人,历时近30年。此项工程的资料和研究价值毋需质疑,但缺憾也不能回避。这次的集成工作虽然有大量的记谱,但在有些方面却因为观念的原因、时代的局限而有重大的缺漏,如对于表演者、奏乐者等的介绍、他们对音乐、戏曲的看法、他们的背景、师承、收入等等,信息缺漏十分严重。此外,由于传统史学观念过于强势,当时的史料记录大部分为文字史料,而当时的录音带主要是为了记谱或给音乐创作者提供素材,没有得到重视加以妥善保存,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地的相关资料,大多也只是文字史料,声像史料奇缺。而仅有的一些录音也是以歌曲、戏曲的演唱为主,对于表演者、传承者却没有进行口述史的录音录像活动,从而导致这些史料的单一性。口述史不仅仅是对地方音乐、戏曲的浅描,而是关注历史当中的个体,从宏大的视角转为微观的视角,从上层的视角转为草根的视角。这是口述史作用于赣剧研究的首要贡献。

(二)“立体”的史料

传统的文字史料主要是以文字、文本为手段来进行储存,而口述史的史料存储形式和呈现形式都不同于传统的文本形式,它是“有声”、“有像”的,是“立体”的。赣剧研究如果借用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则其史料就不会仅仅是文字储存或乐谱的储存,而可以是口述史的有声有像的“立体”储存,这相比于前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史料优势。特别是对于赣剧这种以声像的形式来进行表达的艺术,这种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首先得到体现的是口述者访谈内容的“立体性”。赣剧音乐史料搜集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着文本资料的不确切性,这种不确切性体现在赣剧音乐研究者搜集整理的文字资料内容中研究者与口述者观点的随意删增或交叉,进而引起后续工作的麻烦。而现代口述史对口述者进行录像和录音的方式则使上述的麻烦和误解得以避免。它可以和文字史料相互证实、证伪、相互补充,使得研究的随意性减少,确切性增多。继而口述史这种“立体”的史料的价值还体现在赣剧音乐的特殊性上。赣剧无论是唱腔、伴奏、演员表演无一不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综合的艺术。我们传统的记谱方式只能记载音乐的曲谱,而表演、舞台等内容却很难用文字描述清楚。即使是得到了记载的乐谱,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用的记谱方式是西方的五线谱或者简谱,这种发端与十二平均律体系的记谱方式与我国的传统音乐并不是一种音乐语言,所以很多赣剧等中国传统音乐所要体现的内容这些记谱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仅仅依靠记谱这种传统的方式是无法有效地记录、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求和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通过录像、录音等方式,将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地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后续的保护、传承、发展和研究。

(三)“有序”的存档

中国很早就已经有通过访谈、口述来搜集资料的传统,建国以后,更是由政府主导了大小规模不等的多次对于史料的挖掘、整理、抢救工作。而具体到戏曲、音乐的领域,古代诗经就是明证,而现代也有“集成”这种大规模的搜集整理行动。但是行动归行动,成效如何还需讨论。录音录像技术的局限、西方记谱法的局限、治史观念的局限、资料管理的混乱等诸多原因都使得效果不是那样地尽如人意。所以我们在利用口述史的方法研究和保护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要注意口述史料的保存工作是否具有有序性。也就是说在记录、整理、归档、保存这些珍贵的口述史料时,要参考国内外相对成熟的口述史机构的做法,对口述史料进行无遗漏、有效地整理和保护。

三、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作用

从民间艺人的口述史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关于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年轻人对于赣剧的喜爱,从而继承发扬赣剧,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作用的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叙述者与传统文化主体的同一性

口述史涉及的范围很广,强调的东西也很多,在口述史的讲述中,尤为注重视觉、听觉等的影响,根据历史记忆记录更多的关于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音,唤起对于民间艺术传统的记忆,找到更多更好的继承者,这样不才能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戏曲口述史的在场性与规范性

在访谈过程中,必须要有规范的访谈方式,被采访者必须以实际的赣剧文化为内容,保证访谈内容的绝对性,在口述访谈过程,也必须做到规范,不做假,还要求访谈者能够与被访问者创造更加融合的气氛环境,这样有利于保证访谈者的被访谈内容的公平性,采访者利用录音,记笔记的方式,将口述的内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传承与继承。

四、赣剧“口述史”的价值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口述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具有诸多的优势。那么,赣剧“口述史”的研究具有什么价值呢?赣剧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剧种,它其中就包含了历史悠久当时曾与昆腔齐名的弋阳腔。而弋阳腔的流传过程,是否还存在于世则一直存在着争议。通过赣剧口述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保留很多现在的老艺人如潘凤霞、祝月仙、邹莉莉等的详实口述访谈记录。她们的老师大都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弋阳腔老艺人,通过这些老艺人的教学,潘凤霞等人掌握了大量弋阳腔的曲牌而后对于赣剧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口述史内容可以说是研究赣剧、研究弋阳腔的重要史料,它对于之前赣剧、弋阳腔的研究不但可以起到一个证实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一个证伪的作用,甚至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新的研究和保护视角。

口述史在赣剧中的运用,是我们研究赣剧等戏曲的观念上的更新,它使得我们有更为清晰的一条记录历史的线索,而且不同的口述人的不同口述史,也使得我们对于同一段历史的研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进行关照。

五、新时代背景下赣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在世界舞台上,与新兴的文化对比,传统文化处于劣势,处于不利地位,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不断地将传统文化进行规划,形式转换,将琐碎的素材进行整理,进行细化,然后整理出来,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当然要想真正的独立于世界舞台上,就必须以原有的素材结构作为母体,然后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改良,赣剧作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一,具有更多的艺术美,但是与传统的题材一样,要想取得更加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利己之长,避其之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塑造更加成功的戏剧派风,这样才能让后世年轻人更好的继承与传播赣剧。

六、结论

随着世界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更加良好地继承与传播,利用新的治史方法“口述史”来研究和保护赣剧,不失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赣剧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与改编也同样重要,只有与新兴文化更好地融合,赣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化之新,在于创新;文化之深,在于更新。传承与发扬赣剧,是当下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民族的即世界的,无论何人,都应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章军杰.多元文化格局下婺剧传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金玉焕.新版河南曲剧《寇准背靴》主要唱腔曲牌的发展变化特点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5.

[3]李映月.新媒体时代下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推广[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4]王超颖.山西雁北耍孩儿传承人调查与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

[5]于欣.四川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6]岳庆平.关于口述史的五个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05):81-93+157-158.

[7]宋文文.基于案例分析的中学历史口述史教学探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8]赵书峰.口述文本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03):32-38.

[9]冯晓华.对于口述史的理解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1):127-130.

[10]赖晓兰.试论口述史成果在博物馆中的运用――以马王堆汉墓口述史为例[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3,(00):660-671.

作者简介:

第7篇

1.资料来源 20__年1月~6月正式出版发行的三类(基础医学类、药学类、综合类)医学核心期刊[1],共51种期刊1617篇研究论文。2.分析内容 分别统计51种核心期刊中刊载动物实验论文期刊所占比例;统计刊载动物实验期刊中论著、实验研究、研究论文栏目中动物实验论文数及所占比例;所统计论文中使用各种实验动物的分布情况;统计论文书写中反映的获得资助情况,根据论文中脚注,按国家级资助、省部级资助、军队资助、高等院校资助、未注资助分类统计;分析论文中写明使用动物级别及动物来源论文数及比例。

二、结果

1.三类核心期刊中动物实验期刊数及其中动物实验论文数 由表1可见该三类期刊中动物实验研究论文较多。基础医学类占期刊总数85,医药类、综合类分别占85、72,平均80。该类期刊中动物实验论文数占论文总数:基础医学为50、医药28、综合类35,平均39。

2.论文中各种实验动物分布 从表2可知我国实验动物研究使用了大鼠、小鼠、兔、豚鼠等10余种,其中大鼠使用分布最高,小鼠次之,兔、豚鼠、犬使用也较常见。

3.论文书写中获得资助情况 各类研究占比例最高的是未注明资助的项目,为53.1,其次为国家级资助项目、省部级资助项目、军队、高等院校资助项目(见表3)。

4.论文中写明动物级别次数及比例、动物来源数及比例 1617篇论文中629次使用动物,多数能写明动物种类、体重、性别、数量,有366次写明了动物来源(约58),仅有38次(约6)写明了动物级别[2],其中普通动物(一级动物)7次,清洁级(二级动物)17次,无特殊病原体动物(三级动物)16次,无菌级(四级)0次。

三、讨论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科技期刊更是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型信息传播工具,是直接地、系统地传播科技知识和创新成果的载体。实验动物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十几年来我国医学实验动物事业在法规的制定、科学管理、专业建设、科研水平、动物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仍存在着差距。基础医学、药学、综合医学是医学中使用实验动物较多的学科,通过20__年发行的在各专业享有较高声誉的核心期刊中相关信息的分析,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认识实验动物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从我们的分析中可见,基础医学、药学、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涉及实验动物的期刊数、论文数和比例都很高,平均为80、39。可见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的实验动物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个世纪,人与自然、人与健康的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要靠生命科学研究来解决。在世纪之交的当今世界,要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就要充分认识实验动物工作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动物工作,使实验动物科学水平更好地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

2.因地制宜发展实验动物工作 从论文分析中可见,目前我国动物试验用量最大的是大鼠、小鼠、兔、豚鼠等动物,一些动物用量很小。因此我国既要有较具规模的大型实验动物中心,而一般的实验动物中心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搞小而全、低水平重复,要确保饲养设施、饲养动物都达到医学实验动物的要求。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