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站制作论文

网站制作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7: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站制作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站制作论文

第1篇

1.1工作式运行模式

工作室充分学习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运营模式,建立“2+1+4+n”的工作室组织运行模式。即工作室由2名教师作为主要负责人,聘请1名高水平的企业专家顾问,选取4名左右素质高的学生作为核心群组成员,每个群组成员再带动n名学习同伴。

1.2组织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成员档案管理:更新成员基本情况、发展计划、发展情况等。活动管理档案:对工作室进行的每项活动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总结和材料归档。经费管理:对于院系给予工作室的经费支持及工作室项目收入,由工作室负责人负责记录、定期向系部领导汇报财务收支情况。

1.3活动规划及实施机制

由工作室负责人根据工作室的发展状况及业务教学需要,制订学习培训、内部交流、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活动规划,并且根据活动规划,切实执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活动规划及实施机制。

1.4政策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工作室负责人有足够的精力做好工作室的工作,可以相对减轻工作室负责人的教学工作量,系部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中适当倾斜。项目验收后,依据相关规章制度,根据项目团队成员的贡献大小分配收入。对于参加项目开发的学生除了发放津贴外,另外给予创新学分的奖励,学分的多少由考核小组根据其个人业绩核定。

1.5考核评价机制

由项目委托人、系部、教研室、外聘专家共同组成考核评估小组,制订考评标准,对工作室按学期进行考评指导,对工作室成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奖励表现优秀的人员、调整表现不好的成员。

2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践中,结合承接项目的情况及专业发展需求,大概分为前台静态图片处理、DIV+CSS页面布局、FLASH动画制作及后台程序开发四个模块。以一个项目为例,说明工作室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

2.1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以甲乙双方签订项目开发合同为准。如果项目较小,内容较简单,简单的协议也可以替代合同。在此过程中,积极与企业专业顾问联系,确定项目开发所需技术要领及阶段性成果验收、付款方式等。

2.2成立项目小组

根据项目特点,成立项目小组,确定小组教师成员及学生成员。此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学生团队的选取方面,首先面向全系学生公示项目开发内容,接受学生申请,最后由班主任、任课教师、项目负责教师、辅导员组成选拔小组,择优选取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加入开发团队。同时,向系部申请使用网站设计工作室,履行相关手续。

2.3项目开发

由负责老师将任务具体细化,根据学生特点将任务进行分工,整理出相关联的技能需求。工作室团队中的学生如果有不会的内容,由负责老师进行辅导,师生合作完成项目的开发。在此过程中,项目开发团队向教学团队提供技能需求,教学团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将技能需求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然后确定相联系的课程,最后将知识点纳入到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去,将教学效果辐射到全体学生。

2.4项目收尾

项目开发完成后,向委托方申请验收,验收合格以后,项目团开发队完成工作室的交接手续。然后,考核小组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及收入,确定分配给项目开发团队的津贴。另外,教师和学生分别针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个人学习心得总结。

3网站设计工作室实践成果

经过两年的网站设计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3.1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以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由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评价,而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由于承接的都是实际的项目,项目能不能顺利开发完成对教师影响比较大,面对这种压力,迫使教师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对领域内相关知识进行持续性学习。教师都反应切切实实提高了教学水平及实践技能。在两年的时间内,项目团队依托工作室完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食品生产技术》和《食品生物化学》两门课程网站建设,完成了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海外合作与交流、网上校史馆宣传类网站制作,完成一些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个人获批市级课题、完成横向课题开发、获得相关的软件著作权等等。

3.2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以前基于某门课程的教学,知识相对片面,学生其实学习的是一些零散的片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工作室教学模式打破了陈旧的教学体系,面对需要开发完成的完整项目,学生不再在课堂在等待教师的传授和辅导,面对项目开发时间的限制及项目开发完成的奖励措施,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除了请教教师外,学生更多地会主动上网或是到图书馆借阅图书进行针对性学习,并且这种主动学习在其他学生中间起到了辐射作用。

3.3基于项目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在基于工作室的实训教学模式中,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依托实际项目,普通采用的是小组讨论、阶段评审等新型教学模式。另外,采用真实项目教学,学生带着实际任务进入工作室,教师则转变成项目负责人。在这种接近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非常有帮助,学生经常接触到团队合作、分工、事务管理等内容,对于学生的就业及创业非常有帮助。

4结语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网页制作》课程,应用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已经成为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接受教育不仅是人们作为“经济人”参加社会分配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成为人实现个人价值和存在意义的重要方法。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去进行学习。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所以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成了现代教育的主题,在这笔者分享一下在《网页制作》课程教学中使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心得。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起源及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它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教学活动主体不是教而是学;第二,教学形式三元化,协作化、个别化、多样化;第三,教学手段多样化,不在只依靠粉笔,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步成为主要教学手段。第四,教学计划和课程学习的交叉和不同步。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网页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网页制作》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在笔者的近几年教学中发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专业就业前景好,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据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网民总数已从1997年底的7000万人增加到20亿人,而且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教育学论文,上网用户人数达4.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所以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但相当部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够,也没有看到其就业前景,所以并不把其作为主课看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其次,综合能力要求高,学生望而却步。网页制作是一门集成了多种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有四点:第一,需要一定的美工基础;第二,学生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由于其技术更新很快,所以技术人员要时刻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单靠教师上课讲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第三、掌握网页设计相关辅助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第四,要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论文提纲格式。这就要求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要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大部分学生往往没意识到这点,技术水平偏低,遇到技术难题无法解决,只好放弃学习。

最后,学生缺乏自我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当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网页制作技术叶在不断更新,只靠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习的有限的知识和技术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的,所以学生需要通过自学来不断提高自己,而中职的学生却正好最缺乏的就是自学的能力,所以很多学生兴致勃勃学了一段时间就打了退堂鼓。

为了能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技能,笔者教学中开始尝试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收获颇丰。现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网页制作》中 “制作个人网站”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为例,详细介绍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任务。掌握网站的开发流程,如建站规划、效果图制作、建立站点等相关知识;掌握各种网页元素在Dreamweaver MX中的使用,例如表格、文本、图像、超级链接、层和表单等;

熟悉一些网页设计辅助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例如Flash、Fireworks、Photoshop等;能够解决一些网页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深入了解Internet,理解HTTP、HTML等概念及作用;掌握网站设计流程;了解多种网页制作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相结合设计网站的好处。掌握网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力与技能目标: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与网页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如服务意识、团结协作精神、自我知识及技术更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自我规划网站,并通过各种技术实现网站的最终效果。

(四)教学难点。难点在于熟悉网站制作的流程及方法,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加工整合。

(五)教学方法。主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多采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法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育学论文,让学生通过思考,自主学习,讨论等方式正真的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提高它们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接入Internet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分组:课前完成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每三个人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各一人。

2、提问导入

提问:想不想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把自己的文章发送到网上,供大家浏览?由此引出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制作个人网站。

提问:你知道在因特网上建立个人网站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吗?逐步引导学生了解:首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利用网页制作软件,建立自己的主页;其次,在因特网上申请免费的个人网站空间;最后使用申请的个人网站账号,上传自己的主页并进行管理和修改。

提问:你会浏览个人网站吗?

引导学生浏览指定的个人网站。 如:我爱维修网cnwshow.com/www/1186.htm

四全四美网页 cnwshow.com/www/913.htm 等

提问:个人网站具有些什么特点?个人网站的特点是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页面精美。一个好的网站主题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你的网站。主题可以选取自己擅长或喜爱的内容,如诗歌、足球、音乐等内容。并且,平常要注意收集一些与网站内容有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网页素材,这样才能制作出好的网页。

3、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课前收集整理好自学资源,制成自主学习式课件,课堂上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式学习课件中浏览教学活动模块,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观看案例,分析案例特点;并学习课件中的自学资源模块,掌握个人网站的制作流程和方法。

4、任务驱动,动手实践感受制作过程。

引导学生进入课件的自主实践模块,下达任务。

1)任务要求

学生通过组内分工收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加工相关素材完成个人网站的制作,要求主题突出,内容详实。

2)任务实施安排:

第一阶段:收集并选择适当的材料;

第二阶段:制作网页;第三阶段:网页与维护。

5、自主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选出各组组长,主要考虑小组长起组织协调作用,方便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及沟通。学生自定学习活动计划,可避免一刀切,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学习安排,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

各小组根据任务确定网站内容及风格后,组长上交活动计划:包括任务分工(小组长、组员姓名及具体任务),组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上网收集相关资料,教师此时给予适当指导点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个人网站的设计实施工作。教师要求学生可以参考别人的网站,但要做出自己的特点,防止有些同学急于求成,在没有进行任何调研的情况下把别人的网站“照单全收”;同时也提醒学生可以比较分析类似的网站,提出不同点,并将不同点做为自己网站的设计方向。

6、展示成果、讨论交流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小组的作品教育学论文,其它小组给予评分论文提纲格式。展示完毕后,学生使用网络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如电子邮件、BBS论坛、网络聊天(包括QQICQ等即时通讯工具)等交流平台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也要参与。通过讨论后,每个小组整理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7、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所学内容,强调本课我们学习了制作网页的一些基本知识,明确了个人网站的制作过程,并按照大家的兴趣组成了网页制作小组,希望大家团结协作,制作出精美的个人网站。

8、学习评价。学生评价: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各人完成任务情况,协作学习时对本组作出的贡献;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在展示交流活动中完成;自我评价,对照本节课知识点,将自己课堂学习情况填写表中,课后以E-mail的方式交给教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教师评价:在课后完成,主要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参加各个环节等方面进行评价。

9、教学后记

通过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学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一,使用此教学法后师生互动的方式更加丰富,师生的交流不在局限于“你问我答”,创造了良好的学习自由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习更积极主动;第二,分层式教学能够兼顾到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那些能力较弱得学生不会因为学不懂而轻易放弃;第三,分组分工合作式学习让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通过任务分工合作,让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参与学习,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也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自然就会有再次获得成功的渴望,学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首先,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制作网站,独立组织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体现了“自主、尝试、合作,创造”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其次教育学论文,培养了学生自我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为了使自己的网站有特色,很多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往往使用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网站素材、学习网站制作技术,了解新动态。这样,培养了他们自我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最后,通过自己自主实践、小组评价交流、集体讨论等方式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3)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在小组完成个人网站制作的任务中,小组长会把任务划分了多个部分,小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部分,某项任务没有完成好将会影响整体效果,从而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网页制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的热门技术,通过使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进行教学,笔者感觉上课轻松了不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更积极主动,进而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总而言之,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成为学生的模范,领会教育的实质,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报着“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的态度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于淼.《网页设计与制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丁笑炯.《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来自西方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05,11.

[3]张富强.美国'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启示——兼论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4]张静、马晓燕.浅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应用[N].中国科技博览,2009,(13).

[5]吴学毅.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J] .福建电脑,2008,24(4).

第3篇

记者走进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看守所,造假者余某向记者揭开了“山寨洋文凭”地下产业链。

因非法经营被逮捕的余某告诉记者,他是在2008年经业内人士介绍,得到“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授权,可在国内以这所“世界名校”名义招生办学。余某租用北京大学资源大厦的几间办公室,挂牌“哥伦比亚国际学院中国管理中心”,并对外招收MBA(工商管理硕士)、DBA(工商管理博士)课程的学员,聘请老师,并租用场地给学员授课,组织答辩。

余某说:“除了在国内学习,还会组织学员去美国一次,费用由学员自己承担。一般也就4天时间。说去美国学习,实际就是考察,到处看看玩玩。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新加坡,其实也就是走个形式,不可能不通过。”

据了解,速成“洋文凭”费用高昂。“硕士5万多元,博士9万多元,这是我们一般的收费标准。”余某说,不管是MBA还是DBA,只需一年时间,学员就能拿到“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学位。

海淀区检察院办案人员介绍,2008年到2010年,余某伙同另外两家公司负责人,以招收“哥伦比亚国际学院”MBA、DBA课程学员为名,共收取学员费用207万元。

记者查询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发现,所谓的“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并不在教育部公布的美国大学名单之列,这所学校颁发的文凭没有得到教育部承认。

余某此前在北京中关村从事技术工作,看到不少人开公司倒卖“洋文凭”发财后,他也选择了这条“生财之道”。“这个地下行业已存在10多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办理过多起“山寨洋文凭”案的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饶明党说,犯罪嫌疑人设立教育咨询类公司,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公司之间通常会分段负责招生、培训、论文答辩、颁发学位、学历认证各个环节,“一条龙”的运作模式明显。

“招生是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余某说,在北京,许多公司办公地点选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校内或附近,或者租赁教室、聘请校内老师,就是为了骗学员报名。

除了“傍名校”,还在“洋文凭”校名上花尽心思。有的编造一些“极具吸引力”的国外大学名称,如美国内申大学、美国理工大学等;也有的用亚伯拉罕・林肯大学等与美国一些名校相似的名称误导学员。

网站是迷惑人的另一个惯用手段。“洋文凭”造假公司先在互联网上模仿高校网站制作一个“山寨”网站,然后到处学校简章及招生宣传信息,之后再仿制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网站,进而对自己颁发的学历证书进行“认证”。

余某透露,在北京,从事“山寨洋文凭”业务的公司有100多家。在国内,负责产业链中培训内容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几大城市,而负责招生的公司则遍及全国各地。他估计,这个产业的从业人员至少有几万人。

“我的公司从注册开始,一直没有相关部门上门过问业务。”余某说,监管的缺失,导致各种“教育咨询公司”批量生产“山寨洋文凭”。

海淀区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告诉记者,2011年1月至5月,该院受理7起类似案件。涉案的339名受害人中,有8成是企业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高管人员,甚至还包括杜邦中国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的高管。

“民营企业老板一般学历较低,希望能学点东西,”余某说,但他们没有时间或者不想长期学习,这样就为宣称“短期内能迅速获得学历”的“山寨洋文凭”诈骗提供了市场。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法”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通过“项目驱动”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是把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分析《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特点,探讨在该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步骤与实施,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引言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与其他课程相比来说,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该门课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多,有计算机图像处理、文字版面处理和动画设计等。涉及到photoshop、fireworks、flash等软件的使用。之前《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只是针对软件的操作方法进行讲授,讲解理论知识点,然后学生练习所讲授的内容,其知识点多而散。我们尝试在该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边学边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为“我要学”。

2.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切实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就是以实际的教学项目为媒介,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学习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分工完成项目;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水平与程度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能把理论上空泛、抽象的东西变成可以看得见、想得通的实际东西,便于学生以项目为主线,把课程的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强化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

3.项目驱动教学法整体实施方案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由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具体任务,也可以称为任务驱动法。具体实施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1 项目的选取

项目教学法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与同学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但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所选择的项目是一个小型的商业网站,小型商业网站开发是一个面向企业需求的实战演练。在这个项目中,学生是承接网站项目的设计者,教师是客户,学生要学习如何根据客户(教师)的要求进行项目需求分析、如何与客户(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如何高效率地进行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如何才能够更好地符合客户的需求等。

3.2 项目的开展

(1)相关知识讲解

先进行网页制作基本知识的讲解,以及设计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对小型网站制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使用案例讲解

讲授一个融合了相关软件重点知识点的综合性网站,将构成该网站的知识点进行分解讲授,将DreamWeaver软件作为教学的主线,而Flash和PhotoShop是网页制作的辅助软件,讲解网站的标志banner和页面规划等等知识点。每部分的分解知识点除了结合本项目讲解,同时配以相关的小练习,加强学生练习,提高学生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

(3)让学生独立制作小网站

学生独立制作一个与给出的案例网站相类似的小型综合网站,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点整合起来。

(4)完成商业网站的建设

最终独立完成小型商业网站的项目。

3.3 实施阶段

学生按照选定的最终工作计划,以组为单位,各自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学生经过组内讨论和项目全面分析后,项目经理对任务进行划分,组内成员每人按各自角色负责不同的模块,并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3.4 项目的评价

我们可在一个或几个子项目完成后,在学生中开展讨论,进行项目分阶段评价,每组拿成自已的阶段性成果,大家共同评价好与不好,有什么问题,怎样改进,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思维的撞击这样可以使他们共同进步,而且可以纠正偏差,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老师再帮忙解决。也可以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参加,对学生建设的网站给予评价,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大家可以一同找资料,共同解决。

4.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从收集到的学生项目成果看,在本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创新性地让学生自己确定项目目标是成功的,一方面学生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另一方面,由于让每个学生都在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主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页面设计作品,有一部分个人网站的页面精美程度可以和很多专业网站相媲美,而且在本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批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的潜能被发掘出来了,还有几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女生通过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项目而开朗大方起来,增强了自信心。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学习目标明确。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因此,项目驱动法教学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高职院校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法之一。而在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项目教学法并不束缚于一种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科和当前社会的应用需求,以及学生素质的差异,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参考文献

[1]王忠元.从电子商务的项目教学谈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创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第5篇

随着信息化时代与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营销这种崭新的营销模式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基于此,本文综合分析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实际以及网络营销理论,积极探究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实施策略,以期促进中小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健康、顺利发展。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网络营销

中小型企业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其已成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以及网络经济到来,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激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积极探究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内涵

1.1国际市场概念

商品交换行为突破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市场,从某种角度来说,国际市场是商品交换在空间上的扩展。国际市场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是资源配置、劳务交换、商品交换在跨国范围内的表现。国际市场也是一个时间历史概念,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延续过程。不同人群对国际市场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不同理解均有一定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站在国际营销环境中考虑,应将国际市场定义为一个系统,是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并由市场主客体、媒体资源、载体等要素共同组成的统一体。

1.2网络营销内涵

网络营销指的是企业营销活动与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营销以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方式进行网络调研、新产品研发、网络服务与促销等多种营销活动。

2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难点

2.1网络营销水平偏低

中小型企业网络营销水平偏低,尚处于网络营销的初级阶段,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中小型企业仅仅依靠网络平台简单信息,尚未进行深层次的网络营销策划活动。中小型企业限于自身资金、规模、人才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困境,信息化劣势凸显。例如,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利用率非常低,还没有开展具体的网络化行动,只有极少的企业通过网络进行内部管理与商务活动的开展。信息化落后、网络营销水平偏低导致企业市场反应慢、决策效率低,进而阻碍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2.2网络营销观念不足

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中小型企业的网络营销观念不足,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领导阶层没有对国际网络营销形成正确的认识,将网络营销等同为建立网站或简单地进行网上销售。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实体市场的争夺上,没有意识到网络虚拟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网站建设意识、推广意识薄弱,缺乏外文网站,现有网站更新维护力度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推广作用,使得企业网络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2.3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资源匮乏

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网络营销活动时,会受到自身人才、技术、资金等条件的束缚,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网络营销的难度。很多中小企业继续沿用传统市场的营销模式,这严重影响了国际网络营销效果,使得部分企业丧失了网络营销的信心。

2.4网络营销方式单一

从整体上来说,中小型企业的网络营销意识单一,简单地将网络营销等同于网上广告或廉价通信,网络利用率低。在中小企业开展的国际网络营销活动案例中,很少有企业设计网络分销、网络市场研究、服务与品牌推广、公共关系建设等项目。从整体上来说,中小企业尚未挖掘网络的巨大潜力.

3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实施

3.1分析市场机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必须紧抓时展机遇,充分分析市场机会,利用网络营销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体来说,分为以下步骤:①营销战略计划。营销战略计划由细分市场、选择与定位目标市场组成,这也是中小型企业成功开展网络营销的重要前提。中小型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产品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市场调研,细分市场与服务,全面提高自身市场与资源的市场吸引力,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网络营销战略。②人才培养。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加强与高校、职业技校等的合作,要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实际,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国际网络营销专业的学生,重视电子商务学科的发展,注重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对员工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信息化素养与综合素养。

3.2筹划营销策略

3.2.1网站建设

网站是中小型企业进行国际网络营销的主要平台,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新形势下,中小型企业必须积极构建自身网站系统。①网站规划。中小型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网站模式、建站方式、域名注册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②网站制作。中小型企业在进行网站制作的过程中,应考虑网站整体架构,保证版面设计的生动、新颖,突出自身特色,并将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分开。③网站优化。站在网站结构的角度,对网站进行优化,进而促使网站脱颖而出。④网站维护。网站维护应包括内容维护、技术维护、互动维护三方面,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加强网站技术力量投入,强化与客户之间的互动联系。⑤网站推广。中小企业可通过传统媒体推广、互联网推广等方式,积极推广自身网站,提高网站知名度。

3.2.2市场调研

市场调查可分为如下方面:①问卷调查。中小型企业可充分利用自身网站,设计网上问卷,并通过访问人群的反馈及时搜集信息,监测市场变化动态。为了全面提升市场调研效果,企业应加大网站推广力度,通过赠品、抽奖等方式吸引更多人员关注。另外,还可通过外包形式,交由国际大型网络咨询公司负责,这种调研方式准确率高,且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②网站浏览。中小企业可通过浏览网站等方式,掌握竞争对手营销动态,并及时调整营销方案。还可通过浏览专门门户网站形式,掌握更多需求信息与市场情报。③二手信息收集。中小型企业可通过专业调研公司调研成果、网上数据库查询、搜索引擎查找等方式收集二手信息,以有效提升企业市场调研效益。④RSS市场情报收集。中小型企业可通过订阅RSS新闻等方式,及时收集市场情况,了解最新市场信息。

3.2.3产品定价

①新产品开发策略。相比于传统新产品开发,网络营销产品开发在环境与具体操作方面均有显著不同,选择何种产品策略,需要综合企业具体发展实际来决定。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国际网络营销特点,积极研发新产品,这是中小企业竞争的关键。笔者建议,开发现有产品线外新增加的产品、改良产品、降低成本、重新定位产品等方式是短期较为稳妥的方式。②营销定价策略。低价定价策略,该策略充分运用网络销售渠道的低廉性,发挥产品价格优势。该策略主要有直接低价定价、折扣、促销定价等方式。定制生产定价策略,该策略是站在企业定制生产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与媒体技术,帮助消费人员自行设计产品,进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使用定价策略,该策略指的是顾客直接通过注册方式使用产品,顾客无需购买产品,而通过使用次数付费。拍卖竞价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竞价拍卖、竞价拍买、集体议价等方式。从整体上来说,企业营销定价策略有多种,在具体实践中,中小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单一或组合定价方式。

3.2.4促销策略

国际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国际广告等是较为常见的促销策略,但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较大,笔者建议,中小企业应从企业促销人员、零售商、中间商等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多种推销策略,使目标市场顾客更好地认识、了解产品。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可通过应用推销策略与拉销策略迅速提高企业知名度。其次,中小企业还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网、贸易促进网,积极寻找国内外市场发展平台,扩大国际市场,并且要树立公关意识,以便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形象。

3.3营销计划评估

评估营销计划不仅是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终点,更是网络营销的开端。营销计划评估是中小企业国际网络营销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分析财务指标与顾客指标,中小型企业能更好地分析营销计划是否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中小企业应定期进行营销计划评估,全面搜集多种数据资料,将企业营销实际情况与预期计划进行比较,及时发现营销问题,并针对性采取弥补措施,查缺补漏,在共同分析、讨论基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企业营销计划,从而更好地增强中小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全面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内涵以及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难点,从市场机遇、营销策略、计划评估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小型企业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具体策略,多管齐下,希望能促进中小型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佘桂超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国华.湖南中小企业服装企业网络营销的盈利模式分析[J].电子和软件工程,2014(1).

[2]闫会娟.基于网络营销视角的购物网站评价研究[J].电子商务,2014(4).

[3]赖洁瑜.浅析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J].中国连锁,2014(4).

[4]张瑜.旅游网络营销绩效评估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硕士论文,2013,6.

[5]李睿,雷蕾.关于全员网络营销的价值与影响因素探讨[J].现代阅读,2014(4).

[6]陈婷.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初探[J].电子测试,2014(3).

第6篇

【关键词】编辑业务/编辑学学科/学术研究网站/网络化生存

流媒体时代,随着编辑业务的电子化,与编辑业务相应的网络使用也日渐普及,诸如使用电子邮件来往信函,各种学术期刊的网页被刊物编辑部链接在互联网上等。其最集大成者是,一些知名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已经形成气候,使得学术期刊的最新文本被收入和传播。比如CNKI源数据库及其相关的子库,可以通过跨库检索系统(CJFD、CDMD、CPCD、CCND),检索到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内容,包括编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与编辑学相关和部分相交的新闻传播学学术网站的建设,也正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编辑业务的运作和编辑学学科的探讨,也开始进入网络范围。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作为独立学科的编辑学学术研究网站,在网络上的生存与发展却举步维艰,这一态势对编辑学的研究当然不利。因此,为了编辑业务和编辑学学术研究的网络化,应该对该学科的网络生存状态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对编辑学学术研究的网络化前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本文通过对编辑工作电脑化、编辑学研究网站状况的调查,探讨该学科研究网络化的出路。

关于编辑学学科的定义,本文仅袭用尹玉吉《编辑学学科性质讨论述评》的观点,即“编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有的学科”,亦即是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体地说,是研究编辑工作规律的一门学问。对于编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从理论上说,要求建设完备的编辑学大学科体系,必须重视部门编辑学研究,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开展部门编辑学研究的途径,一是运用编辑学基本理论对不同类别积累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从中抽象出不同类别编辑活动的特殊性;二是将编辑学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合,使两者同时具体化和深化,具有新质。[1]引进这个定义,是为了区分新闻传播专业与编辑学专业网站的不同研究方向。目前,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建设,保持上升的态势,内中不乏有对编辑学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探讨的内容。新闻传播学与编辑学有相容和相交的学术范围,新闻传播专业网站与编辑学网站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如此。

新闻传播学专业网站以新闻传播业界和新闻传播学界信息为主要内容,尽管是专业网站,但由于内容、形态、主办方背景等因素,这类网站亦呈现出多样性。它们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分类,如综合性网站和单一分支网站;学术性网站和实务类网站;机构类网站和个人网站等等。在形态上,除网站外,还有专门的BBS和电子邮件刊物。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中华传媒网”,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回顾传播研究网的建设过程,追求原创性信息及学术品味可以说是该网站的主要特点。再如“中华传播网”、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千龙网·新闻社区、京华传媒网、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传媒观察、中国报刊网、慧聪报刊资讯网、网络广告先锋、视联网。此外,中国媒体资讯网、新闻出版教育网、中国广告传播研究网、6969报纸营销策划、中国广电网、五洲传媒、中国网络传播研究、G999传媒频道、传媒工厂、传媒川军联盟、每日传媒视点、媒体资源信息网,史坦国际中国传媒论坛、视听纵横——网络与传播学研究、中国广告网等网站也各有特色,持有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就是专业信息的电子邮件刊物。这是直接发送给订户的重要的网络传播形态,可根据不同需要制作成txt、doc、html、pdf等文件格式。目前国内的电子邮件刊物主要依附网站制作发送,是目前反映业界动态最及时、内容最丰富的电子报。作为单独发送的电子邮件刊物,有已停办的《e传播周刊》(e-MediaWeek)。其发刊宗旨是“传播媒介观察、传播现象透视、传播信息交流、传播学术争鸣”,订阅发送为上海索易,电子邮件报刊制作发送专业平台)。

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网站之所以兴盛,其中的原因是国内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课程的大量设置。从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在2003年的发展变化看,它有四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劲头;二是新闻逐渐走向成熟;三是门户网站与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开设传媒频道;四是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网站则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某些倒退现象。尽管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网站拥有深厚的学术资源和专业人才,然而,由于长期观念上及体制上的原因,这些网站却发展得不如人意,一些著名的编辑专业学术团体和教育院校,甚至还没有一个体现自己学术特色的网站或网页。[2]

其实,与传统的学术期刊相比,学科研究的网络化具有良好的前景,其未来发展应该受到关注,因此,目前传播学学科网站正在不断更新和加强自身建设。以“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CJR)为例,该网站不断地优化内容,强化网络特点。例如,建站之初设置的栏目中不再适应目前的调整;加强互动,完善搜索功能;更加突出网络特色。做一个研究媒介的媒介,互联网研究一直是CJR的一个强项。CJR的研究者指出,它可以更加大张旗鼓地扩充互联网研究的分量,成为一个中文互联网研究的信息源、资料库,观点的平台、意见的市场。[3]这点,反衬出与之相关的编辑学学科网站的状态更加显得停滞不前。

应当看到,编辑学专业网站的创办和发展,对编辑学业的发展和对学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学术成果走向编辑业同人,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可以成为研究者的信息源与资料库,可以扩大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可以推动学术批评风尚的形成,可以构建专业知识传承的平台,可以增加网络中的中文专业资源。

目前编辑学的学术网站的类型,沿用《关于中国人类学网络进程的思考与设想》[4]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网友创建的个人网站。这类网站如:“编辑学在线”,该站建于1999年,主题为科技期刊编辑学和网络出版,站主吴小勇,为《编辑学报》编委。“编辑出版人沙龙”;“编辑生活网”,版主伊扬,自由编辑,某生活类期刊编辑部负责人。他希望通过“编辑生活网”这个个人平台,展现自我,加强与各位文友之间的联系,沟通信息渠道,拓宽大家共同发展的空间。这类网站多是编辑中的“网络发烧友”创建,多侧重收集编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资料,在耕种自己的园地,满足自己兴趣的同时,还能丰富学术的公共空间,促进学术的传播,是网络中最多姿多彩和最有生气的网站。由于站长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兴趣所限,个人创建的学术网站总体上水平参差不齐,原创文章较少。加之站长的学术兴趣变化和建站所需要的巨大精力付出,这类网站后续发展乏力,甚至有相当一批网站已经倒闭。当然,新的网站也在不断地被创建着,继续推动编辑学学术的多元化发展。这些个人网站现存的问题是:在网上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前只能局限于虚拟空间,供同行交流,无法得到现行学术体制的认可。这类网站的建立出自于创办者的个人爱好,其网站一般空间容量不大,储存的信息十分有限。同时,要靠个人的精力来维护更新,也大大影响了时效性和信息密度。因此,访问量不高,影响力不大。这类网站的生存力最为脆弱,经常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二)、政府机关及其所属学术机构、学术组织创建的网站。政府机关与编辑学相关的网站,有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网站,属于政府上网工程的一部分,但这个网站的内容主要为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电子出版物等大众传媒的管理法规以及业界动态、统计数据等,具有权威性,因而,本文也将它们纳入专业网站范围。政府所属的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建立的网站,如北大和社科院建立的网站以及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期刊网、中国研究网等,这类网站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学术研究的促进作用也大小不一。其中,较为成功的网站如“出版科学”和“中国传媒网”等。

“出版科学”,是同名的平面刊物的电子版。《出版科学》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湖北省编辑学会主办,其办刊宗旨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总结介绍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的编辑出版经验,促进编辑出版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为体现办刊宗旨,辟有多种双名专栏,如《专论·特约稿》、《编辑学·编辑工作》、《出版学·出版工作》、《编辑史·出版史》、《多媒体·网络出版》等。“出版科学”依托于“湖北新闻出版网”,其在编辑学研究的贡献是,提供了大量的编辑学论文电子文本和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文件,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中国传媒网”,由北京国新中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依托政府资源,发挥行业优势,通过中记传媒网权威的业界资讯和全面的政策法规,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为传媒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咨询服务,并以产权为纽带,整合传媒资源,积极地介入传媒投资领域。中记传媒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者网技术服务中心,承担中国记者网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以服务传媒人士为己任,为行业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提供了交互式的网络平台。“中国传媒网”下联的“中记传媒网”,在“学术与教育”专栏下,有编辑学学术研究的内容。

[page_break](三)、民间的学术机构、学术组织创建的网站。这类编辑学研究网站多是各类编辑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在网络上的延伸,介绍编辑业消息和编辑学理论,并推荐编辑同人的书籍等。它们在网站建设方面更侧重展示自身形象,突出自身的学术特点和学术兴趣,其发展多依赖于相关的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自身的发展。网络为编辑界学者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发表学术文章、出版个人研究文集的平台,从而促进了编辑学术研究成果的大范围的传播。这一传播的方法,有利于打破现有的学术体制的束缚。如“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网站,这是一个常设的学术团体门面网站,主要栏目有编辑论坛、学会会讯、学报导读、相关文件以及介绍研究会参加单位等。总体来看,这一类网站页面较为简陋,内容不够丰富,在时效性和服务功能上远不够理想,目前仅仅能起到展示窗口、介绍编辑学会日常工作等作用。而且,有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了“死页”,如“编辑与现代人”,尤其遗憾的是,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学报研究会迄今没有一个独立的学术网站。

(四)、编辑学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创建的网站。这类网站通常是编辑和新闻传播理论和实务类报刊的网络版,主要是将其平面载体的内容全部或部分上网。这类网站与“母体”网站密切相关,它们大都是新闻媒体旗下的刊物。总体来看,这类专业报刊在新闻传播业界有着广泛影响力,但其网站(网页)形态和内容大部分十分简陋,网络传播影响力明显不足,有些还成了“死站”,如“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

(五)、BBS及电子邮件列表刊物形态。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大都设有BBS,如中华传媒网的传媒社区、千龙新闻社区的“横评竖品传媒论坛”等都办得很出色。这些新闻传播专业BBS讨论区的设立,对扩大网站的影响,提高受众参与度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对于编辑学而言,这类BBS中最具人气的是“西祠胡同”中的“传播媒体”讨论区。这实际上是一个论坛群,包括数十个子论坛,其中直接与新闻传播领域有关的有“新闻人”、“传媒研究”等栏目下的子论坛。而在这些论坛中,最相关的要算是“编辑的家”、“图书编辑俱乐部”、“美编之家”。“新闻传播研究”论坛则主要以学术探讨为主,经常转贴学界人士的论文、文章,并且经常有版主自己的有独到见解的原创文章。

三、编辑学学术网站的问题与前瞻

一个学术网站的生存状态,一定是与这一学术学科研究的生态相连的。而目前编辑学学科网站的生态状况不很乐观,也应是我国编辑学界学术研究单薄的一个相互映证。

从编辑学的学科网站情况看,不少网站仍处于起步阶段或低水平运作阶段,网站的功能和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尤其对编辑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业组织机构、专业报刊和专业科研教育机构来说,网站目前状况与它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称,与信息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具体说来,目前编辑学专业网站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原创内容少,网站上的很多内容都是转载印刷报刊上的文章,或是转载其他网站上的内容,雷同现象严重;更新速度慢,时效性差。缺乏英文版、繁体版,极大地限制了通过这一平台与国外海外同行的交流;表现形态简单;数据库及检索功能欠缺或欠佳;网站推广力度不够。

以网站与数据库的链接而言,很多网站缺乏重要学术数据库的链接支持,再就是网站的搜索功能缺乏。在网络资源铺天盖地的时代,只有依靠成功的搜索引擎,才能在网络中快速找到有用的信息,对于网站内部信息的搜索,也是如此。此外,现在不少网站在其正文下面往往有“读者评价”一类的设置,这是读者和作者间的互动,如访问量很大的携程网,访问者可以看到并且参与对此文的反馈,作者也能进行辩驳。这是对传统期刊的典型的颠覆。海外同类型网站,不仅提供最新刊发的文章,还提供对以往文章的搜索查询,如“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站”,其主页是当前文章,但同时提供自1991年到现在的全部期刊内容,并可检索;再如台湾中华传播学会网站亦建有中文传播学资料库、传播研讨会论文、台湾电影资料库、电讯传播产业资料库、各校博硕士论文等较完备的数据库。应该看到,国内的“中华传媒网”对此也花了很大工夫,只是该网的发展势头目前受阻。

从编辑学的研究情况看,由于传播业本身的进展,编辑工作以及编辑学学科的内涵都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从传播方式看,传播渠道大大增多,使传媒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有了可能。除在原有形式上翻样出新,如报纸增加印刷版次、即时更新已经报道的内容、增辟专栏或专页、丰富版面色彩和内容等外,最明显的特征是平面媒体进入网络传播,纷纷开办电子版,最大限度地向受众提供信息。随着高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大众传媒之间的分工和竞争越来越突出,对在新闻行业就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报刊图书编辑从业人员要求的业务技能中,包括能够自如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采集、制作、传送信息,以适应网络化传播的需要;要能掌握专门知识,以适应媒体对象更加细分化、特定栏目增多、报道要求更加深广和专业的形势等。

因此,网络时代的编辑,应该具有使用网络这一媒介的能力,包括通过网络探讨编辑学科,了解该学科研究的进展情况的能力。但是,仅从学术期刊的编辑界调查情况看,对电脑和网络利用基本现状总的情况不甚乐观,除了一般文字处理和网页浏览外,学术期刊的编辑利用编辑学网站上的学术资源的情况不很普及,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术交流的情况更不普及。可以说,除了喜欢在网络上冲浪的部分编辑外,利用网站的BBS进行编辑学网上交流的情况几乎凤毛麟角。这是相对于全国9165种正式出版期刊的在册编辑人数而言[5]。编辑上网人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术交流人数的情况都不容乐观,这也是编辑学学术网站在网络上惨淡经营的根本原因。

对于编辑学学术网站建设所涉及的问题,其他方面还有很多,诸如学术论文的著作权问题;学术观点的原创性问题;学术网络的生存空间的问题;学术研究者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与现行学术机制兼容的问题;网站经营的经费问题等。

学术观点的原创文章少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编辑学网站的非赢利性,使得网站的投入有限,基本上处于低成本维持运作状态。即使有原创的学术文章在网站上首发,也无力支付稿酬,更何况网络上发表的论文,在目前的学术认可体制中,完全没有一席之地。因此,作者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将学术成果上网。再如,网站经营的投资问题更加严峻。创建一个能够被学界公认的权威、优秀的学术网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而且,这是一项连续不断的工作。而共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站,共同开发电子资料数据库等,更要靠相关单位规划。而且,学术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必须有学者的参与,它不仅仅是技术或网站管理人员的事情。其中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学术态度、学术知识、学术背景问题,涉及到学术内容资源的编辑和栏目设置问题,没有学者的参与,网站管理者很难知道网站的读者们(主要是学者)的需求和评价,网站的实际效果。要有热心人。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编辑学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编辑学学术网站建设完善和加强的工作,就显得更加迫切。

【参考文献】

[1]陈景春.开展部门编辑学研究[A].建设完备的编辑学大学科体系[C]出版科学,2003,(2).

[2]曾凡斌.2003年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J].博客中国().2004-01-18./new/display/21553/html

[3]陈一、陈惠娟.“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探析[J].新闻实践(电子版),2003-12-1(GSM+8北京时间).

第7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学习成果;技能

中图分类号:TP3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281-02

1 前言

随着我国走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建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肩负这一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是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技能训练与学历并举的就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

2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现状

2.1 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自己的私人电脑,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开始接触电脑,软件的使用已经深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网站、办公软件、游戏软件、手机软件、炒股软件……于是,在选择自己的学习专业时,很多学生会选择自以为熟悉的电脑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而后来实际枯燥的编程等学习使其失去学习兴趣,结果导致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兴趣、地域等差异造成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使教学的统一性增添了难度。

2.2 传统教学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低,在课堂开始昏昏入睡或者用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等消磨课堂时间。科技的发展结合90后学生特有的个性要求教师的课堂需要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3 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以学习成果方式促进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3.1 采用多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通常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工作通常是通过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来获得满足,从而越来越自信,继而在工作中获得进步。同样,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活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等多元教学法,建立一个健全的课程教学体系。比如《VB应用开发》这门课程,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贯穿全课程的项目开发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项目的具体开发流程,并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在课题开发过程中学习该课程。在期末时对相应的课程开展整周实训,每人或者每组通过完整的开发一个具体的项目作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2 组织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肯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高职院校应社会的需求,毕业一般要求应取得“双证书”,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取得毕业证书,另一方面还需要取得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按照专业的设置,可以组织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安排特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辅导,从而让学生通过认证考试衡量自己的真实水平,并在此过程中重视学习。

3.3 组织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技能水平。

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技能竞赛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之一,学校可以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及技能竞赛,高职计算机专业通常可以组织参加的比赛活动有:微机组装竞赛、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技能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等,这些技能活动往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也是学习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3.4 签订“订单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无间隙对接。

高职计算机专业可以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或公司签订“订单班”,“订单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校企双方根据实际需求拟订,课程可根据岗位的需求开设,同时引进企业所配备的先进实训设备,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对其进行让一系列学习与岗前培训,让其能在学习期间实际参与到工作中去。比如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电子商务订单班,可以在校内建立实训室,从事淘宝店铺的实际经营,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3.5 设立“校中厂”,让学生与真实训练零距离接触。

根据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将校内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充当工作室,专门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进校指导。如成立网站设计与制作服务工作室可对外承接网站制作开发等相关项目服务;成立计算机维护工作室可进行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等维护服务,这些都能有效地利用现有实训设备来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训中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也能将空余的实训室使用时间合理利用,增加实训室的利用率。

3.6 建立“厂中校”,在校外实训基地实现现实工作。

学校应积极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实训基地,这样,课程的某些实践部分就可以学生直接带到企业或者工厂中去,在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学习。比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可以去网站开发公司去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的各个环节,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去摄影棚或者摄影公司学习图像的拍摄方法以及图像处理的整个流程。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施社会需求的各种工作项目,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获得相应的工作经验。

3.7 提供计算机相关勤工助学岗位,建立校园计算机维护服务站。

众所周知,计算机现在是教学、教师办公及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校内提供计算机相关勤工助学岗位,可对机房及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实训室提供日常维护,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管理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也能为学校的教学提供相应的帮助。而建立校园计算机维护服务站,可为校内部分不懂电脑,不熟悉电脑的老师和学生提供服务外,也能让部分对计算机兴趣浓厚的同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8 重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顶岗实习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而毕业设计环节为学生三年学习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同时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知道老师,在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中,应重视学生实习岗位与学习专业相对应,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也要与之相一致,要让学生在自己所学的的专业领域中全方位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再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做出满意的毕业设计(论文)。学校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最后的学习成果在学院相关网站或者专门举办一次作品展示会进行展示,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4 总结

理论与实践并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注重的原则,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来体现的,让学生全方位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各种途径及手段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本文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入手,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方法以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领域中完成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把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自我指导、自主学习的学生。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学生学习资源的定义

在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教学使用的频率日益增大,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当今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和观念,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知识扩展和更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网络教学的根本在于网络资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知识的获取和途径和以前比较起来空前的扩大和便捷。但是浩如烟海的海量信息并不是全部都适合学生使用的,只有适合学生使用的信息我们才将它称为学习资源,地理的知识涵盖面广、图片多,适合制作成资料库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目前我在互联网搜索了有关地理资料库的资料,发现网上的资料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面向大众的地理科普网站(如中国科普博览.com等),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不确定的,主要是普通公众,资源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在教学中只可选择其中的一些素材辅助使用,而不能将其直接作为专题学习资源使用;另一类是各种地理教育软件,比如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针对某一课进行设计的,代表一个教师的创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有局限性。真正面向学生,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地理专题网页真是少之又少,但确有一些教师正在这方面进行着艰难的探索。他们从各自的理解出发,制作了一些专题学习网页,有些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互联网上一些地理资料网站的研究,结合自己制作地理资料网站的体会,笔者认为所谓地理资料网站应该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按新课程标准设计,应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传输,服务于学生探究学习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学习的平台,是地理学习资源库与学习工具有机结合,下面我就地理资料网站的制作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广大学生群体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校于1998年成立信息技术课题组,其目的在于和学科进行整合,为优化课堂质量服务,努力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服务,由于地理知识适合用多媒体表现手法再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努力,先是做些零散的课件,后开始有零散走向系统,我校于1999年承接了国家级课题“初中地理电子教材的开发和研究”,系统地进行世界地理素材的整理和再加工,此课题于2000年通过了国家的验收并出版发行,此套光盘当时在制作时就考虑了方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问题,教师既可以使用某部分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进行自学,地理电子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每部分设置了有趣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20__年以后我们在初中地理电子教材开发的基础上开发了地理资料库,将电子教材中的图片、视频、声音和文字资料整合出来并加以分类,形成分类齐全使用方便大型资检索系统,放在学校服务器上供社会共享,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在家可以对这些资料进行重组或直接使用。

随着地理资料库内容的充实,我们将教师和学生优秀的地理电子作品、学生学习的感想也放在资料库中,并开辟论坛进行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交流。这进一步为数字化学习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明确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变

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变是新时期教学工作要求的必然结果,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水平出发,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任务精心设计。另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教师对所需的资源也存在重组的任务,对网络上的信息精心研究、筛选和重新组合,保证网络教学的成功和高效,在这方面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另外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眼花缭乱的资源可能会显得无可适从,这时教师的引导角色显得更加突出。所以教师在设计一节网络课时应注意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导航清晰,方便使用。设置学生阅读材料和设置问题以方便学生自学,开辟论坛供他们进行交流。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者,网络学习的评价主要是自评和其他学习者的互评,教师在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于学生上传的成果甚至论坛上的每一个精彩的提问或回答都要给予恰当的赏识。

3、任务驱动在学生学习和利用地理资源网站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学习任务是对学习活动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的描述。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必须提供给学生比较明确的任务。任务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原则:任务的目标明确,活动结果易生成和提交;任务的活动形式不超出学生的行为能力之外;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网络资源;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网络学习伙伴之间的合作和帮助;任务的活动内容应能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高级思维能力是指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具体的说就是:阐明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将它们分类;通过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一般化的原理;通过给定的原理和法则,推论出未知的结果;分析错误:找出并阐明自己和他人思维中的错误;找出支持的论据:对每一个观点和看法,都要给出支持的论据;概括:找出庞杂的信息下面隐藏的规律和模式;提出观点:能够确定并阐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我们做的专题网页绝不是百科全书,也不能是固化的知识,

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国外一位教育学家说: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新思想、新方法、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二、网络学习的选题必须明确,肯定

网络教学给教育带来观念上的变革,它强调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这种观念在有网络的课堂上可以贯彻,在没有网络的课堂上同样可以贯彻。在没有必要使用网络的课堂上勉强使用网络只会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目标分析使用网络的必要性,根据网络信息状况以及自己和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分析使用网络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人文地理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学习概念和原理,参与讨论和辩论,写作论文或报告,解决问题等,强调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网络可以在情境创设、资料查询、互动交流等方面提供方便,因此利用专题网页学习效果比较好,但也不是所有人文地理的课程都适合进行网络学习,我们认为难度较小便于学生自学的课程,容易引起思维冲突的课程,学生感兴趣的身边问题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目前尚无定论的知识等更适合采用网络学习,如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大气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峡工程、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强调逻辑与技能,网页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将难点分解,或通过视频给学生一些真实的感受,这些在传统教学中也可以实现。而对于运算能力(如有关时间、太阳高度等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等,现阶段的网络技术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现阶段自然地理部分采用网络教学的难度较大。但并不是说这是不可实现的,只是投入太大或地理教师目前尚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因为设计和开发模拟仿真情境是一个昂贵的长期过程。

三、互动设计的方式可以是同步和异步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