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物农药论文

生物农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8: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农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物农药论文

第1篇

1.1按照不同防治对象选择不同农药品种现阶段,常使用的生物农药存在很多的类型。现在的生物农药主要有杀虫剂、杀菌剂及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制成的抗生素杀虫剂、杀菌剂等。不要认为生物杀虫、杀菌剂可以进行一切病虫害的防治,生物农药也必须有选择的进行使用,根据具体的病虫害情况选择正确的生物农药,如果选择的不合理不但会降低使用的效果,还会使最佳的防治时间流逝。由此可见,使用生物农药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种植过程中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需要进行农药的合理选择。

1.2根据防治对象及条件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剂型使生物农药发挥其最佳功效的重要因素是生物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技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需要根据具体的时间进行剂型的选择。常注意的条件是防治对象、气象条件和使用时间。

1.3依据不同的防治对象确定适宜的防治时期病虫害发生时,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有害生物的类型和特点,调查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使用适合的生物农药和农药最佳的使用方法。了解害虫所处的发育阶段,对防治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使生物农药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用药剂的时间最好是低龄幼虫期。

1.4参照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使用时间环境因素对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生物农药的作用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因为生物农药从喷洒于植物到害虫取食或接住菌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害虫取食到发挥作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期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因素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风。

1.5选择适宜的喷雾器械实施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需要选择适合的喷雾器械。根据调查显示,现在使用的植保器械的效率都较低。常见的植保器械的喷施方法都会造成农药的大量浪费。而且天气的因素同样也会造成生物农药的浪费,如雾滴大的时候,会使农药造成损失。生物农药具有的特点决定其生产的成本较高,在病虫害防治时需要选择喷施效率高、雾化程度好、节省农药的植保器械。常见的有弥雾器、雾化程度高的电动喷雾器等。

2生物农药使用中的5方面注意事项

2.1注意熟悉生物农药的生物特性生物农药具有生物特性,常见的生物特性有药剂的适用范围、作用途径、成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等。

2.2注意掌握科学使用的方法施用的方法正确是保证生物药剂发挥高效果的因素之一,所以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实施生物农药要注意:要进行均匀的喷洒才能起到良好效果;生物农药作用缓慢,宜在害虫低龄幼虫期使用;生物农药贮藏的地点要求阴凉、干燥,避免受潮。

2.3注意掌握用药时间生物农药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田间施用湿度越大,药的效果越好,这是因为潮湿环境易于生物农药中细菌的芽孢生长。一般来说,喷药的最佳时间是早晚,特别是粉剂农药的药效更佳。

2.4注意掌握用药温度常见生物农药的药效发挥到最佳的温度在20~30℃左右。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决定了生物农药的活性,实施的环境温度较低时会降低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并非禁用农药和化学肥料,关键是要科学合理施用。在使用农药时要防控结合,力求既能防治病虫害,又能控制农药留量不超标,即采用综合技术措施,预防为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条件,科学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的标准。

在无公害栽培过程中要采取下列几项措施:

一、种子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优质种子应是品种纯正、发芽率高、生活力强、成熟饱满、不染病虫、无杂质。抗耐病虫害的良种。并且在播种前,应该进行种子浸种、低温、变温、催芽处理,以便幼苗出土迅速,生长茁壮。

二、选择适宜栽培地点。选择一个无公害生产所需的良好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种植地点应远离工厂,矿山等污染源,并且光照充足,水质要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有机肥料来源充足。

三、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安排品种布局。轮作倒茬可以利用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互补性,得到充足的养分,减少肥料用量,同时还可以更换病虫寄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提高作物的质量。避免同种作物连作,合理搞好间作套种,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对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采取立体种植;提倡深沟高厢栽培,避免田间积水,及时清除病、虫、残株,保持田园清洁。

四、科学安排种植茬口。应根据作物特点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将作物主要生长期安排在病虫危害较轻的季节,躲避病虫的危害。

五、合理施肥。无公害生产的肥料施用,应掌握土壤中养分的输入输出相平衡的原则。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且要充分腐熟,以减少致病菌和虫卵的带入,追肥要以腐熟粪尿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防止过多追施氮肥;掌握适当的施肥时间,在采收前,不能施用各种肥料。尤其是直接食用的叶类作物,更要防止化肥和微生物的污染。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减少农药用量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环节,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使用化学农药一定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为避免病菌和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与降低农药残留量,不可长期单用一种农药。要交替用药,一般1种农药用2~3次后,就应换其他农药品种;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及时,减少农药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使用人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常用农药的分类、质量标准及鉴别方法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体系中,是普遍使用、必不可少的有效防治措施农业论文,在保证农业高产稳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 常用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分类方法不止一种,根据农药的来源和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农药、有机农药和生物农药;根据农药的防治对象和用途不同,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脱叶剂、保鲜剂、病毒抑制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

一般情况下,通常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可简单分为七种类型: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线虫剂、杀鼠剂。

1.1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具有兼杀螨类害虫的作用。它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内吸四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的作用。

1.2杀螨剂:是专门用来防治螨类的药剂。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论文格式。有的对卵、幼虫或幼螨触杀效果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1.3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主要抑制病菌的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侵入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起保护作用农业论文,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1.4除草剂: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它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防除由种子发芽的一年生杂草)和内吸性除草剂(可杀死多年生杂草)。

1.5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这类农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效应,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满足生长需要。

1.6杀线虫剂:适用于防治蔬菜、草莓、烟草、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线虫。它是由原来具有兼治作用的杀虫、杀菌剂发展成为的一类药剂。目前的杀线虫剂几乎全部是土壤处理剂,多数兼有杀菌、杀土壤害虫的作用,有的还有除草作用。1.7 杀鼠剂:按照作用方式可以分为胃毒和熏蒸剂;按照成分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无机杀鼠剂、有机杀鼠剂、天然植物杀鼠剂;按照作用特点分为急性杀鼠剂(单剂量杀鼠剂)、慢性抗凝血剂(多剂量抗凝血剂)。

2农药的质量指标

农药的质量如何,要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有效成分含量是否与标明的含量相符;另一方面是其物理化学性状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如细化、乳化性能、悬浮性、润湿性、PH值等。

2.1农药的有效成分

农药的有效成分是保证药剂具有使用效果的基础物质。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必须与标明的含量相符,否则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判断农药的优劣,首先要进行定性分析农业论文,看商品农药的有效成分与标识上标明的是否一致。其次要进行定量分析,看商品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与标识上标明的是否一致。

2.2农药乳剂稳定性

农药乳剂稳定性是保证有效成分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物理指标论文格式。要求乳油在硬水稀释后,在一定的时间呈稳定性的乳浊液,应上无乳油,下无沉油或沉淀出现。

2.3粉剂类农药的细度

粉剂农药为了喷撒时施用均匀,要求有一定的细度,一般要求95%以上的粉剂颗粒达到指定的细度(200目)。

2.4可湿性粉剂悬浮粒

要注意悬浮粒高低,要求用水稀释后形成良好的悬浊液,如果悬乳性能不好,大颗粒结块沉下,容易造成喷农药时浓度不一致农业论文,一般可湿性粉剂农药要求停放30分钟的悬浮粒不小于50%。

2.5润湿时间

将农药分散水面后,被水面润湿的时间一般应大于2分钟。

2.6农药的酸度

农药原药及制剂中的酸度对有效成分的分解起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也要注意酸度过高,对植物产生危害。

2.7农药中的水分

农药原药及制剂中的水分能引起农药的分解,农药粉剂中的水分能影响粉剂的分散性和使用时的均匀性。

2.8农药的热稳定性

农药的热稳定性,是指将农药置于(54±2)℃条件下,储存14天后分析结果符合标准规定。

2.9农药的低温稳定性

农药的低温稳定性是指农药乳油在(0±1)℃条件下,放置1小时无固体或油状物析出,为合格。

3农药的鉴别方法

3.1什么是假(伪)农药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六章第三十条规定,下列农药为假(伪)农药:1、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2、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成分和种类、名称不相符的。

3.2什么劣质农药

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辩别:1、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2、失去使用效能的。3、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3.3如何签别假冒伪劣农药

3.3.1注意标签。农药标签紧贴或印制在农药包装上,其上标有该农药性能、使用方法、毒性、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技术资料。标签上应有农药名称。农药名称有三种: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和化学名称论文格式。

3.3.2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产品性能和注意事项、有效成分、含量、剂型和净重(容)量、使用说明、毒性标志及注意事项、生产日期、质量保证期、企业名称、地址、电话、邮政编码等。

3.3.3注意有效期。一般为二年农业论文,没有标明有效期的为假农药。

3.3.4标签残缺不全或不明确,包装破损的农药都没有质量保证,不宜购买。

3.3.5从农药的外观判断优劣:A、粉剂:可湿性粉剂如有结块,往往已经受潮,不仅细度达不到要求,有效成分含量也常常发生了变化。粉剂如有较多颗粒感,一般来说是细度达不到要求。B、乳油:如有分层和浑浊,可能已经变质。C、胶悬剂:农药经过摇动后,如有结块现象说明存在质量问题。D、熏蒸用的含农药成分的片剂:如成粉末状,表明已失效。

第4篇

关键词: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S 8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3009007

基金项目:农业行业公益专项“草原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003079)资助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不合理利用等因素的影响,虫害逐步成为草原上发生频次最高、危害最重的生物灾害之一。其中,最为严重的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1,2\]。草原害虫大量啃食牧草,严重破坏草原植被,给国家生态安全、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构成严重威胁。从1978年开始,农业部有计划地组织重点草原牧区开展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在草原虫害的治理中,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植保理念得到大力推广,防治技术由单纯的依靠化学防治逐渐转变为“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国内有关生物防治的研究多集中于农作物,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相对滞后,报道内容少且多为综述类和药剂试验报告类\[3-5\],其中描述的一些生物防治技术仅停留在研究试验层面,并未进入示范推广应用阶段。通过介绍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和现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概述

历史上,防治害虫的目的就是杀死防治对象,有时甚至企图把它消灭。随着广谱性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害虫抗性、害虫再猖獗等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6,7\],生态理论逐渐融入害虫防治理念,害虫防治理念由“消灭”向“控制种群数量”转变。1975年5月,农林部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明确了今后植保工作的方向\[8\]。生物防治作为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9\]。传统的生物防治概念是20世纪1919年Smith提出的“通过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及病原菌的引入增殖和散放来压制另一种害虫”\[8-10\]。Debach从应用生态学观点出发将其引深为“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或病原菌使另外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保持在比缺乏天敌时的平均密度更低的水平上的应用”。以上2种概念均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病原菌等控制害虫密度。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将生物防治定义为“利用自然的或经过改造的生物、基因或基因产物来减少有害生物的作用,使其有利于有益生物如作物、林木、动物和益虫及微生物”\[8\],生物防治的概念和范畴得到进一步扩充。根据广义生物防治的概念,杀虫转基因植物、信息激素、高效杀虫生物农药等新技术纳入生物防治范畴\[8,11-16\]。

我国大规模开展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可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中期,处于应急式的被动状态,哪里暴发、哪里撒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主要采用氯化物、有机磷等化学农药\[17,18\];第2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草原虫害防控工作开始逐步由单一追求防效向防效与环保并重转变,由被动防控向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转变。防治药剂以有机磷、氟化物为主,但是针对化学防治的局限性,逐步开展生物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区域性试验示范;第3个阶段是2002年以来,2002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加强鼠虫害预测预报,制定鼠虫害防治预案,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减轻草原鼠虫危害。要突出运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止草原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当年,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现全国畜牧总站)在全国有计划地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等新技术。随着一批有机磷、氟化物等化学农药被禁止使用,综合采用天敌控制、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成为虫害防控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

2推广应用的生物防治技术

在长期防控工作实践中,各级草原植保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治蝗技术试验,逐步探索出适用于草原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

2.1微生物农药

2.1.1蝗虫微孢子虫

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我国1985年从美国引进\[19\],是一种单体活体寄生虫,能感染100多种蝗虫及其他直翅目昆虫\[20\],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持久、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1986年,农业部成立全国微孢子虫治蝗科研推广协作组,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等省区开展了多年的防治草原蝗虫示范试验\[21\],当年的虫口减退率在55%以上,感染率为30%~40%\[22-25\]。新世纪以来,随着草原植保工作的规范化,由于未实现商品化,蝗虫微孢子虫推广应用规模逐渐减少,目前仅在青海、内蒙古等地草原开展试验研究工作。

2.1.2绿僵菌

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26\],以其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制剂具有无残留、易生产、持效期长、致病力强、应用效果好、对非标靶生物安全等优点\[27\],到目前为止该属共有12个种和变种\[28,29\]。自1879年,梅契尼可夫首次用绿僵菌防治奥地利丽金龟(Anisopliae austriaca),绿僵菌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30,31\]。据文献报道,国内最早是南开大学于1975年利用金龟子绿僵菌开展了蛴螬的药效试验\[32\]。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绿僵菌防治蝗虫试验研究,陆庆光等\[33\]1993年首次开展了4种不同绿僵菌菌株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毒力的室内观察试验,1996年首先开展了绿僵菌防治蝗虫的田间试验\[34\],随后,李保平、张泽华等\[35-39\]先后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草原上开展绿僵菌防治蝗虫的试验,证明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效果明显。在草原虫害防控工作中,绿僵菌主要用于草原蝗虫的防治。

2.1.3类产碱假单胞菌

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是一种新发现的昆虫病原微生物,1991年刘世贵等\[40\]从重庆歌乐山林场自然罹病死亡的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体内分离到一种病原菌,经鉴定属类产碱假单胞菌。类产碱假单胞菌致病性是由其代谢产生的一种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insecticidal protein,PPIP)所致\[41,42\]。这种杀虫蛋白作用的主要靶点位于蝗虫的中肠细胞,能抑制蝗虫中肠细胞的能量代谢,可最终导致蝗虫死亡。杨志荣等\[43\]研究表明,类产碱假单胞菌处理后7 d,对皱膝蝗(Angaracris)等的致死率为60.6%~87.3%,对东亚飞蝗的致死率低,仅为48.0%。2007年,青海省草原总站引进类产碱生物制剂,并于当年7~8月在海北州采用类产碱制剂对草原毛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防效达96%以上\[44,45\];周俗等\[46\]利用类产碱假单胞菌与苏云金杆菌的复配悬浮剂防治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第7 d防效可达88.5%。在草原虫害防控工作中,类产碱主要用于草原毛虫的防治。近年来,由于类产碱商业化运转中出现问题,已退出推广行列。

2.1.4核型多角体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一类能在昆虫细胞核内增殖、具有蛋白质包涵体的杆状病毒,在我国报道的290余种昆虫病毒中,有212种为NPV\[47\]。在草原上,正式登记的为草原毛虫核多角体病毒。刘世贵等\[48\]将1982年在四川发现的草原毛虫病毒界定为核型多角体病毒,并命名为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Gynaephora ruoergensis Chou et yin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GrNPV)\[48\]。从1987~1991年,在四川、青海和20万hm2草原上推广使用GrNPV杀虫剂防治草原毛虫,防治效果为84.3%~91.7%\[49\]。杨志荣等\[50\]将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芽孢杆菌混合,再添加少量能保护细菌活性、提高防治效果的助剂材料,以750 mL/hm2,20 ℃对三龄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用于草原毛虫的防治。

2.2农用抗生素

2.2.1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avermectins,AVMs),是国内外最受关注的杀虫素,是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物质,最早由美国默克公司开发成功,可以抑制无脊椎动物神经传导物质而使昆虫麻痹致死\[16,51\]。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分离阿维菌素产素菌种(Streotomyes avermitilis)。1994年,我国第1个阿维菌素产品―北农爱福丁(生物杀虫杀螨剂)诞生\[52\]。候秀敏等\[53\]做了阿维菌素防治草原蝗虫的药效试验,采用2%和3%阿维菌素乳油分别喷施300和375 mL/hm2,平均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4%以上\[53\]。张生合等\[54\]利用阿维菌素防治草原毛虫,第5 d平均防治效果达97%以上。

2.2天敌控制

2.2.1人工招引粉红椋鸟

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属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国内仅新疆伊犁、塔城谷地和阿勒泰山地、吐鲁番和喀什等地见其分布,且绝大部分为蝗虫发生区,其他省区几乎未见分布。我国有关粉红椋鸟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68年,李世纯等\[55\]对新疆巴里坤地区的粉红椋鸟开展了连续2年的生物学特性及食蝗作用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新疆自治区对粉红椋鸟治蝗开始了系统研究,“七五”期间在3地州6个县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推广面积达2 hm2\[56-58\]。近年来,新疆充分利用粉红椋鸟资源优势,大力推广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牧鸡牧鸭的蝗害天敌控制技术。目前,建立了3个生物治理示范带:第1条在天山北坡中段区域,包括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沙湾县、乌苏市;第2条在准噶尔西部山地区域,是以巴尔鲁克山、玛依勒山为中心包括塔城市、托里县、裕民县、额敏县;第3条在伊犁河谷区域,包括伊宁县、巩留县、霍城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县、新源县。

2.2.2牧鸡牧鸭

牧鸡牧鸭治蝗是指将经过孵化、育雏、防疫和调训的鸡(鸭),在草原蝗害发生季节有计划地适时运至蝗害区放牧,引导鸡(鸭)群捕食蝗虫,达到降低草原蝗虫密度,防控蝗灾的目的。197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开展牧鸡治蝗的研究\[59\]。“七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鸡治蝗从点推广到面,在13个地州30多个县推广面积达667万hm2\[60,61\]。在新疆自治区的带动下,各地纷纷开展牧鸡治蝗试验,治蝗增收效果明显\[62-64\]。2003年起,农业部开始推广牧鸡牧鸭治蝗。由于鸡治蝗的减灾增收双赢效益,牧鸡治蝗逐渐成为各地草原虫害防治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2012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百万牧鸡治蝗增收行动”,全年共投入牧鸡289万只,牧鸡治蝗面积达到94.4万hm2,减少牧草直接经济损失达1.27亿元,实现牧鸡增收8065万元。在牧鸡治蝗示范推广成功的基础上,1999年新疆又开始了牧鸭治蝗的新探索,并取得成功\[65\],由于北方人不喜食鸭子,加之规模小难以实现商业化,牧鸭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

2.3植物源农药

2.3.1印楝素

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种高度氧化的柠檬素,属四环三萜类物质,最早由Butterworth和Morgan于1968年从乔木印楝(Azadirachta indica)中分离提纯而来\[66-68\],对害虫有拒食、胃毒、触杀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66,69-71\]。1985年美国注册第1个商品化的印楝制剂M argosanO\[16\],1997年华南农业大学开发出了商品化的0.3%的印楝素乳油制剂\[51\]。2003~2005年,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开展了0.3%印楝素乳油制剂防治草原蝗虫的药效试验,灭效达84%以上,并筛选出了适宜草原使用的剂量\[72,73\]。2003年农业部开始推广使用印楝素防控草原蝗虫。王俊梅,豆卫等\[74\]利用印楝素开展了荒漠草地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证明对荒漠草地蝗虫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草原上推广使用的是0.3%的印楝素乳油制剂。

2.3.2苦参碱

苦参碱(Matrine)是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escens)的主要有效成分,属四环喹嗪类化合物\[75\]。由于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苦参碱广泛应用于临床\[76\]。苦参碱具有杀虫抑菌活性,在农业中得到广泛使用\[77-79\]。2008年起,苦参碱在草原虫害防控中开始推广使用。王俊梅等\[80\]利用1%苦参碱可溶性剂防治蝗虫的效果最低为83.51%,最高为98.35%。豆卫等\[81\]开展了1%苦参碱在荒漠防治草原蝗虫的研究实验,防效明显。草原上常用的是1%和1.3%剂型的苦参碱制剂。

2.3.3烟碱・苦参碱

烟碱・苦参碱是烟碱和苦参碱的混剂。烟碱(Nicotine)是从烟叶、烟茎中提取的一种物质,化学名为1布谆2(2策拎せ)吡咯烷\[82,83\]。该药剂1690年起就在欧洲开始应用,1893年Pinner A确定了其结构\[84\]。烟碱类具有胃毒、触杀作用。烟碱・苦参碱也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害虫一旦触及到该药,其神经中枢即可被麻痹,继而使虫体蛋白质凝固,堵死虫体气孔,最终使害虫窒息而死。拉毛才让等\[85\]利用烟碱・苦参碱开展了草地虫害药效试验研究,草原毛虫、蝗虫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8%以上。2008年起,烟碱・苦参碱在草原上开始推广使用。目前,草原上常用的是1.2%烟碱・苦参碱乳油。其中,含烟碱为0.7%,含苦参碱为0.5%。

3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推广

3.12003~2012年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比例变化

2003~2012年我国草原虫害年均防治466.87万hm2,生物防治面积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11年全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比例首次超过50%,2012年达到53%,创下新高(图1)。

自2002年起有计划地推广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全国草原虫害防治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由2003年的16%增加到2012年的52%,提高了36%(图2)。

图12003~2012年草原虫害防治总面积与

生物防治面积

Fig.1The total control area and biocontrol area of

rangeland from 2003 to 2012

图22003~2012年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比例变化

Fig.2Percentage variation of biocontrol area to total

control area from 2003 to 2012

3.2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构成变化

对比2003,2008和2012年全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构成分析,可以看出草原虫害防控工作由最初的主要依靠天敌控制向多种生物防治技术多元化转变,正在形成天敌控制、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和微生物农药4种防控技术组成的新型格局(图3)。

图3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构成

Fig.3Composition variation of biocontrol technologies in pest insect control

4问题与对策

(1)生物药剂成本高,影响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根据多年防治工作测算,生物防治药剂成本要高出化学农药1~2倍,加之生物农药见效慢、防效普遍低于化学农药,老百姓对于生物农药的接受程度明显低于化学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规模。在国家日益重视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2011年牧区工作会确立了“生态生产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牧区发展方针,草原生态功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后应当加大草原虫害防控工作中生物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在牧民中宣传生物防治技术的优点,推进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2)生物防治缺乏统一规划,技术应用布局不明确。目前,各地生物防治技术应用主要根据虫口密度,对于超过防治指标但密度不高的区域,主要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但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与生态价值联系不紧密,建议根据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划,依据各种生物防治技术的特点,制定生物防治实施办法,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防治技术,对于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严格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更好地保护草原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

(3)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结合不紧密,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当前,草原虫害研究多集中于灾变规律、灾害影响分析等基础性研究,对于各种药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壤残留与降解、叶面药物富集等行业关注的问题研究较少,且研究多为单行,缺少药物间的对比研究,无法为行业推广提高更系统、更实用的对比数据。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当注重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在做好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能够从行业需求出发,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与利用,为行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永林.蝗虫再猖獗的控制与生态学治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5):341-345.

\[2\]陈永林.蝗虫灾害的特点、成因和生态学治理\[J\].生物学通报,2000,35(7):1-5.

\[3\]吕燕青,何余容,陈建军,等.草地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6,22(增刊):147-152.

\[4\]孙涛,龙瑞军.我国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及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3):88-93.

\[5\]王俊梅.生物技术对草原蝗虫的控制效果及应用前景\[J\].草业科学,2009,26(9):206-211.

\[6\]陈学新.21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昆虫知识,2010,47(4):615-625.

\[7\]Yoshio Tamaki.对今后有害生物防治剂的生物学见解\[J\].农药译丛,1988,10(2):6-7.

\[8\]万方浩,叶正楚,郭建英,等.我国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昆虫知识,2000,37(2):65-74.

\[9\]邱世邦,杨怀文.生物防治―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J\].植物保护,2007,33(5):1-6.

\[10\]王敏慧.六十年来生物防治概念的发展\[J\].昆虫知识,1980(1):46-47.

\[11\]肖万方,毛润乾,万方浩.害虫生物防治新概念―生物防治植物及创新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29(1):1-10.

\[12\]邱德文.生物农药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植物保护,2013,39(5):81-89.

\[13\]张兴.植物性农药在生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农业,1996(10):31-32.

\[14\]杨郎,陈恩海,梁广文.害虫生物防治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4):111-119.

\[15\]宋秀杰,郝国防.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J\].环境保护,2002(6):28-30.

\[16\]纪明山,谷祖敏,张杨.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45-550.

\[17\]康乐,李鸿昌,马耀,等.内蒙古草地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草地,1990(5):49-57.

\[18\]甘肃省草原总站.甘肃草地蝗虫\[M\].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1997:74-75.

\[19\]李守德.美国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考察\[J\].中国草业科学,1988(1):54-56.

\[20\]Henry J E.Control of insects by Protozoa\[C\].Baker R,Dunm P E.New directions in biological control:Alternatives for suppressing agriculutral pests and disease.New york:A R Liss,161-176.

\[21\]蒋湘.草原蝗虫的现状及展望\[J\].青海草业,2001,10(2):20-21.

\[22\]王丽英,严毓骅,董雁军,等.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及蒙、新草原蝗虫的感染试验\[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13(4):49-462.

\[23\]王丽英,严毓骅.微孢子虫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和研究\[J\].生物防治通报,1988,4(1):33-38.

\[24\]严毓骅,张龙.我国蝗虫微孢子虫治蝗的进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4(1):43.

\[25\]张龙,严毓骅,潘建梅,等.蝗虫微孢子虫病在草原蝗虫优势种种群及空间的分布\[J\].昆虫学报,1989,41(1):117-125.

\[26\]福建农学院.害虫生物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304.

\[27\]张礼生,张泽华,高松,等.绿僵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6,增刊:141-146.

\[28\]Driver F,Milner R J,Trueman W H.A taxonomic revision Metarhizium of based on a phologenetic analysis of rDNA sequence data\[J\].Myool Res,2000,104:134-150.

\[29\]雷仲仁,问锦曾.绿僵菌治蝗研究进展\[J\].植保研究,2004,30(4):14-17.

\[30\]高松.绿僵菌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1996,12 (4):182-187.

\[31\]李存焕,农向群,岳存涛,等.深圳高尔夫球场草坪蛴螬发生及其生物防治效果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9(4):45-49.

\[32\]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研究室.金龟子绿僵菌对几种蛴螬的药效试验\[J\].昆虫知识,1978(2):40-42.

\[33\]陆庆光,邓春生,张爱文,等.四种不同绿僵菌菌株对东亚飞蝗毒力的初步观察\[J\].生物防治通报,1993(4):187.

\[34\]陆庆光,邓春生,陈长风.应用绿僵菌防治东亚飞蝗田间试验\[J\].昆虫天敌,1996,18(4):147-150.

\[35\]李保平,宋国庆,李国有.绿僵菌油剂防治荒漠草原蝗虫的田间试验\[J\].中国草地,1999(5):53-56,74.

\[36\]李保平,Roy Bateman,李国有.绿僵菌油剂防治新疆山地草原蝗虫的田间试验\[J\].中国生物防治,2000,16(4):145-147.

\[37\]张泽华,高松,张刚应,等.应用绿僵菌油剂防治内蒙古草原蝗虫的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2000,16(2):49-52.

\[38\]刘晓建,李卫民,李淑君,等.应用绿僵菌及其复合剂防治青海草原蝗虫试验初报\[J\].青海草业,2001,10(1):14-15.

\[39\]刘宗祥.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草业科学,2003,20(5):27-29.

\[40\]刘世贵,朱文,杨志荣,等.一株蝗虫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J\].微生物学报,1995,35(2):86-89.

\[41\]张文,杨志荣.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J\].微生物学报,1998,38(1):57-62.

\[42\]杨海君,谭周进,肖启明,等.假单胞菌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158-161.

\[43\]杨志荣,朱文,葛绍荣,等.类产碱假单胞菌防治草地蝗虫的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6,12(2):55-57.

\[44\]张生合,王朝华,史小为,等.阿维菌素与类产碱生物防治剂防治青海草原害虫试验报告\[J\].养殖与饲料,2008(5):57-61.

\[45\]王朝华,唐俊伟.类产碱防治草原毛虫药效试验报告\[J\].养殖与饲料,2008(6):77-78.

\[46\]周俗,唐川江,张绪校,等.采用飞机施药对青藏高原飞蝗的防效研究\[J\].草业科学,2008,25(4):79-81.

\[47\]单绪南,杨普云.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作用及其田间应用方法\[J\].中国植保导刊,2009(11):39-42.

\[48\]刘世贵,任大胜,刘德明,等.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首次发现\[J\].四川草原,1984(2):50-52.

\[49\]刘世贵,杨志荣,伍铁桥,等.草原毛虫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及其大面积应用\[J\].草业学报,1993,2(4):47-50.

\[50\]杨志荣,伍铁桥,刘世贵.VB草原毛虫生物防治剂的应用技术研究\[J\].草地学报,1995,3(4):317-323.

\[51\]邓洪渊,孙雪文,谭红.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27(1):76-80.

\[52\]吴国荃,孙诗敏,王金台,等.生物农药阿维菌素\[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3(14):8-10.

\[53\]候秀敏,王朝华,史小为,等.阿维菌素防治草原蝗虫药效试验\[J\].青海草业,2008,17(1):13-15.

\[54\]张生合,王朝华,史小为,等.阿维菌素与类产碱生物防治剂防治青海草原害虫试验报告\[J\].养殖与饲料,2008(5):57-61.

\[55\]李世纯,刘喜悦,谭耀匡,等.枫红椋鸟的食性及其对蝗虫种群密度的影响\[J\].动物学报,1975,21(1):71-77.

\[56\]俞家荷.粉红椋鸟灭蝗效果观察\[J\].新疆农业科学,1983(2):25-26.

\[57\]李占武,努尔兰,努尔别克.蝗虫天敌―粉红椋鸟的招引技术及保护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09(1):69.

\[58\]哈文光.“七五、八五”草地治虫灭鼠工作回顾\[J\].新疆牧畜业,1995(增刊):34-35.

\[59\]朱恩林.中国蝗虫发生现状与防治进展\[C\].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990:152-153.

\[60\]俞家荷.鸡群防治草原蝗虫的效益观察\[J\].中国草业科学,1988(4):38-40.

\[61\]陈秀侠,马贵森,于海青.草地牧鸡治蝗\[J\].新农业,1991(4):41.

\[62\]陆元彪,周志刚,杨有忠,等.高寒草原牧鸡治蝗试验总结\[J\].青海草业,1994(4):27-29.

\[63\]胡靖,张廷伟,韩天虎,等.草原牧鸡灭蝗效果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2,32(3):74-77.

\[64\]候丰.牧鸡防治草地蝗虫技术与效果研究\[J\].中国草地,1997(4):40-42.

\[65\]熊玲.新疆利用牧鸡牧鸭治蝗\[N\].农民日报,20031029(8).

\[66\]Butterwroth J,Morgon E.Isolation of a substance that suppresses feeding inloucsts\[J\].J Chen Commune,1968:23-24.

\[67\]操海群,岳永德,花日茂,等.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1):40-44.

\[68\]王李斌,何玲,沈莹华.楝科植物杀虫作用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3):6-9.

\[69\]吴文君.天然产物杀虫剂―原理,方法,实践\[M\].西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70\]荣晓东,徐汉虹,赵善欢.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的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0,2(6):9-14.

\[71\]韩小冰,马玲,谢龙.植物药对害虫有效控制的研究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2):108-110.

\[72\]徐秀霞,张生合.北方草原应用印楝素生物制剂防治蝗虫试验\[J\].四川草原,2005(12):45-46.

\[73\]阿不都外力,阿依加马力,古丽曼,等.0.3%印楝素生物制剂防治草原蝗虫药效试验\[J\].新疆畜牧业,2007(增刊):57-58.

\[74\]王俊梅,豆卫,谭成虎,等.印楝素对荒漠草地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J\].草业与畜牧,2009(11):27-30.

\[75\]张丽华,陈邦恩,潘明佳.苦参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9,40(6):1000-1003.

\[76\]何雄,韦星船,田裕昌,等.苦参碱及其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化学,2011,28(9):816-823.

\[77\]袁静,张宗俭,丛斌.苦参碱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进展\[J\].农药,2003,42(7):1-4.

\[78\]何讯民,陈银方,邓洪范.苦参碱防治茶黑蛾的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茶叶,1998,14(4):35-36.

\[79\]郑永权,姚建仁,邵向东,等.苦参杀虫抑菌活性成分研究\[J\].农药学学报,1999,1(3):91-93.

\[80\]王俊梅,豆卫,杨自芳,等.苦参碱对草地蝗虫种群密度的控制效果\[J\].草原与草坪,2008(6):66-68.

\[81\]豆卫,王俊梅,谭成虎,等.苦参碱防治荒漠草地蝗虫试验研究\[J\].草业科学,2010,27(3):153-156.

\[82\]杨娟,张迪清,何照范,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烟碱含量\[J\].烟草科技,1999(1):27-28.

\[83\]王守庆.烟碱的应用与提取\[J\].天津化工,1999,4(1):16-18.

\[84\]石和荣,马江耀.烟碱对淡水白鲳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01,28(2):71-72.

\[85\]拉毛才让,王朝华,史小为.1.2%烟碱和苦参碱防治草地虫害药效试验\[J\].养殖与饲料,2008,(9):70-71.

Application progress on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for controlling the pest insect in rangeland in China

HONG Jun,YUN Xujiang,DU Guilin,QI Xiao

(National Animal Husbandry Service,Beijing 100125,China)

第5篇

论文摘要 耕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不合理排放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和地膜污染已严重威胁到耕地质量与安全。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防止耕地污染是确保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耕地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主要由土壤组成,包括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有天然肥力和供给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能力。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6年底我国全国耕地面积仅有1.2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0.09hm2,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因此,保护耕地,防止耕地污染是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坚守1.2亿公顷耕地红线。

近20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耕地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地膜及工业污水灌溉,一方面,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土壤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蚀,原有的理化性状恶化,生产潜力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耕地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侵害。另一方面,由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耕地生产能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经济效益下滑,耕地的复种能力随之下降,部分耕地甚至丧失了耕作能力,粮食及其他农产品食用安全受到威胁,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耕地污染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它需要对农作物进行残留检验或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污染物容易在耕地土壤中不断积累从而超标。耕地污染诸如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等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并且治理耕地污染所需的成本高,周期长,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总之,耕地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必须时刻绷紧防止耕地污染这根弦不放松。

1耕地污染的来源途径

1.1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各种废弃物

许多工厂产生的“三废”没有达到环保处理要求就超标排放,将直接污染土壤,特别是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废水污染尤甚。有毒的气体、污水、废渣等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向耕地土壤排放,当其超过耕地土壤环境容量时,就会打破耕地土壤内部系统的平衡,土壤的理化性状将逐渐恶化,耕地的生产潜力会逐步丧失,从污染的耕地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将危害人畜健康。

1.2农田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用地膜

近20年来,随着化肥的推广使用,农民在大田里施用的化肥量呈递增趋势。过量地使用化学肥料,主要表现为氮、磷、钾3种元素比例失调,氮肥过量,磷、钾肥不足,肥效持久且无公害的有机肥及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不足。长期、过量地施用氮肥,使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差,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危及了害虫的天敌,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产品也会有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农用地膜具有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栽培,但由于地膜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状态下难以分解,长期使用地膜的农田,随着地膜残留量的增加,会使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变差,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和对水、肥的吸收,影响大田机械的操作,造成耕地的“白色污染”和农作物减产。

2耕地污染防治途径

2.1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估,加快推进耕地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研究步伐

针对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的现状,建议尽快展开全国农业用地污染源普查,为保护耕地,防治耕地污染提供原始、详实的资料,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耕地污染防治法时参考。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在城镇建设及规划工程项目建设时,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把保护好耕地放在工作的首位。上项目时要做好环保论证,重度污染的工业项目不得批准上马,严防假借建厂之名囤积、蚕食耕地。

第6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从江县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从江县的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作物秸秆的不当处理,以及人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等的随意排放造成的,虽然目前危害不大,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也会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由于从江县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中上游,若因农业环境污染引发水体污染,将对下游群众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抓好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 农业环境保护污染现状及成因

1.1 种植业

1.1.1 化肥。施用量不大,但使用方法不当。据调查,从江县年均使用化肥量4 200 t,平均 349.5 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90 kg/hm2, 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1.1.2 农药。从江县每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100 t左右,平均8.25 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杀虫剂占75%。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

1.1.3 秸秆。农作物秸秆特别是油菜秆存在露天焚烧现象。每年各种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的约20万t,其中被用作饲料、积肥、沼气利用约占总量的60%,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4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1.1.4 农膜。全县每年使用农膜约50 t,农膜回收率85%以上,但仍有少部分地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并有加重的趋势。

1.1.5 传统灌溉方式。传统的灌溉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全县农田灌溉总面积约0.53 hm2,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1.2 畜禽养殖业

1.2.1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县畜禽养殖年产生粪便总量约50万t,无害化处理不足20%。

1.2.2 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1.3 农村生活污染 2007年全县人口32.8万,据估算每年产生人粪尿总量近15万t,生活垃圾产生量在3万t以上,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00万t,采取卫生公厕、无公害处理人粪尿约15%,多数为直接还田。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因此大部分随地表径流水进入水体,形成生活污染源。人口多、密度大的城镇,污染越严重,如流经县城的停洞、下江,污染已十分严重。

2 治理对策

2.1 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①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信息,指导农民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②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技术;③科学合理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④认真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规定使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2 科学使用化肥,增施有机农家肥 通过土壤普查和土壤养分监测,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同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2.3 积极推广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技术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建立,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污染。

2.4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如在农村大力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2.5 做好废弃农膜的清除、回收,防止“白色污染” 逐步扩大易降解膜和各种专用膜的示范推广,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清理回收残膜,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2.6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法规,强化对农业投入类产品市场的监管,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

 

蔬菜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蔬菜安全、营养和无公害化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无公害蔬菜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是摆在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无公害蔬菜施药的关键技术,并对今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1、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目前为止,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从世界范围来看,先后出现许多相似提法,如清洁蔬菜、健康蔬菜、无农药污染蔬菜等。本人认为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尺度,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围或阀值以内的蔬菜产品,可统称为无公害蔬菜。

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始于1982年,且自开展无公害蔬菜的研究与生产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还具有广泛适用性,其在全国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基地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成果如下:

(1)初步研究了各种有毒物质在蔬菜中的残留高限值或参考指标,制订了无公害蔬菜品质标准。

(2)研制开发了一批高效、无毒生物农药,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3)初步探索出治理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办法,蔬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途径。

(4)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实践中,从蔬菜品种选择、施肥技术、栽培环

境控制等多途径综合控制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污染,效果明显。

2、存在问题

综上,无公害蔬菜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

(1)有害物质残留影响着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虽然农产品的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得到了较好遏制,但仍有一

些人受利益趋动,不顾国家对剧毒高毒农药的施用范围及用量的限制,农药施用超标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由于个别农民单纯追求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和滥施各种有毒有害激素等,致使土地板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造成种植业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达不到标准。三是现代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料及有毒气体,对土壤、大气、水源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特别是污水浇灌,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降低了无公害蔬菜的质量。

(2)城郊型常年蔬菜基地被大量征用,面积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常年蔬菜基地被征用或正在被开发,对城市和集镇蔬菜供

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花卉苗木面积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生产面积的增加。

(3)蔬菜种植结构不够合理

如绍兴市去年就存在着夏菜中的蒲子、南瓜偏多,茄子、番茄面积相对较少;早秋

蔬菜,市民消费量最大的小白菜(早熟5号)供应不足,虽然有气候的原因,但因各地城郊型蔬菜基地被陆续征用,叶菜播种面积明显减少。

(4)市场竞争力还有待增强。

主要是加工型龙头企业培育不够,市场营销能力较弱,蔬菜产品的信息传递不够迅速

等等。论文写作,管理。

3、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施药关键技术

种植无公害蔬菜可相对提高售价,但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要特别注意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从而有效地控制农药残留。

(1)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如久效磷、甲基并柳磷等不能用在蔬菜生产上,可使用高毒农药的替代产品。

(2)诊断要准确,对症下药。蔬菜发病后,诊断要准确,对难以诊断的,要及时请技术人员到田间进一步确诊,然后根据病株的病症和病状,确定蔬菜病害,以选择使用适宜的农药。论文写作,管理。

(3)讲究施药方法,喷药方法要科学得当。喷雾和喷粉要根据病虫害的为害特点,普遍防治时要周到均匀,对主要部位要重点喷雾。且喷雾时应注意:①看好当时的天气条件,如雨天不宜喷雾,早晨露水未干不宜喷雾等;②了解病虫害的活动规律,如蛾科害虫宜在傍晚用药等;③喷药次数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而定。

(4)轮换交替用药,科学混配,提高仿效。对于同一种病虫害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就会使病虫害对该药剂产生抗性,从而使防治效果大大降低。故应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轮换、交替是用或根据农药的理化性质合理混配使用。

4、无公害蔬菜发展对策

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行政、组织与协调工作,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是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1)全面加强生产监管,强化农民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思想意识

各级政府、农业职能部门都应正确认识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监管的重要意义,把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监管作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基础工程,摆上位置,列入日程,抓出成效。为此,一定要把加强生产监管作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内容。论文写作,管理。

(2)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加强基地生态环境建设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体,是保证蔬菜质量的基础条件。论文写作,管理。应通过创建基地让人农民去观察、比较、选择,深刻认识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农民由被动变为主动。论文写作,管理。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净化产地环境,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蔬菜生产环境的污染,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假冒农药、劣质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对蔬菜产地环境和蔬菜产品的污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把好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关。论文写作,管理。

(3)推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加大无公害蔬菜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指导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灌溉用水,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提高蔬菜产品分、包装、保鲜贮藏和加工业的标准化水平。

(4)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积极扶持和发展蔬菜专业技术协会、流通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通过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方式,促进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蔬菜生产者按照巾场需求调整蔬菜产品品种布局和结构,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提高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加强无公害蔬菜质量检验检测工作

确保无公害蔬菜质量能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对无公害蔬菜质量要求的提高,认真开展无公害蔬菜认证及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统一检验质量标准,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上岗培训。改变一些地区检验手段落后,设施、设备缺乏的现状,确保无公害蔬菜质量,以推进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有序、健康发展。

(6)依靠科技上水平,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注入活力。

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该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发挥先导作用,把提高科技含量作为提高无公害蔬菜经济效益的突破口。针对近年来无公害蔬菜消费市场向多品种、营养化发展的需要,引进和选育优质品种。采取各种形式对菜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使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推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结束语

总之,蔬菜作为日常食品,其安全性十分重要。我们应充分发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作用,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着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全面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不断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以推进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第8篇

关键词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害虫防治是农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采用的手段和技术与人类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高度关联。20世纪40年代,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滴滴涕等农药相继问世并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以化学农药为主的害虫防治理论与技术。此后在有机杀虫剂大量使用的背景下,农药对靶标害虫的选择作用使一些农业害虫产生抗药性而降低防治效果;农药对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带来害虫再增猖獗的结果;农药的残留导致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化学防治所引起的问题,Stern等提出了害虫综合防治的基本概念(integrated pest control,IPC),强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的协调应用。到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理论引入害虫综合防治而产生了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的概念。IPM的基本思想是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调控因素的基础上,辅之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建立一个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1975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害虫防治工作方针。2006年4月,农业部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了害虫无公害持续控制的指导思想,引领我国害虫防治进入了新的阶段。从学科上,近代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正促使农业昆虫防治学进一步向着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的方向发展,旨在通过系统阐明害虫灾变机制,集成建立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和基于一项或多项高新技术的持续治理技术体系,高效、安全、经济和长期地控制害虫猖獗发生与危害。

1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学研究现状

1.1害虫综合治理科研队伍

我国农业害虫防治科研人员主要分布于国家和省属农业科学院、农业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三大系统。农业科学院系统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及各省农业科学院,这些单位均下设植物保护研究所。此外,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棉花、水稻、麻类、甜菜、蔬菜花卉、油料作物、果树、柑橘、茶叶等研究所内均设有植物保护研究室。全国高等院校中,中国农业大学等50家涉农院校设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也设有农业昆虫科研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害虫综合治理研究的科技人员约4 000人,每年培养研究生800人左右。

1.2害虫综合治理科研项目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等部门通过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对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进行了资助。973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研究员主持的“重大农业害虫猖獗危害的机制及可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涉及的有关害虫综合防治的课题主要有“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灾变监测与预警新技术”、“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高效减量多靶标化学防治新技术”、“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商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林业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新技术产业化与示范”、“入侵物种紧急处理与环境调控新技术”、“农林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和“林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等13个课题;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已对11种(类)主要害虫进行了立项研究,包括“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蚜虫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水稻螟虫防控技术研究”、“粉虱类害虫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北方果树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盲蝽蟓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监测治理技术研究”、“新入侵危险性有害生物螺旋粉虱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对害虫的灾变机理和防治新理论与技术研究进行了资助。在这些项目的资助下,我国科学家对害虫防治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皆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等农业害虫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在《Science》,《PNAS》等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发表一批重要研究论文。

1.3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的重要进展

根据农林业的生产需求,近年来我国研究建立了一批基于单个虫害如蝗虫、棉铃虫、稻飞虱、草地螟Loxostega sticticalis和烟粉虱等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基于作物系统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蔬菜和果树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主要的技术进展总结如下。

1.3.1监测预警技术 农业虫害的监测和预测是防控的关键所在。传统的监测和预测方法费时费力、实效性差而准确度低。我国科学家利用“3s”技术建立了多种农林害虫的监测预警系统,显著地提高了监测预警水平与能力。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先后开发了农作物虫害疫情地理信息系统、全国农作物虫害监控中心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分布式虫害预测预报Web,GIS系统、迁飞性害虫实时迁入峰预警系统、田间昆虫数据采集和计算机网络化的数据传输和管理技术、田间小气

候实时监测技术和影响农作物虫害的关键气象因素和预警指标的分析提取技术和中长期预测预报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一些专业性公司开发一系列的测报产品,如河南佳多公司研制的自动虫情测报灯、生物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以及基于PDA的病虫害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等,通过实现虫情测报工具的自动化,解决了测报工作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组建了由5台昆虫雷达组成的昆虫雷达监测网络系统,研制的毫米波昆虫雷达和多普勒昆虫雷达解决了稻飞虱等微小昆虫迁飞行为的监测难题,并利用该雷达网,开展了稻飞虱、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棉铃虫、草地螟、粘虫Mythimna separata、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黄蜻Pantala,flavescen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等重要迁飞性害虫的种群迁飞的监测工作,获得了大量的迁飞活动数据,为这些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研究明确了我国棉铃虫的迁飞规律,制定和修订了“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国家标准,规范了全国棉铃虫监测工具、田间调查、数据汇总和传输、预测预报模型、发生程度分级、预报准确率评定等内容,实现了全国棉铃虫预测预报标准化、数据信息传递网络化和预报图视化,显著提升了我国棉铃虫测报技术水平。

1.3.2生态调控技术忽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种植单一作物品种和过渡依靠化学农药而导致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是作物虫害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作物品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诱集植物的利用,发展了主要农作物重大害虫生物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通过对新疆植棉历史与棉花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明确了新疆棉蚜Aphis gossypii成为主要害虫的原因是冬小麦种植面积大量减少,从而导致棉田棉蚜的天敌来源减少,充足的食物和不足的自然天敌造成了新疆棉蚜成灾。经过多年探索和深入研究,发现苜蓿、苦豆子等具有最大的食物昆虫涵养量并且可以作为自然天敌繁殖库,发现这些植物生长期早而造成了其涵养天敌被利用中最关键的时间优势。创造了诱导棉田边缘植物带自然天敌进入棉田控制棉蚜的简便途径,从而达到了人为协助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棉花蚜虫的高效生态控制目的。

1.3.3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害虫综合防治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内近年来对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可捕食多种叶螨和有害蓟马,是一种有效的害虫天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年生产能力达8 000亿只,可供6.67万hm2释放面积的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并大面积应用于我国10多个省360余个县的10多种作物。

吉林农科院植保所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agramma dendrolimi不同品系的发育历期、繁殖力、杂交亲和性、滞育特性、低温贮存、抗高温能力和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控制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筛选出3个优良松毛虫赤眼蜂品系,并大面积用于玉米螟的防治。通过制定柞蚕卵工厂化生产松毛虫赤眼蜂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实现了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连续多年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的示范表明,其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达到7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研究开发了适用的小粒卵繁蜂技术,开发了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自动化收集、净化设备及其它麦蛾生产配套设备。建立的麦蛾卵生产线,可稳定提供甘蓝夜蛾赤眼蜂Trichogrammabrassicae、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等多种赤眼蜂的工厂化生产中间寄主――小粒卵。

生物农药产业亦有较快的发展,害虫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登记的生物农药(含农用抗生素)品种有80多种,年产生物农药制剂约为12万吨,占我国农药市场份额的11%左右。我国已有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可用于棉铃虫、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litura、茶尺蠖Ectropisoblique等重要农业害虫的防治。此外,新注册的微生物农药还有防治蝗虫的绿僵菌Metarhlzium anisopliae和防治玉米螟及其它害虫的白僵菌Beauveria制剂等。

1.3.4化学防治技术 针对我国农药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科学家在生物源农药及其类似物、农药新剂型和多功能混剂、农药安全高效使用技术、重要病虫害抗药性基因早期检测技术及病虫害抗药性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农药微乳剂的质量技术指标及测定方法、新型多功能混剂的研制、农药安全高效使用技术及病虫害抗药性基因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研究明确了棉铃虫、棉蚜、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及甜菜夜蛾等重要害虫对杀虫药剂产生抗性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建立了抗性基因分子检测技术。开发了大量可延缓抗药性发展和提高防治效果的农药复配剂,提出了棉铃虫和褐飞虱等重大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体系。为保护环境,种子包衣、树干注射等防治害虫的隐蔽施药技术得到加强。为了防治城市公园及果园害虫,研究了吡虫啉、印楝素等杀虫剂的树干注射技术。

1.3.5抗虫转基因作物利用技术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给害虫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转基因抗虫植物自1995年商业化种植以来,到2008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国家已超过20个,种植面积达到4 500万hm2,成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自1997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花,到2008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80万hm2,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0%。种植Bt棉花已经成为防控棉花害虫的关键措施,对有效控制棉铃虫和红铃虫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Bt棉花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破坏了棉铃虫在华北地区季节性多寄主转换的食物链,压缩了棉铃虫的生态位,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而且高度抑制了棉铃虫在非转基因的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其它作物田的发生与危害。2009年转基因抗虫水稻已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安全性评价,利用Bt水稻防治鳞翅目害虫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2与发达国家害虫综合治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差距

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害虫治理新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进入21世纪,随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

的到来,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和突破又推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并衍生出抗虫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昆虫、杀虫基因重组微生物、作物害虫的分子检测与诊断技术,并交叉融合形成分子昆虫学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害虫种群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和水平。这些技术的突破和新学科的产生,为现代农业昆虫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引领害虫防治学的发展方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我国对虫害的中短期预测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大尺度的长期预报还研究的不够。在信息的传递和手段上,发达国家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把虫害的有关信息作为服务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农户。此外,对害虫分子检测技术、转抗虫基因植物、转基因昆虫的研究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3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学研究发展展望与对策

害虫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昆虫学的优先研究领域和国家农业生产的当前重大科技需求及潜在的需求高度相关。未来5~10年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害虫防治技术需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规律与控制对策,二是传统的害虫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供害虫持续控制的新方法。害虫综合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传统的害虫综合防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基于害虫综合防治学科发展动态和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需求,建议重点加强下述研究工作。

3.1农作物重大害虫暴发危害的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利用昆虫雷达、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手段的实时监测害虫种群动态的早期预警技术。研究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收集、技术和远程诊断平台,提高害虫监测、预警和治理的信息化水平。通过遥感监测,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气象信息进行整合和综合分析,建立重大迁飞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信息识别模式,揭示害虫种群的区域性发生规律。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为便捷,利用因特网可以根据实时天气数据和预报对害虫发生进行实时预报,并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实时决策咨询,为害虫防治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撑。

3.2产业结构调整后农作物有害生物演变规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变革(如保护地的增加、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等)后,棉花、蔬菜和主要粮食作物有害生物的演变和发生危害新特点,研究种植制度改革对主要农业害虫发生规律的影响,制定和提出关键控制对策和治理技术。

3.3化学农药高效、减量和精准使用技术 化学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其高效、快速的优点,在未来的害虫综合治理中仍然是其他防治方法不可替代的。针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新要求,研究蔬菜以及水稻、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农药高效、减量、精准使用技术以及农药低风险化技术和农药多靶标协调使用技术。

3.4农作物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新技术 利用抗虫性品种对主要害虫的控制作用,研发可控制多种害虫的农业栽培技术。发掘重要虫害的生物防治新资源,研究重要害虫优势种天敌昆虫的自然保护利用技术,发展新的天敌昆虫资源繁殖、应用及产业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