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15:58: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虚拟网络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虚拟机;VMware;网络教学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展极快的信息技术,是新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各高校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已成为高校公共课程,教学意义十分重大。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相当密切课程。教学中搭建一个网络环境,最少需要2台带阿卡的计算机和1根交叉网线;如果组建复杂网络环境,还需要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教师在讲授中,要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讲授内容和操作过程。对于多媒体教室单机状况,教师很难做到。而在实践教学中,又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由于经费短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各院校对实验设备的更新面临着重重困难,并且所建网络实验室规模较小,实验中常常是几人共用一组实验设备,不利用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通用机房,为杜绝学生在计算机上随意安装软件和修改设置,对计算机硬盘采取保护措施,导致网络课程的大多数实验都无法开出,学生动手机会减少,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网络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机技术网络教学架构的设想就应运而生,其思路是通过虚拟化软件的辅助,将网络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操作系统集中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然后模拟出多操作系统连接的效果,在单机上实现多操作系统的联网,构造出网络环境,满足网络教学和实践的需要。
二、虚拟机
目前流行的虚拟机软件有VirtualPc和VMware两款,它们都能在Windows系统上虚拟出多台计算机,用于安装各种版本操作系统,如Windows系列、PS/2等。两款软件相比较,VMware支持Linux操作系统,而VirtualPc2004以后版本不支持;VMware客户操作系统直接运行在X86保护模式下,虚拟机运行的环境逼真、性能出色。教学中选用此软件。
(一)gMware的特点
VMwareworkstation6.5是一款优秀软件,在一台宿主机中可以虚拟出多台虚拟机。每台虚拟机不仅有自己的CPU、硬盘、内存等,而且能虚拟出BIOS,可以对BOIS的参数进行设置,对虚拟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等,很像一台真实的计算机。
(二)VMware工作模式
YMware提供了虚拟网络设备VMnet0-9,这些设备相当于交换机,通过这些设备,虚拟机和虚拟机、虚拟机和宿主机就可以组建任意形式的局域网。
虚拟网络就是各虚拟机、宿主机通过虚拟网卡连接到VMnet0-9中的某个交换机上。而连接的方式有:
1、Bridged(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组成的网络在vMware中以VMnet0表示,实际上是宿主机的局域网在虚拟机网络中的映射,此时的虚拟机相当于直接接入宿主机的网络。联网方法是在虚拟机的网卡的网络设置中选“Bridged”选项,默认连接到虚拟交换机VMnetO上。
2、NAT模式
使用NAT模式建立的网络默认连接VMnet8子网上。安装VMware后,宿主机网络连接里会增加两块虚拟网卡AdapterVMnetl和AdapterVMnet8,其中AdapterVMnet8网卡将宿主机与VMnet8子网相连。在这个子网中,VMware不仅提供了DHCP服务,使子网内的机器自动地获取IP地址,而且还为这个子网启用了NAT服务,提供了从VMnet8子网到外网地址转换,有一个实实在在的NAT服务器在运行。联网方法是在虚拟机的网卡的网络设置中选“NAT”选项,默认连接到虚拟交换机gMnet8上。
3、Host-only(仅主机)模式
Host-only模式建立的网络默认位于vMnetl子网内,该子网的虚拟机只能与VMnetl网内的虚拟机或宿主机通信,不能与其他虚拟网络的主机通信,这就是“Host-only”名称的由来。这样隔断虚拟网络与宿主机外部网络连接,建立一个独立的私有网络。联网方法是在虚拟机的网卡的网络设置中选“Host-only”选项,默认连接到虚拟交换机VMnetl上。
VMware中的三种网络模式只是方便用户快速将虚拟机加入宿主机网络的一种预定义模式,VMware软件预先设置好三个虚拟子网,以对应三种基本模式。用户完全可以通过修改这些网络的属性改变它的默认行为。
为方便组建虚拟网络,用户可以通过Custom(自定义)模式,选用虚拟设备,添加虚拟网卡等方法,组建用户要求的局域网。
三、网络实验的组建
教学中常用的网络模式主要有“对等网网络模式”、“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模式”、“有路由器的网络模式”等。教学前,教师建立实验所需的虚拟机和虚拟网络,然后把这些虚拟机和网络参数文件放到服务器上共享。这就相当于教师将实验所需的网络模板做好,并将它共享给学生。利用教师做好的模板,学生很快就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建立实验需要的网络环境,进行实验。下面通过DHCP服务实验,说明构建实验的方法。
(一)实验环境的构建
要进行DHCP服务实验,必须组建一个网络,最简单网络需要两台计算机,其拓扑结
要组建图1网络,需要新建两台虚拟机或新建一台虚拟机,另一台使用宿主机。为了介绍方便,在此,新建两台虚拟机,并使用“Custom”网络模式组建。过程如下:
1、单击“新建虚拟机”按钮,启动“新建虚拟机向导”,在此向导下,创建两台虚拟机:第一台为windowsserver2003standard,第二台为windowsxPprofessional。创建中,按向导要求为虚拟机分配内存、创建硬盘等,在网络连接中,选择“不使用网络连接”,完成虚拟机创建。
2、打开第一台虚拟机,不要启动,单击“编辑虚拟机设置”,打开“虚拟机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上单击“添加”,打开“添加硬件向导”,选择“以太网适配器”。然后单击“下一步”,选择“自定义”单选按钮,并从下拉列表中选择“VMnet2”变换机,最后,单击“完成”。并在“虚拟机设置”对话框上单击“确定”,为第一台虚拟机添加以太网适配器,并连接在VMnet2虚拟交换机上。
3、打开第二台虚拟机,不要启动,用同样的方法为第二台虚拟机添网卡,也连接到交换机VMnet2上。这样图1网络就构造好了。
4、接下来为第一台虚拟机安装Windowsserver2003standard操作系统,为第二台虚拟机安装WindowsXPprofessional操作系统,安装方法同普通计算机。
5、分别为每台虚机安装虚机工具。方法是启动相应虚机,在菜单中选择“虚机”一“安装虚机工具…”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实验模板就准备好了。
实验模板准备好后,教师将实验模板保存在共享文件夹中,供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使用。
(二)实验过程
1、建立DHCP服务器
1启动windowsServer2003虚拟机,为该机指定一个固定IP地址,如192.168.1.1,设置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L.1:
2在WindowsServer2003虚拟机中,安装DHCP服务。方法是依次打开“开始”“程序”“管理工具”“管理您的服务器”。系统打开“管理您的服务器”,双击“添加或删除角色”,打开“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在向导的“服务器角色”窗格中选择“DHCP服务器”选项,为该机安装为DHCP服务。
3配置DHCP作用域。启动DHCP服务,在“作用域名”对话框中指小该DHCP作用域名称,在“IP地址范围”中,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该作用域用于分配的地址范围(地址池)、子网掩码、排除地址和租约期限。完成后,配置“DHCP选项”,如: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及WINS服务器等,最后激活该作用域。
2、配置DHCP客户端
启动WindowsXPprofessional虚拟机。启动后,将其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
3、测试DHCP服务
在WindowsXPprofessional虚拟机中,执行“开始”“运行”,在窗口中输入“CMD”,进入命令窗口。在命令提示符质运行pingDHCP服务器地址(如:192.168.1.1),榆裔网络连通性,然后,运行ipconfig/release释放原IP地址,运行ipconfig/Fenew重新获得TP地址进行验证。实验中,通过多次更改DHCP服务器地址池及其选项,重新获取IP地址,结粜表列:每次获取IP地址及其选项。都符合DHCP服务器的设置。
4、实验内容扩展
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利用虚拟机克隆功能,将WindowsxPprofessional机器克隆台。启动克隆厉的虚拟机,更改机器名称,使用两台客户机同时测试,并扩充测试“保留IP地址”、“用户类别”、“类选项”等内容。
为DH服务器再添加一块王卡,此网卡与另一个子网相连,并将其中一台客户机改接到此子网中或再添加一台虚拟机连接到此子网,利刑扩展后的潮络,进行多宿主DHCP服务器配置和测试等。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如何更好的利用内部网络服务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学校网络建设现状及vpn技术的分析介绍,在如何利用vpn技术为学校搭建网络应用安全通道进行了探索。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网络技术以其信息海量性、交互性、便捷性等优势,正在日益深人人们的生活。同样,由于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当然,网络技术同时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网络安全问题,就成为影响学校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学校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研究和防范其缺点和不足。
i、我国学校网络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应该说,我国学校网络建设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笔者总结出我国学校网络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如下:
1.1建设的普遍性
据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具备独立的学校网络系统的学校约占全体注册学校数量的90%以上。这里所说的学校网络建设,不仅仅指学校的门户网站或者学校主页,而是涵盖学校内部行政办公网、教学网络以及学生网络等网络系统。可以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学校已经意识到建立自身独立的网络系统的巨大意义,能够主动投人人力物力,聘请专业机构针对本学校特点研发、部署网络系统。
1.2应用的广泛性
目前我国学校在创建独立网络体系的同时,非常注意对于网络功能的再开发。目前国内学校利用网络系统可以进行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处理、视频会议、网络教学、ip电话、学校推广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网络的应用手段,拓展了应用领域。
1.3安全意识提高
从国内市场主流网络安全技术销售情况可以看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一些造价不菲的学校版专业软件销售情况也十分可观。学校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范,一方面体现出学校的观念正在逐步改进,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的网络安全市场仍然具备较大的拓展空间。
1.4交流的多样性
学校网络大都由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构成。外部网络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互联网,而内部网络是学校独立的网络系统,俗称内网。随着交流的不断增多和办公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随时通过互联网接人校园网,实现远程办公。而在当今日益繁多的网络技术中,vpn技术由于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立学校网络安全通道的需求。
2,vpn技术
2.1基本情况
vpn仅irtualprivate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非安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虚拟专用网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vpn主要技术包括隧道技术与安全技术。简言之,通过利用vpn技术,可以在学校内部网络与外网之间建立一个虚拟的安全通道,实现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网络系统的要求。
2.2独特优势
vpn技术是比较新的网络技术,具有许多以往网络虚拟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前文中,笔者谈到学校关心网络安全问题,能否保证学校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将是这项技术能否被大范围推广和使用的关键。在vpn技术中,学校可以在内部服务器上实现对用户资格的认证,同时,在网络运作过程中。 vpn技术还可以支持点对点加密及各种网络安全加密协议,如ipsecarity,这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学校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二,可以降低学校网络运行维护的成本。由于vpn设备本身带有路由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学校内部网络与互联网连接时需要的网络配置设备,对一些传统设备,vpn技术也可以很好地实现兼容。在虚拟网络运行过程中,由于其稳定性良好,不需要学校付出大量成本进行维护,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学校网络成本。
第三,可以实现学校网络系统功能的提升。学校网络系统应用vpn技术,可以将学校内部的网络设备与外网实现安全互联,同时也可以将学校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进行有效连接,主要部门通过对于vpn权限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掌控学校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并依托学校网络进行各项活动,从而实现对学校网络功能的进一步扩展。
3、学校如何利用vpn技术
既然vpn技术具有许多优势,非常适合运用于学校网络建设,那么学校应该着手对这项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我国学校运用vpn技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应该依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使用方案。但是,学校在使用vpn技术的过程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性的原则。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企业的营销环境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新的市场营梢形态—虚拟营销已经悄然出现。文章研究了虚拟营悄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当今经济环境中竞争优势和运作规律,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要取得强有力的竞争力应采取的措施。
一、前言
笔者曾看过一个有趣的资料,说的是美国有一位姑娘本来是每天在街头卖花,但是在与朋友聊天时知道国际互联网的知识后,突发灵感:“我为什么不在国际互联网上建一个花店呢?把各种花卉的照片、说明及价格放在网上,再通知离顾客最近的花店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花送到客户家中。”这位姑娘据此构想,花了5000美元,买回电脑,请人编制了软件,联上了网,在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开起了世界上第一家虚拟花店。据说不到1年的时间,卖花姑娘的联网花店遍及全美,年营业额超过了千万美元。从该案例可看出,网络经济与虚拟营销的有机整合,能形成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虚拟营销?
二、虚拟营销的涵义及运作流程
1,虚拟营梢—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
虚拟营销是由企业咨询家托马斯·西贝尔和迈克尔·马隆首先提出的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全新的营销理念,它是为适应供应链或电子供应链管理以及虚拟企业运作等新的市场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营销观念与营销模式。虚拟营销是在知识经济下,企业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信息、物流和契约平台为运行平台,针对顾客的独特需求,通过虚拟整合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和顾客参与而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竟争力而开展的营销管理工作。
2,虚拟营销运作的流程
虚拟营销是为适应新经济时期出现的新企业组织结构应运而生的,当然虚拟营销也要在新经济环境中运行,特别是sv d依赖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信息、物流和契约4大平台的整合资源上运行的。虚拟营销的运作流程可简单地表示为图1。
虚拟营销是继整合营销、绿色营销、社会营销等市场营销观念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对企业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它要求企业在营销观念、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竞争主体与竞争观念等方面都必须变革。
三、虚拟营销的主要内容
1.虚拟产品
一个企业的营销活动并不一定需要拥有自己的产品,也就是说其产品可以虚拟。美国著名的Sears(西尔斯)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不是自己生产的,但拥有庞大的产品线,90%以上的产品都使用Sears品牌;Nike(耐克),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却没有生产过一双鞋;可口可乐公司,只掌握产品的专有配方技术和品牌,其它则都是虚拟的。国内一些知名品牌服装,如李宁牌运动服装,其产品大多也是由其它企业生产的。就连著名的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其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的,软件是微软公司的。
2,虚拟服务
随着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服务作为整体产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拥有良好产品的企业并不一定拥有令顾客满意的服务,这样就可以借助于有良好信誉的服务中介实施服务职能。房地产营销的售前服务可以借助于专业设计部门和宣传部门,售后服务可以借助于物业管理公司。一些跨地区、跨行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也可以将其服务本地化和行业化,也就是与当地本行业的服务部门建立动态联盟。
3,虚拟渠道
企业除了利用自身拥有的渠道,如直接渠道和专卖店外,其它都要借助于中间商的力量。与中间商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本身就是虚拟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通过Internet网,企业面对的市场一下扩展到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建立自己的网络站点,并将网址加人到Web索引中,企业就可以缩短与顾客的距离。渠道的长度缩短了,而渠道的覆盖面却大大拓广,并且渠道成本大幅度减少,企业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专卖店”。虚拟网络渠道是对传统渠道的补充,也是对传统渠道的挑战。
4,虚拟促梢
企业广泛借助于合作伙伴的力量来促销。企业提供资金和产品,合作伙伴提供场地、设备和人力,由大家共同努力取得促销的成功。企业产品销量增加,知名度提高,合作企业火爆了一把,策划企业得到咨询费。企业、商场、咨询公司由于共同的利益把他们连接在一起飞共同努力实现促销的目的。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的促销可以考虑逐步向网络转移。企业可以基于Internet , Web技术建立Internet系统,这是一个企业对外设立的营运操作的虚拟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宣传产品品牌、企业形象、服务内容、沟通与外界的商贸联系,运用网络实现促销和双向沟通。
四、企业实施虚拟营销战略的意义
1、品牌传播深远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网络上玩过某种网络游戏,如在极品飞车游戏中驾驶一辆最新款的本田汽车与对手进行较量,在多次的互动式体验中,你对本田汽车品牌印象深刻并且产生高度的好感。当某一日你决定去购买一辆真正的汽车时,你的第一选择往往会倾向于本田品牌,因为该品牌已经深深植人你的内心。与电视的品牌植人营销不同的是,网络化的虚拟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体验方式:你不再只是观众,而是使用者,在这种高度的互动过程中,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有更深刻与直观的认识。
这就是虚拟营销给我们现实市场营销所带来的冲击。网络世界正在迅速崛起,其对现实生活而言,网络已经不仅只是一种信息媒体,也不仅仅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网络已经全面人侵生活,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就如白天与黑夜一样,已经是无缝对接的浑然一体。如何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虚拟化营销,在高度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中,迅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将品牌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忠诚拥护者,自发成为品牌传播的载体,这正是许多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断尝试的发展方向。
2、征服消费者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媒体越来越分散,信息传播的环境越来越嘈杂,而企业的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差。相关消费研究表明,无论是电视广告、报纸新闻还是网络信息,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业信息传播的关注兴趣取决于5秒钟的时间,要想使品牌信息准确传达,就必须在5秒钟内让消费者对其所接触的信息内容感兴趣。
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消费者有了控制信息流的权力,他们更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控制力—而这对于品牌来说,要成功征服消费者的心,就必须有意识地去释放消费者的控制欲望,赋予其更多的控制权力。福特在网络上推广其蒙帝欧品牌时,完全将汽车的控制权交给消费者,除了车身的基本框架外,汽车的颜色、内部装饰、车内功能设置完全可以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爱来设计。消费者在网络上驾驶这辆完全由自己设计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汽车,其满足感可想而知。而现实调查证明,许多消费者正是在这种虚拟驾驶满足之后,购买了同款由其“自我设计”的蒙帝欧,其净不少人更是成为福特品牌最忠实的拥护者,福特汽车的虚拟营销取得了巨大成功。
3、沟通消费情感
营销的本质就是让品牌或产品与消费者发生关系,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或产品的价值付费。从这个层面来说,任何一种营销策略无非是在消费者的心理接受与品牌价值之间找到情感的按钮,使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接受该品牌。无论时代如何变,消费者永远是在产品的理性卖点表达与品牌的感性心理诉求之间作出购买的抉择。而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虚拟营销的情感体验能够为品牌增添感性价值,启动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按钮,从而更快地攻破消费者的心理堡垒,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牌或产品所传递的信息。
因此,虚拟营销战略是以往相对静态的市场发展到当今富于动荡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以顾客创新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又融合了新经济的时代背景。因此,虚拟营销战略是传统营销战略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市场条件下的演变、发展,是新经济时代条件下必然的营销战略。
五、企业如何实施虚拟营销战略
1、加强内部管理
首先,打造品牌文化。现代企业竞争,是品牌与文化的较量,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就不会形成品牌文化,因此以最优秀的人才队伍,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掌握最新信息,凝造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是企业发展之本;其次,树立双赢观念。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大规模营销同越来越个性化的营销相比,市场空间大大增加了,经营的潜在复杂性也随之出现了。企业如果还单枪匹马地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路子势必会因为结构臃肿而难以快速发展。
2、充分利用信息杜会提供的新技术、新工具
信息社会的到来,给人类带来了强大的信息工具。互联网络已经流行全球,电子商务也进行得如火如茶,如果能合理地利用这些工具,就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客户信息,采用合理的营销手段去满足用户需求。而且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也能方便快捷地进行企业间的动态合作,以及帮助企业进行日常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实施虚拟营销的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有效配置资源,使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运转,适应多变且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3、建立不断增强的核心竟争化势
核心竞争优势是真正的优势,是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索尼的核心竞争优势是电子产品小型化,方便顾客携带。联邦快递有一套邮件跟踪体系,卫星定位系统,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店,也是第一家用卫星管理物流的企业,它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全球性网络。同时,核心竞争优势还包括过硬的品牌。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核心能力,才能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因为任何一种形式的虚拟化,都要建立在自身的竞争优势基础之上。实施虚拟化营销策略时,企业要立足自身,以本身的核心优势为依托,通过虚拟化获取外界力量、资源的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4,加强与渠道企业的合作
研究结果与讨论
我们把汉语教育技术期刊论文的统计结果放在国内和国外大背景下做个比较,可以从中了解到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相对状况。与同期国内外教育技术期刊论文数量和年度走势的对比分析与国内外教育技术期刊论文数量的对比分析国内教育技术论文数量为国外同期教育技术论文数量的7倍,至于国内教育技术研究是否真的产生了远多于国外教育技术研究的成果,魏顺平(2010)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汉语教育技术论文数量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只是某个学科中的某个领域;另一方面,相较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研究、教学研究、习得研究等,教育技术研究相对薄弱。汉语教育技术相关论文的期刊类别分布,汉语教育技术相关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类期刊上的论文最多瑏瑥,其次是教育技术类。这从侧面表明,汉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是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和应用出发来讨论教育技术的相关问题。同时,也在探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以汉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和论述。与国内外期刊论文数量年度走势的对比分析下图是2005至2011年间,汉语教育技术、国内教育技术和国外教育技术论文数量年度走势图为便于观察年度走势,即曲线的斜率,此处我们把汉语教育技术论文数量放大100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三个特点:(1)汉语教育技术发展与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走势一样,均呈总体上升态势;(2)汉语教育技术与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走势一样,在近期均呈走低状态,进入反思或审视阶段;(3)汉语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相较于国内和国外走势(从曲线别点上看),更接近于国外。与同期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内容的对比分析《敏感词数据表》中的敏感词代表了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各项内容。通过对敏感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高频范畴,与世界教育技术研究内容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研究内容趋于一致的方面、不一致的方面和研究欠缺的方面。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高频范畴及特点《敏感词数据表》中的敏感词频率信息可以显示出汉语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程度的全貌。频率越高,受关注程度越高。为了相对集中地反映这期间汉语教育技术的研究特点,我们对敏感词按类别(范畴)进行由高到低排列后总结为如下两点:1)技术应用紧密围绕“语料库”、“多媒体”和“网络”,相关论文数量最多者为语料库,其次是多媒体,再次是网络。样本期刊论文反映出的相关研究细目报告如下:(1)“语料库”的相关研究包括的语料(数据、资源)类型有汉语母语语料库、中介语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动态作文语料库、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学习者语音语料库、错字别字数据库、教材语料库和教学用字库、词库等教学资源,涉及的研究内容有语料库(数据库、资源库)的建设、加工、工具研发和应用等。这是语言教学中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大特色。(2)“多媒体”的相关研究涉及超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媒体的应用瑏瑦,可视化、概念图,编码,多媒体教材和练习,多媒体课件设计、多媒体资源建设、利用和开发,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有效性,多媒体环境等。(3)“网络”的相关研究包括网络教学/学习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网络虚拟社会,网站建设、网络课程,网络教师培训,网络教学设计、原则,网络平台需求、功能、开发等。2)“汉语知识教学”相关论文数量与“汉语技能教学”相关论文数量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样本期刊论文反映出的相关研究细目报告如下:(1)信息技术支持的“汉语知识教学”相关研究包括汉字、语音、词汇、语法和中国文化教学等;(2)信息技术支持的“汉语技能教学”相关研究包括口语、听力、视听说、视听、阅读、写作教学等。
研究内容趋于一致的方面1)包含的研究层面和类型一致从总体情况看,近年来的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包括了三类:理论研究(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认知策略、教学环境)、相关技术研究(如多媒体、语音识别、计算机模拟、语料库)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和学习资源)。这一结果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全面的、积极的,从研究层次和类型来看,与世界教育技术研究是一致的。另外,世界教育技术研究表明,教育技术研究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呈现出以技术为特征相继变化的发展历程(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我们的考察结果表明,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呈现出同样的格局,并且汉语教育技术还受到一些专门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汉语语音分析技术、汉语语料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都被积极引入到了汉语教学中。2)紧随新技术创新出教学新方法关于聊天工具和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教育技术讨论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汉语教学中,它的交互性对语言教学无疑是有意义的,符合现代教育倡导的合作学习原则。它通过自发地、积极主动地进行任务或功能教学,开展相互交流,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驱动,促进学生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练习汉语说与写,也在文字或语音的输入过程中习得汉语。此外,过去人们固有认识中不适合于成人学习的游戏软件或游戏方式也受到关注。事实上,正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一些新课题,寓教于乐又一次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探讨如何促进“生活体验、乐趣与学习的目的和手段相结合”等问题(祝智庭等,2010),学者们提出游戏化学习(game-basedlearning)及教育游戏(educationgames)。教育游戏研究可以把传统的游戏软件提高到一个更有利于学习的角度去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汉语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汉语教学和学习的报告。涉及三种形式:第一,研究汉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网络聊天形式开展教学的问题,如何敏、张屹(2008)(利用邮件、网络论坛),袁伟、刘娜娜(2010)(利用聊天工具)。第二,研究应用博客、微博,乃至有声博客开展汉语教学的问题,如陈育焕等(2009)(利用有声博客)。第三,研究运用教育游戏开展汉语教学的问题,如蔡莉、刘芳妤(2011)。因此,可以说汉语教育技术在应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面,合着时代的脉搏走在形式和方法的前沿。研究内容不一致但有其合理性的方面1)多媒体技术受关注程度未呈现下降趋势国外教育技术研究在有关技术方面的研究的变化趋势显示,课件(courseware)和超媒体(hypermedia)的关注呈下降趋势;有关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变化趋势显示,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instruction)呈下降趋势。魏顺平(2010)认为,“这应该是受当前网络技术普及的影响,课件和超媒体是单机环境下用来呈现学习内容、开展个别化学习的媒体”;“这同样应该是网络技术普及应用的影响”。但是,我们对《敏感词数据表》的分析表明,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中多媒体技术受关注程度未呈现下降趋势,而是受到持续性的关注(敏感词“多媒体”的年度频率未见明显降低,其频率也没有被“网络”的频率所超越)。我们认为,这是学科特点使然。“多媒体”这一敏感词在汉语教学论文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年度受关注程度较高,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各种媒体技术在汉语知识和言语技能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汉字教学为例,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的读音需要声音媒体支持,汉字的笔顺书写作为动作技能的教学理应用动画或影像技术支持,汉字的义项和构词等用法信息离不开文字技术的支持。这些既是汉语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由汉语和汉字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多媒体”受到持续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始终脚踏实地,更多地着眼于学科应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空谈教育技术。2)网络技术受重视程度未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国外教育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课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Internet、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和虚拟教室等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均呈上升趋势”,“internet/网络课程等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均呈上升趋势”(魏顺平,2010),“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研究是当前主要研究内容”(祝智庭等,2010)。但我们对敏感词“网络”(及相关)的考察结果并非如此,而是总体变化不大,按年度在较少的数量间略微波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个。一方面,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期刊上发表汉语教育技术相关论文的作者大多数为国内学者,他们的教学任务和关注的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成人的课堂面授,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且绝大部分为“1+0”模式,而非“1+n”模式瑏瑧;另一方面,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身处优越的目的语(汉语)环境,他们课外利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学习远比现在还不甚理想的网络教学或远程辅导的效果更优;第三,由于网络教学受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如面向外国人的汉语语音识别技术、人机对话)和理论研究的限制(如自主语言学习研究),目前尚不能很好地解决听、说这两个语言技能教学的主要问题,或者说效果不理想所致。当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网络数字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构建定将为汉语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也将迎来汉语网络学习的新局面。
在汉语教学中,由于该项研究与教师们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历年来与课程有关的汉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始终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真正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technologyintegration)为指导思想和理念,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汉语课程整合的论文相对匮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汉语教育技术的相关论文后就会发现,大多数只是就教学中具体应用问题有感而发的教学体会或经验,这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尚有距离,今后应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从理论上探讨媒体形式与汉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相关效应(如什么类型的汉语知识适合或需要用什么样的媒体或它们的组合形式来表现?什么样的汉语技能适合或需要用什么样的媒体或它们的组合形式开展训练?);根据Paivio(1990)双编码理论,言语能力、言语习惯与偏好、表象能力与偏好间是有一定关系的,那么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结构、内容、呈现方式是有一定偏好的,应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并从汉语学习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自身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从整合的特点、作用和方法等出发进行研究,结合汉语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逐步形成切实可用的整合操作策略,真正体现AECT,04瑏瑨提出的创新宗旨。2)关于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是近年来国外教育技术研究中受关注的重点或热点(魏顺平,2010;祝智庭等,2010),反映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但是,从《敏感词数据表》的年度分析来看,“教学设计”并非实际研究中的重点或热点,也没有被历年来的汉语教学研究所关注。当前,汉语教学中的教育技术应用已经走过了探索和试验阶段,逐渐趋于成熟。或者说,技术因素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再是依附于教学的一种附属品或点缀,也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例如,当前大多数情况下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师备课离不开信息技术,汉语教学和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离不开信息技术。当信息技术已经潜移默化地全方位融入汉语教学之时,教学设计必然与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有所不同。脱离教学设计的技术应用,片面强调技术的应用价值的思潮,不仅难以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也违背了教育技术的宗旨。因此,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广泛地开展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对教学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努力实现教学设计与技术应用的深度整合,对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将会认识到教学设计师这一职位和角色的价值、作用和需求。(桑新民,2009)3)关于应用教育技术的教学有效性和教学实验国外教育技术研究显示,教学有效性(instructionaleffectiveness)是历年关注的重点,它表明教育技术的各项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对教学效果的改进上(魏顺平,2010)。我们通过对《敏感词数据表》年度使用频率的分析发现,在汉语教育技术研究中这个问题已开始得到重视,表现为汉语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审视的倾向。这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和改进的方案。然而,关注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并不能代表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的相关论文来看,对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效果问题,谈及的多,付诸实际研究的少;在付诸实际的实验研究当中,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并不多。其中的原因,首先是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背景的复杂性导致实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这方面的研究应加紧开展。因为基于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语料库技术的语言习得实验研究,可以回答双编码教学是否有助于语言习得的问题,可以揭示基于图形和语言双编码输入条件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机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建立外国人汉语学习模型而开展计算机模拟,最终为设计出智能化的汉语CAI创造条件并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有效性问题应该用系统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它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学习成绩、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课程评价、教学质量、教学创新、教材评估、教师和教学方法等。郑艳群(2012)指出,对汉语教学而言,应该更加重视对语言微教学环节和微技能教学的研究和把握,汉语教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更好地揭示汉语学习规律,指导和管理汉语教学。
余论:汉语教学叙词研究与学科建设
论文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微电子专业教学 应用
论文摘 要: 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等。它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向现代教育技术方法转变。针对新兴的多学科综合的微电子专业,作者讨论了信息技术在微电子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联系实际教学实践,指出了各种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教学相结合,可以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微电子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一个多学科综合、高技术密集的新兴专业,主要研究半导体材料、器件与工艺和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理论和技术。微电子专业教学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较短、涉及学科多、理论性强、同时又与实践结合紧密。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微电子专业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微电子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最典型、最广泛的具体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指采用图像、动画、视频等新颖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特别是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和有益的补充。针对于微电子专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媒体表现方式,分别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幻灯片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通常由多页幻灯片组成。在幻灯片中可以插入各种对象如文字、图片、图形、表格、艺术字和声音等,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微电子专业课程理论较多,信息量大,直接讲授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使用幻灯片教学后,色彩丰富,图形清楚,概念清晰,有助于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问题简明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1.2动画演示
电脑动画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效果。动画能够将微电子专业课程中遇到的深奥的理论问题和复杂的内部机理,通过简单的画面动态地表示出来,从而使学生加快加深理解,特别有利于重点难点的掌握。另外,电脑动画能够逼真地再现微电子工艺流程的加工过程,可以模拟实际操作步骤,从而可以代替或辅助部分实践教学。
1.3录像放映
微电子专业的实习单位往往是高投资、大规模、贵重设备云集的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管理制度严格、专业程度高,对在校学生进企业实习有着很多限制,同学们经常只能去参观工厂环境,远眺机器的运作,甚至有些生产企业不对学生开放实习。这样,教学得不到生产实践的支持,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降低了教学效果。而将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拍成录像,或者购置相关内容的影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同学观看,可以近距离地观摩生产流程和设备运作、了解技术细节,对不甚明白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同学们纷纷反映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不仅对课程里所学的内容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了解到产业的前沿发展。
2.虚拟仿真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得益于计算机硬件的飞速进步和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仿真技术成为当前流行的新型教学手段。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局限于实验室购置的设备和仪器,特别是微电子专业的实验设备价格高昂、操作复杂、容易损伤,使同学很难得到上机锻炼的机会。而使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方式,过程简单灵活,交互方式多样,结果直观明了,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虚拟仿真技术在微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电路设计方面,基于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实现对电子线路(包括集成电路与版图)的模拟仿真;二是在微电子工艺与器件方面,基于半导体工艺和器件的计算机辅助技术(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TCAD)实现对微电子制造工艺和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工作过程的仿真与演示。使用仿真软件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包括软件所具有的可升级性,在课堂和实验中通过软件设计微电子电路、工艺和器件,在屏幕上模拟其功能,可使教学概念清晰,内容生动,过程可视,还能够大幅节省实验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经济高效。
3.网络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网络技术更加普及,也更加方便,特别是校园局域网的建设,提供了学生随时随地使用各种终端进行网络学习的教育环境。这也促使我们把教学平台从教室向网络拓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形式和基本架构,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一方面可以作为信息资源库,为微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教学教案、课件、习题等资源的下载和在线浏览;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师生课外互动的平台,进行答疑、作业提交、通知等教学活动。这两种方式也是目前微电子教学中最主要的网络应用手段。使用网络教学有助于师生双方的交流,教学信息的丰富,以及多元化教学,等等。网络教学的推广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技术在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将会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之一。
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结合微电子专业特点,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学实践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培养出更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子良.发挥幻灯片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2(6):22-24.
论文关键词:网络病毒 安全 维护
论文摘 要: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网络连接更加容易,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网络的安全也日益受到威胁,安全现状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国际互联网和网络应用正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并更加复杂,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网络病毒的发展也同样迅速,使网络安全防御更加困难。
一、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也包括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和可触发性等特点。
2.特洛伊木马
特洛伊木马是一种恶意程序,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让攻击者获得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的权限。大多数特洛伊木马都模仿一些正规的远程控制软件的功能,安装和操作都是在隐蔽之中完成的。
3.拒绝服务攻击
DoS是Denial of Service的简称,即拒绝服务。造成DoS的攻击行为被称为DoS攻击,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最常见的DoS攻击有计算机网络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
4.逻辑炸弹
逻辑炸弹是指对计算机程序进行修改,使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触发,按某种特殊的方式运行。在不具备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系统运行情况良好,用户也感觉不到异常之处。但触发条件一旦被满足,逻辑炸弹可以严重破坏计算机里存储的重要数据等严重后果。
5.内部、外部泄密
由于黑客的目的一般都是窃取机密数据或破坏系统运行,外部黑客也可能入侵Web或其他文件服务器删除或篡改数据,致使系统瘫痪甚至完全崩溃。外部入侵又分外部网络入侵和外部实体入侵。内部信息泄密是指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意识地泄露单位机密,或者利用职务之便有意窃取单位机密。
6.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是黑客破解或破坏某个程序、系统及网络安全,或者破解某系统或网络以提醒该系统所有者的系统安全漏洞的过程。
7.软件漏洞
软件漏洞是软件开发者开发软件时的疏忽,或者是编程语言的局限性,比如C家族比java效率高但漏洞也多,电脑系统几乎就是用C编的,所以常常要打补丁。
二、计算机病毒
1.网络病毒类型
网络病毒从类型上可分为两种:木马病毒、蠕虫病毒。木马病毒源自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著名的“木马计”,是一种伪装潜伏的网络病毒,它一旦发作,就可能把用户的隐私泄漏出去。蠕虫病毒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主要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等途径传染。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它能传播自身功能的拷贝或自身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 转贴于
2.网络病毒传播途径
(1)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病毒。常见的电子邮件病毒通过E-mail上报、FTP上传、Web提交都会导致网络病毒传播。
(2)通过MSN、QQ等即时通信软件传播病毒。打开或下载不明可执行程序可能导致网络病毒进入计算机。
(3)通过网页传播病毒。网页病毒主要是利用软件或系统操作平台等的安全漏洞,通过执行嵌入在网页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内程序,强行修改用户操作系统的注册表设置及系统实用配置程序,或非法控制系统资源为行为目标的非法恶意程序。
三、网络安全的维护
1.明确网络安全目标
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主要表现在系统的身份真实性、信息机密性、信息完整性、服务可用性、不可否认性、系统可控性、系统易用性、可审查性等方面。
2.采用相应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安全防范
(1)利用虚拟网络技术,防止基于网络监听的入侵手段。
(2)利用防火墙技术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
(3)采用VPN技术。将利用公共网络实现的私用网络称为虚拟私用网VPN。
(4)利用入侵检测技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
(5)安全扫描技术为发现网络安全漏洞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6)采用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认证技术用以解决网络通信过程中通讯双方的身份认可,数字签名技术用于通信过程中的不可抵赖要求的实现。
总之,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的防治,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十分有效地杜绝和防止其蔓延的,只有把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杨义先.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出了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分析了通过加强建设与管理,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互动功能、预防预测功能、育人和导向功能的实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各类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的技术形式日新月异。匿名表达、平等参与、虚拟情景、复杂互动、瞬间扩散等信息交流特征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思想交流方式和文化环境。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方式、思想活动的过程、个性心理、行为方式乃至网上话语的形态等都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情况和新规律。网络环境已经明显的成为改进、创新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调整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方式方法,主动、自觉的使用网络载体的运作特点,大兴网络之利,力除网络之弊,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理念和内容、工作体制和机制、工作模式和手段。使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育人环境同步发展。
一、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全面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集中显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尤其是特殊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把握其内在的本质,更好的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超越性本质的体现,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功能,是其它任何网络教育功能无法代替的功能。导向功能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规范导向。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就是通过培养、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网民的人格来实现的。育人功能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运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其最重要的素质,这一素质不仅决定网民的发展方向,而且直接决定网民的智力、体力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的程度。同时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也不能脱离自身的业务工作、实践活动而孤立形成的。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在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促进网民的智力与能力发展上下功夫。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互动功能。网络具有沟通互动功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的15%,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的20,而视觉、听觉并用可以认识事物的65。由此可见,网络改变了人际沟通的模式,使人际沟通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可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人的语言和情感的融政治性和思想行为一体的网络双向互动行为。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渗透功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渗透功能是指作为思想观念传播载体的网络覆盖无限空间而使四面八方的很多网民访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之受到影响、感化。全球化的网络媒体影响着每一位“地球村”的村民,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媒体带来的各种信息。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增强其影响力。这样,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预防功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预防功能是指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思想问题或意外事件进行预防,把教育工作做在最前面,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高社会效果,减少时间和精力。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资源和视野,有助于迅速、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营造虚拟环境的功能。虚拟环境是指通过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而形成的、具有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作用的众多特点、而又非周围环境的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虚拟环境功能是指其营造人为氛围的虚拟环境的功能。虚拟环境实际上强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在虚拟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要隐蔽教育动机,包装教育行为,以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平等友好的待人态度,接受受众的语言风格,潜移默化地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转变观念,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
网络思想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打破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固定地位,变被动式教育为互动性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网络的主体,他们之间地位平等,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及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所以思政工作者应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重新定位教育者的角色,在网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诚恳地进行交流,建立起信任、平等的朋友关系,大学生才易于敞开心扉,教育者才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做到:
(一)在网站的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上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为学生成才服务。
(二)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学生建、学生管、学生用的理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作和维护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这样,既活跃了学生思维,丰富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自身的政治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动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把教育和管理融入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服务中,建立网上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网络思想教育的目标。
三、加强建设与管理,在实践中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功能
(一)通过网络开展多渠道沟通,实现思政网络的沟通互动功能。比如说利用网络的互动特点,通过信箱交流、网上对话、QQ聊天等功能,开拓校方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渠道;通过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网站的认可与参与度;通过开设网上论坛,对重要事件、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通过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在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等等,来实现思想政治网络的沟通互动功能。
(二)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实现思政网络的虚拟环境功能。比如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创新的氛围。氛围是一种文化,网络本来就是创新的产物,也是一种创新的文化。以网络文化为背景和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氛围,把握网民需求,激发其内在动力。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营造社会信息化环境的氛围。社会信息化氛围包括舆论氛围、意识氛围、人才氛围、技术氛围和市场氛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抓好舆论,营造氛围。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网络道德评价的方式,其威力在于它能通过众人之口,潜移默化的对社会组织施加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网民的道德认知水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能力。
(三)通过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实现思想政治网络的预防预测功能。要实现思政网络的预防预测功能,三支队伍的建设即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网络技术研发队伍建设以及网上辅导员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第一、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可以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又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学生党团员干部队伍,加强对网上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对于有益的信息,要采取措施,扩大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对于不同的声音,要进行分析,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有害的信息,要坚决予以删除,绝不允许其再向上流传、泛滥;从而建立起人文防火墙。
第二、建立网络技术研发队伍,并将其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要想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实效性和特色化的思政教育网站的特点,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是关键。根据科大青年网的运作经验,网站页面的更新周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思政工作者对网站更新更高的要求会不断激发网络技术开发队伍的创新激情,通过不断应用和开发新的功能来加强思政网站的实效性和特色化。另外,通过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的掌握和应用,加强网络的安全性,从而建立起技术防火墙。
第三、网上辅导员队伍建设。即建立一支思想政治过硬、掌握教育规律及网络技术娴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来承担网站的策划与建设指导、过滤和筛选网上复杂信息、进行网上交流与沟通的任务。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对辅导员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并能应用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增强网络意识,推动各项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比如说,辅导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在网上开展“在线交流”“电子信箱”“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等,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袒露心怀、倾诉苦乐、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场所。要善于利用网络,创造机会接触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懂得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特点,掌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从而充分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预防预测功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实例教学
在社会信息化浪潮推动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迅速,信管专业的课程建设也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系统开发和部署的基础平台,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对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几点思考与探索。
1 教学目标定位分析
信管专业是一门跨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由于不同高校信管专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使得该专业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其研究的范畴主要包括[1]: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组织业务功能和研究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和价值。对于信管专业的不同背景与研究范畴其课程教学目标也应是不同的。
这里以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为研究范畴的信管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吴功宜教授指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发展趋势可从教学要求、能力要求和课程结构上来分析,如图1所示。
网络技术和相关学科结合产生网络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其基础还是计算机网络。信管专业的课程都是围绕“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这个目标进行设置,信管专业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要求上应该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在同一层次;落实到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上,我们开设了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与控制和网络安全课程。而信管专业区别于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运用的工具。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系统开发和部署的平台,但信管专业从能力上不要求达到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开发水平。所以信管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从能力上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拥有初步规划组网的能力,为后续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上海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高地建设项目(B-8515-10-0001);上海海洋大学重点建设课程项目(A-2600-10-0058)。
作者简介:王甘霖,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与应用;袁红春,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张明华,女,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海洋信息,移动计算。
2 课程教学引入实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叉学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内容一般都以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协议来介绍,涉及大量抽象的概念与理论。现在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多以讲授PPT课件为主,并辅以多媒体动画或视频演示帮助学生学习。我们注意到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概念与理论抽象而实践性强的特点,计算机网络课程不应单纯分为理论课部分和实验课部分,而应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带到课堂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实例教学的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下面以传输层TCP协议的连接和释放为例介绍这种方法。我们设计一个虚拟网络平台用来在课堂上进行实例教学。这个平台采用VMware软件虚拟了两台操作系统分别为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XP的计算机pc1和pc2,这样组成一个只有两台计算机的最小网络。它可在单机上运行以用于分析网络体系结构和基础的网络协议与服务,如ARP、TCP、UDP、HTTP、FTP和DNS等。
准备一个简单的面向连接的socket通讯程序,其功能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消息“Hello!”,服务器端回复消息“Nice to see you!”。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程序分别在虚拟机pc2和虚拟机pc1上分别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启动pc2上的Wireshark软件进行抓包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简单通信程序实例演示
图3 Wireshark协议分析TCP的连接与释放
在图3中,通过Wireshark捕获数据包,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此次通信过程。分组1~3是TCP的三步握手过程,pc1与pc2建立了TCP连接;分组4~5为数据传递过程;分组6~9为TCP的4次握手连接释放的过程。教师在分析过程同步在黑板上画出此次TCP连接与释放的示意图。这个教学过程比教材上的图片展示和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更为生动和真实,在操作过程中以此为载体教师可以很好地与学生互动,学生也有一定的时间思考,下课后学生在复习时可重复此实例以继续研究,教和学的效果有明显提高。
3 网络新技术的学习引导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的概念和技术,这样就产生了计算机网络教材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矛盾。例如无线网络技术,现在国内2.5G、3G和4G网络并存,再加上无线局域网,现在正是无线网络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而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2]技术的规模应用也正蓄势待发。这些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中都是一带而过或未提起,实际上这里孕育着网络技术的未来和机会。信管专业的学生应该对新的技术和信息敏感,教师可补充相关知识,介绍自己和学院相关的科研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或读书报告,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5%~10%。这样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学习的能力并可能进一步地创造知识。
4 实验教学建设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内容安排要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实验来统一考虑。计算机网络课程为必修课,网络管理与控制、网络安全课程为选修课。依近年来学生选课情况来看,学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有80%~90%的同学又选学了网络管理与控制,说明学生对网络理论和应用很感兴趣,而还有少部分同学选网络安全课程,他们已经考虑将网络管理方向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依据这样的分析,我们把16课时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设定为:
实验一 网络基本配置与网络命令;
实验二 网络报文捕获与网络协议分析;
实验三 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四 路由器基本配置;
实验五 VLAN基础配置;
实验六 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七 WLAN连接及配置;
实验八 综合网络设计。
而把网络服务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和较复杂的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放到网络管理与控制课程中,把较复杂的网络协议分析和网络安全防范内容放到网络安全课程的实验内容中。这样,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群中的其他课程的实验内容不会过于重复或完全割裂。同时,以此为内容编写适合于信管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规范实验内容和环节,更好地指导学生实验。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的执行上,还存在一个困扰着大多数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就是实验环境。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设备更新比较快,再加上网络设备价格不便宜,一般的学校难以配备完全满足学生实验需要的网络硬件设备。当多人一组进行实验时,每个学生的平均实际操作时间比较少,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利用现有的网络模拟仿真软件Dynamips、Boson NetSim等软件,先让学生在装在PC机上的虚拟平台上练习网络设备的配置,在熟练掌握配置方法后,再在实际网络设备上进行实验。利用虚拟平台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地反复练习以掌握实验配置方法。而通过在实际设备上做实验,可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配置和管理真实的网络。这样采用虚实相结合的办法可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5 结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定位与教学方法应有别于计算机专业。面对着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交叉的专业特点,从教学要求、能力要求和课程结构上分析了信管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实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都面临着不断调整更新的需求和挑战,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万国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综述[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4):74-76.
[2] 孙其博,刘杰,黎,等. 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for th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WANG Ganlin, YUAN Hongchun, ZHANG Ming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