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5:58: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第1篇

2.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用各种符号、公式、图形和数字揭示现实世界的真理,虽然这样看起来数学是门很抽象的学科,但是在现行的数学教材中也穿插有不少可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因而结合教材来进行德育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可以适当介绍勾股定理是中国古代先祖在历法中的重大发现,又名商高定理,在大禹治水时期就有运用的记载;刘徽的割圆术是利用求极限的思想求出圆周率,而后南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算至小数点后7位;古代中国的数学一直领先于世界,在线性方程、高次多项式方程和不定方程的解法上,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各种先进算法层出不穷。教师可通过对我国古代辉煌数学成就的介绍引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探究历史的兴趣,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学术研究的兴趣,又能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时代,功利主义横行,在学术研究领域尤为明显,教师发表文章只为获得职称,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孰不见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哪一位不是潜心研究某个领域十年如一日,最后发表文章一鸣惊人,而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是造福于人类。在这种不良学术环境下,这种从小培养的民族自豪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甘于平淡,淡泊名利,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不仅利于纠正歪风邪气,也有利于学术的发展。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德育教育不仅要求老师主动教授,也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改变课堂上只有老师做主角的现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团体,不孤立任何人,在团体中设立学习目标,如解答一道难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显然在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会有认识上的分歧,可能会有争执,但是这正是学会互相协调的第一步,同一个团体的人总会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影响,相互妥协,最终磨合成完美的团队。而正是在磨合的过程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去与人相处,如何处理观点上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这些东西,不是老师教授的,是学生自己学到的。德育教育是长期的事,老师不可能总在学生身边,而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收获更多。

4.课堂外的德育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内,数学教学也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的数字上,学习数学不应该只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这是本末倒置。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有数学应用的影子。如可以通过对建筑工地上吊车的观察来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强;路面上的下水道井盖都是圆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井盖掉入井内;人的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大约是1:6.8,在警察破案过程中常常通过脚印来估计嫌疑人的身高。身边的例子往往能够给学生以更深的印象,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避免养成对知识浅尝辄止,只停留在纸面的习惯,提高其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第2篇

1.1有利于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办学效率

发展的差距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教育的差距,虽然政策方面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是仅就在昆山市彼此之间的差异就很大,并且发展的情况不是十分乐观。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整体提高了昆山市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各机构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了昆山市教学质量的整体上升。

1.2有效缓解生源压力

近年来,一方面人口数量下降导致生源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观念深入,认为职业教育远远赶不上普通教育,从而导致了职业教育极大的劣势。通过资源的整合,教学规模得以扩大,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得以大大提升,在吸引新生方面卓有成效,并且在整合过程中,将相近专业进行改编整合,避免了某些冷门专业招不到新生的情况。2.3促进统筹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发展不均衡,地域之间的差距很大,这不仅表现在不同城镇之间,也表现在同一个城镇的不同区域之间。在笔者看来,同一个城市之间发展情况不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情况的差距,在职能方面有差距。昆山市通过职业教学资源整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彼此之间的差距,使昆山市统筹发展,实现共同进步。统筹的切入口就是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职业教育业成为所有工作的基础。推进昆山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要长时间坚持,所以在发展阶段必须要有资源整合的重点和方向。

2.推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方向和重点

2.1整合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

昆山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重点是将各教育机构的教师力量进行整合,同时要对外招聘高资历、高学历的优秀老师,建造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职业院校内最需要的就是“双师型”的教师,应通过在职培训、引进和外聘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双师”素质。各职业院校可以建立健全校际、校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聘、联聘制度,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应尽量组织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专业带头人成立职业教师资源中心,轮流到各院校进行交流授课,实现专业核心骨干教师的互补,鼓励教师跨校教学,使优质师资得到最大化利用。

2.2整合教学资金资源

与以前相比,昆山市对于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有了很大增加,但是有些职业教育机构在教学资金方面有很大压力。因此,一方面昆山市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快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从根本上改善教育机构资金的整合;另一方面要以市场体制为为主,融合几种教育资金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较大影响的重点职业教育院校和优势学科的同时,培养职业教学领域的高级讲师及专家教授,淘汰或者兼并教学质量差、只注重利益的落后职业教育机构,减少教育资金的浪费,整合发展优秀的教育机构。

2.3整合信息资源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昆山市的各职业教育机构都有属于自己的多媒体资源配置、信息网络和信息教育,但是彼此之间的差距很大,且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很少,这就直接导致了各教育机构之间信息的闭塞和差异。对昆山市各职业教育机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同时建立健全信息教育体制和方式,建设大量标准、优质的信息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具体应由教育行政机构组织协调,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的优势,实现校园网、局域网、区域资源同步建设,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细分,重视开发、积极利用、加强交流和强调共享,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应用的最大效益和昆山市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3.结语

第3篇

多媒体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来,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广泛应用,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技术呈现了大量的生活材料,学生可以体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问题息息相关,也认识到数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结合熟悉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因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直线、射线以及线段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地介绍三者之间的差异,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表达,学生很容易知道直线是没有端点的,线段有两个端点,而射线有一个端点,同时,学生也能知道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既线段一端延长是射线,两端延长就得到直线,当然,将射线的端点延长也能得到直线.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策略

1.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初中学生对于色彩鲜艳、动态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实物等具有重要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与发现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不等式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出一个简单的不等式计算题,比如,若a+c>c+b,计算出a与b的大小,经过不断的讨论、探究,学生得出a>b,同时学生还可以举例,比如,2+3>3+1,那么2必大于1,相反的,调换a、b位置,本文所举的例子就不成立,因为3+1不可能大于2+3.

2.多媒体动态模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激发多媒体动态模拟的作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等底等高三角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演示两条平行线间三角形不断变化的过程,并配上逼真的音乐,让学生在声像并茂的画面中得出正确结论.当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各抒己见的氛围中学生很容易掌握知识点,创新精神也得到培养.

3.多媒体展示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运用各种实物和物体移动进行演示,从而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总结和归纳出来,但是受到实验教具和课堂条件的限制,展示变得浪费时间与精力,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内错角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清晰地展示手工展示的两个内错角进行旋转、移动最终实现重合,通过这一演示,学生对于内错角相等这一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同理,在学习三视图知识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旋转展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图1例如图1,两条平行的直线被一条直线穿过,分别形成∠1、∠2、∠3、∠4、∠5、∠6、∠7、∠8,请问内错角有几对?分别是哪些?为什么?解析:由于两条直线平行,我们根据平行线法则可以得出:∠2+∠3=180°,∠2+∠5=180°.则∠3=∠5,且∠3与∠5是内错角.同理可证,∠2=∠8,且∠2与∠8是内错角.

4.多媒体运用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环节。创造数学问题情境,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快速掌握数学原理,而且也能够为学生营造生动活跃的数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与思考。

一、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意问题

(一)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今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导师。”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效的教育,并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是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引发学生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因此,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性

问题情境必须富含一定的数学内涵,具有大量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情境创设不能只是追求热闹、有趣,只注重观赏性,而忽略了本身的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掌握其包含的数学知识,从而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三)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问题情境的创造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接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运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事例表现出来,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融会贯通,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四)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问题的设置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问题太简单不能起到锻炼和诱发思考的效果,而太难将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细心留意学生的情况,按照学生现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提出适合其认知水平的问题,从而引发其探究思考。

二、如何创设初中数学问题情境

(一)善于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与数学典故给我们展现出了数学知识兴盛的过程,也体现出了知识的本质内涵。采用数学典型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领悟,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坐标系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关于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的故事。躺在床上正在冥思苦想怎样判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看到一只苍蝇掉在了蜘蛛网上,这时蜘蛛立刻爬过去将其逮住。欧拉一下就明白了“哦,可以按照蜘蛛一样采用网格来判定事物的位置”。老师适时引入坐标知识,采用网格来体现位置,这样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了。

(二)在巩固练习中精设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巩固练习题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变换问题的形式,积极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对典型例题,教师可将已知条件与问题进行多层次转变,教导学生对变换前后题型的认知,并认真完成不同条件下问题的解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巩固自身知识并开发了逆向思维。巩固练习中无需布置大量的题目,只需要典型一题,认真落实,积极指导学生开发脑筋、积极探讨题目的正确解法,从不同的变换条件及问题的探讨出不同的解题方式,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身解题思维模式。其次,在设计练习问题是可运用一题多问的方式。教师精心选择练习题并多层次、多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一道题目的问题覆盖学生现已掌握知识的全部,从而加以引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以往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最后,教师在备课过程意挑选出相同类型的数学题并加以综合。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中可以适当运用此题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从而在问题解法中概括出同类问题的解法,从而提高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能力。

例如,化工企业储藏了400千克煤,烧煤技术的提升后,一天能节省3千克煤,从而提高了储藏煤比原计划多了20天,问粗藏的煤原计划花费多少天?每天耗费煤量为多少?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习题利用率,体现出了整课堂的知识重点,更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在问题解决中精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思维对于数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教师在问题解决中精设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趣味性、思考性、启示性,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在课堂中,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步步设疑,步步追问,学生在课堂中全面掌握了课堂重难点,这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而是新问题提出的重要阶段。这时,老师将所提的问题进行横向的拓宽与纵向的深入,循序渐进地设计系列发散题目,引导学生思维层层递进,探索新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这样无论从内容的发散还是解题思维的深入都能起到固本拓新之用。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则是在于‘不教’。”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不仅促进学生敢于思考、勇于辩驳教师意见,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也促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考察问题的能力,使得数学教学的课堂异彩纷呈、绚烂多姿。

参考文献:

[1]曾泽群.《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教学论文.2010,(01)

第5篇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习快慢程度,对学生进行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分类,再针对这三个层次中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达到实现因材施教、培育人才的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基础知识有差异,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动因.对于分层教学,有些家长、学生表示不理解,认为对学生的优劣分档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但为什么还要实施分层教学呢?这是因为分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分层次问题,只要教师做好合理的引导,就可以避免因为分层所导致的后果.告诉学生与家长,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为了对他们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十分有效.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分层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过程中不断地缩短与曾经优于他们的学生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是必须要进行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同一层次的教学,由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学生的学习进度赶不上,而有的学生的学习却是学有余力而不知该不该跟着进度来.这样一来,由于学生层次的不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只能尽量地走中间路线,就使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跟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超前进度的学生又被教学进度所拖累,教学成果不佳,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做好实施分层教学的思想引导工作,不能让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实施的良好的教学方法反而沦为打击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错误手段.因次,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要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开导工作,告诉他们,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优良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适合他们学习进度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分层教学下学生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会使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小,让所有人都成为优秀学生,毕竟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就那些知识,早学会,晚学会,在分层教学下学生都会学会,而且学生会学得更扎实,这样学生会切切实实把初中数学学好,最终的效果是学生由最初的分层变为学生在同一层次上的优秀.这样,让学生意识到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势与目的,让学生在无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根据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习的能力强弱进行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分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进行不同程度的知识教学.比如,就二元一次方程组而言,对于优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对他们就要求高一些,不仅要会课本上的解法,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题型归类,达到一题通、百题会的程度.对于良好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会解题,多思考,多练习,达到对这一类型题目的掌握.对于差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课本上的方法,务实基础,能够熟练掌握课本方法,最终达到熟练运用即可.如此对于学生按能力水平分层次进行教学和要求,实现学生再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目时,无论是用课本的方法,还是用自己的方法,不管是简单方法,还是复杂方法,最终学生都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达到殊途同归.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

三、总结

第6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

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习快慢程度,对学生进行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分类,再针对这三个层次中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达到实现因材施教、培育人才的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基础知识有差异,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动因。对于分层教学,有些家长、学生表示不理解,认为对学生的优劣分档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但为什么还要实施分层教学呢?这是因为分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分层次问题,只要教师做好合理的引导,就可以避免因为分层所导致的后果。告诉学生与家长,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为了对他们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十分有效。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分层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过程中不断地缩短与曾经优于他们的学生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是必须要进行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同一层次的教学,由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学生的学习进度赶不上,而有的学生的学习却是学有余力而不知该不该跟着进度来。这样一来,由于学生层次的不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只能尽量地走中间路线,就使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跟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超前进度的学生又被教学进度所拖累,教学成果不佳,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做好实施分层教学的思想引导工作,不能让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实施的良好的教学方法反而沦为打击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错误手段。因次,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要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开导工作,告诉他们,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优良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适合他们学习进度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分层教学下学生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会使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小,让所有人都成为优秀学生,毕竟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就那些知识,早学会,晚学会,在分层教学下学生都会学会,而且学生会学得更扎实,这样学生会切切实实把初中数学学好,最终的效果是学生由最初的分层变为学生在同一层次上的优秀。这样,让学生意识到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势与目的,让学生在无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根据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习的能力强弱进行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分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进行不同程度的知识教学。比如,就二元一次方程组而言,对于优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对他们就要求高一些,不仅要会课本上的解法,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题型归类,达到一题通、百题会的程度。对于良好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会解题,多思考,多练习,达到对这一类型题目的掌握。对于差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课本上的方法,务实基础,能够熟练掌握课本方法,最终达到熟练运用即可。如此对于学生按能力水平分层次进行教学和要求,实现学生再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目时,无论是用课本的方法,还是用自己的方法,不管是简单方法,还是复杂方法,最终学生都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达到殊途同归。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无论怎么改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进而达到殊途同归,最终无层次的目的,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作者:罗洪毅 单位:贵州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中学

第7篇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会将课件制作得花里胡哨,集精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动态的背景等于一体,这对于初中生来说确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由于课件本身的实用性不强,缺少实质性的内容,与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关联不大,虽然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关注,但学生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课件华丽的外表上,而并没有实现学生思维与注意力的正迁移,一节课下来,课堂看起来热闹非凡,但是问学生掌握了什么,他们则是一脸茫然,这样的教学同样是失败的。成功而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兴趣之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这决定了我们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形式与内在的关系,也就是要增强课件的实用性。只有基于这一正确认识,教师才能在设计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将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起来,并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新鲜有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上来。因此,教师要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能够深入其本质,这样才能在选择数学素材上做到精挑细选,选出最具代表性与科学性的素材,从而将学生的思维点集中在相关知识的探究上,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双主性

所谓双主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与核心。以往数学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地位,只是机械地接受。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一核心理论同样需要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并使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完成探究,构建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提高,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教师机械操作、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学习需求,只是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机械进行的固化式教学,这样的教学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注定是失败的。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要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平台来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经历数学探究过程,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培养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制作与操作课件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以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与自主探究预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整个课堂教学能够围绕着学生展开,使教学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

三、辅

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不可以取代其他一切教学手段。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与其他教学手段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肯定现代信息技术而否定其他教学手段,而是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服务。众所周知,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寓抽象而深奥的数学知识于直观丰富的材料之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自操作。在做中学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因此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预留学生主动动手与动脑的机会,使他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丰富而直观的感性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来展开自主探究,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使学生不仅可以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还能学会探究,掌握学习方法,更加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第8篇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先要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都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阅读是吸收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大量文章,在写作中自然而然的我们会有很多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多练笔,每周布置一两次练笔,因为只有多读、多写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说中写

说中写就是口头作文,让学生把平时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大脑的筛选整合并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这项作文的教学方式以前一直被教师所忽略,他们认为这是没什么作用的。其实口头作文对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整合材料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谈电影的观后感,可以让学生就某件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这些对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写作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2.开放式作文评改方式

以前学生的作文都是老师收上去评分修改,然后在上面写下评语。这样学生都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写作模式,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得不到认可,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作文水平也很难有长进。现在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通过开放式的作文评改方式。在评改作文中将师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能够让全体同学参加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位同学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这样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给别人看,并打分,然后让小组讨论哪些句子和结构值得大家学习,还有哪些需要加强或改进,这样就实现了互赏互评的效果。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作文的不足,这样大家就可以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