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金融学学术论文

金融学学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18:00: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学学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金融学学术论文

第1篇

作者:杨月梅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

针对这种学科特点,在教学上就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重点,根据本学科的需要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可以采取分层目标教学法,进行分层、分类、不同学时的教学,例如,我校是一所金融类院校,专业涵盖了金融、会计、管理、投保等金融类专业,同时还设置了计算机、文秘、法律、英语等非金融类专业,根据这种特殊情况,我校针对不同专业,对经济数学课程的设置重点、时数都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有统招的、自费的,由于他们的入学成绩相差很大,基础相差悬殊,如果同时授课,势必会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又消化不了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校采取了分类、分班、分层次教学,使得每一类、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好经济数学这门课程,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的抽象性。这是由经济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它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蕴涵在事物内部的规律用抽象的符号和式子来表示。这势必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很大的难度,经济数学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在经济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照书本讲解抽象的公式、定理,而是应该采用理论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适当增加经济方面生动形象的实例,用浅显的数学和经济学语言表达抽象概念,采用示例法来降低阐述理论的难度,变枯涩为有趣味,变高深为通俗,充分向学生展示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使同学们充分认识数学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生习数学的积极性。其次将经济数学的教学与金融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即由具体的实际经济问题引出数学概念,强化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用性,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今后的经济工作与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提高他们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再次对教材原理论体系进行改革。根据实际需要重新编制教材,改变目前《经济数学》教材重理论而轻应用的状况,增加一些与当前经济学相关的实用性内容,教材的深度、广度和份量上尽量符合专业教学计划的需要,与当今时代的经济需要紧密结合。将比较典型的经济数学模型及应用编入到教材中来,运用数学知识建立《经济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对经济的运行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掌握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估计、优化、检验、决策等作用,使数学的学习变成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而不是累赘。

思维的逻辑。经济数学的逻辑性推理性很强,前后内容之间联系紧密。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经济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科学生比起来相对弱些,还有大部分经济类院校的学生是文科类的学生,这就更加大了学习经济数学的难度。这就要求,首先,教师讲课时思维必须很清晰,语言表述很精准且通俗易懂,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办法,适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一年的高数学习过程中即学到所需的知识,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他们以后所要从事的专业会有很大的帮助。金融类院校的学生学好经济数学,除了要掌握一些计算的方法公式外,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经济数学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与研究中形成一种理性的思维问题的方式。任务的繁重性。一般说来,在每一所经济类院校中,数学的教学任务都是很繁重的,每年整个数学组的教学工作量不少于全校教学工作量的十分之一。大学学习特点不同于中学,中学教学时。老师往往对一个问题会翻来覆去讲好几遍。一次没理解或学生偶尔开了小差,后面还可跟上。大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教师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不可能停下来等学生。如果学生不及时跟上学习进度。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另外,有不少学生进校时都抱有这样的心理:认为自己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跨人了大学的殿堂,是应该自己轻松轻松、玩乐的时候了。在这样的心态和情形下。加上学生觉得高数课程枯燥乏味。学生往往上课心不在焉、作业抄抄马虎了事,甚至可能经常无故缺课。“树弯了就难以扳直”。所以教师在第一次课,最好用一定的时间向学生说明他们进入大学是人生新的旅程。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的学习关系到他们一生的造诣。同时,向他们阐明大学学习的特点。他们必须转变观念,及时改变中学里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谁转变得快,谁就能跑在前面。另外,教学时数偏少,教师普遍感到学校给的教学时数不够,大多教师都要额外补课才能完成。学生大多反映数学教学进度过快,教师缺少针对学生情况自由操作的余地与空间。加上现在扩大招生后,学生数学基础的差距加大,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基础差的同学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自暴自弃。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不应该在思想上歧视他们.更不能在言语上打击他们,而应该积极鼓励他们。有过教学经历的老师还可结合以前进校基础差的同学能顺利通过高数考试的例子来激励他们,同时在讲课中要适当照顾到这部分学生。平时在答疑中也注意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多提问题,并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操作的重要性。有许多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习惯以学习文科的思维方式来学习数学———喜欢看书.而不动手去做题。有不少学生经常抱怨,上课听懂了,看书也能看懂,但就是不会做题。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学生在思维上的“惰性”,未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所以教师在经济类专业的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动手能力。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2l世纪要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作为经济数学教师,不应该是教学生死记硬背公式,依葫芦画瓢似地解题,而应该注重经济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一方面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不但可以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势的负作用.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打破自身的思维定势,教师的思维定势有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刚开始犹如稚嫩的幼苗,经不起狂风暴雨,他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和培养才能茁壮成长。总之,搞好经济数学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全体经济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班主任和学生的积极配合。针对金融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环节有效结合,发挥经济数学的应用特色和工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经济数学为经济服务的特点,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经济数学知识参与经济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应用技能,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优秀的经济类“应用型”人才。

第2篇

庄新田,男,汉族,1956年生,吉林四平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曾先后获得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工学学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1992―1993年公派日本关西大学经济学部留学,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辽宁省理财规划师协会副会长、辽宁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和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二、研究领域

庄新田教授近年主要从事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涉及证券市场投资与管理、结构化金融产品设计、行为金融、资本市场复杂网络、供应链金融优化等领域。

三、研究成果

庄新田教授近年在中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10篇,SSCI检索2篇,EI检索25篇,CSSCI检索80篇;主持国际学术会议一次,率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三次,特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辽宁省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1项、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计划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9项;出版专著7部,主编教材6部,翻译教材3部;东北大学精品课《金融工程学》负责人、辽宁省精品课《金融工程学》负责人;东北大学优秀教师、东北大学教学名师。

四、主要论著

1、金融工程――预测、优化与控制(合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商务与管理统计(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3、证券市场分形结构及其复杂性(合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投资管理(21世纪高等院校专业课系列教材)(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5、金融工程学(新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6、证券投资分析(新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专业课系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7、商务与经济统计(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8、金融工程学――原理、工具与应用(新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

9、金融与精算数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10、证券投资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1、我国股票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研究(合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习题集(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13、金融企业激励与风险管理(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14、基于多重分形的金融市场复杂特性分析及应用(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15、复杂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创新合作与创新扩散(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16、金融市场投资激励机制(合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17、基于动态知识互补的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研究,科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18、基于心理契约的基金经理激励机制分类设计,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第3期。

19、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domestic mutual investment of China based on the cross-share-

holding network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1(4).

20、复杂网络视角下的我国股票之间信息溢出研究,运筹与管理,2012年第5期。

第3篇

[关键词] h指数;被引次数;幂律;不同学科

[中图分类号] G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75-4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or’s H index and citation count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hor’s H index and citation counts in library information, mathematics, material science, basic medicine, finance, psychology, polit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was analyzed, the diversity existed in their Power Law relationship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discipline, its theoretical or applicable tendency. In addition,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H index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citation counts was also linked to the academic scale.

Keywords:H index;citation count;power law;different disciplines

1 引言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对作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方面一直为科学界,尤其是科技管理界所关注,例如科技人员的学术成就和对学科的贡献可以采用传统的发表文献的数量、文献的被引次数等指标,以及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衡量。

作者的h指数作为评价作者科研成果的一项新颖的指标,是对科学家个人科研成就的评估,是反映作者科研工作的累积指标,它建立了发文和引文的关系,衡量了学者的数量和影响[1-3],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邱均平教授等人利用h指数来评价我国的图书情报学学者的个人绩效,同时考察了h指数与传统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经过比较分析发现h指数与作者的总被引次数具有强烈的相关性[4];指出了作者的h指数与论文被引次数c之间具有形如h=cb的幂律关系[5];另外还有将h指数引入到大学评价中,比如计算了我国部分重点大学的h指数,结果表明大学的h指数与被引次数c之间确实具有一定的拟合关系[6];相关的研究还包括,例如以国内39位经济学领域中的高被引学者在1994-2008年间的被引用情况作为依据,分别对每位学者的h指数进行计算,并且探究了作者的h指数与其总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等[7],本文是希望对不同学科或者是不同研究领域中的h指数与被引次数的关系进行考察,目的是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学科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是作者的h指数与作者的被引总次数之间的关系随学科变化情况的经验认识,希望得到关于两者拟合关系的初步的规律性结论;二是作为作者h指数与作者被引次数之间关系的组成部分,这里还希望对作者的h指数最大值与作者被引次数最大值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影响进行经验考察。

2 数据的获取与拟合

2.1 数据来源

本文首先选取了图书情报学作为研究对象,在CNKI数据库中所分类的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中,统计了截止到目前发表文献量以及被引次数较多的前50位学者(按发表文献量排序),并在CNKI的引文数据库中得到这些作者的h指数,进一步建立作者的h指数与作者的总被引次数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其中给出了两者的拟合关系,并给出了相应拟合关系的判定系数,其中横轴为作者的被引总次数,纵轴为该作者的h指数。对于其他学科例如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以及人文社科中的其他学科的情况,采取了相同的处理方法。

2.2 数据处理

笔者在统计的过程中,注意到高被引次数的论文中有作者重名的情况,由此可能会导致统计结果的不确切,为了减少数据不准确所引起的偏差,在生成散点图以及趋势图时,作者重名情况未包含在内。

2.3 数据拟合

表1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分别考察CNKI所划分的基础科学、工程科技、医药卫生科技以及农业科技的情况,考虑到数据量的问题,仅选用这些分支学科中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领域作为考察对象,分别为数学、材料科学、基础医学、畜牧与动物医学。其中数学是最传统的基础科学;材料科学是工程科技中目前发展态势良好,研究相对活跃,且引文量相对较高的分支学科;基础医学是医学门类的基础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是医学发展的基础;而畜牧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环节,畜牧与动物科学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诚然,这些学科客观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选取这些学科作为考察对象,也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选定对象后,对其中的作者总被引次数与其h指数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如表1,数据统计时间截止为2011年5月。

由以上研究不难发现,作者h指数与作者的论文总被引次数确实有较强的相关性,而且这种关系用幂函数进行拟合时具有较高的判定系数,由此从直观上可以有形如h=acb的近似,另外也注意到在不同的学科中a和b的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用相同的方法研究人文社科领域,是为了进一步分析了人文社科中除图书情报学领域之外的其他分支学科,从而进一步验证上述的幂函数关系,分别选取了金融学、心理学以及政治学这三个学科作为代表来进行考察。金融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发展较为迅速,发文量和引文量都达到较高水平,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人文社会学科,其h指数和作者被引之间也能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金融学中y=0.246x0.599(R2=0.833),心理学y=0.443x0.532(R2=0.814)。

选取政治学的原因是注意到该领域的学科边界相对比较明确,从而作为一个特殊对象进行考察,事实上,与边界相对模糊的学科相比,这种学科界限的明确性也使得该领域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论文绝对数量以及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都会相对有所下降,因而在统计结果中,由于学科自身的发展状况等因素,有可能暂时无法明确体现作者h指数与作者的总被引次数之间的一般性规律,实际结果表明,h指数与总被引次数表现为弱的幂函数相关性,其中判定系数仅为0.567,结果如图2所示。

所以,这是否能够说明,考虑到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学科边界等因素,作者的h指数与作者的总被引次数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表现为已有研究中所得到的幂函数关系,甚至能够反过来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对学科的性质及发展状况进行表征。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作者的h指数与总被引次数之间的拟合关系的确有学科影响因素

3.1.1 拟合系数a与b对学科因素的敏感程度不相一致。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在作者的h指数与作者的总被引次数c之间能够呈现出一定的幂律关系,并且幂指数b大于0小于1,这表明论文总被引次数C的增量对于h指数的增长具有效应递减的规律,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科又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能够注意到大部分学科幂指数b在0.5左右,而系数a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初步估计对于不同的学科,作者的h指数与作者的论文总被引次数之间的这种幂律关系应当能够反映不同学科的属性,假定用A表示学科因子,那么应当有h=acb=a(A)cb,其中a是A的函数,这样从直观上,不同学科的h指数与总被引次数的关系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或者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科归一化处理之后才能进行比较,相关的研究包括,尝试创建期刊h指数的归一化换算公式,试图将不同领域的期刊的h指数进行归一运算,以实现不同学科间h指数的比较[8]。

3.1.2 幂函数相关性的强弱与学科的发展阶段有关。作者的h指数与作者的总被引次数之间的关系应当与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的发展水平有关。例如数学,基础医学,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相对较为成熟,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论文的绝对数量都相对较多,幂律关系表现得比较明显,两者之间的幂函数相关性相对较高,判定系数也分别达到了0.867,0.860,以及0.833,而对于那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科,研究人员与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且影响力相对也相对较弱的情形,幂函数相关性就表现得相对较弱,由此是否意味着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萌芽、发展、成熟等时段的作者h指数与被引次数的关系也会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3.1.3 拟合系数a与学科的理论或是应用性的侧重程度有关。需要注意,作者的h指数与总被引次数之间的关系应当还与学科的理论或者是应用的倾向程度有关。或者说,在假定两者之间服从幂函数关系的基础上,则至少应当有A=A(t),其中t表示学科侧重理论性或是应用性的程度,从而t不同,反映为系数a也会有所差异,从直观上可以有这样的原因,例如论文的理论或应用的性质也会从时间上对h指数的增长速率有所影响,比如一般理论性质的文章可能会具有较长时间的引用期,文献的衰老速度较慢,而通常的工程技术类论文则偏重于实验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从而往往被引用的是该领域中前沿的技术知识,文献的老化速率则相对较快,而这些会直接影响到文献被引次数在文献中的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此学科的理论或应用的倾向会对幂函数的系数,也即拟合函数的系数等产生影响,或者说作者的h指数与其总被引次数的关系能够对学科的理论或者是应用性倾向给予一定的反映。

3.2 作者h指数与作者被引次数的最值关系的学科影响

3.2.1 学科变量的选取。h指数与被引次数的关系随学科的不同会有所变化,还可以借助中间变量(相对于上述对两变量的直接拟合)来进行考察学科影响因素,例如研究人员的数量,该数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相应学科的学术规模以及活跃程度,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在不同学科中的h指数与研究人数的关系,以及被引次数与研究人数的关系。由此,笔者整理了上述不同学科的作者h指数的最大值、作者被引总次数的最大值,以及各个学科的博导人数,用该人数大致反映该学科的研究人员的数量,并以研究人数作为横轴,h指数与被引次数的最大值作为纵轴,给出两者随不同学科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由于作者被引总次数最大值与h指数的最大值相比往往不在同一数量级上,所以采取将前者除以100以便进行比较,而且除以常数也不会改变被引次数与研究人数的关系,以及与h指数的比较。另外,在图3-1中,学科从左至右依次为政治学、图书情报学、心理学、材料科学、金融学、基础医学以及数学。

3.2.2 两变量的最大值随学科变化的趋势不相一致

从图3中能够看出,作者h指数的最大值与被引次数的最大值随研究人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也能够注意到两者随研究人数的变化趋势从直观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在研究人数较低的区域,例如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人数仅为75,该领域的h指数的最大值为34,在所列学科中处于较高的区域,而最大被引次数/100却只有19.62,处于较低的范围,不严格地,被引次数较低,h指数却较高说明了该领域的引用集中性,或者说这说明了该领域具有的小学科特性,在研究人数较多的区域,h指数与被引次数的最大值均处于较高的区域,由此,h指数与被引次数的最大值随研究人数的变化并不一致,而这种变化趋势的不同也正是研究人数的不同或者是学科差异的反映。需要指出,严格地探讨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需要进一步调整以及扩大数据范围以检验由这种直观考察所得结论的适用性。

4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h指数与论文总被引次数之间在不同的学科中大都存在着形如h=acb的关系,其中0

a与b不大于1说明了作者总被引次数c对于作者h指数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小。在不同的学科中,h指数与作者总被引次数之间的幂函数相关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拟合系数的差异,特别是a值的不同,这应当与学科的发展阶段、理论及应用的倾向有关。

另外,作为对h指数与被引次数关系的补充,对h指数与被引次数的最大值随不同学科的变化情况也进行了考察,其中变化趋势的不一致能够体现学科因素的影响,与学术规模偏低的学科相比,在规模偏高的学科中,h指数与被引次数的最大值可能会具有更强的正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Hirsch J 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NAS,2005,102(46): 16569-16572.

[2] Ball P. Index aims for fair ranking of scientists [J].Nature,2005,436(7053):900.

[3] Egghe L. How to improve the h-index [J].The Scientist,2006,20(3):14.

[4] 邱均平,缪雯婷.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国学者为例[J].科学观察,2007(3):17-22.

[5] 高小强,赵星.h指数与论文总被引C的幂律关系.情报学报,2010(6):506-510

[6] 万锦遥花平寰,赵呈刚.中国部分重点大学H指数的探讨[J].科学观察,2007(3): 9-16.

[7] 许新军.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以经济学领域高被引学者为例.情报杂志,2008(10):22-30.

[8] 周英博.国际基础科学领域核心期刊h指数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8.

第4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学习建议;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95-03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中国之后,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从“推广普及”阶段到“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提高阶段和应用研究的推广阶段”,再到“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阶段”[1](李子奈,2008),其经历了与传统经济学内容的不断磨合,直到完全融入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网络以及学术交流的国际化都为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普及和不断创新又为提高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纵观国内外应用经济学研究成果,其中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作为主要分析工具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主要经济管理类期刊中,以计量经济学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比已超过50%。计量经济方法在应用经济学及管理学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增加和普及,使得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理论课程[2](洪永淼,2007)。计量经济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在使用广度上在国内都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且其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已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或认识上的误区,尤其是在部分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中,这些问题可能直接导致结论的错误,进而使一些学者开始怀疑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多讲授和传播计量经济学知识的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试图从本质上改变这一现象[3](李子奈,2009等)。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多年教学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当前研究生(尤其是非数量经济学专业)在学习和使用计量经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本文研究的背景;第二部分将归纳目前部分学生,尤其是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一些博士研究生在计量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无论是在经济理论的科学研究中,还是在经济问题的实际分析中,采用计量经济方法解决问题已成为一种趋势。很多学生为了赶上这趟“潮流”,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积极地开发和使用各种前沿的计量方法,而忽略了模型需要满足的一些外部条件,例如模型设定的假定、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模型的经济意义等。本部分将主要归纳几个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第一,计量软件的多样化,弱化了学生对很多基础计量方法的探究。随着计量经济方法在经济分析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开始注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使用计量方法,尤其是前沿的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量方法的相关软件也越来越丰富,促使其应用变得更加普及。然后正是这种软件的多样化和智能化,弱化了很多学生对计量经济方法理论基础的探究,如模型估计前一些必要的检验等。很多研究生在使用计量方法时,只是简单地将搜集到的数据输入到一个类似“黑箱子”的软件包中,然后就可以直接得到结果。

第二,过分强调计量方法,而忽略了经济理论。与第一个问题不同的是,还有部分学生也许对计量方法使用得很好,但是他们却忘记了自己更应该是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时,缺少必要的经济理论支撑和分析。众所周知,目前在国内一些经济类核心期刊中,超过50%的文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这种现象使得更多的研究生喜欢在论文写作中加入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当很多学生陶醉于学习和应用各种先进的计量方法分析问题时,在另一方面他们却忽略了也需要阅读大量经济学、金融学或财政学等与本专业理论相关的文献或教科书,进而缺乏对实际经济现象深入的观察。因此也许他们可以采用计量方法得到非常合理的结果,但他们根本无法对结果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可以在大部分硕士生的写作中看到——很多的结果图表,文字却很少,看上去更像一个经济学的实验报告,而不像一个学术论文。这正是由于很多学生片面追求计量方法的前沿性和复杂性,而忘记了计量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如果计量模型的使用和结果分析离开经济理论的支撑,则变成一堆枯燥的数学符号和漂亮的图表,而无法体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真正地位。

第5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中美贸易差额 汇率升值 实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些年来,中美贸易发展迅速,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政府和企业普遍认为人民币低估现象严重,很多经济学家如克鲁格曼认为人民币低估使得中国在向世界出口商品的同时也出口了大量的储蓄,导致了世界经济增速的下降1.5%,但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美贸易的关系究竟是如何的还是未知数。对于改善中美贸易关系,调整人民币汇率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这一问题到底如何解决?本文笔者就此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意见。

(二)文献综述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之间浮动汇率一直是困扰贸易发展的因素。Clark(1973)经过研究证明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有着负面的影响。之后还有很多中外学者就此话题得出不同的结论。Frankle 和Wei Shangjin(1993) 用截面数据得出汇率波动对亚洲国家出口有明显的负相关性。与之相反,如果生产厂家可优先于汇率进行调整,则汇率浮动又处于贸易进行,此种说法的代表为De Grauwe(1992)和 Eckwert(1999)等。

国内学者魏巍贤(1997)对1978-199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ADF检验得出出口与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李海菠(2003)采用协整分析,Grander因果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1973-2001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等关系,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欧元之父”蒙代尔(2003)提出了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无必然联系。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纽约汇丰首席货币分析师马克张德勒等业界人士也纷纷表明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投机过热,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致命的打击。此做法不仅不能缓解其他经济体的紧缩压力,反而使东亚变得不稳定。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影响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而且从历史上看,之前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汇率浮动与中美贸易的关系,但是他们选取数据较早,收到很多政策性决策的外部影响,研究结果不能说明最新近的情况。因此,本文笔者选取了2005-2010月度数据为区间的样本:中美贸易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局()将中美贸易额做差得出净进口数额(单位:亿美元);以美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汇率中间值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和BIS国际清算银行();以2000年1月为基期100的美国CPI来自U.S. Department of Labor: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原始数据是以1982-84=100的,将其换算为2000年1月为基期的数据。中国的CPI来自国家统计局(),从而计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4.1)

其中:REER 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ER为中美双边名义汇率。为美国物价指数,CPI为中国物价指数。

(二)模型说明

为了证实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不均衡情况的关系,本文仅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美贸易进出口额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由于中美贸易额数据有明显的季节性先做了季节调整,得出数据LOG(NX)再进行计算,所用模型公式为:

(4.2)

其中NX代表中国对美国净出口月度数据,REER为之前所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

(三)实证分析

1、ADF单根检验

对中美净出口额进行季度调整后为LOG(NX_D11),实际有效汇率进行ADF单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4.1

有上述结果可知,LOG(REER) 和LOG(NX_D11)对于一阶差分前在1%显著水平上非平稳。经过一阶差分之后,LOG(REER)和LOG(NX_D11)都是平稳的了。所以,人民币实际汇率,中国对美净出口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模型中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因此,进一步检验他们是否有协整关系,即是否有长期且稳定的均衡关系。做LOG(REER)对LOG(NX)的协整回归方程并对u进行ADF单根检验表现平稳,因此得到方程为:

(4.3)

(-0.0918) (2.2699)

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残差平稳。因此,从2005-2010年数据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美净出口额长期协整关系存在。方程4.3结果显示实际汇率和净出口为正相关关系,且从t统计量上来看关系较为密切。LOG(REER)的系数为1.1091表明当实际汇率增长1%时,净出口额增长1.1%。这与平常的认识相符合:当实际汇率上升的时候,即人民币贬值,出口增多,进口减少,导致净出口额增加。

3、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将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短期与长期的影响结合起来,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短期情况。经修正后的模型如下:

(0.8517) (1.9533) (-3.7606) (-1.2342) (-2.4210)

在此模型中,ECM为误差修正项,其前面的系数说明了短期均衡关系脱离长期的时候,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的速度。其他的差分量的系数说明了其短期波动对中美净出口短期变化的影响。

方程4.4中,修正项的系数为-0.2165且t统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说明这种长期影响将持续发生作用。从t统计量上看,在10%水平上显著,能够较好的解释净出口变化量,其系数为1.6430,表明实际汇率变动与净出口有正相关系。

三、政策建议

(一)政策建议

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国实际国情来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关键在于如何因势利导,采取正确的对策,利用正面影响,克服负面影响。即使汇率升值有可能影响净出口,但是一国的贸易并不完全取决于汇率,而取决于产品,技术和生产力提高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压缩。

基于事实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适当根据国情调整汇率水平

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迅速发展状况,对比日本经验教训,我国应采取相对平稳的,分阶段的名义汇率升值方式,而非过于干预导致最后被迫大幅度升值。将直线升值方式转变为上下浮动的升值趋势,在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外贸政策上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不利地位,我国应利用国际协调机制促使发达国家消除壁垒,开放技术市场,建立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通过外贸,投资等宏观政策手段调节实际汇率的变动。

2、加快出口企业转型

在内部需求没有形成而外部需求突然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正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出口大多是制造和加工业,靠着低廉的劳动力,我国出口额一直维持着大幅度增长。然而近些年来巴西,墨西哥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外加人民币升值的负面作用,劳动力优势降低,我国出口商受到严重威胁。高污染、高资源消耗和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远远没有高新技术产品获益大。我国应借助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大力发展国内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弱化生产环节,加快出口企业的转型。

3、不断完善浮动汇率制度

根据蒙代尔三角理论:一国不可能使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资本项目开放三重目的同时实现。我国是一个经济和政治的大国,不可能放弃货币政策的,因此只能通过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的管制以适应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逐渐增加,客观上要求其他两项政策进行调整。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保证货币自主性前提下,应逐步放松资本管理,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健.金融学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静,汪寿阳.人民币均衡汇率与中国外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劳伦斯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第三版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钟武台.人民币升值能缓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么?.金融观察,2013(2)

[6]魏巍贤.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统计研究,1997(5):63-65

[7]李海菠.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世界经济研究,2003(7):42-47

[8]蒙代尔,一生的经济学家:兼论人民币汇率政策.上海证券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