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计量经济论文

计量经济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7 18:00: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计量经济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计量经济论文

第1篇

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近30年来,信息技术制造业作为关联度和带动度极强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美国和日本,韩国和台湾,信息技术产业已取代传统产业,成了国民经济中最大的支柱产业。现代信息产业已跃居美国头号产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出口已占出口总值的40%。中国信息产业近10年来年均增速达到32%,大大高于其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对传统产业的设备进行改造,促进了传统产业的结构变化,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总体来看,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已渡过了早期的制造业代工的阶段,进入了以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驱动产业升级的新阶段。

在创新理论中,技术创新主要是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单位产出的投入。相比较而言,产品创新更为重要。在产业层次,R&D的大部分是用于新的、质量更高和性能更好的产品创新而不是工艺创新。例如瑞典工业R&D总量中,75%-90%用于产品创新,美国为68%,日本为36%。无论是何种创新,其最终影响必须体现在产品或服务上,才能对创新予以真实和准确地评价。在本文研究中,技术创新的内容遵循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思想,技术创新表现为企业或产业对现有技术有效组合运用、创造和吸纳各种新技术知识,向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本文重点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增长的贡献和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第二部分定义了技术创新的指标和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增长的实证框架。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近十年来信息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增长的速度。第四部分检验了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与信息技术制造业产出绩效的相关性,重点分析了R&D投入对产品和产出增长的影响。第五部分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信息技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百分比衡量的R&D投入强度是影响信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第六部分对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增长进行了国际比较。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2指标体系与分析框架

中国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参考了OECD的产业分类标准,确定了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用品制造业界定为信息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使用投入和产出二类指标进行量化。投入指标包括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二种,经费投入分为R&D总经费投入,R&D内部经费投入,新产品研发投入,技术改造投入和技术引进投入五个指标。技术创新的产出指标也使用了五个指标。一是以新产品产值作为技术创新的实际产出。在我国的统计体系中,新产品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新产品所实现的收入,代表了所有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或相关要素的最终产出。二是以出货值作为技术创新的相对产出指标,它是衡量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指标。三是以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潜在产出指标。专利是创新的一种成果,代表了发明创造实现商业化的潜在机会。四是产业的总产值,衡量产业的生产能力。五是产品销售利润,表示产业获得收益的大小。分析所采用的指标及其含义下表1。

实证分析应用了Pearson关系矩阵检验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法辨别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建立技术创新与产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回归方程,确定技术创新对新产品产值、产业的产出增长和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3技术创新投入与增长绩效

3.1中国的信息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信息制造业1995年R&D总投入为30.2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占8.9%,企业投入占80%。2004年总投入增加到428.47亿元,政府投入比例下降到2%,企业投入比例上升到87%。10年R&D总投入增长了14.1倍,增长速度远高于其它行业。其中,1995年政府投入信息技术产业的R&D经费为2.78亿元,2004年增加到8.37亿元,增加3.1倍。企业投入从24.85亿元增加到317.17亿元,增长了12.76倍。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产业的R&D投入一直以企业为主导,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企业从销售收入中的投入。

数据来源:2002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5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在产业的技术创新的构成中(见表3),从事创新活动的机构数量从1995年的964个下降到2003年的537个,但2004年恢复到847个,处于不稳定的变动状态。但参与技术创新的总人数则不断增加,年均增加8千多人。从事技术创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也增加了5万多人。各种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比例变化非常明显,从1995年到1997年技术改造经费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到了2004年比重最小,而新产品研发经费和内部经费从1995年的比重最小发展到了2004年所占比重最大。2004年,这两项投入占到了全部经费的85%左右。技术创新投入在9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以技术改造和引进为主,而从2000年以来则明显转移到R&D和新产品开发。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制造业正在经历从技术引进和改造向自主创新变化。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2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

统计出版社,2003。2005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2信息技术制造业的产出增长和经济绩效

1999年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总产值为2536亿元,产业附加值为636亿元,实现利税186亿元。到2004年,总产值达到22699亿元,产业附加值为4592亿元,实现利税1031亿元。十年间,总产值增长了8.9倍,年均增加2000亿元,附加值增长了7.2倍,年均增加395.6亿元。利税增长了5.5倍,年均增加84.5亿元(见表4)。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非常明显。占中国经济产出约10%,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中的重要产业。

而反映技术创新成果的新产品产出,在1999年的产值为537亿元,占整个产业产出的20%,到2004年占整个产业的产出比重虽然只上升了5%。但销售收入则从387亿元增加到5368亿元,增长了13.8倍,年均增加498.1亿元。实现利润从44亿元增加到382亿元,增长了8.7倍。由此比较,新产品的经济绩效明显优于整个产业。

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出口份额也在逐渐提高,1995年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出货值为931亿元,到2004年增长到14106亿元,10年间增长了15倍。出口份额也从1995年的38.2%增长到2004年的69.4%,我国高技术产业在进出口一直出现逆差的情况下,但从2004年开始改变,第一次出口超过了进口,反映了我国信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也是我国近几年了整个高技术产业科研投入不断加强,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结果。

以产业增加值/产业就业人数计算劳动生产率,自199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速高于制造业1.7个百分点,达到20.5%。自1995年以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5倍,电子计算机及办公用品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8倍。2004年二个产业的生产率分别达到11.1万元/人和14.8万元/人,远高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也高于其他三个高技术产业(见表5)。

,各种经费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新产品产值的相关程度都非常高,可以确定各种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对新产品产值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由于各种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之间的相关度也非常高,如果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则会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使方程解释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分别对每一个指标采用一元回归方程。第二,以上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虽然显示变量之间的相关度很高,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如果直接建立回归模型很可能产生伪回归问题。另外技术创新的经费和人力资本投入并不能马上产生效益,而是有一定的时滞。由于存在这些问题,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样本选取时间长度为1995-2004年,则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结果如表7和表8。

结果显示,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只有新产品研发经费(X3)对新产品产值(Y3)的Granger原因比较明显。而在滞后两期的情况下,只有R&D内部经费(X2)对新产品产值的Granger原因比较明显。这说明新产品研发经费只要一年就可以产生效益,R&D内部经费需要两年才能产生效益。而由于只有10年的数据样本,Eviews无法计算滞后三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强弱程度,因此无法衡量X4、X5和X6产生效益的滞后期和效益大小。所以本文只对R&D内部经费投入、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和新产品研发投入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

4.2R&D内部经费(X2)投入对新产品产出增长的作用

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方程采取自变量滞后两期的形式:

lnY3=a2lnX2(-2)+b2(2)

调整后的样本为:1997-2004,调整后样本数为8,回归结果为:

lnY3=0.550lnX2(-2)+5.665(3)

此方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很强,不存在序列自相关问题。回归系数a2=0.550,即新产品研发经费的投入每增加1%,能带动0.550%的新产品产值,说明我国信息技术制造业R&D内部经费投入的绩效比较低,而且还低于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的产出绩效

4.3R&D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为了分析R&D总投入对信息技术制造业增长的影响,选取R&D经费总额(X1)和R&D人员总数(X6)两个指标来衡量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以新产品产值(Y3)和工业总产值(Y4)两个指标反映产业的增长。由此建立测算这4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性方程为:

aY3+bY4=c1X1+c2X6(4)

其Pearson相关性检验的结果如表9所示:

通过上述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到:这4个指标之间呈高度正线性相关性,而且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可信度也非常高。可以初步判定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投入对产业增长的相关程度很大(X1和X6与Y3和Y4的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而且双尾检验结果也很显著)。但是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上述4个变量的任何两个变量之间都有显著的简单相关关系,而这种相关关系中夹杂了其他变量的影响,简单相关系数实际上不能完全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纯相关关系,例如新产品产值Y3受到R&D经费总额X1和R&D人员总数X6的影响,但是X1和X6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总人数X6肯定受到R&D经费总额X1的影响,同时X6也可能对X1起到制约的作用,所以为了确切反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偏相关系数检验法,即分别测算当把X6作为控制变量时X1与Y3和Y4的偏相关系数以及把X1作为控制变量时X6与Y3和Y4的偏相关系数,分别观察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产

业增长的影响,检验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当固定X6的影响之后,X1与Y3和Y4的偏相关系数较高而且统计结果的可信度也非常高(都小于0.05),而当固定X1的影响,X6与Y3和Y4的偏相关系数明显偏低。表明信息技术制造业的产出增长对R&D资金投入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对R&D人力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

为了建立回归方程的方便,利用SPSS分析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将两个投入和产出指标各生成一个主成分,作为衡量R&D投入和产业增长的综合指标,分别记为XI和YI。表10是XI和YI的生成结果:

可以看到,XI包含了X1和X6两个指标的98.387%的信息,生成的一个主成分YI包含了Y3和Y4两个指标的99.052%的信息,将这两个主成分作为衡量信息技术制造业R&D投入和产业增长的综合指标是十分理想的。由此,建立R&D综合投入对产业增长影响的回归方程为:

YI=a+bXI(5)

对1995-2004年的10样本数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为:

YI=0.995*XI(6)

由于常数项的检验无法通过,所以将其舍去。方程(5)的结果显示,在信息制造业中,R&D综合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拉动约0.995个单位的产业增长,这个数值没有超过1,可以认为,信息制造业的R&D投入的绩效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由此可以得出四点结论:1、在所有投入因素中,R&D内部经费的投入和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产生收益的时滞较短,见效最快;而技术引进经费、技术改造经费和科技人员投入产生收益的时滞较长,至少在3年以上。2、在投入产出绩效方面,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优于R&D内部经费投入。3、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经费中能够产生短期收益的经费所占比例较大,说明自主创新产生收益的见效时间最短。而投资于见效慢、周期比较长的技术创新经费所占比例较小。该产业最有效的技术创新方式是加大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虽然对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产生收益的时滞比较长,但在长期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4、R&D综合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拉动约0.995个单位的产业增长,这个数值没有超过1,该产业R&D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不高,是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缺陷。

5R&D对产业的竞争力的影响

选用行业产品销售利润PR作为衡量行业竞争力的指标,用R&D经费总额X1,科技活动人员数量X6以及专利申请数Y1,新产品产值Y3作为衡量行业R&D综合能力为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lnPR=a1lnX1+a2lnX6+a3lnY1+a4lnY3+b1(7)

样本:1995-2004,样本个数为10,回归结果如下:

模型通过了D-W检验和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且模型的相关系数和调整后的相关系数都很高,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而且从整体上看,国际竞争力与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也很高。从变量情况看,主成分因子Z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T检验,表明模型中各变量与国际竞争力相关,但各变量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程度与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结果显示:R&D经费总额X1,科技活动人员数量X6以及专利申请个数Y1,新产品产值Y3都对信息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从主成分分析的总方差解释表可以看出R&D经费总额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高达97.61%,说明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R&D经费的投入是提高产业竞争力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

6技术创新的国际比较

6.1R&D投入强度的国际比较

由表12可知,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远低于发达国家,2004年全部高技术的R&D强度达到4.6%,比较显著的是航空航天制造业高达16.9%,同年,我国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约为1.9%,与制造业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普遍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普遍不如发达国家,核心技术掌握不够。与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各个产业的R&D强度均低于其它较发达的国家,许多OECD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都超过20%,差距之大显而易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化更加突出。跨国公司在本土投巨资对关键技术和部件进行研究和开发,而将高技术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了高技术产业高于制造业但是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只能采用委托加工方式配套生产外部设备或进行整机组装等技术密集度低的劳动,没有能力进行高强度的研究开发。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主要几个发达国家在信息制造业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上基本均高于20%,而我国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仅为5.6%,与投入强度最高的法国57.2%相差10倍;在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R&D的投入强度则以日本为最高高达90.4%,这也是日本近年来在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在世界上占有主要市场份额的原因所在,美国在该行业的R&D投入强度为32.8%,而我国仅为3.2%。虽然我国在电子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掌握的技术也比较落后,但是,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产业来说并不能按照传统产业的发展方法按部就班的来发展,如果这样将永远赶不上世界发展的水平,加大R&D的投入力度,结合世界分工合作的机遇使我们国家从后进型国家变成“赶超型”国家。

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OECDStructuralAnalysisDatabase,2005和OECDTheAnalyticalBusinessEnterpriseResearchandDevelopmentdatabase,2006.

6.2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尽管从1995年以来,中国的信息制造业以及整个的高技术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明显,这个差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落后,还与我们国家没有完全改变劳动密集程度高的现状有关系。在OECD国家的高技术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一般都在50千美元/人以上,而我们国家仅为13千美元/人,即使是发展较快的信息制造业中的电子计算机及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也只有17.9千美元/人。所以,无论是在整体的发展现状上,还是在行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拥有技术的先进程度上我们国家都与发达国家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也是我们未来发展中要全面重视的问题。

表13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单位:千美元/人)

7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影响,得出四点结论。一是新产品研发经费的投入每增加1%,能带动0.550%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研发经费只要一年就可以产生效益,而R&D内部经费需要两年能产生效益。二是R&D经费的投入比例直接影响产业的增长。在信息制造业中,R&D综合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拉动0.995个单位的产业增长,这个数值没有超过1,可以认为,信息制造业的R&D投入绩效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R&D经费投入总额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高达97.60%,说明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R&D经费的投入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四是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一般都高于20%,而中国平均仅为4.4%,相应地,劳动生产率也只有韩国的一半,与美国相差约9倍。另一方面,我国的R&D经费中能够产生短期收益的经费所占比例较大,而投资见效慢,投资周期比较长的投资经费所占比例较小,说明中国信息制造业的大部分企业对长期研发投资的力度较小,这同样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与技术的超越性升级不利。

中国经济发展正从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大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成为发展的重点产业。国家提出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和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制造业也列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如果只是停留在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上,那么中国的信息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将永远不能超过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只有通过加大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储备,放松产业管制和开放市场增加竞争,改进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促进国内信息化进程,才能完成中国从世界IT制造工厂变成世界IT创新基地之一。

本文的研究只是检验了技术创新投入对信息技术制造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影响程度,那么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究竟应该为多少才合适,在企业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有效率地分配技术创新资源,乃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摘要】基于Pearson关系矩阵、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本文研究了1995-2004年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6个关键指标对产出增长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R&D总投入增加1%,总产出将增长0.995%。新产品R&D经费投入每增加1%,能带动0.550%的新产品产出,新产品研发投入只要一年就可以产生收益,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则至少需要3年才能产生收益。技术创新对信息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子为97.60%,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与发达国家比较,R&D强度和效率较低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改善创新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并提高创新效率,是实现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从“世界IT加工厂”向“世界IT创新领导者”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产业R&D生产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谢勒F.M.技术创新:经济增展的原动力.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3.毕克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5.官建成,马宁,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出口行为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2):103-106.

6.李西尧,德国促进技术创新的举措,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9(8),25-26.

7.陆国庆,基于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创新模式,产业经济研究,2003(4)31-32.

8.王建华,赖明勇,中国工业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相对评价及实证研究,系统工程,1999,17(2),25-28.

9.许晶华,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2006,35-37.

11.Brecht,H.E.(1992),“Australia’sindustrialR&Dandforeigntrade”.AppliedEconomics,24(4),545-556.

12.Dollar.D(1986),“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italMobility,andtheProductCycleinNorth-SouthTrade,”AmericanEconomicReview,76(1),177-190.

13.DeBondt,R.(1996),“Spilloverandinnovative,activit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15(1),1-22.

14.Faber,JandHesen,A.B.(2004),“InnovationcapabilitiesofEuropeannations:Cross-nationalanalysesofpatentsandsalesofproductinnovations,”ResearchPolicy,33(2),193-207.

15.Guan,JandMa,N.(2003),“InnovativecapabilityandexportperformanceofChinesefirms,”Technovation,23(4),737-747.

16.GouZhongwen.(2006),“ITInnovationand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Industry,”ChinaCommunication,6,5-6.

17.Morkey,G.K.(1989),“R&DexpendituresandProfitGrowth.”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32(3),20-23.

第2篇

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与工具。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计量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1、选定研究对象

(确定被解释变量,说明选题的意义和原因等。)

2、确定解释变量,尽量完备地考虑到可能的相关变量供选择,并初步判定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

(作出相应的说明)

3、确定理论模型或函数式

(根据相应的理论和经济关系设立模型形式,并提出假设,系数是正的还是负的等。)

(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三)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

(先观察数据的特点,观看和输出散点图,最后选择相应的变量关系式进行OLS回归,并输出会归结果。)

(四)回归结果分析和检验

(写出模型估计的结果)

1、回归结果的经济理论检验,方向正确否?理论一致否?

2、统计检验,t检验F检验R2—拟合优度检验

3、模型设定形式正确否?可试试其他形式。

4、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五)模型的修正

(对所发现的模型变量选择问题、设定偏误、模型不稳定等,进行修正。)

(六)确定模型

(七)预测

多元回归模型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计量经济学范文赏析:

基于案例驱动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0100-01

一、引言

当前,计量经济学已在财经类和经管类专业全面开设,并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兴趣,对涉及到的数学推导更是觉得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对课程性质产生误解,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数学课,从而了产生畏惧情绪。因此,从教学角度来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案例驱动教学就是将实际案例展开,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使用所学知识“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什么”。

二、案例教学模式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的教学设计

以案例驱动,启发式教学,注重实际应用的训练。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进行案例设计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兴趣为主线,教师起到学习指引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应用方法,并学以致用,触类旁通,能够思考并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应用为着眼点,从简单到复杂,注意分散重点和难点,做到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具体有三个环节:第一步,每一单元以基本理论和实例分析为中心,尽量回避复杂的数学推导,只需明确重要公式推导的根本思想与基本方法即可;第二步,教学重点放在经济学理论在计量分析中应用上,即思维能力培养;第三步,计量软件的操作,以及结果的解释。

(二)案例的教学实施

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架构变为以“案例、学生、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架构。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应用锻炼。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施阶段,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应与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包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着重强调案例的导入、任务的驱动、分析任务、制定计划、完成任务、展示成果、评价交流等内容,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三)案例的教学考核

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考核应根据课程要求来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制定评价标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成绩的评价既要注意对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式中既要有任务阶段性评价,又要有结论性评价,应尽量突出对学生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总评成绩分为理论考试、实务考核、综合测试。同时,鼓励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在考核过程中体现了创新,可以加创新分。

三、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价值

首先,提高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融合数学、统计和经济知识的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案例实践教学中,可以把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案例的分析设计过程中,慢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其次,着重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把重点放在案例分析与模型设计上。为培养学生的模型设计能力、应用操作能力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由于案例提出的每个要求在知识点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同时学习要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逻辑关系。因此,分析案例要求的问题,学生能够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领略到每步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他们的计量经济学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参加了案例分析讨论的每一个环节,熟悉建立模型分析模型的全过程,积累建模的相关经验。

最后,提高学生模型设计的实际动手能力。逐步消除以纯理论教学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弊端,加强问题分析、模型设计和计量软件操作等重要过程的训练,克服害怕计算机操作的,碰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尴尬局面。案例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对知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主要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根据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计量经济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顺应培养人才的需要适时调整。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从理论知识、实践应用两方面科学的构建计量课程的内容体系。使学生初步掌握计量模型设计的基本知识、思想和方法,软件操作技能,并尝试通过自己建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创造条件。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力争提高教学的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潘义,邵一江,王丽丽.计量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7-80.

第3篇

计量是科学研究的技术基础。伟大科学家门捷列夫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在无限广阔的宇宙里,从天河到构成原子的最小粒子;从太阳与热核反应的高温到液氮装置的低温;从人们利用的电磁波到相距数千万光年的光源射向地球的波,都离不开测量。在这些科学研究中,人们使用各种计量仪器去测量物体的长短、质量的轻重、温度的高低、时间的久暂、光亮的明暗、电磁量的大小、电离辐射的强弱等。而其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可靠,则取决于所用的计量器具是否准确,量值是否统一。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是搞高能物理的,它从30年代后期开始搞这项工作,但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才发现在30年代的后期和40年代初期这个时间段内所做的高能物理测量工作,统统报废,究其原因就是高压的计量不准。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不仅需要准确的计量器具,同时更需要量限宽、精度高的计量器具,否则就会拖科学研究的后腿。先进的计量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提高计量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

2计量在国防现代化中的作用

计量在国防尖端技术系统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从武器的研究、设计、实验到定型生产都离不开计量。以人造卫星来说,卫星上天需要火箭载送,火箭的结构设计和制造离不开长度计量;原材料质量需要强度和硬度计量;燃料分析必须化学计量;运行方向和速度必须力学和时间频率计量;特别是重力加速度和振动计量尤为重要。有的关键部位的计量测试只要“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另外,有些参数还要求进行动态测定,如果测试不准,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失败。据资料介绍,美国在研制某航天系统时,由于高频率电压测试不准,导致连续四次发射失败,最后找到原因,加以校准,才获得了成功。尖端武器系统庞大、复杂、分工细、零部件多,因此,现代化的国防不仅要求计量的精确度高,同时更要求量值的完全统一。不如此,就不能保证武器系统衔接一致,协同动作。

3计量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靠什么指示降落;军舰在大海中航行,凭什么确定它的方位;钢水在高炉中沸腾,用什么测量它的温度高低;工业产品生产出来,用什么检验它的质量优劣……在这些领域内,人们就是使用各种计量仪器仪表进行控制。过去,人们把计量称为“工业生产的眼睛”,现在,计量已经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中枢”。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这对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1)保证产品质量。

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是分工细,协作面广。例如一辆汽车就有上千个零件,是由许多家企业协作而成。因此,如果没有准确一致的计量器具来保证,产品就实现不了标准化、通用化的要求,产品组装时就会出现因尺寸不一而“敲、打、锉、磨”,这既影响了生产效率,又影响了产品质量。在企业生产中,计量工作是质量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2)增产节约,降低成本。

产品和原材料在运转过程中需要计量其重量,检查其质量。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生产中人们常利用计量器具或计量器具的改进,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某钢厂冶炼合金钢的电炉车间,过去将一炉钢水炼好倒入钢包浇铸前,由于没有采用计量器具进行衡量,常出现因钢水过多而浪费,或因钢水不足而短锭报废,一年要浪费余钢或短锭1000多吨。后来该厂安装了行车电子秤后,当钢水倒入钢包时,行车大梁就显示出钢水的质量,这样每年既可节约电力,又能增产1000多吨合金钢。

  (3)保障安全生产。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计量仪器仪表准确与否,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而且有的计量仪器失准,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压力表被称为锅炉的眼睛,在工业生产上广泛应用,但要保证锅炉安全生产就必须正确使用压力表,并按照检定周期检查其正确性,否则就会产生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4计量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

在交通运输事业中,计量测试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对于提高交通工业产品质量和保证车船修造质量、车船装卸运输中的经济核算和节能的顺利开展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贸货运量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需要在港口配备必要的先进计量测试设备和科技人员,对港口的进出口货物进行质量把关和计量把关,从而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5计量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今天,科学种田的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要真正做到科学种田,计量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农业生产要达到“高产、稳产、高效率、低消耗”4个指标,就必须开展计量测试工作。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是科学种田首先要掌握的因素。对土壤的酸碱度、盐分、水分、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等要一清二楚,这就要搞好土壤普查,进行有关的计量测试工作,通过对土壤性能的测试,掌握其特性,实施农田改造,做到科学种田。

6计量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保障劳动者的安全,防止环境污染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工农业生产中,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都离不开计量测试工作。否则就有可能会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损害,使正常的生产秩序遭到破坏。

7计量在保障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中的作用

第4篇

1.社会服务不到位行政机构对于民营企业政策上诸多约束。目前为止,我国企业还没有完全的做到政府与企业分开的地步。以地方政府为代表,其重点对国有企业进行保护,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制定相关规定,打击竞争对手。除此之外,在我国也存在着许多的审批过程,这样的一些过程都是由政府来参与的,由其来进行最后的决定。政府的工作人员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就会把原本可能很简单的一个审批过程,变成一个冗余而过程环节过多的过程。地方政府的相关行为表明了其对于国有成分垄断地位的支持以及不顾大局最求使得自己获益,民营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还不得不接受政府在权利上面的压制,总的来看,政府对于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远远不够。地方政府采用审批过程复杂化使得民营方在审批的时候不那么容易,增加了其利益的牺牲,这让许多的民营方得不到一个良性发展。

2.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历程,相关的例子已经向我们证明,正确的对企业进行管理会使得企业的经济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效。对于我过的相关民营企业来说,采取家族式模式的有九成以上。然而,这样的一种方式,在诸如聘用人才、进行相关组织都包含了家族思想。尽管这样的方式对于建成民营企业有推动作用,在初期可以解决成本问题,同时使得企业凝聚力得到体现,但是当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这样的一种家族式方式会使得其难以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在近段时间内,尽管部分的民营企业都进行了相关的转变,然而对于一类概念的认知仍然是模棱两可的地步,这样使得相关问题的处理分不清楚。造成虽然作为企业家,对于现代化的概念不能做出完善的认知,无法形成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来处理民营企业诸方面的事情,让自己一个人来决定整个企业的未来,促使相关决策得不到平衡,故此以来整个民营企业的未来就决定于企业家的个人手中,时间一长,这样的管理理念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使得符合现代化的相关管理思想得不到体现,相信这也是当前民营企业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城市管理创新助推民营企业良性发展的策略

1.改进民营经济政策促进发展市场环境必须提倡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平等和自由竞争,然而要形成这样的情况,地方行政机构就必须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过多的进行相关干涉,对不充分的地方进行补正,明白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责任;除此之外对于垄断问题也必须进行改善,不能形成一家独大的情况,逐渐进行开放,追求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同时让国有企业的也进行相关的变化,进行重新的构建,将相关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并且加强实力建设,使其在新生产业也能拥有竞争力;执政机构也需要改变自身对于民营企业的看法,让自己能够为其服务而不是过多的监督,增加其认知度,最终做到保证民营企业也能够作为主力参与到社会的竞争中去,形成良性发展。

2.助推民营企业融资金融创新民营企业融资需要采用多元的方式来建立一个长期的制度。首先需要在各方面的贷款上面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同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各类银行应该对其建立更加牢靠的信任,并且制定相关的方法对其进行放贷。其次,可以采用捆绑发债的方法来对于民营企业进行帮助,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还可以增进企业间的信任,在信贷机构之间成立债券工作组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再者,进一步细化评定信用等级的制度,使得政府能够参与其中,进一步完善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使得不同的金融机构能够对于民营企业的当前状况以及信用等级能够及时的进行了解并且进行相应的帮助。应该试着像比较小的信贷机构寻求帮助,建立小型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组织,这样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进行发展,加快上市的进程,并且不断探索进行融资租赁的方式。最后,作为信贷机构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和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对于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帮助。

3.加强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建立以民营企业服务为重点,各层机关服务为基础,同时融合了社会中的各种服务群体、相关制度规章、能够高效进行运转的服务体系。发挥带头作用,建设相关团队,针对民营企业提出的要求,针对民营者拥有的技术条件以及当前的现状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以此为基础向民营企业做出一个有益于其发展的报告;建立相关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了企业的信用情况以及人才情况;加快完善政府相关的培训组织以及相关制度用于对其进行评估和督察,于此同时,颁布有前景符合民营企业的相关制度,使得培训的范围能够扩大化。考虑到技术层面的情况,需要健全民营企业相关技术设施的完全以及在制度上面进行保障,需要有关的政策进行支持。在商业行会的督促之下进行进一步的合作,使得民营企业得到更加完善的帮助。

第5篇

1.1工程质量的变化对M1的相关影响

大家知道,当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确定以后,工程质量做得越好。那么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材料也就越多,也就是说,M1的值随着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呈现不断增大的变化趋势。二者的函数关系呈增函数的性质。我们以工程质量做为横坐标。以相应泡M1值做为纵坐标可以做出M1随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增大的图象,在代表M1的纵坐标上有两个临界点A和B。其中A点表示,当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品时相对应的M1值,B点表示当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品时相对应的M1值。

1.2工程质量的变化对M2的相关影响

目前我国的工程预算定额和劳动定额部是以生产合格品作为计价依据的。与此相适应.我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也是以达到合格品作为交付使用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品的标准即可以交付使用而无需再加工返修;如果达不到台格品的标准则不能交付使用,必须进行返修或加固,使其达到台格品标准后方能交工。在返修过程中,工程质量越差,返修中需要投八的返修费用就越多;工程质量越好则需要投入的返修费用就越少,于是,M2的值随着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二者的函数关系呈减函数的性质。我们以工程质量作为横坐标,以相应的M2值作为纵坐标。可以作出M2随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减小的图象,当工程质量为合格品时,所对应的M2值为0,即无需加工返修,而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C则表示当工程因质量问题而必须推倒重建时所需要耗费的费用。很显然,C点所对应的M2值不仅远远大于A点所对应的M1值.而且也大于B点所对应的M1值。

1.3工程质量的变化对M的相关影响

现在我们来分析工程质量的变化对总的工程成本M的相关影响。如上所述.M=M1+M2,因此分析工程质量的变化对M的相关影响,就是要把工程质量的变化对M1的相关影响和对M2的相关影响合并到一起进行分析,为此我们把两个图象叠加起来。以工程质量作为横坐标。以相应的M=M1+M2的值做为纵坐标。

(1)当工程质量低劣。必须推倒重建时所需要花费的总成本最高,相当于图3中D点所对应的M值。

(2)随着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工程总成本呈下降趋势。这一下降趋努以合格品所对应的M值达到最低点。也就是说。当工程质量为台格品时所花费的工程总成本为最低。其数值等于图1中A点所对应的M1值。

(3)越过台格品所对应的最低点以后,工程总成本即不再下降。而是随着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呈现相应的上升趋努。其中对应于优良品的M值等于图1中B点所对应的M1值。很显然.B大于A,也就是说优良品的工程成本要大于合格品的工程成本。

2.结论与建议

通过阻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由于M曲线是一条下凹曲线,其最低点对应的工程质量是合格品,因此,从建筑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工程质量管理。应以达到合格品标准为其最优方案。有些企业管理往往错误地认为工程质量越差,相应的工程成本会越低,因此为了降低工程成本而不惜粗制滥造。工程交不了工再来返工修补甚至补强加固。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坑害了国家。而且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是有害无益的。

(2)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实行按质论价的经济政策。按质论价的经脐政策包括优质优价和劣质劣价这两个方面。由于优良品的工程成本要大于合格品的工程成本,这一部分差额必须通过优质优价的政策米使企业得到补偿。如果优良品与合格品价格一样,那么企业就会失去创优的积极性。所以,如果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品标准,就必须在合格品计价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幅度的资金付给施工企业,以弥补其多出的工程成本。根据我们的调查测算,这个幅度以5%左右为宜。另一方面,凡属不合格工程必须要返修或推倒重来,而且返修损失应列入工程成本由企业自负.如果不管合格不合格都能交工,实际上等于在鼓励企业粗制滥造。对于那些结构无隐患。也能满足使用功能.但观惑得分率达不到70%的“可用工程”,虽可不再返修。但必须实行劣质劣价,在结算时扣减相应的M2费用,其数值应相当予中线段e的长度。

第6篇

1.油井计量技术的使用现状

(1)分离器自动玻璃管计量法。这种方法一般是从分离器上面放置一个几十厘米长的玻璃管,然后同分离器接通,形成连通式的液体面测量计。进一步进行解析,这种计量方法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把分离器里带有一定重量的油和水释放到与之连通的玻璃管中,然后观察玻璃管中液面升高的高度,结合分离器里的油量,确定出玻璃管中的液体达到某个高度所需的时长,再估测出油井里石油的生产量。

(2)电极计量法。这种计量方法的使用要依据上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设定一个量油的标准高度,并以此高度为中心,向上、向下分别等距离地装置一个电极,在液面达到下方的电极时,专业计时设备会自动连通并计时;反之,当水位达到上方电极时,计时设备停止计时,并把液面由下方电极上升到上方电极所用的具体时长保存下来,然后可以根据上面介绍的那种方法计算出油井中的石油生产量。

(3)翻斗计量法。通常来讲,这种方式所需的计量设备由量油设备和计数设备构成,其原理为:每把一个翻斗装满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向外排油,然后通过另外一个翻斗继续装油,经由这种不断地循环过程来积攒油量。量油设备结构简单、计量的准确性较高是此方法的基本特点。

2.几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三相分离计量法。它主要是把油、水、气分开计量,我们知道进行分离后的石油含水量非常低(通常情况下最多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同时,石油计量的误差也将变小,所以含水量的多少基本没有影响。然而,这种计量方式需要的设备结构较为复杂、操作难度较大、耗费成本较高。

(2)两相分离计量法。这种方式只是把油井中排除的液体分为液态和气态,进而进行计量。此方法所需的仪器主要包括分离器、流量计和液体分析仪,流量计能够测算出油井中液体和气体的产出量,分析仪用来计算含水量。

(3)不分离计量法。这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所不同,它是经密度计、流量传感器等测出气体及液体流量,而不对油井中排出的液体进行分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相比另外两种计量方法,此方法的推广普及更具难度。

二、油井计量技术的原理及实例剖析

1.油井计量的原理

以“功图法”技术为例,这是一种根据抽油机深井泵工作状态和油井生产液体数量变化关系,也就是将定向井有杆泵抽油系统看作包括抽油杆、玻璃管、液柱在内的振动系统。

2.实例解读

我国某石油企业采用二级与三级相结合的地面集输模式,并且依照基本的地理状况,突破了以往的量油方式,转为采取更为灵活多变的计量方式,从本质上油田地面工程和油田生产之间的适应性。另外,此企业采用了油井计量软件等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使得油井计量技术更加现代化。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该企业建立起数量更多的区块、规模更庞大的油井组。

三、油井计量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现在国内油井计量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所呈现出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仪表化方。由于科技的迅速进步,加上各种流量计的广泛使用,油井产油量的计量操作将会变得更加简易,例如涡街流量计的使用;第二,更高的准确性。我国不少的油田都到了开发阶段的中后期,所以必须对油井的基本情况有更为确切的认识,进而为以后的生产、治理工作提供良好保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油井计量技术正向着高准确性进展;第三,更加迅速。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替越来越快,要想迎合日益加快的节奏,尽快减少油井产量的计量时间、加快计量速度势在必行;最后一点,自动化。全新的自动化技术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也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说,如何采取更加科学、自动化水平更高的油井计量方法进行快速计量,是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经济收益;会计收益;收益质量

收益是会计的核心概念,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会计信息使用者通常以会计收益为基础,通过计算每股利润、权益收益率等指标,对企业获利能力进行评价。在目前的企业财务报告框架下,会计收益尚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收益。有必要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并确定其信息质量特征,然后按照会计收益质量特征的要求,对现行的财务报告制度重新进行安排,如引入全面收益观,导入资产负债观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一、收益质量概念的提出

收益质量概念的提出源于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不匹配所产生的会计收益质量低下问题。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是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形式,前者是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后者是企业一定时期内期末净资产减去期初净资产的差额。经济收益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收益概念,只有通过一定的工具才能被表达出来。到目前为止,会计是唯一被人们公认的最佳的收益计量工具。但是,会计在表达经济收益的时候,往往受已有的会计观念支配,降低了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关联程度,从而降低了会计收益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收益

目前的会计收益仍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结果。会计收益从财务资本保全观念出发,强调已实现收入与相关历史成本的配比,体现的是“收入费用观”(交易观)的要求。现行会计实务遵循的原则仍然是,收益必须能够客观计量,并且还必须通过交易予以证实。会计收益具有以下特征:

1.会计收益以交易观为基础

根据交易观,只有经过交易检验的收益才能予以认定。在这一观念之下,会计收益的确认要遵循实现原则,企业收益被划分为营业收益和持产收益。营业收益的确定必须在商品或劳务销售等关键性事项发生以后,才能予以确认,而持产收益因为没有经过交易的检验,只能作为未实现收益而不予确认。

2.会计收益以分期假设为前提

会计收益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的,它是某一特定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所以,会计收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将当期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受权利和义务的约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便逐步与现金失去了直接联系。

(二)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是从实物资本保全观念出发,所体现的是以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全面收益观,因此又被称为“真实收益”。最早提出经济收益概念的当属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将经济收益解释为:在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费用。约翰·希克斯从经济学的角度将收益进一步表述为:一个人的收益是他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

比较而言,经济收益体现了企业收益的本质,使会计收益接近经济收益一直是会计学界追求的目标。

二、收益信息质量特征

随着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特别是预测价值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决策相关性的角度看,会计收益质量可以由会计收益的真实性、现金保障性、可预测性等基本的质量特征来衡量。

(一)真实性

真实性即可靠性,它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最主要质量特征之一,另一个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客观如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主要由中立性和可验证性两个次级质量特征构成。就会计收益而言,真实性是指会计收益能够如实反映企业收益的经济实质,即与经济收益完全相关联。为了保证会计收益的真实性,会计人员在运用会计原则,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应当不存偏见,不追求预定的结果,并保证会计收益的计量结果具有可重复性。

(二)现金协同性

现金协同性是指会计收益的确认是否伴随着相应的现金流量流人,即现金对会计收益的支持程度。由于会计收益的确认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收益并不直接等同于实际现金净流入与真实财富的增加。通常认为,若会计收益伴随着充分的现金流量流人,收益的内在信息质量就越高。

现金协同性概念的提出,源于人们对收益收益的安全性的担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认为,评价一个公司披露的收益质量有两个原则,即公司呈报的盈余数据的客观性和保守性,当会计报表的保守性和客观性受到破坏时,收益质量就被认为是低下或危险的,基于这种质量低下的收益数据进行的公司价值评估和投资都充满了风险。

(三)预测性

预测性是会计收益的核心价值体现,它直接决定了收益信息的有用性,从这一原则要求出发,会计收益只有同时具备了持续性和稳定性特征,才具有预测价值。

1.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主要反映的是历史会计收益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是否能够在未来得以延续。基于这一认识,可以把会计收益分为永久性收益和暂时性收益。永久性收益预期将持续到公司未来会计年度;暂时性收益仅涉及当前会计年度,它主要是由偶然性收益、一次性收益和会计变更引起的收益构成的。永久性收益与企业收益的预测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而暂时性收益没有预测价值。

2.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企业总收益中将持续到以后会计年度收益的比重,它反映了企业收益水平变动的基本态势。实证研究表明,收益越稳定,收益信息的质量就越高;收益波动剧烈,是企业收益风险增加的表现。稳定性是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所要求的,因为投资者都是厌恶风险的机会主义者。正因为如此,管理层往往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以期平滑收益,尽管平滑收益不一定都是贬意的。

收益的预测能力是对收益的真实性、现金协同性的总括性要求。如果企业收益预测能力薄弱,则说明以上两个特征中至少有一个是不符合收益质量特征。如果企业收益的预测能力强,则说明以上两个特征均符合收益的内在信息质量特征。

三、收益信息质量特征的保持

(一)引入全面收益理论,增强会计收益的真实性

经济收益是企业会计收益质的规定性,原则是讲,会计收益应尽可能地与经济收益保持一致。为此,就会计概念层面而言,需要引入全面收益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实现财务呈报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的转变;就会计准则层面而言,应当以全面收益理论为基础,在收益计量方面导入资产负债观,将企业净资产的变化全面纳入到会计收益概念之中。其实,自2o世纪5o年代以来,会计学界已经注意到经济收益概念的优势,并试图建立一种与经济学收益概念相吻合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例如,198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所阐述的收益概念已经全面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全面收益表》准则,其意图就是将资产持有利得纳入收益表,以全面体现资产负债观。

(二)保持中立性,控制盈余管理

决定收益质量的因素很多,如管理当局在广告费、营销费、研发费等酌量性费用的发生时间有一定的自由决定权,可以作为操纵收益的工具,从而影响收益质量。之所以要再次强调中立性,是因为会计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只有在一个中立的环境下,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是有保障的。

(三)巩固年报信息的地位

受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的杠杆作用,会计收益报告的时间间隔越短,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偏离程度越大,收益质量越差。所以,拉长会计收益报告的时间间隔,会减小权责发生制的消极影响,从而有助于提高收益质量。所以,应当进一步巩固年报在会计信息使用者心目中的地位,并充分保证年报的信息含量,尽管目前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在线报告。

(四)补充现金流量预测信息

鉴于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不匹配,是影响会计收益质量,降低会计收益预测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可以考虑在年报中同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披露收益预测信息和现金流量预测信息,供投资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评价会计收益质量。

(五)提请投资者特别关注非持续性收益信息

由于企业非经常性业务带来的收益不具有持续性,而且会影响会计收益的稳定性,从而会干扰人们对会计收益质量的判断。所以,企业不但要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在年报中充分披露非经常性收益,而且还应当以适当的方式特别提醒投资者关注非经常性收益。

参考文献

[1]周浪波,杨琼.会计收益的质量特征探析[j].事业财会,2002(5).

第8篇

有关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范文一:我国企业经济统计的现状与改革创新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展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实际经济统计工作的需要,也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要针对当前的经济统计工作现状,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

一、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为我国企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经济统计作为企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辅助手段,不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精准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也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化活动内容,这就要求统计人员要不断优化企业经济统计信息网络的功能,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充分的完善。企业发展诈略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经济统计人员设置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从而统计出更加精准、完整的数据内容,同时也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加精准的评估,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因此,经济统计的创新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企业经济统计现状。

一是很多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当前,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统一的经济统计工作制度,使得企业工作人员无法得到精准、完整的统一报表,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也比较凌乱,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和决策时也无法得到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同时,一些新兴的企业也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壮大,在这些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建立起标准的企业统计制度,相应的统计部门与人员也没有进行标准的划分和合理的配置,统计报表也没有专业的统计人员进行报送,职员也没有按照相应的统计制度去开展统计工作,进行报表的计算和统计。

二是企业经统计人员缺乏法制理念。在开展统计工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但是很多企业的统计人员都没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统计中常常会为了自身利益,制造一些虚假数据,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逃避税收而瞒报一些重要数据,严重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的数据不仅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也会给统计工作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三是相关企业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重视起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统计人员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统计经验,企业也没有对相关统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造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和优化。而在开展实际工作时,由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显着的提升,运用的统计方法也难以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统计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导致企业统计信息不断弱化,也使得企业统计工作无法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

四是企业统计工作手段缺乏创新性。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发展,对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统计手段都没有得到及时的优化,企业也没有为统计部门配备符合工作要求的办公设备,不仅使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也导致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直无法取得显着的提高。

同时,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统计工作的积极作用,认为经济统计只是对一些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如数据报表的制作和填写等这种简单的统计工作,造成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常常缺乏真实和完整性,也有很多企业由于严重缺乏统计方面的人才,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统计部门,使得很多企业逐渐忽略了统计部门和开展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三、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内容分析。

(一)统计思维理念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统计理念早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开展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我们也必须要正视经济统计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并分析总结出问题的成因,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使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统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还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并要求统计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开展统计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统计工作情况,建立其合理的奖惩机制,从而充分调动起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多为职员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促进统计人员的全面发展,也确保统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统计内容方面的创新。

统计内容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活动条件、企业投入和产出统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同时还要将一些已经过时的、没有实质价值的原始凭证,以及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取舍,同时还要将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真实的呈现出来,使统计人员的工作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将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统计充分反映出来。

(三)统计功能和方法方面的创新。

企业经济统计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完整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功能的创新,其功能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重要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判断标准与评估数据,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分析功能的创新,主要是指企业经济统计人员能够利用先进的统计软件,以及科学有效的统计手段,对企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而企业统计方法的创新则要求统计人员,要充分整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不断完善企业业务流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统计人员管理方面的创新。

对于企业经济统计人员的管理,要不断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设置出能够被更多统计人员所接受和认可的管理机制,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同时也要为人员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使其能够及时的掌握最新的统计理念和手段,知识结构和统计水平也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提高,同时也要给予统计人员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其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倔,并探索和创新出更多科学有效的统计手段。

经济统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开展的经济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使得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无法得到显着的提升。因此,统计人员必须要深入分析和总结不同阶段统计工作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实行创新性统计,从而使经济统计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东晟,李晓明。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创新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2(20):25-32.

[2] 牟钟捷。探讨我国企业经济统计的创新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36):12-14.

[3] 王小红。关于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创新问题探究[J].经济视野,2014,15(21):77-78.

[4] 林琳。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创新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25(20):23-25.

有关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范文二:经济统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分析

伴随着经济统计发展,经济统计的经验累积,目前的经济统计所需要统计的数据已经非常庞大,数据统计者在进行数据统计时,如果仅适用数理知识的采集,并不会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造统计结果不准确。统计数据的数量逐渐增多,数据类别也同样增加,对此,如果仅仅是使用以往的数据统计方式,并不能准确、全面的实现数据分析并统计的工作。数据挖掘技术是目前全新的统计方式,其具备良好的数据统计方式,能够横向的对数据进行挖掘,进而更好的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更好的满足社会对经济统计数据的需求。

一、数据挖掘技术概论。

数据挖掘技术简单的说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的一种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将复杂的数据库变得更加的简化,进而从中发现能够利用的数据信息,并加以分析和整理,进而达到庞大且散乱的数据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我国的经济数据统计信息量非常庞大,并且还带有数据不完整、随机性强的特点,这些都造成常规的数据统计方式和系统无法充分的分析并统计经济数据。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将这些具备随机性强、完整性低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最终形成一套能够合理利用的统计数据形态,以便于数据使用者更好的对数据进行应用和提取。这样能够将数据进行更准确、更全面的收集、分析和加工的技术被称为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特点是能够自动的将有价值的数据发现并收集,然后对其进行处理、加工,将大量的信息处理、加工之后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实现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数据挖掘技术在经济统计中的应用效果。

1.综合性应用能力较强。数据挖掘技术已经被许多的统计工作所合理应用,并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也包括经济统计。数据挖掘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数据挖掘能力强、具备统计能力的技术,还能够根据数据使用者的要求将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在经济统计中,能够有效地将数据进行开发、整理和分类,给统计数据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便利服务。

2.较强的有效性。数据挖掘技术目前在我国应用的实践并不长,但是其在经济统计的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非常好,并且还具备稳定的工作性能,不仅仅是能够对经济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还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有效性。

3.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更有效的应用于宏观型的数据库。目前,我国的经济统计多数还是使用的传统的经济统计方式,收集和统计的数据信息并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数据的管理时,仍然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对此,就需要利用新技术来提升经济统计的有效性。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库能够给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相当合适的统计平台。对于经济统计来说,其统计的数据必须要准确无误,这就需要有大量且可靠的数据资源,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库的特点便在于此,所以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更有效的应用于宏观型的数据库。

三、数据挖掘技术的数据挖掘流程。

数据额挖掘的整个流程主要为在数据库中中利用数据挖掘算法收集相关的数据,然后围绕着数据挖掘进行的预处理,进行多次重复的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整个数据发掘过程是由多个挖掘步骤所组成的,数据挖掘仅仅是整个挖掘技术的一个主要步骤。数据挖掘收集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四个。(1)定义目标阶段。根据数据统计者的要求定义数据挖掘目标。定义目标的适配度会直接影响数据挖掘的最终效果,对此,就需要具有应用领域知识的专家和数据挖掘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写作对目标进行定义。一方面需要对各种算法进行对比,最终确定最行之有效的算法之一,另一方面确定数据挖掘能够充分的满足实际工作要求。(2)数据准备阶段。数据准备阶段是数据挖掘技术中最为重要且过程最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数据挑选,数据处理和数据变化。数据挑选主要是指从数据仓库或数据库中挑选所有相关的数据,将这些数据定义为目标数据。数据处理是指对目标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然后挑选出挖掘出符合要求的数据。数据变换是指对挖掘出服务要求的数据进行精简,即从数据处理中挖掘出的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挑选,最终挑选出完全符合数据统计要求的数据。(3)数据挖掘阶段。这一阶段是主要的数据挖掘阶段。首先是预定算法,换而言之就是采用怎样的条件挑选数据,并进行挖掘。

然后针对算法完成数据挖掘工作。在完成之后,便可以进行数据挖掘模块的计算。这个阶段是相关领域专家和数据挖掘分析者最为关注的一步,也能够被称为实际上的数据挖掘。(4)评估阶段和结果显示。根据数据使用者的要求将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显示,将有价值意义的数据显示出来,并且将挖掘出的数据进行价值评估,对于无意义的或存在重复的数据删除。如果最终挖掘出的数据无法满足数据使用者的要求则返回到上一步,重新筛选。

四、数据挖掘在经济统计中的发展方向。

目前数据挖掘的发展方向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1)根据数据使用者的要求开发出各种数据挖掘系统。具备较强功能性的数据挖掘系统仍然难以处理各种数据,对此就需要针对要求制定出各式各样的数据挖掘系统,例如空间数据库挖掘和关系数据库挖掘等。(2)提升数据挖掘显示结果的确定性、可表达性和有效性。需要已经挖掘出来的数据能够充分表明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并且能够运用于实际的相关领域当中。对具备缺陷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以相似的数据或者有规律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3)数据挖掘结果简化。挖掘出的数据最终使用者并非是数据挖掘的专家,所以挖掘结果一定要简化。

(4)交互式、多抽象层数据挖掘。交互式数据挖掘能够准许用户对数据进行精确挖掘,数据的焦点具备动态改变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多个抽象的层次灵活的收集数据、挖掘数据。(5)数据挖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因为最终的经济统计结果需要一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对此,就需要加强数据挖掘结果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以免数据造成泄漏,隐私被别人侵犯。

五、结语。

经济统计工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挖掘技术在经济统计中的应用,对数据统计的分析也更显高标准化和高质量化。对此,提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统计工作的统计结果质量,让其具备可靠、真实的特点,进而给政府提供指定社会战略发展目标的有力证据,帮助工业企业确定经济发展目标。数据挖掘技术在经济统计中具备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夏昌华。统计分析的新模式-数据挖掘技术[J].统计与咨询,2012,14(2):269 -270.

[2]张宗峰,姚猛,藤立臣等。数据额挖掘及英在官方统计中的应用前景[J].江苏统计,2010,28(10):832.

[3]郑建国。基于统计的数据挖掘技术在CRM系统中的应用统计[J].河北工业大学。2010,10(03):11-13.

[4]王福根。数据挖掘技术在建模、优化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35(10):6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