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0: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教育本科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护理教育 英国护理 教育发展 教育体系 课程设置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先进护理理念的传播,国内护理人才市场对高层次、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需求对我国的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其他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是发展本国护理专业的途径之一。英国高等护理教育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都有其先进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笔者就英国护理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作简要介绍,以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英国护理教育体系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英国的护理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尤以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建立 的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对世界各国的护理教育影响最为显著。她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她的办学思想也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目前,英国有180多所院校,500多所延续教育学院可提供护理本科、研究生等学位课程及学术类职业教育课程。
英国的护理学生入学,年龄要求必须是年满十七周岁(在苏格兰则年满十七周岁半),都必须完成英国11~12年的普通教育,GCSE课程,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学历。如果要报读本科,必须参加2年制的A-Level考试课程,类似我国高考,某些特殊的科目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申请护理学习。学制分三年制专科、三到四年制本科两种。本科学习内容更全面、课程评估要求更高,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专科,本科学生只占入学学生的十分之一。两种毕业生毕业后均可成为国家正规注册护士,而且待遇相同。英格兰有文凭制和学位制两种学制,而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则只有学位制。英国决大多数的院校(university, college)都提供护理专业的课程。其专业主要分为:成人护理专业adult nursing,精神健康护理专业mental health nursing, 儿童护理专业children nursing,部分学校还设有残疾护理专业learning disabilities nursing。决大多数的院校在学习过程中,都提供医院实习。
三年制护士毕业后,如果想继续深造,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向学校申请奖学金,如获准则留校继续学习一年,拿到规定的学分后即 可被授予学士学位;另一种是先到医院应聘作护士,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申请由医院资助的与你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培训,时间一般是7~12个月。拿到规定学分后亦可拿到学士学位。在英国,大部分护士都拥有学士学位,还有很多护士攻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学位。
英国的护理教师都必须有双学历。护校毕业,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然后申请与所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本人申请奖学金后攻读第二学历,毕业后方可成为护校教师。
二、英国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英国护理教育的课程涉及广泛,涵盖了影响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行为因素等各方面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和心理学),生物科学(如生理学和微生物学),健康促进学,通信与信息技术及科研方法,强调护理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有机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时间各占一半,并且平均安排在三年内。学生一入校,就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成人护理,儿科护理或是精神护理。护理学生在入学第一个月起,就开始到医院实习,老师鼓励护理学生用临床所见去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不会理论和实践脱节。
第1年是公共基础课程(Common Foundation Programme),介绍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内容涉及护理研究入门、护理理论、医疗卫生系统、护理技能训练、 交流和沟通技巧、卫生和护理中的文化、法律以及伦理,论文写作,还要学习人体解剖和生理学,公共健康等医学课程。第2,3年学生则进入各自选择的专业进行专科学习和培训。大多数学生都选择成人护理。成人护理以疾病为中心,学习病理、诊断、治疗和护理知识,使学生能胜任从医院到社区、从急诊到重症等护理工作,承担照顾16岁以上的患者。课程包括成人护理的职业交流,成人持久健康的护理与管理,成人护理的安全与舒适,成人护理职业训练,成人护理角色的多样性等。儿童和精神护理也各有其侧重点。儿童护理主要承担有特殊需求的健康或体弱多病的患儿,其目的是促进儿童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保护易感儿童。学生将在未来2年内学习儿童的发育和健康,急症儿童护理,儿童护理学的艺术与科学,儿童护理的挑战与选择,新生儿的复杂性,儿童护理角色的多样性等课程。精神科护士需要为来自社区和医院的形形的精神病患者服务, 他们作为一个多类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中一分子,在这个团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将学习精神健康护理的艺术与科学导论,精神健康和痛苦的起源和表现,精神健康护理的职业培训与知识,精神健康的当代热点问题,精神健康的扩展知识和技能等。
英国护理课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有课堂讲课、实验室模拟护理、分组讨论、案例讨论,不同角色扮演、远程网上教学,以及临床导师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每门课程,都要经过不同种类的评估。评估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短文、报告、考试以及论文等。这些教学方法及评估方法的应用,在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生学习技能。
综上所述,英国的护理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借鉴其护理教育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具体情况改变我国护理教育,使护理教育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Nursing education: a statement of principles.2003.
[2]Robinson S and Griffiths P. Nursing education and regulation: international profiles and perspectives.2007.
[3]How to become a nurse or midwife.2009.
[4]Careers, Nursing and midwifery 4life.2010.
[5]英国护理职业教育概况.中国护理教育网.2010.
[6]我在英国做护士――一位旅英护士的成功之路.现代护理报,2004,4 (21): 3.
【摘 要】教育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特点,因此,不同阶段的教育衔接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初、高中地理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是地理教育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由于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不够到位,许多学生无法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严重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教学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43-02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国外衔接教育研究进展。在教育衔接的研究上,国外进行的研究实践开始得比较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中间学校(Middle School)”这一学校形态。中间学校是联结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间的学校,为学生架起了由初等教育阶段通往中等教育阶段之间的桥梁,解决儿童期过渡到青少年的学生心理及生理发展衔接中出现的问题。中间学校坚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教学、课程的整合,有弹性的时间制等,满足了青少年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这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桥梁。邓志伟在《当代美国中间学校运动探析》一文中,指出美国中间学校运动使得战后美国中等教育发生了戏剧性转折,到上世纪90年代,中间学校已经成为美国中等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学校结构与类型,使小学与中学有了很好的衔接,让中等教育充满了生机。
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体系,对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体系衔接有着独特的认识,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教育衔接效果。李海宗、陈磊在《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有效的衔接机制,德国教育委员会建立转学机制,通过教育分流进行了好的教育衔接。
近年来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教育衔接改革,曾菲在《俄罗斯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改革研究》一文中,对俄罗斯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的问题产生的背景、教育衔接改革的基本政策、实施的基本模式、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俄罗斯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政策首先确定了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学前和学校低年级儿童之间的衔接在当代是作为儿童不间断教育条件之一来审视并决定了其独立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准备的程度。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国外教学衔接研究开始得比较早,衔接教育发展比较成熟,教育体系比较完整。美国、德国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和规范教育衔接,在国外的教育衔接研究中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对青少年学习和身心发展研究的认识比较深入。国外有关教育衔接的这几个特征可以为我国教育衔接带来一些启示。
总体而言,国外更多地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强调能力的综合运用,设立研究机构,重视教育衔接实践方面的具体操作,但对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的具体、细致实践研究还尚少。
2.国内教育衔接研究进展。这些年在国内对教育衔接的研究进行得比较多。就地区而言,中国台湾比大陆开始早几年,比如九年一贯制衔接教育模式的推行和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钟晨音、徐长江在《台湾地区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特色及其反思》一文中,突出松绑而授权的课程管理,提出用课程纲要取代课程标准,为课程松绑,突出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这些措施解决初中与小学课程衔接不良的问题。
近年来内地关于衔接教育的研究较多,对幼儿园小学的教育衔接、小学初中教育衔接、初高中教育衔接、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中高等职业衔接等各教育阶段的衔接教学研究都有相关期刊著作及文献资料。由此可见,在我国教育衔接研究还是比较受重视。董茜在《流动儿童教育衔接问题研究》一文中,就流动儿童如何衔接小学教育进行了探讨。郭跃进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探讨》一文中就如何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进行了相关论述。王岚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教育衔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研究了小学如何与中学进行教育衔接。白秀峰在《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就生物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初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探究。
郭建华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新教科书内容的衔接性问题研究》论文中,从初高中教科书入手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和实验探究衔接进行了比较研究。王琪在《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调查与研究》中,就中等职业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职业教育衔接问题做了相关探究。张磊在《研究型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如何从本科入手,探究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模式。
在我国,教育系统虽然对教育衔接的研究比较重视,但系统研究教育衔接的专著却比较少。余立、朱佳生、顾树栋主编的《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是为数不多的教育衔接的论著。这本书从终身教育理念、脑科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系统工程与教育衔接、德育教与学的理念这几个方面对教育衔接进行教学衔接理论思考。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大、中学生社会实践衔接,中小学行为习惯教育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基础教育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衔接等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我国教育教学衔接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3.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一线高中地理教师和研究生地理教育论文之中,和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比较,初高中地理衔接基础理论研究比较少,地理课程衔接研究起步落后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相应的,初中地理教师较少参与和关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赵劲梅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从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地理思维能力的衔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赵劲梅认为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课程内容的差异、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差异、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指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注重地理学习方法指导、注重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有效对策。吴华香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中,从教育教学体制、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分析地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指出初高中地理教学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不同版本初高中教材内容不同,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不同,初高中地理教育中断,初高中地理学习心理差异、初高中教师教学心理差异、初高中地理考试要求评价差异等原因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产生问题。她提出研究课标,分析、处理教材,关注和了解学生学情,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铺垫,充实处理,对学生地理学法加以指导等方面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问题。董迎辉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中,对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地理学科教学方法的衔接、初高中地理学习指导衔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施鲁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探究——以上海市部分高中研究为例》中,认为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间断及高中系统地理教学内容铺垫不足;高中地理阶段目标要求更为丰富;高中地理教学缺乏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支持体系;高一学生对抽象模式知识的认识不足。提出通过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寻找教材衔接点、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能力等方式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万正耀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论文中,对初高中地理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初高中教材衔接分析,指出初三地理“断层”,初中地理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高一学生心理准备不足是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赵春燕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初探》中指出地理课程标准差异、学科地位、学生学习心理差异导致地理教学衔接问题,从教育管理部门、高中地理教师和高中生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综上所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较多集中于对教育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初高中地理教材的基础知识体系衔接分析比较少,因此,探究初高中地理理性知识教学衔接有其理论和实际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志伟.当代美国中间学习运动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8):40-43.
[2]李海宗,陈磊.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9):100-102.
[3]曾菲.俄罗斯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钟晨音,徐长江.台湾地区中小学一贯课程改革的特色及其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2,(6):35-39.
[5]董茜.流动儿童教育衔接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
[6]郭跃进.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2):57-58.
[7]王岚.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学前教育衔接状况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0,(2):55-60.
[8]白秀峰.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9]郭建华.人教版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新教科书内容的衔接性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10]王琪.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调查与研究[J].职业技术,2011,(133):97.
[11]张磊.研究型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模式探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7-130.
[12]余立.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3]赵劲梅.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4]吴华香.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5]董迎辉.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际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6]施鲁.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上海市部分高中研究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7]万正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设计;积极心理学;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008-02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因此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意义毋庸置疑[1]。对于目前高校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痼疾”,大家有目共睹,下一步工作是如何逐步“治疗”,进而尽快“治愈”。我们的教学工作是“有章可循”的,即使如此,但问题是“有章必循”没有?“尊章必严”没有?“违章必究”没有?大家也都明白,关键还是并未很好地贯彻“有章必循”,这类似于法律方面的“有法必依”,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一、有关毕业设计的教改论文
目前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教育界领导及教师也发出呼吁,积极倡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其中就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笔者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项为“题名”,检索词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发表时间为2005-2014年,可以检索到近3500篇相关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及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对检索到文献的题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论文题目模式表现为:(1)…现状;(2)…原因;(3)…策略;(4)…实践;(5)…分析;(6)…定位;(7)…监控;(8)…质量观;(9)…模式创新;(10)…影响因素;(11)…探索(探析、探讨);(12)…(常见)问题;(13)…(改进)对策;(14)…(改进)措施;(15)…(几点)思考;(16)…(有效)途径;(17)…规范化管理;(18)加强(强化)…质量…;(19)完善…体系…;(20)加大…力度…;(21)提高…质量…;(22)如何(有效)提高…;(23)工(文)科…;(24)…专业…;(25)高职高专…;(26)应用型…;(27)教学型大学…;(28)教(学)研(究)型大学…;(29)研(究)教(学)型大学…;(30)研究型大学…。以上相关论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1)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2)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3)分析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4)总结主要影响因素;(5)提出补救措施和改善途径。
二、毕业设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1.主要问题。(1)选题不科学,定位偏低或偏高,重复性严重;(2)心存侥幸、抄袭造假严重,学生缺乏责任心、教师监管不力;(3)学生时间投入难以保证,安排时间短是由于学校的原因,在做毕业设计期间荒废大量时间,是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4)教师精力投入偏少,不舍得或很难抽出足够时间;(5)管理不严,如果照章管理,很多学生根本受不了,校方也倍感压力重重,很多事情只能不了了之;(5)内容缺少新意,学生创新能力欠缺,教师指导水平可能也不高;(6)格式不规范,学生思想松散,教师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受到质疑;(7)师资力量不够,有些专业学生太多,教师太少;(8)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这反映了学校整体实力的一个方面;(9)外文翻译过分依赖电子翻译软件,学生懒惰,教师不太重视;(10)答辩走过场,若从严要求,影响学生就业及学校就业率,教师、学校只能无奈接受。
2.主要原因。(1)学生方面:思想不重视、联系工作占用时间、学车拿驾照占用大量时间、毕业生数量多、良莠不齐;(2)教师方面:思想不重视、其他工作繁忙、水平也可能较差、指而不导、指而难导、责任心不强、放任自流;(3)学校硬件方面:各种教学设施不完备;(4)学校管理者方面:指导方针、策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质量监控体系不太完备、即使很完备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执行、时间安排有待调整优化、系统性、周密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3.主要对策。(1)合理安排时间;(2)加强学生及教师思想动员;(3)科学选题;(4)加强早期科研能力培养;(5)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6)评审机制改革;(7)健全教师及学生的激励机制;(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9)加强监督和检查;(10)全过程质量监控。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论文质量控制
以前研究及工作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规步骤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问题,很多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但一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或是完全治愈。主要原因还是思想问题,面对很多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很难积极去面对,接受新思想,接受新理论,接受新挑战。针对目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及指导教师在思想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及接受理论概念,逐步转变存在于教师和学生头脑中的一些落后、错误观念,改善接受效果,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精英人才。
1.积极心理学[2,3]。积极心理学是关心和培养人的优秀心理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关注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力量,帮助个人找到内在的力量、善端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借此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发展。对于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弱势群体,尽管在心理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但他们身上也不乏坚毅、自尊、自强、努力、善良、爱、热情、感恩等积极优秀的人格品质,也可以取得进步、获得很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在近十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及理念存在很大的不同,有些类似于“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意识的对比,一个是将人看成积极的、健康的,一个是将人看成消极的、有问题的,因此态度截然不同,效果自然也就可能大相径庭。将学生视为完全有能力将毕业论文(设计)做得非常完美,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先进理念,发现并关注他们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力量,将这种积极力量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外化为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排除障碍,解决问题,实现目标。该环节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问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主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平等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最终目的还是提高质量。
2.接受学[4,5]。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却忽视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教育过程既是内化与外化的互动过程,又是施教与受教的互动过程,只重视施教而忽视受教,实质上就是只重视形式上的灌输,而忽视内容上的效果。因此,要真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教育的接受机制。学生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接受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认同、承认、接纳的态度。现代接受理论五项要素: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接受理论的涵义与特征、类型与机制、过程与规律、效果及其评价四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接受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施教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和内化。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受”,而且要“化”。因此,要真正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接受效果,必须使受体通过接受教育信息,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教育信息成为自己内在信念的组成部分,最后将其化为外显的品德行为。
以“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为导向,采用“积极心理学”与“接受理论”,对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存在于部分教师和学生头脑中的某些落后思想意识甚至偏见进行“干预治疗”,使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让学生首先从情感上接受,然后将其引入正确、积极、健康发展的方向,内化其意识,外化其行为;培养自学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强化竞争能力,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推动精英教育事业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在留,郭松.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9):110-111.
[2]曾秀兰.实施积极心理教育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J].教育导刊,2008,(1):49-51.
[3]董冬林,范若琳,刘晓燕.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动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132-134.
关键词:基层部队,军事人才建设,对策,建议
建军治军之本是军事人才。硕士论文,对策。必须树立相应的军事人才观理念:军事人才是战斗力的第一要素,人人皆可能成为军事人才。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发展是这样,军队现代化建设更是如此。[1]为探索军事人才群体形成的基本要义与模式,笔者对某部队进行了调查。
一、军事人才建设的矛盾分析
学历水平“两头小中间大”与建设知识型军队的矛盾。我军官兵学历水平基本呈“两头小中间大”,这一现状与建设我军知识型军队的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目前我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军官仅占71.8%,而外军军官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如美国军官100%拥有本科学历,40%的军官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俄罗斯也有98%军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文化程度。纵观世界,我军军官的文化程度距发达国家军队是有差距的。硕士论文,对策。
环境“对接口”缺乏与爱好特长渴望发挥的矛盾。部分官兵认为自身的爱好特长在部队得到了发挥和重视,而部分官兵却觉得特长没有展示的舞台,同时军事人员还存在专业不对口、接触实装少、组训能力弱的问题,这是理想化的自我设计与现实平凡岗位间的不协调所致。
心理教育普及力度不够与军队呼唤心理素质提升的矛盾。近年来青年军人的心理问题在逐年增多,心理素质存在相对脆弱性。他们强烈渴望得到心理抚慰,以排除心理压力,搬掉心理障碍。长期的和平环境,没有经受过战争的锻炼,少数官兵对真打、打头阵还缺乏心理准备,一旦有战争,就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恐惧、惊慌、压抑等心理障碍,心理承受能力随之降低。
二、加强军事人才建议的对策建议
1.激发战斗精神
身先士卒,在率先垂范中凝聚战斗精神。战斗精神集中体现了军人的职业精神,它是一支部队向心力和聚合力的根本立足点。在当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下,切不可忽视战斗精神培养。硕士论文,对策。培养军事人才的第一步,应该使其牢固树立甘于牺牲和奋斗的战斗精神,这样才能确保部队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处于不败之地。既要重视军事人才的文化教育,更要重视他们的战斗精神。硕士论文,对策。军事人才在部队的军事、政治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自己首先要有战斗精神,否则难有说服力。
潜移默化,于环境优化中熏陶战斗精神。一要营造培育战斗精神的良好氛围。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背景,在人的心理层面自然发挥其育人作用,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环境育人是以特定的育人环境为载体,能动地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达成育人目的的活动。对军事人才战斗精神的培育,正如同其科学文化素质一样,也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军队与院校良好的战斗精神培育氛围具有强烈的同化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个体身处其中,很快就会受感染、被同化。二要融军营文化与战斗精神为一体。硕士论文,对策。军队的文化活动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军建军至今素有“文化轻骑兵”的美称。部队要充分运用军营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营造培育战斗精神的浓厚文化氛围,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强化战斗精神。
2.架构全新人才战略
依托全新思维架构军队人才战略。全球化对我军人才建设的观念和制度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必须加大人才建设的改革力度,增强参与全球军事竞争的能力,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两个转变”战略。未来战争的武器智能化和数字化,使得战争成为智能的较量、知识的交锋;而知识士兵、知识军队、知识军事也将成为高科技军事发展的新趋势。因此,适应未来战争要求的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知识型军人。应当依托全新思维架构军队人才战略,运用变革的思路不拘一格培养军队人才。
完善适应军革的人才培养机制。要通盘考虑,全局着手,把指挥人才、技术保障人才纳入适应军革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加强对军事人才队伍现状的分析研究,实现编制的科学化;加强对军事人才地预测和规划,实现军事人才选拔使用的科学化。[2]要更新换代,畅通基地育才、院校集训的培养主渠道。硕士论文,对策。应及时学习和掌握反映信息化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战争发展的最新成果,提高军队人才驾驭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在瞄准军革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培训内容、培训体制和培训方式,既要抓好基础教育,又要开拓超前教育,重点培养信息战和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3.唤醒人才战斗力
完善动机模式。动机模式和成就目标的结合衍生成就动机。薛恩的“复杂人”人性假设指出:人的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整体。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动机模式分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两种。前者包括他人认可、评估、完成上级的指导及与他人竞争而参与活动的倾向;后者比前者推动力大,维持时间长。具有内在动机的人完成工作后会体验到成功感,对工作有兴趣,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军事人才只有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才能真正做出贡献,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建立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构成一个有机的目标体系,经过多次反馈、控制,争取目标实现。这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既为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制度,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把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联系起来,使每个军人感到自己的工作与整体相关,可使军人产生很强的责任感。[4]目标管理有激励作用,使个体摆脱了被动应付的局面,激发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从而使个体自觉提高自身能力,努力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贡献力量。目标的设定应力求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目标如果没有先进性、挑战性,就会缺乏激励作用,不利于开发人的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目标又要适合军人的能力,防止目标高不可攀,力不能及,否则会挫伤官兵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东莞著.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开发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7
2沈国权、杨运学主编.军事人才学新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314-315
3王金丽、秦红编著.军队管理心理学.山东:黄河出版社,2006:49
4王金丽、秦红编著.军队管理心理学.山东:黄河出版社,2006:103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现代护理从医院走向社会,从治疗疾病走向预防疾病,从救护生命到注重生命质量,与此同时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职业情感,恰当地进行职业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对待技术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
传统的护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已不能适应今天护理的现状,现代护理教育观念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思想,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另一方面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能力的创新和人文素质。而护理伦理教育就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努力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这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一贯的道德行为有着深远的意义。
《护理伦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精神和护理道德规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护士的职业道德应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识)、行(行为)四个要素组成。
怎样才能培养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具有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呢?
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
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增强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教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3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 ,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2]。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合理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
4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有道德情感就会有道德行为。当前社会上反映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对护理队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护生来说,激发和培养事业心、责任感特别重要。可请护理界的老前辈讲传统、请英雄模范人物作报告或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批评不道德的坏人坏事等方式,加深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激发护生的道德情感。 5案例教学法纳入伦理教学
教师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演绎护理精神的可贵。
以我校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502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伦理学》,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选择护理伦理学中适合的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教学课时为32学时。案例教学法:(1)课前选择案例设置问题。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选择典型案例,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及方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2)课堂讨论。每组5~10人先讨论,再推荐代表发言的方式,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争取做到一人发言。(3)讲评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质量,归纳学生的观点,指出在本次讨论运用的理论知识,指明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课程结束后,调查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5%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护理伦理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6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课能力
实际教学显示现成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为讲好课要广泛的涉猎资料、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获得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之间要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授课内容。教师要以协调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感情,这样把伦理课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知、领悟到伦理道德的内涵。
综上所述,护理教育要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的适应21世纪的适用型护理人才,只靠单方面,单一学科的努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所有学科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顺应现代护理教育要求,优化调整课程构成比,加大人文、心理学与社会学课程比重,对德育课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凸显德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地位,并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的内容去渗透伦理道德的思想,使品德教育多样化。
参考文献
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笔者设计了“中学地理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继续教育方式等。本次调查以河南省县级以下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8份,收回问卷75份,问卷回收率为85.2%,其中有效问卷75份。
一.河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结构特点
1.年龄和教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看,在被调查的75名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中,50岁以上的15人,占总数的20%;41~50岁之间26人,占总数的35.6%;31~40岁以下的29人,占总数的38.7%;21~30岁之间5人,占总数的6.7%。年龄结构较好。
30~50岁之间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但是他们不能较好地接受新生事物与新的教育理念,身为中青年教师他们又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从河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结构中(图1)可以看出,中年教师占很大比重,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农村中学对新教师的需求很大,需要“新鲜血液”注入,不断更新农村地理教师的队伍。
从河南省农村教师队伍教龄结构特点来看(图2),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78.3%,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把握新课程实施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从教时间长,很多教师已经处于职业倦怠阶段,对新课程仍会以传统观念、传统教学方法应对,不利于地理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2.学历状况
地理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地理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宽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学科前沿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被调查地理教师的学历状况表明(表1),地理教师的学历以本科(占50.7%)为主,但是还有近48%的教师学历在专科及以下,特别是乡级以下的中学教师学历较低。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与省市级初高中地理教师学历相比,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学历不合格程度较高,在调查的学历合格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非地理专业。
二、影响农村地理教师素质的成因分析
1.沟通与合作能力不强
由图3可以看出,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基本是以自己解决为主。但最近教师的合作意识有所提高,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这是教师主动适应新课程的表现。调查还发现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程度远高于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合作与交流,以及与家长或社会力量的沟通合作。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之间的合作也仅限于遇到困难时求助,教师之间很少进行经常性的专业交流。
2.缺乏现代手段的灵活使用能力
从表2可以看出,地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严重不足,教师普遍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地理素质教育技能是中学地理教师为完成地理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艺术与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许多地理教师缺乏必备的教学能力,教学观念陈旧,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调查发现,25.3%的教师指出学校条件限制多媒体的使用,除确实有经费方面的考虑和项目本身的配套问题外,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知之甚少,既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会运用多媒体等查阅资料,丰富课程资源。
以上调查表明,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讲课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74.7%的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讲课方式,只有25.3%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授课。而84%以上的教师课件制作水平一般,如此这样恶性循环导致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落后,严重制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科研意识与能力亟待提高
由图4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农村地理教师中重视教学科研成果的教师很少。84%的教师偶尔参加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还有8%的教师从来不参与,由此可以看出只有8%的教师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
调查发现,教师未公开发表过文章人数较多,发表的篇数较少。在回答“您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吗?”,74.4%的人选择“从来没有”,20.5%的人发表“l~3篇”,相当多教师是为了评定职称才动手写文章。在与部分地理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发现,由于教师未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缺乏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基本知识,在较规范的教研活动中缺乏相关理论来统领,无法将积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多年来积累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多以零散或感性的状态存在,难以做到理论化和体系化。
4.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不到位
地理教师对课程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其主动参与课程变革和课程实施的基础。笔者采用 “对于新课程实施教师的看法和态度”问题来调查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情况,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访谈过程中还了解到,85.3%以上的教师没有亲自读过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待新课程持观望的态度,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5.教师自我评价偏高
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为应对新课程实施,地理教师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理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只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去深刻认识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理念,在思想观念上没有真正转变过来。
调查中发现,新课程实施后,对常规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对学生思想教育等全方位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如备课形式应创新,上课转变学习方式,评价应倡导鼓励,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考试方式多样化,还要参加各种培训(见图6),开发课程资源等。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累,压力之下,一些教师力不从心,心理疲劳油然而生。
三、提高农村中学地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对策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是其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对教师个体而言,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状况从根本上影响其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调查中得知,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科研工作消极被动,有些教师缺乏恒久的事业心,一旦有机会,就随时“跳槽”,造成地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关注和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地理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正相关,尤其是当教师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学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3.提升地理教师反思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除应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较为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敏感的问题意识及反思能力。因此,提高地理教师素质,有必要提升地理教师的反思能力。当教师确立了自己的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就能逐渐增强反思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职业经理人(ProfessionalManager)管理模式已被国外酒店行业证明是有效的管理模式。顾名思义,职业经理人是指在现代企业里以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为职业的专业人才。他们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经营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宽阔的知识结构。酒店职业经理人是指受酒店企业法人聘用,运用系统的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对酒店进行经营和管理,对酒店企业法人负责,并以获取年薪、股票期权等作为报酬的职业化酒店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成功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是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以及极强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学生职业思想教育等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概括为培养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如专科生,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如研究生,学生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第二,教学模式僵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体系已成为专业教育的不二定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实验室设施设备不完善;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意志品格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本科酒店职业经理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等院校是酒店职业经理人后备力量的主要来源。本科酒店管理教育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吸收反映当代酒店行业最新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科酒店管理教育体系,实现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笔者提出将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培养适应现代酒店发展需要,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熟悉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
2.设计工学结合特色课程。
把酒店管理学科型教育转变为应用型教育,按照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要求,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第一,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使职业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要求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二,模块化设计课程。通过对现代饭店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岗位的工作流程与任务,把酒店管理课程内容整合成七大模块,七大模块下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划分若干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下又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下又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程序和方法,构建集理论、方法、实践操作为一体的“教、学、做、验”一体化教学体系。第三,增设跨文化交际等人文类课程。注重跨文化交际和以忠诚度、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感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
第一,采用酒店鲜活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同时融合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方式,如上网搜索案例,小组研讨等形式,通过案例呈现和分析,让学生熟悉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掌握酒店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第二,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紧紧围绕现代酒店企业的工作领域和具体工作任务设计项目课程和教学模块,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关联性,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相关性。第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第四,采用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形成理论考试与实践结合,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职业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及实训的表现,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4.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属于应用型、职业性专业教育,应充分借鉴瑞士“洛桑模式”和美国“康奈尔模式”的成功经验,采取“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理论与实践、学校与酒店的紧密结合模式,通过“服务→基层管理→中高级管理”的职业能力上升路径,本着“分段循环、递进拓展”的原则,构建认知实践、店校工学交替、带薪顶岗实习、管理与研究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第一学年,组织学生集中到校外实习基地(酒店)进行见习参观,强化专业认知;第二学年工学交替,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进入酒店完成相关课程实训学习,按照酒店的标准操作规程,在“做中学、学中做”,侧重训练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学年带薪顶岗实习,要求学生熟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精神;第四学年是管理与研究实习,包括酒店客源市场的调研、酒店营销策划、酒店人力资源调研等,同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就业选择与创业奠定基础。
5.师资培训国际化。
关键词:护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由于近年来护理模式的转变,促使护理教育必须与其同步发展,对服务对象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已成为新世纪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以适应医学发展、护理学的变革,满足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护理教育中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关爱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素质培养[1]。有学者指出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2]。
在人文素质4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社会知识是护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知识。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医疗权利及患者的生命价值。
2 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中国自古就有医学、人文和谐统一的思想[3] 然而我国多年的护理教育过程中过多的重视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养,侧重专业素质教育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目前各院校开设的人文课偏少,开设形式不合理,课程设计不齐全,突出知识积累,轻视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的沟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相关人文素质较差。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护理教育中的以人文、专业并重,开展以能力培养为教育核心的教育现状有一定的差距[4]。
2.2我国护理教育中除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外还存在两个问题:①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护理人文教育教学大纲,对于课程的设置无统一规定,甚至缺少教材[5]。②教师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素质优良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修养都存在与现代护理学发展不相适宜的问题,缺少人文素质与护理专业的融合,导致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理解不足,削弱护理人文素质教的效果。师生对人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缺乏认识。一方面护生对学习人文课程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业务素质较好,临床经验丰富但缺乏人文知识。现已有资料显示,一些院校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提出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从基本能力培训人手[6]。
2.3护理教育中缺乏科学的测评体系 人文素质的评价是一项集系统性、综合性、多层次、多角度于一体的工作,并非传统的理论知识考核就能一蹴而就。沈健等[7]指出,现行护理教育评价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忽视知识的运用和综合技能的考核,未注重社会评价。素质测评手段机械和单一,偏重专业素质的评估,忽视人文学科知识。对能力、态度的测评缺乏较客观的量化指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测评环节也较弱,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人的综合素质,不能很好地通过测评手段起到评定、激励和督导学生学习和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
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性人格,有利于体现护理专业价值,帮助护生建立健全的心理素质。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人文教育突出了医德上崇高无私,技术上精益求精,充分体现护理专业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特有品质,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更好的体现护理专业价值。Tanioka等[8]通过对长期住院的精神患者研究发现在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将多学科相结合,给予患者必要的人文关怀是非常好的住院治疗模式。Groenhout等[9]通过对紧急医护模式的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在积极抢救生命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人格尊重与关爱。所以,提高护理质量必须重视护士人文素质的培养。
4 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对策
4.1更新教育观念 单纯传授专业知识的医学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10]。医学护理人员不仅应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得到良好训练,还应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医学护理人才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勇于开拓的心理素质,树立为护理专业奉献的信念。人文素质教育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1],将人文素质教育寓于专业素质教育之中从护理学本身、教育本身和社会需求而言,都是护理学科整体发展的需要。
4.2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建设高水平的人文学科学术梯队 人文教育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师资是关键。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提高人文教育师资水平的重要措施。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人文学科教师在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补充护理学基本知识,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可将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双学位的师资力量作为人文学科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还应鼓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以良好的人文修养、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学生的楷模。
4.3合理设置显性课程 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人文课程体系是当前高等护理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12]。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学科门类广,文、史、哲、艺术等人文学科强的优势,通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培养护生关爱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素质。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除加强以往所开课程,如护理教育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等课程的改革外,在教学计划调整过程中,增加了人文课程的比例和增设了一些人文课程。在增加人文课程的同时,注重精简和压缩传统的生物医学课程,彻底打破原有的三段式的护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学科间内在结构和逻辑上的联系,使护、医、文相互渗透,力争体现"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的护理课程结构体系。
4.4全面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能使学生通过人文环境熏陶、文化知识学习、文化活动实践,优化人格、提高境界、培养素质、全面发展[13]。如开展专题演讲会,让护士表达自己对护理的认识和心声,增强对护理的热爱;组织各种公益活动,激发爱心,唤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不断的传达给护生;举办人文讲座、名片名著欣赏等,使她们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得到不断的升华,以提升人文素质,促进人文精神的内化。
4.5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笔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内容从侧重考察知识的记忆转向考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一点上,可借鉴国外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14],包括考试、论文撰写、讲座及参与教学、研究项目等,从而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选择与评判能力等社会综合能力,全面评判学生的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是护理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是塑造灵魂、构筑精神世界和达成完美人格的教育。护理教育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文精神"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护士热爱护理工作的情感,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和懂得患者[15]。在现代护理教育中,把科学的知识融入到人文精神中,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使护生热爱护理事业,提高护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以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模式的需要,做一名忠诚为人类健康负责的坚强卫士。
参考文献:
[1]任志英,邵越英.把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探索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J].护理研究,2006,20(11B):2996-2998.
[2]李静.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J].当代护士 ,2008,3(3):95-96.
[3]朱蓝玉,钟玉杰.现代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9):1794.
[4]何松,陈姝.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783-784.
[5]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究,2OO6,20(9:中旬版):2439-2440.
[6]刘晓慧,张学明.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中融人人文关怀理念[J].天津护理,2008,15(3):177.
[7]沈健,李智巧,冯磊.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5):14-15.
[8]Tanioka T, Mano M, Takasaka Y, et al. Challenge ofpsychiatric re-habilitafion for patients with long-term hospitalizations using the Nirje's normalization principles as a valuation standard:two case studies[J].J Med Invest,2O06,53(3).
[9]Groenhout R, Hotz K, Joldersnma C. Embodiment,nursing practice,and religious faith:a perspective from one tradition[J].J Relig Health,2005,44(2).
[10]杨晋田,时坚.医学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5(4):434-435.
[11]黄弋冰,许乐.临床护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5,4(6):376-378.
[12]李秋萍,杨支兰.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32-134.
[13]杨晓煜,黄艳芳.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 [J].医学与社会,2OO7,15(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