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1: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建筑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基地现状条件
四川郎酒集团古蔺厂区位于四川省古蔺县东南,川黔交界的二郎镇,与贵州茅台酒厂隔河相望。此处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是得天独厚的酿酒之地。厂区沿赤水河,背靠青山,位于落差近150m的山麓上。厂区建筑穿插错落,层层叠叠,是典型的山地工业厂区。扩建区域位于原厂区西侧山腰处,毗邻原厂区生产车间,用地面积约4.6万m2,拟建生产车间规模约1.5万m2,窖池约200个,年产能6×103~7×103t。
1.2现有建筑状况
厂区现有的生产车间多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大部分车间有40多年历史,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门式钢屋架,钢筋混凝土屋面;少量辅助车间为砖混木桁架结构、青瓦屋面,年代超过半个世纪。因车间建造年代较早,对生产造成一定局限,如车间天窗狭小,室内通风排气较差,酒糟需长时间晾晒;室内光线昏暗,不利于生产作业等。这些问题的日益凸显,使车间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迅猛增长的需求。
2工艺特点与创作指导思想
车间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车间建筑风格也无法传达郎酒历史源流;同时,基地起伏的地貌也对新厂区规划建设提出了挑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新建车间设计时,将指导思想确定为:“创作吻合生产工艺、传承历史文脉、适应当地环境的现代化工业建筑。”
2.1工艺生产特点
酱香白酒的香醇口感源于其独特的生产工艺,而生产车间也有特殊的工艺设计方法。酱香型郎酒的生产需历经粉粹投料、出甑摊晾、堆集发酵、入窖发酵、母糟翻拌、分层蒸酒等多道工序,如此七八轮后得到酱香原酒。这种特殊的酿酒工艺对车间设计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生产车间必须满足功能组织得当、管线布设合理、空间尺度适宜、通风排气顺畅等要求。
2.2传承历史文化
生产车间除技术层面要求外,对一个近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历史积淀的延续与企业文化的展示,这是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核心价值所在。对于厂区所处的环境而言,除了独特的酱酒文化,常年融汇其中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多种文化的融合,造就了独特的郎酒文化。当地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生产车间的互融,成为设计时着重推敲的问题。
3总平面设计
扩建厂区地势险峻,可建用地甚为宝贵,合理的建筑布局、精简的交通连接,能争取更多空间,获得更大产量,为企业获取更高效益。结合场地自身特点与周边环境特征,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权衡。
3.1适应基地高差,平衡场地土方
场地南高北低,落差为35~42m,平均坡度为10°~12°,东西高差在9~24m,平均坡度为4.5°~6.1°。中部有南北走向沟谷,南侧为填埋场,风向多为东西走向,据场地状况综合考量,在坡度较缓的东部并列布置东西走向的车间,顺等高线前后跌落。车间纵向单元依据高差灵活增减,以取得较强适应性;其他区域依据地形分散布置,纵向长度灵活控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单跨车间适应地形较强,但间距的退让会大大减少土地利用率;而双平跨车间对基地填挖较大,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且挡墙支护等防护措施,会投入巨额资金,造成浪费。因此,依据场地高差与坡度,并考虑间距及交通等因素,设置高低跨车间适应地形,取得车间数量与地形高差之间的平衡。
3.2加强道路联系,保证车流畅通
场地南侧是厂区的交通干道,由西至东沿山势向下,西北侧有厂区原始道路与场地邻接。因此,需依靠这两条道路解决地块内部交通。由车间排列方式与地形因素,东部设计成环型车道,串接每层每跨车间,保证高低跨车间能双面进车,也为消防提供了双面扑救场地。为保持车流畅通与运输便捷,车道回环处多有接口,在不同标高与东侧干道直接联系,确保车流大时道路畅通。环型车道还能有效地缓解坡度对厂区生产运输造成的压力,除了在车间入口处留出平坦路段便于车辆进出外,其他路段坡度均控制在7%以内,以化解场地内部落差。
3.3剖面适应环境,功能因地制宜
以总平面布局为基础,为与基地环境相适应,依据场地坡度、车间跨度、车道宽度及放坡尺寸等参数,计算出高低跨车间室内地坪差为4.0m,最大限度平衡场地挖填量,依此高差在山墙面设置配套房间,供值班管理之用,一举两得。另一方面,高低跨有助于将蒸酿中产生的大量饱含乙醇的高温蒸汽及时排出,减少金属物件的腐蚀:低跨车间产生的蒸汽经天窗或侧窗就近排放室外,高跨车间的蒸汽则经高跨天窗迅速排放,自身形成上升气流,具有良好的疏导作用。由此能使车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不必机械排汽,减少了运行费用,经济节能。
4建筑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针对生产车间的功能排布、外部造型、工艺技术、材质色彩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考虑。
4.1灵活高效的功能排布
车间内主要由窖池、泥池、甑罐、晾堂及附属区域组成。其中,窖池区是生产车间的主体,也是影响产量的直接因素,窖池的大小与布置必须与车间内其他功能及柱网相协调,车间纵向采用6m柱网,结合发酵酿造工艺,考虑窖泥池及甑罐等空间,将窖池宽设定为2.8m。车间横向跨度采用15m,考虑车道与晾堂宽度,窖池长度控制为5.3m。如此设置能保证同面积空间中的产能最大化。泥池尺度以容量而定。按照郎酒酱香白酒的酿造工艺需求,各时期的投粮、入窖、封窖、翻拌、堆晾、蒸馏、出酒等工艺对车间内流线有较高要求,且车辆需要进入车间进行装卸,因此,车间内空间布置必须要精简便捷,并满足行车要求。设置窖池纵向一字排布,留出侧向晾堂供车辆通行,晾堂靠近侧窗也便于酒糟晾晒、母糟翻拌、堆集发酵等工序,这样线性的设置可使纵向行车在晾堂与窖池之间就近作业。甑罐集中放置于车间中部,邻接出入口,便于蒸制、灌注及原酒的运送,同时车间中部天窗最为高大,通风效果最佳,能使甑罐区的蒸汽快速排出,避免在内部空间聚集,减少墙面侵蚀,净化工作环境。泥池区使用频率低,一般作封窖之用,故置于车间端头,位于车间山墙处。
4.2传承历史的外部造型
从19世纪20年代至今,老厂区内的建筑,一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及近期所建建筑,其建筑造型简单,内部为混凝土桁架结构,反映了工业建筑结构的时代特征;另一部分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房屋,均为砖混结构,虽年代较久,但青砖砌筑、清水墙面、檐口叠涩及窗台线脚等特征,展现了近代建筑素雅平淡的风格,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这些建筑造型记载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具有代表意义。在酿酒车间设计时,车间外部造型承袭了早期建筑风格,运用设计语汇描摹历史印记;建筑内部结构采用门式排架结构,以取得宽阔空间。为满足生产需要,车间一般有固定的结构模式,受生产工艺及结构设备等条件限制,其内部空间的灵活性不及其他建筑,而对于外部空间而言,不受结构影响而有更大的创作余地。因此,对于生产车间的设计主要立足于建筑屋顶造型和建筑表皮设计。表皮作为附着在结构外表的围护结构,是建筑性格的直观表现。车间外表面采用纵横方式划分:护壁立柱为纵,水平勒线为横。护壁立柱处垂直墙面做双墙垛,顶部砌筑叠涩造型,与早期车间取得一致,墙垛间设置排水管道,造型时兼顾使用。水平窗与高窗嵌入水平勒线之间,并结合窗台、窗套突出立面形体。屋顶采用传统双坡屋顶,为化解车间超长体量、打破平直的屋顶轮廓,采用中高侧低、分层跌落的形式,以求变化。山墙及屋顶错跌处砌筑封火山墙,取得与周边建筑协调。
4.3自导通风与给排水设计
车间采用自导式排气措施。酿酒中蒸酿过程产生的大量蒸汽需快速地排出车间,若采用机械通风方式,气体量大难以满足需求,且常年运行,易耗损不节能。车间内的蒸汽主要由甑罐蒸酿及晾堂酒渣产生。蒸酿中产生的气体浓度大、温度高、较为集中;晾堂酒渣产生的气体浓度、温度不及甑罐区,但堆放量大、区域广,产生的蒸汽量也不容忽视。因此车间采用自然排气方式,通过平开窗、高侧窗及屋顶天窗形成空气环流,自导排气。新车间增大高侧窗及天窗数量与尺度,使排气更便捷顺畅;改变高侧窗开启方式为中悬式,使排气通畅。车间并用重力式与压力式排水系统。车间长度在72~120m,屋顶面积较大为2200~3600m2。车间屋顶外墙天沟处,采用重力流雨水系统,雨水散排至室外散水沟。车间屋顶内侧天沟处,采用压力流雨水系统,雨水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外墙落水管结合建筑立面设计,隐藏于护壁柱墙跺内,装点了立面。内天沟落水横管平行中轴布置,在两侧山墙处经落水管排出。
4.4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
材料的选择除有钢材与灰砖外,还采用青石、木材等相互搭配。车间外墙采用“十字式”与“顺丁式”相结合的灰色粉煤灰砖砌筑,分别运用在墙面与墙裙两处,砖墙用色以沉稳的青灰为底,线脚处采用白色抹灰勾边,以增强线条装饰感。屋面采用深灰色压型钢板,取得与原有建筑色彩的协调。屋顶檐口雨水槽喷涂浅灰色防锈漆,形成通长的水平线条。封火山墙墙头、侧墙、线脚等处采用白色抹灰勾勒,强化建筑体感。门窗采用木质窗框,在木材本色上稍加防腐清漆,使其呈现出较为自然的色彩。窗户采用传统花格图案,以求与当地原有建筑融合。墙基勒脚采用当地青石砌筑,形成沉稳质感。建筑色彩使用青灰为基色,更接近当地原有砖混建筑色彩。粉煤灰砖在烧制过程中的深浅差异,能在建筑立面形成不大的反差,使墙面更富有肌理变化。白色抹灰的线脚勾线、压顶与封边,使建筑体量更为挺拔,层次更为丰富。木材除了可增添色彩外,也在人体尺度下营造出亲和感。
5结语
1.1青砖黛瓦马头墙
沙溪古镇的明清建筑大多延续徽派建筑的风格,屋顶的传统建筑材料是小青瓦,这种材料的特点:一是实用,可以防寒、防水、防火。二是材料获得十分便利,用泥土和柴草就可以烧制而成。三是施工简易。只需要将瓦一仰一卧铺作即可。瓦当可以避免屋椽长期受到雨水侵蚀。瓦面上带有花纹的挡片,有装饰作用,还有趋吉避凶的文化功能。古镇中各家民居相邻而建,中间一般都建有马头墙,马头墙是一种叠落式山墙,高出屋脊,随屋顶斜坡呈阶梯形,成为昂扬的马头形象,将四水归堂的建筑围护起来,产生一种稳重感。另外由于木结构的建筑一旦着火便会殃及周边,所以马头墙还有防火的功能。
1.2斗拱挑檐结构
沙溪古镇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商业建筑,由于历史上沙溪商贸是十分繁荣的,沿街居住的居民大多是商人,一般都有前后三进。底层作为店铺,还沿用着宋代建筑的风格,大多是挑梁出檐,不用柱子支撑,粱拱上还装饰有雕刻十分精美的图案。
1.3独特的河棚风貌
沙溪被誉为“河棚支起的古镇”,临水的居民家家都建有河棚,依水而建。由于戚浦河直通长江,古镇居民为了减轻潮水带来的冲击力,将自己的房屋挑河而建,大多采用石桩来支撑,这种形式类似吊脚楼,是沙溪极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从前面街上看,是二层民居,从后面河面上看就是三层。
1.4别致的民国建筑
沙溪古镇不仅有许多百年以上的老宅,还有民国建筑,比较典型的建筑就是吴晓帮故居。始建于1927年,它是一座欧式建筑,外形独特。室内功能分区十分完善,除了客厅、卧室、餐厅等常用功能分区,还设有瞭望台。这样的建筑形式在苏南的历史文化名镇群中,十分罕见。
2沙溪古镇传统建筑当前的发展现状
2.1传统建筑破坏情况严重
20世纪60、70年代,古镇部分传统建筑受到一定破坏,没有进行及时修缮。80年代以后,经济建设的大潮来临,古镇的个别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将原来的老屋翻新重建,使传统建筑面目全非。而现今,古镇又经历着新一轮的破坏,原本古老的沿河建筑部分被拆除,改建成新的仿古建筑。古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脉络的体现,是城市的根,通过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民俗、文化,一旦传统建筑消失,城市便会失去文化的根基,无所依托。沙溪的三里古街是弥足珍贵的,如今却破坏严重,面对如此状况,迫切需要找到能够有效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方法。
2.2传统建筑的保护十分困难
我们之所以要致力于保护传统建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古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一旦摧毁,其历史文化价值和信息就不复存在。在古镇传统建筑的保护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首先,维修成本巨大,古建筑在维护修缮时,要考虑古建筑的价值性与文化性,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这并不是保护的长久之计。其次,古建筑信息记录的载体大多为纸质材料,不能长久保存,造成一些珍贵文献的失传,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再次,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不合理,没有使传统建筑得到实质性的保护。2009年,政府投资2个亿用于沙溪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主要用于核心区的修复,以及建造一些场馆用于向外来旅游者展示,但是却忽视了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修复与保护,古镇中仍然存在大量年久失修的民居建筑。
3沙溪古镇传统建筑数字化保护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传统建筑也在发展的大潮中摇摇欲坠,这些如此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也许在若干年之后,会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崭新、更适合现代人居住的舒适住宅,繁华的现代商业街。因此,对传统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手段。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手段。数字化保护的核心就是将文化遗产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数字化形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勘探、挖掘,使其重现和再生,并通过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得以永久保存,利用互联网向世界传播。沙溪古镇的建筑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运用数字技术将它的建筑特征,构造手法,材质工艺记录并再现出来,不仅有利于沙溪古镇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一种永久保存传统建筑的有效途径,为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4总结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建筑;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文化形态,因此在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追求等进行特色性设计,而不是一味地效仿西方建筑设计。近些年来通过我国建筑设计师的不懈努力,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此,本文将作简要探讨。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建筑的重要性探讨
为提升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努力融合现代化建筑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审美方式,现代化建筑是高度融合,高度同源,追求设计质量与设计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五千年底蕴,并形成儒家,道家等审美意识和理念,中国人讲求意境美与雅正之美,但现阶段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文化互动交流时期,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深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元素“再生”,将我国独特建筑审美理念充分融入高质量,高品质的现代化建设中,在追求舒适安全性的同时追求文化,艺术同源,创造属于我国特有的“中国风”建筑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风俗和展现中国美的重要保证,确保我国民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根本要素。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现阶段,现代化建筑主要包括钢混,轻钢等主体结构,呈现商务性与装塑性,例如:经贸大厦与环球经融中心等超高层现代化建筑均是以浓重商务气息为主,缺乏建筑灵动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丰厚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结文化,符号文化等。
1、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传统符号文化,即以图形,文字为载体的显性文化和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儒,道思想的隐性文化;纵观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数古代建筑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古代建筑的形式得以传承与弘扬。
现代化建筑主要包括外观和内部质量,伴随我国施工技术的日益提高和施工结构的日益完善,内部质量得以稳固提升。同样,在外观设计中,以传统符号文化为现代化建筑外观设计理念愈发成为时代趋势。建筑体完美程度与建筑结构,色彩,光影等均有重要关系,
(1)图案色彩符号
图案或色彩符号传递建筑主体因素和相应视觉信息,在享受现代化建筑带来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优美图案或色彩设计会带给人们文化传承方面的享受。
在现代化建筑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图案或以喜庆因素著称的红色等传统中国文化,更凸显建筑重要性和个性化,带给民众视觉享受冲击。
例如:中国馆的中华艺术宫,全体采用红彩配以倒阶梯式,以及中国传统的四方形建筑设计,在整体建筑感觉中,给人以大气磅礴的建筑特效。此外,沙特馆的月亮船建筑,正是将我国传统的木船结构融入建筑中得以借鉴与发挥。
现代化建筑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理念多数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中色彩与图案等设计是符号设计最关键因素。
(2)形态符号设计
形态符号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空间以及节奏等建筑元素;以其独特建筑形态和建筑样式向人们展示建筑魅力与建筑风范,并有效传承文化价值。据调查,现代化建筑中融合形态符号设计的建筑会得到民众广泛认可,例如:上海马靴楼建筑,其将中国传统马文化中的马靴造型作为现代化建筑的设计原型,并在无形中展示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传统文化形态符号设计不仅包括自身建筑价值,更在长远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信念展示提供舞台,通过现代化建筑展示更多传统文化,让文化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享受中国文化带来的巨大视觉盛宴以及视觉冲击。
例如:国家体育馆“鸟巢”,其在外形结构中主要由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葕架柱,外观根据普遍的鸟巢形态作为建筑原型,并依据各部位面积大小相应比例组合形成“鸟巢”。
各钢架之间看似错综复杂的叠加象征“团结统一,荣辱与共”的民族思想。鸟巢的设计融合我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化建设理念,充分展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展现建筑艺术美和文化美,是现代化建筑中最成功作品。
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合理应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迎合了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若要稳步快速的发展就需要广大设计师不断的努力和创新。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涵了儒家、道家、佛学等多派思想学说,比如对“仁义”、“礼乐”、“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推崇,对人情、感受、表现、意境的注重,对“气韵生动”、“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韵”等艺术手法和审美观念的崇尚。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多年的努力奋斗中积淀下来的精神成果,是一种极为丰富和完善的艺术手段和技术,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若想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就必须做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摒弃其中不利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思想发展的封建元素,并注意继承和发扬其中的文化精髓,使中国传统文化跟随现代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2、紧跟时代步伐,注意新的建筑艺术设计思想的学习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建筑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立体艺术形式,即不断通过改变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里面型式、内外部空间组织、结构造型、比例尺度、色彩搭配、质感和空间感、装饰布置等方面,来美化建筑的形态外观,丰富建筑的功能特点和文化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材料、结构型式不断更新,施工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因此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手段也变得更加丰富,思想、理念也在不断提高,而建筑设计师们若想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中,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先进的建筑艺术设计手段和思想,不断提高其综合设计水平。
3、注意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审美理想的构建
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并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新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手段更为丰富,手法更为灵活,但是若要使其发挥出最佳效果和最大价值,就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观念进行融合,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审美要求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进行丰富和改进,并形成一种新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审美思想体系,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五、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空间的精神和功能需求,还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需要广大建筑设计师们,注意做好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先进建筑意识设计思想、手段的学习和理解,注重实用性与观赏性的有效把握,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以设计出更具中国特色的、更适合社会发展以及现代人们审美情趣的建筑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胡冬香:《中国古建筑木构体系一脉相承之意识形态原因浅析》,《华中建筑》2005年第6期。
[2]杨娟.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3)
[3]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建筑,塔,教堂,意味,形式,风格
正文:纵观中外之建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唯有建筑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与民族和历史的灵魂共生的。建筑是人类生活创造出来的艺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艺术创造。反映着无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制度。建筑涵盖了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与美术。它以物质材料、科学技术、营造法式,精神性的生命形态,空间意象综合融汇,以独特的意味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幽情与遐想。满足人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中对审美与精神的追求与宣泄。
建筑文化主要是由建筑物、建筑与建筑空间意象三者构成的。建筑空间意象就是由建筑实体,建筑空间与在建筑环境中的人及其精神文化所共同构筑的。于是建筑文化具有和人类一样的双重性格,即理性的构建和感性的意味。
一、有意味的建筑历史文化渊源
在中西建筑文化的大熔炉中,我在传统宗教建筑文化的纵横探究和异同对比中,发现佛塔与教堂均具代表性地在中西传统宗教建筑文化中体现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共同特色。立普斯在《空间美学与几何学、视觉的错觉》中提到:建筑作为一种大地上的空间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建筑“审美的空间是有生命的受到形式濡染的空间。它并非先是充满力量的、有生命的而后才是受到形式濡染的。形式的构成同时也就是力量、生命的形成”。[1]
中国古人未像西方一样把建筑当成艺术之母,所以中国的建筑是在中国文明萌生并发展中得以扩散的,我们祖先的恋木情结来源于土生土长的中华大地,西方传统建筑系统是采用垒石制度,木料构架法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理性特点。中国文化思想中的儒家、道家与佛家的哲学、论理学、美学与宗教学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感性特点。结合了感性与理性特点,孕育出我国传统建筑特质与外来文化的相互渗透的结晶代表——塔;而在西方,与塔同样作为 “有意味的形式”出现的便是西方的宗教建筑——教堂。本文针对二者异同之比较与研究正是对中西传统宗教建筑文化的“知己知彼,温故知新”。
在中国,佛塔的出现,是芸芸众生对精神的需要,是人类对佛教禅宗思想与儒道两家文化融会贯通与运用的物质表现形式,可以说即是《周易》“言以成象,象以尽意”的进一步发挥。《周易》之所谓象即是表达主观精神认识,又是源于客观事物。而“意”同样也是主客观复合的产物。[2]据史书记载,在两汉之际之前,中国建筑主要是受儒道两家学派思想的影响,自佛教于西汉末传入中土,中国建筑便逐渐受到佛学精神的濡染,从而使中国建筑空间意象的灵魂更深邃。论文大全,风格。
儒家宗师孔子虽以入世的教义教化世人,但其中提倡理想人生,社会道德等宗旨又与功德圆满是如出一辙的。因而在经历了从佛学传入与中国儒道传统文化三足鼎立到董仲舒对神学的宣扬,三者才被后世逐渐融会调和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自己的学说。论文大全,风格。这是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提炼而成的成功典范。而佛塔作为供奉佛祖舍利,代表涅槃圆果境界的宗教建筑典范,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后吸收外来文化融入本土文化创造出来的韵味独特,有意味的形式的产物。它凝聚着“人”的情调,有很浓烈的人情味[3]。
二、有意味的佛塔建筑造型与结构
塔是由地宫、塔基、塔身与塔刹四部分组成的。塔身是中国的传统建筑楼阁的演变,而塔刹则保留了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的外族建筑样式。根据《后汉书陶谦传》所述的“浮图”(佛塔)是“下为重楼,上叠金盘”。重楼是中国原有的多层建筑,是塔的本身,金盘只是上面的塔刹,就是印度的“窣堵坡” [4]
塔刹就是塔的顶,在梵文中称“田土”即相轮,象征佛国,中国保留了印度窣堵坡的样式,同样以莲华,覆钵,华盖,露盘,火焰,华瓶之类作以装饰,莲华同莲花,在我国民族文化中,莲花代表“出污泥而不染”;在佛学中,是佛降生的坐床,佛土洁净之物,意味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成为塔的建筑文化中画龙点睛之笔。 塔刹通常的造型为尖顶,但与西方中世纪的教堂有别。教堂尖顶往往是以十字架型,有的一座教堂上有众多尖顶,而佛塔的塔刹则象征佛的空幻与崇高。
塔身以中国阁楼的样式建造,阁楼一名重楼,重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两汉时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中的重楼多有斗拱作为支撑结构,各层分布平坐和檐,建筑有门窗等精细结构,建筑平面大多为正方形。汉代冥器重楼模型的结构特征与魏晋之后木塔的建筑结构有着明显的源流关系。就塔本身的平面造型而言,由正方形向八角形,多边形演变,方形是以儒学为传统文化思想之皇权崇拜结合的产物,四边、八边形体现佛法中“四相八相”的底蕴;正六边形象征着“六根清净”的佛性意味;正十二边形象征佛说中的“十二因缘”,如嵩岳寺塔。尽管塔的平面造型多为方形,但随多边形的演变,也出现了近乎圆形的塔,如唐代泛舟禅师塔则为圆形,具有圆果的象征意义,以“圆”象征事物完美无缺,唤起人人心中佛教情感,具有浓厚的佛性意味。
阁楼式塔以二层或多层为基本造型,楼阁的坡顶屋檐出挑,造型优美壮观。其造型的最大特征就是塔檐出挑与檐角反翘。论文大全,风格。正所谓“如鸟斯革”,像翼舒展的屋顶与出檐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特征之一,其飘逸的装饰手法意味着羽化登仙,向往极乐世界。后来塔身逐渐变为多层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纪,即有三层塔身出现,其后更有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等多层结构。我们发现,层数均为奇数,源于《易经》中奇为阳,阳为天的思想。可见,处处反映出“有意味的形式”。
塔基本是用于负重、稳固塔身之建筑功能,却从佛性意味中发展为金刚不坏的佛国世界的佛教象征意义,故又称“须弥座”。这一神秘寓意的词汇来源于佛教经典所言的“世界中央”——须弥山中心的最高佛座,是传说中居于世界之“中”的妙高山,高耸巨大,从而象征了佛塔整体形象的雄伟壮美。塔基的位置在地宫之上,突现于地面,自辽代始,塔基文化有了巨大的发展,即不仅把塔基看成是一个技术,结构必须存在物质基座,而且发展其精神象征的不凡意义。论文大全,风格。
地宫又被称为龙宫。龙乃中国民族的图腾。《易经》中以龙卦为第一卦,即乾卦,对龙十分崇拜。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因此,将地宫称为“龙宫”可见对佛塔的崇敬。与印度佛塔不同的是,窣堵坡是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神圣场所,中国将其建筑样式保留作为塔刹,却将宝贵的舍利埋葬于塔的地下,也就是地宫中,而对佛的信仰与崇敬就不仅仅是用以埋葬高僧遗骸的普通意义的坟了。也有的佛塔内安放着经书、佛像与其他法器。地宫一般以砖石砌成,其平面形制与整座佛塔的平面一致。
综上所述,塔的设计并非印度传入,它结合了中国印度两种文化,塔身完全是中国的,印度因素只在塔刹部分可以看到。按照佛塔的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结构,根据和谐形式规律组织创造出的建筑形象是一种既理性又感性,既抽象又具象的美,它不同于佛教文学和壁画作品那样,向人们描述佛的本生故事,宣言佛法,却能用特定的建筑文化语言,象征性地暗示佛教内容,文化意绪。
三、有意味的教堂建筑风格
西方国家对圣人遗物的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热潮,代表宗教意味的教堂应运而生。教堂与中国佛塔同样反映着人们的感受与领悟,暗示着宗教内容,文化意绪,体现着“有意味的形式”。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与艺术形态。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
在公元1世纪,人们还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场地被成为“民古教堂”。后来为了逃避官方搜查,这种仪式被转移到公共地下的墓窟(用以合葬基督徒),成为早期基督艺术的宝库,流行于罗马城区。合法化后,转移到地上成为罗马现成建筑模式的长方形公共建筑——巴西里卡。罗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筑式样。它是仿照古罗马长方形会堂式样及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形式的建筑。[5]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在祭坛前扩大南北的横向空间,其高度与宽度都与正厅对应,因此,就形成一个十字形平面,以象征耶稣钉死的十字架,更加强了宗教的意义。如中国佛塔的平面造型同样有意味。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就是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征是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拜占庭式教堂象征宗教皇权,是政教合一的产物。光线与圆顶的相结合,突出了圆顶在宗教建筑中的心理功能。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此建筑风格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构架法极为相似,柱与穹顶代表着西方建筑风格典型。
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华丽的哥特式教堂取代了罗马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哥特式教堂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其建筑特征是直线上升的风格。哥特式教堂是用人类的智慧恭维上帝的智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为了挣脱精神上的束缚,肯定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论文大全,风格。在教堂的雕塑与绘画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情世俗之美感。巴洛克为17世纪最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在巴洛克建筑中重视雕塑与绘画艺术的综合。
教堂建筑文化在宣传基督教的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在表现艺术家虚幻莫测,不平静的心灵。西方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对不同性别的人体分析性;中国人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和感受,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或表现出这种领悟或感受,二者均强调其意味性。论文大全,风格。
结论:由此可见,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最大的差别在于两个地方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重融合,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和特色的中国佛塔与西方教堂,这两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建筑物不仅在建筑造型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有意味的形式”。并且都寄托了人的精神与思想,让人们雅俗共赏。正如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我们的建筑应该是大众化的,为人服务的建筑。
美的建筑,就是生命及其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建筑空间意象具有生命的体现。不论建筑风格与材质,倘若没有了灵魂与意味,我认为它就只是一个死物,冷冰冰的土木砖石之物而已。所以,我们要找到中西建筑文化的魂魄,民族和历史文化的精髓。如何将其延续,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在技术与艺术上不断雄厚才是我们研究中外建筑文化的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宫室之魂、儒道释与中国建筑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王振复著。
[2]《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编著。
[3]《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编著。
[4]《大拙至美》中国青年出版社,梁思成著。
[5]《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
【关键词】 指导思想;构造方法;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一、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史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形成。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中国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夏代和商代是建筑体系的萌芽期,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产生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这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秦朝和汉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等实体,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尤其是在盛唐,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时代的建筑,则上承盛唐之余脉,下开不同之风格。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明、清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建筑与世界潮流相悖,建筑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保守。尽管如此,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天坛等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
中国建筑文化的今天。现代建筑飞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鸟巢”的设计,激发人们的自然天性。长安街旁一座建筑平地而起,这就是世界最大的穹顶建筑――拥有世界一流舞台和音响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她将成为中国的最高艺术殿堂,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象征。东海大桥的贯通,改写了上海不“上海”的历史。中国建筑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
日本建筑文化历史起源。日本古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比如使用木构架、通透轻盈。这些特点是在中国南方建筑流派的影响下形成的,同时也是因为日本盛产木材。日本的木构架采用了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还有斗拱。总的说来,日本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具有中国建筑的大部分特点。但日本在汲取中国建筑的成就的同时,更加注意与日本民族文化的结合。日本现代建筑文化经历了一个吸收消化、打散再重组并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丹下健三、矶崎新和安藤忠雄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
丹下健三将西方的理性主义与东方特有的空间想象力有机的集合在一起,走出了具有自身与民族特色的重要一步。矶崎新另辟蹊径走一条创新之路。他把人类历史中所能玩味的都拿来参与他的设计,从而形成了巴洛克式的日本风格。安藤忠雄则从丰富的民间生活汲取素材,表现纯朴的自然美,形成简约、精练的风格。这是日本建筑文脉发展的必然,材料的运用上也很单纯,或者混凝土或者木材或者钢材,总之什么材料都充分显露其天然质感。
二、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联系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很早就有来往。中日两国的建筑文化可以说相互影响,但中国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而日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主要在现代建筑文化,特别是设计建设理念上。
中国古建的三大外在特点就是如同鸟翼一样延伸出的屋檐、屋檐下面承重的斗拱、以及高大的台基。日本采取中国建筑体系的主要形式,即梁、柱、斗拱等结构体系。日本受唐建筑文化影响比较大,采用了律令制度下的建筑生产和组织形式。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常用事先做好的构件,通过组合像积木一样拼接而成,造法和现代极为相似。因其特点是各个部件可以直接互换使用。整修天安门时,所用的木料就有一部分取自已经拆掉了的北京的城楼的木材。日本的建筑,也模仿中国方法营建。日本建筑之精华所在的宗教建筑、都城及宫殿,都采取中国传统的造法和形式与布局。
日本建筑在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建筑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在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同时,日本古代建筑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如草、木、竹、石、麻布、纸张等材料,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日本古建筑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夸张表现上,如伸展得很远的飘檐、硕大的斗拱、过于华丽的装饰、园林中的枯山水等。
三、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日两国建筑指导思想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建筑文化有一个特色是具有地域性。中国的建筑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古有“南人习床,北人尚坑”的说法。中国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建筑文化不一样,原因是二者所处的环境差别。日本的建筑文化与本身地理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除了台风和地震之外,还经常遭受暴风雨、洪水、山崩等自然灾害。房屋如何建造才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袭击,无论远古还是现在都是设计者面前的课题。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建筑防震与抗震是头等大事。为此日本农村的房屋以平房和两层楼房为主,城市中则以低层建筑为主,除了采取防震、抗震措施外,还要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红色三角标记。发生地震时,专业救护人员即可从该窗户中进入施行救援。日本的建筑文化具有安全性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通过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的形式表达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创作中,充分照顾到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发展人文精神,创造出了有民族特色的、符合当地人群生活习惯的、并具有多种文化特征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环境。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注重人生,强调“实用理性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尚俭的民族。这种价值观表现在建筑艺术上,则是一种很现实的实用观点,即“适形”与“便生”。日本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日本建筑文化包含浓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日本人广泛接受禅宗追求自然,让自然成为悟道的观点。日本建筑文化体现禅宗的空寂思想,“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见叶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语语义为幽闭,孤寂,贫困。日本的园林设计中的“空道”体现了“空寂”的文化内涵。
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理念和创作方法的差异。中国人的居住理念总结来说是含蓄、私密、安全、休闲、安逸、低调、亲情、邻里、亲土性。这些实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中国人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做人做事以及居住空间跟外国人不一样。四合院就是个例子,体现了一个大家族,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概念。四合院代表了中国人的居住理念。日式建筑的房屋大多是以木材和纸板材搭建,现代的日式住宅设计则充满了沉稳、富有个性。不管是钢筋水泥还是古木梁柱、传统优雅纯粹的日式空间,透过内部设计的装潢,愈来愈多的日本人尽情享受和风家居的生活乐趣。回归自然是日本建筑文化的最大的特色。无论是在色彩、功能还是在造型的设计上都推崇贴近自然,让使用者置身自然。日式庭院就是个例子,它强调室内与室外的互相映衬,通过景石摆放、植物定位、构景布局来表达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日本文化。同时,日本人讲究禅意,索要淡泊宁静,清新脱俗。所以日本房屋家具装饰和点缀较少,造型简洁直线条,几乎没有豪华、奢侈的风格。
中日两国建筑形象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形象强调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
日本建筑形象轻巧简洁。日本的鸟居设于神社的入口用来标志神域的大门,很有空间感。它的形态和空间意向和中国古代的牌坊有相同之处,但它却不同于牌坊的建筑形式。中国牌坊一般为砖或木结构,在左右的两柱上架梁、板。后来牌坊日趋复杂,出现了斗拱、屋檐、吻兽等庄严华贵的形式。鸟居则简化了牌坊的构件,留下两根立柱,柱上架横木,省去了一切装饰,简朴之至。伊势神宫是日本神社建筑的代表,它是以木材和茅草等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木结构草葺屋顶,无天花板和屋檐的日本古代建筑物。日本皇宫建筑,它不如中国皇家建筑的奢华高大庄严,更多的是简素、轻巧、自然。如日本皇家建筑桂离宫内的御幸门,不过是一道竹篱笆。但园内建筑矮小精巧,白木结构、草葺或树皮葺人字型屋顶,白墙白格子门,摈弃了人工装饰、涂色和多余之物,完全表现出皇家的尊贵清雅以及日本传统建筑简素的特质。日本的茶室建筑,功能上为开展茶道活动的场所,实际是借茶道来内省自我,外观自然的精神家园。它以简朴为特色,采用树皮、竹子等天然的建筑材料建成。如以千利休唯一的遗留建筑而闻名的妙喜庵茶室“待庵”,是以薄木板做成的轻型屋顶、显出木头的自然性质的圆木和树皮、露出麻刀的土墙所构成。
中日两国建筑布局、格局的差异。中国传统建筑在儒家等级思想的影响下,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如唐长安城、北京紫禁城等。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中处理政务的宫殿依旧讲究轴线对称,园林与宫殿分离,建筑红墙绿瓦、色彩艳丽、厚重的宫门、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庄重和豪华。日本的建筑及城市设计早期也有中轴线对称的格局。在日本飞鸟、奈良时代所建的飞鸟寺和四大天王寺,都是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中门、塔、殿堂和讲堂,四周以回廊加以连接,并且左右对称布置。日本藤原时代建造的平安京城,参照大唐定城内道路棋盘式格局,强调中轴线两边设置东西市。直到公元13世纪,大多数寺院才采取日本式木结构非对称性布局,放弃仿唐做法。如日本法隆寺采用的是建筑向一侧集中的不对称格局。同样日本皇家建筑桂离宫也采用了不对称布局。院内古书院、中书院、御幸殿、月波楼、松琴亭、赏花亭、园林堂、笑意轩等多栋建筑多集中在西侧,整个建筑群布局简练。该建筑与地形有机结合,使人工性与自然性巧妙融为一体,恰似中国的皇家园林。日本建筑由对称向不对称的发展,一方面适应了日本丘陵的地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崇尚自然、摒弃人工的审美取向。
四、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共性与保护
二千年来,日本的建筑形式就受中国建筑模式的影响,建筑文化交流频繁。今天走在日本的街头,仍然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中国古建筑中的各种元素。但简单认为日本古建筑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翻版是不恰当的。日本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同时,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民族文化.最终形成了比较特别的日本古建筑形式。日本建筑体现的简约、抽象、具体的艺术特点加上本国建筑文化精神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并在老建筑的保护、新建筑的设计、自然生态观方面都给予我们比较好的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色彩缤纷。人类居住的理念,建筑构想、建筑方式、建筑样式不断深化。中日两国的建筑业突飞猛进,不论大中小城市到处涌现充满“西方气质”的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以及住宅小区。虽然不乏建筑的成功优秀之作,但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中日两国各自建筑文化的特色和风格。原来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建造的东方建筑,近年来几乎被石构建筑取代,古代建筑保护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建筑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部分。中日两国在建筑遗产的保护上有其相同之处,都通过立法来保护建筑遗产,法制化是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
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通过比较中日建筑文化,我们能了解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通过中日建筑文化比较,学习不同国家建筑设计的优点,扬长避短,才能使本国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大学生科研项目课题论文,排名并列第一)
参考文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advance of the modernized process,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s faced with the huge challenge. Through the field study on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Hezhou,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buildings, and putted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 in strengthen protecting.
关键词:建筑文化资源 保护 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cultural resources on buildings protect problem and strategy
作者简介:刘红艳(1979―),女,广西岑溪市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学士,讲师,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
[基金项目]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桂东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BZS002)
中国历史文化村落和乡土建筑遗产之多、地域分布之广,世界罕见。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就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沧桑岁月。保留文化遗产才能使历史连绵不绝,才能使各村落散发出历史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才能使人类的发展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精心保护文物建筑、历史村落。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批批“市镇”涌现而大批“市村”却消失了。据研究,从1985-2001年,中国的村落从940617个锐减到709257个。仅2001年就减少了25458个,平均每天减少约70个,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中国现仅有“古村落”5000个左右,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对古村落建筑进行合理保护与开发,既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文化资源,又尊重村民意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是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贺州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
古村落建筑不仅包括建筑本身,还包括建筑所处环境的集合,也就是传统建筑环境的各个层面。建筑在拥有物质属性的同时,还包含了生成这种物质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属性,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纳入到建筑空间组织之中,因而古村落传统建筑呈现出持续的、稳定的发展脉络,是对历史文化、社会关系的延续,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贺州市位于广西最东部,是湘、粤、桂三省区的交界地,辖八步区、平桂管理区、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境内文化古迹琳琅满目,自然风景秀丽多姿,人文景观独特迷人。贺州有黄姚古镇、临贺故城、富川古明城、客家围屋、桂岭四方营等古镇古村落。各村落里古建筑文化资源丰富,存有大量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包括寺庙、祠堂、会馆、古井、古塔、古民居、石板街道等。比如,临贺故城内有寺、庙、祠、馆、观30多座,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富川县秀水村秀峰山下有石牌坊和状元楼;富川县福溪村鼎盛时期曾经有过24座古戏台、24座庙宇、24座石花广场和一座风雨桥,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风雨桥和古戏台、古庙宇各3座。
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历史悠久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就会隐退人世,永远消失。
(一)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究竟保护什么,由谁保护,怎样保护
中国古村落保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但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专家、学者的奔走呼号上,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的保护、规划措施。而且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究竟保护什么,由谁保护,怎样保护,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发展思路狭窄
一些基层干部思想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村落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没有把古村落建筑看成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对历史文化的延续,认为建筑就是建筑,和文化无密切关系,甚至还认为陈旧的建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不到任何的推动作用。有的古建筑被用于任意堆放柴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有的古建筑只能立在现代新建筑夹缝中……
(三)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投入太少、基础薄弱、任务实施艰难
在我们所进行调查研究的古村落中,大多数只剩下年老的村民留守,青壮年村民几乎都长年外出打工。比如在贺州市沙田镇龙井村,我们看到的多数都是老人,为我们介绍龙井村文化资源的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该村的支书和主任也差不多50岁了。少数留守村落的年轻人要么就是种植自己的几分土地,要么是靠养殖谋出路,对于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他们了解不多关心也不多。再加上各乡镇各村委迫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对村落文化建设发展的投入十分有限,更别说用于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项资金了,因此,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任务实施艰难。
(四)有的建筑被破坏或翻新、保护不足,未发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在我们考察的一些古村落当中,很多都没有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互融合的意识,而且很多古建筑、古民宅遭到破坏或者翻修一新,有的古村落在维修时缺乏保护意识,破坏了原来的历史风貌;大多数古建筑民宅的雕刻和壁画缺乏维护,有的已经脱落,有的已经模糊不清,有的颜色暗淡,有的常年被雨水浸湿,已经严重发霉,如贺州市贺街镇李氏大宗祠。出现这些情况的古建筑还是非常多的。
三、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对策研究
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村落,西安、洛阳和北京等都是从村落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无序开发和保护不力导致中国古村落有破坏加剧之势。因此,中国古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
贺州的古村落大多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唯有利用传统文化内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努力寻求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径,使得古村落建筑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中,将古村落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继承相并举,与和谐文化发展相一致,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努力探索古村落建筑保护与开发新模式,探索古村落建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古村落建筑,而且还提升了新农村的文化品位。
(一)强化保护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建设
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古建筑群,而且是保护古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因而保护古村落也不仅仅是古建筑学家、文物学家的研究范畴,也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教育专家研究的范畴。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古建筑遗产保护,加强宣传,形成“保护古村落”、“保护古遗产”的共识,促进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创新建筑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加强贺州乡村旅游,特别是加强对乡土性、乡村文化的开发利用,较好地体现当地民居风格和乡土文化气息,不破坏古村落原有的风貌。抓住各种机遇,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促进贺州道路交通建设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在目前乡村道路尚未完全拓宽的条件下,搞一些徒步旅游、自行车旅游和休闲生态旅游,根据古村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建筑风格,依山傍水建设休闲公园,或者搞一些有意义的庙会、集会、宗祠祭拜等活动,或者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和高品位、高档次的旅游景点,同时积极保护和开发古建筑文化资源,把贺州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古民居、古门楼、古城楼、古戏台、古宗祠、古庙、古井、古桥等古建筑资源开发成旅游景点,既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具有创新意识的时代文化,又可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发展非物质文化,与建筑文化相融合,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富川县福溪村总共有13 座古门楼,门楼面向福溪,建筑呈敞开式,立柱、抬梁、屋檐造型古色古香,每一座门楼都挂有进士、文魁、武官等功绩牌匾,门楼成了光宗耀祖的地方。据统计,福溪村历史上出了五位进士和35位有品秩官员,一块块官宦恩赐的牌匾仍熠熠生辉。而富川秀水村历代科举进士就占了33名,有3个在宋代被御封的“神童”,后来还出了一位状元,故以“状元村”名之。秀水村保存着中国规模庞大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保留着上至皇帝下到知县赐封、贺赠的花式各异的匾额,是一个天然的中国文史教博物馆,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因此,在搞好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把非物质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把建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融合,以各种非物质文化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比如,唱大戏促进戏台的建设,表演促进舞台的建设,祭祀促进宗祠的建设,以科教文体促进村落古建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狠抓科教文体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一些民间民俗活动的开展,尤其是民间舞狮、舞龙、舞大刀、闹花灯等特色民俗活动;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由群众唱主角,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特定节日和特殊意义的活动要格外重视,比如具有贺州地方特色的“炸龙”、“脐橙节”、“盘王节”、“茶会”、“二月二”等,以此来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与古村落建筑文化相融合,共同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四)处理好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当前“撤老村建新村”的新农村建设口号、现代快餐式文化对古村落文化资源和遗产形成全面围攻的趋势。在传统农耕文明下形成的古村落文化,经不起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冲击而很快土崩瓦解。要保护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必须处理好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把古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古村落风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给后人的启示远远超出了建筑领域本身,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还需要去保护它、延续它,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千百年来形成的物质、非物质遗产和文化传统,走出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旅游资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3,09.
关键词地域性自然环境文化延续适宜技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orm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becomes complex. We try to search after some essential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this article and conclude that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can be used for mitig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addition it is a solution of drive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to a fontal way.
Keywords:regional; Na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ontinuitynature;Appropriat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从古到今,人类的活动从未离开过建筑。远古的人类就常常就地取材,利用原始而实用的建造技术营造栖身之所.它们大多针对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状况,慢慢地发展到现在形式各异的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合理的部分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被传承下来,从而使建筑带有浓厚的地域性。
建筑的特点总是与“地”紧密相连,它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属于一定的地域,这个地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等因素都对建筑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建筑的地域性来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体现在建筑能够具有本土精神。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筑的独特之处往往和地方因素紧密相关。建筑师在设计时客观真实地积极与自然呼应,传承文化,体现当地风貌。这正体现了“一切建筑都是地域建筑”。
地域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任何一建筑都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始终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环境,就建筑特点来讲,地域主义的建筑仍然立足于当地技术发展水平,在建筑空间组织及其形式上都与当地气候环境,地理状况和资源利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筑的形态特征,空间组合和构造方法也普遍地反映出当地建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例如,传统建筑中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来源于自然材料如:石、木、土、竹等等。无论是原始的地域建筑还是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均能在技术水平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材料、地域资源,巧妙而合理地利用本地传统技术进行建造,其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由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状况、地域风俗等决定。
就我国而言:北方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在民居中,有皖南民居的马头墙,因为大量的徽居是密集建造的,相邻建筑之间用防火山墙分隔,这些墙的角部造型类似马头而称为马头墙,它主要起隔绝火焰、避免火灾蔓延的作用。还有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和傣族竹楼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我国的传统民居从南到北都有合院形态,但因地域气候差异,南方与北方院落形态还是有差异的。在南方地区,天井较狭窄,四面的房屋很紧凑,因为南方夏季炎热、潮湿,日照时间长,天井狭窄,有利于形成阴凉环境,而且在冬季也不致受到风沙雨雪影响。北方则表现为建筑南北向较长,院落空间开阔,以便得到充分日照。
二、地域性与文化延续的关系
地域性除在建筑中体现出地域气候特征之外,更多的是对城市文脉的回应。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文化的表达方式、宗教文化、社会思想以及自然条件等影响因素都使建筑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西方天主教从哥特建筑上表现出神秘耸上的升腾之感,东正教堂从群穹顶式建筑中表现出教意的辉煌,而伊斯兰教拱券和高塔则表现出对真主的虔诚……这些都透出了宗教文化的特征。比如说形式各异的建筑,其建筑是各有特点,各自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方化,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性。中国的传统建筑较之西方古典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地域文化中找到答案。比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它提倡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就是在此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讲究理性、极富条理性,如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它所显现的是以对称、规整、具有条理的美。而在中国,不少传统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比如北京的故宫,严格遵守中轴对称,它深刻地表达了君权至上的思想。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建筑受到地域性文化的强烈影响。
建筑师在创造某地的建筑时,通常需要充分考虑该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特征,并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对这种传统和特性加以体现。如印度的建筑师柯里亚在其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印度建筑语法,如伞形、百页、露台、水池等,都是从寺庙、宫殿凉廊住宅原型中提取的表现炎热气候特征的元素的组合。中国福建的民居土楼,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是跟该地域的环境、气候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村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全体现了一种聚居功能,它把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揉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聚居的村落形式。这跟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环境是完全分不开的。所以说各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建筑创作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延续。
地域性与适宜技术的应用
现代设计中,绿色建筑、生态建筑都为很多设计师所运用。其实,生态建筑根本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它们都是扎根于所在的地域土壤,融合于地域环境之中的。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它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建筑设计要通过使用现在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物质的选用。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我们都知道建筑技术总是从十分具体的地方条件发展而来的,一定的建筑技术首先满足产生这个技术的地方的需求;而技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方化等方面的条件才能合理地加以利用。有些技术虽适用于一些地方,但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地方。又如,在设计中,要选用有地方特色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技术措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做出安排。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地方,可以运用这些能源来减少照明和空调的负荷。运用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技术,可以体现地方传统。而这些地方性的适用技术也是我们今天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设计中提倡使用当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能源的浪费,更可以体现地方特色。
总之,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不断前进,将思想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作为地域建筑追求的目标,对传统建筑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地域条件,形成具有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地域建筑。
提倡建筑的地域性和本土性并不是说要排斥外来的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结合自己的需要,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使其最终适合本地的建筑。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该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这才能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马玉洁,多元文化下建筑创作的全球化与地域性[J],山西建筑,2007年25期
[2]赵钢,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J],华中建筑,2001年04期
[3]王青,地域建筑文化与全球化语境[J],山西建筑,2008年02期
[4]赵琳、张朝晖,新地域建筑的思考[J],新建筑,2000年05期
论文摘要:传统符号是文化历史的浓缩精华,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出发,本文分类解析传统建筑符号的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指出传统建筑符号的多义性、复合性,及其反映形式与内容间的特定关系。希望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运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符号概述
早在中国古代就已有了关于“符号”思想的记述,在《易传·系辞》中提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救谓之象。象也者,像也。”在古罗马时期,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对符号下了这样的定义:“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事物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事物”。创造与运用符号能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艺术功底与素养。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独特建筑,其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考察,我国的建筑遗产是一份丰厚的,独特的建筑符号遗产。当今如何发掘和保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且使传统建筑符号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
符号学作为形式语言的—种表现形式,在中西建筑中却早已存在。
从对符号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建筑的视觉信息正是以符号为载体传达的。建筑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一种表现性符号,它们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必须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号如同人类的语言,没有语言人们无法表达感情、交流思想。没有符号,建筑也难以显现其隐喻与象征。因此,应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的形式语言,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三、传统符号的分类及其应用
根据符号本身的抽象性及其涵义的复杂性,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把符号划分为图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三类,运用他界定符号的原则传统符号也可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大类。
1.图像符号
图像,即用线条、颜色显示出来事物的形象。
在传统建筑中一些具象的彩画、纹饰石雕、木雕、琉璃饰件及门式、窗式等,都属于图像符号或它的复合体。传统建筑的图像符号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概括(如来自水波形象的水纹,来自云彩形象的云纹);其二是对动植物的描绘与概括(例如山鱼或飞鸟的形象简化而形成的几何纹样、植物、动物纹样、传统吉祥图案以及历史题材典故等。传统的图像符号最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直观性。
2.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是指表现形式与内容涵义之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关系的符号。指示符号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传统建筑符号的主干。传统建筑的构件形象和空间形象,大多数都是指示性符号及其复合体。 转贴于 指示符号在建筑中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指示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就是它自身,是—种“本体形态”的符号,实质上反映着作为符号载体的构建自身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如窗户的形象表达采光、通风、眺望的功能意义,门的形象表达着出入交通开启闭合的功能意义;另一类指示性符号是与它所表达的内容相分离的“标志形态”的符号。在一些建筑细部上也时常可以见到指示性符号的实例,如表示方向的标志、箭头;表示工作状态的灯光。
3.象征符号
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象征符号是指表现形式与内容涵义之间存在约定俗成联系的符号。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个地区、民族在他们的建筑中都应用了独具特色的象征符号,它们的研究对于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北京香山饭店是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经典之作,饭店的外墙上有规律地排列着中国传统的如意等图案,象征事事如意,传达着浓浓的中国文化。
四、三种符号在建筑设计中内在联系性
在中国传统符号之中,图像、指示与象征之间并非有着严格的界限,传统建筑符号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复合形态和变叉方式,有时一种符号既具有图像性,同时又具有指示性、象征性。
建筑符号内容层面的复杂性和内涵层次的多意性,以及认识主体本身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都会带来对符号认识的不确定性。建筑符号的意义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是以当地文化作为基础,与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以及人们的观念有密切联系的。三种建筑符号的组合运用,是对于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制约关系的处理,要在实践中逐渐了解符号同的相同、相似、相反关系,通过恰当组合达到不同的效果。
五、结 语
传统符号是历史文化的浓缩精华,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传统符号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传统符号具有丰富的多义性,我们可以根据表达需求灵活地运用图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的手法,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充分挖掘我国传统符号文化的丰富内涵,以使其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新论,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8
[2]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3][英]G·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罗楠著:《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