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1: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英语课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语料库;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语料库语言学(CorpusLinguistics)已经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分支。它在语料库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空前迅速的发展,电脑语料库语言学对语言研究的许多领域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建立的语料库,规模大、功能多、检索方便,使语言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语言的理论探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料库已经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语言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语料库提供真实语料,并且借助计算机软件,可以迅速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人们可以在这些数据基础上验证现行的理论和构建新的理论。
语料库语言学在过去20多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对与语言使用有关的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各种为不同目的建立的语料库可以应用在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语体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口语研究、词典编纂、语言教学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言语识别与合成等领域。
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特征以及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特征等方面作出分析,其分析结果可应用于指导语言教学的实践,改进课堂教学。比如,语言现象的分布和频率等信息可以用来指导教师确定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学习者语言应用和使用失误等信息可以帮助教师诊断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语料库还可以应用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大纲设计等。语料库为确定教材或教学大纲中的词汇表、语法结构以及它们的编排顺序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应用语料库开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也开始引起广泛的兴趣。
语料库具有相当多的应用领域,它们能帮助科研人员研究语言现象,编辑词典、语法书、教学参考书,翻译工作者可以利用语料库核对所译的词句是否准确,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备课、选用例句、编写练习、出试题。语料库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其实用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大量例句学习单词,了解单词或词组的各种意思;掌握词组,熟悉词语搭配;帮助区分同义词等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克服单词障碍似乎除了死记硬背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语料库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我们在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学习一个生词不仅仅是记住它的发音、拼写和意思,还要熟悉它所出现的语境和句子,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单词的用法,牢固地记住单词。语料库正是这样一种工具,它能提供大量的实例,使我们聚焦某个单词的各种用法,注意到单词所出现的语言环境和句子。
能否掌握常用短语、熟练运用词语搭配是关系到所学的英语是否地道,是否接近本族人的语言。然而,任何一部词典所能涉及到的搭配现象都相当有限,难以满足英语学习者进一步认识词语搭配关系的需求。词语搭配不仅包括短语动词、复合名词、介词短语、固定词组、成语等常见的词语连用结构,还包括无数的习惯搭配。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熟悉原文时,在翻译和造句过程中,随时随地会遇到各种固定和习惯搭配,在这些情况下,大型语料库最能表现其无比的优越性。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填补在认识词组和语句结构过程中的空白,用更多的实例加深学习印象,增强学习效果。大型语料库所提供词语搭配在帮助我们辨析同义词方面也能发挥出辨析词典不能替代的作用。
三、使用与语料库相配套的教学法
一旦语料库进入课堂,势必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影响。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更容易在教学资料匮乏的环境中形成,经过语言专家提炼的外语语言信息一般要通过教师才能传达给学生,一些学生也误认为只有认真听课就能学好外语。其实,外语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利用外语资料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所以,有现代教育意识的学校无不设法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外语学习资料,使学生发挥出主动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语料库是现有外语教学资源的扩展。语料库进入外语课堂,学生直接接触语料库,直接接触现代真实的语言信息,学生会感到视野宽阔,有如在外语海洋里畅游。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生所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他人归纳出的一些现成的基本概念,他们需要亲自去发现语言规律,亲自寻找归纳所需要的语言信息。因此,教师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上做文章,调动学生主动地发现并认识语言规律。
实施语料库教学方案的核心就是要给学生在语料库中探索和发现语言规律的机会,并在有组织的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若要顺利有效地实现网络语料库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向导和同伴。教师要准备应对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指导学生在不同的网络语料库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将逐步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地死记硬背各种定义和概念变为主动地到语料的海洋中去发现吸收自然语言。
四、结语
语料库的利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尝试利用语料库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现有外语教学资源的认识。对于地域偏僻,外语教学资料缺乏的学校,网络语料库资源就更为可贵。及时地发掘和利用语料库资源能迅速有效地增强辅助外语教学能力,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可直接在线使用的BNC、Cobuild和LDC等网络语料库以其丰富的语料,方便快捷的查询方式,能够满足师生想要认识的各种语言现象、解决教学中各种问题的需求,它们必将成为外语课堂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使语料库资源为我国的现代化课堂外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顾曰国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
[2]桂诗春、杨惠中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 英语课堂 传统文化 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而,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不可分。
一、大学生对英语学习和传统中华文化的了解现状、原因
在相对重视西方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很多学生知道Valentine’s Day是西方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用英语怎么说;他们知道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但不清楚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表述;他们知道国外的fortune cookie是签语饼,但不了解中国的红茶在英语中叫black tea。
究其原因,无非是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本身过于强调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英语语言知识,对英美文化相关信息的介绍不胜枚举,大多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多媒体的普遍应用及网络电视等渠道,使英美文化潮水般地以影片、教学试听材料等形式进入学生视野,相对而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介绍的资料寥寥可数。
主观上,很多英语教师自身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认为英语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单纯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应的英语国家文化。甚至有些教师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就十分匮乏,更不用说在课堂上靠自身修养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学习英语的大学生们大多以考试过级、多掌握一些英美文化知识为目的,课堂内外主要对英语语言、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有关资料进行阅读和涉猎。他们没有主观意识到,其实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把本民族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达,能够更好地促进对英语语言的掌握。
二、课堂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民族灿烂文化的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了许许多多优秀、积极的民族精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积极的一面,使学生为民族特有的宝贵文明骄傲自豪。其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成为二者沟通的桥梁。再次,它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中华文化知识更贴近中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同于中华文化的英美文化与之相辅相成,在英语教学中,对于二者在文化上的对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从而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传承。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引导学生培养这种文化意识,在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兼顾英语作为一门重要外语工具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认识到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多多研究如何利用英语课堂这块阵地有效地把英语语言的学习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相结合。让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既能操练他们的英语基本功,使得语言得到锻炼,又能真正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达到双赢的目的。
那么如何具体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灌输中华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环节着手:
1.课前学生的presentation环节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在每堂课前利用3~5分钟让学生做presentation,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presentation。往往在presentation环节,学生自己选择topic的空间很大,涉及的面也很广,包括:唐诗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宋词Ci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中国菜Chinese cuisine,二十四节气The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传统节日 traditional festival,民俗folk customs,等等。给大家做展示的学生会精心搜集素材,准备稿子并认真练习表述;在下面听的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听力,而且能了解到相应的文化讯息,可谓一举两得。当然,教师可以灵活地把presentation环节改为discussion,由教师选择一个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组陈述。
2.讲课文时的导入环节
在每课的课文导入环节,介绍课文背景知识时,可以联系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点。例如在讲《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中“Going Home”一课时,在介绍背景或分析题目时,教师可以联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Random Notes of a Returned Native),可以把这首诗的英文译本读给学生,让学生猜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oem,Who is about going home。这样会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认真听这首诗的英文译本,并迅速调动大脑已知信息寻找诗的题目和作者。此环节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力,还能够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诗歌的回顾和兴趣。
比如讲《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Quick Fix Society”这篇课文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讲解fix的含义,再解释题目的意思并让学生讨论快节奏社会的种种表现方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快节奏。其中在对待快节奏的态度上,教师可以援引《老子》第37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Nature does not hurry,yet everything is accomplished.教师先把这句英文说给学生听,让他们说出汉语意思,进而把传统文化中先人对待快节奏的态度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老子这句话的看法。同样,学生会对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叹服并产生兴趣,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再如讲“Discovery of a Father”的时候,可以联系朱自清的《背影》(“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摘选这篇散文中的一小段译文让同学们进行赏析。讲“The Greatest Invention”这课的时候,首先就让学生说出“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这篇课文是寓言故事,因而教师还可以联想到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诸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教师让学生练习用英文讲古代寓言故事,就能达到操练口语、锻炼表达能力,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双重目的。
3.课堂学习中的点滴渗透
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根据具体情况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授课若是涉及国外的某些习语或谚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之相对应的中国文化的习语或谚语的表达,例如teach fish to swim就是中国成语班门弄斧;love me love my dog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如果涉及西方的咖啡文化,则可以让学生联想中国的对应饮品――茶,思考茶在中国的渊源文化底蕴。再如提到英美文化中的色彩,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中华文化中的色彩含义,并鼓励学生辨别二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出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根源。
四、结语
教师需要开动脑筋,平时多注重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才能做到在讲授英文课本的同时,恰当地联想相关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点滴渗透到课堂中,继而实现既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又锻炼语言能力的目标。笔者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英语教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
[4]于鸿雁.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海外英语,2012(11).
[5]殷海红.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科技信息,2009(18).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以A.H.Maslow及C.R.Rogers为主要代表人物。人本主义教育观重视人的价值,把学习者的情感、动机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上,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教学的人文化和对学生全人发展的关注,形成一种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以良好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成是教学主体的教学新模式。Rogers和Freiberg指出要解决学习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学习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受教育者。人本主义理论强调的是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而不是认知因素,注重为语言学习提供安全环境而不是增加焦虑,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发展。人本主义教育观符合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的“因材施教”及“个性化”等理念,这也与大学英语教学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价值取向一致。根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师的关键作用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教师应以“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为切入点,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融入情感因素进行设计,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关系,使师生共同体验教与学的乐趣,乐在其中,自然教学相长。
(二)体验式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倡导释放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个性化、互动性的英语教学环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功能完备、内容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外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在实践中学,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习有关知识内容,实现自我教育,是一种新的语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在建立学生主体课堂,创设接近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大信息输入,促进语言产出,为学习者提供交流互动、意义协商机会,培养自主性、用语言做事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潜能和价值进一步受到大学英语教师的关注和首肯。
二、大学英语新模式下的情感因素分析
大学英语新模式下的情感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个体因素和交互因素两类,个体因素包括焦虑、自我抑制、自尊、语言学习动机等,而交互因素包括课堂交流、合作学习、跨文化交际意识等。
(一)个体因素
语言学习是一个受许多复杂因素影响的心理过程。作为影响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心理因素,外语焦虑与外语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下,随着网络教育的学习格式(教学方法、学习过程、著作工具、学习环境、评价策略等)越来越统一,学习者,尤其是性格外向的学习者兴趣降低,学习动机减弱。此外,面对网络学习这种高结构化、统一的学习形式,许多学习者感到茫然,不知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容易产生不安、沮丧、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等焦虑情绪。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下英语学习者的焦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课堂教学焦虑和网络自主学习焦虑。课堂教学焦虑涉及教师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网络自主学习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习者自我控制力不够,又缺乏外在的监督和约束,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很难得到发挥,网络信息甄别困难,在线测试设计人性化不足,师生互动交流缺失等问题都会导致学习者产生焦虑、自我抑制、学习动机缺失等情感。
(二)交互因素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学习参与者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需要师生双方经过“教师输入—学生理解—学生输出—教师指导”等环节来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一方或双方不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和生生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时不在影响着语言学习课堂的氛围、课堂活动的模式和学习的效果。作为教师,如何利用庞大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已成为每位教师面临的难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要探索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相互协作又敢于竞争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学习者的电子档案对影响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进行评估,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心理和行为展开干预,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创造更多的师生间的沟通机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造轻松、和谐的网络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可采取鼓励小组讨论、自我评估等方式,避免过多使用测试或公开问答等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实用的指导,鼓励和支持有利于网络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自信,消除孤独和焦虑心理,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三、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自20世纪后期以来,信息技术已越来越深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与学习中,使外语教学与学习的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个性需求与目标,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知识整合的环境来帮助学习者构建新的理解。教师将要承担一种新型的更进步的更具挑战性的角色,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看,课堂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师生和生生互动教学环境中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在大学英语情感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体现,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换位思考、调节课程设置等措施来满足学生情感和智力两方面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反思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活跃因子
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学生个性张扬、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教师如果不反思自己的教学,不重视教学研究,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就很容易跟不上时代步伐。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形成教学理论,形成的教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此外,教师还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通过优化教学互动,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优秀教师总是通过反思课堂教学和情感因素,想办法创建与优化教学环境和课堂心理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的乐园,并把外语确实当作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不至于当作一种焦虑和负担。教师不单单要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到精彩的求知世界,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夯实他们的理论基础和人文修养。
(二)换位思考,适时纠错与提问
换位思考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情感调节方法。师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多重身份的建构使得双方深刻体验到“教师的辛苦和学生的不易”,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双方的人际交往更加和谐。新的教学模式多鼓励学生采用多媒体网络来展示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然而由于性格、情感以及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每位学生对自己展示的实践无法做到精准预期,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提醒、纠正,做出合理干预,适时纠错。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以自尊为前提,满足自尊成为学习动力的第一源泉。如果学习者的动力是单向的,语言学习也很难成功,还需要教师外在动力的配合。新的模式下,交际恐惧、负面评价恐惧和测试恐惧等传统因素仍然会使学生感到焦虑。教师如果不能忍受学习者的少量语言错误而立即给予消极的评价,学习者就会在语言输出时产生焦虑感。过高的焦虑使学习者瞻前顾后,出现行为失常和思维混乱的状况,极大束缚其认知能力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害怕他人批评或者由于出错而自责时就会回避没有把握的语言运用。学生没有足够的操练时,其语言发展会因此严重受阻。不管是正面反馈还是负面反馈,都具有情感的特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不能使学生产生胁迫感和疏远感。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必须是展示性提问和参考性提问的有机结合。参考性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需要做出更长且更复杂的回答,而过多依赖于课本的展示性提问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其产生厌烦情绪。作为处于中高级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课堂提问比重应向参考性提问倾斜,同时又适度保留展示性提问,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研究学生心理,创新课程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教师往往被认为是教学型教师,其主要任务是从事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但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的主导。针对教学如何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服务于专业建设需要、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研究所教学生的心理,调整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一起协商教学方案,共同设计教学任务与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新的课程设计应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的语言使用环境。当学习者试图完成任务时,他们有充分的互动机会、合作机会和独立探究机会。由于学习者必须设法理解对方和表达自我,这种互动、合作和探究能够促使他们验证假设,修正假设,建立新假设,修订或重组原有的语言系统,进而促进了第二语言习得。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将课堂变成师生、生生之间在语言、情感、行为和认知等方面进行相互影响和交际的场所,使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意义建构。此外,教师还可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建立英语QQ群,定期解答学生疑问,通过书写英语EMAIL,关注学生的情感要求等方式,延伸出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
四、结语
论文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便必不可少。《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编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文化因素,从多方面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进行文化导入,发挥出这些文化因素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多维立体的西方世界,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并逐步地运用英语进行得体自然的交际。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明确地指出了大学生们应该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且能用英语进行灵活得体的交流。这必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文化意识。
顺应形势的需要,《新编大学英语》应运而生。该套教材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编写,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听、说、读、写、译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选用的语料也具有规范性、知识性,同时兼具时代性和趣味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文化因素,从多方面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有效的进行文化导入,发挥出这些文化因素的功能,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多维立体的西方世界,正是教师们应该着重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二、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失去了其包含的文化内容,语言也不能独立存在。前苏联语言学家朱利·洛特门说过“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因此,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我们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文化导入,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语言内容背后的文化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而语言交际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则。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而作为文化外在表现的语言,在其本身的特点和使用上无不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在交际中语法错误往往能够被容忍,语用失误却容易产生误解。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森认为“母语国家的人在与外国人交谈时,对外国人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往往采取宽容的态度;相反,对违反谈话准则的行为一般则认为是态度无理。”由于汉英文化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学习者往往会受到母语即汉语的负迁移影响,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只是依赖于汉语文化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不仅自己望文生义,也会因为交际不当使对方造成误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将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对汉英文化的异同进行比较,对于不同于母语文化的英语文化特征着重指出,使学生对英语文化中较为突出的特征加深了解,从而减少母语文化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
此外,学生学习了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国家一些相关的地理常识、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以及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知识,也能使他们知识面得以扩大,视野得以拓宽,最终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
三、文化导入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由于大学英语并非英语专业,其教学课时相对有限,而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内容包罗万象,因此大学英语里的文化教学不可能像英语专业所开设的英美文化课那样面面俱到,而是应该与英语语言教学相结合,恰当而有效的进行导入。以下是笔者在进行《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教学的时候,运用不同的方法结合课文进行的文化导入。
(一)文化差异对比
因为汉英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了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对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和运用产生了巨大的干扰,要克服这种干扰,只有去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发现汉英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且重点是差异和冲突。
以第四单元“择业规划”为例,作者在分析了当今学生找工作的误区之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其中提到换工作的观念,作者指出“换工作和改职业在任何年龄都会发生”,并鼓励学生如果发现选择的职业不适合自己,可以马上重新开始新的工作。在这点上,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中国换工作是否也和欧美一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是否在任何年龄都可以重新开始。在激烈的讨论中,汉英文化的差异性也得到了分析。因为中国文化重视群体,强调“大一统”思想;相反,西方文化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因此两者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虽然也换工作,但换工作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不仅包括本人,还有其他许多周边因素,而欧美人相对换工作就比较简单,因为他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本人的发展。
又比如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社会问题”,通过如今很多孩子脖子上挂的钥匙体现出美国家庭模式的转变,即由以前的丈夫工作、妻子在家照顾孩子这一类型转变为夫妻双方都要工作,而孩子无人照顾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家庭经济支出的增长所带来的必然的后果。这一现象在中国早已发生,即所谓的双职工家庭,且如今中国家庭的另一新现象是父母都外出打工,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通过这些类似的对比分析,学生对对英语文化的感知能够加深,文化敏感性也可以得到提升,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自发地运用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去了解英语文化不同于汉语文化的独特之处。因此文化差异对比分析是文化导入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二)课文背景知识介绍
在上每一个单元之前,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需要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一般包括一些相关的地理常识、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以及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知识。这是因为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描述所产生的背景,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是文化导入的必需部分。
以第九单元“音乐”的阅读课文《甲壳虫乐队》为例,甲壳虫乐队作为西方音乐文化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其音乐作品包含了那些急切需要被公众倾听的声音,具有从英国当时文学领域导入的工人阶级的现实主义风格,一直被认为当成引导摇滚从流行音乐走向严肃艺术的标签,影响了欧美的一代年轻人,时至四十年后的今天仍能找到遗留的痕迹。通过对甲壳虫乐队的成员、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以及产生的巨大影响的介绍,学生对欧美摇滚乐的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文化导入的辅助作用也得以体现出来。
(三)多媒体手段
在信息发达的当下,多媒体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各种视频、音频以及最新的语料都能通过多媒体手段形象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起到的教学效果也事倍功半,文化导入也不例外。
第二单元“神话与传说”主题非常有趣,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幻灯片来给大家讲述自己所知道的神话传说。或者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有关于神话传说的影片,然后进行相应的讨论。
同样,第七单元的“旅行的乐趣”,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欧美国家的风情,并适当的导入相关的旅游英语表达方式。而第九单元“音乐”还能让学生学唱一些简单又好听的英文歌曲,因为歌曲往往带有比较明显的文化风格和特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实践
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输入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不断的实践,使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例如第五单元“语言”,课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学习语言的故事,在分析完课文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英语的感受用英语互相交流,讨论学习的难点。多数学生均表示“中国式英语”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可是明知道使用不当,也很难改正。在交流的过程中,好多学生便面临话在嘴边却苦于无法恰当表达的局面,笔者根据这个也是众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通病,指出“中国式英语”形成的主要根源在于对英语文化的不理解或一知半解,借机强调了了解英语文化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分析了之前错误表达的文化根源,同时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表达,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1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也经历了一个教学理念不断升迁,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2004年教育部新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在这个环境下,多媒体计算机开始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极大地改善了课堂内的语言环境。
但是有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不等于学生就学会了自主学习。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普遍较低,虽然学生使用的是现代设备和技术,但他们依然走在过去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上。因此,对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新教育理念下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2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HenryHolec(1981)最早将自主(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他在《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一书中提出,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够掌握自己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可以通过培养获得。Dickinson(1995)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态度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就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我国学者庞维国(2004)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和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简言之,自主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自行利用学习资源,主动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过程。
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我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依旧习惯依赖老师,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没有学习计划和目标。因此,在面对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内容时,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要减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就必须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3.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动机的培养。许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感觉,在习惯了处处听从老师安排的中小学教育后,面对大学的“放手式”教育无所适从。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消极倦怠的情绪,而这样的情绪极易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适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不可能像在中学课堂上一样仅仅掌握教师传授的一些语言点,而这也使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不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扩展和延伸知识。当学生逐渐意识到自主学习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时,才会转变原来的学习习惯,真正对自主学习重视起来。
3.2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策略
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充当着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控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因此,目标被看成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前,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再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合理使用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成功者往往都得益于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和具体的学习策略,结合教学内容多提供范例,讲明策略运用的范围和条件,给予学生熟练运用策略的机会。
3.3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进行基础语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增加师生的双向交流,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学生更多阐述自己观点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对知识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索,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在评价学生作业环节,采用开放式评价,即由学习者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对每个合作小组完成的作业先由学生互相公开评价,然后是教师评定。通过参与学习评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还能从学习同伴那里获得好的学习经验,进而改善自己的学习。
3.4转变教师课堂“控制者”的角色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控制者”的单一角色只会让课堂气氛显的凝重且沉闷。要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需要把控制权移交给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思考和练习。教师应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走下讲台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教练和促进者,可以适时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语言障碍从而鼓励和促使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任务,但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
3.5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既然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那么教师就应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不仅要强调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更多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小组各带着不同的问题去寻找素材,然后在课堂上让每个小组把自己找到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这种探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发现代替了教师单纯的讲解,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4结束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学习模式,也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观念的一次挑战。学习者最终能否成功地学好英语主要取决于他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在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的年代,主动读书,独自思考,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玉兵,赵在民.自主学习特点及其教育环境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3.(1):38-40.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堂
本文旨在通过对语言教学的多媒体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方法。
1.多媒体的发展史
多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在外语教学课堂上,而在尔后的20年里在西方特别是发达国家得到迅猛的提高。如今,其已经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中教育领域一项重大的教学手段。在早期的创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第二言语教学出现了语言实验室的模式,这是多媒体应用的雏形。语言实验室出现不久,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yter Assisted Languag Learning)的概念也相继出现了,它是指通过计算机的使用来辅助语言教学。这是多媒体应用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多媒体应用主要在于用特定的创作工具进行语言编程,就像一名导演在控制整个作品的创作。多媒体的发展虽说曲折,但却有着不可逆转的趋势。
2.多媒体的几种设计软件
2.1 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幻灯片广泛使用于大学英语课堂里,经过实验和调查,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的有效软件之一。从定义上面来看,它是一种由文字、图片等等制作出来加上一些特效动态。教师还可以利用它进行文字处理、插入声音文件。音乐、图片等等。简单地说,在大学英语课堂英语教学,幻灯片是指教师在授课时放给学生看的一种图文并茂的图片,这样能够更加直接、直观地阐述教师的观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2.2 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
Authorware是一个多媒体编辑软件,它能够为设计的教师提供直观的图标流程控制界面,该软件集成效率高,容易掌握,适合教师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而通过该软件设计出来的课件更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动画制作软件
动画制作软件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用它可以将音乐、声效以及富有创新意义的界面融合在一起,以制作出高品质的网页动态效果。这样的软件制作极富新意,学生更能够由此激发学习欲望。
3.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存在问题
3.1 负载过多信息
大部分软件本身都携带过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对许多学习者来说都是无用的怎么写论文。通过对班级学生调查,64%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软件携带过多信息。例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在讲授课本单词时,有些老师会在课件上用扩散法提供相当多的信息,而实际上,部分信息例如该单词的发展史和相关历史知识在帮助学生学习新单词并不会起到重要作用,甚至会浪费课堂时间,学生也因此不能吸收重点,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的作用。
3.2界面过于华丽
据观察,部分多媒体课件存在着过于华丽的现象。例如好看的视频,漂亮的图片,吸引人的背景等等,而学生在上课时就往往会被这些华丽的设计所吸引,从而没有适度关注课件的重点。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在设计课件时不要过于花俏。另一原因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是20岁左右的学生,他们愿意也可以接受简单扼要的课堂教学。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对比起普通教学,多媒体教学就略显冗繁。
3.3 课件缺乏创新
许多教师有一个误区英语教学,认为携带的信息越多,界面越华丽,课件及越显创新。也有些教师认为越简单明了对学生起到的作用就越大,例如有些老师直接就把书本的内容一字一句地显示在课件中。尽管这种方法很直观,但是结果却是不尽人意的。学生不但不容易接受,而且过分依赖课件,会导致遗忘书本的现象出现。
4.大学英语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依据
4.1 多媒体课件应用之大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在依据某种背景下存在的必要信息和别人的帮助下取得的。在某种复杂但不乏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采取积极的态度。而多媒体恰是一种能够创造出真实情景的有效工具:图像、音频、视频和其他甚至来自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形式的单一应用或结合应用都能创造出真实的情景,这样,教师就能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1)》 UNIT5SECTION A The Battle Against AIDS中讲到艾滋病预防措施中,可以通过课件,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起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的重视,达到学习与实践的双重效果。
4.2 多媒体课件应用之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但是,教师的指导性作用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进行讨论并且交流意见,创造一个具有互动模式存在的课堂。例如,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平台看到教师的教学课件,而且可以通过该平台回答老师的问题,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
5.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辅教学的角色中也就出现了一些消极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5.1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了传统教学
据本文作者在2009年某高校外语学院3个年级做的调查分析,93%的学生表示更加容易接受多媒体课堂与普通课堂教学结合的模式。但是,部分高校教师大部分情况下用屏幕代替了黑板,用键盘代替了粉笔,音频代替了教师的声音,几乎忽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上述的情况会导致学生难以抓住课堂重点难点。同时英语教学,课件的翻页速度相对板书而言较快,这不利于学生记录笔记。而且,课件的制作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已完成,会存在没有考虑到课堂突况的因素,因此很难根据课堂学生的及时反映做出调整。俗话说,熟能生巧。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更加需要口头练习。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多说的榜样,尽量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口语练习机会,这是提高学生英语沟通及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而多媒体教学的长期误用和滥用,会减弱教师在学生眼中的威信。
5.2不适当的课堂环境
在多媒体课堂上,大部分授课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课件,会把课室的窗帘关上,这就使教学环境很黑暗、封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情绪往往会显得低落,导致他们难以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本文作者建议,授课教师只需要把靠近屏幕的窗帘关闭,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屏幕即可。创造一个明亮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获取良好学习状态的前提。
6.大学英语课堂该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既然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及应用方面存在着问题,那么大学英语课堂该如何正确应用其进行教学?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6.1按照不同科目的要求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大学英语包括读写课程以及视听说课程,细分为泛读、精读以及听力。普遍的英语教学法包括练习法、对话法、游戏法、情景模拟法以及测试法等怎么写论文。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课程的要求。例如,在视听说课程上,可以使用暴风影音软件,把相关视频通过情景法让给学生进行视听,达到视与听的同步进行的效果。视频播放完毕之后,可以用PPT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6.2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技能
毫无疑问,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其辅助工具---多媒体软件进行良好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应用多媒体软件的技能。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如何使用以及何时使用多媒体软件。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步骤:复习—讲授—练习—巩固。本着使授课内容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创造有效课堂的目的,有些教师会在每个步骤使用多媒体软件。从表面上看英语教学,这是个活跃的课堂,但究其本质,电脑已完全控制了教师以及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在这些环节中分主次地应用多媒体软件,例如,在复习和讲授环节可多用课件展示,而在练习和巩固环节可用传统教学法。其次,教师应该有技巧地使用有关图片和视频的软件。例如,调整图片的大小,设置视频的清晰度等等。总的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从而更好地展开多媒体课堂教学。
7.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广泛使用,其在设计和应用方面就会出现相关的问题。如上述所说的携带过多信息、界面过于华丽、缺乏互动性、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环境过于沉闷、忽略传统教学法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措施,如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技能,按照不同科目的要求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仍在在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问题。而作为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高校教师应该给予重视,不断探讨如何才能更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Santrock, John W, Educational Psychology[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韩晓美.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莫锦国.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J]. 外语界,2003,6.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国语学院出版社,2004.
[5]王素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修月祯.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之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我国由教育部批准的独立院校有297所,在校人数近70万,已经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可是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而且多是用运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多媒体辅助下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自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以来,虽然独立院校用来参照,但采用的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磁带、电台来学习英语,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方式静态化、学习和生活割裂化。教学内容多与四、六级考试相关联,课外学习机会少,课内师生英语对话互动交流少,计浪费时间,对英语的学习也无太大效率,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语言交际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在实际工作与学习中无法自主交流,不被社会与用人单位所需求。这就需要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实际要求出发,从教学理念、教材、课程设置、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听力、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综合应用,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实现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
2鉴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教学模式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最近几年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英语课堂和课外网络学习相互结合,听力与口语得到重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在以下几点深化改革。首先,大班英语课堂影响英语学习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语言环境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条件,英语课堂成为国内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模式,但英语课堂的成班率大,又缺乏对学生的课后的自主学习的监控,对于学习自主意识差,长期依赖于老师的学生来说,这种模式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靠课时有限的英语课堂,学生很难学好英语,学生自己在网上学习英语也很难成功。
只能把英语课堂和课外网络辅导结合在一起,形成学生团队或组队交互式学习,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定期定量监护,定期布置和评估学习任务,才能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产生较大的改善。而后,国内的大学英语课堂课时少,频率低,不利于学生高强度高频率的接触英语,无法造就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只有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才能使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实验证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封闭式强化训练,可以取得较大的效果。最后,关于分级教学的意见,国内很多大学英语课堂人数较多,分级教学与滚动筛选的想法很难实现。如果实行的话需要考虑到分班的困难和学生的心理会不会受到打击,可否采用普通英语模式和EAP或SCLT模式分班不分级的教学模式来解决,此模式也是从学生需要出发,教学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改革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改革后的英语教学模式逐渐的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互动增加,课堂教学从满活力,教学注重应用,学习方式和练习训练都有改变,不再以机械的语言来练习,以网络环境下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例,以多媒体为支撑,课堂不再枯燥无味,通过网络图像的展示、问题的讨论以及知识的归纳加大了讨论互动的机会,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提供了高容量的语言教材,也是信息输入的有效途径,生、光、电一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不论是视觉还视听觉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空间和实践上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知识,给学生创造真实的用语言环境,缓解了学习压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趣味,满足了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
通过网络可惜搜索更到的资料杂志论文,有丰富的信息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反馈,老师可以通过反馈的信息分级教导,不同地域、国界的学生可以自主交流,讨论学习方式方法,加快问题的解决。老师也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习,给予指导。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堂,色彩斑斓,师生互动加强,师生关系不太生硬,相互学习、共同参与,更加民主、和谐。
4结语
【摘要】英语翻转课堂的出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亦先学后教。同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需要承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要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外对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也做了相应的研究。该文着重分析了教师的角色转换,同时也提供了教师角色转化和翻转课堂实施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师角色 英语教学
一、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及趋势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提前制作相关的视频及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并指导学生课前完成,此后共同在课堂上参与相关互动的课堂活动。这一理论基础最早是来源于埃里克?马祖尔在1991年创立的Peer Instruction,这是翻转课堂的雏形。而后翻转课堂在20世纪90年代由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Eric Mazur提出这种课堂形式。翻转课堂开始正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美国多地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实验,并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我国学者从2010年开始热切关注此研究课题,2013年翻转课堂成为了英语教学的研究热点,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数量快速增长。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方式进行了重新构建并展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它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独立学习教学内容,并在教师带领下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运用,这样可以规避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的弊端。当然也正是由于翻转课堂充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的师生互动,作为从前主体的教师角色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传统教学强调教师输出知识,翻转教学强调教师的宏观把控能力,教师不仅要参与学生的课堂活动,而且要留意学生在该活动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M行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框架。因此,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善用不同方式对此前的教学活动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二、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依赖此技术。而大学生作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代表,自然对网络、信息技术等新生事物有着丰富的兴趣,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课堂的结合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翻转课堂应运而生。首先,学生必须通过网络等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其次,学生将提前预习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引导下进行知识反馈。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是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对教师的期望。教师的课堂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对外语教学信念,即对教育、教学本质、语言教学本质和特点的理解,还包括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5]。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是课堂中的“主演”。并且教师通常只有讲解知识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设计教学活动。由于每个班级学生层度高低不一,他们从此层面上来讲缺乏个性化的指导。翻转课堂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师的角色,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再单单是语言知识的输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有学者指出教师从课堂的“主演”变成了集课堂活动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协调者、评估者为一体的“导演”。而学生转换为“主演”,他们既是课堂的参与者,又是学习者。
三、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转化的问题及策略
作为新技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是巨大的。教师作为课堂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必然需要克服新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第一,由于课前预习材料需要由教师来把控,因此教师需要自己制作视频,这对大多数只会电脑操作的老师来讲是一个难关。第二,传统教师的自我认知难转变。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在面对新模式时难免出现抵触情绪。况且翻转课堂中,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提高,希望教师不仅能提供学生课堂使用语言的环境,有效地让知识内化,并且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拥有自学的能力。这样的期望使得教师必须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如果设计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并达到教学目的。教师的备课量会比往常大很多。第三,学生提前预习后必然会产生很多相关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挑战。
王林海老师指出教师课堂教学角色是否能适应学生的期待、是否合乎语言教学规律、能否得到科学的搭配和灵活的发挥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成败[6]。首先,教师要与时俱进,保证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储备,在多次教学活动中总结得失,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师资力量的培训是重中之重。由于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掌握视频制作、剪辑技术等等,这就需要系统的课程来培训教师。同时,翻转课堂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必然带来教学观念的革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活动吸引学生?如果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这些都需要专门系统的指导和培训。
四、结论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它的教学理念也是符合当下最先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都在这种新模式下寻找着各自的正确定位,因此翻转英语课堂在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在这个转型期,理应努力地达到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望,正当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规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发展,真正在课堂中扮演好“导演”的角色。
参考文献:[1]Cynthia J.Brame. The Flipped Classroom FAQ [EB/OL]
[2012-9-15]. http://index.php?q=node/7788
[2]范秀丽.试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71
[3]华维芬.试论外语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定位[J].外语研究,2001(3):76-79
[4]李曦.翻转课堂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型[J].英语广场,2015(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