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1: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数字校园各类应用系统。
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教务管理系统于2006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功能包括:教学计划管理、课程管理、排课、调停补课、选课、成绩管理、注册、学籍、网上评教管理等,为学院本科教学的正常运行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平台。财务管理系统于2004年投入使用以来,为账务管理、学费管理、工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效果良好;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于2005年投入使用以来,为学院资产管理、采购流程管理等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覆盖了所有的设备管理业务活动,包括设备验收、入账、处置、统计、分析、账表、上报数据等;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圈存、食堂、超市、澡堂、开水房、机房、电控、商业街、游泳池、医务室等地的刷卡消费。同时开通了图书馆、道闸、门禁的身份识别功能,方便了师生员工的校内消费、图书借阅、出入管理等;金盘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等功能;智能电控系统通过和一卡通系统对接,实现了宿舍用电智能控制、收费管理等功能。网络综合教学平台包括三大功能,一是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功能;二是网络辅助教学功能;三是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功能。且三大功能能实现数据共享,能集成使用。实验室和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能有效完成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报、评审和论证立项、实施和验收管理、项目汇总等信息化管理功能)、实验室日常工作综合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建制、教师、用房、安全、教学工作量、评估、数据上报等信息化管理功能)、实验室教学工作管理(包括教学基础数据、实验室教学工作、成绩管理和教学评估、学生等信息化管理功能)、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包括前期工作、毕设过程的管理和监控、论文的管理等信息化管理功能)。
通过建立可定制、可扩展、安全稳定的统一办公事务协同平台,实现学院各部门、各人员之间协同工作(事项和工作流管理)、公文管理(公文收发督办签章等)、知识文档管理、电子邮件代收发、日程计划会议管理、公共信息交流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机构及员工信息、考勤、工资)、办公用品及会议室管理等,从而改进靠人工传递、发传真、打电话的传统办公模式,实现学校内无纸化办公,节约办公经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建设统一的学工管理系统,逐步支持除教务、教学外的各类学生业务(具体涵盖了学生信息管理、资助管理、宿舍管理、心理健康、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管理、评奖评优管理、政工管理等)。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建有53门精品课程网站实现网上教学;电子图书馆建有容量为4.6TB的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超星学术视频库的本地镜像和远程包库数据,校内任意节点均可访问全校师生学习、查找资料提供了方便。学院采用siteserver站群管理系统集中建设学院主网站和各部门、系(院)子网站,站群系统较好的实现了统一风格、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资源检索、统一信息共享,院内各部门和院系都重视在网络上的宣传,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至2011年3月学院共建站点45个。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学院各类应用系统群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数字校园保障体系包括:
(1)信息标准体系。
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为各个系统定义统一的标准,包括信息标准、编码标准、接口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校园信息化系统规范、可靠运行的基础。
(2)信息安全体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IT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校园建设的深入,系统安全建设将更加迫切,所以包括物理安全、网络接入安全、数据存储安全、应用访问安全、安全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安全体系建设将贯穿校园信息化建设始终。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包括系统监控、系统管理、项目管理、维护服务等,是保障数字校园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
二、信息化建设不足
1.被动接受信息化,信息化推进缓慢。
近年来,学院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学院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认真踏实地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是存在有部分师生对信息化热情不高,被动接受学院的安排,使学院的信息化推进工作进展缓慢。
2.信息化平台过多,缺乏系统化管理。
近年来,学院新启用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平台。包括OA管理系统、毕业生离校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校园信息门户、新生入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等。一方面,这些系统大大减少了纸质化办公所带来的浪费,提高了师生的工作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诸多系统的集中使用,缺乏统一的身份认证,缺乏统一的登录入口,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系统推广不畅。特别是同一个老师需要登录多个平台时,原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平台变成了工作负担。
3.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学院发展。
虽然我院基础设施经历了多次改造升级,目前已经有了3个专业实验室,15间多媒体教室,能满足500多人的正常使用,但是随着我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的设施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更不能满足接下来的升本需求。我院艺术楼机房还不能正常连接网络,交换机不能正常使用;教研室仍然不能使用网络。学生在上课、艺术设计、创作比赛中都没有专业实验室可以使用,这些都影响了我院的专业化发展。
4.缺乏长效运行机制,信息化建设遇到瓶颈。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时关键,体制机制改革是根本。我院需要一支稳定的信息化支撑队伍,需要强化信息化工作考核,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的落实。
三、信息化建设思路
1.院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师生共同推动信息化建设。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学校领导多次到系调研、座谈并提出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思想。明确要把信息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以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切入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如今学生接触电子产品比较早,很容易接受信息化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师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信息化建设。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让信息化教学深入课堂。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搞好学校信息化建设。传媒艺术系尽快成立信息化建设办公室,抽调有经验、信息类专业教师到信息管理办公室抓信息化建设。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将高校师资的信息化培训作为师资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教师信息素养将成为重要的任职资格条件之一。在系上形成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气氛,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思想尽快深入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心中。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尽快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系信息化建设需依据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大致分两个阶段完成信息化建设。首先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实现所有科室、多媒体教室、计算中心、实验室、实训中心网络通畅,建立起学校日常教学和管理信息化平台,在一些有条件课程、实验实训项目进行信息化教学。其次,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设备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建立完善的教学和管理信息化平台,服务于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建立一批现代化的仿真实训教室,培养一批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的高的教师和管理队伍。教育信息化建设应与实训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真正具有现代化特点的高校教育教学及实训,即实物教学和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真正用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学校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硬件设施。
一、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办学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力争实现“硬件不软,软件过硬”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完善了办学条件。
1.强化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我校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50人,班级人数在50左右,在职教师64人。近几年来,学校树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理念,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教学楼,配备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等设施设备,其数量和面积均基本达标。学校现有图书26000册,生均图书20余册,每年新增图书人均符合标准。
为了加强信息化和校园安全建设,学校还配有1个专用多媒体教室,24个普通多媒体教室,教师电脑51台,学生电脑129台,生机比达到10:1;学校还建立了网络管理中心、完善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21个探头日夜运转,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
2.美化校园环境,突出教育文化
为了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学校聘请专家规划设计,按照美观、大方、朴实的要求,搞好校园绿化、亮化、墙报等设施建设,做到教育性、艺术性、针对性的有机统一。目前学校室内外都有名人名言墙报,标语,橱窗、画廊等阵地刊登管理制度、好人好事、学生习作等内容,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教育氛围。
二、加强队伍管理,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1.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在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凡事处处表率在先,苦干在前,努力以优秀的品质影响教师,以高超的业务带动教师,以科学的管理领导教师。 目前,学校形成领导班子团结一心,教学水平蒸蒸日上,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的好景象。
2.加强管理,促进教师成长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我们利用每周一次集中政治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先进事迹等,进一步增强教师责任心和教育服务意识。同时,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学习、进修的机会,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实行帮户结对,促进教师成长。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把所有青年老师和素质相对后进的老师确立为帮扶对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落实责任奖惩制度,使后进教师迅速成长,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目前我校现有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8人,小学高级教师已有45人,达连云港市“333工程”名师2名,灌云县县学科带头人5名,灌云县高级教师专家组成员5名,优秀青年教师13名,均达到标准。
三、推行素质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订了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采取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1.开展《弟子规》“书香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要求学生每2周读一本书,并且要写读后感。三至六年级每班都开展了《弟子规》 “书香校园”手抄报活动,并且每月都有诵读、课本剧等评比。既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也提高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2.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沟通和联系,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组织专门班子,利用开家长会、校讯通平台等形式,传授家庭教育理论知识,通报学生学习表现情况,讨论和研究学生教育方法,表彰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家长。一般每学期组织家长会1-2次,参与率达到95%以上。利用家长学校活动,有力地调动和整合了教师与家长教育力量,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3.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于2010年正式开办乡村少年宫活动班,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进行专人辅导,挖掘他们的潜力。学校先后建立了《弟子规》经典诵读、合唱队、女子篮球、绘画、乒乓球、书法、激光水鼓等11个少年宫兴趣小组。今年以来,我校先后举行了《弟子规》诵读比赛、践行《弟子规》课本剧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弟子规》相关活动。
近几年来,学校在艺体方面取得许多优异成绩,如广播操评比获得灌云县一等奖;合唱比赛一等奖;集体舞比赛一等奖;乒乓球比赛个人一等奖;尤其在2011年灌云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范毛毛同学获得了100米跑第一名、200米跑的第一名;张明倩同学获得了垒球第一名、跳远第二名;吴艺寒同学获得了400米跑第二名、800米跑第三名。
四、深化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质量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坚持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着子来抓,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校内公开课开放周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级别的教学展示,在教研、交流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加强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对教师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工作成绩等方面,进行评比和奖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