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18:01: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职会计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职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有在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模式上有大的突破,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虽然现在许多学校都有较好的硬件设备来支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但是很多老师却还是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粉笔一遍遍地在黑板上板书,用嘴一遍遍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每天一直在做着比较繁重的重复性工作。高职会计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以会计的语言和视角识别经济业务,并熟练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证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会计教学方案设计就应该围绕这项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目前,现代技术应用于会计教学方面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1学生方面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所做的调查来看,尽管很多学生在课后都能对教材中的各种习题做解答,但是在进入会计技能实训环节后,无论是手工做账训练还是计算机做账训练,学生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识别经济业务和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往往很差,很多学生在实训末期,不能独立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两张最基本的财务报表,更不用说编制现金流量表。近年来,外购的仿真教学软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会计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和仿真程度,但许多仿真教学软件的内容设计或过于复杂,或脱离实际,或业务形式单一,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对会计准则缺乏深入的理解,很难将理论知识和经济活动实践很好的联系在一起,缺乏用会计语言和方法将现实经济生活中形形的经济业务信息加工成会计信息的能力。有的学生学了三年会计,毕业时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招聘会上,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显得极其不自信,根本就谈不上“零距离”上岗。这些现象充分说明高职学生对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越来越难以达到教师期望,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越来越大,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1.2教师方面
1.2.1教师的应用能力缺乏,设备利用率不高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会计专业的实训室,但真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实训教学主要局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训练方面,而大量的涉及会计学原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该机财务会计等),教师还是习惯在传统的教室里进行。究其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改革还没有与现代教育技术很好的融合起来。教师对先进的现代教育设备不能充分地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1.2.2教学方法单一,仅局限于多媒体设施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建设配备多媒体教室,但是70%的会计专业教师在对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只停留在幻灯片放映的水平上,而会计教学所强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却没有很好实施。有的学校从教育软件开发商处购买了若干项仿真模拟会计教学软件,但是许多会计教师还是不习惯或不愿意将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训软件的训练设计相融合,以充分利用会计仿真教学软件上课,导致仿真会计教学软件被闲置。
1.2.3教学模式陈旧,依然沿用知识点灌输教学
虽然很多老师都认可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大部分教师早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通过粉笔黑板灌输如何做会计分录,而学生既没有对经济业务活动的感性认知,更谈不上真实的社会实践经历,无论教师怎样将会计实务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情况很难尽如人意。比如基础会计教师一般都在课堂上讲过“月末要在调节未达账项,检查记账差错的基础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知识,但笔者调查发现许多高职学生虽然学了三年会计类课程,从来没有在教材上见过真实(或仿真)的银行存款对账单是什么样子,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如果单位没有安排老财务人员辅导依然无法独立完成该项会计业务。这说明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下,高职学生其实很难快速掌握诸如此类的基本会计技能。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滞后的原因分析
2.1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成果是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对于一个普通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信息,企业普遍对保护商业机密和财会信息的安全性有较高的敏感度,使得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的瓶颈问题难以解决,能够接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单位少、岗位少,即校外会计岗位实习很难满足会计技能训练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都把精力放在抓校内会计模拟实训上,支撑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是充足的对口的资金投入。经调研发现,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外部原因之一。有些学校因为资金短缺,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设施,导致学生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开课率较低,最终直接影响了这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2.2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模式滞后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还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是否得当。很多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很不重视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我国发展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的高职教育时间不长,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在教学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很多方面都还不太成熟,建设进展也非常缓慢;从微观上来讲,学校没有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对设施的专门管理,也是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迟缓的原因。如许多学校为节省培训经费,大都是依靠现有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兼职对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与专业课教师的具体教学组织工作难以很好衔接,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2.3缺乏有效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
因为培训和考核都是相辅相成的,从来就没有无考核的培训,也没有无培训的考核。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既没有建立起关于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建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对学生会计技能实训成绩的评价体系。在调研“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困难”这一问题时,有52%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机制”。这就导致教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问题上“懒于应对”或“得过且过”。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会计教学效果的途径
3.1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就需要增加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的资金投入。所谓硬件设施,就是指学校的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软件的开发系统以及还有其他各种培训系统、应用系统和信息的存储系统。而软件设施就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它的应用软件或者教育技术方法等等。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学校只注重于硬件设施,而忽视了软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用以加强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
3.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下,应当让会计教师在吸收最新的会计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自主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有计划的对会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一,学校可专门设立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有针对性的承担专业课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二,组建一个高层的教授咨询团来解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三,定期举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专业课公开观摩活动。在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3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情况还缺乏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教师往往只重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而忽视了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制定一套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会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尤为重要。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也便于对管理者的服务水平进行考核和督促。如利用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考核,还可以对会计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定期评选出优秀的会计教师来做榜样,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还可以积极开展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竞赛,评选出师生相对公认的会计教学模式,以激励引导其他老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如学校需要购置多少先进的现代技术硬件设备,这些设备能不能在会计教学中顺利的高频率使用,应当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围绕这一核心而设计,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4结语
关键词:ERP视角;高职;财会类专业;会计电算化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时代性的综合型的人才。高职院校面对着社会的这种需求,要对财会类专业方面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将来的就业需求为一个教学的终极目标来进行调整,多融入一些现代化的财会方面的技术,将会计电算化深入地贯彻到教学当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工作经验,为将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本文就基于ERP视角,重点探讨高职财会类专业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
一、高职财会类专业会计电算化教育意义
1.会计电算化是实现高职财会教育与时代接轨的桥梁。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要进入到企业当中从事财会方面的工作,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能力,最终走向适合的工作岗位。为了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对市场的动向进行全面化的分析。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企业的管理当中计算机的应用可谓是无处不在,所以对于财会专业的教学来说,开展会计电算化教育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它能够让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真正地与时代接轨,永不被时代所淘汰。
2.会计电算化能够给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带来新的突破。财会专业会计电算化能够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师从传统教学的模式中跳出来,能够为财会专业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创新化的发展。对于就业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正好能够满足。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熟悉整个经营体系中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为将来的工作提前积累经验,从而使其将来就业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尽快进入工作的状态当中。在整个教学中能够提高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素质。
二、基于ERP视角的高职财会类专业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前期准备
1.对ERP产品以及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地了解。教师在进行一项新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初期都要对整个体系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和学习。理论知识是实践的指导思想,所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理论知识不能够分割开来,要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将理论知识作为一个基础,在此之上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延伸和发展,这样就能够使得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地相扣在一起,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条,才能够使得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培养。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要将理论教学中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具有可行性。一般的正统化的教学模式只具有一定的大众性,但是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并不一定非常适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借鉴一些成功教学的例子,但是也要考虑到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一个教学环境、市场对于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等等,综合以上的因素针对本校的学生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得到更好的实施和发展。学习和实践都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在实践中逐渐地增长自己的能力。
3.明确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会计电算化教育的一个核心部分,有了教学目标才能够很好地确定一个教学的总体方面,整个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开展的。那么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就业。教师要对于近几年的经营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就业率不高的问题所在,然后把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进行财会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同时重点来攻克就业的问题。在确定了大的目标之后,还要确立一些阶段性的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进行实时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
4.教学内容上面要新颖。高职财会专业本身是一个相较其他专业来说比较容易乏味的专业,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下子接触到了自己较为陌生的一种模式,会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在内容的理解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面多多地下功夫。首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在教学的内容上面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能够在开始的阶段在一个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再一个就是要调动学生来进行自主化的学习,例如安排一些简单的课题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来独立地完成一项会计工作。还有就是注重实践方面能力的锻炼,多传授学生一些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用到的电算化的技巧,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经验积累的机会。
三、基于ERP视角的高职财会类专业会计电算化教育实践
1.进行计算机基础的强化培训。高职财会专业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主要课程教学之前,先带领学生将有关计算机基础技能方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化的练习。会计电算化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的一项新型的会计工作的模式,那么学生首先就要有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由于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联合计算机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强化练习,这样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后续教学,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掌握程度也会更为理想。整个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速度就会加快,教学的效率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会更好地发展。
2.引入沙盘情境模拟教学的模式。ERP沙盘情境模拟教学是采用一种对抗式的形式来增进学生在会计方面的实战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内的成员来分工担任一个企业中的核心人员,然后要模拟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的一个状态,作出五个以上的企业年度的会计管理计划。小组之间处于一个竞争化的状态当中,需要每组的成员根据对方和自身的动态来进行下一步财政方面的规划。利用会计结算报表来计算出企业年度经营的成果,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这些都能够确实有效地检验学生阶段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也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3.构建多元化的等级制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状况,对于教师的下一步教学的设计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考核上面教师也要结合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来重新整合考核的内容范畴。不单单只停留在知识内容的考核上面,还要对学生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的形式也要推陈出新,可以采用口试、报告、竞赛、上机考试等多种方式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尽可能覆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职业道德品质、社会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
4.加强电算化课程和会计课程的联系。要想实现财会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就要在实际的应用中加强电算化与会计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电算化教学是层次化的教学,要以电算化为核心,加强会计专业课和电算化的联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是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数据库应用和网络技术;第二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包括主流财务软件和ERP原理及实施;第三是在各专业课中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如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中学习运用计算机辅助预测、决策、复杂计算和内部管理表格的设计、生成等;第四是在实训环节设置《审计电算化》《ERP综合实训》《ERP沙盘对抗》等电算化实训项目。
5.强化校企合作的环节。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校企一定要合力将这种模式切实落到实处,那么建立实训基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在企业的实训基地,学生能够将自己学习的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技巧等进行实际的应用,能够更为直观地利用实习中的成绩等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时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配合企业中的各项市场调研等学术活动,为企业提供权威性的技术指导等。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做到专业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
四、结语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学习到实际工作中能够应用到的技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得更加扎实和稳健,能够吸收更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高,才能够进一步满足企业对于经营类专业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提升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问题
在我国,会计教育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类型的培养体系,并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会计从业人才,从而满足了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但是,根据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大多数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都很难达到。如何做好会计专业的教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是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少高职学校确立培养目标时,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当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过高
部分高职学校,参照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培养目标定位过低
对比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将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能从事会计分析和会计核算等工作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3.培养目标定位过宽
过于强调基础教育,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过于冗余和宽泛,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4.培养目标定位过窄
根据市场需要,仅定位于某一个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这样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开发,也不利于职业岗位的变动。
5.培养目标笼统模糊
在培养目标的制订上,表述过于模糊和笼统。如,“动手能力强”“高素质人才”等表述。
二、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
我国教育方针的总体思想是,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结合生产劳动,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必须以这一方针为总方向,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当以其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这一方针概括了当前的科学、文化以及经济政治的时代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都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除体现这一统一的教育方针外,还应将其具体化,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高职教育的特色主要是指职业导向性和社会应用性。在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时,应当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这两方面特色,这也是确立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高职会计教育应当是对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与技能型的中职教育和短期的会计培训不同的是,高职会计教育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会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当是在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和思考能力的人才,而不仅仅局限于会记账、报账和算账的普通会计人员。
作为职业教育,高职会计教育与研究型、学科性的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中的大部分学生将很快面对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因此,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是从事一线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中,为适应以后的岗位需求,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具体到会计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毕业后能立即从事会计工作而无需再进行大量专业的培训。这是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最基本要求。
3.以市场为导向,体现社会需求
高职教育直接服务于地方或者行业的经济发展。高职毕业生主要是在人才市场,通过简历投递、面试,得到企业认可后,才真正地走上工作岗位。当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完成了职业选择,其作为人才的价值才能在形式上得以体现。由此看来,人才市场的选择,也可以作为定位培养目标的标准之一。
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精英化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成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各个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数量也急剧增加,使得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面向基层,培养出用得上的会计人才。从横向来看,应当定位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从纵向来看,就业岗位应定位在会计、出纳、报税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收银员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发展岗位应定位在财务主管、税收策划师、主办会计、理财师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
4.体现知识的结构定位要求
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知识的要求可知,会计人才掌握的知识不是越多越越好,而在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由此看来,高职会计教育需要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配置。高职会计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储备:首先,应当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其次,应当对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再次,还应当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
三、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意义
1.为高职会计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高职会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问题是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主要涉及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两个方面,包括培养内容方式体系、培养保障体系和培养目标体系。培养目标的确立对培养模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
2.实施高职会计教育的前提
只有确立了培养目标,才能参照目标,顺利、有序地开展高职会计教育活动。培养目标体系是培养模式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出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规格,同时也对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目标既体现了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同时又对高职会计教育中,人才的培养方向、内容、方法等相关问题及其相关工作有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萍萍.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职业能力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12):164-166.
[2]王红娟,王芳.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15):274.
关键词:民办高职;会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78-01
一、引言
随着上海生源、全国生源总量的下降,连年下行的分数线实现了越来越多考生的本科梦想,同时让更多的考生产生了考取本科的愿望,坚定了迈向复读的脚步;高职,成为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心中的鸡肋。面对逐年下降的生源和不断发展的本科教育,高职应该认真思考:我们将发展成为怎样的学校?如何发展?我们的学生也在考虑:我将如何完成自身的发展?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扩招迎来第十五个年头,民办高职高专教育的规模逐年发展与壮大的同时,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自身的建设问题了。作为高校当中实力较为薄弱的民办高职院校,不论是生源数量减少,还是参与公办竞争,面对的关键挑战实质是如何提高质量,把民办高职院校教育切实做“高”做强。
二、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状
经统计,以上海为例,现在13所民办高职院校中有10所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更是有语言类民办高职院校开始了会计人才的培养,形成了“校校办会计”的新格局,并且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在不断上升,那就说明来自家长和学生对会计这个专业和职业的期望,那么民办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模式、培养结构怎样能够符合家长、学生和社会需求呢?
现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被列为市级特色高职院校和上海市示范性民办学校,这对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该校的会计专业是学院最早成立的专业,也是学院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三、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分析
从就业率看社会需求量:会计专业近两年的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就业率也是持续上升,并且连续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由此可见,会计专业在人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与潜力。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的性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调查反馈情况来看,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从外企、国企(事业单位)、民企、其他等四类来划分,毕业生所占比例分别为10.88%、10.18%、52.98%和25.16%,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起点较低,无法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较,所以应以专业定位来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财务部门,所以民企成为我们主要输送人才的方向。
从个人发展空间看毕业生就业层次:毕业生的个人发展空间包括专业对口率、从事工作岗位、工作稳定性等。专业是否对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就业质量的高低。从这两年来看还是对口率较高的,都在80%以上,这主要因为会计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并且在校有会计实训课程,已经有较好的实践能力
从薪酬待遇看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抽样调查会计专业学生的薪酬待遇来看,大多数学生薪酬在2500元左右,这与从事行业支付薪酬的逐步性有关。大多会计类行业招聘人才,实习期基本在1500元左右,转正后升至2000-2500元不等,但经过半年至一年工作后,如果各方面业务较为熟练,并能独立完成操作管理的学生,薪酬待遇提升空间较为明显。从个人发展而言,在今后工作中薪酬待遇还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情况:如外地生源及上海近郊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相对复杂,难度更高;部分学生从事餐饮、销售、营业员等临时性工作,稳定性较差;部分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对于自身定位不够准确,造成频繁跳槽,对工作满意度低下、人才资源浪费等。
四、完善会计专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仍有提高的空间,对于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和完善,现进行具体分析和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就业质量:
1.根据民办高校自身定位及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民办高职会计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什么,高职会计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来决定的;而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是根据市场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预测来确定的,不能无的放矢,要对市场与社会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必须把学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融为一体。所以应鼓励会计职业界积极参与会计教育的研究,经常向学校提供会计人才的需求信息,疏通会计教育界和职业界的联系渠道,制定民办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2.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民办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加强会计专业的建设,结合企业需求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从原先教学计划中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发展为职业素质教育模块、职业基础教育模块、职业能力教育模块、职业实践教育模块四大模块。其中,素质教育模块增加《就业指导》课时,培养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思想观、避免人才资源的流失,加强合理的调配;在职业能力教育模块中融入会计资格证书培训课程,可以成立“校中厂”,比如财务公司等等,利用自身优势,与行业、企业相结合,运用“教学载体产品化,教学环境真实化,教学人员工作化,教学管理企业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新鲜感、责任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与积极性。
3.建立稳定而强大的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老师要参与学生实习过程、选派教师到单位实习、参与重大教学科研工作、多承担技术项目等等,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施办法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对当代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只有紧随时代的前进步伐,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当社会发展到某种特定程度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需要进行实践应用,更好的应用在工作中去,对于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转型,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此背景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运用而生,并且不断的成为引导高职会计教育的主题。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目的和发展方向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目的
当今社会,很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学为所用,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注重学生通过实践产生成果的一个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和个人的价值,还可以体现出民族的信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个人价值,拥有团队意识,为以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发展方向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一个给学生提供更多在校表现自我发展的机会,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自身综合能力为发展方向。这样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来自己支配并利用这些时间和机会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自身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并积累经验和知识技能,为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成果导向理念也表明了,学习会计不是一个短期的学习过程,需要不间断的、不固定的来学习,可以组织学校或者学生自由支配和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争取最大限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结合黑龙江会计教育课程的教育,提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办法
在做好相关的会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之前,应该从教育教学的理念进行做起,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制定全新的成果目标体系,在日常的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修改,明确教学工作的目标,具体工作的开展如下。
(一)计划部分
黑龙江要教学生的所有科目,并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兴趣小组、各类体育活动和各种社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办有关会计教程的教学沙龙,来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来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二)隐性计划部分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在做好相关的日常工作计划时,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来安排任务,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要以成果为导向,坚持素质教育,认真完成家长、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学会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会独立思考,精心研究自己的专业特长,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做事、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拥有团队精神,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全新的综合成果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的体验真实的情景,解决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什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后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哪些领域,在这些过程中,不断的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为以后他们的工作打好基础,最后,会计教学要紧密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去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三)数据收集部分
数据收集部分是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说明数据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这种能力的成果导向,可以不断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比正常传统教学更多的数据信息,获得更好的学习技巧和学习过程,促进了其他课程更好的学习。
三、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学;教学效果;生活实践
一直以来,高职会计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问题: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而普遍下降,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听不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会计专业知识,建立学生信心,提高会计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广大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结合近几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会计课堂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服务于生活,才能提高会计教育教学效果。
一、高职会计课堂贴近生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行业特性决定贴近生活
会计人员如何“做账”,是由国家及各级地方财政部门通过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办法条例来规定的。会计政策、税收政策瞬息万变,会计人员的“做账”方法就要随之调整,教材所教之法亦然。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到现在,这项体系已经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革,而且变革尚未结束。2014年,财政部新了39号等3项具体准则,修订了9号、30号、33号等5项准则。试想,2013年出版的某教材按照准则规定将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账户,但2014年1月修订的新准则则要求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账户,若教师不及时调整,所教之法就是误人子弟了。
(二)课程特点需要贴近生活
会计课程理论相对抽象,但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具体会计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将抽象理论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会计做账的过程,在体验中帮助学生掌握具体会计方法。
(三)学生特点要求贴近生活
会计的专业术语的掌握,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挂钩;相关的成本计算,税费的计算,则跟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息息相关。高职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少,缺乏实践经验;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较同龄的孩子稍稍逊色。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学习会计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教师应该贴近生活,将晦涩难懂的概念理论、数据计算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会计知识之间构建桥梁,融会贯通。
二、高职会计课堂教学如何贴近生活
(一)更新会计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教师应定期浏览财政部及相关网站,实时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考虑到政策准则相对抽象,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多翻阅《会计学人》《财会通讯》等专业杂志,或向在会计岗位、税务岗位一线工作的人员咨询请教。会计专业继续教育或培训,也是查漏补缺的好办法。另外,专业教师应利用寒暑假进行下企业实践,或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充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只有贴近企业实际,了解银行、税务机关的操作流程,才能将自己的体验分享给学生。
(二)课上环节精心设计
1.巧用生活情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导入方式有好几种,以旧导新法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但是却只能抓住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就会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巧用生活情境导入,容易抓住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例如,笔者在“会计等式“的新授课上,就以“毕业后,你想要什么工作呢?”进行导入。这个问题巧妙吸引了班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一部分学生想去银行,一部分想去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当然还有些小伙子、小姑娘喜欢创业。待学生回答后,“如果你想创业,首先你需要什么?”学生第一反应就是“钱”。教师继续提问“如何获得钱(资金)?”学生会想到投资,借钱融资。在抓住所有学生的注意力的前提下自然导出新课,让学生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2.巧举生活实例,加深学生理解。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可以活用视频,甚至是电视剧里的片段,来建立学生对专业、企业的概念联系。如教师展示古代账房先生拨动算盘算账、掌柜定期查阅账本来核账,让学生对会计形成最基本的认识;展示财务人员分析数据以供领导决策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会计提供信息、协助管理决策的作用。除了能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宏观理解,巧举生活实例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提到会计的核算方法——“收付实现制”以及“权责发生制”时,就可以以学生用零花钱订阅杂志如何记账为例,展示两者的区别。在2015年12月份,张同学去邮局订阅了2016年一年的杂志,共支付600元。若按照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收或付为标准,记录收入或费用的发生,则这600元就在2015年12月份记账确认开支。若按照权责发生制——以应收或应付(权利和责任)作为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这600元实际是接下来的12个月的杂志费,应在2016年的每个月记账确认支出50元,共计600元。
3.学生实践,学以致用。学校可与企业合作,购买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手工账,整理成题目让学生完成。填写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梳理所学会计知识,系统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待“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可以再次系统地进行实训,相对应地提高题目难度和数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满足感、成就感。
(三)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化活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即是“体验教学”。[1]在学生正式开始学习工业企业会计时,应该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真正地去看车间,看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了解产品入库、领用步骤,将所学的理性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最好的体验是做。在班级里,可以让学生轮流当财务,一名当会计负责记账,一名当出纳负责管钱,并且定期“查账”、“对账”,让学生在体验中、观察中了解会计工作的谨慎性和监督作用。在班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事会计方面工作,在体验中认识会计、理解会计。贴近生活,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会计教育教学效果。贴近生活,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要接触实际会计工作,才能恰到好处地举例;实时关注财政网站,了解财务税收政策动态,才能与时俱进;教师应注意观察和体验,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
作者:史有萍 单位:南京财经学校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会计;教育优化;短板;应对措施
高职会计教育在现实优化调整期间,需要以教育目标和知识素养为中心。并且,将职业素质、职业核心技术进行明确,由此设计会计教学课程内容,落实真正的人才培养工作规划。然而高职会计教育也存在部分短板,教学理论和实践培养并未紧密联系,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并且对学生身心成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针对此情况需要开展目的性应对,由此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文章将从高职教育角度对会计教育优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新时期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所处的大环境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数十年间,我国会计领域研究获得了显著进步,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策略越发科学并且研究成果越发具有学术性。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会计专业研究更是进入新阶段。但是因为我国会计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且主要是向国外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导致我国研究不够本土化,研究方法创新性不足。比如,会计研究方式更注重实证研究,同时经济学理论应用占据主导位置,根据文献确立的选题导致研究选题非常集中,会计理论研究和我国会计改革不相匹配,会计理论研究拘泥于表面,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的现象比较严重[1]。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情况分析,搭建我国会计理论和研究成果框架是以后会计研究人员的攻克方向。新时期,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推动以及政策的调整为我国会计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素材。网络时代的影响向传统会计核算环节发出挑战,智能技术和组织变革对管理会计改革提出新需求,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暴露出新的会计财务问题,宏观政策和社会企业交互环节中出现的会计和财务问题等将丰富会计人员后续研究内容。通过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生态学等多项学科理论知识来研究解读会计问题,用会计经典理论来应对其他学科方面的难题,同时大胆采用新型研究策略。但是不管怎样发展会计的经典理论是基础,要遵循会计研究原则,加强研究成果的实际转换,并且持续补充和完善当前的会计理论体系,为教育专业人才提供知识基础。
二、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短板
(一)不重视专业职业道德培养
最近几年,社会越发注重会计环节各项工作,但是始终无法彻底防止会计人员道德出现缺失的问题。例如,会计信息不正确、资金出现漏洞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的社会公信力,并且也给高职会计行业培训提出了警示[2]。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职院校均没有将会计职业道德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当中,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层面的问题,使会计行业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工作受到威胁。
(二)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一般情况下,高职学校比较向往“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也就是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又要具备实践教学能力。但是对当前情况进行分析,多数会计专业教师均是从学校毕业之后就进行教学工作,并不熟悉企业中的会计工作实情,更加没有实践积累[3]。这些教师具备的只是会计职业资格证与教师资格证,并不完全属于“双师型”人才。
(三)教学模式与策略比较传统
教学体系需要深入规划完善,并且要更新教学方法,这是现阶段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最主要的问题。其一,多数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设计始终沿用学科为本的教学理念,无法将会计专业性和实践性有效展现,导致会计专业学生比较容易疲劳和枯燥,对学习不具备积极性;其二,多数高职教师为方便在教学时还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公式性记忆教学方法,在课下让学生通过反复背诵记忆来学习知识[4],长时间下来,会计专业学生抑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四)考核方式与能力培养不相匹配
现阶段,会计考核方式普遍是在期末时进行卷面考试,但是考试内容均出自教材。如此的考试方式简单、形式单一,无法强化会计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实践能力较弱,培养框架不合理(见图1)。
三、新时期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现代教育提倡的知识要素的主要内容有文化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现代科技成果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的基础知识。而文化基础知识与现代科技知识均是高职学校人才必备要素之一,现代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产品研发速度也加快,若是高职人才没有及时更新自身储备,很容易和社会发展脱节。不光如此,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发展为一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和不同地区或是不同国家的人接触,因而针对部分基础文化知识必须进行学习。专业知识是高职会计人才在岗位中一定会应用的知识技能,直接关系到技能应用与业务操作。
(二)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主要指在岗位上履行职责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日常相关工作落实中需要应用到的职业实用技能和相关职业技能。在高职学校的会计教学环节中,针对学生工作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人才教育质效。能力要素里面含有对组织的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自主研究能力以及业余操作能力。高职教学定位和一般高校存在差异,是为社会与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重点加强人才实践与操作培训,要树立人才符合岗位要求的培养目标来落实相关技能训练,以此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三)素质目标
素质要素主要指社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等。其中,社会道德素质主要指学生要拥有严谨科学的三观和价值导向,更要爱国敬业,在集体中合作时可以主动配合参与,在组织工作期间有效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个人职业工作中可以主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以及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质则是指要具备相应的人文科学知识与科学基础知识,不管是工作期间还是生活期间,或是在社会交际场合,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均是极为关键的,如此才可以促进人才快速融入指定环境。
四、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路与途径
(一)加快教师培训并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新时期,高职学校会计专业调整需要围绕教师开展。高职学校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改变培训方法,不光要开展教研会议和专题讲座,还需要通过线上座谈会、网络培训等方式,推动教师改变教学思路与方式。此外,高职学校需要将教师培训情况和教学成绩与绩效考核进行结合,和教师个人薪资待遇、职位晋升相联系,激励教师不断进步。课程内容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第二个重点。会计专业教学调整还需要立足课程内容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整与改进。第一,需要科学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重。高职学校需要将和现实岗位不相关的理论内容适当缩减或是去除,扩充实践教学内容,促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落实。第二,需要彻底优化新课程教学内容。高职院校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促使企业加入课程设计与优化工作中,重新安排课程内容(见图2),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二)积极改进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会计专业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实践和设计上注重实践效果和应用目标。第一,教师需要具备信息化教学思想,既要体现出信息技术过硬的音画呈现功能,切实调动和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和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又要有力借助模拟软件,借助财会模拟平台,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财务数据加工与处理工作,增强模拟实训效果[5]。第二,教师需要合理利用项目教学方法,将整体性项目案例当作教学内容,将程序化任务流程作为导向,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落实,让学生在相互探讨期间,完成项目任务。这不光能够在总体上让财会工作现实流程更加清晰,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素质能力,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机会(见表1)。
(三)积极加强实训教学建设
实训教学是高职学校会计专业重点课程。学校内部的实训环节主要在于促进学生夯实实操认知基础,让其可以借助虚拟软件拥有基本操作素质,完成相关的财务处理工作。为提升模拟实训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高职学校需要加快虚拟实训平台的构建,可以通过企业资源,和企业一起打造具备真实岗位氛围的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在模拟空间内体会会计岗位,并且借助项目教学方法,让学生分小组并以自身理论储备为基础,通过模拟平成相关操作训练任务,由此积累实操经验,为步入岗位奠定基础[6](见图3)。图3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流程
(四)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在校内开展实训教学是不够的,高职学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保障。学生在毕业步入社会之前,需要进入合作企业,通过真实岗位夯实实践能力,向企业内部正式员工学习,通过岗位具体工作任务的锻炼,在实习期间慢慢了解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技巧。另外,通过实习还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为学生就业夯实技能基础,还可以让其充分接触与熟悉未来就业环境,结合自身实际水平与特长选择就业方向,发挥职业发展与规划的积极指导作用[7]。
(五)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在教学环节的最后一步就是课程评价,在新时期新环境下,一样需要改善和调整评价体系。第一,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高职学校需要充分建设依托网络的评价体系,让师生利用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登录进行评价或是查阅。第二,高职学校需要促进过程性评价的完善,将评价内容细化为多个板块,如课程指导、校内实训和到岗实习等,每个板块再细化为学习情况、协作水平、理论水平以及实操能力等若干项,从而对学生开展全方面、立体化的评价[8]。第三,高职学校需要设立学生评价和自主评价版块,借助多元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借助智能系统权重计算,获得可靠、有效的评价结果。这不光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表现,还可以向教师精准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及时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和改进。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职会计教育优化来讲,需要站在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由此深化对人才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培养期间,必须重视个性化培养,不光要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强化实践应用培养,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教学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增强知识能力,还可以推动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教育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由此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现实需求,培育出符合社会与国家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凤平.财务共享中心背景下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6):45-47.
[2]李刚.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思路与途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6):191-192.
[3]贺晓德,汪晓平,黄宣,等.大数据与智能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探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14(4):36-39.
[4]盛晨,王芳,庄际亮.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探究: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校后勤研究,2020(7):82-85.
[5]邵春玲.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89-94.
[6]章惠敏.信息技术与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5):285-286.
[7]周婷婷.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问题的探析:基于会计专业新型实训平台建设的角度[J].中外企业家,2018(30):164-165.
1 以职场化的理念,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提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被高职院校和社会普遍认同,其精髓就是高职教育要实现职场化人才培养, 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实际上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如何培养会计人才,其核心是高职会计专业如何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制约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要解决这一难点,就必须实施会计职场化教育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特色是具有明确的岗位针对性,其技术应用性较强、就业面比较宽泛。准确定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与走向,合理做好未来3~10年会计及相关专业人才市场需预测。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向涉及面很广。从所有制形式上看,可能是国有、私营、混合所有制等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从行业上看,可能涉及到一、二、三产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从事的岗位也具有多元性,可以是企事业等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员、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员、银行窗口基层工作人员等。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业务特点、用人标准、企业文化、迥异的环境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广泛吸纳不同行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家,组成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针对服务区域经济特色的需求,以及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的用人标准,科学、准确地定位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职场化特色、行业特色以及区域经济特色,进而为实施全程的职场化教育,全面创新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2 依据专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要求,专业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服务于社会经济领域的会计岗位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会计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与影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必须以专业岗位的职业需求为依据,设计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并不断完善。会计专业职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员工,即通常所讲的零距离就业。因此,从为用人单位培养毕业即上岗的会计人员,而不是见习人员的高度出发,要充分考虑各类单位用人标准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一个由职场化群体共同打造的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相符的、与企业用人岗位标准全面对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是高职会计专业职场化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
3 创设职场化环境,实施职场化会计人才培育
高职人才培育主要是由教学过程来完成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必须考虑几个问题,即:学生上课地点、授课人、授课内容、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标准等。上述内容体现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即职场化的教学场所、师资队伍及其职场化构成程度、职场化教学内容设定、考核标准及其考核方式等。笔者认为,解决职场化教学过程,必须创设职场化的校内外教学环境,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力,建立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实施职场化会计人才培育。
3.1 校内职场化环境的创设
建立多维度的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会计专业教学虽然强调职场化教学,但有鉴于该专业技术性较强,必须有相关的理论支撑,同时辅之以必要的校内仿真模拟实训。一是建立会计工作室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创设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环境,增强学生感性认知。学生可在日常学习中,按照会计岗位轮训,通过全真模拟实训,既提升了学生基本技能,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专业能力;二是建立ERP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室。该实训室涵盖了企业部供、产、销、财务、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也包含了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外部单位(包括财政、税务、审计、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关联单位等)。学生通过沙盘模拟过程中的岗位轮训,对企业环境进一步了解,同时突出了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将企业内外单位、单位内部相关部门、财会部门内部各个岗位融入到一个多维度大型校内仿真模拟空间,使学生不仅在企业会计机构内部以及与会计相关的各部门轮岗实训,又自然的融入到与企业外部相关单位或部门的联系中,从而实现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职场化。这样,较好的解决了上课地点问题。
3.2 引所入校,建立会计专业校中厂
将会计师事务所引入学校,建立会计专业校中厂。进一步解决在哪儿上课的问题。通过校内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打造真实的职场环境,实现教学环境职场化,岗位学习的真实化,把学生变成会计,把老师变成经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与就业的紧迫感,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时既拥有会计知识又具备实战经验,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做到三点创新:一是建立会计专业校中厂,将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引入校内仿真实训室,承接企业真实的岗位与任务,实现岗位训练的真实化、职场化;二是建立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方式,开发与企业会计岗位工作内容一致的学习情境,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三是打造与企业环境一致的教学环境,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融入课堂,有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四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对外业务,学生在进一步掌握不同会计岗位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熟悉与企业相关的外部环境。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
3.3 多渠道多措施,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这是解决由谁上课的问题。逐步建立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各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由于我国目前在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上采取以考为主的方式,考取证的大多是考试型专业人才,而并非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双师型教师不等同于双师证。在明确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前提下,学校必须紧密依靠校企合作单位,广泛吸纳企业高端会计岗位专业人员参与学生培养。包括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脱产竞聘企业相关专业职务,学校定期为企业培训服务等形式。只有逐步建立一支由企业专家为主体、校企共同参与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师资队伍职场化素质,才能实现师资队伍的职场化,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4 建立与职业岗位需求高度一致的教学内容
讲什么,是教学内容的问题。鉴于会计专业特殊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鼓励考取会计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前者是从业的资格,后者为学生储备了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学校的教学过程应该围绕上述两个证书的要求予以实施。首先是依托校中厂编写会计岗位系列教材,解决上什么课的问题。但是,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编写人员必须由企业专家主导、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编写内容必须是来自企业真实案例,既有分岗训练,又有综合实训。同时将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高度融合;编写体例应按实训教程编写,有助于教学做一体化,体现企业真实业务。只有做到了上述要求,才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职场化。
3.5 建立与职场化相一致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