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8 18:00: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质监局工作要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开展食品抽检及落实监督后处理工作
配合省、市局开展监督抽查,积极争取抽检经费,力争做到全覆盖,强化对抽检结果分析及运用,做到发现一个隐患、杜绝一个问题,对不合格产品快速反映、处置得当、监督有效,严格落实不合格品整改、处罚、停产、退市等相应制度。
二、抓好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
结合县域食品生产企业实际,及时收集相关风险监测信息,开展风险研判,部署风险排查工作,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及存在较高风险食品企业重点监管,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开展食品添加剂、酒类、食用植物油、酱腌菜、肉制品、调味品、标签标识以及节假日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肃清我县食品生产安全环境,防控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三、严格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督促企业自觉强化管理
以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度审查、换证及取证工作为抓手,通过严把初审门槛、严格符合性审查、严格落实后处理等举措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发现隐患问题严肃整改、发现违规问题严厉惩戒、发现重大问题严格退出准入等举措,推进企业自觉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企业管理软环境及硬件配备。
四、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培训,通过普及《食品安全法》等食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固化企业从业者诚信生产意识。继续推行食品生产企业承诺制度,大力宣传诚信企业模范典型,切实提高企业诚信自律水平,探索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企业诚信档案。
一、强化法治保障,构建法治经济社会秩序
1.构建法治经济秩序。围绕全市重大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管与服务,深入开展建筑市场、燃气供应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信用制度。积极推进依法治企、诚信经营工作。不断推进企业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能力。加强诚信建设,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部门主导、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强化特殊人群管理、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两新”组织建设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控制,进一步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规范社会行为,着力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各种矛盾。进一步健全依法调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作用。加强劳动争议、物业纠纷、征地拆迁等重点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二、推进科学决策,提升行政效能
3.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坚持依法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出台,必须切实遵循征求群众意见、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各项程序。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推出改革举措、作出重大项目决策的必经程序,促进稳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并建立决策跟踪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
4.提升行政效能。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快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可以让县(区)实施的行政执法权力下放给县(区)住建主管部门。推动建筑市场、燃气供应等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取得新进展。推行行政执法信息化,促进说理执法、执法事项提示、行政监管劝勉、轻微问题告诫、重大案件回访等执法方式制度化。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评议,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
三、推进法治文化,增强法治意识
5.提升法治意识和能力。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论述,准确把握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重要作用的新要求,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实施党委(组)中心组定期学法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述学制度。党委(组)中心组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充分发挥市委党建手机报、手机党校等载体作用。推进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努力增强全系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形式、阵地和载体,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继续抓好“12.4”法制宣传日、“法治宣传月”等活动。认真做好“六五”普法规划中期迎检工作。
6.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鼓励基层各类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参与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推动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展板、法治画廊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充分运用系统各单位网页等现代传播手段,努力打造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法治文化传播平台。积极推进公园、居民小区法治文化永久性阵地载体建设。
四、实施法治惠民,让群众共享法治成果
围绕一个中心(质量强县),严把二个安全(特种设备运行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两个到位(执法监管到位、综合服务到位),狠抓五大建设(服务窗口形象建设、执法队伍素质建设、依法监管水平建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以保障安全为基,以服务发展为要,以提升能力为根,以促进和谐为重,为加快推进我县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益,提供坚强有力的质量技术保障,为“加快创建全省科学发展样板区、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强县
1、立足我县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全面落实“质量强县、名牌兴企”战略,积极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国家、省、市长质量奖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名牌和省服务名牌的培育和监督工作。力争争创名牌5个、服务名牌1个。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尽快形成贯彻质量强县战略各部门联动的良好格局,全面推进质量强县战略的实施。
2、发挥部门资源优势,抓好标准化基础建设。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力争在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分别制(修)订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项;继续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争创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家;加大标准信息服务工作,做好企业标准登记、备案工作;条(代)码的新办、年审、换证、变更等工作。
3、关注民生,计量惠民,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组织加油机、电子计价秤、燃气表、热量表等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计量器具和部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专项整治和监督抽查,加大计量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推动作用。组织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加强能效标识监督;加强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等方面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确保量值准确传递,维护公平和谐的消费环境。
(二)围绕依法监管,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和工业产品质量关
1、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把全县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关。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加大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力度,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登记率、人员持证上岗率。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发现一处隐患整改一处隐患,针对个别监管难度大的特种设备及区域性问题,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联合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做到隐患整改到位。进一步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继续抓好企业“两主动”工作,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定期分析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实施特种设备风险研判,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风险预警体系和应急预案演练机制。
2、严把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关。严格执行《产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按法律法规要求对全县产品质量进行依法监管,落实定期检验和执法抽查制度。抓住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问题,以执法促监管,保障区域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电线电缆、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儿童用品、劳防用品等民生工程的执法打假和专项整治。
3、严把食品安全关(食品监管职能划转前)。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解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突出问题为目的,切实履行好食品生产监管职责。继续加大开展食品监管执法和“无证”查处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市场准入”工作,强化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三)围绕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依法行政、和谐执法
1、加强法制建设。深化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结合案卷抽查通报,促执法人员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全员法制培训,重点对执法人员、案审委成员、行政复议人员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从源头做好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工作。
2、严格执法,从重打击质量违法行为。认真实行日常执法稽查,同时把重心向关乎国计民生的产品质量上倾斜,组织开展“查农资、保春耕秋播”和“查建材、保工程安全”等为主题的专项执法打假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以及无证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违法行为。
3、认真受理群众投诉,积极查办违法案件。严格执法办案程序,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办、查必有果、果必公正。
(四)围绕优势产业,抓好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1、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做好产品定检和委托代检工作;继续加快建标立项步伐,计划新建6项计量标准,进一步增强计量检定实力;继续做各类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工作,特别是对民用四表的检定、校准;做好电梯检验项目相关工作,争取2015年完成人员培训、设备购置、仪器检定、资质核准等工作。
2、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比武等活动。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在科研成果上有所突破。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技术改进、新产品研发等领域的帮助。
(五)围绕改进工作作风,狠抓自身建设
1、大力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努力规范各项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2、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全面推行全过程依法行政,严格自由裁量权行使,坚决杜绝超越职权、、随意处罚等违法行为,全力提高质监部门依法行政水平。
3、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县委、县政府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不搞形式主义,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狠抓工作落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效能效率。
一、积极服务局中心工作
1.加强对局规范性文件签发前合法性审查,对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规定、适用依据是否准确、制定程序是否合法等进行把关,确保教育局所出台的文件和政策的合法性与规范性,并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2、相关科室要做好行政应诉、行政复议工作。积极配合上级机关行政复议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行政应诉、行政复议各项基础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积极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大局。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3.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指导全市中小学校持续推进中小学章程实施,在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开展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一校一规划、一校一特色活动,建立健全依法治校机制。
4.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积极推进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民主公开、责任明确。
5.继续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和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督促指导相关职能科室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与各科室一起做好市政府对教育局的依法行政年度考核。
三、认真实施“七五”普法规划
6.加强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治培训。
开展学校法治副校长、专干法治培训,提升校长依法治校能力,指导学校正确处理涉法案件,预防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强化教师法治理念。把教师学法与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学校利用例会对教师进行法治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对本校章程进行专题学习。教师法治培训要求有计划、有记录、有图片。
7.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各中心校、市直各学校积极邀请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到辖区学校做法治报告会。每年各中小学校至少召开一次。利用校园广播、法治班会、黑板报、手抄报、国旗下演讲、观看《今日说法》等形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每所学校要形成自己的法治教育特色,并长年坚持下去,形成学校的法治教育品牌。
8.继续积极推动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鼓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建设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角、法治教育长廊等,营造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
四、多样化开展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
一、总体要求
2015年我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以预防和减少事故为目标,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和市质监局统一要求,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打好基础、完善机制、抓住重点、严格监察,确保我区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
二、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推动安全发展
1、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同志“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著名论断,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抓深抓细。
2、各市场监管所要树立安全生产红线底线意识,落实监管责任,发挥企业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实现工作重心向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转变。
3、各市场监管所要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社会化宣传,继续推动特种设备安全进“校园区、居民社区、工业园区”活动,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
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1、市场规范科继续按照市政府办《关于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在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重点使用单位推行首席质量官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持证上岗制度。
2、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市场监管所要加强日常监察,强化辖区内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的责任意识,把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做到“五落实、五到位”(领导机构人员落实、责任体系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障和预警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做到单位主要负责人认识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履职到位、日常管理与阶段性监督检查到位、隐患排查及整改到位、危险源监控到位)。
四、突出抓好三大会战及其他专项治理工作
1、根据芜质监〔2015〕47、52号文件的要求,今年开展电梯安全大会战。各市场监管所要开展辖区范围内电梯安全风险排查活动,对“问题电梯”评估、建档,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风险;特别是“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的电梯,要书面向属地街道办事处汇报。要通过电梯大会战做到电梯监管心中更有数,重点更突出,监管更有效,实现保障安全、为民服务的双重目标。继续开展电梯施工单位分类监管,压实电梯使用管理者的责任,推进电梯保障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2、打好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各市场监管所要配合
市质监局组织实施油气(长输)管道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工作。开展使用环节安全监察,及时组织新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宣贯,基本完成使用年限20年以上老旧管道定期检验、风险评估工作的落实,确保检验质量。
3、实施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市场规范科对全区制造单
位燃煤锅炉产能情况和执行能效定型测试制度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在市质监局的指导下加强在用燃煤锅炉能效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与有关主管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在用燃煤锅炉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推动在用锅炉能效测试、大气污染物排放动态监管。
4、各市场监管所要继续深化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涉氨等危化品压力容器的专项整治;继续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建立充装单位互查制度;继续对液化气掺混二甲醚、充装螺丝瓶、充装无有效使用登记证的车用气瓶予以重点打击;督促企业对到期无缝气瓶、乙炔气瓶的送检;继续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五、加大监督抽查和证后监管,巩固大检查成果
1、根据芜质监〔2015〕52号文件的要求,按照生产单位25%、充装单位100%、使用单位5%开展监督抽查和证后监管。各市场监管所每星期至少监察一家单位特种设备,并书面报送市场规范科汇总。
2、各市场监管所要认真开展2015年“安全月”活动和节假日前游乐设施、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
为做好2014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工作,根据《湖南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湘政发〔20__〕3号)和《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要点>等文件的通知》(州政办函〔2014〕30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考核对象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栖凤湖管委会。
(二)县直相关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计生局、县民族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畜牧水产局、县农机局、县商务局、县卫生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安监局、县审计局、县物价局、县食药监局、县烟草局、县统计局、县旅游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文广新局、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县体育局、县档案局、县粮食局、县气象局、县残联、县移民局。
二、考核内容
重点是《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 《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湖南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贯彻实施情况。考核具体工作由县政府法制办会同相关单位组织实施。具体按2014年度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单位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分解表(附件1、附件2)分类进行考核。
三、考核方式
(一)动态监测。由县政府法制办建立考核对象档案,及时收集依法行政工作资料,动态记录依法行政工作完成情况。考核对象完成本方案考核内容中的单项工作后,应及时向县政府法制办报送有关资料或信息(联系电话:4725799)。
(二)自查自评。12月1日前,考核对象对照本方案确定的考核指标开展自查自评,形成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并将自查评分表和依法行政年度报告报送县政府法制办。
(三)组织考核。12月底前,县政府法制办会同县直相关单位对考核对象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四、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按考核内容分解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得分作为县人民政府绩效评估考核中相关依法行政工作项目评分内容折算记分依据。
(二)县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将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被考核单位并督促整改,对考核评为不合格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县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新增长
2012年1-4月,我县新增专利申请78件,专利授权111件,在授权专利中:发明1项,实用新型44项,外观设计66项。比去年同期增长247%。
(二)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取得新成效
在今年的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周、“4㈠6”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由县知识产权局负责牵头,县工商局、县公安局、县质监局、县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及25个乡镇,分别开展了主题为“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各种宣传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悬挂横幅、标语、街头咨询、悬挂张贴宣传画、展板等多种形式,开展了面向群众、贴近生活、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集中宣传了国家保护专利权工作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假冒质量标志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在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中,共活动25次,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展出各类展板36块,散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接受咨询的群众500余人。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了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有力地维护了我县市场经济秩序。
(三)做好知识产权培训
3月16日,我县在县政府七楼举办了全县知识产权培训班,培训班选择了全县70家较大企业参加,其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了解国内外专利发明和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提高企事业单位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通过培训,企事业单位领导、职工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
(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1、加强与公安、工商、文体、法制办等部门及司法机关的工作联系,加强执法协作与执法信息交流。积极参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2、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联合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保护消费者及知识产权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五)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
围绕我县产业发展重点,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调研。积极争取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我县农业等产业管理中。围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
针对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研单位进行调研。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协助企业申报专利立项或科技立项。进一步做好专利管理工作,在做好已取得专利统计的同时,积极正确引导专利权人实施专利技术,鼓励有创新的科技人员积极申报专利,努力使我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下半年,我县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与我县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宣传、执法为重点,以提升知识产权意识、扩大知识产权总量、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为主要任务,努力开创我县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为我县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贯彻落实全省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研究部署2012年我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健全机制,深入推进我市质量强市建设,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下面,我就质量强市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一阶段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市从2011年开始开展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对质量强市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紧紧围绕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主线,按照“抓发展质量、提生活品质、建质量强市”的总体要求,明确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稳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具体成绩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在建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主动”的工作原则,扎实做好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市质量强市办公室加强领导、积极协调、主动沟通,充分发挥了牵头、组织、协调、桥梁和纽带作用,做了大量细致而具体的工作,确保了全市质量强市工作正常运转。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了领导小组成员调整;对《2012年质量强省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省质量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组织开展讨论,及时反馈修改意见;召开了全市质量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印发了《市政府质量奖评奖实施细则》、《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员管理细则》等文件。初步建立了质量强市建设工作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新闻制度、质量形势分析制度、检查督查及评价考核制度等工作机制,为有序推进、全面开展质量强市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出台政策意见,编制发展规划。一是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制订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在总结各地、各相关领域“十一五”成果及“十二五”工作目标的基础上,编制了《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已通过市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论证,下步将根据各专家及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批准实施。
(三)明确任务要求,推进质量强企。下发《2012年市质量强市工作要点》,对省政府下达的强县、强镇、强业、强企和品牌、标准、质量、食品安全等各项指标进行分解。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强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我市政府质量奖的创奖工作和质量强企等工作。目前,巨化集团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争创省政府质量奖工作已全面展开,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争创市政府质量奖工作正式启动;各县(市、区)质量强乡(镇)、质量强企、强业试点单位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四)开展试点先行,总结典型经验。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强市试点工作,将其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以质量强市建设为契机,切实发挥质量工作在保障质量安全、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提高生活品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四早四结合”,即早汇报、早谋划、早行动、早细化,围绕市发展战略,确定大质量、大监管、大平台“三大理念”,有力地确保了质量强市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市质量强市建设各项基础性工作已经完成,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已经上报,一批质量强乡(镇)、强企、强业等试点单位正在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市试点成功经验,为全市在面上铺开提供了借鉴学习的典型示范。
(五)强化宣传培训,营造浓厚氛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质量强市工作系列宣传培训活动,营造了浓重的质量强市建设工作氛围。6月中旬,市质量强市办公室邀请省质量协会专家,为全市90多名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开展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培训,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企业更好地导入并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也为优秀企业申报省政府质量奖打下了良好基础。巨化集团公司先后两次承办较大规模的质量强企工作专题讲座,分别邀请省质监局副局长杨烨同志和国内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卓越绩效管理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东博士,作质量强企建设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专题讲座和学习,企业反响强烈。各县(市、区)也分别开展了质量强镇、强业、强企宣传和学习培训,尤其是对一些开展质量强企工作的单位,进行跟踪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二、认真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思想认识、工作态度、方式方法、工作措施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与省政府的要求、全市人民的期盼和全省试点台州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虽然说我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需克服的思想倾向:一是轻视,思想上不重视,不把质量强市工作当回事;二是畏难,感觉质量强市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于是消极对待,以致误事;三是应付,没有充分认识到质量强市的重要性、必要性,工作上敷衍了事。这些都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表现。
(二)工作进度不够平衡。一些地方、部门的领导协同配合意识不强,总以为质量强市建设工作是质监一个部门或四大牵头部门负责开展的,因此工作主动性不够,致使一些地方的工作明显落后,造成全市工作进度不平衡。此外,各地政府质量奖励制度设立工作进度不一。上次全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明确要求各地要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出台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常山县政府质量奖励制度通过了政府常务会讨论,全市总体进展不快。
(三)工作措施不够扎实。质量强市建设工作是一项由质监、发改、建设、环保四大部门牵头开展、三十一个部门密切配合、广大企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目前,一些部门、一些地方的工作落实不够到位,政策措施不够有力。有的地方没有及时对工作目标、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工作浮于表面。
(四)群众参与度不够高。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抉择。但一些部门、地方对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宣传内容和方式方法也不多;老百姓对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的知晓度、关心度、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群众广泛参与,企业互动争创,全社会热切关注的局面。
三、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工作
下一阶段,根据全省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和2012年我市质量强市工作要点的有关要求,亟需完成6项任务,概括起来为“六个一”。
一是召开一次会议。这次会后,各级、各部门要将本次会议精神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并传达到乡镇、企业,落实到基层、到人,真正做到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各县(市、区)要召开一次推进会或现场会,进一步统一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质量强县、强镇、强企工作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产业提升发展、企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作用,指导开展好质量强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克服畏难、懈怠、应付、麻痹大意等消极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加强沟通学习、扩大经验交流,关键是要让试点乡镇、行业、企业清楚今年的质量强县(市、区)、强镇(乡)、强业的重点、难点在哪里,任务怎么完成。各级部门尤其是四大牵头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质量强市建设工作。
二是出台一项政策。市政府《关于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正式印发,各县(市、区)要紧跟工作步伐、倒排工作计划,最迟要在7月份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质量强县(市、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推进质量强镇(乡)、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工作。四大牵头部门也要依据市政府《实施意见》,结合各自领域实际,研究制定各自领域的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编制一个规划。质量强市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为确保我市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市、区)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各地要编制一个指导今后5年质量强县(市、区)建设工作的纲领性规划。现在《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印发,各地要加强基础调研,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工作分工,编制一个既符合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目标要求,又能体现地方优势、促进当地质量建设的发展规划。规划中要着重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务求实效;要结合各类产品专项整治、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工程质量治理、服务市场秩序整顿规范等工作,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产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让百姓切身体会到质量强市建设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四是设立一个奖项。目前,全省已有11个设区市和54个县(市、区)建立了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五个市实现了全覆盖,没有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只有39个县(市、区),其中包括我市的5个县(市、区),这项工作我们是落后了。建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是省政府规定的一项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各县(市、区)政府必须加快工作进度,争取在7月底前全部设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在此基础上,以政府质量奖为导向,鼓励企业加大对质量建设的投入,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从中培育并树立一批本地区、本行业的质量特色行业和管理标杆企业。